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23090A - 打印流体盒与包括打印流体盒和打印流体消耗设备的系统 - Google Patents

打印流体盒与包括打印流体盒和打印流体消耗设备的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23090A
CN110023090A CN201780005291.5A CN201780005291A CN110023090A CN 110023090 A CN110023090 A CN 110023090A CN 201780005291 A CN201780005291 A CN 201780005291A CN 110023090 A CN110023090 A CN 1100230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nting
posture
fluid
print cartridge
u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0529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23090B (zh
Inventor
中泽史朗
塘口卓
温井康介
高桥宏明
大野彰人
宫尾崇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0230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230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230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230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2Mounting within the print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26Electrical contacts to the cartridg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53Outer structure

Abstract

打印流体盒(30)在与重力方向(53)交叉的插入方向(51)上插入打印流体消耗设备(10)且在第一姿态下附接到打印流体消耗设备。打印流体盒(30)包括前表面(40)、后表面(41)、存储腔室(32)、具有供应端口(71)的供应部(34)、上表面(39)、设置在上表面(39)处的电接口(64)和锁定表面(151)。在打印流体消耗设备(10)中插入的打印流体盒(30)能绕枢转中心(PP)在第一姿态和第二姿态之间枢转。电接口(64)定位得在插入方向上离供应端口(71)比锁定表面(151)离供应端口(71)近。电接口(64)在插入方向上(51)相对于枢转中心(PP)向后定位。锁定表面(151)定位得在插入方向上(51)上离打印流体盒(30)的最后点(P5)比离电接口(64)近。

Description

打印流体盒与包括打印流体盒和打印流体消耗设备的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打印流体盒,包括供应部、电接口和锁定表面,并且还涉及一种由该打印流体盒和其中能够安装该打印流体盒的打印流体消耗设备构造的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上,已知一种喷墨记录设备,该喷墨记录设备被构造为通过喷嘴喷射存储在墨盒中的墨而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图像。已知一种喷墨记录设备,其中每次墨被消耗时,均能够安装新的墨盒。
例如,日本专利申请公布2013-049166公开了一种包括IC板的墨盒。IC板被设置在能够相对于墨盒的主体竖直移动的托架处。墨盒的主体设有墨供应部。在这种构造中,在这个墨盒被附接到墨供应装置的状态下,IC板的定位和墨供应部的定位被彼此独立地执行。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布2013-049166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在上述传统结构中,墨供应装置包括用于从下方支撑所附接的墨盒的托架的支撑构件,以便确保在IC板和墨供应装置的触头之间稳定的接触压力。然而,主体和托架需要作为独立构件被分开地形成,从而使得托架能够相对于主体移动。此外,托架和主体的结构不可避免地变得复杂,以便实现可移动的构造(例如要求用于确定可移动方向和可移动范围的设计)。
问题的解决方案
鉴于前述,本公开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打印流体盒,该打印流体盒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确保在打印流体盒的IC板和其中安装该打印流体盒的打印流体消耗设备的触头之间的稳定接触压力。
(1)为了实现以上和其它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打印流体盒,该打印流体盒被构造为在与重力方向交叉的插入方向上插入打印流体消耗设备中并且克服在与插入方向相反的移除方向上作用的推压力在第一姿态下附接到打印流体消耗设备。该打印流体盒包括前表面、后表面、存储腔室、供应部、上表面、电接口和锁定表面。前表面在第一姿态下在插入方向上面向前。后表面在第一姿态下在移除方向离开前表面,后表面在第一姿态下在插入方向上面向后,该打印流体盒限定在插入方向上的最后点。存储腔室被构造为在其中存储打印流体,存储腔室在第一姿态下在插入方向上位于前表面和后表面之间。供应部被设置在前表面处,供应部具有供应端口,设置在打印流体消耗设备处的供应管被构造为插入该供应端口中,存储在存储腔室中的打印流体被构造为在插入方向上通过供应端口被供应到供应管中。上表面在前表面和后表面之间延伸,上表面在第一姿态下相对于存储腔室向上定位并且面向上。电接口被设置在上表面处并且被构造为与设置在打印流体消耗设备处的触头形成接触。锁定表面在第一姿态下相对于存储腔室向上定位并且在插入方向上面向后,该锁定表面被构造为接合设置在打印流体消耗设备处的锁部。在打印流体消耗设备中插入的打印流体盒能够绕枢转中心在第一姿态和第二姿态之间枢转。在打印流体盒的第一姿态下,锁定表面与锁部接合并且电接口与触头相接触。在打印流体盒的第二姿态下,锁定表面相对于锁部向下定位并且电接口被从触头分离。在插入方向上与锁定表面到供应端口相比,电接口更加靠近供应端口定位。电接口在插入方向上相对于枢转中心向后定位。在插入方向上与到电接口相比,锁定表面更加靠近最后点定位。
根据上述构造,由于从第二姿态枢转到第一姿态并且通过锁定表面与锁部的接合而被锁定,打印流体盒被固定就位使得电接口保持与触头相接触。即,在电接口和触头之间的接触压力能够被稳定地维持。
此外,因为与到电接口相比,锁定表面更加靠近最后点定位,所以与锁定表面被布置在更加靠近前表面而非后表面的位置处的情形相比较,打印流体盒能够以更小程度在第一位置和第二姿态之间枢转。即,使得打印流体盒在第一姿态和第二姿态之间移动所要求的变化量(打印流体盒的枢转角度)能够比在其它情形下的小。
(2)优选的是:供应管被构造为在将供应管插入供应端口中时接触供应端口的指定部分;并且在打印流体消耗设备中插入的打印流体盒能够绕供应端口的该指定部分在第一姿态和第二姿态之间枢转。
利用这种结构,因为供应端口与供应管相接触的指定部分用作枢转中心,所以在打印流体盒在第一姿态和第二姿态之间枢转运动时,供应管不太可能脱出供应端口。因此,打印流体从打印流体盒的泄漏能够受到抑制。
(3)优选的是:电接口被构造为在接触点处与打印流体消耗设备的触头形成接触;锁定表面被构造为在接合点处接合打印流体消耗设备的锁部;并且最后点和锁定表面上的接合点在它们之间限定比在插入方向上在电接口上的接触点和锁定表面上的接合点之间限定的第二距离短的在插入方向上的第一距离。
根据上述构造,因为第一距离比第二距离短(即,与到电接口相比,锁定表面更加靠近最后点定位),所以打印流体盒能够以更小程度在第一姿态和第二姿态之间枢转。
(4)优选的是锁定表面在第一姿态下平行于重力方向延伸。
利用这种结构,在第一姿态下,锁定表面能够可靠地接收在移除方向上作用的推压力。
(5)优选的是该打印流体盒进一步包括挡光部,所述挡光部在第一姿态下相对于存储腔室向上设置并且被构造为阻挡从设置在打印流体消耗设备处的光学传感器发射的光。在此情形下,优选的是:在第一姿态下:挡光部在插入方向上位于供应端口和电接口之间;并且挡光部相对于电接口向下定位。
由于在锁定表面和锁部之间的接合,在第一姿态下打印流体盒相对于打印流体消耗设备被固定就位。因此,锁定表面相对于锁部的位置移位将会可能地引起挡光部的位置改变。然而,因为挡光部相对更加靠近供应部(枢转中心)定位,所以由于挡光部的移位,挡光部不太可能从光学传感器的规定检测位置偏离。
(6)优选的是:该打印流体盒进一步包括挡光部,所述挡光部在第一姿态下相对于存储腔室向上设置并且被构造为阻挡从设置在打印流体消耗设备处的光学传感器发射的光。在此情形下,优选的是:在第一姿态下:在插入方向上与电接口到最后点相比,锁定表面更加靠近最后点定位;在插入方向上与挡光部到最后点相比,锁定表面更加靠近最后点定位;前表面限定打印流体盒在插入方向上的最前边缘;在其中在插入方向上最靠近最前边缘的挡光部、电接口和锁定表面中的一个被定义为最接近的被接入元件;并且最后点和锁定表面上的接合点在它们之间限定比在插入方向上在最前边缘和最接近的被接入元件之间限定的距离短的在插入方向上的距离。
在挡光部、电接口和锁定表面中,在插入方向上最靠近打印流体盒的最前边缘(即,前表面)定位的那一个被定义为最接近的被接入元件。在此情形下,在插入方向上在锁定表面上的接合点和打印流体盒的最后点之间限定的距离比在打印流体盒的最前边缘和最接近的被接入元件之间限定的距离短。换言之,被构造为从外侧接入的那些元件(被接入元件)被布置在插入方向上相对更加靠近最后点而非打印流体盒的最前边缘的上表面上。
利用这种结构,与这些被接入元件更加靠近打印流体盒的最前边缘而非最后点布置的情形相比较,打印流体盒能够以更小程度在第一姿态和第二姿态之间枢转。因此,这种结构能够便于根据打印流体盒在第一姿态和第二姿态之间的枢转切换挡光部、电接口和锁定表面的状态(电接口相对于触头的接触状态、锁定表面相对于锁部的接合状态和挡光部的挡光状态)。
(7)优选的是:挡光部示意存储在存储腔室中的打印流体的类型以允许打印流体消耗设备识别附接到打印流体消耗设备的打印流体盒的打印流体的类型。
(8)优选的是挡光部示意打印流体盒的存在性。
(9)优选的是该打印流体盒进一步包括在前表面和后表面之间延伸的底表面,该底表面在第一姿态下相对于存储腔室向下定位并且面向下。在此情形下,在第一姿态下,优选的是:底表面具有在插入方向上彼此相反的前端和后端,底表面相对于插入方向倾斜使得前端相对于后端向下定位;并且底表面的前端在插入方向上相对于电接口向前定位。
这种结构能够便于打印流体盒在第一姿态和第二姿态之间的枢转。
(10)优选的是该打印流体盒进一步包括接触表面,所述接触表面被设置在上表面处并且在第一姿态下在插入方向上位于电接口和锁定表面之间,该接触表面在第一姿态下面向上并且被构造为抵靠被设置在打印流体消耗设备处的定位部。
在第一姿态下,通过锁定表面与锁部的接合实现打印流体盒在插入方向上的定位;并且通过接触表面与定位部的接触实现打印流体盒在向上方向上的定位。这个结构能够防止锁部和定位部被施加过度负荷以执行打印流体盒相对于打印流体消耗设备的定位。因此,锁部和定位部的变形不太可能发生,由此实现打印流体盒相对于打印流体消耗设备的稳定定位。
此外,与锁定表面到电接口相比更加靠近电接口定位的接触表面用于实现打印流体盒在向上方向上的定位。因此以增强的准确度执行了在电接口和触头之间的定位。
(11)优选的是电接口在插入方向上与接触表面相对准。
利用这种结构,能够以增强的准确度实现在电接口和触头之间的定位。
(12)优选的是该打印流体盒进一步包括第一突起,所述第一突起在第一姿态下设置在上表面处以从上表面向上突出。在此情形下,优选的是第一突起包括:在第一姿态下在插入方向上构成第一突起的后端的锁定表面;和在第一姿态下在插入方向上面向上并且向前的引导表面,该引导表面在第一姿态下在插入方向上相对于锁定表面向前并且在电接口和锁定表面之间定位。
利用这种结构,在将打印流体盒插入打印流体消耗设备中期间,由于第一突起的引导表面朝着锁部接触,打印流体盒被向下枢转。利用这种结构,在将打印流体盒插入打印流体消耗设备中期间,电接口不太可能干涉定位部。
(13)优选的是:引导表面、接触表面和电接口在插入方向上彼此对准;并且引导表面具有在第一姿态下的上端,在电接口和引导表面之间的区域中,在第一姿态下引导表面的上端构成打印流体盒的上边缘。
这种结构能够防止在将打印流体盒插入打印流体消耗设备中期间在布置在上表面上的那些零部件和定位部之间发生干涉。
(14)优选的是在第一姿态下接触表面相对于电接口向上定位并且相对于引导表面的上端向下定位。
利用这种结构,在将打印流体盒插入打印流体消耗设备中期间在接触表面和锁部之间的干涉几乎不发生。
(15)优选的是该打印流体盒进一步包括第二突起,所述第二突起在第一姿态下设置在上表面处以从上表面向上突出,该第二突起具有在第一姿态下面向上的上端表面,该上端表面用作接触表面。
(16)优选的是供应部进一步包括:被构造为打开和关闭供应端口的阀;和被构造为朝向供应端口推压该阀以关闭供应端口的推压构件,该推压构件提供在向后方向上作用的推压力。
(17)优选的是该打印流体盒进一步包括在其中限定存储腔室的外罩,该外罩包括前表面、后表面、上表面和锁定表面。
(18)根据另一种形态,本公开还提供一种系统,该系统包括打印流体消耗设备,以上打印流体盒和该打印流体盒被构造为在插入方向上插入该打印流体消耗设备中。该打印流体消耗设备包括:打印流体消耗部,所述打印流体消耗部被构造为在第一姿态下消耗存储在打印流体盒的存储腔室中的打印流体;供应管,所述供应管被构造为在第一姿态下从打印流体盒向打印流体消耗部供应打印流体;触头,所述触头被构造为在第一姿态下与打印流体盒的电接口形成接触;和锁部,所述锁部被构造为在第一姿态下接合打印流体盒的锁定表面。连接到打印流体盒的供应部的供应管用作枢转中心,打印流体盒能够绕该枢转中心在第一姿态和第二姿态之间枢转。
根据上述构造,由于从第二姿态枢转到第一姿态并且通过锁定表面与锁部的接合而被锁定,打印流体盒被固定就位使得电接口保持与触头相接触。即,在电接口和触头之间的接触压力能够被稳定地维持。
(19)优选的是该打印流体消耗设备进一步包括传感器和控制器。传感器被构造为在以下情况中的至少一个下检测挡光部:在将打印流体盒插入打印流体消耗设备中期间;以及在打印流体盒在第一姿态下被附接到打印流体消耗设备的状态下。传感器被构造为输出示意挡光部的检测情况的信号。控制器被构造为基于从传感器输出的信号获得有关打印流体盒是否被附接到打印流体消耗设备的信息。
利用这种结构,通过在将打印流体盒插入打印流体消耗设备中完成时检测挡光部存在与否,控制器能够确定在打印流体消耗设备中打印流体盒存在与否(控制器能够确定打印流体盒是否被附接)。可替代地,通过在插入期间和在完成打印流体盒到打印流体消耗设备的附接时检测挡光部存在与否,控制器能够确定附接到打印流体消耗设备的打印流体盒的类型。
(20)根据再一种形态,本公开还提供一种打印流体盒,该打印流体盒包括前表面、后表面、存储腔室、供应部、上表面、底表面、电接口和锁定表面。前表面在打印流体盒的竖立姿态下面向前。后表面在竖立姿态下在与重力方向交叉的向后方向上从前表面间隔开,后表面在竖立姿态下面向后,打印流体盒限定在插入方向上的最后点。存储腔室被构造为在其中存储打印流体,存储腔室在竖立姿态下被在向后方向上设置在前表面和后表面之间。供应部被设置在前表面处,供应部具有供应端口,打印流体被构造为在竖立姿态下在与向后方向相反的向前方向上通过该供应端口流出存储腔室。上表面在前表面和后表面之间延伸,上表面在竖立姿态下相对于存储腔室向上定位并且面向上。底表面在前表面和后表面之间延伸,底表面在竖立姿态下相对于存储腔室向下定位并且面向下。电接口被设置在上表面处并且在竖立姿态下面向上。锁定表面被设置在上表面处并且在竖立姿态下面向后。在向前方向上与锁定表面到供应端口相比,电接口更加靠近供应端口定位。在向前方向上与到电接口相比,锁定表面更加靠近最后点定位。
根据上述构造,由于从第二姿态枢转到第一姿态并且通过锁定表面与锁部的接合而被锁定,打印流体盒被固定就位使得电接口保持与触头相接触。即,在电接口和触头之间的接触压力能够被稳定地维持。
(21)优选的是:电接口被构造为在接触点处与打印流体消耗设备的触头形成接触;锁定表面被构造为在接合点处接合打印流体消耗设备的锁部;并且最后点和锁定表面上的接合点在它们之间限定比在向前方向上在电接口上的接触点和锁定表面上的接合点之间限定的第二距离短的在向前方向上的第一距离。
根据上述构造,因为第一距离比第二距离短(即,与到电接口相比,锁定表面更加靠近最后点定位),所以打印流体盒能够以更小程度在第一姿态和第二姿态之间枢转。
(22)优选的是锁定表面在竖立姿态下平行于重力方向延伸。
利用这种结构,在第一姿态下,锁定表面能够可靠地接收在竖立姿态下在打印流体盒上在向后方向上作用的推压力。
(23)优选的是该打印流体盒进一步包括挡光壁,所述挡光壁在竖立姿态下相对于存储腔室向上设置并且被构造为阻挡光。在此情形下,优选的是:在竖立姿态下:挡光壁在向前方向上位于供应端口和电接口之间;并且挡光壁相对于电接口向下定位。
(24)优选的是该打印流体盒进一步包括挡光部,所述挡光部在竖立姿态下相对于存储腔室向上设置并且被构造为阻挡光。在此情形下,优选的是:在竖立姿态下:在插入方向上与电接口到最后点相比,锁定表面更加靠近最后点定位;在插入方向上与挡光部到最后点相比,锁定表面更加靠近最后点定位;前表面限定打印流体盒在向前方向上的最前边缘;在其中最靠近最前边缘的、挡光部、电接口和锁定表面中的一个被定义为最接近的被接入元件;并且最后点和锁定表面上的接合点在它们之间限定比在向前方向上在最前边缘和最接近的被接入元件之间限定的距离短的在向前方向上的距离。
(25)优选的是:在竖立姿态下:底表面具有在向前方向上彼此相反的前端和后端,底表面相对于向前方向倾斜使得前端相对于后端向下定位;并且底表面的前端在向前方向上相对于电接口向前。
(26)优选的是该打印流体盒进一步包括接触表面,所述接触表面被设置在上表面处并且在竖立姿态下在向前方向上位于电接口和锁定表面之间,该接触表面在竖立姿态下面向上。
(27)优选的是接触表面在向前方向上与电接口相对准。
(28)优选的是该打印流体盒进一步包括设置在上表面处并且在竖立姿态下从上表面向上突出的第一突起。在此情形下,优选的是第一突起包括:在竖立姿态下在向前方向上构成第一突起的后端的锁定表面;和相对于向前方向倾斜并且在竖立姿态下在向前方向上面向上和向前的引导表面,该引导表面在竖立姿态下在向前方向上相对于锁定表面向前并且在电接口和锁定表面之间定位。
(29)优选的是:在竖立姿态下:引导表面、接触表面和电接口在向前方向上彼此对准;并且引导表面具有在竖立姿态下的上端,在电接口和引导表面之间的区域中,在竖立姿态下引导表面的上端构成打印流体盒的上边缘。
(30)优选的是接触表面在竖立姿态下相对于电接口向上定位并且相对于引导表面的上端向下定位。
(31)优选的是该打印流体盒进一步包括第二突起,所述第二突起被设置在上表面处并且在竖立姿态下从上表面向上突出,第二突起具有在竖立姿态下面向上的上端表面,该上端表面用作接触表面。
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结构能够提供一种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确保在打印流体盒的电接口和其中能够安装该打印流体盒的打印流体消耗设备的触头之间的稳定接触压力的结构。
附图说明
[图1]图1是概念地示出包括盒附接部的打印机的内部构造的概略截面图表,该盒附接部被构造为可拆卸地容纳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墨盒;
[图2]图2是示出盒附接部的外观和盒附接部的开口的透视图;
[图3]图3是盒附接部沿着图4中的平面III-III截取的截面视图,盒附接部包括形成有狭缝的门,其中根据实施例的墨盒中的两个被插入对应的插入空间中;
[图4]图4是示意根据实施例的墨盒(品红色)在第一姿态下被附接到盒附接部的状态的竖直截面图表;
[图5]图5A是在图4中示意的被包围区域VB的放大截面视图,并且图5B是在图4中示意的被包围区域VA的放大截面视图;
[图6]图6是当从其向前和向上角度观察时根据实施例的墨盒(品红色)的透视图;
[图7]图7是当从其向后和向上角度观察时根据实施例的墨盒(品红色)的透视图;
[图8]图8是根据实施例的墨盒(品红色)沿着在图9B中示意的假想平面X2截取的截面视图并且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墨盒的内部构造;
[图9]图9A是根据实施例的墨盒(品红色)的左侧视图并且示意设置在根据实施例的墨盒的上表面处的零部件的布置,并且图9B是根据实施例的墨盒(品红色)的后侧视图;
[图10]图10是根据实施例的墨盒(品红色)的左侧视图并且示意在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上在墨盒的各种零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
[图11]图11A是当从其向后和向上角度观察时根据实施例的黑色的墨盒的透视图,并且图11B是根据实施例的黑色的墨盒的后侧视图;
[图12]图12是当从其向前和向上角度观察时根据实施例的黑色的墨盒的透视图;
[图13]图13A到13D分别是根据实施例的黑色、品红色、青色和黄色的墨盒的顶视图;
[图14]图14是根据实施例的黑色的墨盒的顶视图;
[图15]图15是根据实施例的品红色的墨盒的顶视图;
[图16]图16是示意根据实施例的墨盒(品红色)在盒附接部的对应的插入空间中插入的状态的竖直截面图表;
[图17]图17是示意根据实施例的墨盒(品红色)在图16中示意的状态之后在盒附接部的对应的插入空间中被进一步向前插入并且在对应的插入空间中处于第二姿态下的状态的竖直截面图表;
[图18]图18是示意墨盒(青色)在用于品红色的墨盒的插入空间中插入并且墨盒(青色)的挡光板(干涉表面)与用于品红色的墨盒的门抵靠的状态的竖直截面图表;
[图19]图19是示意由打印机的控制器执行的用于确定附接到盒附接部的根据实施例的墨盒的类型的过程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20]图20是根据对于实施例的第一变型的墨盒的左侧视图;
[图21]图21是根据对于实施例的第二变型的墨盒的左侧视图;
[图22]图22是根据对于实施例的第二变型的墨盒的竖直截面视图;
[图23]图23A是根据对于实施例的第三变型的墨盒的透视图,并且图23B是根据对于实施例的第三变型的墨盒沿着图23A所示平面XXIIB-XXIIB截取的竖直截面视图;
[图24]图24是根据对于实施例的第四变型的墨盒的竖直截面视图;
[图25]图25是示意由打印机的控制器执行以确定根据实施例的墨盒是否被附接到盒附接部的根据实施例的变体的过程的步骤的流程图;并且
[图26]图26是示意由打印机的控制器执行以确定根据实施例的墨盒是否被附接到盒附接部的根据实施例的另一个变体的过程的步骤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在参考附图时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以下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公开的一个实例并且可以在不偏离本公开范围的情况下在其中作出变型和变体,这将是明显的。
在以下说明中,向前方向51被定义为根据实施例的墨盒30被插入盒附接部110中的方向,而向后方向52被定义为与向前方向51相反的方向,即,从盒附接部110提取墨盒30的方向。在本实施例中向前方向51和向后方向52是水平的。
此外,向下方向53被定义为垂直于向前方向51或向后方向52的方向,而向上方向54被定义为与向下方向53相反的方向。此外,向右方向55和向左方向56被定义为垂直于向前方向51和向下方向53的方向。在本实施例中,向右方向55和向左方向56也平行于水平平面。
在墨盒30被附接到盒附接部110(在附接状态下)并且墨盒30能够由打印机10使用或操作的状态下,向下方向53与作用于墨盒30上的重力的方向(即重力方向)一致,并且向上方向54与和重力方向相反的方向一致。此外,向右方向55和向左方向56被定义为垂直于向前方向51和向下方向53的方向。更具体地,在墨盒30被附接到盒附接部110并且能够由打印机10使用的状态下,当从墨盒30的后侧观察墨盒30时,向右方向55是朝右的方向并且向左方向56是朝左的方向。
注意墨盒30被附接到盒附接部110的状态或墨盒30能够由打印机10操作的状态意味着当墨盒30已经完全插入盒附接部110中的附接位置中时墨盒30的状态。在下文中,在墨盒30被附接到盒附接部110的状态或墨盒30能够由打印机10操作的状态下墨盒30的姿态将被称作“附接姿态”。
换言之,在附接姿态下,墨盒30具有在重力方向上的高度;在正交于重力方向的向前方向51或向后方向52(即,插入方向)上的深度;和在正交于重力方向(高度)和插入方向(深度)的向右方向55或向左方向56(即,宽度方向)上的宽度。
此外,在以下说明中,向前方向51和向后方向52可以一起地称作前后方向。向上方向54和向下方向53可以一起地称作上下方向。向右方向55和向左方向56可以一起地称作左右方向。
在该说明书中,“面向前”包括在包括向前分量的方向上取向,“面向后”包括在包括向后分量的方向上,“面向下”包括在包括向下分量的方向上取向,并且“面向上”包括在包括向上分量的方向上取向。例如,“前表面面向前”表示前表面可以在向前方向上取向,或前表面可以在相对于向前方向倾斜的方向上取向。
<打印机10的概观>
图1示出由打印机10和根据实施例的墨盒30构造的系统1。首先,将参考图1描述根据实施例的打印机10的详细结构。
打印机10被构造为通过基于喷墨记录系统选择性地将墨滴喷射到片材上来形成图像。如在图1中所示意地,打印机10包括记录头21、墨供应装置100和将记录头21连接到墨供应装置100的墨管20。墨供应装置100包括盒附接部110。盒附接部110能够在其中可拆卸地容纳多个墨盒30。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每一个存储青色、品红色、黄色和黑色这四种颜色中的一种的墨的四个墨盒30C、30M、30Y和30K能够被安装在盒附接部110的对应的插入空间111C、111M、111Y和111K中。在下文中,只要有必要,墨盒30C、30M、30Y和30K便可以当无任何必要区分颜色时被称作“墨盒30”或“多个墨盒30”。类似地,当无任何必要区分颜色时,盒附接部110的插入空间111C、111M、111Y和111K可以被称作“插入空间111”或“多个插入空间111”。
盒附接部110具有形成有开口112的壁。墨盒30能够通过开口112被在向前方向51(即,正交于重力方向的插入方向插入盒附接部110中)上,并且通过开口112被在向后方向52(即,正交于重力方向的移除方向)上从盒附接部110提取。
每一个墨盒30在其中存储打印机10能够用来打印的墨。当墨盒30被完全安装在盒附接部110中时,墨盒30通过对应的墨管20被连接到记录头21。
记录头21包括副罐28,每一个副罐28用于暂时地存储通过对应的墨管20从对应的墨盒30供应的墨。记录头21还包括多个喷嘴29,根据喷墨记录系统通过所述多个喷嘴29选择性地喷射从副罐28供应的墨。更具体地,记录头21包括记录头控制板(未示出)和每一个对应于喷嘴29中的一个的压电元件29A。记录头控制板被构造为选择性地向压电元件29A施加驱动电压以选择性地从喷嘴29喷射每一种颜色的墨。以此方式,记录头21被构造为消耗存储在安装在盒附接部110中的相应的墨盒30中的墨。
打印机10还包括片材托盘15、片材进给辊23、传送路径24、一对传送辊25、压板26、一对排放辊27和片材排放托盘16。来自片材托盘15的片材被片材进给辊23进给到传送路径24上,并且然后被传送辊25传送到压板26上。记录头21被构造为在片材在压板26之上移动时选择性地将墨喷射到片材上,由此在片材上记录图像。已经经过压板26的片材然后被排放辊27排放到设置在传送路径24的下游端处的片材排放托盘16上。
<墨供应装置100>
如在图1中所示意地,墨供应装置100被设置在打印机10中。墨供应装置100在功能上用于向记录头21供应墨。如上所述,墨供应装置100包括用于在其中可拆卸地接收墨盒30的盒附接部110。图1描绘墨盒30中的一个已经被完全地接收在盒附接部110中的状态。换言之,在图1中描绘的墨盒30处于墨盒30由打印机10使用的附接姿态下。
<盒附接部110>
在墨供应装置100中,墨盒30C、30M、30Y和30K(对应于青色、品红色、黄色和黑色的四种墨盒30)能够被可拆卸地安装。具体地,如在图1到3中所示意地,盒附接部110包括壳体101和四组墨针102、罐103、光学传感器113、四个触头106、杆125、定位部107和门108,该四个墨盒30C、30M、30Y和30K每一个使用一组。
<壳体101>
壳体101构成盒附接部110的外罩。如在图2中描绘,壳体101具有在其中限定内部空间的盒状形状。具体地,壳体101包括限定内部空间的顶部的顶壁、限定内部空间的底部的底壁、连接顶壁和底壁的端壁和在前后方向上与端壁相对地定位的开口112。开口112能够被暴露于当使用打印机10时用户能够面对的表面(用户界面)。
该四种墨盒30能够通过开口112被插入壳体101中和被从该壳体101移除。在壳体101中,底壁形成有用于引导对应的墨盒30的插入/移除的四个引导沟槽109。具体地,当墨盒30通过开口112插入壳体101中和被从壳体101移除时,相应的墨盒30的下端被接收在对应的引导沟槽109中并且由此被在图2中的前后方向上引导。此外,壳体101包括将内部空间分隔成四个插入空间111C、111M、111Y和111K的三块板104。相应的插入空间111C、111M、111Y和111K在上下方向53和54上伸长。该四种墨盒30C、30M、30Y和30K能够分别被安装在该四个插入空间111C、111M、111Y和111K中。
如在图2中所示意地,当在向前方向51上从壳体101的后部观察壳体101时,壳体101的该四个插入空间111C、111M、111Y和111K被从左端向右按照这个次序布置。具体地,墨盒30C适于被插入插入空间111C中。墨盒30M适于被插入插入空间111M中。墨盒30Y适于被插入插入空间111Y中。墨盒30K适于被插入插入空间111K中。即,当墨盒30被容纳在壳体101中时,墨盒30M在左右方向上介于墨盒30C和30Y之间。如将在以后描述地,墨盒30K具有大于墨盒30C、30M和30Y中的每一个的左右尺寸的左右尺寸。因此,插入空间111K具有大于插入空间111C、111M和111Y中的每一个的左右尺寸的左右尺寸。
<墨针102>
每一个墨针102由树脂形成并且具有基本中空管状形状。如在图2中所示意地,墨针102被设置在构成壳体101的端壁的下端部处。具体地,每一个墨针102被设置在对应于安装在盒附接部110中的对应的墨盒30的墨供应部34(以后描述)的位置处。相应的墨针102从壳体101的端壁向后突出。墨针102具有面向后的远端102E。
筒形引导部105被设置在端壁处以包围每一个墨针102。每一个引导部105从端壁向后突出。每一个引导部105具有向后打开的突出端。具体地,每一个墨针102位于对应的引导部105的直径中心处。每一个引导部105被成形为允许对应的墨盒30的墨供应部34被接收在对应的引导部105中。
在向前方向51上将墨盒30插入盒附接部110中期间,即,在用于将墨盒30移动到附接姿态的过程中,墨盒30的墨供应部34进入对应的引导部105中(参考图4)。在墨盒30被进一步在向前方向51上向前插入时,墨针102进入对应的墨供应部34的墨供应端口71中。墨针102因此被连接到对应的墨供应部34以允许彼此连通。因此,存储于在墨盒30的内侧形成的第二墨腔室33中的墨被允许通过在墨供应部34中限定的墨阀腔室35和在对应的墨针102中限定的内部空间流动到对应的罐103中。
顺便提及,每一个墨针102的远端102E可以具有扁平形状或尖形形状。假如引导部105能够允许将墨盒30附接到盒附接部110,则引导部105可以被形成为任何形状。引导部105不必被设置在盒附接部110中。
<触头106>
为壳体101的四个插入空间111每一个设置一组四个触头106。精确地,触头106被设置在受到盒附接部110支撑的保持器(未示出)中。如在图4中所示意地,对于每一个插入空间111,在靠近壳体101的端壁的位置处,该四组触头106每一组被设置在壳体101的顶壁处。每一组的该四个触头106相对于对应的墨针102被向后设置。该四个触头106每一个从顶壁的下表面向下朝向壳体101的对应的插入空间111突出。虽然未在绘图中详细地示意,但是每一组中的四个触头106被布置成在左右方向上彼此隔开。如将在以后描述地,每一组中的四个触头106被布置在分别对应于设置在每一个墨盒30处的四个电极65的位置处。每一个触头106由具有导电性和弹性的材料形成。触头106因此能够向上弹性地变形。
在本实施例中,在每组四个的四组触头106中,在本实施例中为四个墨盒30C、30M、30Y和30K每一个设置一组。即,总共十六个触头106被设置在壳体101处。然而,触头106的数目和电极65的数目可以是任意的。
每一个触头106经由电路被电连接到算术逻辑单元。在本实施例中,每一个触头106被连接到设置在盒附接部110中的控制器117(见图1)。例如,控制器117可以包括CPU、ROM和RAM。当墨盒30被附接到壳体101时,触头106与对应的电极65接合。当与对应的电极65相接触时,触头106被电连接到对应的电极65,使得电压Vc被施加到电极65中的一个;电极65中的另一个被接地;信号在控制器117和电极65中的另一个之间交换;并且电力被供应到电极65中的另一个。由于在触头106和电极65之间建立了电连接,控制器117能够以电方式接入存储在每一个墨盒30的IC中的数据。通过电路来自相应的触头106的输出被构造为输入控制器117中。
<杆125>
如在图4中所示意地,每一个杆125在从用于每一个插入空间111的对应的墨针102向上的位置处被设置在壳体101的端壁处。每一个杆125具有基本筒形形状并且从壳体101的端壁向后突出。在墨盒30被附接到盒附接部110的状态下,即,当墨盒30处于附接姿态下时,杆125被分别接收在对应的墨盒30的空气连通端口96(以后描述)中。
<光学传感器113>
如在图4中所示意地,光学传感器113被设置在壳体101的顶壁处。具体地,对于每一个插入空间111,每一个光学传感器113被设置在从对应的杆125向后但是从一组的四个触头106向前的位置处。每一个光学传感器113包括光发射部和光接收部。光发射部被布置成与光接收部相对并且在左右方向上与光接收部隔开。当墨盒30被附接到盒附接部110时,所附接的墨盒30的挡光板67位于对应的光学传感器113的光发射部和光接收部之间。换言之,光发射部和光接收部被布置成在附接到盒附接部110的墨盒30的挡光板67介于光发射部和光接收部之间的情况下彼此相对。
光学传感器113被构造为根据是否由光接收部接收到从光发射部在左右方向上发射的光而输出不同的检测信号。例如,当未在光接收部处接收到从光发射部发射的光时(即,当在光接收部处接收的光的强度小于预定强度时),光学传感器113输出低电平信号。另一方面,当光接收部接收到从光发射部发射的光时(即,当所接收的光的强度等于或大于预定强度时),光学传感器113输出高电平信号。
<锁定轴145>
如在图4中所示意地,还在壳体101处设置锁轴145。锁轴145在靠近壳体101的顶壁和开口112的位置处在左右方向上延伸。锁轴145被设置在触头106的后部。锁轴145是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柱状构件。例如,锁轴145是柱形金属。锁轴145具有被固定到限定壳体101在左右方向上的两端的壁的两端。因此,锁轴145不能够相对于壳体101移动(例如,不能够枢转)。锁轴145越过分别对应于四个墨盒30的四个插入空间111地在左右方向上延伸。在每一个插入空间111中,绕锁轴145设置了一定空间。因此,每一个墨盒30的锁定表面151(以后描述)能够通过向上或向后移动而接入锁轴145。
锁轴145在功能上用于维持附接到盒附接部110的墨盒30处于附接状态下。当墨盒30被插入盒附接部110中并且枢转到由此使用的姿态(即,附接姿态)下时,墨盒30与对应的插入空间111中的锁轴145形成接合。此外,锁轴145克服整体上向后推动墨盒30的墨盒30的螺旋弹簧78和98(以后描述)的推压力保持墨盒30在盒附接部110中处于附接姿态下。
<定位部107>
如在图4中所示意地,定位部107靠近壳体101的顶壁布置。每一个定位部107在前后方向上被设置在对应的一组触头106和锁轴145之间。定位部107从壳体101的顶壁向下突出。定位部107与壳体101一体地形成。每一个定位部107具有被构造为在墨盒30被附接到盒附接部110的状态下(在附接姿态下)朝着对应的墨盒30的接触表面84抵靠的下端表面。每一个定位部107的下端表面相对于对应的触头106的下端稍微向上地定位。
<门108>
如在图3和4中所示意地,门108(具体地,门108C、108M、108Y和108K)靠近壳体101的顶壁设置。每一个门108从限定每一个插入空间111的上边缘的壁向下突出。每一个门108在前后方向上的对应的光学传感器113和一组的触头106之间的位置处被设置用于每一个插入空间111。参考图3,每一个门108包括一对对置壁118和设置在对置壁118之间的狭缝119。对置壁118分别从在左右方向上彼此相对并且限定对应的插入空间111的相邻分隔部件诸如相邻的两块板104在左右方向上延伸。对置壁118在上下方向上延伸并且被配对以在它们之间限定一定间隙的情况下在左右方向上彼此相对。在一对对置壁118之间的这个间隙用作每一个门108中的狭缝119。换言之,每一个狭缝119由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一对对置壁118的两个对置端面限定。然而,狭缝119(狭缝119C、119M、119Y和119K)在相应的插入空间111C、111M、111Y和111K中在左右方向上彼此不同的位置处形成。具体地,在左右方向上在相应的插入空间111C、111M、111Y和111K中在狭缝119(狭缝119C、119M、119Y和119K)和对应的触头106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彼此不同的。更具体地,例如,参考图3,在门108M的狭缝119M位于插入空间111M的基本左右中心处时,门108C的狭缝119C从插入空间111C的左右中心偏移(即,相对于插入空间111C的左右中心向右)定位。插入空间111C、111M、111Y和111K中的相应的狭缝119C、119M、119Y和119K在分别对应于墨盒30C、30M、30Y和30K的挡光板67(67C、67M、67Y和67K)的左右位置的这种左右位置处形成。每一个狭缝119具有大于对应的挡光板67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的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被定义为在图14和15中示意的宽度W1)。即,挡光板67C、67M、67Y和67K被允许在前后方向上穿过对应的狭缝119C、119M、119Y和119K。
<罐103>
如在图1中所示意地,每一个罐103从壳体101向前设置并且被连接到对应的墨针102。罐103具有允许在其中存储墨的盒状形状。大气连通端口124在每一个罐103的上部处形成,使得罐103能够通过大气连通端口124向大气开放。罐103具有与墨针102的内部空间连通的内部空间。利用这种结构,墨能够通过墨针102从墨盒30流出并且被存储在罐103中。每一个罐103还被连接到对应的墨管20。因此,存储在每一个罐103的内部空间中的墨通过对应的墨管20被供应到记录头21。
<盖114和盖传感器115>
如在图1中所示意地,盒附接部110还包括盖114和盖传感器115。盖114被构造为打开和关闭壳体101的开口112。盖114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盖114能够绕靠近壳体101的下端设置的轴116相对于壳体101枢转地移动。盖114具有基本平板形状并且构成打印机10的外表面的一部分。盖传感器115被构造为检测盖114是否处于关闭开口112的关闭位置中。
在图1中示意的状态下,盖114处于关闭位置。处于关闭位置的盖114相对于轴116向上延伸。当盖114处于关闭位置时,壳体101的开口112被关闭。此时,用户不能执行墨盒30相对于盒附接部110的插入和移除。盖传感器115被设置在使得盖传感器115能够检测处于关闭位置的盖114的一部分的存在的这种位置处。为了将盖114从关闭位置移动到打开开口112的打开位置,盖114绕轴116枢转以向下移动盖114的上端部。处于打开位置的盖114相对于轴116在向后方向52上基本水平延伸。当盖114从关闭位置朝向打开位置枢转时,盖114脱出盖传感器115能够检测到盖114的范围。当盖114处于打开位置时,壳体101的开口112被打开。在这种状态下,用户能够将墨盒30插入盒附接部110中/将其从那里移除。
<控制器117>
如在图1中所示意地,盒附接部110还包括控制器117。如较早描述地,控制器117是例如包括CPU、存储器等的算术逻辑单元。控制器117可以被构造为打印机10的控制器。控制器117被构造为接收从光学传感器113和盖传感器115输出的信号。响应于从盖传感器115接收到示意盖114处于关闭位置的信号,控制器117被构造为基于从光学传感器113输出的信号确定插入插入空间111中的墨盒30的类型。由控制器117执行的检测的细节将在以后描述。
<墨盒30>
墨盒30是被构造为在其中存储墨的容器。墨盒30C、30M、30Y和30K具有基本彼此相同的结构,但是彼此间存在一些差别。
在下文中,为了描述所有的墨盒30共有的构造,将首先参考图4到10作为示意性实例描述墨盒30M的结构。随后,将描述墨盒30K的详细结构和在墨盒30C、30M、30Y和30K之间的差别。
墨盒30在图4到10中示意的姿态下被插入盒附接部110中并且被附接到盒附接部110。在下文中,只要有必要,墨盒30在附接状态下的这个姿态(附接姿态)还将称为竖立姿态。即,竖立姿态对应于附接姿态。换言之,当墨盒30被附接到盒附接部110时,墨盒30处于竖立姿态下。在竖立姿态下或在附接姿态下,存储在墨盒30的第一墨腔室32中的墨能够从第一墨腔室32流出以通过墨供应部34的墨供应端口71被供应到相应的墨针102中。即,当在附接姿态下或在竖立姿态下时,能够在打印机10中使用墨盒30。
具体地,如将在以后描述地,墨盒30包括前壁40、后壁41、上壁39和底壁42。当墨盒30(30M)处于竖立姿态下或在图4到10中示意的附接姿态下时,从后壁41朝向前壁40的方向与向前方向51一致;从前壁40朝向后壁41的方向与向后方向52一致;从上壁39朝向底壁42的方向与向下方向53一致,并且从底壁42朝向上壁39的方向与向上方向54一致。
在墨盒30的竖立姿态下,前壁40面向前或在向前方向51上定向;后壁41在前后方向上与前壁40隔开;上壁39在前后方向上位于前壁40和后壁41之间;并且底壁42在上下方向上与上壁39隔开。底壁42在前后方向上位于前壁40和后壁41之间。换言之,在墨盒30的竖立姿态下,前壁40面向前,后壁41面向后,底壁42面向下,并且上壁39面向上。
更具体地,当墨盒30处于附接姿态下或竖立姿态下时,前壁40的前表面构成墨盒30的前表面;后壁41的后表面构成墨盒30的后表面;上壁39的上表面构成墨盒30的上表面;并且底壁42的底表面构成墨盒30的底表面。即,在墨盒30的竖立姿态(附接姿态)中,前壁40的前表面面向前,后壁41的后表面面向后,底壁42的底表面面向下,并且上壁39的上表面面向上。
在下文中,为了简化解释,只要有必要,前壁40的前表面将称作前表面40;后壁41的后表面将简单地称作后表面41;上壁39的上表面将称作上表面39;并且底壁42的底表面将称作底表面42。
如在图4到10中所示意地,墨盒30(30M)包括基本长方体形状的盒体31。在竖立姿态下盒体31具有基本扁平形状,具有在上下方向(在重力方向上)上的高度、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和在前后方向上的深度,宽度小于高度和深度。盒体31包括前壁40、后壁41、上壁39、底壁42和侧壁37和38。
在墨盒30处于竖立姿态下或附接状态下的状态下,前表面40(前壁40的前表面)面向前,后表面41(后壁41的后表面)面向后,上表面39(上壁39的上表面)面向上,并且底表面42(底壁42的底表面)面向下。侧壁37和38延伸以与前壁40和后壁41交叉以便连接前壁40和后壁41。在墨盒30的竖立姿态(附接姿态)下,侧壁37和38的外表面分别面向右和面向左。
更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盒体31包括下壳31L和装配到下壳31L的上盖31U。在下壳31L内,第一墨腔室32和第二墨腔室33形成(见图8)。下壳31L包括底壁42,并且上盖31U包括上壁39。在盒体31中,构成下壳31L的后壁41的至少一部分能够透射光,使得能够从外部观察存储在第一墨腔室32和第二墨腔室33中的墨的液体表面。上盖31U的上表面构成盒体31的上表面39。
如在图7和8中所示意地,后表面41包括上部41U和下部41L。上部41U从下部41L向上定位。下部41L从上部41U向前定位。上部和下部41U和41L每一个是平表面。上部41U和下部41L彼此交叉但是不彼此正交。具体地,下部41L相对于上下方向倾斜以便朝向下表面42更加靠近前表面40地延伸。换言之,在本实施例中,上部41U构成后表面41在向后方向52上的最后部分。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上部41U还构成墨盒30的最后部分。在图10中,墨盒30的最后点被示意为点P5。
如在图4和图8中所示意地,下表面42相对于前后方向倾斜。具体地,假设下表面42具有前端42F和后端42R,底表面42相对于前后方向倾斜,使得前端42F相对于后端42R向下定位。下表面42(倾斜表面)的前端42F如将在以后描述地相对于IC板64向前定位。下表面42(倾斜表面)的后端42R被连接到后表面41的下部41L的下端。优选地,下表面42以2°到4°的角度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
如在图6和图7中所示意地,盒体31还包括属于下壳31L的副下壁48和连接壁49。副下壁48从下壁42向上定位。副下壁48从前壁40的下端向后延伸。在本实施例中,副下壁48的前端从墨供应部34的前端向前定位,并且副下壁48的后端从墨供应部34的前端向后定位。连接壁49连接下壁42(下表面42)和副下壁48。墨供应部34在从副下壁48向下并且从下表面42向上的位置处从连接壁49向前延伸。注意副下壁48的前端可以被布置在任意位置处,例如从墨供应部34的前端向后的位置处。
如在图4、图6-9A和图10中所示意地,属于上盖31U的上壁39具有阶梯形上表面。具体地,上表面39(上壁39的上表面)包括相对于上表面39的向前部分向上升高的向后部分。在下文中,只要有必要,向后部分将称作升高部39A。
第一突起43被设置在盒体31的上表面39上。更具体地,第一突起43被设置在上表面39的升高部39A处。第一突起43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并且位于上表面39(升高部39A)的基本左右中心处。第一突起43具有其表面面向后的后端。这个表面用作锁定表面151。
锁定表面151是平行于重力方向(向下方向53)的平面。即,锁定表面151在上下方向上并且在左右方向上延伸。在本实施例中,锁定表面151从盒体31的上表面39(升高部39A)向上延伸。在墨盒30被附接到盒附接部110的状态下,面向后的锁定表面151在接合区域E(在图5A中示意)中从其前面与锁轴145相接触。换言之,锁定表面151具有被构造为在墨盒30被附接到盒附接部110的状态下接合锁轴145的接合区域E。接合区域E在附接姿态下相对于IC板64向上定位。在前后方向上在锁定表面151(接合区域E)和锁轴145之间的接触(接合)使得墨盒30能够如将在以后描述地克服墨供应部34的螺旋弹簧78的偏压力地被保持在盒附接部110中。虽然在该实施例中锁定表面151在接合区域处接触锁轴145(表面接触),但是只要锁定表面151能够接收螺旋弹簧78的向后的推压力以维持墨盒30处于附接状态下,锁定表面151就可以在特定点处与锁轴145形成接触(点接触)。作为一个实例,锁定表面151可以在接合区域E内的接合点P3上与锁轴145形成接触(见图5A)。
第一突起43还包括水平表面154和倾斜表面155。水平表面154从锁定表面151的上边缘151U向前延伸。即,水平表面154从锁定表面151向前设置。水平表面154是在前后方向上并且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表面。水平表面154是在构成第一突起43的表面中最远离上表面39地定位的表面。水平表面154具有小于其前后尺寸的左右尺寸。倾斜表面155从水平表面154的前边缘向前并且向下延伸。即,水平表面154的前边缘是倾斜表面155的后边缘(在图7、8,9A和图10中被表示为点P1)。倾斜表面155相对于水平表面154向前设置。倾斜表面155是面向上和向前的表面。优选地,倾斜表面155以15°到25°的角度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换言之,锁定表面151和倾斜表面155经由水平表面154被彼此连接。因此,在锁定表面151和倾斜表面155之间的边界边缘不构成突脊状形状。倾斜表面155在前后方向上位于IC板64和锁定表面151之间。在将墨盒30插入盒附接部110中期间,在抵靠倾斜表面155和水平表面154并沿其滑动时,锁轴145被顺利地超过锁定表面151地朝后引导。
此外,盒体31(上盖31U)还包括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一对副上壁91。副上壁91中的一个从上壁39向前定位(将称作前副上壁91F),而另一个副上壁91从上壁39向后定位(将称作后副上壁91R)。前副上壁91F具有连接到前壁40的上端的前端和经由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连接壁95连接到上壁39的前端的后端。后副上壁91R具有连接到后壁41的上端的后端。前副上壁和后副上壁91F和91R相对于上表面39在前后方向上的中心部分向下定位。
操作部90还在从锁定表面151向后的位置处被设置在盒体31的上表面39(升高部39A)上。操作部90相对于后副上壁91R(后副上壁91R的上表面)向上设置并且被在前后方向上从那里隔开。操作部90具有基本平板状形状。具体地,操作部90从上表面39的升高部39A向上突出,并且然后被倾斜向后且向下弯曲。操作部90从上表面39的升高部39A向上突出至与第一突起43在上下方向上从升高部39A突出相同的程度。这里,“相同程度”意味着操作部90的上边缘相对于第一突起43的上边缘(即,相对于水平表面154)高0到1mm或低0到1mm地定位。操作部90经由构成上表面39的一部分(或升高部39A的一部分)的表面156被连接到锁定表面151的下边缘151L。肋94被设置在操作部90和后副上壁91F之间。肋94在上下方向上连接操作部90和后副上壁91R并且在前后方向上延伸。肋94具有小于在左右方向上的操作部90的尺寸和后副上壁91R的尺寸中的每一个的在左右方向上的尺寸。
操作部90具有斜对地面向上和面向后的表面。这个表面用作操作表面92。操作表面92和后副上壁91R至少部分地在上下方向上彼此对准。换言之,当从上方观察墨盒30时,操作表面92和后副上壁91R彼此重叠。在操作表面92上,多个凸起例如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多个凸脊93被形成为在前后方向上彼此隔开。这些凸脊93(作为该多个凸起)允许用户易于在视觉上辨识操作表面92。凸脊93还能够用于当他或她操作操作表面92时防止用户的手指在操作表面92之上滑移。
当从后面和从上面观察墨盒30时,操作表面92是可视的。用户操作操作表面92从而从操作表面92移除附接到盒附接部110的墨盒30。操作部90被固定到盒体31以便不相对于盒体31移动。例如,操作部90可以与盒体31一体地形成以便不相对于盒体31枢转。因此,从用户施加到操作表面92的力被直接传递到盒体31而不改变力的方向。
如在图4、图6-8、图9A和图10中所示意地,第二突起83还在从第一突起43向前的位置处被设置在盒体31的上表面39(升高部39A)处。第二突起83被设置在上盖31U处。第二突起83从第一突起43的前端向前延伸。即,第二突起83和第一突起43被彼此连接。第二突起83在与第一突起43相同的左右位置处形成。第二突起83支撑IC板64。第二突起83具有其上表面用作接触表面84的后端部。换言之,接触表面84被连接到倾斜表面155的下端(前端)并且从那里向前延伸。接触表面84面向上(即,平上表面)。即,接触表面84在前后方向上位于IC板64和锁定表面151之间。在墨盒30被附接到盒附接部110的状态下,接触表面84与盒附接部110的定位部107相接触,由此关于上下方向提供墨盒30相对于盒附接部110的定位。接触表面84是不能够相对于IC板64移动的表面。在本实施例中,接触表面84由与支撑IC板64的构件(即上盖31U)相同的材料制成。倾斜表面155可以具有任意构造。例如,不需要在接触表面84和锁定表面151之间形成连续表面。可替代地,例如,具有接触表面84的第二突起83和具有锁定表面151的第一突起43可以不被形成为彼此连续。即,第二突起83和第一突起43可以被分开地设置在上表面39上以便从上表面39向上突出。
注意,构成墨盒30的前表面、后表面、顶表面、底表面和侧表面不需要分别被构造为一个平坦平面。即,墨盒30的前表面能够是当从它的前侧观察处于它的竖立姿态下的墨盒30时能够看到并且相对于墨盒30的前后中心向前定位的任何表面(一个或多个)。在本实施例中,前表面40(即,连接副下壁48和前副上壁91F的前壁40的前表面)和连接副下壁48和底壁42(底表面42)的连接壁49的前表面构成墨盒30的前表面。而且,连接前副上壁91F和上壁39的连接壁95也构成墨盒30的前表面。另一方面,墨盒30可以不具有副下壁48和前副上壁91F。换言之,墨盒30的前表面40可以被构造为连续地连接上表面39和下表面42的一个表面。
类似地,墨盒30的后表面能够是当从它的后侧观察处于它的竖立姿态下的墨盒30时能够看到并且相对于墨盒30的前后中心向后定位的任何表面(一个或多个)。墨盒30的上表面能够是当从上方观察处于它的竖立姿态下的墨盒30时能够看到并且相对于墨盒30在上下方向上的中心向上定位的任何表面(一个或多个)。墨盒30的下表面能够是当从下方观察处于它的竖立姿态下的墨盒30时能够看到并且相对于墨盒30在上下方向上的中心向下定位的任何表面(一个或多个)。这同样适用于墨盒30的侧表面。
如在图4、图6-8、图9A和图10中所示意地,还在上表面39(上壁39的上表面)处设置挡光板67。具体地,挡光板67在相对于升高部39A向前的位置处从上表面39向上突出。在本实施例中,挡光板67与上盖31U一体地形成。挡光板67在前后方向上延伸。挡光板67相对于第二突起83向前定位。挡光板67被连接到支撑在其上设置IC板64的第二突起83的升高部39A。换言之,构成上表面39的一部分的升高部39A还用作支撑IC板64的支撑部。
挡光板67还相对于IC板64向前并且向下定位。在本实施例中,挡光板67是由包含能够吸收光的着色材料(例如碳黑颜料)的树脂制成的板。可替代地,可以通过将不能透射光的材料诸如铝附接到能够透射光的板的侧表面而构造挡光板67。
挡光板67具有其左右尺寸(在图14中示意的宽度W1)小于其前后尺寸的平板状形状。挡光板67具有前表面67b、左侧表面和右侧表面67a、上表面67c和倾斜表面67d。
挡光板67的前表面67b是在墨盒30的竖立姿态下面向前的表面。前表面67b用作墨盒30的干涉表面67b。即,干涉表面67b在墨盒30的竖立姿态下面向前。干涉表面67b从盒体31的上表面39向上延伸。换言之,干涉表面67b是从盒体31的上表面39向上延伸的平面。干涉表面67b是在上下方向上并且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平坦平面。墨盒30M的干涉表面67bM被构造为当墨盒30M被插入插入空间111中的不同于规定的插入空间111M的任何一个中时朝着门108中的除了对应的门108M之外的任何一个抵靠。即,墨盒30M的干涉表面67bM被设计成在墨盒30M被插入插入空间111C或插入空间111Y或插入空间111K中的情形下朝着门108C或门108Y或门108K抵靠。更具体地,墨盒30M的干涉表面67bM被设计成在将墨盒30M插入除了插入空间111M之外的插入空间111C、插入空间111Y和插入空间111K中的任何一个之中期间,即在插入墨盒30M直至墨盒30M被完全附接到盒附接部110以处于附接姿态下的过程中抵靠门108C、门108Y和门108K中的任何一个。
挡光板67的两个侧表面67a从干涉表面67b向后定位。分别面向右和向左的两个侧表面67a用作挡光板67的挡光表面67a。倾斜表面67d是连接上表面67c的前边缘和干涉表面67b的上边缘的倾斜表面。倾斜表面67d面向前和向上。倾斜表面67d的后边缘,即上表面67c的前边缘(在图7、8,9A、10中表示为点P2)是挡光板67的最高部分。干涉表面67b的上边缘相对于第一突起43的上表面(水平表面154和倾斜表面155)稍微向下定位。干涉表面67b从IC板64的电极65向前并且向下定位。
如在图6和图9A中所示意地,挡光板67的两个侧表面67a(挡光表面67a)从干涉表面67b的左端和右端向后延伸(还见图和12)。即,干涉表面67b和每一个侧表面67a在前后方向上彼此对准。此外,参考图8,干涉表面67b相对于前壁40的内表面40R(后表面)向后定位,如将在以后描述地,该内表面40R限定第一墨腔室32的前边缘。
挡光板67被构造为阻挡从光发射部向光接收部在左右方向上行进的光学传感器113的光。更具体地,当从光学传感器113的光发射部发射的光在到达光接收部之前在挡光板67的右侧表面或左侧表面67a上入射时,在光接收部处接收的光的强度小于预定强度,例如零。注意挡光板67可以完全阻挡在左右方向上行进的光,或可以部分地衰减光,可以折射光以改变其行进方向,或可以完全地反射光。
如在图6-9A和图10中所示意地,挡光板67(67M)形成有切口66(66M)。切口66被构造为允许光在左右方向上通过那里(光透射部)。切口66是通过切除挡光板67的上端部的一部分而提供的空间。换言之,切口66从挡光板67的上表面67c向下凹进。切口66在前后方向上并且在左右方向上延伸。切口66在当具有设有切口66的挡光板67的墨盒30被安装在对应的插入空间111中时在左右方向上与对应的光学传感器113一致的位置处形成。换言之,在墨盒30被附接到盒附接部110的状态下,所附接的墨盒30的挡光板67的切口66位于对应的光学传感器113的光发射部和光接收部之间。因此,来自对应的光学传感器113的光发射部的光不被切口66阻挡,并且被接收在光接收部处。
注意,本实施例的挡光板67设有作为光透射部的切口66。然而,只要来自光学传感器113的光发射部的光能够通过光透射部,则挡光板67的光透射部可以并不是必要地被设置成切口。例如,光透射部可以被设置成在左右方向上穿过挡光板67的一部分的通孔,或被设置成设置在挡光板67中的透明板。
更加精确地,在本实施例中,在图9A中被虚线D包围的每一个侧表面67a的一部分用作挡光板67的挡光部分。即,从对应的光学传感器113的光发射部发射的光被构造为在插入墨盒30期间在挡光表面67a中的一个的这个部分D上入射。这个部分D能够在插入墨盒30期间阻挡或衰减来自光学传感器113的入射光并且因此被构造为通过光学传感器113由控制器117检测。这个部分D可以用作挡光板67的检测表面D。这个检测表面D具有还构成切口66(光透射部)的前边缘的后边缘Dr。在墨盒30的附接状态下,光学传感器113被定位成与切口66相对。这意味着,在挡光表面67a中,来自光学传感器113的光在检测表面D上入射但是不能在从切口66向后定位的部分上入射。
挡光板67可以不形成有切口66。例如,在图17中描绘的墨盒30C的挡光板67不形成有切口66。在切口66不在挡光板67中形成的情形下,当墨盒30被附接到盒附接部110时,挡光板67的侧表面67a中的一个在左右方向上与光学传感器113的光发射部相对。因此,从光学传感器113的光发射部发射的光受到挡光板67阻挡并且不被接收在光接收部处。
根据墨盒30的类型,墨盒30可以包括或者可以不包括切口66。例如,墨盒30的类型可以根据存储在墨盒30中的墨色、初始墨量(较大或较小)或墨类型(颜料墨或染料墨)而改变。在本实施例中,对于每一种颜色,墨盒30被构造为存储不同的初始墨量。具体地,存储品红色墨的墨盒30M能够被分类成两个类型:较大量类型和较小量类型。较大量类型的墨盒30M作为它的初始墨量在第一墨腔室32中存储比存储在较小量类型的墨盒30M的第一墨腔室32中的初始墨量大的墨量。在这个实例中,较大量类型的墨盒30M包括形成有切口66M的挡光板67M,而较小量类型的墨盒30M包括不带切口66M的挡光板67M。在本实施例中,如将在以后详细描述地,能够基于切口66在挡光板67中存在与否确定附接到盒附接部110的墨盒30的类型(即,初始墨量)。
如在图6到图8中所示意地,IC板64被设置在第二突起83的上端处和挡光板67和第一突起43之间。IC板64位于向下凹进并且在第二突起83中形成的凹部中,该凹部从接触表面84向前定位。IC板64从下方受到第二突起83支撑。具体地,虽然未详细地在绘图中描绘,但是可光固化树脂被填充在第二突起83的凹部中,由此IC板64被附着到第二突起83。
IC板64例如包括基板、IC(未示意)和安装在基板的上表面上的四个电极65。基板例如由硅制成。IC是半导体集成电路并且以可读方式存储示意涉及墨盒30的信息诸如批号、制造日期和墨色的数据。可替代地,IC板64可以由设有IC和电极的具有柔性的柔性板(基板)形成。
电极65被电连接到IC。该四个电极65每一个在前后方向上延伸。该四个电极65被在左右方向上彼此隔开地布置。该四个电极65被布置在基板的上表面上使得电极65向上暴露以允许从上方电接入那里。IC板64的电极65与每一个在接触点P4(在图10中示意)处的对应的触头106形成接触以在将墨盒30插入盒附接部110中期间被电连接于此,并且在墨盒30被附接到盒附接部110的状态下被电连接到对应的一组触头106。
如在图9A和图10中所示意地,IC板64相对于墨供应部34的墨供应端口71向后布置。IC板64被从锁定表面151向前设置。IC板64还从锁定表面151的上边缘151U向下但是相对于挡光板67向上定位。此外,如在图4中所示意地,IC板64在附接姿态下在向前方向51上相对于墨针102的远端102E向后定位。
如上所述,连接壁95连接前副上壁91F和上壁39。即,连接壁95从前副上壁91F的后端向上延伸。连接壁95面向前。空气连通端口96在连接壁95中形成。即,空气连通端口96相对于盒体31在上下方向上的尺寸中心向上设置。空气连通端口96是在连接壁95中形成的通孔。空气连通端口96具有基本圆形截面(见图6)并且具有大于盒附接部110的相应的杆125的外径的内径。杆125被构造为在将墨盒30插入盒附接部110中期间进入空气连通端口96。
<盒体31的内部构造>
如在图8中所示意地,第一墨腔室32、第二墨腔室33、墨阀腔室35和空气阀腔室36被设置在盒体31的内侧。
第一墨腔室32和空气阀腔室36被分隔壁44分隔。第一墨腔室32和第二墨腔室33被分隔壁45分隔。分隔壁44和分隔壁45这两者都是在前后方向上并且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壁。分隔壁44和分隔壁45被在上下方向上彼此相对地设置。通孔46在分隔壁44中形成。第一墨腔室32和空气阀腔室36通过通孔46彼此连通。
如在图8中所示意地,具体地,第一墨腔室32是由以下表面包围的空间:分隔壁44的下表面44L、分隔壁45的上表面45U和前壁40的内表面40R,后壁41的内表面41F(后壁41的前表面)和侧壁37和38的内表面。下表面44L和上表面45U分别限定第一墨腔室32的上边缘和下边缘。侧壁37和38的内表面40R、内表面41F和内表面分别限定第一墨腔室32的前、后和侧边缘。内表面40R是前壁40的后表面,即,与前表面40(前壁40的前表面)相对的表面。内表面41F是后壁41的前表面,即,与后表面41(后壁41的后表面)相对的表面。侧壁37和38的内表面是与侧壁37和38的外表面相对的表面。在图7中,侧壁38的内表面未示意。
第二墨腔室33在墨盒30的竖立姿态下从第一墨腔室32向下定位。第二墨腔室33能够在其中存储墨。第二墨腔室33具有小于第一墨腔室32的容量的容量。即,在第二墨腔室33中比在第一墨腔室32中存储更小的墨量。
第二墨腔室33和墨阀腔室35被分隔壁50分隔。第二墨腔室33通过在分隔壁45(见图8)中形成的连通端口47与第一墨腔室32连通。第二墨腔室33通过在分隔壁50中形成的通孔99与墨阀腔室35连通。分隔壁50限定墨阀腔室35的后边缘,即墨供应部34(见图8)的后边缘75R。
第二墨腔室33是由以下表面包围的空间:分隔壁45的下表面45L、下壁42的上表面42U、分隔壁50的后表面50R、后壁41的内表面41F和侧壁37和38的内表面。下表面45L和上表面42U分别限定第二墨腔室33的上边缘和下边缘。后表面50R、内表面41F和侧壁37和38的内表面分别限定第二墨腔室33的前、后和侧边缘。
在空气阀腔室36内,设置阀97和螺旋弹簧98。空气阀腔室36能够通过在连接壁95中形成的空气连通端口96与环境空气连通。阀97能够在密封空气连通端口96的关闭位置和从空气连通端口96分离的打开位置之间移动。螺旋弹簧98被从阀97向后设置从而能够在前后方向上扩大和收缩。螺旋弹簧98在向前方向51(朝向空气连通端口96)上推压阀97。因此,在未施加任何外力的状态下,阀97与空气连通端口96相接触以密封空气连通端口96。螺旋弹簧98具有小于墨供应部34的螺旋弹簧78的弹簧常数的弹簧常数。
顺便提及,用于密封空气连通端口96的构件不限于阀97。例如,密封件可以被可移除地附贴到连接壁95以密封空气连通端口96。
在将墨盒30插入盒附接部110中期间,盒附接部110的杆125进入空气连通端口96的内侧,由此克服螺旋弹簧98的偏压力从关闭位置朝向打开位置向后移动阀97。当阀97被杆125从空气连通端口96分离并且处于分离位置时,第一墨腔室32向大气开放。
墨供应部34被设置在构成墨盒30的前表面的连接壁49处。墨供应部34具有柱形外形。更具体地,墨供应部34包括中空柱形筒体75和衬垫76。筒体75从连接壁49向前突出。筒体75具有向墨盒30的外部打开的前端。筒体75在其中限定用作墨阀腔室35的内部空间。
衬垫76被设置在筒体75的打开的前端处。衬垫76是圆盘形构件并且具有形成有通孔的中心部分。衬垫76由弹性材料诸如橡胶或弹性体制成。通孔在前后方向上贯穿衬垫76的中心部分以提供限定墨供应端口71的管形内周表面。墨供应端口71具有稍微小于墨针102的外径的直径。
在墨阀腔室35内,设置了阀77和螺旋弹簧78。阀77能够在前后方向上移动以打开和关闭穿过衬垫76的中心部分的墨供应端口71。螺旋弹簧78向前偏压阀77。因此,在不施加外力的情况下,阀77关闭衬垫76的墨供应端口71。
当墨盒30在阀77关闭墨供应端口71的状态下被插入盒附接部110中时,墨针102进入墨供应端口71。进入墨供应端口71中的墨针102的外周表面与限定墨供应端口71的内周表面形成接触以在使得衬垫76弹性地变形时与其提供液密密封。当墨针102的远端102E穿过衬垫76的墨供应端口71并且进入墨阀腔室35的内侧时,墨针102的远端102E与阀77形成接触。在墨盒30被进一步插入盒附接部110中时,墨针102的远端102E克服螺旋弹簧78的偏压力向后移动阀77,由此从墨供应端口71分离阀77以打开墨供应端口71。因此,阀腔室35中的墨被允许流动到墨针102的内部空间中。
注意,作为阀77的替代,墨供应部34可以用膜关闭。在此情形下,墨供应端口71可以由筒体75的前端而非由衬垫76限定。可替代地,墨供应端口71可以被构造为被不带通孔的密封构件关闭。在此情形下,墨供应端口71可以通过将墨针102刺入密封构件中而形成,并且当墨针102被从密封构件移除时通过密封构件自身的弹性被关闭。仍然可替代地,墨供应部34不需要被设置成柱形构件。例如,通孔可以在前壁40中形成以在其厚度方向(前后方向)上穿过前壁40。墨供应部部分地由前壁40限定。
参考图9A,这里,假定包括点P1和点P2并且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假想平面X1。如以上解释地,点P1表示倾斜表面155和水平表面154彼此连接的边界边缘;并且点P2表示挡光板67的上表面67c的前边缘。在本实施例中,假想平面X1倾斜以朝前地向下延伸。IC板64被设置在假想平面X1下方。
更具体地,假定在假想平面X1和盒体31的上表面39之间限定的区域,即,在盒体31的上表面39上方并且在假想平面X1下方的空间。IC板64被设置在这个区域内。此外,挡光板67的侧表面67a、切口66、IC板64、接触表面84和倾斜表面155全部在上下方向上在上表面39和假想平面X1之间限定的区域内被在前后方向上设置在点P1和点P2之间。换言之,能够从墨盒30上方或左侧或右侧接入的构件全部被设置在这个区域内。换言之,在本实施例的墨盒30中,不存在任何延伸成越过在点P1和点P2之间的假想平面X1的构件。即,在墨盒30的上表面39上位于点P1和点P2之间的所有的构件中,倾斜表面155的上边缘(点P1)是最高点,并且挡光板67的上表面67c的前边缘(点P2)是第二最高点。
在向前方向51上,锁定表面151、IC板64和挡光板67从后表面41朝向前表面40按照这个次序布置。在上下方向上,挡光板67、IC板64和锁定表面151朝上按照这个次序布置。更具体地,挡光板67、IC板64和锁定表面151的最上部在向上方向54上以叙述的次序朝上布置。
此外,如在图14中所示意地,第一突起43具有大于挡光板67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W1的在左右方向上的尺寸或宽度(宽度W3)。即,第一突起43具有比挡光板67宽的宽度(W3)并且相对于挡光板67进一步向上地从上表面39突出。第一突起43被设计成针对外部损坏,诸如例如在墨盒30跌落到地板上时可能受到遭受的冲击保护挡光板67。
此外,参考图8,挡光板67在前后方向上相对于墨盒30的重心G向前定位,而锁定表面151在前后方向上相对于墨盒30的重心G向后定位。换言之,在前后方向上,与重心G到前表面40相比,挡光板67更加靠近前表面40定位。在前后方向上,与重心G到后表面41相比,锁定表面151更加靠近后表面41定位。
参考图10,其中墨盒30处于附接姿态下或竖立姿态下,IC板64在前后方向上相对于墨供应部34的墨供应端口71向后定位。此外,IC板64在前后方向上相对于限定墨供应部34的后边缘75R的分隔壁50向后定位。接触表面84也相对于墨供应部34的墨供应端口71向后定位。IC板64、接触表面84和倾斜表面155从前向后按照这个次序在前后方向上对准。更具体地,参考图9B和图13A到图13D,假定假想平面X2,该假想平面X2通过IC板64的左右中央,并且假想平面X2平行于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延伸。在本实施例中,这个假想平面X2还在左右方向上穿过接触表面84,倾斜表面155和锁定表面151的中心。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假想平面X2还穿过墨供应端口71的左右中心。
同样,在前后方向上在IC板64和倾斜表面155之间的上表面39上,倾斜表面155的上边缘(点P1)是最上位置。接触表面84相对于IC板64上的电极65稍微更高地定位,但是低于倾斜表面155的上边缘(点P1)地定位。接触表面84位于与倾斜表面155的下边缘基本相同的水平处或相对于倾斜表面155的下边缘稍微更低地定位。
墨供应部34、IC板64和锁定表面151从前向后按照这个次序在前后方向上对准。更具体地,参考图8和图10,IC板64在前后方向上相对于墨供应部34(墨供应端口71)向后布置。此外,IC板64和接触表面84在前后方向上彼此对准。
挡光板67在前后方向上位于墨供应部34的墨供应端口71和IC板64之间。挡光板67还低于IC板64的上表面(即电极65)地定位。底表面42的前端42F相对于IC板64向前定位。
图10总结了在墨盒30的上述元件之间的位置关系。
距离D1大于距离D2(D1>D2)。这里,距离D1被定义为在前后方向上在墨供应端口71(即,墨供应端口71在其中打开的墨供应部34的前端面)和锁定表面151上的接合点P3之间的距离。距离D2被定义为在前后方向上在锁定表面151上的接合点P3和后表面41的上部41U(后表面41上的最后点P5)之间的距离。此外,距离D2比距离D5短(D2<D5)。距离D5被定义为在前后方向上在IC板64的电极65上的接触点P4和锁定表面151上的接合点P3之间的距离。距离D5大于距离D6(D5>D6)。距离D6被定义为在前后方向上在IC板64的电极65上的接触点P4和接触表面84的前后中心之间的距离。
此外,距离D3比距离D4长(D3>D4)。距离D3被定义为在上下方向上在墨供应端口71的竖直中心和锁定表面151的上边缘151U之间的距离。距离D4被定义为在上下方向上在墨供应端口71的竖直中心和接触表面84之间的距离。更进一步地,距离D4比距离D7短(D4<D7),其中距离D7被定义为在上下方向上在墨供应端口71的竖直中心和倾斜表面155的上端151U之间的距离。电极65上的接触点P4被以距离D8从墨供应端口71(墨供应端口71在其中打开的墨供应部34的前端面)隔开。即,距离D8被定义为在前后方向上在墨供应端口71(墨供应端口71在其中打开的墨供应部34的前端面)和IC板64的电极65上的接触点P4之间的距离。
优选地,距离D1可以范围从90mm到95mm;距离D2可以范围从20mm到25mm;距离D3可以范围从71mm到80mm;距离D4可以范围从70mm到73mm;距离D5可以范围从30mm到35mm;并且距离D6可以范围从10mm到13mm。这些数字只是实例,并且不应该被限制于此。
注意,在本实施例中,在挡光板67、IC板64和锁定表面151中,挡光板67最靠近限定墨盒30的最前边缘的前表面40(前壁40的前表面)定位。即,挡光板67是在被构造为从外部接入的那些元件中(即,在挡光板67、IC板64和锁定表面151中)最靠近墨盒30的最前边缘定位的元件。因此,在前后方向上在最后点P5和接合点P3之间的距离D2比在前后方向上在最前边缘(前壁40的前表面)和挡光板67的前边缘(即,干涉表面67b)之间限定的距离D9短。
<墨盒30C、30M、30Y和30K的比较>
<墨盒30K>
就墨色和第一墨腔室32的容量而言,墨盒30K不同于墨盒30C、30M和30Y。
墨盒30K存储黑色的墨。如在图11A到图15中所示意地,墨盒30K不同于墨盒30C、30M和30Y之处在于墨盒30K的盒体31具有大于墨盒30C、30M和30Y的盒体31的左右尺寸的左右尺寸。因此,墨盒30K的第一墨腔室32的容量大于墨盒30C、30M和30Y的第一墨腔室的容量。
参考图13A到图13D,在向右方向55上与墨盒30C、30M和30Y每一个的侧表面37距假想平面X2相比,墨盒30K的侧表面37(在图13A中标为37K)更加远离假想平面X2地定位。墨盒30K的左右尺寸被定义为在左右方向上在墨盒30K的盒体31的外边缘之间的距离(即,在墨盒30K的盒体31的侧表面37K和侧表面38之间的距离)。
此外,参考图13A到图13D,用于墨盒30C、30M和30Y的第一突起43和第二突起83在上表面39的左右中心处被设置在上表面39上。另一方面,在墨盒30K的盒体31的上表面39上,第一突起43和第二突起83被布置成从盒体31的上表面39的左右中心偏移。更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墨盒30K的第一突起43和第二突起83在相对于盒体31的上表面39的左右中心向左偏移的位置处被设置在上表面39上。另一方面,用于墨盒30C、30M和30Y的第一突起43和第二突起83在其左右中心处被设置在上表面39上。
墨盒30C、30M、30Y和30K就挡光板67的左右位置而言是彼此不同的。即,如在图13A到13D中所示,在墨盒30C、30M、30Y和30K之间,相应的挡光板67C、67M、67Y和67K在左右方向上的具体位置彼此不同。
参考图13A和图14,关于墨盒30K,挡光板67K的左右位置在左右方向上不落入IC板64的宽度内。即,墨盒30K的挡光板67K不在前后方向上与IC板64(第二突起83和第一突起43)相对准。
更具体地,如在图14中所示意地,在墨盒30K中,挡光板67K的宽度W1小于宽度W2(W1<W2),其中宽度W2被定义为在墨盒30K中在左右方向上在上表面39的右边缘(右侧表面37K)和干涉表面67b的右边缘(即,挡光板67K的右侧表面67a)之间的距离(尺寸)。换言之,宽度W2是在墨盒30K中在左右方向上在上表面39的外边缘中的一个(上表面39的右边缘)和挡光板67K的挡光表面67a中的一个(或者,干涉表面67b的外边缘中的一个)之间的最短距离。注意,在墨盒30K中,在左右方向上与上表面39的左边缘(左侧表面38)到挡光板67K的右侧表面67a相比,上表面39的右边缘(右侧表面37K)更加靠近挡光板67K的右侧表面67a(干涉表面67b的右边缘)。
此外,参考图14,假定表示墨盒30M(30C、30Y)的盒体31在左右方向上的最外边缘的假想平面X3。即,在本实施例中假想平面X3对应于墨盒30M(30C、30Y)的侧表面37。墨盒30K的挡光板67K在左右方向上相对于假想平面X3向外定位,即,相对于假想平面X3与假想平面X2相对。换言之,在左右方向上,距离L1大于距离L2(L1>L2),其中距离L1是在挡光板67K的侧表面67a(左侧表面67aK)和假想平面X2之间的距离;并且距离L2是在左右方向上在假想平面X2和墨盒30M(30C、30Y)的盒体31的最外边缘之间的最短距离(即,在本实施例中在左右方向上在假想平面X2和侧表面38之间的距离)。即,在墨盒30K中,挡光板67K的干涉表面67b(67bK)不在前后方向上与IC板64相对准并且从假想平面X2朝右偏移。或挡光板67K的干涉表面67b(67bK)和IC板64被布置在左右方向上彼此不同的位置处。
另一方面,参考图13B到图13D,墨盒30C、30M、30Y的挡光板67C、67M和67Y全部被布置在左右方向上落入IC板64的宽度(第二突起83和第一突起43的宽度)内的这种左右位置处。然而,在左右方向上挡光板67C、67M和67Y的具体位置彼此不同。
更具体地,如在图13B和图15中所示意地,墨盒30M的挡光板67M位于假想平面X2上以沿着假想平面X2延伸。在本实施例中,挡光板67M的干涉表面67bM与假想平面X2交叉。如在图13C中所示意地,墨盒30C的挡光板67C相对于假想平面X2向左定位。即,挡光板67C的干涉表面67bC相对于假想平面X2向左偏移地定位。换言之,在左右方向上与墨盒30M的干涉表面67bM到上表面39的左边缘(左侧表面38)相比,墨盒30C的干涉表面67bC更加靠近上表面39的左边缘(左侧表面38)。如在图13D中所示意地,墨盒30Y的挡光板67Y相对于假想平面X2向右定位。即,挡光板67Y的干涉表面67bY相对于假想平面X2向右偏移地定位。换言之,挡光板67C、67Y的干涉表面67bC、67bY在左右方向上远离假想平面X2地定位并且从IC板64在左右方向上的中心偏移。
<墨盒30相对于盒附接部110的附接/拆卸>
接着,将参考图4、图5A、图5B、图16和图17描述用于将墨盒30附接到盒附接部110的过程。在图4、图5A、图5B、图16和图17中,作为一个实例描绘墨盒30M。
如在图8中所示意地,在被附接到盒附接部110之前的墨盒30中,阀77关闭衬垫76的墨供应端口71。因此,此时,向墨盒30的外部的墨流被中断。此外,在这种状态下,阀97关闭空气连通端口96。因此,第一墨腔室32不向大气打开。此外,在墨盒30被附接到盒附接部110之前,壳体101的开口112在关闭位置处被盖114关闭。
为了将墨盒30插入盒附接部110中/将其从盒附接部110移除,用户将盖114从关闭位置枢转到打开位置。
墨盒30被构造为在竖立姿态下,即在盒体31的前表面40面向前并且盒体31的上表面39面向上的这种姿态下通过盒附接部110的开口112插入壳体101中。因为盒体31的后表面41的上部41U相对于下部41L向后定位,即,因为与下部41L到用户相比,上部41U更加靠近用户定位,所以用户向前推动上部41U以将墨盒30插入盒附接部110中。墨盒30的底部部分因此进入设置在壳体101的底表面中的对应的引导沟槽109。
在墨盒30被进一步插入壳体101中时,墨供应部34进入对应的引导部105。同时,杆125进入对应的空气连通端口96中。
此外,挡光板67的干涉表面67b到达盒附接部110的对应的门108处。例如,在墨盒30M被插入壳体101的规定插入空间111M中的情形下,挡光板67M的干涉表面67bM的左右位置与门108M的狭缝119M的左右位置一致。因此,在墨盒30M的盒体31沿着对应的引导沟槽109在向前方向51上移动时,干涉表面67bM穿过狭缝119M而不朝向门108M的对置壁118抵靠,并且移动经过门108M以如在图16中描绘被从门108M向前定位。锁定表面151进而从锁轴145向后定位。
这里,作为比较例,假定墨盒30C被插入不对应于墨盒30C的插入空间111M中。在此情形下,因为干涉表面67bC的左右位置不与狭缝119M的左右位置一致,所以如在图18中所示意地,在墨盒30C的盒体31沿着引导沟槽109在向前方向51上移动时,干涉表面67bC朝着门108M的对置壁118抵靠。墨盒30C的干涉表面67bC因此不能穿过狭缝119M。作为结果,墨盒30C不能被从在图18中描绘的状态在向前方向51上进一步向前插入。因此,墨针102不将墨盒30C的阀77从衬垫76分离。即,墨供应端口71尚不被墨针102打开并且因此墨供应部34不被连接到墨针102。进而可替代地,当干涉表面67bC朝着门108M的对置壁118抵靠时,墨针102可以被在前后方向上从墨供应部34的墨供应端口71分离。在本实施例中,“墨供应部34被连接到墨针102”表示墨针102将阀77从墨供应端口71分离并且墨供应端口71被打开的状态。因此,在图18中,因为墨针102与衬垫76相接触但是阀77仍然关闭墨供应端口71,所以墨供应部34不被连接到墨针102。
以此方式,墨盒30的挡光板67能够在功能上用作物理密钥(physical key)以查看墨盒30是否被插入盒附接部110的插入空间111中的正确的一个(指派的插入空间111)中。
在墨盒30M在通过门108M之后被在向前方向51上进一步插入时,墨针102穿过墨供应端口71以克服螺旋弹簧78的偏压力将阀77从衬垫76分离。作为结果,相对于盒附接部110,墨供应部34的竖直位置被固定。在这种状态下,墨盒30M整体上被施加了墨供应部34的螺旋弹簧78的偏压力从而墨盒30M被向后推压。已经进入空气连通端口96中的杆125朝着阀97抵靠以克服螺旋弹簧98的偏压力将阀97从空气连通端口96分离。作为结果,第一墨腔室32通过通孔46、空气阀腔室36和空气连通端口96向大气打开。
此外,第一突起43到达锁轴145,并且倾斜表面155与锁轴145形成接触并且相对于锁轴145在向前方向51上滑动地移动。
墨盒30M被施加了在向后方向52上作用的由被压缩的螺旋弹簧78和98产生的偏压力。由螺旋弹簧78和98每一个产生的偏压力的幅度由其弹簧常数和其被从它的自然长度压缩的距离确定。螺旋弹簧98的弹簧常数小于螺旋弹簧78的弹簧常数。螺旋弹簧78的压缩距离(将阀77从墨供应端口71分离的距离)大于螺旋弹簧98的压缩距离(将阀79从空气连通端口96分离的距离)。作为结果,在墨盒30M被容纳在盒附接部110中的状态下,由螺旋弹簧78产生的偏压力的幅度大于由螺旋弹簧98产生的偏压力的偏压力幅度。
因为用户推动后表面41的上部41U,所以墨盒30M还被施加了在图16中在逆时针方向上作用的旋转力矩。然而,克服这个旋转力矩,在倾斜表面155和锁轴145之间的接触引起墨盒30M在图17中的顺时针方向上绕墨针102被插入其中的衬垫76的墨供应端口71的中心C枢转。即,在本实施例中墨供应端口71的中心C用作墨盒30的枢转中心。
顺便提及,墨盒30的枢转中心的位置可以根据墨针102的形状和墨供应端口71的形状而改变。在本实施例中,实际上,如在图4和图17中所示,枢转中心是墨针102和管状墨供应端口71的内周表面彼此接触的部分PP的中心。在本实施例中,枢转中心是墨针102接触限定墨供应端口71的衬垫76的内周表面的部分PP的中心。只要有必要,墨针102和墨供应端口71(衬垫76的内周表面)彼此接触的这个部分PP将在下文中称作指定部分PP。墨盒30因此在图16和图17中示意的姿态下被在向前方向51上插入。在下文中,在图16和图17中示意的姿态称作第二姿态。
因为盒体31的下表面42相对于前后方向(水平方向)倾斜,所以在下表面42和引导沟槽109的底表面之间可以获得一定空间。这个空间允许墨盒30M在顺时针方向上的上述枢转运动。
此外,因为空气连通端口96的内径大于杆125的外径,所以也在杆125和空气连通端口96之间设置了一定空间。这个空间也允许墨盒30在顺时针方向上的枢转运动。换言之,在墨盒30被附接到盒附接部110的状态下,杆125和空气连通端口96不彼此接触。即,不在杆125和空气连通端口96之间执行竖直定位。
在第二姿态下,还在上下方向上在IC板64的电极65和对应的一组触头106之间设置了一定空间。即,电极65和触头106被在上下方向上彼此分离。此外,在由于墨盒30M的顺时针枢转引起的第二姿态下,接触表面84位于对应的定位部107下方。因此在上下方向上在定位部107和接触表面84之间形成一定空间。即,定位部107和抵靠部分84被在上下方向上彼此分离。
在墨盒30M克服螺旋弹簧78的偏压力被从图16中示意的状态进一步在向前方向51上向前插入时,第一突起43的倾斜表面155和水平表面154向前移动超过锁轴145,从而如在图17中所示意地到达与锁轴145到端壁相比更加靠近壳体101的端壁的位置。在处于第二姿态下的墨盒30M中,锁定表面151相对于锁轴145更低地定位。
如上所述,由于用户在后表面41的上部41U上向前推动,墨盒30M(30)被施加了在图17中在逆时针方向上作用的旋转力矩。而且,还由于设置在空气阀腔室36中的螺旋弹簧98的偏压力而在墨盒30M(30)中产生了在图17中在顺时针方向上作用的旋转力矩。在倾斜表面155和水平表面154不再朝着锁轴145抵靠的状态下,由于用户克服螺旋弹簧98的偏压力的推力而引起了墨盒30M(30)绕枢转中心C在图17中在逆时针方向上枢转。接触表面84由此从下方与定位部107形成接触。
此时,锁定表面151面向后并且在前后方向上与锁轴145相对。当用户停止在向前方向51上推动墨盒30M(30)时,墨盒30M(30)被螺旋弹簧78的偏压力向后移动。锁定表面151因此向后移动以从其前面朝着锁轴145抵靠。在锁定表面151和锁轴145之间的这个接触限制墨盒30在向后方向52上进一步向后移动。即,通过在锁定表面151和锁轴145之间的接触提供了墨盒30M(30)相对于盒附接部110在前后方向上的定位。
此外,因为此时接触表面84从下方抵靠定位部107,所以还限制了墨盒30M(30)向上移动。即,防止了墨盒30M(30)进一步绕中心C在逆时针方向上枢转。在接触表面84和定位部107之间的这个抵靠因此提供墨盒30M(30)在上下方向上的定位。作为结果,如在图4中所示意地,墨盒30M(30)在盒附接部110的对应的插入空间111M(111)中被固定就位。为了解释的目的,在下文中,只要有必要,在图4中示意的墨盒30M(30)的姿态(附接姿态)还将称作第一姿态。因此,墨盒30M(30)到盒附接部110的附接完成。换言之,墨盒30能够绕墨供应端口71的中心C枢转以在第一姿态和第二姿态之间移动。
在该实施例中,当墨盒30在锁定表面151与锁轴145接合的情况下相对于盒附接部110被固定就位时,“墨盒30的插入”被视为完成。即,只是因为墨针102被插入墨供应部34中,所以“墨盒30的插入”不被视为结束。
在第一姿态(附接姿态)中,以下的力作用在墨盒30上。
即,由于:墨盒30的自重;IC板64从触头106接收的偏压力;和在顺时针方向上作用并且由设置在空气阀腔室36中的螺旋弹簧98产生的旋转力矩,墨盒30被施加了绕中心C向下(即,在从第一姿态向第二姿态移动的方向上)作用的力。另一方面,由于在逆时针方向上作用的旋转力矩,该旋转力矩由作用于锁定表面151上的墨阀腔室35中的螺旋弹簧78产生,墨盒30还被施加了绕中心C向上(即,在从第二姿态向第一姿态移动的方向上)作用的力。因为接触表面84与定位部107抵靠,所以接触表面84接收作用于墨盒30上的向上的力的分量,由此提供墨盒30在上下方向上的定位。
在第一姿态下,锁轴145被在上下方向上从从锁定表面151的下边缘151L向后延伸的表面156分离。即,锁轴145并不有助于墨盒30在上下方向上的任何定位。因此,在盒附接部110中,墨盒30的上下定位不由独立于壳体101设置的锁轴145而是由与壳体101一体地形成并且与锁轴145到触头106相比被更加靠近一组触头106设置的定位部107执行。
参考图4,假定在中心C上定中且通过锁轴145的中心Z(见图5A)的圆的假想弧Q。如在图4中所示意地,在处于第一姿态下的墨盒30M(30)中,锁定表面151的上边缘151U位于假想弧Q的外部,而锁定表面151的下边缘151L位于假想弧Q的内侧。通过在墨供应端口71和墨针102之间的接触并且通过在锁定表面151和锁轴145之间的接触,处于第一姿态下的墨盒30M(30)被固定就位。在这种状态下,处于第一姿态下的墨盒30M(30)被施加了在向后方向52上作用的螺旋弹簧78的偏压力。作为结果,向前并且向上作用的力矩在墨盒30M(30)中产生。这个力矩对应于推压墨盒30M(30)以绕中心C在逆时针方向上枢转的力的幅度。
在处于第一姿态下的墨盒30M(30)中,在使得触头106向上弹性地变形时,IC板64的电极65电接触对应的触头106。此时,在通过使得触头106弹性地变形,IC板64被向下推压时,由于作用于墨盒30M(30)上的上述力矩,IC板64保持使得触头106弹性地变形。
此外,在墨盒30M从在图17中示意的状态逆时针枢转的过程中,从中心C向后并且从锁定表面151向前定位的IC板64的电极65分别从下方与触头106形成接触以被电连接于此。即,在本实施例中,在其插入和移除期间墨盒30移动的方向(即,前后方向)与IC板64的电极65和触头106彼此接触和分离的方向(即,上下方向)交叉。因此,防止了IC板64的电极65在与触头106相接触时相对于触头106在前后方向上移动,由此防止产生异物诸如电极65的切屑。
在将墨盒30附接到盒附接部110之后,用户将盖114从打开位置枢转到关闭位置。当盖114处于关闭位置时,盖传感器115输出示意检测到盖114的检测信号。响应于从盖传感器115接收到检测信号,控制器117根据从光学传感器113输出的信号确定切口66是否被设置在所附接的墨盒30的挡光板67中。控制器117然后基于切口66存在与否确定所附接的墨盒30的类型,诸如墨盒30的初始容量和存储在墨盒30中的墨的组成。在切口66存在与否和墨盒30的类型之间的关系作为预定数据被预存储在控制器117的存储器中。
接着,将描述用于从盒附接部110移除所附接的墨盒30的过程。
为了从盒附接部110移除墨盒30,用户首先将盖114从关闭位置枢转到打开位置并且向下按墨盒30的操作表面92。在墨盒30的第一姿态下,操作表面92面向上和向后。因此,当用户操作操作表面92时,向下和向前作用的力被施加到墨盒30。锁定表面151被向前作用的力从锁轴145分离,并且墨盒30被向下的力在图4中在顺时针方向上枢转。作为结果,如在图17中所示意地,接触表面84被从定位部107分离,并且IC板64的电极65被从相应的触头106分离。锁定表面151也从锁轴145向下定位。即,墨盒30被从第一姿态移动到第二姿态。当IC板64和锁定表面151分别被从触头106和锁轴145分离时,根据墨盒30从第一姿态到第二姿态的改变,由于螺旋弹簧78的偏压力,墨盒30相对于盒附接部110向后移动。用户能够因此抓持盒体31以将墨盒30从盒附接部110移除。在墨盒30被从盒附接部110抽出时,挡光板67穿过对应的门108的狭缝119,并且经过门108地向后移动。
<关于被附接到盒附接部110的墨盒30的类型的确定>
现在,将在参考图19的流程图时描述如何确定被附接到盒附接部110的墨盒30的类型。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器117基于来自光学传感器113的输出信号确定安装在插入空间111中的墨盒30的类型。如上所述,来自光学传感器113的输出信号根据在所安装的墨盒30中切口66是否在挡光板67中形成而改变。
具体地,参考图19,控制器117首先在S11中确定盖114是否处于打开位置。控制器117重复步骤S11(S11:否),除非控制器117从盖传感器115接收到高电平信号。在从盖传感器115接收到高电平信号时,控制器117确定盖114处于打开位置(S11:是)。控制器117然后在S12中确定来自光学传感器113的高电平信号是否被改变为低电平信号。当在将墨盒30插入盒附接部110中期间,墨盒30的挡光板67的检测表面D来到光学传感器113的光发射部和光接收部之间时,从光学传感器113输出的信号变成低电平至少一次。
即,在光学传感器113处信号从高电平到低电平的变化意味着墨盒30被插入盒附接部110的指派插入空间111中。例如,如果墨盒30M被插入除了指派插入空间111M之外的插入空间111C中,则因为如在图18中所示意地,插入空间111C的光学传感器113不能检测到不能穿过门108C的狭缝109C的墨盒30M的挡光板67M的检测表面D,所以插入空间111C的光学传感器113不输出低电平信号。
当来自光学传感器113的信号改变为低电平时(S12:是),控制器117然后在S13中将存储在存储器中的标志设定为开。即,开标志意味着具有挡光板67(检测表面D)的墨盒30已经被插入盒附接部110的指派插入空间111中。
在来自光学传感器113的信号不改变为低电平而是被维持为高电平的情形下(S12:否),控制器117然后前进到步骤S14。除非挡光板67的检测表面D经过光学传感器113,即,在墨盒30未被插入盒附接部110的指派插入空间111中的情形下,光学传感器113继续发出高电平信号。注意,这里,即便不带挡光板67(检测表面D)的墨盒30被插入指派插入空间111中,因为来自光学传感器113的光不被中断,所以光学传感器113仍然继续输出高电平信号(S12:否)。控制器117因此前进到步骤S14。
控制器117然后在S14中确定盖114是否被关闭。具体地,当从盖传感器115输出的信号改变为低电平时,控制器117确定盖114处于关闭位置(S14:是)并且前进到步骤S15。只要来自盖传感器115的信号保持为高电平并且不改变为低电平(S14:否),控制器117便返回步骤S12。
在盖114在S14中被确定为处于关闭位置之后,控制器117在S15中确定通过触头106接入IC板64是否能够实现。在控制器117不能接入IC板64的情形下(S15:否),控制器117在S21中确定墨盒30未被附接到盒附接部110。在此情形下,控制器117可以例如通过在显示器上的消息诸如“无盒”而向用户发出警告以通知他墨盒30未被附接到盒附接部110。
在控制器117能够接入IC板64的情形下(S15:是),控制器117在S16中确定存储在存储器中的标志是否为开。当该标志不为开时(S16:否),控制器117在S20中确定附接了不带挡光板67的墨盒30。在此情形下,控制器117可以通过在显示器上的消息诸如“不能检测到盒”而向用户发出警告以通知他所插入的墨盒异常,例如,墨盒30可能例如由于在挡光板67上撞击的某种损坏而损失挡光板67。
当该标志为开时(S16:是),控制器117然后在S17中确定从光学传感器113输出的信号是高电平还是低电平。在来自光学传感器113的信号是高电平信号的情形下(S17:高),控制器117在S18中确定所附接的墨盒30属于类型A。即,例如,如在图6到图8中所示具有形成有切口66的挡光板67的墨盒30属于类型A。光学传感器113被构造为在切口66形成在所附接的墨盒30的挡光板67中的情形下输出高电平信号。类型A的盒30例如可以是其初始墨容量大的高容量盒。在控制器117确定所附接的墨盒30属于类型A的情形下,控制器117可以设定打印机10能够用存储在类型A的墨盒30中的初始墨量打印的片材的初始数目。可替代地,控制器117可以设定对应于存储在类型A的墨盒30中的初始墨量的阈值。如果打印机10已经使用了大于该阈值的墨量,则控制器117可以停止打印操作,或者可以向用户发出警告以通知他在所附接的墨盒30中墨所剩无几。
在从光学传感器113输出的信号是低电平信号的情形下(S17:低),控制器117在S19中确定所附接的墨盒30属于类型B。即,例如,如在图18中所示具有不带切口66的挡光板67的墨盒30属于类型B。光学传感器113被构造为在切口66不在所附接的墨盒30的挡光板67中形成的情形下输出低电平信号。类型B的盒30可以是其初始墨容量不大或者小于类型A的墨盒30的初始墨容量的低容量盒。在控制器117确定所附接的墨盒30属于类型B的情形下,控制器117可以设定打印机10能够用存储在类型B的墨盒30中的初始墨量打印的片材的初始数目。可替代地,控制器117可以设定对应于存储在类型B的墨盒30中的初始墨量的阈值。如果打印机10已经使用了大于该阈值的墨量,则控制器117可以停止打印操作,或者可以向用户发出警告以通知他在所附接的墨盒30中墨所剩无几。
<实施例的操作和技术优点>
作为用户在将打印流体盒30从第二姿态向上枢转到第一姿态之后释放墨盒30的结果,由于锁定表面151与锁轴145的接合,墨盒30被固定就位使得IC板64的电极65保持与触头106相接触。即,在IC板64的电极65和触头106之间的接触压力能够被稳定地维持。
此外,在前后方向上与到IC板64相比,锁定表面151更加靠近后表面41(最后点P5)定位(如在图10中所示,距离D2比距离D5短)。利用这种结构,与锁定表面151被布置在更加靠近前表面40而非后表面41的位置处的情形相比较,墨盒30能够以更小程度在第一姿态和第二姿态之间枢转。即,使得墨盒30在第一姿态和第二姿态之间移动所要求的变化量(墨盒30的枢转角度)能够比在其它情形下的更小。
由于在锁定表面151(接合部E)和锁轴145之间的接合,墨盒30在第一姿态下相对于盒附接部110被固定就位。因此,锁定表面151相对于锁轴145的位置移位将会可能地导致挡光板67的位置改变。然而,因为挡光板67相对更加靠近墨供应部34(墨盒30的枢转中心)定位,所以由于挡光板67的移位,挡光板67不太可能从在光学传感器113的光发射部和光接收部之间的规定位置(即,在此处光学传感器113能够检测挡光板67的检测位置)偏离。
此外,倾斜底表面42的前端42F在前后方向上相对于IC板64向前定位。因此,实施例的这种结构便于墨盒30在第一姿态和第二姿态之间的枢转运动。
在第一姿态下的墨盒30中,通过锁定表面151朝着锁轴145的抵靠实现墨盒30在前后方向上的定位;并且通过接触表面84与定位部107的接触实现墨盒30在上下方向上的定位。这个结构能够防止锁轴145和定位部107被施加过度负荷以执行墨盒30相对于盒附接部110的定位。因此,锁轴145和定位部107的变形不太可能发生,由此实现插入空间111中的墨盒30相对于盒附接部110的稳定定位。
此外,与锁定表面151到IC板64相比更加靠近IC板64定位的接触表面84用于实现墨盒30在上下方向上的定位。因此以增强的准确度执行了在IC板64的电极65和触头106之间的定位。
此外,IC板64的电极65和接触表面84被定位成在前后方向上彼此对准。因此,能够以增强的准确度实现在IC板64的电极65和触头106之间的定位。
此外,在将墨盒30插入盒附接部110中期间,由于第一突起43的倾斜表面155朝着锁轴145接触,墨盒30被向下移动(枢转)。利用这种结构,在将墨盒30插入盒附接部110中期间,IC板64的电极65不太可能干涉定位部107。
此外,在前后方向上在IC板64和倾斜表面155之间在设置在上表面39上的零部件中,倾斜表面155的上边缘(后边缘)(点P1)最向上定位。即,在第一姿态下在前后方向上在IC板64和倾斜表面155之间的区域中,倾斜表面155的上边缘(P1)构成墨盒30的最上边缘。这种结构能够防止在将墨盒30插入盒附接部110中期间在布置在上表面39上的零构件和定位部107之间发生干涉。
接触表面84相对于IC板64的电极65向上,并且相对于倾斜表面155的上边缘(点P1)向下定位。因此,利用这种结构,在将墨盒30插入盒附接部110中期间在接触表面84和锁轴145之间的干涉几乎不发生。
此外,在挡光板67、IC板64和锁定表面151中,在前后方向上最靠近墨盒30的最前边缘(即,在实施例中前壁40的前表面)定位的那一个被定义为最接近的被接入元件。在该实施例中,挡光板67是在墨盒30的上表面39上最接近的被接入元件。在前后方向上在锁定表面151上的接合点P3和墨盒30的最后点P5(后壁41的上部41U)之间限定的距离D2比在墨盒30的最前边缘和最接近的被接入元件之间限定的距离短。换言之,被构造为从外部接入的那些元件(被接入元件)在前后方向上相对更加靠近最后点P5而非墨盒30的最前边缘地布置在上表面39上。
利用这种结构,与这些被接入元件被布置成更加靠近墨盒30的最前边缘而非最后点P5的情形相比较,墨盒30能够以更小程度在第一姿态和第二姿态之间移动(枢转)。因此,这种结构能够便于根据墨盒30在第一姿态和第二姿态之间的枢转而切换挡光板67、IC板64和锁定表面151的状态(IC板64相对于触头106的接触状态、锁定表面151相对于锁轴145的接合状态和挡光板67的挡光状态)。
此外,触头106受到盒附接部110支撑,并且定位部107还被设置在盒附接部110处。即,支撑触头106的盒附接部110还包括定位部107。利用这种结构,在墨盒30的附接姿态下,因为墨盒30的接触表面84与属于盒附接部110的定位部107直接接触,所以能够获得触头106在上下方向上的增强的定位准确度。
<变体和变型>
以下,将描述对于所描绘的实施例的各种变型。将用与所描绘的实施例的那些相同的附图标记标注类似的部分和构件以避免重复的解释。
1.第一变型
在上述实施例中,干涉表面67b构成挡光板67的前表面。然而,干涉表面67b和挡光板67不必一体地形成。例如,如在图20中所示意地,墨盒230可以包括具有干涉表面285b的突起285和具有作为检测表面D的挡光表面267a的挡光板267。即,突起285(干涉表面285b)和挡光板267(挡光表面267a)彼此独立地设置。如在实施例中那样,干涉表面285b被布置成在前后方向上与挡光板267相对准。突起285在前后方向上从挡光板267向前定位。挡光板267被构造为在插入墨盒230期间和在墨盒230的附接姿态下阻挡来自相应的光学传感器113的光。图20中所示挡光板267未形成有切口。
顺便提及,在第一变型的这种构造中,突起285可以被构造为不阻挡光。即,在突起285和挡光板267被设置成彼此独立的构件的情形下,突起285可以或者可以不由能够通过那里透射光的材料(例如,透光树脂)制成。
利用这种结构,通过将干涉表面285b从挡光板267分离,防止了在墨盒230错误插入时将在干涉表面285b上撞击的冲击被直接传递到挡光板267。此外,在突起285能够透射光的情形下,在将墨盒230插入盒附接部110的对应的插入空间111中期间,突起285不干涉相应的光学传感器113对挡光板267的检测。
2.第二变型
此外,图21和图22描绘了根据对于实施例的第二变型的墨盒330。
墨盒330包括由上盖331U和下壳331L构造的盒体331。盒体331包括分别对应于实施例的墨盒30的前表面40、后表面41、上表面39、底表面42、侧表面37和38、副下壁48和连接壁49的前表面340、后表面341、上表面339、底表面342、侧表面337和338、副下壁348和连接壁349。在图21中,侧壁337未示出。如在实施例中那样,墨供应部34被设置在连接壁349处。
在侧视图中,如在图21中所示,墨盒330具有与在实施例的墨盒30的上表面39上的相同的在上表面339上的构造。注意图21所示墨盒330包括不带切口66的挡光板67。即,挡光板67对应于切口66的部分(在图21中由虚线圆示意的部分)现在用作检测表面D。即,来自光学传感器113的光被构造为在检测表面D上的画圈部分上入射。
在所描绘的实施例中,螺旋弹簧98被设置在空气阀腔室36中以移动阀97从而打开和关闭空气连通端口96。因此,在墨盒30被插入盒附接部110中并且被附接到盒附接部110此时,墨盒30接收(由螺旋弹簧98引起的)在顺时针方向上作用的推压力以及(由墨供应部34的螺旋弹簧78引起的)在逆时针方向上作用的推压力。
作为对照,参考图22,根据第二变型的墨盒330不包括阀97和螺旋弹簧98。即,在墨盒330相对于盒附接部110的插入和附接期间,墨盒330被构造为作为在向后方向52上作用的推压力接收墨供应部34的螺旋弹簧78的推压力。
更具体地,一旦墨针102被插入墨供应端口71中并且被连接到墨供应部34,因为无任何向下的旋转力矩被施加到墨盒330,所以除了用户向前推动后表面341的上部,墨盒330被在逆时针方向上作用的螺旋弹簧78的推压力绕中心C(部分PP)施加了向上的旋转力矩。墨盒330因此被逆时针地从第二姿态枢转到第一姿态。作为结果,如在所描绘的实施例中那样,IC板64的电极65从下方与触头106形成接触以被电连接于此;并且接触表面84从下方与定位部107形成接触。在用户从墨盒330释放他的手指时,由于螺旋弹簧78的推压力,墨盒330在向后方向52上移动,从而使得锁定表面151从它的前侧朝着锁轴145抵靠。墨盒330因此被在前后方向上固定就位。即,锁定表面151接收从螺旋弹簧78施加的向后力矩,由此维持墨盒330处于附接状态下(处于第一姿态或竖立姿态下)。
同样在第二变型的墨盒330中,挡光板67和IC板64被布置在构成盒体31的上表面39上使得挡光板67的干涉表面67b相对于IC板64的电极65向前和向下设置。利用这种结构,在将墨盒330插入盒附接部110的对应的插入空间111中期间,对应于干涉表面67b的门108不太可能接触IC板64的电极65。
此外,如在所描绘的实施例的墨盒30中那样,在前后方向上由锁定表面151朝着锁轴145的抵靠;并且在上下方向上由接触表面84与定位部107的接触提供墨盒330相对于盒附接部110的定位。同样利用第二实施例的这种简单结构,墨盒330相对于盒附接部110的稳定定位能够实现。
更进一步地,如在所描绘的实施例的墨盒30中那样,在墨盒330的附接状态下,螺旋弹簧78的向后推压力稳定地由与锁轴145相接触的锁定表面151接收,由此防止墨盒330在向后方向52上进一步移动并且提供墨盒330相对于盒附接部110在前后方向上的定位。因此,在IC板64的电极65和触头106之间的接触压力能够被稳定地维持。
此外,利用第二变型的这种结构,能够获得与实施例的那些相同的技术和操作优点。
3.第三变型
在所描绘的实施例中,盒体31由两个不同的构件,即,彼此附接的上盖31U和下壳31L构造。然而,盒体31可以被形成为单个构件,而不包括上盖和下壳。
图23A和图23B示意根据对于实施例的第三变型的墨盒43。墨盒430包括长方体形状的盒体431。盒体431包括前壁440、后壁441、上壁439、底壁442和侧壁437和438。这些壁440、441、439、442、437和438每一个构成墨盒430的外壳。换言之,盒体431不由盖和壳体构造。因此,上壁439的上表面构成盒体431的上表面。前壁440的前表面构成盒体431的前表面。不像实施例的墨盒30的前表面(40、49、95),前壁440的前表面(盒体431的前表面)是平表面。后壁441的后表面构成盒体431的后表面。后壁441的后表面(盒体431的后表面)是平表面,但是实施例的墨盒30的后表面41由两个部分(上部41U和下部41L)构造。
墨腔室432被限定在盒体431的内侧。更具体地,墨腔室432由前壁440、后壁441、上壁439、底壁442和侧壁437和438的内表面限定。墨腔室432中的上端区域(存储在墨腔室432中的墨的墨表面上方的区域)通过在上壁439中形成的空气连通端口496与环境空气连通。注意,空气连通端口496可以并不是必要地在上壁439中形成,而是可以在构成盒体431的其它壁中的一个之中形成。例如,空气连通端口496可以在侧壁437和438中的一个之中形成。
墨供应部434被设置在前壁440处。在这个变型中,墨供应部434是在前壁440的下端部中形成以在前后方向上穿过那里的通孔。墨供应部434限定在前壁440的前表面上向前打开的墨供应端口471。
在上表面439上,如在所描绘的实施例中那样,挡光板467、IC板464、接触表面484和具有锁定表面451的第一突起443被在前后方向上布置。具体地,挡光板467、IC板464、接触表面484和锁定表面451从前朝后按照这个次序在前后方向上彼此对准。挡光板467相对于IC板64向前和向下定位。挡光板467的前表面用作干涉表面467b。挡光板467具有包括检测表面D的侧表面。图23A和图23B所示挡光板467未形成有切口(即,图23A和图23B所示墨盒430属于类型B)。接触表面484被在前后方向上布置在IC板464和锁定表面451之间。接触表面484相对于IC板464向上但是相对于锁定表面451的上边缘(被表示为点P1)向下定位。在前后方向上在挡光板467和锁定表面451之间在设置在上表面439处的所有的零部件中,锁定表面451的上边缘(点P1)最高(最远离上表面439)。即,锁定表面451的上边缘(点P1)构成墨盒430在挡光板467和锁定表面451之间的最上边缘。锁定表面451在前后方向上与到IC板464相比更加靠近后壁441定位。
利用这种结构,因为挡光板467的检测表面D(挡光表面)相对于接触表面484向前并且向下定位,所以在将墨盒430插入盒附接部110中期间,构造为接触接触表面484的打印机10的定位部107不太可能干涉挡光板467(即,干涉表面467b和检测表面D)。此外,在将墨盒30插入盒附接部110中期间,构造为接合锁定表面451的、盒附接部110的锁轴145不太可能干涉接触表面484、检测表面D(干涉表面467b)和IC板64。
利用第三变型的这种结构,能够获得与实施例的那些相同的技术和操作优点。
4.第四变型
图24示出根据对于实施例的第四变型的墨盒530。
墨盒530包括其中限定墨腔室532的盒体531。盒体531包括构成墨盒530的前表面的前壁540和连接壁549。与实施例的墨供应部34相反,这个变型的墨供应部534不从墨盒530的前表面向前突出。实际上,墨供应部534是在连接壁549中形成以在前后方向上穿过那里的通孔。因此,墨供应部534具有在连接壁549的前表面上打开的墨供应端口571。墨供应端口571在第一姿态(竖立姿态)下面向前。盒附接部110的墨针102被构造为插入墨供应端口571中。
盒体531包括平坦上壁539,平坦上壁539的上表面用作墨盒530的上表面。在上壁539的上表面上,设置了IC板564和具有锁定表面451的突起443。如在实施例中那样,IC板564相对于墨供应部534的墨供应端口571向后定位。IC板564被构造为接触盒附接部110的触头106。锁定表面451相对于IC板564向后定位。接合点P3被限定在锁定表面451上。盒体531还具有在第一姿态下面向后的后壁541。后壁541的后表面是平坦表面,并且不像实施例的后表面41那样,不被划分成两个部分。墨盒530在前后方向上的最后点P5被限定在后壁541的后表面上。
同样在这个变型中,在前后方向上在墨供应端口571和锁定表面451上的接合点P3之间的距离D1大于在前后方向上在锁定表面451上的接合点P3和后表面541上的最后点P5之间的距离D2。
此外,不像实施例的墨盒30,墨盒530不包括被构造为执行墨盒530在上下方向上的定位的接触表面84。墨盒530能够通过在锁定表面451和盒附接部110的锁轴145之间的接合相对于盒附接部110被固定就位。
注意盒体531的后壁541可以不由被构造为透射光的材料制成。
利用第四变型的这种结构,能够获得与实施例的那些相同的技术和操作优点。
5.其它变体
在上述实施例中,控制器117被构造为基于在挡光板67中切口66存在与否确定附接到盒附接部110的墨盒30的类型。可替代地,假设切口66不在每一个挡光板67中形成,控制器117可以被构造为基于挡光板67存在与否确定墨盒30是否被附接到盒附接部110。
具体地,参考图25的流程图,控制器117首先在S101中确定盖114是否被关闭。具体地,当从盖传感器115输出的信号改变为低电平时,控制器117确定盖114处于关闭位置(S101:是)并且前进到步骤S102。控制器117重复步骤S101,只要来自盖传感器115的信号保持处于高电平而不改变为低电平(S101:否)。
在盖114在S101中被确定为处于关闭位置之后,控制器117在S102中确定是否能够通过触头106接入IC板64。例如,控制器117可以基于:特定电压是否能够被施加到IC板64(即,基于IC板64存在与否);或者控制器117是否能够接入IC板64的存储器而确定是否能够接入IC板64。
在控制器117不能接入IC板64的情形下(S102:否),控制器117在S106中确定墨盒30未被附接到盒附接部110。在此情形下,控制器117可以例如通过在显示器上的消息诸如“无盒”而向用户发出警告以通知他墨盒30未被附接到盒附接部110。
在控制器117能够接入IC板64的情形下(S102:是),控制器117在S103中确定从光学传感器113输出的信号是高电平还是低电平。在来自光学传感器113的信号是高电平信号的情形下(S103:高),控制器117在S104中确定异常的墨盒30被附接到盒附接部110。光学传感器113被构造为在挡光板67未被设置在所附接的墨盒30处的情形下输出高电平信号。因此,控制器117确定所附接的墨盒30异常。在控制器117确定所附接的墨盒30异常的情形下,控制器117可以例如通过在显示器上的消息诸如“附接了异常盒”而向用户发出警告以通知他这一点。
在从光学传感器113输出的信号是低电平信号的情形下(S103:低),控制器117在S105中确定墨盒30被正确地附接到盒附接部110。这里,因为所附接的墨盒30的挡光板67阻挡从光学传感器113发射的光,所以光学传感器113被构造为输出低电平信号。换言之,控制器117被构造为通过检测挡光板67存在与否而确定墨盒30是否被附接到盒附接部110。根据这个变体,在控制器117能够接入IC板64;和挡光板67阻挡或衰减来自光学传感器113的光的情形下,确定墨盒30被附接到盒附接部110。
关于由控制器117执行的确定,能够设想另一种变体。
在所描绘的实施例中,控制器117可以基于是否能够接入IC板64而确定墨盒30是否被附接到盒附接部110;并且控制器117被构造为基于在挡光板67中切口66存在与否而确定附接到盒附接部110的墨盒30的类型。
然而,控制器117可以基于挡光板67存在与否而确定墨盒30是否被附接到盒附接部110:并且控制器117可以进一步基于是否能够接入IC板64而确定所附接的墨盒30是否异常。同样在此情形下假定切口66不在每一个挡光板67中形成。
更具体地,参考图26的流程图,控制器117首先在S201中确定盖114是否关闭。具体地,当从盖传感器115输出的信号改变为低电平时,控制器117确定盖114处于关闭位置(S201:是)并且前进到步骤S202。控制器117重复步骤S201,只要来自盖传感器115的信号保持高电平而不改变为低电平(S201:否)。
在盖114在S201中被确定为处于关闭位置之后,控制器117在S202中确定从光学传感器113输出的信号是高电平还是低电平。光学传感器113被构造为在挡光板67未被设置在所附接的墨盒30处并且因此来自光学传感器113的光不被挡光板67阻挡或衰减的情形下输出高电平信号。在来自光学传感器113的信号是高电平信号的情形下(S202:高),控制器117在S206中确定墨盒30未被附接到盒附接部110。在控制器117在S206中确定墨盒30未被附接的情形下,控制器117可以例如通过在显示器上的消息诸如“无盒”而向用户发出警告以通知他这一点。
在来自光学传感器113的信号是低电平信号的情形下(S202:低),控制器117然后在S203中确定接入IC板64是否能够实现。例如,控制器117可以基于:是否特定电压能够被施加到IC板64(即,基于IC板64存在与否);或者控制器117是否能够接入IC板64的存储器而确定是否能够接入IC板64。
在控制器117不能接入IC板64的情形下(S203:否),控制器117在S204中确定所附接的墨盒30异常。在控制器117确定所附接的墨盒30异常的情形下,控制器117可以例如通过在显示器上的消息诸如“附接了异常盒”而向用户发出警告以通知他这一点。
在控制器117能够接入IC板64的情形下(S203:是),控制器117在S205中确定墨盒30被正确地附接到盒附接部110。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墨盒30能够绕墨供应端口71的中心C枢转以在第一姿态和第二姿态之间移动。可替代地,枢转中心可以处于墨供应端口71之外的位置。例如,枢转中心可以是在接触引导部105的筒体75的外表面的指定部分上的规定位置。可替代地,在一种构件可以被设置在盒附接部110处以便与所附接的墨盒30的副下壁48形成接触的情形下,枢转中心可以被设定为该构件和副下壁48彼此接触的位置。在该实施例中,因为墨供应端口71的中心C被定义为枢转中心,所以在墨盒30在第一姿态和第二姿态之间的枢转运动期间,在墨供应端口71中插入的墨针102不太可能脱出衬垫76,由此抑制墨泄漏。
仍然可替代地,墨盒30可以被构造为在上下方向上滑动以在第一姿态和第二姿态之间移动。
此外,替代由上盖31U和下壳31L构造的盒体31,盒体可以具有由两个单独的构件:内壳和在其中容纳内壳的壳体构造的嵌套结构。在此情形下,内壳在其中限定墨腔室,并且壳体构成盒体31的外壳。
此外,在所描绘的实施例中,挡光板67被连接到构成墨盒30的上表面39的升高部39A。然而,上表面39并不是必要地包括升高部39A,而是可以如在图23A和图23B所示第三变型中那样是平坦平面。此外,即便上表面39包括后部39A(即,如在实施例中那样,上表面39具有阶梯形结构),挡光板67仍然并不是必要地被连接到后部39A。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分别适于插入指派插入空间111C、111M、111Y和111K中的四种墨盒30C、30M、30Y和30K被设置成一组。然而,可以将多于四种的墨盒30设置成一组打印流体盒。
注意墨盒30的最后点P5可以不被限定于盒体31的后表面41上。在操作部90具有相对于构成墨盒30的盒体31的后表面41进一步向后突出的部分的情形下,最后点P5可以被限定于操作部90上。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墨供应部34的螺旋弹簧78在功能上用于向后推压附接到盒附接部110的墨盒30。然而,可以采用不同于所描绘的构造的结构来向后推压附接到盒附接部110的墨盒30。
例如,用于向后偏压墨盒30的弹簧可以被设置在除了墨供应部34之外的位置处。弹簧可以被设置在盒体31的前表面40处以从该前表面40向前延伸从而向后推压墨盒30。可替代地,弹簧可以被设置在壳体101的端壁处以从该端壁向后延伸从而在向后方向52上推压附接到盒附接部110的墨盒30。
在所描绘的实施例中,螺旋弹簧98被设置在空气阀腔室36内以移动阀97从而打开和关闭空气连通端口96。在所描绘的实施例中,这个螺旋弹簧98还用于向后推压墨盒30。然而,可以设置不同于螺旋弹簧98的螺旋弹簧以仅用于在向后方向52上推压墨盒30。例如,假设空气连通端口96在除了前壁40之外的连接壁95中或外壁中形成,则螺旋弹簧可以被设置在连接壁95处或在上盖31U中限定的内部空间中的某处,使得螺旋弹簧不用于使得第一墨腔室32向大气打开。
此外,虽然在所描绘的实施例中,墨被用作打印流体的一个实例,但是本公开的打印流体不限于墨。例如,在打印操作期间在墨之前喷射到片材上的预处理液体可以被存储在打印流体盒中。可替代地,用于清洁记录头21的清洁水可以被存储在打印流体盒中。更进一步地,具有流动性的粉末状材料诸如调色剂可以被用作打印流体。
<注释>
墨盒30、230、330、430和530分别是打印流体盒的实例。盒体31、331、431和531是外罩的实例。第一墨腔室32、第二墨腔室33和墨腔室432和532是存储腔室的实例。墨是打印流体的实例。墨供应部34、434和534是供应部的实例。墨供应端口71、衬垫76和墨供应端口471和571是供应端口的实例。前壁40、340、440、540的前表面和连接壁49、349和549的前表面是前表面的实例。后壁41、341、441和541的后表面是后表面的实例。上壁39、339、439和539的上表面是上表面的实例。底壁42、342的底表面是底表面的实例。锁定表面151和451是锁定表面的实例。IC板64、464、564和电极65是电接口的实例。接触表面84和484是接触表面的实例。挡光板67是挡光部和挡光壁的实例。向前方向51是插入方向的实例。向后方向52是移除方向的实例。第一突起43是第一突起的实例。倾斜表面155是引导表面的实例。第二突起83是第二突起的实例。阀77是阀的实例。螺旋弹簧78是推压构件的实例。锁轴145是锁部的实例。触头106是触头的实例。墨针102是供应管的实例。记录头21是打印流体消耗部的实例。定位部107是定位部的实例。光学传感器113是光学传感器的实例。控制器117是控制器的实例。打印机10是打印流体消耗设备的实例。
附图标记列表
10:打印机
30、230、330、430、530:墨盒
31、331、431、531:盒体
32:第一墨腔室
34、434、534:墨供应部
39、339、439、539:上表面
40、49、340、349、440、540:前表面
41、341、441、541:后表面
43:第一突起
64、464、564:IC板
65:电极
71、471、571:墨供应端口
83:第二突起
84、484:接触表面
96、496:空气连通端口
102:墨针
106:触头
110:盒附接部
145:锁轴
151、451:锁定表面
432、532:墨腔室
C:墨供应端口的中心
E:接合区域
P1:引导表面的上端
P3:接合点
P4:接触点
P5:最后点
PP:指定部分(枢转中心)

Claims (31)

1.一种打印流体盒,所述打印流体盒被构造为在与重力方向交叉的插入方向上插入到打印流体消耗设备中,并且所述打印流体盒克服在与所述插入方向相反的移除方向上作用的推压力而在第一姿态下被附接到所述打印流体消耗设备,所述打印流体盒包括:
前表面,所述前表面在所述第一姿态下在所述插入方向上面向前;
后表面,所述后表面在所述第一姿态下在所述移除方向上离开所述前表面,所述后表面在所述第一姿态下在所述插入方向上面向后,所述打印流体盒限定在所述插入方向上的最后点;
存储腔室,所述存储腔室被构造为在所述存储腔室中存储打印流体,所述存储腔室在所述第一姿态下在所述插入方向上位于所述前表面和所述后表面之间;
供应部,所述供应部被设置在所述前表面处,所述供应部具有供应端口,被设置在所述打印流体消耗设备处的供应管被构造为插入到所述供应端口中,被存储在所述存储腔室中的所述打印流体被构造为通过所述供应端口在所述插入方向上被供应到所述供应管中;
上表面,所述上表面在所述前表面和所述后表面之间延伸,所述上表面在所述第一姿态下相对于所述存储腔室向上定位且面向上;
电接口,所述电接口被设置在所述上表面处,并且所述电接口被构造为与被设置在所述打印流体消耗设备处的触头接触;和
锁定表面,所述锁定表面在所述第一姿态下相对于所述存储腔室向上定位且在所述插入方向上面向后,所述锁定表面被构造为接合被设置在所述打印流体消耗设备处的锁部,
被插入在所述打印流体消耗设备中的所述打印流体盒能够绕枢转中心在所述第一姿态和第二姿态之间枢转,在所述打印流体盒的所述第一姿态下,所述锁定表面与所述锁部接合并且所述电接口与所述触头接触,在所述打印流体盒的所述第二姿态下,所述锁定表面相对于所述锁部向下定位并且所述电接口与所述触头分离,并且
所述电接口被定位得在所述插入方向上离所述供应端口比所述锁定表面离所述供应端口近,所述电接口在所述插入方向上相对于所述枢转中心向后定位,所述锁定表面被定位得在所述插入方向上离所述最后点比所述锁定表面离所述电接口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流体盒,其中所述供应管被构造为在将所述供应管插入到所述供应端口中时接触所述供应端口的指定部分,被插入在所述打印流体消耗设备中的所述打印流体盒能够绕所述供应端口的所述指定部分在所述第一姿态和所述第二姿态之间枢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流体盒,其中所述电接口被构造为在接触点处与所述打印流体消耗设备的所述触头接触,
其中所述锁定表面被构造为在接合点处接合所述打印流体消耗设备的所述锁部,并且
其中所述最后点和所述锁定表面上的所述接合点之间限定在所述插入方向上的第一距离,所述第一距离比在所述电接口上的所述接触点和所述锁定表面上的所述接合点之间限定的在所述插入方向上的第二距离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流体盒,其中所述锁定表面在所述第一姿态下平行于所述重力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流体盒,进一步包括挡光部,所述挡光部在所述第一姿态下相对于所述存储腔室向上设置,并且所述挡光部被构造为阻挡从被设置在所述打印流体消耗设备处的光学传感器发射的光,
其中,在所述第一姿态下,
所述挡光部在所述插入方向上位于所述供应端口和所述电接口之间;并且
所述挡光部相对于所述电接口向下定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流体盒,进一步包括挡光部,所述挡光部在所述第一姿态下相对于所述存储腔室向上设置,并且所述挡光部被构造为阻挡从被设置在所述打印流体消耗设备处的光学传感器发射的光,
其中,在所述第一姿态下,
所述锁定表面被定位得在所述插入方向上离所述最后点比所述电接口离所述最后点近;
所述锁定表面被定位得在所述插入方向上离所述最后点比所述挡光部离所述最后点近;
所述前表面限定所述打印流体盒的在所述插入方向上的最前边缘;
所述挡光部、所述电接口和所述锁定表面中的在所述插入方向上离所述最前边缘最近的一个被定义为最接近的被接入元件;并且
所述最后点和所述锁定表面上的所述接合点之间限定比在所述最前边缘和所述最接近的被接入元件之间限定的在所述插入方向上的距离短的在所述插入方向上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5或权利要求6所述的打印流体盒,其中所述挡光部指示被存储在所述存储腔室中的所述打印流体的类型,以允许所述打印流体消耗设备识别被附接到所述打印流体消耗设备的所述打印流体盒的所述打印流体的所述类型。
8.根据权利要求5或权利要求6所述的打印流体盒,其中所述挡光部指示所述打印流体盒的存在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流体盒,进一步包括在所述前表面和所述后表面之间延伸的底表面,所述底表面在所述第一姿态下相对于所述存储腔室向下定位且面向下,
其中,在所述第一姿态下,
所述底表面具有在所述插入方向上彼此相反的前端和后端,所述底表面相对于所述插入方向倾斜使得所述前端相对于所述后端向下定位,并且
所述底表面的所述前端在所述插入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电接口向前定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流体盒,进一步包括接触表面,所述接触表面被设置在所述上表面处,并且所述接触表面在所述第一姿态下在所述插入方向上位于所述电接口和所述锁定表面之间,所述接触表面在所述第一姿态下面向上,并且所述接触表面被构造为抵靠被设置在所述打印流体消耗设备处的定位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打印流体盒,其中所述电接口在所述插入方向上与所述接触表面对准。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打印流体盒,进一步包括第一突起,所述第一突起被设置在所述上表面处以在所述第一姿态下从所述上表面向上突出,所述第一突起包括:
所述锁定表面,所述锁定表面在所述第一姿态下构成所述第一突起的在所述插入方向上的后端;和
引导表面,所述引导表面在所述第一姿态下面向上且在所述插入方向上面向前,所述引导表面在所述第一姿态下在所述插入方向上相对于所述锁定表面向前且在所述电接口和所述锁定表面之间定位。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打印流体盒,其中所述引导表面、所述接触表面和所述电接口在所述插入方向上彼此对准,并且
其中所述引导表面具有在所述第一姿态下的上端,在所述第一姿态下在所述电接口和所述引导表面之间的区域中,所述引导表面的所述上端构成所述打印流体盒的上边缘。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打印流体盒,其中所述接触表面在所述第一姿态下相对于所述电接口向上且相对于所述引导表面的所述上端向下定位。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打印流体盒,进一步包括第二突起,所述第二突起被设置在所述上表面处以在所述第一姿态下从所述上表面向上突出,所述第二突起具有在所述第一姿态下面向上的上端表面,所述上端表面用作所述接触表面。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流体盒,其中所述供应部进一步包括:
阀,所述阀被构造为打开和关闭所述供应端口;和
推压构件,所述推压构件被构造为朝向所述供应端口推压所述阀以关闭所述供应端口,所述推压构件提供在所述向后方向上作用的所述推压力。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流体盒,进一步包括外罩,所述外罩在所述外罩中限定所述存储腔室,所述外罩包括所述前表面、所述后表面、所述上表面和所述锁定表面。
18.一种系统,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至17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打印流体盒;和
所述打印流体消耗设备,所述打印流体盒被构造为在所述插入方向上插入到所述打印流体消耗设备中,所述打印流体消耗设备包括:
打印流体消耗部,所述打印流体消耗部被构造为消耗在所述第一姿态下的所述打印流体盒的所述存储腔室中存储的所述打印流体;
所述供应管,所述供应管被构造为将来自在所述第一姿态下的所述打印流体盒的所述打印流体供应到所述打印流体消耗部;
所述触头,所述触头被构造为与在所述第一姿态下的所述打印流体盒的所述电接口接触;和
所述锁部,所述锁部被构造为接合在所述第一姿态下的所述打印流体盒的所述锁定表面,
其中被连接到所述打印流体盒的所述供应部的所述供应管用作所述枢转中心,所述打印流体盒能够绕所述枢转中心在所述第一姿态和所述第二姿态之间枢转。
19.根据从属于权利要求5的权利要求18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打印流体消耗设备进一步包括:
传感器,所述传感器被构造为在以下情况中的至少一个中检测所述挡光部:在将所述打印流体盒插入到所述打印流体消耗设备中期间;和在将所述打印流体盒在所述第一姿态下附接到所述打印流体消耗设备的状态下,所述传感器被构造为输出指示所述挡光部的检测的信号;和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被构造为基于从所述传感器输出的所述信号获得有关所述打印流体盒是否被附接到所述打印流体消耗设备的信息。
20.一种打印流体盒,包括:
前表面,所述前表面在所述打印流体盒的竖立姿态下面向前;
后表面,所述后表面在所述竖立姿态下在与重力方向交叉的向后方向上与所述前表面间隔开,所述后表面在所述竖立姿态下面向后,所述打印流体盒限定在所述插入方向上的最后点;
存储腔室,所述存储腔室被构造为在所述存储腔室中存储打印流体,所述存储腔室在所述竖立姿态下在所述向后方向上被设置在所述前表面和所述后表面之间;
供应部,所述供应部被设置在所述前表面处,所述供应部具有供应端口,所述打印流体被构造为在所述竖立姿态下通过所述供应端口在与所述向后方向相反的向前方向上流出所述存储腔室;
上表面,所述上表面在所述前表面和所述后表面之间延伸,所述上表面在所述竖立姿态下相对于所述存储腔室向上定位且面向上;
底表面,所述底表面在所述前表面和所述后表面之间延伸,所述底表面在所述竖立姿态下相对于所述存储腔室向下定位且面向下;
电接口,所述电接口被设置在所述上表面处且在所述竖立姿态下面向上;和
锁定表面,所述锁定表面被设置在所述上表面处且在所述竖立姿态下面向后,
所述电接口被定位得在所述插入方向上离所述供应端口比所述锁定表面离所述供应端口近,所述锁定表面被定位得在所述向前方向上离所述最后点比所述锁定表面离所述电接口近。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打印流体盒,其中所述电接口被构造为在接触点处与打印流体消耗设备的触头接触,
其中所述锁定表面被构造为在接合点处接合所述打印流体消耗设备的锁部,并且
其中所述最后点和所述锁定表面上的所述接合点之间限定在所述向前方向上的第一距离,所述第一距离比在所述电接口上的所述接触点和所述锁定表面上的所述接合点之间限定的在所述向前方向上的第二距离短。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打印流体盒,其中所述锁定表面在所述竖立姿态下平行于所述重力方向延伸。
23.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打印流体盒,进一步包括挡光壁,所述挡光壁在所述竖立姿态下相对于所述存储腔室向上设置,并且所述挡光壁被构造为阻挡光,
其中,在所述竖立姿态下,
所述挡光壁在所述向前方向上位于所述供应端口和所述电接口之间,并且
所述挡光壁相对于所述电接口向下定位。
24.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打印流体盒,进一步包括挡光部,所述挡光部在所述竖立姿态下相对于所述存储腔室向上设置,并且所述挡光部被构造为阻挡光,
其中,在所述竖立姿态下,
所述锁定表面被定位得在所述插入方向上离所述最后点比所述电接口离所述最后点近;
所述锁定表面被定位得在所述插入方向上离所述最后点比所述挡光部离所述最后点近;
所述前表面限定所述打印流体盒的在所述向前方向上的最前边缘;
所述挡光部、所述电接口和所述锁定表面中的离所述最前边缘最近的一个被定义为最接近的被接入元件;并且
所述最后点和所述锁定表面上的所述接合点之间限定比在所述最前边缘和所述最接近的被接入元件之间限定的在所述向前方向上的距离短的在所述向前方向上的距离。
25.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打印流体盒,其中,在所述竖立姿态下,
所述底表面具有在所述向前方向上彼此相反的前端和后端,所述底表面相对于所述向前方向倾斜使得所述前端相对于所述后端向下定位,并且
所述底表面的所述前端在所述向前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电接口向前。
26.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打印流体盒,进一步包括接触表面,所述接触表面被设置在所述上表面处,并且所述接触表面在所述竖立姿态下在所述向前方向上位于所述电接口和所述锁定表面之间,所述接触表面在所述竖立姿态下面向上。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打印流体盒,其中所述接触表面在所述向前方向上与所述电接口对准。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打印流体盒,进一步包括第一突起,所述第一突起被设置在所述上表面处,并且所述第一突起在所述竖立姿态下从所述上表面向上突出,所述第一突起包括:
所述锁定表面,所述锁定表面在所述竖立姿态下构成所述第一突起的在所述向前方向上的后端;和
引导表面,所述引导表面在所述竖立姿态下相对于所述向前方向倾斜且面向上且在所述向前方向上面向前,所述引导表面在所述竖立姿态下在所述向前方向上相对于所述锁定表面向前且在所述电接口和所述锁定表面之间定位。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打印流体盒,其中,在所述竖立姿态下,
所述引导表面、所述接触表面和所述电接口在所述向前方向上彼此对准,并且
所述引导表面具有在所述竖立姿态下的上端,在所述竖立姿态下在所述电接口和所述引导表面之间的区域中,所述引导表面的所述上端构成所述打印流体盒的上边缘。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打印流体盒,其中所述接触表面在所述竖立姿态下相对于所述电接口向上且相对于所述引导表面的所述上端向下定位。
31.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打印流体盒,进一步包括第二突起,所述第二突起被设置在所述上表面处,并且所述第二突起在所述竖立姿态下从所述上表面向上突出,所述第二突起具有在所述竖立姿态下面向上的上端表面,所述上端表面用作所述接触表面。
CN201780005291.5A 2017-07-31 2017-07-31 打印流体盒与包括打印流体盒和打印流体消耗设备的系统 Active CN11002309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7/027639 WO2019026107A1 (en) 2017-07-31 2017-07-31 PRINT FLUID CARTRIDGE AND SYSTEM COMPRISING THE PRINTING FLUID CARTRIDGE, AND PRINT FLUID CONSUMPTION APPARATU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23090A true CN110023090A (zh) 2019-07-16
CN110023090B CN110023090B (zh) 2021-08-17

Family

ID=595931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05291.5A Active CN110023090B (zh) 2017-07-31 2017-07-31 打印流体盒与包括打印流体盒和打印流体消耗设备的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23090B (zh)
WO (1) WO2019026107A1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85233A (zh) * 2010-06-17 2011-12-21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墨盒和记录设备
US20130050357A1 (en) * 2011-08-30 2013-02-28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Printing fluid cartridge and printing apparatus
CN203543370U (zh) * 2012-08-24 2014-04-16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墨盒
CN204172493U (zh) * 2014-08-05 2015-02-25 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喷墨打印装置用墨盒及包含该墨盒的喷墨打印装置
CN104999798A (zh) * 2011-12-22 2015-10-28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打印流体盒、打印设备和打印流体盒的使用
US20160279952A1 (en) * 2015-03-27 2016-09-29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cartridge
EP3112163A1 (en) * 2015-07-01 2017-01-04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cartridge
WO2017006368A1 (en) * 2015-07-07 2017-01-12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cartridge, liquid consuming apparatus, method of inserting liquid cartridge into cartridge mounting portion of liquid consuming apparatus, and use of liquid cartridge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85233A (zh) * 2010-06-17 2011-12-21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墨盒和记录设备
US20130050357A1 (en) * 2011-08-30 2013-02-28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Printing fluid cartridge and printing apparatus
CN104999798A (zh) * 2011-12-22 2015-10-28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打印流体盒、打印设备和打印流体盒的使用
CN203543370U (zh) * 2012-08-24 2014-04-16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墨盒
CN204172493U (zh) * 2014-08-05 2015-02-25 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喷墨打印装置用墨盒及包含该墨盒的喷墨打印装置
US20160279952A1 (en) * 2015-03-27 2016-09-29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cartridge
EP3112163A1 (en) * 2015-07-01 2017-01-04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cartridge
WO2017006368A1 (en) * 2015-07-07 2017-01-12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cartridge, liquid consuming apparatus, method of inserting liquid cartridge into cartridge mounting portion of liquid consuming apparatus, and use of liquid cartridg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026107A1 (en) 2019-02-07
CN110023090B (zh) 2021-08-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20978B2 (en) Printing-fluid cartridge including electrical interface and locking surface
US6966631B2 (en) Ink container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US9399351B2 (en) Adaptor
US8439488B2 (en) Ink supply device
JP5874160B2 (ja) 液体収容容器を着脱可能なホルダー
US11027555B2 (en) Printing-fluid cartridge including protrusion and interface
EP3653390B1 (en) Printing-fluid cartridge and system using the same
CN107878032A (zh) 包括打印流体盒和适配器的打印流体容纳装置及其系统
CN107735260B (zh) 液体盒、液体消耗设备、将液体盒插入到液体消耗设备的盒安装部中的方法
CN107735259B (zh) 液体盒、液体消耗设备、将液体盒插入到液体消耗设备的盒安装部中的方法和液体盒的使用
CN107878033A (zh) 液体盒和液体消耗装置
JP6834516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CN109600997A (zh) 打印流体盒、一组打印流体盒以及包括打印流体盒和打印流体消耗设备的系统
CN110023090A (zh) 打印流体盒与包括打印流体盒和打印流体消耗设备的系统
CN109715407A (zh) 打印流体盒与包括打印流体盒和打印流体消耗设备的系统
CN109963720A (zh) 打印流体盒和使用打印流体盒的系统
US10457064B2 (en) Liquid consumption apparatus having cartridge, cartridge attachment section provided with tank, and consuming device
CN107709020B (zh) 液体盒、液体消耗设备、将液体盒插入到液体消耗设备的盒安装部中的方法和液体盒的使用
EP3437878B1 (en) Printing-fluid cartridge and system including the printing-fluid cartridge and printing-fluid consuming apparatus
JP6942988B2 (ja) 液体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システム
JP6409946B2 (ja) 液体供給ユニット
JP6834589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20190193406A1 (en) Liquid ejection device including tank and cartridge connectable thereto
JP2018161881A (ja) 液体カートリッジ、液体消費装置、及びカートリッジセット
JP2022048255A (ja) 印刷流体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