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791C - 环形网络中的传输装置 - Google Patents

环形网络中的传输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791C
CN1099791C CN98105821A CN98105821A CN1099791C CN 1099791 C CN1099791 C CN 1099791C CN 98105821 A CN98105821 A CN 98105821A CN 98105821 A CN98105821 A CN 98105821A CN 1099791 C CN1099791 C CN 1099791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transmission signals
signal
channel
transmit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81058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15273A (zh
Inventor
谷口充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tsu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ts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tsu Ltd filed Critical Fujitsu Ltd
Publication of CN12152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152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79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791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4Star or tree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在环形网络中的传输装置中,设有:多路分解部、分支和插入部、及多路复用和传送部,该传输装置的特征在于:分支和插入部包含一个传输路由设定机构,用于将各组传输信号的传输路由设定为使各组传输信号由多种传输系统中的一种传送,从而构成具有多种彼此不同的传输系统的环形网络。

Description

环形网络中的传输装置
本发明涉及环形网络中的传输装置。
最近以来,随着SDH(同步数字体系)技术的标准化,在许多国家中已引进了SDH网络。在北美洲,符合SDH技术的SONET(同步光纤网)正在被引进过程中。
如SDH网络之类的其中多个SDH传输装置相互连接成环状的环形网络,作为能以灵活的方式适应构成现行光传输系统的网络的日益增加的规模的一种网络而引人注目。
作为构成这种环形网络的传输装置,例如已知有能够传送大约为2.4Gb/s的多路复用信号(48-信道信号)的装置及能够传送大约为10Gb/s的多路复用信号(192-信道信号)的装置。
同时,作为在上述环形网络中采用的信号传输系统(环式),已知有其中装有线路故障防止装置的两种系统[UPSR(单向通道切换环)系统及BLSR(双向线路切换环)系统]。
这里,UPSR系统(在下文中简称UPSR)主要应用于例如将所有信息一次集中在单接式交换局的局部网等。例如,在图34所示的其中4个传输装置101~104通过两条光纤105-1和105-2相互连接成环状的环形网络100中,按照如下方式传输多路复用传输信号(光信号)。
例如,如图35(a)所示,在未发生线路故障的正常状态下,当转接来自与传输装置101连接的另一条线路101a的传输信号(信道“1”的信号)并通过环形网络100向传输装置103传送时,通过传输装置102的线路101b及通过传输装置104的线路101c同时使用,使传输信号能够以冗余方式传送。
这里,将传输装置101~104相互连接的两条光纤105-1和105-2的设置方式是,作为通过环形网络100传输的多路复用传输信号,使其各自的光信号的方向彼此相反。
光纤105-1用于使光信号沿箭头WE的方向在环形网络100上传播;而光纤105-2用于使光信号沿箭头EW的方向在环形网络100上传播。
传输装置103还装有一个通道开关1034,用于从分别通过两条线路101b和101c输入的传输信号中选择例如误差小等质量较好的一个信号,并将该选定信号转接到另一线路103b[见图35(a)]和35(b)]。
这里,如果在传输装置103和104之间的线路103a上发生故障,则在从传输装置101向传输装置103传送的传输信号中,不输入通过传输装置104传输的传输信号,而仅输入通过传输装置102传输的传输信号。
即,如图35(b)所示,在传输来自传输装置101的传输信号的过程中,即使在环形网络100上的任何部位发生线路故障的情况下,也能由传输装置103的通道开关103A选择通过无故障侧的传输装置102的传输信号并将该选定信号转接到另一线路103b。借助于这种冗余网络配置方式,使UPSR可以改善网络的可靠性。
构成环形网络100的所有传输装置101中的每一个装置,在信号传输上彼此相对地都具有与传输装置101同样的功能并具有与传输装置103中装有的通道开关103A相同的功能。
另外,在这种UPSR中,如图36所示,在通道开关103A的上游侧配置着一个相位调整部103B。由于在由通道开关103A选择传输信号之前先由相位调整部103B调整两个传输信号的相位,所以可以对信号进行无冲击的切换(不间断切换)。
如图37所示,还可以将由传输装置101-1~104-1构成的UPSR环形网络100-1、由传输装置101-2~104-2构成的UPSR环形网络100-2、由传输装置101-3~104-3构成的UPSR环形网络100-3相互连接在,形成一个由传输装置101-1~104-1、101-2~104-2、及101-3~104-3构成的大规模UPSR环形网络(虚拟环路)100-4。因此,在构成网络时,UPSR在特性上具有很高的设计自由度。
同时,在电台之间进行大量通信的大城市等之间的通信网络中采用的BLSR系统(在下文中简称BLSR),例如可按图38(a)和38(b)所示的系统传送多路复用信号。
即,如图38(a)所示,在未发生线路故障的正常状态下,在将来自与传输装置101连接的另一条线路101a的传输信号通过环形网络100向传输装置103传送时,与上述UPSR不同,在同一路由内设置一条备用保护信道,而不采用来自作为备用线路的另一路由的信号。
具体地说,从传输装置101转接并向传输装置103传送的传输信号,当设置备用保护信道时,可以只通过经由传输装置104的路由传送。因此,可以将与传输装置102连接的线路101b设置为传送另外的传输信号。
例如,被转接并向传输装置102传送的传输信号可以通过线路101b与向传输装置103传送的传输信号同时传送。
这里,如图38(b)所示,如果在传输装置103和104之间的线路103a上发生故障,则与上述UPSR中由传输装置103中的通道开关103A在接收侧选择无故障通道不同,在BLSR中采用APS(自动保护切换)协议,进行线路环回,从而能保证安全的传输。
即,如图39所示,当传输装置103检测到线路103a上发生故障时,执行保护动作,从而使从传输装置101通过光纤105-2输入的信号在传输装置104内转向(桥接处理),使其通过光纤105-1输出到传送装置103。即,传输装置104作为切换节点进行操作。
在上述传输装置104中,当使传输信号通过长的通道传送到传输装置103时,作为请求,对构成传输信号的SDH帧的SOH(段开销)的K1和K2字节分配传输线路故障信息(SF-RING;信号故障)。
在线路103a上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将转向传输装置101传送的传输信号通过经由传输装置101和102(环回)的作为一条长通道(旁路通道)的路由传送到传输装置103。传输装置101和102,作为两个中间节点,处于全通状态,从而使字节K及保护信道信号按其原有状态通过。
当传输信号通过该长通道输入传输装置103时,由于对该信号进行切换操作,所以,可以选择来自该长通道的信号(切换操作),而不是来自短通道的信号(从传输装置104来的信号),将其转接到另一线路103b。即,传输装置103也作为一个切换节点进行操作。
因此,通过执行采用APS协议的环回,BLSR可以改善网络的可靠性,同时产生高于上述UPSR的线路利用效率。
随着传输容量的不断增加,预计对这种增加容量的使用将出现各种需求。即,为满足这样的需求,需要有能够根据构成网络的个人请求构成具有多种彼此不同的传输系统的环形网络的传输装置。
就是说,所需要的是这样的传输装置,即,在将同样的传输装置用作环形网络的构成部分时,可以构成不仅能按UPSR操作、而且能按BLSR操作的环形网络。
例如,如图40所示,通过将作为UPSR的环形网络111、作为BLSR的环形网络112、及作为UPSR的环形网络11连接在一起,可以由该传输装置110有效地构成作为整体能够按UPSR环形网络114操作的网络,同时保持环形网络112中的BLSR的性能。因此,在构成网络时,可以预期能够改进设计的自由度。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构成具有多种彼此不同的传输系统的环形网络的传输装置。
所以,本发明提供一种环形网络中的传输装置,在该网络中,将分别在内部对线路进行调节的多个传输装置相互连接成环状,使多个信号信道在传输装置之间能按多路复用方式传送,该传输装置包含:多路分解部,用于对来自构成环形网络的第1和第2线路的多路复用信号进行多路分解,并输出由多个信道的信号构成的多组传输信号;分支和插入部,用于将所需信道的传输信号从由多路分解部多路分解的多组传输信号中分出使其进入另一线路并将来自另一线路的信号作为传输信号插入从中分出传输信号的信道;及多路复用和传送部,用于对来自分支和插入部的多组传输信号进行多路复用并将该多路复用信号作为多路复用传输信号传送到作为中继传输目标的第1或第2线路;该传输装置的特征在于:分支和插入部包含一个传输路由设定机构,用于将各组传输信号的传输路由设定为使每组传输信号由多种传输系统之一传送。
传输路由设定机构可以包含多个路由设定开关,根据所采用的传输系统,设定由多路分解部多路分解的各组传输信号的路由。在这种情况下,该传输路由设定机构可以包含一个开关设定部,用于将多个路由设定开关的状态设定为使每组传输信号由多种传输系统中的所需的传输系统传送。
传输路由设定机构可以配置成由对应于用于传送传输信号的传输系统的线路安全系统使各组传输信号不受在环形网络中发生的线路故障的影响。
传输路由设定机构可以配置成将传输路由设定为使多组传输信号通过基于单向通路切换环的传输系统和基于双向通道切换环的传输系统中之一种进行传送。
传输装置可以通过n条光纤与构成环形网络的另一个传输装置连接,而传输路由设定机构可以配置成将传输路由设定为使多组传输信号中的至少一组可以由能够通过n条光纤传送多个信号信道的传输系统传送。
传输装置可以调节在其命令下的低层多路复用传输装置,以便能由多种传输系统之一对具有预置信道的传输信号进行多路复用传输。
多路分解部可以配置成以时间分割方式对来自第1或第2线路的多路复用信号进行多路分解;而多路复用和传送部可以配置成对传送到第2或第1线路的传输信号执行时分多路复用传输。
多路分解部可以包含第1信道-交换开关,用于交换多组多路分解传输信号的信道;而多路复用和传送部可以包含设在来自分支和插入部的多组传输信号的多路复用信道之前的一级的第2信道交换开关,用于交换多组多路分解传输信号的信道。
传输路由设定机构可以配置成将传输路由设定为能够通过2条光纤传送多个信号信道的传输系统和能够通过4条光纤传送多个信号信道的传输系统中的一种系统。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环形网络中的传输装置,在该网络中,多个传输装置通过一条光纤相互连接成环状,该传输装置包含:多个传送部,用于按照彼此不同的传输系统发送和接收传输信号;传输信号/波分多路复用光信号接口部,用于将各传送部中的传输信号与具有按各传送部中的每个传输信号设定的用于波分多路复用传输的光波长的光信号接口;及波分多路复用和多路分解部,通过以光波长分割方式对光信号进行多路复用,从而通过光纤传送来自传输信号/波分多路复用光信号接口部的与各传送部中的传输信号对应的光信号,并以光波长分割方式将通过光纤传送的该光信号多路分接为具有分别按各传送部中的各传输信号设定的光波长的光信号。
因此,按照本发明,传输路由设定机构可以将对多组传输信号进行多路分解后的各组传输信号的传输路由设定为使各组传输信号可以由多种传输系统之一进行传送。因此,在可以将同样的传输装置用作环形网络的构成部分的同时,可以将其可按UPSR操作的传输装置,因而可以构成单向通道切换环或双向通道切换环。所以,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可以明显地改进构成环形网络时的设计自由度。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例中的环形网络的框图。
图2是表示构成环形网络的传输装置详细结构的图。
图3是表示第1实施例的传输装置中的传输组合体的主要部分详细结构的框图。
图4是表示当利用第1实施例的传输装置构成基于BLSR的环形网络时对各分支和插入电路部的信道设定的图。
图5是表示当利用第1实施例的传输装置构成基于UPSR的环形网络时对各分支和插入部的信道设定的图。
图6是用于说明当利用第1实施例的传输装置构成基于UPSR的环形网络时对各分支和插入电路部的信道设定的图。
图7是表示第1实施例的传输装置中的分支和插入电路部的框图。
图8是表示第1实施例的传输装置中的管理组合体的主要部分详细结构的框图。
图9是用于说明第1实施例中当按照BLSR构成环形网络时将APS字节映射为传输帧的方法的图。
图10~图13是用于说明第1实施例中当构成环形网络时传输装置中的分支和插入电路部的开关设定的图。
图14是表示第1实施例的变形例的传输装置的分支和插入部的框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例中的环形网络的框图。
图16是用于说明第2实施例的环形网络的功能的图。
图17是表示第2实施例的传输装置中的传输组合体的主要部分结构的框图。
图18和图19是用于说明利用第2实施例的传输装置构成的环形网络的操作的图。
图20是表示第2实施例的第1变形例的传输装置中的传输组合体的主要部分结构的框图。
图21是表示第2实施例的第2变形例的传输装置中的传输组合体的主要部分结构的框图。
图22是表示第2实施例的第3变形例的环形网络的框图。
图23是表示第2实施例的第3变形例的传输装置的分支和插入部的框图。
图24是用于说明第2实施例的第3变形例的传输装置的操作的图。
图25和图26是用于说明第2实施例的第3变形例传输装置中的分支和插入部的信道设定的图。
图27是表示本发明第3实施例中的环形网络的框图。
图28是表示第3实施例的传输装置中的传输组合体的主要部分结构的框图。
图29是用于说明第3实施例的传输装置中的分支和插入电路部的信道设定的图。
图30和图31是用于说明第3实施例中当构成环形网络时传输装置中的分支和插入电路部的开关设定的图。
图32是表示第3实施例的变形例的传输装置的分支和插入电路部的框图。
图33是表示本发明第4实施例中的环形网络的框图。
图34是表示基于UPSR系统的环形网络的框图。
图35(a)和35(b)是用于说明基于UPSR系统的环形网络的操作的框图。
图36是表示基于利用装有相位调整部的传输装置构成的UPSR系统的环形网络的框图。
图37是表示基于UPSR系统的虚拟环路的框图。
图38(a)和38(b)是用于说明基于BLSR系统的环形网络的操作的框图。
图39是用于说明当发生故障时基于BLSR系统的环形网络的操作的框图。
图40是表示在将具有不同传输系统的环形网络连接在一起时构成的虚拟环路的框图。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a)第1实施例的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例中的环形网络的框图。在图1所示的环形网络1中,将分别在内部对局部线路等进行调节的4个传输装置2~5通过两条光纤6-1和6-2相互连接,从而可在传输装置2~5之间按多路复用方式传送多个信号信道。例如,在各传输装置2~5内部调节192个线路信道。
通过采用BLSR和UPSR中的一种传输系统作为传输系统(环式),图1所示的传输装置2~5中的每一个都可以按多路复用方式传送传输信号。各传输装置包含用于对传输信号进行多路复用和多路分解的时分多路复用和多路分解部11及切换/分支和插入部12。
时分多路复用和多路分解部11,以时间分割方式按多组信道信号对来自其自身传输装置2~5所连接的环形线路1上的线路(第1和第2线路)的多路复用传输信号进行多路分解;并以时间分割方式对发送到该环形网络1上的线路(第2和第1线路)的多组传输信号进行多路复用。
例如,传输装置4内的时分多路复用和多路分解部11,以时间分割方式按多组(例如,4组,分别由48个信道构成)信道信号对来自分别连接于构成环形线路1的传输装置3和5的线路7和8的多路复用信号进行多路复用;并以时间分割方式对发送到线路7或8的4组传输信号进行多路复用。
切换/分支和插入部12用于将所需信道的传输信号从由时分多路复用和多路分解部11多路分解的多组传输信号中分出使其进入另一线路,并将由其自身传输装置2~5调节的另一线路的信号插入从中分出传输信号的信道,作为该信道的传输信号,从而起到分支和插入部的作用。
切换/分支和插入部12装有一个传输路由设定机构12A,用于将由时分多路复用和多路分解部11多路分解的各组传输信号的传输路由设定为使每组传输信号由BLSR和UPSR传输系统之一进行传送。
因此,构成环形网络1的传输装置2~5,在功能上可以由BLSR和UPSR传输系统中的一种系统传送192个信道的多路复用传输信号。
换句话说,按照将在后文中说明的切换/分支和插入部12的设定,图1所示的环形网络1不仅可以按上述图35(a)、35(b)所示的UPSR构成,而且可以按上述图38(a)、38(b)所示的BLSR构成。
在图1中,光纤6-1和6-2分别用于沿环形网络1按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传播光信号。这里,光纤6-1的传播方向,简单地按从西到东的方向WE指示,而光纤6-2的传播方向,简单地按从东到西的方向EW指示。
详细地说,如图2所示,构成环形网络1的各传输装置2~5具有:搁架结构10,包含一个传输组合体41,对在环形网络1上传送的信号提供主信号处理系统功能;同步组合体42,用于提供定时同步功能;及管理组合体43,用于提供系统监视和控制功能。
为方便起见,在以下的说明中将集中在传输装置4上,但其他传输装置2、3、和5的结构与传输装置4完全相同。
传输装置4的传输组合体41包含:接收部(RCx1)21和22;多路分解电路部(DMS1)23和24;工作用分支和插入电路部(MMx1)25-1~28-1;保护用分支和插入电路部(MMx1)25-2~28-2;多路复用电路部(MXS1)29和30;及传送部(TCx1)31和32。具体地说,根据其功能,传输组合体41按图3所示配置。
如图3所示,接收部21通过光纤6-1接收来自线路7(第1线路;传输信号沿着从西向东的方向)的作为传输信号的光信号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而接收部22通过光纤6-2接收来自线路8传输信号沿着从东向西的方向)的作为传输信号的光信号,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
多路分解电路部(DMS1)23以时间分割的方式对由接收部21接收的多路复用传输信号进行多路分解;而多路分解电路部(DMS1)24以时间分割的方式对由接收部22接收的多路复用传输信号进行多路分解。
换句话说,在正常状态下,各多路分解电路部(DMS1)23和24,以时间分割的方式将分配了192个信道的多路复用传输信号多路分接到按传输系统预先设定的信号组的48个信道;并将该多路分解的传输信号分配和输出到预定的分支和插入电路部25-1~28-1。
即,多路分解电路部23和24起着多路分解部的作用,用于对来自构成环形网络1的线路7和8的多路复用传输信号进行多路分解,并输出由多个信号信道构成的多组传输信号。
具体地说,由两个多路分解电路部23和24多路分解的信道“ 1”~“24”和“97”~“120”的总计48个信道的信号组及信道“25”~“48”和“121”~“144”的总计48个信道的信号组,分别输出到分支和插入电路部25-1~26-1。
同样,由两个多路分解电路部23和24多路分解的信道“49”~“72”和“145”~“168”的总计48个信道的信号组及信道“73”~“96”和“169”~“192”的总计48个信道的信号组,分别输出到分支和插入电路部27-1~28-1。
分支和插入电路部25-1~28-1可以将所需信道的传输信号从由多路分解电路部23和24多路分解的传输信号(48个信道的信号组)中分出使其进入作为局部线路的另一线路4a;并可以将来自另一线路4a的信号插入从中分出传输信号的信道,作为该信道的传输信号。分支和插入电路部25-1~28-1(及将在后文中说明的分支和插入电路部25-2~28-2)构成切换/分支和插入部12。
即,在第1实施例的传输装置4中(或同样在传输装置2、3、和5中),按照各分支和插入电路部25-1~28-1的设定,环形网络1中的192个信号信道可以由BLSR和UPSR中的一种传输系统传送。各分支和插入电路部25-1~28-1的这种设定,如后文所述,可以由管理组合体43进行。
因此,分支和插入电路部25-1~28-1起着传输路由设定机构12A的作用,用于将来自多路分解电路部23和24的每一组传输信号的传输路由设定为使来自多路分解电路部23和24的每一组传输信号由BLSR和UPSR中的一种传输系统传送。
这里,如果传输信号由基于BLSR的传输系统传送,则按照分支和插入电路部25-1~28-1的设定,工作信道(图中记作“W”)和保护信道(图中记作“P”)的设定,如图4所示。
这里,对于象STS-192那样的10-Gb/s信号,作为按光纤设定的信道数,可以设定192个信道。在基于BLSR的传输系统中,可将前一半的96个信道(信道“1”~“96”)设定为工作信道,而其余96个信道(信道“97”~“192”)可以设定为保护信道。
例如,在传输信号由基于BLSR的传输系统传送的情况下,对于分支和插入电路部25-1,在两条光纤6-1和6-2中,将信道“1”~“24”设定为工作信道,而将信道“97”~“120”设定为保护信道。
按照与分支和插入电路部25-1的类似方式,对涉及分配给作为工作通道的其他各分支和插入电路部26-1~28-1的48个信号信道的来自两条光纤6-1和6-2的传输信号,也都设定24个工作信道和24个保护信道。
这里,在传输信号由基于UPSR的传输系统传送的情况下,按照分支和插入电路部25-1~28-1的设定,分配给由分支和插入电路部25-1~28-1传送的传输信号的信道,如图5所示。
即,分配给分支和插入电路部25-1的是两条光纤6-1和6-2中的信道“1”~“24”和信道“97~“120”(总计48个信道)。
同样,对其他各分支和插入电路部26-1~28-1也分配48个信号信道。其信道被分配给分立的分支和插入电路部25-1~28-1的传输信号,在输出侧输出到与线路7和线路8对应的多路复用电路部29和30。
因此,在分支和插入电路部26-1~28-1中,如果传输信号由基于UPSR的传输系统传送,则当信道不是按图6而是按图5所示分配时,信道可以按照与上述基于BLSR传输的情况相同的方式分配。
另一方面,当分支和插入电路部25-1~28-1内发生故障时,将保护系统的分支和插入电路部25-2~28-2分别切换为工作系统,从而对与所对应的分支和插入电路部25-1~28-1的相同信号组的信道进行分支和插入处理。
同时,如图7所详细示出的,各分支和插入电路部25-1~28-1和25-2~28-2包含:跨接切换开关(SPAN-SW)33-1和33-2、环路切换开关(RING-SW)34-1和34-2、分支部(Drop)35-1和35-2、通道开关(Path-SW)36、插入部(Add)37-1和37-2、环路桥式开关(RING-BR)38-1和38-2、及跨接桥式开关(SPAN-BR)39-1和39-2。
上述开关33-1、33-2、34-1、34-2、36、38-1、38-2、39-1和39-2的状态,由管理组合体43设定。
以下的说明将集中在分支和插入电路部25-1,但其他分支和插入电路部25-1~28-1及25-2~28-2的结构与分支和插入电路部25-1相同。
这里,跨接切换开关33-1和33-2、环路切换开关34-1和34-2、环路桥式开关38-1和38-2、及跨接桥式开关(SPAN-BR)39-1和39-2,用于在采用BLSR作为传输系统时操作;而通道开关(Path-SW)36,用于在采用UPSR作为传输系统时操作;
因此,上述开关33-1、33-2、34-1、34-2、36、38-1、38-2、39-1和39-2,作为路由设定开关进行操作,用于设定由多路分解电路部23和24多路分解的各组传输信号的路由。
跨接切换开关33-1和33-2及跨接桥式开关39-1和39-2,用于在传输装置通过4条光纤相互连接而构成4光纤环形网络的情况下操作。在第1实施例中,这些开关被设定为在传输系统采用UPSR或BLSR的任何一种情况下选择工作信道。
如传输装置4在采用BLSR时起切换节点的作用,则环路切换开关34-1和34-2通过与其对置的路由选择信号,并将该选定的信号输出到分支部35-1和35-2。如传输装置4在采用UPSR时起切换节点的作用,则这两个开关被直通状态。
具体地说,在正常状态下,环路切换开关34-1选择传输信号EW(来自光纤6-2的传输信号)中的工作信道信号(信道“1”~“24”);而当传输装置4起切换节点(见图39中的编号103和104)的作用时,环路切换开关34-1切换为选择并输出传输信号WE(来自光纤6-1)中的保护信道信号(信道“97”~“120”)。
同样,在正常状态下,环路切换开关34-2选择来自光纤6-1的输信号WE中的工作信道信号(信道:“1”~“24”);而当传输装置4起切换节点的作用时,环路切换开关34-2切换为选择并输出来自光纤6-2的传输信号EW中的保护信道信号(信道“97”~“120”)。
分支部35-1和35-2使传送到另一线路(例如,局部接口)4a的信道信号从所输入的传输信号中分出。
即,分支部(EAST Drop)35-1,使传送到另一线路4a的所需信号信道从传输信号EW(信道“1”~“24”及信道“97”~“120”)中分出一部分并输出到通道开关36,而将其余的信道信号输出到插入部37-1。
同样,分支部(WEST Drop)35-2,使发送到另一线路4a的所需信号信道从传输信号WE(信道“1”~“24”及信道“97”~“120”)中分出一部分并输出到通道开关36,而将其余的信道信号输出到插入部37-2。
如传输装置4在采用UPSR时起切换节点的作用,则通道开关36从已由两个分支部35-1和35-2分出的彼此方向相反的属于同一信道的两组信号中选择具有高质量(误差小等)的一组信号,并将所选择的该组信号发送到线路4a。与此不同,当传输装置4采用BLSR时,它被设置为直通状态。
插入部37-1和37-2将来自另一线路4a的信号插入来自分支部35-1和35-2的信号内,使其与后者的信号一起输出。用作从线路4a插入的信号的信道,是在分支部35-1和35-2中已经使信号从中分出的信道。
即,插入部(WEST Add)37-1将来自另一线路4a的信号作为传输信号插入在传输信号EW(信道“1”~“24”及信道“97”~“120”)中已由分支部35-1分出信号的信道。
同样,插入部(EAST Add)37-2将来自另一线路4a的信号作为传输信号插入在传输信号WE(信道“1”~“24”及信道“97”~“120”)中已由分支部35-2分出信号的信道。
如传输装置4在采用BLSR时起切换节点的作用,环路桥式开关38-1和38-2将信号转向与其对置的路由。与此不同,如传输装置4在采用UPSR时起切换节点的作用,则这两个开关被直通状态。
具体地说,如传输装置4在采用BLSR时起切换节点的作用,则环路桥式开关38-1转向并输出传输信号WE(来自光纤6-1的传输信号)中的工作信道信号(信道“1”~“24”),作为其对置路由(传输信号EW)中的保护信道信号(信道“97”~“120”)。
同样,如传输装置4在采用UPSR时起切换节点的作用,则环形桥式开关38-2转向并输出传输信号EW(来自光纤6-2的传输信号)中的工作信道信号(信道“1”~“24”),作为其对置路由(传输信号WE)中的保护信道信号(信道“97”~“120”)。
因此,当分支和插入电路部25-1相对于另一线路4a对传输信号进行分支和插入时,由于各个开关33-1、33-2、34-1、34-2、38-1、38-2、39-1和39-2的状态由管理组合体43设定,所以,可以由UPSR或BLSR传送指定信道的信号(信道“1”~“24”及信道“97”~“120”)。
另一方面,多路复用电路部(MXS1)29再次对由多路分解电路部23多路分解、然后由分支和插入电路部25-1~28-1进行信号分支和插入的传输信号(传输信号WE)进行多路复用(以时间分割方式);而多路复用电路部(MXS1)30再次对由多路分解电路部24多路分解、然后由分支和插入电路部25-1~28-1进行信号分支和插入的传输信号(传输信号EW)进行多路复用(以时间分割方式)。
换句话说,在正常状态下,多路复用电路部29和30对由分支和插入电路部25-1~28-1对各自的48个信道进行信号分支和插入后的传输信号进行多路复用,从而将传输信号作为192个信道的多路复用传输信号输出到其对应的传送部31和32。
即,多路分解电路部23和34及多路复用电路部29和30起着时分多路复用和多路分解部11(见图1)的作用,用于对传输信号进行多路复用和多路分解。
传送部(TCx1)31将来自多路复用电路部29的多路复用传输信号(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并作为多路复用传输信号通过光纤6-1输出这些光信号;而传送部(TCx1)32将来自多路复用电路部30的多路复用传输信号(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并作为多路复用传输信号通过光纤6-2输出这些光信号。
因此,多路复用电路部28和29及传送部31和32起着多路复用和传送部的作用,用于对来自多个分支和插入电路部25-1~28-1(25-2~28-2)的传输信号进行多路复用,并将所得到的多路复用传输信号传送到作为中继转接目标的上述第1或第2线路。
如上所述,同步组合体42对传输装置4的整个系统提供定时同步功能。它包含SC电路部42a和42b,用于采集基准时钟信号、分配定时、处理同步信息等。
如上所述,管理组合体43对传输装置4的整个系统提供监视和控制功能。它包含AWU1电路部43a、HED1电路部43b-1和43b-2、CRF1电路部43c、DCC1电路部43d-1和43d-2、MEM1电路部43e、CPU电路部43f-1和43f-2、及作为电源的PWR电路43g。
即,CPU电路部43f-1和43f-2,在访问MEM1电路部43e时,主要执行软件处理,从而例如能够设定分支和插入电路部25-1~28-1(25-2~28-2)中的各个开关33-1、33-2、34-1、34-2、36、38-1、38-2、39-1和39-2的状态。
因此,管理组合体43可以设定各个开关33-1、33-2、34-1、34-2、36、38-1、38-2、39-1和39-2的状态,从而起到开关设定部的作用。
HED1电路部43b-1和43b-2执行对传输组合体41的接口处理(轮询控制和开销接口处理),并通过光纤46(见图8)与HUB1电路部44连接,HUB1电路部44用于对传输信号帧内的开销信息进行多路复用和多路分解。
因此,所有监视和控制信息、开销信息等,都可以相对于由光信号链接的传输复合体41和管理组合体43交换。作为这种光链路,例如可以采用传输速率约为155.52Mb/s的STS-3c(同步传输信号等级3c)的帧(净负荷的ATM信元)。
如图8所示,在来自由传输装置4调节的线路的传输信号帧中所包括的开销信息,经由HUB1电路部44和HED1电路部43b-1和43b-2传送到CPU电路部43f-1和43f-2。
HUB1电路部44包含:HUB部44A,用于将来自与传输信号端接的接口部45-1~45-3的开销信息多路复接到上述STS-3c帧内;及光接收机/光发射机(OR/OS)44B,用作对通到HED1电路部43b-1和43b-2的光纤46的电/光接口。
即,HUB1电路部44的HUB部44A对来自与OC-192(光载波-等级192;10Gb/s)、OC-48(光载波-等级482;2.4Gb/s)等端接的接口部45-1~45-3的开销信息进行多路复用,作为在由传输装置4调节的线路中采用的传输信号帧;而光接收机/光发射机44B将该多路复用的开销信号转换为输出到HED1电路部43b-1和43b-2的光信号。
各HED1电路部43b-1和43b-2包含:光接收机/光发射机(OR/OS)47,用作对通到HED1电路部43b-1和43b-2的光纤46的电/光接口;及开销矩阵部48,用于从来自HUB1电路部44的开销信息生成ATM(异步传递模式)信元,并进行路由控制,以便将所产生的该ATM信元输出到在CPU电路部43f-1和43f-2一侧的多个SCC端口49中的任何一个。
通过总线50与SCC端口49连接的CPU51,对传输信号帧内的开销信息进行识别,并由此可以对系统进行监视和控制。
例如,通过识别开销信息内的APS字节(K1和K2),CPU51设定并控制各分支和插入电路部25-1~28-1(25-2~28-2)中的开关33-1、33-2、34-1、34-2、38-1、38-2、39-1和39-2的状态,以便使传输装置4能够按BLSR传输信号。
将分配给从传输装置4通过线路7和8传送的传输信号帧的开销信息经由HED1电路部43b-1和43b-2及HUB1电路部44通报到与来自CPU电路部43f-1和43f-2的对应传输信号帧端接的接口部45-1~45-3。
因此,各接口部45-1~45-3可以构成其中在预定字节位置上记录由CPU电路部43f-1和43f-2通报的开销信息的传输信号帧,并通过线路7和8传送所构成的该传输信号帧。
HUB1电路部44的HUB部44A还具有从由CPU电路部43f-1和43f-2通过HED1电路部43b-1和43b-2输入的开销信息生成ATM信元、并控制其路由以便将ATM信元引向所需接口部45-1~45-3的功能。
因此,在传输装置4采用基于BLSR的传输系统的情况下,通过管理组合体43内的HED1电路部43b-1和43b-2、HUB1电路部44、及分立的接口部45-1~45-3,CPU电路部43f-1和43f-2可以在向线路7和8传送的传输信号帧中设定K1和K2作为APS字节。
在传输装置4采用基于BLSR的传输系统的情况下,如图9所示,在将来自另一线路(2.4Gb/s)4a的信道信号插入10-Gb/s线路7和8时,CPU电路部43f-1和43f-2执行控制操作,将构成2.4Gb/s传输信号帧52的APS字节53映射到10-Gb/s传输信号帧54内的空闲开销区55上。
下面,将以上述结构说明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环形网络1中的传输装置2~5的操作。
即,在各传输装置2~5的管理组合体43中,当对分支和插入电路部25-1~28-1(或分支和插入电路部25-2~28-2)中的各个开关33-1、33-2、34-1、34-2、38-1、38-2、39-1和39-2进行控制并设定成如图10~12所示的状态时,传输信号可以由BLSR系统按图38(a)或38(b)所示进行传送。
就是说,在线路(光纤6-1和6-2)的正常状态(无故障时间)下、即当传输装置2~5起着处在全通状态节点的作用时,由于上述开关33-1、33-2、34-1、34-2、38-1、38-2、39-1和39-2由管理组合体43设定,所以,如图10所示,分配给工作分支和插入电路部25-1~28-1的信道信号,按其原有状态通过分支部35-1和35-2及插入部37-1和37-2传送。
例如,根据由管理组合体43进行的设定,在传输装置4的分支和插入电路部25-1中,可以将从传输装置5通过光纤6-2传送的传输信号EW中的工作信道“1”~“24”的信号及保护信号“97”~“120”(见图4)转接并由分支部35-1及插入部37-1对必要的信号进行分支和插入后作为传输信号EW通过光纤6-2传送到传输装置3。
同样,在传输装置4的分支和插入电路部25-1中,可以将从传输装置3通过光纤6-1传送的传输信号WE中的工作信道“1”~“24”的信号及保护信号“97”~“120”(见图4)转接并由分支部35-2及插入部37-2对必要的信号进行分支和插入后作为传输信号WE通过光纤6-1传送到传输装置5。
另一方面,在例如传输装置4和5之间的线路8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传输装置4中的管理组合体43改变上述开关33-1、33-2、34-1、34-2、38-1、38-2、39-1和39-2的设定,从而象图39所示传输装置103的情况那样,切换传输路由。
具体地说,如图11所示,在传输装置4的分支和插入电路部25-1中,将环路切换开关34-1切换并设定为不选择传输信号EW中的工作信道“1”~“24”的信号、而是按照一条长通道选择传输信号WE中通过保护信道“97”~“120”输入的信号。
因此,从传输装置5传送到传输装置4的传输信号,从传输装置3通过长通道输入,并可以在分支部35-1及插入部37-1中对必要的信号进行分支和插入处理。
另外,还将环路桥式开关38-1切换并设定为不是从插入部37-1选择传输信号EW中的保护信道“97”~“120”、而是从插入部37-2选择传输信号WE中的工作信道“1”~“24”。其结果是,可以对传送到传输装置5的传输信号进行桥接处理,以使其通过长通道传送。
同样,在例如传输装置3和4之间的线路7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传输装置4中的管理组合体43改变上述开关33-1、33-2、34-1、34-2、38-1、38-2、39-1和39-2的设定,从而以与上述情况相同的方式进行切换处理和桥接处理。
具体地说,如图12所示,在传输装置4的分支和插入电路部25-1中,将环路切换开关34-2切换并设定为不选择传输信号WE中的工作信道“1”~“24”的信号、而是按照一条长通道选择传输信号EW中通过保护信道“97”~“120”输入的信号。
因此,从传输装置3传送到传输装置4的传输信号,从传输装置5通过长通道输入,并可以在分支部35-2及插入部37-2中对必要的信号进行分支和插入处理。
另外,还将环路桥式开关38-2切换并设定为不是从插入部37-2选择传输信号EW中的保护信道“97”~“120”、而是从插入部37-1选择传输信号WE中的工作信道“1”~“24”。其结果是,可以对传送到传输装置5的传输信号进行桥接处理,以使其通过长通道传送。
同时,在各传输装置2~5的管理组合体43中,当对分支和插入电路部25-1~28-1(或分支和插入电路部25-2~28-2)中的开关33-1、33-2、34-1、34-2、38-1、38-2、39-1和39-2进行控制并设定为如图13所示的状态时,传输信号可以由UPSR系统按图35(a)或35(b)所示进行传送。
即,如传输装置2~5起着处在全通状态的节点的作用,则由于上述开关33-1、33-2、34-1、34-2、36、38-1、38-2、39-1和39-2由管理组合体43设定,所以,如图10所示,分配给工作分支和插入电路部25-1~28-1的信道信号,按其原有状态通过分支部35-1和35-2及插入部37-1和37-2传送。
另一方面,例如,当传输装置4起着一个节点的作用、用于传送来自作为与传输装置1的局部接口的另一线路4a的传输信号时,可以根据插入部37-1和37-2的设定将该信号通过相同信道传送到线路7和8。
此外,在传输装置4接收从传输装置1通过线路7和8两者输入的相同信道的信号并起着将该信号分支到作为局部接口的另一线路4a的节点的作用时,可以根据开关36的设定将任何具有较高质量的传输信号有选择地输出到另一线路4a。
所以,根据上述分支和插入电路部25-1~28-1的开关设定,相对于在环形网络1中发生的线路故障,可以由与UPSR或BLSR对应的线路安全系统保护上述各组的传输信号。
因此,在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环形网络内的传输装置中,可以由切换/分支和插入部12设定被多路分解的多组传输信号中的每一组的传输路由,使其能够由多种传输系统之一进行传送。所以,在将同样的传输装置2~5用作环形网络的构成部分时,可以将其设定为可按UPSR操作的装置,从而构成UPSR环形网络1,或设定为可按2F-BLSR操作的装置,从而构成2F-BLSR环形网络1。因此,其优点在于,可以明显地改进构成环形网络时的设计自由度。
在第1实施例的环形网络1内的各传输装置2~5中,作为分支和插入电路部25-1~28-1(或分支和插入电路部25-2~28-2),采用图7所示的结构,但如图14所示,例如也可以在一条与构成环形网络1的线路不同的作为局部接口的线路与插入部37-1和37-2之间提供一个开关36A,以便在按BLSR构成环形网络1时能够对所有的保护信道以及所有的工作信道进行分支和插入操作。
另外,在第1实施例的环形网络1内的各传输装置2~5中,多个分支和插入电路部25-1~28-1实现作为切换/分支和插入部12的功能,但并不限于此,如上所述,也可以用单个的电路单元实现作为切换/分支和插入部12的功能。(b)第2实施例的说明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例中的环形网络的框图。在图15所示的环形网络1A中,与上述第1实施例一样,将分别在内部对线路进行调节的4个传输装置2A~5A通过两条光纤6-1和6-2相互连接,从而可在传输装置2~5之间按多路复用方式传送多个信号信道。例如,在各传输装置2A~5A内设有192个线路信道。
图15所示的各传输装置2A~5A与第1实施例中的装置(见编号2~5)的不同之处在于,将图2所示的两个搁架结构相互连接,从而在按信道选择UPSR或BLSR作为传输系统时可以传送传输信号。
即,各传输装置2A~5A,不仅包含用于对传输信号进行多路复用和多路分解的时分多路复用和多路分解部11A,而且还包含UPSR分支和插入部13及BLSR分支和插入部14。
例如,传输装置4A的时分多路复用和多路分解部11A,按每个信道信号以时间分割的方式,对来自构成环形网络1A的传输装置4A与传输装置3A之间的线路7(第1线路)及来自传输装置4A与传输装置5A之间的线路8(第2线路)的多路复用信号进行多路分解,并按每个信道信号以时间分割的方式,对传送到线路7或8的传输信号进行多路复用。更具体地说,如后文所述,按图17所示配置。
另外,传输装置4A的UPSR分支和插入部13,用于设定由UPSR多路复用-传送的信道信号的传输路由,并将由时分多路复用和多路分解部11A多路分解的各传输信号分支到由其自身传输装置调节的另一线路(例如,局部接口),同时将来自另一线路的信号插入通过与环形网络1A连接的线路传送的传输信号内。
BLSR分支和插入部14,用于设定由BLSR多路复用-传送的信道信号的传输路由,并将由时分多路复用和多路分解部11A多路分解的各传输信号的一部分分支到由其自身传输装置调节的另一线路,同时将来自另一线路的信号插入与环形网络1A连接的信号内。
因此,构成环形网络1A的各传输装置2A~5A,在功能上可以由BLSR或UPSR的任何一种传输系统传送192个信道的多路复用传输信号。
换句话说,图15所示的环形网络1A,如图16所示,不仅具有采用UPSR的环形网络200的功能,而且具有采用BLSR的环形网络210的功能。
这里,在环形网络200中,由UPSR传送多路复用传输信号的4个传输装置201~204,通过两条光纤209-1和209-2相互连接成环状;而在环形网络210中,由BLSR传送多路复用传输信号的4个传输装置205~208,通过两条光纤209-3和209-4相互连接成环状。构成环形网络1A的各传输装置2A~5A,虽然与第1实施例一样,装有传输组合体、同步组合体、及管理组合体等功能部分,但其特殊之处是传输组合体的主要部分的结构与第1实施例中的不同。
图17是表示第2实施例的传输装置2A~5A中的传输组合体的主要部分结构的框图。如图17所示,按照对在环形网络1A上传送的主信号进行处理的系统的功能,各传输装置2A~5A包含:接收和多路分解部(OR &DMUX)61-1和61-2、UPSR分支和插入部(SW & ADM)13、BLSR分支和插入部(SW & ADM)14、及多路复用和传送部(MUX & OS)62-1和62-2。下面,以集中于传输装置4A的方式说明传输装置2A~5A中主信号处理系统的功能。
接收和多路分解部61-1,通过光纤6-1接收来自线路7的作为传输信号WE的光信号,将所接收的该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以时间分割的方式对所得到的多路复用信号进行多路分解,并将该多路分解传输信号中的每一个输出到UPSR分支和插入部13及BLSR分支和插入部14。
另一方面,接收和多路分解部61-2,通过光纤6-2接收来自线路8的作为传输信号EW的光信号,将所接收的该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以时间分割的方式对所得到的多路复用信号进行多路分解,并将该多路分解传输信号中的每一个输出到UPSR分支和插入部13及BLSR分支和插入部14。
即,上述接收和多路分解部61-1和61-2,起着多路分解部的作用,用于对来自构成环形网络1A的线路7和8的多路复用传输信号进行多路分解,并输出由多个信道信号构成的多组传输信号。
UPSR分支和插入部13包含8个其详细结构与图2所示(见编号25-1~28-1和25-2~28-2)相同的分支和插入电路部63-1~63-8,同时可以使分支和插入电路部63-1~63-4作为工作系统进行操作,并使分支和插入电路部63-5~63-8作为保护系统进行操作。
另外,与上述分支和插入电路部25-1~28-1(25-2~28-2)一样,将48个信号组的信道分配给各个分支和插入电路部63-1~63-4(63-5~63-8),从而由图中未示出的管理组合体设定由UPSR传输时的传输路由。
即,将由接收和多路分解部61-1和61-2二者多路分解的信道“1”~“24”和“97”~“120”的信号组分配给分支和插入电路部63-1,而将信道“25”~“48”和“121”~“144”的信号组分配给分支和插入电路部63-2。
同样,将信道“49~“72”和“145”~“168”的信号组分配给分支和插入电路部63-3,而将信道“73”~“96”和“169”~“192”的信号组分配给分支和插入电路部63-4。
另一方面,BLSR分支和插入部14包含8个其详细结构与图2所示(见编号25-1~28-1和25-2~28-2)相同的分支和插入电路部64-1~64-8,同时可以使分支和插入电路部64-1~64-4作为工作系统进行操作,并使分支和插入电路部64-5~64-8作为保护系统进行操作。
另外,与上述分支和插入电路部25-1~28-1(25-2~28-2)一样,将48个信号组的信道分配给各个分支和插入电路部64-1~64-4(64-5~64-8),从而由图中未示出的管理组合体设定由BLSR传输时的传输路由。
即,将由接收和多路分解部61-1和61-2二者多路分解的信道“1”~“24”的信号作为工作信号信道、将信道“ 97”~“120”的信号作为保护信号输入到分支和插入电路部64-1。同样,在分支和插入电路部64-2中,将信道“25”~“48”设定为工作信道,而将信道“121”~“144”设定为保护信道。
按同样方式,在分支和插入电路部64-3中将信道“49”~“72”和信道“145”~“168”分别设定为工作信道和保护信道,而在在分支和插入电路部64-4中将信道“73”~“96”和信道“169”~“192”分别设定为工作信道和保护信道,
同时,多路复用和传送部62-1和62-2分别装有选择器部65-1和65-2,用于接收由接收和多路分解部61-1和61-2多路分解的按各信道输入的两个传输信号,接着由UPSR分支和插入部13及BLSR分支和插入部14进行信号分支和插入处理,并根据各信道的预定传输系统在各信道的两个传输信号中选择各信道的一个传输信号。
具体地说,多路复用和传送部62-1的选择器部65-1,接收来自线路8的由接收和多路分解部61-1和61-2多路分解的传输信号,接着由UPSR分支和插入部13及BLSR分支和插入部14进行信号分支和插入处理,并根据按信道预先设定的传输系统从来自UPSR分支和插入部13及BLSR分支和插入部14的信号中有选择地输出一个信号,该选择器部65-1可以包含图中未示出的其个数与信道数相对应的2×1选择器。
同样,多路复用和传送部62-2的选择器部65-2,接收来自线路7的由接收和多路分解部61-1和61-2多路分解的传输信号,接着由UPSR分支和插入部13及BLSR分支和插入部14进行信号分支和插入处理,并根据按信道预先设定的传输系统从来自UPSR分支和插入部13及BLSR分支和插入部14的信号中有选择地输出一个信号,该选择器部65-2可以包含图中未示出的其个数与信道数相对应的2×1选择器。
在由管理组合体(图2中的编号43)设定并控制各选择器部65-1和65-2的状态时,可将上述的与各信道对应的传输系统设定为UPSR和BLSR中的一种。
换句话说,可以由多路复用和传送部62-1和62-2对由信号组中的信道“1”~“96”之一及与其对应的信道“97”~“192”之一(在这种情况下为96个信号组)构成的至少2个信道设定UPSR及BLSR中的一个作为传输系统。
各多路复用和传送部62-1和62-2对由其选择器部65-1和65-2选择UPSR及BLSR之一作为传输系统的各信道信号进行多路复用,并将该选择的信号转换为光信号,然后通过光纤6-1和6-2传送到传送目的地。
即,上述多路复用和传送部62-1和62-2起着用于对传输信号进行多路复用和多路分解的时分多路复用和多路分解部11A(见图15)的作用,并起着多路复用和传送部的作用,用于对来自UPSR分支和插入部13及BLSR分支和插入部14的传输信号进行多路复用,并将该信号作为多路复用传输信号传送到作为转接目标的线路7或8。
因此,在传输装置4A(同样在传输装置2A、3A、5A)中,根据多路复用和传送部62-1中的选择器部65-1和多路复用和传送部62-2中的选择器部65-2的设定,在环形网络1A中可以由BLSR或UPSR的传输系统之一按各个信道传送传输信号。
UPSR分支和插入部13及BLSR分支和插入部14中的各分支和插入电路部63-1~63-4和64-1~64-4,将所需的信道信号从由多路复用和传送部62-1和62-2按多路分解方式输入的传输信号(48个信号组信道)中分出使其进入另一线路4a,并将来自另一线路4a的信号插入传输信号内,因此,也起着分支和插入部的作用。
即,各分支和插入电路部63-1~63-4和64-1~64-4配置成能够由多种(例如,UPSR和BLSR两种)传输系统之一传送预分配的信道信号,并能由与传送上述信道信号的传输系统对应的线路安全系统防止在环形网络1A中发生的线路故障的影响。
由于上述配置的结果,在本发明第2实施例的环形网络1A的传输装置2A~5A中,当作为光信号通过光纤6-1传送例如多路复用192个传输信号信道的多路复用传输信号时,可以按构成该多路复用传输信号的每个信道的传输信号有选择地设定UPSR和BLSR中的一个作为构成环形网络的系统。
具体地说,如图18所示,在各传输装置2A~5A的图中未示出的管理组合体中,通过设定多路复用和传送部62-1的选择器部65-1和多路复用和传送部62-2的选择器部65-2的状态,在环形网络1A中的传输信号的多个信道中,可以在例如由UPSR传送信道“a”(见图18中的信道“a”的传输信号U)的同时,由BLSR传送信道“b”(见图18中的信道“b”的传输信号B)。
另外,例如,在传输装置3A相对于传输装置4A一侧的线路7或传输装置5A相对于传输装置4A一侧的线路8中的一个线路上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与上述第1实施例一样,可以由与传输系统对应的线路安全系统按各信道传送传输信号。
例如,如图1 9所示,在传输装置3A侧的线路7线路上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在正常状态下由BLSR传送到传输装置4A的信道“b”的传输信号,从传输装置2A到传输装置3A转向,并由传输装置3A传送到对信道“b”的保护信道“b+96”(桥接作用),从而通过一条长通道(经过传输装置2A及传输装置5A)传送到传输装置4A。
另一方面,在这种情况下,由传输装置4A的选择开关36在由UPSR从传输装置2A传送到传输装置4A的信道“a”的传输信号中选择出通过未发生故障的传输装置5A传送的那些信号,将其传送到所需的线路4a。
因此,在本发明第2实施例的环形网络的传输装置中,可以通过UPSR分支和插入部13及BLSR分支和插入部14,将多路分解的各组传输信号的传输路由设定成由多种传输系统之一传送多路分解的多组传输信号。所以,在将同样的传输装置2A~5A用作环形网络的构成部分时,可以将其设定为可按UPSR操作的装置,从而构成UPSR环形网络1A,或设定为可按2F-BLSR操作的装置,从而构成2F-BLSR环形网络1A。因此,其优点在于,可以明显地改进构成环形网络时的设计自由度。(b1)第2实施例的第1变形例的说明
上述第2实施例的环形网络中的传输装置按传输系统的不同包含着分立的分支和插入部13和14,因而可以对192个传输信号信道单向地选择一种给定的传输系统,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将对各传输系统提供的两个分支和插入部配置成按所使用的信道数进行处理。
例如,如图20所示,在可按传输信号的一个方向多路复用-传送的192个信道中,可以由UPSR分支和插入部13B指定96个传输信号信道由UPSR进行多路复用-传送,而可以由BLSR分支和插入部14B指定96个传输信号信道由BLSR进行多路复用-传送。
在这种情况下,当各分支和插入部13B和14B的结构与上述第1实施例中的分支和插入电路部25-1~28-1(25-2~28-2)的结构基本相同时,对通过时分多路复用处理的96个传输信号信道由一个电路模块构成。
即,由于各分支和插入部13B和14B的开关(见编号33-1、33-2、34-1、34-2、38-1、38-2、39-1和39-2)由图中未示出的管理组合体设定,所以,基于UPSR的传输路由由UPSR分支和插入部13B设定,而基于BLSR的传输路由由BLSR分支和插入部14B设定。
这里,在各接收和多路分解部71-1和71-2中,从以时间分割方式对传输信号WE或EW多路分解后的每个信道的信号中,将所使用的传输系统被设定为UPSR的信道的那些信号输出到UPSR分支和插入部13B,而将所使用的传输系统被设定为BLSR的信道的那些信号输出到BLSR分支和插入部14B。
各多路复用和传送部72-1和72-2对来自各分支和插入部13B和14B的传输信号进行多路复用,接着将该多路复用信号转换成光信号,并将所得到的信号向其他传输装置传送,但与上述第2实施例中的多路复用和传送部62-1和62-2不同,无需提供选择器部65-1和65-2、对每个信道按照对各信道预置的传输系统选择基于UPSR的传输信号或基于BLSR的传输信号。
因此,在第2实施例的第1变形例中,同样可以通过UPSR分支和插入部13B及BLSR分支和插入部14B,将多路分解的各组传输信号的传输路由设定为由多种传输系统之一传送多路分解的多组传输信号。所以,在将同样的传输装置2B~5B用作环形网络的构成部分时,可以将其设定为可按UPSR操作的装置,从而构成UPSR环形网络1B,或设定为可按2F-BLSR操作的装置,从而构成2F-BLSR环形网络1B。因此,其优点在于,可以明显地改进构成环形网络时的设计自由度。b2)第2实施例的第2变形例的说明
各多路复用和传送部72-1和72-2,对可以按传输信号的一个方向多路复用并传送到各UPSR和BLSR的96个信道的各信号的192个信道预先指定传输系统,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将应用于各信号的192个信道的传输系统任意地分配给各UPSR和BLSR的96个信道。
在这种情况下,如图21所示,接收和多路分解部73-1和73-2分别装有交叉连接开关75-1和75-2,象上述第2实施例的第1变形例中的接收和多路分解部71-1和71-2那样,根据其使用的传输系统是UPSR或是BLSR,重新装填以时间分割方式对传输信号WE或EW多路分解后的信号的192个信道中的信道。
另外,多路复用和传送部74-1和74-2分别装有交叉连接开关76-1和76-2,用于将来自各分支和插入部13B和14B的采用预定传输系统的96个信道的各个信号重新装入原来的信道信号内。
换句话说,交叉连接开关75-1和75-2起着第1交换开关的作用,用于交换两组多路分解传输信号的信道,而交叉连接开关76-1和76-2起着第2交换开关的作用,在对来自分支和插入部13B和14B的两组传输信号进行多路复用之前,交换这两组传输信号的信道。
作为UPSR分支和插入部13B及BLSR分支和插入部14B,可以采用与第2实施例的上述第1变形例中基本类似的部件。
因此,按照第2实施例的第2变形例,可以任意设定使传输装置2B~5B能够通过UPSR传送信号的信道及使传输装置2B~5B能够通过BLSR传送信号的信道。其结果是,与上述各实施例的情况相比,可以进一步改进构成UPSR环形网络或BLSR环形网络时的设计自由度。(b3)第2实施例的第3变形例的说明
上述第2实施例中的环形网络1A的各传输装置2A~5A配置成使采用基于BLSR的传输系统的信道的信号可以与采用基于UPSR的传输系统的信道的信号一起设定,但如图22所示,例如,作为上层装置的传输装置2D~5D可以调节在其命令下的低层多路复用传输装置2D′~5D′,各传输装置2D′~5D′例如可以通过UPSR由不大于在其对应的传输装置2D~5D中可以处理的信道数(例如,192个信道)的信道数(例如,48个信道)传送传输信号。
因此,在第2实施例的第3变形例中,同样可以使采用基于BLSR的传输系统的信道信号与采用基于UPSR的传输系统的信道信号(见图22中的信道“a”)在允许二者同时存在时一起设定。
这里,作为上层装置的多路复用传输装置2D~5D,不仅具有与图2所示的上述传输装置2~5相同的结构和功能,而且还通过由分支和插入电路部25-1和25-1分支的线路根据其命令分别调节低层多路复用传输装置2D′~5D′。
具体地说,如图23所示,在各传输装置2D~5D中的分支和插入电路部25-1的分支部35-1中,可以将来自光纤6-1的传输信号EW中的信道“1”~“24”和“ 97”~“ 120”的所有信号分出并使其进入其调节的低层多路复用传输装置2D′~5D′,而来自其对应的低层多路复用传输装置2D′~5D′的信号,可以作为对信道“1”~“24”和“97”~“120”的传输信号传送(见图25)。
同样,如图24所示,在各传输装置2D~5D中的分支和插入电路部25-2的分支部35-2中,可以将来自光纤6-2的传输信号WE中的信道“1”~“24”和“97”~“120”的所有信号分出并使其进入其调节的从属低层多路复用传输装置2D′~5D′,而来自其对应的低层多路复用传输装置2D′~5D′的信号,可以作为对信道“1”~“24”和“97”~“120”的传输信号传送(见图25)。
这里,对从属的低层多路复用传输装置2D′~5D′,可以通过由其他分支和插入电路部26-1~28-1及26-2~28-2分支的线路9D调节。按照这种方式,可以象在分支和插入电路部25-1和25-2的情况那样,由低层多路复用传输装置2D′~5D′通过由各个分支和插入电路部26-1~28-1及26-2~28-2分配的各信号的48个信道进行信号的切换。
因此,如果在分支和插入电路部26-1~28-1及26-2~28-2之一中由UPSR传送传输信号,则当采用的不是图26所示的信道分配而是图25所示的信道分配时,各个分支和插入电路部26-1~28-1及26-2~28-2可以与上述由BLSR传输的情况一样分配信道。
所以,按照第2实施例的第3变形例,由于对可以用多种传输系统中的一种对具有预置信道的传输信号进行多路复用-传送的低层多路复用传输装置2D′~5D′进行从属式的调节,所以该传输装置可以起到能够由UPSR-UPG传送信号的传输装置2~5的作用,从而构成UPSR环形网络1B,或者可以起到能够由BLSR传送信号的传输装置2~5的作用,从而构成BLSR环形网络1B。因此,这种情况的优点同样在于,可以明显地改进构成环形网络时的设计自由度。(c)第3实施例的说明
图27是表示本发明第3实施例中的环形网络的框图。在该图中示出的环形网络1E与第1实施例中环形网络(见编号1)的不同之处在于,将分别在内部对线路进行调节的4个传输装置2E~5E通过4条光纤6-1~6-4相互连接。
即,在将各个传输装置2E~5E相互连接的4条光纤6-1~6-4中,两条光纤6-1和6-3用作传送传输信号WE的工作线路,而两条光纤6-2和6-4用作传送传输信号EW的保护线路,同时,可以将各条光纤6-1~6-4配置成使其能够处理192个信号信道。
所以,对于可在各条光纤6-1~6-4之间传送的传输信号,可以得到相当于第1或第2实施例两倍的传输能力。因此,为能处理这种加倍的传输信号处理能力,在传输装置2E~5E中,将分别构成第1实施例的传输装置2~5的两个搁架相互连接,使其能够处理对于两条光纤的加倍的传输信号的光纤传输能力。
同时,与上述第1实施例一样,构成环形网络1E的各传输装置2E~5E装有传输组合体、同步组合体、及管理组合体等功能部分。
图28是表示传输装置2E~5E中的传输组合体的主要部分结构的框图。如该图所示,按照对在环形网络1A上传送的主信号进行处理的系统的功能,各传输装置2E~5E包含:接收和多路分解部(OR & DMUX)81-1~81-4、分支和插入部(SW & ADM)82-1~82-16、及多路复用和传送部(MUX& OS)83-1~83-4。
这里,各个接收和多路分解部81-1~81-4,分别通过光纤6-2、6-4、6-1、和6-3接收作为传输信号的光信号,将这些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以时间分割的方式对转换后的多路复用信号进行多路分解,并将该多路分解传输信号输出到各为24-信道单元的分立的分支和插入部82-1~82-8。
分支和插入部82-1~82-8将所需信道的传输信号从由接收和多路分解部81-1~81-4多路分解并输入到其中的传输信号(每个方向48个信道的信号组)中分出并使其进入另一线路,同时可以插入来自另一线路的信号,作为该被分支信道的传输信号。分支和插入部82-1~82-8,除其信道分配外,具有与第1实施例中的分支和插入部25-1~28-1基本相同的结构。
另一方面,多路复用和传送部83-1~83-4,对由接收和多路分解部81-1~81-4多路分解的信号进行多路复用,接着由分支和插入部82-1~82-8进行分支和插入处理,并将这些信号转换为光信号,然后将该转换后的信号通过其对应的光纤6-2、6-4、6-1、和6-3传送。
与第1实施例一样,根据分支和插入部82-1~82-8的设定,第3实施例的传输装置2E~5E可以由BLSR(4F-BLSR)的传输系统或UPSR的传输系统传送传输信号。
即,如果由BLSR传送传输信号,则根据分支和插入部82-1~82-8的设定,如图29所示,各传输信号被工作信道(图中的“ Wk”)和保护信道(图中的“Pt”)。
这里,对于象STS-192之类的10-Gb/s信号,可以将每条光纤的信道数设定为192个,所以,在基于BLSR的传输系统中,考虑到对每个方向分配两条光纤,因而可将信号的192个信道工作信道,并可以将信号的192个信道保护信道。
例如,在传输信号由基于BLSR的传输系统通过分支和插入部82-1传送的情况下,将两条光纤6-1和6-2中的信道“1”~“24”设定为工作信道,而将两条光纤6-3和6-4中的信道“1”~“24”设定为保护信道。
对于作为工作信道分配给其他分支和插入部82-2~82-8的信号,与上述分支和插入部82-1一样,对来自两条光纤6-1和6-2的传输信号,每个工作信道设定24个信道,而对来自两条光纤6-3和6-4的传输信号,每个保护工作信道设定24个信道。
另外,在传输信号由UPSR传送的情况下,被传送的传输信号的信道,在各个分支和插入部82-1~82-8中如图29所示进行分配。
例如,在传输信号由基于UPSR的传输系统通过分支和插入部82-1传送的情况下,将来自光纤6-1和6-2的信道“1”~“24”的信号指定为传输信号WE,同时,将来自光纤6-3和6-4的信道“1”~“24”的信号指定为传输信号EW。此外,在其他的分支和插入部82-2~82-8中,按照与分支和插入部82-1相同的方式分配信道。
另一方面,当分支和插入部82-1~82-8中发生故障时,分别将保护系统中的分支和插入部82-9~82-16切换为工作系统,从而对信道的信号组执行与分支和插入部82-1~82-8相同的分支和插入处理。
由于上述配置的结果,在本发明第3实施例的环形网络1E的传输装置2E~5E中,可以根据分支和插入部82-1~82-8的设定,以与上述第1实施例基本相同的方式由BLSR的传输系统或UPSR的传输系统传送传输信号。
另外,如果在构成4光纤环形网络1E的线路上仅在特殊区段的工作线路中发生故障,则传输装置2E~5E可以执行跨接-切换处理。
例如,如图30或31所示,如果在传输装置5E与传输装置4E之间的线路8E的工作线路中、或在传输装置3E与传输装置4E之间的线路7E的工作线路中发生故障,则使传输信号通过保护线路传送,由此可避开发生故障的工作线路,并对通过保护线路输入的信号执行所需信号的分支/插入处理,从而避开该故障。
即,如图30所示,在作为线路8E的工作线路的光纤6-2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传输装置4A的各分支和插入部82-1~82-8中的跨接-切换开关33-1切换并设定为选择传输信号EW中通过保护信道从光纤6-4输入的信号,而不选择来自光纤6-2的工作信道信号。
因此,在传输装置5E中,输入通过光纤6-4的被切换的保护信道输入的传输信号,从而可以由其分支部35-1及插入部37-1执行必要的分支和插入处理。
另外,跨接-切换开关39-2切换并设定为不通过光纤6-1中的工作信道、而是通过光纤6-3中的保护信道传送传输信号WE。
所以,在作为线路8E的工作线路的光纤6-1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使用作为保护线路的光纤6-3,从而使传输信号能够被传送,同时避开该故障。
同样,如图31所示,例如在作为线路7E的工作线路的光纤6-1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各分支和插入部82-1~82-8中的跨接-切换开关33-2切换并设定为从传输信号WE中选择通过作为保护信道的光纤6-3输入的信号,而不选择来自光纤6-1的工作信道信号。
因此,在传输装置3E中,输入通过光纤6-3的被切换的保护信道输入的传输信号,从而可以由其分支部35-2及插入部37-2执行必要的分支和插入处理。
另外,跨接-切换开关39-1切换并设定为不通过光纤6-2中的工作信道、而是通过光纤6-4中的保护信道传送传输信号WE。
所以,在作为线路7E的工作线路的光纤6-2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使用作为保护线路的光纤6-4,从而使传输信号能够被传送,同时避开该故障。
因此,在本发明第3实施例的环形网络的传输装置中,可以通过分支和插入部82-1~82-8,将多路分解的各组传输信号的传输路由设定为由多种传输系统之一传送由接收和多路分解部81-4~81-4多路分解的多组传输信号。所以,在将同样的传输装置2E~5E用作环形网络的构成部分时,可以将其设定为可按UPSR操作的装置,从而构成UPSR环形网络1E,或设定为可按4F-BLSR操作的装置,从而构成4F-BLSR环形网络1E。因此,其优点在于,可以明显地改进构成环形网络时的设计自由度。(c1)第3实施例的变形例的说明
第3实施例中的传输装置2E~5E通过4条光纤6-1~6-4相互连接成环形,因此可以构成4F-BLSR或UPSR的环形网络1E,但为了也能以同样的装置设定2F-BLSR,配置了如图32所示的分支和插入部82′-1~82′-8,此外,还可以设置保护系统分支和插入部82′-9~82′-16。
即,如图32所示,除了由24-信道单元输入多路分解信号的常规的4组I/O端口85-1~85-4外,各分支和插入部82′-1~82′-8还包含2组附加的I/O端口85-5和85-6、以及根据工作或保护设定从I/O端口85-1~85-4输入的传输信号的路由的开关84-1和84-2。
就是说,开关84-1和84-2可以将传输路由设定为可以由能够通过不同数量的光纤传送多组信号信道的2F-BLSR及4F-BLSR的传输系统中的一种传送信号。
因此,在通过使用2F-BLSR、4F-BLSR、UPSR等作为传输系统构成环形网络的情况下,可以由各分支和插入部82′-1~82′-8的开关84-1和84-2根据操作的不同在各个传输系统之间切换实际配置(配线),从而可以用具有一般硬件规格的传输装置构成2F-BLSR、4F-BLSR、UPSR等的环形网络。
因此,由于设有分支和插入部82′-1~82′-8的开关84-1和84-2,所以不仅可以获得与第3实施例相同的优点,而且可以用具有一般硬件规格的传输装置构成2F-BLSR、4F-BLSR、UPSR等的环形网络。(d)第4实施例的说明
图33是用于表示本发明第4实施例中的环形网络的框图。在该图中示出的环形网络1F,与第1实施例中的环形网络(见编号1)一样,将分别在内部对线路进行调节的4个传输装置2F~5F通过两条光纤6-1和6-2相互连接。
第4实施例的环形网络1F中的传输装置2F~5F,在结构上与第2实施例基本相同,只是在传输装置2F~5F之间通过光纤6-1和6-2多路复用-传送多个信号信道(例如,192个信号信道)时,采用波分多路复用(WDM)代替时分多路复用。
所以,第4实施例的传输装置2F~5F包含与第2实施例的第1变形例相同的UPSR分支和插入部13F及BLSR分支和插入部14F、及用于将UPSR分支和插入部13F及BLSR分支和插入部14F连接于构成环形网络1F的线路的2个光波长分割多路复用和传送部11F。
例如,传输装置4F包含一个用于将使传输装置4A与传输装置3A相互连接的线路7F连接于UPSR分支和插入部13F及BLSR分支和插入部14F的光波长分割多路复用和传送部11F;及一个用于将使传输装置4A与传输装置5A彼此连接的线路8F连接于UPSR分支和插入部13F及BLSR分支和插入部14F的光波长分割多路复用和传送部11F。
这里,传输装置4F的UPSR分支和插入部13F用于设定由UPSR多路复用-传送的信号的传输路由,将由光波长分割多路复用和传送部11F多路分解的各传输信号的一部分分出使其进入由其自身传输装置调节的另一线路(例如,局部接口),并将来自另一线路的信号插入通过连接于环形网络1F的线路7F和8F传送的传输信号内。
传输装置4F的BLSR分支和插入部14F用于设定由BLSR多路复用-传送的信号的传输路由,将由光波长分割多路复用和传送部11F多路分解的各传输信号的一部分分出使其进入由其自身传输装置调节的另一线路,并将来自另一线路的信号插入通过连接于环形网络1F的线路7F和8F传送的传输信号内。
因此,UPSR分支和插入部13F及BLSR分支和插入部14F起着可以由彼此不同的传输系统交换传输信号的传送部的作用。
各传输装置2F~5F的光波长分割多路复用和传送部11F,包含传送信号/光波长分割多路复用光信号接口部11F-1及波分多路复用和分解部11F-2。传输装置4F中靠线路7F侧的光波长分割多路复用和传送部11F的功能,将在下文中详细说明,但构成环形网络1F的的其他光波长分割多路复用和传送部11F也具有基本相同的功能。
即,配置在传输装置4F中靠线路7F侧的光波长分割多路复用和传送部11F的传送信号/光波长分割多路复用光信号接口部11F-1,将从UPSR分支和插入部13F及BLSR分支和插入部14F向线路7F传送的传输信号与具有按照UPSR分支和插入部13F及BLSR分支和插入部14F中的各传输信号设定的用于波分多路复用的光波长的光信号接口。
另外,在线路7F侧的光波长分割多路复用和传送部11F的波分多路复用和分解部11F-2,以光波长分割方式对来自传送信号/光波长分割多路复用光信号接口部11F-1的与从UPSR分支和插入部13F及BLSR分支和插入部14F向线路7F传送的传输信号对应的光信号进行多路复用,从而通过光纤6-2传送该多路复用信号,并以光波长分割方式将通过光纤6-2传送的多路复用信号多路分接为具有按照UPSR分支和插入部13F及BLSR分支和插入部14F中的各传输信号设定的光波长的光信号。
具体地说,在传送信号/光波长分割多路复用光信号接口部11F-1中,将来自UPSR分支和插入部13F的传输信号转换为具有用于波分多路复用的预定光波长λU的光信号,同时将来自BLSR分支和插入部14F的传输信号转换为具有用于波分多路复用的预定光波长λB(与将来自UPSR分支和插入部13F的传输信号转换后的光波长λU不同)的光信号。
接着,波分多路复用和分解部11F-2,以光波长分割方式对由传送信号/光波长分割多路复用光信号接口部11F-1转换为光信号的来自分支和插入部13F和14F各的传输信号进行多路复用,从而能够通过光纤6-2对来自各分支和插入部13F和14F的传输信号进行光波长分割多路复用和传送。
另一方面,以光波长分割方式将通过光纤6-2传送的光信号多路分接为具有按照UPSR分支和插入部13F及BLSR分支和插入部14F中的各传输信号设定的光波长λU和λB的光信号,然后输出到传送信号/光波长分割多路复用光信号接口部11F-1
在传送信号/光波长分割多路复用光信号接口部11F-1中,将波长为λU的光信号转换为向分支和插入部13F传送的传输信号,同时将波长为λB的光信号转换为向分支和插入部14F传送的传输信号。因此,UPSR分支和插入部13F及BLSR分支和插入部14F可以接收经由光纤6-1传送的通过波分多路复用的传输信号,并执行与第2实施例相同的分支和插入处理。
由于上述配置的结果,在本发明第4实施例中的的环形网络1F内的传输装置2F~5F中,由于光波长分割多路复用和传送部11F以光波长分割方式对由UPSR和BLSR传送的传输信号进行多路复用,所以能够通过一般的光纤6-1和6-2由不同的传输系统对传输信号进行多路复用-传送。
换句话说,与第2实施例一样,图33所示的环形网络1F,不仅可以起到例如图16所示的采用UPSR的传输系统的环形网络200的作用,而且能起到采用BLSR的传输系统的环形网络210的作用。
因此,在本发明第4实施例的环形网络内的传输装置中,由于设有UPSR分支和插入部13F、BLSR分支和插入部14F、传送信号/光波长分割多路复用光信号接口部11F-1、及波分多路复用和分解部11F-2,所以,可以由BLSR和UPSR的组合按照光波长分割多路复用构成环形网络。因此,与上述各实施例一样,其优点在于,可以明显地改进构成环形网络时的设计自由度。(e)其他
在本发明中,可以根据上述各实施例在传输装置中实现各种变形,从而构成环形网络。按这种方式同样可以获得与上述各实施例相同的优点。

Claims (11)

1.一种环形网络中的传输装置(2~5),在该网络中,将分别在内部对线路进行调节的多个传输装置(2~5)相互连接成环状,使多个信号信道可以在上述传输装置之间按多路复用方式传送,上述传输装置包含:
多路分解部(23、24),用于对来自构成上述环形网络的第1和第2线路的多路传输复用信号进行多路分解,并输出由多个信道的信号构成的多组传输信号;
分支和插入部(12),用于将所需信道的传输信号从由多路分解部(23、24)多路分解的上述多组传输信号中分出使其进入另一线路并将来自另一线路的信号作为传输信号插入从中分出上述传输信号的信道;及
多路复用和传送部(29、30、31、32),用于对来自上述分支和插入部(12)的上述多组传输信号进行多路复用并将该多路复用信号作为多路复用传输信号传送到作为中继传输目标的上述第1或第2线路;
上述传输装置的特征在于:
上述分支和插入部(12)包含一个传输路由设定机构(12A),用于将上述各组传输信号的传输路由设定为使各组上述传输信号由多种传输系统之一传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网络中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传输路由设定机构包含多个路由设定开关,按照所采用的传输系统,设定由上述多路分解部多路分解的各组上述传输信号的路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形网络中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传输路由设定机构包含一个开关设定部,用于将上述多个路由设定开关的状态设定为使各组上述传输信号由上述多种传输系统中的所需的传输系统传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环形网络中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路由设定机构(12A)包括:
第一路由设定开关(33-1,33-2),用于响应一种特定的传输系统进行操作;
第二路由设定开关(34-1,34-2),用于从来自所述第一路由设定开关(33-1,33-2)的传输信号中选择信道信号,或响应于一种传输系统被设置为直通状态;
分支部(35-1,35-2),其中的每一个用于使传送到另一线路的所需信号信道从自所述第一路由设定开关(33-1,33-2)输出的传输信号分出,同时输出剩余的信道信号,所述分支部(35-1,35-2)使所述的所需信号信道彼此指向相反的方向;
第三开关(36),用于从属于相同信道的已由所述分支部(35-1,35-2)分支出的以便彼此指向相反方向的多组信号中选择一组信号,并将所选择的该组信号发送到另一条线路,或响应于一种传输系统设置为直通状态;
插入部(37-1,37-2),其中的每一个用于将来自另一条线路的信号插入到来自所述分支部(35-1,35-2)的传输信号以便用所需信号信道输出;以及
第四开关(38-1,38-2),用于将信号转向它们的相反路由和输出该信道信号,或响应一种传输系统被设置为直通状态;和
所述传输路由设定机构(12A)被配置成通过将来自插入部(37-1,37-2)的信号经由该相同的信道传送到多条另外的线路,或者通过从所述第三开关(36)将传输信号选择性地输出到另一条线路,由对应于为传送所述传输信号而采用的传输系统的线路安全系统使每组所述传输信号不受在所述环形网络中发生的线路故障的影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网络中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路分解部(23,24)包括:
第一多路分解部(23),用于对来自构成所述环形网络的第1线路的第一传播方向性多路复用传输信号进行多路分解,并输出由多个信道的经多路分解的信号构成的多组传输信号;
第二多路分解部(24),用于对来自构成所述环形网络的第2线路的第二传播方向性多路复用传输信号进行多路分解,并输出由多个信道的经多路分解的信号构成的多组传输信号;
所述分支和插入部(12)包括:
多个分支和插入电路部,用于对由所述第一多路分解部(23)和所述第二多路分解部(24)多路分解的分布式的和输入的多组传输信号进行分支,并将一个所需信道的传输信号分支到另一条线路,该分支和插入电路部同时用于将来自另一条线路的信号作为一个传输信号插入该信道;
所述多路复用和传送部(29,30)包括:
第一多路复用和传送部(29),用于对来自所述多个分支和插入电路部的所述多组第一传播方向性传输信号进行多路复用,并将该多路复用信号作为多路复用传输信号传送到作为中继转接目标的所述第二线路;
第二多路复用和传送部(30),用于对来自所述多个分支和插入电路部的所述多组第二传播方向性传输信号进行多路复用,并将该多路复用信号作为多路复用传输信号传送到作为中继转接目标的所述第一线路;和
一个设定部,用于设定每个所述分支和插入电路部,以便每组所述传输信号通过单向通道切换环(UPSR)系统或双向线路切换环(BLSR)系统中的一个来传输,其中
每个所述分支和插入电路部被配置成与该UPSR或BLSR一样分配构成该组传输信号的所述信道。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环形网络中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
第一分支和插入电路部(13),用于为将由多种传输系统中的第一种传输系统进行多路复用-传送的信道信号设定一个传输路由,以及用于将每个传输信号分支到另一条线路,同时将来自另一条线路的信号插入到将通过与该环形网络连接的线路传送的传输信号中;
第二分支和插入电路部(14),用于为将由多种传输系统中的第二种传输系统进行多路复用-传送的信道信号设定一个传输路由,以及用于将每个传输信号分支到另一条线路,同时将来自另一条线路的信号插入到将通过与该环形网络连接的线路传送的传输信号中;和
选择器部(65-1,65-2),用于接收每个信道预定的传输信号,所述传输信号由所述第一分支和插入部(13)和第二分支和插入部(14)进行信号分支和插入处理,并根据每个信道预定的传输系统选择性地输出所述信号中的一个;其中
所述传输路由设定机构(12A)被配置成可将所述传输路由设定为使所述多组传输信号中的至少一组可以由能够传送多个信号信道的传输系统传送。
7.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环形网络中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路由设定机构(12A)包括:
多个分支和插入电路部,用于将所需信道的传输信号分支到另一条线路,所述传输信号由所述第一多路分解部(23)和第二多路分解部(24)分配,该部分同时用于将来自另一条线路的信号作为一个传输信号插入到该信道;其中
所述传输装置调节在其命令下的连接到该另一条线路的低层多路复用传输装置,以便能由所述多种传输系统之一对具有预置信道的传输信号进行多路复用传输。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环形网络中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多路分解部(23)和第二多路分解部(24)被配置成以时间分割方式对来自所述第1或第2线路的多路复用传输信号进行多路分解,且所述第一多路复用和传送部(29)和第二多路复用和传送部(30)被配置成对将传送到所述第2或第1线路的传输信号执行时分多路复用传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网络中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多路分解部包含第1信道-交换开关,用于交换上述多组多路分解传输信号的信道,而上述多路复用和传送部包含设在来自上述分支和插入部的多组传输信号的多路复用信道之前的一级的第2信道交换开关,用于交换上述多组多路分解传输信号的信道。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环形网络中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
接收和多路分解部(61-1,61-2),用于以时间分割的方式接收多路复用传输信号,对经多路复用的传输信号进行多路分解并将经多路分解的传输信号中的每一个输出到每个预定信道信号单元的传输路由设定机构(12A);其中
所述传输路由设定机构(12A)配置成可将所述传输路由设定为使所述传输信号由能够通过彼此数量不同的光纤传送多个信号信道的传输系统中的一种系统进行传送。
11.一种环形网络中的传输装置,在该网络中,多个传输装置通过一条光纤相互连接成环状,上述传输装置包含:
多个传送部(13F、14F),用于按照彼此不同的传输系统发送和接收传输信号;
传输信号/波分多路复用光信号接口部(11F-1),用于将各传送部中的传输信号与具有按上述各传送部中的每个传输信号设定的用于波分多路复用传输的光波长的光信号接口;及
波分多路复用和多路分解部(11F-2),以光波长分割方式对光信号进行多路复用,从而通过上述光纤传送来自上述传输信号/波分多路复用光信号接口部的与各传送部中的传输信号对应的光信号,并以光波长分割方式将通过上述光纤传送的上述光信号多路分解为具有分别按上述传送部中的各传输信号设定的光波长的光信号。
CN98105821A 1997-10-20 1998-03-20 环形网络中的传输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979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8748697A JP3285138B2 (ja) 1997-10-20 1997-10-20 リング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伝送装置
JP287486/1997 1997-10-20
JP287486/97 1997-10-2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15273A CN1215273A (zh) 1999-04-28
CN1099791C true CN1099791C (zh) 2003-01-22

Family

ID=177179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810582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9791C (zh) 1997-10-20 1998-03-20 环形网络中的传输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6130764A (zh)
JP (1) JP3285138B2 (zh)
CN (1) CN1099791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26815B1 (en) * 1998-06-19 2002-07-30 Ciena Corporation WDM ring transmission system having two hubs
JP3553385B2 (ja) * 1998-08-31 2004-08-1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光スイッチング装置
US7003189B1 (en) * 1998-12-07 2006-02-21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Optical fiber protection switch
US6968130B1 (en) * 1999-09-07 2005-11-22 Nokia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fully utilizing available optical transmission spectrum in optical networks
WO2001035581A1 (en) * 1999-11-10 2001-05-17 Fujitsu Limited Optical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system
WO2001061937A1 (fr) * 2000-02-18 2001-08-23 Fujitsu Limited Procede de commutation de boucle optique bidirectionnelle
US6288812B1 (en) 2000-11-03 2001-09-11 Seneca Networks Bidirectional WDM optical communication network with optical bridge between bidirectional optical waveguides
US7133410B2 (en) * 2001-02-12 2006-11-07 Tellabs Operation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signing ring-based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s
WO2003067843A1 (en) * 2002-02-06 2003-08-14 Wuhan Fiberhome Networks Co., Ltd Resilient multiple service ring
EP1361688B1 (fr) * 2002-05-06 2005-09-28 Alcatel Procédé de transmission protégée sur un réseau à multiplexage spectral
US8463947B2 (en) * 2002-08-28 2013-06-11 Tellabs Operations, Inc. Method of finding rings for optimal routing of digital information
US7346709B2 (en) 2002-08-28 2008-03-18 Tellabs Operations, Inc. Methods for assigning rings in a network
JP4208842B2 (ja) * 2003-03-04 2009-01-14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リング型光ネットワークのノード装置
US8233800B2 (en) * 2003-06-26 2012-07-31 Fujitsu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upgrading a fiber optics network
CN100589352C (zh) * 2004-02-04 2010-02-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系统开销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JP5131029B2 (ja) 2008-05-26 2013-01-30 富士通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および経路切替方法
JP5682353B2 (ja) * 2011-02-14 2015-03-11 富士通株式会社 伝送装置およびネットワークプロテクション方法
JP5904320B2 (ja) * 2011-09-22 2016-04-13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光通信装置、光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経路制御方法
JP7063926B2 (ja) * 2020-02-17 2022-05-09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
CN114205181B (zh) * 2021-11-30 2023-05-12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四研究所 一种闭环环路网络及其自动路由选择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53066A (ja) * 1991-11-25 1993-06-18 Canon Inc ループ型光lan用ノード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ループ型光lan
ATE260532T1 (de) * 1992-10-15 2004-03-15 Canon Kk Optischer konzentrator und optisches übertragungsnetz mit einem derartigen konzentrator
US5764821A (en) * 1994-02-06 1998-06-09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Large capacity local access network
US5625478A (en) * 1995-09-14 1997-04-29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Optically restorable WDM ring network using simple add/drop circuitry
JP3555824B2 (ja) * 1996-11-21 2004-08-18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分岐装置
JP3512583B2 (ja) * 1997-01-30 2004-03-2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6130764A (en) 2000-10-10
JPH11127183A (ja) 1999-05-11
JP3285138B2 (ja) 2002-05-27
CN1215273A (zh) 1999-04-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791C (zh) 环形网络中的传输装置
CN1182674C (zh) 用于异构光通信网络的操作、保护和恢复的方法和设备
CN1118983C (zh) 光传输系统
CN1139881C (zh) 电力控制系统和电力控制方法
CN1009895B (zh) 数据传输设备
CN1747468A (zh) Ngn网络传送层业务实现方法和系统
CN1083683C (zh) 综合多速率交叉连接系统
CN1132881A (zh) 交换机适配器、计算机和数据交换方法
CN1754352A (zh) 用于进行通信网络中的通道的故障救济的装置和方法
CN1102819C (zh) 无调控要求的网络系统,节点装置及其传输控制方法
CN1399823A (zh) 光学网络中的光功率管理
CN86101287A (zh) 分布式控制交换系统中顺序呼叫的处理
CN86101327A (zh) 在分布式控制交换系统中的路径搜索
CN1571304A (zh) 一种光纤传输系统及其光纤传输的实现方法
CN1757210A (zh) 用于在光网络上传输分组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764294A (zh) 用于在移动电话终端之间建立数据传送路径的系统
CN1345142A (zh) 混合速率光通信网络中的电路
CN1608366A (zh) 用于交换数据分组或帧的装置和方法
CN1371185A (zh) 信息传送系统与方法并发送装置与接收装置以及光空间传送系统与方法并光空间传送装置
CN1917471A (zh) 以太网接入装置及其接入方法
CN1859369A (zh) 实现网络连接服务建立的方法及装置
CN1180969A (zh) 混合交换机,交换机,及交换机中s tm 数据的重组方法(其中stm为本领域公知术语
CN1482753A (zh) 通信节点和切换装置
CN1291033A (zh) 用于综合电信的设备和方法
CN1145306C (zh) 时分复用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30122

Termination date: 2011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