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07733A - 一种显示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07733A
CN110007733A CN201910229203.0A CN201910229203A CN110007733A CN 110007733 A CN110007733 A CN 110007733A CN 201910229203 A CN201910229203 A CN 201910229203A CN 110007733 A CN110007733 A CN 1100077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transparent
waterway
display
display scre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2920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鸿
林伟
娄丽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OKERUI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AOKERUI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AOKERUI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AOKERUI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2920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07733A/zh
Publication of CN1100077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0773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20Cooling mea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显示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方法、装置及系统,包括至少一透明水冷腔,以及至少一片显示屏,设置于透明水冷腔后端,显示屏产生图像通过透明水冷腔向前端显示;所述透明水冷腔包括第一透明板和第二透明板,以及夹在第一透明板和第二透明板之间的透明冷却液;本发明相比风冷显示功耗大幅度下降,降低了供电难度,大大降低了运营成本,节省了资源。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户外媒体已经成为继电视、网络媒体之后的第三大广告媒体,人们对于大屏幕多媒体信息显示以及人机交互的需求日渐强烈。其中,液晶等电子显示屏利用数字化显示信息量大可快速更新显示内容的优势,逐渐成为户外媒体以及人机交互的市场主流。
户外环境时为了防止白天阳光以及环境光的干扰往往要提高显示屏的亮度,此时需要更高功率产生更多的热量,比如32寸以上的液晶显示面板普遍功率在100W以上,70寸以上的液晶显示面板普遍功率更是在500W以上,功耗极大。同时,在户外阳光直晒照射下,显示屏面板会吸收阳光产生大量的热温度急剧升高,如果没有良好的散热降低温度,显示屏面板温度急剧升高会导致黑屏等异常故障。在现有技术中,户外显示装置多数采用风冷散热的方案给液晶显示屏面板降温散热。而风冷降温散热噪音大效率低需要消耗更多功率,而且也会让设备进灰污染,影响显示效果和电子设备可靠性。长此以往,会使装置过早的损坏报废,增加了运营成本,并且造成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更高效率制冷更低功耗不进灰尘的户外显示装置,一直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重点研究的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方法、装置及系统,能够有效克服现有技术制冷效率低功耗高的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使用透明冷却液装入第一透明板和第二透明板之间的空腔内形成透明水冷腔;
步骤二:使用至少一片显示屏设置于透明水冷腔的后端,显示屏通过透明水冷腔向前端显示图像;
步骤三:透明水冷腔吸收显示屏产生的热量为显示屏制冷。
其中,优选方案为:所述显示屏与透明水冷腔采用全贴合方式固定连接,使用热管将换热系统与所述水冷腔中的冷却液相连交换热量,所述换热系统通过热管带走水冷腔中显示屏产生的热量散热制冷。
本发明还包括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透明水冷腔,以及至少一片显示屏,设置于透明水冷腔后端,显示屏产生图像通过透明水冷腔向前端显示;所述透明水冷腔包括第一透明板和第二透明板,以及夹在第一透明板和第二透明板之间的透明冷却液。
其中,优选方案为:所述第一.二透明板是无色透明板,透光率大于60%;所述透明冷却液是无色透明冷却液,透光率大于60%;所述透明板可以是玻璃或者亚克力;所述透明冷却液可以是水或者是凝固点低于0摄氏度的防冻液。
其中,优选方案为:所述显示屏通过全贴合与透明水冷腔连接固定在一起。
其中,优选方案为:还包括换热系统和热管;所述热管可以是铜热管或者超导热管,换热系统通过热管与所述水冷腔中的冷却液相连交换热量;所述换热系统可以制冷,通过热管带走水冷腔中所述显示屏产生的热量散热制冷;或者换热系统制热,通过热管将热量带到水冷腔给显示屏前屏加热制热。
其中,优选方案为:还包括有循环泵和换热系统,所述水冷腔通过进水口和出水口与循环泵和换热系统相连,所述循环泵驱动所述冷却液在所述水冷腔和换热系统中循环流动;换热系统可以制冷,流动的冷却液带走水冷腔中所述显示屏产生的热量去到换热系统中散热制冷;或者换热系统制热,通过流动的冷却液将热量带到水冷腔给显示屏前屏加热制热。
其中,优选方案为:还包括换热系统,热管或者循环泵和水管;换热系统通过热管与所述显示屏的背板相连交换热量,所述换热系统可以制冷,通过热管带走所述显示屏背板产生的热量散热制冷;或者所述换热系统、循环泵通过水管与所述显示屏的背板相连,所述换热系统可以制冷,通过循环泵驱动冷却液流动带走所述显示屏背板产生的热量到换热系统散热制冷。
其中,优选方案为:还包括人脸识别传感器,所述人脸识别传感器对观看显示屏的人进行人脸识别或者动作识别;所述显示屏可以是液晶屏、OLED屏、量子点屏、LED显示模块、micro LED屏、MINI LED屏;所述显示屏的前端还设置有触摸屏,该触摸屏用于感测用户触摸位置。
本发明还包括一种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发布显示信息内容的计算机;传送信息的通信网络;包含所述显示装置;所述计算机通过所述通信网络发送显示信息内容,所述显示装置通过所述通信网络接收所述计算机发送的显示信息内容予以显示。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设计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采用透明水冷腔为显示面板散热制冷或者加热制热,由于水有很高的热容以及远高于空气的对流换热系数,使得水冷腔相比风冷只需要消耗很低的水循环功率就能带走阳光直晒显示面板带来的热量避免了面板温度过高导致显示故障,同时还规避了风冷散热带来的灰尘。本发明在北方严寒的冬天,还可以通过水冷腔用很低的功耗直接加热显示面板,解决了液晶显示面板无法工作在-20摄氏度以下环境的难题,使得液晶面板可以用很低的功耗就能保障全天候所有环境下正常工作。本发明相比风冷显示功耗大幅度下降,降低了供电难度,大大降低了运营成本,节省了资源。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五;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六;
图7是透明水冷腔结构图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现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7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的优选实施例。
一种显示装置1,所述显示装置1包括透明水冷腔10以及设置于透明水冷腔10后的显示屏20,显示屏20一般采用OCA光学透明胶与透明水冷腔10全贴合粘连固定,也可以采用真空全贴合的方式将显示屏20与透明水冷腔10全贴合连接固定,显示屏20面板与水冷腔10直接传递交换热量,显示屏20产生图像通过透明水冷腔向外显示,透明水冷腔10吸收显示屏20面板产生的热量对显示屏面板制冷。其中显示屏20一般为液晶屏,也可以是OLED屏,LED显示模块,量子点屏,MICRO LED屏,MINI LED屏。所述透明水冷腔10包括第一透明板11和第二透明板12,以及夹在第一透明板11和第二透明板12之间的透明冷却液。所述第一﹑二透明板11﹑12是无色透明板,透光率大于60%;透明冷却液是无色透明冷却液,透光率大于60%。其中第一﹑二透明板11﹑12的材料可以是玻璃或者亚克力,所述第一﹑二透明板11﹑12可以是平板也可以是曲面板;所述透明冷却液可以是水或者是凝固点低于0摄氏度的防冻液。透明水冷腔10四周可以通过防水胶密封成为腔体,也可以通过防水胶结合玻璃或者铝型材等其他金属材料密封成为腔体,也还可以通过玻璃一次成型为玻璃腔体。
进一步地显示屏20为高亮显示屏,显示亮度大于800nit。高亮显示屏20包括控制显示屏亮度的亮度控制单元,该显示装置还包括与亮度控制单元连接的启动单元,该启动单元包括检测模块以及计时模块,或者包括检测模块以及计时模块两者中的一者,该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环境光照程度,该计时模块用于判断时间;其中,该检测模块在检测环境为强光环境时产生亮度增强信号控制亮度控制单元增强显示亮度,以及在检测环境为弱光环境时产生亮度减弱信号控制亮度控制单元减弱显示亮度,在弱光环境下对于显示屏的亮度要求大幅降低,该显示屏只需低功耗低亮度就可以满足需求;该计时模块在判断时间为白天状态时产生亮度增强信号控制亮度控制单元增强显示亮度,以及在判断时间为晚上状态时产生亮度减弱信号控制亮度控制单元减弱显示亮度,白天状态定为早上六点至晚上六点,晚上状态定为晚上六点至次日早上六点;在晚上状态下对于显示屏的亮度要求大幅降低,该显示屏只需低功耗低亮度就可以满足需求;一般所述强光环境设置为照度大于5000Lx,所述弱光环境设置为照度小于5000Lx。
具体地,所述显示装置工作在户外时还设置有蓄电池,该蓄电池为所述显示屏供电。由于水冷散热大幅降低了显示装置的功耗,则蓄电池无需大功率供电;同时,也可以利用太阳能、风能等环保节能的供电方式。同时显示装置还具有防水外壳以及所述透明板材料为钢化玻璃。
更进一步地,所述显示装置1还包括人脸识别传感器(图中未示出),所述人脸识别传感器对观看显示屏的人进行人脸识别或者动作识别,从而可以进行大数据统计智能分析。所述显示装置在所述显示屏的前端还设置有触摸屏,该触摸屏用于感测用户触摸位置,从而实现人机交互的功能,进一步地提高了该显示装置的实用性。其中,所述触摸屏为红外触摸屏、电容触摸屏、纳米触摸屏或电阻触摸屏。
如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的较佳实施例。
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透明水冷腔10以及设置于透明水冷腔10后的显示屏20,显示屏20一般采用OCA光学透明胶与透明水冷腔10全贴合粘连固定,显示屏20面板与水冷腔直接传递交换热量,同时显示屏20产生图像通过透明水冷腔10向外在显示屏面30显示。还包括换热系统52和热管521;所述热管52可以是铜热管或者超导热管等利用相变介质快速热传递特性的传热元件,换热系统52通过热管521与所述水冷腔10中的冷却液相连交换热量;所述换热系统52可以制冷,通过热管521带走水冷腔10中所述显示屏20产生的热量散热制冷;或者换热系统52制热,通过热管521将热量带到水冷腔10给显示屏20前屏面板整体均匀加热制热。铜热管可以多级级联延伸传热距离。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三;
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透明水冷腔10以及设置于透明水冷腔10后的显示屏20,显示屏20一般采用OCA光学透明胶与透明水冷腔10全贴合粘连固定,显示屏面板与水冷腔10直接传递交换热量,显示屏20产生图像通过透明水冷腔10向外通过显示屏面30显示。还包括有循环泵51和换热系统52,所述水冷腔10通过进水口53和出水口54与循环泵51和换热系统52相连,所述循环泵51产生压力驱动所述冷却液在所述水冷腔10和换热系统52中循环流动;换热系统52可以制冷,流动的水冷却液带走水冷腔中所述显示屏产生的热量去到换热系统52中散热制冷;或者换热系统52制热,通过流动的冷却液将热量带到水冷腔10给显示屏20前屏整体均匀加热制热。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四;
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透明水冷腔10以及设置于透明水冷腔10后的显示屏20,显示屏一般采用OCA光学透明胶与透明水冷腔10全贴合粘连固定,显示屏面板与水冷腔10直接传递交换热量,显示屏20产生图像通过透明水冷腔向外的显示屏面30显示。还包括换热系统52,第一热管521和第二热管522;显示屏背板21尤其是液晶屏背板由于背光系统自身发热会积聚大量热量温度很高。换热系统52通过第二热管522与所述显示屏20的背板21相连交换热量,所述换热系统52可以制冷,通过热管带走所述显示屏背板产生的热量散热制冷。换热系统52通过第一热管521与所述水冷腔10中的冷却液相连交换热量;所述换热系统52可以制冷,通过第一热管521热管带走水冷腔中所述显示屏产生的热量散热制冷;或者换热系统制热,通过热管将热量带到水冷腔给显示屏20前屏整体均匀加热制热。具体地液晶屏背光源可以是超薄侧入式背光源,侧入式背光源产生热量通过背板21直接传递给所述第二热管522,从而可以使用少量第二热管522就能将背光源热量导出到换热系统51,并且还能减少显示装置的厚度。进一步地,户外冬天寒冷天气,所述第二热管522将液晶屏背板产生的热量带给换热单元,换热单元再将液晶屏背板热量通过第一热管521带给水冷腔10中的冷却液从而均匀加热与水冷腔紧贴的整个液晶面板,均匀提升整个液晶面板温度帮助液晶面板正常工作。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五;
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透明水冷腔10以及设置于透明水冷腔10后的显示屏20,显示屏20一般采用OCA光学透明胶与透明水冷腔10全贴合粘连固定,显示屏面板与水冷腔10直接传递交换热量,显示屏20产生图像通过透明水冷腔10通过显示面30向外显示。还包括有热管521、循环泵51和换热系统52,所述水冷腔通过进水口53和出水口54与循环泵51和换热系统52相连,所述循环泵51产生压力驱动所述冷却液在所述水冷腔10和换热系统52中循环流动;换热系统52可以制冷,流动的水冷液带走水冷腔中所述显示屏20产生的热量去到换热系统52中散热制冷;或者换热系统52制热,通过流动的冷却液将热量带到水冷腔10给显示屏20的前屏加热制热。显示屏背板21尤其是液晶屏背板由于背光系统自身发热会积聚大量热量温度很高。换热系统52通过热管521与所述显示屏20的背板21相连交换热量,所述换热系统52可以制冷,通过热管521带走所述显示屏背板21产生的热量散热制冷。进一步地,户外冬天寒冷天气,热管521将液晶屏背板产生的热量带给换热单元,换热单元再将液晶屏背板热量通过冷却液流动带到水冷腔10中从而均匀加热与水冷腔10紧贴的整个液晶面板,均匀提升整个液晶面板温度帮助液晶面板正常工作。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六;
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透明水冷腔10以及设置于透明水冷腔10后的显示屏20,显示屏20一般采用OCA光学透明胶与透明水冷腔全贴合粘连固定,显示屏面板与水冷腔直接传递交换热量,显示屏20产生图像通过透明水冷腔10的显示屏面30向外显示。还包括有循环泵51和换热系统52,所述水冷腔10通过进水口53和出水口54与循环泵51和换热系统52相连,所述循环泵51产生压力驱动所述冷却液在所述水冷腔10和换热系统52中循环流动;换热系统52可以制冷,流动的水冷液带走水冷腔中所述显示屏产生的热量去到换热系统52中散热制冷;或者换热系统52制热,通过流动的冷却液将热量带到水冷腔10给显示屏20前屏加热制热。显示屏背板21尤其是液晶屏背板由于背光系统自身发热会积聚大量热量温度很高。换热系统52通过显示屏背板进水口53和出水口54以及水管中的冷却液与所述显示屏20的背板21相连交换热量,所述换热系统52可以制冷,通过水管中的冷却液带走所述显示屏背板21产生的热量散热制冷。进一步地,户外冬天寒冷天气,水管将液晶屏背板产生的热量通过冷却液带给换热单元,换热单元再将液晶屏背板热量通过冷却液流动带到水冷腔中从而均匀加热与水冷腔紧贴的整个液晶面板,均匀提升整个液晶面板温度帮助液晶面板正常工作。
以上实施例二~六中,所述控制换热系统52还包括加热制冷控制单元以及温度检测单元。该加热制冷控制单元可以控制换热系统启动/停止制冷或者加热,还可以改变制冷或者加热功率,对于实施例三、五、六中的显示装置还可以控制循环泵51驱动冷却液循环的速度甚至停止循环工作。该温度检测单元包括环境温度检测模块以及冷却液温度检测模块,或者包括环境温度检测模块以及冷却液温度检测模块两者中的一者,环境温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环境温度,冷却液温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冷却液温度,温度检测单元通过环境温度检测模块或者冷却液温度检测模块或者是环境温度检测模块和冷却液温度检测模块组合检测温度高低。其中,该温度检测单元在检测为高温环境时产生制冷启动信号控制换热系统52制冷,对于实施例三~六同时启动循环泵驱动冷却液循环流动,温度越高制冷功率越高冷却液循环速度越快,温度越低制冷功率越低冷却液循环速度越慢直到停止制冷循环;以及在检测为低温环境时产生加热启动信号控制换热系统52加热,对于实施例三、五、六同时启动循环泵驱动冷却液循环流动,温度越低加热功率越高冷却液循环速度越快,温度越高加热功率越低冷却液循环速度越慢直到停止加热循环。一般所述高温环境设置为温度高于40摄氏度,所述低温环境设置为温度低于零下5摄氏度。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会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使用透明冷却液装入第一透明板和第二透明板之间的空腔内形成透明水冷腔;
步骤二:使用至少一片显示屏设置于透明水冷腔的后端,显示屏通过透明水冷腔向前端显示图像;
步骤三:透明水冷腔吸收显示屏产生的热量为显示屏制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与透明水冷腔采用全贴合方式固定连接,使用热管将换热系统与所述水冷腔中的冷却液相连交换热量,所述换热系统通过热管带走水冷腔中显示屏产生的热量散热制冷。
3.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透明水冷腔,以及至少一片显示屏,设置于透明水冷腔后端,显示屏产生图像通过透明水冷腔向前端显示;所述透明水冷腔包括第一透明板和第二透明板,以及夹在第一透明板和第二透明板之间的透明冷却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透明板是无色透明板,透光率大于60%;所述透明冷却液是无色透明冷却液,透光率大于60%;所述透明板可以是玻璃或者亚克力;所述透明冷却液可以是水或者是凝固点低于0摄氏度的防冻液。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通过全贴合与透明水冷腔连接固定在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换热系统和热管;所述热管可以是铜热管或者超导热管,换热系统通过热管与所述水冷腔中的冷却液相连交换热量;所述换热系统可以制冷,通过热管带走水冷腔中所述显示屏产生的热量散热制冷;或者换热系统制热,通过热管将热量带到水冷腔给显示屏前屏加热制热。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循环泵和换热系统,所述水冷腔通过进水口和出水口与循环泵和换热系统相连,所述循环泵驱动所述冷却液在所述水冷腔和换热系统中循环流动;换热系统可以制冷,流动的冷却液带走水冷腔中所述显示屏产生的热量去到换热系统中散热制冷;或者换热系统制热,通过流动的冷却液将热量带到水冷腔给显示屏前屏加热制热。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换热系统,热管或者循环泵和水管;换热系统通过热管与所述显示屏的背板相连交换热量,所述换热系统可以制冷,通过热管带走所述显示屏背板产生的热量散热制冷;或者所述换热系统、循环泵通过水管与所述显示屏的背板相连,所述换热系统可以制冷,通过循环泵驱动冷却液流动带走所述显示屏背板产生的热量到换热系统散热制冷。
9.根据权利要求3至8任一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人脸识别传感器,所述人脸识别传感器对观看显示屏的人进行人脸识别或者动作识别;所述显示屏可以是液晶屏、OLED屏、量子点屏、LED显示模块、micro LED屏、MINI LED屏;所述显示屏的前端还设置有触摸屏,该触摸屏用于感测用户触摸位置。
10.一种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发布显示信息内容的计算机;传送信息的通信网络;包含3至9任意一项若干所述显示装置;所述计算机通过所述通信网络发送显示信息内容,所述显示装置通过所述通信网络接收所述计算机发送的显示信息内容予以显示。
CN201910229203.0A 2019-03-25 2019-03-25 一种显示方法、装置及系统 Pending CN11000773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29203.0A CN110007733A (zh) 2019-03-25 2019-03-25 一种显示方法、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29203.0A CN110007733A (zh) 2019-03-25 2019-03-25 一种显示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07733A true CN110007733A (zh) 2019-07-12

Family

ID=671680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29203.0A Pending CN110007733A (zh) 2019-03-25 2019-03-25 一种显示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07733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21471A (zh) * 2019-07-16 2019-09-10 江苏安正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液晶显示屏
WO2020191589A1 (zh) * 2019-03-25 2020-10-01 深圳市澳柯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方法、装置及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231121A1 (en) * 2016-02-07 2017-08-10 Display Logic USA Inc. Display device with optically clear fluid disposed betwe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cover
CN107045224A (zh) * 2017-06-08 2017-08-15 深圳市澳柯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户外显示方法、装置及系统
CN207216252U (zh) * 2017-09-25 2018-04-10 深圳市光谷基业科技有限公司 散热结构和投影仪
CN107993586A (zh) * 2017-12-28 2018-05-04 佛山市简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天候智慧led显示屏
CN108693671A (zh) * 2018-05-30 2018-10-23 惠州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液晶显示器
CN209625140U (zh) * 2019-03-25 2019-11-12 深圳市澳柯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231121A1 (en) * 2016-02-07 2017-08-10 Display Logic USA Inc. Display device with optically clear fluid disposed betwe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cover
CN107045224A (zh) * 2017-06-08 2017-08-15 深圳市澳柯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户外显示方法、装置及系统
CN207216252U (zh) * 2017-09-25 2018-04-10 深圳市光谷基业科技有限公司 散热结构和投影仪
CN107993586A (zh) * 2017-12-28 2018-05-04 佛山市简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天候智慧led显示屏
CN108693671A (zh) * 2018-05-30 2018-10-23 惠州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液晶显示器
CN209625140U (zh) * 2019-03-25 2019-11-12 深圳市澳柯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91589A1 (zh) * 2019-03-25 2020-10-01 深圳市澳柯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221471A (zh) * 2019-07-16 2019-09-10 江苏安正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液晶显示屏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37277C (zh) 背光模组
KR101670985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209625140U (zh) 一种显示装置及系统
CN206674407U (zh) 散热系统和电子设备
CN211827177U (zh) 一种计算机硬件散热机构
CN202995238U (zh) 一种投影机散热装置
CN205193719U (zh) 一种水冷散热器
CN110007733A (zh) 一种显示方法、装置及系统
CN206020860U (zh) 一种高亮显示装置
CN205119377U (zh) 数据中心液冷散热系统的余热回收系统
CN206398471U (zh) 液晶背光模组与液晶电视
CN104267538A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led背光源装置
CN108828838B (zh) 一种具有恒温功能的背光模组
CN101840250B (zh) 密封无风扇带水箱静音智能散热的计算机主机方案
CN109817744A (zh) 一种具有制冷制热功能的光伏系统
CN109855326A (zh) 一种自适应红外控温模块
CN103462578B (zh) 医用内窥镜、医用内窥镜冷光源系统及其温控系统
CN206819010U (zh) 一种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及无人机系统
CN102003662A (zh) 局部加强散热的侧入式背光模块
CN209657070U (zh) 一种散热效率高的智能投影仪
CN101644950A (zh) 一种改良的显卡用电子制冷式水冷却系统
CN211854331U (zh) 超算服务器液冷机房余热供暖系统
WO2020191589A1 (zh) 一种显示方法、装置及系统
CN2665919Y (zh) 可扩充型散热装置
CN211786962U (zh) 一种显示器散热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