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32481B - 一种无线产品测试方法、无线产品测试系统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线产品测试方法、无线产品测试系统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32481B
CN110032481B CN201910217030.0A CN201910217030A CN110032481B CN 110032481 B CN110032481 B CN 110032481B CN 201910217030 A CN201910217030 A CN 201910217030A CN 110032481 B CN110032481 B CN 11003248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duct
tested
test
firmware
upgra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1703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32481A (zh
Inventor
王颖
寿晓栋
陈亦松
聂哲元
刘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Tuy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Tuy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Tuy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Tuy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1703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32481B/zh
Publication of CN1100324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324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324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324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8/00Arrangement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 G06F8/60Software deployment
    • G06F8/65Updat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22Detection or location of defective computer hardware by testing during standby operation or during idle time, e.g. start-up testing
    • G06F11/2273Test method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无线产品测试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无线产品测试方法包括:在接收到输入的工单号后,基于所述工单号查询得到与目标产品相关的升级固件及第一测试判定条件;与待测试产品连接,判断所述待测试产品是否为目标产品;若所述待测试产品为目标产品,则基于所述升级固件升级所述待测试产品;在所述待测试产品升级完成后,对所述待测试产品进行第一测试,获取所述测试产品在所述第一测试下的的各项第一测试值;基于所述第一测试判定条件对所述各项第一测试值进行判定,以获取所述待测试产品的第一测试结果。通过本申请方案,实现产品出厂前的自动化固件升级及测试,节约了人工成本,提升了产品的测试效率及准确度。

Description

一种无线产品测试方法、无线产品测试系统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产品测试方法、无线产品测试系统、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当前,各个无线产品在出厂之前,都需要在工厂中进行一系列的固件烧录及测试操作,只有在测试通过后,产品才能够出厂进行销售。现有技术中,需要人工将每一批无线产品筛选出来后进行各项测试,且测试过程及测试结果均由工厂的测试人员进行把控,这容易导致测试的效率较低,测试的准确度不佳。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产品测试方法、无线产品测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实现产品出厂前的自动化固件升级及测试,节约测试人员的人工成本,提升产品的测试效率及测试准确度。
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产品测试方法,上述无线产品测试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包括:
在接收到输入的工单号后,基于上述工单号查询得到与目标产品相关的升级固件及第一测试判定条件;
与待测试产品连接,判断上述待测试产品是否为目标产品;
若上述待测试产品为目标产品,则基于上述升级固件升级上述待测试产品;
在上述待测试产品升级完成后,对上述待测试产品进行第一测试,获取上述测试产品在上述第一测试下的的各项第一测试值;
基于上述第一测试判定条件对上述各项第一测试值进行判定,以获取上述待测试产品的第一测试结果。
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产品测试系统,上述无线产品测试系统包括待测试产品及电子设备;其中,上述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查询单元,用于在接收到输入的工单号后,基于上述工单号查询得到与目标产品相关的升级固件及第一测试判定条件;
判断单元,用于与待测试产品连接,判断上述待测试产品是否为目标产品;
升级单元,用于若上述待测试产品为目标产品,则基于上述升级固件升级上述待测试产品;
第一测试单元,用于在上述待测试产品升级完成后,对上述待测试产品进行第一测试,获取上述测试产品在上述第一测试下的的各项第一测试值;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基于上述第一测试判定条件对上述各项第一测试值进行判定,以获取上述待测试产品的第一测试结果。
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上述存储器中并可在上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上述处理器执行上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第一方面的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上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第一方面的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上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上述计算机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第一方面的方法的步骤。
由上可见,在本申请方案中,在接收到输入的工单号后,基于上述工单号查询得到与目标产品相关的升级固件及第一测试判定条件;与待测试产品连接,判断上述待测试产品是否为目标产品;若上述待测试产品为目标产品,则基于上述升级固件升级上述待测试产品;在上述待测试产品升级完成后,对上述待测试产品进行第一测试,获取上述测试产品在上述第一测试下的的各项第一测试值;基于上述第一测试判定条件对上述各项第一测试值进行判定,以获取上述待测试产品的第一测试结果。通过本申请方案,通过工单号查找到与工单号相关的目标产品的升级固件及测试判定条件,并基于该升级固件及测试判定条件实现产品出厂前的自动化固件升级及测试,节约了测试人员的人工成本,提升了产品的测试效率及测试准确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产品测试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产品测试方法的另一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产品测试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申请的描述。
为了说明本申请上述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
实施例一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产品测试方法进行描述,该无线产品测试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请参阅图1,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无线产品测试方法包括:
在步骤101中,在接收到输入的工单号后,基于上述工单号查询得到与目标产品相关的升级固件及第一测试判定条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可以首先在电子设备上输入工单号。通常情况下,一个工单号代表了一张工单,该工单上会有一批次的产品,因而,我们将该工单号所代表的工单上的产品记为目标产品;进一步地,还存在某些产品虽然并不在该工单号所代表的工单上,但工厂人员希望基于上述工单号所代表的工单上的产品的固件,对这些产品的固件进行升级,使得这些产品的固件与上述工单号所代表的工单上的产品的固件处于相同版本,那么这些产品也可以被记为目标产品。也即是说,上述目标产品是与上述工单号所直接相关或间接相关的产品。工厂人员可以预先将该工单号所代表的工单、与该工单号所关联的目标产品以及与该目标产品相关的升级固件及相关测试判定条件录入至后台数据库中,因而,在得到了用户所输入的工单号后,可以基于上述工单号在后台数据库中查询得到与目标产品相关的升级固件及第一测试判定条件。可选地,上述后台数据库可以被设置于预设的云端服务器中,因而在本步骤中,在接收到输入的工单号后,可以基于上述工单号在上述云端服务器中查询得到与目标产品相关的升级固件及第一测试判定条件。具体地,上述升级固件为文件形式,具体为升级固件的代码经过编译后所得到的文件,上述第一测试判定条件为数据流形式。
在步骤102中,与待测试产品连接,判断上述待测试产品是否为目标产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随后可以与待测试产品进行连接以判断上述待测试产品是否为目标产品。可选地,由于本申请方案所针对的是无线产品的升级与测试操作,因而,上述待测试产品可以在上电后即刻进入待连接状态,并开始搜索附近是否存在可连接的电子设备;在电子设备与待测试产品建立无线连接成功后,可以对上述待测试产品是否为目标产品进行判断,也即,检测该待测试产品是否为步骤101中所接收的上述工单号所代表的工单上的产品之一。可选地,可以是接收上述待测试产品所发送的产品信息,上述产品信息包括上述待测试产品的产品ID,其中,上述产品ID用于指示产品的产品类别及批次;随后,电子设备可以基于上述产品ID判断上述待测试产品是否为与上述工单号相关的目标产品。只有在上述待测试产品是目标产品的前提下,才进行后续的固件升级及产品测试操作。
在步骤103中,若上述待测试产品为目标产品,则基于上述升级固件升级上述待测试产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检测确定上述测试产品为目标产品时,即可基于上述步骤101所获得的升级固件对上述待测试产品进行升级操作。可选地,上述待测试产品在与电子设备连接时所发送的产品信息中,还可以包括有上述待测试产品的当前固件的版本,相应地,则上述步骤103具体为:若上述待测试产品为目标产品,则检测上述待测试产品的当前固件的版本是否与上述升级固件的版本相匹配;若上述待测试产品的当前固件的版本与上述升级固件的版本不匹配,则基于上述升级固件升级上述待测试产品。由于有些待测试产品的固件实际上已经升级完成,因而为了避免出现重复升级的现象,在本步骤中,可以先对上述待测试产品的当前固件的版本进行核验,以确定其是否与上述升级固件的版本相匹配,其中,上述相匹配的含义具体为:上述待测试产品的当前固件的版本与上述升级固件的版本相同,或者,上述待测试产品的当前固件的版本高于上述升级固件的版本。可选地,若出现上述待测试产品的当前固件的版本高于上述升级固件的版本的情况,则可以触发电子设备输出升级固件更新消息,以要求工厂人员及时对上述云端服务器中所保存的升级固件进行更新,使其保持在最新版本。可选地,上述待测试产品在与电子设备连接时所发送的产品信息中,还可以包括有上述待测试产品的当前激活码,当确定可以为上述待测试版本的固件进行更新时,上述基于上述升级固件升级上述待测试产品的流程如下:
A1、将上述当前激活码发送至预设的云端服务器;
A2、接收上述云端服务器所返回的目标激活码,其中,上述目标激活码与上述升级固件相关联;
A3、根据上述目标激活码,对上述待测试产品的当前固件进行升级。
其中,上述当前激活码对应的是上述待测试产品的当前固件的版本。电子设备在获取到上述待测试产品的当前激活码后,将该当前激活码发送至预设的云端服务器,实现激活码的回收操作,随后,上述云端服务器再为上述待测试服务器生成新的激活码,也即目标激活码,该目标激活码与上述升级固件相关联,上述电子设备在接收到上述目标激活码后,根据上述目标激活码实现对上述待测试产品的当前固件的升级操作。也即是说,上述待测试设备使用自己的旧激活码(也即当前激活码)在云端服务器中置换得到了新激活码(也即目标激活码),随后通过该目标激活码实现固件升级操作。通过激活码的置换操作,实现旧激活码的回收,同时,云端服务器还可以控制当前在外流通的激活码的数量,一定程度上节约了资源。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待测试产品具体可以通过Over-the-Air(OTA)技术完成其固件的升级操作。
在步骤104中,在上述待测试产品升级完成后,对上述待测试产品进行第一测试,获取上述测试产品在上述第一测试下的的各项第一测试值;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上述待测试产品升级完成后,上述待测试产品可以反馈一升级完成消息至上述电子设备,以使得上述电子设备可以对上述待测试产品进行后续的测试操作。上述测试操作包括第一测试及第二测试。在本步骤中,先为上述待测试产品进行第一测试,并获取上述测试产品在上述第一测试下的的各项第一测试值。可以认为,上述第一测试仅仅是初步测试,其目的在于测试上述待测试产品是否能够完成某些操作。例如,若上述待测试产品为智能照明设备,上述测试操作为:检测上述照明设备是否能够正常启动/关闭,检测上述照明设备是否能够进行无线连接等。上述各项第一测试值可以通过与上述待测试产品连接的第三方测量设备进行获取,此处不作限定。
在步骤105中,基于上述第一测试判定条件对上述各项第一测试值进行判定,以获取上述待测试产品的第一测试结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所获取的第一测试结果还可以被上传至上述云端服务器中进行保存,以方便用户后续对其测试情况进行查阅。
由上可见,通过本申请实施例,用户只需要将各个工单所对应批次的产品的升级固件及测试判定条件提前录入至数据库中,即可实现电子设备基于工单号对待测试设备的判断、升级及测试操作,且在上述测试过程中不再需要人工对测试结果进行记录,以此实现了产品出厂前的自动化固件升级及测试,节约了测试人员的人工成本,提升了产品的测试效率及测试准确度。
应理解,上述实施例中各步骤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实施例二
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上,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无线产品测试方法进行描述,该无线产品测试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请参阅图2,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无线产品测试方法包括:
在步骤201中,在接收到输入的工单号后,基于上述工单号查询得到与目标产品相关的升级固件及第一测试判定条件;
在步骤202中,与待测试产品连接,判断上述待测试产品是否为目标产品;
在步骤203中,若上述待测试产品为目标产品,则基于上述升级固件升级上述待测试产品;
在步骤204中,在上述待测试产品升级完成后,对上述待测试产品进行第一测试,获取上述测试产品在上述第一测试下的的各项第一测试值;
在步骤205中,基于上述第一测试判定条件对上述各项第一测试值进行判定,以获取上述待测试产品的第一测试结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步骤201、202、203、204及205分别与上述步骤101、102、103、104及105相同或相似,具体可参见上述步骤101、102、103、104及105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步骤206中,若上述待测试产品通过上述第一测试,则触发上述待测试产品进入工厂老化阶段;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未通过上述第一测试的待测试产品将被认为是残次品,可以在第一测试完成后被筛选出来,不再进行后续测试;而通过上述第一测试的待测试产品将继续进行后续的测试。具体地,当上述待测试产品通过上述第一测试后,用户可以通过上述电子设备为上述待测试产品设置其老化参数,并触发上述待测试产品进入老化阶段,上述老化参数可以根据上述待测试产品的第一测试结果而设定,此处不作限定。具体地,通常对于任一产品来说,其生命周期的初期阶段及末期阶段均有着不良率较高的特点,因而,为了避免产品在未脱离其生命周期的初期阶段时就被销售至用户手中,产品需要在工厂中等待一定时期,上述在工厂中所等待的一定时期即为工厂老化阶段。可以认为,在上述待测试产品退出上述工厂老化阶段后,上述待测试产品的生命周期也已经脱离了初期阶段,也就是说,用户后续所拿到手的产品出现初期阶段的损害的可能性将被减少。
在步骤207中,在上述待测试产品退出上述工厂老化阶段后,基于上述工单号查询得到第二测试判定条件;
在步骤208中,对上述待测试产品进行第二测试,获取上述测试产品在上述第二测试下的的各项第二测试值;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待测试产品脱离上述工厂老化阶段后,将开始其第二测试的操作;可以认为,上述第二测试是精细测试,其目的在于测试上述待测试产品完成某些操作的程度。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上述第一测试是初步测试,上述第二测试是精细测试,因而,上述第二测试的维度通常情况下将多于上述第一测试的维度。可选地,上述第二测试判定条件也可以被存储于上述预设的云端服务器的后台数据库中,因而,电子设备可以基于上述工单号在上述云端服务器中查询得到上述第二测试判定条件。上述各项第二测试值可以通过与上述待测试产品连接的第三方测量设备进行获取,此处不作限定。具体地,可以在工厂流水线上设定多个检测工位,每一检测工位对应第二测试中的一项测试操作,当上述待测试产品有多个时,等待上述多个待测试产品依次通过各个检测工位,完成第二测试下的各项测试操作,得到其各项第二测试值。
在步骤209中,基于上述第二测试判定条件对上述各项第二测试值进行判定,以获取上述待测试产品的第二测试结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所获取的第二测试结果也可以被上传至上述云端服务器中进行保存,以方便用户后续对其测试情况进行查阅。
可选地,在上述步骤209之后,上述无线产品测试方法还包括:
B1、对待出厂产品进行出厂设置;
其中,上述待出厂产品为通过上述第二测试的产品。也即是说,待测试产品只有在通过上述第一测试之后,才有资格进行第二测试;只有在通过第二测试之后,才能够成为待出厂产品。用户可以为上述待出厂产品进行出厂设置。可选地,为了提高出厂设置操作的效率,针对同一工单上的产品来说,其出厂设置可以是一样的;也即是说,若上述各个待出厂产品与同一工单号相关联,则可以对其进行同样的出厂设置。上述出厂设置时的各个参数可以由电子设备通过上述云端服务器所查询得到。当然,针对某些特殊类型的产品,此处也可以依次对各个待出厂产品进行出厂设置,此处不作限定。
B2、根据上述待出厂产品的产品信息生成序列号,并基于上述序列号对上述待出厂产品进行打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通过与上述待出厂产品在测试过程中连接所获得的产品信息生成序列号(SN码,Serial Number),并基于上述序列号对上述待出厂产品进行打标操作。可选地,电子设备可以将上述序列号发送至打标机处,并触发上述打标机对上述待出厂产品进行打标操作,将上述序列号打标至上述待出厂产品的外壳或机身上。在打标完成后,上述待出厂产品即完成其在工厂的固件升级及测试工作。
由上可见,通过本申请实施例,用户只需要将各个工单所对应批次的产品的升级固件及测试判定条件提前录入至数据库中,即可实现电子设备基于工单号对待测试设备的判断、升级及测试操作,且在上述测试过程中不再需要人工对测试结果进行记录,以此实现了产品出厂前的自动化固件升级及测试,节约了测试人员的人工成本,提升了产品的测试效率及测试准确度。具体地,上述测试过程被划分为两个阶段,分别为第一测试及第二测试,上述第一测试为初步测试,上述第二测试为精细测试,通过上述第一测试及第二测试的结合,实现对产品的检验,能够减少不良产品流向市场的可能性。
应理解,上述实施例中各步骤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实施例三
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了一种无线产品测试系统,如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无线产品测试系统300包括待测试产品301及电子设备302;其中,上述电子设备302包括:
第一查询单元3021,用于在接收到输入的工单号后,基于上述工单号查询得到与目标产品相关的升级固件及第一测试判定条件;
判断单元3022,用于与待测试产品301连接,判断上述待测试产品301是否为目标产品;
升级单元3023,用于若上述待测试产品301为目标产品,则基于上述升级固件升级上述待测试产品301;
第一测试单元3024,用于在上述待测试产品301升级完成后,对上述待测试产品301进行第一测试,获取上述测试产品在上述第一测试下的的各项第一测试值;
第一获取单元3025,用于基于上述第一测试判定条件对上述各项第一测试值进行判定,以获取上述待测试产品301的第一测试结果。
可选地,上述电子设备302还包括:
老化触发单元,用于若上述待测试产品301通过上述第一测试,则触发上述待测试产品301进入工厂老化阶段;
第二查询单元,用于在上述待测试产品301退出上述工厂老化阶段后,基于上述工单号查询得到第二测试判定条件;
第二测试单元,用于对上述待测试产品301进行第二测试,获取上述测试产品在上述第二测试下的的各项第二测试值;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基于上述第二测试判定条件对上述各项第二测试值进行判定,以获取上述待测试产品301的第二测试结果。
可选地,上述电子设备302还包括:
出厂设置单元,用于对待出厂产品进行出厂设置,其中,上述待出厂产品为通过上述第二测试的产品;
产品打标单元,用于根据上述待出厂产品的产品信息生成序列号,并基于上述序列号对上述待出厂产品进行打标。
可选地,上述无线产品测试系统还包括云端服务器303;
上述电子设备302还包括:
上传单元,用于将上述第一测试结果上传至预设的云端服务器303保存。
可选地,上述第一查询单元3021,具体用于在接收到输入的工单号后,基于上述工单号在预设的云端服务器303查询得到与目标产品相关的升级固件及第一测试判定条件。
可选地,上述判断单元3022包括:
无线连接子单元,用于在上述待测试产品301上电并进入待连接状态后,与上述待测试产品301进行无线连接;
产品信息接收自单元,用于接收上述待测试产品301发送的产品信息,上述产品信息包括上述待测试产品301的产品ID,其中,上述产品ID用于指示产品的产品类别及批次;
目标产品判断子单元,用于基于上述产品ID判断上述待测试产品301是否为与上述工单号相关的目标产品。
可选地,上述产品信息还包括上述待测试产品301的当前固件的版本;上述升级单元3023包括:
版本匹配子单元,用于若上述待测试产品301为目标产品,则检测上述待测试产品301的当前固件的版本是否与上述升级固件的版本相匹配;
产品升级子单元,用于若上述待测试产品301的当前固件的版本与上述升级固件的版本不匹配,则基于上述升级固件升级上述待测试产品301。
可选地,上述产品信息还包括上述待测试产品301的当前激活码;上述升级单元3023还包括:
当前激活码发送子单元,用于将上述当前激活码发送至预设的云端服务器303;
目标激活码接收子单元,用于接收上述云端服务器303所返回的目标激活码,其中,上述目标激活码与上述升级固件相关联;
固件升级子单元,用于根据上述目标激活码,对上述待测试产品301的当前固件进行升级。
由上可见,通过本申请实施例,用户只需要将各个工单所对应批次的产品的升级固件及测试判定条件提前录入至数据库中,即可实现电子设备基于工单号对待测试设备的判断、升级及测试操作,且在上述测试过程中不再需要人工对测试结果进行记录,以此实现了产品出厂前的自动化固件升级及测试,节约了测试人员的人工成本,提升了产品的测试效率及测试准确度。具体地,上述测试过程被划分为两个阶段,分别为第一测试及第二测试,上述第一测试为初步测试,上述第二测试为精细测试,通过上述第一测试及第二测试的结合,实现对产品的检验,能够减少不良产品流向市场的可能性。
实施例四
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请参阅图4,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401,一个或多个处理器402(图4中仅示出一个)及存储在存储器401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存储器401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402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401的软件程序以及单元,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以获取上述预设事件对应的资源。具体地,处理器402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401的上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在接收到输入的工单号后,基于上述工单号查询得到与目标产品相关的升级固件及第一测试判定条件;
与待测试产品连接,判断上述待测试产品是否为目标产品;
若上述待测试产品为目标产品,则基于上述升级固件升级上述待测试产品;
在上述待测试产品升级完成后,对上述待测试产品进行第一测试,获取上述测试产品在上述第一测试下的的各项第一测试值;
基于上述第一测试判定条件对上述各项第一测试值进行判定,以获取上述待测试产品的第一测试结果。
假设上述为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则在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作为基础而提供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上述基于上述第一测试判定条件对上述各项第一测试值进行判定,以获取上述待测试产品的第一测试结果之后,处理器402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401的上述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若上述待测试产品通过上述第一测试,则触发上述待测试产品进入工厂老化阶段;
在上述待测试产品退出上述工厂老化阶段后,基于上述工单号查询得到第二测试判定条件;
对上述待测试产品进行第二测试,获取上述测试产品在上述第二测试下的的各项第二测试值;
基于上述第二测试判定条件对上述各项第二测试值进行判定,以获取上述待测试产品的第二测试结果。
在上述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作为基础而提供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上述基于上述第二测试判定条件对上述各项第二测试值进行判定,以获取上述待测试产品的第二测试结果之后,处理器402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401的上述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对待出厂产品进行出厂设置,其中,上述待出厂产品为通过上述第二测试的产品;
根据上述待出厂产品的产品信息生成序列号,并基于上述序列号对上述待出厂产品进行打标。
在上述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作为基础,或者上述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作为基础,或者上述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作为基础而提供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上述基于上述第一测试判定条件对上述各项第一测试值进行判定,以获取上述待测试产品的第一测试结果之后,处理器402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401的上述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将上述第一测试结果上传至预设的云端服务器保存。
在上述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作为基础,或者上述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作为基础,或者上述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作为基础而提供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在接收到输入的工单号后,基于上述工单号查询得到与目标产品相关的升级固件及第一测试判定条件,包括:
在接收到输入的工单号后,基于上述工单号在预设的云端服务器查询得到与目标产品相关的升级固件及第一测试判定条件。
在上述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作为基础,或者上述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作为基础,或者上述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作为基础而提供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与待测试产品连接,判断上述待测试产品是否为目标产品,包括:
在上述待测试产品上电并进入待连接状态后,与上述待测试产品进行无线连接;
接收上述待测试产品发送的产品信息,上述产品信息包括上述待测试产品的产品ID,其中,上述产品ID用于指示产品的产品类别及批次;
基于上述产品ID判断上述待测试产品是否为与上述工单号相关的目标产品。
在上述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作为基础而提供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产品信息还包括上述待测试产品的当前固件的版本,上述若上述待测试产品为目标产品,则基于上述升级固件升级上述待测试产品,包括:
若上述待测试产品为目标产品,则检测上述待测试产品的当前固件的版本是否与上述升级固件的版本相匹配;
若上述待测试产品的当前固件的版本与上述升级固件的版本不匹配,则基于上述升级固件升级上述待测试产品。
在上述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作为基础而提供的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产品信息还包括上述待测试产品的当前激活码,上述基于上述升级固件升级上述待测试产品,包括:
将上述当前激活码发送至预设的云端服务器;
接收上述云端服务器所返回的目标激活码,其中,上述目标激活码与上述升级固件相关联;
根据上述目标激活码,对上述待测试产品的当前固件进行升级。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电子设备可以是笔记本、桌上电脑等设备。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上述电子设备还可包括:一个或多个输入设备403(图4中仅示出一个)和一个或多个输出设备404(图4中仅示出一个)。存储器401、处理器402、输入设备403和输出设备404通过总线405连接。
应当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称处理器402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该处理器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输入设备403可以包括键盘、触控板、指纹采传感器(用于采集用户的指纹信息和指纹的方向信息)、麦克风等,输出设备404可以包括显示器、扬声器等。
存储器401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402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401的一部分或全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例如,存储器401还可以存储设备类型的信息。
由上可见,通过本申请实施例,用户只需要将各个工单所对应批次的产品的升级固件及测试判定条件提前录入至数据库中,即可实现电子设备基于工单号对待测试设备的判断、升级及测试操作,且在上述测试过程中不再需要人工对测试结果进行记录,以此实现了产品出厂前的自动化固件升级及测试,节约了测试人员的人工成本,提升了产品的测试效率及测试准确度。具体地,上述测试过程被划分为两个阶段,分别为第一测试及第二测试,上述第一测试为初步测试,上述第二测试为精细测试,通过上述第一测试及第二测试的结合,实现对产品的检验,能够减少不良产品流向市场的可能性。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模块完成,即将上述系统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或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另外,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上述系统中单元、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外部设备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系统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上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系统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上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其中,上述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上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上述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可读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含的内容可以根据司法管辖区内立法和专利实践的要求进行适当的增减,例如在某些司法管辖区,根据立法和专利实践,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不包括是电载波信号和电信信号。
以上上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无线产品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产品测试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无线产品测试方法包括:
在接收到输入的工单号后,基于所述工单号查询得到与目标产品相关的升级固件及第一测试判定条件;其中,一个工单号代表一张工单,所述工单上有一批次的产品;
与待测试产品连接,判断所述待测试产品是否为目标产品;若所述待测试产品为目标产品,则基于所述升级固件升级所述待测试产品;产品信息还包括所述待测试产品的当前固件的版本,所述若所述待测试产品为目标产品,则基于所述升级固件升级所述待测试产品,包括:
若所述待测试产品为目标产品,则检测所述待测试产品的当前固件的版本是否与所述升级固件的版本相匹配;
若所述待测试产品的当前固件的版本与所述升级固件的版本不匹配,则基于所述升级固件升级所述待测试产品;
在所述待测试产品升级完成后,对所述待测试产品进行第一测试,获取所述测试产品在所述第一测试下的的各项第一测试值;
基于所述第一测试判定条件对所述各项第一测试值进行判定,以获取所述待测试产品的第一测试结果;
在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测试判定条件对所述各项第一测试值进行判定,以获取所述待测试产品的第一测试结果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待测试产品通过所述第一测试,则触发所述待测试产品进入工厂老化阶段;
在所述待测试产品退出所述工厂老化阶段后,基于所述工单号查询得到第二测试判定条件;
对所述待测试产品进行第二测试,获取所述测试产品在所述第二测试下的的各项第二测试值;
基于所述第二测试判定条件对所述各项第二测试值进行判定,以获取所述待测试产品的第二测试结果,待出厂产品通过上述第二测试,对待出厂产品进行出厂设置;根据所述待出厂产品的产品信息生成序列号,并基于序列号对上述待出厂产品进行打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产品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于所述第二测试判定条件对所述各项第二测试值进行判定,以获取所述待测试产品的第二测试结果之后,还包括:根据所述待出厂产品的产品信息生成序列号,并基于所述序列号对所述待出厂产品进行打标。
3.如权利要求1至2任一项所述的无线产品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测试判定条件对所述各项第一测试值进行判定,以获取所述待测试产品的第一测试结果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第一测试结果上传至预设的云端服务器保存。
4.如权利要求1至2任一项所述的无线产品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接收到输入的工单号后,基于所述工单号查询得到与目标产品相关的升级固件及第一测试判定条件,包括:
在接收到输入的工单号后,基于所述工单号在预设的云端服务器查询得到与目标产品相关的升级固件及第一测试判定条件。
5.如权利要求1至2任一项所述的无线产品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与待测试产品连接,判断所述待测试产品是否为目标产品,包括:
在所述待测试产品上电并进入待连接状态后,与所述待测试产品进行无线连接;
接收所述待测试产品发送的产品信息,所述产品信息包括所述待测试产品的产品ID,其中,所述产品ID用于指示产品的产品类别及批次;
基于所述产品ID判断所述待测试产品是否为与所述工单号相关的目标产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产品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信息还包括所述待测试产品的当前激活码,所述基于所述升级固件升级所述待测试产品,包括:
将所述当前激活码发送至预设的云端服务器;
接收所述云端服务器所返回的目标激活码,其中,所述目标激活码与所述升级固件相关联;
根据所述目标激活码,对所述待测试产品的当前固件进行升级。
7.一种无线产品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产品测试系统包括待测试产品及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查询单元,用于在接收到输入的工单号后,基于所述工单号查询得到与目标产品相关的升级固件及第一测试判定条件,其中,一个工单号代表一张工单,所述工单上有一批次的产品;
判断单元,用于与待测试产品连接,判断所述待测试产品是否为目标产品;
升级单元,用于若所述待测试产品为目标产品,则基于所述升级固件升级所述待测试产品;产品信息还包括所述待测试产品的当前固件的版本,所述若所述待测试产品为目标产品,则基于所述升级固件升级所述待测试产品,包括:
若所述待测试产品为目标产品,则检测所述待测试产品的当前固件的版本是否与所述升级固件的版本相匹配;
若所述待测试产品的当前固件的版本与所述升级固件的版本不匹配,则基于所述升级固件升级所述待测试产品;
第一测试单元,用于在所述待测试产品升级完成后,对所述待测试产品进行第一测试,获取所述测试产品在所述第一测试下的的各项第一测试值;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测试判定条件对所述各项第一测试值进行判定,以获取所述待测试产品的第一测试结果;
在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测试判定条件对所述各项第一测试值进行判定,以获取所述待测试产品的第一测试结果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待测试产品通过所述第一测试,则触发所述待测试产品进入工厂老化阶段;
第二测试单元,在所述待测试产品退出所述工厂老化阶段后,基于所述工单号查询得到第二测试判定条件;
第二获取单元,对所述待测试产品进行第二测试,获取所述测试产品在所述第二测试下的的各项第二测试值;
还原出厂设置单元,基于所述第二测试判定条件对所述各项第二测试值进行判定,以获取所述待测试产品的第二测试结果,待出厂产品通过上述第二测试,对待出厂产品进行出厂设置;根据所述待出厂产品的产品信息生成序列号,并基于序列号对上述待出厂产品进行打标。
8.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1910217030.0A 2019-03-21 2019-03-21 一种无线产品测试方法、无线产品测试系统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00324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17030.0A CN110032481B (zh) 2019-03-21 2019-03-21 一种无线产品测试方法、无线产品测试系统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17030.0A CN110032481B (zh) 2019-03-21 2019-03-21 一种无线产品测试方法、无线产品测试系统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32481A CN110032481A (zh) 2019-07-19
CN110032481B true CN110032481B (zh) 2023-08-18

Family

ID=672364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17030.0A Active CN110032481B (zh) 2019-03-21 2019-03-21 一种无线产品测试方法、无线产品测试系统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3248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51310A (zh) * 2019-11-06 2020-02-28 深圳市展祥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11163134A (zh) * 2019-12-11 2020-05-15 浙江极智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设备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13671291A (zh) * 2021-08-23 2021-11-19 四川长虹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批量同时测试设备的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072309A1 (en) * 2005-12-22 2007-06-28 Shapiro Alan J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electively dispensing soft assets via subtractive installation
CN102067086A (zh) * 2008-06-18 2011-05-1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减少无线设备的工厂编程时间的系统和方法
CN105518630A (zh) * 2015-08-14 2016-04-20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启动方法、装置及手环、手环测试系统
WO2017028574A1 (zh) * 2015-08-17 2017-02-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路由器测试方法和测试装置
CN106502888A (zh) * 2016-10-13 2017-03-15 杭州迪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软件的测试方法和装置
CN106951297A (zh) * 2017-04-06 2017-07-14 惠州佰维存储科技有限公司 嵌入式多媒体卡的生产方法及其系统
CN108684053A (zh) * 2018-08-07 2018-10-19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射频拉远基站的自动化测试系统与方法
CN109032912A (zh) * 2018-07-25 2018-12-18 北京首汽智行科技有限公司 车载终端固件升级的压力测试方法
CN109471640A (zh) * 2017-09-08 2019-03-15 联车(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生产管理方法及其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56182B2 (en) * 2007-03-21 2010-02-0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Testing method using a scalable parametric measurement macro
US10025583B2 (en) * 2016-02-17 2018-07-1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anaging firmware upgrade failures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072309A1 (en) * 2005-12-22 2007-06-28 Shapiro Alan J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electively dispensing soft assets via subtractive installation
CN102067086A (zh) * 2008-06-18 2011-05-1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减少无线设备的工厂编程时间的系统和方法
CN105518630A (zh) * 2015-08-14 2016-04-20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启动方法、装置及手环、手环测试系统
WO2017028574A1 (zh) * 2015-08-17 2017-02-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路由器测试方法和测试装置
CN106502888A (zh) * 2016-10-13 2017-03-15 杭州迪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软件的测试方法和装置
CN106951297A (zh) * 2017-04-06 2017-07-14 惠州佰维存储科技有限公司 嵌入式多媒体卡的生产方法及其系统
CN109471640A (zh) * 2017-09-08 2019-03-15 联车(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生产管理方法及其系统
CN109032912A (zh) * 2018-07-25 2018-12-18 北京首汽智行科技有限公司 车载终端固件升级的压力测试方法
CN108684053A (zh) * 2018-08-07 2018-10-19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射频拉远基站的自动化测试系统与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许超 ; 徐惠钢 ; 谢启 ; .基于LabVIEW的变频器老化检测系统.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16,(第05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32481A (zh) 2019-07-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32481B (zh) 一种无线产品测试方法、无线产品测试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10134593B (zh) 软件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797889B (zh) 一种检验系统文件备份完整性的方法和装置
CN109871368B (zh) 数据库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8376110B (zh) 一种自动检测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
CN110580220B (zh) 测量代码段执行时间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2637888B (zh) 覆盖空洞区域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220322A (zh) 测试软件更新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407585B (zh) 胎压传感器地址写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144874B (zh) 一种测试环境的监测方法和装置
CN114238002A (zh) 主机系统检测方法、装置、车载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4036008A (zh) 设备信息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462879A (zh) 电子设备质量管控方法及装置
CN114356781A (zh) 软件功能测试方法和装置
CN111127094B (zh) 一种账户匹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327800A (zh) 车辆检测方法、装置及诊断设备
CN112306040A (zh) 车辆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服务器
CN117491960B (zh) 雷达产品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8235324B (zh) 一种短信模板的测试方法及服务器
CN110908889A (zh) 自动化测试方法及装置、控制设备
CN109683039A (zh) 用于电子产品的下线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11143262A (zh) 转接装置及仪器控制系统与仪器控制方法
CN117709858B (zh) 基于ai的多金属供应商准入数据校验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3295983B (zh) 一种板卡人体感应功能的测试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0442119B (zh) Ecu针脚重复配置检测方法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