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76460A - 一种显示屏折叠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屏折叠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76460A
CN109976460A CN201910412295.6A CN201910412295A CN109976460A CN 109976460 A CN109976460 A CN 109976460A CN 201910412295 A CN201910412295 A CN 201910412295A CN 109976460 A CN109976460 A CN 1099764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screen
noumenon
ontology
connecting lateral
hinge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1229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曲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zhou Stronkin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zhou Stronkin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zhou Stronkin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zhou Stronkin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41229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76460A/zh
Publication of CN1099764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7646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1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 G06F1/16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with folding flat displays, e.g. laptop computers or notebooks having a clamshell configuration,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isplay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Using Movabl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屏折叠结构,其包括柔性显示屏膜,以及用于支撑所述柔性显示屏膜的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通过中间铰链件可相对转动地连接;第一邻接部、两个第一连接侧板、两个第二连接侧板以及第二邻接部之间合围出一个容纳空间;所述中间铰链件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中间铰链件包括贯通左右方向的且向背离所述柔性显示屏膜方向内凹的容纳槽。本发明避免了枢接轴或中间铰接件向上凸出上表面,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实体枢接轴体粗大,影响美观的问题,同时显示屏膜可延伸铺设在中间铰接件左右两侧的边框上,由此可实现显示屏的最大化。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屏折叠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柔性屏折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显示屏折叠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等所用的可弯曲的柔性显示屏膜(柔性显示元件)的快速发展,需要进行将柔性显示屏膜采用折叠结构的研究。其中,柔性显示屏膜可横过折叠结构而布置于两个主体上,由此可以提供大画面。例如,部分笔记本电脑为增加显示器幅面,将柔性显示屏膜从原来的显示器主体上过渡延伸到主机上表面,在前后方向上增加了显示画面长度;或部分大屏幕平板电脑有时在靠中间一半屏折叠一定角度呈近竖立状态,以更能像笔记本那样更便利使用,即笔记本与大平板电脑可兼顾。
然而,目前的折叠结构过于复杂,显示元件的弯折曲率无法满足设定要求,特别是无法满足小圆角弯折,或在反复弯折过程中,弯折曲率难以保持设定参数值;或者,用于折叠的铰链结构或者枢轴结构向上凸起在上面的柔性显示屏膜以上,外观不美观的同时,无法实现柔性显示屏膜的最大化。其中,特别是铰链结构的实体枢接轴在边框处凸出显示屏表面外侧很高,导致外观难看,也有碍操作,屏不能最大化,被局限在高出的铰链边框内,用户体验不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屏折叠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个上述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屏折叠结构,包括:柔性显示屏膜,以及用于支撑所述柔性显示屏膜的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所述柔性显示屏膜铺设在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的上表面上;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通过中间铰链件可相对转动地连接;
所述第一本体靠近所述第二本体的第一邻接部上设置有第一U型槽;所述第二本体靠近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二邻接部上设置有第二U型槽;成对设置的第一U型槽和第二U型槽相对布设并合围成一个容纳空间;
所述中间铰链件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在所述第一本体或第二本体厚度方向上,所述中间铰链件设置在所述上表面以下;
所述中间铰链件分别与第一U型槽和第二U型槽的内侧壁枢接;所述中间铰链件包括贯通左右方向的且向背离所述柔性显示屏膜方向内凹的容纳槽。
其中,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之间设置有联动机构,如齿轮副、相互啮合的齿牙结构等,或者,利用交叉连杆连接两本体和中间铰链件,结合滑槽,使两本体可以联动转动;弯折时,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同步翻转。
现有技术里,两个本体间的枢接轴在边框处凸出显示屏外侧很多,导致外观难看,有碍操作,同时无法实现显示屏的最大化,显示屏被局限在粗大的铰链边框内,体验不好。
本发明通过将所述中间铰链件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以及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的上表面以下,避免了枢接轴或中间铰接件向上凸出上表面,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实体枢接轴体粗大,影响美观的问题,同时显示屏膜可延伸铺设在第一U型槽和第二U型槽左右两侧的边框上,由此可实现显示屏的最大化。
弯折时,显示屏膜趋向于伸入所述中间铰链件的容纳槽内,容纳槽为显示屏膜的曲率变化提供了足够的变形空间,由此可以实现显示屏膜弯折半径最小化,实验证明本申请中显示屏膜在弯折半径可以在较大范围内选择,小半径时甚至可以小于1-2mm。同时显示屏膜在折叠时容纳槽使中间铰链件不会高出显示屏膜上侧。
在本申请中,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在前后方向上相对相邻设置,从第二本体看第一本体的方向为前方,左右手对应的方向分别为左右方向,而从第一本体到第二本体方向为后方;其中,中间铰链件的枢接轴线沿左右方向布设。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邻接部上设置有两个以上的向所述第二本体方向延伸的第一连接侧板;相邻的两个第一连接侧板之间形成所述第一U型槽;
所述第二邻接部上设置有两个以上的向所述第一本体方向延伸的第二连接侧板;相邻的两个第二连接侧板之间形成所述第二U型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U型槽和第二U型槽的数量为一个或若干个。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U型槽和第二U型槽的数量为一个时,所述第一邻接部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向所述第二本体方向延伸的第一连接侧板;所述第二邻接部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向所述第一本体方向延伸的第二连接侧板;所述第一邻接部、两个所述第一连接侧板、两个所述第二连接侧板以及所述第二邻接部之间合围出一个所述容纳空间;第一连接侧板和第二连接侧板分别与所述中间铰链件枢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处于展开状态(即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成180度、处于同一平面内时的)时,在前后方向上,所述第一连接侧板和第二连接侧板相邻且相对的两个端面之间的最小间隙大于1mm(优选地最小间隙为1-10mm);
随着所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相对转动,所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之间的夹角逐渐减小,所述第一连接侧板和第二连接侧板相邻且相对的两个端面之间的间隙逐渐变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处于展开状态(即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成180度、处于同一平面内时的)时,在前后方向上,所述第一连接侧板和第二连接侧板相邻且相对的两个端面贴合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侧板和第二连接侧板在靠近所述柔性显示屏膜的上方边棱处设置弧形圆角。
所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的夹角变小,柔性显示屏膜逐渐折叠,柔性显示屏膜中间的被折叠部分向下弯折,第一连接侧板和第二连接侧板之间的间隙逐渐变大,则为折叠部分的下弯提供了形变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铰链件在垂直于枢接轴线的横截面上的形状为Y形、V型或U型。上方设置有所述容纳槽,可以避免弯折时与显示屏膜局部干涉。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铰链件在前后方向的两个端部分别设置有用于插装枢接轴的轴孔;
枢接轴的左右两端分别自所述轴孔两端伸出后与所述第一连接侧板或第二连接侧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与所述中间铰链件之间分别设置有摩擦机构,用于实现所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在相对转动过程中的随停。例如设置在第一连接侧板与所述中间铰接件左右两侧面之间的摩擦片等。
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限定所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之间转角限位机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屏折叠结构,通过将所述中间铰链件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以及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的上表面以下,避免了枢接轴或中间铰接件向上凸出上表面,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实体枢接轴体粗大,影响美观的问题,同时显示屏膜可延伸铺设在中间铰接件左右两侧的边框上,由此可实现显示屏的最大化。弯折时,显示屏膜趋向于伸入所述中间铰链件的容纳槽内,容纳槽为显示屏膜的曲率变化提供了足够的变形空间,由此可以实现显示屏膜弯折弧度或半径最小化,实验证明本申请中显示屏膜在弯折半径可以小于1-2mm。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展开时显示屏折叠结构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显示屏折叠结构的分解示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中间铰链件的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折叠后显示屏折叠结构的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局部的侧视图;
图6为本发明中折叠过程中柔性显示屏膜的变形原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显示屏折叠结构的分解图。
附图标记:
10-第一本体;11-第一邻接部;12-第一连接侧板;13-第一U型槽;20-第二本体;21-第二邻接部;22-第二连接侧板;23-第二U型槽;30-柔性显示屏膜;40-中间铰链件;41-容纳槽;42-轴孔;50-枢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屏折叠结构,包括:柔性显示屏膜30,以及用于支撑柔性显示屏膜30的第一本体10和第二本体20;柔性显示屏膜30铺设在第一本体10和第二本体20的上表面上;第一本体10和第二本体20通过中间铰链件40可相对转动地连接。
第一本体10上靠近第二本体20的第一邻接部11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向第二本体20方向延伸的第一连接侧板12;第二本体20上靠近第一本体10的第二邻接部21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向第一本体10方向延伸的第二连接侧板22。两个第一连接侧板12的间隔形成一个第一U型槽13,两个第二连接侧板22的间隔形成一个第二U型槽23。
第一邻接部11、两个第一连接侧板12、两个第二连接侧板22以及第二邻接部21之间合围出一个矩形容纳空间;中间铰链件40设置在容纳空间内,在第一本体10或第二本体20厚度方向上,中间铰链件40设置在上表面以下;第一连接侧板12和第二连接侧板22分别与中间铰链件40枢接;
中间铰链件40包括贯通左右方向的且向背离柔性显示屏膜30方向内凹的容纳槽41。
现有技术里,两个本体间的枢接轴在边框处凸出显示屏外侧很多,导致外观难看,有碍操作,同时无法实现显示屏的最大化,显示屏被局限在粗大的铰链边框内,体验不好。
本发明通过将中间铰链件40设置在容纳空间内以及第一本体10和第二本体20的上表面以下,避免了枢接轴或中间铰接件向上凸出上表面,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实体枢接轴体粗大,影响美观的问题,同时显示屏膜可延伸铺设在中间铰接件左右两侧的边框上,由此可实现显示屏的最大化。
弯折时,显示屏膜趋向于伸入中间铰链件40的容纳槽内,容纳槽为显示屏膜的曲率变化提供了足够的变形空间,由此可以实现显示屏膜弯折半径最小化,实验证明本申请中显示屏膜在弯折半径可以小于1-2mm。
在本申请中,第一本体10和第二本体20在前后方向上相对相邻设置,从第二本体20看第一本体10的方向为前方,左右手对应的方向分别为左右方向,而从第一本体10到第二本体20方向为后方;其中,中间铰链件40沿左右方向布设。
第一本体10和第二本体20处于展开状态(即第一本体10和第二本体20成180度、处于同一平面内时的)时,在前后方向上,第一连接侧板12和第二连接侧板22相邻且相对的两个端面之间的最小间隙为2-5mm。
如图6所示,随着第一本体10和第二本体20相对转动,第一本体10和第二本体20之间的夹角由180°逐渐减小,第一连接侧板和第二连接侧板相邻且相对的两个端面之间的间隙逐渐变大。即第一本体10和第二本体20两者间相邻且相对的两个端面之间的间隙逐渐变大。柔性显示器膜30随着折叠而逐渐向下弯折,第一本体10和第二本体20两者间变大的间隙为柔性显示器膜30的向下弯折提供了变形空间。
更为优选地,如图5所示,第一本体10和第二本体20处于展开状态(即第一本体10和第二本体20成180度、处于同一平面内时的)时,在前后方向上,第一连接侧板12和第二连接侧板22相邻且相对的两个端面贴合在一起。第一连接侧板12和第二连接侧板22在靠近柔性显示屏膜30的上方边棱处设置弧形圆角A。由此在增加对柔性显示屏膜支撑面积的同时减少折叠过程的棱角干涉。
如图3所示,中间铰链件40在垂直于枢接轴线的横截面形状为V型。中间铰链件40在前后方向的两个端部分别设置有用于插装枢接轴50的轴孔42;枢接轴50的左右两端分别自轴孔42中伸出后与第一连接侧板12或第二连接侧板22连接。
第一本体10和第二本体20与中间铰链件40之间还可以分别设置有阻尼机构,用实现第一本体10和第二本体20在相对转动过程中的随停。其中阻尼机构形式很多,例如设置在第一连接侧板12与中间铰接件左右两侧面之间的摩擦片;或者设置在枢接轴上的扭力弹簧等。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屏折叠结构,通过将中间铰链件40设置在容纳空间内以及第一本体10和第二本体20的上表面以下,避免了枢接轴或中间铰接件向上凸出上表面,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实体枢接轴体粗大,影响美观的问题,同时显示屏膜可延伸铺设在中间铰接件左右两侧的边框上,由此可实现显示屏的最大化。弯折时,显示屏膜趋向于伸入中间铰链件40的容纳槽内,容纳槽为显示屏膜的曲率变化提供了足够的变形空间,由此可以实现显示屏膜弯折弧度或半径最小化,实验证明本申请中显示屏膜在弯折半径R可以小于1-2mm。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如图7所示,第一本体10上设置有多个第一连接侧板12,相邻两个第一连接侧板12之间形成一个第一U型槽13,第二本体20上设置有多个第二连接侧板22,相邻两个第二连接侧板22之间形成一个第二U型槽23。第一U型槽13和第二U型槽23成对设置,两者之间形成合围出一个容纳空间,每个容纳空间内分别设置有一个中间铰链件40。其中,多个第一连接侧板12和第二连接侧板22与多个中间铰链件40之间分别利用一根枢接轴自左向右串联起来。
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中的连接侧板的数量更大,对柔性显示屏膜的支撑面积更大,折叠结构刚性更大、更稳固,不容易损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显示屏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显示屏膜,以及用于支撑所述柔性显示屏膜的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所述柔性显示屏膜铺设在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的上表面上;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通过中间铰链件可相对转动地连接;
所述第一本体靠近所述第二本体的第一邻接部上设置有第一U型槽;所述第二本体靠近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二邻接部上设置有第二U型槽;成对设置的第一U型槽和第二U型槽相对布设并合围成一个容纳空间;
所述中间铰链件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在所述第一本体或第二本体厚度方向上,所述中间铰链件设置在所述上表面以下;
所述中间铰链件分别与第一U型槽和第二U型槽的内侧壁枢接;所述中间铰链件包括贯通左右方向的且向背离所述柔性显示屏膜方向内凹的容纳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邻接部上设置有两个以上的向所述第二本体方向延伸的第一连接侧板;相邻的两个第一连接侧板之间形成所述第一U型槽;
所述第二邻接部上设置有两个以上的向所述第一本体方向延伸的第二连接侧板;相邻的两个第二连接侧板之间形成所述第二U型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U型槽和第二U型槽的数量为一个或若干个。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屏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U型槽和第二U型槽的数量为一个时,所述第一邻接部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向所述第二本体方向延伸的第一连接侧板;所述第二邻接部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向所述第一本体方向延伸的第二连接侧板;所述第一邻接部、两个所述第一连接侧板、两个所述第二连接侧板以及所述第二邻接部之间合围出一个所述容纳空间;第一连接侧板和第二连接侧板分别与所述中间铰链件枢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处于展开状态时,在前后方向上,所述第一连接侧板和第二连接侧板相邻且相对的两个端面之间的最小间隙大于1mm;
随着所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相对转动,所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之间的夹角逐渐减小,所述第一连接侧板和第二连接侧板相邻且相对的两个端面之间的间隙逐渐变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屏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处于展开状态时,在前后方向上,所述第一连接侧板和第二连接侧板相邻且相对的两个端面贴合在一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侧板和第二连接侧板在靠近所述柔性显示屏膜的上方边棱处设置弧形圆角。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铰链件在垂直于枢接轴线的横截面内的形状为Y形、V型或U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铰链件在前后方向的两个端部分别设置有用于插装枢接轴的轴孔;枢接轴的左右两端分别自所述轴孔两端伸出后与所述第一连接侧板或第二连接侧板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与所述中间铰链件之间分别设置有摩擦机构,用实现所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在相对转动过程中的随停;
和/或,还包括用于限定所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之间转角限位机构。
CN201910412295.6A 2019-05-17 2019-05-17 一种显示屏折叠结构 Pending CN10997646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12295.6A CN109976460A (zh) 2019-05-17 2019-05-17 一种显示屏折叠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12295.6A CN109976460A (zh) 2019-05-17 2019-05-17 一种显示屏折叠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76460A true CN109976460A (zh) 2019-07-05

Family

ID=670737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12295.6A Pending CN109976460A (zh) 2019-05-17 2019-05-17 一种显示屏折叠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976460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78506A (zh) * 2020-10-15 2021-01-29 上海鸿研物流技术有限公司 容器
CN112628277A (zh) * 2020-12-25 2021-04-0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27585A (zh) * 2016-11-02 2017-03-22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的柔性显示器
CN108538208A (zh) * 2018-05-31 2018-09-1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显示机构及折叠显示装置
CN109686261A (zh) * 2019-03-08 2019-04-26 北京马尔马拉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折叠用户终端及手机、笔记本电脑、电视、车机
CN209746453U (zh) * 2019-05-17 2019-12-06 泰州市创新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屏折叠结构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27585A (zh) * 2016-11-02 2017-03-22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的柔性显示器
CN108538208A (zh) * 2018-05-31 2018-09-1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显示机构及折叠显示装置
CN109686261A (zh) * 2019-03-08 2019-04-26 北京马尔马拉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折叠用户终端及手机、笔记本电脑、电视、车机
CN209746453U (zh) * 2019-05-17 2019-12-06 泰州市创新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屏折叠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78506A (zh) * 2020-10-15 2021-01-29 上海鸿研物流技术有限公司 容器
CN112628277A (zh) * 2020-12-25 2021-04-0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809678B1 (en) Rotating shaft connection mechanism and foldable device
TWM562989U (zh) 連動定位結構及可撓式電子裝置
CN103106845B (zh) 显示系统
KR101847047B1 (ko) 폴더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EP3722922A1 (en) Hinge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5491193A (zh) 一种具有柔性屏的可折叠终端
KR101891568B1 (ko) 연동형 힌지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 디바이스
CN113012569A (zh) 一种折叠屏及折叠显示终端
TWM551804U (zh) 鉸鏈及具有該鉸鏈的折疊式電子裝置
CN215871469U (zh) 一种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铰链及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
CN109976460A (zh) 一种显示屏折叠结构
CN111503458B (zh) 电子设备
WO2020177708A1 (zh) 链节、铰链以及移动终端
KR102478446B1 (ko) 모바일 단말 및 힌지 기구
CN113593416A (zh) 折叠显示装置
CN113404770A (zh) 铰链、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CN109994048A (zh) 一种柔性屏折叠结构
KR102311588B1 (ko) 폴더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9618032B (zh) 移动终端
CN111649056A (zh) 折叠铰链同步锁止机构及可折叠显示装置
CN209657683U (zh) 一种柔性屏折叠结构
CN209746453U (zh) 一种显示屏折叠结构
CN110513389A (zh) 挠性结构及具有挠性结构的组合
CN212229523U (zh) 折叠笔记本
CN111638761A (zh) 折叠笔记本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