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95402A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95402A
CN109995402A CN201711488970.0A CN201711488970A CN109995402A CN 109995402 A CN109995402 A CN 109995402A CN 201711488970 A CN201711488970 A CN 201711488970A CN 109995402 A CN109995402 A CN 1099954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stream
group
data
data flow
group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48897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95402B (zh
Inventor
吴涛
陈特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48897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95402B/zh
Priority to PCT/CN2018/122948 priority patent/WO2019128890A1/zh
Publication of CN1099954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954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954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954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2Multi-user 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3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using pre-detection combining
    • H04B7/0842Weighted combin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3Shaping networks in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e.g. adaptive shap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3Shaping networks in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e.g. adaptive shaping networks
    • H04L25/03891Spatial equaliz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57Block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61Error detection c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无线局域网通信系统中降低信号之间的干扰的技术。在一种数据传输方法中,将待发送的数据流分成两组,并将其中一组数据流进行加权操作,从而生成一组目标数据流,然后将未进行加权操作的一组数据流和已进行加权操作的一组数据流同时发送给接收端设备。由于对同时发送的两组数据流中的一组数据流进行了加权操作,可以有效减少同时发送的各个数据流之间的干扰,从而提升了系统的传输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技术,也就是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Area Network,WLAN)技术越来越成熟,提供的传输速度越来越高,再结合其较好的灵活性,在家用和商用环境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802.11ay标准是802.11ad 60GHz WLAN的下一代的演进技术,也工作于60千兆赫兹(GHz)的高频段,其主要目标为峰值速率从7千兆位/秒(Giga Bits Per Second,Gbps)提升到大于20Gbps。另外802.11ay标准还希望扩展WLAN技术的应用范围,例如:除继续支持802.11ad点对点近距离的无线高清音视频信号为主的应用外,还引入无线接入,回传,点到多点等各种情景。具体实现过程中,802.11ay标准中为了达到更高的峰值速率,引入了多信道汇聚和多天线传输。
目前讨论的802.11ay中,可以支持单用户多输入多输出(Single-User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SU-MIMO)传输和下行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ulti-User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U-MIMO)传输。在毫米波或60GHz高频场景下,进行SU-MIMO传输时,信号在空间传输过程中衰落较快,多径效应不明显,导致SU-MIMO性能较差;而在毫米波或60GHz高频场景下,进行下行MU-MIMO传输,当接收端的至少两个站点(Station,STA)相对于发送端的接入点(Access Point,AP)处在相同的位置或者相近的位置时,发送给至少两个STA的信号彼此干扰,也会导致下行MU-MIMO的性能较差。由此可见,需要一种新的数据传输机制以提升SU-MIMO传输和下行MU-MIMO传输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可以有效消除数据流之间的干扰,提升系统传输性能。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将待发送的数据流分为两组数据流,所述两组数据流包括第一组数据流和第二组数据流;
将所述第二组数据流进行加权操作,生成第二组目标数据流;
发送所述第一组数据流和所述第二组目标数据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发送端设备将待发送的数据流分为两组数据流,该两组数据流包括第一组数据流和第二组数据流,并将第二组数据流进行加权操作,生成第二组目标数据流,然后发送第一组数据流和第二组目标数据流。由于对第二组数据流进行了加权操作,可以有效减少数据流之间的干扰,从而提升系统的传输性能。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将所述第二组数据流进行加权操作包括将第二组数据流中的每一个数据流的EDMG-Header-B部分和数据部分进行加权操作。在这种情况下,发送端设备只需要对第二组数据流中的每一个数据流的一部分进行加权操作,降低了加权操作过程的复杂度。
可选的,所述将所述第二组数据流进行加权操作包括将第二组数据流中的每一个数据流的数据部分进行加权操作。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述加权操作具体为:将第二组数据流中的每一个数据流的EDMG-Header-B部分和数据部分乘以可以看出,加权操作的权重为固定值,由于不需要基于接收端反馈的信道状态进行计算而获得加权操作的权重,从而减少了系统的开销,降低了系统的实现复杂度。
可选的,上述加权操作具体为:将第二组数据流中的每一个数据流的数据部分乘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所述EDMG-Header-B部分之前还包括指示字段,所述指示字段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组数据流中的每一个数据流的EDMG-Header-B部分和数据部分是否已进行加权操作。在这种情况下,指示字段可以向接收端设备指示第二组数据流中的每一个数据流的EDMG-Header-B部分和数据部分是否进行了加权操作,以便接收端设备采用相对应的解调方式来解调数据流。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所述指示字段可以占用一个比特位,当该比特位的取值为1时,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组数据流中的每一个数据流的EDMG-Header-B部分和数据部分已进行加权操作。当该比特位的取值为0时,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组数据流中的每一个数据流的EDMG-Header-B部分和数据部分未进行加权操作。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待发送的数据流为已进行MASK调制或π/2MASK调制的数据流。其中,所述MASK调制包括BPSK调制,所述π/2MASK调制包括π/2BPSK调制。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发送所述第一组数据流和所述第二组目标数据流之前还包括:将所述第二组目标数据流中的每一个数据流乘以权重ejφ(y(k)),其中,k为所述每一个数据流的序号,φ(y(k))=φ0y(k),y(k)为k的函数。可选的,在具体实现过程中,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所述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接收发送端设备发送的两组数据流,所述两组数据包括第一组数据流和第二组数据流,其中,所述第二组数据流已进行加权操作;
对所述第一组数据流和所述第二组数据进行解调。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接收端设备接收两组数据流,该两组数据流包括第一组数据流和第二组数据流,其中该第二组数据流已进行加权操作,接收端设备对该第一组数据流和第二组数据流进行解调。由于对第二组数据流进行了加权操作,可以有效减少接收端设备接收到的数据流之间的干扰,从而提升接收端设备的接收性能。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组数据流已进行加权操作包括第二组数据流中的每一个数据流的EDMG-Header-B部分和数据部分已进行加权操作。
可选的,所述第二组数据流已进行加权操作包括第二组数据流中的每一个数据流的数据部分已进行加权操作。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述加权操作具体为:将第二组数据流中的每一个数据流的EDMG-Header-B部分和数据部分乘以
可选的,上述加权操作具体为:将第二组数据流中的每一个数据流的数据部分乘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所述EDMG-Header-B部分之前还包括指示字段,所述指示字段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组数据流中的每一个数据流的EDMG-Header-B部分和数据部分是否已进行加权操作。在这种情况下,指示字段可以向接收端设备指示第二组数据流中的每一个数据流的EDMG-Header-B部分和数据部分是否进行了加权操作,以便接收端设备采用相对应的解调方式来解调数据流。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所述指示字段可以占用一个比特位,当该比特位的取值为1时,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组数据流中的每一个数据流的EDMG-Header-B部分和数据部分已进行加权操作。当该比特位的取值为0时,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组数据流中的每一个数据流的EDMG-Header-B部分和数据部分未进行加权操作。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待发送的数据流为已进行MASK调制或π/2MASK调制的数据流。其中,所述MASK调制包括BPSK调制,所述π/2MASK调制包括π/2BPSK调制。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组数据流在进行所述加权操作之后,还进行了如下操作:所述第二组目标数据流中的每一个数据流乘以权重ejφ(y(k)),其中,k为所述每一个数据流的序号,φ(y(k))=φ0y(k),y(k)为k的函数。可选的,在具体实现过程中,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送端设备,该发送端设备具有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所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于一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收端设备,该接收端设备具有实现上述第二方面以及第二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所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于一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送端设备,该发送端设备的结构中包括处理器和发射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支持发送端设备执行上述方法中的相应功能,例如生成或者处理上述方法中所涉及的数据和/或信息。所述发射器用于支持发送端设备向接收端设备发送上述方法中所涉及的数据、信息或者指令,例如,发送所述第一组数据流和所述第二组目标数据流。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发送端设备还可以包括接收器,所述接收器用于接收来自接收端设备的信息或指令。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发送端设备的结构中还可以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与处理器耦合,保存发送端设备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收端设备,该接收端设备的结构中包括处理器和接收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支持接收端设备执行上述方法中的相应功能,例如处理上述方法中所涉及的数据和/或信息。所述接收器用于支持接收端接收上述方法中所涉及的数据、信息或者指令,例如,接收所述第一组数据流和所述第二组数据流。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接收端设备还可以包括发射器,所述发射器用于发射信息或指令。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接收端设备的结构中还可以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与处理器耦合,保存接收端设备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设计所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或者,所述计算机程序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中任一种可能设计所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在处理器上运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任一可能的设计所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或者当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在处理器上运行时,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中任一种可能设计所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或程序指令,当所述芯片运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设计所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或者,当所述芯片运行时,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中任一种可能设计所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将待发送的数据流分为两组数据流,该两组数据流包括第一组数据流和第二组数据流,并将第二组数据流进行加权操作,生成第二组目标数据流,然后发送第一组数据流和第二组目标数据流。由于对第二组数据流进行了加权操作,可以有效减少数据流之间的干扰,从而提升系统的传输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局域网络的示范性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SU-MIMO传输系统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下行MU-MIMO传输系统示意图;
图3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流分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流分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送端设备的逻辑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收端设备的逻辑机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送端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收端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局域网络(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100的示范性示意图。如图1所示,无线局域网络100包括接入点(Access Point,AP)102和站点(Station,STA)104~106,其中站点104~106可通过无线链路与接入点102通信。
目前WLAN采用的标准为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Electronics Engineers,简称IEEE)802.11系列标准。WLAN可以包括多个基本服务集(Basic Service Set,简称BSS),基本服务集的节点为站点STA,站点包括接入点类的站点(Access Point,简称AP)和非接入点类的站点(None Access Point Station,简称Non-APSTA),每个基本服务集可以包含一个AP和多个关联于该AP的Non-AP STA,需要指出的是上述STA104~106为Non-AP STA,下文将Non-AP STA简称为STA,将接入点类的站点简称AP。
接入点类站点,也称之为无线访问接入点或热点等。AP是移动用户进入有线网络的接入点,主要部署于家庭、大楼内部以及园区内部,典型覆盖半径为几十米至上百米,当然,也可以部署于户外。AP相当于一个连接有线网和无线网的桥梁,其主要作用是将各个STA连接到一起,然后将无线网络接入有线网。具体地,AP可以是带有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简称WiFi)芯片的终端设备或者网络设备,例如提供AP功能或者服务的智能手机。可选地,AP可以为支持802.11ax制式的设备,进一步可选地,该AP可以为支持802.11ac、802.11n、802.11g、802.11b及802.11a等多种WLAN制式的设备。
上述STA可以是无线通信芯片、无线传感器或无线通信终端。例如:支持WiFi通信功能的移动电话、支持WiFi通信功能的平板电脑、支持WiFi通信功能的机顶盒、支持WiFi通信功能的智能电视、支持WiFi通信功能的智能可穿戴设备、支持WiFi通信功能的车载通信设备和支持WiFi通信功能的计算机。可选地,站点可以支持802.11ax制式,进一步可选地,该站点支持802.11ac、802.11n、802.11g、802.11b及802.11a等多种WLAN制式。
需要说明的是,引入正交频分多址(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Access,OFDMA)技术后的WLAN系统802.11ax中,AP可以在不同的时频资源上给不同的STA进行上下行传输。AP进行上下行传输可以采用不同的模式,如OFDMA SU-MIMO模式,或者OFDMAMU-MIMO模式。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除了应用于上述WLAN系统,还可以应用于其他通信系统,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另外,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适用于AP与STA之间的通信,但同样适用于AP与AP之间的通信或STA与STA之间的通信。本发明实施例仅以应用在AP与STA之间的通信为例进行说明。
在802.11ay中,可以支持SU-MIMO传输和下行MU-MIMO传输。下面将结合附图对SU-MIMO传输和下行MU-MIMO传输进行简要的介绍。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SU-MIMO传输系统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以2x2的MIMO系统为例,发送端设备用两根天线进行发送,接收端设备用两根天线进行接收,发送端设备用发射天线1发送x1,用发射天线2发送x2,则接收端设备上的两根接收天线接收到的信号可以表示为:
y1=h11x1+h12x2
y2=h21x1+h22x2
其中:h11为发射天线1到接收天线1的信道,h12为发射天线2到接收天线1的信道,h21为发射天线1到接收天线2的信道,h22为发射天线2到接收天线2的信道。y1为接收天线1接收到的信号,h21=h11e为接收天线2接收到的信号。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下行MU-MIMO传输系统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以下行用户为两个接收端设备为例,发送端设备用发射天线1发送信号x1,用发射天线2发送x2。接收端设备1的两根接收天线接收到的信号可以表示为:
y1=h11x1+h12x2
y2=h21x1+h22x2
其中:h11为发送端设备的发射天线1到接收端设备1的接收天线1的信道,h21为发送端设备的发射天线1到接收端设备1的接收天线2的信道,h12为发送端设备的发射天线2到接收端设备1的接收天线1的信道,h22为发送端设备的发射天线2到接收端设备1的接收天线2的信道。y1为接收端设备1的接收天线1接收到的信号,y2为接收端设备1上接收天线2接收天线2接收到的信号。
接收端设备2的两根接收天线接收到的信号可以表示为:
z1=g11x1+g12x2
z2=g21x1+g22x2
其中:g11为发送端设备的发射天线1到接收端设备2的接收天线1的信道,g12为发送端设备的发射天线2到接收端设备2的接收天线1的信道,g21为发送端设备的发射天线1到接收端设备的接收天线2的信道,g22为发送端设备的发射天线2到接收端设备的接收天线2的信道。z1为接收设备2的接收天线1接收到的信号,z2为接收设备2的接收天线2接收到的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图2和图3中的发射天线1和发射天线2可以由一个相控阵天线上的若干阵元组成,同样,接收天线1和接收天线2也可以由一个相控阵天线上的若干阵元组成。如图3a所示,发射天线1可以由相控阵天线上第1到第4个阵元组成,发射天线2可以由同一个相控阵天线上的第5到第8个阵元组成。接收天线1可以由相控阵天线上第1到第4个阵元组成,接收天线2可以由同一个相控阵天线上的第5到第8个阵元组成。此时天线信道之间有很强的相干性,例如h21=h11e,其中θ是一个绝对值小于45度的值。
现有技术中,在毫米波或60GHz高频场景下,进行SU-MIMO传输时,信号在空间传输过程中衰落较快,多径效应不明显,导致SU-MIMO性能较差;而在毫米波或60GHz高频场景下,进行下行MU-MIMO传输时,当接收端的至少两个STA相对于发送端的AP处在相同的位置或者相近的位置时,发送给至少两个STA的信号彼此干扰,也会导致下行MU-MIMO的性能较差。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可以有效消除数据流之间的干扰,提升系统传输性能。需要指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数据流可以是802.11ay中的时空流(space-time stream),也可以是其它协议规定的数据流。下面将结合图4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400的示意性流程图,该方法400可以应用于SU-MIMO系统中,也可以应用于下行MU-MIMO系统中。
步骤401、将待发送的数据流分为两组数据流,所述两组数据流包括第一组数据流和第二组数据流。
步骤402、将所述第二组数据流进行加权操作,生成第二组目标数据流。
步骤403、发送所述第一组数据流和所述第二组目标数据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发送端设备将待发送的数据流分为两组数据流,该两组数据流包括第一组数据流和第二组数据流,并将第二组数据流进行加权操作,生成第二组目标数据流,然后发送第一组数据流和第二组目标数据流。由于对第二组数据流进行了加权操作,可以有效减少数据流之间的干扰,从而提升系统的传输性能。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发送端设备在发送数据流之前,需要对待发送的数据流进行分组,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发送端设备将待发送的数据流分成两组。
在SU-MIMO场景下,发送端设备对发送给接收端设备的数据流进行分组。如图5所示,发送端设备发送给接收端设备的数据流的数量为N,即待发送的数据流的数量为N,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将该N个数据流分为两组,第一组数据流包括数据流1到数据流N1,第二组数据流包括数据流N1+1到数据流N。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分组的方法可以预先设置,例如预先设置将N个数据流按照数据流序号平均分成两组,则其中表示向下取整;或者其中表示向上取整。需要指出的是,发送端设备在发送数据流之前也可以根据具体通信需求确定分组方法,例如可以根据待发送的数据流的特征进行分组,即将相同业务的数据流分为一组,例如将视频业务数据流分为一组,将语音业务数据流分为一组,除了上述分组方法之外,还可以采用其它分组方法进行分组,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在下行MU-MIMO场景下,发送端设备对发送给多个接收端设备的数据流进行分组,与SU-MIMO场景下的数据流分组不同的是,下行MU-MIMO场景下的数据流分组是针对不同接收端设备所对应的数据流进行分组,这里的接收端设备是指接收下行数据流的用户设备,下文中简称为用户。如图6所示,待发送的数据流包括N个用户所对应的数据流,其中每个用户所对应的数据流的数量为nmax,1≤n≤N,n、N均为正整数,N大于等于2。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可以先将N个用户分成两组,第一组用户包括用户1到用户N,第二组用户包括用户N1+1到用户N,示例性的,其中表示向下取整;或者其中表示向上取整,即将N个用户按照用户序号平均分成两组。可以理解的是,将N个用户分成两组后,相应的N个用户所对应的数据流也分成了两组,即第一组数据流包括用户1到用户N1所对应的数据流,第二组数据流包括用户N1+1到用户N所对应的数据流。在实际通信过程中,发送端设备还可以根据用户传输的业务类型进行分组,例如将传输相同业务类型(例如时频业务或语音业务)的用户分为一组,将传输其它业务类型的用户分为一组,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发送端设备可以在生成待发送的数据流的同时完成对待发送的数据流的分组。换句话说,发送端设备不需要单独针对待发送的数据流进行分组。可以理解的是,发送端设备也可以在生成待发送的数据流之后,再对待发送的数据流进行分组,然后再对其中的一组数据流进行加权操作。
发送端设备将待发送的数据流分成两组之后,对第二组数据流进行加权操作,生成第二组目标数据流。对第二组数据流进行加权操作是指对第二组数据流中的每一个数据流进行加权操作。加权操作是指将第二组数据流中的每一个数据流乘以相同的权重。该权重可以表示为复指数形式,例如其中r表示幅度值,0<r≤1,表示相位值,该权重也可以表示为其它形式,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将第二组数据流进行加权操作包括将第二组数据流中的每一个数据流的EDMG-Header-B(Enhanced directional multi-gigabit-Header-B)部分和数据部分进行加权操作。在这种情况下,发送端设备只对第二组数据流中的每一个数据流的EDMG-Header-B部分和数据部分进行加权操作,即将第二组数据流中的每一个数据流的EDMG-Header-B部分和数据部分乘以一个权重。举例来说,如图5所示,第二组数据流包括数据流N1+1到数据流N,将数据流N1+1中的EDMG-Header-B部分和数据部分都乘以一个权重,例如乘以同样,对第二组数据流中的其它数据流进行相同的加权操作。又如图6所示,第二组数据流包括用户N1+1到用户N所对应的数据流,将用户N1+1所对应的数据流中的每一个数据流的EDMG-Header-B部分和数据部分都乘以一个加权量,例如乘以同样,对其它用户所对应的数据流中的每一个数据流的EDMG-Header-B部分和数据部分进行相同的加权操作。在具体实现过程中,权重可以由通信协议预先设置,也可以根据实际通信过程中的信道状态计算得到,在此不作限制。
可选的,所述将所述第二组数据流进行加权操作包括将第二组数据流中的每一个数据流的数据部分进行加权操作。其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参考上文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将第二组数据流进行加权操作具体为将第二组数据流中的每一个数据流的EDMG-Header-B部分和数据部分乘以在这种情况下,发送端设备对第二组数据流进行加权操作可以采用固定的权重,如此一来,可以降低实际通信过程中的实现复杂度。
可选的,所述将所述第二组数据流进行加权操作包括将第二组数据流中的每一个数据流的数据部分进行加权操作,上述加权操作具体为将第二组数据流中的每一个数据流的数据部分乘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第二组数据流中的每一个数据流的EDMG-Header-B部分之前还包括指示字段,所述指示字段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组数据流中的每一个数据流的EDMG-Header-B部分和数据部分是否已进行加权操作。具体地,发送端设备在发送第二组数据流时,可以在第二组数据流的每一个数据流中增加一个指示字段。例如可以在EDMG-Header-B部分之前增加一个指示字段,该指示字段用于指示第二组数据流中的每一个数据流的EDMG-Header-B部分和数据部分是否已进行了加权操作。这样一来,发送端设备可以指示接收端设备采用与加权操作相对应的解调方式来解调数据流。
可选的,上述指示字段可以包含在上述第二组数据流中的每一个数据流的已有字段中。举例来说,如图5所示,该指示字段可以包含在第二组数据流中的每一个数据流的EDMG-Header-A(Enhanced directional multi-gigabit-Header-A)字段中。又如图6所示,该字段可以包含在第二组用户所对应的数据流中的每一个数据流的EDMG-Header-A字段中。可以理解的是,该指示字段还可以包含在上述第二组数据流中的每一个数据流的其它已有字段中,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可选的,上述指示字段可以为一个新的字段,即在上述第二组数据流中的每一个数据流中新增加一个字段,该新增加的字段与上述第二组数据流中的每一个数据流中已有的字段不同。该新增加的字段用于指示第二组数据流中的每一个数据流的EDMG-Header-B部分和数据部分是否已进行了加权操作。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述指示字段可以占用一个比特位。当该比特位的取值为1时,指示第二组数据流中的每一个数据流的EDMG-Header-B部分和数据部分已进行加权操作;当该比特位的取值为0时,指示第二组数据流中的每一个数据流的EDMG-Header-B部分和数据部分未进行加权操作。或者,当该比特位的取值为1时,指示第二组数据流中的每一个数据流的EDMG-Header-B部分和数据部分未进行加权操作;当该比特位的取值为0时,指示第二组数据流中的每一个数据流的EDMG-Header-B部分和数据部分已进行加权操作。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待发送的数据流为已进行M进制幅移键控(M-AryAmplitude Shift Keying,MASK)调制或π/2MASK调制的数据流。发送端设备在发送数据流之前,先对数据流进行调制,上述待发送的数据流可以是进行π/2MASK调制或MASK调制后获得的数据流。这里的MASK,又称多进制数字调制法。需要指出的是,当上述待发送的数据流采用单载波发送方式进行发送时,上述待发送的数据流可以是进行π/2MASK调制后获得的数据流;当上述待发送的数据流采用OFDM发送方式进行发送时,上述待发送的数据流可以是进行MASK调制后获得的数据流。当π/2MASK调制为π/2 2ASK调制时,π/2MASK调制也称为π/2BPSK调制;同样,2ASK调制也称为BPSK调制。可以理解的是,待发送的数据流也可以是进行π/2BPSK调制或BPSK调制后获得的数据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发送所述第一组数据流和所述第二组目标数据流之前还包括:将所述第二组目标数据流中的每一个数据流乘以权重ejφ(y(k)),其中,k为所述每一个数据流的序号,φ(y(k))=φ0y(k),y(k)为k的函数。可选的,在具体实现过程中,需要指出的是,当k所对应的LDPC编码块中的数据包括第一个比特时,y(k)的取值为0,除此之外,对于k所对应的LDPC编码块中的每一个数据,y(k)的取值依次加1,直到下一个LDPC编码块的第一个比特出现。
可选的,上述将第二组目标数据流中的每一个数据流乘以权重ejφ(y(k))具体为:将第二组数据流中的每一个数据流的EDMG-Header-B部分和数据部分乘以权重ejφ(y(k))
可选的,上述将第二组目标数据流中的每一个数据流乘以权重ejφ(y(k))具体为:将第二组数据流中的每一个数据流的数据部分乘以权重ejφ(y(k))
其中,上述数据部分具体是指图5或图6中的数据流的data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方法400应用在SU-MIMO场景下,发送端设备可以是进行下行传输的接入点,例如但不限于图1中的接入点102;发送端设备也可以是进行上行传输的站点,例如但不限于图1中的站点104或106。上述方法400应用在下行MU-MIMO场景下,发送端设备可以是进行下行传输的接入点,例如但不限于图1中的接入点102。
另外,在具体实现过程中,上述MIMO系统中的接收端设备可能存在不支持本申请方案的情况,因而在进行数据传输之前,接收端设备需要向发送端设备上报相应的能力,即是否支持本申请方案,当发送端设备确定接收端设备支持本申请的方案,则发送端设备采用本申请的方案进行数据传输。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传输方法700的示意性流程图。在具体实现过程中,该方法700可以应用于SU-MIMO系统中,也可以应用于下行MU-MIMO系统中。
步骤701、接收发送端设备发送的两组数据流,所述两组数据包括第一组数据流和第二组数据流,其中,所述第二组数据流已进行加权操作。
步骤702、对所述第一组数据流和所述第二组数据进行解调。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接收端设备接收两组数据流,该两组数据流包括第一组数据流和第二组数据流,其中该第二组数据流已进行加权操作,接收端设备对该第一组数据流和第二组数据流进行解调。由于对第二组数据流进行了加权操作,可以有效减少接收端设备接收到的数据流之间的干扰,从而提升接收端设备的接收性能。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组数据流已进行加权操作包括第二组数据流中的每一个数据流的EDMG-Header-B部分和数据部分已进行加权操作。
可选的,所述第二组数据流已进行加权操作包括第二组数据流中的每一个数据流的数据部分已进行加权操作。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述加权操作具体为:将第二组数据流中的每一个数据流的EDMG-Header-B部分和数据部分乘以
可选的,上述加权操作具体为:将第二组数据流中的每一个数据流的数据部分乘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所述EDMG-Header-B部分之前还包括指示字段,所述指示字段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组数据流中的每一个数据流的EDMG-Header-B部分和数据部分是否已进行加权操作。在这种情况下,指示字段可以向接收端设备指示第二组数据流中的每一个数据流的EDMG-Header-B部分和数据部分是否进行了加权操作,以便接收端设备采用相对应的解调方式来解调数据流。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所述指示字段可以占用一个比特位,当该比特位的取值为1时,用于指示第二组数据流中的每一个数据流的EDMG-Header-B部分和数据部分已进行加权操作。当该比特位的取值为0时,用于指示第二组数据流中的每一个数据流的EDMG-Header-B部分和数据部分未进行加权操作。或者,当该比特位的取值为1时,指示第二组数据流中的每一个数据流的EDMG-Header-B部分和数据部分未进行加权操作;当该比特位的取值为0时,指示第二组数据流中的每一个数据流的EDMG-Header-B部分和数据部分已进行加权操作。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待发送的数据流为已进行MASK调制或π/2MASK调制的数据流。其中,所述MASK调制包括BPSK调制,所述π/2MASK调制包括π/2BPSK调制。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组数据流在进行所述加权操作之后,还进行了如下操作:将所述第二组目标数据流中的每一个数据流乘以权重ejφ(y(k)),其中,k为所述每一个数据流的序号,φ(y(k))=φ0y(k),y(k)为k的函数。可选的,在具体实现过程中,需要指出的是,当k所对应的LDPC编码块中的数据包括第一个比特时,y(k)的取值为0,除此之外,对于k所对应的LDPC编码块中的每一个数据,y(k)的取值依次加1,直到下一个LDPC编码块的第一个比特出现。
可选的,上述将第二组目标数据流中的每一个数据流乘以权重ejφ(y(k))具体为:将第二组数据流中的每一个数据流的EDMG-Header-B部分和数据部分乘以权重ejφ(y(k))
可选的,上述将第二组目标数据流中的每一个数据流乘以权重ejφ(y(k))具体为:将第二组数据流中的每一个数据流的数据部分乘以权重ejφ(y(k))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方法700为方法400的接收侧方法,其涉及的相关技术特征在上述方法400中已经有详细的描述,可以参考方法400中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收端设备在SU-MIMO场景下和下行MU-MIMO场景下的数据解调过程进行说明。
在SU-MIMO场景下,接收端设备接收到两组数据流之后,对两组数据流进行解调,下面将结合图2,以两组数据流中都只包括一个数据流为例进行详细说明。第一组数据流记为s1,第二组数据流记为s2,其中,s1和s2为采用MASK调制的数据流,发送端设备用天线1发送x1=s1,用天线2发送x2=j*s2
y1为接收天线1接收到的数据流,y2为接收天线2接收到的数据流,具体可以表示为:
y1=h11x1+h12x2
y2=h21x1+h22x2
其中:h11为发射天线1到接收天线1的信道,h12为发射天线2到接收天线1的信道,h21为发射天线1到接收天线2的信道,h22为发射天线2到接收天线2的信道。
接收端设备首先进行信道均衡,分别获得y1的估值和y2的估值具体的实现和采用的算法相关,以采用ZF(Zero forcing)算法为例,具体处理如下:
其中,[]-1表示对矩阵求逆。
在具体解调过程中,取的实数部分即为s1的估值,取的虚数部分即为s2的估值。
在下行MU-MIMO场景下,接收端设备接收到两组数据流之后,对两组数据流进行解调,下面将结合图3,以两组数据流中都只包括一个数据流为例进行详细说明。第一组数据流记为s1,第二组数据流记为s2,其中,s1和s2为采用MASK调制的数据流,发送端设备用天线1发送x1=s1给接收端设备1,用天线2发送x2=j*s2给接收端设备2。
接收端设备1接收到的数据流可以表示为:
y1=h11x1+h12x2
y2=h21x1+h22x2
其中,h11为发送端设备的发射天线1到接收端设备1的接收天线1的信道,h12为发送端设备的发射天线1到接收端设备1的接收天线2的信道,h21为发送端设备的发射天线1到接收端设备1的接收天线2的信道,h22为发送端设备的发射天线2到接收端设备1的接收天线2的信道。y1为接收端设备1的接收天线1接收到的数据流,y2为接收端设备1的接收天线2接收到的数据流。
和上述SU-MIMO场景下的解调过程类似,接收机首先进行信道均衡,获得y1的估值和y2的估值的实数部分为s1的估值。
可以理解的是,接收端设备2的接收处理类似,与接收端设备1不同的地方在于,取的虚数部分为s2的估值。
还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方法700应用在SU-MIMO场景下,接收端设备可以是接入点,例如但不限于图1中的接入点102;接收端设备也可以是站点,例如但不限于图1中的站点104或106。上述方法700应用在下行MU-MIMO场景下,接收端设备可以是站点,例如但不限于图1中的站点104或106。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送端设备800的逻辑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发送端设备800包括分组模块810、生成模块820和发送模块830。
分组模块810用于将待发送的数据流分为两组数据流,所述两组数据流包括第一组数据流和第二组数据流。
生成模块820用于将所述第二组数据流进行加权操作,生成第二组目标数据流。
发送模块830用于发送所述第一组数据流和所述第二组目标数据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送端设备,将待发送的数据流分为两组数据流,该两组数据流包括第一组数据流和第二组数据流,并将第二组数据流进行加权操作,生成第二组目标数据流,然后发送第一组数据流和第二组目标数据流。由于对第二组数据流进行了加权操作,可以有效减少数据流所对应的信道之间的干扰,从而提升系统的传输性能。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将第二组数据流进行加权操作包括将第二组数据流中的每一个数据流的EDMG-Header-B部分和数据部分进行加权操作。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将第二组数据流进行加权操作具体为将第二组数据流中的每一个数据流的EDMG-Header-B部分和数据部分乘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每一个数据流的EDMG-Header-B部分之前还包括指示字段,所述指示字段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组数据流已进行加权操作。
可选的,上述指示字段可以包含在上述第二组数据流中的每一个数据流的已有字段中。举例来说,如图5所示,该指示字段可以包含在第二组数据流中的每一个数据流的EDMG-Header-A字段中。又如图6所示,该字段可以包含在第二组用户所对应的数据流中的每一个数据流的EDMG-Header-A字段中。
可选的,上述指示字段可以为一个新增的字段,即在上述第二组数据流中的每一个数据流中新增一个字段,该新增的字段用于指示第二组数据流中的每一个数据流的EDMG-Header-B部分和数据部分都进行了加权操作。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述指示字段可以占用一个比特位。当该比特位的取值为1时,指示第二组数据流中的每一个数据流的EDMG-Header-B部分和数据部分已进行加权操作;当该比特位的取值为0时,指示第二组数据流中的每一个数据流的EDMG-Header-B部分和数据部分未进行加权操作。或者,当该比特位的取值为1时,指示第二组数据流中的每一个数据流的EDMG-Header-B部分和数据部分未进行加权操作;当该比特位的取值为0时,指示第二组数据流中的每一个数据流的EDMG-Header-B部分和数据部分已进行加权操作。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待发送的数据流为已进行π/2MASK调制或MASK调制的数据流。发送端设备在发送数据流之前,先对数据流进行调制,上述待发送的数据流是进行π/2MASK调制或MASK调制后获得的数据流。需要指出的是,当上述待发送的数据流采用单载波发送方式进行发送时,上述待发送的数据流是进行π/2MASK调制后获得的数据流;当上述待发送的数据流采用OFDM发送方式进行发送时,上述待发送的数据流是进行MASK调制后获得的数据流。当π/2MASK调制为π/2 2ASK调制时,π/2MASK调制也称为π/2BPSK调制;同样,2ASK调制也称为BPSK调制。可以理解的是,待发送的数据流也可以是进行π/2BPSK调制或BPSK调制后获得的数据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发送模块在发送所述第一组数据流和所述第二组目标数据流之前,所述生成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第二组目标数据流中的每一个数据流乘以权重ejφ(y(k)),其中,k为所述每一个数据流的序号,φ(y(k))=φ0y(k),y(k)为k的函数。可选的,在具体实现过程中,需要指出的是,当k所对应的LDPC编码块中的数据包括第一个比特时,y(k)的取值为0,此后对于k所对应的LDPC编码块中的每一个数据,y(k)的取值依次加1,直到下一个LDPC编码块的第一个比特出现。
可选的,上述将第二组目标数据流中的每一个数据流乘以权重ejφ(y(k))具体为:将第二组数据流中的每一个数据流的EDMG-Header-B部分和数据部分乘以权重ejφ(y(k))
可选的,上述将第二组目标数据流中的每一个数据流乘以权重ejφ(y(k))具体为:将第二组数据流中的每一个数据流的数据部分乘以权重ejφ(y(k))。需要指出的是,发送端设备800用于执行上述方法400,其涉及的相关技术特征在上述方法400中已有详细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收端设备900的逻辑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接收端设备包括接收模块910和解调模块920。
接收模块910,用于接收发送端设备发送的两组数据流,所述两组数据包括第一组数据流和第二组数据流,其中,所述第二组数据流已进行加权操作。
解调模块920,用于对所述第一组数据流和所述第二组数据进行解调。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收端设备,接收端设备接收两组数据流,该两组数据流包括第一组数据流和第二组数据流,其中该第二组数据流已进行加权操作,接收端设备对该第一组数据流和第二组数据流进行解调。由于对第二组数据流进行了加权操作,可以有效减少接收端设备接收到的数据流之间的干扰,从而提升接收端设备的接收性能。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组数据流已进行加权操作包括将第二组数据流中的每一个数据流的EDMG-Header-B部分和数据部分进行加权操作。
可选的,所述第二组数据流已进行加权操作包括将第二组数据流中的每一个数据流的数据部分进行加权操作。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述加权操作具体为:将第二组数据流中的每一个数据流的EDMG-Header-B部分和数据部分乘以
可选的,上述加权操作具体为:将第二组数据流中的每一个数据流的数据部分乘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所述EDMG-Header-B部分之前还包括指示字段,所述指示字段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组数据流中的每一个数据流的EDMG-Header-B部分和数据部分是否已进行加权操作。在这种情况下,指示字段可以向接收端设备指示第二组数据流中的每一个数据流的EDMG-Header-B部分和数据部分是否进行了加权操作,以便接收端设备采用相对应的解调方式来解调数据流。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所述指示字段可以占用一个比特位,当该比特位的取值为1时,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组数据流中的每一个数据流的EDMG-Header-B部分和数据部分已进行加权操作。当该比特位的取值为0时,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组数据流中的每一个数据流的EDMG-Header-B部分和数据部分未进行加权操作。或者,当该比特位的取值为1时,指示第二组数据流中的每一个数据流的EDMG-Header-B部分和数据部分未进行加权操作;当该比特位的取值为0时,指示第二组数据流中的每一个数据流的EDMG-Header-B部分和数据部分已进行加权操作。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待发送的数据流为已进行MASK调制或π/2MASK调制的数据流。其中,所述MASK调制包括BPSK调制,所述π/2MASK调制包括π/2BPSK调制。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组数据流在进行所述加权操作之后,还进行了如下操作:将所述第二组目标数据流中的每一个数据流乘以权重ejφ(y(k)),其中,k为所述每一个数据流的序号,φ(y(k))=φ0y(k),y(k)为k的函数。可选的,在具体实现过程中,需要指出的是,当k所对应的LDPC编码块中的数据包括第一个比特时,y(k)的取值为0,此后对于k所对应的LDPC编码块中的每一个数据,y(k)的取值依次加1,直到下一个LDPC编码块的第一个比特出现。
可选的,上述将第二组目标数据流中的每一个数据流乘以权重ejφ(y(k))具体为:将第二组数据流中的每一个数据流的EDMG-Header-B部分和数据部分乘以权重ejφ(y(k))
可选的,上述将第二组目标数据流中的每一个数据流乘以权重ejφ(y(k))具体为:将第二组数据流中的每一个数据流的数据部分乘以权重ejφ(y(k))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接收端设备900用于执行上述方法700,其涉及的相关技术特征在上述方法700中已有详细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送端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发送端设备1000包括处理器1002、收发器1004、多根天线1006,存储器1008、I/O(输入/输出,Input/Output)接口1010和总线1012。收发器1004进一步包括发射器10042和接收器10044,存储器1008进一步用于存储指令10082和数据10084。此外,处理器1002、收发器1004、存储器1008和I/O接口1010通过总线1012彼此通信连接,多根天线1006与收发器1004相连。
处理器1002可以是通用处理器,例如但不限于,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Unit,CPU),也可以是专用处理器,例如但不限于,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等。此外,处理器1002还可以是多个处理器的组合。特别的,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处理器1002可以用于执行,例如,图4中的步骤410和步骤420以及图7所示的发送端设备800中分组模块810和生成模块820所执行的操作。处理器1002可以是专门设计用于执行上述步骤和/或操作的处理器,也可以是通过读取并执行存储器1008中存储的指令10082来执行上述步骤和/或操作的处理器,处理器1002在执行上述步骤和/或操作的过程中可能需要用到数据10084。
收发器1004包括发射器10042和接收器10044,其中,发射器10042用于通过多根天线1006之中的至少一根天线发送信号。接收器10044用于通过多根天线1006之中的至少一根天线接收信号。特别的,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发射器10042具体可以用于通过多根天线1006之中的至少一根天线执行,例如,图4中的步骤430以及图7所示的发送端设备800中发送模块830所执行的操作
存储器1008可以是各种类型的存储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非易失性RAM(Non-Volatile RAM,NVRAM)、可编程ROM(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PROM(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M,EEPROM)、闪存、光存储器和寄存器等。存储器10010具体用于存储指令10082和数据10084,处理器1002可以通过读取并执行存储器1008中存储的指令10082,来执行上文所述的步骤和/或操作,在执行上述步骤和/或操作的过程中可能需要用到数据10084。
I/O接口1010用于接收来自外围设备的指令和/或数据,以及向外围设备输出指令和/或数据。
应注意,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发送端设备1000还可以包括其他硬件器件,本文不再一一列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收端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发送端设备1100包括处理器1102、收发器1104、多根天线1106,存储器1108、I/O(输入/输出,Input/Output)接口1111和总线1112。收发器1104进一步包括发射器11042和接收器11044,存储器1108进一步用于存储指令11082和数据11084。此外,处理器1102、收发器1104、存储器1108和I/O接口1111通过总线1112彼此通信连接,多根天线1106与收发器1104相连。
处理器1102可以是通用处理器,例如但不限于,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Unit,CPU),也可以是专用处理器,例如但不限于,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等。此外,处理器1102还可以是多个处理器的组合。特别的,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处理器1102可以用于执行,例如,图7中的步骤710以及图9所示的接收端设备900中解调模块920所执行的操作。处理器1102可以是专门设计用于执行上述步骤和/或操作的处理器,也可以是通过读取并执行存储器1108中存储的指令11082来执行上述步骤和/或操作的处理器,处理器1102在执行上述步骤和/或操作的过程中可能需要用到数据11084。
收发器1104包括发射器11042和接收器11044,其中,发射器11042用于通过多根天线1106之中的至少一根天线发送信号。接收器11044用于通过多根天线1106之中的至少一根天线接收信号。特别的,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接收器11044具体可以用于通过多根天线1106之中的至少一根天线执行,例如,图7中的步骤710以及图9所示的接收端设备900中接收模块910所执行的操作。
存储器1108可以是各种类型的存储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非易失性RAM(Non-Volatile RAM,NVRAM)、可编程ROM(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PROM(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M,EEPROM)、闪存、光存储器和寄存器等。存储器11011具体用于存储指令11082和数据11084,处理器1102可以通过读取并执行存储器1108中存储的指令11082,来执行上文所述的步骤和/或操作,在执行上述步骤和/或操作的过程中可能需要用到数据11084。
I/O接口1111用于接收来自外围设备的指令和/或数据,以及向外围设备输出指令和/或数据。
应注意,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发送端设备1100还可以包括其他硬件器件,本文不再一一列举。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或程序指令,当所述芯片运行时,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用于支持上述发送端设备实现其所涉及的功能。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芯片系统还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保存发送端设备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用于支持上述接收端设备实现其所涉及的功能。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芯片系统还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保存发送端设备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
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储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内容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4)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将待发送的数据流分为两组数据流,所述两组数据流包括第一组数据流和第二组数据流;
将所述第二组数据流进行加权操作,生成第二组目标数据流;
发送所述第一组数据流和所述第二组目标数据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二组数据流进行加权操作包括将第二组数据流中的每一个数据流的EDMG-Header-B部分和数据部分进行加权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权操作具体为:将第二组数据流中的每一个数据流的EDMG-Header-B部分和数据部分乘以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EDMG-Header-B部分之前还包括指示字段,所述指示字段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组数据流中的每一个数据流的EDMG-Header-B部分和数据部分是否已进行加权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字段设置为1的1比特值时,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组数据流中的每一个数据流的EDMG-Header-B部分和数据部分已进行加权操作。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发送的数据流为已进行MASK调制或π/2MASK调制的数据流,其中,所述MASK调制包括BPSK调制,所述π/2MASK调制包括π/2BPSK调制。
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发送所述第一组数据流和所述第二组目标数据流之前还包括:
将所述第二组目标数据流中的每一个数据流乘以权重ejφ(y(k)),其中,k为所述每一个数据流的序号,φ(y(k))=φ0y(k),y(k)为k的函数。
8.一种发送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设备包括:
分组模块,用于将待发送的数据流分为两组数据流,所述两组数据流包括第一组数据流和第二组数据流;
生成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组数据流进行加权操作,生成第二组目标数据流;
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所述第一组数据流和所述第二组目标数据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送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二组数据流进行加权操作包括将第二组数据流中的每一个数据流的EDMG-Header-B部分和数据部分进行加权操作。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发送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权操作具体为:将第二组数据流中的每一个数据流的EDMG-Header-B部分和数据部分乘以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发送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EDMG-Header-B部分之前还包括指示字段,所述指示字段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组数据流中的每一个数据流的EDMG-Header-B部分和数据部分是否已进行加权操作。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发送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字段设置为1的1比特值时,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组数据流中的每一个数据流的EDMG-Header-B部分和数据部分已进行加权操作。
13.根据权利要求8-12任一项所述的发送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发送的数据流为已进行MASK调制或π/2MASK调制的数据流,其中,所述MASK调制包括BPSK调制,所述π/2MASK调制包括π/2BPSK调制。
14.根据权利要求8-13任一项所述的发送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在发送所述第一组数据流和所述第二组目标数据流之前,所述生成模块还用于:
将所述第二组目标数据流中的每一个数据流乘以权重ejφ(y(k)),其中,k为所述每一个数据流的序号,φ(y(k))=φ0y(k),y(k)为k相关的函数。
CN201711488970.0A 2017-12-29 2017-12-29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Active CN1099954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88970.0A CN109995402B (zh) 2017-12-29 2017-12-29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PCT/CN2018/122948 WO2019128890A1 (zh) 2017-12-29 2018-12-22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88970.0A CN109995402B (zh) 2017-12-29 2017-12-29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95402A true CN109995402A (zh) 2019-07-09
CN109995402B CN109995402B (zh) 2022-03-29

Family

ID=670631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488970.0A Active CN109995402B (zh) 2017-12-29 2017-12-29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9995402B (zh)
WO (1) WO2019128890A1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18226A (zh) * 2002-01-17 2005-05-18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客户带宽或性能的目标升级的视频多点广播
US20110103254A1 (en) * 2009-05-08 2011-05-05 Zt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multi-user beamforming based on a 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 system
US8077792B2 (en) * 2005-12-09 2011-12-1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transmission power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multiple antennas
CN103209011A (zh) * 2010-08-20 2013-07-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ofdm多天线映射方法和装置
CN103650464A (zh) * 2011-07-05 2014-03-19 大陆-特韦斯贸易合伙股份公司及两合公司 用于减少车对x通信系统的解码计算投入的数据选择方法以及车对x通信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48656B2 (en) * 2002-12-02 2007-07-24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Digital convertible radio SNR optimization
CN101534143B (zh) * 2008-03-12 2012-11-2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应用多天线发射双数据流的方法及装置
CN101867398A (zh) * 2009-04-20 2010-10-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频分复用系统的单用户波束成形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18226A (zh) * 2002-01-17 2005-05-18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客户带宽或性能的目标升级的视频多点广播
US8077792B2 (en) * 2005-12-09 2011-12-1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transmission power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multiple antennas
US20110103254A1 (en) * 2009-05-08 2011-05-05 Zt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multi-user beamforming based on a 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 system
CN103209011A (zh) * 2010-08-20 2013-07-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ofdm多天线映射方法和装置
CN103650464A (zh) * 2011-07-05 2014-03-19 大陆-特韦斯贸易合伙股份公司及两合公司 用于减少车对x通信系统的解码计算投入的数据选择方法以及车对x通信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95402B (zh) 2022-03-29
WO2019128890A1 (zh) 2019-07-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883381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support channel refinement and multi-stream transmission in millimeter wave systems
CN101490975B (zh) 确定可预测的调制和编码方案的系统和方法
CN102460992B (zh) 用于无线网络中的干扰对准的自适应机会式集群的无线网络和方法
CN1922840B (zh) 无线通信系统、方法、设备和计算机程序
CN102089994B (zh) 用于下行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基准信号传输方法
CN109462465A (zh) 使用重叠的候选参数配置集配置载波的系统和方法
CN108886373A (zh) 在非正交上行传输中进行资源和功率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CN110365380B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通信装置及系统
CN107852216A (zh) 用于混合波束成形的波束训练的系统和方法
CN103004106A (zh) 一种发送分集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CN107733513B (zh) 一种下行接收波束训练信号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1934736B (zh) 一种发送波束优化协议包的方法及设备
TW201733299A (zh) 實行全雙工通訊的資料傳輸方法及實行全雙工通訊的基地台
US11528671B2 (en) Frame structure to support long distance transmission
CN113873645A (zh) 一种多资源单元传输的指示方法及相关设备
WO2009083783A2 (en) Optimal user pairing for downlink multiuser mimo
Wilson-Nunn et al. Antenna selection for full-duplex MIMO two-way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03023545A (zh) 一种无线数据传输方法及网络侧设备
CN104113399A (zh) 多用户mimo系统中基于矩阵条件数的用户选择方法
Janatian et al. Joint multi-objective transmit precoding and receiver time switching design for MISO SWIPT systems
US20130142127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program,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905353B (zh) 一种rru间联合通道校正的方法及设备
CN113922849B (zh) 一种毫米波mimo-noma系统下的用户分组和功率分配方法
CN111342868B (zh) 一种大尺度mimo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9995402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