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19194B - 数据核对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数据核对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19194B
CN110019194B CN201710889458.0A CN201710889458A CN110019194B CN 110019194 B CN110019194 B CN 110019194B CN 201710889458 A CN201710889458 A CN 201710889458A CN 110019194 B CN110019194 B CN 11001919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record
running water
checking
p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88945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19194A (zh
Inventor
郭华
吴争容
郑仪财
雷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88945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19194B/zh
Publication of CN1100191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191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191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191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1Design, administration or maintenance of databases
    • G06F16/215Improving data quality; Data cleansing, e.g. de-duplication, removing invalid entries or correcting typographical erro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2Indexing; Data structures therefor; Storage struc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4Query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5Integrating or interfacing systems involving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s
    • G06F16/258Data format conversion from or to a databas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40/00Finance; Insurance; Tax strategies; Processing of corporate or income taxes
    • G06Q40/04Trading; Exchange, e.g. stocks, commodities, derivatives or currency exchan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echnology Law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Marketing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核对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属于互联网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交易服务器的第一交易记录和目标服务器的第二交易记录;基于预设记录规则,分别将第一交易记录和第二交易记录转换为预设格式的第一记录数据和第二记录数据;将第一记录数据与第二记录数据进行核对,确定第一记录数据与第二记录数据之间的差异明细。本发明基于预设记录规则,分别将第一交易记录和第二交易记录转换为预设格式的第一记录数据和第二记录数据,使得可在第一记录数据与第二记录数据中直接确定造成差异的具体流水数据,将该流水数据作为差异明细,简化了发现差异明细的过程,差异消除时间较短,提高了资金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数据核对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数据核对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了方便人们日常的资金交易需求,交易服务器应运而生。交易服务器是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保障,并采用与各个诸如银行的目标服务器签约的方式提供资金交易的中间平台。每当完成一次资金交易,交易服务器便从签约银行取回交易结果,先基于交易结果进行交易记账处理,生成交易记录,随后,将交易结果告知交易双方。
由于交易服务器需要执行大量的资金交易,为了保证交易服务器中的第一交易记录与签约银行中的第二交易记录的一致性和准确性,交易服务器会周期性对第一交易记录与第二交易记录进行核对。由于交易服务器和签约银行生成交易记录的方式有多种,且交易服务器生成交易记录的方式与签约银行生成交易记录的方式可能不同,因此,交易服务器在进行数据核对时,需要分别计算第一交易记录和第二交易记录中全部流水数据的总金额,生成第一总金额和第二总金额,并将第一总金额和第二总金额进行核对,确定第一总金额与第二总金额之间的差异,进一步确定该差异在第一交易记录和第二交易记录中的流水明细,以便消除差异。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由于交易服务器通过核对第一总金额和第二总金额得出差异,因此,无法确定具体哪一条流水明细造成了第一总金额和第二总金额之间的差异,这样,便需要逐一排查第一交易记录和第二交易记录中的每一条流水明细,导致发现造成差异的流水明细的难度较大,差异的消除时间较长,不能及时排除差异,造成较大的资金差异隐患。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核对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核对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交易服务器的第一交易记录和目标服务器的第二交易记录;
基于预设记录规则,分别将所述第一交易记录和所述第二交易记录转换为预设格式的第一记录数据和第二记录数据;
将所述第一记录数据与所述第二记录数据进行核对,确定所述第一记录数据与所述第二记录数据之间的差异明细。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核对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交易服务器的第一交易记录和目标服务器的第二交易记录;
转换模块,用于基于预设记录规则,分别将所述第一交易记录和所述第二交易记录转换为预设格式的第一记录数据和第二记录数据;
核对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记录数据与所述第二记录数据进行核对,确定所述第一记录数据与所述第二记录数据之间的差异明细。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时实现上述的数据核对方法。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指令,所述指令被处理器执行以完成上述的数据核对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获取交易服务器的第一交易记录和目标服务器的第二交易记录,并基于预设记录规则,分别将第一交易记录和第二交易记录转换为预设格式的第一记录数据和第二记录数据,使得进行核对的第一记录数据与第二记录数据的数据格式一致,可以在第一记录数据与第二记录数据中直接确定造成差异的具体流水数据,将该流水数据作为差异明细,简化了发现差异明细的过程,差异消除时间较短,可及时排除差异明细,提高了资金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实施环境;
图2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核对方法流程图;
图2B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核对方法示意图;
图2C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核对方法示意图;
图3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核对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B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核对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C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核对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D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核对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E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核对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F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核对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核对装置400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在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之前,先对本发明涉及的实施环境进行简单介绍。
参见图1,该实施环境中包括数据核对装置101、交易服务器102和目标服务器103。其中,数据核对装置101是指用于核对交易服务器102与目标服务器103之间记录数据的装置。其中,交易服务器102与至少一个目标服务器103之间存在签约,交易服务器102是通过目标服务器给待进行资金转移的双方提供资金交易服务的中间服务器。目标服务器103为用户提供存储资金的介质,并可以根据用户基于交易服务器102下发的指令进行资金转移。数据核对装置101与交易服务器102、目标服务器103之间均存在数据连接,由于在正常情况下交易服务器102中的记录数据与目标服务器103中的记录数据为一一对应的,因此,为了保证交易服务器102与目标服务器103中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数据核对装置101可定期在交易服务器102与目标服务器103中获取记录数据,并进行数据核对。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数据核对装置可部署于交易服务器中或者目标服务器中,还可以为独立存在的装置,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核对方法,参见图2A,该方法流程包括:
201、数据核对装置获取记录查询条件,记录查询条件至少包括目标服务器的机构标识以及待查询时间段。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于交易服务器来说,会存在至少一个与其签约的目标服务器,这些目标服务器均具有与其对应的唯一的机构标识,且这些目标服务器每天均会发生大量的流水交易。为了保证交易服务器的第一交易记录与各个目标服务器的第二交易记录的一致性和准确性,数据核对装置需要周期性的对第一交易记录与各个目标服务器的第二交易记录进行核对。由于交易服务器中存储有与至少一个目标服务器相关的交易记录,使得第一交易记录的数据量巨大,为了减轻数据核对的负担,因此,可以选取某一个目标服务器,并选取待查询时间段,对交易服务器在待查询时间段内产生的有关于该目标服务器的第一交易数据进行核对,并当数据核对完成时,再进行其他目标服务器的数据核对。这样,当需要对数据进行核对时,终端可以生成携带机构标识以及待查询时间段的记录查询条件,将记录查询条件发送至数据核对装置,使得数据核对装置仅对该交易服务器和机构标识对应的目标服务器在该待查询时间段内的第一交易记录和第二交易记录进行核对。
当数据核对装置接收到记录查询条件时,在记录查询条件中提取机构标识以及待查询时间段,以便后续根据机构标识确定目标服务器,并在交易服务器和目标服务器中确定待查询时间段的第一交易记录和第二交易记录。
其中,数据核对装置可以以应用程序的形式搭载在服务器中,并且可以通过与服务器相连的终端对数据核对过程到底要核对哪些数据来进行设置,终端可以提供设置数据核对装置的待查询时间段的设置入口,当检测到用户触发该设置入口时,终端显示时间设置页面,该时间设置页面上可以包括开始日期输入框和结束日期输入框。当检测到用户完成在开始日期输入框和结束日期输入框中输入日期后,获取用户输入的开始日期和结束日期,基于开始日期和结束日期确定待查询时间段,并将待查询时间段携带在记录查询条件中,将记录查询条件发送至数据核对装置。例如,若终端接收到的用户输入的开始日期为2016年4月22日,结束日期为2016年6月5日,则终端可以在记录查询条件中携带(201604220000-201606050000)形式的待查询时间段。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是以记录查询条件中包括待查询时间段,并根据待查询时间段确定第一交易记录与第二交易记录的情况,而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还可以针对某一用户在交易服务器与目标服务器中的流水交易,确定并核对关于该用户的第一交易记录与第二交易记录,本发明对获取第一交易记录和第二交易记录的记录查询条件不进行具体限定。
202、数据核对装置获取交易服务器在待查询时间段的第一交易记录,确定机构标识对应的目标服务器,获取目标服务器在待查询时间段内的第二交易记录。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数据核对装置获取到待查询时间段,并基于机构标识确定目标服务器后,数据核对装置便可以获取交易服务器在待查询时间段的第一交易记录和目标服务器在待查询时间段的第二交易记录。需要说明的是,数据核对装置可以默认从一天的零点开始作为一天的开始时间,也可以由用户自行设置一天的开始时间,以便根据一天的开始时间以及待查询时间段获取第一交易记录和第二交易记录。继续以上述步骤201中的例子为例进行说明,若数据核对装置接收到的记录查询条件中携带(201604220000-201606050000)形式的待查询时间段,则当数据核对装置接收到记录查询条件时,如果数据核对装置中设置的一天的开始时间为22点,数据核对装置会在交易服务器中获取2016年4月22日22点至2016年6月5日22点的交易记录作为第一交易记录,在目标服务器中获取2016年4月22日22点至2016年6月5日22点的交易记录作为第二交易记录。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数据核对装置来说,其中可以设置核对周期,并当基于核对周期确定当前需要对交易服务器和目标服务器进行数据核对时,自动获取交易服务器和目标服务器中尚未核对的记录作为第一交易记录和第二交易记录,并对第一交易记录和第二交易记录进行核对。例如,若数据核对装置每隔30天进行一次数据核对,则距离上一次数据核对过去30天后,数据核对装置获取交易服务器和目标服务器在过去的30天内的记录作为第一交易数据和第二交易数据,对第一交易数据和第二交易数据进行核对。
203、基于预设记录规则,数据核对装置分别将第一交易记录和第二交易记录转换为预设格式的第一记录数据和第二记录数据。
发明人认识到,由于生成交易记录的记录方式有多种,且不同的记录方式使得交易记录的数据格式不同,例如,记录方式可为按单笔流水数据记录、按流水数据包记录、按流水数据包成功总数据值记录、按天成功总数据值记录、按固定金额记录等。因此,对于交易服务器和目标服务器来说,其生成交易记录的记录方式可能不同,导致交易服务器的第一交易记录与目标服务器的第二交易记录中数据的数据格式不同。为了在对交易服务器和目标服务器进行数据核对时,可以直接明确的核对出第一交易记录与第二交易记录之间的差异明细,因此,将第一交易记录和第二交易记录分别转换为预设格式的第一记录数据和第二记录数据,以便后续可以直接核对数据格式一致的第一记录数据和第二记录数据,在确定第一记录数据与第二记录数据之间存在差异的同时,可以直接确定差异明细,简化了发现差异明细的过程,差异消除时间较短。
为了保证第一记录数据和第二记录数据的一致性,数据核对装置中会设置预设记录规则,使得可以基于预设记录规则,将第一交易记录和第二交易记录转换为预设格式的第一记录数据和第二记录数据。其中,预设记录规则中可以包括一种预设格式,也可以包括多种预设格式,当预设记录规则中包括一种预设格式时,则直接将第一交易记录和第二交易记录转换为该预设格式的第一记录数据和第二记录数据;当预设记录规则中包括多种预设格式时,需要设置转换规则,规定将交易记录分别转换为哪种预设格式。参见图2B,例如,若预设记录规则中包括预设格式A、预设格式B和预设格式C,待查询时间段为2016年4月22日0点至2016年5月22日0点,则转化规则可为将2016年4月22日0点至2016年5月1日0点的交易记录转换为预设格式A,将2016年5月2日0点至2016年5月11日0点的交易记录转换为预设格式B,将2016年5月12日0点至2016年5月22日0点的交易记录转换为预设格式C。本发明对预设记录规则中包括的预设格式的数目不进行具体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数据核对装置会定期对预设记录规则中的预设格式以及转换规则进行校对,保证对预设记录规则中的预设格式与转换规则的实时更新,避免预设格式或者转换规则发生错误导致对交易记录的转换过程发生异常。
在将第一交易记录和第二交易记录转换为预设格式的第一记录数据和第二记录数据时,首先,基于预设记录规则中的预设格式,分别在第一交易记录和第二交易记录中确定数据格式不符合预设格式的第一待转换数据和第二待转换数据,以及数据格式符合预设格式的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随后,分别将第一待转换数据和第二待转换数据转换为预设格式的第三数据和第四数据,并将第一数据和第三数据组成第一记录数据,将第二数据和第四数据组成第二记录数据。上述仅是一种将第一交易记录和第二交易记录转换为预设格式的第一记录数据和第二记录数据的方式,而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获取到的第一交易记录可能为交易服务器中诸如准实时转移资金数据、VIP(重要用户,Very ImportantPerson)资金转移数据等业务数据,根据预设记录规则中的预设格式对业务数据进行数据格式转换处理,可以得到预设格式的第一记录数据。其中,可以在数据核对装置中设置提取业务数据的标准,例如,仅将准实时转移资金数据作为业务数据;或仅将VIP资金转移数据作为业务数据;或将准实时转移资金数据与VIP资金转移数据同时作为业务数据,本发明对数据核对装置提取业务数据的标准不进行具体限定。
由于当交易服务器中产生流水交易时,一方面,交易服务器会将该流水交易发送至相应的目标服务器,由目标服务器执行该流水交易,且目标服务器在完成执行该流水交易时,会生成交易成功凭证;另一方面,交易服务器在将流水交易发送至目标服务器后,便会持续向目标服务器请求交易成功凭证,因此,在未获取到交易成功凭证的时间内,该流水交易会作为交易服务器中的未生效数据,也即该流水交易并未在目标服务器中产生与其对应的交易记录。由于数据缺失可能对核对的准确性造成影响,因此,可以暂且不对这些未生效数据进行核对。这样,在得到第一记录数据和第二记录数据后,需要分别在第一记录数据和第二记录数据中确定尚未在目标服务器中获取到交易成功凭证的第一未生效数据和第二未生效数据,将第一未生效数据和第二未生效数据删除,并当后续在目标服务器中获取到第一未生效数据的交易成功凭证时,获取已生效的第一未生效数据,将已生效的第一未生效数据添加至第一记录数据;当在目标服务器中获取到第二未生效数据的交易凭证时,获取已生效的第二未生效数据,将已生效的第二未生效数据添加至第二记录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记录数据和第二记录数据中确定第一未生效数据和第二未生效数据后,为了方便当第一未生效数据和第二未生效数据生效时立即获取已经生效的第一未生效数据和第二未生效数据,数据核对装置中可以创建核对数据库和待核对数据库,将第一记录数据和第二记录数据中已生效的数据添加至核对数据库中,将第一未生效数据和第二未生效数据添加至待核对数据库中,并对待核对数据库进行监测,当监测到待核对数据库中的第一未生效数据或第二未生效数据生效时,在待核对数据库中提取已生效的第一未生效数据或第二未生效数据,将已生效的第一未生效数据或第二未生效数据添加至第一记录数据或第二记录数据。
204、数据核对装置将第一记录数据与第二记录数据进行核对,确定第一记录数据与第二记录数据之间的差异明细。
由于交易服务器中的每个流水交易均会在目标服务器中存在对应的交易记录,因此,在对第一记录数据与第二记录数据进行核对时,理论上第一记录数据与第二记录数据是一致的,这样,当确定第一记录数据与第二记录数据之间不一致的数据时,便可将该不一致的数据作为差异明细。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第一记录数据与第二记录数据中的数据格式可为按单笔流水数据记录、按流水数据包记录、按流水数据包成功总数据值记录、按天成功总数据值记录、按固定金额记录等,且第一记录数据与第二记录数据中的某些流水数据或流水数据包可能具有流水标识,因此,参见图2C,可以采用下述四种方式将第一记录数据与第二记录数据进行核对。
方式一、第一记录数据与第二记录数据的数据格式为按单笔流水数据记录,且第一记录数据与第二记录数据中的流水数据具有流水标识。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第一记录数据和第二记录数据中的流水数据具有流水标识,因此,第一记录数据和第二记录数据中会存在具有相同流水标识的第一流水数据和第二流水数据,通常具有相同流水标识的第一流水数据和第二流水数据是一致的,因此,便可以通过核对具有相同流水标识的第一流水数据和第二流水数据确定第一记录数据与第二记录数据之间的差异明细。
在确定第一记录数据与第二记录数据之间的差异明细时,可以通过核对第一流水数据和第二流水数据的数据名称、卡片号码以及数据值确定。先以第一流水数据为核对基础,对第一流水数据和第二流水数据进行核对,若第一流水数据和第二流水数据的数据名称、卡片号码以及数据值中至少一项不一致时,将第二流水数据作为差异明细;随后,以第二流水数据为核对基础,对第一流水数据和第二流水数据进行核对,若第一流水数据和第二流水数据的数据名称、卡片号码以及数据值中至少一项不一致时,将第一流水数据作为差异明细。
方式二、第一记录数据与第二记录数据的数据格式为按单笔流水数据记录,且第一记录数据与第二记录数据中的流水数据不具有流水标识。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第一记录数据和第二记录数据中的流水数据不具有流水标识,通常具有相同数据名称的第一流水数据和第二流水数据是一致的,因此,需要从第一记录数据和第二记录数据中提取具有相同数据名称的第一流水数据和第二流水数据,通过核对具有相同数据名称的第一流水数据和第二流水数据确定第一记录数据与第二记录数据之间的差异明细。
在确定第一记录数据与第二记录数据之间的差异明细时,可以通过核对第一流水数据和第二流水数据的卡片号码以及数据值确定。先以第一流水数据为核对基础,对第一流水数据和第二流水数据进行核对,若第一流水数据和第二流水数据的卡片号码以及数据值中至少一项不一致时,将第二流水数据作为差异明细;随后,以第二流水数据为核对基础,对第一流水数据和第二流水数据进行核对,若第一流水数据和第二流水数据的卡片号码以及数据值中至少一项不一致时,将第一流水数据作为差异明细。
方式三、第一记录数据与第二记录数据的数据格式为按流水数据包记录,且第一记录数据与第二记录数据中的流水数据包具有数据包标识。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第一记录数据和第二记录数据中的流水数据包具有数据包标识,因此,第一记录数据和第二记录数据中会存在具有相同数据包标识的第一流水数据包和第二流水数据包,通常具有相同数据包标识的第一流水数据包和第二流水数据包中的数据是一致的,因此,可以通过核对具有相同数据包标识的第一流水数据包和第二流水数据包确定第一记录数据与第二记录数据之间的差异明细。
在确定第一记录数据与第二记录数据之间的差异明细时,可以通过核对第一流水数据包和第二流水数据包的提交总数据值、成功总数据值以及失败总数据值确定。先以第一流水数据包为核对基础,对第一流水数据包和第二流水数据包进行核对,若第一流水数据包和第二流水数据包的提交总数据值、成功总数据值以及失败总数据值中至少一项不一致时,将第二流水数据包作为差异明细;随后,以第二流水数据包为核对基础,对第一流水数据包和第二流水数据包进行核对,若第一流水数据包和第二流水数据包的提交总数据值、成功总数据值以及失败总数据值中至少一项不一致时,将第一流水数据包作为差异明细。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流水数据包中的多条流水数据来说,如果多条流水数据具有流水标识,则可以基于上述方式一中所示的过程进行第一流水数据包与第二流水数据包之间的核对;如果多条流水数据不具有流水标识,则可以基于上述方式二中所示的过程进行第一流水数据包与第二流水数据包之间的核对。
方式四、第一记录数据与第二记录数据的数据格式为按流水数据包记录,且第一记录数据与第二记录数据中的流水数据包不具有数据包标识。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第一记录数据和第二记录数据中的流水数据包不具有数据包标识,因此,第一记录数据和第二记录数据中会存在具有相同提交总数值的第一流水数据包和第二流水数据包,通常具有相同提交总数值的第一流水数据包和第二流水数据包中的数据是一致的,因此,可以通过核对具有相同提交总数值的第一流水数据包和第二流水数据包确定第一记录数据与第二记录数据之间的差异明细。
在确定第一记录数据与第二记录数据之间的差异明细时,可以通过核对第一流水数据包和第二流水数据包的成功总数据值以及失败总数据值确定。先以第一流水数据包为核对基础,对第一流水数据包和第二流水数据包进行核对,若第一流水数据包和第二流水数据包的成功总数据值以及失败总数据值中至少一项不一致时,将第二流水数据包作为差异明细;随后,以第二流水数据包为核对基础,对第一流水数据包和第二流水数据包进行核对;若第一流水数据包和第二流水数据包的成功总数据值以及失败总数据值中至少一项不一致时,将第一流水数据包作为差异明细。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流水数据包中的多条流水数据来说,如果多条流水数据具有流水标识,则可以基于上述方式一中所示的过程进行第一流水数据包与第二流水数据包之间的核对;如果多条流水数据不具有流水标识,则可以基于上述方式二中所示的过程进行第一流水数据包与第二流水数据包之间的核对。
需要说明的是,在将第一记录数据与第二记录数据进行核对时,由于目标服务器中可能存在某一流水数据记录多次的情况,使得以第一记录数据为核对基础时,无法确定第二记录数据中重复记录的流水数据,导致数据核对的准确性不高,因此,为了确保第一记录数据和第二记录数据中的无效数据以及差异数据均可以确定出来,先以第一记录数据为核对基础进行核对,再以第二记录数据为核对基础进行核对。
205、数据核对装置基于第一记录数据与第二记录数据之间的差异明细,生成差异明细表,当在第一数据记录和第二数据记录中确定第一无效数据和第二无效数据时,将第一无效数据和第二无效数据分别在第一数据记录和第二数据记录中删除。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分别生成以第一流水数据为核对基础的正向差异明细表,以及以第二流水数据为核对基础的反向差异明细表。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还可以生成以第一流水数据包和第二流水数据包生成正向差异表和反向差异表,本发明实施例对生成正向差异表和反向差异表的方式不进行具体限定。其中,可以生成如表1所示的正向差异明细表以及如表2所示的反向差异明细表。
表1
Figure BDA0001420834530000111
Figure BDA0001420834530000121
参见表1中的信息可知,当交易服务器中的1条第一流水数据为付款成功时,对于目标服务器来说,其中记录的与该条第一流水数据对应的第二流水数据可能由于目标服务器中的资金转移失败导致该条第一流水数据未生效;或第一流水数据与第二流水数据显示的收款人的卡片号码不一致;或第一流水数据与第二流水数据显示的收款人的姓名不一致;或第一流水数据与第二流水数据显示的数据值不一致;或目标服务器由于重复记录导致有多条第二流水数据与该第一流水数据对应;或目标服务器中不存在与该第一流水数据对应的第二流水数据。
表2
Figure BDA0001420834530000122
参见表2中的信息可知,当目标服务器中的1条第二流水数据为付款成功时,对于交易服务器来说,其中可能不存在与该条第二流水数据对应的第一流水数据;或交易服务器由于重复记录导致有多条第一流水数据与该第二流水数据对应。
当确定了正向差异明细表以及反向差异明细表后,数据核对装置便可基于确定的差异明细对差异进行修改或者删除,以便消除差异。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在进行第一记录数据和第二记录数据的核对时,可能存在无效的数据,这些数据可以直接勾销,无需加入上述的正向差异明细表以及反向差异明细表中。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获取交易服务器的第一交易记录和目标服务器的第二交易记录,并基于预设记录规则,分别将第一交易记录和第二交易记录转换为预设格式的第一记录数据和第二记录数据,使得进行核对的第一记录数据与第二记录数据的数据格式一致,可以在第一记录数据与第二记录数据中直接确定造成差异的具体流水数据,将该流水数据作为差异明细,简化了发现差异明细的过程,差异消除时间较短,可及时排除差异明细,提高了资金的安全性。
参见图3A,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核对装置,该装置包括获取模块301、转换模块302以及核对模块303。
该获取模块301,用于获取交易服务器的第一交易记录和目标服务器的第二交易记录;
该转换模块302,用于基于预设记录规则,分别将第一交易记录和第二交易记录转换为预设格式的第一记录数据和第二记录数据;
该核对模块303,用于将第一记录数据与第二记录数据进行核对,确定第一记录数据与第二记录数据之间的差异明细。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装置,通过获取交易服务器的第一交易记录和目标服务器的第二交易记录,并基于预设记录规则,分别将第一交易记录和第二交易记录转换为预设格式的第一记录数据和第二记录数据,使得进行核对的第一记录数据与第二记录数据的数据格式一致,可以在第一记录数据与第二记录数据中直接确定造成差异的具体流水数据,将该流水数据作为差异明细,简化了发现差异明细的过程,差异消除时间较短,可及时排除差异明细,提高了资金的安全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3B,该获取模块301,包括第一获取子模块3011、第二获取子模块3012和第三获取子模块3013。
该第一获取子模块3011,用于获取记录查询条件,记录查询条件至少包括目标服务器的机构标识以及待查询时间段;
该第二获取子模块3012,用于获取交易服务器在待查询时间段的第一交易记录;
该第三获取子模块3013,用于确定机构标识对应的目标服务器,获取目标服务器在待查询时间段内的第二交易记录。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转换模块302,用于基于预设记录规则,分别在第一交易记录和第二交易记录中确定数据格式不符合预设格式的第一待转换数据和第二待转换数据,以及数据格式符合预设格式的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分别将第一待转换数据和第二待转换数据转换为预设格式的第三数据和第四数据;将第一数据和第三数据组成第一记录数据,将第二数据和第四数据组成第二记录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转换模块302,用于当获取的第一交易记录为业务数据时,基于预设记录规则,对业务数据进行快照处理,生成第一记录数据;基于预设记录规则,在第二交易记录中确定数据格式不符合预设格式的第二待转换数据,以及数据格式符合预设格式的第二数据;将第二待转换数据转换为预设格式的第四数据;将第二数据和第四数据组成第二记录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3C,该装置还包括第一删除模块304。
该第一删除模块304,用于分别在第一记录数据和第二记录数据中确定第一未生效数据和第二未生效数据,将第一未生效数据和第二未生效数据删除。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第一删除模块304,还用于当检测到第一未生效数据已生效,获取已生效的第一未生效数据,将已生效的第一未生效数据添加至第一记录数据;当检测到第二未生效数据已生效,获取已生效的第二未生效数据,将已生效的第二未生效数据添加至第二记录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核对模块303,用于从第一记录数据和第二记录数据中提取具有相同流水标识的第一流水数据和第二流水数据;分别以第一流水数据和第二流水数据为核对基础,对第一流水数据和第二流水数据进行核对;当以第一流水数据为核对基础时,若第一流水数据和第二流水数据的数据名称、卡片号码以及数据值中至少一项不一致时,将第二流水数据作为差异明细;当以第二流水数据为核对基础时,若第一流水数据和第二流水数据的数据名称、卡片号码以及数据值中至少一项不一致时,将第一流水数据作为差异明细。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核对模块303,还用于从第一记录数据和第二记录数据中提取具有相同数据名称的第一流水数据和第二流水数据;分别以第一流水数据和第二流水数据为核对基础,对第一流水数据和第二流水数据进行核对;当以第一流水数据为核对基础时,若第一流水数据和第二流水数据的卡片号码以及数据值中至少一项不一致时,将第二流水数据作为差异明细;当以第二流水数据为核对基础时,若第一流水数据和第二流水数据的卡片号码以及数据值中至少一项不一致时,将第一流水数据作为差异明细。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核对模块303,还用于从第一记录数据和第二记录数据中提取具有相同数据包标识的第一流水数据包和第二流水数据包;分别以第一流水数据包和第二流水数据包为核对基础,对第一流水数据包和第二流水数据包进行核对;当以第一流水数据包为核对基础时,若第一流水数据包和第二流水数据包的提交总数据值、成功总数据值以及失败总数据值中至少一项不一致时,将第二流水数据包作为差异明细;当以第二流水数据包为核对基础时,若第一流水数据包和第二流水数据包的提交总数据值、成功总数据值以及失败总数据值中至少一项不一致时,将第一流水数据包作为差异明细。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核对模块303,还用于从第一记录数据和第二记录数据中提取具有相同提交总数据值的第一流水数据包和第二流水数据包;分别以第一流水数据包和第二流水数据包为核对基础,对第一流水数据包和第二流水数据包进行核对;当以第一流水数据包为核对基础时,若第一流水数据包和第二流水数据包的成功总数据值以及失败总数据值中至少一项不一致时,将第二流水数据包作为差异明细;当以第二流水数据包为核对基础时,若第一流水数据包和第二流水数据包的成功总数据值以及失败总数据值中至少一项不一致时,将第一流水数据包作为差异明细。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3D,该装置还包括第二删除模块305。
该第二删除模块305,用于当在该第一数据记录和该第二数据记录中确定第一无效数据和第二无效数据时,将该第一无效数据和该第二无效数据分别在该第一数据记录和该第二数据记录中删除。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3E,该装置还包括确定模块306和生成模块307。
确定模块306,用于确定差异明细在第一记录数据和第二记录数据中对应的第一差异数据和第二差异数据;
生成模块307,用于基于第一差异数据与第二差异数据之间的对应关系,生成差异明细表。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图3A至图3E中所示的装置为数据核对装置中的虚拟模块,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参见图3F,数据核对装置可以包括第一管理服务器、第二管理服务器、核对服务器以及清算服务器。其中,第一管理服务器用于执行上述获取模块301和转换模块302中的过程,从目标服务器中获取第二交易记录,对第二交易记录的数据格式进行甄别,将第二交易记录转换为预设格式的第二记录数据,并将第一记录数据存储。
第二管理服务器也用于执行上述获取模块301和转换模块302中的过程,从交易服务器中获取第一交易记录,将第一交易记录转换为第一记录数据,并存储第一记录数据。
核对服务器用于执行上述核对模块303中的过程,分别以第一记录数据和第二记录数据为核对基础,对第一记录数据和第二记录数据进行正向核对和反向核对,确定第一记录数据与第二记录数据之间的差异明细,将差异明细上传至清算服务器及交易服务器;进一步地,核对服务器还用于执行第一删除模块304中的过程,确定第一记录数据和第二记录数据中的第一无效数据和第二无效数据,将第一无效数据和第二无效数据删除。
清算服务器用于执行上述第二删除模块305中的过程,将核对模块上传的差异明细呈现出来,并对差异明细进行处理,以便消除差异明细。
参见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核对装置400的框图。例如,装置400可以被提供为一服务器。参照图4,装置400包括处理组件422,其进一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由存储器432所代表的存储器资源,用于存储可由处理组件422的执行的指令,例如应用程序。存储器432中存储的应用程序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每一个对应于一组指令的模块。此外,处理组件422被配置为执行指令,以执行上述数据核对方法。
装置400还可以包括一个电源组件426被配置为执行装置400的电源管理,一个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450被配置为将装置400连接到网络,和一个输入输出(I/O)接口458。装置400可以操作基于存储在存储器432的操作系统,例如Windows ServerTM,Mac OS XTM,UnixTM,LinuxTM,FreeBSDTM或类似。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指令,指令被处理器执行以完成上述的数据核对方法。
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处理器执行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时实现上述数据核对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核对的装置在数据核对时,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核对的装置与数据核对的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数据核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交易服务器的第一交易记录和目标服务器上的第二交易记录,所述交易服务器生成交易记录的方式和所述目标服务器生成交易记录的方式存在不同;
基于所述第一交易记录或所述第二交易记录对应的待查询时间段,从至少两种预设格式中确定出预设格式,以及分别在所述第一交易记录和所述第二交易记录中确定数据格式不符合预设格式的第一待转换数据和第二待转换数据,以及数据格式符合所述预设格式的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
分别将所述第一待转换数据和所述第二待转换数据转换为所述预设格式的第三数据和第四数据;
将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三数据组成第一记录数据,将所述第二数据和所述第四数据组成第二记录数据;
在所述第一记录数据与所述第二记录数据中的单笔流水数据具有流水标识的情况下,核对具有相同所述流水标识的第一流水数据和第二流水数据,根据数据名称、卡片号码以及数据值中的至少之一,确定所述第一记录数据与所述第二记录数据之间的差异明细;
在所述第一记录数据与所述第二记录数据中的所述单笔流水数据不具有所述流水标识的情况下,核对具有相同数据名称的所述第一流水数据和所述第二流水数据,根据所述卡片号码以及所述数据值中的至少之一,确定所述第一记录数据与所述第二记录数据之间的所述差异明细;
在所述第一记录数据与所述第二记录数据中的流水数据包具有数据包标识的情况下,核对具有相同所述数据包标识的第一流水数据包和第二流水数据包,根据提交总数据值、成功总数据值以及失败总数据值中的至少之一,确定所述第一记录数据与所述第二记录数据之间的所述差异明细;
在所述第一记录数据与所述第二记录数据中的所述流水数据包不具有数据包标识的情况下,核对具有相同提交总数据值的所述第一流水数据包和所述第二流水数据包,根据所述成功总数据值以及所述失败总数据值中的至少之一,确定所述第一记录数据与所述第二记录数据之间的所述差异明细;
其中,所述差异明细为所述第一记录数据与所述第二记录数据之间不一致的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交易服务器的第一交易记录和目标服务器的第二交易记录,包括:
获取记录查询条件,所述记录查询条件至少包括所述目标服务器的机构标识以及所述待查询时间段;
获取所述交易服务器在所述待查询时间段的所述第一交易记录;
确定所述机构标识对应的目标服务器,获取所述目标服务器在所述待查询时间段内的所述第二交易记录。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获取的所述第一交易记录为业务数据时,基于预设记录规则,对所述业务数据进行快照处理,生成所述第一记录数据;
基于所述预设记录规则,在所述第二交易记录中确定数据格式不符合所述预设格式的第二待转换数据,以及所述数据格式符合所述预设格式的第二数据;
将所述第二待转换数据转换为所述预设格式的第四数据;
将所述第二数据和所述第四数据组成所述第二记录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一记录数据与所述第二记录数据中的单笔流水数据具有流水标识的情况下,核对具有相同所述流水标识的第一流水数据和第二流水数据,根据数据名称、卡片号码以及数据值中的至少之一,确定所述第一记录数据与所述第二记录数据之间的差异明细,包括:
从所述第一记录数据和所述第二记录数据中提取具有相同所述流水标识的所述第一流水数据和所述第二流水数据;
分别以所述第一流水数据和所述第二流水数据为核对基础,对所述第一流水数据和所述第二流水数据进行核对;
当以所述第一流水数据为核对基础时,若所述第一流水数据和所述第二流水数据的所述数据名称、所述卡片号码以及所述数据值中至少一项不一致时,将所述第二流水数据作为所述差异明细;
当以所述第二流水数据为核对基础时,若所述第一流水数据和所述第二流水数据的所述数据名称、所述卡片号码以及所述数据值中至少一项不一致时,将所述第一流水数据作为所述差异明细。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一记录数据与所述第二记录数据中的所述单笔流水数据不具有所述流水标识的情况下,核对具有相同数据名称的所述第一流水数据和所述第二流水数据,根据所述卡片号码以及所述数据值中的至少之一,确定所述第一记录数据与所述第二记录数据之间的所述差异明细,包括:
从所述第一记录数据和所述第二记录数据中提取具有相同数据名称的所述第一流水数据和所述第二流水数据;
分别以所述第一流水数据和所述第二流水数据为核对基础,对所述第一流水数据和所述第二流水数据进行核对;
当以所述第一流水数据为核对基础时,若所述第一流水数据和所述第二流水数据的所述卡片号码以及所述数据值中至少一项不一致时,将所述第二流水数据作为所述差异明细;
当以所述第二流水数据为核对基础时,若所述第一流水数据和所述第二流水数据的所述卡片号码以及所述数据值中至少一项不一致时,将所述第一流水数据作为所述差异明细。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一记录数据与所述第二记录数据中的流水数据包具有数据包标识的情况下,核对具有相同所述数据包标识的第一流水数据包和第二流水数据包,根据提交总数据值、成功总数据值以及失败总数据值中的至少之一,确定所述第一记录数据与所述第二记录数据之间的所述差异明细,包括:
从所述第一记录数据和所述第二记录数据中提取具有相同数据包标识的所述第一流水数据包和所述第二流水数据包;
分别以所述第一流水数据包和所述第二流水数据包为核对基础,对所述第一流水数据包和所述第二流水数据包进行核对;
当以所述第一流水数据包为核对基础时,若所述第一流水数据包和所述第二流水数据包的所述提交总数据值、所述成功总数据值以及所述失败总数据值中至少一项不一致时,将所述第二流水数据包作为所述差异明细;
当以所述第二流水数据包为核对基础时,若所述第一流水数据包和所述第二流水数据包的所述提交总数据值、所述成功总数据值以及所述失败总数据值中至少一项不一致时,将所述第一流水数据包作为所述差异明细。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一记录数据与所述第二记录数据中的所述流水数据包不具有数据包标识的情况下,核对具有相同提交总数据值的所述第一流水数据包和所述第二流水数据包,根据所述成功总数据值以及所述失败总数据值中的至少之一,确定所述第一记录数据与所述第二记录数据之间的所述差异明细,包括:
从所述第一记录数据和所述第二记录数据中提取具有相同提交总数据值的所述第一流水数据包和所述第二流水数据包;
分别以所述第一流水数据包和所述第二流水数据包为核对基础,对所述第一流水数据包和所述第二流水数据包进行核对;
当以所述第一流水数据包为核对基础时,若所述第一流水数据包和所述第二流水数据包的所述成功总数据值以及所述失败总数据值中至少一项不一致时,将所述第二流水数据包作为所述差异明细;
当以所述第二流水数据包为核对基础时,若所述第一流水数据包和所述第二流水数据包的所述成功总数据值以及所述失败总数据值中至少一项不一致时,将所述第一流水数据包作为所述差异明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记录数据与所述第二记录数据进行核对,确定所述第一记录数据与所述第二记录数据之间的差异明细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差异明细在所述第一记录数据和所述第二记录数据中对应的第一差异数据和第二差异数据;
基于所述第一差异数据与所述第二差异数据之间的对应关系,生成差异明细表。
9.一种数据核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交易服务器的第一交易记录和目标服务器上的第二交易记录,所述交易服务器生成交易记录的方式和所述目标服务器生成交易记录的方式存在不同;
转换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交易记录或所述第二交易记录对应的待查询时间段,从至少两种预设格式中确定出预设格式,以及分别在所述第一交易记录和所述第二交易记录中确定数据格式不符合预设格式的第一待转换数据和第二待转换数据,以及数据格式符合所述预设格式的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
所述转换模块,用于分别将所述第一待转换数据和所述第二待转换数据转换为所述预设格式的第三数据和第四数据;
所述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数据和所述第三数据组成第一记录数据,将所述第二数据和所述第四数据组成第二记录数据;
核对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记录数据与所述第二记录数据中的单笔流水数据具有流水标识的情况下,核对具有相同所述流水标识的第一流水数据和第二流水数据,根据数据名称、卡片号码以及数据值中的至少之一,确定所述第一记录数据与所述第二记录数据之间的差异明细;
在所述第一记录数据与所述第二记录数据中的所述单笔流水数据不具有所述流水标识的情况下,核对具有相同数据名称的所述第一流水数据和所述第二流水数据,根据所述卡片号码以及所述数据值中的至少之一,确定所述第一记录数据与所述第二记录数据之间的所述差异明细;
在所述第一记录数据与所述第二记录数据中的流水数据包具有数据包标识的情况下,核对具有相同所述数据包标识的第一流水数据包和第二流水数据包,根据提交总数据值、成功总数据值以及失败总数据值中的至少之一,确定所述第一记录数据与所述第二记录数据之间的所述差异明细;
在所述第一记录数据与所述第二记录数据中的所述流水数据包不具有数据包标识的情况下,核对具有相同提交总数据值的所述第一流水数据包和所述第二流水数据包,根据所述成功总数据值以及所述失败总数据值中的至少之一,确定所述第一记录数据与所述第二记录数据之间的所述差异明细;
其中,所述差异明细为所述第一记录数据与所述第二记录数据之间不一致的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包括第一获取子模块、第二获取子模块和第三获取子模块;
所述第一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记录查询条件,所述记录查询条件至少包括目标服务器的机构标识以及所述待查询时间段;
所述第二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交易服务器在所述待查询时间段的第一交易记录;
所述第三获取子模块,用于确定所述机构标识对应的目标服务器,获取所述目标服务器在所述待查询时间段内的第二交易记录。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对模块,用于从所述第一记录数据和所述第二记录数据中提取具有相同流水标识的所述第一流水数据和所述第二流水数据;分别以所述第一流水数据和所述第二流水数据为核对基础,对所述第一流水数据和所述第二流水数据进行核对;当以所述第一流水数据为核对基础时,若所述第一流水数据和所述第二流水数据的数据名称、卡片号码以及数据值中至少一项不一致时,将所述第二流水数据作为差异明细;当以所述第二流水数据为核对基础时,若所述第一流水数据和所述第二流水数据的数据名称、卡片号码以及数据值中至少一项不一致时,将所述第一流水数据作为差异明细。
12.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对模块,用于从所述第一记录数据和所述第二记录数据中提取具有相同数据名称的所述第一流水数据和所述第二流水数据;分别以所述第一流水数据和所述第二流水数据为核对基础,对所述第一流水数据和所述第二流水数据进行核对;当以所述第一流水数据为核对基础时,若所述第一流水数据和第二流水数据的卡片号码以及数据值中至少一项不一致时,将所述第二流水数据作为差异明细;当以所述第二流水数据为核对基础时,若所述第一流水数据和所述第二流水数据的卡片号码以及数据值中至少一项不一致时,将所述第一流水数据作为差异明细。
13.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时实现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数据核对方法。
1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指令,所述指令被处理器执行以完成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数据核对方法。
CN201710889458.0A 2017-09-27 2017-09-27 数据核对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00191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89458.0A CN110019194B (zh) 2017-09-27 2017-09-27 数据核对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89458.0A CN110019194B (zh) 2017-09-27 2017-09-27 数据核对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19194A CN110019194A (zh) 2019-07-16
CN110019194B true CN110019194B (zh) 2023-03-03

Family

ID=671864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89458.0A Active CN110019194B (zh) 2017-09-27 2017-09-27 数据核对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1919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47110B (zh) * 2019-08-07 2024-03-1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差异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648138B (zh) * 2019-09-30 2021-04-30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交易查询、交易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0956544B (zh) * 2019-11-14 2023-04-11 海南新软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资产交易风险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1754238A (zh) * 2020-06-28 2020-10-09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可疑交易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13448931B (zh) * 2021-07-01 2024-05-17 京东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业务交易平台及业务提供平台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58705A (zh) * 2008-12-29 2009-06-17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不同应用系统间的数据核对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577571A (zh) * 2013-10-31 2014-02-12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5243528A (zh) * 2015-09-15 2016-01-13 普元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大数据环境下金融it系统中图形化集中对账系统与方法
CN105761139A (zh) * 2016-02-04 2016-07-13 上海携程商务有限公司 对账系统及方法
CN106407165A (zh) * 2016-07-21 2017-02-15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数值转移记录的核对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58705A (zh) * 2008-12-29 2009-06-17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不同应用系统间的数据核对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577571A (zh) * 2013-10-31 2014-02-12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5243528A (zh) * 2015-09-15 2016-01-13 普元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大数据环境下金融it系统中图形化集中对账系统与方法
CN105761139A (zh) * 2016-02-04 2016-07-13 上海携程商务有限公司 对账系统及方法
CN106407165A (zh) * 2016-07-21 2017-02-15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数值转移记录的核对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19194A (zh) 2019-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19194B (zh) 数据核对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494877B (zh) 用于在分布式网络节点内发布和追踪数字令牌的系统和方法
CN110494876B (zh) 用于在分布式网络节点内发布和追踪数字令牌的系统和方法
CN111475513B (zh) 表单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US20190073646A1 (en) Consolidated blockchain-based data transfer control method and system
CN109542980B (zh) 一种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US20170236130A1 (en) Emulating Manual System of Filing Using Electronic Document and Electronic File
US10942974B2 (en) System for synchronous document captures into an asynchronous archive and document-level archiving reconciliation
CN108647357B (zh) 数据查询的方法及装置
US20200169125A1 (en) Wireless energy transfer
Gaikwad et al. A blockchain-based verification system for academic certificates
CN111325585A (zh) 一种资产转移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598007B (zh) 账单文件处理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US20170235757A1 (en) Electronic processing system for electronic document and electronic file
US10609120B2 (en) Customized, cloud-based data collection tool
CN111353763B (zh) 处理数据的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5879164A (zh) 数据校验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360769A (zh) 代码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383109A (zh) 一种图片的版权交易方法及装置
JP7403406B2 (ja) データ利活用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データ提供方法
EP4348441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nsuring quality of search system data
CN113902573A (zh) 理赔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CN112256689A (zh) 业务数据清洗方法、装置、电子设备
CN110930206A (zh) 匹配发票的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US20240185196A1 (en) Reduced memory resources for proactive monitoring of electronic transacti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