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96288B - Rlc层的数据级联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Rlc层的数据级联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96288B
CN109996288B CN201910241142.XA CN201910241142A CN109996288B CN 109996288 B CN109996288 B CN 109996288B CN 201910241142 A CN201910241142 A CN 201910241142A CN 109996288 B CN109996288 B CN 10999628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dcp
message
messages
cascaded
dee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4114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96288A (zh
Inventor
郑自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mba Network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mba Network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mba Network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mba Network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4114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96288B/zh
Publication of CN1099962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962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962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962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05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at the air interf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 H04W28/065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using assembly or disassembly of packets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RLC层的数据级联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RLC实体首先获取至少两个待级联的PDCP报文;再进一步的判断至少两个待级联的PDCP报文是否满足深度级联条件,若满足,则对至少两个待级联的PDCP报文执行报头合并的深度级联处理,得到级联处理后的报文。在上述级联处理的过程中,由于RLC实体对待级联的PDCP报文的报头进行了合并的深度级联处理,因此,当RLC实体采用上述的深度级联方式对多个PDCP报文进行级联时,可以极大的减少PDCP报文的报头开销,从而提高了RLC层的数据传输效率。

Description

RLC层的数据级联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RLC层的数据级联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演进,无线接口协议(Long Term Evolution,LTE)得到了普及应用。在LTE的体系中,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层对于提供有效可靠的数据传输至关重要。因此,如何提高RLC层中的数据传输效率成为了现下比较关注的问题。
目前,在RLC层对下行数据的传输过程中,存在级联传输的过程,即将上层传输下来的多个报文进行级联,以满足空口调度对数据量的需求、同时减少RLC头字段开销。传统的级联方法是采用多个报文头尾相连的方式直接将上层传输下来的相邻报文进行连接,共同组成RLC层上待向下传输的数据。
但是,上述RLC层对下行数据的级联方法,存在资源开销较大,从而使RLC层的数据传输效率低下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减少RLC层上的资源开销,从而提高RLC层的数据传输效率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一种RLC层的数据级联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至少两个待级联的PDCP报文;
判断所述至少两个待级联的PDCP报文是否满足深度级联条件,若满足,则将所述至少两个待级联的PDCP报文的报头进行合并之后的深度级联处理,得到级联处理后的报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深度级联条件包括:
所述至少两个待级联的PDCP报文的源IP地址、目标IP地址、源TCP端口、以及目标TCP端口相同,且所述至少两个待级联的PDCP报文中的TCP序列号是连续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所述至少两个待级联的PDCP报文执行报头合并的深度级联处理,得到级联处理后的报文,包括:
对所述至少两个待级联的PDCP报文执行报头合并的深度级联处理,得到新的PDCP报文的报头;所述新的PDCP报文的报头包括单个PDCP头字段、单个TCP头字段、单个IP头字段中的至少一个;
将所述各待级联的PDCP报文中的数据段进行首尾级联,形成新的PDCP报文数据段;
将所述新的PDCP报文的报头与所述新的PDCP报文数据段封装,得到所述级联处理后的报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至少两个待级联的PDCP报文,包括:
检索RLC层上待传输的多个PDCP报文;
若检索到的PDCP报文是RLC层第一个接收到的报文,则将所述检索到的PDCP报文和下一个预检索的PDCP报文确定为所述待级联的PDCP报文;
若检索到的PDCP报文非所述RLC层第一个接收到的报文,则将所述级联处理后的报文和所述检索到的PDCP报文确定为所述待级联的PDCP报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判断所述至少两个待级联的PDCP报文是否满足深度级联条件之前,还包括:
获取MAC层的最大可调度量;
获取所述至少两个待级联的PDCP报文的总长度;
判断所述总长度是否大于所述最大可调度量;若所述总长度不大于所述最大可调度量,则执行判断所述至少两个待级联的PDCP报文是否满足深度级联条件的步骤;若所述总长度大于所述最大可调度量,则给所述当前待级联的PDCP报文添加RLC层头字段,并将添加头字段后的报文传输到MAC层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若所述至少两个待级联的PDCP报文不满足所述深度级联条件,则将所述至少两个待级联的PDCP报文进行首尾级联,得到所述级联处理后的报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得到级联处理后的报文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级联处理后的报文添加所述RLC层头字段,并将添加头字段后的报文传输到所述MAC层上。
第二方面,一种RLC层的数据级联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至少两个待级联的PDCP报文;
深度级联模块,用于判断所述至少两个待级联的PDCP报文是否满足深度级联条件,若满足,则对所述至少两个待级联的PDCP报文执行报头合并的深度级联处理,得到级联处理后的报文。
第三方面,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所述的RLC层的数据级联方法。
第四方面,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所述的RLC层的数据级联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RLC层的数据级联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包括:基站中的RLC层首先获取至少两个待级联的PDCP报文;再进一步的判断至少两个待级联的PDCP报文是否满足深度级联条件,若满足,则对至少两个待级联的PDCP报文执行报头合并的深度级联处理,得到级联处理后的报文。在上述级联处理的过程中,由于RLC层对待级联的PDCP报文的报头进行了合并的深度级联处理,因此,当RLC层采用上述的深度级联方式对多个PDCP报文进行级联时,可以极大的减少PDCP报文的报头开销,从而提高了RLC层的数据传输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环境的示意图;
图1A所示的各层数据报文的传输过程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RLC层的数据级联方法的流程图;
图3提供了图2实施例S102的一种实现方式的流程图;
图3A为经过深度级联后的PDCP报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提供了图2实施例S101的一种实现方式的流程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RLC层的数据级联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RLC层的数据级联方法的流程图;
图6A为经过深度级联后的数据传输过程示意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RLC层的数据级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RLC层的数据级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RLC层的数据级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RLC层的数据级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RLC层的数据级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提供的RLC层的数据级联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应用环境中,其中,物理层(Physical Layer,PHY)、介质访问控制层(Media Access Control,MAC)、无线链路控制层(Radio Link Control,RLC)、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层(Packet Data ConvergenceProtocol,PDCP)从下到上共同组成一种数据传输的网络协议架构,在实际应用中,基站与移动终端在该网络协议架构的基础上,可以实现数据的传送和交互。
目前,在RLC层的数据传输过程中,RLC层对上层传输下来的数据报文进行重组级联的方式采用的是常规首尾级联的方式,具体的传输过程和级联方法具体可参见图1A所示的各层数据报文的传输过程示意图。可见,在图1A中,PDCP层将PDCP PDUs传输给RLC层(相当于RLC SDUs),RLC层对接收到的K+2个RLC SDUs进行首尾级联的处理,再封装为报文RLCPDUs后进行下一步的向MAC层传输,以完成整个数据报文的正常传输。但是在上述常规的级联处理过程中,因为多个RLC SDUs中均包含各自的PDCP Hrd、TCP头字段、IP头字段,若面对大量的报文级联时,也会相应的存在大量的PDCP Hrd、TCP头字段、IP头字段,而这些字段所占的资源开销比较大,进而影响了数据的传输效率。因此,本申请提出的RLC层的数据级联方法旨在解决上述问题。
下面将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具体地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图2为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RLC层的数据级联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为基站中的RLC实体,本实施例涉及的是RLC实体对待传输的下行数据进行级联的具体过程。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S101、获取至少两个待级联的PDCP报文。
其中,PDCP报文为PDCP层上封装后的报文,以及PDCP层向RLC层传输的报文,当PDCP层向下传输PDCP报文时,会先将传输的PDCP报文存储在RLC层的缓存队列中,以等待RLC层对该PDCP报文进行相应的处理,在处理之后再进一步的向下传输RLC报文。待级联的PDCP报文可以是缓存队列中的两个或多个PDCP报文,也可以是缓存队列中的部分PDCP报文经过级联后的报文。
本实施例中,在基站发送数据的过程中,当PDCP层向RLC层先后传输多个PDCP报文时,RLC实体将接收到的多个PDCP报文暂存在缓存队列中,然后RLC实体就可以通过相应的选择方法从该缓存队列中挑选出需要级联的报文,从而确定待级联的PDCP报文。可选的,RLC实体也可以通过检索的方法依次检索缓存队列中的报文,从而确定待级联的PDCP报文。
S102、判断至少两个待级联的PDCP报文是否满足深度级联条件,若满足,则对至少两个待级联的PDCP报文执行报头合并的深度级联处理,得到级联处理后的报文。
其中,深度级联条件用于指示RLC实体启动深度级联模块采用深度级联的方式对待级联的PDCP报文进行级联处理。
本实施例中,RLC实体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求预先设置深度级联条件,当RLC实体在确定了至少两个待级联的PDCP报文时,并准备执行级联处理之前,可以进一步的通过判断该待级联的PDCP报文是否满足预先设置的深度级联条件,来选择级联处理的方式,若待级联的PDCP报文满足深度级联条件,则选择深度级联处理的方式,即将各待级联的PDCP报文的报头进行合并之后的深度级联处理,得到级联处理后的报文。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一种RLC层的数据级联方法,包括:RLC实体首先获取至少两个待级联的PDCP报文;再进一步的判断至少两个待级联的PDCP报文是否满足深度级联条件,若满足,则对至少两个待级联的PDCP报文执行报头合并的深度级联处理,得到级联处理后的报文。在上述级联处理的过程中,由于RLC实体对待级联的PDCP报文的报头进行了合并的深度级联处理,因此,当RLC实体采用上述的深度级联方式对多个PDCP报文进行级联时,可以极大的减少PDCP报文的报头开销,从而提高了RLC层的数据传输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申请还说明了深度级联条件的具体内容,所述深度级联条件包括:至少两个待级联的PDCP报文的源IP地址、目标IP地址、源TCP端口、以及目标TCP端口相同,且至少两个待级联的PDCP报文中的TCP序列号是连续的。
其中,每个PDCP报文的报头中都记录有各自报文的源IP地址、目标IP地址、源TCP端口、目标TCP端口、以及TCP序列号。源IP地址用于指示发送端的IP地址,目标IP地址用于指示接收端的IP地址,其中具体的IP地址可以用序列号、数字、字母等表示;源TCP端口用于指示发送端的TCP端口,目标TCP端口用于指示接收端的TCP端口,其中具体的TCP端口可以用序列号、数字、字母等表示;TCP序列号用于标识TCP报文的传输顺序。
本实施例中,当RLC实体在判断待级联的PDCP报文是否满足深度级联条件时,具体的判断过程可以为:先从各PDCP报文的报头字段中获取各自的源IP地址、目标IP地址、源TCP端口、目标TCP端口、以及TCP序列号,再进一步的判断各自的源IP地址、目标IP地址、源TCP端口、目标TCP端口是否相同,若相同,可以再进一步的判断各自的TCP序列号是否先后连续,若连续,则说明上述待级联的PDCP报文满足深度级联条件。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判断过程也可以是先判断TCP序列号的连续性,再判断源IP地址、目标IP地址、源TCP端口、目标TCP端口是否相同,对此本实施例不作限制,只要完全满足上述提出的条件即可。
在一个实施例中,图3提供了图2实施例S102的一种实现方式的流程图。本实施例涉及的是RLC实体对至少两个待级联的PDCP报文进行深度级联处理的具体过程。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
S201、对至少两个待级联的PDCP报文执行报头合并的深度级联处理,形成新的PDCP报文的报头;新的PDCP报文的报头包括单个PDCP头字段、单个TCP头字段、单个IP头字段中的至少一个。
其中,PDCP报文包括报头字段和数据段,报头字段包括PDCP头字段、TCP头字段、IP头字段中的至少一个。本实施例中,RLC实体从各待级联的PDCP报文中提取出各自的报头字段,再进一步的将提取出的多个报头字段进行合并,可选的,当报头字段中包含PDCP头字段、TCP头字段、以及IP头字段时,在合并报头字段时,可以具体的将PDCP头字段进行合并、TCP头字段进行合并、IP头字段进行合并,最后再将合并后的PDCP头字段、TCP头字段、以及IP头字段封装成一个新的报头字段,进而形成新的PDCP报文的报头。需要说明的是,在具体将PDCP头字段进行合并时,可以通过选择需要被合并的多个PDCP报文中的任何一个PDCP头字段作为之后新的PDCP报文的PDCP头字段;相应的,在具体将IP头字段进行合并时,可以通过选择需要被合并的多个PDCP报文中的任何一个IP头字段作为之后新的PDCP报文的IP头字段;相应的,在具体将TCP头字段进行合并时,可以通过选择需要被合并的多个PDCP报文中的任何一个TCP头字段作为之后新的PDCP报文的TCP头字段。可选的,在具体将TCP头字段进行合并时,也可以根据各PDCP报文中的TCP头字段所包含的TCP序列号的大小选择需要被合并的多个PDCP报文中的哪个TCP头字段作为之后新的PDCP报文的TCP头字段,例如,可以选择其中TCP序列号小的TCP头字段作为之后新的PDCP报文的TCP头字段,也可以选其中TCP序列号大的TCP头字段作为之后新的PDCP报文的TCP头字段,对此本实施例不做限制。
S202、将各待级联的PDCP报文中的数据段进行首尾级联,形成新的PDCP报文数据段。
本实施例中,当RLC实体对各待级联的PDCP报文的报头进行合并处理,并得到新的PDCP报文的报头时,可以再进一步的将各待级联的PDCP报文中的数据段提取出来,并按照RLC实体先后接收上述多个PDCP报文的顺序将各待级联的PDCP报文中的数据段进行首尾级联处理,在处理之后,得到新的PDCP报文的数据段。
S203、将新的PDCP报文的报头与新的PDCP报文数据段封装,得到级联处理后的报文。
本实施例中,当RLC实体对各待级联的PDCP报文进行处理后,得到新的PDCP报文的报头和新的PDCP报文数据段时,可以进一步的将新的PDCP报文的报头与新的PDCP报文数据段进行封装,得到一个新的报文,即级联处理后的报文。
示例性说明,例如,图3A为经过深度级联后的PDCP报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A所示,RLC层对#1号PDCP报文与#2PDCP报文进行深度级联,具体的,在判断这两个PDCP报文满足深度级联的条件下,RLC层将#1号PDCP报文中的PDCP Hdr、TCP、IP与#2PDCP报文中的PDCPHdr、IP、TCP进行合并,得到一个新的PDCP Hdr、IP、以及TCP,然后再对#1号PDCP报文中的数据段P1与#2PDCP报文中的数据段P2进行首尾级联,得到一个新的数据段P1P2。从图中给出的信息可以获知,#1号PDCP报文与#2PDCP报文满足深度级联的条件,即#1号PDCP报文的源IP地址与#2PDCP报文的源IP地址相同(如图:10.10.218.40),#1号PDCP报文的目标IP地址与#2PDCP报文的目标IP地址相同(如图:40.0.0.26),#1号PDCP报文的源TCPTCP端口与#2PDCP报文的源TCPTCP端口相同(如图:21),#1号PDCP报文的目标TCPTCP端口与#2PDCP报文的目标TCPTCP端口相同(如图:5200),#1号PDCP报文的TCP序列号与#2PDCP报文的TCP序列号连续(如图:1000和1100,因为载荷长度为100,所以1000与1100为连续的TCP序列号)。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一种RLC层的数据级联方法,通过将各待级联的PDCP报文中的报头字段进行合并,形成一个新的PDCP报文的报头,再将各待级联的PDCP报文中的数据段进行收尾级联,形成一个新的数据段,上述过程,一方面实现了在RLC层中的报文级联处理,另一方面,上述过程极大的减少了多个报头所占的资源开销,从而提高了RLC的数据传输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图4提供了图2实施例S101的一种实现方式的流程图。本实施例涉及的是RLC实体获取至少两个待级联的PDCP报文的具体过程。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
S301、检索RLC层上待传输的多个PDCP报文。
其中,待传输的多个PDCP报文为PDCP层依次向RLC层传输下来的报文,且该待传输的多个PDCP报文暂存在RLC层上的缓存队列中。
本实施例中,当RLC实体需要对缓存队列中的报文进行级联处理时,可以先按照接收报文的顺序从缓存队列中依次检索需要级联处理的报文,以确定待级联的PDCP报文。
S302、若检索到的PDCP报文是RLC层第一个接收到的报文,则将检索到的PDCP报文和下一个预检索的PDCP报文确定为待级联的PDCP报文。
本实施例涉及的是RLC实体从缓存队列中检索到的报文,是RLC实体从PDCP层传输下来的多个报文中第一个接收到的报文时的情况,在这种应用情况下,在RLC实体确定待级联的PDCP报文时,RLC实体会将该第一个接收到的PDCP报文和下一个于检索的PDCP报文确定为待级联的PDCP报文。
S303、若检索到的PDCP报文非RLC层第一个接收到的报文,则将所述级联处理后的报文和所述检索到的PDCP报文确定为所述待级联的PDCP报文。
本实施例涉及的是当RLC实体已经对缓存队列中的部分报文经过了级联处理,然后RLC实体再继续检索缓存队列中的报文,并对检索到的报文和之前经过级联处理后的报文进行级联处理的情况,在这种应用情况下,RLC实体检索到的报文非RLC层第一个接收到的报文,此时,在RLC实体确定待级联的PDCP报文时,RLC实体会将之前已经级联处理过的报文,即前述实施例中的级联处理后的报文,和检索到的PDCP报文确定为待级联的PDCP报文。
在一个实施例中,图5为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RLC层的数据级联方法的流程图,该实施例涉及的是RLC实体在判断待级联的PDCP报文是否满足深度级联条件之前还需要执行的步骤,如图5所示,该步骤包括:
S401、获取MAC层的最大可调度量。
其中,最大可调度量为RLC层向MAC层传输报文时,MAC层所能接收的最大报文长度。在本实施例中,最大可调度量可由基站根据MAC的设计指标预先定义。在实际应用中,当RLC实体获取到MAC层的最大可调度量时,可以进一步的根据该最大可调度量,对接收到的待传输报文进行级联和封装,以使封装后的报文长度不大于最大可调度量,以便RLC实体能够正常向下传输报文。
S402、获取至少两个待级联的PDCP报文的总长度。
当RLC实体确定了至少两个待级联的PDCP报文后,可以进一步的获取至少两个待级联的PDCP报文的总长度,以便之后RLC实体对待级联的PDCP报文进行级联处理时使用。
S403、判断总长度是否大于最大可调度量;若总长度不大于最大可调度量,则执行步骤S404;若总长度大于最大可调度量,则执行步骤S405。
S404、返回执行S102的步骤。
S405、给当前待级联的PDCP报文添加RLC层头字段,并将添加头字段后的报文传输到MAC层上。
其中,RLC层头字段为RLC实体在对上层传输下来的报文进行封装时所使用的封装报头字段。本实施例中,RLC实体在对待级联的PDCP报文进行级联处理前,需要先判断待级联的PDCP报文的总长度是否大于最大可调度量,再进一步的根据不同的情况执行不同的操纵,若总长度不大于最大可调度量时,说明待级联的PDCP报文在之后被级联处理后的总长度不会超过MAC层的最大可调度量,即该级联后的PDCP报文可以正常的传输到MAC层上,此时,RLC实体返回执行前述实施例中S102的步骤,进行报文级联;若总长度大于最大可调度量,说明待级联的PDCP报文在之后被级联处理后的总长度不会超过MAC层的最大可调度量,即该级联后的PDCP报文不能正常的传输到MAC层上,此时,RLC实体给当前待级联的PDCP报文添加RLC层头字段,并将添加头字段后的报文传输到MAC层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RLC实体获取到的两个待级联的PDCP报文不满足深度级联条件时,则将至少两个待级联的PDCP报文进行首尾级联,得到级联处理后的报文。
本实施例涉及的是RLC实体获取到的两个待级联的PDCP报文不满足深度级联条件的情况,在这种应用条件下,本申请还提出了另一种级联方式,即收尾级联方式。本实施例中,当RLC实体获取到的两个待级联的PDCP报文不满足深度级联条件时,具体的,RLC实体将至少两个待级联的PDCP报文进行首尾级联,得到级联处理后的报文。因为,在实际应用中,不是所有的PDCP报文都可以满足深度级联条件,所以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可选的级联方法,以使RLC实体在对报文进行级联处理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级联的方法,从而提高了RLC层上的数据传输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RLC实体将级联处理后的报文向下传输的具体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级联处理后的报文添加RLC层头字段,并将添加头字段后的报文传输到MAC层上。
当RLC实体对PDCP层传输下来的报文进行了级联处理,并得到级联处理后的报文时,RLC实体还需要对该级联处理后的报文添加RLC层头字段,然后再将添加头字段后的报文传输到MAC层上。
综上所述所有实施例,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RLC层的数据级联方法,如图6所示,该方法具体包括:
S501、获取MAC层的最大可调度量。
S502、检索RLC层上待传输的多个PDCP报文。
S503、获取至少两个待级联的PDCP报文,并得到至少两个待级联的PDCP报文的总长度。
S504、判断总长度是否大于最大可调度量;若总长度不大于最大可调度量,则执行步骤S505;若总长度大于最大可调度量,则执行步骤S506。
S505、判断至少两个待级联的PDCP报文是否满足深度级联条件,若满足,则执行步骤S507,若不满足,则执行步骤S508。
S506、给当前待级联的PDCP报文添加RLC层头字段,并将添加头字段后的报文传输到MAC层上。
S507、对至少两个待级联的PDCP报文执行报头合并的深度级联处理,得到级联处理后的报文,执行步骤S509。
S508、将至少两个待级联的PDCP报文进行首尾级联,得到级联处理后的报文,执行步骤S510。
S509、判断待级联的PDCP报文是否为检索到的最后一个报文,若否,则执行步骤S510;若是,则执行步骤S511。
S510、重新检索待传输的PDCP报文,并返回执行步骤S502以及之后的步骤,实现报文的再次级联处理,直到检索完RLC层上所有待传输的多个PDCP报文为止,并将最终级联后的报文确定为级联处理后的报文。
S511、将级联处理后的报文添加RLC层头字段,并将添加头字段后的报文传输到MAC层上。
具体应用上述RLC层的数据级联方法的过程,可参见图6A所示的数据传输示意图,从图6A中可见,相比于图1A所示的数据传输过程,本申请体出的级联方法,在RLC实体接收到PDCP层传输下来的PDCP报文时,可以在PDCP满足深度级联的条件下,进一步的启动深度级联模块,对上层传输下来的PDCP报文进行深度级联处理,然后还可以采用常规的首尾级联的方式对待级联的报文进行级联。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一种RLC层的数据级联方法,通过设置深度级联条件,提供了两种级联方式,即深度级联方式和首尾级联方式,而深度级联方式可以极大的减少资源的开销,且这种方法还可以使RLC实体灵活的选择级联方式,因此,本申请提出的RLC层的数据级联方法提高了基站中的RLC层上的传输效率。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2-6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图2-6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提供了一种RLC层的数据级联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11和深度级联模块12,其中:
第一获取模块11,用于获取至少两个待级联的PDCP报文;
深度级联模块12,用于判断所述至少两个待级联的PDCP报文是否满足深度级联条件,若满足,则对所述至少两个待级联的PDCP报文执行报头合并的深度级联处理,得到级联处理后的报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深度级联条件包括:
所述至少两个待级联的PDCP报文的源IP地址、目标IP地址、源TCP端口、以及目标TCP端口相同,且所述至少两个待级联的PDCP报文中的TCP序列号是连续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上述深度级联模块12包括:合并单元121、数据段级联单元122和封装单元123,其中:
合并单元121,用于对所述至少两个待级联的PDCP报文执行报头合并的深度级联处理,得到新的PDCP报文的报头;所述新的PDCP报文的报头包括单个PDCP头字段、单个TCP头字段、单个IP头字段中的至少一个;
数据段级联单元122,用于将所述各待级联的PDCP报文中的数据段进行首尾级联,形成新的PDCP报文数据段;
封装单元123,用于将所述新的PDCP报文的报头与所述新的PDCP报文数据段封装,得到所述级联处理后的报文。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上述第一获取模块11包括:检索单元111、第一确定单元112和第二确定单元113,其中:
检索单元111,用于检索RLC层上待传输的多个PDCP报文;
若检索到的PDCP报文是RLC层上的第一个接收到的报文,则第一确定单元112用于将所述检索到的PDCP报文和下一个预检索的PDCP报文确定为所述待级联的PDCP报文;
若检索到的PDCP报文不是RLC层上的第一个接收到的报文,则第二确定单元113用于将所述级联处理后的报文和所述检索到的PDCP报文确定为所述待级联的PDCP报文。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提供了一种RLC层的数据级联装置,上述装置还包括:第二获取模块13、第三获取模块14、第一判断模块15、以及执行模块16,其中:
第二获取模块13,用于获取MAC层的最大可调度量;
第三获取模块14,用于获取所述至少两个待级联的PDCP报文的总长度;
第一判断模块15,用于判断所述总长度是否大于所述最大可调度量;
执行模块16,用于在所述总长度不大于所述最大可调度量时,执行判断所述至少两个待级联的PDCP报文是否满足深度级联条件的步骤;在所述总长度大于所述最大可调度量时,给所述当前待级联的PDCP报文添加RLC层头字段,并将添加头字段后的报文传输到MAC层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深度级联模块12,还用于在所述至少两个待级联的PDCP报文不满足所述深度级联条件时,将所述至少两个待级联的PDCP报文进行首尾级联,得到所述级联处理后的报文。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提供了一种RLC层的数据级联装置,上述装置还包括:传输模块17,其中:
传输模块17,用于将所述级联处理后的报文添加所述RLC层头字段,并将添加头字段后的报文传输到所述MAC层上。
关于RLC层的数据级联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一种RLC层的数据级联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RLC层的数据级联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服务器,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12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网络接口和数据库。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数据库用于存储报文数据。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RLC层的数据级联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2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至少两个待级联的PDCP报文;
判断所述至少两个待级联的PDCP报文是否满足深度级联条件,若满足,则对所述至少两个待级联的PDCP报文执行报头合并的深度级联处理,得到级联处理后的报文。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至少两个待级联的PDCP报文;
判断所述至少两个待级联的PDCP报文是否满足深度级联条件,若满足,则对所述至少两个待级联的PDCP报文执行报头合并的深度级联处理,得到级联处理后的报文。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倍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RLC层的数据级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RLC实体,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至少两个待级联的PDCP报文;
判断所述至少两个待级联的PDCP报文是否满足深度级联条件,若满足,则对所述至少两个待级联的PDCP报文执行报头合并的深度级联处理,得到级联处理后的报文;所述深度级联条件包括:所述至少两个待级联的PDCP报文的源IP地址、目标IP地址、源TCP端口、以及目标TCP端口相同,且所述至少两个待级联的PDCP报文中的TCP序列号是连续的;
其中,所述对所述至少两个待级联的PDCP报文执行报头合并的深度级联处理,得到级联处理后的报文,包括:
对所述至少两个待级联的PDCP报文执行报头合并的深度级联处理,得到新的PDCP报文的报头;所述新的PDCP报文的报头包括单个PDCP头字段、单个TCP头字段和单个IP头字段;
将所述各待级联的PDCP报文中的数据段进行首尾级联,形成新的PDCP报文数据段;
将所述新的PDCP报文的报头与所述新的PDCP报文数据段封装,得到所述级联处理后的报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个TCP头字段为所述至少两个待级联的PDCP报文的报头中TCP序列号小的TCP头字段,或为所述至少两个待级联的PDCP报文的报头中TCP序列号大的TCP头字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个IP头字段为所述至少两个待级联的PDCP报文中的任何一个IP头字段。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至少两个待级联的PDCP报文,包括:
检索RLC层上待传输的多个PDCP报文;
若检索到的PDCP报文是RLC层第一个接收到的报文,则将所述检索到的PDCP报文和下一个预检索的PDCP报文确定为所述待级联的PDCP报文;
若检索到的PDCP报文非所述RLC层第一个接收到的报文,则将所述级联处理后的报文和所述检索到的PDCP报文确定为所述待级联的PDCP报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至少两个待级联的PDCP报文是否满足深度级联条件之前,还包括:
获取MAC层的最大可调度量;
获取所述至少两个待级联的PDCP报文的总长度;
判断所述总长度是否大于所述最大可调度量;若所述总长度不大于所述最大可调度量,则执行判断所述至少两个待级联的PDCP报文是否满足深度级联条件的步骤;若所述总长度大于所述最大可调度量,则给所述当前待级联的PDCP报文添加RLC层头字段,并将添加头字段后的报文传输到MAC层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至少两个待级联的PDCP报文不满足所述深度级联条件,则将所述至少两个待级联的PDCP报文进行首尾级联,得到所述级联处理后的报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得到级联处理后的报文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级联处理后的报文添加所述RLC层头字段,并将添加头字段后的报文传输到MAC层上。
8.一种RLC层的数据级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至少两个待级联的PDCP报文;
深度级联模块,用于判断所述至少两个待级联的PDCP报文是否满足深度级联条件,若满足,则对所述至少两个待级联的PDCP报文执行报头合并的深度级联处理,得到级联处理后的报文;所述深度级联条件包括:所述至少两个待级联的PDCP报文的源IP地址、目标IP地址、源TCP端口、以及目标TCP端口相同,且所述至少两个待级联的PDCP报文中的TCP序列号是连续的;
其中,所述深度级联模块包括:合并单元、数据段级联单元和封装单元;
所述合并单元,用于对所述至少两个待级联的PDCP报文执行报头合并的深度级联处理,得到新的PDCP报文的报头;所述新的PDCP报文的报头包括单个PDCP头字段、单个TCP头字段和单个IP头字段;
所述数据段级联单元,用于将所述各待级联的PDCP报文中的数据段进行首尾级联,形成新的PDCP报文数据段;
所述封装单元,用于将所述新的PDCP报文的报头与所述新的PDCP报文数据段封装,得到所述级联处理后的报文。
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1910241142.XA 2019-03-28 2019-03-28 Rlc层的数据级联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099962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41142.XA CN109996288B (zh) 2019-03-28 2019-03-28 Rlc层的数据级联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41142.XA CN109996288B (zh) 2019-03-28 2019-03-28 Rlc层的数据级联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96288A CN109996288A (zh) 2019-07-09
CN109996288B true CN109996288B (zh) 2022-11-01

Family

ID=671310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41142.XA Active CN109996288B (zh) 2019-03-28 2019-03-28 Rlc层的数据级联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99628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74924B (zh) * 2019-09-17 2021-11-02 京信网络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00259A (zh) * 2011-09-16 2011-12-2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数据块级联和拆解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817726A (zh) * 2015-11-27 2017-06-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报文发送接收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17182704A1 (en) * 2016-04-19 2017-10-26 Nokia Technologies Oy Reusing pdcp sn at rlc in multi-connectivity environment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038313A1 (en) * 2009-08-12 2011-02-17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Enhance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enhanced concatenation, segmentation and reassembly of service data unit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00259A (zh) * 2011-09-16 2011-12-2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数据块级联和拆解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817726A (zh) * 2015-11-27 2017-06-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报文发送接收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17182704A1 (en) * 2016-04-19 2017-10-26 Nokia Technologies Oy Reusing pdcp sn at rlc in multi-connectivity environmen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96288A (zh) 2019-07-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56114B (zh) 文档在线预览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6850402B (zh) 消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EP3531620B1 (en) Method for processing message in hybrid access network, and network device
CN108337214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终端和网络设备
US2012014068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nding, receiving, and transmission of data packets (as amended)
CN101971594A (zh) 用于对通信帧中的报头进行格式化的方法和装置
EP3900428B1 (en) Buffer status report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11490963B (zh) 基于quic协议栈的数据处理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135515B (zh) 基站网络侧传输路径的通信性能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12468407A (zh) 数据分包传输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996288B (zh) Rlc层的数据级联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474924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788698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US10869314B2 (en) Method and terminal device for allocating logical channel resources
CN112637894B (zh) 资源配置方法、装置、接入网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555984A (zh) 用于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智能家居设备、存储介质
WO2016061985A1 (zh) 报文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EP3995962B1 (en) Relay node and method for encapsulating a packet based on tunneling protocol
CN109981229B (zh) Rlc层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KR20200061411A (ko) 기지국 장치, 단말 장치, 통신 방법 및 통신 시스템
CN110557374B (zh) 电力数据采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462591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接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615760A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基站和存储介质
WO2019056276A1 (zh) 传输信息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2566259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基站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113

Address after: 510663 Shenzhou Road 10,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zhou, Guangdong

Applicant after: COMBA TELECOM SYSTEMS (CHINA) Ltd.

Address before: 510663 Shenzhou Road 10,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zhou, Guangdong

Applicant before: COMBA TELECOM SYSTEMS (CHINA) Ltd.

Applicant before: COMBA TELECOM SYSTEMS (GUANGZHOU) Ltd.

Applicant before: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Applicant before: TIANJIN COMBA TELECOM SYSTEMS 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10663 Shenzhou Road 10,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zhou, Guangdong

Applicant after: Jingxin Network System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663 Shenzhou Road 10,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zhou, Guangdong

Applicant before: COMBA TELECOM SYSTEMS (CHINA)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