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34860A - 用于传输harq-ack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传输harq-ack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34860A
CN110034860A CN201810167643.3A CN201810167643A CN110034860A CN 110034860 A CN110034860 A CN 110034860A CN 201810167643 A CN201810167643 A CN 201810167643A CN 110034860 A CN110034860 A CN 1100348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it
mapping relations
ack
sequence
harq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6764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34860B (zh
Inventor
李娜
沈晓冬
马景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0348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348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348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348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3Physical mapp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传输HARQ‑ACK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该方法通过设计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数量和是否发送SR请求与承载HARQ‑ACK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之间的映射关系,使得终端在向基站进行HARQ‑ACK反馈时,可以使用相应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承载HARQ‑ACK。这样,基站在接收到终端使用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后,可以基于该循环移位位数准确判断终端是否存在漏检或是否发送SR请求,从而保证终端与基站之间正常的数据传输。

Description

用于传输HARQ-ACK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传输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HARQ-ACK)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背景技术
终端在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ePDCCH)上向基站发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HARQ-ACK)和/或调度请求(scheduling request,SR)时,可以采用长度为12的计算机生成序列(CGS)。其中,一个CGS可以包含12个循环移位位数(cycle shift,CS),HARQ-ACK可以是一个比特,也可以是两个比特。终端在发送一个比特的HARQ-ACK且发送SR请求、发送一个比特的HARQ-ACK且不发送SR请求、发送两个比特的HARQ-ACK且发送SR请求、发送两个比特的HARQ-ACK且不发送SR请求四种不同的应用场景下,可以使用特定的CS来发送HARQ-ACK和SR请求至少其中之一。因此,需要设计不同比特数的HARQ-ACK和是否发送SR请求与承载HARQ-ACK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之间的映射关系,使得终端在向基站进行HARQ-ACK反馈时,可以使用相应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承载HARQ-ACK。这样,基站在接收到终端使用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后,可以基于该循环移位位数能够准确判断终端的接收状态或是否发送SR请求,从而保证终端与基站之间正常的数据传输。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HARQ-ACK的发送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终端在漏检基站发送的DL-SCH传输块时,基站无法准确判断终端对DL-SCH传输块的接收状态或是否有资源请求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传输HARQ-ACK的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该方法包括:
根据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数量和是否发送SR请求,从多个映射关系中选择目标映射关系,所述多个映射关系包括:比特的数量为1且发送SR请求时承载HARQ-ACK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与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的第一映射关系、比特的数量为1且不发送SR请求时承载HARQ-ACK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与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的第二映射关系、比特的数量为2且发送SR请求时承载HARQ-ACK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与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的第三映射关系、比特的数量为2且不发送SR请求时承载HARQ-ACK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与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的第四映射关系;
根据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和所述目标映射关系,确定承载HARQ-ACK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传输HARQ-ACK的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该方法包括:
接收承载HARQ-ACK的序列;
根据终端需要上报的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数量,从多个映射关系中选择目标映射关系,所述多个映射关系包括:比特的数量为1且发送SR请求时承载HARQ-ACK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与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的第一映射关系、比特的数量为1且不发送SR请求时承载HARQ-ACK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与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的第二映射关系、比特的数量为2且发送SR请求时承载HARQ-ACK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与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的第三映射关系、比特的数量为2且不发送SR请求时承载HARQ-ACK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与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的第四映射关系;
根据所述承载HARQ-ACK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和所述目标映射关系,确定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和所述终端是否发送SR请求。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
选择模块,根据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数量和是否发送SR请求,从多个映射关系中选择目标映射关系,所述多个映射关系包括:比特的数量为1且发送SR请求时承载HARQ-ACK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与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的第一映射关系、比特的数量为1且不发送SR请求时承载HARQ-ACK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与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的第二映射关系、比特的数量为2且发送SR请求时承载HARQ-ACK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与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的第三映射关系、比特的数量为2且不发送SR请求时承载HARQ-ACK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与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的第四映射关系;
确定模块,根据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和所述目标映射关系,确定承载HARQ-ACK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接收承载HARQ-ACK的序列;
选择模块,根据终端需要上报的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数量,从多个映射关系中选择目标映射关系,所述多个映射关系包括:比特的数量为1且发送SR请求时承载HARQ-ACK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与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的第一映射关系、比特的数量为1且不发送SR请求时承载HARQ-ACK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与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的第二映射关系、比特的数量为2且发送SR请求时承载HARQ-ACK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与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的第三映射关系、比特的数量为2且不发送SR请求时承载HARQ-ACK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与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的第四映射关系;
确定模块,根据所述承载HARQ-ACK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和所述目标映射关系,确定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和所述终端是否发送SR请求。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设计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数量和是否发送SR请求与承载HARQ-ACK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之间的映射关系,使得终端在向基站进行HARQ-ACK反馈时,可以使用相应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承载HARQ-ACK。这样,基站在接收到终端使用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后,可以基于该循环移位位数准确判断终端是否存在漏检或是否发送SR请求,从而保证终端与基站之间正常的数据传输。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用于传输HARQ-ACK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A-图1D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1-4HARQ-ACK比特状态到序列的映射方式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用于传输HARQ-ACK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
终端在PDCCH/ePDCCH上与基站进行数据传输时,在基站向终端发送数据块后,若终端成功接收并解码该数据块,则可以向基站发送ACK,若终端未成功解码接收到的数据块,则可以向基站发送NACK。此外,若终端没有检测到基站发送的数据块,则终端在PDCCH上将不会有任何传输(即DTX)。其中,若基站确定终端没有成功解码接收到的数据块,则可以重新向终端传输奇偶位,若基站确定终端没有检测到基站发送的数据块,则可以重新向终端发送该数据块。
终端在PDCCH/ePDCCH上向基站请求资源时,可以向基站发送SR请求。SR只能在基站配置的资源内传输。通常,终端在发送HARQ-ACK(包含ACK和NACK两种状态)时,可以同时向基站发送SR请求。具体地,终端可以采用长度为12的CGS向基站发送HARQ-ACK和SR请求。其中,一个CGS可以包含0~11个可以使用的循环移位位数,即CS。
3GGP TS 38.213中定义了终端在四种不同的应用场景下可以使用的循环移位位数。具体如表1至4所示。
表1为终端在发送一个比特的HARQ-ACK且发送SR请求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的序列(sequence)的循环移位位数(cyclic shift,CS)。表1中一个比特的HARQ-ACK包括两种比特的取值状态(HARQ-ACK Value)“0”和“1”,其中,“0”可以表示终端未成功解码接收到的一个数据块,即终端需要向基站反馈一个比特的NACK,“1”可以表示终端成功解码接收到的一个数据块,即终端需要向基站反馈一个比特的ACK。
表1
比特的取值状态 0 1
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 3 9
从表1中可以看出,终端在发送SR请求的情况下,终端在向基站反馈ACK时可以使用的循环移位位数为3;终端在向基站反馈NACK时可以使用的循环移位位数为9。
表2为终端在发送一个比特的HARQ-ACK且不发送SR请求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表2中一个比特的HARQ-ACK也包括两种比特的取值状态“0”和“1”,具体可以参见上述对表1的记载,这里不再重复描述。
表2
比特的取值状态 0 1
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 0 6
从表2中可以看出,终端在不发送SR请求的情况下,终端在向基站反馈ACK时可以使用的循环移位位数为0;终端在向基站反馈NACK时可以使用的循环移位位数为6。
表3为终端在发送两个比特的HARQ-ACK且发送SR请求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表3中两个比特的HARQ-ACK包括四种比特的取值状态“{0,0}”、“{0,1}”、“{1,1}”以及“{1,0}”,其中,“{0,0}”可以表示终端未成功解码接收到的两个比特的数据块,即终端需要向基站反馈(NACK,NACK),“{0,1}”可以表示终端未成功解码接收到的第一个数据块,成功解码接收到的第二个比特的数据块,即终端需要向基站反馈(NACK,ACK),“{1,1}”可以表示终端成功解码接收到的两个比特的数据块,即终端需要向基站反馈(ACK,ACK),“{1,0}”可以表示终端成功解码接收到的第一个数据块,未成功解码接收到的第二个比特的数据块,即终端需要向基站反馈(ACK,NACK)。
表3
比特的取值状态 {0,0} {0,1} {1,1} {1,0}
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 1 4 7 11
从表3中可以看出,终端在发送SR请求的情况下,终端向基站反馈(NACK,NACK)时可以使用的循环移位位数为1;终端在向基站反馈(NACK,ACK)时可以使用的循环移位位数为4;终端在向基站反馈(ACK,ACK)时可以使用的循环移位位数为7;终端在向基站反馈(ACK,NACK)时可以使用的循环移位位数为11。
表4为终端在发送两个比特的HARQ-ACK且不发送SR请求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表4中两个比特的HARQ-ACK也包括四种比特的取值状态“{0,0}”、“{0,1}”、“{1,1}”以及“{1,0}”,具体可以参见上述对表3的记载,这里不再重复描述。
表4
比特的取值状态 {0,0} {0,1} {1,1} {1,0}
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 0 3 6 9
从表4中可以看出,终端在不发送SR请求的情况下,终端向基站反馈(NACK,NACK)时可以使用的循环移位位数为0;终端在向基站反馈(NACK,ACK)时可以使用的循环移位位数为3;终端在向基站反馈(ACK,ACK)时可以使用的循环移位位数为6;终端在向基站反馈(ACK,NACK)时可以使用的循环移位位数为9。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当采用动态码本(dynamic codebook)的方式确定反馈的HARQ-ACK比特数时,如果基站采用的是正常的DCI(normal DCI)调度UE,UE可以根据DCI中的counter DAI(DCI中的某一字段,用于告诉UE调度的是反馈窗内的第几个PDSCH)和totalDAI(DCI中的某一字段,用于告诉UE反馈窗内一共调度几个PDSCH,即反馈的比特数)准确确定反馈的HARQ-ACK的比特数。但是当基站采用反馈DCI(feedback DCI)调度时,由于feeback DCI中不包含total DAI,基站在向终端发送数据块后,终端可能存在漏检现象,以基站调度了2个PDSCH在一个PUCCH上反馈为例,由于终端漏检第二个PDSCH,因此,终端只会在相应的PUCCH上反馈一个比特的HARQ-ACK,而基站会按照期待接收到的2bit的方式理解UE的反馈。如果此时如果终端需要发送一个比特的SR请求以请求上行UL-SCH资源,那么,基于上述表1可知:
若终端成功解码检测到的PDSCH,则终端会采用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9来发送一个比特的ACK和SR,但是在基站侧,基站期望收到的是两个比特的HARQ-ACK,并会按照2个比特的HARQ-ACK的方式来理解终端采用的循环移位位数,即基站会基于表4理解为终端发送的是(ACK,NACK),且终端没有资源调度需求;
若终端未成功解码检测到的PDSCH,则终端会采用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3来发送一个比特的NACK和SR,但是在基站侧,基站期望收到两个比特的HARQ-ACK,并会按照2个比特的HARQ-ACK的方式来理解终端采用的循环移位位数,即基站会基于表4理解为终端发送的是(NACK,ACK),且终端没有资源调度需求。
由此可见,在基站向终端发送两个PDSCH时,只要终端漏检一个PDSCH,无论终端是否对另一个PDSCH成功接收并解码,终端发送的SR请求都不能被基站准确理解,即基站不能接收到终端发送的SR请求,导致基站不能够及时发现终端的调度需求,及时为终端分配相应的UL-SCH资源。
除此之外,上述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与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之间的映射关系中,表2中一个比特的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0”与表4中两个比特的HARQ-ACK包含的比特的取值状态“{0,0}”都对应到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0,表2中一个比特的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1”与表4中两个比特的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1,1}”都对应到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6。
这样,当基站调度了2个PDSCH在一个PUCCH上反馈,终端漏检一个PDSCH且不需要发送SR请求时,若终端未成功解码接收到的一个PDSCH,则终端会采用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0向基站发送NACK;若终端成功解码接收到的一个PDSCH,则终端会采用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6向基站发送ACK。但是在基站侧,基站仍会按照两个比特的HARQ-ACK并基于表4理解终端使用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即基站会错误理解为终端发送的是(NACK,NACK)或(ACK,ACK)。
针对终端反馈的ACK而言,终端需要基站重传漏检的PDSCH,但是针对基站理解的(ACK,ACK)而言,由于基站错误理解终端没有漏检PDSCH,因此,基站不会重传PDSCH,导致基站无法准确判断终端是否漏检,从而影响终端与基站之间的数据传输。
综上所述,上述记载的HARQ-ACK的数量与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之间的映射关系存在弊端,终端在漏检基站发送的数据块时,基站无法准确判断终端是否漏检或终端是否有资源请求,即基站不能区分DTX和NACK/ACK,或不能及时接收到SR。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传输HARQ-ACK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该方法应用与终端设备,该方法包括:根据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数量和是否发送SR请求,从多个映射关系中选择目标映射关系,多个映射关系包括:比特的数量为1且发送SR(positive SR)请求时承载HARQ-ACK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与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的第一映射关系、比特的数量为1且不发送SR(negative SR)请求时承载HARQ-ACK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与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的第二映射关系、比特的数量为2且发送SR请求时承载HARQ-ACK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与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的第三映射关系、比特的数量为2且不发送SR请求时承载HARQ-ACK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与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的第四映射关系,;根据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和所述目标映射关系,确定承载HARQ-ACK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
在一个实现中,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中比特的取值状态0映射到的序列与所述第四映射关系中比特的取值状态(0,0)映射到的序列相同;以及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中比特的取值状态1映射到的序列与所述第四映射关系中比特的取值状态(1,0)映射到的序列相同。
这样,通过设计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数量和是否发送SR请求与承载HARQ-ACK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之间的映射关系,使得终端在向基站进行HARQ-ACK反馈时,可以使用相应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承载HARQ-ACK。这样,基站在接收到终端使用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后,可以基于该循环移位位数准确判断终端是否存在漏检或是否发送SR请求,从而保证终端与基站之间正常的数据传输。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SM,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码分多址(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长期演进(LTE,Long TermEvolution)/增强长期演进(LTE-A,Long Term Evolutionadvanced),NR(New Radio)等。
用户端(UE,User Equipment),也可称之为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移动用户设备等,可以经无线接入网(例如,RAN,Radio Access Network)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用户设备可以是移动终端,如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例如,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它们与无线接入网交换语言和/或数据。
基站,可以是GSM或CDMA中的基站(BTS,Base Transceiver Station),也可以是WCDMA中的基站(NodeB),还可以是LTE中的演进型基站(eNB或e-NodeB,evolutional NodeB)及5G基站(gNB),本发明并不限定,但为描述方便,下述实施例以gNB为例进行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用于传输HARQ-ACK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所述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方法如下所述。
步骤102:根据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数量和是否发送SR请求,从多个映射关系中选择目标映射关系。
在步骤102中,终端在向基站反馈HARQ-ACK时,可以根据需要反馈的HARQ-ACK包含的比特的数量和是否发送SR请求,从多个映射关系中选择目标映射关系,以便于根据所述目标映射关系确定承载HARQ-ACK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多个映射关系具体可以包括四个映射关系,分别是第一映射关系、第二映射关系、第三映射关系以及第四映射关系,其中,所述第一映射关系是比特的数量为1且发送SR(positive SR)请求时承载HARQ-ACK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与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之间的映射关系,可以用于表征终端在向基站发送一个比特的HARQ-ACK且发送SR请求时,终端可以使用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
所述第二映射关系是比特的数量为1且不发送SR(negative SR)请求时承载HARQ-ACK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与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之间的映射关系,可以用于表征终端在向基站发送一个比特的HARQ-ACK且不发送SR请求时,终端可以使用的循环移位位数;
所述第三映射关系是比特的数量为2且发送SR请求时承载HARQ-ACK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与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之间的映射关系,可以用于表征终端在向基站发送两个比特的HARQ-ACK且发送SR请求时,终端可以使用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
所述第四映射关系是比特的数量为2且不发送SR请求时承载HARQ-ACK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与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之间的映射关系,可以用于表征终端在向基站发送两个比特的HARQ-ACK且不发送SR请求时,终端可以使用的循环移位位数。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二映射关系包括在配置为SR请求的发送时刻,比特的数量为1且终端不需要发送SR请求(1bit HARQ-ACK and negative SR)时承载HARQ-ACK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与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之间的映射关系,或在不是配置为SR请求的发送时刻,比特的数量为1(lbit HARQ-ACK only)时承载HARQ-ACK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与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之间的映射关系;
所述第四映射关系包括在配置为SR请求的发送时刻,比特的数量为2且UE不需要发送SR请求(2bit HARQ-ACK and negative SR)时承载HARQ-ACK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与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之间的映射关系,或在不是配置为SR请求的发送时刻,比特的数量为2(2bit HARQ-ACK only)时承载HARQ-ACK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与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之间的映射关系。
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使得基站可以准确判断终端的接收状态以及终端是否发送SR请求,至少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中0映射到的序列与所述第四映射关系中(0,0)映射到的序列相同;以及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中1映射到的序列与所述第四映射关系中(1,0)映射到的序列相同。这样,终端在向基站进行HARQ-ACK反馈时,可以使用相应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承载HARQ-ACK,基站在接收到终端使用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后,可以基于该循环移位位数准确判断终端是否存在漏检或是否发送SR请求,从而保证终端与基站之间正常的数据传输。具体地: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映射关系、所述第二映射关系、所述第三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四映射关系可以分别如表5至8所示:
表5
比特的取值状态 0 1
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 1 10
表6
比特的取值状态 0 1
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 0 9
表7
比特的取值状态 {0,0} {0,1} {1,1} {1,0}
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 1 4 7 10
表8
比特的取值状态 {0,0} {0,1} {1,1} {1,0}
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 0 3 6 9
其中,如上表所示,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中0映射到的序列与所述第四映射关系中(0,0)映射到的序列相同;以及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中1映射到的序列与所述第四映射关系中(1,0)映射到的序列相同。
表5和表6中,一个比特的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HARQ-ACK Value)分别为“0”和“1”,其中,“0”可以表示终端未成功解码接收到的一个数据块,即终端需要向基站反馈一个比特的NACK,“1”可以表示终端成功解码接收到的一个数据块,即终端需要向基站反馈一个比特的ACK。
表7和表8中两个比特的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分别为“{0,0}”、“{0,1}”、“{1,1}”以及“{1,0}”,其中,“{0,0}”可以表示终端未成功解码接收到的两个比特的数据块,即终端需要向基站反馈(NACK,NACK),“{0,1}”可以表示终端未成功解码接收到的第一个数据块,成功解码接收到的第二个比特的数据块,即终端需要向基站反馈(NACK,ACK),“{1,1}”可以表示终端成功解码接收到的两个比特的数据块,即终端需要向基站反馈(ACK,ACK),“{1,0}”可以表示终端成功解码接收到的第一个数据块,未成功解码接收到的第二个比特的数据块,即终端需要向基站反馈(ACK,NACK)。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四种映射关系,可以使得基站准确判断终端是否漏检且准确理解SR的发送。
具体地,基于上述表5至表8可知:
表5中一个比特的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0”与表7中两个比特的HARQ-ACK包含的比特的取值状态“{0,0}”都对应到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1;表5中一个比特的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1”与表7中两个比特的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1,0}”都对应到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10;
表6中一个比特的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0”与表8中两个比特的HARQ-ACK包含的比特的取值状态“{0,0}”都对应到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0,表6中一个比特的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1”与表8中两个比特的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1,0}”都对应到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9。
请参考图1A,图1A为表5-表8以一个图形的形式的表现,图中第一映射关系中一个比特的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0”与表第三映射关系中两个比特的HARQ-ACK包含的比特的取值状态“{0,0}”都对应到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1;第一映射关系5中一个比特的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1”与表第三映射中两个比特的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1,0}”都对应到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10;
第二映射关系中一个比特的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0”与表第四映射关系中两个比特的HARQ-ACK包含的比特的取值状态“{0,0}”都对应到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0,第二映射关系中一个比特的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1”与第四映射关系中两个比特的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1,0}”都对应到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9。
图中可以清晰看出,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中0映射到的序列与所述第四映射关系中(0,0)映射到的序列相同;以及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中1映射到的序列与所述第四映射关系中(1,0)映射到的序列相同。同时,所述第一映射关系中0映射到的序列与所述第三映射关系中(0,0)映射到的序列相同;以及所述第一映射关系中1映射到的序列与所述第三映射关系中(1,0)映射到的序列相同。
这样,当基站调度了2个PDSCH在一个PUCCH上反馈时,如果终端漏检了第二个PDSCH,那么,终端在向基站发送HARQ-ACK时,至少存在如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终端未成功解码接收到的PDSCH,且发送SR请求。
在这种情况下,终端会采用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1向基站发送NACK。在基站侧,基站仍会按照两个比特的HARQ-ACK并基于表7理解终端使用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1,具体理解为终端发送的是(NACK,NACK),并进一步确定终端没有成功接收到两个PDSCH且发送了SR请求。此时,基站会向终端重传两个PDSCH,这样,可以视为基站准确理解了终端的接收状态。
第二种情况:终端成功解码接收到的PDSCH,且发送SR请求。
在这种情况下,终端会采用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10向基站发送ACK。在基站侧,基站仍会按照两个比特的HARQ-ACK并基于表7理解终端使用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10,具体理解为终端发送的是(ACK,NACK),并进一步确定终端成功接收到第一个PDSCH,没有成功接收第二个PDSCH且发送了SR请求。此时,由于基站理解终端没有成功接收并解码第二个PDSCH,因此,基站会向终端重传第二个PDSCH,这样,可以视为基站准确理解了终端的接收状态。
第三种情况:终端未成功解码接收到的PDSCH,且不发送SR请求。
在这种情况下,终端会采用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0向基站发送NACK。在基站侧,基站仍会按照两个比特的HARQ-ACK并基于表8理解终端使用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0,并具体理解为终端发送的是(NACK,NACK),并进一步确定终端没有成功接收到两个PDSCH且不发送SR请求。此时,基站会向终端重传PDSCH,这样,可以视为基站准确理解了终端的接收状态。
第四种情况:终端成功解码接收到的PDSCH,且不发送SR请求。
在这种情况下,终端会采用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9向基站发送ACK。在基站侧,基站仍会按照两个比特的HARQ-ACK并基于表8理解终端使用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9,并具体理解为终端发送的是(ACK,NACK),并进一步确定终端没有成功解码第二个PDSCH且没有发送SR请求。此时,基站会向终端重传漏检的PDSCH,这样,可以视为基站准确理解了终端的接收状态。
由此可见,无论UE是否发送SR,基站都能够准确理解终端对两个PDSCH的接收情况。同时基站能够准确理SR的发送状态。因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基站无法准确判断终端是否漏检PDSCH的情况的发生和错误理解SR的发送状态的问题。同时,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在不是配置的SR发送时刻时,一个UE需要分配四个循环移位,在配置的可以发送SR的时刻时,一个UE需要分配8个循环移位,本发明不增加UE占用的资源(循环移位)数目。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终端没有漏检的情况下,终端可以根据实际接收情况以及是否需要发送SR请求,并基于上述表5至8中的映射关系向基站反馈HARQ-ACK(可以是一个比特,也可以是两个比特),此时,基站可以基于终端使用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确定终端的接收状态以及终端是否需要发送SR请求,这里不再重复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四种映射关系相较于现有的映射关系(表1至4)而言,在发送SR请求以及不发送SR请求两种应用场景下终端向基站发送一个比特的NACK,且分别与在发送SR请求以及不发送SR请求两种应用场景下终端向基站发送2个比特的(NACK,NACK),使用相同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使得基站可以发送SR请求以及不发送SR请求时准确判断终端是否漏检,解决基站无法判断终端是否漏检的情况的发生,同时也能够准确理解UE SR的发送状态。此外,无论是在能SR发送的时刻,还是在SR不能发送时刻,本发明实施例中也没有增加终端对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的资源占用。
在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映射关系、所述第二映射关系、所述第三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四映射关系可以分别如表9至12所示:
表9
比特的取值状态 0 1
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 3 6
表10
比特的取值状态 0 1
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 0 9
表11
比特的取值状态 {0,0} {0,1} {1,1} {1,0}
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 1 4 7 10
表12
比特的取值状态 {0,0} {0,1} {1,1} {1,0}
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 0 3 6 9
表9和表10中,一个比特的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0”和“1”的具体物理意义可以参见上述对表5和表6中一个比特的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的记载,这里不再重复描述。
表11和表12中两个比特的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0,0}”、“{0,1}”、“{1,1}”以及“{1,0}”的物理意义可以参见上述对表7和表8中两个比特的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的记载,这里也不再重复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四种映射关系,可以使得基站能够在UE不发送SR请求的时候,准确理解UE是否存在漏检的状态,而将基站无法识别是否漏检的状态限制在UE可以发送SR的时刻,且需要发送SR请求的时候,从而大大降低基站无法判断UE是否漏检的情况的发生的概率。
具体地,基于上述表9至表12可知:
表9中一个比特的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0”与表12中两个比特的HARQ-ACK包含的比特的取值状态“{0,1}”都对应到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3;表9中一个比特的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1”与表12中两个比特的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和“{1,1}”都对应到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6。
表10中一个比特的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0”与表12中两个比特的HARQ-ACK包含的比特的取值状态“{0,0}”都对应到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0,表10中一个比特的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1”与表12中两个比特的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1,0}”都对应到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9。
请参考图1B,图1B为表9-表12以一个图形的形式的表现,图中第一映射关系中一个比特的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0”与第四映射关系中两个比特的HARQ-ACK包含的比特的取值状态“{0,1}”都对应到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3;第一映射关系中一个比特的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1”与第四映射关系中两个比特的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和“{1,1}”都对应到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6。
第二映射关系中一个比特的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0”与第四映射关系中两个比特的HARQ-ACK包含的比特的取值状态“{0,0}”都对应到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0,第二映射关系中一个比特的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1”与第四映射关系中两个比特的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1,0}”都对应到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9。
图中可以清晰看出,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中0映射到的序列与所述第四映射关系中(0,0)映射到的序列相同;以及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中1映射到的序列与所述第四映射关系中(1,0)映射到的序列相同。同时,所述第一映射关系中0映射到的序列与所述第四映射关系中(0,1)映射到的序列相同;以及所述第一映射关系中1映射到的序列与所述第四映射关系中(1,1)映射到的序列相同。
这样,当基站调度了2个PDSCH在一个PUCCH上反馈时,如果终端漏检了其中第二个PDSCH,那么,终端在向基站发送HARQ-ACK时,至少存在如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终端未成功解码接收到的PDSCH,且发送SR请求。
在这种情况下,终端会采用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3向基站发送NACK。在基站侧,基站仍会按照两个比特的HARQ-ACK并基于表12理解终端使用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3,具体理解为终端发送的是(NACK,ACK),并进一步确定终端没有成功接收到第一个PDSCH且没有发送SR请求。即UE实际状态是(NACK,DTX,positive SR),基站理解为(NACK,ACK,negativeSR)。由此可知,基站没有正确理解终端发送了SR请求,同时没有正确理解了终端第二个PDSCH的接收状态。
第二种情况:终端成功解码接收到的PDSCH,且发送SR请求。
在这种情况下,终端会采用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6向基站发送ACK。在基站侧,基站仍会按照两个比特的HARQ-ACK并基于表12理解终端使用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6,具体理解为终端发送的是(ACK,ACK),并进一步确定终端成功接收到两个PDSCH且没有发送SR请求。即UE实际状态是(ACK,DTX,positive SR),基站理解为(ACK,ACK,negative SR)。由此可知,基站没有正确理解终端发送了SR请求,同时没有正确理解了终端第二个PDSCH的接收状态。
第三种情况:终端未成功解码接收到的PDSCH,且不发送SR请求。
在这种情况下,终端会采用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0向基站发送NACK。在基站侧,基站仍会按照两个比特的HARQ-ACK并基于表12理解终端使用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0,并具体理解为终端发送的是(NACK,NACK),并进一步确定终端没有成功接收两个PDSCH且未发送SR请求。即UE实际状态是(NACK,DTX,negative SR),基站理解为(NACK,NACK,negativeSR)。由此可知,基站可以正确理解终端未发送SR请求,同时基站也正确理解了终端的接收状态。
第四种情况:终端成功解码接收到的PDSCH,且不发送SR请求。
在这种情况下,终端会采用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9向基站发送ACK。在基站侧,基站仍会按照两个比特的HARQ-ACK并基于表12理解终端使用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9,并具体理解为终端发送的是(ACK,NACK),并进一步确定终端成功解码第一个PDSCH且未发送SR请求。即UE实际状态是(ACK,DTX,negative SR),基站理解为(ACK,NACK,negative SR)。由此可知,基站可以正确理解终端未发送SR请求,且基站正确理解终端的接收状态。
基于上述四种情况的记载可知,基站在第三种情况以及第四种情况下正确理解了终端的接收状态,在第一种情况以及第二种情况下未正确理解终端的接收状态,这样,将基站未正确理解终端的接收状态,限制在仅UE需要发送SR请求的情况下,从而从而大大降低基站无法判断UE是否漏检的情况的发生的概率,也没有增加终端占用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即未增加终端占用的资源数目。
在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映射关系、所述第二映射关系、所述第三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四映射关系可以分别如表13至16所示:
表13
表14
比特的取值状态 0 1
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 0 9
表15
表16
比特的取值状态 {0,0} {0,1} {1,1} {1,0}
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 0 3 6 9
表13和表14中,一个比特的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0”和“1”的具体物理意义可以参见上述对表5和表6中一个比特的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的记载,这里不再重复描述。
表15和表16中两个比特的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0,0}”、“{0,1}”、“{1,1}”以及“{1,0}”的物理意义可以参见上述对表7和表8中两个比特的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的记载,这里也不再重复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四种映射关系,可以使得基站能够准确判断终端的接收状态,且不会错误理解终端是否发送了SR请求,从而保证终端发送的SR请求的可靠性。此外,基站还可以通过检测到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判断部分情况下终端是否漏检。
具体地,基于上述表13至表16可知:
表13中一个比特的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0”与表15中两个比特的HARQ-ACK包含的比特的取值状态“{0,0}”都对应到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11;表13中一个比特的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1”与表15中两个比特的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和“{1,0}”都对应到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8。
表14中一个比特的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0”与表16中两个比特的HARQ-ACK包含的比特的取值状态“{0,0}”都对应到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0;表14中一个比特的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1”与表16中两个比特的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和“{1,0}”都对应到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9。
请参考图1C,图1C为表13-表16以一个图形的形式的表现,第一映射关系中一个比特的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0”与第三映射关系中两个比特的HARQ-ACK包含的比特的取值状态“{0,0}”都对应到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11;第一映射关系中一个比特的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1”与表第三映射关系中两个比特的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和“{1,0}”都对应到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8。
第二映射关系中一个比特的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0”与第四映射关系中两个比特的HARQ-ACK包含的比特的取值状态“{0,0}”都对应到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0;第二映射关系中一个比特的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1”与第四映射关系中两个比特的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和“{1,0}”都对应到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9。
图中可以清晰看出,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中0映射到的序列与所述第四映射关系中(0,0)映射到的序列相同;以及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中1映射到的序列与所述第四映射关系中(1,0)映射到的序列相同。同时,所述第一映射关系中0映射到的序列与所述第三映射关系中(0,0)映射到的序列相同;以及所述第一映射关系中1映射到的序列与所述第四映射关系中(1,0)映射到的序列相同。
这样,当基站调度了2个PDSCH在一个PUCCH上反馈时,如果终端漏检了第二个PDSCH,那么,终端在向基站发送HARQ-ACK时,至少存在如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终端未成功解码接收到的PDSCH,且发送SR请求。
在这种情况下,终端会采用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11向基站发送NACK。在基站侧,基站仍会按照两个比特的HARQ-ACK并基于表15理解终端使用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11,并具体理解为终端发送的是(NACK,NACK),并进一步确定终端未能成功解码两个PDSCH且发送SR请求。即UE实际状态是(NACK,DTX,positive SR),基站理解为(NACK,NACK,positive SR)。由此可知,基站可以正确理解终端发送SR请求,且基站正确理解终端的接收状态。
第二种情况:终端成功解码接收到的PDSCH,且发送SR请求。
在这种情况下,终端会采用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8向基站发送ACK。在基站侧,基站仍会按照两个比特的HARQ-ACK并基于表15理解终端使用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8,并具体理解为终端发送的是(ACK,NACK),并进一步确定终端未能成功解码第二个PDSCH且发送SR请求。即UE实际状态是(ACK,DTX,positive SR),基站理解为(ACK,NACK,positive SR)。由此可知,基站可以正确理解终端发送SR请求,且基站正确理解终端的接收状态。
第三种情况:终端未成功解码接收到的PDSCH,且不发送SR请求。
在这种情况下,终端会采用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0向基站发送NACK。在基站侧,基站仍会按照两个比特的HARQ-ACK并基于表16理解终端使用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0,并具体理解为终端发送的是(NACK,NACK),并进一步确定终端未成功接收两个PDSCH且未发送SR请求。即UE实际状态是(NACK,DTX,negative SR),基站理解为(NACK,NACK,negative SR)。由此可知,基站可以正确理解终端未发送SR请求,同时基站也正确理解了终端的接收状态。
第四种情况:终端成功解码接收到的PDSCH,且不发送SR请求。
在这种情况下,终端会采用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9向基站发送ACK。在基站侧,基站仍会按照两个比特的HARQ-ACK并基于表16理解终端使用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9,并具体理解为终端发送的是(ACK,NACK),并进一步确定终端未成功解码第二个PDSCH且未发送SR请求。即UE实际状态是(ACK,DTX,negative SR),基站理解为(ACK,NACK,negative SR)。由此可知,基站可以正确理解终端未发送SR请求,同时基站也正确理解终端的接收状态。
基于上述四种情况的记载可知,在发送SR请求以及不发送SR请求两种应用场景下终端向基站发送一个比特的NACK,且分别与在发送SR请求以及不发送SR请求两种应用场景下终端向基站发送2个比特的(NACK,NACK),使用相同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使得基站可以发送SR请求以及不发送SR请求时准确判断终端是否漏检,解决基站无法判断终端是否漏检的情况的发生,同时也能够准确理解UE SR的发送状态。此外,无论是在能SR发送的时刻,还是在SR不能发送时刻,本发明实施例中也没有增加终端对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的资源占用。
在本发明的第四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映射关系、所述第二映射关系、所述第三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四映射关系可以分别如表17至20所示:
表17
比特的取值状态 0 1
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 3 6
表18
比特的取值状态 0 1
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 0 9
表19
比特的取值状态 {0,0} {0,1} {1,1} {1,0}
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 11 2 5 8
表20
比特的取值状态 {0,0} {0,1} {1,1} {1,0}
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 0 3 6 9
表17和表18中,一个比特的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0”和“1”的具体物理意义可以参见上述对表5和表6中一个比特的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的记载,这里不再重复描述。
表19和表20中两个比特的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0,0}”、“{0,1}”、“{1,1}”以及“{1,0}”的物理意义可以参见上述对表7和表8中两个比特的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的记载,这里也不再重复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四种映射关系,可以使得基站能够在UE不发送SR请求的时候,准确理解UE是否存在漏检的状态,而将基站无法识别是否漏检的状态限制在UE可以发送SR的时刻,且需要发送SR请求的时候,从而大大降低基站无法判断UE是否漏检的情况的发生的概率。
具体地,基于上述表17至表20可知:
表17中一个比特的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0”与表20中两个比特的HARQ-ACK包含的比特的取值状态“{0,1}”都对应到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3;表17中一个比特的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1”与表20中两个比特的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和“{1,1}”都对应到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6。
表18中一个比特的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0”与表20中两个比特的HARQ-ACK包含的比特的取值状态“{0,0}”都对应到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0,表18中一个比特的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1”与表20中两个比特的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1,0}”都对应到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9。
请参考图1D,图1D为表17-表20以一个图形的形式的表现,第一映射关系中一个比特的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0”与第四映射关系中两个比特的HARQ-ACK包含的比特的取值状态“{0,1}”都对应到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3;第一映射关系中一个比特的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1”与第四映射关系中两个比特的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和“{1,1}”都对应到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6。
第二映射关系中一个比特的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0”与第四映射关系中两个比特的HARQ-ACK包含的比特的取值状态“{0,0}”都对应到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0,第二映射关系中一个比特的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1”与第四映射关系中两个比特的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1,0}”都对应到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9。
图中可以清晰看出,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中0映射到的序列与所述第四映射关系中(0,0)映射到的序列相同;以及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中1映射到的序列与所述第四映射关系中(1,0)映射到的序列相同。同时,所述第一映射关系中0映射到的序列与所述第四映射关系中(0,1)映射到的序列相同;以及所述第一映射关系中1映射到的序列与所述第四映射关系中(1,1)映射到的序列相同
这样,当基站调度了2个PDSCH在一个PUCCH上反馈时,如果终端漏检了其中第二个PDSCH,那么,终端在向基站发送HARQ-ACK时,至少存在如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终端未成功解码接收到的PDSCH,且发送SR请求。
在这种情况下,终端会采用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3向基站发送NACK。在基站侧,基站仍会按照两个比特的HARQ-ACK并基于表20理解终端使用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3,具体理解为终端发送的是(NACK,ACK),并进一步确定终端没有成功接收到第一个PDSCH且没有发送SR请求。即UE实际状态是(NACK,DTX,positive SR),基站理解为(NACK,ACK,negativeSR)。由此可知,基站没有正确理解终端发送了SR请求,同时没有正确理解了终端第二个PDSCH的接收状态。
第二种情况:终端成功解码接收到的PDSCH,且发送SR请求。
在这种情况下,终端会采用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6向基站发送ACK。在基站侧,基站仍会按照两个比特的HARQ-ACK并基于表20理解终端使用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6,具体理解为终端发送的是(ACK,ACK),并进一步确定终端成功接收到两个PDSCH且没有发送SR请求。即UE实际状态是(ACK,DTX,positive SR),基站理解为(ACK,ACK,negative SR)。由此可知,基站没有正确理解终端发送了SR请求,同时没有正确理解了终端第二个PDSCH的接收状态。
第三种情况:终端未成功解码接收到的PDSCH,且不发送SR请求。
在这种情况下,终端会采用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0向基站发送NACK。在基站侧,基站仍会按照两个比特的HARQ-ACK并基于表20理解终端使用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0,并具体理解为终端发送的是(NACK,NACK),并进一步确定终端没有成功接收两个PDSCH且未发送SR请求。即UE实际状态是(NACK,DTX,negative SR),基站理解为(NACK,NACK,negativeSR)。由此可知,基站正确理解终端未发送SR请求,同时基站也正确理解了终端的接收状态。
第四种情况:终端成功解码接收到的PDSCH,且不发送SR请求。
在这种情况下,终端会采用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9向基站发送ACK。在基站侧,基站仍会按照两个比特的HARQ-ACK并基于表20理解终端使用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9,并具体理解为终端发送的是(ACK,NACK),并进一步确定终端成功解码第一个PDSCH且未发送SR请求。即UE实际状态是(ACK,DTX,negative SR),基站理解为(ACK,NACK,negative SR)。由此可知,基站可以正确理解终端未发送SR请求,且基站正确理解终端的接收状态。
基于上述四种情况的记载可知,基站在第三种情况以及第四种情况下正确理解了终端的接收状态,在第一种情况以及第二种情况下未正确理解终端的接收状态,这样,将基站未正确理解终端的接收状态,限制在仅UE需要发送SR请求的情况下,从而从而大大降低基站无法判断UE是否漏检的情况的发生的概率,也没有增加终端占用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即未增加终端占用的资源数目。
在上述四种实施方式中,终端在接收到基站发送的一个或两个数据块后,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反馈的HARQ-ACK的比特数量以及是否需要向基站发送SR请求,可以从所述第一映射关系、所述第二映射关系、所述第三映射关系、所述第四映射关系中选择对应的目标映射关系。
例如,若终端需要反馈一个比特的HARQ-ACK,且需要向基站发送SR请求,则终端可以选择所述第一映射关系作为所述目标映射关系;若终端需要反馈两个比特的HARQ-ACK,且不需要向基站发送SR请求,则终端可以选择所述第四映射关系作为所述目标映射关系。此处不再一一描述。
终端在确定所述目标映射关系后,可以执行步骤104。
步骤104:根据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和所述目标映射关系,确定承载HARQ-ACK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
在步骤104中,终端在确定所述目标映射关系后,可以根据需要反馈的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以及所述目标映射关系,可以确定承载HARQ-ACK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
具体地,终端可以根据实际接收状态确定向基站反馈的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例如,若终端成功解码接收到的一个数据块,则可以确定向基站反馈的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为“1”;若终端未成功解码接收到的两个比特的数据块,则可以确定向基站反馈的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为“{0,0}”。
终端在确定向基站反馈的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后,可以根据所述目标映射关系,确定承载HARQ-ACK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
例如,终端向基站反馈的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为“1”,且所述目标映射关系为所述第一映射关系,则,终端可以确定承载HARQ-ACK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为所述第一映射关系中与比特的取值状态为“1”对应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
需要说明的是,基于上述步骤102中记载的多个实施例,在实际应用中,在所述映射关系的基础上将所有的映射关系(序列的循移位数目)增加或减少一个相同值同样在该发明的保护范围内,另外,终端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确定使用哪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四种映射关系。
例如,如果考虑到第一映射关系和第二映射关系间的最小CS距离尽量大,则可以采用上述第二个或第四个实施例;若终端希望基站即可以准确判断终端的接收状态,又可以判断终端是否发送SR请求,则可以使用采用上述第一个或第三个实施例。
终端在确定采用哪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四种映射关系后,可以进一步基于上述步骤102以及步骤104中记载的内容进一步确定所述目标映射关系以及承载HARQ-ACK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设计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数量和是否发送SR请求与承载HARQ-ACK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之间的映射关系,使得终端在向基站进行HARQ-ACK反馈时,可以使用相应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承载HARQ-ACK。这样,基站在接收到终端使用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后,可以基于该循环移位位数准确判断终端是否存在漏检或是否发送SR请求,从而保证终端与基站之间正常的数据传输。
图2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用于传输HARQ-ACK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所述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所述方法如下所述。
步骤202:接收承载HARQ-ACK的序列。
在步骤202中,基站在向终端发送一个或两个数据块后,终端可以向基站反馈载HARQ-ACK,此时,基站可以接收终端反馈的承载HARQ-ACK的序列。
步骤204:根据终端需要上报的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数量,从多个映射关系中选择目标映射关系。
在步骤204中,基站在接收到终端发送的承载HARQ-ACK的序列后,可以根据终端需要上报的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数量,从多个映射关系中选择目标映射关系。
本发明实施例中,多个映射关系可以包括第一映射关系、第二映射关系、第三映射关系以及第四映射关系,其中,所述第一映射关系、所述第二映射关系、所述第三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四映射关系与图1所示实施例记载的所述第一映射关系、所述第二映射关系、所述第三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四映射关系相同,这里不再重复描述。
基站在根据终端需要上报的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数量确定目标映射关系时,具体地,若终端需要上报的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数量为1,则可以选择所述第一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为所述目标映射关系,若终端需要上报的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数量为2,则可以选择所述第三映射关系以及所述第四映射关系为所述目标映射关系。
步骤206:根据所述承载HARQ-ACK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和所述目标映射关系,确定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和所述终端是否发送SR请求。
在步骤206中,基站在确定所述目标映射关系后,可以根据所述承载HARQ-ACK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以及所述目标映射关系,确定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和所述终端是否发送SR请求。
具体地,基站在接收到所述承载HARQ-ACK的序列后,可以进一步确定承载HARQ-ACK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在根据承载HARQ-ACK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以及所述目标映射关系确定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时,可以将所述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与所述目标映射关系进行匹配,根据匹配结果确定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
基站在确定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时,可以根据选择的所述目标映射关系确定终端是否发送了SR请求。具体地,若所述目标映射关系为所述第一映射关系或所述第三映射关系,则确定终端发送SR请求,若所述目标映射关系为所述第二映射关系或所述第四映射关系,则确定终端未发送SR请求。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在确定终端是否发送SR请求后,还可以进一步根据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确定所述终端对所述数据块的接收状态。具体可以参见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记载的终端在确定承载HARQ-ACK的序列后,基站根据终端反馈的HARQ-ACK判断终端的接收状态的内容,这里不再重复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设计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数量和是否发送SR请求与承载HARQ-ACK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之间的映射关系,使得终端在向基站进行HARQ-ACK反馈时,可以使用相应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承载HARQ-ACK。这样,基站在接收到终端使用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后,可以基于该循环移位位数准确判断终端是否存在漏检或是否发送SR请求,从而保证终端与基站之间正常的数据传输。
图3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终端设备包括:选择模块31和确定模块32,其中:
选择模块31,根据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数量和是否发送SR请求,从多个映射关系中选择目标映射关系,所述多个映射关系包括:比特的数量为1且发送SR(positive SR)请求时承载HARQ-ACK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与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的第一映射关系、比特的数量为1且不发送SR(negative SR)请求时承载HARQ-ACK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与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的第二映射关系、比特的数量为2且发送SR请求时承载HARQ-ACK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与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的第三映射关系、比特的数量为2且不发送SR请求时承载HARQ-ACK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与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的第四映射关系。在一个实现中,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中0映射到的序列与所述第四映射关系中(0,0)映射到的序列相同;以及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中1映射到的序列与所述第四映射关系中(1,0)映射到的序列相同。
确定模块32,根据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和所述目标映射关系,确定承载HARQ-ACK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
在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映射关系为:
比特的取值状态 0 1
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 1 10
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为:
比特的取值状态 0 1
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 0 9
所述第三映射关系为:
比特的取值状态 {0,0} {0,1} {1,1} {1,0}
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 1 4 7 10
所述第四映射关系为:
在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映射关系为:
比特的取值状态 0 1
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 3 6
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为:
比特的取值状态 0 1
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 0 9
所述第三映射关系为:
比特的取值状态 {0,0} {0,1} {1,1} {1,0}
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 1 4 7 10
所述第四映射关系为:
在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映射关系为:
比特的取值状态 0 1
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 11 8
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为:
所述第三映射关系为:
比特的取值状态 {0,0} {0,1} {1,1} {1,0}
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 11 2 5 8
所述第四映射关系为:
在本发明的第四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映射关系为:
比特的取值状态 0 1
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 3 6
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为:
比特的取值状态 0 1
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 0 9
所述第三映射关系为:
比特的取值状态 {0,0} {0,1} {1,1} {1,0}
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 11 2 5 8
所述第四映射关系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能够实现图1的方法实施例中终端实现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计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数量和是否发送SR请求与承载HARQ-ACK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之间的映射关系,使得终端在向基站进行HARQ-ACK反馈时,可以使用相应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承载HARQ-ACK。这样,基站在接收到终端使用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后,可以基于该循环移位位数准确判断终端是否存在漏检或是否发送SR请求,从而保证终端与基站之间正常的数据传输。
图4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网络设备包括:接收模块41、选择模块42和确定模块43,其中:
接收模块41,接收承载HARQ-ACK的序列;
选择模块42,根据终端终端需要上报的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数量,从多个映射关系中选择目标映射关系,所述多个映射关系包括:比特的数量为1且发送SR请求时承载HARQ-ACK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与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的第一映射关系、比特的数量为1且不发送SR请求时承载HARQ-ACK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与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的第二映射关系、比特的数量为2且发送SR请求时承载HARQ-ACK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与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的第三映射关系、比特的数量为2且不发送SR请求时承载HARQ-ACK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与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的第四映射关系。在一个实现中,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中0映射到的序列与所述第四映射关系中(0,0)映射到的序列相同;以及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中1映射到的序列与所述第四映射关系中(1,0)映射到的序列相同。
确定模块43,根据所述承载HARQ-ACK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和所述目标映射关系,确定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和所述终端是否发送SR请求。
可选地,所述确定模块43还用于根据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确定所述终端对所述数据块的接收状态。
在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映射关系为:
比特的取值状态 0 1
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 1 10
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为:
所述第三映射关系为:
比特的取值状态 {0,0} {0,1} {1,1} {1,0}
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 1 4 7 10
所述第四映射关系为:
在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映射关系为:
比特的取值状态 0 1
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 3 6
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为:
所述第三映射关系为:
比特的取值状态 {0,0} {0,1} {1,1} {1,0}
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 1 4 7 10
所述第四映射关系为:
在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映射关系为:
比特的取值状态 0 1
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 11 8
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为:
比特的取值状态 0 1
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 0 9
所述第三映射关系为:
比特的取值状态 {0,0} {0,1} {1,1} {1,0}
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 11 2 5 8
所述第四映射关系为:
在本发明的第四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映射关系为:
比特的取值状态 0 1
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 3 6
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为:
比特的取值状态 0 1
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 0 9
所述第三映射关系为:
比特的取值状态 {0,0} {0,1} {1,1} {1,0}
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 11 2 5 8
;所述第四映射关系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能够实现图2的方法实施例中基站实现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计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数量和是否发送SR请求与承载HARQ-ACK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之间的映射关系,使得终端在向基站进行HARQ-ACK反馈时,可以使用相应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承载HARQ-ACK。这样,基站在接收到终端使用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后,可以基于该循环移位位数准确判断终端是否存在漏检或是否发送SR请求,从而保证终端与基站之间正常的数据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信设备可以包括: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当通信设备为终端设备时,如图5所示,图5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5所示的移动终端5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501、存储器502、至少一个网络接口504和用户接口503。移动终端500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505耦合在一起。可理解,总线系统505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总线系统505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5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505。
其中,用户接口503可以包括显示器、键盘或者点击设备(例如,鼠标,轨迹球(trackball)、触感板或者触摸屏等。
可以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存储器502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DataRateSDRAM,DDR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RambusRAM,DRRAM)。本发明实施例描述的系统和方法的存储器502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器502存储了如下的元素,可执行模块或者数据结构,或者他们的子集,或者他们的扩展集:操作系统5021和应用程序5022。
其中,操作系统5021,包含各种系统程序,例如框架层、核心库层、驱动层等,用于实现各种基础业务以及处理基于硬件的任务。应用程序5022,包含各种应用程序,例如媒体播放器(MediaPlayer)、浏览器(Browser)等,用于实现各种应用业务。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方法的程序可以包含在应用程序5022中。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设备500还包括:存储在存储器上502并可在处理器501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501执行时实现如下步骤:
根据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数量和是否发送SR请求,从多个映射关系中选择目标映射关系,所述多个映射关系包括:比特的数量为1且发送SR(positive SR)请求时承载HARQ-ACK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与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的第一映射关系、比特的数量为1且不发送SR(negative SR)请求时承载HARQ-ACK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与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的第二映射关系、比特的数量为2且发送SR请求时承载HARQ-ACK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与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的第三映射关系、比特的数量为2且不发送SR请求时承载HARQ-ACK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与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的第四映射关系。在一个实现中,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中0映射到的序列与所述第四映射关系中(0,0)映射到的序列相同;以及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中1映射到的序列与所述第四映射关系中(1,0)映射到的序列相同。
根据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和所述目标映射关系,确定承载HARQ-ACK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501中,或者由处理器501实现。处理器501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501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5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502,处理器501读取存储器502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具体地,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501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用于传输HARQ-ACK的方法实施例的各步骤。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描述的这些实施例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中间件、微码或其组合来实现。对于硬件实现,处理单元可以实现在一个或多个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s,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Processing,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evice,DSPD)、可编程逻辑设备(ProgrammableLogicDevice,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FPGA)、通用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用于执行本发明所述功能的其它电子单元或其组合中。
对于软件实现,可通过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功能的模块(例如过程、函数等)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技术。软件代码可存储在存储器中并通过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可以在处理器中或在处理器外部实现。
终端设备500能够实现前述实施例中移动终端实现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该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指令,该指令当被包括多个应用程序的通信设备执行时,能够使该通信设备执行图1所示实施例的方法,并具体用于执行上述记载的用于传输HARQ-ACK的方法的步骤。
当通信设备为网络设备时,如图6所示,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网络设备600的实体装置结构示意图可如图6所示,包括处理器602、存储器603、发射机601和接收机604。具体的应用中,发射机601和接收机604可以耦合到天线605。
存储器603,用于存放程序。具体地,程序可以包括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操作指令。存储器603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602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603可能包含高速RAM存储器,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1个磁盘存储器。
处理器602,执行存储器603所存放的程序。
具体地,在网络设备600中,处理器602可执行以下方法:
接收承载HARQ-ACK的序列;
根据终端终端需要上报的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数量,从多个映射关系中选择目标映射关系,所述多个映射关系包括:比特的数量为1且发送SR请求时承载HARQ-ACK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与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的第一映射关系、比特的数量为1且不发送SR请求时承载HARQ-ACK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与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的第二映射关系、比特的数量为2且发送SR请求时承载HARQ-ACK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与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的第三映射关系、比特的数量为2且不发送SR请求时承载HARQ-ACK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与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的第四映射关系。在一个实现中,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中0映射到的序列与所述第四映射关系中(0,0)映射到的序列相同;以及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中1映射到的序列与所述第四映射关系中(1,0)映射到的序列相同。
根据所述承载HARQ-ACK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和所述目标映射关系,确定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和所述终端是否发送SR请求。
上述如本发明图2所示实施例揭示的网络设备600执行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602中,或者由处理器602实现。处理器602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602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602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简称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简称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603,处理器602读取存储器603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网络设备还可执行图2所示的方法,并实现网络设备在图2所示实施例的功能,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该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指令,该指令当被包括多个应用程序的通信设备执行时,能够使该通信设备执行图2所示实施例的方法,并具体用于执行上述记载的用于传输HARQ-ACK的方法的步骤。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系统、装置、模块或单元,具体可以由计算机芯片或实体实现,或者由具有某种功能的产品来实现。一种典型的实现设备为计算机。具体的,计算机例如可以为个人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蜂窝电话、相机电话、智能电话、个人数字助理、媒体播放器、导航设备、电子邮件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计算机、可穿戴设备或者这些设备中的任何设备的组合。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Claims (17)

1.一种用于传输HARQ-ACK的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数量和是否发送SR请求,从多个映射关系中选择目标映射关系,所述多个映射关系包括下列至少其中之一:比特的数量为1且发送SR请求时承载HARQ-ACK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与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的第一映射关系、比特的数量为1且不发送SR请求时承载HARQ-ACK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与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的第二映射关系、比特的数量为2且发送SR请求时承载HARQ-ACK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与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的第三映射关系、比特的数量为2且不发送SR请求时承载HARQ-ACK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与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的第四映射关系;
根据所述目标映射关系,确定承载HARQ-ACK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中比特的取值状态0映射到的序列与所述第四映射关系中比特的取值状态(0,0)映射到的序列相同;以及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中比特的取值状态1映射到的序列与所述第四映射关系中比特的取值状态(1,0)映射到的序列相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映射关系为:
比特的取值状态 0 1 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 1 10
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为:
比特的取值状态 0 1 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 0 9
所述第三映射关系为:
所述第四映射关系为: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映射关系为:
比特的取值状态 0 1 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 3 6
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为:
比特的取值状态 0 1 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 0 9
所述第三映射关系为:
比特的取值状态 {0,0} {0,1} {1,1} {1,0} 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 1 4 7 10
所述第四映射关系为: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映射关系为:
比特的取值状态 0 1 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 11 8
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为:
比特的取值状态 0 1 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 0 9
所述第三映射关系为:
所述第四映射关系为: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映射关系为:
比特的取值状态 0 1 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 3 6
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为:
比特的取值状态 0 1 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 0 9
所述第三映射关系为:
比特的取值状态 {0,0} {0,1} {1,1} {1,0} 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 11 2 5 8
所述第四映射关系为:
7.一种用于传输HARQ-ACK的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承载HARQ-ACK的序列;
根据终端需要上报的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数量,从多个映射关系中选择目标映射关系,所述多个映射关系包括下列至少其中之一:比特的数量为1且发送SR请求时承载HARQ-ACK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与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的第一映射关系、比特的数量为1且不发送SR请求时承载HARQ-ACK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与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的第二映射关系、比特的数量为2且发送SR请求时承载HARQ-ACK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与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的第三映射关系、比特的数量为2且不发送SR请求时承载HARQ-ACK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与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的第四映射关系;
根据所述目标映射关系,确定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和所述终端是否发送SR请求。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中比特的取值状态0映射到的序列与所述第四映射关系中比特的取值状态(0,0)映射到的序列相同;以及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中比特的取值状态1映射到的序列与所述第四映射关系中比特的取值状态(1,0)映射到的序列相同。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确定所述终端对所述数据块的接收状态。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映射关系为:
比特的取值状态 0 1 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 1 10
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为:
比特的取值状态 0 1 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 0 9
所述第三映射关系为:
比特的取值状态 {0,0} {0,1} {1,1} {1,0} 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 1 4 7 10
所述第四映射关系为: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映射关系为:
比特的取值状态 0 1 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 3 6
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为:
比特的取值状态 0 1 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 0 9
所述第三映射关系为:
比特的取值状态 {0,0} {0,1} {1,1} {1,0} 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 1 4 7 10
所述第四映射关系为: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映射关系为:
比特的取值状态 0 1 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 11 8
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为:
比特的取值状态 0 1 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 0 9
所述第三映射关系为:
比特的取值状态 {0,0} {0,1} {1,1} {1,0} 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 11 2 5 8
所述第四映射关系为: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映射关系为:
比特的取值状态 0 1 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 3 6
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为:
比特的取值状态 0 1 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 0 9
所述第三映射关系为:
比特的取值状态 {0,0} {0,1} {1,1} {1,0} 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 11 2 5 8
所述第四映射关系为:
14.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选择模块,根据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数量和是否发送SR请求,从多个映射关系中选择目标映射关系,所述多个映射关系包括:比特的数量为1且发送SR请求时承载HARQ-ACK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与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的第一映射关系、比特的数量为1且不发送SR请求时承载HARQ-ACK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与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的第二映射关系、比特的数量为2且发送SR请求时承载HARQ-ACK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与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的第三映射关系、比特的数量为2且不发送SR请求时承载HARQ-ACK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与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的第四映射关系,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中0映射到的序列与所述第四映射关系中(0,0)映射到的序列相同;以及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中1映射到的序列与所述第四映射关系中(1,0)映射到的序列相同;
确定模块,根据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和所述目标映射关系,确定承载HARQ-ACK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
15.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接收承载HARQ-ACK的序列;
选择模块,根据终端需要上报的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数量,从多个映射关系中选择目标映射关系,所述多个映射关系包括:比特的数量为1且发送SR请求时承载HARQ-ACK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与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的第一映射关系、比特的数量为1且不发送SR请求时承载HARQ-ACK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与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的第二映射关系、比特的数量为2且发送SR请求时承载HARQ-ACK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与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的第三映射关系、比特的数量为2且不发送SR请求时承载HARQ-ACK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与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的第四映射关系,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中0映射到的序列与所述第四映射关系中(0,0)映射到的序列相同;以及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中1映射到的序列与所述第四映射关系中(1,0)映射到的序列相同;
确定模块,根据所述承载HARQ-ACK的序列的循环移位位数和所述目标映射关系,确定HARQ-ACK包括的比特的取值状态和所述终端是否发送SR请求。
16.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7.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6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1810167643.3A 2018-01-11 2018-02-28 用于传输harq-ack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Active CN11003486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28207 2018-01-11
CN2018100282078 2018-01-1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34860A true CN110034860A (zh) 2019-07-19
CN110034860B CN110034860B (zh) 2020-09-29

Family

ID=6723460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30607.XA Active CN110034867B (zh) 2018-01-11 2018-02-08 用于传输harq-ack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201810167643.3A Active CN110034860B (zh) 2018-01-11 2018-02-28 用于传输harq-ack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30607.XA Active CN110034867B (zh) 2018-01-11 2018-02-08 用于传输harq-ack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10034867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14565A (zh) * 2010-01-08 2012-10-03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支持多载波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5490781A (zh) * 2011-12-21 2016-04-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控制信息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6160956A (zh) * 2015-04-10 2016-11-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上行控制信息发送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021830A2 (ko) * 2009-08-17 2011-02-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제어 정보 전송을 위한 상향링크 반송파 할당 방법 및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14565A (zh) * 2010-01-08 2012-10-03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支持多载波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5490781A (zh) * 2011-12-21 2016-04-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控制信息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6160956A (zh) * 2015-04-10 2016-11-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上行控制信息发送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3GPP TS 38.213 V1.3.0"", 《3GPP》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34867A (zh) 2019-07-19
CN110034860B (zh) 2020-09-29
CN110034867B (zh) 2020-09-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36876B2 (en) Methods and system for communicating control information using carrier aggregation
CN106941723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基站
WO2019184943A1 (zh) 数据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CN102214144B (zh) 一种harq存储器的分层管理方法和系统
US11357027B2 (en) Uplink grant-free transmission method in URLLC, terminal side device and network side device
CN110602787B (zh) 一种发送、接收上行控制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EP3952178A1 (en) Resource determining and receiving methods and devices,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TWI706644B (zh) 資料傳輸方法、終端設備及網路設備
CN110138523B (zh) 一种反馈码本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0034865A (zh) Pucch资源的确定方法及其接收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侧设备
CN110311764A (zh) 用于传输解调参考信号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侧设备
CN109756308A (zh) 选择性使用内部和外部存储器处理harq数据的装置和方法
WO2019137479A1 (zh) 信道状态信息的传输资源数确定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09257141A (zh) 一种码块分割方法、终端、基站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398630B (zh) 传输反馈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10324854A (zh) 信道状态信息csi上报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9474952A (zh) 一种参考信号的处理方法和用户终端
CN110034860A (zh) 用于传输harq-ack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09842431A (zh) 传输反馈信息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07005372A (zh) 一种传输反馈信息的方法、用户设备和接入设备
CN110011763A (zh) 参数设置方法及装置
CN111431667B (zh) 资源分配方法、终端、网络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JP2024512498A (ja) ハイブリッド自動再送要求情報の処理方法、装置及び通信機器
CN117676877A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5347925A (zh) 确定反馈信息码本的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