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64780A - 一种用于防治烟草病毒病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防治烟草病毒病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64780A
CN109964780A CN201910319544.7A CN201910319544A CN109964780A CN 109964780 A CN109964780 A CN 109964780A CN 201910319544 A CN201910319544 A CN 201910319544A CN 109964780 A CN109964780 A CN 1099647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bacco
asian puccoon
soil
row
spac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1954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阮小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031954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64780A/zh
Publication of CN1099647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6478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3/00Protecting pla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01G22/45Tobacco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Botan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防治烟草病毒病的方法。本发明通过大量筛选,选择抗逆性强、水土保持效果好、经济效益明显的紫草和烟草进行间作,利用紫草和烟草的有益化感作用有效减少病、虫害,不仅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理化性质、调节土壤肥力,弱化连作障碍;充分利用光照、雨水、节地、植物间相互依存关系,能显著降低烟草TMV、CMV和PVY病害的发病率及危害程度,同时提高烟草的产量和品质,生态安全,无毒无污染;另外,种植过程中以生物有机肥为主,紫草和烟草间作可以获得边际效应,能充分合理利用土地,提高产量和作物的总价值,增加农民的收入,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该方法操作简单,经济实惠,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防治烟草病毒病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烟草栽培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防治烟草病毒病的方法。
背景技术
人们对土壤中携带病毒的研究由来已久。1980年,人们在土壤和废水中发现了多种人类的致病性病毒,并且确定土壤和废水是人类的致病性病毒的主要传染源(林长胜,1980)。1995年,研究人员探索了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Heliothis armigera nuclearpolyhedrosis virus,HaNPv)在土壤中的滞留情况及土壤pH对HaNPv生物活性的影响(张忠信,1995)。2006年,赵炳梓(2006)以MS2和-174为指示病毒,研究了病毒在土壤中迁移的主要影响因子。王秋英等(2007)探究了土壤对病毒的吸附行为及其在环境中的净化作用,发现红黏土对病毒的吸附能力最强,而沙质潮土最弱。2016年,有人报道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感病植株残体和病地土壤能传播该病毒,并且具有较强的感病性,容易引起后茬作物的感病和发病(蔡美艳等,2016)。
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virus,CMV)、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是侵染烟草的主要病毒。它们引发的病毒病每年导致烟草产业巨大的经济损失,使烟农收入减少,严重降低其种植烟草的积极性。烟株在田间发生病毒病的主要原因主要有土壤带毒传毒、昆虫传毒、苗期带毒等。其中,土壤传毒是烟草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造成CMV、PVY土壤非介体传播的原因主要是CMV、PVY在烟草病根中的存活期比较长,而且它们极易通过根系的伤口侵入烟株,田间移苗时会使根系产生许多微伤口,土壤病残体中的病毒便会趁机侵入烟苗根部。农业上常用的土壤消毒方法是在土壤中施入石灰和硫酸铜混合物。这种方法一定程度上可达到抑制土壤中病原物的目的,但是同时也会破坏土壤结构、导致耕地土壤酸化、加重土壤板结,最终丧失农业耕种价值,谈不上对土壤的修复。开发针对TMV、CMV和PVY的烟田土壤绿色修复技术对于减少病毒初侵染源、有效防控病毒病、土地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化感作用(allelopathy)是指一种植物或微生物通过自身合成产生并释放到周围环境中的化学物质对其他植物或微生物产生直接或间接的排斥和促进作用。具有化感作用的物质为化感物质(allelochemicals)。这一作用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将有益的化感作用应用到农田土壤有害微生物的防控是一种非常绿色、环保的好思路。通过建立合理的轮作、间作、套作或混种制度,植物的有益化感作用将减少病、虫害,有效改善土壤理化性质,调节土壤肥力,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张晓珂,2004),还可以弱化连作障碍(Pal MS,2006)。韭菜和香蕉间作可以很好地杀灭蕉田土壤里的香蕉枯萎病菌(Fusarium oxsporiumf.sp.cubense,FOC)。有研究表明:大麦、芹菜、韭菜、红薯、旱稻与烟草间作对黑胫病有一定的防效(布云虹,2016)。但研究表明,化感作用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作物间种存在生物多样性、生境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的特点,不同间作作物与烟草的相互作用不同、抗病性不同,不同群落构建、不同生境等对土壤有害微生物的影响也不同,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烟草的生长,并不是将所有作物品种与烟草品种进行任意间作,均可达到更高的产量和品质等较好的综合效果。如何探索构建合理的烟草轮作、间作、套作或混种制度,有效减少病、虫害和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烟草的产量和质量,仍极具挑战。
在中药材中,紫草是一种名贵药材品种,紫草别名紫丹、地血、红石根,为紫草属紫草科植物。性寒,味甘、咸。紫草内含乙酰紫草素、β-羟基异戊酰紫草素、紫草素、β’-二甲基丙烯酰紫草素等化学成分,具有凉血活血、清热解毒、润肠通便的作用。紫草提取液中含有丰富的紫草素,适用于各种肤质,具有消炎、治血、促进皮肤再生、细胞新陈代谢的功效;能迅速渗入皮肤、促进伤口愈合、达到祛除暗疮、痘印,淡化色斑疤痕的作用,近年来紫草在疾病治疗及制药用量不断增加,但是传统的种植产量有限,加工方法较为落后,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用于防治烟草病毒病的方法。本发明利用紫草与烟草进行间作种植以防控烟草土传病害,能同步降低烟草TMV、CMV和PVY病毒,是一种全新的生物防治方法。
本发明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防治烟草病毒病的方法,将烟草与紫草间作种植。
本发明利用紫草与烟草进行间作种植以防控烟草土传病害,能同步降低烟草TMV、CMV和PVY病毒,是一种全新的生物防治方法。
紫草(Lithospermum erythrorhizon),紫草科植物,紫草与烟草种植不存在营养争夺问题,适合与烟草间作;紫草与烟草间作,能对TMV、CMV和PVY病毒等有抑制和杀灭作用,利于烟草生长发育和病虫害防治,提高其抗病能力,而且比化学防治效果好,不会出现耐药性。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烟草病毒选自烟草花叶病毒(TMV)、黄瓜花叶病毒(CMV)、马铃薯Y病毒(PVY)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烟草与紫草的间作比例为1~2:1,即1~2行烟草间作1行紫草。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相邻两行烟草的间距为0.6~1.2m,每行烟草中相邻两株烟草的间距为0.5~1.0m。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每行紫草与相邻的一行烟草的间距为0.3~0.7m。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相邻两行紫草的间距为26~30cm,每行所述紫草中相邻两株紫草的间距为26~30cm。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烟草的品种选自翠碧一号、红花大金元、K326、云烟87或粤烟97中的任一种。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在沟内施入腐熟的农家肥,置于两行紫草之间,回填土覆盖,每亩农家肥用量1100~1500kg;对烤烟进行土壤追肥,土壤追肥施用量为:有机肥2000~2400kg/667m2,过磷酸钙20~24kg/667m2,硫酸钾8~13kg/667m2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农家肥由以下重量配比的成分组成:畜禽粪50%~70%、麦麸15%~20%、大豆渣10%~20%、普通复合肥5%~10%。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普通复合肥中N:P:K的质量比为1:2~3:1~3;所述畜禽粪为猪粪、羊粪、牛粪、鸡粪、鸭粪或鸽子粪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大量筛选,选择抗逆性强、水土保持效果好、经济效益明显的紫草和烟草进行间作,利用紫草和烟草的有益化感作用有效减少病、虫害,不仅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理化性质、调节土壤肥力,弱化连作障碍;充分利用光照、雨水、节地、植物间相互依存关系,能同时、高效杀灭烟田土壤中的TMV、CMV和PVY病毒,能显著降低烟草TMV、CMV和PVY病害的发病率及危害程度,同时提高烟草的产量和品质,生态安全,无毒无污染;另外,种植过程中以生物有机肥为主,紫草和烟草间作可以获得边际效应,能充分合理利用土地,提高产量和作物的总价值,增加农民的收入,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该方法操作简单,经济实惠,管理技术要求不高,不破坏土壤理化性质,无二次污染,在实际生产中很有应用价值,具有强大的推广应用前景,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带毒土壤修复方法在烟草行业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pMD-TMV重组阳性质粒的扩增曲线;其中曲线1-6:分别为1.42×107-1.42×102copies/μL的重组阳性质粒DNA,曲线7:ddH2O。
图2为pMD-TMV重组阳性质粒的标准曲线(R2=0.999,E=106.1%)。
图3为pMD-TMV重组阳性质粒的溶解曲线。
图4为pMD-CMV重组阳性质粒的扩增曲线;其中曲线1-6:分别为1.31×108-1.31×103copies/μL的重组阳性质粒DNA,曲线7:ddH2O。
图5为pMD-CMV重组阳性质粒的标准曲线(R2=0.986,E=107.9%)。
图6为pMD-CMV重组阳性质粒的溶解曲线。
图7为pMD-PVY重组阳性质粒的扩增曲线;其中曲线1-6:分别为1.1×108-1.1×103copies/μL的重组阳性质粒DNA,曲线7:ddH2O。
图8为pMD-PVY重组阳性质粒的标准曲线(R2=0.986,E=108.2%)。
图9为pMD-PVY重组阳性质粒的溶解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其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对本发明方法、步骤或条件所作的简单修改或替换,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若未特别指明,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手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手段。
除非特别说明,以下实施例所用试剂和材料均为市购。
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用于防治烟草病毒病的方法,将烟草与紫草间作种植。
传统的烟草(烟草)土壤病毒的防治方法主要有农业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农业防治即通过合理灌溉、合理施肥及合理修剪等栽培措施提高烟草的抗病性,减轻病害的发生。国内研究学者开展的有关该病害的化学防治主要集中于室内及田间化学药剂的筛选、药剂防治时期等。而烟田土壤病毒的生物防治的研究仍主要集中于有益微生物的筛选等方面,进展缓慢,需要寻找新的防治方案。
在一个具体示例中,烟草病毒选自烟草花叶病毒(TMV)、黄瓜花叶病毒(CMV)、马铃薯Y病毒(PVY)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一个具体示例中,烟草与紫草的间作比例为1~2:1,即1~2行烟草间作1行紫草。如此,能够较好地阻止烟草土壤病毒的传播,形成良好的隔离屏障。可以理解,间作种植的具体方式不限于此,可根据地形的需要进行调整。
在一个具体示例中,相邻两行烟草的间距为0.6~1.2m,每行烟草中相邻两株烟草的间距为0.5~1.0m。
在一个具体示例中,每行紫草与相邻的一行烟草的间距为0.3~0.7m。如此,既能够较好的阻止烟田土壤病毒的传播,同时也可避免紫草和烟草出现严重的养分竞争,紫草和烟草的生长状况均较好。
在一个具体示例中,相邻两行紫草的间距为26~30cm,每行所述紫草中相邻两株紫草的间距为26~30cm。
在一个具体示例中,所述烟草的品种选自翠碧一号、红花大金元、K326、云烟87或粤烟97中的任一种。
在一个具体示例中,在沟内施入腐熟的农家肥,置于两行紫草之间,回填土覆盖,每亩农家肥用量1100~1500kg;对烤烟进行土壤追肥,土壤追肥施用量为:有机肥2000~2400kg/667m2,过磷酸钙20~24kg/667m2,硫酸钾8~13kg/667m2。优选地,农家肥由以下重量配比的成分组成:畜禽粪50%~70%、麦麸15%~20%、大豆渣10%~20%、普通复合肥5%~10%。优选地,普通复合肥中N:P:K的质量比为1:2~3:1~3;畜禽粪为猪粪、羊粪、牛粪、鸡粪、鸭粪或鸽子粪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以下为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一种用于防治烟草病毒病的方法
将烟草与紫草间作,种植于病毒病高发的田块中。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技术对烟株中TMV、CMV、PVY的含量进行检测。与对照组(非间作,烟草单作)相比,分析紫草根系分泌物对烟田土壤中病毒的杀灭效果。
1、实验材料
普通烟草(烟草)品种K326由本实验室提供。紫草(Lithospermumerythrorhizon),紫草科植物。购自绿永种苗有限公司,选取材料的标准参考《中药大辞典》(江苏新医学院编,1975)。将健康烟草种子和紫草种子分别播种于健康基质中(经检测,不带病毒)。定期浇水,待其发芽成苗(经检测,不带病毒)。
2、实验方法
在华南农业大学增城教学基地选取常年种植烟草的田块进行实验。这些田块都是病毒病高发区(经过检测,都含有高浓度的TMV、CMV、PVY)。选取6块上述田块,每块1亩。分别编号为1、2、3、4、5、6。其中1-3号田块为烟草单作区(CK)。4-6号田块为烟草间作紫草(处理区)。
每年2月底将烟草及紫草幼苗移栽至田间。将烟草成行种植,每2行烟草种植2行紫草。相邻两行烟草的间距(行距)为1.2m,每行烟草中相邻两株烟草的间距(株距)为0.5m。每行紫草与相邻的一行烟草的间距为0.3m。相邻两行紫草的间距为30cm,每行紫草中相邻两株紫草的间距为30cm。烟株生长期间不施用任何农药,其余操作等同田间烟叶生产。
6月中旬分别于两种田里,按照20株/1块田的比例随机抽取取烟株叶片,利用q-PCR检测其TMV、CMV、PVY的含量,取其平均值,进行对比分析。并统计每个田块TMV、CMV、PVY的发病率及病情指数及亩产烟叶量。
实验连续进行两年。
3、检测方法
A、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reaction,q-PCR)
(1)总RNA抽提及引物设计
用试剂盒法抽提植物样品的总RNA。植物叶片RNA提取试剂盒(TaKaRa MiniBestPlant RNA E-traction Kit)、Premi-E-TaqTM II kit(TaKaRa)试剂盒、实时荧光定量试剂盒One StepPrimeScipt RT-PCR Kit(Perfect Real Time)均购于TaRaKa公司。
引物设计见表1,于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合成。
表1 RT-qPCR使用的引物
(2)TMV、CMV、PVY RT--qPCR质粒标准品标准曲线的建立
1)将已制备的TMV、CMV、PVY的重组阳性质粒DNA标准品(本实验室提供),用绝对定量稀释液Easy Dilution以10倍浓度梯度连续稀释5次作为扩增模板,配制反应体系,设置反应程序,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同时以RNase Free dH2O为模板设置清水对照,每个标准品和清水对照分别做3次平行重复。根据起始模板拷贝数的对数值和反应的循环数(即Ct值)的线性关系,构建检测TMV、CMV和PVY的扩增曲线、标准曲线、熔解曲线(图1至图9)。所用试剂均购于TaRaKa公司。
2)目标基因扩增
用以上三对引物分别对目标序列进行扩增,一步法RT-qPCR反应体系如下:
3)其反应程序为:42℃,5min→95℃,10s;
95℃,5s→62℃,30s共40个循环(60℃收集荧光信号);
95℃,15s→60℃,30s→95℃,15s(熔解曲线:第二个95℃收集荧光信号)。
(3)RT--qPCR结果的判读
样品的Ct值<35时为阳性结果,样品的Ct值≥35或未扩增,则判断结果为阴性。
在使用绝对定量的方法检测样品时,将待测样品的Ct值代入标准曲线方程,求得-值即为待测样品的起始拷贝数。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每次使用绝对定量方法测定样品时都必须绘制标准曲线,将待测样品和标准品同时放入荧光定量PCR仪中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根据标准曲线方程计算待测样品的拷贝数(习凤妮,2014)。
从扩增结果图(图1至图9)可以看出,TMV、CMV和PVY扩增结果的线性都非常好,线性系数均大于0.98,扩增系数为1.06~1.08,在0.8~1.2之间,说明设计的引物探针以及扩增体系,可以很好的扩增目标基因,各个扩增之间没有干扰。
B、病情指数(disease index)及相对防治效果统计
病情指数=∑(各级病株数×该病级值)/(调查总株数×最高级值)×100。
其中,烟草病毒病分级及调查方法(GBT23222-2008)如下:
烟草普通花叶病毒病(TMV)、黄瓜花叶病毒病(CMV)、马铃薯Y病毒病(PVY)以株为单位分级调查。
0级:全株无病。
l级:心叶脉明或轻微花叶,病株无明显矮化。
3级:三分之一叶片花叶但不变形,或病株矮化为正常株高的四分之三以上。
5级: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叶片花叶,或少数或变形或主侧脉坏死,或植株矮化为正常的三分之二至四分之三。
7级: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叶片花叶,或变形或主侧脉坏死,或植株矮化为正常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
9级:全株叶片花叶,严重变形或坏死,病株矮化为正常株高的二分之一以上。
C、烟叶产量统计
每年6月底,收取每株烟的有效烟叶,统计其总产量。
4、统计结果
A、CK区和处理区(烟草-紫草间作)烟株带毒量的RT--qPCR检测结果见表2。
表2烟株带毒量的RT--qPCR检测结果
从实验结果来看,CK对照区(烟草单作)田块中烟株TMV、CMV、PVY的带毒量分别是处理区(烟草-紫草间作)田块中烟株带毒量的1590.91倍、1200.00倍、741.94倍。说明烟草-紫草间作可以高效杀灭烟田土壤中的TMV、CMV、PVY,本发明是一种高效绿色环保的带毒土壤修复技术。
B、CK区和处理区(烟草-紫草间作)烟株病情指数统计见表3。
CK区(烟草单作区)作3次平行重复分别记作CK-1、CK-2、CK-3;烟草-紫草间区作3次平行重复分别记作烟草-紫草间作-1、烟草-紫草间作-2、烟草-紫草间作-3。
表3 CK区和处理区(烟草-紫草间作)烟株田间带毒率及病情指数统计表
从表3可知,三次平行重复,处理区(烟草-紫草间作)田块中烟株TMV、CMV、PVY的带毒率均远远低于CK区(烟草单作)田块中烟株的带毒率,同时处理区(烟草-紫草间作)田块中烟株TMV、CMV、PVY的病情指数也显著低于CK区(烟草单作)田块中烟株的病情指数,说明烟草-紫草间作能显著降低烟草的发病率及危害程度,增加了烟田系统的多样性,使生态系统更加稳定,抗逆性更强,从根源上杀灭烟田土壤TMV、CMV和PVY病毒,降低了烟草中烟草花叶病、黄瓜花叶病和马铃薯Y病的传播、危害,进而提高了烟叶的经济效益。
C、CK区和处理区(烟草-紫草间作)烟叶产量统计结果见表4。
CK区(烟草单作区)作3次平行重复分别记作CK-1、CK-2、CK-3;烟草-紫草间区作3次平行重复分别记作烟草-紫草间作-1、烟草-紫草间作-2、烟草-紫草间作-3。
表4 CK区和处理区(烟草-紫草间作)烟叶总产量统计表(kg/亩)
综合上述实验结果可知,与对照烟草单作相比,烟草-紫草间作可以有效降低烟草在田间的TMV、CMV、PVY带毒率和病情指数,大幅提高烟叶的亩产总量。
对比例1烟草-韭菜间作
在华南农业大学增城教学基地选取常年种植烟草的田块进行实验。这些田块都是病毒病高发区(经过检测,都含有高浓度的TMV、CMV、PVY)。选取6块上述田块,每块1亩。分别编号为1、2、3、4、5、6。其中1-3号田块为烟草单作区(CK);4-6号田块为烟草间作韭菜(处理区)。
将烟草成行种植,每相邻两行烟草之间种植两行韭菜。相邻两行烟草的间距(行距)为1.0m,每行烟草中相邻两株烟草的间距(株距)为0.5m。每行韭菜与相邻一行烟草的间距为0.3m,每行韭菜中相邻两株韭菜的间距为30cm。烟株生长期间不施用任何农药,其余操作等同田间烟叶生产。每年2月底将烟草及韭菜幼苗移栽至田间。6月中旬分别于两种田里,按照20株/1块田的比例随机抽取取烟株叶片,利用q-PCR检测其TMV、CMV、PVY的含量,取其平均值,进行对比分析。每年6月底统计每个田块TMV、CMV、PVY的发病率及病情指数及亩产烟叶量。
1、实验方法
与实施例1中烟草-紫草间作相关实验相同。
2、实验结果
A、CK区和处理区(烟草-韭菜)烟株带毒量的RT--qPCR检测结果见表5。
表5烟株带毒量的RT--qPCR检测结果
由表5可知,CK对照区(烟草单作)田块中烟株TMV、CMV、PVY的带毒量与处理区(烟草-韭菜)田块中烟株带毒量无显著差别。说明烟草-韭菜间作不能有效杀灭烟田土壤中的TMV、CMV、PVY。
B、CK区和处理区烟株病情指数及相对防治效果统计见表6。
CK区(烟草单作区)作3次平行重复分别记作CK-1、CK-2、CK-3;烟草-韭菜间区作3次平行重复分别记作烟草-韭菜间作-1、烟草-韭菜间作-2、烟草-韭菜间作-3。
表6 CK区和处理区(烟草-韭菜)烟株田间带毒率及病情指数统计表
由表6可知,与CK对照区(烟草单作)田块中烟株TMV、CMV、PVY的带毒率和病情指数相比,处理区(烟草-韭菜间作)田块中烟株TMV、CMV、PVY的带毒率和病情指数无显著差别。说明烟草-韭菜间作不能有效控制烟田土壤中的TMV、CMV、PVY的病害。
C、CK区和处理区(烟草-韭菜)烟叶产量统计结果见表7。
CK区(烟草单作区)作3次平行重复分别记作CK-1、CK-2、CK-3;烟草-韭菜间区作3次平行重复分别记作烟草-韭菜间作-1、烟草-韭菜间作-2、烟草-韭菜间作-3。
表7 CK区和处理区(烟草-韭菜)烟叶总产量统计表(kg/亩)
从上统计结果可以看出,与对照烟草单作相比,烟草-韭菜间作的TMV、CMV、PVY带毒率和病情指数无显著差别,烟草-韭菜间作不能有效降低烟草在田间的TMV、CMV、PVY的带毒率和病情指数,无法有效提高烟叶的亩产总量。说明并不是将所有作物品种与烟草进行任意间作,均可达到更好的防控效果和获得更高的产量和品质。
实施例2
每年2月底将烟草及紫草幼苗移栽至田间。烟草的品种为翠碧一号。将烟草成行种植,每2行烟草种植2行紫草。相邻两行烟草的间距(行距)为0.6m,每行烟草中相邻两株烟草的间距(株距)为1.0m。每行紫草与相邻的一行烟草的间距为0.7m。相邻两行紫草的间距为26cm,每行紫草中相邻两株紫草的间距为26cm。烟株生长期间不施用任何农药,其余操作等同田间烟叶生产。
烟株生长期间不施用任何农药。其余操作等同田间烟叶生产。本实施例在不破坏农田生态环境和现有种植功能前提下,能同步、有效杀灭烟田土壤中的TMV、CMV和PVY病毒,显著降低烟草TMV、CMV和PVY病害的发病率及危害程度,提高烟草的产量和品质。
实施例3
每年2月底将烟草及紫草幼苗移栽至田间。烟草的品种为红花大金元。将烟草成行种植,每2行烟草种植2行紫草。相邻两行烟草的间距(行距)为0.6m,每行烟草中相邻两株烟草的间距(株距)为0.5m。每行紫草与相邻的一行烟草的间距为0.5m。相邻两行紫草的间距为28cm,每行紫草中相邻两株紫草的间距为28cm。烟株生长期间不施用任何农药,其余操作等同田间烟叶生产。
烟株生长期间不施用任何农药。其余操作等同田间烟叶生产。本实施例在不破坏农田生态环境和现有种植功能前提下,能同步、有效杀灭烟田土壤中的TMV、CMV和PVY病毒,显著降低烟草TMV、CMV和PVY病害的发病率及危害程度,提高烟草的产量和品质。
实施例4
将烟草及紫草幼苗移栽至田间。烟草的品种为云烟87。将烟草成行种植,每1行烟草种植2行紫草。相邻两行烟草的间距(行距)为1.2m,每行烟草中相邻两株烟草的间距(株距)为0.5m。每行紫草与相邻的一行烟草的间距为0.6m。相邻两行紫草的间距为26cm,每行紫草中相邻两株紫草的间距为26cm。
在沟内施入腐熟的农家肥,置于两行紫草之间,回填土覆盖,每亩农家肥用量1500kg;对烤烟进行土壤追肥,土壤追肥施用量为:有机肥2400kg/667m2,过磷酸钙24kg/667m2,硫酸钾13kg/667m2。优选地,农家肥由以下重量配比的成分组成:畜禽粪70%、麦麸15%、大豆渣10%、普通复合肥5%。普通复合肥中N:P:K的质量比为1:2:3;畜禽粪为猪粪、羊粪、牛粪、鸡粪、鸭粪或鸽子粪中的任意一种。
烟株生长期间不施用任何农药。其余操作等同田间烟叶生产。本实施例在不破坏农田生态环境和现有种植功能前提下,能同步、有效杀灭烟田土壤中的TMV、CMV和PVY病毒,显著降低烟草TMV、CMV和PVY病害的发病率及危害程度,提高烟草的产量和品质。
实施例5
将烟草及紫草幼苗移栽至田间。烟草的品种为粤烟97。相邻两行烟草的间距(行距)为1.2m,每行烟草中相邻两株烟草的间距(株距)为0.5m。每行紫草与相邻的一行烟草的间距为0.3m。相邻两行紫草的间距为30cm,每行紫草中相邻两株紫草的间距为30cm。
在沟内施入腐熟的农家肥,置于两行紫草之间,回填土覆盖,每亩农家肥用量1100kg;对烤烟进行土壤追肥,土壤追肥施用量为:有机肥2000kg/667m2,过磷酸钙20kg/667m2,硫酸钾8kg/667m2。优选地,农家肥由以下重量配比的成分组成:畜禽粪50%、麦麸20%、大豆渣20%、普通复合肥10%。普通复合肥中N:P:K的质量比为1:3:1;畜禽粪为猪粪、羊粪、牛粪、鸡粪、鸭粪和鸽子粪按等比例混合。
烟株生长期间不施用任何农药。其余操作等同田间烟叶生产。本实施例在不破坏农田生态环境和现有种植功能前提下,能同步、有效杀灭烟田土壤中的TMV、CMV和PVY病毒,显著降低烟草TMV、CMV和PVY病害的发病率及危害程度,提高烟草的产量和品质。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防治烟草病毒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烟草与紫草间作种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烟草病毒选自烟草花叶病毒(TMV)、黄瓜花叶病毒(CMV)、马铃薯Y病毒(PVY)中的一种或几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烟草与紫草的间作比例为1~2:1,即1~2行烟草间作1行紫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相邻两行烟草的间距为0.6~1.2m,每行烟草中相邻两株烟草的间距为0.5~1.0m。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每行紫草与相邻的一行烟草的间距为0.3~0.7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相邻两行紫草的间距为26~30cm,每行所述紫草中相邻两株紫草的间距为26~30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烟草的品种选自翠碧一号、红花大金元、K326、云烟87或粤烟97中的任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种植紫草时,在沟内施入腐熟的农家肥,置于两行紫草之间,回填土覆盖,每亩农家肥用量1100~1500kg;对烤烟进行土壤追肥,土壤追肥施用量为:有机肥2000~2400kg/667m2,过磷酸钙20~24kg/667m2,硫酸钾8~13kg/667m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农家肥由以下重量配比的成分组成:畜禽粪50%~70%、麦麸15%~20%、大豆渣10%~20%、普通复合肥5%~1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普通复合肥中N:P:K的质量比为1:2~3:1~3;所述畜禽粪为猪粪、羊粪、牛粪、鸡粪、鸭粪或鸽子粪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CN201910319544.7A 2019-04-19 2019-04-19 一种用于防治烟草病毒病的方法 Pending CN10996478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19544.7A CN109964780A (zh) 2019-04-19 2019-04-19 一种用于防治烟草病毒病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19544.7A CN109964780A (zh) 2019-04-19 2019-04-19 一种用于防治烟草病毒病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64780A true CN109964780A (zh) 2019-07-05

Family

ID=670854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19544.7A Pending CN109964780A (zh) 2019-04-19 2019-04-19 一种用于防治烟草病毒病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964780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180586U (zh) * 2014-08-14 2015-03-04 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 一种防控烟草黑胫病的烤烟、花生种植结构
CN108402044A (zh) * 2018-03-19 2018-08-17 四川省烟草公司广元市公司 一种烟草病毒的综合防治方法
CN109601313A (zh) * 2018-12-07 2019-04-12 红云红河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利用香叶天竺葵与烤烟间作控制烟草花叶病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180586U (zh) * 2014-08-14 2015-03-04 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 一种防控烟草黑胫病的烤烟、花生种植结构
CN108402044A (zh) * 2018-03-19 2018-08-17 四川省烟草公司广元市公司 一种烟草病毒的综合防治方法
CN109601313A (zh) * 2018-12-07 2019-04-12 红云红河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利用香叶天竺葵与烤烟间作控制烟草花叶病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中国微生物学会病毒专业委员会植物病毒组: "《蔬菜病毒病害及植物病毒化学防治研究进展 全国第三届蔬菜病毒病害研究及中国植物病毒化学防治研讨会论文选编》", 30 November 1998,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
刘丽芳等: "烤烟间作草木樨对烟草病害的影响 ",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
朱有勇: "《农业生物多样性控制作物病虫害的效应原理与方法》", 31 August 2012,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
马莹等: "《黔西南烟草科技论文集》", 30 June 2009, 贵州科技出版社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10988B (zh) 一种防治植物病虫害的复合微生物液体菌肥及其制备方法
Cruz et al. Effect of vesicular arbuscular mycorrhiza (VAM) fungi inoculation on coppicing ability and drought resistance of Senna spectabilis
Kirkegaard et al. Reduced growth and yield of wheat with conservation cropping. II. Soil biological factors limit growth under direct drilling
CN103202187B (zh) 一种柑桔柚类用化学诱变繁育抗黄龙病种苗的方法
CN106233996A (zh) 早熟辣椒、水稻、荸荠轮作有机栽培方法
Mauro et al. Eradication of Orobanche/Phelipanche spp. seedbank by soil solarization and organic supplementation
CN106577074A (zh) 一种桂育9号水稻的栽培方法
CN106520908A (zh) 高山萝卜苗期抗根肿病鉴定方法
CN102812928B (zh) 一种麦蒲螨的繁育方法
Ahmad et al. Forage production and orchard floor management through grass/legume intercropping in apple based agroforestry systems
CN106187455A (zh) 一种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9964776A (zh) 一种综合防控多种烟草病害的方法
CN104396485B (zh) 一种可提高当归发芽率的日光温室育苗方法
CN112314371A (zh) 一种稻谷种植病虫害绿色防控方法
CN110089380A (zh) 一种利用烤烟间作板蓝根控制烟田土壤病毒的方法
CN109984004A (zh) 一种改良烟田土壤同时降低烟草病毒的方法
CN109964780A (zh) 一种用于防治烟草病毒病的方法
Van Antwerpen et al. A review of field management practices impacting root health in sugarcane
Colburn et al. Protection of citrus rootstocks against Phytophthora spp. with a hypovirulent isolate of Phytophthora nicotianae
CN108849985A (zh) 一种三元复配生物菌剂及其在姜瘟病防治中的应用
CN104761406B (zh) 一种大葱专用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01811A (zh) 一种辣椒和萝卜的套种方法
CN109952931A (zh) 一种适合大面积应用的烤烟-鱼腥草间作方法
CN107852892A (zh) 一种减少病害、加快烟草种子出苗的方法
CN109964779A (zh) 一种同步降低烟草tmv、cmv和pvy病毒的种植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