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12079A - 智能社区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智能社区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12079A
CN110012079A CN201910216772.1A CN201910216772A CN110012079A CN 110012079 A CN110012079 A CN 110012079A CN 201910216772 A CN201910216772 A CN 201910216772A CN 110012079 A CN110012079 A CN 1100120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intelligent
identity information
data service
leg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1677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致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Bihyu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Bihyu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Bihyu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Bihyu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1677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12079A/zh
Publication of CN1100120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1207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3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using passwords
    • H04L63/083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using passwords using one-time-passwor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devices or network resour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2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 H04L67/025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for remote control or remote monitoring of appl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智能社区系统及其应用方法,该系统包括家用智能设备、家庭终端、社区服务器、云服务器,家用智能设备将收集到的设备数据通过家庭终端、社区服务器上传到云服务器;云服务器对设备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并存储,根据待验证身份信息判断第三方平台或者用户发送的数据服务请求是否合法;如果合法,则返回数据服务请求相应的数据。本发明的数据上传过程不需要用户进行额外操作,因此快捷、方便;第三方或者用户在使用数据服务时需要进行身份验证,只有验证通过才能获取相应的数据服务,因此用户数据信息并没有泄露风险,数据存储在云端、以及从云端获取数据服务都是安全、可靠的。

Description

智能社区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社区和物联网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智能社区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智慧城市走入人们视野,人们对于智能社区系统的需求也提上日程。无论是智慧城市还是智能社区系统,都离不开物联网技术。
通过物联网技术,将智能终端设备采集到的数据实时上传到云服务器,通过云服务器对庞大的数据进行存储、处理,能够提供给第三方平台或用户个人各项需要的监测数据,或者提醒政府部门某些公众场合需要介入的情况。
如今天网已经遍布城市,但仅能提供基础的安防作用,现有的智能社区系统不能方便、快捷地将用户数据上传到云端,第三方或者用户无法方便地调取历史数据或者当前数据,不能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万物互联的需求。例如,高血压用户每天在家中用血压仪测量得到的数据,由于没有上传到云端,因此无法方便、快捷地提供给医院的科室,使医生了解到用户每天的血压变化。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智能社区系统及其应用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的智能社区系统不能方便、快捷地将用户数据上传到云端,第三方或者用户无法方便地调取历史数据或者当前数据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智能社区系统,包括家用智能设备、家庭终端、社区服务器、云服务器,其中:
若干个家用智能设备分别与家庭终端连接;若干个家庭终端分别与社区服务器连接;若干个社区服务器分别与云服务器连接;
家用智能设备将收集到的设备数据上传到家庭终端;
家庭终端将设备数据上传到社区服务器;
社区服务器将设备数据上传到云服务器;
云服务器对设备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并存储;
云服务器接收到第三方平台或智能用户终端发送的包含待验证身份信息的数据服务请求后,根据待验证身份信息判断数据服务请求是否合法;
如果合法,则云服务器将与数据服务请求相应的数据发送到第三方平台或智能用户终端。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待验证身份信息包括账号和密码;
云服务器存储有合法身份信息库;将待验证身份信息与合法身份信息库进行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则判定数据服务请求合法,否则判定数据服务请求不合法。
或者,优选的,所述待验证身份信息包括账号、第三方平台设备识别码、邮箱、手机号码中的一种或多种;
云服务器存储有合法身份信息库;将待验证身份信息与合法身份信息库进行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则向第三方平台或智能用户终端返回第一验证码,否则判定数据服务请求不合法;
云服务器接收到第三方平台或智能用户终端发送的第二验证码后,判断第二验证码与第一验证码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则判断数据服务请求合法,否则判定数据服务器请求不合法。
在上述任意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家庭终端包括室内机、室内机副机、安防机、小门口机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家用智能设备包括智能安防设备和/或智能健康照护设备;
所述智能安防设备包括紧急对讲机、燃气侦测安防设备、火灾烟雾侦测安防设备、门磁侦测安防设备、红外侦测安防设备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智能健康照护设备包括身体检测设备、压力感应式床垫、智能存放装置、智能尿盆、声控垃圾桶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数据服务请求的类型包括数据查询、数据分类、数据分析、关联推送中的一种或多种。
一种上述任一项实施例中的智能社区系统的应用方法,包括:
上传步骤:
家用智能设备将收集到的设备数据上传到家庭终端;
家庭终端将设备数据上传到社区服务器;
社区服务器将设备数据上传到云服务器;
云服务器对设备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并存储;
数据服务步骤:
云服务器接收到第三方平台或智能用户终端发送的包含待验证身份信息的数据服务请求后,根据待验证身份信息判断数据服务请求是否合法;
如果合法,则云服务器将与数据服务请求相应的数据发送到第三方平台或智能用户终端。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待验证身份信息包括账号和密码;
所述数据服务步骤中,云服务器判断数据服务请求是否合法的方式为:
云服务器存储有合法身份信息库;将待验证身份信息与合法身份信息库进行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则判定数据服务请求合法,否则判定数据服务请求不合法。
或者,优选的,所述待验证身份信息包括账号、第三方平台设备识别码、邮箱、手机号码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数据服务步骤中,云服务器判断数据服务请求是否合法的方式为:
云服务器存储有合法身份信息库;将待验证身份信息与合法身份信息库进行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则向第三方平台或智能用户终端返回第一验证码,否则判定数据服务请求不合法;
云服务器接收到第三方平台或智能用户终端发送的第二验证码后,判断第二验证码与第一验证码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则判断数据服务请求合法,否则判定数据服务器请求不合法。
一种智能社区系统,包括家用智能设备、家庭终端、社区服务器、云服务器,其中:
若干个家用智能设备分别与家庭终端连接;若干个家庭终端分别与社区服务器连接;若干个社区服务器分别与云服务器连接;
家用智能设备将收集到的设备数据上传到家庭终端;
家庭终端将设备数据上传到社区服务器;
社区服务器将设备数据上传到云服务器;
云服务器对设备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并存储;
云服务器接收到第三方平台或智能用户终端发送的数据服务请求后,接收第三方平台或智能用户终端发送的待验证身份信息;根据待验证身份信息判断数据服务请求是否合法;
如果合法,则云服务器将与数据服务请求相应的数据发送到第三方平台或智能用户终端。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待验证身份信息包括账号和密码;云服务器存储有合法身份信息库;将待验证身份信息与合法身份信息库进行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则判定数据服务请求合法,将与数据服务请求相应的数据发送到第三方平台或智能用户终端;否则判定数据服务请求不合法;或者,
所述待验证身份信息包括账号、第三方平台设备识别码、邮箱、手机号码中的一种或多种;云服务器存储有合法身份信息库;将待验证身份信息与合法身份信息库进行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则向第三方平台或智能用户终端返回第一验证码,否则判定数据服务请求不合法;云服务器接收到第三方平台或智能用户终端发送的第二验证码后,判断第二验证码与第一验证码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则判断数据服务请求合法,将与数据服务请求相应的数据发送到第三方平台或智能用户终端;否则判定数据服务器请求不合法。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公开了智能社区系统及其应用方法,该系统包括家用智能设备、家庭终端、社区服务器、云服务器,家用智能设备将收集到的设备数据通过家庭终端、社区服务器上传到云服务器;云服务器对设备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并存储,在接收到第三方平台或智能用户终端发送的包含待验证身份信息的数据服务请求后,根据待验证身份信息判断数据服务请求是否合法;如果合法,则将与数据服务请求相应的数据发送到第三方平台或智能用户终端。或者,数据服务请求中不包含待验证身份信息,此时则需要第三方平台或智能用户终端另外发送待验证身份信息到云服务器,用于进行身份验证。在身份验证过程中,可以通过账户和密码来验证第三方或用户身份是否合法,也可以通过账号/第三方平台设备识别码/手机号/邮箱和随机密码来验证用户身份是否合法。
由于家用智能设备所采集到的设备数据通过家庭终端、社区服务器上传到云服务器,存储在云端,因此第三方或者用户可以通过访问云端的方式获取所需要的数据服务。本发明的数据上传过程不需要用户进行额外操作,因此快捷、方便;第三方或者用户在使用数据服务时,例如调取历史数据或者当前数据时都需要进行身份验证,只有验证通过才能获取相应的数据服务,因此用户数据信息并没有泄露风险,数据存储在云端、以及从云端获取数据服务都是安全、可靠的。家用智能设备可以包括智能安防设备和/或智能健康照护设备,分别提供智能安防和智能健康照护的功能,用户可以根据自身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若干种家用智能设备,满足各种类型的用户需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社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社区系统的应用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社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具体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社区系统,包括家用智能设备、家庭终端、社区服务器、云服务器,其中:
若干个家用智能设备分别与家庭终端连接;若干个家庭终端分别与社区服务器连接;若干个社区服务器分别与云服务器连接;
家用智能设备将收集到的设备数据上传到家庭终端;
家庭终端将设备数据上传到社区服务器;
社区服务器将设备数据上传到云服务器;
云服务器对设备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并存储;
云服务器接收到第三方平台或智能用户终端发送的包含待验证身份信息的数据服务请求后,根据待验证身份信息判断数据服务请求是否合法;
如果合法,则云服务器将与数据服务请求相应的数据发送到第三方平台或智能用户终端。
由于家用智能设备所采集到的设备数据通过家庭终端、社区服务器上传到云服务器,存储在云端,因此第三方或者用户可以通过访问云端的方式获取所需要的数据服务。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上传过程不需要用户进行额外操作,因此快捷、方便;第三方或者用户在使用数据服务时,例如调取历史数据或者当前数据时都需要进行身份验证,只有验证通过才能获取相应的数据服务,因此用户数据信息并没有泄露风险,数据存储在云端、以及从云端获取数据服务都是安全、可靠的。
本发明实施例中,身份验证可以有两种方式,云服务器可以通过账户和密码来验证第三方或用户身份是否合法,也可以通过账号/第三方平台设备识别码/手机号/邮箱和随机密码来验证用户身份是否合法。
第一种方式,所述待验证身份信息包括账号和密码;
云服务器存储有合法身份信息库;将待验证身份信息与合法身份信息库进行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则判定数据服务请求合法,否则判定数据服务请求不合法。
第二种方式,所述待验证身份信息包括账号、第三方平台设备识别码、邮箱、手机号码中的一种或多种;
云服务器存储有合法身份信息库;将待验证身份信息与合法身份信息库进行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则向第三方平台或智能用户终端返回第一验证码,否则判定数据服务请求不合法;
第三方平台或智能用户终端向云服务器接收到第一验证码,如果这正是第三方平台或者用户请求的数据服务,则可以将接收到的第一验证码作为第二验证码发送到云服务器;
云服务器接收到第三方平台或智能用户终端发送的第二验证码后,判断第二验证码与第一验证码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则判断数据服务请求合法,否则判定数据服务器请求不合法。
所述家庭终端包括室内机、室内机副机、安防机、小门口机中的一种或多种,均具备DI(数字输入)/DO(数字输出)侦测/控制节点或具备音视频MIC、镜头监控设施条件;
所述家用智能设备包括智能安防设备和/或智能健康照护设备;
所述智能安防设备包括紧急对讲机、燃气侦测安防设备、火灾烟雾侦测安防设备、门磁侦测安防设备、红外侦测安防设备中的一种或多种;可以用于短距离对讲以及燃气、火灾烟雾、门磁、红外等侦测安防;
智能安防设备和家庭终端之间可以组合使用,例如安装在走廊过道等公共区域的小门口机可以在红外侦测安防设备触发后自动监听、监控画面抓拍上传,提升用户住宅的安全系数,也方便第三方例如警方随时调用历史数据获取有用线索;
所述智能健康照护设备可以包括身体检测设备、压力感应式床垫、智能存放装置、智能尿盆、声控垃圾桶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身体检测设备可以包括用于B超、身高、体重、血压、血糖、体温、腰臀围、心电图、血氧、心血管、肠胃镜、CT扫描、生化、肺功能检测的设备中的一种或多种。
这样做的好处是,家用智能设备可以包括智能安防设备和/或智能健康照护设备,分别提供智能安防和智能健康照护的功能,用户可以根据自身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若干种家用智能设备,满足各种类型的用户需求。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数据服务请求的类型可以包括数据查询、数据分类、数据分析、关联推送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三方平台可以包括外界安防系统、外界医疗系统、社会公益保障组织中的一种或多种;智能用户终端可以包括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环、智能手表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上述的具体实施例一中,提供了智能社区系统,与之相对应的,本申请还提供智能社区系统的应用方法。由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于系统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系统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下述描述的方法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
具体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上述任一项实施例中的智能社区系统的应用方法,包括:
上传步骤S101:
家用智能设备将收集到的设备数据上传到家庭终端;
家庭终端将设备数据上传到社区服务器;
社区服务器将设备数据上传到云服务器;
云服务器对设备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并存储;
数据服务步骤S102:
云服务器接收到第三方平台或智能用户终端发送的包含待验证身份信息的数据服务请求后,根据待验证身份信息判断数据服务请求是否合法;
如果合法,则云服务器将与数据服务请求相应的数据发送到第三方平台或智能用户终端。
由于家用智能设备所采集到的设备数据通过家庭终端、社区服务器上传到云服务器,存储在云端,因此第三方或者用户可以通过访问云端的方式获取所需要的数据服务。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上传过程不需要用户进行额外操作,因此快捷、方便;第三方或者用户在使用数据服务时,例如调取历史数据或者当前数据时都需要进行身份验证,只有验证通过才能获取相应的数据服务,因此用户数据信息并没有泄露风险,数据存储在云端、以及从云端获取数据服务都是安全、可靠的。
所述待验证身份信息可以包括账号和密码;
所述数据服务步骤S102中,云服务器判断数据服务请求是否合法的方式可以为:
云服务器存储有合法身份信息库;将待验证身份信息与合法身份信息库进行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则判定数据服务请求合法,否则判定数据服务请求不合法。
所述待验证身份信息可以包括账号、第三方平台设备识别码、邮箱、手机号码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数据服务步骤S102中,云服务器判断数据服务请求是否合法的方式可以为:
云服务器存储有合法身份信息库;将待验证身份信息与合法身份信息库进行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则向第三方平台或智能用户终端返回第一验证码,否则判定数据服务请求不合法;
云服务器接收到第三方平台或智能用户终端发送的第二验证码后,判断第二验证码与第一验证码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则判断数据服务请求合法,否则判定数据服务器请求不合法。
具体实施例三
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社区系统,包括家用智能设备、家庭终端、社区服务器、云服务器,其中:
若干个家用智能设备分别与家庭终端连接;若干个家庭终端分别与社区服务器连接;若干个社区服务器分别与云服务器连接;
家用智能设备将收集到的设备数据上传到家庭终端;
家庭终端将设备数据上传到社区服务器;
社区服务器将设备数据上传到云服务器;
云服务器对设备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并存储;
云服务器接收到第三方平台或智能用户终端发送的数据服务请求后,接收第三方平台或智能用户终端发送的待验证身份信息;根据待验证身份信息判断数据服务请求是否合法;
如果合法,则云服务器将与数据服务请求相应的数据发送到第三方平台或智能用户终端。
由于家用智能设备所采集到的设备数据通过家庭终端、社区服务器上传到云服务器,存储在云端,因此第三方或者用户可以通过访问云端的方式获取所需要的数据服务。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上传过程不需要用户进行额外操作,因此快捷、方便;第三方或者用户在使用数据服务时,例如调取历史数据或者当前数据时都需要进行身份验证,只有验证通过才能获取相应的数据服务,因此用户数据信息并没有泄露风险,数据存储在云端、以及从云端获取数据服务都是安全、可靠的。
所述待验证身份信息可以包括账号和密码;云服务器存储有合法身份信息库;将待验证身份信息与合法身份信息库进行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则判定数据服务请求合法,将与数据服务请求相应的数据发送到第三方平台或智能用户终端;否则判定数据服务请求不合法;或者,
所述待验证身份信息可以包括账号、第三方平台设备识别码、邮箱、手机号码中的一种或多种;云服务器存储有合法身份信息库;将待验证身份信息与合法身份信息库进行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则向第三方平台或智能用户终端返回第一验证码,否则判定数据服务请求不合法;云服务器接收到第三方平台或智能用户终端发送的第二验证码后,判断第二验证码与第一验证码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则判断数据服务请求合法,将与数据服务请求相应的数据发送到第三方平台或智能用户终端;否则判定数据服务器请求不合法。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的装置、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方式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从使用目的上,效能上,进步及新颖性等观点进行阐述,其具有的实用进步性,已符合专利法所强调的功能增进及使用要件,本发明以上的说明及附图,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以此局限本发明,因此,凡一切与本发明构造,装置,特征等近似、雷同的,即凡依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所作的等同替换或修饰等,皆应属本发明的专利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尽管本发明已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描述,明显地,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条件下,可进行各个条件的适当变化。可以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述实施方案,而归于权利要求的范围,其包括所述每个因素的等同替换。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智能社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家用智能设备、家庭终端、社区服务器、云服务器,其中:
若干个家用智能设备分别与家庭终端连接;若干个家庭终端分别与社区服务器连接;若干个社区服务器分别与云服务器连接;
家用智能设备将收集到的设备数据上传到家庭终端;
家庭终端将设备数据上传到社区服务器;
社区服务器将设备数据上传到云服务器;
云服务器对设备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并存储;
云服务器接收到第三方平台或智能用户终端发送的包含待验证身份信息的数据服务请求后,根据待验证身份信息判断数据服务请求是否合法;
如果合法,则云服务器将与数据服务请求相应的数据发送到第三方平台或智能用户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社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待验证身份信息包括账号和密码;
云服务器存储有合法身份信息库;将待验证身份信息与合法身份信息库进行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则判定数据服务请求合法,否则判定数据服务请求不合法。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社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待验证身份信息包括账号、第三方平台设备识别码、邮箱、手机号码中的一种或多种;
云服务器存储有合法身份信息库;将待验证身份信息与合法身份信息库进行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则向第三方平台或智能用户终端返回第一验证码,否则判定数据服务请求不合法;
云服务器接收到第三方平台或智能用户终端发送的第二验证码后,判断第二验证码与第一验证码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则判断数据服务请求合法,否则判定数据服务器请求不合法。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智能社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家庭终端包括室内机、室内机副机、安防机、小门口机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家用智能设备包括智能安防设备和/或智能健康照护设备;
所述智能安防设备包括紧急对讲机、燃气侦测安防设备、火灾烟雾侦测安防设备、门磁侦测安防设备、红外侦测安防设备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智能健康照护设备包括身体检测设备、压力感应式床垫、智能存放装置、智能尿盆、声控垃圾桶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智能社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服务请求的类型包括数据查询、数据分类、数据分析、关联推送中的一种或多种。
6.一种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智能社区系统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传步骤:
家用智能设备将收集到的设备数据上传到家庭终端;
家庭终端将设备数据上传到社区服务器;
社区服务器将设备数据上传到云服务器;
云服务器对设备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并存储;
数据服务步骤:
云服务器接收到第三方平台或智能用户终端发送的包含待验证身份信息的数据服务请求后,根据待验证身份信息判断数据服务请求是否合法;
如果合法,则云服务器将与数据服务请求相应的数据发送到第三方平台或智能用户终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社区系统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验证身份信息包括账号和密码;
所述数据服务步骤中,云服务器判断数据服务请求是否合法的方式为:
云服务器存储有合法身份信息库;将待验证身份信息与合法身份信息库进行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则判定数据服务请求合法,否则判定数据服务请求不合法。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社区系统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验证身份信息包括账号、第三方平台设备识别码、邮箱、手机号码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数据服务步骤中,云服务器判断数据服务请求是否合法的方式为:
云服务器存储有合法身份信息库;将待验证身份信息与合法身份信息库进行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则向第三方平台或智能用户终端返回第一验证码,否则判定数据服务请求不合法;
云服务器接收到第三方平台或智能用户终端发送的第二验证码后,判断第二验证码与第一验证码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则判断数据服务请求合法,否则判定数据服务器请求不合法。
9.一种智能社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家用智能设备、家庭终端、社区服务器、云服务器,其中:
若干个家用智能设备分别与家庭终端连接;若干个家庭终端分别与社区服务器连接;若干个社区服务器分别与云服务器连接;
家用智能设备将收集到的设备数据上传到家庭终端;
家庭终端将设备数据上传到社区服务器;
社区服务器将设备数据上传到云服务器;
云服务器对设备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并存储;
云服务器接收到第三方平台或智能用户终端发送的数据服务请求后,接收第三方平台或智能用户终端发送的待验证身份信息;根据待验证身份信息判断数据服务请求是否合法;
如果合法,则云服务器将与数据服务请求相应的数据发送到第三方平台或智能用户终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智能社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待验证身份信息包括账号和密码;云服务器存储有合法身份信息库;将待验证身份信息与合法身份信息库进行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则判定数据服务请求合法,将与数据服务请求相应的数据发送到第三方平台或智能用户终端;否则判定数据服务请求不合法;或者,
所述待验证身份信息包括账号、第三方平台设备识别码、邮箱、手机号码中的一种或多种;云服务器存储有合法身份信息库;将待验证身份信息与合法身份信息库进行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则向第三方平台或智能用户终端返回第一验证码,否则判定数据服务请求不合法;云服务器接收到第三方平台或智能用户终端发送的第二验证码后,判断第二验证码与第一验证码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则判断数据服务请求合法,将与数据服务请求相应的数据发送到第三方平台或智能用户终端;否则判定数据服务器请求不合法。
CN201910216772.1A 2019-03-21 2019-03-21 智能社区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Pending CN11001207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16772.1A CN110012079A (zh) 2019-03-21 2019-03-21 智能社区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16772.1A CN110012079A (zh) 2019-03-21 2019-03-21 智能社区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12079A true CN110012079A (zh) 2019-07-12

Family

ID=671675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16772.1A Pending CN110012079A (zh) 2019-03-21 2019-03-21 智能社区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12079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74919A (zh) * 2019-08-25 2019-11-19 沃航(武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家庭安全监控系统
CN112948019A (zh) * 2021-03-11 2021-06-11 天津市智慧物联信息技术研究院 一种基于边缘计算架构的养老智能终端服务集成方法
CN112995153A (zh) * 2021-02-09 2021-06-18 天津大学 一种多源异构IoT设备数据统一接入与存储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79212A (zh) * 2013-03-27 2013-06-26 无锡祥程科技有限公司 智慧社区管理服务方法和网络构架
CN104504598A (zh) * 2014-12-31 2015-04-08 珠海太川云社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U家智慧社区商务管理系统
CN105828329A (zh) * 2015-11-16 2016-08-03 广东亿迅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认证管理方法
CN106027462A (zh) * 2016-01-21 2016-10-12 李明 一种操作请求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7645550A (zh) * 2017-09-18 2018-01-30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智慧社区协同管理服务系统
CN108076056A (zh) * 2017-12-12 2018-05-2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云服务器登录方法及装置
CN108200133A (zh) * 2017-12-25 2018-06-22 山东鸣迅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慧社区运营管理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79212A (zh) * 2013-03-27 2013-06-26 无锡祥程科技有限公司 智慧社区管理服务方法和网络构架
CN104504598A (zh) * 2014-12-31 2015-04-08 珠海太川云社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U家智慧社区商务管理系统
CN105828329A (zh) * 2015-11-16 2016-08-03 广东亿迅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认证管理方法
CN106027462A (zh) * 2016-01-21 2016-10-12 李明 一种操作请求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7645550A (zh) * 2017-09-18 2018-01-30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智慧社区协同管理服务系统
CN108076056A (zh) * 2017-12-12 2018-05-2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云服务器登录方法及装置
CN108200133A (zh) * 2017-12-25 2018-06-22 山东鸣迅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慧社区运营管理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74919A (zh) * 2019-08-25 2019-11-19 沃航(武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家庭安全监控系统
CN112995153A (zh) * 2021-02-09 2021-06-18 天津大学 一种多源异构IoT设备数据统一接入与存储系统及方法
CN112995153B (zh) * 2021-02-09 2021-10-15 天津大学 一种多源异构IoT设备数据统一接入与存储系统及方法
CN112948019A (zh) * 2021-03-11 2021-06-11 天津市智慧物联信息技术研究院 一种基于边缘计算架构的养老智能终端服务集成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12079A (zh) 智能社区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CN102196251B (zh) 智慧城市智能监控方法和系统
CN109858365A (zh) 一种特殊人群聚集行为分析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TWI753023B (zh) 用於偵測一公共可出入位置中之一人之電腦實施方法、用於控制在一未保全位置中之滯留之方法、以及實體保全系統
CN105590097B (zh) 暗视觉条件下双摄像头协同实时人脸识别安防系统及方法
CN205508055U (zh) 基于物联网的门窗安防系统
US11133021B2 (en) Minimizing gunshot detection false positives
CN107590212A (zh) 一种人脸图片的入库系统及方法
CN111080968B (zh) 一种独居老人意外发生联动控制预警方法及系统
CN104144180B (zh) 一种物联网管理方法、物联网客户端及物联网平台
WO2018026979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electronic identity & licensure verification
CN109495727B (zh) 智能监控方法及装置、系统、可读存储介质
CN108537304A (zh) 一种人证核验的方法和系统
CN105376321A (zh) 一种多功能物联网信息平台
CN107045765A (zh) 基于物联网的门窗安防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8109348A (zh) 分级报警方法及装置
CN109892903A (zh) 智能压力感应式床垫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CN106096566B (zh) 一种支持图像录入检索、识别和轨迹描绘的安防识别系统及方法
CN103208144A (zh) 基于人脸识别的宿管系统
CN208207842U (zh) 配电房安全管理系统
CN206693863U (zh) 一种智能家居门
CN108600627A (zh) 一种智慧校园视频处理系统
Nagdewani et al. A complete internet of things based home security system
CN108133569A (zh) 一种幼儿园监控方法及平台
CN107705409A (zh) 一种隐形智能门禁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