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24761B - 昆虫诱捕器 - Google Patents

昆虫诱捕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24761B
CN110024761B CN201910399363.XA CN201910399363A CN110024761B CN 110024761 B CN110024761 B CN 110024761B CN 201910399363 A CN201910399363 A CN 201910399363A CN 110024761 B CN110024761 B CN 11002476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attractant
pipeline
opening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9936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24761A (zh
Inventor
林雅
章金明
吕要斌
刘敏
王丽坤
李晓维
黄�俊
张治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191039936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24761B/zh
Publication of CN1100247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247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247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247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1/00Stationary means for catching or killing insects
    • A01M1/02Stationary means for catching or killing insects with devices or substances, e.g. food, pheronones attracting the insec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1/00Stationary means for catching or killing insects
    • A01M1/14Catching by adhesive surfa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1/00Stationary means for catching or killing insects
    • A01M1/20Poisoning, narcotising, or burning insects
    • A01M1/2005Poisoning insects using bait station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组装方便的昆虫诱捕器,该昆虫诱捕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将引诱剂与外界隔离,使引诱剂多方位、持续散发气味,扩大引诱剂的作用范围,并且方便引诱剂的更换。该昆虫诱捕器包括散味装置,散味装置包括用于容纳引诱剂的腔体,腔体上设有管道,管道具有开口,腔体通过管道与外界连通。散味装置还可以包括用于悬挂件,悬挂件与管道可拆卸连接,悬挂件悬挂粘虫板和/或性诱剂、结合散味装置腔体内的引诱剂增加昆虫诱捕器对害虫的捕杀效果。

Description

昆虫诱捕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捕虫工具,具体地涉及一种昆虫诱捕器。
背景技术
下面的背景技术用于帮助读者理解本发明,而不能被认为是现有技术。
农业中,昆虫诱捕器是一种害虫物理防治装置,以其环境友好的特点被广泛使用。昆虫诱捕器内放置有引诱剂和杀虫液,引诱剂将害虫引诱至昆虫诱捕器之后、杀虫液对害虫进行杀灭。杀虫液采用物理方法困住害虫直至害虫死亡,能够避免化学杀虫带来的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问题。引诱剂可以使用糖醋液,糖醋液能够同时引诱多种害虫的雌虫和雄虫、避免害虫诱杀单一性的问题。昆虫诱捕器通常包括用于容纳引诱剂的装置和用于容纳杀虫液的装置,便于引诱剂和杀虫液的分开放置。昆虫诱捕器的害虫防治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引诱剂对害虫的引诱,而现有的昆虫诱捕器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雨水、尘土、飞虫等外界杂物容易落入用于容纳引诱剂的装置内,影响引诱剂效果的发挥;2、散发引诱剂气味的方向单一、范围小;3、不方便引诱剂的定期更换,特别是对于液态的引诱剂、例如糖醋液。如此,导致现有的昆虫诱捕器无法具有持久而广泛的害虫诱杀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组装方便的昆虫诱捕器,该昆虫诱捕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将引诱剂与外界隔离,使引诱剂多方位、持续散发气味,扩大引诱剂的作用范围,并且方便引诱剂的更换。
昆虫诱捕器,包括散味装置,散味装置包括用于容纳引诱剂的腔体,腔体上设有管道,管道具有开口,腔体通过管道与外界连通。优选的,管道的一端与腔体连接、管道的另一端为开口。优选的,管道开口位于腔体之上。优选的,管道位于腔体之上。
进一步,管道与腔体可拆卸连接。优选的,腔体具有用于管道插入或拔出的安装孔,当管道插入所述的安装孔内时、管道与腔体密封连接。优选的,安装孔朝上。
进一步,管道开口朝下,或者,管道开口朝向侧边。管道开口朝向侧边指的是管道开口所在平面与水平面垂直。优选的,当管道开口朝下时,管道开口所在平面与水平面平行或与水平面呈夹角。
进一步,管道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直管和弯管。优选的,直管与弯管转动连接。优选的,直管具有用于与腔体连接的第一连接端和用于与弯管连接的第二连接端;弯管一端与直管连接、弯管的另一端为管道开口。优选的,直管的第二连接端的端口朝上。
进一步,管道有两根或多根,两根或多根管道分布于腔体的两侧或多侧。腔体内的引诱剂通过管道开口散发气味。两根或多根管道分布于腔体的两侧或多侧,使腔体内的引诱剂能够从腔体的两侧或多侧散发气味,使引诱剂的散发气味的范围更广泛。优选的,管道的开口有一个、两个或多个。优选的,当管道的开口有两个或多个时、两个或多个管道开口具有不同的朝向。
进一步,散味装置包括连接管,连接管形成用于容纳引诱剂的腔体,腔体与外界连通。优选的,连接管有一根,连接管首尾相连、形成腔体;或者,连接管有两根或多根,两根或多根连接管首尾相连、形成腔体。优选的,当连接管有两根或多根时,相邻的两根连接管之间可拆卸连接。优选的,腔体为环状。环状指的是圆环状、方环状、多边环状或不规则环状。优选的,连接管与直管具有相同的形状和尺寸。优选的,连接管的轴线与直管的轴线垂直。
进一步,相邻的两根连接管之间通过二通管或三通管连通。
进一步,连接管与管道之间通过二通管或三通管连通。优选的,二通管具有两个用于与连接管连接的第一连接口;或者,二通管具有一个用于与连接管连接的第一连接口和一个作为安装孔的第二连接口。优选的,三通管具有两个用于与连接管连接的第三连接口和一个用于作为安装孔的第四连接口。
进一步,昆虫诱捕器还包括用于放置杀虫液和散味装置的盒体,所述盒体侧壁上设有开孔,当散味装置放置于盒体内时、管道开口位于所述的开孔之上。优选的,开孔有一个、两个或多个。优选的,当开孔有两个或多个时,两个或多个开孔分布于盒体的两个或多个侧壁上。
进一步,该散味装置还包括用于悬挂粘虫板和/或性诱剂的悬挂件,所述的悬挂件与管道可拆卸连接。优选的,悬挂件是丝线,丝线的两端具有用于套设在管道上的环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散味装置设有用于连通腔体和外界的管道,避免引诱剂直接裸露在空气中、受细菌腐蚀而变质,并且管道开口朝下或朝向侧边,防止外界杂物(例如雨水、尘土、飞虫等)混入引诱剂中,有利于维持引诱剂持久的引诱效果;另外,两个或多个管道分布于腔体的两侧或多侧,使腔体内引诱剂的气味能够进行两个或多个方向的定向扩散,增加引诱剂的扩散范围。
2、散味装置的管道与腔体可拆卸连接、管道本身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直管和弯管,便于散味装置的组装和引诱剂的更换。
3、腔体为环状,能够在维持引诱剂原有的害虫引诱效果的同时、减少引诱剂用量,并且使盒体能够容纳更多的杀虫液;腔体由两根或多根首尾相连的连接管形成、两根或多根连接管之间可拆卸连接,方便腔体的拆卸、清洗和运输。
4、悬挂件悬挂粘虫板和/或性诱剂、结合散味装置腔体内的引诱剂,可以增强对害虫的诱捕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昆虫诱捕器的整体外形图。
图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散味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管道的直管与弯管组合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管道的直管与弯管拆分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管道开口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管道的外形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管道的外形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中管道的外形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腔体的立体图。
图10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盒体的立体图。
图1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悬挂件的示意图。
详细说明
下面对本发明涉及的结构或技术术语做进一步的说明,如果没有特备指明,按照本领域的通用的一般术语进行理解和解释。
散味装置
散味装置是用于容纳引诱剂并使引诱剂的气味能够散发出来的装置。常见的散味装置是一个敞口器皿,引诱剂放入其内后、通过器皿开口散发气味,从而达到引诱害虫的效果。由于这种敞口的散味装置没有对引诱剂和外界进行隔离,一方面空气中的细菌容易直接与引诱剂接触、引起引诱剂的腐蚀变质,另一方面外界杂物例如雨水、泥土、灰尘、害虫等等,容易混入引诱剂中,影响引诱剂的效果。比如雨水对液态引诱剂的稀释、对固态引诱剂(诱芯)的溶解,灰尘对引诱剂表面或液面的覆盖等等,都会影响引诱剂气味的散发,使引诱剂的效果难以持久。本发明对散味装置进行设计,散味装置包括用于容纳引诱剂的腔体,腔体上设有管道,管道具有开口,腔体通过管道与外界连通,例如如图2所示。容纳于腔体内的引诱剂通过管道开口散发气味、达到引诱昆虫的效果,而管道减少了腔体敞口的面积,也就是减少了使引诱剂与外界直接接触的面积,降低外界对引诱剂的负面影响。例如,由于在腔体上设置管道,空气与腔体内引诱剂的接触面减小,雨水、灰尘等杂物也不容易进入腔体内。在一些方式中,管道的一端与腔体连接、管道的另一端为开口。
容纳于腔体内的引诱剂可以是固态也可以是液态。为了防止使用过程中、引诱剂从管道开口掉出或流出,在一些方式中,管道的开口位于腔体之上。在一些优选的方式中,管道位于腔体之上。
管道与腔体的连接
管道可以固定连接在腔体上。但是,这样设置不便于引诱剂的添加或更换,而且整个散味装置在运输过程中具有较大的体积,另外,也不便于管道和腔体的清洗。因此,在一些方式中,将管道与腔体设置成可拆卸的。在一些方式中,腔体具有用于管道插入或拔出的安装孔,当管道插入所述的安装孔内时、管道与腔体密封连接。在一些方式中,安装孔朝上。如此,在添加或更换引诱剂时,可以先将管道与腔体拆分,然后通过安装孔向腔体注入或从腔体内倒出引诱剂;在运输散味装置时,可以拆分管道和腔体、减小运输体积;在清洗散味装置时,先把管道和腔体进行拆分,增加操作的便捷性。
管道
在本发明中,管道具有以下两个功能:第一是减少引诱剂与外界物质的接触、保护引诱剂不发生变质或受到污染,第二是提供引诱剂散发气味的出口。另外,管道可选择性地具有第三个功能:作为用于更换腔体内引诱剂的通道。
对于管道的第一个功能:减少引诱剂与外界物质的接触、保护引诱剂不发生变质或受到污染。由于引诱剂的气味通过气体介质传播,无论管道开口具有何种朝向,引诱剂的气味均能通过管道从腔体内散发至外界。为了使外界的杂物不从管道开口进入到腔体内,本发明对管道开口进行设计。在一些方式中,管道开口朝下;或者,管道开口朝向侧边,例如图6所示,管道开口朝向侧边指的是管道开口所在的平面与水平面垂直。当管道开口朝下时,管道开口所在的平面与水平面平行,例如如图3、图5或图7所示。在一些方式中,当管道开口朝下时、管道开口所在的平面也可以与水平面呈钝角或锐角,例如图8所示。
在一些方式中,管道本身可以一体成型,或者,管道可以包括相互连接的直管和弯管,例如图3和图4所示,直管1022具有用于与腔体连接的第一连接端和用于与弯管1023连接的第二连接端,弯管1023一端与直管1022连接、弯管1023的另一端为开口1021。弯管的形状可以例如图4所示,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段1023-1、第二段1023-2和第三段1023-3,管道开口1021位于第三段1023-3,第二段1023-2分别与第一段1023-1和第三段1023-3垂直,第一段1023-1和第三段1023-3平行。也就是弯管上设有两个直角转折,从而使管道开口朝下并且管道开口所在的平面与水平面平行。在一些方式中,弯管的形状还可以如图8所示,图8所示的弯管与图4所示的弯管不同之处在于开口朝向不同,图8所示的弯管使管道开口朝下并且管道开口所在的平面与水平面呈夹角。在一些方式中,弯管的形状也可以例如图6所示,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一段和第二段垂直,从而使管道的开口朝向侧边;或者,如图7所示,弯管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一段和第二段之间的夹角为锐角,从而使管道的开口朝下并且管道开口所在的平面与水平面平行或与水平面呈夹角。也就是,利用弯管来改变管道开口的朝向,使管道开口朝下或朝向侧边。在一些方式中,弯管与直管转动连接。如此,通过转动连接于直管上的弯管,可以对管道开口进行转动,使管道开口处于任意想要的位置上。
对于管道的第二个功能:提供引诱剂散发气味的出口。为了使引诱剂具有较大的作用范围,需要多方位散发引诱剂的气味。因此,在一些方式中,管道有两个或多个,两个或多个管道分布于腔体的两侧或多侧。例如如图2所示,管道有四个,四个管道分别位于腔体的前、后、左、右四侧,从而腔体内的引诱剂能够从四个方位进行定向扩散,使引诱剂具有较大的作用范围。
在一些方式中,一根管道只有一个开口,如图2所示;或者一根管道可以具有两个或多个开口,例如图5所示。在一些方式中,当管道的开口有两个或多个时、两个或多个管道开口具有不同的朝向。这样通过一根管道可以进行引诱剂气味的多方向扩散。
对于管道的第三个功能:作为用于更换腔体内引诱剂的通道。由于管道的开口并不朝上,所以添加或更换引诱剂时、比较难操作。为了解决添加或更换引诱剂不方便的问题,有以下几种方式:第一种方式,通过腔体上的安装孔添加或更换引诱剂。需要添加引诱剂时,先将管道从腔体上拆卸下来,然后将引诱剂通过腔体上的安装孔加入腔体;需要更换引诱剂时,先将管道从腔体上拆卸下来,然后引诱剂通过腔体上的安装孔倒出,之后再通过安装孔将引诱剂加入腔体。在一些优选的方式中,安装孔朝上,以便于引诱剂的添加和更换。第二种方式,将管道的直管和弯管设置成可拆卸连接,例如图3和图4所示,并且管道的直管第二连接端的端口朝上。将弯管从直管上拆卸下来,通过第二连接端的端口添加或更换引诱剂。当然,也可以将管道设置成与腔体可拆卸连接、腔体上设有用于管道插入或拔出的的安装孔,同时管道本身又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直管和弯管并且直管的第二连接端的端口朝上,例如图2所示,从而既可以通过腔体的安装孔、也可以通过直管第二连接端的端口来添加或更换引诱剂。
腔体
腔体用于容纳液态或固态的引诱剂。对于液态的引诱剂、例如糖醋液来说,用于容纳引诱剂的腔体通常类似于敞口杯体,液态的引诱剂装入该杯体后、形成一个液面,引诱剂通过该液面挥发或散发气味并从杯体的开口传播到外界。所以通常来说,杯体的开口越大、液态引诱剂形成的液面的面积越大,散发的气味就越多、越广。
在本发明中,由于腔体内引诱剂的气味通过管道传播到外界,引诱剂散发的气味的多少取决于通过管道与外界接触的、引诱剂液面面积的大小,也就是取决于管道的截面积的大小以及管道数量的多少。本发明在腔体上设置两根或多根管道,也是为了增加通过管道与外界接触的、引诱剂液面的面积。另外,本发明将腔体设计为环状。所述的环状腔体可以是首尾连通的腔体,例如图9所示的、由多条连接管1012首尾相连形成的腔体;也可以是首尾不连通的腔体。首尾不连通指的是腔体具有封闭的两端。这里所说的环状包括但不限于圆环状,还可以是方环状(例如图9所示)、多边环状或不规则环状。由于并未改变管道的横截面也不改变管道与腔体连接处的面积,所以不会减小通过管道与外界接触的、引诱剂液面的面积,也就不会减少引诱剂散发气味的量,同时这种设计相对于敞口杯体、例如长方体状、正方体状的杯体而言,需要装入的引诱剂量大大减少。如此,在维持引诱剂原有的害虫引诱效果的同时、减少引诱剂用量。
在一些方式中,散味装置包括连接管,连接管形成用于容纳引诱剂的腔体,腔体与外界连通。
在一些方式中,连接管有一根,连接管首尾相连、形成腔体;或者,连接管有两根或多根,两根或多根连接管首尾相连、形成腔体,例如图9所示。
在一些方式中,当连接管有两根或多根时,两根或多根之间连接管可拆卸连接,例如图9所示。在一些方式中,连接管与管道具有相同的形状和尺寸,例如图9所示。
在一些方式中,相邻两根连接管之间通过二通管或三通管连通。
在一些方式中,连接管与管道之间通过二通管或三通管连通。
在一些方式中,二通管具有两个用于与连接管连接的第一连接口;或者,二通管具有一个用于与连接管连接的第一连接口和一个作为安装孔的第二连接口。当二通管具有两个用于与连接管连接的第一连接口时,二通管用于连通相邻的两个连接管,例如图2的二通管1025所示;当二通管具有一个用于与连接管连接的第一连接口和一个作为用于安装管道的安装孔的第二连接口时,二通管用于连通一根连接管和一根管道,此时由连接管形成可能就不是一个封闭的腔体。
在一些方式中,三通管具有两个用于与连接管连接的第三连接口和一个用于作为安装孔的第四连接口。例如图2的三通管1024所示,三通管用于连通相邻的两根连接管,还用于将相邻的两根连接管与管道连通。
盒体
盒体在这里指的是用于放置杀虫液和散味装置的敞口容器。通过散味装置将害虫引诱到昆虫诱捕器之后,害虫围绕管道飞时、掉入盒体内容纳的杀虫液中,杀虫液对害虫进行灭杀。杀虫液不同于杀虫剂,杀虫剂是利用化学方法对害虫进行毒杀;而杀虫液采用物理方法困住害虫直至害虫死亡,能够避免化学杀虫带来的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问题。杀虫液例如是溶解有0.5%洗衣粉的洗衣液,利用洗衣液的润湿性、使掉入洗衣液中的昆虫无法脱离而淹死。盒体具有与散味装置外形匹配的内腔。当散味装置放置在所述盒体内时、散味装置与所述盒体的内腔间隙配合。如此,方便散味装置与盒体的组合与分离。由于散味装置容纳于盒体内时,会占用盒体内腔的体积,特别是散味装置的腔体,腔体的体积越大、盒体能够容纳的杀虫液就越少。如上所述将腔体设置成环状,还能使腔体占用的盒体内腔体积减少,从而使盒体能够容纳更多的杀虫液。
昆虫诱捕器在使用时、散味装置容纳于盒体内。倒入盒体内的杀虫液过多或者外界的雨水落入盒体都会导致盒体内的杀虫液液面升高。若盒体内杀虫液的液面高于管道开口,就会对管道形成堵塞,阻碍引诱剂气味的散发。在一些方式中,例如图10所示,盒体2的上表面敞开,盒体2的侧壁上设有开孔201,当散味装置放置于盒体内时、管道开口位于所述的开孔之上,例如图1所示。在一些方式中,开孔有一个、两个或多个。在一些方式中,当开孔有两个或多个时,两个或多个开孔分布于盒体的两个或多个侧壁上。
悬挂件
容纳于散味装置的引诱剂只能有一种,为了增加对昆虫的引诱效果,可以在散味装置上设置悬挂件,悬挂件用于悬挂与容纳于腔体内的引诱剂不同的引诱剂,例如性诱剂。性诱剂能够引诱雄虫,加上容纳于腔体内的引诱剂(例如糖醋液),对害虫的引诱效果大大增强。或者,为了增加对害虫的灭杀效果,悬挂件还可以用于悬挂粘虫板。在一些方式中,例如图11所示,悬挂件是丝线,丝线的两端具有用于套设在管道上的环扣。例如,将性诱剂和/或粘虫板与丝线连接后,将丝线两端的环扣分别套设在相邻或相对的两根管道上,实现性诱剂和/或粘虫板的悬挂。优选的,悬挂在丝线上的粘虫板和/或性诱剂位于盒体内杀虫液的液面之上,防止杀虫液污染粘虫板和/或性诱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昆虫诱捕器,包括散味装置1,如图2、图3和图9所示,散味装置1包括用于容纳引诱剂的腔体101,腔体上设有管道102,管道102具有开口1021,腔体101通过管道102与外界连通。管道102的一端与腔体101连通、管道102的另一端为开口1021。管道开口位于腔体之上。管道位于腔体之上。管道开口1021朝下,管道开口1021所在平面与水平面平行。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管道开口1021朝下时、管道开口1021所在平面与水平面呈夹角,例如如图8所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管道开口朝向侧边,例如如图6所示。管道开口朝向侧边指的是管道开口所在平面与水平面垂直。无论管道开口朝下或者朝向侧边,都避免管道开口朝上,从而防止外界杂物直接从管道开口落入腔体、对引诱剂造成污染。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例如图3和图4所示,管道102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直管1022和弯管1023,直管1022具有用于与腔体101连接的第一连接端和用于与弯管1023连接的第二连接端,第二连接端的端口朝上。弯管1023一端与直管1022连接、弯管1023的另一端为管道开口1021。如图4所示,弯管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段1023-1、第二段1023-2和第三段1023-3,管道开口1021位于第三段1023-3,第二段1023-2分别于第一段1023-1和第三段1023-3垂直,第一段1023-1和第三段1023-3平行。也就是弯管上设有两个直角转折,从而使管道开口朝下并且管道开口所在的平面与水平面平行。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直管1022与弯管1023转动连接。如此,可以转动通过转动弯管、改变管道开口所处的位置。
管道有两根或多根,两根或多根管道分布于腔体的两侧或多侧。腔体内的引诱剂通过管道开口散发气味。由于两根或多根管道分布于腔体的两侧或多侧,因此腔体内的引诱剂能够从腔体的两侧或多侧散发气味,使引诱剂的散发气味的范围更广泛。例如图1和图2所示,管道有四根,四根管道分布于腔体的四侧。管道102的开口1021有一个。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管道有两个或多个开口。当管道的开口有两个或多个时、两个或多个管道开口具有不同的朝向,例如图5所示。如此,通过一根管道可以向多个方向散发引诱剂气味,增加引诱剂气味的扩散范围。
管道102与腔体101可拆卸连接,腔体101上设有用于连接管道的安装孔1011,如图9所示,腔体为方环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腔体为圆环状、多边环状或不规则环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连接管有一根,连接管首尾相连、形成腔体。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连接管与管道具有相同的形状和尺寸,例如图2所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连接管的轴线与直管的轴线垂直。
散味装置1包括连接管1012,连接管1012有两根或多根,两根或多根连接管1012首尾相连、形成腔体101,两根或多根连接管1012之间可拆卸连接。例如,如图9所示,腔体共由八根连接管1012首尾连接而成;腔体为方环状,腔体形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每条边由两根连接管1012连接而成。正方形相邻的两条边通过二通管1025连接。二通管1025具有两个与连接管连接的第一连接口,两个第一连接口的轴线相互垂直,两个第一连接口分别与相邻的两根连接管连接。正方形的每条边包括两根连接管1012,属于正方形同一条边的两根连接管通过一个三通管1024连接;三通管1024具有三个连接口,三通管具有两个用于与连接管连接的第三连接口和一个用于作为用于安装管道的安装孔1011的第四连接口;两个第三连接口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第三连接口的轴线与第四连接口的轴线相互垂直。
昆虫诱捕器还包括用于放置杀虫液和散味装置的盒体2,盒体2具有与散味装置外形匹配的内腔,例如图10所示。当散味装置1放置在所述盒体2内时、散味装置1与所述盒体2的内腔间隙配合。盒体2的上表面敞开,盒体侧壁上设有开孔201,当散味装置1放置于盒体内时、管道开口1021位于所述的开孔201之上,例如图1和图10所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开孔有一个、两个或多个。当开孔有两个或多个时,两个或多个开孔分布于盒体的两个或多个侧壁上。例如图10所示,盒体为正方体形状,盒体的四个侧壁上分别设有一个开孔201。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散味装置还包括用于悬挂粘虫板和/或性诱剂的悬挂件3,悬挂件3与管道可拆卸连接。例如图11所示,悬挂件3是丝线,丝线的两端具有用于套设在管道上的环扣301。将性诱剂和/或粘虫板5与丝线连接后,将丝线两端的环扣分别套设在相邻或相对的两根管道上,实现性诱剂和/或粘虫板的悬挂。
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的内容仅仅是对发明构思的实现形式的列举,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应当被视为仅限于实施例所陈述的具体形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也及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构思所能够想到的等同技术手段。

Claims (8)

1.昆虫诱捕器,包括散味装置,散味装置包括用于容纳引诱剂的腔体,其特征在于:腔体上设有管道,管道具有开口,腔体通过管道与外界连通;所述管道与腔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管道开口朝下,或者,管道开口朝向侧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昆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管道位于腔体之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昆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腔体具有用于管道插入或拔出的安装孔,当管道插入所述的安装孔内时、管道与腔体密封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昆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管道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直管和弯管。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昆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直管与弯管转动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昆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管道有两根或多根,两根或多根管道分布于腔体的两侧或多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昆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昆虫诱捕器还包括用于放置杀虫液和散味装置的盒体,所述盒体侧壁上设有开孔,当散味装置放置于盒体内时、管道开口位于所述的开孔之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昆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该散味装置还包括用于悬挂粘虫板和/或性诱剂的悬挂件,所述的悬挂件与管道可拆卸连接。
CN201910399363.XA 2019-05-14 2019-05-14 昆虫诱捕器 Active CN1100247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99363.XA CN110024761B (zh) 2019-05-14 2019-05-14 昆虫诱捕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99363.XA CN110024761B (zh) 2019-05-14 2019-05-14 昆虫诱捕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24761A CN110024761A (zh) 2019-07-19
CN110024761B true CN110024761B (zh) 2024-02-27

Family

ID=672420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99363.XA Active CN110024761B (zh) 2019-05-14 2019-05-14 昆虫诱捕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24761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13153A (en) * 1994-05-24 1998-02-03 Us Agriculture Insect trap containing olfactory lure
US6088950A (en) * 1998-03-30 2000-07-18 Jones; Ronald L. Structural pest control system
WO2004054358A2 (de) * 2002-12-18 2004-07-01 Universität Regensburg Insektenfalle
JP2006025709A (ja) * 2004-07-16 2006-02-02 Daikyo Giken Kogyo Kk 害虫捕獲器
CN106135156A (zh) * 2016-06-20 2016-11-23 南通市白蚁防治管理中心 一种白蚁诱杀装置及其方法
TWM564331U (zh) * 2017-11-24 2018-08-01 許資能 Insect trap construction
CN210299157U (zh) * 2019-05-14 2020-04-14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昆虫诱捕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PL218923B1 (pl) * 2012-06-21 2015-02-27 Pankowski Bartłomiej Set Pułapka do monitorowania obecności owadów
US11399530B2 (en) * 2017-08-10 2022-08-02 Dynamic Solutions Worldwide, LLC Plug-in insect trap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13153A (en) * 1994-05-24 1998-02-03 Us Agriculture Insect trap containing olfactory lure
US6088950A (en) * 1998-03-30 2000-07-18 Jones; Ronald L. Structural pest control system
WO2004054358A2 (de) * 2002-12-18 2004-07-01 Universität Regensburg Insektenfalle
JP2006025709A (ja) * 2004-07-16 2006-02-02 Daikyo Giken Kogyo Kk 害虫捕獲器
CN106135156A (zh) * 2016-06-20 2016-11-23 南通市白蚁防治管理中心 一种白蚁诱杀装置及其方法
TWM564331U (zh) * 2017-11-24 2018-08-01 許資能 Insect trap construction
CN210299157U (zh) * 2019-05-14 2020-04-14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昆虫诱捕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PVC管性诱捕器防治白杨透翅蛾的效果;蒲振兴 等;《林业科技》;第30卷(第4期);28-29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24761A (zh) 2019-07-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765576B1 (ko) 해충 포획기
WO2001080634A1 (es) Trampa para insectos con estructura para varias carnadas
BR102013017279A2 (pt) Armadilha de observação mata insetos para a captura massiva e controle do bicudo do algodoeiro
US20150150226A1 (en) Scent Releasing Fishing Lure
US20050102888A1 (en) Insect trap
JP2013542734A (ja) 蚊取り器
AU2009207622B2 (en) Apparatus for pest control
CN210299157U (zh) 昆虫诱捕器
AU2005225077A1 (en) A device for dispensing a substance to insects or mites
US6550181B1 (en) Elevated beetle trap
CN110024761B (zh) 昆虫诱捕器
CN210492265U (zh) 一种用于昆虫诱捕的散味装置
CN113243351B (zh) 一种环保型农业林业害虫诱捕器
KR20160008284A (ko) 농업용 해충 포획장치
CN109845547A (zh) 一种园林害虫监控方法及大型立式园林害虫监控装置
CN211458614U (zh) 一种农田诱虫装置
CN110742043A (zh) 一种水产养殖用捕虫器
KR20160143161A (ko) 소나무 재선충병 방지용 통발구조 해충 포획트랩
CN210226626U (zh) 一种昆虫诱捕器
CN214015624U (zh) 一种农业植物保护用昆虫诱捕器
KR100891929B1 (ko) 파리유인 포획기
KR20220068480A (ko) 다목적 멀티 포획트랩
CN207083929U (zh) 一种精准led杀虫灯
KR101963077B1 (ko) 말벌 퇴치장치
CN210299158U (zh) 一种组合式昆虫诱捕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