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76207A - 设施监视装置以及设施监视方法 - Google Patents

设施监视装置以及设施监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76207A
CN109976207A CN201811541929.XA CN201811541929A CN109976207A CN 109976207 A CN109976207 A CN 109976207A CN 201811541929 A CN201811541929 A CN 201811541929A CN 109976207 A CN109976207 A CN 1099762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ssification
retention time
monitoring point
time
monito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4192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76207B (zh
Inventor
小菅博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zbi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zbi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zbil Corp filed Critical Azbil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99762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762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762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762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52Indication arrangements, e.g. display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04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 G05B19/042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using digital processors
    • G05B19/0426Programming the control sequence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04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 G05B19/042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using digital processors
    • G05B19/0428Safety, monitoring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3/00Testing or monitoring of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 G05B23/02Electric testing or monitoring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3/00Testing or monitoring of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 G05B23/02Electric testing or monitoring
    • G05B23/0205Electric testing or monitoring by means of a monitoring system capable of detecting and responding to faults
    • G05B23/0218Electric testing or monitoring by means of a monitoring system capable of detecting and responding to faults characterised by the fault detection method dealing with either existing or incipient faults
    • G05B23/0221Preprocessing measurements, e.g. data collection rate adjustment; Standardization of measurements; Time series or signal analysis, e.g. frequency analysis or wavelets; Trustworthiness of measurements; Indexes therefor; Measurements using easily measured parameters to estimate parameters difficult to measure; Virtual sensor creation; De-noising; Sensor fusion; Unconventional preprocessing inherently present in specific fault detection methods like PCA-based method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3/00Testing or monitoring of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 G05B23/02Electric testing or monitoring
    • G05B23/0205Electric testing or monitoring by means of a monitoring system capable of detecting and responding to faults
    • G05B23/0259Electric testing or monitoring by means of a monitoring system capable of detecting and responding to fault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sponse to fault detection
    • G05B23/0264Control of logging system, e.g. decision on which data to store; time-stamping measurement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3/00Testing or monitoring of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 G05B23/02Electric testing or monitoring
    • G05B23/0205Electric testing or monitoring by means of a monitoring system capable of detecting and responding to faults
    • G05B23/0259Electric testing or monitoring by means of a monitoring system capable of detecting and responding to fault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sponse to fault detection
    • G05B23/0267Fault communication, e.g. human machine interface [HMI]
    • G05B23/0272Presentation of monitored results, e.g. selection of status reports to be displayed; Filtering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23/00Control of temperature
    • G05D23/19Control of tempera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8B21/18Status alarm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20Pc systems
    • G05B2219/24Pc safety
    • G05B2219/24024Safety, surveillan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Marketing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省去警报输出之前的无用的保留时间、迅速输出警报的设施监视装置。设施监视装置具备:点信息采集部,采集监视点信息;状态判定部,根据监视点信息来判定是否满足多种保留时间中的任一种的产生条件;类别分类部,对与产生条件对应的保留时间进行分类;第1类别计数部,每当产生属于第1类别的保留时间时都开始该保留时间的经过时间的计数;第2类别计数部,在属于第1类别的所有种类的保留时间期满后每当产生属于第2类别的保留时间时,都开始该保留时间的经过时间的计数;异常检测部,根据监视点信息来检测异常的发生;以及警报输出控制部,在异常检测部检测到异常的情况下,在属于第2类别的所有种类的保留时间期满后输出警报。

Description

设施监视装置以及设施监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设施内的各种控制设备等进行监视或控制的设施监视装置以及设施监视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在设施监视装置所实施的各种监视功能中,在成为监视对象的设备等的运转开始后,在检测异常等而输出警报之前的期间内会设置各种保留时间。
例如,在空调控制系统中,已知有如下技术:判定空调机的运转开始后经过时间是否已超过警报保留时间,在运转开始后经过时间未超过警报保留时间的期间内不输出警报(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
此外,管理者等也可以在从成为监视对象的设备等的运转开始起直到输出警报为止的期间内设定多种保留时间。
例如,管理者等可以在设施监视装置中设定如下保留时间:设定了设备等的运转开始起的规定时间的保留时间(以下称为“联锁保留时间”);设定了设备等的运转开始后进行了设定值变更的情况下、从进行该设定值变更起的规定时间的保留时间(以下称为“设定值变更保留时间”);以及,设定了设备等的状态满足警报输出条件起的规定时间的保留时间(以下称为“警报输出保留时间”)。
联锁保留时间及设定值变更保留时间被设定为无须使监视功能有效的规定时间。
警报输出保留时间被设定为在使监视功能有效后、从监视对象设备等的状态变为满足警报输出条件的状态起无须输出警报的规定时间。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3-20495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如上所述,在设施监视装置中,可以在从设备等的运转开始起直到检测设备等的异常等而输出警报为止的期间内设置多种保留时间。
但是,以往,在设置有多种保留时间的情况下,当同时产生对该多种保留时间进行计数的条件时,是按照产生的顺序来开始对该多种保留时间进行计数。
即,在某一保留时间内产生了对别的保留时间进行计数的条件的情况下,在先产生的保留时间内保留监视功能的动作或者警报的输出,在先产生的保留时间过去后,开始后产生的别的保留时间的计数,进而将监视功能的动作或者警报的输出保留该别的保留时间的程度。
结果,在后产生的保留时间的计数开始之前产生等待时间,在已变成必须输出警报的条件时,在警报的输出之前会无用地浪费时间,从而存在警报的输出延迟这一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问题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从监视对象的运转开始起直到检测该监视对象的异常等而输出警报为止的期间内设定有多种保留时间的情况下、能够省去警报输出之前的无用的保留时间从而迅速输出警报的设施监视装置。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所涉及的设施监视装置对设施内设置的1个以上的监视点进行监视,该设施监视装置具备:点信息采集部,针对每一监视点而采集与监视点的状态相关的监视点信息;状态判定部,根据点信息采集部采集到的监视点信息,针对每一监视点而判定该监视点的状态是否满足对该监视点设定的多种保留时间中的任一种的产生条件;类别分类部,在状态判定部判定满足产生条件的情况下,将与该产生条件相对应的保留时间分类为第1类别或第2类别;第1类别计数部,针对每一监视点,每当产生属于类别分类部分类出的第1类别的1种或多种保留时间时,都开始该保留时间的经过时间的计数;第2类别计数部,针对每一监视点,在第1类别计数部已将属于第1类别的所有种类的保留时间的经过时间计数到期满为止后,每当产生属于类别分类部分类出的第2类别的1种或多种保留时间时,都开始该保留时间的经过时间的计数;异常检测部,根据点信息采集部采集到的监视点信息,针对每一监视点而检测异常的发生;以及警报输出控制部,在异常检测部检测到异常的情况下,在第2类别计数部已将对检测到异常的监视点设定的属于第2类别的所有种类的保留时间的经过时间计数到期满为止后,输出警报。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从监视对象的运转开始起直到检测该监视对象的异常等而输出警报为止的期间内设定有多种保留时间的情况下,能够省去警报输出之前的无用的保留时间从而迅速输出警报。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设施监视装置的构成例的图。
图2为表示实施方式1中点信息存储部所存储的监视点信息的一例的图。
图3为说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设施监视装置的动作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4为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中类别分类部使之暂时存储的分类后保留时间信息的内容的一例的图。
图5为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中第1类别计数部赋予了经过时间的分类后保留时间信息的内容的一例的图。
图6为表示实施方式1中点信息存储部中存储的监视点信息的一例的图。
图7为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中类别分类部使之暂时存储的分类后保留时间信息的内容的另一例的图。
图8为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中第1类别计数部赋予了经过时间的分类后保留时间信息的内容的另一例的图。
图9为表示实施方式1中点信息存储部中存储的监视点信息的另一例的图。
图10为表示实施方式1中点信息存储部中存储的监视点信息的又一例的图。
图11为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中类别分类部使之暂时存储的分类后保留时间信息的内容的又一例的图。
图12为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中第2类别计数部赋予了经过时间的分类后保留时间信息的内容的一例的图。
图13为用于说明以往的设施监视装置中多种保留时间的计数方法的一例的图。
图14为用于说明与图13所示的状况相同的状况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设施监视装置中的多种保留时间的计数方法的一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一边参考附图,一边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为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设施监视装置1的构成例的图。
设施监视装置1对设施内的1个以上的设备或者设施内设置的1个以上的控制设备(图示省略)等进行监视。
以下,将成为设施监视装置1的监视对象的设施内的设备或者设施内设置的控制设备等称为监视点。
设施监视装置1的动作通过基于软件的、使用CPU的程序处理加以执行。
如图1所示,设施监视装置1具备点信息采集部11、点信息存储部12、状态判定部13、类别分类部14、计数部15、异常检测部16及警报输出控制部17。
计数部15具有第1类别计数部151和第2类别计数部152。
点信息采集部11针对每一监视点、以预先决定的周期采集与监视点相关的监视点信息。监视点信息中至少包含监视点、监视点信息的采集日期时间以及与监视点的状态相关的信息。
点信息采集部11将采集到的监视点信息存储至点信息存储部12并输出至状态判定部13。
点信息存储部12存储点信息采集部11采集到的监视点信息。点信息存储部12例如针对每一监视点而按时间序列存储监视点信息。
图2为表示实施方式1中点信息存储部12所存储的监视点信息的一例的图。
如图2所示,点信息存储部12存储监视点信息,该监视点信息至少将监视点、监视点信息的采集日期时间以及与监视点的状态相关的信息关联而得。
再者,在实施方式1中,如图1所示,点信息存储部12是配备在设施监视装置1中,但并不限于此,点信息存储部12也可配备在设施监视装置1的外部的、设施监视装置1能够参考的地方。
状态判定部13根据点信息采集部11采集到的监视点信息,针对每一监视点而判定监视点的状态是否满足对监视点预先设定的多种保留时间中的任一种的产生条件。具体而言,若监视点的状态满足预先设定的保留时间的产生条件,则状态判定部13针对该监视点而判定需要与产生条件相对应的保留时间的计数。
管理者等预先在设施监视装置1中针对每一监视点而视需要设定有多种保留时间。
所谓多种保留时间,例如是“联锁保留时间”、“设定值变更保留时间”以及“警报输出保留时间”。
所谓“联锁保留时间”,是指设定了监视点变为规定状态起的规定时间的保留时间。所谓规定状态,例如可设为监视点为“ON(运转)”的状态,也可设为监视点为“OFF(停止)”的状态,可以酌情设定。
在实施方式1中,作为一例,“联锁保留时间”设为设定了监视点的状态变为“ON”起的规定时间的保留时间。
此外,在实施方式1中,所谓“设定值变更保留时间”,是指设定了例如在有设定温度的变更等对监视点设定的设定值的变更的情况下、进行该变更起的规定时间的保留时间。“设定值变更保留时间”的产生条件为“监视点的设定值有了变更”。
此外,在实施方式1中,所谓“警报输出保留时间”,是指设定了如下规定时间的保留时间:设施监视装置1中使针对监视点的监视功能有效后、监视点的状态满足警报输出条件而检测到异常起的规定时间。“警报输出保留时间”的产生条件为“异常检测部16(将于后文叙述)检测到异常”。
“联锁保留时间”及“设定值变更保留时间”设定为无须使监视功能有效的规定时间。例如,当监视点为空调机时,在从空调机的运转开始时间点起没经过太久的期间或者从设定温度被变更的时间点起没经过太久的期间内,显然控制对象空间的测量温度还未发生变化,从而无须使监视功能有效。通过设定有“联锁保留时间”及“设定值变更保留时间”,设施监视装置1能够防止无用地使监视功能动作等。
“警报输出保留时间”设定为使监视功能有效后、从异常检测部16检测到异常起无须输出警报的规定时间。例如,当监视点为空调机、针对控制对象空间的设定温度将阈值设定成29℃时,在测量温度暂时超过了29℃的情况下等,只要没变成持续超过阈值的温度,则有可能是误检测,从而无须输出警报。通过设定有“警报输出保留时间”,设施监视装置1能够防止误报等。
再者,当“联锁保留时间”及“设定值变更保留时间”过去时,设施监视装置1使针对相应监视点的监视功能有效。详情将于后文叙述。
管理者等预先在设施监视装置1中设定好上述那样的多种保留时间。
状态判定部13对判定满足保留时间的产生条件的监视点的信息赋予保留时间的种类的信息,并输出至类别分类部14。
在状态判定部13判定满足多种保留时间中的任一种的产生条件的情况下,类别分类部14针对与该产生条件相对应的保留时间,根据目的而按类别(第1类别或第2类别)进行分类。
所谓第1类别的保留时间,是指为了不使异常的发生的检测功能有效而设置的保留时间。因此,第1类别的保留时间是在使异常的发生的检测功能有效之前的期间内加以计数。
所谓第2类别的保留时间,是指为了在检测到针对监视点的异常的发生的情况下对警报的输出进行保留而设置的保留时间,因此,第2类别的保留时间是在检测功能变成有效后加以计数。
例如,上述“联锁保留时间”及“设定值变更保留时间”属于第1类别,上述“警报输出保留时间”属于第2类别。
类别分类部14将与分类后的结果相关的信息作为分类后保留时间信息而进行暂时存储。分类后保留时间信息包含监视点的信息、确定保留时间的种类的信息、确定保留时间的类别的信息、保留时间的开始时刻、保留时间的期满时刻的信息。保留时间的开始时刻是状态判定部13判定满足多种保留时间中的任一种的产生条件的时刻,类别分类部14从状态判定部13获取该保留时间的开始时刻的信息即可。保留时间的期满时刻是从保留时间的开始时刻起经过了预先设定的保留时间程度的时刻,类别分类部14根据保留时间的开始时刻来算出该保留时间的期满时刻即可。
类别分类部14使分类后保留时间信息暂时存储至例如分类后保留时间信息存储部(图示省略)或者自身的闲置空间等设施监视装置1能够参考的地方即可。
在状态判定部13判定满足多种保留时间中的任一种的产生条件的情况下,计数部15针对每一监视点对与产生条件相对应的保留时间的经过时间进行计数。这时,对于属于类别分类部14进行分类而得的同一类别的保留时间组,计数部15以并行方式对经过时间进行计数,对于属于别的类别的保留时间组,计数部15以串行方式对经过时间进行计数。具体而言,对于属于第1类别的保留时间组,每当产生这一类别的保留时间时,计数部15都开始保留时间的经过时间的计数,对于属于第2类别的保留时间组,计数部15在将属于第1类别的保留时间组的经过时间计数到期满为止后、开始第2类别的保留时间的经过时间的计数。
计数部15的第1类别计数部151针对每一监视点,每当产生属于类别分类部14分类出的第1类别的1种或多种保留时间时,都开始该保留时间的经过时间的计数。
第1类别计数部151根据类别分类部14使之暂时存储中的分类后保留时间信息、对从保留时间的开始时刻起到当前为止的经过时间进行计数。对于属于第1类别的保留时间,在先产生的保留时间期满之前产生了别的保留时间的情况下,第1类别计数部151以并行方式对先产生的保留时间的持续时间和后产生的别的保留时间的持续时间进行计数。或者,第1类别计数部151也可对属于第1类别的多种保留时间中的持续时间最长的保留时间的到当前为止的经过时间进行计数。
第1类别计数部151对类别分类部14使之暂时存储中的分类后保留时间信息赋予计数得到的保留时间的经过时间的信息。
计数部15的第2类别计数部152针对每一监视点,在第1类别计数部151已将属于第1类别的所有种类的保留时间的经过时间计数到期满为止后,每当产生属于类别分类部14分类出的第2类别的1种或多种保留时间时,都开始该保留时间的经过时间的计数。即,属于第2类别的保留时间在属于第1类别的所有种类的保留时间期满之前不开始计数。
第2类别计数部152根据类别分类部14使之暂时存储中的分类后保留时间信息、对从保留时间的开始时刻起到当前为止的经过时间进行计数。对于属于第2类别的保留时间,在先产生的保留时间期满之前产生了别的保留时间的情况下,第2类别计数部152以并行方式对先产生的保留时间的持续时间和后产生的别的保留时间的持续时间进行计数。或者,第2类别计数部152也可对属于第2类别的多种保留时间中的持续时间最长的保留时间的到当前为止的经过时间进行计数。
第2类别计数部152对类别分类部14使之暂时存储中的分类后保留时间信息赋予计数得到的保留时间的经过时间的信息。
在监视功能有效的情况下,异常检测部16根据点信息采集部11采集到的监视点信息,针对每一监视点而检测该监视点中的异常的发生。具体而言,在基于监视点信息的监视点的状态满足警报输出条件的情况下,异常检测部16判断该监视点发生了异常。
再者,预先由管理者等针对每一监视点而设定有警报输出条件。
在检测到异常的发生的情况下,异常检测部16将异常发生信息输出至警报输出控制部17(将于后文叙述)。异常发生信息包含监视点以及发生了异常这一内容的信息。异常发生信息也可包含错误代码等表示发生了何种异常的信息。
在异常检测部16检测到异常而输出了异常发生信息的情况下,在第2类别计数部152已将对检测到异常的监视点设定的属于第2类别的所有种类的保留时间的经过时间计数到期满为止后,警报输出控制部17使输出装置(图示省略)输出警报。
所谓输出装置,例如为扬声器、显示器等。例如,在输出装置为扬声器的情况下,警报输出控制部17使扬声器输出警报音。此外,例如,在输出装置为显示器的情况下,警报输出控制部17使显示器显示警报信息。
再者,输出装置可配备在设施监视装置1中,也可配备在设施监视装置1的外部的、设施监视装置1能够参考的地方。
接着,对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设施监视装置1的动作进行说明。
再者,作为前提,在实施方式1中,管理者等预先针对监视点A而在设施监视装置1中设定有上述的“联锁保留时间”、“设定值变更保留时间”以及“警报输出保留时间”这3种保留时间作为多种保留时间。
在实施方式1中,对于监视点A,设定有联锁保留时间5分钟,该联锁保留时间的产生条件设为监视点A的电源变成ON。此外,对于监视点A,设定有设定值变更保留时间5分钟,该设定值变更保留时间的产生条件设为目前对监视点A设定的设定温度有了变更。此外,对于监视点A,设定有警报输出保留时间3分钟,该警报输出保留时间的产生条件设为异常检测部16在监视点A检测到异常。此外,与监视点A相关的警报输出条件设为测量温度超过了阈值。
此外,管理者等预先将监视点A的设定温度设定为27℃,将监视点A的设定温度的阈值设定为29℃,下面进行说明。
图3为说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设施监视装置1的动作的一例的流程图。
点信息采集部11针对每一监视点、以预先决定的周期采集监视点信息(步骤ST301),并使采集到的监视点信息存储至点信息存储部12中(步骤ST302)。
在实施方式1中,作为一例,点信息采集部11以1分钟周期采集监视点信息。
异常检测部16判定监视功能是否有效(步骤ST303)。
在步骤ST303中,在异常检测部16判定监视功能是有效的情况(步骤ST303的“是”的情况)下,进入至步骤ST304。
在步骤ST303中,在异常检测部16判定监视功能不是有效的情况(步骤ST303的“否”的情况)下,进入至步骤ST305。
监视功能在由控制部(图1中省略了图示)设定为有效之前是无效的。控制部在属于第1类别的保留时间全部期满的时间点使监视功能有效(详情将于后文叙述)。此处,由于控制部尚未将监视功能设定为有效,因此,异常检测部16判定监视功能不是有效的,从而进入至步骤ST305。步骤ST304的动作将于后文叙述。
状态判定部13根据点信息采集部11采集到的监视点信息,针对每一监视点而判定监视点的状态是否满足对监视点预先设定的多种保留时间中的任一种的产生条件(步骤ST305)。具体而言,状态判定部13判定监视点的状态是否满足“联锁保留时间”、“设定值变更保留时间”以及“警报输出保留时间”的产生条件。
在步骤ST305中,在状态判定部13判定不满足预先设定的多种保留时间中的任一种的产生条件的情况(步骤ST305的“否”的情况)下,返回至步骤ST301。
在步骤ST305中,在状态判定部13判定满足预先设定的多种保留时间中的任一种的产生条件的情况(步骤ST305的“是”的情况)下,状态判定部13对判定为满足保留时间的产生条件的监视点的信息赋予保留时间的种类的信息,并输出至类别分类部14。
此处,例如,点信息采集部11于2018/1/15 9:00从监视点A采集监视点信息,在点信息存储部12中存储了图2所示那样的监视点信息。
在该情况下,对于监视点A,从“OFF”的状态变为“ON”的状态,从而满足“联锁保留时间”的产生条件。
因此,状态判定部13针对监视点A而判定需要“联锁保留时间”的计数,对监视点A的信息赋予“联锁保留时间”的信息并输出至类别分类部14。
在步骤ST305中状态判定部13判定满足多种保留时间中的任一种的产生条件的情况下,类别分类部14针对与该产生条件相对应的保留时间、根据目的而按类别(第1类别或第2类别)进行分类(步骤ST306)。
此处,类别分类部14针对监视点A的“联锁保留时间”而分类为第1类别。
继而,类别分类部14使分类后保留时间信息进行暂时存储。具体而言,此处是,使包含监视点(监视点A)的信息、保留时间的种类(联锁保留时间)、保留时间的类别(第1类别)、保留时间的开始时刻“2018/1/15 9:00”以及保留时间的期满时刻“2018/1/159:05”的信息的分类后保留时间信息进行暂时存储(参考图4)。
再者,类别分类部14将判定为满足“联锁保留时间”的产生条件的时刻例如作为相应监视点A的采集时刻,并设定为保留时间的开始时刻。
计数部15判定步骤ST306中类别分类部14分类出的保留时间的类别是否为第1类别(步骤ST307)。
在步骤ST307中,在计数部15判定不是第1类别的情况(步骤ST307的“否”的情况)下,进入至步骤ST311。
在步骤ST307中,在计数部15判定是第1类别的情况(步骤ST307的“是”的情况)下,第1类别计数部151针对每一监视点对属于类别分类部14分类出的第1类别的保留时间的经过时间进行计数(步骤ST308)。
在该时间点,如图4所示,在分类后保留时间信息中,属于第1类别的保留时间只有与监视点A相关的“联锁保留时间”。
因此,第1类别计数部151针对监视点A的“联锁保留时间”对从开始时刻起到当前为止的经过时间进行计数。
第1类别计数部151对类别分类部14使之暂时存储中的分类后保留时间信息赋予计数得到的保留时间的经过时间的信息(参考图5)。
控制部针对每一监视点而判定第1类别计数部151是否已将属于第1类别的所有种类的保留时间的经过时间计数到期满为止(步骤ST309)。
在步骤ST309中,在控制部判定第1类别计数部151已将属于第1类别的所有种类的保留时间的经过时间计数到期满为止的情况(步骤ST309的“是”的情况)下,进入至步骤ST310。
在步骤ST309中,在控制部判定第1类别计数部151尚未将属于第1类别的所有种类的保留时间的经过时间计数到期满为止的情况(步骤ST309的“否”的情况)下,返回至步骤ST301。
此处,若将当前时刻设为2018/1/15 9:00,则第1类别计数部151尚未将属于第1类别的“联锁保留时间”的经过时间计数到期满为止,因此返回至步骤ST301。
即,在设施监视装置1中,在属于第1类别的所有保留时间未期满的期间内,不使监视功能有效。
当返回至步骤ST301时,重复之后的处理。
此处,于2018/1/15 9:03,监视点A的设定温度从27℃变更成28℃。
在该情况下,在步骤ST301中,点信息采集部11采集2018/1/15 9:03的监视点信息(步骤ST301),并使采集到的监视点信息存储至点信息存储部12(步骤ST302),在点信息存储部12中存储例如图6所示那样的监视点信息。
由于监视功能不是有效的(步骤ST303的“否”的情况),因此进入至步骤ST305,在步骤ST305中,状态判定部13针对监视点A而判定满足“设定值变更保留时间”的产生条件(步骤ST305的“是”的情况),从而对判定满足“设定值变更保留时间”的产生条件的监视点A的信息赋予保留时间的种类的信息,并输出至类别分类部14。
类别分类部14针对步骤ST305中状态判定部13判定满足产生条件的保留时间、根据目的而按类别(第1类别或第2类别)进行分类(步骤ST306)。
此处,类别分类部14针对监视点A的“设定值变更保留时间”而分类为第1类别。
继而,类别分类部14使图7所示那样的分类后保留时间信息进行暂时存储。由于分类后保留时间信息中已存储有“联锁保留时间”的信息,因此,类别分类部14像图7所示那样对“联锁保留时间”的信息追加“设定值变更保留时间”的信息。再者,对于“联锁保留时间”,已开始持续时间的计数,但图7中省略了赋予给“联锁保留时间”的经过时间的信息的记载。
“设定值变更保留时间”为第1类别(步骤ST307的“是”的情况),因此进入至步骤ST308,第1类别计数部151针对每一监视点对属于类别分类部14分类出的第1类别的保留时间的经过时间进行计数。
继而,第1类别计数部151对类别分类部14使之暂时存储中的分类后保留时间信息赋予计数得到的保留时间的经过时间的信息(参考图8)。
在2018/1/15 9:03的时间点,对于监视点A,属于第1类别的保留时间中包含“联锁保留时间”和“设定值变更保留时间”,“联锁保留时间”尚未期满。
因此,第1类别计数部151以并行方式对“联锁保留时间”及“设定值变更保留时间”这2种保留时间的经过时间进行计数。继而,如图8所示,对分类后保留时间信息分别赋予“联锁保留时间”及“设定值变更保留时间”的经过时间。
控制部针对每一监视点而判定第1类别计数部151是否已将属于第1类别的所有种类的保留时间的经过时间计数到期满为止(步骤ST309)。
此处,若将当前时刻设为2018/1/15 9:03,则第1类别计数部151尚未将属于第1类别的“联锁保留时间”及“设定值变更保留时间”的经过时间计数到期满为止(步骤ST309的“否”的情况),因此返回至步骤ST301。
即,在设施监视装置1中,尚不使针对监视点A的监视功能有效。
当返回至步骤ST301时,重复之后的处理。
此处,其后,在对监视点A不进行设定温度的变更等设定值的变更的状态下到达2018/1/15 9:08。
在该情况下,在步骤ST309中,控制部判定第1类别计数部151已将属于第1类别的所有种类的保留时间的经过时间计数到期满为止(步骤ST309的“是”的情况),从而进入至步骤ST310。
继而,控制部使针对监视点A的监视功能有效(步骤ST310)。具体而言,控制部针对监视点A而使测量温度是否未超过29℃的监视功能有效。继而,返回至步骤ST301。
再者,这时,控制部对于第1类别计数部151使之暂时存储中的分类后保留时间信息进行删除。
再者,步骤ST301~步骤ST308的具体动作已进行过说明,因此予以省略,但在步骤ST302中,点信息存储部12中存储的是图9所示那样的监视点信息。
返回至步骤ST301,点信息采集部11采集2018/1/15 9:09的监视点信息,并存储至点信息存储部12(步骤ST302)。此时,监视点A的设定温度及测量温度均为28℃。
由于已通过控制部将监视功能设定成有效(步骤ST303的“是”的情况),因此进入至步骤ST304,异常检测部16根据步骤ST301、步骤ST302中点信息采集部11采集并存储到点信息存储部12中的监视点信息,针对每一监视点而判断是否检测到异常(步骤ST304)。
此处,由于监视点A的测量温度为28℃,未超过阈值29℃,因此,监视点A的状态不满足警报输出条件。因此,异常检测部16判断监视点A未发生异常(步骤ST304的“否”的情况)。
对于相应监视点,只要已通过计数部15开始异常输出保留时间的计数,异常检测部16便将与该异常输出保留时间相关的信息重置(步骤ST314),并返回至步骤ST301。
其后,对于监视点A,测量温度于2018/1/15 9:10变成30℃。
在步骤ST302中,点信息存储部12中存储的是图10所示那样的监视点信息。
由于已通过控制部将监视功能设定成有效(步骤ST303的“是”的情况),因此进入至步骤ST304,异常检测部16根据步骤ST301、步骤ST302中点信息采集部11采集到的监视点信息、针对每一监视点而判断是否检测到异常(步骤ST304)。
此处,由于监视点A的测量温度为30℃,已超过阈值29℃,因此监视点A的状态满足警报输出条件。因此,异常检测部16判断监视点A发生了异常(步骤ST304的“是”的情况)。继而,异常检测部16将异常发生信息输出至警报输出控制部17,并进入至步骤ST305。
在步骤ST305中,状态判定部13判定满足“警报输出保留时间”的产生条件(步骤ST305的“是”的情况),对监视点A的信息赋予“警报输出保留时间”的信息并输出至类别分类部14。
类别分类部14针对步骤ST305中状态判定部13判定为满足了产生条件的保留时间、根据目的而按类别进行分类(步骤ST306)。
此处,类别分类部14针对监视点A的“警报输出保留时间”而分类为第2类别。
继而,类别分类部14使图11所示那样的分类后保留时间信息进行暂时存储。
由于“警报输出保留时间”为第2类别(步骤ST307的“否”的情况),所以进入至步骤ST311,第2类别计数部152针对每一监视点对属于类别分类部14分类出的第2类别的保留时间的经过时间进行计数。
继而,第2类别计数部152对类别分类部14使之暂时存储中的分类后保留时间信息赋予计数得到的保留时间的经过时间的信息(参考图12)。
在该时间点,对于监视点A,属于第2类别的保留时间中包含“警报输出保留时间”。
控制部针对每一监视点而判定第2类别计数部152是否已将属于第2类别的所有种类的保留时间的经过时间计数到期满为止(步骤ST312)。
在步骤ST312中,在控制部判定第2类别计数部152已将属于第2类别的所有种类的保留时间的经过时间计数到期满为止的情况(步骤ST312的“是”的情况)下,进入至步骤ST313。
在步骤ST312中,在控制部判定第2类别计数部152尚未将属于第2类别的所有种类的保留时间的经过时间计数到期满为止的情况(步骤ST312的“否”的情况)下,返回至步骤ST301。
在当前时刻2018/1/15 9:10的时间点,第2类别计数部152尚未将属于第2类别的“警报输出保留时间”的经过时间计数到期满为止,因此返回至步骤ST301。
即,在设施监视装置1中,虽然已检测到监视点A的异常,但保留警报的输出,不输出警报。
当返回至步骤ST301时,重复之后的处理。
此处,其后,对于监视点A,测量温度30℃的状态持续3分钟而到达2018/1/15 9:13。
在该情况下,在步骤ST313中,控制部判定第2类别计数部152已将属于第2类别的所有种类的保留时间的经过时间计数到期满为止(步骤ST312的“是”的情况),从而将需要警报输出这一信息输出至警报输出控制部17,并进入至步骤ST313。
再者,步骤ST301~步骤ST307、步骤ST311的具体动作已进行过说明,因此予以省略。
警报输出控制部17使输出装置输出警报(步骤ST313)。
再者,这时,控制部对于第2类别计数部152使之暂时存储中的分类后保留时间信息进行删除。
如上所述,在设施监视装置1中,在由管理者等预先设定有多种保留时间的情况下,类别分类部14根据保留时间的目的进行保留时间的类别的分类,对于属于相同类别的保留时间,计数部15在不等待先满足产生条件而开始了经过时间的计数的保留时间期满的情况下而开始后满足产生条件的别的保留时间的经过时间的计数。
由此,属于相同类别的多种保留时间内不会产生等待,结果,能够省去警报输出之前的无用的保留时间。
再者,在上述的动作说明中,为了简化说明,监视点仅设为监视点A,但上述动作是针对每一监视点进行。
以往,设定多种属于相同类别的保留时间,在先满足产生条件的保留时间期满之前,即便产生了后满足产生条件的别的保留时间,在先产生的保留时间期满之前也不会开始后产生的别的保留时间的经过时间的计数。
此处,图13为用于说明以往的设施监视装置中多种保留时间的计数方法的一例的图。
此外,图14为用于说明与图13所示的状况相同的状况下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设施监视装置1中的多种保留时间的计数方法的一例的图。
图13、图14展示的是将监视点设为空调机、设施监视装置检测到空调机的异常而输出警报的情况下的各保留时间的计数方法的一例。
此外,在设施监视装置中预先设定有“联锁保留时间”、“设定值变更保留时间”以及“警报输出保留时间”这3种保留时间。“联锁保留时间”的产生条件设为空调机被设为ON,“设定值变更保留时间”的产生条件设为空调机的设定温度的设定值发生了变更,“警报输出保留时间”的产生条件设为温度测定对象空间的温度的测量值超过阈值而检测到异常。
在以往的设施监视装置中,例如,当在图13所示的时间点T0空调机的电源被设为ON时,开始“联锁保留时间”的计数。其后,在该“联锁保留时间”期满之前,在时间点T1进行了空调机的设定温度设定值变更。在该情况下,虽然满足“设定值变更保留时间”的产生条件,但如图13所示,在“联锁保留时间”期满之前,“设定值变更保留时间”的计数处于等待状态。
进而,即便空调机的温度的测量值在时间点T2超过阈值等满足了警报输出条件,在“设定值变更保留时间”继“联锁保留时间”之后期满之前,“警报输出保留时间”的计数也处于等待状态。继而,在经过了“警报输出保留时间”的时间点T3输出警报。
相对于此,在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设施监视装置1中,如图14所示,“联锁保留时间”和“设定值变更保留时间”以并行方式进行经过时间的计数。
即,即便“联锁保留时间”还未期满,只要进行了空调机的温度的设定值变更而满足“设定值变更保留时间”的产生条件,就会开始“设定值变更保留时间”的计数,即,在时间点T1开始“设定值变更保留时间”的计数。由此,能够缩短“设定值变更保留时间”期满后使监视功能有效之前的时间。
结果,“警报输出保留时间”能够开始计数的时刻也提前,能将警报输出之前的时间缩短到时间点T3'。
在以上的实施方式1中,类别分类部14是根据是为了不使异常的发生的检测功能有效而设置的保留时间还是为了保留警报的输出而设置的保留时间来进行第1类别或第2类别这2种分类。但这只是一例,类别分类部14也可以进行3种以上的类别的分类。
此外,类别分类部14在进行多个类别的分类时,只要以每当满足保留时间的产生条件时都开始计数而能以并行方式进行持续时间的计数的1个以上的保留时间成为相同类别、无法以并行方式进行持续时间的计数的保留时间成为别的类别的方式进行保留时间的分类即可。
此外,在由类别分类部14加以分类的保留时间的类别为3个以上的情况下,计数部15在属于某一类别的所有保留时间期满之后开始区别于该某一类别的别的类别的保留时间的计数。对于属于各类别的保留时间,关于从哪一类别开始计数的顺序,酌情设定好优先顺序。
如上所述,根据实施方式1,设施监视装置1构成为具备:点信息采集部11,针对每一监视点而采集与监视点的状态相关的监视点信息;状态判定部13,根据点信息采集部11采集到的监视点信息,针对每一监视点而判定该监视点的状态是否满足对该监视点设定的多种保留时间中的任一种的产生条件;类别分类部14,在状态判定部13判定满足产生条件的情况下,将与该产生条件相对应的保留时间分类为第1类别或第2类别;第1类别计数部151,针对每一监视点,每当产生属于类别分类部14分类出的第1类别的1种或多种保留时间时,都开始该保留时间的经过时间的计数;第2类别计数部152,针对每一监视点,在第1类别计数部151已将属于第1类别的所有种类的保留时间的经过时间计数到期满为止后,每当产生属于类别分类部14分类出的第2类别的1种或多种保留时间时,都开始该保留时间的经过时间的计数;异常检测部16,根据点信息采集部11采集到的监视点信息,针对每一监视点而检测异常的发生;以及警报输出控制部17,在异常检测部16检测到异常的情况下,在第2类别计数部152已将对检测到异常的监视点设定的属于第2类别的所有种类的保留时间的经过时间计数到期满为止后,输出警报。由此,在从监视对象的运转开始起到检测该监视对象的异常等而输出警报为止的期间内设定有多种保留时间的情况下,能够省去警报输出之前的无用的保留时间、迅速输出警报。
此外,本申请发明可以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进行实施方式的任意构成要素的变形或者实施方式的任意构成要素的省略。
符号说明
1 设施监视装置
11 点信息采集部
12 点信息存储部
13 状态判定部
14 类别分类部
15 计数部
16 异常检测部
17 警报输出控制部
151 第1类别计数部
152 第2类别计数部。

Claims (3)

1.一种设施监视装置,其对设施内设置的1个以上的监视点进行监视,该设施监视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点信息采集部,针对每一所述监视点而采集与所述监视点的状态相关的监视点信息;
状态判定部,根据所述点信息采集部采集到的监视点信息,针对每一所述监视点而判定该监视点的状态是否满足对该监视点设定的多种保留时间中的任一种的产生条件;
类别分类部,在所述状态判定部判定满足所述产生条件的情况下,将与该产生条件相对应的保留时间分类为第1类别或第2类别;
第1类别计数部,针对每一所述监视点,每当产生属于所述类别分类部分类出的第1类别的1种或多种保留时间时,都开始该保留时间的经过时间的计数;
第2类别计数部,针对每一所述监视点,在所述第1类别计数部已将属于所述第1类别的所有种类的保留时间的经过时间计数到期满为止后,每当产生属于所述类别分类部分类出的第2类别的1种或多种保留时间时,都开始该保留时间的经过时间的计数;
异常检测部,根据所述点信息采集部采集到的监视点信息,针对每一所述监视点而检测异常的发生;以及
警报输出控制部,在所述异常检测部检测到所述异常的情况下,在所述第2类别计数部已将对检测到所述异常的监视点设定的属于所述第2类别的所有种类的保留时间的经过时间计数到期满为止后,输出警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施监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类别分类部根据是为了不使针对所述监视点的所述异常的发生的检测功能有效而设置的保留时间、还是为了在检测到针对所述监视点的所述异常的发生的情况下保留所述警报的输出而设置的保留时间,来进行与所述产生条件相对应的保留时间的分类。
3.一种设施监视方法,其对设施内设置的1个以上的监视点进行监视,该设施监视方法的特征在于,具备如下步骤:
点信息采集部针对每一所述监视点而采集与所述监视点的状态相关的监视点信息;
状态判定部根据所述点信息采集部采集到的监视点信息,针对每一所述监视点而判定该监视点的状态是否满足对该监视点设定的多种保留时间中的任一种的产生条件;
在所述状态判定部判定满足所述产生条件的情况下,类别分类部针对与该产生条件相对应的保留时间、根据目的而分类为第1类别或第2类别;
第1类别计数部针对每一所述监视点,每当产生属于所述类别分类部分类出的第1类别的1种或多种保留时间时,都对该保留时间的经过时间进行计数;
第2类别计数部针对每一所述监视点,在所述第1类别计数部已将属于所述第1类别的所有种类的保留时间的经过时间计数到期满为止后,每当产生属于所述类别分类部分类出的第2类别的1种或多种保留时间时,都对该保留时间的经过时间进行计数;
异常检测部根据所述点信息采集部采集到的监视点信息、针对每一所述监视点而检测异常的发生;以及
在所述异常检测部检测到所述异常的情况下,在所述第2类别计数部已将对检测到所述异常的监视点设定的属于所述第2类别的所有种类的保留时间的经过时间计数到期满为止后,警报输出控制部输出警报。
CN201811541929.XA 2017-12-28 2018-12-17 设施监视装置以及设施监视方法 Active CN10997620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54535 2017-12-28
JP2017254535A JP7068819B2 (ja) 2017-12-28 2017-12-28 施設監視装置および施設監視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76207A true CN109976207A (zh) 2019-07-05
CN109976207B CN109976207B (zh) 2022-04-05

Family

ID=670762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41929.XA Active CN109976207B (zh) 2017-12-28 2018-12-17 设施监视装置以及设施监视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7068819B2 (zh)
KR (1) KR102151625B1 (zh)
CN (1) CN10997620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67516A (zh) * 2020-01-30 2021-08-17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警报输出定时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记录介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09373A (zh) * 2007-09-27 2010-08-18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设备监视装置及远程监视系统
JP2013190146A (ja) * 2012-03-13 2013-09-26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空調システム
JP2013204958A (ja) * 2012-03-29 2013-10-07 Azbil Corp 空調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空調制御方法
CN103930789A (zh) * 2011-09-16 2014-07-16 高电压局部放电有限公司 用于远程监视电气设备中的局部放电的设备和方法
CN104020727A (zh) * 2013-02-28 2014-09-03 阿自倍尔株式会社 监视装置以及控制系统
CN205928271U (zh) * 2016-05-19 2017-02-08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智能轴承磨削速度控制器
CN107024908A (zh) * 2017-03-07 2017-08-08 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 机床控制系统的生产和维护人机界面
CN107463527A (zh) * 2016-06-02 2017-12-12 阿自倍尔株式会社 设施管理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7326A (ja) * 1997-06-13 1999-01-12 Omron Corp 温度調節装置
JP2016038651A (ja) * 2014-08-06 2016-03-22 アズビル株式会社 温度調節計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09373A (zh) * 2007-09-27 2010-08-18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设备监视装置及远程监视系统
CN103930789A (zh) * 2011-09-16 2014-07-16 高电压局部放电有限公司 用于远程监视电气设备中的局部放电的设备和方法
JP2013190146A (ja) * 2012-03-13 2013-09-26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空調システム
JP2013204958A (ja) * 2012-03-29 2013-10-07 Azbil Corp 空調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空調制御方法
CN104020727A (zh) * 2013-02-28 2014-09-03 阿自倍尔株式会社 监视装置以及控制系统
CN205928271U (zh) * 2016-05-19 2017-02-08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智能轴承磨削速度控制器
CN107463527A (zh) * 2016-06-02 2017-12-12 阿自倍尔株式会社 设施管理装置
CN107024908A (zh) * 2017-03-07 2017-08-08 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 机床控制系统的生产和维护人机界面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67516A (zh) * 2020-01-30 2021-08-17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警报输出定时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记录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9120441A (ja) 2019-07-22
CN109976207B (zh) 2022-04-05
JP7068819B2 (ja) 2022-05-17
KR20190080752A (ko) 2019-07-08
KR102151625B1 (ko) 2020-09-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32443B (zh) 異常資料的重要度判定裝置以及異常資料的重要度判定方法
CN111949941B (zh) 一种设备故障检测方法、系统、装置和存储介质
JP2010277199A (ja) 生産システムの設備診断装置および設備診断方法、並びに設備診断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これを記録した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US11029674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CN107263830B (zh) 成形系统
Liao et al. Preliminary study on fault diagnosis and intelligent learning of 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 (FDM) 3D printer
CN109976207A (zh) 设施监视装置以及设施监视方法
CN105702595A (zh) 晶圆的良率判断方法以及晶圆合格测试的多变量检测方法
JP7158624B2 (ja) 異常検知装置
CN115903650A (zh) 一种用于plc信号分布式采集的方法及系统
CN114227701B (zh) 一种基于生产数据的机器人故障预测方法
US20230297095A1 (en) Monitor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anomalies
Luca et al. Anomaly detection using the Poisson process limit for extremes
Xie et al. A study of economic design of control charts for cumulative count of conforming items
CN113810743A (zh) 一种直播间流量监控方法和装置
US20220413480A1 (en) Time series data processing method
WO2023209774A1 (ja) 異常診断方法、異常診断装置、および、異常診断プログラム
JP7442013B2 (ja) 診断装置、診断方法、半導体製造装置システム及び半導体装置製造システム
TWI740373B (zh) 經編機以及用於經編機的方法和系統
JP7396361B2 (ja) 異常判定装置及び異常判定方法
CN115665185A (zh) 一种车辆故障监控方法及装置
CN117313019B (zh) 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数据异常检测方法
TW202221506A (zh) 即時監控與故障預警系統
CN114975184A (zh) 半导体良率监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JPH0916438A (ja) 装置内監視方法および装置内監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