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72691A - 一种雨水综合利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雨水综合利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72691A
CN109972691A CN201910048722.7A CN201910048722A CN109972691A CN 109972691 A CN109972691 A CN 109972691A CN 201910048722 A CN201910048722 A CN 201910048722A CN 109972691 A CN109972691 A CN 1099726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column
water
water storage
waterproof cloth
water coll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4872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峙
梁骁
徐旭
张明胜
肖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Xu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Xu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91004872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72691A/zh
Publication of CN1099726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72691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1/00Stationary means for catching or killing insects
    • A01M1/22Killing insects by electric means
    • A01M1/223Killing insects by electric means by using electrocu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2Elements
    • C08K3/08Met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16Nitro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34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in the ring
    • C08K5/3467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in the ring having more than two nitrogen atoms in the ring
    • C08K5/3472Five-membered rings
    • C08K5/3475Five-membered rings condensed with carbocyclic ring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BINSTALLATIONS OR METHODS FOR OBTAINING, COLLECTING, OR DISTRIBUTING WATER
    • E03B1/00Methods or layout of installations for water supply
    • E03B1/04Methods or layout of installations for water supply for domestic or like local supply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BINSTALLATIONS OR METHODS FOR OBTAINING, COLLECTING, OR DISTRIBUTING WATER
    • E03B11/00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tanks for water supply
    • E03B11/02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tanks for water supply for domestic or like local water supply
    • E03B11/04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tanks for water supply for domestic or like local water supply without air regulators, i.e. without air inlet or outlet valves; water tanks provided with flexible wall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BINSTALLATIONS OR METHODS FOR OBTAINING, COLLECTING, OR DISTRIBUTING WATER
    • E03B3/00Methods or installations for obtaining or collecting drinking water or tap water
    • E03B3/02Methods or installations for obtaining or collecting drinking water or tap water from rain-wat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2Elements
    • C08K3/08Metals
    • C08K2003/0875Antimony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BINSTALLATIONS OR METHODS FOR OBTAINING, COLLECTING, OR DISTRIBUTING WATER
    • E03B1/00Methods or layout of installations for water supply
    • E03B1/04Methods or layout of installations for water supply for domestic or like local supply
    • E03B1/041Greywater supply systems
    • E03B2001/047Greywater supply systems using rainwat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08Rainwater harvesting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Insects & Arthropod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雨水综合利用装置,蓄水箱的上部设置有空心的支撑柱,支撑柱的下部连接有集水管和集水装置,集水缸上端开口,其下端固定套装在支撑柱的上部外侧,多孔固定柱为空心管状结构,表面设置有透水孔,多孔固定柱的上端与集水缸固定连接,下端与支撑柱的内腔连通,雨布收放杆将弹性雨布支设在集水缸的外部,雨布收放杆为气缸,并由气泵和电磁换向阀来控制收缩动作;集水管上连接有第一出水管路,第一出水管路和支撑柱均与主进水管路连通,以将收集的雨水储存到蓄水箱中;集水管的内部连接有除虫电网,除虫电网由太阳能电池板转化的电能进行供电;控制器与除虫电网和管路上的电磁阀连接。该装置能对雨水进行有效的收集和利用,还能消灭部分虫害。

Description

一种雨水综合利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雨水综合利用装置,属于集水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农作物的生长离不开水分的可靠供应,而我国水资源严重不足,尤其在农业生产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我国绝大多数地区的降雨季节较为集中,集中降雨过后,大部分雨水径直渗透到了地下并汇集到了河流之中,如果对部分雨水进行收集,可以在旱季对农作物进行有效的浇灌,不仅能对雨水进行充分的利用,而且还能节省利用水泵抽水对农田灌溉的电力消耗。而现有技术中少有对雨水进行收集的设备,因而并不能对雨水进行有效的收集和利用。同时,农田中的害虫较多,对农作物的生长较为不利。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雨水综合利用装置,该装置能有效地对雨水进行收集,并能对收集的雨水进行再利用,能有效节省利用水泵抽水对电能的消耗,同时,其能有利于消灭农田中的害虫。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雨水综合利用装置,包括蓄水箱、集水装置、除虫装置、太阳能板、蓄电池组、气泵、电磁换向阀和控制器;所述蓄水箱的下端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地桩,所述支撑地桩插装于地面中;
所述蓄水箱包括蓄水箱壳体和主进水管路,所述蓄水箱壳体内部由隔板隔出一个主用蓄水空间和两个备用蓄水空间,蓄水箱壳体上连接有三个辅进水管路、一个主出水管路和两个辅出水管路;三个辅进水管路分别与一个主用蓄水空间的上端和两个备用蓄水空间的上端连通,主出水管路与主用蓄水空间的下端连通,两个辅出水管路分别和两个备用蓄水空间的下端连通;主出水管路上设置有电磁阀A,辅出水管路上设置有电磁阀B;所述主进水管路的出水端通过转换接头与三个辅进水管路连接;
所述集水装置包括支撑柱、集水机构和环形的集水管;所述支撑柱为中空管状结构,其上端封闭,其下端固定连接在蓄水壳体的上端中心,且与主进水管路的进水端连通;
所述集水机构包括呈倒置的锥台型且具有内部空腔的集水缸、套设在集水缸上端外侧的弹性雨布、均匀分布在集水缸外侧的多个雨布收放杆、均匀分布在集水缸内腔中的多个多孔固定柱;所述集水缸的上端开口,其下端固定套装在支撑柱的上部外侧,集水缸与支撑柱之间密封连接,多个多孔固定柱均匀地分布在支撑柱的外侧,多孔固定柱为空心管状结构,且其表面遍布有与其内腔连通的透水孔,多孔固定柱的上端通过连杆与集水缸的内侧壁固定连接,多孔固定柱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支撑柱的外部,并且多孔固定柱的内腔与支撑柱的内腔相互连通;所述雨布收放杆外高里低倾斜地设置,雨布收放杆包括缸体、活塞杆和活塞;所述缸体具有轴向延伸的内腔,所述活塞滑动密封地设置在缸体的内腔中,并把缸体的内腔分隔为无杆腔和有杆腔,活塞杆由缸体的一端穿入有杆腔中并与活塞的中心固定连接,活塞杆与缸体之间滑动密封连接,活塞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连接耳板;在缸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无杆腔、有杆腔连通的第一工作口、第二工作口;多个雨布收放杆的缸体端部均与集水缸的上端外侧壁固定连接,活塞杆端部均通过连接耳板与弹性雨布的外环面连接;所述气泵的出气口通过电磁换向阀分别与第一工作口及第二工作口连接;
所述弹性雨布的内环面与集水缸的上开口端密封连接;
所述集水管通过集水管固定架与支撑柱固定连接;集水管的上端开设有开口朝向上的环形槽;集水管的下端设置有与环形槽相连通的第一出水管路,第一出水管路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C;第一出水管路与主进水管的进水端连通式连接;
所述除虫装置包括位于集水机构下部的除虫电网;除虫电网套设在支撑柱的下部外侧,其上端通过电网支撑架与支撑柱固定连接,其下端与集水管的内环面固定连接;
所述太阳能板固定安装在集水机构的上部,太阳能板与蓄电池组连接,蓄电池组为控制器供应电源,控制器分别与除虫电网、电磁阀A、电磁阀B、电磁阀C、气泵和电磁换向阀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利用太阳能电池板为除虫电网和控制器进行供电,充分利用了太阳能能源的同时,节省了传统能源的消耗。雨布收放杆为伸缩杆,能通过伸缩长度的不同来控制弹性雨布的伸展的范围,从而能便捷地调整收集雨水的范围,雨布收放杆倾斜地设置,能使弹性雨布为里端低外端高的漏斗状,从而能便于将弹性雨布收集的雨水导流进入收集缸内,多孔固定柱上的透水孔能对收集的雨水进行过滤,并将过滤后的雨水导流进入支撑柱内。雨布收放杆的伸缩由气泵和电磁换向阀来控制,能便于实现弹性雨布的自动化伸展和收缩。集水机构收集的雨水、集水管收集的雨水分别通过支撑柱的内腔、第一出水管路输送给蓄水箱,保证了雨水的收集量。除虫电网的设置能在虫害多发季节杀死部分害虫。蓄水箱由内部隔板隔离为一个主用蓄水空间和两个备用蓄水空间,能先利用主用蓄水空间的储水对田地进行灌溉,并在主用蓄水空间的储水用完后再利用备用蓄水空间中的储水,能提高对收集雨水的利用率。该装置能有效地对雨水进行收集,并能对收集的雨水进行再利用,能有效节省利用水泵抽水对电能的消耗,同时,其能有利于消灭农田中的害虫。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环形槽的截面为半圆形。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支撑柱的横截面为方形。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蓄电池组装配于电池保护箱体中,所述电池保护箱体固定连接在蓄水箱的外部一侧。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电网支撑架与支撑柱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进一步,为了便于观察到蓄水箱内部的情况,为了对蓄水箱内部进行有效的维护,所述蓄水箱壳体上设置有透明窗口和蓄水箱开口,蓄水箱开口设置有密封盖体。
进一步,为了提高弹性雨布的停水能力,所述弹性雨布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0°~15°;所述多孔固定柱和雨布收放杆的数量均为六个;为了提高该装置的稳定性,相邻多孔固定柱及相邻雨布收放杆均以支撑柱为中心轴等角度分布,且相邻多孔固定柱及相邻雨布收放杆之间的角度均为60°。
进一步,为了获得使用寿命长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组成成分按质量百分计如下:
4-甲基-2-十一烷基咪唑8~86%;
去钙镁水0~28%;
SBS改性外加剂1~38%;
6,6'-(1-甲基亚乙基)双[[3,4-二氢-3-苯基]-2H-1,3-苯并噁嗪]1~29%;
改性助促进剂8~95%;
锑纳米微粒8~20%;
沉降促进催化剂3~40%。
进一步,为了获得使用寿命长的支撑柱,所述SBS改性外加剂为2,5,6-三甲基苯并唑的衍生物;所述改性助促进剂为顺式-1,3,4,4a,5,9b-六氢-2H-吡啶并[4,3-b]吲哚-2-甲酸乙酯的衍生物;所述沉降促进催化剂为(5-溴代戊)丙二酸二乙酯的衍生物。
进一步,为了获得使用寿命长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1步:按照质量百分比将配比组分中的4-甲基-2-十一烷基咪唑加入间歇式反应釜中,同时加入去钙镁水,启动间歇式反应釜中的搅拌机,设定转速为8rpm~86rpm;
第2步:间歇式反应釜运转0~28分钟后,加入SBS改性外加剂和6,6'-(1-甲基亚乙基)双[[3,4-二氢-3-苯基]-2H-1,3-苯并噁嗪],启动间歇式反应釜中的抽汽加热装置,使温度升至1℃~38℃,加入改性助促进剂和锑纳米微粒,在间歇式反应釜中搅拌均匀,得到T组分匀浆;
第3步:按照质量百分比称取配比组分中的沉降促进催化剂,与T组分匀浆混合搅拌,再次启动间歇式反应釜中的抽汽加热装置,控制温度为1℃~29℃,保温8~95分钟,出料入压模机,即得到支撑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的蓄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的集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的集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的雨布收放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支撑柱的抗疲劳强度随4-甲基-2-十一烷基咪唑掺入量变化的曲线图;
图7是本发明中SBS改性外加剂的分子结构式;
图8是本发明中改性助促进剂的分子结构式;
图9是本发明中改性助促进剂中X基才的分子结构式;
图10是本发明中沉降促进催化剂的分子结构式;
图11是本发明中沉降促进催化剂的B化学基团的分子结构式。
图中:1、太阳能板,2、支撑柱,3、除虫电网,4、蓄水箱,4-1、辅进水管路,4-2、蓄水箱壳体,4-3、主出水管路,4-4、主进水管路,4-5、蓄水箱开口,4-6、透明窗口,4-7、控制器,4-8、支撑地桩,5、集水管,5-1、第一出水管路,5-2、集水管固定架,5-3、环形槽,6、电网支撑架,7、集水机构,7-1、弹性雨布,7-2、雨布收放杆,7-2-1、气泵,7-2-2、电磁换向阀,7-2-3、第一工作口,7-2-4、缸体,7-2-5、第二工作口,7-2-6、活塞杆,7-2-7、活塞,7-2-8、无杆腔,7-2-9、有杆腔,7-2-10、连接耳板,7-3、集水缸,7-4、多孔固定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雨水综合利用装置,包括蓄水箱4、集水装置、除虫装置、太阳能板1、蓄电池组、气泵、电磁换向阀和控制器4-7;所述蓄水箱4的下端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地桩4-8,所述支撑地桩4-8插装于地面中;
所述蓄水箱4包括蓄水箱壳体4-2和主进水管路4-4,所述蓄水箱壳体4-2内部由隔板隔出一个主用蓄水空间和两个备用蓄水空间,蓄水箱壳体4-2上连接有三个辅进水管路4-1、一个主出水管路4-3和两个辅出水管路;三个辅进水管路4-1分别与一个主用蓄水空间的上端和两个备用蓄水空间的上端连通,主出水管路4-3与主用蓄水空间的下端连通,两个辅出水管路分别和两个备用蓄水空间的下端连通;主出水管路4-3上设置有电磁阀A,辅出水管路上设置有电磁阀B;所述主进水管路4-4的出水端通过转换接头与三个辅进水管路4-1连接;
所述集水装置包括支撑柱2、集水机构7和环形的集水管5;所述支撑柱2为中空管状结构,其上端封闭,其下端固定连接在蓄水壳体4-2的上端中心,且与主进水管路4-4的进水端连通;
所述集水机构7包括呈倒置的锥台型且具有内部空腔的集水缸7-3、套设在集水缸7-3上端外侧的弹性雨布7-1、均匀分布在集水缸7-3外侧的多个雨布收放杆7-2、均匀分布在集水缸7-3内腔中的多个多孔固定柱7-4;所述集水缸7-3的上端开口,其下端固定套装在支撑柱2的上部外侧,集水缸7-3与支撑柱2之间密封连接,多个多孔固定柱7-4均匀地分布在支撑柱2的外侧,多孔固定柱7-4为空心管状结构,且其表面遍布有与其内腔连通的透水孔,多孔固定柱7-4的上端通过连杆与集水缸7-3的内侧壁固定连接,多孔固定柱7-4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支撑柱2的外部,并且多孔固定柱7-4的内腔与支撑柱2的内腔相互连通;
所述雨布收放杆7-2外高里低倾斜地设置,雨布收放杆7-2包括缸体7-2-4、活塞杆7-2-6和活塞7-2-7;所述缸体7-2-4具有轴向延伸的内腔,所述活塞7-2-7滑动密封地设置在缸体7-2-4的内腔中,并把缸体7-2-4的内腔分隔为无杆腔7-2-8和有杆腔7-2-9,活塞杆7-2-6由缸体7-2-4的一端穿入有杆腔7-2-9中并与活塞7-2-7的中心固定连接,活塞杆7-2-6与缸体7-2-4之间滑动密封连接,活塞杆7-2-6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连接耳板7-2-10;在缸体7-2-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无杆腔7-2-8、有杆腔7-2-9连通的第一工作口7-2-3、第二工作口7-2-5;多个雨布收放杆7-2的缸体7-2-4端部均与集水缸7-3的上端外侧壁固定连接,活塞杆7-2-6端部均通过连接耳板7-2-10与弹性雨布7-1的外环面连接;所述气泵7-2-1的出气口通过电磁换向阀7-2-2分别与第一工作口7-2-3及第二工作口7-2-5连接;
所述弹性雨布7-1的内环面与集水缸7-3的上开口端密封连接;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弹性雨布7-1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0°~15°;所述多孔固定柱7-4和雨布收放杆7-2的数量均为六个;相邻多孔固定柱7-4及相邻雨布收放杆7-2均以支撑柱2为中心轴等角度分布,且相邻多孔固定柱7-4及相邻雨布收放杆7-2之间的角度均为60°。
所述集水管5通过集水管固定架5-2与支撑柱2固定连接;集水管5的上端开设有开口朝向上的环形槽5-3;集水管5的下端设置有与环形槽5-3相连通的第一出水管路5-1,第一出水管路5-1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C;第一出水管路5-1与主进水管4-4的进水端连通式连接;
所述除虫装置包括位于集水机构7下部的除虫电网3;除虫电网套设在支撑柱2的下部外侧,其上端通过电网支撑架6与支撑柱2固定连接,其下端与集水管5的内环面固定连接;
所述太阳能板1固定安装在集水机构7的上部,太阳能板1与蓄电池组连接,蓄电池组为控制器4-7供应电源,控制器4-7分别与除虫电网3、电磁阀A、电磁阀B、电磁阀C、气泵7-2-1和电磁换向阀7-2-2连接。
所述环形槽5-3的截面为半圆形。
所述支撑柱2的横截面为方形。
所述蓄电池组装配于电池保护箱体中,所述电池保护箱体固定连接在蓄水箱4的外部一侧。
所述电网支撑架6与支撑柱2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所述蓄水箱壳体4-2上设置有透明窗口4-6和蓄水箱开口4-5,蓄水箱开口4-5设置有密封盖体。
为了获得使用寿命长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2组成成分按质量百分计如下:
4-甲基-2-十一烷基咪唑8~86%;
去钙镁水0~28%;
SBS改性外加剂1~38%;
6,6'-(1-甲基亚乙基)双[[3,4-二氢-3-苯基]-2H-1,3-苯并噁嗪]1~29%;
改性助促进剂8~95%;
锑纳米微粒8~20%;
沉降促进催化剂3~40%。
为了获得使用寿命长的支撑柱,所述SBS改性外加剂为2,5,6-三甲基苯并唑的衍生物,其分子结构式如图7所示,其中,R为烷基,为2~79碳原子。所述改性助促进剂为顺式-1,3,4,4a,5,9b-六氢-2H-吡啶并[4,3-b]吲哚-2-甲酸乙酯的衍生物,其分子结构式如图8所示,其中,X基团的分子结构式如图9所示,该基团分子式为:C4H3ClN2O3;分子量为:162.531。所述沉降促进催化剂为(5-溴代戊)丙二酸二乙酯的衍生物,其分子结构式如图10所示,其中,B为化学基团,B的基团的分子结构式如图11所示,其分子式为:C17H24O4;分子量为:292.37006。
为了获得使用寿命长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2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1步:按照质量百分比将配比组分中的4-甲基-2-十一烷基咪唑加入间歇式反应釜中,同时加入去钙镁水,启动间歇式反应釜中的搅拌机,设定转速为8rpm~86rpm;
第2步:间歇式反应釜运转0~28分钟后,加入SBS改性外加剂和6,6'-(1-甲基亚乙基)双[[3,4-二氢-3-苯基]-2H-1,3-苯并噁嗪],启动间歇式反应釜中的抽汽加热装置,使温度升至1℃~38℃,加入改性助促进剂和锑纳米微粒,在间歇式反应釜中搅拌均匀,得到T组分匀浆;
第3步:按照质量百分比称取配比组分中的沉降促进催化剂,与T组分匀浆混合搅拌,再次启动间歇式反应釜中的抽汽加热装置,控制温度为1℃~29℃,保温8~95分钟,出料入压模机,即得到支撑柱2。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雨水综合利用装置的工作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第1步:将支撑地桩4-8固定插入地面中,利用太阳能板1将捕获太阳光转化为电能并存储到蓄电池组中,由蓄电池组为控制器4-7供电;
第2步:在虫害季节来临时,控制器4-7在设定的通电时间段对除虫电网3进行供电,使除虫电网3成为带电体,以消灭部分害虫;
在雨季时,由集水机构7和集水管5收集雨水,并分别通过支撑柱2和第一出水管5-1将收集的雨水输送至蓄水箱4中;其中,集水机构7中,雨水从弹性雨布7-1上滑入集水缸7-3中,并经过多孔固定柱7-4的过滤进入支撑柱2的内腔中;当在旱季需要对田地浇水时,控制器4-7首先控制电磁阀A开启,通过主出水管路4-3将储存在主用蓄水空间中的水输送至田地里,同时,控制器4-7能通过电磁阀A的内部阀口的开启程度,对输送水量大小进行控制;
第4步:当主用蓄水空间中的蓄水用完后,控制器4-7控制电磁阀B开启,通过辅出水管路将储存在两个备用蓄水空间中的水输送至田地里,同时,控制器4-7能通过电磁阀B的内部阀口的开启程度,对输送水量大小进行控制;
第5步:雨水中存在的杂质随着时间沉淀在蓄水箱4底部,当通过透明窗口4-6观察到蓄水箱4中的沉淀物达到一定量时,开启蓄水箱开口4-5对蓄水箱4内部沉淀物进行清理。
第6步:在需要扩大弹性雨布7-1的伸展范围时,通过控制器4-7控制气泵7-2-1动作,同时,控制电磁换向阀7-2-2连通气泵7-2-1的出气口与第一工作口7-2-3的通路,气泵7-2-1供应的压缩空气进入无杆腔7-2-8并推动活塞7-2-7向有杆腔7-2-9的方向移动,使活塞杆7-2-6伸出,从而带动弹性雨布7-1的增大展开幅度。在需要缩小弹性雨布7-1的伸展范围时,通过控制器4-7控制气泵7-2-1动作,同时,控制电磁换向阀7-2-2连通气泵7-2-1的出气口与第二工作口7-2-5的通路,气泵7-2-1供应的压缩空气进入有杆腔7-2-9并推动活塞7-2-7向无杆腔7-2-8的方向移动,使活塞杆7-2-6缩回,从而带动弹性雨布7-1的减少展开幅度。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雨水综合利用装置自动化程度高,其利用太阳能电池板为除虫电网和控制器进行供电,充分利用了太阳能能源的同时,节省了传统能源的消耗。集水机构收集的雨水、集水管收集的雨水分别通过支撑柱的内腔、第一出水管路输送给蓄水箱,保证了雨水的收集量。除虫电网的设置能在虫害多发季节杀死部分害虫。蓄水箱由内部隔板隔离为一个主用蓄水空间和两个备用蓄水空间,能先利用主用蓄水空间的储水对田地进行灌溉,并在主用蓄水空间的储水用完后再利用备用蓄水空间中的储水,能提高对收集雨水的利用率。该装置能有效地对雨水进行收集,并能对收集的雨水进行再利用,能有效节省利用水泵抽水对电能的消耗,同时,其能有利于消灭农田中的害虫。
以下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内容,作为支撑柱2,它是本发明的重要组件,由于它的存在,增加了整体设备的使用寿命,它为整体设备的安全、平稳运行发挥着关键作用。为此,通过以下是实施例,进一步验证本发明所述的支撑柱2,所表现出的高于其他相关专利的物理特性。
若未特别指明,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手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手段。
实施例1
按照以下步骤制造本发明所述支撑柱2,并按质量百分比计:
第1步:按照质量百分比将配比组分中的4-甲基-2-十一烷基咪唑8%加入间歇式反应釜中,同时加入去钙镁水0%,启动间歇式反应釜中的搅拌机,设定转速为8rpm;
第2步:间歇式反应釜运转0分钟后,加入SBS改性外加剂1%和6,6'-(1-甲基亚乙基)双[[3,4-二氢-3-苯基]-2H-1,3-苯并噁嗪]1%,启动间歇式反应釜中的抽汽加热装置,使温度升至1℃,加入改性助促进剂8%和锑纳米微粒8%,在间歇式反应釜中搅拌均匀,得到T组分匀浆;
第3步:按照质量百分比称取配比组分中的沉降促进催化剂3%,与T组分匀浆混合搅拌,再次启动间歇式反应釜中的抽汽加热装置,控制温度为1℃,保温8分钟,出料入压模机,即得到支撑柱2。
实施例2
按照以下步骤制造本发明所述支撑柱2,并按质量百分比计:
第1步:按照质量百分比将配比组分中的4-甲基-2-十一烷基咪唑86%加入间歇式反应釜中,同时加入去钙镁水28%,启动间歇式反应釜中的搅拌机,设定转速为86rpm;
第2步:间歇式反应釜运转28分钟后,加入SBS改性外加剂38%和6,6'-(1-甲基亚乙基)双[[3,4-二氢-3-苯基]-2H-1,3-苯并噁嗪]29%,启动间歇式反应釜中的抽汽加热装置,使温度升至38℃,加入改性助促进剂95%和锑纳米微粒20%,在间歇式反应釜中搅拌均匀,得到T组分匀浆;
第3步:按照质量百分比称取配比组分中的沉降促进催化剂40%,与T组分匀浆混合搅拌,再次启动间歇式反应釜中的抽汽加热装置,控制温度为29℃,保温95分钟,出料入压模机,即得到支撑柱2。
对照例
对照例为市售某品牌与本申请支撑柱2同样部件,为进行性能测试试验。
将实施例1~2制备获得的支撑柱2和对照例所获得的同样部件进行使用效果对比。对二者热变形温度、抗压强度、抗弯提升率、腐蚀速率进行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可见,本发明所述的支撑柱2,其上述性能指标均优于现有技术生产的产品。
如图6所示,研究4-甲基-2-十一烷基咪唑成分占比对支撑柱2性能的影响。变化4-甲基-2-十一烷基咪唑掺量为总量的10%、20%、30%、40%,以支撑柱2抗疲劳强度增率为评价指标。从本发明中所述的支撑柱2抗疲劳强度增率与4-甲基-2-十一烷基咪唑掺量关系图中看出,4-甲基-2-十一烷基咪唑的含量,对其材料抗疲劳强度增率有着重要的影响,其含量的变化直接影响着产品性能。

Claims (10)

1.一种雨水综合利用装置,包括蓄水箱(4),所述蓄水箱(4)的下端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地桩(4-8),所述支撑地桩(4-8)插装于地面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集水装置、除虫装置、太阳能板(1)、蓄电池组、气泵(7-2-1)、电磁换向阀(7-2-2)和控制器(4-7);
所述蓄水箱(4)包括蓄水箱壳体(4-2)和主进水管路(4-4),所述蓄水箱壳体(4-2)内部由隔板隔出一个主用蓄水空间和两个备用蓄水空间,蓄水箱壳体(4-2)上连接有三个辅进水管路(4-1)、一个主出水管路(4-3)和两个辅出水管路;三个辅进水管路(4-1)分别与一个主用蓄水空间的上端和两个备用蓄水空间的上端连通,主出水管路(4-3)与主用蓄水空间的下端连通,两个辅出水管路分别和两个备用蓄水空间的下端连通;主出水管路(4-3)上设置有电磁阀A,辅出水管路上设置有电磁阀B;所述主进水管路(4-4)的出水端通过转换接头与三个辅进水管路(4-1)连接;
所述集水装置包括支撑柱(2)、集水机构(7)和环形的集水管(5);所述支撑柱(2)为中空管状结构,其上端封闭,其下端固定连接在蓄水壳体(4-2)的上端中心,且与主进水管路(4-4)的进水端连通;
所述集水机构(7)包括呈倒置的锥台型且具有内部空腔的集水缸(7-3)、套设在集水缸(7-3)上端外侧的弹性雨布(7-1)、均匀分布在集水缸(7-3)外侧的多个雨布收放杆(7-2)、均匀分布在集水缸(7-3)内腔中的多个多孔固定柱(7-4);所述集水缸(7-3)的上端开口,其下端固定套装在支撑柱(2)的上部外侧,集水缸(7-3)与支撑柱(2)之间密封连接,多个多孔固定柱(7-4)均匀地分布在支撑柱(2)的外侧,多孔固定柱(7-4)为空心管状结构,且其表面遍布有与其内腔连通的透水孔,多孔固定柱(7-4)的上端通过连杆与集水缸(7-3)的内侧壁固定连接,多孔固定柱(7-4)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支撑柱(2)的外部,并且多孔固定柱(7-4)的内腔与支撑柱(2)的内腔相互连通;
所述雨布收放杆(7-2)外高里低倾斜地设置,雨布收放杆(7-2)包括缸体(7-2-4)、活塞杆(7-2-6)和活塞(7-2-7);所述缸体(7-2-4)具有轴向延伸的内腔,所述活塞(7-2-7)滑动密封地设置在缸体(7-2-4)的内腔中,并把缸体(7-2-4)的内腔分隔为无杆腔(7-2-8)和有杆腔(7-2-9),活塞杆(7-2-6)由缸体(7-2-4)的一端穿入有杆腔(7-2-9)中并与活塞(7-2-7)的中心固定连接,活塞杆(7-2-6)与缸体(7-2-4)之间滑动密封连接,活塞杆(7-2-6)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连接耳板(7-2-10);在缸体(7-2-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无杆腔(7-2-8)、有杆腔(7-2-9)连通的第一工作口(7-2-3)、第二工作口(7-2-5);多个雨布收放杆(7-2)的缸体(7-2-4)端部均与集水缸(7-3)的上端外侧壁固定连接,活塞杆(7-2-6)端部均通过连接耳板(7-2-10)与弹性雨布(7-1)的外环面连接;所述气泵(7-2-1)的出气口通过电磁换向阀(7-2-2)分别与第一工作口(7-2-3)及第二工作口(7-2-5)连接;
所述弹性雨布(7-1)的内环面与集水缸(7-3)的上开口端密封连接;
所述集水管(5)通过集水管固定架(5-2)与支撑柱(2)固定连接;集水管(5)的上端开设有开口朝向上的环形槽(5-3);集水管(5)的下端设置有与环形槽(5-3)相连通的第一出水管路(5-1),第一出水管路(5-1)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C;第一出水管路(5-1)与主进水管(4-4)的进水端连通式连接;
所述除虫装置包括位于集水机构(7)下部的除虫电网(3);除虫电网(3)套设在支撑柱(2)的下部外侧,其上端通过电网支撑架(6)与支撑柱(2)固定连接,其下端与集水管(5)的内环面固定连接;
所述太阳能板(1)固定安装在集水机构(7)的上部,太阳能板(1)与蓄电池组连接,蓄电池组为控制器(4-7)供应电源,控制器(4-7)分别与除虫电网(3)、电磁阀A、电磁阀B、电磁阀C、气泵(7-2-1)和电磁换向阀(7-2-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水综合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槽(5-3)的截面为半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雨水综合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2)的横截面为方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雨水综合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组装配于电池保护箱体中,所述电池保护箱体固定连接在蓄水箱(4)的外部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雨水综合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网支撑架(6)与支撑柱(2)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雨水综合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箱壳体(4-2)上设置有透明窗口(4-6)和蓄水箱开口(4-5),蓄水箱开口(4-5)设置有密封盖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雨水综合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雨布(7-1)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0°~15°;所述多孔固定柱(7-4)和雨布收放杆(7-2)的数量均为六个;相邻多孔固定柱(7-4)及相邻雨布收放杆(7-2)均以支撑柱(2)为中心轴等角度分布,且相邻多孔固定柱(7-4)及相邻雨布收放杆(7-2)之间的角度均为6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雨水综合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2)组成成分按质量百分计如下:
4-甲基-2-十一烷基咪唑8~86%;
去钙镁水0~28%;
SBS改性外加剂1~38%;
6,6'-(1-甲基亚乙基)双[[3,4-二氢-3-苯基]-2H-1,3-苯并噁嗪]1~29%;
改性助促进剂8~95%;
锑纳米微粒8~20%;
沉降促进催化剂3~4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雨水综合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SBS改性外加剂为2,5,6-三甲基苯并唑的衍生物;所述改性助促进剂为顺式-1,3,4,4a,5,9b-六氢-2H-吡啶并[4,3-b]吲哚-2-甲酸乙酯的衍生物;所述沉降促进催化剂为(5-溴代戊)丙二酸二乙酯的衍生物。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雨水综合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2)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1步:按照质量百分比将配比组分中的4-甲基-2-十一烷基咪唑加入间歇式反应釜中,同时加入去钙镁水,启动间歇式反应釜中的搅拌机,设定转速为8rpm~86rpm;
第2步:间歇式反应釜运转0~28分钟后,加入SBS改性外加剂和6,6'-(1-甲基亚乙基)双[[3,4-二氢-3-苯基]-2H-1,3-苯并噁嗪],启动间歇式反应釜中的抽汽加热装置,使温度升至1℃~38℃,加入改性助促进剂和锑纳米微粒,在间歇式反应釜中搅拌均匀,得到T组分匀浆;
第3步:按照质量百分比称取配比组分中的沉降促进催化剂,与T组分匀浆混合搅拌,再次启动间歇式反应釜中的抽汽加热装置,控制温度为1℃~29℃,保温8~95分钟,出料入压模机,即得到支撑柱(2)。
CN201910048722.7A 2019-01-18 2019-01-18 一种雨水综合利用装置 Withdrawn CN10997269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48722.7A CN109972691A (zh) 2019-01-18 2019-01-18 一种雨水综合利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48722.7A CN109972691A (zh) 2019-01-18 2019-01-18 一种雨水综合利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72691A true CN109972691A (zh) 2019-07-05

Family

ID=670766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48722.7A Withdrawn CN109972691A (zh) 2019-01-18 2019-01-18 一种雨水综合利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97269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19610A (zh) 家畜饲料干燥收集装置
CN107325889A (zh) 一种工业生产用原料提取装置
CN109826280A (zh) 一种高效再利用雨水系统
CN108271495A (zh) 一种太阳能水肥一体化农田灌溉施肥装置
CN104059773A (zh) 一种湿法提取纯化微藻藻油的方法
CN208167679U (zh) 一种农田水利循环排灌装置
CN109868864A (zh) 一种重力式收集雨水弃流装置
CN109811826A (zh) 一种雨水引流装置
CN109972691A (zh) 一种雨水综合利用装置
CN109680755A (zh) 一种旋转式自流型雨水利用系统
CN101904290B (zh) 集雨型双能节水浇灌器
CN109763537A (zh) 一种雨水再利用装备
CN109804897A (zh) 一种智能雨水汇聚装置
CN109853666A (zh) 一种雨水蓄水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9826279A (zh) 一种伞型智能控制雨水弃流系统
CN109853665A (zh) 一种智能一体化雨水净化设备
CN109680756A (zh) 一种立体绿化型雨水收储系统
CN109876539A (zh) 一种自动净化雨水装置
CN109644964A (zh) 一种农田雨水收集除虫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109729960A (zh) 一种景观组合式雨水综合利用设备
CN215601916U (zh) 一种光伏提水灌溉设备
CN211770902U (zh) 一种污泥脱水装置
CN108293379A (zh) 一种全自动机械家用小型分苗装置
CN109826278A (zh) 一种智能化电动雨水弃流装置
CN207187224U (zh) 一种流平剂溶剂连续脱水收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