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95918B - 一种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95918B
CN109995918B CN201910291128.0A CN201910291128A CN109995918B CN 109995918 B CN109995918 B CN 109995918B CN 201910291128 A CN201910291128 A CN 201910291128A CN 109995918 B CN109995918 B CN 10999591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groove
sliding
group
chute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9112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95918A (zh
Inventor
蒋建宇
蒋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9112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95918B/zh
Publication of CN1099959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959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959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959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以及设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并连接两者的滑动机构,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通过滑动机构相对滑动;滑动机构包括第一滑槽组、第二滑槽组、与第一滑槽组连接的第一导轨组、与第二滑槽组连接的第二导轨组,第一滑槽组和第二滑槽组设于第一壳体,第一导轨组和第二导轨组设于第二壳体,第一滑槽组和第二滑槽组同向延伸;第一滑槽组包括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相对设置,且具有第一距离;第二滑槽组包括第三滑槽和第四滑槽,第三滑槽和第四滑槽相对设置,且具有第二距离;第一距离大于第二距离。本发明能够提高电子设备的整机强度。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终端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进步和消费需求的不断提升,人们对电子产品使用体验的要求也越来高,全面屏手机俨然已经成为当下发展趋势。为了实现最大屏占比,需将前置摄像头、受话器等一些器件隐藏在手机结构内部中。
目前,通常采用滑轨结构,手动向下滑动设置有显示屏的上滑盖部分,把设置在下滑盖部分的前置摄像头等器件露出来,从而实现正面屏幕全面屏显示效果。
如图1所示,为现有设置有滑轨结构的手机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滑轨结构A由两层不锈钢片组成,手机的上滑盖部分B以及下滑盖部分C固定在滑轨结构A上。手机的上滑盖部分B上一些元器件的布局,比如手机边沿位置的侧按键以及天线净空区域,滑轨结构A的长度过长会对元器件的布局产生影响,以及滑轨结构A容易发生屈服变形。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以解决现有电子设备中的滑轨结构设计整机强度低以及影响元器件的布局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以及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并连接两者的滑动机构,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通过所述滑动机构相对滑动;所述滑动机构包括第一滑槽组、第二滑槽组、与所述第一滑槽组连接的第一导轨组、与所述第二滑槽组连接的第二导轨组,所述第一滑槽组和所述第二滑槽组设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导轨组和所述第二导轨组设于所述第二壳体,所述第一滑槽组和所述第二滑槽组同向延伸,所述第一滑槽组与所述第二滑槽组分别位于第一壳体的滑动方向的两端;
所述第一滑槽组包括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相对设置,且两者之间具有第一距离;
所述第二滑槽组包括第三滑槽和第四滑槽,所述第三滑槽和所述第四滑槽相对设置,且两者之间具有第二距离;
所述第一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距离。
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方案中,通过设于第一壳体的第一滑槽组和第二滑槽组,设于第二壳体的第一导轨组和第二导轨组,其中,第一导轨组与第一滑槽组连接,第二导轨组与第二滑槽组连接,第一滑槽组和第二滑槽组同向延伸,所述第一滑槽组与所述第二滑槽组分别位于第一壳体的滑动方向的两端,第一滑槽组包括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相对设置,且具有第一距离,第二滑槽组包括第三滑槽和第四滑槽,第三滑槽和第四滑槽相对设置,且具有第二距离,第一距离大于第二距离,如此,能够提高电子设备的整机强度的同时,第二滑槽组留出安装侧按键的空间以及天线净空区域。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设置有滑轨结构的手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拆分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装配有第三导槽和第四导槽的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第一壳体沿D-D方向的截面图;
图7为图6中圈E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2~图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以及设于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之间并连接两者的滑动机构,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可通过滑动机构相对滑动,滑动机构包括第一滑槽组、第二滑槽组、与第一滑槽组连接的第一导轨组、与第二滑槽组连接的第二导轨组,第一滑槽组和第二滑槽组设于第一壳体1,第一导轨组和第二导轨组设于第二壳体,第一滑槽组和第二滑槽组同向延伸,所述第一滑槽组与所述第二滑槽组分别位于第一壳体的滑动方向的两端;第一滑槽组包括第一滑槽2和第二滑槽3,第一滑槽2和第二滑槽3相对设置,且两者之间具有第一距离;第二滑槽组包括第三滑槽4和第四滑槽5,第三滑槽4和第四滑槽5相对设置,且两者之间具有第二距离;第一距离大于第二距离。
需要说明的是,用户施加沿电子设备机身长度方向的力至第一壳体1上时,设于第一壳体1上的滑槽组沿导轨组滑动,因导轨组与第二壳体连接,故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
这里,导轨组可通过螺钉与第二壳体固定连接。
优选的,第一滑槽组位于第一壳体1的边沿。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滑槽组位于第一壳体1的边沿,其目的是为了不影响电子设备内部其他元器件的布局设计。
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滑槽2位于第一壳体1的第一边沿,第二滑槽3位于第一壳体1的第二边沿,其中,第一边沿和第二边沿为第一壳体1相对的两个边沿。一种方式,第一滑槽2位于第一壳体1的宽度方向的第一边沿,第二滑槽3位于第一壳体1的宽度方向的第二边沿,其目的是为了确保第一边沿和第二边沿之间留出足够大的电池区域6(如图3所示)以容纳大容量的电池。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滑槽2和第二滑槽3之间具有第一距离,第三滑槽4和第四滑槽5之间具有第二距离,第一距离大于第二距离,则第一滑槽组和边沿的距离小于第二滑槽组与边沿的距离。从而能够提高滑动机构的强度的同时,为布置在边缘位置的元器件留出足够的空间。
可选地,与所述第二滑槽组分别位于第一壳体的滑动方向的两端。第一滑槽组与第二滑槽组之间间隔预设距离。该预设距离可以根据产品实际设计设定。一种形式,第一滑槽组和第二滑槽组在垂直滑动方向,即电子设备宽度方向的投影无相交,相互独立,该预设距离为电子设备滑动方向,即长度方向之间的距离;另一种形式,第一滑槽组和第二滑槽组在垂直滑动方向,即电子设备宽度方向的投影部分重叠,该预设距离为电子设备的宽度方向上,第一滑槽和第三滑槽之间的距离,第三滑槽与第一滑槽的距离小于其与第四滑槽的距离。
为了不影响天线净空区域的布局设计,优选的,第一滑槽2与第一壳体1的第一边沿之间以及第二滑槽3与第一壳体1的第二边沿之间均具有第一天线净空区域,第一边沿与第二边沿为第一壳体1相对的两个边沿;第三滑槽4与第一边沿之间以及第四滑槽5与第二边沿之间均具有第二天线净空区域。
也就是说,考虑到天线净空区域的布局设计,该滑动机构的滑槽在布局设计时,在与第一壳体1的边沿之间预留出了天线净空区域。
优选的,本发明的电子设备还包括:侧按键(图中未显示);其中,侧按键位于第三滑槽4与第一边沿之间;和/或,侧按键位于第四滑槽5与第二边沿之间。第二滑槽组相对第一滑槽组留出的天线净空区域更大。这样,能够不影响侧按键的布局设计。
如图2~图4所示,作为一可选的实现方式,本发明的电子设备还包括:金属板7;第一导轨组和第二导轨组为该金属板7相对的两个边沿;第一滑槽2、第二滑槽3、第三滑槽4以及第四滑槽5均为U形滑槽;其中,第一滑槽2与第二滑槽3的开口相对设置,第三滑槽4与第四滑槽5的开口相对设置;第一导轨组分别通过第一滑槽2的开口和第二滑槽3的开口,插入第一滑槽2和第二滑槽3内;第二导轨组分别通过第三滑槽4的开口和第四滑槽5的开口,插入第三滑槽4和第四滑槽5内。
需说明的是,用户施加沿电子设备机身长度方向的力至第一壳体1上时,设于第一壳体1上的第一滑槽2、第二滑槽3、第三滑槽4以及第四滑槽5沿金属板7滑动。
这里,由于在布局设计时需要在第一壳体1的边沿位置预留按键区域8以及天线净空区域,第一滑槽2和第二滑槽3的长度受限,避免了第一滑槽组长度过长导致第一滑槽组边沿发生屈服变形,导致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的顶部出现张口。在第一壳体1上增设第三滑槽4和第四滑槽5,并且金属板7插入第三滑槽4和第四滑槽5内,即第三滑槽4和第四滑槽5扣住金属板7,如此,能够增加整个滑动机构的强度,使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扣合的更加紧密。
需要说明的是,可选地,在具体装配过程中,如图4所示,首先,将金属板7插入第一滑槽2和第二滑槽3,之后,将第三滑槽4和第四滑槽5从第一壳体1上未设有第一滑槽2和第二滑槽3的一面上装配到第一壳体1,并反扣住金属板7。
这里,具体的,如图5所示,为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该第一壳体1装配有第三滑槽4和第四滑槽5。这里,第一壳体1的边沿开设有两个长条孔100,第三滑槽4和第四滑槽5分别穿过两个长条孔100,第三滑槽4和第四滑槽5的其中一侧与第一壳体1接触,可通过胶水101或铆钉102与第一壳体1固定连接,也可通过胶水101和铆钉102与第一壳体1固定连接,如图6和图7所示。
这里,图7中的箭头F的方向为第四滑槽5的装配方向。
优选的,金属板7为钢片。该钢片为与第二壳体固定连接的单层钢片。需要说明的是,金属板7为钢片时,为了防止大片钢片的变形,保证钢片的平整度,钢片上嵌有多个塑胶料9,如图4所示。
这里,上述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利用整机中的第一壳体1上的滑槽,导轨只需要是一层钢片即可,不再需要一层与第一壳体1连接另一层与第二壳体连接的两层钢片,从而减小整机厚度且减轻整机重量,提升用户体验。
优选的,第一壳体1上还设有弹性元件10,金属板7上具有容纳弹性元件10的安装孔11;其中,弹性元件10的一端与第一壳体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金属板7固定连接。弹性元件10始终处于压缩状态。
具体的,弹性元件10可通过铆钉分别与第一壳体1以及金属板7固定连接。
这里,当用户施加沿电子设备机身长度方向的力至第一壳体1,第一壳体1通过金属板7滑动,使第一壳体1相对于第二壳体向下滑动时,在滑动过程中弹性元件10的压缩量更大,弹性作用力能够使第一壳体1滑动至预设位置并始终施加弹性作用力以使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相对不运动,提高用户的滑动手感。这里,弹性元件10可以是弹簧。
为了限制滑轨行程,优选的,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壳体1上还设有限位柱12,金属板7上具有供限位柱12穿过的限位孔13。这样,在第一壳体1相对于金属板7滑动时,可以受到限位柱的限制,防止无限制滑动。
优选的,该电子设备还包括:显示屏,显示屏与第一壳体1固定连接。
优选的,该电子设备还包括:摄像装置和/或受话器,摄像装置和/或受话器固定在第二壳体靠近第一壳体1的端面上。
这里,当用户施加沿电子设备机身长度方向的力至第一壳体1,第一壳体1通过上述滑动机构滑动,使第一壳体1相对于第二壳体向下滑动的过程中,固定在第二壳体上的摄像装置和/或受话器会滑出来,之后,但用户施加反方向的力时,第一壳体1通过上述滑动机构滑动,第一壳体1相对于第二壳体向上滑动,固定在第二壳体上的摄像装置和/或受话器被第一壳体1遮挡。如此,能够实现全面屏显示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通过设于第一壳体的第一滑槽组和第二滑槽组,设于第二壳体的第一导轨组和第二导轨组,其中,第一导轨组与第一滑槽组连接,第二导轨组与第二滑槽组连接,第一滑槽组和第二滑槽组同向延伸,所述第一滑槽组与所述第二滑槽组分别位于第一壳体的滑动方向的两端,第一滑槽组包括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相对设置,且两者之间具有第一距离,第二滑槽组包括第三滑槽和第四滑槽,第三滑槽和第四滑槽相对设置,且两者之间具有第二距离,第一距离大于第二距离,如此,能够提高电子设备的整机强度的同时,降低对元器件布局的影响。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以及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并连接两者的滑动机构,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通过所述滑动机构相对滑动,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动机构包括第一滑槽组、第二滑槽组、与所述第一滑槽组连接的第一导轨组、与所述第二滑槽组连接的第二导轨组,所述第一滑槽组和所述第二滑槽组设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导轨组和所述第二导轨组设于所述第二壳体,所述第一滑槽组和所述第二滑槽组同向延伸,所述第一滑槽组与所述第二滑槽组分别位于第一壳体的滑动方向的两端;
所述第一滑槽组包括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相对设置,且两者之间具有第一距离;
所述第二滑槽组包括第三滑槽和第四滑槽,所述第三滑槽和所述第四滑槽相对设置,且两者之间具有第二距离;
所述第一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距离;
所述第一滑槽组与所述第二滑槽组之间间隔预设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槽组位于所述第一滑槽与所述第二滑槽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与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一边沿之间以及所述第二滑槽与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二边沿之间均具有第一天线净空区域,所述第一边沿与所述第二边沿为所述第一壳体相对的两个边沿;
所述第三滑槽与所述第一边沿之间以及所述第四滑槽与所述第二边沿之间均具有第二天线净空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侧按键;
其中,所述侧按键位于所述第三滑槽与所述第一边沿之间;和/或,
所述侧按键位于所述第四滑槽与所述第二边沿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金属板;
所述第一导轨组和所述第二导轨组为所述金属板相对的两个边沿;
所述第一滑槽、所述第二滑槽、所述第三滑槽以及所述第四滑槽均为U形导槽;
其中,所述第一滑槽与所述第二滑槽的开口相对设置,所述第三滑槽与所述第四滑槽的开口相对设置;
所述第一导轨组分别通过所述第一滑槽的开口和所述第二滑槽的开口,插入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内;
所述第二导轨组分别通过所述第三滑槽的开口和所述第四滑槽的开口,插入所述第三滑槽和所述第四滑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还设有弹性元件,所述金属板上具有容纳所述弹性元件的安装孔;
其中,所述弹性元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金属板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上还设置有限位柱,所述金属板上具有供所述限位柱穿过的限位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与所述第一壳体固定连接;
摄像装置和/或受话器,所述摄像装置和/或所述受话器固定在所述第二壳体靠近所述第一壳体的端面上。
CN201910291128.0A 2019-04-11 2019-04-11 一种电子设备 Active CN1099959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91128.0A CN109995918B (zh) 2019-04-11 2019-04-11 一种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91128.0A CN109995918B (zh) 2019-04-11 2019-04-11 一种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95918A CN109995918A (zh) 2019-07-09
CN109995918B true CN109995918B (zh) 2021-12-07

Family

ID=671332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91128.0A Active CN109995918B (zh) 2019-04-11 2019-04-11 一种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99591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68158A (zh) * 2019-11-29 2020-04-07 闻泰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滑移结构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09718A (zh) * 2006-01-26 2007-08-01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单平面多向滑动机构及其应用
CN101489364A (zh) * 2009-02-24 2009-07-22 杭州安费诺飞凤通信部品有限公司 滑盖式便携电子设备终端的滑动结构
CN108900675A (zh) * 2018-08-09 2018-11-2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861343B2 (ja) * 2015-11-06 2021-04-2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09718A (zh) * 2006-01-26 2007-08-01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单平面多向滑动机构及其应用
CN101489364A (zh) * 2009-02-24 2009-07-22 杭州安费诺飞凤通信部品有限公司 滑盖式便携电子设备终端的滑动结构
CN108900675A (zh) * 2018-08-09 2018-11-2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95918A (zh) 2019-07-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60614B2 (en) Slide type portable terminal
CN204305137U (zh) 按键结构及其移动终端设备
EP1903754A1 (en) Sliding module for double sliding-type portab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CN104618551B (zh) 侧按键安装结构及电子设备
WO2009157116A1 (ja) スライド式携帯端末
CN109995918B (zh) 一种电子设备
US7997817B2 (en) Portable terminal with keypad lifting mechanism
CN201018544Y (zh) 一种滑盖手机
US20100134962A1 (en) Slide mechanism and slide-type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KR100741014B1 (ko) 휴대전화기용 슬라이딩 장치
KR20120069167A (ko) 슬라이딩 타입 휴대용 통신 장치의 슬라이딩 모듈
EP2146489B1 (en) Portable terminal with keypad lifting mechanism
CN113178695B (zh) 电子设备
CN213519683U (zh) 一种侧按键结构及电子设备
CN210168078U (zh) 中框结构件和移动终端
KR100803457B1 (ko) 이중 슬라이딩 타입 휴대용 통신 장치의 슬라이딩 모듈
CN209964109U (zh) 移动终端
CN201490248U (zh) 电池盖固定结构以及便携式移动终端
CN205621899U (zh) Sim卡座及移动终端
KR20060090373A (ko) 이동통신 단말기의 전면커버
KR100756907B1 (ko) 전자기기용 개폐장치의 슬라이딩 구조
KR20120058389A (ko) 슬라이딩 힌지용 탄성구동체
CN213987538U (zh) 指纹装置及终端
KR100810385B1 (ko) 휴대용 무선단말기의 스타일러스 겸용 안테나 장치
CN207587638U (zh) 终端电器的外壳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