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88698B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88698B
CN112788698B CN202011544263.0A CN202011544263A CN112788698B CN 112788698 B CN112788698 B CN 112788698B CN 202011544263 A CN202011544263 A CN 202011544263A CN 112788698 B CN112788698 B CN 11278869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path
transmission
data
state information
pa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4426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88698A (zh
Inventor
王伦
卿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preadtrum Semiconductor Chengd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preadtrum Semiconductor Chengd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preadtrum Semiconductor Chengdu Co Ltd filed Critical Spreadtrum Semiconductor Chengd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4426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88698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886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886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886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886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在该方法中,当第一传输路径中的第一数据包的总个数大于第一阈值时,获取第一传输路径的状态信息和第二传输路径的状态信息;其中,传输路径的状态信息包括传输路径的传输吞吐率和/或传输路径上RLC实体缓存的数据量,传输路径为第一传输路径或第二传输路径;若第一传输路径的状态信息和第二传输路径的状态信息满足路径切换条件,采用第二传输路径传输第二数据包。终端设备根据第一传输路径的状态信息和第二传输路径的状态信息实现了NR PDCP实体对分流承载上数据包的路由选择,提高了分流承载上的数据传输效率,增大了整个通信系统的吞吐量。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业务的不断发展和成熟,无线网络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为了实现更高的系统传输速率,无线接入网中引入了双连接技术。
双连接是指在下一代无线接入网(New Radio,NR)中,终端设备可以同时与两个网络节点建立连接,形成两条数据传输路径,使得终端设备在两个传输路径上的总传输速率高于一个传输路径上的传输速率。在支持双连接的无线接入网中,对于分流承载(SplitRadio Bearer,Split RB),一个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实体对应于两个无线链路控制协议(Radio Link Control protocol,RLC)实体(分别对应于两个网络节点的对等RLC实体),因此PDCP实体在接收到数据包后,需要将数据包分配至终端设备的两个RLC实体。然而,如果数据包的分配方法不恰当,会导致其中一个传输路径堵塞,同时另一个传输路径却空闲的情况,不能充分利用两个传输路径中的资源,从而降低整个通信系统的吞吐量。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该方法根据第一传输路径的状态信息和第二传输路径的状态信息实现了NR PDCP实体对分流承载上数据包的路由选择,提高了分流承载上的数据传输效率,增大了整个通信系统的吞吐量。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该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当第一传输路径中的第一数据包的总个数大于第一阈值时,获取所述第一传输路径的状态信息和第二传输路径的状态信息;其中,传输路径的状态信息包括所述传输路径的传输吞吐率和/或所述传输路径上RLC实体缓存的数据量,所述传输路径为所述第一传输路径或所述第二传输路径;
若所述第一传输路径的状态信息和所述第二传输路径的状态信息满足路径切换条件,采用所述第二传输路径传输第二数据包。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传输路径的状态信息和所述第二传输路径的状态信息满足路径切换条件,包括:
所述第一传输路径的传输吞吐率小于所述第二传输路径的传输吞吐率,和/或所述第一传输路径上RLC实体缓存的数据量大于所述第二传输路径上RLC实体缓存的数据量。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
获取第二阈值;所述第二阈值为数据量门限;
若所述第二阈值,所述第一传输路径上RLC实体缓存的数据量以及所述第二传输路径上RLC实体缓存的数据量满足所述路径切换条件,采用所述第二传输路径传输所述第二数据包。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阈值,所述第一传输路径上RLC实体缓存的数据量以及所述第二传输路径上RLC实体缓存的数据量满足所述路径切换条件,包括:
所述第一传输路径上RLC实体缓存的数据量大于所述第二阈值,和/或所述第二传输路径上RLC实体缓存的数据量小于所述第二阈值。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当第一传输路径中的第一数据包的总个数大于第一阈值时,获取所述第一传输路径的状态信息和第二传输路径的状态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传输路径的传输吞吐率和所述第二传输路径的传输吞吐率;
若所述第二传输路径的传输吞吐率大于所述第一传输路径的传输吞吐率,采用所述第二传输路径传输所述第二数据包。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采用所述第二传输路径传输所述第二数据包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第一传输路径中的所述第一数据包的总个数置零。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传输吞吐率由无线接入网的媒体介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层的缓存状态报告和上行授权大小确定。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装置,该数据处理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当第一传输路径中的第一数据包的总个数大于第一阈值时,获取所述第一传输路径的状态信息和第二传输路径的状态信息;其中,传输路径的状态信息包括所述传输路径的传输吞吐率和/或所述传输路径上RLC实体缓存的数据量,所述传输路径为所述第一传输路径或所述第二传输路径;
传输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一传输路径的状态信息和所述第二传输路径的状态信息满足路径切换条件,采用所述第二传输路径传输第二数据包。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传输路径的状态信息和所述第二传输路径的状态信息满足路径切换条件,包括:
所述第一传输路径的传输吞吐率小于所述第二传输路径的传输吞吐率,和/或所述第一传输路径上RLC实体缓存的数据量大于所述第二传输路径上RLC实体缓存的数据量。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获取单元还用于:
获取第二阈值;所述第二阈值为数据量门限;
若所述第二阈值,所述第一传输路径上RLC实体缓存的数据量以及所述第二传输路径上RLC实体缓存的数据量满足所述路径切换条件,采用所述第二传输路径传输所述第二数据包。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阈值,所述第一传输路径上RLC实体缓存的数据量以及所述第二传输路径上RLC实体缓存的数据量满足所述路径切换条件,包括:
所述第一传输路径上RLC实体缓存的数据量大于所述第二阈值,和/或所述第二传输路径上RLC实体缓存的数据量小于所述第二阈值。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当第一传输路径中的第一数据包的总个数大于第一阈值时,获取所述第一传输路径的状态信息和第二传输路径的状态信息之前,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
获取所述第一传输路径的传输吞吐率和所述第二传输路径的传输吞吐率;
若所述第二传输路径的传输吞吐率大于所述第一传输路径的传输吞吐率,采用所述第二传输路径传输所述第二数据包。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采用所述第二传输路径传输所述第二数据包之后,所述装置还包括处理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传输路径中的所述第一数据包的总个数置零。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传输吞吐率由无线接入网的MAC层的缓存状态报告和上行授权大小确定。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和存储器相连,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程序代码,以执行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在第一传输路径的状态信息和第二传输路径的状态信息满足路径切换条件时切换路径,实现了NR PDCP实体对分流承载上数据包的路由选择,提高了分流承载上的数据传输效率,增大了整个通信系统的吞吐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图1b是用户面的协议栈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双连接(Dual Connectivity,DC)或多无线技术双连接(Multi-Radio DualConnectivity,MR-DC)是指终端设备可以同时与两个网络节点建立通信连接,并且可以同时与两个网络节点通信,以增加通信系统的数据传输的吞吐量。可选的,当两个网络节点的类型和/或核心网类型不同时,该双连接的类型不同。双连接可以包括但不限于NR和LTE双连接(NR-E-UTRA Dual Connectivity,NE-DC)、LTE和NR双连接(E-UTRA-NR DualConnectivity,EN-DC)、下一代LTE无线接入网和NR双连接(NG-RAN EUTRA-NR DualConnectivity,NGEN-DC)、NR和NR双连接(NR-NR Dual Connectivity,NR-DC)等等。
可选的,当双连接中的核心网不同时,双连接中终端设备的用户面的协议栈可能不同。当双连接的核心网接入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演进分组核心网(The 4th Generation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Evolved Packet Core,4G EPC)时,终端设备的用户面的协议栈可能如图1a所示。请参见图1a,双连接中包括Split RB,Split RB可以同时利用两个网络节点的无线资源,Split RB上的数据包经过NR PDCP实体处理后可以递交给E-UTRA RLC实体和NR RLC实体。当双连接的核心网接入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核心网(The 5th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re,5GC)时,终端设备的用户面的协议栈可能如图1b所示。请参见图1b,服务数据自适应协议(Service Date AdaptationProtocol,SDAP)通过Split RB将数据包传送至NR PDCP实体,数据包经过NR PDCP实体处理后可以递交给MN RLC实体和SN RLC实体。综上,Split RB发送的数据包通过PDCP实体处理后需要递交至终端设备的两个RLC实体(分别对应两个网络节点的对等RLC实体)。然而,协议中并未规定按照怎样的路由选择策略来进行数据分流,以实现较优的分流效果,增大分流承载上数据传输的吞吐量。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数据处理系统。请参见图2,该数据处理系统可以包括终端设备100、第一网络节点200以及第二网络节点300。终端设备100与第一网络节点200之间包括第一传输路径,终端设备100与第二网络节点300之间包括第二传输路径。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100可以是便携式终端设备,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移动互联网设备或穿戴性设备等等,还可以为非便携式终端设备,例如智能水表、智能冰箱、台式计算机等等,这里不做限定。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网络节点是无线接入网中为终端设备100提供无线接入功能的设备,可以是5G中的下一代基站(next generation NodeB,gNB)、演进型节点B(evolved NodeB,eNB)、节点B(NodeB)等,其中,网络节点是指第一网络节点200或者第二网络节点300。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100可以通过第一传输路径实现与第一网络节点200之间的数据传输,以及通过第二传输路径实现与第二网络节点300之间的数据传输。
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当Split RB承载的数据包满足分流条件时,即SplitRB承载的待发送数据量大于协议中配置的分流门限,终端设备可以获取第一传输路径的状态信息和第二传输路径的状态信息,并根据第一传输路径的状态信息和第二传输路径的状态信息对数据包进行数据分流,实现NR PDCP实体对分流承载上数据包的路由选择,提高了分流承载上的数据传输效率,增大了整个通信系统的吞吐量。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该数据处理方法可以由上述所提及的终端设备100执行。参见图3所示,该数据处理方法可包括S301-S302:
S301、当第一传输路径中的第一数据包的总个数大于第一阈值时,获取第一传输路径的状态信息和第二传输路径的状态信息;其中,传输路径的状态信息包括传输路径的传输吞吐率和/或传输路径上RLC实体缓存的数据量,传输路径为第一传输路径或第二传输路径。
其中,第一传输路径(也可以称作当前传输路径)可以是指距离当前时刻最近一次传输Split RB承载数据包的传输路径。第一数据包可以是指最近一次选择或切换路径后在第一传输路径中传输的数据包。在未切换传输路径的情况下,第一传输路径中每传输一个数据包,第一数据包的个数加一,第一数据包的总个数可以用Tp表示。第二传输路径可以是指双连接中不同于所述第一传输路径的另一条传输路径。最近一次选择或切换路径后在第二传输路径中传输的数据包可以称为第二数据包。
其中,终端设备传输数据包时会为其关联一个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序列号(Packet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 Serial Number,PDCP SN)。终端设备的路径切换频率较高时会导致大量PDCP SN间隙不连续,从而导致网络节点等待重排序的时间延长。因此,为了防止因大量PDCP SN间隙导致的网络节点重排序延迟,可以根据经验或业务需求设置一个路径切换的最小数据包个数门限,即第一阈值。只有在第一传输路径中的第一数据包的总个数大于第一阈值时,终端设备才进行路径切换。其中,第一阈值可以为800个、500个、450个等等,这里不做限制。
传输吞吐率可以用于表征传输路径在单位时间内传输的数据量大小。其中,传输吞吐率与传输吞吐率参数相关。传输吞吐率等于传输吞吐率参数和一个系数的乘积。由于本申请只比较两条传输路径的传输吞吐率的大小,可以用该传输吞吐率参数来近似代替传输吞吐率。可选的,传输吞吐率参数由终端设备向网络节点发送的缓存状态报告以及网络节点下发至终端设备的上行授权大小确定。具体的,终端设备可以获取无线接入网的MAC层在预设时间段内的M次缓存状态报告(Buffer Status Report,BSR)以及N次上行授权大小(UL_grant),然后利用以下表达式计算得到传输吞吐率参数:
Figure BDA0002855011880000071
其中,V(path)表示传输吞吐率参数,UL_granti表示预设时间段内第i次的上行授权大小,1≤i≤N;BSRj表示预设时间段内第j次的缓存状态报告,1≤j≤M。
其中,预设时间段可以根据经验和业务需求设置,例如预设时间段可以是10毫秒。
传输路径上RLC实体缓存的数据量可以是指传输路径上RLC实体缓存的数据包字节数。当NR PDCP实体分配数据包给一条传输路径上的RLC实体时,这一条传输路径上RLC实体缓存的数据量增加;当RLC实体处理完数据包并通过MAC层发送给网络节点后,传输路径上RLC实体缓存的数据量减少。
S302、若第一传输路径的状态信息和第二传输路径的状态信息满足路径切换条件,采用第二传输路径传输第二数据包。
可选的,第一传输路径的状态信息中包括第一传输路径的传输吞吐率和/或第一传输路径上RLC实体缓存的数据量,第二传输路径的状态信息中包括第二传输路径的传输吞吐率和/或第二传输路径上RLC实体缓存的数据量。
可选的,第一传输路径的状态信息和第二传输路径的状态信息满足路径切换条件包括:第一传输路径的传输吞吐率小于第二传输路径的传输吞吐率,和/或第一传输路径上RLC实体缓存的数据量大于第二传输路径上RLC实体缓存的数据量。例如,当第一传输路径的传输吞吐率小于第二传输路径的传输吞吐率时,第一传输路径的状态信息和第二传输路径的状态信息满足路径切换条件。又例如,当第一传输路径上RLC实体缓存的数据量大于第二传输路径上RLC实体缓存的数据量时,第一传输路径的状态信息和第二传输路径的状态信息满足路径切换条件。再例如,当第一传输路径的传输吞吐率小于第二传输路径的传输吞吐率,且第一传输路径上RLC实体缓存的数据量大于第二传输路径上RLC实体缓存的数据量时,第一传输路径的状态信息和第二传输路径的状态信息满足路径切换条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第一传输路径的状态信息和第二传输路径的状态信息满足路径切换条件,由所述第一传输路径切换至第二传输路径,并采用第二传输路径传输第二数据包。
可选的,终端设备可以增加第二传输路径中的第二数据包的总个数和第二传输路径上RLC实体缓存的数据量,以及将第一传输路径中第一数据包的总个数置零。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若第一传输路径的状态信息和第二传输路径的状态信息不满足路径切换条件,则可以采用第一传输路径传输第一数据包。可选的,终端设备可以增加第一传输路径中第一数据包的总个数以及第一传输路径上RLC实体缓存的数据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在第一传输路径的状态信息和第二传输路径的状态信息满足路径切换条件时切换路径,从而实现NR PDCP实体对分流承载上数据包的路由选择,提高了分流承载上的数据传输效率,增大了整个通信系统的吞吐量。除此之外,在进行路径切换时还设置有最小数据包个数门限,可以防止路径切换过于频繁导致的大量PDCPSN间隙,减少网络节点等待重排序的时间。
参见上述图3所示的方法实施例的相关描述可知,图3所示的数据处理方法可以实现NR PDCP实体对分流承载上数据包的路由选择。但是为了提高两条传输路径的资源利用率,终端设备也可以直接根据第一传输路径上RLC实体缓存的数据量以及第二传输路径上RLC实体缓存的数据量进行数据处理。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还提出了另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参见图4所示,该数据处理方法可包括S401-S402:
S401、当第一传输路径中的第一数据包的总个数大于第一阈值时,获取第二阈值。
终端设备内预先配置有第二阈值,所述第二阈值为数据量门限,该数据量门限是根据经验和业务需要设置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数据量门限可以与分流门限相关,可以通过以下表达式计算得到数据量门限:
Tmin=r*ul_DataSplitThreshold
其中,Tmin表示数据量门限(即第二阈值);ul_DataSplitThreshold表示分流门限;r为系数,r的取值可以为0.5、0.3等。
S402、若第二阈值、第一传输路径上RLC实体缓存的数据量以及第二传输路径上RLC实体缓存的数据量满足路径切换条件,采用第二传输路径传输第二数据包。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第二阈值、第一传输路径上RLC实体缓存的数据量以及第二传输路径上RLC实体缓存的数据量满足路径切换条件,则由第一传输路径切换至第二传输路径,并采用第二传输路径传输第二数据包。
其中,第二阈值、第一传输路径上RLC实体缓存的数据量以及第二传输路径上RLC实体缓存的数据量满足路径切换条件,包括:第一传输路径上RLC实体缓存的数据量大于第二阈值,和/或第二传输路径上RLC实体缓存的数据量小于第二阈值。例如,当第一传输路径上RLC实体缓存的数据量大于第二阈值时,第二阈值、第一传输路径上RLC实体缓存的数据量以及第二传输路径上RLC实体缓存的数据量满足路径切换条件。又例如,当第二传输路径上RLC实体缓存的数据量小于第二阈值时,第二阈值、第一传输路径上RLC实体缓存的数据量以及第二传输路径上RLC实体缓存的数据量满足路径切换条件。再例如,当第一传输路径上RLC实体缓存的数据量大于第二阈值,且第二传输路径上RLC实体缓存的数据量小于第二阈值时,第二阈值、第一传输路径上RLC实体缓存的数据量以及第二传输路径上RLC实体缓存的数据量满足路径切换条件。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若第二阈值、第一传输路径上RLC实体缓存的数据量以及第二传输路径上RLC实体缓存的数据量不满足路径切换条件,则由第一传输路径传输第一数据包。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在第二阈值、第一传输路径上RLC实体缓存的数据量以及第二传输路径上RLC实体缓存的数据量满足路径切换条件时切换路径,从而实现NRPDCP实体对分流承载上数据包的路由选择,提高了分流承载上的数据传输效率,增大了整个通信系统的吞吐量。除此之外,在进行路径切换时还设置有最小数据包个数门限,可以防止路径切换过于频繁导致的大量PDCP SN间隙,减少网络节点等待重排序的时间。
参见上述图3和图4所示的方法实施例的相关描述可知,图3和图4所示的数据处理方法可以分别实现NR PDCP实体对分流承载上数据包的路由选择。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还可以结合图3和图4所示的方法。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还提出了另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请参见图5,该数据处理方法可包括S501-S502:
S501、当第一传输路径中的第一数据包的总个数大于第一阈值时,获取第二阈值、第一传输路径的状态信息以及第二传输路径的状态信息。
其中,获取第二阈值的方法可参考图4中S401的相关描述;获取第一传输路径的状态信息以及第二传输路径的状态信息的方法可参考图3中S301的相关描述。这里不进行赘述。
S502、根据第二阈值、第一传输路径的状态信息和第二传输路径的状态信息进行数据分流。
在一个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可以先判断第一传输路径的状态信息和第二传输路径的状态信息是否满足路径切换条件,再判断第二阈值、第一传输路径上RLC实体缓存的数据量以及第二传输路径上RLC实体缓存的数据量是否满足路径切换条件。具体的,可包括以下步骤:
s11:判断第一传输路径的状态信息和第二传输路径的状态信息是否满足路径切换条件。
可选的,若第一传输路径的状态信息和第二传输路径的状态信息满足路径切换条件,则采用第二传输路径传输第二数据包。结束步骤。
其中,本方法的具体实现可以参考图3中S302相关实施例的描述,这里不赘述。
可选的,若第一传输路径的状态信息和第二传输路径的状态信息不满足路径切换条件,则执行s12。
s12:判断第二阈值、第一传输路径上RLC实体缓存的数据量以及第二传输路径上RLC实体缓存的数据量是否满足路径切换条件。
可选的,若第二阈值、第一传输路径上RLC实体缓存的数据量以及第二传输路径上RLC实体缓存的数据量满足路径切换条件,则采用第二传输路径传输第二数据包。结束步骤。
可选的,若第二阈值、第一传输路径上RLC实体缓存的数据量以及第二传输路径上RLC实体缓存的数据量不满足路径切换条件,则采用第一传输路径传输第一数据包。结束步骤。
其中,本方法的具体实现可以参考图4中S402相关实施例的描述,这里不赘述。
在另一个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可以先判断第二阈值、第一传输路径上RLC实体缓存的数据量以及第二传输路径上RLC实体缓存的数据量是否满足路径切换条件,再判断第一传输路径的状态信息和第二传输路径的状态信息是否满足路径切换条件。具体的,可包括以下步骤:
s21、判断第二阈值、第一传输路径上RLC实体缓存的数据量以及第二传输路径上RLC实体缓存的数据量是否满足路径切换条件。
可选的,若第二阈值、第一传输路径上RLC实体缓存的数据量以及第二传输路径上RLC实体缓存的数据量满足路径切换条件,则采用第二传输路径传输第二数据包。结束步骤。
其中,本方法的具体实现可以参考图4中S402相关实施例的描述,这里不赘述。
可选的,若第二阈值、第一传输路径上RLC实体缓存的数据量以及第二传输路径上RLC实体缓存的数据量不满足路径切换条件,则执行s22。
s22:判断第一传输路径的状态信息和第二传输路径的状态信息是否满足路径切换条件。
可选的,若第一传输路径的状态信息和第二传输路径的状态信息满足路径切换条件,则采用第二传输路径传输第二数据包。结束步骤。
可选的,若第一传输路径的状态信息和第二传输路径的状态信息不满足路径切换条件,则采用第一传输路径传输第一数据包。结束步骤。
其中,本方法的具体实现可以参考图3中S302相关实施例的描述,这里不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在第一传输路径的状态信息和第二传输路径的状态信息满足路径切换条件或者第二阈值、第一传输路径上RLC实体缓存的数据量以及第二传输路径上RLC实体缓存的数据量满足路径切换时切换路径,从而实现NR PDCP实体对分流承载上数据包的路由选择;由于考虑了多个切换条件,进一步提高了分流承载上的数据传输效率,增大了整个通信系统的吞吐量。除此之外,在进行路径切换时还设置有最小数据包个数门限,可以防止路径切换过于频繁导致的大量PDCP SN间隙,减少网络节点等待重排序的时间。
参见上述图3、图4和图5所示的方法实施例的相关描述可知,图3、图4和图5所示的数据处理方法均要获得第一传输路径中的第一数据包的总个数。若分流承载中需要进行路由选择的数据包为首个数据包,那么终端设备无法从双连接的两条传输路径中确定出第一传输路径,也无法获得第一传输路径中的第一数据包的总个数。并且,在这种情况下,终端设备获取到传输路径上RLC实体缓存的数据量均为零,无法根据传输路径上RLC实体缓存的数据量进行路径切换。因此,本申请实施例还提出了另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请参考图6,该数据处理方法包括S601-S602。
S601、获取传输吞吐率。
在一个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可以直接获取双连接中两条传输路径的传输吞吐率。
在另一个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可以随机选取双连接中两条传输路径中的一条传输路径作为第一传输路径,另一条传输路径作为第二传输路径,并获取第一传输路径的传输吞吐率和第二传输路径的传输吞吐率。
S602、根据传输吞吐率进行数据分流。
当终端设备直接获取双连接中两条传输路径的传输吞吐率时,可以直接利用最大传输吞吐率对应的传输路径传输首个数据包。
当终端设备获取的第一传输路径的传输吞吐率和第二传输路径的传输吞吐率时,若第一传输路径的传输吞吐率大于第二传输路径的传输吞吐率,则采用第一传输路径传输首个数据包(即采用第一传输路径传输第一数据包)。若第一传输路径的传输吞吐率小于或等于第二传输路径的传输吞吐率,终端设备采用第二传输路径传输首个数据包(即采用第二传输路径传输第二数据包)。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根据传输吞吐率可以实现NR PDCP实体对分流承载中首个数据包的路由选择,提高了分流承载上的数据传输效率,增大了整个通信系统的吞吐量。
为了更好的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可以结合图6中根据第一传输路径的传输吞吐率、第二传输路径的传输吞吐率处理首个数据包的方法,和图5中先判断第一传输路径的状态信息、第二传输路径的状态信息是否满足路径切换条件,再判断第二阈值、第一传输路径上RLC实体缓存的数据量、第二传输路径上RLC实体缓存的数据量是否满足路径切换条件的数据处理方法,以图7所示的流程图对本方案进行示例性描述。请参见图7,该数据处理方法包括S701-S709。
S701、判断分流承载的数据包是否满足分流条件,若满足分流条件,执行S702;若不满足分流条件,结束步骤。
S702、判断分流承载上的数据包是否为首个数据包,若是首个数据包,则执行S703;若不是首个数据包,则执行S707。
S703、判断第一传输路径的传输吞吐率是否大于第二传输路径的传输吞吐率,若是,则执行S704;若否,则执行S705。
S704、采用第一传输路径传输数据包,然后执行S706。
S705、采用第二传输路径传输数据包,然后执行S706。
S706、将数据包发送到传输路径的RLC实体,增加传输路径上的RLC实体缓存的数据量以及数据包的总个数。结束步骤。
S707、判断第一传输路径上的第一数据包的总个数是否大于第一阈值,若是,则执行S708;若否,则执行S704。
S708、判断是否第一传输路径上RLC实体缓存的数据量大于第二阈值,和/或第二传输路径上RLC实体缓存的数据量小于第二阈值,若是,则执行S709;若否,则执行S710。
S709、切换路径,采用第二传输路径传输数据包,将第一传输路径中的第一数据包的总个数置零,然后执行S706。
S710、判断是否第一传输路径上RLC实体缓存的数据量大于第二阈值,和/或第二传输路径上RLC实体缓存的数据量小于第二阈值,若是,则执行S709;若否,则执行S704。
基于上述实施例的描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所描述的装置,可以包括获取单元801、传输单元802。还可以包括处理单元803。
获取单元801,用于当第一传输路径中的第一数据包的总个数大于第一阈值时,获取所述第一传输路径的状态信息和第二传输路径的状态信息;其中,传输路径的状态信息包括所述传输路径的传输吞吐率和/或所述传输路径上RLC实体缓存的数据量,所述传输路径为所述第一传输路径或所述第二传输路径;
传输单元802,用于若所述第一传输路径的状态信息和所述第二传输路径的状态信息满足路径切换条件,采用所述第二传输路径传输第二数据包。
可选的,所述第一传输路径的状态信息和所述第二传输路径的状态信息满足路径切换条件,包括:
所述第一传输路径的传输吞吐率小于所述第二传输路径的传输吞吐率,和/或所述第一传输路径上RLC实体缓存的数据量大于所述第二传输路径上RLC实体缓存的数据量。
可选的,获取单元801还用于:获取第二阈值;所述第二阈值为数据量门限;若所述第二阈值,所述第一传输路径上RLC实体缓存的数据量以及所述第二传输路径上RLC实体缓存的数据量满足所述路径切换条件,采用所述第二传输路径传输所述第二数据包。
可选的,所述第二阈值,所述第一传输路径上RLC实体缓存的数据量以及所述第二传输路径上RLC实体缓存的数据量满足所述路径切换条件,包括:
所述第一传输路径上RLC实体缓存的数据量大于所述第二阈值,和/或所述第二传输路径上RLC实体缓存的数据量小于所述第二阈值。
可选的,所述当第一传输路径中的第一数据包的总个数大于第一阈值时,获取所述第一传输路径的状态信息和第二传输路径的状态信息之前,所述获取单元801还用于:
获取所述第一传输路径的传输吞吐率和所述第二传输路径的传输吞吐率;
若所述第二传输路径的传输吞吐率大于所述第一传输路径的传输吞吐率,采用所述第二传输路径传输所述第二数据包。
可选的,所述采用所述第二传输路径传输所述第二数据包之后,所述装置还包括处理单元803,处理单元803用于将所述第一传输路径中的所述第一数据包的总个数置零。
可选的,所述传输吞吐率由无线接入网的MAC层的缓存状态报告和上行授权大小确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在第一传输路径的状态信息和第二传输路径的状态信息满足路径切换条件时切换路径,实现了NR PDCP实体对分流承载上数据包的路由选择,提高了分流承载上的数据传输效率,增大了整个通信系统的吞吐量。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各单元的功能可根据上述实施例图3、图4、图5或图6中方法具体实现,其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参照上述图3、图4、图5或图6的方法实施例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请参见图9,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的本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901和存储器902。上述处理器901、和存储器902通过总线903连接。存储器902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处理器901用于执行存储器902存储的程序指令。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901通过运行存储器902中的可执行程序代码,执行如下操作:
当第一传输路径中的第一数据包的总个数大于第一阈值时,获取所述第一传输路径的状态信息和第二传输路径的状态信息;其中,传输路径的状态信息包括所述传输路径的传输吞吐率和/或所述传输路径上RLC实体缓存的数据量,所述传输路径为所述第一传输路径或所述第二传输路径;
若所述第一传输路径的状态信息和所述第二传输路径的状态信息满足路径切换条件,采用所述第二传输路径传输第二数据包。
可选的,所述第一传输路径的状态信息和所述第二传输路径的状态信息满足路径切换条件,包括:
所述第一传输路径的传输吞吐率小于所述第二传输路径的传输吞吐率,和/或所述第一传输路径上RLC实体缓存的数据量大于所述第二传输路径上RLC实体缓存的数据量。
可选的,处理器901还用于:
获取第二阈值;所述第二阈值为数据量门限;
若所述第二阈值,所述第一传输路径上RLC实体缓存的数据量以及所述第二传输路径上RLC实体缓存的数据量满足所述路径切换条件,采用所述第二传输路径传输所述第二数据包。
可选的,所述第二阈值,所述第一传输路径上RLC实体缓存的数据量以及所述第二传输路径上RLC实体缓存的数据量满足所述路径切换条件,包括:
所述第一传输路径上RLC实体缓存的数据量大于所述第二阈值,和/或所述第二传输路径上RLC实体缓存的数据量小于所述第二阈值。
可选的,所述当第一传输路径中的第一数据包的总个数大于第一阈值时,获取所述第一传输路径的状态信息和第二传输路径的状态信息之前,所述处理器901还用于:
获取所述第一传输路径的传输吞吐率和所述第二传输路径的传输吞吐率;
若所述第二传输路径的传输吞吐率大于所述第一传输路径的传输吞吐率,采用所述第二传输路径传输所述第二数据包。
可选的,所述采用所述第二传输路径传输所述第二数据包之后,处理器901还用于:
将所述第一传输路径中的所述第一数据包的总个数置零。
可选的,所述传输吞吐率由无线接入网的MAC层的缓存状态报告和上行授权大小确定。
应当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称处理器901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该处理器901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该存储器902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901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902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可以存储第一阈值、第二阈值等。
具体实现中,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处理器901和存储器902可执行本申请实施例图3、图4、图5或图6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中所描述的实现方式,也可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图8的一种数据处理装置中所描述的实现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901当第一传输路径中的第一数据包的总个数大于第一阈值时,获取第一传输路径的状态信息和第二传输路径的状态信息;若第一传输路径的状态信息和第二传输路径的状态信息满足路径切换条件,终端设备根据第一传输路径的状态信息和第二传输路径的状态信息进行数据分流,实现了NR PDCP实体对分流承载上数据包的路由选择,提高了分流承载上的数据传输效率,增大了整个通信系统的吞吐量。
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可执行上述数据处理方法实施例图3、图4、图5或图6中所执行的步骤。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Memory,RAM)等。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申请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申请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申请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申请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当第一传输路径中的第一数据包的总个数大于第一阈值时,获取所述第一传输路径的状态信息和第二传输路径的状态信息;
若所述第一传输路径的状态信息和所述第二传输路径的状态信息满足路径切换条件,采用所述第二传输路径传输第二数据包;
其中,传输路径的状态信息包括所述传输路径的传输吞吐率;或者,传输路径的状态信息包括所述传输路径的传输吞吐率以及所述传输路径上无线链路控制协议RLC实体缓存的数据量;
所述传输路径为所述第一传输路径或所述第二传输路径;
所述传输吞吐率是由下列公式确定的:
Figure FDA0004030004910000011
其中,V(path)表示传输吞吐率,UL_granti表示预设时间段内第i次的上行授权大小,1≤i≤N;BSRj表示预设时间段内第j次的缓存状态报告,1≤j≤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路径的状态信息和所述第二传输路径的状态信息满足路径切换条件,包括:
所述第一传输路径的传输吞吐率小于所述第二传输路径的传输吞吐率,和/或所述第一传输路径上RLC实体缓存的数据量大于所述第二传输路径上RLC实体缓存的数据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第二阈值;所述第二阈值为数据量门限;
若所述第二阈值,所述第一传输路径上RLC实体缓存的数据量以及所述第二传输路径上RLC实体缓存的数据量满足所述路径切换条件,采用所述第二传输路径传输所述第二数据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阈值,所述第一传输路径上RLC实体缓存的数据量以及所述第二传输路径上RLC实体缓存的数据量满足所述路径切换条件,包括:
所述第一传输路径上RLC实体缓存的数据量大于所述第二阈值,和/或所述第二传输路径上RLC实体缓存的数据量小于所述第二阈值。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第一传输路径中的第一数据包的总个数大于第一阈值时,获取所述第一传输路径的状态信息和第二传输路径的状态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传输路径的传输吞吐率和所述第二传输路径的传输吞吐率;
若所述第二传输路径的传输吞吐率大于所述第一传输路径的传输吞吐率,采用所述第二传输路径传输所述第二数据包。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所述第二传输路径传输所述第二数据包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第一传输路径中的所述第一数据包的总个数置零。
7.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当第一传输路径中的第一数据包的总个数大于第一阈值时,获取所述第一传输路径的状态信息和第二传输路径的状态信息;
传输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一传输路径的状态信息和所述第二传输路径的状态信息满足路径切换条件,采用所述第二传输路径传输第二数据包;
其中,传输路径的状态信息包括所述传输路径的传输吞吐率;或者,传输路径的状态信息包括所述传输路径的传输吞吐率以及所述传输路径上RLC实体缓存的数据量;
所述传输路径为所述第一传输路径或所述第二传输路径;
所述传输吞吐率是由下列公式确定的:
Figure FDA0004030004910000021
其中,V(path)表示传输吞吐率,UL_granti表示预设时间段内第i次的上行授权大小,1≤i≤N;BSRj表示预设时间段内第j次的缓存状态报告,1≤j≤M。
8.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和存储器相连,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程序代码,以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
CN202011544263.0A 2020-12-23 2020-12-23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Active CN1127886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44263.0A CN112788698B (zh) 2020-12-23 2020-12-23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44263.0A CN112788698B (zh) 2020-12-23 2020-12-23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88698A CN112788698A (zh) 2021-05-11
CN112788698B true CN112788698B (zh) 2023-04-07

Family

ID=757519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44263.0A Active CN112788698B (zh) 2020-12-23 2020-12-23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8869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07725A (zh) * 2021-07-14 2021-10-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分离承载模式下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以及终端设备
CN116170285B (zh) * 2023-03-29 2023-07-21 广州世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双连接的双配置链路建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56971A1 (en) * 2014-10-09 2016-04-14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s of operating wireless terminals and related wireless terminals
WO2017202334A1 (zh) * 2016-05-24 2017-11-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QoS控制方法及设备
CN108811146A (zh) * 2017-05-04 2018-11-1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上行调度请求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9983801A (zh) * 2016-11-04 2019-07-0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支持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mac子报头结构、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936427B2 (en) * 2014-03-14 2018-04-03 Intel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joint handover of user equipment and secondary cell group in 3GPP LTE dual connectivity
CN105376801A (zh) * 2014-08-25 2016-03-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及终端
US10171343B2 (en) * 2016-12-21 2019-01-01 Sony Corporation Routing multiple data streams simultaneously in wireless networks
CN109246825B (zh) * 2017-05-05 2022-02-08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上行信令传输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终端
US10512002B2 (en) * 2017-06-23 2019-12-17 Apple Inc. Lossless split data bearer for inter-RAT dual connectivity wireless device
CN109429281B (zh) * 2017-08-28 2020-07-3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双连接架构的业务切换方法、终端及基站
DK3689076T3 (da) * 2017-09-28 2022-10-10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PDCP-UL-opdeling og forbehandling
TWI710261B (zh) * 2017-10-02 2020-11-11 新加坡商 聯發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資料恢復方法及其使用者設備
US11246178B2 (en) * 2018-07-06 2022-02-08 Apple Inc. Balancing uplink transmissions for dual connectivity
CN111132233B (zh) * 2018-10-31 2021-09-1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分离承载的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1436091B (zh) * 2019-03-28 2022-05-2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传输路径的选择方法、信息配置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KR102506464B1 (ko) * 2019-05-17 2023-03-06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지연 감소를 위한 패킷 전송의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CN111225424A (zh) * 2019-12-27 2020-06-02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业务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CN111328118B (zh) * 2020-02-25 2021-12-21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传输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56971A1 (en) * 2014-10-09 2016-04-14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s of operating wireless terminals and related wireless terminals
WO2017202334A1 (zh) * 2016-05-24 2017-11-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QoS控制方法及设备
CN109983801A (zh) * 2016-11-04 2019-07-0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支持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mac子报头结构、方法和装置
CN108811146A (zh) * 2017-05-04 2018-11-1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上行调度请求处理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88698A (zh) 2021-05-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606157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10225553B (zh) 一种数据分流方法及设备、系统
US1164755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ablishing secondary connection
CN107852704A (zh) 配置信息获取的方法和装置
CN110708721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2788698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1148147A (zh) 一种bsr上报方法和中继节点
CN106686679B (zh) 内容中心网络中基于能效的多跳d2d路由跳数限制方法
CN113891359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17113373A1 (zh) 一种缓存的方法及分组数据网关
CN108513728B (zh) 系统信息发送方法、系统信息接收方法及装置
JP7472110B2 (ja) セルラ電気通信ネットワーク
EP3518577B1 (en) Network access entity for providing access to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12243296B (zh) 辅小区激活方法及装置
CN115884312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装置
Donoso et al. A Fairness Load Balancing Algorithm in HWN Using a Multihoming Strategy
KR20200061298A (ko) Tdd를 지원하는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저지연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09743754B (zh) 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KR102049044B1 (ko) 트랜스포트 네트워크에서 통신 경로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CN110324857B (zh) 一种业务质量数据流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WO2023221821A1 (zh) 多cu连接管理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CN114268546B (zh) 用于网络切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WO2022068701A1 (zh) 中继的bsr触发方法及相关产品
WO2024027335A1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WO2022151170A1 (zh) 切换控制的方法、准入控制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