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90766A - 基于路面综合阻力系数的道路坡度检测方法与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路面综合阻力系数的道路坡度检测方法与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90766A
CN109990766A CN201910334400.9A CN201910334400A CN109990766A CN 109990766 A CN109990766 A CN 109990766A CN 201910334400 A CN201910334400 A CN 201910334400A CN 109990766 A CN109990766 A CN 1099907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road
road surface
angle
acqui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3440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90766B (zh
Inventor
徐世军
徐子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91033440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90766B/zh
Publication of CN1099907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907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907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907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40/00Estimation or calculation of non-directly measurable driving parameters for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 unit, e.g. by using mathematical models
    • B60W40/02Estimation or calculation of non-directly measurable driving parameters for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 unit, e.g. by using mathematical models related to ambient conditions
    • B60W40/06Road conditions
    • B60W40/076Slope angle of the roa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40/00Estimation or calculation of non-directly measurable driving parameters for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 unit, e.g. by using mathematical models
    • B60W40/10Estimation or calculation of non-directly measurable driving parameters for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 unit, e.g. by using mathematical models related to vehicle motion
    • B60W40/1005Driving resistanc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9/00Measuring inclination, e.g. by clinometers, by lev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2400/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detected, measured or calculated conditions or fac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Control Of Driving Devices And Active Controlling Of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路面综合阻力系数的道路坡度检测方法,在平直路段上进行路面滚动阻力系数k的标定;采集待测道路段上各分段区间的路面综合阻力系数ρi;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各分段区间的坡度角φi:ρi=kcosφi+sinφi。还公开了一种道路坡度检测系统,用于实现本发明的道路坡度检测方法,包括采集控制器、参数设置模块以及分别与采集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的车辆牵引力采集模块、角度编码器、坡度采集开关按键与标定按键;采集控制器内配置有标定程序与坡度采集控制程序。本发明能够对整条待测道路的坡度进行分段检测,提高检测效率与检测精度。

Description

基于路面综合阻力系数的道路坡度检测方法与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交通信息技术领域,具体涉道路坡度检测方法与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道路坡度的检测,主要采用的手段有图像识别、红外检测、水平仪以及尺规等。存在检测效率低、检测精度低的问题。并且,真实道路场景高低起伏,延绵不断,单独测量某一区间段道路的坡度,并不能反应整条道路的坡度情况,现有技术的检测手段由于检测原理的限制,无法实现对整条道路的坡度进行高效检测。
车辆在道路行驶时,所受到的阻力包括:路面滚动阻力、路面坡度阻力、车辆加速阻力、车辆空气阻力。其中,车辆的路面滚动阻力和坡度阻力与道路路面直接相关,且与车辆的重量成正比,该两种路面阻力的和,可称为路面的综合阻力。
现有交通道路信息的采集和记录技术鲜少涉及对路面信息的采集和记录,为了表征路面对车辆的阻碍作用,发明人特此提出“路面综合阻力系数”这一指标,路面综合阻力系数表征了路面粗糙程度与路面坡度对车辆(车轮)作用的影响。发明人首先设计了检测道路上各区间路段的路面综合阻力系数的方法,基于此,再设计出检测道路上各区间路段的坡度的方法,从而能对整条待测道路的坡度进检测。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路面综合阻力系数的道路坡度检测方法,能够对整条待测道路的坡度进行分段检测,提高检测效率与检测精度。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路面综合阻力系数的道路坡度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待测道路上选取平直路段进行路面滚动阻力系数k的标定;
步骤2:采集待测道路段上各分段区间的路面综合阻力系数ρi,i∈{1,2,......,M},M为待测道路段的分段区间总数;
步骤3: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各分段区间的坡度角φi:ρi=kcosφi+sinφi;从而获得待测道路各分段区间的坡度。
进一步的,按如下方式对路面滚动阻力系数k进行标定:
首先,车辆行驶在待测道路的平直路段上;
然后,瞬间切断车辆的动力输出,并同时采集车辆被瞬间切断动力输出时的行驶速度vk,使车辆依靠惯性沿直线行驶直到停止;采集车辆被瞬间切断动力输出时到停止时所行走的路程sk
最后,根据以下公式计算路面滚动阻力系数k:
其中,m表示车辆总质量,m0表示与车辆转动部分的质量等效的转动质量,g表示重力加速度。
进一步的,按如下方式采集各分段区间的路面综合阻力系数:将待测道路段按照检测间距划分为若干分段区间;检测间距按如下规则确定:计算预估检测间距所对应的转速增量Δn,并在车辆的速度特性曲线上任意选取陡峭段上的转速为N的一点进行验证,所述速度特性曲线以转速为横坐标,并以车辆驱动力输出轴的驱动扭矩为纵坐标;若在N±Δn的转速范围内所对应的车辆驱动扭矩的变化范围小于阈值,阈值在-2%~+2%范围内选取,则预估检测间距通过验证,将通过验证的预估检测间距作为检测间距;
车辆持续行驶在待测道路段上,每个分段区间的路面综合阻力系数按如下步骤进行检测:
步骤201:车辆在分段区间的路面上近似为加速度不变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并获取车辆在分段区间上的运动过程中的以下参数:车辆平均牵引力F、车辆加速度a以及车辆平均速度v;
步骤202:计算车辆受到的空气阻力fa
其中,c表示风阻系数,A表示迎风面积,v表示车辆平均速度;
步骤203:令车辆受到的路面综合阻力为f:
f=ρ.m.g; (2)
其中,ρ表示路面综合阻力系数,m表示车辆总质量,g表示重量加速度;
步骤204: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建立以下方程:
F-f-fa=(m+m0).a; (3)
其中,m0表示与车辆转动部分的质量等效的转动质量;
步骤205:联立公式(1)、(2)与(3)得到:
根据公式(4)计算得到车辆在分段区间的路面综合阻力系数。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道路坡度检测系统,用于实现上述基于路面综合阻力系数的道路坡度检测方法,包括采集控制器、参数设置模块以及分别与采集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的车辆牵引力采集模块、角度编码器、坡度采集开关按键与标定按键;
参数设置模块用于设置包括车辆总质量、与车辆转动部分的质量等效的转动质量、车辆传动机构的传动效率、车辆动力输出轴至驱动轮的减速比、车轮半径、轮胎类型、道路段编号、检测间距、风阻系数以及迎风面积在内的参数;
角度编码器用于安装在车辆的驱动力输出轴上;采集控制器内配置有能够连续记录角度编码器的角度计数值的第一角度计数器,采集控制器能够根据第一角度计数器采集到的角度计数值计算出车轮的瞬时角速度与瞬时线速度;
采集控制器能够计算出与检测间距相应的分段区间角度计数增量值L;采集控制器内还配置有计时器、第二角度计数器、标记点计数器、标定程序与坡度采集控制程序;第二角度计数器能够在每计数到分段区间计数增量值L后进行复位;标记点计数器能够在第二角度计数器每计数到分段区间计数增量值L时增加一次计数;标定按键用于触发标定程序的开始;采集开关按键用于触发采集控制程序的开始或停止;
车辆牵引力采集模块包括用于设置在车辆的动力输出轴上的驱动力传感器,采集控制器能够根据驱动力传感器采集到的驱动力计算车辆平均牵引力;采集控制器能够根据车辆平均牵引力F、车辆加速度a以及车辆平均速度v计算路面综合阻力系数。
进一步的,所述标定程序按包括以下步骤:
B1:判断是否收到启动标定程序的信号;若否,则退出程序;若是,则进入步骤B2;
B2:初始化标定程序:第一角度计数器与计时器复位;
B3:当车辆动力输出轴的驱动力为0时,采集车辆瞬时速度vk;同时,计时器开始计时,第一角度计数器开始计数;
B4:当车辆瞬时速度为0时,计时器停止计时,第一角度计数器停止计数,并保存第一角度计数器的计数值Z;
B5:根据第一角度的计数值Z计算行驶路程sk
sk=(2πr·Z)/x;
其中,r为车轮半径,x为角度编码器每一圈的脉冲数;
B6:计算并保存路面滚动阻力系数k:
其中,m表示车辆总质量,m0表示与车辆转动部分的质量等效的转动质量,g表示重力加速度;
B7:退出标定程序。
进一步的,所述坡度采集控制程序按如下步骤执行:
S1:采集控制程序初始化,根据检测间距为角度编码器计算对应的分段区间角度计数增量值L;
S2:判断是否收到启动采集控制程序的信号;若否,则退出程序;若是,则进入S3;
S3:标记点计数器、第一角度计数器、第二角度计数器与计时器复位,并且初始化标记点计数器的当前计数值M=0,表示车辆进行待测道路段起点,也表示进入第一分段区间的起点;
S4:采集车辆经过待测道路段起点位置时的车辆动力输出轴的驱动力F′0、瞬时角速度ω0与瞬时线速度v0
S5:当第二角度计数器的当前计数值达到L时,表示车辆到达当前分段区间终点,当前标记点计数值M=M+1;并同时采集车辆经过当前分段区间终点时的车辆动力输出轴的驱动力F′2,M、瞬时角速度ω2,M与瞬时线速度v2,M
S6:将车辆经过上一分段区间终点时的车辆动力输出轴驱动力F′2,M-1、瞬时角速度ω2,M-1、瞬时线速度v2,M-1,分别作为车辆经过当前分段区间起点时的车辆动力输出轴驱动力F′1,M、瞬时角速度ω1,M、瞬时线速度v1,M,并计算车辆在当前分段区间内行驶的加速度aM、平均速度vM、平均牵引力FM与空气阻力fa,M;当M=1时,F′1,1=F′0,ω1,1=ω0,v1,1=v0
根据车辆在当前分段区间内行驶的加速度aM、平均加速度vM、平均牵引力FM与空气阻力fa,M,计算当前分段区间的路面综合阻力系数ρM
S7:根据路面滚动阻力系数k与当前分段区间的路面综合阻力系数ρM,计算当前分段区间的坡度角φi:ρi=kcosφi+sinφi
S8:以待测道路段的编号为主名称并按照当前标记点计数值M对当前分段区间编号,存储当前分段区间的坡度;第二角度编码器计数值与计时器同时复位;
S9:判断是否收到停止采集控制程序的信号;若否,则回到步骤S5;若是,则保存当前标记点计数值,退出程序。
进一步的,所述采集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还连接有卫星定位模块,并且卫星定位模块为每个分段区间进行定位,在进行步骤S7时,以当前道路段编号为主名称,按标记点计数值对分段区间编号并存储当前分段区间的坡度与卫星定位位置信息。
进一步的,采集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可插拔连接有外置存储器,并以道路段编号为主名,按标记点计数值对分段区间编号,将分段区间的坡度与卫星定位位置信息存储到外置存储器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基于路面综合阻力系数对道路坡度进行检测,并且是分段检测,符合道路高度起伏的真实情况,并且检测效率高,能进行长距离检测。
2、本发明通过坡度采集控制程序自动完成路面综合阻力系数、坡度值检测过程的控制,无需人工干预,降低人力成本与劳动强度。
3、在检测过程中实时计算当前采样时刻的区间行驶路程,并判断区间行驶路程是否等于检测间距,从而确定瞬时速度(线速度)与瞬时驱动力的采集时刻,实现按需采集,这样能够大大降低数据采集量与计算量,从而节省数据存储空间与功耗。
4、本发明根据分段区间进行数据采集、计算与存储,从而将路面综合阻力系数、坡度值精细化到各个分段区间,提高了路面综合阻力系数、坡度值的准确性。另外,通过卫星定位模块采集各分段区间的位置信息,将位置信息与坡度值相结合,能够更好的将坡度值应用于智能交通和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中。
5、本发明的检测系统在设定的道路段编号相同、道路段的起点相同、设定的检测间距互为整数倍的前提下,可对多次采集的数据进行平均计算处理,能够不断修正和提高数据精度。
6、本发明的标定程序能够根据车速自动控制标定过程,减少人工干预,降低人工操作引起的动作延时误差,提供对路面滚动阻力系数k的标定精度。
7、本发明的采集控制过程以采集到的角度编码器的第二角度计数器的计数值作为控制依据,实现了每到达分段区间终点自动采集相关参数(瞬时角速度、瞬时速度、瞬时驱动力)。对于瞬时速度的计算则根据第一角度计数器当前时刻到其计数值+1时刻的时间间隔ΔT,由于计数值+1的角度增量是固定的,时间间隔可以达到较高的精度,如微秒级别,因此能够大大提高瞬时速度的计算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具体实施方式中道路坡度检测方法的原理图;
图2是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待测道路段分段区间划分参考图;
图3是是检测间距的设定规则原理图;
图4是本具体实施方式中道路坡度检测系统的电路框图;
图5是标定程序的流程图;
图6是坡度采集控制程序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考图1所示,基于路面综合阻力系数的道路坡度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待测道路上选取平直路段进行路面滚动阻力系数k的标定。
平直路段可按如下原则选取:道路一般是连续的,各分段区间的材料、光洁度、干湿度、温度差异不大,故分段区间的路面滚动摩擦系数大体一致,故可任意选取一平直路段进行标定。若待测道路上存在材料、光洁度、干湿度、温度差较大的路段,则可分割为若干路面滚动摩擦系数大致相同的路段分别标定,即材料、光洁度、干湿度、温度差大致相同的路段采用同一平直路段进行标定,并采用同一滚动阻力系数来计算综合阻力系数。
步骤2:采集待测道路段上各分段区间的路面综合阻力系数ρi,i∈{1,2,......,M},M为待测道路段的分段区间总数。
步骤3: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各分段区间的坡度角φi:ρi=kcosφi+sinφi;从而获得待测道路各分段区间的坡度。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按如下方式对路面滚动阻力系数k进行标定:
首先,车辆行驶在所选取的待测道路的平直路段上;
然后,瞬间切断车辆的动力输出(导致车辆动力输出轴的驱动力为0),并同时采集车辆被瞬间切断动力输出时的行驶速度vk,使车辆依靠惯性沿直线行驶直到停止;采集车辆被瞬间切断动力输出时到停止时所行走的路程sk
最后,根据以下公式计算路面滚动阻力系数k:
其中,m表示车辆总质量,m0表示与车辆转动部分的质量等效的转动质量,g表示重力加速度。
路面滚动阻力系数k的推导过程如下:
由于做减速运动,运动速度较低,可忽略风阻作用,因此在车辆滑行过程中看作只受到路面阻碍作用的匀减速运动,则在水平方向摩擦力f等于合力f,f=k·m·g,f=(m+m0)a,则a表示加速度,由于vk 2=2a·sk,代入得到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按如下方式采集各分段区间的路面综合阻力系数:参考图2所示,将待测道路段按照检测间距划分为若干分段区间;参考图3所示,检测间距按如下规则确定:计算预估检测间距所对应的转速增量Δn,并在车辆的速度特性曲线上任意选取陡峭段上的转速为N的一点进行验证,所述速度特性曲线以转速为横坐标,并以车辆驱动力输出轴的驱动扭矩为纵坐标;若在N±Δn的转速范围内所对应的车辆驱动扭矩的变化范围小于阈值,阈值在-2%~+2%范围内选取,则预估检测间距通过验证,将通过验证的预估检测间距作为检测间距;
车辆持续行驶在待测道路段上,每个分段区间的路面综合阻力系数按如下步骤进行检测:
步骤201:车辆在分段区间的路面上近似为加速度不变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并获取车辆在分段区间上的运动过程中的以下参数:车辆平均牵引力F、车辆加速度a以及车辆平均速度v;
步骤202:计算车辆受到的空气阻力fa
其中,c表示风阻系数,A表示迎风面积,v表示车辆平均速度;
步骤203:令车辆受到的路面综合阻力为f:
f=ρ.m.g; (2)
其中,ρ表示路面综合阻力系数,m表示车辆总质量,g表示重量加速度;
步骤204: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建立以下方程:
F-f-fa=(m+m0).a; (3)
其中,m0表示与车辆转动部分的质量等效的转动质量;
步骤205:联立公式(1)、(2)与(3)得到:
根据公式(4)计算得到车辆在分段区间的路面综合阻力系数。
为实现本发明的基于路面综合阻力系数的道路坡度检测方法,参考图4所示,还提供了一种道路坡度检测系统,包括采集控制器4、参数设置模块以及分别与采集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的车辆牵引力采集模块、角度编码器1、坡度采集开关按键与标定按键。
参数设置模块用于设置包括车辆总质量、与车辆转动部分的质量等效的转动质量、车辆传动机构的传动效率、车辆动力输出轴至驱动轮的减速比、车轮半径、轮胎类型、道路段编号、检测间距、风阻系数以及迎风面积在内的参数。
由于不同类型的轮胎的摩擦系数有差异,故设置轮胎类型,以表明检测出的路面综合阻力系数适用于何种类型的轮胎,方便用于进行选择性应用。
角度编码器用于安装在车辆的驱动力输出轴上;采集控制器内配置有能够连续记录角度编码器的角度计数值的第一角度计数器,采集控制器能够根据第一角度计数器采集到的角度计数值计算出车轮的瞬时角速度与瞬时线速度。
采集控制器能够计算出与检测间距相应的分段区间角度计数增量值L;采集控制器内还配置有计时器、第二角度计数器、标记点计数器、标定程序与坡度采集控制程序;第二角度计数器能够在每计数到分段区间计数增量值L后进行复位;标记点计数器能够在第二角度计数器每计数到分段区间计数增量值L时增加一次计数;标定按键用于触发标定程序的开始;采集开关按键用于触发采集控制程序的开始或停止。
车辆牵引力采集模块包括用于设置在车辆的动力输出轴上的驱动力传感器2,采集控制器能够根据驱动力传感器采集到的驱动力计算车辆平均牵引力;采集控制器能够根据车辆平均牵引力F、车辆加速度a以及车辆平均速度v计算路面综合阻力系数。
力传感器可采用现有技术中力传感器实现,如以下两种方案:
1)车辆驱动力输出轴连接一个行星齿轮机构传递动力,由行星齿轮组(或太阳轮)输入动力、由太阳轮(或行星齿轮组)输出动力,在预留一定转动幅度且具有弹性限位的外齿圈上安装力传感器,通过检测与输入力成正比的外齿圈上的转动力,即可测出车辆驱动动力实时值。该方案可具体参见专利:一种行星力矩传感器,公开(公告)号103162885A。
2)车辆驱动力输出轴连接一个可产生微量扭曲变形的弹性扭转机构且作为其输入轴,弹性扭转机构的输出轴采用可轴向移动的滚珠螺旋槽方式与输入轴滑动连接,车辆驱动力变化就造成输出轴沿轴线方向的弹性位移,采用固定于车架上的位移传感器即可测出输出轴的轴向位移进而测出车辆驱动动力实时值。该方案可具体参见现有汽车电动助力转向机构中的方向盘转向力传感器结构。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车辆的瞬时线速度按如下方式计算:计算第一角度计数器当前时刻到其计数值+1时刻的时间间隔ΔT,车辆当前时刻的瞬时角速度其中,Δθ为每增加一个计数值所对应的车辆驱动力输出轴的角度增量;当前时刻的瞬时线速度其中,r为车轮半径,β车辆减速比。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参考图5所示,所述标定程序按包括以下步骤:
B1:判断是否收到启动标定程序的信号;若否,则退出程序;若是,则进入步骤B2。通过按下标定按键产生启动标定程序的信号。
B2:初始化标定程序:第一角度计数器与计时器复位。
B3:当车辆动力输出轴的驱动力为0时,采集车辆瞬时速度vk;同时,计时器开始计时,第一角度计数器开始计数。
B4:当瞬时速度为0时,计时器停止计时,第一角度计数器停止计数,并保存第一角度计数器的计数值Z。
B5:根据第一角度的计数值Z计算行驶路程sk
sk=(2πr·Z)/x;
其中,r为车轮半径,x为角度编码器每一圈的脉冲数。
B6:计算并保存计算并保存路面滚动阻力系数k:
其中,m表示车辆总质量,m0表示与车辆转动部分的质量等效的转动质量,g表示重力加速度。
B7:退出标定程序。路面滚动阻力系数k计算并保存完成后自动退出标定程序。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参考图6所示,所述坡度采集控制程序按如下步骤执行:
S1:采集控制程序初始化,根据检测间距为角度编码器计算对应的分段区间角度计数增量值L;
S2:判断是否收到启动采集控制程序的信号;若否,则退出程序;若是,则进入S3;
S3:标记点计数器、第一角度计数器、第二角度计数器与计时器复位,并且初始化标记点计数器的当前计数值M=0,表示车辆进行待测道路段起点,也表示进入第一分段区间的起点;
S4:采集车辆经过待测道路段起点位置时的车辆动力输出轴的驱动力F′0、瞬时角速度ω0与瞬时线速度v0
S5:当第二角度计数器的当前计数值达到L时,表示车辆到达当前分段区间终点,当前标记点计数值M=M+1;并同时采集车辆经过当前分段区间终点时的车辆动力输出轴的驱动力F′2,M、瞬时角速度ω2,M与瞬时线速度v2,M
S6:将车辆经过上一分段区间终点时的车辆动力输出轴驱动力F′2,M-1、瞬时角速度ω2,M-1、瞬时线速度v2,M-1,分别作为车辆经过当前分段区间起点时的车辆动力输出轴驱动力F′1,M、瞬时角速度ω1,M、瞬时线速度v1,M,并计算车辆在当前分段区间内行驶的加速度aM、平均速度vM、平均牵引力FM与空气阻力fa,M;当M=1时,F′1,1=F′0,ω1,1=ω0,v1,1=v0
加速度tM为当前分段区间的行驶时间;
平均速度
平均牵引力
空气阻力c表示风阻系数,A表示迎风面积;
根据车辆在当前分段区间内行驶的加速度aM、平均加速度vM、平均牵引力FM与空气阻力fa,M,计算当前分段区间的路面综合阻力系数ρM
S7:根据路面滚动阻力系数k与当前分段区间的路面综合阻力系数ρM,计算当前分段区间的坡度角φi:ρi=kcosφi+sinφi
S8:以待测道路段的编号为主名称并按照当前标记点计数值M对当前分段区间编号,存储当前分段区间的坡度;第二角度编码器计数值与计时器同时复位;
S9:判断是否收到停止采集控制程序的信号;若否,则回到步骤S5;若是,则保存当前标记点计数值,退出程序。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采集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还连接有卫星定位模块3,并且卫星定位模块为每个分段区间进行定位,在进行步骤S7时,以当前道路段编号为主名称,按标记点计数值对分段区间编号并存储当前分段区间的坡度与卫星定位位置信息。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采集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可插拔连接有外置存储器5,并以道路段编号为主名,按标记点计数值对分段区间编号,将分段区间的坡度与卫星定位位置信息存储到外置存储器中。

Claims (9)

1.基于路面综合阻力系数的道路坡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待测道路上选取平直路段进行路面滚动阻力系数k的标定;
步骤2:采集待测道路段上各分段区间的路面综合阻力系数ρi,i∈{1,2,......,M},M为待测道路段的分段区间总数;
步骤3: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各分段区间的坡度角φi:ρi=k cosφi+sinφi;从而获得待测道路各分段区间的坡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路面综合阻力系数的道路坡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方式对路面滚动阻力系数k进行标定:
首先,车辆行驶在待测道路的平直路段上;
然后,瞬间切断车辆的动力输出,并同时采集车辆被瞬间切断动力时的行驶速度vk,使车辆依靠惯性沿直线行驶直到停止;采集车辆被瞬间切断动力时到停止时所行走的路程sk
最后,根据以下公式计算路面滚动阻力系数k:
其中,m表示车辆总质量,m0表示与车辆转动部分的质量等效的转动质量,g表示重力加速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路面综合阻力系数的道路坡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方式采集各分段区间的路面综合阻力系数:将待测道路段按照检测间距划分为若干分段区间;检测间距按如下规则确定:计算预估检测间距所对应的转速增量Δn,并在车辆的速度特性曲线上任意选取陡峭段上的转速为N的一点进行验证,所述速度特性曲线以转速为横坐标,并以车辆驱动力输出轴的驱动扭矩为纵坐标;若在N±Δn的转速范围内所对应的车辆驱动扭矩的变化范围小于阈值,阈值在-2%~+2%范围内选取,则预估检测间距通过验证,将通过验证的预估检测间距作为检测间距;
车辆持续行驶在待测道路段上,每个分段区间的路面综合阻力系数按如下步骤进行检测:
步骤201:车辆在分段区间的路面上近似为加速度不变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并获取车辆在分段区间上的运动过程中的以下参数:车辆平均牵引力F、车辆加速度a以及车辆平均速度v;
步骤202:计算车辆受到的空气阻力fa
其中,c表示风阻系数,A表示迎风面积,v表示车辆平均速度;
步骤203:令车辆受到的路面综合阻力为f:
f=ρ.m.g; (2)
其中,ρ表示路面综合阻力系数,m表示车辆总质量,g表示重量加速度;
步骤204: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建立以下方程:
F-f-fa=(m+m0).a; (3)
其中,m0表示与车辆转动部分的质量等效的转动质量;
步骤205:联立公式(1)、(2)与(3)得到:
根据公式(4)计算得到车辆在分段区间的路面综合阻力系数。
4.一种道路坡度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采集控制器、参数设置模块以及分别与采集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的车辆牵引力采集模块、角度编码器、坡度采集开关按键与标定按键;
参数设置模块用于设置包括车辆总质量、与车辆转动部分的质量等效的转动质量、车辆传动机构的传动效率、车辆动力输出轴至驱动轮的减速比、车轮半径、轮胎类型、道路段编号、检测间距、风阻系数以及迎风面积在内的参数;
角度编码器用于安装在车辆的驱动力输出轴上;采集控制器内配置有能够连续记录角度编码器的角度计数值的第一角度计数器,采集控制器能够根据第一角度计数器采集到的角度计数值计算出车轮的瞬时角速度与瞬时线速度;
采集控制器能够计算出与检测间距相应的分段区间角度计数增量值L;采集控制器内还配置有计时器、第二角度计数器、标记点计数器、标定程序与坡度采集控制程序;第二角度计数器能够在每计数到分段区间计数增量值L后进行复位;标记点计数器能够在第二角度计数器每计数到分段区间计数增量值L时增加一次计数;标定按键用于触发标定程序的开始;采集开关按键用于触发采集控制程序的开始或停止;
车辆牵引力采集模块包括用于设置在车辆的动力输出轴上的驱动力传感器,采集控制器能够根据驱动力传感器采集到的驱动力计算车辆平均牵引力;采集控制器能够根据车辆平均牵引力F、车辆加速度a以及车辆平均速度v计算路面综合阻力系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道路坡度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车辆的瞬时线速度按如下方式计算:计算第一角度计数器当前时刻到其计数值+1时刻的时间间隔ΔT,车辆当前时刻的瞬时角速度其中,Δθ为每增加一个计数值所对应的车辆驱动力输出轴的角度增量;当前时刻的瞬时线速度其中,r为车轮半径,β车辆减速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道路坡度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定程序按包括以下步骤:
B1:判断是否收到启动标定程序的信号;若否,则退出程序;若是,则进入步骤B2;
B2:初始化标定程序:第一角度计数器与计时器复位;
B3:当车辆动力输出轴的驱动力为0时,采集车辆瞬时速度vk;同时,计时器开始计时,第一角度计数器开始计数;
B4:当瞬时速度为0时,计时器停止计时,第一角度计数器停止计数,并保存第一角度计数器的计数值Z;
B5:根据第一角度的计数值Z计算行驶路程sk
sk=(2πr·Z)/x;
其中,r为车轮半径,x为角度编码器每一圈的脉冲数;
B6:计算并保存计算并保存路面滚动阻力系数k:
其中,m表示车辆总质量,m0表示与车辆转动部分的质量等效的转动质量,g表示重力加速度;
B7:退出标定程序。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道路坡度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坡度采集控制程序按如下步骤执行:
S1:采集控制程序初始化,根据检测间距为角度编码器计算对应的分段区间角度计数增量值L;
S2:判断是否收到启动采集控制程序的信号;若否,则退出程序;若是,则进入S3;
S3:标记点计数器、第一角度计数器、第二角度计数器与计时器复位,并且初始化标记点计数器的当前计数值M=0,表示车辆进行待测道路段起点,也表示进入第一分段区间的起点;
S4:采集车辆经过待测道路段起点位置时的车辆动力输出轴的驱动力F′0、瞬时角速度ω0与瞬时线速度v0
S5:当第二角度计数器的当前计数值达到L时,表示车辆到达当前分段区间终点,当前标记点计数值M=M+1;并同时采集车辆经过当前分段区间终点时的车辆动力输出轴的驱动力F′2,M、瞬时角速度ω2,M与瞬时线速度v2,M
S6:将车辆经过上一分段区间终点时的车辆动力输出轴驱动力F′2,M-1、瞬时角速度ω2,M-1、瞬时线速度v2,M-1,分别作为车辆经过当前分段区间起点时的车辆动力输出轴驱动力F′1,M、瞬时角速度ω1,M、瞬时线速度v1,M,并计算车辆在当前分段区间内行驶的加速度aM、平均速度vM、平均牵引力FM与空气阻力fa,M;当M=1时,F′1,1=F′0,ω1,1=ω0,v1,1=v0
根据车辆在当前分段区间内行驶的加速度aM、平均加速度vM、平均牵引力FM与空气阻力fa,M,计算当前分段区间的路面综合阻力系数ρM
S7:根据路面滚动阻力系数k与当前分段区间的路面综合阻力系数ρM,计算当前分段区间的坡度角φi:ρi=k cosφi+sinφi
S8:以待测道路段的编号为主名称并按照当前标记点计数值M对当前分段区间编号,存储当前分段区间的坡度;第二角度编码器计数值与计时器同时复位;
S9:判断是否收到停止采集控制程序的信号;若否,则回到步骤S5;若是,则保存当前标记点计数值,退出程序。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道路坡度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还连接有卫星定位模块,并且卫星定位模块为每个分段区间进行定位,在进行步骤S7时,以当前道路段编号为主名称,按标记点计数值对分段区间编号并存储当前分段区间的坡度与卫星定位位置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道路坡度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采集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可插拔连接有外置存储器,并以道路段编号为主名,按标记点计数值对分段区间编号,将分段区间的坡度与卫星定位位置信息存储到外置存储器中。
CN201910334400.9A 2019-04-24 2019-04-24 基于路面综合阻力系数的道路坡度检测方法与系统 Active CN1099907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34400.9A CN109990766B (zh) 2019-04-24 2019-04-24 基于路面综合阻力系数的道路坡度检测方法与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34400.9A CN109990766B (zh) 2019-04-24 2019-04-24 基于路面综合阻力系数的道路坡度检测方法与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90766A true CN109990766A (zh) 2019-07-09
CN109990766B CN109990766B (zh) 2021-05-04

Family

ID=671350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34400.9A Active CN109990766B (zh) 2019-04-24 2019-04-24 基于路面综合阻力系数的道路坡度检测方法与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990766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82872A (zh) * 2020-07-17 2020-11-03 北京交通大学 基于大规模网联车辆功率分布的道路坡度测算方法与装置
CN113449247A (zh) * 2021-08-31 2021-09-28 武汉元丰汽车电控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路面粗糙程度计算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707366A (zh) * 2022-06-06 2022-07-05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行驶阻力计算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18179A (zh) * 1998-09-28 1999-06-02 华南理工大学 公路车辆滚动阻力系数的测试方法
CN102322998A (zh) * 2011-08-05 2012-01-18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内部摩擦阻力的测量方法
CN104848923A (zh) * 2014-05-05 2015-08-19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载荷的检测方法和检测装置
US20160016564A1 (en) * 2013-04-02 2016-01-21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Travel resistance arithmetic device
CN105675101A (zh) * 2016-03-10 2016-06-15 赛度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obd的车辆质量动态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CN205483233U (zh) * 2016-03-11 2016-08-17 重庆大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滑汽车衡秤台
CN106080604A (zh) * 2016-08-19 2016-11-09 东风汽车公司 一种基于电子驻车系统的手动挡汽车坡道起步控制方法
CN108944935A (zh) * 2018-05-31 2018-12-07 重庆大学 一种考虑参数耦合关系的汽车质量和道路坡度估计方法
CN109131338A (zh) * 2018-08-31 2019-01-04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坡度检测方法、装置及电动汽车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18179A (zh) * 1998-09-28 1999-06-02 华南理工大学 公路车辆滚动阻力系数的测试方法
CN102322998A (zh) * 2011-08-05 2012-01-18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内部摩擦阻力的测量方法
US20160016564A1 (en) * 2013-04-02 2016-01-21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Travel resistance arithmetic device
CN104848923A (zh) * 2014-05-05 2015-08-19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载荷的检测方法和检测装置
CN105675101A (zh) * 2016-03-10 2016-06-15 赛度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obd的车辆质量动态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CN205483233U (zh) * 2016-03-11 2016-08-17 重庆大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滑汽车衡秤台
CN106080604A (zh) * 2016-08-19 2016-11-09 东风汽车公司 一种基于电子驻车系统的手动挡汽车坡道起步控制方法
CN108944935A (zh) * 2018-05-31 2018-12-07 重庆大学 一种考虑参数耦合关系的汽车质量和道路坡度估计方法
CN109131338A (zh) * 2018-08-31 2019-01-04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坡度检测方法、装置及电动汽车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曹建国,黄超群: "《汽车性能与使用》", 31 January 2015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82872A (zh) * 2020-07-17 2020-11-03 北京交通大学 基于大规模网联车辆功率分布的道路坡度测算方法与装置
CN111882872B (zh) * 2020-07-17 2021-08-17 北京交通大学 基于大规模网联车辆功率分布的道路坡度测算方法与装置
CN113449247A (zh) * 2021-08-31 2021-09-28 武汉元丰汽车电控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路面粗糙程度计算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707366A (zh) * 2022-06-06 2022-07-05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行驶阻力计算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90766B (zh) 2021-05-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90766A (zh) 基于路面综合阻力系数的道路坡度检测方法与系统
CN106671974B (zh) 一种用于智能泊车系统的车位检测方法
CN102486400B (zh) 车辆质量辨识方法和装置
CN106529111A (zh) 整车重量的检测方法、系统及车辆
JP2798906B2 (ja) 距離−時間データに基づく短距離慣性走行試験を用いた車両の諸運動の抵抗測定方法
CN103217298B (zh) 轻型电动车行驶过程测试分析仪
CN103162971B (zh) 电动车行驶过程无线测试系统
CN104608766A (zh) 智能车利用泊车记忆棒自动泊车的方法及系统
CN104792543A (zh) 一种道路循环工况的构建方法
CN111998828B (zh) 一种基于便携式gps的道路坡度估算方法
CN109974662A (zh) 用于道路信息采集的自行车与道路信息采集方法
TW200922816A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cting the lane deviation of vehicle
CN206546157U (zh)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轮胎花纹深度测量装置
CN103884293B (zh) 基于光流的轮胎变形在线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CN105606373B (zh) 一种转毂试验台上乘用车驻车性能测试装置及其应用
CN104344829A (zh) 阻力估计设备、能量估计设备、系统、方法和程序
KR101247542B1 (ko) 속도 및 차선의 변경을 고려한 주행 차량의 무게 측정 시스템 및 그 측정 방법
CN110231179A (zh) 一种车辆侧风稳定性试验方法
CN109190153B (zh) 一种能耗计算方法及其系统
CN110001651B (zh) 路面综合阻力系数检测方法、系统以及车辆导航系统与车辆
CN103158718B (zh) 基于油门踏板位置和车速的道路纵向坡度检测装置及方法
CN203824529U (zh) 基于光流的轮胎变形在线测试装置
CN102032913B (zh) 借助导航装置获得路线的方法
CN206177317U (zh) 车辆轮胎转数的测量装置及出租车计价装置
US20110154894A1 (en) Method of Estimating the Transverse Grip of a Pair of Tires by Comparative Analysi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