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11919A - 报文转发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报文转发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11919A
CN110011919A CN201910239203.9A CN201910239203A CN110011919A CN 110011919 A CN110011919 A CN 110011919A CN 201910239203 A CN201910239203 A CN 201910239203A CN 110011919 A CN110011919 A CN 1100119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address
target identification
client
exit 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3920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11919B (zh
Inventor
王阳
廖以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3920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11919B/zh
Publication of CN1100119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119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119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119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54Wide area networks, e.g. public data networks
    • H04L12/2856Access arrangements, e.g. Internet access
    • H04L12/2869Operational details of access network equipments
    • H04L12/287Remote access server, e.g. BR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74Address processing for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50Address allocation
    • H04L61/5007Internet protocol [IP] addres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网络通信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报文转发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应用于中继设备的报文转发方法包括:接收客户端发送的IP地址请求报文,其中,IP地址请求报文包括客户端的目标标识信息;当目标标识信息存在于第一标识映射表中时,获取IP地址请求报文中携带的目标标识信息;依据目标标识信息确定等价路由的第一出端口;通过第一出端口将IP地址请求报文转发至BRAS。从而确保中继设备始终从同一个出端口向BRAS发送报文,保证用户在进行IPoE接入时的正常上线,提高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报文转发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网络通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报文转发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在接入网络中的接入设备用户侧出现了基于以太网的因特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 over Ethernet,IPoE)的方式,用户通过IPoE方式接入网络的过程主要包括:终端通过中继节点接入BRAS(Broadband Remote Access Server,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进行IPoE认证,认证完成为终端分配IP地址,终端获取到IP地址之后就可以正常上网了。
但是,目前用户对数据的稳定性要求越来越高,为了避免因为链路中断给用户业务带来的不良影响,通常在中继节点和BRAS之间采用等价路由技术进行数据传输,即,中继节点和BRAS之间存在多条等价链路,中继节点可以选择任意一条链路进行数据传输。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报文转发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以解决当中继节点和BRAS之间存在多条等价链路时用户上线失败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应用于中继设备,所述中继设备与客户端和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BRAS均通信连接,且所述中继设备和所述BRAS之间通过等价路由转发报文,所述中继设备预先存储有第一标识映射表,所述第一标识映射表预存多个客户端的标识信息,所述方法包括:接收所述客户端发送的IP地址请求报文,其中,所述IP地址请求报文包括所述客户端的目标标识信息;获取所述IP地址请求报文中携带的所述目标标识信息;当所述目标标识信息存在于所述第一标识映射表中时,依据所述目标标识信息确定所述等价路由的第一出端口;通过所述第一出端口将所述IP地址请求报文转发至所述BRAS。
第二方面,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应用于BRAS,所述BRAS通过中继设备与客户端通信连接,且所述中继设备和所述BRAS之间通过等价路由转发报文,所述BRAS预先存储有第二标识映射表,所述第二标识映射表预存多个客户端的标识信息,所述方法包括:接收所述中继设备通过所述等价路由的第一出端口转发的来自所述客户端的IP地址请求报文,其中,所述IP地址请求报文包括所述客户端的目标标识信息;当所述目标标识信息存在于所述第二标识映射表中时,基于所述目标标识信息确定所述等价路由的第二出端口,其中,所述第一出端口和所述第二出端口对应;依据所述IP地址请求报文为所述客户端分配IP地址,并通过所述第二出端口将所述IP地址经所述中继设备发送至所述客户端。
第三方面,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报文转发装置,应用于中继设备,所述中继设备与客户端和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BRAS均通信连接,且所述中继设备和所述BRAS之间通过等价路由转发报文,所述中继设备预先存储有第一标识映射表,所述第一标识映射表预存多个客户端的标识信息,所述装置包括第一接收模块、信息获取模块、第一确定模块及报文转发模块。其中,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客户端发送的IP地址请求报文,其中,所述IP地址请求报文包括所述客户端的目标标识信息;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IP地址请求报文中携带的所述目标标识信息;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当所述目标标识信息存在于所述第一标识映射表中时,依据所述目标标识信息确定所述等价路由的第一出端口;报文转发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出端口将所述IP地址请求报文转发至所述BRAS
第四方面,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报文转发装置,应用于BRAS,所述BRAS通过中继设备与客户端通信连接,且所述中继设备和所述BRAS之间通过等价路由转发报文,所述BRAS预先存储有第二标识映射表,所述第二标识映射表预存多个客户端的标识信息,所述装置包括第二接收模块、第二确定模块及执行模块。其中,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中继设备通过所述等价路由的第一出端口转发的来自所述客户端的IP地址请求报文,其中,所述IP地址请求报文包括所述客户端的目标标识信息;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当所述目标标识信息存在于所述第二标识映射表中时,基于所述目标标识信息确定所述等价路由的第二出端口,其中,所述第一出端口和所述第二出端口对应;执行模块用于依据所述IP地址请求报文为所述客户端分配IP地址,并通过所述第二出端口将所述IP地址经所述中继设备发送至所述客户端。
第五方面,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实现上述的报文转发方法。
第六方面,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报文转发方法。
相对现有技术,本公开提供的一种报文转发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当中继设备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IP地址请求报文时,获取IP地址请求报文中携带的客户端的目标标识信息,中继设备预先存储有第一标识映射表,第一标识映射表预存多个客户端的标识信息,当目标标识信息存在于第一标识映射表中时,依据该目标标识信息确定等价路由的第一出端口,再通过该第一出端口将IP地址请求报文发送至BRAS。由于客户端的目标标识信息是唯一的,故中继设备通过目标标识信息确定的第一出端口也是唯一的,这样就能确保中继设备始终从同一个出端口向BRAS发送报文,从而保证用户在进行IPoE接入时的正常上线,提高了用户体验。
为使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公开提供的IPoE接入组网的架构图。
图2示出了本公开提供的DHCP协议交互过程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公开提供的应用于中继设备的报文转发方法流程图。
图4示出了本公开提供的应用于BRAS的报文转发方法流程图。
图5示出了本公开提供的第一报文转发装置的方框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公开提供的第二报文转发装置的方框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公开提供的中继设备的方框示意图。
图标:20-客户端;30-中继设备;40-BRAS;50-DHCP服务器;100-第一报文转发装置;101-第一接收模块;102-第一查询模块;103-第一加入模块;104-信息获取模块;105-第一确定模块;106-报文转发模块;200-第二报文转发装置;201-第二接收模块;202-第二查询模块;203-第二加入模块;204-第二确定模块;205-执行模块;60-网络设备;61-处理器;62-存储器;63-总线;64-通信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公开中附图,对本公开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公开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公开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公开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同时,在本公开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在各行各业的应用越来越广,在网络中每台联网的电脑上都需要有IP(Internet Protocol,互联网协议)地址才能正常通信,在局域网中,通常采用动态分配的方式为用户分配IP地址。目前,DHCP(Dynamic HostConfiguration Protocol,动态主机配置协议)被广泛应用在局域网环境中,其可以集中管理、分配IP地址,从而使网络环境中的主机动态地获得IP地址、网关地址、域名服务器地址等信息,同时能够提升IP地址的使用率,IPoE接入组网通常采用DHCP报文触发等方式进行接入认证。
请参照图1,图1示出了本公开提供的IPoE接入组网的架构图。IPoE接入组网包括客户端20、中继设备30、BRAS40及DHCP服务器50,中继设备30与客户端20和BRAS40均通信连接,BRAS40与DHCP服务器50通信连接,且中继设备30和BRAS40之间通过等价路由转发报文,也就是,中继设备30和BRAS40之间存在多条等价链路,例如,link1、link2等。
在本公开中,客户端20可以是,但不限于智能手机、个人电脑(personalcomputer,PC)、平板电脑、穿戴式移动终端、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PDA)等。客户端20的操作系统可以是,但不限于,安卓(Android)系统、IOS(iPhone operatingsystem)系统、Windows phone系统、Windows系统等。
中继设备30用于实现客户端20和BRAS40之间的报文传输,具体来说,中继设备30可以接收客户端20发送的报文并转发至BRAS40、以及接收BRAS40返回的报文并发送至客户端20。作为一种实施方式,中继设备30可以是交换设备或者路由设备。
BRAS40是一种面向宽带网络应用的接入网关,它位于骨干网的边缘层,可以完成用户带宽的IP/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异步传输模式)网的数据接入,实现商业楼宇及小区住户的宽带上网。BRAS40支持PPPoE(Point to Point Protocol overEthernet,基于以太网的点对点协议)接入方式和IPoE接入方式。
DHCP服务器50可以是BRAS40内置的DHCP模块,也可以是BRAS40外挂的DHCP专用服务器,在本公开后续实施例中均以BRAS40内置的DHCP模块为例进行描述。
通常,IPoE接入方式可以包括IPv4用户接入和IPv6用户接入,在本公开后续实施例中均以IPv4用户接入为例进行描述,请参照图2,IPoE接入的DHCP协议交互过程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客户端20发送DHCP Discover报文至中继设备30。
DHCP Discover报文可以是客户端20向BRAS40请求IP地址的协议报文,DHCPDiscover报文是以广播形式发送的。
S2,中继设备30向BRAS40转发DHCP Discover报文。
S3,BRAS40建立IPoE临时表项。
BRAS40接收到DHCP Discover报文之后,根据DHCP Discover报文对客户端20进行IPoE认证,并在认证通过后建立IPoE临时表项,之后BRAS40将DHCP Discover报文转发至DHCP服务器50,由于DHCPDiscover报文是以广播形式发送的,故所有能够接收到的DHCP服务器50都会为客户端20分配地址,以BRAS40内置的DHCP模块为例,DHCP模块选择一个空闲的IP地址,并携带在DHCP Offer报文中返回给中继设备30。
S4,BRAS40向中继设备30返回DHCP Offer报文。
S5,中继设备30将DHCP Offer报文发送至客户端20。
客户端20收到BRAS40发送的DHCP Offer报文后,会获取DHCP Offer报文中携带的IP地址,由于客户端20能接收到所有DHCP服务器50返回的DHCP Offer报文且只能处理一个,故客户端20会从最先接收到的DHCPOffer报文中获取IP地址作为本客户端20的IP地址,并将该IP地址携带在DHCP Request报文中发送给中继设备30。
S6,客户端20发送DHCP Request报文至中继设备30。
DHCP Request报文可以是客户端20向BRAS40确认IP地址的协议报文。
S7,中继设备30向BRAS40转发DHCP Request报文。
S8,BRAS40向中继设备30返回DHCP Ack报文。BRAS40接收到DHCPRequest报文之后,查询是否存在对应的IPoE临时表项,如果存在则将DHCPRequest报文转发给分配了DHCPRequest报文携带的IP地址的DHCP模块,DHCP模块生成DHCP Ack报文。
S9,中继设备30将DHCP Ack报文发送至客户端20。
S10,客户端20完成上线。
在上述的IPoE接入过程中,客户端20上线时需要经历两次DHCP协议交互来获取IP地址,如果中继设备30和BRAS40之间通过等价路由转发报文,则假设中继设备30收到DHCPDiscover报文后通过link1转发至BRAS40,在接收到DHCP Request报文后,中继设备30可能会从link2进行转发。此时,由于link2对应的端口上没有对应的IPoE临时表项,故DHCPRequest报文会被丢弃,导致用户上线失败。或者,中继设备30将DHCPDiscover报文和DHCP Request报文均从link1转发使得用户成功上线,但是,后续的数据报文从link2转发,这样就会导致用户无法上网。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公开在中继设备30转发协议报文时,通过协议报文携带的客户端20的目标标识信息确定等价路由的第一出端口,并通过第一出端口转发协议报文,从而保证用户在进行IPoE接入时的正常上线,下面进行详细介绍。
请参照图3,图3示出了本公开提供的应用于中继设备30的报文转发方法流程图。应用于中继设备30的报文转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接收客户端发送的IP地址请求报文,其中,IP地址请求报文包括客户端的目标标识信息。
在本公开中,IP地址请求报文可以是DHCP Discover报文,IP地址请求报文中携带有目的端口、初始IP地址及客户端20的目标标识信息。目的端口可以是BRAS40的端口,例如,67/68;初始IP地址可以是客户端20的默认IP地址,例如,0.0.0.0;目标标识信息可以是客户端20的唯一性标记位,一般由厂商代码+MAC(Media Access Control,媒体访问控制)地址组成,例如,1-2-3-4。
步骤S102,获取IP地址请求报文中携带的目标标识信息。
在本公开中,中继设备30收到客户端20发送的IP地址请求报文之后,获取IP地址请求报文中携带的目标标识信息,例如,获取到DHCP Discover报文中携带的目标标识信息1-2-3-4。
由于中继设备30需要将DHCP Discover报文发送至BRAS40,且中继设备30和BRAS40之间通过等价路由转发报文,故中继设备30需要依据目标标识信息来选择等价路由的第一出端口,并通过第一出端口转发DHCP Discover报文,等价路由的第一出端口可以是中继设备30向BRAS40转发报文的出端口。
在本公开中,中继设备30预先存储有第一标识映射表,第一标识映射表预存多个客户端20的标识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标识映射表还预存多个客户端20的IP地址和多个等价路由的第一出端口,标识信息、IP地址和第一出端口一一对应,第一标识映射表的一个示例如下表1所示:
表1第一标识映射表
标识信息 IP地址 第一出端口
1-2-3-1 10.1.1.1 port1
1-2-3-2 0.0.0.0 port2
1-2-3-3 1.1.1.1 port3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标识映射表还预存多个客户端20的IP地址及对应的目的端口,目的端口、IP地址和标识信息一一对应,第一标识映射表的一个示例如下表2所示:
表2第一标识映射表
序号 目的端口 IP地址 标识信息
1 67 10.1.1.1 1-2-3-1
2 67 0.0.0.0 1-2-3-2
3 67 1.1.1.1 1-2-3-3
在上述两种情形下,中继设备30获取到IP地址请求报文中携带的目标标识信息之后,就能基于目标标识信息和第一标识映射表确定目标标识信息对应的第一出端口。
但是,此时第一出端口的确定存在一个前提,即,第一标识映射表预存的多个标识信息必须包含客户端20的目标标识信息,如果不包含就无法基于目标标识信息和第一标识映射表确定第一出端口,例如,用户首次进行IPoE接入时,第一标识映射表中预存的多个标识信息必然不会包含客户端20的目标标识信息,这种情况下,需要先对第一标识映射表进行完善,使其包含客户端20的目标标识信息。因此,在一个实施例中,应用于中继设备30的报文转发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S103~S104。
步骤S103,查询第一标识映射表中是否存在目标标识信息。
在本公开中,中继设备30获取到IP地址请求报文中携带的目标标识信息之后,可以基于目标标识信息查询第一标识映射表,即,查询第一标识映射表中是否存在与目标标识信息一致的标识信息。
步骤S104,如果不存在,则将目标标识信息加入第一标识映射表。
在本公开中,如果第一标识映射表中不存在目标标识信息,例如,目标标识信息为1-2-3-4,需要将目标标识信息加入第一标识映射表。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第一标识映射表预存多个客户端20的标识信息、IP地址和多个等价路由的第一出端口,标识信息、IP地址和第一出端口一一对应时,将目标标识信息加入第一标识映射表,目标标识信息对应的IP地址可以取预设值,目标标识信息对应的第一出端口可以从等价路由空闲的第一出端口中任意选择一个,例如,假设IP地址为0.0.0.0,第一出端口选择port1,则将目标标识信息1-2-3-4加入表1后,第一标识映射表变化为如下表3所示:
表3第一标识映射表
标识信息 IP地址 第一出端口
1-2-3-1 10.1.1.1 port1
1-2-3-2 0.0.0.0 port2
1-2-3-3 1.1.1.1 port3
1-2-3-4 0.0.0.0 port1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当第一标识映射表预存多个客户端20的标识信息、IP地址及对应的目的端口,目的端口、IP地址和标识信息一一对应时,将目标标识信息加入第一标识映射表,目标标识信息对应的目的端口和IP地址可以取预设值,例如,假设目的端口为67,IP地址为0.0.0.0,则将目标标识信息1-2-3-4加入表2后,第一标识映射表变化为如下表4所示:
表4第一标识映射表
序号 目的端口 IP地址 标识信息
1 67 10.1.1.1 1-2-3-1
2 67 0.0.0.0 1-2-3-2
3 67 1.1.1.1 1-2-3-3
4 67 0.0.0.0 1-2-3-4
步骤S105,当目标标识信息存在于第一标识映射表中时,依据目标标识信息确定等价路由的第一出端口。
在本公开中,获取到目标标识信息之后,当目标标识信息存在于第一标识映射表中时,可以依据目标标识信息来选择第一出端口,以通过确定的第一出端口(例如,port1)转发该IP地址请求报文。例如,目标标识信息为1-2-3-4,依据第一标识映射表确定出第一出端口port1。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第一标识映射表预存多个客户端20的标识信息、IP地址和多个等价路由的第一出端口,标识信息、IP地址和第一出端口一一对应时,在获取到目标标识信息之后,基于目标标识信息和第一标识映射表,就能确定出目标标识信息对应的第一出端口。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当第一标识映射表预存多个客户端20的标识信息、IP地址及对应的目的端口,目的端口、IP地址和标识信息一一对应时,中继设备30需要计算目标标识信息的哈希值,并依据哈希值选择等价路由的第一出端口。换句话说,在通过等价路由转发IP地址请求报文时,首先计算目标标识信息(例如,1-2-3-4)的哈希值,在获得哈希值后,通过预设的哈希映射表确定对应的第一出端口(例如,port1),以通过确定的第一出端口(例如,port1)转发该IP地址请求报文。
哈希映射表用于预存哈希值与等价路由的第一出端口之间的对应关系,其至少包括多个哈希值和多个第一出端口,多个哈希值的取值范围等于哈希函数的值域空间,即,哈希映射表中每一个表项中的哈希值对应哈希函数一个可能的哈希值,整个哈希值的集合构成哈希函数的值域空间,哈希映射表的一个示例如下表5所示:
表5哈希映射表
哈希值 第一出端口
1 port1
2 port2
…… ……
4 portn
步骤S106,通过第一出端口将IP地址请求报文转发至BRAS。
在本公开中,中继设备30依据目标标识信息确定出等价理由的第一出端口之后,需要通过确定的第一出端口将IP地址请求报文转发至BRAS40,例如,依据目标标识信息1-2-3-4确定第一出端口port1,则通过port1将DHCP Discover报文转发至BRAS40,即,通过link1进行DHCP Discover报文的转发;又如,依据目标标识信息1-2-3-2确定第一出端口port2,则通过port2将DHCP Discover报文转发至BRAS40,即,通过link2进行DHCPDiscover报文的转发。
结合图2所示的DHCP协议交互过程可知,在IPoE接入时,中继设备30将IP地址请求报文转发至BRAS40之后,BRAS40内置的DHCP模块会依据IP地址请求报文为客户端20分配IP地址,之后BRAS40会将分配的IP地址携带在DHCP Offer报文中通过中继设备30返回给客户端20,以使客户端20对分配的IP地址进行确认,因此,在一个实施例中,应用于中继设备30的报文转发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S107~S109。
步骤S107,接收客户端发送的IP地址确认报文,其中,IP地址确认报文包括客户端的目标标识信息。
在本公开中,IP地址确认报文可以是DHCP Request报文,IP地址确认报文中携带有目的端口、客户端20的IP地址及目标标识信息。目的端口可以是BRAS40的端口,例如,67/68;IP地址可以是客户端20从最先接收到的DHCP Offer报文中获取的IP地址,例如,10.1.1.2;目标标识信息可以是客户端20的唯一性标记位,例如,1-2-3-4。
步骤S108,获取IP地址确认报文中携带的目标标识信息。
在本公开中,中继设备30收到客户端20发送的IP地址确认报文之后,获取IP地址确认报文中携带的目标标识信息,例如,获取到DHCP Request报文中携带的目标标识信息1-2-3-4。
步骤S109,依据目标标识信息和第一标识映射表将IP地址确认报文通过第一出端口转发至BRAS。
在本公开中中继设备30获取到目标标识信息之后基于目标标识信息查询第一标识映射表,即,查询第一标识映射表中是否存在目标标识信息。由于中继设备30在转发DHCPDiscover报文时,已将第一标识映射表中不存在的目标标识信息进行了预存,故目标标识信息必然存在,因此,基于目标标识信息和第一标识映射表,就能确定出目标标识信息对应的第一出端口,并通过第一出端口将IP地址确认报文转发至BRAS40。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第一标识映射表预存多个客户端20的标识信息、IP地址和多个等价路由的第一出端口,标识信息、IP地址和第一出端口一一对应时,通过目标标识信息从第一标识映射表中确定出目标标识信息对应的第一出端口,例如,目标标识信息为1-2-3-4,则目标标识信息对应的第一出端口为port1。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当第一标识映射表预存多个客户端20的标识信息、IP地址及对应的目的端口,目的端口、IP地址和标识信息一一对应时,通过计算目标标识信息(例如,1-2-3-4)的哈希值,就能依据哈希值选择出等价路由的第一出端口(例如,port1),并通过第一出端口(例如,port1)将IP地址确认报文转发至BRAS40。
结合图2所示的DHCP协议交互过程可知,中继设备30将IP地址确认报文转发至BRAS40之后,BRAS40会将确认的IP地址携带在DHCP Ack报文中返回至中继设备30,中继设备30会获取DHCP Ack报文中携带的IP地址(例如,10.1.1.2),并依据DHCP Ack报文中携带的目标标识信息(例如,1-2-3-4)将该IP地址加入到第一标识映射表中,之后中继设备30再将DHCP Ack报文返回至客户端20,使得客户端20完成上线,此时用户就能够正常上网了,后续客户端20的数据报文都需要经中继设备30和BRAS40进行转发,因此,在一个实施例中,应用于中继设备30的报文转发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S110~S111。
步骤S110,接收客户端发送的数据报文,其中,数据报文包括客户端的目标IP地址。
在本公开中,数据报文携带有目的端口及客户端20的目标IP地址,目标IP地址可以是BRAS40的端口,例如,67/68;目标IP地址可以是通过步骤S101~S109的过程为客户端20分配的IP地址,例如,10.1.1.2。
步骤S111,依据目标IP地址和第一标识映射表将数据报文通过第一出端口转发至BRAS。
在本公开中,由于中继设备30在接收到DHCP Ack报文时,会获取DHCP Ack报文中携带的IP地址(例如,10.1.1.2)并加入到第一标识映射表中,因此,第一标识映射表中与目标标识信息对应的IP地址会变更为DHCP Ack报文中携带的IP地址。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第一标识映射表预存多个客户端20的标识信息、IP地址和多个等价路由的第一出端口,标识信息、IP地址和第一出端口一一对应时,可以依据DHCP Ack报文中携带的目标标识信息,将DHCP Ack报文中携带的IP地址加入到第一标识映射表,例如,DHCP Ack报文中携带的IP地址为10.1.1.2、目标标识信息为1-2-3-4,则将DHCP Ack报文中携带的IP地址10.1.1.2加入表3后,第一标识映射表变化为如下表6所示:
表6第一标识映射表
标识信息 IP地址 第一出端口
1-2-3-1 10.1.1.1 port1
1-2-3-2 0.0.0.0 port2
1-2-3-3 1.1.1.1 port3
1-2-3-4 10.1.1.2 port1
此时,中继设备30可以基于目标IP地址,例如,目标IP地址为10.1.1.2,从第一标识映射表中确定出与目标IP地址(例如,10.1.1.2)对应的第一出端口(例如,port1),并通过第一出端口(例如,port1)将数据报文转发至BRAS40。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当第一标识映射表预存多个客户端20的标识信息、IP地址及对应的目的端口,目的端口、IP地址和标识信息一一对应时,可以依据DHCP Ack报文中携带的目标标识信息,将DHCP Ack报文中携带的IP地址加入到第一标识映射表,因此,第一标识映射表中与目标标识信息对应的IP地址会变更为DHCP Ack报文中携带的IP地址,例如,将IP地址10.1.1.2加入表4后,第一标识映射表变化为如下表7所示:
表7第一标识映射表
序号 目的端口 IP地址 标识信息
1 67 10.1.1.1 1-2-3-1
2 67 0.0.0.0 1-2-3-2
3 67 1.1.1.1 1-2-3-3
4 67 10.1.1.2 1-2-3-4
此时,中继设备30首先基于目标IP地址,从第一标识映射表中确定出与目标IP地址对应的目标标识信息,例如,目标IP地址为10.1.1.2,确定出目标标识信息为1-2-3-4;然后,计算目标标识信息(例如,1-2-3-4)的哈希值,并依据哈希值选择出等价路由的第一出端口(例如,port1),并通过第一出端口(例如,port1)将数据报文转发至BRAS40。
本公开提供的应用于中继设备30的报文转发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首先,中继设备30在接收到IP地址请求报文和IP地址确认报文时,均依据第一标识映射表和报文中携带的客户端20的目标标识信息确定等价路由的第一出端口,由于客户端20的目标标识信息是唯一的,故中继设备30通过目标标识信息确定的第一出端口也是唯一的,这样就能确保中继设备30从同一个出端口向BRAS40发送协议报文,保证用户在进行IPoE接入时的正常上线;
其次,在用户完成上线时,BRAS40将DHCP Ack报文返回至中继设备30时,中继设备30会获取DHCP Ack报文中携带的IP地址并加入到第一表示映射表中,后续客户端20的数据报文发送至中继设备30时,中继设备30依据客户端20的目标IP地址和第一标识映射表确定等价路由的第一出端口,这样就能确保数据报文和协议报文是从同一个第一出端口发送的,保证用户正常上网。
请参照图4图4示出了本公开提供的应用于BRAS40的报文转发方法流程图。应用于BRAS40的报文转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1,接收中继设备通过等价路由的第一出端口转发的来自客户端的IP地址请求报文,其中,IP地址请求报文包括客户端的目标标识信息。
在本公开中,BRAS40接收到IP地址请求报文之后,基于IP地址请求报文进行IPoE认证,并在认证通过后建立IPoE临时表项,之后BRAS40将IP地址请求报文转发至BRAS40内置的DHCP模块,DHCP模块选择一个空闲的IP地址并携带在DHCP Offer报文中,之后BRAS40基于目标标识信息确定等价路由的第二出端口。
由于BRAS40需要将为客户端20分配的IP地址携带在DHCP Offer报文中并发送至中继设备30,且中继设备30和BRAS40之间通过等价路由转发报文,故BRAS40需要依据目标标识信息来选择等价路由的第二出端口,并通过第二出端口发送DHCP Offer报文,等价路由的第二出端口可以是BRAS40向中继设备30发送报文的出端口。
在本公开中,BRAS40预先存储有第二标识映射表,第二标识映射表预存多个客户端20的标识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标识映射表还预存多个客户端20的IP地址和多个等价路由的第二出端口,标识信息、IP地址和第二出端口一一对应,第二标识映射表的一个示例如下表8所示:
表8第二标识映射表
标识信息 IP地址 第二出端口
1-2-3-1 10.1.1.1 port1'
1-2-3-2 0.0.0.0 port2'
1-2-3-3 1.1.1.1 port3'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标识映射表还预存多个客户端20的IP地址及对应的目的端口,目的端口、IP地址和标识信息一一对应,第二标识映射表的一个示例如下表9所示:
表9第二标识映射表
在上述两种情形下,BRAS40获取到IP地址请求报文中携带的目标标识信息之后,就能基于目标标识信息和第二标识映射表确定目标标识信息对应的第二出端口。
但是,此时第二出端口的确定存在一个前提,即,第二标识映射表预存的多个标识信息必须包含客户端20的目标标识信息,如果不包含就无法基于目标标识信息和第二标识映射表确定第二出端口,例如,用户首次进行IPoE接入时,第二标识映射表中预存的多个标识信息必然不会包含客户端20的目标标识信息,这种情况下,需要先对第二标识映射表进行完善,使其包含客户端20的目标标识信息。因此,在一个实施例中,应用于BRAS40的报文转发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S202~S203。
步骤S202,查询第二标识映射表中是否存在目标标识信息。
在本公开中,BRAS40获取到IP地址请求报文中携带的目标标识信息之后,可以基于目标标识信息查询第二标识映射表,即,查询第二标识映射表中是否存在与目标标识信息一致的标识信息。
步骤S203,如果不存在,则将目标标识信息加入第二标识映射表。
在本公开中,如果第二标识映射表中不存在目标标识信息,例如,目标标识信息为1-2-3-4,需要将目标标识信息加入第二标识映射表。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第二标识映射表预存多个客户端20的标识信息、IP地址和多个等价路由的第二出端口,标识信息、IP地址和第二出端口一一对应时,将目标标识信息加入第二标识映射表,目标标识信息对应的IP地址可以取预设值,目标标识信息对应的第二出端口可以从等价路由空闲的第二出端口中任意选择一个,例如,假设IP地址为0.0.0.0,第二出端口选择port1,则将目标标识信息1-2-3-4加入表8后,第二标识映射表变化为如下表10所示:
表10第二标识映射表
标识信息 IP地址 第二出端口
1-2-3-1 10.1.1.1 port1'
1-2-3-2 0.0.0.0 port2'
1-2-3-3 1.1.1.1 port3'
1-2-3-4 0.0.0.0 port1'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当第二标识映射表预存多个客户端20的标识信息、IP地址及对应的目的端口,目的端口、IP地址和标识信息一一对应时,将目标标识信息加入第二标识映射表,目标标识信息对应的目的端口和IP地址可以取预设值,例如,假设目的端口为67,IP地址为0.0.0.0,则将目标标识信息1-2-3-4加入表9后,第二标识映射表变化为如下表11所示:
表11第二标识映射表
序号 目的端口 IP地址 标识信息
1 67 10.1.1.1 1-2-3-1
2 67 0.0.0.0 1-2-3-2
3 67 1.1.1.1 1-2-3-3
4 67 0.0.0.0 1-2-3-4
步骤S204,当目标标识信息存在于第二标识映射表中时,基于目标标识信息确定等价路由的第二出端口,其中,第一出端口和第二出端口对应。
在本公开中,获取到目标标识信息之后,当目标标识信息存在于第二标识映射表中时,可以依据目标标识信息来选择第二出端口,以通过确定的第二出端口(例如,port1')发送DHCP Offer报文。在一个实施例中,当第二标识映射表预存多个客户端20的标识信息、IP地址和多个等价路由的第二出端口,标识信息、IP地址和第二出端口一一对应时,在获取到目标标识信息之后,基于目标标识信息和第二标识映射表,就能确定出目标标识信息对应的第二出端口。例如,目标标识信息为1-2-3-4,依据第二标识映射表确定出第二出端口port1'。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当第二标识映射表预存多个客户端20的标识信息、IP地址及对应的目的端口,目的端口、IP地址和标识信息一一对应时,BRAS40计算目标标识信息的哈希值,并依据哈希值选择等价路由的第二出端口,具体来说,首先计算目标标识信息(例如,1-2-3-4)的哈希值,在获得哈希值后,通过预设的哈希映射表确定对应的第二出端口(例如,port1'),以通过确定的第二出端口(例如,port1')发送DHCP Offer报文,第二出端口的确定方法与步骤S105中介绍的第一出端口的确定方法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205,依据IP地址请求报文为客户端分配IP地址,并通过所第二出端口将IP地址经中继设备发送至客户端。
在本公开中,BRAS40内置的DHCP模块依据IP地址请求报文为客户端20分配IP地址,之后BRAS40会将分配的IP地址携带在DHCP Offer报文中,再通过确定的第二出端口将携带IP地址的DHCP Offer报文发送至中继设备30,中继设备30再进一步将DHCP Offer报文返回至客户端20。例如,依据目标标识信息1-2-3-4确定第二出端口port1',则通过port1'将DHCP Offer报文发送至中继设备30,即,通过link1发送DHCP Offer报文;又如,依据目标标识信息1-2-3-2确定第二出端口port2',则通过port2'将DHCP Offer报文发送至中继设备30,即,通过link2发送DHCP Offer报文。
结合图2所示的DHCP协议交互过程可知,在IPoE接入时,客户端20收到携带IP地址的DHCP Offer报文之后,会从最先接收到的DHCP Offer报文中获取IP地址作为本客户端20的IP地址,并将该IP地址携带在DHCP Request报文中发送给中继设备30,因此,在一个实施例中,应用于BRAS40的报文转发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S204~S206。
步骤S206,接收中继设备通过第一出端口转发的来自客户端的IP地址确认报文,其中,IP地址确认报文包括客户端的目标标识信息。
步骤S207,基于IP地址确认报文确定IP地址分配并生成响应报文。
在本公开中,响应报文可以是DHCP Ack报文,BRAS40接收到IP地址确认报文之后,查询是否存在对应的IPoE临时表项,如果存在则将DHCPAck报文转发给分配了DHCPRequest报文携带的IP地址的DHCP模块,DHCP模块确定IP地址分配并生成DHCP Ack报文。
同时,DHCP模块会获取DHCP Request报文携带的IP地址(例如,10.1.1.2)并加入到第二标识映射表中,因此,第二标识映射表中与目标标识信息对应的IP地址会变更为DHCP Request报文中携带的IP地址。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第二标识映射表预存多个客户端20的标识信息、IP地址和多个等价路由的第二出端口,标识信息、IP地址和第二出端口一一对应时,可以依据DHCPRequest报文中携带的目标标识信息,将DHCP Request报文中携带的IP地址加入到第二标识映射表,例如,DHCP Request报文中携带的IP地址为10.1.1.2、目标标识信息为1-2-3-4,则将DHCP Request报文中携带的IP地址10.1.1.2加入表10后,第二标识映射表变化为如下表12所示:
表12第二标识映射表
标识信息 IP地址 第二出端口
1-2-3-1 10.1.1.1 port1'
1-2-3-2 0.0.0.0 port2'
1-2-3-3 1.1.1.1 port3'
1-2-3-4 10.1.1.2 port1'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当第二标识映射表预存多个客户端20的标识信息、IP地址及对应的目的端口,目的端口、IP地址和标识信息一一对应时,以依据DHCP Request报文中携带的目标标识信息,将DHCP Request报文中携带的IP地址加入到第二标识映射表,因此,第二标识映射表中与目标标识信息对应的IP地址会变更为DHCP Request报文中携带的IP地址,例如,将IP地址10.1.1.2加入表11后,第二标识映射表变化为如下表13所示:
表13第二标识映射表
序号 目的端口 IP地址 标识信息
1 67 10.1.1.1 1-2-3-1
2 67 0.0.0.0 1-2-3-2
3 67 1.1.1.1 1-2-3-3
4 67 10.1.1.2 1-2-3-4
这样,在后续客户端20完成上线,用户正常上网时,客户端20的数据报文到达BRAS40后,BRAS40将数据报文转发至宽带网络后,基于数据报文中包含的客户端20的目标IP地址和第二标识映射表,确定出与目标IP地址对应的目标标识信息,进而确定出等价路由的第二出端口,通过该第二出端口将宽带网络返回的响应报文发送至中继设备30。
步骤S208,依据目标标识信息和第二标识映射表通过第二出端口将响应报文经中继设备发送至客户端。
在本公开中,BRAS40接收到IP地址确认报文之后,获取IP地址确认报文中的目标标识信息,并基于目标标识信息查询第二标识映射表,即,查询第二标识映射表中是否存在目标标识信息。由于BRAS40在接收到DHCP Discover报文时,已将第二标识映射表中不存在的目标标识信息进行了预存,故目标标识信息必然存在,因此,通过计算目标标识信息(例如,1-2-3-4)的哈希值,就能依据哈希值选择出等价路由的第二出端口(例如,port1'),并通过第二出端口(例如,port1')将响应报文经中继设备30发送至客户端20。
请参照图5,图5示出了本公开提供的第一报文转发装置100的方框示意图。第一报文转发装置100应用于中继设备30,其包括第一接收模块101、第一查询模块102、第一加入模块103、信息获取模块104、第一确定模块105及报文转发模块106。
第一接收模块101,用于接收客户端发送的IP地址请求报文,其中,IP地址请求报文包括客户端的目标标识信息。
第一查询模块102,用于查询第一标识映射表中是否存在目标标识信息。
第一加入模块103,用于如果第一标识映射表中不存在目标标识信息,则将目标标识信息加入第一标识映射表。
信息获取模块104,用于获取IP地址请求报文中携带的目标标识信息。
第一确定模块105,用于当目标标识信息存在于第一标识映射表中时,依据目标标识信息确定等价路由的第一出端口。
在本公开中,第一确定模块105,具体用于当目标标识信息存在于第一标识映射表中时,计算目标标识信息的哈希值,并依据哈希值选择等价路由的第一出端口。
报文转发模块106,用于通过第一出端口将IP地址请求报文转发至BRAS。
第一接收模块101,还用于接收客户端发送的IP地址确认报文,其中,IP地址确认报文包括客户端的目标标识信息。
信息获取模块104,还用于获取IP地址确认报文中携带的目标标识信息。
报文转发模块106,还用于依据目标标识信息和第一标识映射表将IP地址确认报文通过第一出端口转发至BRAS。
在本公开中,第一标识映射表还预存多个客户端20的IP地址,IP地址和标识信息一一对应;第一接收模块101,还用于接收客户端发送的数据报文,其中,数据报文包括客户端的目标IP地址。
报文转发模块106,还用于依据目标IP地址和第一标识映射表将数据报文通过第一出端口转发至BRAS。
在本公开中,报文转发模块106,具体用于基于目标IP地址,从第一标识映射表中确定出与目标IP地址对应的目标标识信息;计算目标标识信息的哈希值,并依据哈希值选择等价路由的第一出端口。
请参照图6,图6示出了本公开提供的第二报文转发装置200的方框示意图。第二报文转发装置200应用于BRAS40,其包括第二接收模块201、第二查询模块202、第二加入模块203、第二确定模块204及执行模块205。
第二接收模块201,用于接收中继设备通过等价路由的第一出端口转发的来自客户端的IP地址请求报文,其中,IP地址请求报文包括客户端的目标标识信息。
第二查询模块202,用于查询第二标识映射表中是否存在目标标识信息。
第二加入模块203,用于如果不存在,则将目标标识信息加入第二标识映射表。
第二确定模块204,用于当目标标识信息存在于第二标识映射表中时,基于目标标识信息确定等价路由的第二出端口,其中,第一出端口和第二出端口对应。
在本公开中,第二确定模块204,具体用于当目标标识信息存在于第二标识映射表中时,计算目标标识信息的哈希值,并依据哈希值选择等价路由的第二出端口。
执行模块205,用于依据IP地址请求报文为客户端分配IP地址,并通过所第二出端口将IP地址经中继设备发送至客户端。
第二接收模块201,还用于接收中继设备通过第一出端口转发的来自客户端的IP地址确认报文,其中,IP地址确认报文包括客户端的目标标识信息。
第二确定模块204,还用于基于IP地址确认报文确定IP地址分配并生成响应报文。
执行模块205,还用于依据目标标识信息和第二标识映射表通过第二出端口将响应报文经中继设备发送至客户端。
请参照图7,图7示出了本公开提供的网络设备60的方框示意图。网络设备60可以是中继设备30,也可以是BRAS40。网络设备60包括处理器61、存储器62、总线63及通信接口64,所述处理器61、存储器62和通信接口64通过总线63连接;处理器61用于执行存储器62中存储的可执行模块。
其中,存储器62可能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也可能还包括非不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通过至少一个通信接口64(可以是有线或者无线)实现该网络设备60与至少一个其它网元之间的通信连接。
存储器62用于存储程序,例如图5所示的第一报文转发装置100或者图6所示的第二报文转发装置200。当网络设备60为中继设备30时,第一报文转发装置100包括至少一个可以软件或固件(firmware)的形式存储于存储器62中或固化在中继设备30的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OS)中的软件功能模块,处理器61在接收到执行指令后,执行所述程序以实现发明上述实施例揭示的应用于中继设备30的报文转发方法。当网络设备60为BRAS40,第二报文转发装置200包括至少一个可以软件或固件(firmware)的形式存储于存储器62中或固化在BRAS40的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OS)中的软件功能模块,处理器61在接收到执行指令后,执行所述程序以实现发明上述实施例揭示的应用于BRAS40的报文转发方法。
处理器61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61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6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简称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
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61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揭示的应用于中继设备30的报文转发方法,或者,实现上述实施例揭示的应用于BRAS40的报文转发方法。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第一报文转发装置100和第二报文转发装置200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公开提供的一种报文转发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中继设备与客户端和BRAS均通信连接,且中继设备和BRAS之间通过等价路由转发报文。中继设备预先存储有第一标识映射表,第一标识映射表预存多个客户端的标识信息,应用于中继设备的报文转发方法包括:接收客户端发送的IP地址请求报文,其中,IP地址请求报文包括客户端的目标标识信息;获取IP地址请求报文中携带的目标标识信息;当目标标识信息存在于第一标识映射表中时,依据目标标识信息确定等价路由的第一出端口;通过第一出端口将IP地址请求报文转发至BRAS。BRAS预先存储有第二标识映射表,第二标识映射表预存多个客户端的标识信息,应用于BRAS的报文转发方法包括:接收中继设备通过等价路由的第一出端口转发的来自客户端的IP地址请求报文,其中,IP地址请求报文包括客户端的目标标识信息;当目标标识信息存在于第二标识映射表中时,基于目标标识信息确定等价路由的第二出端口,其中,第一出端口和第二出端口对应;依据IP地址请求报文为客户端分配IP地址,并通过第二出端口将IP地址经中继设备发送至客户端。由于客户端的目标标识信息是唯一的,故中继设备通过目标标识信息确定的第一出端口也是唯一的,这样就能确保中继设备始终从同一个出端口向BRAS发送报文,从而保证用户在进行IPoE接入时的正常上线,提高了用户体验。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公开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Claims (14)

1.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中继设备,所述中继设备与客户端和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BRAS均通信连接,且所述中继设备和所述BRAS之间通过等价路由转发报文,所述中继设备预先存储有第一标识映射表,所述第一标识映射表预存多个客户端的标识信息,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客户端发送的IP地址请求报文,其中,所述IP地址请求报文包括所述客户端的目标标识信息;
获取所述IP地址请求报文中携带的所述目标标识信息;
当所述目标标识信息存在于所述第一标识映射表中时,依据所述目标标识信息确定所述等价路由的第一出端口;
通过所述第一出端口将所述IP地址请求报文转发至所述BRAS。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所述目标标识信息确定所述等价路由的第一出端口的步骤,包括:
计算所述目标标识信息的哈希值,并依据所述哈希值选择所述等价路由的第一出端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所述目标标识信息确定所述等价路由的第一出端口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查询所述第一标识映射表中是否存在所述目标标识信息;
如果不存在,则将所述目标标识信息加入所述第一标识映射表。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客户端发送的IP地址确认报文,其中,IP地址确认报文包括所述客户端的目标标识信息;
获取所述IP地址确认报文中携带的所述目标标识信息;
依据所述目标标识信息和所述第一标识映射表将所述IP地址确认报文通过所述第一出端口转发至所述BRAS。
5.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标识映射表还预存多个客户端的IP地址,所述IP地址和所述标识信息一一对应;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客户端发送的数据报文,其中,所述数据报文包括所述客户端的目标IP地址;
依据所述目标IP地址和所述第一标识映射表将所述数据报文通过所述第一出端口转发至所述BRAS。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所述目标IP地址和所述第一标识映射表将所述数据报文通过所述第一出端口转发至所述BRAS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目标IP地址,从所述第一标识映射表中确定出与所述目标IP地址对应的目标标识信息;
计算所述目标标识信息的哈希值,并依据所述哈希值选择所述等价路由的第一出端口。
7.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BRAS,所述BRAS通过中继设备与客户端通信连接,且所述中继设备和所述BRAS之间通过等价路由转发报文,所述BRAS预先存储有第二标识映射表,所述第二标识映射表预存多个客户端的标识信息,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中继设备通过所述等价路由的第一出端口转发的来自所述客户端的IP地址请求报文,其中,所述IP地址请求报文包括所述客户端的目标标识信息;
当所述目标标识信息存在于所述第二标识映射表中时,基于所述目标标识信息确定所述等价路由的第二出端口,其中,所述第一出端口和所述第二出端口对应;
依据所述IP地址请求报文为所述客户端分配IP地址,并通过所述第二出端口将所述IP地址经所述中继设备发送至所述客户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目标标识信息确定所述等价路由的第二出端口的步骤,包括:
计算所述目标标识信息的哈希值,并依据所述哈希值选择所述等价路由的第二出端口。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目标标识信息确定所述等价路由的第二出端口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查询所述第二标识映射表中是否存在所述目标标识信息;
如果不存在,则将所述目标标识信息加入所述第二标识映射表。
10.如权利要求7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中继设备通过所述第一出端口转发的来自所述客户端的IP地址确认报文,其中,所述IP地址确认报文包括所述客户端的目标标识信息;
基于所述IP地址确认报文确定IP地址分配并生成响应报文;
依据所述目标标识信息和所述第二标识映射表通过所述第二出端口将所述响应报文经所述中继设备发送至所述客户端。
11.一种报文转发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中继设备,所述中继设备与客户端和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BRAS均通信连接,且所述中继设备和所述BRAS之间通过等价路由转发报文,所述中继设备预先存储有第一标识映射表,所述第一标识映射表预存多个客户端的标识信息,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客户端发送的IP地址请求报文,其中,所述IP地址请求报文包括所述客户端的目标标识信息;
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IP地址请求报文中携带的所述目标标识信息;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当所述目标标识信息存在于所述第一标识映射表中时,依据所述目标标识信息确定所述等价路由的第一出端口;
报文转发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出端口将所述IP地址请求报文转发至所述BRAS。
12.一种报文转发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BRAS,所述BRAS通过中继设备与客户端通信连接,且所述中继设备和所述BRAS之间通过等价路由转发报文,所述BRAS预先存储有第二标识映射表,所述第二标识映射表预存多个客户端的标识信息,所述装置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中继设备通过所述等价路由的第一出端口转发的来自所述客户端的IP地址请求报文,其中,所述IP地址请求报文包括所述客户端的目标标识信息;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当所述目标标识信息存在于所述第二标识映射表中时,基于所述目标标识信息确定所述等价路由的第二出端口,其中,所述第一出端口和所述第二出端口对应;
执行模块,用于依据所述IP地址请求报文为所述客户端分配IP地址,并通过所述第二出端口将所述IP地址经所述中继设备发送至所述客户端。
13.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实现如权利要求7-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实现如权利要求7-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910239203.9A 2019-03-27 2019-03-27 报文转发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00119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39203.9A CN110011919B (zh) 2019-03-27 2019-03-27 报文转发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39203.9A CN110011919B (zh) 2019-03-27 2019-03-27 报文转发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11919A true CN110011919A (zh) 2019-07-12
CN110011919B CN110011919B (zh) 2021-12-07

Family

ID=671685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39203.9A Active CN110011919B (zh) 2019-03-27 2019-03-27 报文转发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11919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98845A (zh) * 2020-11-11 2021-02-2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数据传输装置、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13438172A (zh) * 2021-08-26 2021-09-24 北京华云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多级节点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13452614A (zh) * 2021-06-25 2021-09-28 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4697411A (zh) * 2020-12-29 2022-07-01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98347A (zh) * 2006-06-28 2008-01-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给用户终端分配ip地址的方法
CN101771614A (zh) * 2010-01-15 2010-07-07 瑞斯康达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dhcp路径追踪方法及一种dhcp中继设备
CN102255814A (zh) * 2011-08-02 2011-11-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选择传送路径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022952A (zh) * 2014-06-03 2014-09-03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EP2940952A1 (en) * 2014-04-30 2015-11-04 Brocade Communications System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facilitating switch virtualization in a network of interconnected switches
CN105791145A (zh) * 2014-12-18 2016-07-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等价多路径ecmp的报文传输方法及装置
US9544234B1 (en) * 2012-08-06 2017-01-10 Google Inc. Hash based ECMP load balancing with non-power-of-2 port group sizes
CN107094110A (zh) * 2017-04-19 2017-08-25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dhcp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07786613A (zh) * 2016-08-30 2018-03-09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bras转发实现方法和装置
CN108023971A (zh) * 2016-11-04 2018-05-11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dhcp报文转发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98347A (zh) * 2006-06-28 2008-01-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给用户终端分配ip地址的方法
CN101771614A (zh) * 2010-01-15 2010-07-07 瑞斯康达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dhcp路径追踪方法及一种dhcp中继设备
CN102255814A (zh) * 2011-08-02 2011-11-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选择传送路径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US9544234B1 (en) * 2012-08-06 2017-01-10 Google Inc. Hash based ECMP load balancing with non-power-of-2 port group sizes
EP2940952A1 (en) * 2014-04-30 2015-11-04 Brocade Communications System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facilitating switch virtualization in a network of interconnected switches
CN104022952A (zh) * 2014-06-03 2014-09-03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05791145A (zh) * 2014-12-18 2016-07-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等价多路径ecmp的报文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7786613A (zh) * 2016-08-30 2018-03-09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bras转发实现方法和装置
CN108023971A (zh) * 2016-11-04 2018-05-11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dhcp报文转发方法和装置
CN107094110A (zh) * 2017-04-19 2017-08-25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dhcp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Q. SUN等: "Mapping of Address and Port (MAP) - Deployment Considerations draft-ietf-softwire-map-deployment-06", 《IETF 》 *
陈旗: ""DHCP中继代理在多子网网络中的应用"", 《万方数据库》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98845A (zh) * 2020-11-11 2021-02-2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数据传输装置、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12398845B (zh) * 2020-11-11 2023-03-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数据传输装置、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14697411A (zh) * 2020-12-29 2022-07-01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3452614A (zh) * 2021-06-25 2021-09-28 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3452614B (zh) * 2021-06-25 2022-06-21 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3438172A (zh) * 2021-08-26 2021-09-24 北京华云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多级节点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13438172B (zh) * 2021-08-26 2021-12-10 北京华云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多级节点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11919B (zh) 2021-1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11919A (zh) 报文转发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US898919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host node awareness for multiple NAT64 environments
JP3654554B2 (ja)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及びdhcpサーバ選択方法
JP5368459B2 (ja) ユーザ装置における三重動作サービスのサポート
US9407495B2 (en) Combining locally addressed devices and wide area network (WAN) addressed devices on a single network
JP4832816B2 (ja) 無線式パケット・ベースのネットワークの電力節減
US9769113B1 (en) Socket-based internet protocol for wireless networks
CN107277190B (zh) 一种sdn设备自动上线的方法、sdn设备和控制器
KR20040065643A (ko) IPv6 프로토콜을 위한 IP 주소 및 도메인명자동등록 방법
NO313950B1 (no) Kommunikasjonsidentifikatormetode
CN104125244B (zh) 一种分布式网络中转发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CN101150517A (zh) 报文传输方法和装置
JP2007509566A (ja) DHCPv4の環境下でのハンドオーバー方法、ハンドオーバー装置及び該ハンドオーバー方法を行うインストラクションを有する情報記録媒体
TW201729568A (zh) 網路系統及建立資料連線的方法
CN104283783A (zh) 一种即插即用网络中网关设备转发报文的方法和装置
KR100369326B1 (ko) 정보가전의 네트워크 구성을 위해 정보가전을 도메인 이름서비스에 등록하는 방법과 그를 이용한 원격 제어 방법
KR102025375B1 (ko) 데이터 분산 서비스를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데이터 분산 서비스 시스템
WO2017219777A1 (zh)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689881A (zh) 报文处理方法以及装置
US8719344B2 (en) Flexible address provisioning across subnets and VRFs
JP4242752B2 (ja) アドレス表管理方法、及び、端末
JP5971093B2 (ja) 通信システム、中継装置、利用者端末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240154936A1 (en) Proxy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for distributed local area network communications
CN106131234A (zh) 一种分配地址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JP2005045678A (ja) ネットワークを介したホスト間の通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