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78288A - 危害因素的权重因子的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危害因素的权重因子的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78288A
CN109978288A CN201711443501.7A CN201711443501A CN109978288A CN 109978288 A CN109978288 A CN 109978288A CN 201711443501 A CN201711443501 A CN 201711443501A CN 109978288 A CN109978288 A CN 1099782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ctor
target
target pipe
hazard factor
haz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44350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78288B (zh
Inventor
崔鹏
邹晓燕
王树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44350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78288B/zh
Publication of CN1099782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782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782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782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5Risk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activiti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Economic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Marketing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危害因素的权重因子的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属于管道完整性管理领域。该方法包括:确定影响目标管道失效的多类危害因素中每类危害因素的主观权重因子和客观权重因子;确定目标管道的主观权重系数和客观权重系数;基于目标管道的主观权重系数和客观权重系数,以及每类危害因素的主观权重因子和客观权重因子,确定目标危害因素的综合权重因子。本发明通过确定引起目标管道失效的每类危害因素的主观权重因子和客观权重因子,进而通过对每类危害因素的主观权重因子和客观权重因子进行修正,确定影响目标管道失效的每类危害因素的综合权重因子,提高了该多类危害因素影响目标管道失效的可能性大小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危害因素的权重因子的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道完整性管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危害因素的权重因子的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管道的风险等级的确定是管道完整性管理的核心环节,是管理人员全面掌握管道的重要手段,而管道的风险等级可以通过管道失效的可能性与管道失效后果的严重程度之间的乘积进行确定。因此,在确定管道的风险等级之前,需要确定管道失效的可能性。由于引起管道失效的因素可以包括腐蚀、制造与施工缺陷、第三方破坏、误操作和地质灾害等危害因素,因此,在确定管道失效的可能性之前,亟需一种危害因素的权重因子的确定方法,以确定每类危害因素引起管道失效的权重因子,进而基于每类危害因素引起管道失效的权重因子和得分分值确定管道失效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在评价目标管道的风险等级时,由于每类危害因素的权重因子导致影响目标管道失效的可能性大小的准确度较低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危害因素的权重因子的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危害因素的权重因子的确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影响目标管道的多类危害因素中每类危害因素的主观权重因子和客观权重因子;
确定所述目标管道的主观权重系数和客观权重系数;
基于所述目标管道的主观权重系数和客观权重系数,以及每类危害因素的主观权重因子和客观权重因子,按照如下公式确定目标危害因素的综合权重因子,所述目标危害因素为所述多类危害因素中的任一类危害因素;
其中,在上述公式中,Z是指所述目标危害因素的综合权重因子,u是指所述目标管道的主观权重系数,w是指所述目标危害因素的主观权重因子,v是指所述目标管道的客观权重系数,p是指所述目标危害因素的客观权重因子,wi是指所述多类危害因素中第i类危害因素的主观权重因子,pi是指所述多类危害因素中第i类危害因素的客观权重因子,n是指所述多类危害因素中危害因素的种类数。
可选地,所述确定所述目标管道的主观权重系数和客观权重系数,包括:
确定所述目标管道对应的完善等级;
基于所述完善等级,从存储的完善等级、主观权重系数与客观权重系数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中确定所述目标管道的主观权重系数和客观权重系数。
可选地,所述确定所述目标管道对应的完善等级,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管道的参数信息,所述参数信息包括所述目标管道的长度和服役年限、所述目标管道上目标管段的长度,以及所述目标管段的失效数据的统计年限和完整度,所述目标管段是指所述目标管道上统计所述失效数据的管段;
确定所述目标管段的长度与所述目标管道的长度之间的第一比值,以及所述失效数据的统计年限与所述目标管道的服役年限之间的第二比值;
确定所述第一比值、所述第二比值和所述完整度三者的平均值,并将所述平均值对应的等级确定为所述目标管道对应的完善等级。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危害因素的权重因子的确定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影响目标管道的多类危害因素中每类危害因素的主观权重因子和客观权重因子;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目标管道的主观权重系数和客观权重系数;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目标管道的主观权重系数和客观权重系数,以及每类危害因素的主观权重因子和客观权重因子,按照如下公式确定目标危害因素的综合权重因子,所述目标危害因素为所述多类危害因素中的任一类危害因素;
其中,在上述公式中,Z是指所述目标危害因素的综合权重因子,u是指所述目标管道的主观权重系数,w是指所述目标危害因素的主观权重因子,v是指所述目标管道的客观权重系数,p是指所述目标危害因素的客观权重因子,wi是指所述多类危害因素中第i类危害因素的主观权重因子,pi是指所述多类危害因素中第i类危害因素的客观权重因子,n是指所述多类危害因素中危害因素的种类数。
可选地,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目标管道对应的完善等级;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完善等级,从存储的完善等级、主观权重系数与客观权重系数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中确定所述目标管道的主观权重系数和客观权重系数。
可选地,所述第一确定单元主要用于:
获取所述目标管道的参数信息,所述参数信息包括所述目标管道的长度和服役年限、所述目标管道上目标管段的长度,以及所述目标管段的失效数据的统计年限和完整度,所述目标管段是指所述目标管道上统计所述失效数据的管段;
确定所述目标管段的长度与所述目标管道的长度之间的第一比值,以及所述失效数据的统计年限与所述目标管道的服役年限之间的第二比值;
确定所述第一比值、所述第二比值和所述完整度三者的平均值,并将所述平均值对应的等级确定为所述目标管道对应的完善等级。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任一所述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确定了影响目标管道失效的多类危害因素中每类危害因素的主观权重因子和客观权重因子后,确定目标管道的主观权重系数和客观权重系数。由于每类危害因素在造成目标管道失效时相互影响,因此,可以在目标管道的主观权重系数和客观权重系数,以及每类危害因素的主观权重因子和客观权重因子的基础上,确定每类危害因素的综合权重因子。这种方法提高了影响目标管道失效的每类危害因素的综合权重因子的准确性,且通过采用每类危害因素的综合权重因子为后续目标管道的风险评价提供了更为准确的数据支持,避免了在确定目标管道失效的可能性大小时,因单独采用主观权重因子或单独采用客观权重因子带来的偏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危害因素的权重因子的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危害因素的权重因子的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危害因素的权重因子的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B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危害因素的权重因子的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危害因素的权重因子的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参见图1,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确定影响目标管道的多类危害因素中每类危害因素的主观权重因子和客观权重因子。
步骤102:确定目标管道的主观权重系数和客观权重系数。
步骤103:基于目标管道的主观权重系数和客观权重系数,以及每类危害因素的主观权重因子和客观权重因子,按照如下公式确定目标危害因素的综合权重因子,目标危害因素为该多类危害因素中的任一类危害因素;
其中,在上述公式中,Z是指目标危害因素的综合权重因子,u是指目标管道的主观权重系数,w是指目标危害因素的主观权重因子,v是指目标管道的客观权重系数,p是指目标危害因素的客观权重因子,wi是指该多类危害因素中第i类危害因素的主观权重因子,pi是指该多类危害因素中第i类危害因素的客观权重因子,n是指该多类危害因素中危害因素的种类数。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确定了影响目标管道失效的多类危害因素中每类危害因素的主观权重因子和客观权重因子后,确定对每类危害因素的主观权重因子和客观权重因子修正的目标管道的主观权重系数和客观权重系数。由于每类危害因素在造成目标管道失效时相互影响,因此,可以在目标管道的主观权重系数和客观权重系数,以及每类危害因素的主观权重因子和客观权重因子的基础上,确定每类危害因素的综合权重因子。这种方法提高了影响目标管道失效的每类危害因素的综合权重因子的准确性,且通过采用每类危害因素的综合权重因子为后续目标管道的风险评价提供了更为准确的数据支持,避免了在确定目标管道失效的可能性大小时,因单独采用主观权重因子或单独采用客观权重因子带来的偏差。
可选地,确定目标管道的主观权重系数和客观权重系数,包括:
确定目标管道对应的完善等级;
基于该完善等级,从存储的完善等级、主观权重系数与客观权重系数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中确定目标管道的主观权重系数和客观权重系数。
可选地,确定目标管道对应的完善等级,包括:
获取目标管道的参数信息,该参数信息包括目标管道的长度和服役年限、目标管道上目标管段的长度,以及目标管段的失效数据的统计年限和完整度,目标管段是指目标管道上统计失效数据的管段;
确定目标管段的长度与目标管道的长度之间的第一比值,以及该失效数据的统计年限与目标管道的服役年限之间的第二比值;
确定第一比值、第二比值和该完整度三者的平均值,并将该平均值对应的等级确定为目标管道对应的完善等级。
上述所有可选技术方案,均可按照任意结合形成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再一一赘述。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危害因素的权重因子的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权重因子确定装置,该权重因子确定装置可以为终端、服务器等设备,参见图2,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1:确定影响目标管道的多类危害因素中每类危害因素的主观权重因子和客观权重因子。
为了提高目标管道失效的可能性大小的准确性,可以预先确定影响目标管道失效的多类危害因素,进而对于该多类危害因素中的每类危害因素,确定该危害因素影响目标管道失效的主观权重因子和客观权重因子。比如,影响目标管道失效的该多类危害因素可以包括腐蚀、制造与施工缺陷、第三方破坏、误操作和地质灾害五类危害因素。
对于该多类危害因素中每类危害因素的主观权重因子可以按照如下步骤(1)-(3)进行确定。
(1)、构建该多类危害因素的判断矩阵。
由于在不同的环境下,每类危害因素造成目标管道失效的影响程度不同,从而导致目标管道失效的可能性不同,也即是,每类危害因素导致目标管道失效的主观权重因子不相同。因此,在确定每类危害因素导致目标管道失效的主观权重因子之前,权重因子确定装置可以预先获取该多类危害因素中任两类危害因素导致目标管道失效的相对影响程度的尺度取值表,该多类危害因素中任两类危害因素导致目标管道失效的相对影响程度与尺度取值的对应关系可以存储至如下表1中,其中,甲指标和乙指标分别为该多类危害因素中的两类危害因素。
表1
编号 相对影响程度 尺度取值
1 甲指标的影响程度绝对地强于乙指标 9
2 介于编号1和编号3所述影响程度之间 8
3 甲指标的影响程度明显地强于乙标 7
4 介于编号3和编号5所述影响程度之间 6
5 甲指标的影响程度强于乙指标 5
6 介于编号5和编号7所述影响程度之间 4
7 甲指标的影响程度稍强于乙指标 3
8 介于编号7和编号9所述影响程度之间 2
9 甲指标与乙指标的影响程度相同 1
10 介于编号9和编号11所述影响程度之间 1/2
11 甲指标的影响程度稍弱于乙指标 1/3
12 介于编号11和编号13所述影响程度之间 1/4
13 甲指标的影响程度弱于乙指标 1/5
14 介于编号13和编号15所述影响程度之间 1/6
15 甲指标的影响程度明显地弱于乙指标 1/7
16 介于编号15和编号17所述影响程度之间 1/8
17 甲指标的影响程度绝对地弱于乙指标 1/9
进一步地,权重因子确定装置获取将该多类危害因素进行排列的排列顺序,并将该排列顺序作为判断矩阵的行顺序和列顺序,并基于获取得到的该多类危害因素中任两类危害因素导致目标管道失效的相对影响程度,从上述表1所示的对应关系中确定任两类危害因素之间的尺度取值,从而确定该多类危害因素的判断矩阵。
继续上述举例,可以将该五类危害因素按照腐蚀、制造与施工缺陷、第三方破坏、误操作和地质灾害的顺序进行排序,并将该五类危害因素的排列顺序作为判断矩阵的行顺序和列顺序。之后,基于上述表1,获取该五类危害因素中任两类危害因素导致目标管道失效的相对影响程度,且获取得到的该五类危害因素中任两类危害因素导致目标管道失效的相对影响程度如下表2所示。
表2
基于表2,可以确定该五类危害因素的判断矩阵
(2)、确定该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以及最大特征值对应的归一化特征向量。
基于矩阵的求解算法,确定该多类危害因素构建的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以及该最大特征值对应的归一化特征向量。其中,对于该最大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的归一化处理,可以将该特征向量中任一元素与其他各元素和之间的比值确定为该元素的归一化处理结果,从而得到该特征向量的归一化特征向量。
继续上述举例,对于判断矩阵A,基于矩阵的求解算法,确定该判断矩阵A的最大特征值为5.2,最大特征值5.2对应的归一化特征向量w=(0.59 0.21 0.10 0.06 0.04)。
(3)、当该归一化特征向量一致性验证通过时,基于该归一化特征向量确定该多类危害因素中每类危害因素的主观权重因子。
基于该判断矩阵的判断一致性指标和随机一致性指标,确定该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比率,当该一致性比率小于预设数值时,则确定该归一化特征向量的一致性验证通过,进而可以将该归一化特征向量中每个元素确定为该元素对应的危害因素的主观权重因子。
其中,可以基于该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和对角线元素之和按照如下公式(1)确定该判断矩阵的判断一致性指标,基于该判断矩阵的对角元素之和从预先存储的对角元素和与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的对应关系中获取对应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基于该判断矩阵的判断一致性指标和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按照如下公式(2)确定该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比率:
其中,在上述公式(1)中,C.I.是指该判断矩阵的判断一致性指标,λ是指该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n是指该判断矩阵的对角线元素之和。在上述公式(2)中,C.R.是指该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比率,R.I.是指该判断矩阵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
其中,该判断矩阵的对角线元素之和与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的对应关系可以预先存储至如下表3中。
表3
n 2 3 4 5 6 7 8 9 10 11
R.I. 0 0.58 0.90 1.12 1.24 1.32 1.41 1.45 1.49 1.51
其中,该预设数值可以预先进行设置,比如,该预设数值可以为0.08、0.1或0.12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继续上述举例,上述判断矩阵A的最大特征值为5.2,对角线元素之和为5,按照上述公式(1)确定判断矩阵A的判断一致性指标为0.05,基于判断矩阵A的对角线元素之和5,从表3中获取到判断矩阵A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为1.12,则按照上述公式(2)确定判断矩阵A的一致性比率为0.047。假设该预设数值为0.1,则表明判断矩阵A的一致性验证通过,此时,可以按照五类危害因素的排列顺序和该归一化特征向量中各元素的顺序,将0.59确定为腐蚀的主观权重因子,将0.21确定为制造与施工缺陷的主观权重因子,将0.10确定为第三方破坏的主观权重因子,将0.06确定为误操作的主观权重因子,将0.04确定为地质灾害的主观权重因子。
进一步地,当该判断矩阵的一致性验证不通过时,返回上述步骤(1)基于该多类危害因素重新构建判断矩阵,也即是改变该多类危害因素的排序,重新获取该多类危害因素对应的判断矩阵,直至该判断矩阵的一致性验证通过时,基于该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对应的归一化特征向量,确定该多类危害因素中每类危害因素的主观权重因子。
对于该多类危害因素中每类危害因素的客观权重因子可以按照如下步骤(1)-(2)进行确定。
(1)获取目标管道的失效数据,该失效数据可以包括目标管道失效的统计长度、目标管道失效的统计年限、该多类危害因素中每类危害因素导致目标管道失效的失效次数。
具体地,当权重因子确定装置基于显示的目标管道的失效数据接收到设置指令时,将该设置指令所携带的每类危害因素对应的统计年限、统计长度和失效次数确定为目标管道的失效数据,并将获取得到的目标管道的失效数据进行对应存储。
需要说明的是,在确定目标管道失效的危害因素时,可以确定引起目标管道失效的最主要的一类危害因素,比如,该危害因素可以是腐蚀、制造与施工缺陷、第三方破坏、误操作和地质灾害五类危害因素中的一种,对于无法明确最主要危害因素的目标管道的失效数据,可以舍弃。
继续上述举例,由于该多类危害因素包括腐蚀、制造与施工缺陷、第三方破坏、误操作和地质灾害五类危害因素,权重因子确定装置可以将获取得到的目标管道的失效数据存储至如下表4中。
表4
危害因素 统计长度 统计年限 失效次数
腐蚀 370km 5年 833
制造与施工缺陷 268km 5年 67
第三方破坏 253km 5年 114
误操作 160km 5年 24
地质灾害 160km 5年 8
合计 / / 1046
(2)、基于获取得到的目标管道的失效数据确定每类危害因素的客观权重因子。
对于获取得到的目标管道的失效数据,对于该多类危害因素中的每类危害因素,可以基于该危害因素的统计长度、统计年限和失效次数按照如下公式(3)确定该危害因素的失效频率:
其中,在上述公式(3)中,f是指该类危害因素的失效频率,m是指该危害因素导致目标管道失效的失效次数,A是指失效数据的统计年限,L是指目标管道上统计该失效数据的统计长度。
对于按照上述公式(3)确定得到的每类危害因素的失效频率,可以将每类危害因素的失效频率与该多类危害因素的失效频率的和之间的比值确定为每类危害因素的客观权重因子。
继续上述举例,对于获取得到的上述表4中存储的五类危害因素中每类危害因素对应的目标管段长度、统计年限和失效次数,按照上述公式(3)确定该五类危害因素中腐蚀的失效频率为0.45,制造与施工缺陷的失效频率为0.05,第三方破坏的失效频率为0.09,误操作的失效频率为0.03,地质灾害的失效频率为0.01。进而基于每类危害因素的失效频率和该五类危害因素的失效频率的和,确定该五类危害因素中腐蚀的客观权重因子为0.71,制造与施工缺陷的客观权重因子为0.08,第三方破坏的客观权重因子为0.14,误操作的客观权重因子为0.05,地质灾害的客观权重因子为0.02。
在确定了每类危害因素造成目标管道失效的主观权重因子和客观权重因子后,为了提高每类危害因素影响目标管道失效的综合权重因子的准确性,可以通过主观权重系数和客观权重系数对每类危害因素的主观权重因子和客观权重因子进行修正。具体地,可以按照如下步骤202-步骤203确定目标管道的主观权重系数和客观权重系数。
步骤202:确定目标管道对应的完善等级。
具体地,确定目标管道对应的完善等级,可以按照如下步骤(1)-(3)实现。
(1)、获取目标管道的参数信息,该参数信息可以包括目标管道的长度和服役年限、目标管道上目标管段的长度,以及目标管段的失效数据的统计年限和完整度。
其中,目标管段是指目标管道上统计失效数据的管段。
具体地,当权重因子确定装置基于显示目标管道参数信息接收到设置指令时,将该设置指令所携带的目标管道的长度、服役年限、目标管道上目标管段的长度,以及目标管段的失效数据的统计年限和完整度确定为目标管道的参数信息。也即是,用户可以在权重因子确定装置显示的目标管道的参数信息设置界面设置目标管道的长度、服役年限、目标管道上目标管段的长度,以及目标管段的失效数据的统计年限和完整度,并将设置好的目标管道的长度、服役年限、目标管道上目标管段的长度,以及目标管段的失效数据的统计年限和完整度确定为目标管道的参数信息。
比如,该目标管道的失效数据为5年的历史数据,该失效数据的对应的管段长度为420公里,则该失效数据的统计年限为5年,目标管段的长度为420公里;该失效数据的完整度可以是实际存在资料数量与记录在案资料数量之间的比值。
(2)、确定目标管段的长度与目标管道的长度之间的第一比值,以及该失效数据的统计年限与目标管道的服役年限之间的第二比值。
(3)确定第一比值、第二比值和该完整度三者的平均值,并将该平均值对应的等级确定为目标管道对应的完善等级。
确定第一比值、第二比值和该完整度三者的平均值,基于该平均值从预先存储的数值范围与完善等级的对应关系中确定该平均值对应的完善等级,并将该平均值对应的完善等级确定为目标管道对应的完善等级。
其中,数值范围与完善等级的对应关系可以预先存储至如下表5中。
表5
数值范围 完善等级
90%-100% 绝对完善
70%-90% 相当完善
50%-70% 较为完善
20%-50% 相对完善
0%-20% 极不完善
假设,第一比值为95%、第二比值为80%和完整度为90%,第一比值、第二比值和完整度三者的平均值为88.3%,则对应的完善等级为相当完善。
需要说明的是,除了通过上述方法确定目标管道对应的完善等级,还可以通过其他方法确定目标管道对应的完善等级,比如,可以对第一比值、第二比值和完整度三者进行加权求和,进而确定目标管道对应的完善等级,还可以只基于第一比值和第二比值确定目标管道对应的完善等级,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步骤203:基于该完善等级,从存储的完善等级、主观权重系数与客观权重系数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中确定目标管道的主观权重系数和客观权重系数。
在确定了目标管道对应的完善等级后,可以基于该完善等级,从预先存储的完善等级、主观权重系数与客观权重系数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中确定目标管道的主观权重系数和客观权重系数。其中,完善等级、主观权重系数和客观权重系数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预先存储至如下表6中。
表6
完善等级 主观权重系数 客观权重系数
绝对完善 0 1.0
相当完善 0.2 0.8
较为完善 0.5 0.5
相对完善 0.8 0.2
极不完善 1.0 0
继续上述举例,当目标管道对应的完善等级为相当完善时,目标管道的主观权重系数为0.2,客观权重系数为0.8。
步骤204:基于目标管道的主观权重系数和客观权重系数,以及每类危害因素的主观权重因子和客观权重因子,确定目标危害因素的综合权重因子,目标危害因素为该多类危害因素中的任一类危害因素。
具体地,基于目标管道的主观权重系数和客观权重系数,以及每类危害因素的主观权重因子和客观权重因子,按照如下公式确定目标危害因素的综合权重因子,目标危害因素为该多类危害因素中的任一类危害因素;
其中,在上述公式(4)中,Z是指目标危害因素的综合权重因子,u是指目标管道的主观权重系数,w是指目标危害因素的主观权重因子,v是指目标管道的客观权重系数,p是指目标危害因素的客观权重因子,wi是指该多类危害因素中第i类危害因素的主观权重因子,pi是指该多类危害因素中第i类危害因素的客观权重因子,n是指该多类危害因素中危害因素的种类数。
继续上述举例,目标管道的主观权重系数为0.2,客观权重系数为0.8。腐蚀的主观权重因子为0.59,制造与施工缺陷的主观权重因子为0.21,第三方破坏的主观权重因子为0.10,误操作的主观权重因子为0.06,地质灾害的主观权重因子为0.04。腐蚀的客观权重因子为0.71,制造与施工缺陷的客观权重因子为0.08,第三方破坏的客观权重因子为0.14,误操作的客观权重因子为0.05,地质灾害的客观权重因子为0.02。基于目标管道的主观权重系数和客观权重系数,以及每类危害因素的主观权重因子和客观权重因子,按照上述公式(4)分别确定腐蚀的综合权重因子为0.68,制造与施工缺陷的综合权重因子为0.12,第三方破坏的综合权重因子为0.13,误操作的综合权重因子为0.05,地质灾害的综合权重因子为0.02。
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影响目标管道失效的多类危害因素中任两类危害因素对目标管道的相对影响程度构造的判断矩阵,通过对该判断矩阵的一致性验证,从而基于该判断矩阵确定每类危害因素的主观权重因子,通过影响目标管道的失效的历史失效数据确定每类危害因素客观权重因子。由于在确定目标管道失效的可能性大小时,单独采用每类危害因素的主观权重因子或客观权重因子可能降低准确性。因此,可以基于目标管道的历史失效数据确定目标管道对应的完善等级,进而基于完善等级确定目标管道的主观权重系数和客观权重系数。之后,基于目标管道的主观权重系数和客观权重系数,以及每类危害因素的主观权重因子和客观权重因子,确定每类危害因素的综合权重因子,提高了影响目标管道失效的每类危害因素的综合权重因子的准确性,且通过采用每类危害因素的综合权重因子还为后续的目标管道的风险评价提供了更为准确的数据支持。
图3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危害因素的权重因子的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3A,该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301,用于确定影响目标管道的多类危害因素中每类危害因素的主观权重因子和客观权重因子;
第二确定模块302,用于确定目标管道的主观权重系数和客观权重系数;
第三确定模块303,用于基于目标管道的主观权重系数和客观权重系数,以及每类危害因素的主观权重因子和客观权重因子,按照如下公式确定目标危害因素的综合权重因子,目标危害因素为该多类危害因素中的任一类危害因素;
其中,在上述公式中,Z是指目标危害因素的综合权重因子,u是指目标管道的主观权重系数,w是指目标危害因素的主观权重因子,v是指目标管道的客观权重系数,p是指目标危害因素的客观权重因子,wi是指该多类危害因素中第i类危害因素的主观权重因子,pi是指该多类危害因素中第i类危害因素的客观权重因子,n是指该多类危害因素中危害因素的种类数。
可选地,参见图3B,第二确定模块302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3021,用于确定目标管道对应的完善等级;
第二确定单元3022,用于基于该完善等级,从存储的完善等级、主观权重系数与客观权重系数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中确定目标管道的主观权重系数和客观权重系数。
可选地,第一确定单元3021主要用于:
获取目标管道的参数信息,该参数信息包括目标管道的长度和服役年限、目标管道上目标管段的长度,以及目标管段的失效数据的统计年限和完整度,目标管段是指目标管道上统计该失效数据的管段;
确定目标管段的长度与目标管道的长度之间的第一比值,以及该失效数据的统计年限与目标管道的服役年限之间的第二比值;
确定第一比值、第二比值和该完整度三者的平均值,并将该平均值对应的等级确定为目标管道对应的完善等级。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确定了影响目标管道失效的多类危害因素中每类危害因素的主观权重因子和客观权重因子后,确定对每类危害因素的主观权重因子和客观权重因子修正的目标管道的主观权重系数和客观权重系数。由于每类危害因素在造成目标管道失效时相互影响,因此,可以在目标管道的主观权重系数和客观权重系数,以及每类危害因素的主观权重因子和客观权重因子的基础上,确定每类危害因素的综合权重因子。这种方法提高了影响目标管道失效的每类危害因素的综合权重因子的准确性,且通过采用每类危害因素的综合权重因子为后续目标管道的风险评价提供了更为准确的数据支持,避免了在确定目标管道失效的可能性大小时,因单独采用主观权重因子或单独采用客观权重因子带来的偏差。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危害因素的权重因子的确定装置在确定每类危害因素的权重因子时,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设备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危害因素的权重因子的确定装置与危害因素的权重因子的确定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400的结构框图。该终端400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或台式电脑。终端400还可能被称为用户设备、便携式终端、膝上型终端、台式终端等其他名称。参见图4,终端400可以包括处理器401和存储器402。
处理器4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核心,比如4核心处理器、8核心处理器等。处理器401可以采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数字信号处理)、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PLA(Programmable Logic Array,可编程逻辑阵列)中的至少一种硬件形式来实现。处理器401也可以包括主处理器和协处理器,主处理器是用于对在唤醒状态下的数据进行处理的处理器,也称CPU(Central 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器);协处理器是用于对在待机状态下的数据进行处理的低功耗处理器。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401可以在集成有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it,图像处理器),GPU用于负责显示屏所需要显示的内容的渲染和绘制。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401还可以包括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处理器,该AI处理器用于处理有关机器学习的计算操作。
存储器4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非暂态的。存储器402还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比如一个或多个磁盘存储设备、闪存存储设备。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402中的非暂态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至少一个指令,该至少一个指令用于被处理器401所执行以实现本申请中方法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危害因素的权重因子的确定方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400还可选包括有:外围设备接口403和至少一个外围设备。处理器401、存储器402和外围设备接口403之间可以通过总线或信号线相连。各个外围设备可以通过总线、信号线或电路板与外围设备接口403相连。具体地,外围设备包括:射频电路404、显示屏405、定位组件406和电源407中的至少一种。
外围设备接口403可被用于将I/O(Input/Output,输入/输出)相关的至少一个外围设备连接到处理器401和存储器402。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401、存储器402和外围设备接口403被集成在同一芯片或电路板上;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处理器401、存储器402和外围设备接口403中的任意一个或两个可以在单独的芯片或电路板上实现,本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定。
射频电路404用于接收和发射RF(Radio Frequency,射频)信号,也称电磁信号。射频电路404通过电磁信号与通信网络以及其他通信设备进行通信。射频电路404将电信号转换为电磁信号进行发送,或者,将接收到的电磁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可选地,射频电路404包括:天线系统、RF收发器、一个或多个放大器、调谐器、振荡器、数字信号处理器、编解码芯片组、用户身份模块卡等等。射频电路404可以通过至少一种无线通信协议来与其它终端进行通信。该无线通信协议包括但不限于:万维网、城域网、内联网、各代移动通信网络(2G、3G、4G及5G)、无线局域网和/或WiFi(Wireless Fidelity,无线保真)网络。在一些实施例中,射频电路404还可以包括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距离无线通信)有关的电路,本申请对此不加以限定。
显示屏405用于显示UI(User Interface,用户界面)。该UI可以包括图形、文本、图标、视频及其它们的任意组合。当显示屏405是显示屏时,显示屏405还具有采集在显示屏405的表面或表面上方的触摸信号的能力。该触摸信号可以作为控制信号输入至处理器401进行处理。此时,显示屏405还可以用于提供虚拟按钮和/或虚拟键盘,也称软按钮和/或软键盘。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屏405可以为一个,设置终端400的前面板;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屏405可以为至少两个,分别设置在终端400的不同表面或呈折叠设计;在再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屏405可以是柔性显示屏,设置在终端400的弯曲表面上或折叠面上。甚至,显示屏405还可以设置成非矩形的不规则图形,也即异形屏。显示屏405可以采用LCD(Liquid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屏)、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等材质制备。
定位组件406用于定位终端400的当前地理位置,以实现导航或LBS(LocationBased Service,基于位置的服务)。定位组件406可以是基于美国的GPS(Global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中国的北斗系统或俄罗斯的伽利略系统的定位组件。
电源407用于为终端400中的各个组件进行供电。电源407可以是交流电、直流电、一次性电池或可充电电池。当电源407包括可充电电池时,该可充电电池可以是有线充电电池或无线充电电池。有线充电电池是通过有线线路充电的电池,无线充电电池是通过无线线圈充电的电池。该可充电电池还可以用于支持快充技术。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4中示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终端400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组件,或者组合某些组件,或者采用不同的组件布置。
在上述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暂态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至少一个指令,该至少一个指令用于被处理器所执行以实现上述图1或图2所示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危害因素的权重因子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影响目标管道的多类危害因素中每类危害因素的主观权重因子和客观权重因子;
确定所述目标管道的主观权重系数和客观权重系数;
基于所述目标管道的主观权重系数和客观权重系数,以及每类危害因素的主观权重因子和客观权重因子,按照如下公式确定目标危害因素的综合权重因子,所述目标危害因素为所述多类危害因素中的任一类危害因素;
其中,在上述公式中,Z是指所述目标危害因素的综合权重因子,u是指所述目标管道的主观权重系数,w是指所述目标危害因素的主观权重因子,v是指所述目标管道的客观权重系数,p是指所述目标危害因素的客观权重因子,wi是指所述多类危害因素中第i类危害因素的主观权重因子,pi是指所述多类危害因素中第i类危害因素的客观权重因子,n是指所述多类危害因素中危害因素的种类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目标管道的主观权重系数和客观权重系数,包括:
确定所述目标管道对应的完善等级;
基于所述完善等级,从存储的完善等级、主观权重系数与客观权重系数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中确定所述目标管道的主观权重系数和客观权重系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目标管道对应的完善等级,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管道的参数信息,所述参数信息包括所述目标管道的长度和服役年限、所述目标管道上目标管段的长度,以及所述目标管段的失效数据的统计年限和完整度,所述目标管段是指目标管道上统计所述失效数据的管段;
确定所述目标管段的长度与所述目标管道的长度之间的第一比值,以及所述失效数据的统计年限与所述目标管道的服役年限之间的第二比值;
确定所述第一比值、所述第二比值和所述完整度三者的平均值,并将所述平均值对应的等级确定为所述目标管道对应的完善等级。
4.一种危害因素的权重因子的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影响目标管道的多类危害因素中每类危害因素的主观权重因子和客观权重因子;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目标管道的主观权重系数和客观权重系数;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目标管道的主观权重系数和客观权重系数,以及每类危害因素的主观权重因子和客观权重因子,按照如下公式确定目标危害因素的综合权重因子,所述目标危害因素为所述多类危害因素中的任一类危害因素;
其中,在上述公式中,Z是指所述目标危害因素的综合权重因子,u是指所述目标管道的主观权重系数,w是指所述目标危害因素的主观权重因子,v是指所述目标管道的客观权重系数,p是指所述目标危害因素的客观权重因子,wi是指所述多类危害因素中第i类危害因素的主观权重因子,pi是指所述多类危害因素中第i类危害因素的客观权重因子,n是指所述多类危害因素中危害因素的种类数。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目标管道对应的完善等级;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完善等级,从存储的完善等级、主观权重系数与客观权重系数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中确定所述目标管道的主观权重系数和客观权重系数。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单元主要用于:
获取所述目标管道的参数信息,所述参数信息包括所述目标管道的长度和服役年限、所述目标管道上目标管段的长度,以及所述目标管段的失效数据的统计年限和完整度,所述目标管段是指所述目标管道上统计所述失效数据的管段;
确定所述目标管段的长度与所述目标管道的长度之间的第一比值,以及所述失效数据的统计年限与所述目标管道的服役年限之间的第二比值;
确定所述第一比值、所述第二比值和所述完整度三者的平均值,并将所述平均值对应的等级确定为所述目标管道对应的完善等级。
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方法。
CN201711443501.7A 2017-12-27 2017-12-27 危害因素的权重因子的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099782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43501.7A CN109978288B (zh) 2017-12-27 2017-12-27 危害因素的权重因子的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43501.7A CN109978288B (zh) 2017-12-27 2017-12-27 危害因素的权重因子的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78288A true CN109978288A (zh) 2019-07-05
CN109978288B CN109978288B (zh) 2021-07-02

Family

ID=670709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443501.7A Active CN109978288B (zh) 2017-12-27 2017-12-27 危害因素的权重因子的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97828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00570A (zh) * 2019-11-14 2021-05-14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管道失效后果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137704A1 (en) * 2009-12-09 2011-06-09 Infosys Technologies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calculating a comprehensive pipeline integrity business risk score
CN103413015A (zh) * 2013-04-24 2013-11-27 重庆科技学院 一种城市燃气管网弱性评估模型建立的方法
CN104766250A (zh) * 2015-04-30 2015-07-08 上海化学工业区公共管廊有限公司 一种管廊管道的风险因素权重值计算方法
CN106779320A (zh) * 2016-11-28 2017-05-31 成都千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的燃气管道第三方破坏风险评估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137704A1 (en) * 2009-12-09 2011-06-09 Infosys Technologies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calculating a comprehensive pipeline integrity business risk score
CN103413015A (zh) * 2013-04-24 2013-11-27 重庆科技学院 一种城市燃气管网弱性评估模型建立的方法
CN104766250A (zh) * 2015-04-30 2015-07-08 上海化学工业区公共管廊有限公司 一种管廊管道的风险因素权重值计算方法
CN106779320A (zh) * 2016-11-28 2017-05-31 成都千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的燃气管道第三方破坏风险评估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LI CUIMEI 等: "Research on the Key Factors of Gas Pipeline Emergency Operation", 《2015 27TH CHINESE CONTROL AND DECISION CONFERENCE(CCDC)》 *
张华兵: "基于失效库的在役天然气长输管道定量风险评价技术研究",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Ⅰ辑》 *
赵忠刚 等: "油气管道风险因素的权重赋值方法研究", 《天然气工业》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00570A (zh) * 2019-11-14 2021-05-14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管道失效后果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800570B (zh) * 2019-11-14 2022-11-0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管道失效后果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78288B (zh) 2021-07-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49290B (zh) 路面裂缝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3543987B (zh) 用于高效并行运行的反馈驱动调节
CN107784426A (zh) 一种员工的岗位分配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9918205A (zh) 一种边缘设备调度方法、系统、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9949063B (zh) 一种地址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8470253A (zh) 一种用户识别方法、装置及存储设备
CN106201856A (zh) 一种多版本性能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07507036A (zh) 一种数据预测的方法及终端
CN109272219A (zh) 绩效考核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840139A (zh) 电子围栏的获取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7609880A (zh) 一种针对使用共享物品的用户评估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9978288A (zh) 危害因素的权重因子的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6778128A (zh) 信息保护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15879706A (zh) 计量资产盘点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7645510A (zh) 一种地区安全防范能力的计算方法及计算设备
CN105527575B (zh) 用于报告按比例缩放的荷电状态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4461618A (zh) 一种计量缺失数据补全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0007648A (zh) Sil的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6610583A (zh) Sca工具成熟度评价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和产品
CN104933082B (zh) 评价信息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CN104965976B (zh) 一种抽样方法和装置
CN104899371B (zh) 输电线路勘测方法及装置
CN108875921A (zh) 神经网络参数定点化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3282804A (zh) 关系图的调整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3412814B (zh) 移动终端系统安全测试与智能修复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