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92901B - 建筑物的楼梯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 Google Patents

建筑物的楼梯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92901B
CN109992901B CN201910275038.2A CN201910275038A CN109992901B CN 109992901 B CN109992901 B CN 109992901B CN 201910275038 A CN201910275038 A CN 201910275038A CN 109992901 B CN109992901 B CN 1099929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ir
evacuation
bench
height
paramete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7503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92901A (zh
Inventor
严子夫
张峥
张东升
王凌宇
高绪聪
吉久茂
梁裕卿
尹武先
宁彤彤
朱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Tongji Universit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Tongji Universit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Tongji Universit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Tongji Universit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7503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92901B/zh
Publication of CN1099929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929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929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929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3Architectural design, e.g. computer-aided architectural design [CAAD] related to design of buildings, bridges, landscapes, production plants or ro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40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e.g. of flood or hurricane; Forecasting, e.g. risk assessment or mapp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建筑物的楼梯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建筑物模型参数,并根据建筑物模型参数生成建筑物模型,获取建筑物模型的楼梯参数,根据楼梯参数在建筑物模型内生成楼梯疏散控制线信息,根据楼梯疏散控制线信息检测建筑物模型的楼梯设计是否符合规范,并输出检测结果。该方法无需人工干预即可确定楼梯设计的合规性,使得利用建筑信息模型能够满足楼梯疏散设计的要求。

Description

建筑物的楼梯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信息模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建筑物的楼梯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建筑信息模型(BIM)是建筑数字化技术中一个重要工具,通过建立虚拟的建筑工程三维模型,利用数字化技术,为这个模型提供完整的、与实际情况一致的建筑工程信息库。
对于建筑物设计而言,楼梯疏散设计也是重要的一个环节。而传统的建筑信息模型通常用于生成建筑物模型,并不能满足建筑物中楼梯疏散设计的要求。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满足建筑物中楼梯疏散设计的要求的建筑物的楼梯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一种建筑物的楼梯数据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建筑物模型参数,并根据所述建筑物模型参数生成建筑物模型;
获取所述建筑物模型的楼梯参数,根据所述楼梯参数在所述建筑物模型内生成楼梯疏散控制线信息;
根据所述楼梯疏散控制线信息检测所述建筑物模型的楼梯设计是否符合规范,并输出检测结果。
一种建筑物的楼梯数据处理装置,包括:
参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建筑物模型参数,并根据所述建筑物模型参数生成建筑物模型;
控制线生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建筑物模型的楼梯参数,根据所述楼梯参数在所述建筑物模型内生成楼梯疏散控制线信息;
检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楼梯疏散控制线信息检测所述建筑物模型的楼梯设计是否符合规范,并输出检测结果。
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各实施例的方法的步骤。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各实施例的方法的步骤。
上述的建筑物的楼梯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在获取建筑物模型的楼梯参数后,根据楼梯参数在建筑物模型内自动生成楼梯疏散控制线信息,根据楼梯疏散控制线信息对建筑物模型的楼梯设计是否符合规范进行自动检测,无需人工干预,减少了人工成本,高效确定楼梯设计的合规性,使得建筑信息模型能够满足楼梯疏散设计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建筑物的楼梯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另一个实施例中建筑物的楼梯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在建筑物模型内生成的楼梯疏散控制线的三维效果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的楼梯净高控制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在建筑物模型内生成的楼梯剖面中楼梯净高控制线的二维效果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在建筑物模型内生成楼梯各平面中楼梯平台疏散示意线的二维效果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生成的多个楼梯疏散空间模型体的效果图;
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单个楼梯段疏散空间模型体的三维效果图;
图9为一个实施例中生成的问题报告的示意图;
图10为一个实施例中建筑物的楼梯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1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提供的建筑物的楼梯数据处理方法,可以应用于计算机设备,计算机设备安装有建筑信息模型软件,如Revit软件、Bentley软件或ArchiCAD软件等。基于建筑信息模型软件构件的建筑物信息,实现本申请的建筑物的楼梯数据处理方法。具体地,获取建筑物模型参数,并根据建筑物模型参数生成建筑物模型,获取建筑物模型的楼梯参数,根据楼梯参数在建筑物模型内生成楼梯疏散控制线信息,根据楼梯疏散控制线信息检测建筑物模型的楼梯参数是否符合规范,并输出检测结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建筑物的消防疏散路线处理方法,该方法基于BIM技术实现,以该方法应用于计算机设备为例进行说明,包括以下步骤:
S102,获取建筑物模型参数,并根据建筑物模型参数生成建筑物模型。
具体地,预先通过建筑信息模型(BIM)构建建筑物,获取建筑物模型参数。将建筑物模型参数导入,生成建筑物模型。
S104,获取建筑物模型的楼梯参数,根据楼梯参数在建筑物模型内生成楼梯疏散控制线。
其中,建筑物模型参数包括了建筑物的楼梯参数。在建筑信息模型(BIM)中构建建筑物时,根据建筑物楼梯的作用,标记了不同的楼梯类型,包括疏散楼梯和非疏散楼梯。疏散楼梯是指有足够防火能力可作为竖向通道的室内楼梯和室外楼梯。作为安全出口的楼梯是建筑物中的主要垂直交通空间。它既是人员避难、垂直方向安全疏散的重要通道,又是消防队员灭火的辅助进攻路线。非疏散楼梯不起疏散作用,如酒店大堂里的大楼梯。本申请的建筑物的楼梯数据处理方法,处理对象为疏散楼梯。
楼梯参数包括三个部分,一部分为楼梯段参数,一部分为楼梯梯段参数,还有一部分为楼梯平台参数。
楼梯段是指,以不同楼梯台阶高度或楼梯所在楼层对楼梯竖向进行划分后的楼梯分段。楼梯段参数包括楼梯段相对楼层平面高度等。
楼梯梯段是指,设有踏步以供层间上下行走的通道段落,是联系两个不同标高平台的倾斜构件。楼梯梯段参数包括楼梯梯段顶部相对高度、楼梯梯段实际宽度、台阶高度、台阶深度和台阶数或楼梯梯段路径平面投影线(楼梯梯段基线),等。
楼梯平台指,楼梯梯段与楼面连接的水平段或连接两个梯段之间的水平段,供楼梯转折或使用者略作休息之用。楼梯平台参数包括楼梯平台相对地平面高度和相对楼层平面高度、上梯段延深、下梯段延深,等。
楼梯疏散控制线是指,楼梯相关规范对疏散楼梯的相关要求,用于示意所设计的楼梯是否符合疏散楼梯规范的要求。在结果表达上分为三维和二维楼梯疏散控制线。三维楼梯疏散控制线包括:净高线空间模型线和疏散线空间模型线。二维楼梯疏散控制线包括:楼梯剖面中楼梯净高控制线和楼梯各平面中楼梯疏散示意线。
楼梯疏散控制线信息包括楼梯控制线的位置、长度以及方向等信息。
在其它的实施例中,还根据楼梯疏散控制线信息在建筑物模型中绘制楼梯疏散控制线,以形成施工图。
具体地,楼梯相关规范对疏散楼梯的相关要求至少包括疏散楼梯的净高、净宽要求和疏散楼梯平台的净深要求。一个实施例中,生成的楼梯疏散控制线三维效果图如图3所示的虚线部分。
传统的楼梯疏散控制线是生成建筑物设计图纸后,由人工根据疏散楼梯相关设计规范绘制楼梯疏散控制线,然后再判断楼梯各部分的疏散高度和疏散宽度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本实施例中,在获取建筑物模型的楼梯参数后,根据楼梯参数在建筑物模型内生成楼梯疏散控制线,无需人工绘制,节约了人力成本。
S106,根据楼梯疏散控制线信息检测建筑物模型的楼梯设计是否符合规范,并输出检测结果。
具体地,楼梯疏散控制线是根据疏散楼梯相关规范用于验证楼梯疏散宽度、高度和平台深度是否符合规范要求的标准控制或示意线,根据楼梯疏散控制线信息检测建筑物模型的楼梯广场是否符合规范。例如,根据该标准控制信息或示意线信息和楼梯参数,生成楼梯疏散空间模型体,检测所设计的楼梯是否符合消防疏散规范,如楼梯梯段宽度、高度和平台深度是否符合疏散的相关规范,得到检测结果,并输出检测结果,如输出检测结果至计算设备的显示设备,或将不符合设计规范的部分在建筑物模型的相应位置进行标记。
上述的建筑物的楼梯数据处理方法,在获取建筑物模型的楼梯参数后,根据楼梯参数在建筑物模型内自动生成楼梯疏散控制线信息,根据楼梯疏散控制线信息对建筑物模型的楼梯设计是否符合规范进行自动检测,无需人工干预,减少了人工成本,高效确定楼梯设计的合规性,使得建筑信息模型能够满足楼梯疏散设计的要求。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获取建筑物模型的楼梯参数,根据楼梯参数在建筑物模型内生成楼梯疏散控制线信息,包括:获取建筑物模型的楼梯参数,楼梯参数包括楼梯段参数、楼梯梯段参数和楼梯平台参数,根据楼梯段参数、楼梯梯段参数和楼梯平台参数生成楼梯疏散路径,基于楼梯疏散路径,生成对应的楼梯疏散净高控制线信息和楼梯平台疏散示意线信息。
具体地,楼梯段是指,以不同楼梯台阶高度或楼梯所在楼层对楼梯竖向进行划分后的楼梯分段。楼梯梯段是指,设有踏步以供层间上下行走的通道段落,是联系两个不同标高平台的倾斜构件。楼梯平台指楼梯梯段与楼面连接的水平段或连接两个梯段之间的水平段,供楼梯转折或使用者略作休息之用。
楼梯段参数包括楼梯段相对楼层平面高度。楼梯梯段参数包括楼梯梯段顶部相对高度、楼梯梯段实际宽度、台阶高度、台阶深度和台阶数和楼梯梯段基线(楼梯梯段路径平面投影线)。楼梯平台参数包括楼梯平台相对地平面高度、楼梯平台相对楼层平面高度、上梯段延深和下梯段延深。
根据楼梯段参数、楼梯梯段参数和楼梯平台参数生成楼梯疏散路径,包括:根据楼梯段相对楼层平面高度,确定楼梯基本高度;根据楼梯梯段顶部相对高度、台阶高度、台阶深度、台阶数和楼梯梯段基线,确定梯段疏散路径上端点;根据楼梯梯段相对楼层平面高度、台阶高度和楼梯梯段基线,确定梯段疏散路径下端点;整合梯段疏散路径上端点和梯段疏散路径下端点,得到楼梯梯段的疏散路径;根据楼梯平台相对地平面高度、楼梯平台相对楼层平面高度,结合楼梯梯段实际宽度和楼梯梯段的疏散路径,以及上梯段延深和下梯段延深,得到楼梯平台的疏散路径;整合楼梯梯段的疏散路径和楼梯平台的疏散路径,得到楼梯疏散路径。
具体地,楼梯梯段的疏散路径是楼梯梯段下端点和楼梯梯段上端点的连线整合。楼梯梯段上端点,是楼梯梯段顶部宽度的中点;或者根据楼梯梯段路径平面投影线(楼梯梯段基线)的终止点在垂直方向上,一个楼梯梯段顶部相对高度位置的点,具体为,梯段上端点=楼梯梯段路径平面投影线(楼梯梯段基线)的终止点+楼梯梯段顶部相对高度;或者根据楼梯梯段路径平面投影线(楼梯梯段基线)的终止点在垂直方向上,台阶高度乘以楼梯梯段台阶数得到的偏移高度位置的点,具体为,梯段上端点=楼梯梯段路径平面投影线(楼梯梯段基线)的终止点+台阶高度*楼梯梯段台阶数。楼梯梯段下端点,是楼梯梯段底部宽度的中点在垂直向上方向一个台阶高度位置的点。具体为,梯段下端点=楼梯梯段下部宽度的中点+台阶高度*1;或者根据楼梯梯段路径平面投影线(楼梯梯段基线)的起始点在垂直方向上,一个台阶高度位置的点,具体为,梯段下端点=楼梯梯段路径平面投影线(楼梯梯段基线)的起始点+台阶高度*1。在得到楼梯梯段上端点和楼梯梯段下端点后,结合楼梯梯段路径平面投影线(楼梯梯段基线)整合得到空间三维形式的楼梯梯段疏散路径。
具体地,楼梯梯段路径平面投影线(楼梯梯段基线)为建筑物模型的参数,是楼梯模型的属性。楼梯梯段路径平面投影线(楼梯梯段基线)属性至少可以获取楼梯梯段路径起始点、终止点、楼梯梯段路径形式(如,直线、曲线,等)和楼梯梯段路径终点切向量。如果建筑物楼梯模型具有此数据,则可以获取;对于无此参数信息的建筑物楼梯模型将通过计算机图形学和数学方式换算求得。
楼梯平台的疏散路径,为空间中上部段楼梯梯段的疏散路径的起始点与空间中下部段楼梯梯段的疏散路径的终止点在楼梯平台的连线整合。
具体地,以空间中上部段楼梯梯段的疏散路径的起始点为起点,向上部段楼梯梯段疏散路径反方向(平台深处方向)延深,延深深度为上部段楼梯的下梯段延深长度,再以该位置向空间中下部段楼梯梯段方向画圆弧,圆弧半径为上部段楼梯梯段实际宽度的一半,此圆弧为上部段圆弧;以空间中下部段楼梯梯段的疏散路径的终止点为起点,向下部段楼梯梯段疏散路径正方向(平台深处方向)延深,延深深度为下部段楼梯的上梯段延深长度,再以该位置向空间中上部段楼梯梯段方向画圆弧,圆弧半径为下部段楼梯梯段实际宽度的一半,此圆弧为下部段圆弧;以上部段圆弧和下部段圆弧公切线连接两段圆弧;整合上梯段延深、下梯段延深、上部段圆弧、下部段圆弧和两段圆弧公切线,为楼梯平台的疏散路径。
按照楼梯空间顺序,依次整合楼梯梯段的疏散路径和楼梯平台的疏散路径,得到楼梯疏散路径。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基于楼梯疏散路径,生成对应的楼梯疏散净高控制线信息和楼梯平台疏散示意线信息,包括:获取预设的建筑物相关规范中对楼梯疏散净高的要求和楼梯梯段实际宽度,根据建筑物相关规范中对楼梯疏散净高的要求和楼梯梯段实际宽度,生成楼疏散路径上的楼梯疏散净高控制线信息和楼梯平台疏散示意线信息。
其中,预设的建筑物相关规范中对楼梯疏散净高的要求和楼梯梯段实际宽度是根据楼梯相关规范对疏散楼梯净高、净宽和净深的要求设定在计算机中。楼梯疏散控制线,是建筑防火规范中对楼梯是否方便人员疏散,并符合防火疏散要求的,需要审定认可的虚拟控制线,在建筑施工图绘制中为方便审核必须绘制的线。楼梯疏散净高控制线是人员在使用防火楼梯时,头部以上空间在上下楼过程中不易碰到楼梯构造体的示意线。例如,楼梯疏散净高线指的是休息平台上方不能低于2000mm,梯段上方不能低于2200mm,并有300mm的预留空间满足人员正常疏散的净高要求,如图4所示。
疏散楼梯净宽和楼梯平台疏散示意线,是人员在使用楼梯时,身体两侧在上下楼过程中不易碰到建筑物构造体的示意线。不同类型的建筑物的疏散楼梯净宽和楼梯平台疏散净深的标准不同,如六层及六层以及住宅梯段最小净深为1米,商用建筑的楼梯梯段最小净深为1.4米,楼梯平台最小深度不应小于梯段宽度,并不得小于1.2米。
具体地,楼梯疏散净高控制线,是以楼梯梯段的疏散路径为基础,楼梯梯段的疏散路径向垂直方向上升,上升高度为楼梯相关规范要求的安全高度,得到梯段基本净高线;以梯段基本净高线的上、下部端点分别向梯段疏散路径的上、下两个方向延深,延深深度为楼梯相关规范要求的安全深度,该部分空间为梯段上、下部预留安全空间(对下部端点延深的起始位置需要根据楼梯梯段参数判断后生成相应起始点,判断过程封装在楼梯净高控制线生成算法模块中),该段轨迹为梯段上、下部预留安全空间控制线;然后同时转折下降到楼梯相关规范要求的高度,该高度为楼梯平台空间净高要求的最低高度,再根据此高度向平台方向延深,延深深度为上、下梯段对应的实际梯段宽度,该段轨迹为梯段上、下部平台净高控制线;整合梯段基本净高线、梯段上预留安全空间控制线、梯段下部预留安全空间控制线、梯段上部平台净高控制线、梯段下部平台净高控制线,为楼梯疏散净高控制线。楼梯疏散净高控制线信息包括楼梯疏散净高控制线的位置、方向和长度等。
具体地,楼梯平台疏散示意线,是以楼梯平台的疏散路径为基础,楼梯平台的疏散路径在楼梯平台平面向路径的两个平面法线方向偏移融合,偏移距离为楼梯梯段的实际宽度。对空间中上、下部梯段的实际宽度不同的情况需要分析判断,判断过程封装在楼梯平台疏散示意线生成算法模块中。楼梯平台疏散示意线信息包括楼梯平台疏散示意线的位置、方向和长度。
本实施例中,分别根据建筑物类型,获取对应的预设的楼梯疏散净高控制线高度相关数据、楼梯疏散净宽相关数据和楼梯平台疏散示意线深度相关数据,在建筑物模型中,疏散路径的基础上生成楼梯疏散净高控制线信息和楼梯平台疏散示意线信息。
一个实施例中,生成的楼梯剖面中楼梯净高控制线的二维效果图如图5所示的虚线部分,楼梯各平面中楼梯平台疏散示意线的二维效果图如图6所示的虚线部分。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楼梯疏散控制线信息检测建筑物模型的楼梯设计是否符合规范,并输出检测结果,包括:根据楼梯疏散控制线信息和楼梯参数,生成楼梯疏散空间模型体。若楼梯疏散空间模型体与建筑物模型中的非楼梯构件有不符合规范的碰撞,则得到楼梯设计不符合规范的检测结果,反馈此处楼梯净高的设计存在问题,不满足相关的规范要求,需要重新设计或者修改。若楼梯疏散空间模型体与建筑物模型中的非楼梯构件无不符合规范的碰撞,则得到楼梯设计符合规范的检测结果。输出检测结果。
具体地,楼梯疏散空间模型体,是以楼梯疏散控制线为基础,以楼梯疏散净高控制线中包含的梯段基本净高线、梯段上预留安全空间控制线、梯段下部预留安全空间控制线,为楼梯疏散空间梯段基本线,延楼梯梯段路径的两个平面法线方向偏移融合,偏移距离为楼梯梯段的实际宽度(对楼梯梯段形式的情况需要分析判断,判断过程封装在楼梯疏散空间模型体生成模块中),所生成的面为楼梯疏散空间梯段基本面,楼梯疏散空间梯段基本面与楼梯梯段和平台围合的空间为楼梯疏散空间梯段基本体;以楼梯平台的疏散路径为基础,楼梯平台的疏散路径在楼梯平台平面向路径的两个平面法线方向偏移融合,偏移距离为楼梯梯段的实际宽度的一半(对空间中上、下部梯段的实际宽度不同的情况需要分析判断,判断过程封装在楼梯疏散空间模型体生成模块中),所生成的面为楼梯疏散空间平台基本面,楼梯疏散空间梯段基本面向垂直方向延深,延深的高度符合疏散楼梯相关规范要求的平台最低高度,该围合的空间为楼梯疏散空间平台基本体;整合楼梯疏散空间梯段基本体与楼梯疏散空间平台基本体,为楼梯疏散空间模型体。
具体地,根据楼梯疏散控制线和楼梯参数,生成三维的楼梯疏散空间模型体,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生成的多个楼梯疏散空间模型体的效果图,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单个楼梯段疏散空间模型体的三维效果图。将生成的楼梯疏散空间模型体导入建筑信息模型软件,如用Revit软件平台可以理解和显示的方式导入Revit软件中,为规范核查做准备。楼梯疏散空间模型体,作为描述建筑空间功能的具体实例存在,具有信息完整性高和可直观验证等诸多优点。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当楼梯疏散空间模型体与建筑物模型中的非楼梯构件有不符合规范的碰撞时,获取楼梯疏散空间模型体与非楼梯构件碰撞所在的位置和碰撞的构件元素信息,根据位置和构件元素信息标记问题,判断情况,生成问题报告。
具体地,在自动生成的楼梯疏散空间模型体基础上,运行碰撞体检查方法,输出碰撞体所在位置和碰撞体的元素编号,并标记空间问题,生成问题报告。根据问题报告,能够直观地了解不符合疏散设计规范要求的构件的位置和构件名称。一个实施例的问题报告如图9所示。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1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图1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提供了一种建筑物的楼梯数据处理装置,包括:参数获取模块、控制线生成模块和检测模块,其中:
参数获取模块1002,用于获取建筑物模型参数,并根据建筑物模型参数生成建筑物模型;
控制线生成模块1004,用于获取建筑物模型的楼梯参数,根据楼梯参数在建筑物模型内生成楼梯疏散控制线信息;
检测模块1006,用于根据楼梯疏散控制线信息检测建筑物模型的楼梯设计是否符合规范,并输出检测结果。
上述的建筑物的楼梯数据处理装置,在获取建筑物模型的楼梯参数后,根据楼梯参数在建筑物模型内自动生成楼梯疏散控制线,并根据楼梯疏散控制线对建筑物模型的楼梯设计是否符合规范进行自动检测,无需人工干预,减少了人工成本,高效确定楼梯设计的合规性,使得利用建筑信息模型能够满足楼梯疏散设计的要求。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控制线生成模块,包括:
楼梯参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建筑物模型的楼梯参数,楼梯参数包括楼梯段参数、楼梯梯段参数和楼梯平台参数;
路径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楼梯梯段参数和楼梯平台参数生成楼梯疏散路径;
控制线模块,用于基于楼梯疏散路径,生成对应的楼梯疏散净高控制线信息和楼梯平台疏散示意线信息。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楼梯段参数包括:楼梯段相对楼层平面高度;楼梯梯段参数包括:楼梯梯段顶部相对高度、台阶高度、台阶深度、台阶数、楼梯梯段实际宽度和楼梯梯段基线;楼梯平台参数包括楼梯平台相对地平面高度、楼梯平台相对楼层平面高度、上梯段延深和下梯段延深。
路径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楼梯段参数、楼梯梯段参数和楼梯平台参数生成楼梯疏散路径,包括:根据楼梯段相对楼层平面高度,确定楼梯基本高度;根据楼梯梯段顶部相对高度、台阶高度、台阶深度、台阶数、和楼梯梯段基线,确定梯段疏散路径上端点;根据楼梯梯段相对楼层平面高度、台阶高度和楼梯梯段基线,确定梯段疏散路径下端点;整合梯段疏散路径上端点和梯段疏散路径下端点,得到楼梯梯段的疏散路径;根据楼梯平台相对地平面高度、楼梯平台相对楼层平面高度,结合楼梯梯段实际宽度和楼梯梯段的疏散路径,以及上梯段延深和下梯段延深,得到楼梯平台的疏散路径;整合楼梯梯段的疏散路径和楼梯平台的疏散路径,得到楼梯疏散路径。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控制线模块,用于获取预设的建筑物相关规范中对楼梯疏散净高控制的要求和楼梯梯段实际宽度,根据建筑物相关规范中对楼梯疏散净高的要求和楼梯梯段实际宽度,生成楼梯疏散路径上的楼梯疏散净高控制线信息和楼梯平台疏散示意线信息。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检测模块包括:
模型体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楼梯疏散控制线信息和楼梯参数,生成楼梯疏散空间模型体。
碰撞检测模块,用于若楼梯疏散空间模型体与建筑物模型中的非楼梯构件有不符合规范的碰撞,则得到楼梯设计不符合规范检测结果。
输出模块,用于输出检测结果。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建筑物的楼梯数据处理装置还包括:
碰撞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楼梯疏散空间模型体与非楼梯构件碰撞所在的位置和碰撞的构件元素信息。
报告模块,用于根据位置和构件元素信息,生成问题报告。
关于建筑物的楼梯数据处理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建筑物的楼梯数据处理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建筑物的楼梯数据处理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11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网络接口、显示屏和输入装置。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建筑物的楼梯数据处理方法。该计算机设备的显示屏可以是液晶显示屏或者电子墨水显示屏,该计算机设备的输入装置可以是显示屏上覆盖的触摸层,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外壳上设置的按键、轨迹球或触控板,还可以是外接的键盘、触控板或鼠标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1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建筑物模型参数,并根据建筑物模型参数生成建筑物模型;
获取建筑物模型的楼梯参数,根据楼梯参数在建筑物模型内生成楼梯疏散控制线信息;
根据楼梯疏散控制线信息检测建筑物模型的楼梯设计是否符合规范,并输出检测结果。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获取建筑物模型的楼梯参数,根据楼梯参数在建筑物模型内生成楼梯疏散控制线信息,包括:
获取建筑物模型的楼梯参数,楼梯参数包括楼梯段参数、楼梯梯段参数和楼梯平台参数;
根据楼梯段参数、楼梯梯段参数和楼梯平台参数生成楼梯疏散路径;
基于楼梯疏散路径,生成对应的楼梯疏散净高控制线信息和楼梯平台疏散示意线信息。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楼梯段参数包括:楼梯段相对楼层平面高度;楼梯梯段参数包括:楼梯梯段顶部相对高度、台阶高度、台阶深度、台阶数、楼梯梯段实际宽度和楼梯梯段基线;楼梯平台参数包括楼梯平台相对地平面高度、楼梯平台相对楼层平面高度、上梯段延深和下梯段延深;
根据楼梯段参数、楼梯梯段参数和楼梯平台参数生成楼梯疏散路径,包括:
根据楼梯段相对楼层平面高度,确定楼梯基本高度;
根据楼梯梯段顶部相对高度、台阶高度、台阶深度、台阶数、楼梯梯段基线,确定梯段疏散路径上端点;
根据楼梯梯段相对楼层平面高度、台阶高度和楼梯梯段基线,确定梯段疏散路径下端点;
整合梯段疏散路径上端点和梯段疏散路径下端点,得到楼梯梯段的疏散路径;
根据楼梯平台相对地平面高度、楼梯平台相对楼层平面高度,结合楼梯梯段实际宽度和楼梯梯段的疏散路径,以及上梯段延深和下梯段延深,得到楼梯平台的疏散路径;
整合楼梯梯段的疏散路径和楼梯平台的疏散路径,得到楼梯疏散路径。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基于楼梯疏散路径,生成对应的楼梯疏散净高控制线信息和楼梯平台疏散净宽控制示意线信息,包括:
获取预设的建筑物相关规范中对楼梯疏散净高控制线高度的要求和楼梯梯段实际宽度;
根据建筑物相关规范中对楼梯疏散净高的要求控制线高度和楼梯梯段实际宽度,生成在楼梯疏散路径上的楼梯疏散净高控制线信息和楼梯平台疏散示意线信息。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楼梯疏散控制线信息检测建筑物模型的楼梯参数设计是否符合规范,并输出检测结果,包括:
根据楼梯疏散控制线信息和楼梯参数,生成楼梯疏散空间模型体;
若所述楼梯疏散空间模型体与所述建筑物模型中的非楼梯构件有不符合规范的碰撞,则得到楼梯设计不符合规范检测结果;
输出检测结果。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楼梯疏散空间模型体与非楼梯构件碰撞所在的位置和碰撞的构件元素信息;
根据位置和构件元素信息,生成问题报告。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建筑物模型参数,并根据建筑物模型参数生成建筑物模型;
获取所述建筑物模型的楼梯参数,根据所述楼梯参数在所述建筑物模型内生成楼梯疏散控制线信息;
根据所述楼梯疏散控制线信息检测所述建筑物模型的楼梯设计是否符合规范,并输出检测结果。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获取建筑物模型的楼梯参数,根据楼梯参数在建筑物模型内生成楼梯疏散控制线信息,包括:
获取建筑物模型的楼梯参数,楼梯参数包括楼梯段参数、楼梯梯段参数和楼梯平台参数;
根据楼梯段参数、楼梯梯段参数和楼梯平台参数生成楼梯疏散路径;
基于楼梯疏散路径,生成对应的楼梯疏散净高控制线信息和楼梯平台疏散净宽控制示意线信息。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楼梯段段参数包括:楼梯段相对楼层平面高度;楼梯梯段参数包括:楼梯梯段上部宽度顶部相对高度、台阶高度、台阶深度、台阶数和楼梯梯段下部实际宽度或楼梯梯段路径平面投影线(楼梯梯段基线);楼梯平台参数包括楼梯平台相对地平面上部宽度和楼梯平台下部宽度高度和相对楼层平面高度、上梯段延深、下梯段延深;
根据楼梯段参数、楼梯梯段参数和楼梯平台参数生成楼梯疏散路径,包括:
根据楼梯段相对楼层平面高度,确定楼梯基本高度;
根据楼梯梯段顶部相对高度和台阶高度、台阶深度、台阶数、楼梯梯段路径平面投影线(楼梯梯段基线)上部宽度的中点,确定梯段疏散路径上端点;
根据楼梯段梯段相对楼层平面高度下部宽度中点和、台阶高度和楼梯梯段路径平面投影线(楼梯梯段基线),确定梯段疏散路径下端点;
连接整合梯段疏散路径上端点和梯段疏散路径下端点,得到楼梯梯段的疏散路径;
根据楼梯平台相对地平面高度和相对楼层平面高度,结合楼梯梯段实际宽度数据和楼梯梯段的疏散路径,以及上梯段延深、下梯段延深上部宽度的中点和楼梯平台下部宽度的中点,得到楼梯平台的疏散路径;
依次连接整合楼梯梯段的疏散路径和楼梯平台的疏散路径,得到楼梯疏散路径。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基于楼梯疏散路径,生成对应的楼梯疏散净高控制线信息和楼梯平台疏散净宽控制示意线信息,包括:
获取预设的建筑物相关规范中对楼梯疏散净高的要求和楼梯梯段实际宽度;
根据所述建筑物相关规范中对楼梯疏散净高的要求和楼梯梯段实际宽度,生成所述楼梯疏散路径上的楼梯疏散净高控制线信息和楼梯平台疏散示意线信息。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楼梯疏散控制线信息检测建筑物模型的楼梯参数设计是否符合规范,并输出检测结果,包括:
根据楼梯疏散控制线信息和楼梯参数,生成楼梯疏散空间模型体;
若所述楼梯疏散空间模型体与所述建筑物模型中的非楼梯构件有不符合规范的碰撞,则得到楼梯设计不符合规范检测结果;
输出检测结果。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所述楼梯疏散空间模型体与非楼梯构件碰撞所在的位置和碰撞的构件元素信息;
根据所述位置和构件元素信息,生成问题报告。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7)

1.一种建筑物的楼梯数据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建筑物模型参数,并根据所述建筑物模型参数生成建筑物模型;
获取所述建筑物模型的楼梯参数,根据所述楼梯参数在所述建筑物模型内生成楼梯疏散控制线信息;
根据所述楼梯疏散控制线信息检测所述建筑物模型的楼梯设计是否符合规范,并输出检测结果;
所述获取所述建筑物模型的楼梯参数,根据所述楼梯参数在所述建筑物模型内生成楼梯疏散控制线信息,包括:
获取所述建筑物模型的楼梯参数,所述楼梯参数包括楼梯段参数、楼梯梯段参数和楼梯平台参数;所述楼梯段参数包括:楼梯段相对楼层平面高度;所述楼梯梯段参数包括:楼梯梯段顶部相对高度、台阶高度、台阶深度、台阶数、楼梯梯段实际宽度和楼梯梯段基线;所述楼梯平台参数包括楼梯平台相对地平面高度、楼梯平台相对楼层平面高度、上梯段延深和下梯段延深;
根据所述楼梯段相对楼层平面高度,确定楼梯基本高度;
根据所述楼梯梯段顶部相对高度、台阶高度、台阶深度、台阶数和楼梯梯段基线,确定梯段疏散路径上端点;
根据所述楼梯梯段相对楼层平面高度、台阶高度和楼梯梯段基线,确定梯段疏散路径下端点;
整合所述梯段疏散路径上端点和所述梯段疏散路径下端点,得到所述楼梯梯段的疏散路径;
根据所述楼梯平台相对地平面高度、楼梯平台相对楼层平面高度,结合楼梯梯段实际宽度和楼梯梯段的疏散路径,以及上梯段延深和下梯段延深,得到所述楼梯平台的疏散路径;
整合所述楼梯梯段的疏散路径和楼梯平台的疏散路径,得到楼梯疏散路径;
基于所述楼梯疏散路径,生成对应的楼梯疏散净高控制线信息和楼梯平台疏散示意线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楼梯疏散路径,生成对应的楼梯疏散净高控制线信息和楼梯平台疏散示意线信息,包括:
获取预设的建筑物相关规范中对楼梯疏散净高的要求和楼梯梯段实际宽度;
根据所述建筑物相关规范中对楼梯疏散净高的要求和楼梯梯段实际宽度,生成所述楼梯疏散路径上的楼梯疏散净高控制线信息和楼梯平台疏散示意线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楼梯疏散控制线信息检测所述建筑物模型的楼梯设计是否符合规范,并输出检测结果,包括:
根据所述楼梯疏散控制线信息和楼梯参数,生成楼梯疏散空间模型体;
若所述楼梯疏散空间模型体与所述建筑物模型中的非楼梯构件有不符合规范的碰撞,则得到楼梯设计不符合规范检测结果;
输出所述检测结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楼梯疏散空间模型体与非楼梯构件碰撞所在的位置和碰撞的构件元素信息;
根据所述位置和构件元素信息,生成问题报告。
5.一种建筑物的楼梯数据处理装置,包括:
参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建筑物模型参数,并根据所述建筑物模型参数生成建筑物模型;
控制线生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建筑物模型的楼梯参数,根据所述楼梯参数在所述建筑物模型内生成楼梯疏散控制线信息;
检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楼梯疏散控制线信息检测所述建筑物模型的楼梯设计是否符合规范,并输出检测结果;
所述控制线生成模块,包括:
楼梯参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建筑物模型的楼梯参数,所述楼梯参数包括楼梯段参数、楼梯梯段参数和楼梯平台参数;所述楼梯段参数包括:楼梯段相对楼层平面高度;所述楼梯梯段参数包括:楼梯梯段顶部相对高度、台阶高度、台阶深度、台阶数、楼梯梯段实际宽度和楼梯梯段基线;所述楼梯平台参数包括楼梯平台相对地平面高度、楼梯平台相对楼层平面高度、上梯段延深和下梯段延深;
路径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楼梯段相对楼层平面高度,确定楼梯基本高度;根据所述楼梯梯段顶部相对高度、台阶高度、台阶深度、台阶数和楼梯梯段基线,确定梯段疏散路径上端点;根据所述楼梯梯段相对楼层平面高度、台阶高度和楼梯梯段基线,确定梯段疏散路径下端点;整合所述梯段疏散路径上端点和所述梯段疏散路径下端点,得到所述楼梯梯段的疏散路径;根据所述楼梯平台相对地平面高度、楼梯平台相对楼层平面高度,结合楼梯梯段实际宽度和楼梯梯段的疏散路径,以及上梯段延深和下梯段延深,得到所述楼梯平台的疏散路径;整合所述楼梯梯段的疏散路径和楼梯平台的疏散路径,得到楼梯疏散路径;
控制线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楼梯疏散路径,生成对应的楼梯疏散净高控制线信息和楼梯平台疏散示意线信息。
6.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1910275038.2A 2019-04-08 2019-04-08 建筑物的楼梯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Active CN1099929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75038.2A CN109992901B (zh) 2019-04-08 2019-04-08 建筑物的楼梯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75038.2A CN109992901B (zh) 2019-04-08 2019-04-08 建筑物的楼梯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92901A CN109992901A (zh) 2019-07-09
CN109992901B true CN109992901B (zh) 2023-07-11

Family

ID=671312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75038.2A Active CN109992901B (zh) 2019-04-08 2019-04-08 建筑物的楼梯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99290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16371B (zh) * 2019-08-29 2023-07-07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消防疏散路线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464325B (zh) * 2019-09-06 2023-05-09 久瓴(江苏)数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楼梯模型的创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464327B (zh) * 2019-09-06 2023-03-31 久瓴(江苏)数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门窗模型的布置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079213B (zh) * 2019-11-22 2023-06-16 久瓴(江苏)数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建筑物的屋面结构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329109B (zh) * 2020-11-09 2022-05-27 建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Revit智能创建楼梯的方法
CN112530001B (zh) * 2020-12-08 2023-05-12 四川蓉信开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交通核三维模型的快速绘制方法
CN113434939B (zh) * 2021-06-29 2024-01-30 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楼梯二维视图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808990B (zh) * 2024-03-01 2024-05-10 山东捷瑞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三维引擎一键楼体通道设备的安装方法、装置及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998890A1 (de) * 2014-09-16 2016-03-23 Siemens Schweiz AG Verfahren zum rechnergestützten Entwurf eines Bauwerks
CN106021737A (zh) * 2016-05-20 2016-10-12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用于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建筑模型的检测方法和系统
CN107679275A (zh) * 2017-08-31 2018-02-09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消防逃生疏散模拟方法
CN108629472A (zh) * 2017-03-22 2018-10-09 北京鸿业同行科技有限公司 Bim模型质量检查平台
CN109080664A (zh) * 2018-08-10 2018-12-25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基于三维结构的地铁站实时监控方法及应急处理预演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096969A1 (ja) * 2006-02-23 2007-08-30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エレベータの避難支援装置
CA2700037A1 (en) * 2007-09-20 2009-03-26 United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Model-based egress support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998890A1 (de) * 2014-09-16 2016-03-23 Siemens Schweiz AG Verfahren zum rechnergestützten Entwurf eines Bauwerks
CN106021737A (zh) * 2016-05-20 2016-10-12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用于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建筑模型的检测方法和系统
CN108629472A (zh) * 2017-03-22 2018-10-09 北京鸿业同行科技有限公司 Bim模型质量检查平台
CN107679275A (zh) * 2017-08-31 2018-02-09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消防逃生疏散模拟方法
CN109080664A (zh) * 2018-08-10 2018-12-25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基于三维结构的地铁站实时监控方法及应急处理预演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Development of BIM-based evacuation regulation checking system for;Jungsik Choi 等;《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20140103;第46卷;全文 *
三维疏散仿真平台CDS的构建及功能验证;李胜利;《消防科学与技术》;20130915(第09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92901A (zh) 2019-07-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92901B (zh) 建筑物的楼梯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US9933257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stimation of building wall area
KR101335109B1 (ko) Bim을 이용한 골조 공사의 개산견적 연산 방법
US20130204575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stimation of building floor area
CN109726470B (zh) 一种三维模型指标的核查方法、装置和介质
CN109684719B (zh) 一种基于bim模型的规则结构推导算法及装置
JP6451139B2 (ja) 配置計画支援システム、配置計画支援方法及び配置計画支援プログラム
KR101308789B1 (ko) Bim을 이용한 초고층 건축물의 피난법규 자동화 검토 방법
Lee et al. Development of formwork automation design software for improving construction productivity
CN110516371B (zh) 消防疏散路线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13116165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stimation of building floor area
CN108416076B (zh)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设计方法
KR101544500B1 (ko) 도면 정보 오류 검출 장치 및 방법
CN113903135B (zh) 一种基于bim的火灾探测器自动布置设计方法
CN109992876B (zh) 建筑物的消防疏散路径处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KR102395065B1 (ko) 비계 모델링 방법 및 컴퓨터프로그램
US9157248B2 (en) Danger zone detection in building models
CN111985038A (zh) 一种待装修空间的工程量计算方法及装置
CN117350974A (zh) 一种工程质量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KR102234217B1 (ko) Ar 기반의 비계 검증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12182686B (zh) 生成通道模型的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KR101192705B1 (ko) 도면 파일 분석을 통한 마감재 물량 산출 방법
KR20230111044A (ko) 자동 설계 방법 및 프로그램
KR102143097B1 (ko) 연결 엘리먼트의 제조 치수를 결정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15203806A (zh) 高大隔墙墙架设计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