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76455A - 一种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76455A
CN109976455A CN201910254541.XA CN201910254541A CN109976455A CN 109976455 A CN109976455 A CN 109976455A CN 201910254541 A CN201910254541 A CN 201910254541A CN 109976455 A CN109976455 A CN 1099764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dy part
electronic equipment
protrusion
hole
ontolo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5454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5454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76455A/zh
Publication of CN1099764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764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75Miscellaneous details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different enclosures or enclosure parts
    • G06F1/1681Details related solely to hing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所述第一本体包括本体部和连接在所述本体部上并凸出所述本体部的凸出部;第二本体;连接装置,转动连接所述凸出部和所述第二本体,以实现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的相对转动。上述结构中,由于凸出部凸出至本体部的外侧,且连接装置与凸出部连接,所以连接装置被外接在本体部的外侧,其并未伸入到本体部的内侧,因此不会占用本体部的内侧空间,从而在设置显示装置时,可以令显示装置占据本体部更大的空间,使本体部上非显示区域的面积变小,从而实现本体部的全面屏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笔记本电脑、手机等能够开合的电子设备上,其可以相对翻转的屏幕部分和主机部分都是通过转轴机构实现转动连接的。
目前,全面屏是电子设备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所以电子设备的生产厂商都致力于减小屏幕边缘非显示区域的面积,以尽可能的增大屏占比,但是,对于屏幕部分与转轴机构连接的边缘(后续简称为连接边缘),由于转轴机构在屏幕部分壳体内的设置,导致连接边缘非显示区域的面积无法充分减小,影响了电子设备的全面屏效果。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本体,所述第一本体包括本体部和连接在所述本体部上并凸出所述本体部的凸出部;
第二本体;
连接装置,转动连接所述凸出部和所述第二本体,以实现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的相对转动。
优选的,上述电子设备中,所述凸出部与所述本体部为一体结构。
优选的,上述电子设备中,包括:
显示装置,设置在所述本体部;
显示处理装置,用于生成图像数据给所述显示装置,所述显示处理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本体。
优选的,上述电子设备中,包括:
显示调节装置,与所述显示装置连接,且与所述显示处理装置连接,并设置在所述第二本体,用于控制所述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优选的,上述电子设备中,包括:
传输装置,用于传输所述图像数据;
第一通孔,开设在所述本体部上;
第二通孔,开设在所述第二本体上,并与所述第一通孔对正设置,所述传输装置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之间的长度,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之间的间距满足相等条件。
优选的,上述电子设备中,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多个连接模组,所述传输装置在所述连接模组之间穿过;所述凸出部为多个,并与所述连接模组一对一连接。
优选的,上述电子设备中,所述连接装置至少包括联动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凸出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二本体固定连接。
优选的,上述电子设备中,所述第一转轴由多个轴段同轴连接而成,所述轴段包括与所述凸出部固定连接的连接轴段;所述第二转轴为一体结构。
优选的,上述电子设备中,所述凸出部为被所述第一转轴穿过的多个同轴设置的轴套。
优选的,上述电子设备中,所述连接装置上设置有装饰件,所述装饰件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传输装置穿过所述第三通孔以实现在所述装饰件内的排布。
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以及转动连接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的连接装置,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通过连接装置的连接能够进行相对转动,以实现电子设备的开合。其中第一本体包括可以用于设置显示装置的本体部,以及用于与连接装置连接的凸出部,该凸出部凸出的设置在本体部靠近连接装置的一侧,通过凸出部与连接装置的连接,使得连接装置连接在了本体部的外侧,避免了连接装置占用本体部的内侧空间,从而在设置显示装置时,可以令显示装置占据本体部更大的空间,使本体部上非显示区域的面积变小,从而提升电子设备的全面屏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中第一本体和连接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显示装置和本体部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第一本体、显示装置、传输装置和连接装置的装配图;
图6为图5的局部放大图。
以上图1-图6中:
1-第一本体,2-本体部,3-凸出部,4-连接装置,5-显示装置,6-传输装置,7-第一通孔,8-连接模组,9-连接轴段,10-装饰件,11-第三通孔,12-阻挡件,13-传动件,14-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提供了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其能够减小屏幕边缘非显示区域的面积,提升电子设备的全面屏效果。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主要包括第一本体1、第二本体(图中未示出)和连接装置4,其中,第一本体1又包括本体部2和凸出部3,该本体部2可以用于安装功能装置,例如用于安装显示装置5,凸出部3用于连接连接装置4,其凸出的设置在本体部2上,并位于本体部2的连接装置侧,该连接装置侧指的是本体部2靠近连接装置4的一侧,连接装置4通过转动连接凸出部3和第二本体,能够实现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的相对转动。在上述结构中,优选本体部2为第一本体1的壳体。
上述结构中,由于凸出部3凸出至本体部2的外侧,且连接装置4与凸出部3连接,所以连接装置4被外接在本体部2的外侧,其并未伸入到本体部2的内侧,所以不会占用本体部2的内侧空间,从而在设置显示装置5时,可以令显示装置5占据本体部2更大的空间,使本体部2上非显示区域的面积变小,从而实现本体部2的全面屏效果。
本实施例中,优选凸出部3与本体部2为一体结构。由于本体部2优选为第一本体1的壳体,当电子设备为笔记本电脑时,该壳体更具体的可以优选为笔记本电脑的屏幕背面的A面壳体,当本体部2优选为壳体时,与本体部2为一体结构的凸出部3也为壳体的组成部分,只是其凸出的连接在壳体其他部分(即本体部2)的外表面,更具体的是凸出部3一体成型在本体部2的靠近连接装置的端部,如图1-图5所示。令凸出部3与本体部2为一体结构,能够提高两者的连接牢固性,且可以实现壳体的一体成型,令电子设备的制造更加简单、方便。此外,本体部2和凸出部3也可以为分体结构,并通过组装实现连接。
优选的,电子设备包括:显示装置5,其设置在本体部2;显示处理装置(图中未示出),用于生成图像数据以供给显示装置,该显示处理装置设置在第二本体内。本实施例中,将用于与显示装置5配合工作的显示处理装置设置在了第二本体内,能够进一步减小对本体部2内部空间的占用,令显示装置5四周的非显示边框(即前述的非显示区域)的宽度得到进一步的减小,提升了第一本体1的全面屏效果。其中,显示装置5优选为显示屏,显示处理装置可以为显卡、CPU等。
同时,本实施例还令与显示装置5和显示处理装置通信连接以与其配合工作的显示调节装置(图中未示出)也设置在第二本体内,与现有的显示调节装置设置在第一本体1中的设置方式相比,本实施例采用的设置方式能够更进一步的减少对本体部2内部空间的占用,令显示装置5四周的非显示边框的宽度更小,第一本体1的全面屏效果更佳。其中,显示调节装置用于控制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其具体为PCB,用于作为显示装置5的显示驱动电路,PCB能够调节的显示效果包括显示屏的亮度、彩度等,即PCB按照接收到的显示处理装置的输出数据,控制显示装置5的每个像素点的亮度、颜色等,以实现内容的输出。
如图1、图3、图5和图6所示,显示装置5和显示处理装置、显示调节装置之间,通过传输装置6实现图像数据的传输,并且本体部2上开设有第一通孔7,第二本体上开设有第二通孔(图中未示出),且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7对正设置,传输装置6位于第一通孔7和第二通孔之间的长度,与第一通孔7和第二通孔之间的间距满足相等条件,即传输装置6从本体部2中呈直线引出,且直线长度与第一通孔7和第二通孔的间距相等(或能视为相等的近似相等)。具体的,第一通孔7开设在本体部2用于连接连接装置4的连接边缘上,凸出部3也凸出的设置在此边缘上,第二通孔同样开设在第二本体用于连接连接装置4的连接边缘上。本实施例中,令连接显示装置5的传输装置6从本体部2中引出时呈直线型,并更优选的垂直于连接边缘引出,从而可以尽可能的减小传输装置6在本体部2内的分布长度,进而避免因传输装置6的排布而使非显示边框的宽度无法减小的情况出现,即通过使传输装置6相对于第一本体1、第二本体和连接装置4纵向设置,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少其在非显示边框内的设置,令非显示边框在设置时无需考虑容纳(或者说覆盖)传输装置的问题,使得靠近连接边缘的非显示边框的宽度可以更小。其中,显示装置5优选为导线,更优选为排线,如图1、图3、图5和图6所示。
综上,本实施例中,通过采用连接装置4外接在本体部2外侧、将显示调节装置设置在第二本体内以及令传输装置6呈直线的从本体部2中垂直引出等诸多手段,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小连接装置4(即转轴机构)、PCB和导线在非显示边框内占用的宽度尺寸空间,从而令本体部2上与第二本体连接的边缘上非显示边框的宽度最大程度的减小,同时再通过减小本体部2其他边缘上非显示边框的宽度,就能够实现第一本体1的极致化四边窄边框,令第一本体1的全面屏效果更加突出。
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3和图5所示,还优选连接装置4包括多个连接模组8,传输装置6在连接模组8之间穿过;凸出部3为多个,并与连接模组8一对一连接。本实施例中,通过多个连接模组8和多个凸出部3实现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之间的转动连接,能够进一步提升两者相对转动的顺滑性和稳定性,令电子设备更加可靠的工作。在此基础之上,令传输装置6在间隔设置的连接模组8之间穿过,以避免传输装置6的设置对连接装置4的正常工作造成影响。
具体的,优选连接装置4至少包括联动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第一转轴与凸出部3固定连接,第二转轴与第二本体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作为连接装置4的转轴机构可以选用多种类型,例如可以为单转轴机构、双轴联动机构或表链轴机构等。本实施例优选为包括多个转轴的双轴联动机构或表链轴机构,当连接装置4为双轴联动机构时,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即为双轴联动机构中的两个转轴,两者直接联动;当连接装置4为表链轴机构时,令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为平行设置的多个转轴的位于最外侧的两个转轴,此两个转轴通过内侧多个转轴的动力传递实现间接联动。
如图2所示,优选第一转轴由多个轴段同轴连接而成,这些轴段包括与凸出部3固定连接的连接轴段9,而与第二本体连接的第二转轴则为一体结构。转轴的长度,可以根据连接模组8的数量、与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的相对位置、与其他部件的配合方式等诸多因素而灵活设置。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转轴需要与凸出部3配合连接,所以令第一转轴由多个轴段连接而成,多个轴段中包括专门用于与凸出部3连接的连接轴段9,并且该连接轴段9的数量与凸出部3的数量相同,并与凸出部3一对一连接。
如图2所示,优选凸出部3为被第一转轴穿过的多个同轴设置的轴套。由于轴套和轴的配合结构,能够最大程度的提高第一转轴和凸出部3的连接牢固性和稳定性,所以将其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结构。当第一转轴一侧端部的轴段为连接轴段9时,在其与凸出部3组装的过程中,先令连接轴段9与第一转轴的其他轴段分离,然后令连接轴段9穿过凸出部3并与凸出部3固定连接,之后令连接轴段9与其他轴段同轴连接,最后将阻挡件12套设在连接轴段9远离其他轴段的端部,以防止连接轴段9从凸出部3以及表链轴机构的传动件13中脱出,并且该阻挡件12还能够对第一转轴的端部起到装饰作用。其中,套设阻挡件12的操作步骤,只在连接轴段9位于第一转轴端部时进行。此外,凸出部3还可以为其他结构,例如具有开口的卡槽等。
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连接效果,如图2和图4所示,还令构成凸出部3的多个轴套与表链轴机构中与第一转轴连接的多个传动件13和连接件14在第一转轴的轴向上交替设置,以使这些部件之间起到相互限位的作用,从而更进一步的提高凸出部3和连接装置4的连接可靠性。
如图1和图6所示,连接装置4上设置有装饰件10,装饰件10上开设有第三通孔11,传输装置6穿过第三通孔11以实现在装饰件10内的排布,避免传输装置6在电子设备表面的裸露,以令电子设备的外形美观程度得到提升。其中,装饰件10可以为起到不同作用的不同部件,例如,在连接模组8具有多个的前提下,当连接装置4的转轴为穿过所有连接模组8的一体结构的长轴时,该装饰件10为位于间隔设置的连接模组8之间的、用于包裹长轴的转轴壳体;当连接装置4的转轴由多个短轴段连接而成时,且同轴设置的轴段在间隔设置的连接模组8之间不连接时,该装饰件10则为填充轴段之间间隙的填充壳体。
综上,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通过使连接装置4以外置的方式与第一本体1连接,避免了连接装置4伸入到第一本体1内,使得第一本体1靠近连接装置4的一端上的非显示边框无需再覆盖连接装置4的伸入部分(因为不再存在伸入部分),所以可以令非显示边框设置的更窄。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将显示调节装置设置在第二本体内以及令传输装置6相对于第一本体1纵向引出,能够避免显示调节装置在非显示边框内的布置,并减少传输装置6在非显示边框内的分布,从而可以令非显示边框进一步的设置的更窄。其中,将显示调节装置设置在第二本体内、传输装置6相对于第一本体1纵向引出这两种都能使非显示边框更窄的设置方式,可以采用其中之一,同样可以在外置连接装置4而令非显示边框变窄的基础之上,进一步的令非显示边框更窄。
本说明书中对各部分结构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部分的结构重点说明的都是与现有结构的不同之处,电子设备的整体及部分结构可通过组合上述多个部分的结构而得到。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本体,所述第一本体包括本体部和连接在所述本体部上并凸出所述本体部的凸出部;
第二本体;
连接装置,转动连接所述凸出部和所述第二本体,以实现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的相对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凸出部与所述本体部为一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包括:
显示装置,设置在所述本体部;
显示处理装置,用于生成图像数据给所述显示装置,所述显示处理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本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包括:
显示调节装置,与所述显示装置连接,且与所述显示处理装置连接,并设置在所述第二本体,用于控制所述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包括:
传输装置,用于传输所述图像数据;
第一通孔,开设在所述本体部上;
第二通孔,开设在所述第二本体上,并与所述第一通孔对正设置,所述传输装置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之间的长度,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之间的间距满足相等条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多个连接模组,所述传输装置在所述连接模组之间穿过;所述凸出部为多个,并与所述连接模组一对一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连接装置至少包括联动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凸出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二本体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第一转轴由多个轴段同轴连接而成,所述轴段包括与所述凸出部固定连接的连接轴段;所述第二转轴为一体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凸出部为被所述第一转轴穿过的多个同轴设置的轴套。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连接装置上设置有装饰件,所述装饰件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传输装置穿过所述第三通孔以实现在所述装饰件内的排布。
CN201910254541.XA 2019-03-31 2019-03-31 一种电子设备 Pending CN10997645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54541.XA CN109976455A (zh) 2019-03-31 2019-03-31 一种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54541.XA CN109976455A (zh) 2019-03-31 2019-03-31 一种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76455A true CN109976455A (zh) 2019-07-05

Family

ID=670819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54541.XA Pending CN109976455A (zh) 2019-03-31 2019-03-31 一种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976455A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45599A (zh) * 2001-08-29 2004-11-10 ��ʽ����˼�ذ��� 铰链装置以及使用这种铰链装置的电子器械
CN101150610A (zh) * 2006-09-22 2008-03-26 富士通株式会社 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程序,以及记录介质
CN102141824A (zh) * 2010-02-02 2011-08-03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笔记本电脑
CN104345785A (zh) * 2013-08-09 2015-02-1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及连接构件
CN104345783A (zh) * 2013-08-09 2015-02-1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及连接构件
CN106286577A (zh) * 2015-06-12 2017-01-0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多轴铰链和电子设备
CN106462194A (zh) * 2014-06-12 2017-02-22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柔性显示器计算设备
CN106460912A (zh) * 2014-06-12 2017-02-22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半径铰链
CN206193702U (zh) * 2016-11-11 2017-05-24 合肥联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键盘及笔记本电脑
CN109215508A (zh) * 2017-07-04 2019-01-15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45599A (zh) * 2001-08-29 2004-11-10 ��ʽ����˼�ذ��� 铰链装置以及使用这种铰链装置的电子器械
CN101150610A (zh) * 2006-09-22 2008-03-26 富士通株式会社 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程序,以及记录介质
CN102141824A (zh) * 2010-02-02 2011-08-03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笔记本电脑
CN104345785A (zh) * 2013-08-09 2015-02-1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及连接构件
CN104345783A (zh) * 2013-08-09 2015-02-1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及连接构件
CN106462194A (zh) * 2014-06-12 2017-02-22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柔性显示器计算设备
CN106460912A (zh) * 2014-06-12 2017-02-22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半径铰链
CN106286577A (zh) * 2015-06-12 2017-01-0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多轴铰链和电子设备
CN206193702U (zh) * 2016-11-11 2017-05-24 合肥联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键盘及笔记本电脑
CN109215508A (zh) * 2017-07-04 2019-01-15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44654B2 (en) Streaming media system
US7861013B2 (en) Display system with frame reuse using divided multi-connector element differential bus connector
US9148965B2 (en) Display module with hinge signal passage and electronic device thereof
US8137127B2 (en) Electronic devices using divided multi-connector element differential bus connector
US7892030B2 (en) Connector with control and storage functions
US7927148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11281076B2 (en) Three-axis gimbal and three-axis gimbal photographing apparatus
JP2004213949A (ja) 電気ケーブル組立体
WO2020108240A1 (zh) 折叠式移动终端
CN109976455A (zh) 一种电子设备
WO2021223296A1 (zh) 一种可卷曲显示装置及设备
TWI614644B (zh) 具有觸控螢幕的螢幕單元
US20080200043A1 (en) Dual display card connection means
US20130111537A1 (en) Internet Access Card For Deployment Within A Television
US20110136393A1 (en) Displayport structure
CN205899435U (zh) 铰链结构及应用该铰链结构的电子设备
CN102253693B (zh) 一种信息处理设备
US20190378446A1 (en) Health monitoring device and large area display including the same
JPH11313114A (ja) 信号転送装置
CN202712655U (zh) 连接端子装置及电视机
CN211786857U (zh) 一种智能设备和腕带设备
CN112398499B (zh) 无线收发器、显示箱体和电路组件
CN100505564C (zh) 具有辅助显示部的移动通信终端
CN220368765U (zh) 一体式内外网闸
CN208590011U (zh) 移动终端及其显示模组、驱动芯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