CN110036678A -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及其操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及其操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36678A
CN110036678A CN201780073292.3A CN201780073292A CN110036678A CN 110036678 A CN110036678 A CN 110036678A CN 201780073292 A CN201780073292 A CN 201780073292A CN 110036678 A CN110036678 A CN 1100366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resource
base station
iot
transmission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7329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夏荣
姜瑱焕
金钟敦
李益范
李周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0366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3667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5/00Suppression or limitation of noise or interfere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04L27/265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L27/2689Link with other circuits, i.e. special connections between 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and other circuits for achieving synchronisation
    • H04L27/2691Link with other circuits, i.e. special connections between 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and other circuits for achieving synchronisation involving interference determination or cancell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1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the level of interfere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0Access point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e.g. multi-mode access poi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用于将用于支持超出第四代(4G)系统的较高数据速率的第5代(5G)通信系统与用于物联网(IoT)的技术聚合的通信方法和系统。本公开可以应用于基于5G通信技术和IoT有关的技术的智能服务,比如智能家庭、智能建筑、智能城市、智能汽车、联网汽车、保健、数字教育、智能零售、安保和安全业务。提供了用于聚合支持高于第四代(4G)系统的数据速率的第五代(5G)通信系统与物联网(IoT)技术的通信方法和系统。提供了支持多个通信系统的基站的系统特定资源分配方法以用于基站改进系统特定信号的质量。该方法包括:将用于以第一发射功率操作的第一系统的使用的第一资源和用于以第二发射功率操作的第二系统的使用的第二资源分配给至少一个终端,和在第一资源和第二资源上从至少一个终端接收包括与第一系统对应的第一信号和与第二系统对应的第二信号的信号,第一资源和第二资源在资源网格中彼此位置相同。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及其操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无线通信系统。更具体地,本公开涉及支持多个通信系统的基站的系统特定资源分配方法,以用于基站改进系统特定信号的质量。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因为第四代(4G)通信系统的商业化导致的无线数据业务的增加的需要,开发焦点在第五代(5G)或者预5G通信系统上。为此,5G或者预5G通信系统被称为超4G网络通信系统或者后长期演进(LTE)系统。正在考虑在毫米波(mmW)频率带(例如,60GHz频带)中实现5G通信系统以达到更高数据速率。为了通过减小5G通信系统中的传播损耗来增加传播距离,正在进行关于各种技术的讨论,比如波束形成、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全维度MIMO(FD-MIMO)、阵列天线、模拟波束形成和大规模天线。另外,为了增强5G通信系统的网络性能,正在进行各种技术的开发,比如演进小小区、先进小小区、云无线电接入网络(RAN)、超密集网络、装置到装置(D2D)通信、无线回传、移动网络、合作通信、协调多点(CoMP)和干扰消除。此外,进行中的研究包括作为先进编码调制(ACM)的混合频移键控(FSK)和正交幅值调制(QAM)(FQAM)与滑动窗口重叠编码(SWSC)、滤波器组多载波(FBMC)、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和稀疏码多址接入(SCMA)的使用。
以上信息被呈现为背景信息仅为了帮助理解本公开。关于是否任意以上所述相对于本公开可应用为现有技术不做出确定,且不做出断言。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同时,因特网从其中由人生成和消耗信息的以人为中心的通信网络演进为其中分布的物品或者组件交换和处理信息的物联网(IoT)。基于云服务器的大数据处理技术和IoT的组合产生了万物联网(IoE)技术。为了保证实现IoT所需的感测技术、有线/无线通信和网络基本设施、服务接口技术和安全技术,近来的研究聚焦于传感器网络、机器到机器(M2M)通信和机器类型通信(MTC)技术。在IoT环境中,可以提供能够收集和分析从连接的物品生成的数据以创建对人的生活的新价值的智能因特网技术。IoT通过传统的信息技术(IT)和各种产业的聚合,可应用于各种领域,比如智能家庭、智能建筑、智能城市、智能汽车或者联网汽车、智能网格、保健、智能仪器和智能医疗。
因此,存在将IoT应用于5G通信系统的各种尝试。例如,通过比如波束形成、MIMO和阵列天线的5G通信技术实现传感器网络、M2M和MTC技术。作为大数据处理技术的上述云RAN的应用是5G和IoT技术之间的聚合的示例。
因此,存在对于支持多个不同通信系统的基站的增强的资源分配方法的需要。
技术方案
本公开的方面是至少解决上述问题和/或缺点和至少提供如下所述的优点。因此,本公开的一方面是提供能够支持多个通信系统服务而不损害用于正常通信系统的资源的基站及其资源分配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基站的操作方法。该方法包括:将用于以第一发射功率操作的第一系统的使用的第一资源和用于以第二发射功率操作的第二系统的使用的第二资源分配给至少一个终端,和在第一资源和第二资源上从至少一个终端接收包括与第一系统对应的第一信号和与第二系统对应的第二信号的信号,其中,第一资源和第二资源在资源网格中彼此位置相同。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基站。该基站包括:配置为发送和接收信号的收发器和至少一个处理器,该处理器配置为将用于以第一发射功率操作的第一系统的使用的第一资源和用于以第二发射功率操作的第二系统的使用的第二资源分配给至少一个终端,和控制收发器在第一资源和第二资源上从至少一个终端接收包括与第一系统对应的第一信号和与第二系统对应的第二信号的信号,其中,第一资源和第二资源在资源网格中的位置彼此相同。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本公开的其它方面、优点和显著特征将从以下详细描述变得清楚,以下的详细描述结合附图公开了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
技术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支持多个通信系统的基站的系统特定资源分配方法,以用于基站改进系统特定信号的质量。
附图说明
根据结合附图的以下描述,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的上述及其他方面、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明显,在附图中:
图1是图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基站服务在两个不同通信系统中的不同频率带发送信号的终端的场景的图;
图2A、2B和2C是图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窄带IoT(NB-IoT)通信和传统的长期演进(LTE)通信的频率带分配的场景的图;
图3是图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基站的处理器的系统特定上行链路信号处理过程的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比较给定资源中的时分、频分和码分传输的容量增益,即,速率区域的图;
图5是图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基站的操作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图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基站的操作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图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基于相同子载波间隔分配第一和第二资源的基站的处理器的系统特定上行链路信号解码处理的图;和
图8是图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基于不同子载波间隔分配第一和第二资源的基站的处理器的系统特定上行链路信号解码处理的图。
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将理解为表示相同的部分、组成和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提供参考附图的以下描述以帮助如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效物所定义的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全面理解。它包括各种特定细节以帮助理解但是它们被认为仅是示例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在这里描述的各种实施例的各种改变和修订。另外,为了清楚和简明可以省略公知的功能和结构的描述。
以下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术语和词语不限于字面的含义,而是仅由本发明人使用以实现本公开的清楚的和一致的理解。因此,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明显的是仅为了说明的目的而不是为了限制如所附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效物所定义的本公开的目的而提供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以下描述。
将理解单数形式“一”、“一个”和“该”包括复数指代物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示例外。因此,例如,参考“组件表面”包括参考一个或多个这种表面。
通过术语“基本上”,其指的是所述的特性、参数或者值不必确切地实现,而是在不排除该特性意在提供的效果的量上可能出现偏差或者变化,例如包括容差、测量误差、测量精度限制和对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其它因素。
可以忽略在这里包括的公知的功能和结构的详细说明以避免模糊本公开的主题。这是为了省略不必要描述从而使得本公开的主题清楚。
为了相同理由,某些要素被在图中放大、省略或者简化,且实际上,这些要素可以具有与在图中所示的不同的尺寸和/或形状。遍及附图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或者相似的部分。
可以通过参考以下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和附图更容易地了解本公开的优点和特征和实现其的方法。然而,本公开可以具体表现为许多不同形式且不应该被看作是限于在这里提出的实施例。而是,提供这些实施例,以使得本公开将是全面的和完全的,且将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地表达本公开的概念,且本公开将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定义。相似的附图标记指示遍及说明书的相似的元件。
将理解流程图和/或框图的每个块以及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块的组合可以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者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使得经由计算机或者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创建用于实现在流程图和/或框图中指定的功能/动作的装置。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还可以存储在可以引导计算机或者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运作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以使得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产生嵌入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指定的功能/动作的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计算机程序指令还可以加载到计算机或者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以使得在计算机或者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运算操作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以使得在计算机或者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和/或框图中指定的功能/动作的操作。
此外,各个框图可以图示包括用于执行一个或多个特定逻辑功能的至少一个或多个可执行指令的模块、分段或者代码的部分。此外,应当注意,块的功能可以在几个修改中以不同次序执行。例如,两个连续的块可以基本上同时执行,或者可以根据它们的功能以相反次序执行。
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术语“模块”指,但不限于执行某些任务的软件或者硬件组件,比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专用集成电路(ASIC)。模块可以有益地配置为位于可寻址的存储介质上且配置为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上执行。因此,举例来说,模块可以包括组件(比如软件组件、面向对象的软件组件、类组件和任务组件)、处理、功能、属性、过程、子例程、程序代码的分段、驱动、固件、微码、电路、数据、数据库、数据结构、表、阵列和变量。在组件和模块中提供的功能性可以组合为更少的组件和模块或者进一步分成附加的组件和模块。另外,可以实现组件和模块以使得它们执行装置或者安全多媒体卡中的一个或多个中央处理单元(CPU)。
在下面描述中,术语“终端”意在包括向移动通信系统登记以从移动通信系统接收服务的移动终端和装置。移动终端的示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智能装置,比如智能电话和平板个人计算机(PC)。
与物联网(IoT)通信的需要对所有领域的扩展一致,考虑角色分配、频谱分配、服务覆盖等,传统和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之间的聚合和共存的需要正在增长。
例如,增强的机器类型通信(MTC)(eMTC)和窄带IoT(NB-IoT)技术已经指定为与传统的长期演进(LTE)的物理层标准兼容且期望以各种服务形式使用。
图1是图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基站服务在两个不同通信系统的不同频率带中发送信号的终端的场景的图。
参考图1,假定两个不同通信系统是IoT系统和长期演进(LTE)系统,基站100可以在LTE资源上接收由第一终端110发送的信号。基站100也可以在IoT资源上接收由第二终端120发送的信号。
如图1所示,基站100可以操作具有相同覆盖区域的LTE小区101和IoT小区102。但是,图1仅示出了实施例,且可以考虑其中多个LTE小区之一配置为支持IoT的小区部署,因为IoT小区102的半径可以通过重复物理信道传输以链路性能改进来扩展。
首先,做出在LTE系统与不同通信技术共存的环境中正常资源分配方法的描述。
如果不同的通信技术是eMTC,则支持eMTC的终端可以以由6个资源块(6个RB,1RB=180kHz)组成的系统频带的基本带宽操作。因此,可以分配传统LTE频带的部分作为eMTC频带。
同时,NB-IoT可以以比eMTC的带宽窄的1个RB的基本带宽操作。在该情况下,基站可以分配传统LTE频带的部分(带内)或者传统LTE频带外部的频率(保护频带)作为NB-IoT频带。在保护频带中部署NB-IoT的情况下,基站可以以独立模式操作NB-IoT。
图2A到图2C是图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NB-IoT通信和传统LTE通信的频率带分配的场景的图。
参考图2A,对于NB-IoT 205,基站可以分配移动通信全球系统(GSM)载波200之一作为用于NB-IoT 205的频率带。
参考图2B和图2C,基站可以分配LTE带宽210外部的LTE保护频带或者LTE带宽210内部的LTE带内作为用于NB-IoT 215的频率带。
尽管图2A到图2C涉及部署NB-IoT的情况,其也可以部署用于带内模式操作的eMTC。
在基站同时支持带内模式下的LTE系统和IoT系统的情况下,IoT系统的频率带分配导致如表1和表2概括的LTE带宽减小。表1示出了在下行链路信道上的物理层资源减小率,且表2示出了上行链路信道上的物理资源减小率。
表1
(1)eMTC:占用6个RB
(2)带内NB-IoT:占用1个RB
(3)单个UE峰值限于RBG分配且因此导致RBG的损耗。
表2
(1)反映PUCCH RB的数目,且未反映物理随机访问信道(PRACH)RB的数目
(2)eMTC:占用6个RB
(3)带内NB-IoT:占用1个RB
(4)LTE单个UE峰值限于2、3或者5的倍数,且在5MHz和15MHz带宽中没有对于NB-IoT带内模式的额外损失。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基站可以以时分方式分配eMTC或者NB-IoT资源和LTE资源从而交替地出现。即使在该情况下与独立的LTE系统相比,LTE资源减小。
图3是图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基站的处理器的系统特定上行链路信号处理过程的图。
参考图3,在基站同时支持IoT系统和LTE系统的情况下,基站可以通过如图3所示配置的处理器300以系统特定方式解码信号。
如果IoT系统和LTE系统使用相同的子载波间隔,则处理器300可以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和资源去映射缓冲器310对于接收到的信号执行FFT和资源去映射。
否则,如果IoT系统和LTE系统使用不同的子载波间隔,则两个系统可以以不同采样率和FFT大小操作,且因此,与图3的配置不同,两个不同的系统特定信号不得不分开地通过系统特定FFT和去映射块。
在下文中做出用于IoT系统和LTE系统使用相同子载波间隔的情况的典型信号解码方法的简要说明。
处理器300可以包括信号处理器320。信号处理器320可以包括LTE信号处理器330和IoT信号处理器340。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LTE和IoT信号处理器330和340可以在硬件上分开地实现或者实现为安装在以硬件实现的信号处理器320中的软件实体或者程序。
LTE信号处理器330可以通过信道估计器331对于接收到的参考信号执行信道估计。LTE信号处理器330可以包括均衡器332,该均衡器332可以基于信道估计结果对于接收到的数据信号执行均衡。LTE信号处理器330可以包括解码器333,该解码器333可以对于均衡的信号执行解码以输出LTE信号334。
类似地,IoT信号处理器340可以通过信道估计器341对于接收到的参考信号执行信道估计。IoT信号处理器340可以包括可以基于信道估计结果对于接收到的数据信号执行均衡的均衡器342和可以对于均衡的信号执行解码以输出IoT信号344的解码器343。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如果LTE和IoT信号在相同资源上接收,则用于各个系统的资源量可以增加。在处理在相同资源上接收的信号的过程中,系统特定信号可能彼此干扰。为了解决物理层上的系统间干扰,可以采用干扰消除(IC)技术。例如,IC技术可以以通过如由图3的处理器300处理的不同流基于解码结果恢复初始系统特定信号、从一个信号消除另一信号、和解码从其去除其它信号的信号的方式操作,以实现性能增益。
在基站采用IC技术的情况下,基站对于干扰信号执行解码,重新生成解码的干扰信号,从接收到的信号去除重新生成的信号,和对于通过从接收到的信号去除重新生成的信号而获得的信号执行解码。
同时支持LTE和IoT系统两者的基站可以通过图3的处理器300对于系统特定信号执行解码。为了采用上述IC技术,基站的处理器300应该配置为执行重新生成解码的干扰信号的附加操作。
在部署用于不同目的的通信系统同时操作的情况下,在性能增强的方面,执行相互IC且然后对于它自己的信号执行解码是有益的。但是,在执行IC之后解码它自己的信号的处理增大实现复杂性和处理等待时间。
在LTE的情况下,在解码处理中存在延迟约束,比如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重发时段。因此,额外的IC处理可能是繁重的。同时,IoT的特征在于用于覆盖扩展的信号重发,这可能增加处理等待时间。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更实际的是对于IoT信号执行IC以去除LTE信号分量。
考虑到性能增益,可以通过将IC应用于在不同发射功率电平发送的两个信号重叠的情况来期望容量,即,数据速率的增加。
典型地,考虑到电池寿命和终端的覆盖,IoT信号可能具有低于LTE信号的发射功率的发射功率。类似于使用两个系统之间的功率差的重叠编码技术,可以使用共享资源多址接入技术。
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比较给定资源中的时分、频分和码分传输的容量增益,即,速率区域的图。
参考图4,同时发送的两个信号的容量Ci分别由等式(1)和(2)表示。
在等式中,B表示信号带宽,Pi表示信号功率,且n表示接收器的加性高斯噪声功率。在图4中,点(C1,0)示出第一终端在最高数据速率发送信号,同时第二终端不发送信号。同时,点(0,C2)示出第二终端在最高数据速率发送信号,同时第一终端不发送信号。在速率区域中,是通过对于以码分传输模式由两个终端发送的重叠信号执行连续IC而获得的速率点。假定第一终端在最大数据速率C1发送信号,则由第一终端发送的信号用作对由第二终端发送的信号的干扰。由此,推导出等式(2)。第二终端在数据速率发送信号以减小干扰状况下的误差概率。通过从在接收器接收的信号去除由第二终端发送的信号而获得的信号由第一终端发送的信号和噪声组成,且因此可以表示为等式1。等式1意味着以非常低的误差概率实现速率C1
图4还示出在以时分和频分模式分配资源的情况下的速率区域。
如图4所示,如果IC未应用于以码分模式发送的信号,通过对于具有干扰分量的信号执行解码来实现数据速率,导致容量减小。
在相同资源上发送/接收LTE信号和IoT信号的情况下,速率区域可以具有与图4的码分模式相同的形式。例如,鉴于容量,码分传输模式比时分传输模式或者频分传输模式优越。性能增强的程度取决于要应用的IC技术。因此,更可取的是考虑实现复杂性和性能选择IC技术。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出对如图3所示的正常基站的配置具有最小附加组件的IC使能的接收器。
如上所述,可以提出具有单向IC结构的基站及其操作方法,其考虑到LTE和IoT信号的发射功率的差异,能够通过从受LTE信号显著地影响的IoT信号(以相对低的发射功率发送)去除LTE信号(具有大的等待时间约束和强信号强度)和不从几乎不受IoT信号影响的LTE信号去除IoT信号来实现性能增益。
图5是图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基站的操作方法的流程图。
参考图5,在操作S510,基站可以以系统特定方式向支持多个通信系统的终端分配资源。例如,基站可以向终端分配用于第一通信系统的使用的第一资源和用于第二通信系统的使用的第二资源。第一和第二通信系统可以分别是LTE通信系统和IoT通信系统。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实施例,且可以应用于各种类型的通信系统的任何组合。
在操作520,基站可以在相同资源上接收由终端发送的系统特定信号。例如,基站可以在调度终端时重叠地分配用于第一和第二通信系统的使用的资源。因此,基站可以从第一终端接收与第一通信系统对应的第一信号和从第二终端接收与第二通信系统对应的第二信号。第一和第二终端可以彼此相同或者彼此不同。
基站可以在操作S530从接收到的信号消除干扰。基站可以对于接收到的信号执行解码以重新生成第一信号,和从接收到的信号去除第一信号以获取从其去除干扰的第二信号。另外,基站可以对于接收到的信号执行解码以重新生成第二信号,和从接收到的信号去除第二信号以获取从其去除干扰的第一信号。基站可以从第一信号去除第二信号分量和从第二信号去除第一信号分量以用于从彼此消除相互干扰。
对于基站还可以从第一信号去除第二信号分量或者从第二信号去除第一信号分量。例如,基站可以从接收到的信号去除LTE信号且然后对于去除干扰的接收到的信号执行解码以获取IoT信号,该IoT信号对来自以较高发射功率电平发送的LTE信号的干扰是敏感的。
图6是图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基站的操作方法的流程图。
参考图6,在操作S610,基站可以将用于需要第一发射功率电平的第一系统的使用的第一资源和用于需要第二发射功率电平的第二系统的使用的第二资源分配给终端。例如,基站可以将资源分配给终端以用于操作在相差超过阈值倍数的功率电平的多个系统的使用。
在操作S620,基站可以在资源网格中彼此位置相同的第一和第二资源上从终端接收包括与第一系统对应的第一信号和与第二系统对应的第二信号的信号。
例如,基站可以在系统的带宽之间无差别的情况下分配用于多个系统的使用的资源。因此,基站可以在相同资源上接收第一和第二信号。
在操作S630,基站可以确定第一和第二资源的子载波间隔是否彼此相同。基站可以在向终端分配资源的过程中通知分配给终端的资源的子载波间隔。
例如,基站可以确定分配资源的终端的数目是否等于或者大于预定阈值。如果确定终端的数目等于或者大于阈值,则基站可以基于3.75kHz的子载波间隔分配资源。
对于基站还可以基于15kHz的子载波间隔向在第一通信系统中操作的终端分配资源,和基于3.75kHz的子载波间隔向在第二通信系统中操作的终端分配资源。
根据在操作S630的确定结果,过程可以到达操作S640或操作S670。
如果确定第一和第二资源的子载波间隔彼此相同,则在操作S640,基站对于在第一资源上接收的第一信号执行解码以基于解码的第一信号生成在频域中的第三信号。基站可以在操作S650从接收到的信号去除第三信号。在操作S660,基站可以对于从其去除第三信号的接收到的信号执行解码以恢复第二信号。
如果确定第一和第二资源的子载波间隔彼此不相同,则在操作S670,基站可以对于在第一资源上接收的第一信号执行解码以基于解码的第一信号生成在时域中的第四信号。基站可以在操作S680从接收到的信号去除第四信号。在操作S690,基站可以对于从其去除第四信号的接收到的第二信号执行解码以恢复第二信号。
对用于取决于第一和第二资源的用户间隔彼此相同或者不同来应用IC技术的方法进行描述。
图7是图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基于相同子载波间隔分配第一和第二资源的基站的处理器的系统特定上行链路信号解码处理的图。
参考图7,第一和第二系统可以是使用15kHz的相同子载波间隔的LTE系统和IoT系统。基站的处理器700可以将由FFT和去映射缓冲器710处理的信号发送到信号处理器720。
信号处理器720可以包括LTE信号处理器730和IoT信号处理器740。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LTE信号处理器730和IoT信号处理器740可以以硬件分开地实现或者实现为安装在以硬件实现的信号处理器720中的软件实体或者程序。
LTE信号处理器730可以通过信道估计器731对于接收到的参考信号执行信道估计。LTE信号处理器730可以包括均衡器/最小均方误差(MMSE)732,其可以基于信道估计结果对于所接收的数据信号执行均衡。LTE信号处理器730可以包括解码器733,其可以对于均衡的信号执行解码以输出解码的LTE信号734。
IoT信号处理器740可以处理解码的LTE信号734以在频域中进行重新生成和从执行了FFT的信号去除重新生成的信号以恢复IoT信号。
例如,IoT信号处理器740可以包括对于解码的LTE信号734执行编码的编码器750和执行调制以将编码的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的调制器760。IoT信号处理器740可以使用调制的信号和来自信道估计器731的信道估计结果重新生成在频域中的LTE信号。重新生成的LTE信号输入干扰消除器770,其从执行了FFT的接收到的信号去除重新生成的LTE信号。
在通过从执行了FFT的接收到的信号去除重新生成的LTE信号而执行IC之后,剩余信号可以由IoT信号和噪声分量组成。IoT信号处理器740可以处理已经通过干扰消除器770的信号,以与用于在不同资源上接收LTE和IoT信号的情况的处理(例如,参考图3描述的处理)相同的方式解码IoT信号。
例如,IoT信号处理器740的信道估计器741可以使用已经从其去除LTE信号的接收到的信号,例如,参考信号,执行信道估计。均衡器/MMSE 742可以基于信道估计结果对于所接收的数据信号执行均衡。解码器743可以对于均衡的信号执行解码以输出解码的IoT信号744。
使用如图7所示配置的处理器700,基站可以成功地生成解码的LTE信号734和干扰消除的IoT信号744。
图8是图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基于不同子载波间隔分配第一和第二资源的基站的处理器的系统特定上行链路信号解码处理的图。
参考图8,第一系统可以是具有15kHz的子载波间隔的LTE系统,且第二系统可以是具有3.75kHz的子载波间隔的IoT系统。在该情况下,基站的处理器800可以使用匹配各个信号的采样率的FFT和去映射缓冲器分开地处理LTE和IoT信号。
如果接收到的信号输入到处理器800,则LTE信号处理器810可以通过FFT和去映射缓冲器811对于接收到的信号执行FFT和去映射。
LTE信号处理器810通过信道估计器812对于接收到的信号(参考信号)执行信道估计。均衡器/MMSE 813可以基于信道估计结果对于所接收的数据信号执行均衡。解码器814可以对于均衡的信号执行解码以输出解码的LTE信号815。
IoT信号处理器820可以处理解码的LTE信号815以在时域中进行重新生成和从接收到的信号去除重新生成的信号以恢复IoT信号。
例如,IoT信号处理器820可以通过编码器830对于解码的LTE信号815执行编码,且然后通过调制器840对于编码结果执行调制以将编码的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IoT信号处理器820可以使用调制信号和信道估计结果,通过逆FFT(IFFT)850对于模拟信号执行IFFT以重新生成LTE信号。
在图8的实施例中,基于不同子载波间隔发送LTE和IoT信号。因此,在执行了FFT之后的它们的频域等效也彼此不同。因此,IoT信号处理器820可以通过IFFT 850执行IFFT以重新生成解码的LTE信号作为用于IC的时域信号。
IoT信号处理器820可以通过干扰消除器860从接收到的信号去除重新生成的LTE信号。IoT信号处理器820可以基于IoT信号的子载波间隔通过FFT和去映射缓冲器821对于消除了干扰的IoT信号执行FFT和去映射。
如果通过IC从接收到的信号去除重新生成的LTE信号,则剩余信号可以由IoT信号和噪声分量组成。因此,IoT信号处理器820可以对于已经通过干扰消除器860的信号执行FFT和去映射,以与用于在不同资源上接收LTE和IoT信号的情况的处理相同的方式解码IoT信号。
例如,IoT信号处理器820可以使用已经从其去除LTE信号的接收到的IoT信号,例如,参考信号,通过信道估计器822执行信道估计。均衡器/MMSE 823可以基于信道估计结果对于所接收的数据信号执行均衡。解码器824可以对于均衡的信号执行解码以输出解码的IoT信号825。
使用如图8所示配置的处理器800,基站可以成功地产生解码的LTE信号815和解码的IoT信号825。
基站可以包括如图所示配置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例如,如果基站支持载波聚合(CA),则它可以包括在数目上等于聚合的小区的处理器。
鉴于LTE系统,从IoT信号对LTE信号的干扰量相对小,且因此不对性能具有任何显著的影响。鉴于LTE系统,可以通过在重叠的资源上调度LTE和IoT终端来克服性能下降问题。
鉴于IoT系统,可以通过从接收到的信号去除LTE信号而消除干扰。然而,如果未完美地执行IC,则剩余干扰分量可能导致性能下降。然而,应当注意IoT系统设计以在低功率级别例如在噪声环境中操作。因此,IoT信号几乎不受剩余干扰分量影响。另外,因为IoT系统配置为为了覆盖扩展而在相同资源上以重复传输的基本操作模式来操作,由这种剩余干扰分量引起的性能下降可以以简单的调度方案克服,即,通过增加重复的数目。
在上述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描述指向从接收到的信号去除LTE信号的情况。但是,也可以选择性地执行用于从接收到的信号去除LTE和IoT信号的相互IC以用于改进干扰消除性能。也可以扩展IC方案从而消除由几个不同种类的通信系统引起的干扰。
在上述本公开的实施例中,考虑通过重新生成解码器的输出结果而执行IC。然而,也可以应用各种技术用于以作为解码器的内部输出的软判决值重新生成要去除的信号以及以作为硬判决的结果的解码位执行重新生成。
本公开在不增加系统带宽或者不减少传统系统的资源的情况下促进引入不同类型的通信服务的方面是有益的。另外,本公开在以模式的接收部分的最小修改引入新服务同时维持传统系统的方面是有益的。
另外,本公开的基站在支持多个通信系统服务而不损害正常通信系统的资源的方面是有益的。
另外,本公开的基站在通过消除系统特定上行链路信号之间的干扰而改进接收性能的方面是有益的。
基站的上述组件可以以软件实现。例如,基站的处理器可以包括闪存存储器或者其他非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存储用于执行处理器的功能的程序。
基站的处理器可以以包括CPU和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的形式实现。CPU可以将程序从非易失性存储器复制到RAM,和执行程序以完成终端的相应功能。
处理器负责控制基站。处理器可以可互换地被称为中央处理装置,微处理器控制器和操作系统(OS)。基站的处理器可以以集成其他功能部分,比如通信模块的芯片上系统或者片上系统(SOC或者SoC)的形式实现。
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基站控制方法可以以软件编码和存储在非瞬时可读介质中。这种非瞬时可读介质可以安装在各种装置上。
本公开的某些方面也可以具体表现为非瞬时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上的计算机可读代码。非瞬时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可以是可以存储此后可以由计算机系统读取的数据的任何数据存储设备。非瞬时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的示例包括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致密盘RO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装置。非瞬时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也可以经网络耦合的计算机系统分布,以使得以分布方式存储和执行计算机可读代码。另外,用于实现本公开的功能程序、代码和代码段可以由本公开属于的领域中的编程人员容易地解释。
此时,应当注意如上所述的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在某种程度上典型地涉及输入数据的处理和输出数据的生成。该输入数据处理和输出数据生成可以以硬件或者与硬件结合的软件实现。例如,特定电子组件可以在移动装置或者类似的或者有关的电路系统中采用,以用于实现与如上所述的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相关联的功能。替代地,根据存储的指令操作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可以实现与如上所述的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相关联的功能。如果情况是这样,则这种指令可以存储在一个或多个非瞬时处理器可读介质上在本公开的范围内。处理器可读介质的示例包括ROM、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装置。处理器可读介质也可以经网络耦合的计算机系统分布,以使得以分布方式存储和执行指令。另外,用于实现本公开的功能计算机程序、指令和指令段可以由本公开属于的领域中的程序人员容易地解释。
虽然已经使用特定术语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但是说明书和附图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含义以帮助理解本公开,且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明显可以对其做出各种修改和变更而不脱离本公开的更广泛的精神和范围,且这种修改和变更不应该从本公开的技术精神或者前景单独地理解。
虽然已经参考其各种实施例示出和描述了本公开,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在其中可以做出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改变而不脱离本公开如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效物所定义的精神和保护范围。

Claims (15)

1.一种基站的操作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向至少一个终端分配用于以第一发射功率操作的第一系统的第一资源和用于以第二发射功率操作的第二系统的第二资源;和
在第一资源和第二资源上从所述至少一个终端接收包括与所述第一系统对应的第一信号和与所述第二系统对应的第二信号的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资源和所述第二资源在资源网格中彼此位置相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发射功率大于所述第二发射功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当所述第一发射功率大于所述第二发射功率时,通过从接收到的信号去除第一信号来消除对第二信号的干扰,
其中,干扰的消除包括:解码第一信号,基于解码的第一信号生成第三信号,从接收到的信号去除第三信号,和基于从接收到的信号去除第三信号的结果解码第二信号。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确定第一资源的子载波间隔和第二资源的子载波间隔是否相同;和
取决于确定结果选择对于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中的至少一个执行干扰消除的域。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当第一资源的子载波间隔和第二资源的子载波间隔相同时,解码第一信号;
基于第一信号生成在频域中的第三信号;
从接收到的信号去除第三信号;和
基于从接收到的信号去除第三信号的结果解码第二信号。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当第一资源的子载波间隔和第二资源的子载波间隔不相同时,解码第一信号;
基于第一信号生成在时域中的第四信号;
从接收到的信号去除第四信号;和
基于从接收到的信号去除第四信号的结果解码第二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系统包括长期演进(LTE)通信系统,和
其中,所述第二系统包括物联网(IoT)通信系统。
7.一种基站,包括:
收发器,配置为发送和接收信号;和
至少一个处理器,配置为:
向至少一个终端分配用于以第一发射功率操作的第一系统的第一资源和用于以第二发射功率操作的第二系统的第二资源,和
控制所述收发器以在第一资源和第二资源上从所述至少一个终端接收包括与所述第一系统对应的第一信号和与所述第二系统对应的第二信号的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资源和所述第二资源在资源网格中彼此位置相同。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第一发射功率大于所述第二发射功率。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进一步配置为当所述第一发射功率大于所述第二发射功率时,通过从接收到的信号去除第一信号来消除对第二信号的干扰,和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进一步配置为通过以下来消除干扰:解码第一信号,基于解码的第一信号生成第三信号,从接收到的信号去除第三信号,和基于从接收到的信号去除第三信号的结果解码第二信号。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进一步配置为:
确定第一资源的子载波间隔和第二资源的子载波间隔是否相同,和
取决于确定结果选择对于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中的至少一个执行干扰消除的域。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进一步配置为:
当第一资源的子载波间隔和第二资源的子载波间隔相同时,解码第一信号,
基于第一信号生成在频域中的第三信号,
从接收到的信号去除第三信号,和
基于从接收到的信号去除第三信号的结果解码第二信号。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进一步配置为:当第一资源的子载波间隔和第二资源的子载波间隔不相同时,解码第一信号,基于第一信号生成在时域中的第四信号,从接收到的信号去除第四信号,和基于从接收到的信号去除第四信号的结果解码第二信号。
13.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站,
其中,所述第一系统包括长期演进(LTE)通信系统,和
其中,所述第二系统包括物联网(IoT)通信系统。
14.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进一步配置为:
对于接收到的信号执行解码以重新生成第一信号,和
从接收到的信号去除第一信号以获取从其去除了干扰的第二信号。
15.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进一步配置为:
对于接收到的信号执行解码以重新生成第二信号,和
从接收到的信号去除第二信号以获取从其去除了干扰的第一信号。
CN201780073292.3A 2016-11-28 2017-11-28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及其操作方法 Pending CN11003667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6-0159093 2016-11-28
KR1020160159093A KR20180060055A (ko) 2016-11-28 2016-11-28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기지국 및 이의 제어 방법
PCT/KR2017/013687 WO2018097696A1 (en) 2016-11-28 2017-11-28 Base station and operation method thereof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36678A true CN110036678A (zh) 2019-07-19

Family

ID=621911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73292.3A Pending CN110036678A (zh) 2016-11-28 2017-11-28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及其操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555295B2 (zh)
EP (1) EP3510821A4 (zh)
KR (1) KR20180060055A (zh)
CN (1) CN110036678A (zh)
WO (1) WO2018097696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32999A (zh) * 2020-09-23 2021-02-05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带宽分配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596432B1 (ko) 2018-02-21 2023-10-3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복수의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을 지원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그 동작 방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97811A (zh) * 2009-08-26 2011-03-30 复旦大学 交织式单载波频分多址系统的载波频偏抵消方法
CN102714512A (zh) * 2009-12-03 2012-10-03 长联通讯技术公司 用于从接收到的通信信号移除不要的带内信号的系统和方法
CN103179059A (zh) * 2011-12-21 2013-06-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子载波干扰ici消除方法及装置
CN104969486A (zh) * 2013-04-25 2015-10-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WO2016122268A1 (ko) * 2015-01-30 2016-08-0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협대역 사물인터넷을 지원하는 무선 접속 시스템에서 공용 제어 메시지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002885B1 (ko) 2007-04-03 2010-12-21 연세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주파수 자원의 할당 장치 및 방법
WO2009123163A1 (ja) * 2008-03-31 2009-10-08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移動局及び送信パラメータの決定方法
US9723497B2 (en) 2013-04-04 2017-08-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Network assisted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suppression for multiple services
US9942013B2 (en) 2014-05-07 2018-04-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and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KR102244366B1 (ko) 2014-05-09 2021-04-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간섭 신호 제거 및 억제를 위한 무선 자원 활용 방법 및 장치
CN105471790B (zh) * 2014-08-04 2020-05-15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适用于分布式天线系统的协作传输方法、基站及终端
EP3002897B1 (en) 2014-09-30 2017-07-19 Telefonica S.A. Method and system for assisting user devices in performing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in ofdm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US9641272B2 (en) 2014-10-24 2017-05-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rat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US10419172B2 (en) * 2015-06-21 2019-09-17 Lg Electronics Inc. Downlink power allocation method for must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EP3355500B1 (en) * 2015-09-24 2021-06-02 NTT DoCoMo, Inc. Radio base station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WO2017162903A1 (en) * 2016-03-23 2017-09-28 Nokia Technologies Oy Common phase error and/or inter-carrier interference
CN107306425B (zh) * 2016-04-20 2021-01-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设备配置方法及装置
ES2943908T3 (es) * 2016-05-13 2023-06-16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Retroalimentación de CSI de resolución múltiple
US10200994B2 (en) * 2016-05-20 2019-02-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Non-equal bit allocation for coexistence with scaled numerology systems
CN109314590B (zh) * 2016-06-27 2020-06-19 北京数科网维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上行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US10862723B2 (en) * 2016-07-22 2020-12-0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ulti-OFDM-protocol beacon operation
CN114337965A (zh) * 2016-08-10 2022-04-12 Idac控股公司 用于灵活资源使用的方法
US11071125B2 (en) * 2016-08-11 2021-07-2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US10419171B2 (en) * 2016-08-11 2019-09-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Flexible guard band for heterogeneous symbol lengths/subcarrier spacing
US10425971B2 (en) * 2016-11-02 2019-09-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llision reduction in contention-based access
US10334533B2 (en) * 2016-11-02 2019-06-25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Non-orthogonal design for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s for a 5G air interface or other next generation network interfaces
WO2018097947A2 (en) * 2016-11-03 2018-05-31 Convida Wireless, Llc Reference signals and control channels in nr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97811A (zh) * 2009-08-26 2011-03-30 复旦大学 交织式单载波频分多址系统的载波频偏抵消方法
CN102714512A (zh) * 2009-12-03 2012-10-03 长联通讯技术公司 用于从接收到的通信信号移除不要的带内信号的系统和方法
CN103179059A (zh) * 2011-12-21 2013-06-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子载波干扰ici消除方法及装置
CN104969486A (zh) * 2013-04-25 2015-10-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WO2016122268A1 (ko) * 2015-01-30 2016-08-0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협대역 사물인터넷을 지원하는 무선 접속 시스템에서 공용 제어 메시지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ERICSSON: ""R4-77AH-IoT-0009-NB-IOT_PRB power boosting"", 《3GPP TSG_RAN\WG4_RADIO》 *
NEC: ""R4-77AH-IoT-0044 in-band power boosting"", 《3GPP TSG_RAN\WG4_RADIO》 *
唐超: "NOMA技术研究及其在5G场景中的应用分析", 《广东通信技术》 *
陈博: "NB-IoT网络商业价值及组网方案研究", 《移动通信》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32999A (zh) * 2020-09-23 2021-02-05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带宽分配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332999B (zh) * 2020-09-23 2023-08-01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带宽分配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8097696A1 (en) 2018-05-31
US10555295B2 (en) 2020-02-04
KR20180060055A (ko) 2018-06-07
EP3510821A4 (en) 2019-09-04
US20180152932A1 (en) 2018-05-31
EP3510821A1 (en) 2019-07-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7421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5656607B (zh) 一种laa系统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US11677605B2 (en) Machine learning based uplink coverage enhancement using peak reduction tones
US10841052B2 (en) Multi-numerology based data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apable of frequency hopping in OFDM system
US2018009128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downlink to uplink interferenc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0266449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设备
CN108076520A (zh) 一种被用于ue和基站中的方法和设备
US20220159671A1 (en) Gateway for allocating uplink frequency bands and backscattering iot device and method
CN108235418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监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方法和装置
TW202135591A (zh) 用於側行鏈路通訊的傳輸塊大小決定
CN108633069A (zh) 用于在noma系统中向子带的用户分布的方法和装置
CN109923812A (zh) 一种用户设备、基站中的用于动态调度的方法和装置
CN109150463A (zh) 信息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09714139A (zh) 发送下行控制信道的方法、检测接收下行控制信道的方法和设备
CN107690190A (zh) 一种无线通信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07027177A (zh) 一种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0036678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及其操作方法
CN111480380B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控制信息和数据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17616701A (zh) 码本嵌入生成和处理
CN109246828A (zh) 多子带系统中下行业务处理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EP3051923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03369651A (zh) 一种长期演进系统中分配下行发射功率的方法及装置
CN110535581A (zh) 上行信号的资源确定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167182A (zh) 一种上行码率的确定方法及基站
US10644915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peak-to-average power ratio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