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95490A - 一种上行资源请求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上行资源请求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95490A
CN109995490A CN201711499006.8A CN201711499006A CN109995490A CN 109995490 A CN109995490 A CN 109995490A CN 201711499006 A CN201711499006 A CN 201711499006A CN 109995490 A CN109995490 A CN 1099954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mount information
data amount
ascending resource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resou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49900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95490B (zh
Inventor
鲁振伟
刘德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49900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95490B/zh
Publication of CN1099954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954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954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954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7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CQ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measured or perceived qua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上行资源请求方法及其相关设备,用于通信设备根据第二数据量信息确定第一上行资源并在第一上行资源上发送信号至网络设备。本申请实施方法包括:通信设备获取网络设备分配的第一上行资源集合,第一上行资源集合中的至少一个上行资源中的一个上行资源与第一数据量信息集合中的至少一个数据量信息中的一个数据量信息对应;通信设备根据第二数据量信息确定第一上行资源,第一上行资源属于至少一个上行资源,第二数据量信息对应的数据量属于第一数据量信息对应的数据量,第一数据量信息属于至少一个数据量信息,第一上行资源与第一数据量信息对应;通信设备利用第一上行资源向网络设备发送信号。

Description

一种上行资源请求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上行资源请求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上行资源是指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向网络设备传送数据或信息的物理资源。UE向网络设备发送上行数据,有两种方式:调度的方式和非调度的方式。调度方式能保证网络设备根据通信设备的需求分配物理资源,充分利用信道环境,在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的基础上,尽可能的保证数据传输的效率。在非调度方式中,通信设备物理资源的分配是事先分配好的,不需要额外分配物理资源给通信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参照图1,对调度方式进行了说明。UE向网络设备发送调度请求(schedulingrequest,SR)信息,其目的是告诉网络设备UE内存在待发送数据,网络设备通过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为UE分配第一上行资源,随后UE通过该第一上行资源向网络设备发送缓冲区状态报告(buffer status report,BSR)信息,其目的是告诉网络设备UE待发送数据的数据量范围,额外地,网络设备还需要获取通信设备发送的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以便网络设备基于SRS获知UE的上行信道状况。网络设备获知该数据量范围后,结合UE的上行信道状况为UE分配第二上行资源,并通过DCI通知UE,随后UE通过分配的第二上行资源发送待发送数据。
参照图2,对非调度方式进行说明。在非调度方式中,非调度资源是事先分配好的,UE可以直接使用该非调度资源进行数据传输。非调度资源可以是高可靠低时延通信(ultra-reliable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s,URLLC)资源,意味着当某一UE存在数据需要传输时,不必再向网络设备请求上行资源,直接在该URLLC资源上进行数据传输,在5G中,URLLC传输的数据一般为小数据,因此网络设备仅需分配少量的物理时频资源用于URLLC资源即可,即便该UE不进行数据传输,该URLLC资源未被利用,浪费也比较小。
车与其它设备(vehicle to x,V2X)进行数据交互时,某些特殊业务的数据必须通过网络设备与UE之间的空口进行数据传输,这些特殊业务的数据传输的数据量大,且对时延要求很高,在使用调度方式进行V2X数据传输时,通信设备与网络设备间经过了复杂的信令交互过程才完成通信设备待发送数据的数据量信息和上行信道情况的获取,从而为通信设备分配上行资源,由于这一过程信令交互复杂,会带来较大的时延。使用非调度方式进行数据传输时,由于特殊类型数据的数据量大,需要网络设备分配大量的非调度资源用于数据传输,分配的非调度资源是固定的,一旦分配不容易改变,一旦这些资源未被利用,即UE没有数据需要传输时,将造成巨大的浪费。可见,在进行特殊类型数据传输过程中,由于传输的数据量大,且对时延要求很高,使用调度方式传输由于通信设备在请求资源分配的过程中信令交互复杂无法满足低时延需求,使用非调度方式进行传输又将造成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上行资源请求方法及其相关设备,用于通信设备根据第二数据量信息确定第一上行资源并在第一上行资源上发送信号至网络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上行资源请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信设备获取网络设备分配的第一上行资源集合,所述第一上行资源集合包括至少一个上行资源,所述至少一个上行资源中的一个上行资源与第一数据量信息集合中的至少一个数据量信息中的一个数据量信息对应,即在每一个第一数据量信息集合中,都存在与第一上行资源集合中的一个上行资源唯一对应的一个第一数据量信息,所述第一数据量信息集合包括至少一个数据量信息;
所述通信设备根据第二数据量信息确定第一上行资源,所述第二数据量信息为所述通信设备待发送数据的数据量信息,所述第一上行资源属于所述第一上行资源集合包括的至少一个上行资源,所述第一数据量信息属于所述第一数据量信息集合中的至少一个数据量信息,所述第一上行资源与所述第一数据量信息对应;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数据量信息对应的数据量属于第一数据量信息对应的数据量,第一数据量信息并不代表第一上行资源可以发送的数据量,仅用于通信设备根据自身的待发送数据具有对应关系。
所述通信设备利用所述第一上行资源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信号,以使得当网络设备在,第一上行资源上监测到信号时,可以确定该第一上行资源对应的第一数据量。所述信号用于所述网络设备确定所述通信设备的上行信道情况。
本申请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网络设备为通信设备分配第一上行资源集合,第一上行资源集合中每个上行资源在第一数据量信息集合中存在唯一对应的第一数据量信息,通信设备根据自身待发送数据的数据量信息在第一上行资源集合中确定第一上行资源,该第一上行资源与第一数据量集合中的第一数据量信息对应,第一数据量信息与待发送数据的数据量信息对应,通信设备利用第一上行资源向网络设备发送信号,该信号用于网络设备确定通信设备的上行信道情况。在本实施例中,通信设备通过利用第一上行资源发送信号,从而使网络设备能够确定出通信设备的上行信道情况,且当网络设备确定第一上行信道上存在信号时,能确定第一上行信道对应的第一数据量信息。
基于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根据第二数据量信息确定第一上行资源包括:
由于第二数据量信息对应的数据量属于第一数据信息对应的数据量,所述通信设备可以根据第二数据量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数据量信息;
随后,所述通信设备确定所述第一数据量信息对应的所述第一上行资源。
在实施例中,介绍了通信设备根据第二数据量信息确定第一上行资源的具体方式,增加了方案的可实施性。
基于第一方面及其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量信息对应的数据量可以为第一数据量对应的数值,所述第一数据量信息对应的数据量也可以为第一数据量对应的数值范围,所述第二数据量信息对应的数据量可以为第二数据量的对应的数值。
此时,所述第二数据量信息对应的数据量属于第一数据量信息对应的数据量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第二数据量信息对应的数值属于第一数据量信息对应的数值范围,第二种是第二数据量信息对应的数值与第一数据量信息对应的数值相同。
本实施例通过对第一数据量信息和第二数据量信息的具体化,增加了方案的多样性。
基于第一方面及其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量信息对应的数据量可以为第一数据量对应的数值范围,也可以为第一数据量对应的数值范围,所述第二数据量信息对应的数据量可以为第二数据量对应的数值范围;
此时,所述第二数据量信息对应的数据量属于第一数据量信息对应的数据量为一种情况:第二数据量信息对应的数值范围属于第一数据量信息对应的数值范围。
本实施例通过对第一数据量信息和第二数据量信息的具体化,增加了方案的多样性。
基于第一方面及其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获取网络设备分配的第一上行资源集合包括:
通信设备获取第一上行资源集合的一种可能的情况为所述通信设备可以先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信令;
随后所述通信设备可以根据所述信令确定所述第一上行资源集合。
在本实施例中,介绍了通信设备获取第一上行资源集合的方式是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信令,增加了方案的可实施性。
基于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根据所述信令确定所述第一上行资源集合包括:
所述通信设备确定所述信令中携带的参数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参数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上行资源集合中每个上行资源占用的频域、时域和码域资源中的至少一个,即该参数信息可以指示每个上行资源占用了哪一部分频域资源或时域资源或码域资源。
在本实施例中,介绍了网络设备如何根据信令确定第一上行资源集合,增加了方案的实用性。
基于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实现方式中,其特征在于,所述信令可以包括:
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媒体访问控制MAC层信令或物理层信令。
在本实施例中,对信令的具体类型进行了说明,增加了方案的多样性。
基于第一方面及其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实现方式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利用第一上行资源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目标信号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通信设备可以获取所述网络设备分配的第二上行资源,所述第二上行资源用于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待发送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介绍了第二上行资源用于发送待发送数据,使方案更加完整。
基于第一方面及其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实现方式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根据第二数据量信息确定第一上行资源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通信设备可以获取所述网络设备分配的所述第一数据量信息集合。
第一上行资源集合还可以由系统预先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介绍了第一数据量信息集合的来源,增加了方案的完整性。
基于第一方面及其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实现方式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量信息为根据频域资源信息、时域资源信息和码域资源信息中的至少一个信息确定的。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数据量信息为根据频域资源信息、时域资源信息和码域资源信息中的至少一个信息确定即用每个上行资源在频域资源、时域资源和码域资源的不同表示形式指示不同的数据量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说明了第一数据量信息的表示方式,增加了方案的可实施性。
基于第一方面及其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十种实现方式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频域资源信息包括频域资源梳齿的信息,所述时域资源信息包括时域符号的信息,所述码域资源信息包括码序列的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即对于不同的数据量信息对应的不同的上行资源,使每个上行资源占用的频域资源梳齿、时域符号、码序列中的至少一个不同,来指示不同的第一数据量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具体介绍了了频域资源、时域资源和码域资源,增加了方案的实用性。
基于第一方面及其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十一种实现方式中,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可以包括:
探测参考信号SRS或解调参考信号DMRS,所述探测参考信号SRS或所述解调参考信号DMRS用于所述网络设备确定所述通信设备的上行信道情况。
在本实施例中,介绍了信号的具体类型,增加了方案实施的灵活性。
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上行资源请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设备为通信设备分配第一上行资源集合,所述第一上行资源集合包括至少一个上行资源,所述至少一个上行资源中的一个上行资源与第一数据量信息集合中的至少一个数据量信息中的一个数据量信息对应,即在每一个第一数据量信息集合中,都存在与第一上行资源集合中的一个上行资源唯一对应的一个第一数据量信息,所述第一数据量信息集合包括至少一个数据量信息;
当所述网络设备确定第一上行资源上存在所述通信设备发送的信号时,所述网络设备确定所述第一上行资源对应的第一数据量信息,所述第一上行资源属于所述第一上行资源集合包括的至少一个上行资源,所述第一数据量信息属于所述第一数据量信息集合中的至少一个数据量信息,所述第二数据量信息对应的数据量属于第一数据量信息对应的数据量,所述第二数据量信息为所述通信设备待发送数据的数据量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数据量信息对应的数据量属于第一数据量信息对应的数据量,第一数据量信息并不代表第一上行资源可以发送的数据量,仅用于通信设备根据自身的待发送数据具有对应关系。
网络设备根据信号确定通信设备的上行信道情况。
在本实施例中,当网络设备确定第一上行资源上存在通信设备发送的信号时,网络设备确定第一上行资源对应的第一数据量信息并根据信号确定通信设备的上行信道情况,由于第一数据量信息与通信设备带发送数据的数据量信息有关联,从而网络设备只需要分配第一上行资源,随后在第一上行资源上获取信号即可,而不用先获取通信设备的待发送数据量信息,再获取通信设备的上行信道情况,减少了复杂的信令交互过程。
基于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包括:
探测参考信号SRS或解调参考信号DMRS。
在本实施例中,介绍了信号的具体类型,增加了方案实施的灵活性。
基于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信号确定所述通信设备的上行信道情况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可以利用所述SRS或所述DMRS对所述通信设备的上行信道质量进行检测;
在本实施例中,对上行信道质量的监测主要是对上行信道频域资源块的质量的检测。
所述网络设备可以根据检测结果确定所述通信设备的上行信道情况。
在本实施例中介绍了网络设备根据所述信号确定所述通信设备的上行信道情况的具体方式,增加了方案的可实施性。
基于第二方面及其第二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二种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可以根据所述第一数据量信息和所述上行信道情况为所述通信设备分配第二上行资源。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上行资源用于发送所述待发送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介绍了第一数据量信息和所述上行信道情况的作用为,网络设备为通信设备分配第二上行资源,使方案更加完整。
基于第二方面及其第二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二种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为通信设备分配第一上行资源集合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可以发送信令至所述通信设备,所述信令用于所述通信设备确定所述第一上行资源集合。
在本实施例中,介绍了通信设备获取第一上行资源集合的方式是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信令,增加了方案的可实施性。
基于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中,其特征在于,所述信令包括:携带参数信息的信令,所述参数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上行资源集合中每个上行资源占用的频域、时域和码域资源中的至少一个。即该参数信息可以指示每个上行资源占用了哪一部分频域资源或时域资源或码域资源。
在本实施例中,介绍了网络设备如何根据信令确定第一上行资源集合,增加了方案的实用性。
基于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实现方式中,其特征在于,所述信令包括:
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媒体访问控制MAC层信令或物理层信令。
在本实施例中,对信令的具体类型进行了说明,增加了方案的多样性。
基于第二方面及其第二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二种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七种实现方式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量信息为根据频域资源信息、时域资源信息和码域资源信息中的至少一个信息确定的,即用每个上行资源在频域资源、时域资源和码域资源的不同表示形式指示不同的数据量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说明了第一数据量信息的表示方式,增加了方案的可实施性。
基于第二方面及其第二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二种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八种实现方式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频域资源信息包括频域资源梳齿的信息,所述时域资源信息包括时域符号的信息,所述码域资源信息包括码序列的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即对于不同的数据量信息对应的不同的上行资源,使每个上行资源占用的频域资源梳齿、时域符号、码序列中的至少一个不同,来指示不同的第一数据量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具体介绍了了频域资源、时域资源和码域资源,增加了方案的实用性。
基于第二方面及其第二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二种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九种实现方式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可以为所述通信设备分配所述第一数据量信息集合。
第一上行资源集合还可以由系统预先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介绍了第一数据量信息集合的来源,增加了方案的完整性。
基于第二方面及其第二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二种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十种实现方式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量信息对应的数据量可以为第一数据量对应的数值,所述第一数据量信息对应的数据量也可以为第一数据量对应的数值范围,所述第二数据量信息对应的数据量可以为第二数据量的对应的数值。
此时,所述第二数据量信息对应的数据量属于第一数据量信息对应的数据量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第二数据量信息对应的数值属于第一数据量信息对应的数值范围,第二种是第二数据量信息对应的数值与第一数据量信息对应的数值相同。
本实施例通过对第一数据量信息和第二数据量信息的具体化,增加了方案的多样性。
基于第二方面及其第二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二种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十一种实现方式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量信息对应的数据量可以为第一数据量对应的数值范围,也可以为第一数据量对应的数值范围,所述第二数据量信息对应的数据量可以为第二数据量对应的数值范围;
此时,所述第二数据量信息对应的数据量属于第一数据量信息对应的数据量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第二数据量信息对应的数值范围属于第一数据量信息对应的数值范围,第二种是第一数据量信息对应的数值属于第二数据量信息对应的数值范围。
本实施例通过对第一数据量信息和第二数据量信息的具体化,增加了方案的多样性。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网络设备分配的第一上行资源集合,所述第一上行资源集合包括至少一个上行资源,所述至少一个上行资源中的一个上行资源与第一数据量信息集合中的至少一个数据量信息中的一个数据量信息对应,即在每一个第一数据量信息集合中,都存在与第一上行资源集合中的一个上行资源唯一对应的一个第一数据量信息,所述第一数据量信息集合包括至少一个数据量信息;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第二数据量信息确定第一上行资源,所述第二数据量信息为所述通信设备待发送数据的数据量信息,所述第一上行资源属于所述第一上行资源集合包括的至少一个上行资源,所述第一数据量信息属于所述第一数据量信息集合中的至少一个数据量信息,所述第一上行资源与所述第一数据量信息对应;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数据量信息对应的数据量属于第一数据量信息对应的数据量,第一数据量信息并不代表第一上行资源可以发送的数据量,仅用于通信设备根据自身的待发送数据具有对应关系。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利用所述第一上行资源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信号,以使得当网络设备在,第一上行资源上监测到信号时,可以确定该第一上行资源对应的第一数据量。所述信号用于所述网络设备确定所述通信设备的上行信道情况。
在本实施例中,通信设备通过利用第一上行资源发送信号,从而使网络设备能够确定出通信设备的上行信道情况,并确定第一数据量信息,减少了网络设备确定通信设备待发送数据量的情况和上行信道情况的信令交互过程。
基于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获取单元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由于第二数据量信息对应的数据量属于第一数据信息对应的数据量,第一确定模块可以根据第二数据量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数据量信息;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数据量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上行资源。
在实施例中,介绍了通信设备根据第二数据量信息确定第一上行资源的具体方式,增加了方案的可实施性。
基于第三方面及其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包括:
接收模块,可以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信令;
第三确定模块,可以用于根据所述信令确定所述第一上行资源集合。
在本实施例中,介绍了通信设备获取第一上行资源集合的方式是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信令,增加了方案的可实施性。
基于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信令中携带的参数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上行资源集合。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参数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上行资源集合中每个上行资源占用的频域、时域和码域资源中的至少一个,即该参数信息可以指示每个上行资源占用了哪一部分频域资源或时域资源或码域资源。
在本实施例中,介绍了网络设备如何根据信令确定第一上行资源集合,增加了方案的实用性。
基于第三方面及其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还包括:
第二获取单元,可以用于获取所述网络设备分配的第二上行资源;
第二发送单元,可以用于利用所述第二上行资源发送所述待发送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介绍了第二上行资源用于发送待发送数据,使方案更加完整。
基于第三方面及其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还包括:
第三获取单元,可以用于获取所述网络设备分配的所述第一数据量信息集合。
第一上行资源集合还可以由系统预先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介绍了第一数据量信息集合的来源,增加了方案的完整性。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分配单元,用于为通信设备分配第一上行资源集合,所述第一上行资源集合包括至少一个上行资源,所述至少一个上行资源中的一个上行资源与第一数据量信息集合中的至少一个数据量信息中的一个数据量信息对应,即在每一个第一数据量信息集合中,都存在与第一上行资源集合中的一个上行资源唯一对应的一个第一数据量信息,所述第一数据量信息集合包括至少一个数据量信息;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当确定第一上行资源上存在所述通信设备发送的信号时,确定所述第一上行资源对应的第一数据量信息,所述第一上行资源属于所述第一上行资源集合包括的至少一个上行资源,所述第一数据量信息属于所述第一数据量信息集合中的至少一个数据量信息,所述第二数据量信息对应的数据量属于第一数据量信息对应的数据量,所述第二数据量信息为所述通信设备待发送数据的数据量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数据量信息对应的数据量属于第一数据量信息对应的数据量,第一数据量信息并不代表第一上行资源可以发送的数据量,仅用于通信设备根据自身的待发送数据具有对应关系。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信号确定所述通信设备的上行信道情况。
在本实施例中,当网络设备确定第一上行资源上存在通信设备发送的信号时,网络设备确定第一上行资源对应的第一数据量信息并根据信号确定通信设备的上行信道情况,由于第一数据量信息与通信设备带发送数据的数据量信息有关联,从而网络设备只需要分配第一上行资源,随后在第一上行资源上获取信号即可,而不用先获取通信设备的待发送数据量信息,再获取通信设备的上行信道情况,减少了复杂的信令交互过程。
基于本申请的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单元包括:
检测模块,可以用于利用SRS或DMRS对所述通信设备的上行信道质量进行检测;
在本实施例中,对上行信道质量的监测主要是对上行信道频域资源块的质量的检测。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检测结果确定所述通信设备的上行信道情况。
在本实施例中介绍了网络设备根据所述信号确定所述通信设备的上行信道情况的具体方式,增加了方案的可实施性。
基于本申请的第四方面及其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还包括:
第二分配单元,可以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数据量信息和所述上行信道情况为所述通信设备分配第二上行资源,所述第二上行资源用于发送所述待发送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介绍了第一数据量信息和所述上行信道情况的作用为,网络设备为通信设备分配第二上行资源,使方案更加完整。
基于本申请的第四方面及其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配单元包括:
发送模块,可以用于发送信令至所述通信设备,所述信令用于所述通信设备确定所述第一上行资源集合。
在本实施例中,介绍了通信设备获取第一上行资源集合的方式是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信令,增加了方案的可实施性。
基于本申请的第四方面及其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还包括:
第三分配单元,用于为所述通信设备分配所述第一数据量信息集合。
第一上行资源集合还可以由系统预先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介绍了第一数据量信息集合的来源,增加了方案的完整性。
需要补充的是,在第一方面的实现方式至第四方面的实现方式的任一种实现方式中,一种可能的情况为,通信设备只告知网络设备自己存在数据需要发送,但是不说明需要发送的数据量的多少,这种情况下,第一上行资源的数目为一个,当通信设备在该第一上行资源上发送信号时,网络设备即可知道通信设备上存在待发送数据,但是无法获知待发送数据的具体情况。随后,网络设备根据该信号知道通信设备上存在待发送数据,从而为通信设备再分配一次上行资源,用于通信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BSR信息,同样的,网络设备根据该信号获知通信设备的上行信道情况以及根据BSR信息知道通信设备待发送数据的数据量信息。进而,网络设备根据该上行信道情况和待发送数据的数据量信息为通信设备分配上行资源用于发送该待发送数据。
本申请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收发器、处理器以及总线系统;
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和指令;
所述收发器用于在所述处理器的控制下接收或发送信息;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程序;
所述总线系统用于连接所述存储器、所述收发器以及所述处理器,以使所述存储器、所述收发器以及所述处理器进行通信;
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程序指令,执行如第一方面及其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十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的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收发器、处理器以及总线系统;
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和指令;
所述收发器用于在所述处理器的控制下接收或发送信息;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程序;
所述总线系统用于连接所述存储器、所述收发器以及所述处理器,以使所述存储器、所述收发器以及所述处理器进行通信;
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程序指令,执行如第二方面及其第二方面的第一种至第十一种实现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的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上行资源请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信设备获取网络设备分配的非调度资源;
在本实施例中,非调度资源可以由一个通信设备独享,也可以由多个通信设备共享。
在本实施例中,该非调度资源的使用方式,如参考信号的位置等相关参数,数据的调制编码方式,传输块大小等提前配置好,网络设备在分配非调度资源时,可以将该资源使用方式信息通知给通信设备。通信设备存在数据待发送时,即根据提前配置的资源使用方式信息在该资源上发送目标信息和参考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网络设备为通信设备分配的非调度资源的多少可以由网络设备自行确定,具体此处不作限定。
通信设备利用非调度资源发送目标信息和参考信号至网络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目标信息可以为BSR信息用于指示待发送数据的数据量范围。
在本实施例中,参考信号可以为SRS信号或DMRS信号,用于网络设备根据参考信号确定通信设备的上行信道状况。
通信设备利用非调度资源发送目标信息和参考信号至网络设备即通信设备在非调度资源上发送目标信息和参考信号至网络设备。
网络设备根据参考信号确定通信设备的上行信道状况的方式是利用参考信号对上行信道质量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确定通信设备的上行信道状况。
在本实施例中,参考信号还可以用于对目标信息进行解调确定目标信息携带的待发送数据的数据量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网络设备通过获取非调度资源后,直接利用非调度资源发送目标信息和参考信号,用于请求网络设备分配上行资源发送待发送数据,而不是采用非调度方式进行待发送数据传输,避免了资源的浪费。
本申请的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上行资源请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设备为通信设备分配的非调度资源。
在本实施例中,非调度资源可以由一个通信设备独享,也可以由多个通信设备共享。
在本实施例中,该非调度资源的使用方式,如参考信号的位置等相关参数,数据的调制编码方式,传输块大小等提前配置好,网络设备在分配非调度资源时,可以将该资源使用方式信息通知给通信设备。通信设备存在数据待发送时,即根据提前配置的资源使用方式信息在该资源上发送目标信息和参考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网络设备为通信设备分配的非调度资源的多少可以由网络设备自行确定,具体此处不作限定。
网络设备获取通信设备利用非调度资源发送目标信息和参考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目标信息可以为BSR信息用于指示待发送数据的数据量范围。
在本实施例中,参考信号可以为SRS信号或DMRS信号,用于网络设备根据参考信号确定通信设备的上行信道状况。
网络设备可以根据参考信号确定通信设备的上行信道状况,且利用参考信号对目标信息进行解调得到通信设备的待发送数据的数据量信息。
网络设备根据参考信号确定通信设备的上行信道状况的方式是利用参考信号对上行信道质量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确定通信设备的上行信道状况。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备通过分配非调度资源,使得网络设备直接利用非调度资源发送目标信息和参考信号,从而网络设备为通信设备分配上行资源发送待发送数据,而不是采用非调度方式进行待发送数据传输,避免了资源的浪费。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七方面的实现方式或第八方面的实现方式中,一种可能的情况为,通信设备只利用非调度资源向网络设备发送SR信息,即网络设备只知道通信设备上存在待发送数据,但是无法获知待发送数据的具体情况。随后,同样的,参考信号于对该SR信息对应的数据包进行解调,从而确定该SR信息中携带网络设备存在待发送数据的消息,并为网络设备分配上行资源,用于网络设备发送BSR信息,网络设备根据该参考信号获知通信设备的上行信道情况,并根据BSR信息获知通信设备的待发送数据的数据量范围。
本申请的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的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所述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使用调度方式进行上行资源请求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使用非调度方式进行数据传输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种上行资源请求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4(a)为本申请第一数据量信息的不同表示方法的一个示意图;
图4(b)为本申请第一数据量信息的不同表示方法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4(c)为本申请第一数据量信息的不同表示方法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4(d)为本申请第一数据量信息的不同表示方法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种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6本申请一种上行资源请求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7本申请一种上行资源请求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8本申请一种上行资源请求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9本申请一种通信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10本申请一种通信设备的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11本申请一种网络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12本申请一种网络设备的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13本申请一种通信设备的一个实体结构图;
图14本申请一种网络设备的一个实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通信设备可以为包括手机、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PDA)、销售终端(point of sales,POS)、车载终端、路侧单元等任意通信设备。
上行资源是用来传输上行信息的无线资源,上行信息为通信设备发送至网络设备的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通信设备都具有各自对应的第一上行资源集合,每个第一上行资源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上行资源,每个通信设备可以利用自己对应的上行资源集合中的上行资源进行数据传输。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内容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现有技术使用调度方式进行数据传输时,基站可以根据终端的待发送数据量范围和终端的上行信道情况为终端分配上行资源,但是基站获取终端的这两种信息经过了复杂的信令交互过程,本申请实施例意图解决使用基站调度方式分配上行资源的过程中,一次性获取基站的这两种信息,而减少复杂的信令交互。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上行资源请求方法,用于网络设备确定第一数据量信息和通信设备的上行信道情况。请参照图3,下面将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该待发送数据为通信设备与其它设备进行数据交互时的特殊业务数据,这些特殊业务的数据传输的数据量大,且对时延要求很高。通信设备在发送数据时,先进行判断,发现该数据为所述特殊类型的数据时,则执行下面图3或图6至图8所示实施例的步骤。
在本实施例中,不同通信设备网络设备为其分配不同的上行资源集合,每个通信设备不能使用其他通信设备对应的第一上行资源集合。
某一通信设备用于发送信号的资源其他通信设备不可用,网络设备通知通信设备资源是否可用有如下两种情况:
一、网络设备将所有可能用于发送信号的资源通知多个通信设备(如通过RRC信令),某一通信设备存在数据时,如果分配给它的资源恰好包含了可能用于信号传输的资源(可用于信号传输的资源即其他通信设备可能用来发送信号的资源),则不论该资源是否实际用于其他通信设备发送信号,该通信设备也避免使用该资源,而仅能使用除该资源以外的其它的资源发送数据,网络设备也对应地在除该资源以外的其它资源上接收该通信设备传输的数据。
例如,网络设备调度通信设备在某一个时间单元(如一个时隙上)发送数据,恰好该时隙的最后一个符号可能用于其他通信设备发送信号,如之前网络设备已经通过系统广播的方式通知了各个通信设备,则该通信设备仅使用该时隙中除最后一个符号之外的其它符号传输数据。对应地,网络设备也仅在该时隙中除最后一个符号之外的其它符号上接收该通信设备传输的上行数据。需要说明的是,通信设备并不知道也不关注该时隙中最后一个符号是否已经被分配给了其它通信设备用于传输信号。
这一方式的作用在于,网络设备不用每次发送信令通知通信设备资源是否可以使用。
二、网络设备将所有可能用于发送信号的资源通知所有通信设备(如通过RRC信令),则某一通信设备在发送数据时,如果分配给它的资源恰好包含了可能用于信号传输的资源,则通信设备是否使用该信号资源,由网络设备通知。当网络设备通知该资源可用(即该资源没有被其他通信设备用于发送信号),则正常使用资源发送数据;当网络设备通知该资源不可用(即该资源被其他通信设备用于发送信号),则通信设备需要避免使用该信号资源,而仅能使用其它的资源发送数据。不论是哪种情况,网络设备也在通信设备使用的资源上接收该数据。
例如,网络设备调度通信设备在某一个时间单元(如一个时隙)上发送数据,此时该时隙的最后一个符号可以用于发送信号,如之前网络设备已经通过系统广播的方式通知了各个通信设备。1、假如网络设备指示通信设备该资源可以使用(如该时隙的最后一个符号网络设备并未分配给其它通信设备用于发送信号),则通信设备使用网络设备分配的时隙中的所有符号正常发送数据,而网络设备也在该时隙的所有符号上正常接收通信设备发送的数据;2、假如网络设备指示通信设备该资源不可用(如该时隙的最后一个符号网络设备已经分配给其它通信设备用于发送信号),则与上一方式类似地,通信设备仅使用该时隙中除最后一个符号之外的其它符号传输数据,对应地,网络设备也仅在该时隙中除最后一个符号之外的其它符号上接收该通信设备传输的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的数据可以为图3或图6至图8所示实施例中的待发送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以通过下行控制信息来进行指示,如在DCI中包括一个指示域,一种可能的方式,该指示域的大小为1比特,为二进制数0时,指示通信设备该资源可以使用,为二进制数1时,指示通信设备该资源不能使用,或者相反的指示方式。其作用在于,资源是否使用由网络设备指示,更加灵活,减少了资源的浪费。
进一步地,也可以采用上述两种方式的组合。网络设备将所有可能用于发送信号的资源分为两类,并通知通信设备。其中,一类按照上述第一种方式使用,另一类按照上述第二种方式使用。即对于第一种情况中的资源,不论DCI的指示域指示的是什么,通信设备一定不能使用,此时通信设备可以对该指示域的指示忽略,或者该指示域也指示通信设备不能使用,而对于第二种情况中的资源,通信设备是否能使用要依据网络设备的指示。
301、通信设备获取网络设备分配的第一上行资源集合。
通信设备获取第一上行资源集合,该第一上行资源集合由网络设备分配。
在本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分配第一上行资源集合的方式是灵活的,由网络设备根据资源情况进行配置。如当网络中有较多空闲资源时,网络设备可以为通信设备配置较多的第一上行资源。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上行资源集合除了可以由网络设备分配外,还可以为预先配置的,通信设备需要使用第一上行资源集合时获取该预配置的第一上行资源集合。
在本实施例中,还存在第一数据量信息集合的概念,第一数据量信息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数据量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上行资源集合中包括有至少一个上行资源,该至少一个上行资源中的每个上行资源与该至少一个第一数据量信息中的一个第一数据量信息对应,例如:X第一个上行资源与X个第一数据量信息一一对应。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数据量信息可以与第一上行资源为唯一对应的关系外,在实际应用中,第一数据量信息还可以对应多个第一上行资源。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数据量信息为第一数据量的范围或数值,第一数据量信息并不代表第一上行资源可以发送的数据量,例如第一上行资源可能可以发送的数据量很小,为100字节,但是该第一上行资源对应的第一数据量信息指示的范围可以为[500,1000]。第一数据量信息可以是第一上行资源的一个标识,通信设备使用了某一个第一上行资源,网络设备确定该第一上行资源并找到该第一上行资源对应的标识,即该第一数据量信息,该第一数据量信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表示通信设备待发送数据的情况,网络设备虽然无法获知通信设备具体的待发送数据的信息,但可以获知该第一数据量的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数据量信息集合可以由网络设备给通信设备分配第一上行资源集合时一起分配,第一数据量信息集合也可以与第一上行资源集合由网络设备分别分配,也可以由系统设置第一数据量信息集合,然后通信设备事先获取,第一数据量信息集合也可以在协议中事先规定好,是固定不变的,即第一数据量信息集合是固定不变的,但是与第一上行资源集合的对应关系可以改变,第一数据量信息的获取方式具体此处不作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至少一个第一上行资源中每个上行资源与至少一个第一数据量信息中每个数据量信息是一一对应的,但是其对应关系不是固定的,可以随时改变,例如存在第一上行资源S1、第一上行资源S2,第一数据量信息A对应的数据量为500以下,第一数据量信息B对应的数据量为500至1000,第一上行资源与第一数据量信息的对应关系可以是:S1对应500以下,S2对应500-1000或S1对应500-1000,S2对应500以下,具体此处不做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无论上行资源对应的数据量信息如何变化,对于通信设备来说,只需要根据自身待发送数据的数据量信息选择第一数据量信息对应的第一上行资源即可。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上行资源个数除了本例中两个之外还可以为三个甚至更多,在第一上行资源与第一数据量信息一一对应时,第一数据量信息的个数应该与第一上行资源的个数相同。
当第一数据量信息为数据量的数值范围时,即代表通信设备等待发送的数据量在该第一上行资源对应的第一数据量信息表示的数值范围内;当第一数据量信息为具体数值时,即代表通信设备等待发送的数据量与该第一上行资源对应的第一数据量信息表示的数值相同,第一上行资源可以认为是通信设备与网络设备进行通信传输的通道,通信设备在哪一个第一上行资源上发目标信号,即根据该上行资源对应的第一数据量信息判断通信设备待发送数据的情况,从而网络设备分配第二上行资源给通信设备,第二上行资源可以用于该待发送数据的传输。
在本实施例中,通信设备获知基站分配的第一上行资源集合的方式可以是通信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信令,该信令中携带有参数信息,该参数信息用于指示第一上行资源集合中每一个上行资源占用的频域、时域和码域资源中的至少一个,即该第一上行资源集合中每个上行资源在频域上占用的是哪一部分资源、在时域上占用的是哪一部分资源或在码域上占用的是哪一部分资源。同样该参数信息也可以指示第一上行资源集合中每个上行资源在频域上占用的时域、频域和码域资源中至少一个的数量。具体此处不作限定。例如,频域资源为子载波时,该参数信息可以指示第一上行资源集合中每个上行资源占用了多少子载波,也可以指示第一上行资源集合中每个上行资源占用了哪一部分子载波。
在本实施例中,每一个上行资源占用的频域、时域或码域资源也可以是固定不变的或者是系统预置的,当处于这种情况时,则通信设备不需要获取信令确定每个上行资源在频域、时域或码域资源上的资源占用情况。
在本实施例中的信令为网络设备发送给通信设备的信令,用于网络设备与通信设备间的通信,该信令可以为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媒体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层信令或物理层信令,具体此处不作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例如网络设备为通信设备配置了四个第一上行资源S1至S4,指示的数据量范围分别为:
S1:400字节以下,即小于等于(或小于)400字节;
S2:400字节至800字节,即大于(或大于等于)400字节小于等于(或小于)800字节;
S3:800字节至1200字节,即大于(或大于等于)800字节小于等于(或小于)1200字节;
S4:1200字节以上,即大于(或大于等于)1200字节。
信令中一种可能的格式为,(资源S1的配置,400),(资源S2的配置,800),(资源S3的配置,1200),(资源S4的配置,1600),资源Sx的配置即上述第一上行资源集合在时域、频域和码域中至少一个占用的资源情况。信令还可能为其他的格式,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可见信令除了可以指示第一上行资源集合的配置情况,即在时域、频域和码域上的资源占用情况,还可以指示第一数据量信息,即网络设备可以通过发送信令告知通信设备第一数据量信息集合。
在本实施例中,信令可以指示第一上行资源集合中每个上行资源在频域、时域和码域中至少一个的资源占用情况,每个上行资源的资源多少或大小可能有差异,也可能是相同的,例如有两个第一上行资源S1和S2,它们都采用两个序列联合指示,S1的序列组成为序列1+序列2指示一个数据量范围,S2的序列组成为序列2+序列1指示另一个数据量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用第一上行资源集合中每个上行资源也可以用在频域、时域和码域上的资源占用情况指示不同的第一数据量信息时,每个上行资源占用的时域、频域或码域资源不同不代表每个上行资源的资源多少或大小有差异,可能存在第一上行资源集合中,某两个上行资源的占用的资源大小是相同的,但这两个上行资源占用的资源的位置是不同的,例如一个上行资源占用在频域上占用了1-5号位置的5个资源块,另一个上行资源占用6-10号位置的5个资源块。
因此,指示不同数据量范围的上行资源在时域、频域或码域的占用情况可能占用的资源大小相同但占用的资源位置不同,也可能占用的资源大小也不同,具体此处不做限定。例如一个上行资源占用在频域上占用了1-4号位置的4个资源块,另一个上行资源占用6-10号位置的5个资源块。
在本实施例中,时域资源可以为符号、时隙或子帧,频域资源可以为连续或者非连续的子载波、连续或者非连续的物理资源块、频域资源梳齿,码域资源可以为序列。
1、例如下图4(a)所示,通过采用占用的码域资源(如序列)不同表示不同的数据量范围。同样的,也可以采用占用的频域资源(如频域资源梳齿)不同表示不同的数据量范围,还可以采用占用的时域资源(如符号)不同表示不同的数据量范围。可以理解的是,还可以采用同一序列的不同循环位移表示不同的数据量范围。
2、例如下图4(b)所示,通过采用占用的码域资源(如序列)和占用的时域资源(如符号)的组合不同表示不同的数据量范围。同样的,也可以采用占用的时域资源(如符号)和占用的频域资源(如频域资源梳齿)的组合不同表示不同的数据量范围,还可以采用占用的码域资源(如序列)和占用的频域资源(如频域资源梳齿)的组合不同表示不同的数据量范围。
3、例如下图4(c)所示,通过采用占用的码域资源(如序列)、占用的频域资源(如频域资源梳齿)和占用的时域资源(如符号)的组合不同表示不同的数据量范围。
4、例如下图4(d)所示,当通信设备被分配多个时域资源时,可以通过采用在码域上不同序列的组合指示不同的数据量范围,如图所示,小于500的数据量范围由两个序列1组成,[500,1000)的数据量范围由序列1+序列2组成,[1000,2000)的数据量范围序列2+序列1组成,大于或等于2000的数据量范围由2个序列2组成。
在图4(d)所示实施例中,当通信设备被分配多个时域资源时,可以通过采用在码域不同序列的组合指示不同的数据量范围,可以理解的是,当通信设备被分配多个时域资源时,可以通过不同的频域资源、不同的码域资源和不同的频域资源中的至少一个进行组合指示不同的数据量范围指示。
在本实施例中,时域上除了可以用符号指示不同的数据量范围外,也可以用时隙或子帧指示不同的数据量范围。同样的频域上除了可以用梳齿指示不同的数据量范围外,也可以用子载波、物理资源块指示不同的数据量范围,码域上可以用序列指示不同的数据量范围。数据量范围在时域、频域和码域上的具体表示形式还可能包括更多的情况,具体此处不作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通信设备脱离网络设备覆盖后,即通信设备不需要第一上行资源集合进行目标信号传输后,网络设备可以收回这些上行资源。
例如车辆在运动的过程中,可能一段时间处于当前基站的覆盖下,当车辆需要传输的数据为特殊数据(即数据量大,且对时延要求高的数据)时,该车辆与当前基站建立连接后,可以通知基站自己存在特殊数据。则基站为UE分配第一上行资源集合。当UE的业务结束,或者不需要支持这类业务了,或者切换到其它基站的覆盖范围下,可以通知之前的基站,则该基站可以收回这些资源,便于资源的更有效利用。
在本实施例中,当通信设备进行小区间切换时,目标基站为通信设备可以分配新的第一上行资源集合,该第一上行资源集合的配置信息通过当前基站转发给通信设备。
302、通信设备根据第二数据量信息确定第一上行资源。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数据量信息为通信设备待发送数据的数据量信息,第一上行资源属于第一上行资源集合,且与第一数据量信息集合中的第一数据量信息对应,第二数据量信息属于第一数据量信息,因此通信设备能根据自身待发送数据的数据量信息确定第一数据量信息,随后通信设备根据第一数据量信息确定该第一上行资源。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数据量信息可以为第一数据量的数值范围或具体的数值,第二数据量信息也可以为第二数据量的数值范围或具体的数值,第二数据量信息属于第一数据量信息,下面将对第一数据量信息与第二数据量信息的关系进行说明。
1、第二数据量信息为数值范围,第一数据量信息为数值范围,则第二数据量信息的数值范围属于第一数据量信息的数值范围,即第二数据量信息的数值范围包含于第一数据量信息的数值范围内;
2、第二数据量信息为数值,第一数据量信息为数值范围,则第二数据量信息的数值属于第一数据量信息的数值范围,即第二数据量信息的数值包含于第一数据量信息的数值范围内;
3、第二数据量信息为数值,第一数据量信息为数值,第二数据量信息属于第一数据量信息即第二数据量信息的数值与第一数据量信息的数值相同;
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如下情况:
4、第二数据量信息为数值范围,第一数据量信息为数值,这种情况概率很低,且需要满足第一数据量信息集合中每个数据量信息的数值间隔足够大且第二数据量信息的数值范围足够小,还需要满足第一数据量信息的数值属于第二数据量信息的数值范围,即第一数据量信息的数值包含于第二数据量信息的数值范围内例如第二数据量信息为900-1200,第一数据量信息集合中的每个数据量数值为500、1000、1500、2000,很明显通信设备选择1000对应的第一数据量信息。
303、通信设备利用第一上行资源向网络设备发送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通信设备确定第一上行资源后,利用该第一上行资源发送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该信号可以为参考信号,例如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Signal,SRS)、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DMRS)信号,该参考信号用于网络设备对通信设备的上行信道情况进行检测,从而根据检测结果确定通信设备的上行信道情况。
在本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对上行信道质量的检测是对上行信道频域资源质量的检测,例如该上行信道占用10个资源块(resource block,RB),网络设备对资源块进行检测,从中确定质量较好的资源。
在本实施例中,质量好的资源块传输的数据量一般较大,因此网络设备可以将质量好的资源块分配给网络设备使用。
可选地,由于通信设备发送的信号是周期性的,网络设备可以周期性的对第一上行资源集合进行检测,判断该至少一个第一上行资源集合中是否在某一上行资源上存在信号,例如,网络设备可以每1ms对该至少一个第一上行资源检测一次,也可以每5ms对该至少一个第一上行资源检测一次,检测的周期具体此处不作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可选的方式是,在执行301至303的过程中,通信设备可以同步发送SR信息至网络设备,用于告知网络设备,通信设备上存在数据需要发送,通信设备也可以不执行此步骤,也通过该信号的发送来指示通信设备存在待发送数据,具体此处不作限定。
本实施通过第一上行资源集合中每个上行资源与第一数据量信息集合中每个数据量信息的对应关系,使得通信设备根据自身待发送数据的信息确定第一上行资源,并在第一上行资源上发送信号,从而使得网络设备只需要在第一上行资源上接收信号即可确定出通信设备的上行信道情况和第一数据量信息,而不用经过复杂的信令交互过程。
请参照图5,具体的应用场景如下:
用户设备的待发送数据为800字节,基站分配的四个上行资源S1至S4对应的第一数据量信息为500字节以下、500字节至1000字节、1000字节至2000字节、2000字节以上,因此用户设备选择上行资源S2进行信号传输,基站周期性的在S1至S4上进行检测,当发现S2上存在信号时获取该信号,随后利用该信号对通信设备的上行信道质量进行检测,确定通信设备的上行信道情况,同时基站也确定S2对应的数据量信息为500字节到1000字节。随后基站可以根据数据量信息500字节至1000字节和第一上行信道情况为用户设备分配第二上行资源用于该用户设备发送待发送数据。
上面从通信设备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资源请求方法进行叙述,请参照图6,下面从网络设备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说明。
601、网络设备为通信设备分配第一上行资源集合。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上行资源集合除了可以由网络设备分配外,还可以为预先配置的,通信设备需要使用第一上行资源集合时获取该预配置的第一上行资源集合。
在本实施例中,还存在第一数据量信息集合的概念,第一数据量信息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数据量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上行资源集合中包括有至少一个上行资源,该至少一个上行资源中的每个上行资源与该至少一个第一数据量信息中的一个第一数据量信息对应,例如:X第一个上行资源与X个第一数据量信息一一对应。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数据量信息可以与第一上行资源为唯一对应的关系外,在实际应用中,第一数据量信息还可以对应多个第一上行资源。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数据量信息为第一数据量的范围或数值,第一数据量信息并不代表第一上行资源可以发送的数据量。第一数据量信息可以是第一上行资源的一个标识,通信设备使用了某一个第一上行资源,网络设备确定该第一上行资源并找到该第一上行资源对应的标识,即该第一数据量信息,该第一数据量信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表示通信设备待发送数据的情况,网络设备虽然无法获知通信设备具体的待发送数据的信息,但可以获知该第一数据量的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数据量信息集合可以由网络设备给通信设备分配第一上行资源集合时一起分配,第一数据量信息集合也可以与第一上行资源集合分别分配,也可以由系统设置第一数据量信息集合,然后通信设备事先获取,第一数据量信息集合也可以在协议中事先规定好,是固定不变的,即第一数据量信息集合指示的数据量信息是固定不变的,但是第一数据量信息集合与第一上行资源集合的对应关系可以改变,第一数据量信息的获取方式具体此处不作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至少一个第一上行资源中每个上行资源与至少一个第一数据量信息中每个数据量信息是一一对应的,但是其对应关系不是固定的可以随时改变,具体例子与实施例步骤301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通信设备获知基站分配的第一上行资源集合的方式与实施例步骤301类似,具体此处不再赘述。
当第一数据量信息为数据量的数值范围时,即代表通信设备等待发送的数据量在该第一上行资源对应的第一数据量信息表示的数值范围内;当第一数据量信息为具体数值时,即代表通信设备等待发送的数据量与该第一上行资源对应的第一数据量信息表示的数值相同,第一上行资源集合可以认为是通信设备与网络设备进行通信传输的通道,通信设备在哪一个第一上行资源上发目标信号,即根据该上行资源对应的第一数据量信息判断通信设备待发送数据的情况。
在本实施例中的信令为网络设备发送给通信设备的信令,用于网络设备与通信设备间的通信,该信令可以为RRC、MAC层信令或物理层信令,该信令还可以为其他信令,具体此处不作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RRC信令的表示方式与实施例步骤301类似,具体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信令可以指示第一上行资源集合中每个上行资源在频域、时域和码域中至少一个的资源占用情况,每个上行资源的资源多少或大小可能有差异。第一上行资源集合中每个上行资源也可以占用不同的资源类型指示不同的第一数据量信息,例如占用码域资源时,通过占用码序列1或码序列2表示不同的数据量信息,从而构成第一数据量信息集合。
在本实施例中,时域资源可以为符号、时隙或子帧,频域资源可以为连续或者非连续的子载波、连续或者非连续的物理资源块、频域资源梳齿,码域资源可以为序列。
在本实施例中,用不同的时域、频域和码域资源中的至少一个表示不同的数据量信息的方式与实施例步骤301类似,具体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通信设备脱离网络设备覆盖区后,即通信设备不需要第一上行资源集合进行信号传输后,网络设备可以收回这些上行资源。
在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步骤301类似,当通信设备进行小区切换时网络设备收回第一上行资源集合。
602、当网络设备确定第一上行资源上存在通信设备发送的信号时,网络设备确定第一上行资源对应的第一数据量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上行资源属于第一上行资源集合包括的至少一个上行资源,第一数据量信息属于第一数据量信息集合中的至少一个数据量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发现第一上行资源上存在信号时,确定出该第一上行资源对应的第一数据量信息,该第一数据量信息是由通信设备根据第二数据量信息确定的,第二数据量信息指示了通信设备自身待发送数据的数据量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数据量信息可以为第二数据量的数值范围或数值与第一数据量信息可以为第一数据量的数值范围或数值,第二数据量信息与第一数据量信息的关系与实施例步骤302类似,具体此处不再赘述。
603、网络设备根据信号确定通信设备的上行信道情况。
在本实施例中,信号可以为参考信号,用于网络设备确定通信设备的上行信道情况,参考信号类似于具体确定方式和实施例步骤303类似,具体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由于通信设备发送信号是周期性的,网络设备可以周期性的对第一上行资源集合进行检测,判断该至少一个第一上行资源中是否在某一上行资源上存在信号,例如,网络设备可以每1ms对该至少一个第上行资源检测一次,也可以每5ms对该至少一个第上行资源检测一次,检测的周期具体此处不作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可选的方式是,在执行601至603的过程中,通信设备可以同步发送SR信息至网络设备,用于告知网络设备,通信设备上存在数据需要发送,通信设备也可以不执行此步骤,也通过该信号的发送来指示通信设备存在待发送数据,具体此处不作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只需要在第一上行资源上接收信号即可确定出通信设备的上行信道情况和第一数据量信息,而不用经过复杂的信令交互过程。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接收信号后会根据该信号为通信设备分配第二上行资源,用于通信设备发送待发送数据,请参照图7,下面进行说明。
701、通信设备获取网络设备分配的第一上行资源集合;
702、通信设备根据第二数据量信息确定第一上行资源;
703、通信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信号;
通信设备利用第一上行资源向网络设备发送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实施例步骤701至703与图3所示实施例步骤301至303类似,具体此处不再赘述。
704、当网络设备确定第一上行资源上存在通信设备发送的信号时,网络设备确定第一上行资源对应的第一数据量信息;
在本实施例,实施例步骤704与705的执行没有必要的先后顺序,可以先执行实施例步骤704,也可以先执行实施例步骤705,具体此处不作限定。
705、网络设备根据信号确定通信设备的上行信道情况;
在本实施例中,实施例步骤704至705与图6所示实施例步骤602至603类似,具体此处不再赘述。
706、网络设备根据上行信道情况和第一数据量信息为通信设备分配第二上行资源;
在本实施例中,网络设备根据待发送数据的数据量范围和上行信道情况给通信设备分配第二上行资源,并告诉通信设备第二上行资源的信息,例如:告诉通信设备第二上行资源的起点,以及第二上行资源可以传输的数据长度等信息。
网络设备根据第一数据量信息判断大概需要给通信设备分配多少上行资源,同时结合通信设备的上行资源情况(例如考虑通信设备的上行资源是否被占用,在频域上哪些上行资源质量较好)确定最终给通信设备分配的上行资源。
网络设备得到上行信道情况后,由于质量好的上行资源,一般可以传输更多的数据,因此网络设备可以将质量好的第二上行资源分配给通信设备使用。
在本实施例中,网络设备为通信设备分配的第一上行资源在频域、时域或码域上的资源占用情况具体此处不作限定。例如可以在多个时域资源中分别占用不同的频域资源,如一共有50个物理资源块,在符号1占用了前25个物理资源块,而在符号2占用了后25个物理资源块。通信设备在两个符号的资源均需要发送信号。网络设备通过两个符号的信号可以获知所有频域资源的信道情况,进而可以从中为通信设备分配第二上行资源。
在本实施例中,在多个符号上分配的频域资源的并集也可以仅为全部频域资源的一部分,上行信道的情况主要是频域资源的情况,信号占用了较多的频域带宽,则基站知道更多的频域资源的情况,如果信号仅占用了一部分频域带宽,其余的频域资源情况不知道,则基站可以仅在知道的频域资源中为UE分配频域资源情况较好的第二上行资源。在这种情况下,第一上行资源集合和第二上行资源可能占用相同的频域资源,但是第一上行资源集合与第二上行资源占用的时域资源是不同的,被第一上行资源集合占用了的时域资源不能被第二上行资源占用。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上行资源在时域、频域或码域上占用的资源形式具体此处不作限定,例如,基站分配了一个第一上行资源给UE,该资源时域上占用了两个符号,每个符号上各占用了频域上的一半频域资源。则UE可以在该资源上发送信号,相同的内容可以在两个符号上传输两次。一方面,当要传输的信息内容较少时,在一个符号上用更少的频域资源可以减少浪费,同时通过传输多次的方式可以进一步提升传输内容的可靠性。基站根据UE在两个符号上发送的信号可以获知UE上行信道的状况,进而为UE分配上行资源。
707、通信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待发送数据。
通信设备利用第二上行资源向网络设备发送待发送数据。
需要补充的是,一种可能的情况为,通信设备只告知网络设备自己存在数据需要发送,但是不说明需要发送的数据量的多少,这种情况下,第一上行资源集合的数目为一个,当通信设备在该第一上行资源上发送信号时,网络设备即可知道通信设备上存在待发送数据,但是无法获知待发送数据的具体情况。随后,网络设备根据该信号知道通信设备上存在待发送数据,从而为通信设备再分配一次上行资源,用于通信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BSR信息,同样的,网络设备根据该信号获知通信设备的上行信道情况以及根据BSR信息知道通信设备待发送数据的数据量信息。进而,网络设备根据该上行信道情况和待发送数据的数据量信息为通信设备分配上行资源用于发送该待发送数据。
在本实施例,介绍了网络设备根据该通信设备的上行信道情况和第一数据量信息为通信设备分配第二上行资源来发送该待发送数据,增加了本方案的实用性和完整性。
上述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以根据通信设备的上行信道情况和第一数据量信息为通信设备分配上行资源,即网络设备采用了调度方式为通信设备分配资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减少了信令交互流程。需要说明的是,网络设备根据通信设备的信息为通信设备分配资源的方式还可以利用非调度资源获取通信设备的信息后再采用调度方式为通信设备分配上行资源,请参照图8,下面进行说明。
使用非调度方式进行数据传输时,由于V2X数据量大,需要网络设备分配大量的非调度资源用于数据传输,分配的非调度资源是固定的,一旦分配不容易改变,一旦这些资源未被利用,即一个或多个UE均无数据传输,将造成巨大的浪费。本实施例通过根据通信设备的待发送数据量信息和上行信道情况,灵活进行上行资源分配,即对后续用于数据传输的资源按照调度方式进行分配给通信设备使用,避免了资源浪费。
请参照图8,下面将进行说明。
801、通信设备获取网络设备分配的非调度资源。
通信设备与网络设备使用非调度资源进行数据传输,非调度资源可以由多个通信设备共享,也可以由一个通信设备单独使用,具体此处不作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分配非调度资源的方式是灵活的,由网络设备自行配置。不同的时刻,网络设备覆盖下可以资源数目可能发生变化,则网络设备可以采用更加灵活的方式配置非调度资源的个数。如当网络中有较多空闲资源时,则网络设备可以为通信设备配置较多的非调度资源,则有更少的通信设备共享相同的非调度资源,可以减少碰撞;反之,网络设备可以配置较少的资源,则更多的通信设备共享相同的非调度资源,可以减少资源的开销。需要说明的是,网络设备自己确定需要分配多少非调度资源、每个资源上有哪些通信设备共享等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该非调度资源的使用方式,如参考信号的位置等相关参数,数据的调制编码方式,传输块大小等提前配置好,网络设备在分配非调度资源时,可以将该资源使用方式信息通知给通信设备。通信设备存在数据待发送时,即根据提前配置的资源使用方式信息在该资源上发送目标信息和参考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非调度资源仅用于传输SR信息或BSR信息,因此只需要分配较少的非调度资源。
在本实施例中,当非调度资源由一个通信设备独享时,网络设备只要在非调度资源上收到信号或数据即可确定该信号或数据为该通信设备发送。当非调度资源由多个通信设备共享时,当某个通信设备使用该非调度资源进行数据或信号传输时,进一步还需要发送自身的身份标识(identification,ID)至网络设备,以便网络设备确定收到的信号或数据来自哪一个通信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当没有通信设备使用该非调度资源时,网络设备可以收回非调度资源,防止资源浪费。例如车辆在运动的过程中,可能一段时间处于当前基站的覆盖下,当车辆需要传输的数据为特殊数据(即数据量大,且对时延要求高的数据)时,该车辆与当前基站建立连接后,可以通知基站自己存在特殊数据。则基站为UE分配非调度资源。当UE的业务结束,或者不需要支持这类业务了,或者切换到其它基站的覆盖范围下,可以通知之前的基站,则该基站可以收回这些非调度资源,便于资源的更有效利用。
在本实施例中,非调度资源在时域、频域或码域上占用的资源形式具体此处不作限定,例如,基站分配了一个非调度的资源给UE,该资源时域上占用了两个符号,每个符号上各占用了频域上的一半频域资源。则UE可以在该资源上发送上行资源请求(如BSR),相同的内容可以在两个符号上传输两次。一方面,当要传输的信息内容较少时,在一个符号上用更少的频域资源可以减少浪费,同时通过传输多次的方式可以进一步提升传输内容的可靠性。基站根据UE在该资源上发送的上行资源请求可以获知UE的待发送数据量信息,根据UE在两个符号上发送的参考信号可以获知UE上行信道的状况,进而为UE分配上行资源。
在本实施例中,网络设备为通信设备分配的非调度资源的多少可以由网络设备自行确定,具体此处不作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网络设备为通信设备分配的非调度资源在频域、时域或码域上的资源占用情况具体此处不作限定。例如可以在多个时域资源中分别占用不同的频域资源,如一共有50个物理资源块,在符号1占用了前25个物理资源块,而在符号2占用了后25个物理资源块。通信设备在两个符号的资源均需要发送目标信息和参考信号。网络设备通过两个符号的参考信号可以获知所有频域资源的信道情况,进而可以从中为通信设备分配第二上行资源。
在本实施例中,在多个符号上分配的频域资源的并集也可以仅为全部频域的一部分。
上行信道的情况主要是频域资源的情况,信号占用了较多的频域带宽,则基站知道更多的频域资源的情况,如果信号仅占用了一部分频域带宽,其余的频域资源情况不知道,则基站可以仅在知道的频域资源中为UE分配频域资源情况较好的第二上行资源。在这种情况下,非调度资源和网络设备后续分配用于通信设备发送待发送数据的资源可能占用相同的频域资源,但是这两种资源占用的时域资源是不同的,被非调度资源占用了的时域资源不能被占用通信设备发送待发送数据的资源占用。
802、通信设备利用非调度资源发送目标信息和参考信号至网络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该参考信号用于网络设备确定通信设备的上行信道状况,且用于网络设备对目标信息进行解调得到通信设备的待发送数据的数据量信息。
相比于现有技术用非调度资源传输大数据量的待发送数据造成资源浪费的情况,本实施例中目标通信设备只利用非调度资源发送目标信息和参考信号至网络设备,网络设备能根据目标信息和参考信号分配上行资源用于待发送数据的传输,减少了上行资源的浪费。
在本实施例中,目标信息可以为BSR信息,用于指示待发送数据的数据量范围。
在本实施中,参考信号可以为SRS信号或DMRS信号,网络设备根据参考信号确定通信设备的上行信道状况的方式与上述实施例步骤303类似,具体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对上行信道质量的检测是对上行信道频域资源质量的检测,检测的方式也是周期性检测,与上述实施例步骤303类似,具体此处不再赘述。
803、网络设备根据参考信号确定通信设备的上行信道状况,且利用参考信号对目标信息进行解调得到通信设备的待发送数据的数据量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参考信号除了用于网络设备确定该上行信道情况外,还用于对该目标信息对应的数据包进行解调,从而确定该目标信息中携带的与BSR对应的待发送数据的数据量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随后网络设备可以根据通信设备的上行信道情况和该待发送数据的数据量信息为通信设备分配上行资源。
在本实施例中,网络设备根据通信设备的上行信道情况和该待发送数据的数据量信息为通信设备分配上行资源的方式与上述实施例步骤707中网络设备根据上行信道情况和第一数据量信息为通信设备分配第二上行资源的方式类似,具体此处不再赘述。
一种可选的方式,在本实施例中,通信设备可以既发送调度请求SR信息也发送BSR信息至网络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一种可能的情况为,通信设备只向网络设备发送SR信息,即网络设备只知道通信设备上存在待发送数据,但是无法获知待发送数据的具体情况。随后,同样的,参考信号于对该SR信息对应的数据包进行解调,从而确定该SR信息中携带网络设备存在待发送数据的消息,并为网络设备分配上行资源,用于网络设备发送BSR信息,网络设备根据该参考信号获知通信设备的上行信道情况,并根据BSR信息获知通信设备的待发送数据的数据量范围。
在本实施中,介绍了通信设备利用非调度资源向网络设备发送目标信息和参考信号,以使得网络设备根据参考信号确定通信设备的上行信道状况,且利用参考信号对目标信息进行解调得到通信设备的待发送数据的数据量信息,使用非调度资源直接进行信号传输本身可以避免复杂的信令交互,同时网络设备还可以通过通信设备的上行信道状况和待发送数据的数据量信息作为为通信设备分配后续上行资源的依据,避免了资源的浪费。
上面从一种资源请求方法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了叙述,请参照图9,下面将从通信设备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说明。
第一获取单元901,用于获取网络设备分配的第一上行资源集合,所述第一上行资源集合包括至少一个上行资源,所述至少一个上行资源中的一个上行资源与第一数据量信息集合中的至少一个数据量信息中的一个数据量信息对应,所述第一数据量信息集合包括至少一个数据量信息;
确定单元902,用于根据第二数据量信息确定第一上行资源,所述第二数据量信息为所述通信设备待发送数据的数据量信息,所述第一上行资源属于所述第一上行资源集合包括的至少一个上行资源,所述第二数据量信息对应的数据量属于第一数据量信息对应的数据量,所述第一数据量信息属于所述第一数据量信息集合中的至少一个数据量信息,所述第一上行资源与所述第一数据量信息对应;
第一发送单元903,用于利用所述第一上行资源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信号,所述信号用于所述网络设备确定所述通信设备的上行信道情况。
本实施通过第一上行资源集合中每个上行资源与第一数据量信息集合中每个数据量信息的对应关系,使得网络设备根据自身待发送数据的信息确定第一上行资源,并在第一上行资源上发送信号,从而使得网络设备只需要在第一上行资源上接收信号即可确定出通信设备的上行信道情况和第一数据量信息,而不用经过复杂的信令交互过程。
在本实施例中,通信设备获取网络设备分配的第一上行资源集合的方式可以是发送信令,请参照图10,下面将进行说明。
第一获取单元1001,用于获取网络设备分配的第一上行资源集合,所述第一上行资源集合包括至少一个上行资源,所述至少一个上行资源中的一个上行资源与第一数据量信息集合中的至少一个数据量信息中的一个数据量信息对应,所述第一数据量信息集合包括至少一个数据量信息;
确定单元1003,用于根据第二数据量信息确定第一上行资源,所述第二数据量信息为所述通信设备待发送数据的数据量信息,所述第一上行资源属于所述第一上行资源集合包括的至少一个上行资源,所述第二数据量信息对应的数据量属于第一数据量信息对应的数据量,所述第一数据量信息属于所述第一数据量信息集合中的至少一个数据量信息,所述第一上行资源与所述第一数据量信息对应;
第一发送单元1004,用于利用所述第一上行资源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信号,所述信号用于所述网络设备确定所述通信设备的上行信道情况。
其中,第一获取单元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10011,用于根据第二数据量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数据量信息;
第二确定模块1001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数据量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上行资源。
其中,确定单元包括:
接收模块10031,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信令;
第三确定模块10032,用于根据所述信令确定所述第一上行资源集合。
其中,第三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子模块100321,用于根据所述信令中携带的参数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上行资源集合,所述参数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上行资源集合中每个上行资源占用的频域、时域和码域资源中的至少一个。
通信设备还包括:
第二获取单元1005,用于获取所述网络设备分配的第二上行资源;
第二发送单元1006,用于利用所述第二上行资源发送所述待发送数据。
所述通信设备还包括:
第三获取单元1002,用于获取所述网络设备分配的所述第一数据量信息集合。
在本实施例中,对通信设备获取网络设备分配的第一上行资源集合的方式进行了叙述,也对第一上行资源集合的分配和第二上行资源的分配进行了说明,增加了方案的可实施性。
上面图9和图10从通信设备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了叙述,请参照图11,下面将从网络设备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说明。
第一分配单元1101,用于为通信设备分配第一上行资源集合,所述第一上行资源集合包括至少一个上行资源,所述至少一个上行资源中的一个上行资源与第一数据量信息集合中的至少一个数据量信息中的一个数据量信息对应,所述第一数据量信息集合包括至少一个数据量信息;
第一确定单元1102,用于当确定第一上行资源上存在所述通信设备发送的信号时,确定所述第一上行资源对应的第一数据量信息,所述第一上行资源属于所述第一上行资源集合包括的至少一个上行资源,所述第一数据量信息属于所述第一数据量信息集合中的至少一个数据量信息,所述第二数据量信息对应的数据量属于第一数据量信息对应的数据量,所述第二数据量信息为所述通信设备待发送数据的数据量信息;
第二确定单元1103,用于根据所述信号确定所述通信设备的上行信道情况。
在本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只需要在第一上行资源上接收信号即可确定出通信设备的上行信道情况和第一数据量信息,而不用经过复杂的信令交互过程。
在本实施例中,目标信号可以为SRS或DMRS信号,网络设备可以利用SRS或DMRS信号对所述通信设备的上行信道质量进行检测,请参照图12,下面将进行说明。
第一分配单元1201,用于为通信设备分配第一上行资源集合,所述第一上行资源集合包括至少一个上行资源,所述至少一个上行资源中的一个上行资源与第一数据量信息集合中的至少一个数据量信息中的一个数据量信息对应,所述第一数据量信息集合包括至少一个数据量信息;
第一确定单元1203,用于当确定第一上行资源上存在所述通信设备发送的信号时,确定所述第一上行资源对应的第一数据量信息,所述第一上行资源属于所述第一上行资源集合包括的至少一个上行资源,所述第一数据量信息属于所述第一数据量信息集合中的至少一个数据量信息,所述第二数据量信息对应的数据量属于第一数据量信息对应的数据量,所述第二数据量信息为所述通信设备待发送数据的数据量信息;
第二确定单元1204,用于根据所述信号确定所述通信设备的上行信道情况。
其中,第二确定单元包括:
检测模块12041,用于利用SRS或DMRS对所述通信设备的上行信道质量进行检测;
确定模块12042,用于根据检测结果确定所述通信设备的上行信道情况。
通信设备还包括:
第二分配单元1205,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数据量信息和所述上行信道情况为所述通信设备分配第二上行资源,所述第二上行资源用于发送所述待发送数据。
其中,第一分配单元包括:
发送模块12011,用于发送信令至所述通信设备,所述信令用于所述通信设备确定所述第一上行资源集合。
通信设备还包括:
第三分配单元1202,用于为所述通信设备分配所述第一数据量信息集合。
在本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以利用SRS或DMRS信号对所述通信设备的上行信道质量进行检测,从而获取通信设备的上行信道情况,增加了方案的可实施性。
在本实施例中,说明了背景参数和目标参数的用途,增加了方案的多样性。
请参照图13,对通信设备的一种实体结构图进行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如图13所示,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申请实施例相关的部分,具体技术细节未揭示的,请参照本申请实施例方法部分。以通信设备为手机为例:
图13示出的是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相关的手机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参考图13,手机包括:射频(radio frequency,RF)电路1310、存储器1320、输入单元1330、显示单元1340、传感器1350、音频电路1360、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模块1370、处理器1380、以及电源1390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3中示出的手机结构并不构成对手机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下面结合图13对手机的各个构成部件进行具体的介绍:
RF电路1310可用于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特别地,将基站的下行信息接收后,给处理器1380处理;另外,将设计上行的数据发送给基站。通常,RF电路1310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amplifier,LNA)、双工器等。此外,RF电路1310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与网络和其他设备通信。上述无线通信可以使用任一通信标准或协议,包括但不限于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eneral packet radioservice,GPRS)、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电子邮件、短消息服务(short messaging service,SMS)等。
存储器1320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138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320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手机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1320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手机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存储器132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输入单元1330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手机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具体地,输入单元1330可包括触控面板133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1332。触控面板1331,也称为触摸屏,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控面板1331上或在触控面板1331附近的操作),并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式驱动相应的连接装置。可选的,触控面板133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中,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从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处理器1380,并能接收处理器1380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触控面板1331。除了触控面板1331,输入单元1330还可以包括其他输入设备1332。具体地,其他输入设备133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显示单元1340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手机的各种菜单。显示单元1340可包括显示面板1341,可选的,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liquidcrystal 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1341。进一步的,触控面板1331可覆盖显示面板1341,当触控面板1331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后,传送给处理器1380以确定触摸事件的类型,随后处理器1380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显示面板1341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虽然在图13中,触控面板1331与显示面板1341是作为两个独立的部件来实现手机的输入和输入功能,但是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触控面板1331与显示面板1341集成而实现手机的输入和输出功能。
手机还可包括至少一种传感器1350,比如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以及其他传感器。具体地,光传感器可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及接近传感器,其中,环境光传感器可根据环境光线的明暗来调节显示面板1341的亮度,接近传感器可在手机移动到耳边时,关闭显示面板1341和/或背光。作为运动传感器的一种,加速计传感器可检测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可用于识别手机姿态的应用(比如横竖屏切换、相关游戏、磁力计姿态校准)、振动识别相关功能(比如计步器、敲击)等;至于手机还可配置的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等其他传感器,在此不再赘述。
音频电路1360、扬声器1361,传声器1362可提供用户与手机之间的音频接口。音频电路1360可将接收到的音频数据转换后的电信号,传输到扬声器1361,由扬声器1361转换为声音信号输出;另一方面,传声器1362将收集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由音频电路1360接收后转换为音频数据,再将音频数据输出处理器1380处理后,经RF电路1310以发送给比如另一手机,或者将音频数据输出至存储器1320以便进一步处理。
WiFi属于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手机通过WiFi模块1370可以帮助用户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和访问流式媒体等,它为用户提供了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虽然图13示出了WiFi模块1370,但是可以理解的是,其并不属于手机的必须构成,完全可以根据需要在不改变申请的本质的范围内而省略。
处理器1380是手机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手机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320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320内的数据,执行手机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手机进行整体监控。可选的,处理器138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
优选的,处理器138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380中。
手机还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1390(比如电池),优选的,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138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
尽管未示出,手机还可以包括摄像头、蓝牙模块等,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通信设备所包括的处理器1380还具有以下功能:
获取网络设备分配的第一上行资源集合,所述第一上行资源集合包括至少一个上行资源,所述至少一个上行资源中的一个上行资源与第一数据量信息集合中的至少一个数据量信息中的一个数据量信息对应,所述第一数据量信息集合包括至少一个数据量信息;
根据第二数据量信息确定第一上行资源,所述第二数据量信息为所述通信设备待发送数据的数据量信息,所述第一上行资源属于所述第一上行资源集合包括的至少一个上行资源,所述第二数据量信息对应的数据量属于第一数据量信息对应的数据量,所述第一数据量信息属于所述第一数据量信息集合中的至少一个数据量信息,所述第一上行资源与所述第一数据量信息对应;
利用所述第一上行资源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信号,所述信号用于所述网络设备确定所述通信设备的上行信道情况。
上述实施例中由通信设备所执行的步骤可以基于该图13所示的通信设备结构。
请参照图13,对通信设备的一种实体结构图进行说明。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示意图,该网络设备1400包括浏览器,该网络设备1400可因配置或性能不同而产生比较大的差异,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s,CPU)1422(例如,一个或一个以上处理器)和存储器1432,一个或一个以上存储应用程序1442或数据1444的存储介质1430(例如一个或一个以上海量存储设备)。其中,存储器1432和存储介质1430可以是短暂存储或持久存储。存储在存储介质1430的程序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模块(图示没标出),每个模块可以包括对网络设备中的一系列指令操作。更进一步地,中央处理器1422可以设置为与存储介质1430通信,在网络设备1400上执行存储介质1430中的一系列指令操作。
该中央处理器1422可以根据指令操作执行如下步骤:
为通信设备分配第一上行资源集合,所述第一上行资源集合包括至少一个上行资源,所述至少一个上行资源中的一个上行资源与第一数据量信息集合中的至少一个数据量信息中的一个数据量信息对应,所述第一数据量信息集合包括至少一个数据量信息;
当确定第一上行资源上存在所述通信设备发送的信号时,确定所述第一上行资源对应的第一数据量信息,所述第一上行资源属于所述第一上行资源集合包括的至少一个上行资源,所述第一数据量信息属于所述第一数据量信息集合中的至少一个数据量信息,所述第二数据量信息对应的数据量属于第一数据量信息对应的数据量,所述第二数据量信息为所述通信设备待发送数据的数据量信息;
根据所述信号确定所述通信设备的上行信道情况。
上述实施例中由网络设备所执行的步骤可以基于该图14所示的网络设备结构。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本地客户端,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图3和图6至图8各个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39)

1.一种上行资源请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信设备获取网络设备分配的第一上行资源集合,所述第一上行资源集合包括至少一个上行资源,所述至少一个上行资源中的一个上行资源与第一数据量信息集合中的至少一个数据量信息中的一个数据量信息对应,所述第一数据量信息集合包括至少一个数据量信息;
所述通信设备根据第二数据量信息确定第一上行资源,所述第二数据量信息为所述通信设备待发送数据的数据量信息,所述第一上行资源属于所述第一上行资源集合包括的至少一个上行资源,所述第二数据量信息对应的数据量属于第一数据量信息对应的数据量,所述第一数据量信息属于所述第一数据量信息集合中的至少一个数据量信息,所述第一上行资源与所述第一数据量信息对应;
所述通信设备利用所述第一上行资源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信号,所述信号用于所述网络设备确定所述通信设备的上行信道情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根据第二数据量信息确定第一上行资源包括:
所述通信设备根据第二数据量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数据量信息;
所述通信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数据量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上行资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量信息对应的数据量为第一数据量对应的数值,所述第二数据量信息对应的数据量为第二数据量的对应的数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量信息对应的数据量为第一数据量对应的数值范围,所述第二数据量信息对应的数据量为第二数据量对应的数值范围。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获取网络设备分配的第一上行资源集合包括:
所述通信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信令;
所述通信设备根据所述信令确定所述第一上行资源集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根据所述信令确定所述第一上行资源集合包括:
所述通信设备根据所述信令中携带的参数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上行资源集合,所述参数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上行资源集合中每个上行资源占用的频域、时域和码域资源中的至少一个。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令包括:
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媒体访问控制MAC层信令或物理层信令。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利用第一上行资源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目标信号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通信设备获取所述网络设备分配的第二上行资源;
所述通信设备利用所述第二上行资源发送所述待发送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根据第二数据量信息确定第一上行资源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通信设备获取所述网络设备分配的所述第一数据量信息集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量信息为根据频域资源信息、时域资源信息和码域资源信息中的至少一个信息确定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频域资源信息包括频域资源梳齿的信息,所述时域资源信息包括时域符号的信息,所述码域资源信息包括码序列的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包括:
探测参考信号SRS或解调参考信号DMRS,所述探测参考信号SRS或所述解调参考信号DMRS用于所述网络设备确定所述通信设备的上行信道情况。
13.一种上行资源请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设备为通信设备分配第一上行资源集合,所述第一上行资源集合包括至少一个上行资源,所述至少一个上行资源中的一个上行资源与第一数据量信息集合中的至少一个数据量信息中的一个数据量信息对应,所述第一数据量信息集合包括至少一个数据量信息;
当所述网络设备确定第一上行资源上存在所述通信设备发送的信号时,所述网络设备确定所述第一上行资源对应的第一数据量信息,所述第一上行资源属于所述第一上行资源集合包括的至少一个上行资源,所述第一数据量信息属于所述第一数据量信息集合中的至少一个数据量信息,所述第二数据量信息对应的数据量属于第一数据量信息对应的数据量,所述第二数据量信息为所述通信设备待发送数据的数据量信息;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信号确定所述通信设备的上行信道情况。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包括:
探测参考信号SRS或解调参考信号DMRS。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信号确定所述通信设备的上行信道情况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利用所述SRS或所述DMRS对所述通信设备的上行信道质量进行检测;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检测结果确定所述通信设备的上行信道情况。
16.根据权利要求13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数据量信息和所述上行信道情况为所述通信设备分配第二上行资源,所述第二上行资源用于发送所述待发送数据。
17.根据权利要求13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为通信设备分配第一上行资源集合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发送信令至所述通信设备,所述信令用于所述通信设备确定所述第一上行资源集合。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令包括:携带参数信息的信令,所述参数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上行资源集合中每个上行资源占用的频域、时域和码域资源中的至少一个。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令包括:
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媒体访问控制MAC层信令或物理层信令。
20.根据权利要求13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量信息为根据频域资源信息、时域资源信息和码域资源信息中的至少一个信息确定的。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频域资源信息包括频域资源梳齿的信息,所述时域资源信息包括时域符号的信息,所述码域资源信息包括码序列的信息。
22.根据权利要求13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通信设备分配所述第一数据量信息集合。
23.根据权利要求13或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量信息对应的数据量为第一数据量对应的数值,所述第二数据量信息对应的数据量为第二数据量的对应的数值。
24.根据权利要求13或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量信息对应的数据量为第一数据量对应的数值范围,所述第二数据量信息对应的数据量为第二数据量对应的数值范围。
25.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网络设备分配的第一上行资源集合,所述第一上行资源集合包括至少一个上行资源,所述至少一个上行资源中的一个上行资源与第一数据量信息集合中的至少一个数据量信息中的一个数据量信息对应,所述第一数据量信息集合包括至少一个数据量信息;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第二数据量信息确定第一上行资源,所述第二数据量信息为所述通信设备待发送数据的数据量信息,所述第一上行资源属于所述第一上行资源集合包括的至少一个上行资源,所述第二数据量信息对应的数据量属于第一数据量信息对应的数据量,所述第一数据量信息属于所述第一数据量信息集合中的至少一个数据量信息,所述第一上行资源与所述第一数据量信息对应;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利用所述第一上行资源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信号,所述信号用于所述网络设备确定所述通信设备的上行信道情况。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获取单元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第二数据量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数据量信息;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数据量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上行资源。
27.根据权利要求25或26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信令;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信令确定所述第一上行资源集合。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信令中携带的参数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上行资源集合,所述参数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上行资源集合中每个上行资源占用的频域、时域和码域资源中的至少一个。
29.根据权利要求25或26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还包括: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网络设备分配的第二上行资源;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利用所述第二上行资源发送所述待发送数据。
30.根据权利要求25或26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还包括:
第三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网络设备分配的所述第一数据量信息集合。
31.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分配单元,用于为通信设备分配第一上行资源集合,所述第一上行资源集合包括至少一个上行资源,所述至少一个上行资源中的一个上行资源与第一数据量信息集合中的至少一个数据量信息中的一个数据量信息对应,所述第一数据量信息集合包括至少一个数据量信息;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当确定第一上行资源上存在所述通信设备发送的信号时,确定所述第一上行资源对应的第一数据量信息,所述第一上行资源属于所述第一上行资源集合包括的至少一个上行资源,所述第一数据量信息属于所述第一数据量信息集合中的至少一个数据量信息,所述第二数据量信息对应的数据量属于第一数据量信息对应的数据量,所述第二数据量信息为所述通信设备待发送数据的数据量信息;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信号确定所述通信设备的上行信道情况。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单元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利用SRS或DMRS对所述通信设备的上行信道质量进行检测;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检测结果确定所述通信设备的上行信道情况。
33.根据权利要求31或32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还包括:
第二分配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数据量信息和所述上行信道情况为所述通信设备分配第二上行资源,所述第二上行资源用于发送所述待发送数据。
34.根据权利要求31或32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配单元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发送信令至所述通信设备,所述信令用于所述通信设备确定所述第一上行资源集合。
35.根据权利要求31或32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还包括:
第三分配单元,用于为所述通信设备分配所述第一数据量信息集合。
36.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收发器、处理器以及总线系统;
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和指令;
所述收发器用于在所述处理器的控制下接收或发送信息;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程序;
所述总线系统用于连接所述存储器、所述收发器以及所述处理器,以使所述存储器、所述收发器以及所述处理器进行通信;
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程序指令,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7.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收发器、处理器以及总线系统;
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和指令;
所述收发器用于在所述处理器的控制下接收或发送信息;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程序;
所述总线系统用于连接所述存储器、所述收发器以及所述处理器,以使所述存储器、所述收发器以及所述处理器进行通信;
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程序指令,执行如权利要求13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上述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上行资源请求方法。
3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上述权利要求13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上行资源请求方法。
CN201711499006.8A 2017-12-29 2017-12-29 一种上行资源请求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Active CN1099954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99006.8A CN109995490B (zh) 2017-12-29 2017-12-29 一种上行资源请求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99006.8A CN109995490B (zh) 2017-12-29 2017-12-29 一种上行资源请求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95490A true CN109995490A (zh) 2019-07-09
CN109995490B CN109995490B (zh) 2021-01-29

Family

ID=671102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499006.8A Active CN109995490B (zh) 2017-12-29 2017-12-29 一种上行资源请求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99549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74621A (zh) * 2022-01-10 2022-04-19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微电子电路封装测试结果的远程传输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72944A (zh) * 2008-04-29 2009-11-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中资源选择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02158932A (zh) * 2010-02-12 2011-08-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竞争的上行发送方法和系统
US20130182623A1 (en) * 2012-01-17 2013-07-18 Renesas Mobil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cheduling an uplink data transmission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72944A (zh) * 2008-04-29 2009-11-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中资源选择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02158932A (zh) * 2010-02-12 2011-08-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竞争的上行发送方法和系统
US20130182623A1 (en) * 2012-01-17 2013-07-18 Renesas Mobil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cheduling an uplink data transmission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74621A (zh) * 2022-01-10 2022-04-19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微电子电路封装测试结果的远程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4374621B (zh) * 2022-01-10 2023-09-12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微电子电路封装测试结果的远程传输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95490B (zh) 2021-01-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40479B (zh) 一种用于监听pdcch的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CN108616922B (zh) 一种免授权资源分配的方法、用户设备以及网络设备
CN110972102A (zh) 资源选择方法及终端
CN109392151A (zh) 一种确定pdcch搜索空间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EP3637665B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receiving device
CN109392139B (zh) 一种接收广播消息的资源位置指示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9029353A1 (zh) 一种信号强度测量的方法、相关装置以及系统
US20210045156A1 (en) Channel access method, user equipment, base station, and related device
CN108811109B (zh) 资源映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09995495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数据传输设备
CN109217995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终端以及基站
WO2015154223A1 (zh) 通信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9451853A (zh) 指示多业务数据复用传输的方法及装置、终端和基站
CN111106909B (zh) 数据传输方法、数据传输配置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CN110808817B (zh) 资源配置方法和装置
CN108632890A (zh) 数据传输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08347768A (zh) 前导资源分组方法、前导选择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设备
CN108282318B (zh) 一种传输资源的配置方法、基站及终端
CN110890942A (zh) 一种旁链路信息反馈方法及终端
CN109995490A (zh) 一种上行资源请求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CN108476489A (zh) 一种寻呼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CN113133059B (zh) 无线局域网数据传输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CN109429554A (zh) 确定调度信令盲检次数的方法、装置、用户设备和基站
WO2022253271A1 (zh) Srs资源发送方法、装置、用户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3005837A1 (zh) 定位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