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64183A - 监视系统、数据模型管理装置及显示数据生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监视系统、数据模型管理装置及显示数据生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64183A
CN109964183A CN201780071586.2A CN201780071586A CN109964183A CN 109964183 A CN109964183 A CN 109964183A CN 201780071586 A CN201780071586 A CN 201780071586A CN 109964183 A CN109964183 A CN 1099641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nitoring
information
data
structural information
disp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7158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64183B (zh
Inventor
柳原慎太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JP2017/002829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8096694A1/ja
Publication of CN1099641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641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641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641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5/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 G09G5/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lay of characters or indicia using display control signals derived from coded signals representing the characters or indicia, e.g. with a character-code memory
    • G09G5/30Control of display attribute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3/00Testing or monitoring of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 G05B23/02Electric testing or monitor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54/00Aspects of interface with display us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sting And Monitoring For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得到在结构要素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能够自动地对所收集的监视信息的关联性进行变更的监视系统(5)。监视系统(5)包括:收集并保持监视终端(3)所得出的监视结果即监视信息的监视装置(11);对连接至监视系统(5)的监视终端(3)的信息即结构信息进行保持的结构信息管理装置(14);使用将监视信息与结构信息对应起来后得到的信息即数据模型来生成显示监视信息时的数据即显示数据的数据模型管理装置(13);以及获取显示数据并进行显示监视信息的控制的显示装置(12)。

Description

监视系统、数据模型管理装置及显示数据生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设备、机器的状态进行监视的监视系统、数据模型管理装置及显示数据生成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在监视系统中,管理者预先对构成系统的结构要素彼此之间的关系进行规定,通过对照各个结构要素的工作状态及连结状态,从而对从传感器收集到的监视信息进行整合。在传感器或从传感器收集监视信息的监视机器因故障等被更换的情况下,管理者需要进行系统结构的确认及监视信息的整合确认。具体而言,作为对系统结构的确认,管理者确认结构要素彼此之间的关系,并更新为最新的状态。此外,作为监视信息的整合确认,在更换了监视机器的情况下,管理者进行变更,从而对从更换后的监视装置最新收集到的监视信息与从更换前的监视机器收集到的监视信息之间存在连续性的情况进行确认,对各个监视信息进行关联并保存。专利文献1中,作为系统结构的确认方法,揭示了如下技术:通过构筑自动地对系统的结构要素的确定及结构要素彼此之间的关系进行更新的结构,从而减少管理者所费的功夫。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8-986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根据上述现有技术,对于传感器或监视设备的更换,在更换前和更换后必须更换成同种类或代替机。因此,在更换对象的机种因已停产等而无法入手的情况下,使用不同的机种,存在有可能无法自动进行更新的问题。另外,根据上述现有技术,对于监视信息的整合确认,由于无法自动化,因此存在必须由管理者来实施的问题。
本发明正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获得一种监视系统,在结构要素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能够自动地对所收集的监视信息的关联进行变更。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并达成目的,本发明的监视系统具备收集并保持监视终端所得出的监视结果、即监视信息的监视装置。监视系统具有对与监视系统相连接的监视终端的信息、即结构信息进行保持的结构信息管理装置。监视系统具有数据模型管理装置,该数据模型管理装置使用将监视信息与结构信息对应起来后得到的信息即数据模型,来生成显示监视信息时的数据即显示数据。监视系统的特征在于,具有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获取显示数据,并进行显示监视信息的控制。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起到如下效果:在结构要素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能够自动地对所收集到的监视信息的关联进行变更。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监视系统的结构例的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监视信息存储部所具有的第一表格的示例的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监视信息存储部所具有的第二表格的示例的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监视信息存储部所具有的第三表格的示例的图。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数据模型管理装置的显示数据的生成处理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结构信息监视部监视结构信息存储部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整合部变更数据模型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显示数据生成部生成利用与数据模型相应的结构来显示监视信息的显示数据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与由实施方式1的显示装置所显示的电力系统的监视信息相关的显示画面的第一示例的图。
图10是表示与由实施方式1的显示装置所显示的电力系统的监视信息相关的显示画面的第二示例的图。
图11是表示与由实施方式1的显示装置所显示的电力系统的监视信息相关的显示画面的第三示例的图。
图12是表示与由实施方式1的显示装置所显示的水处理系统的配管的监视信息相关的显示画面的示例的图。
图13是表示用CPU及存储器来构成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数据模型管理装置的处理电路的情况的示例的图。
图14是表示用专用硬件来构成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数据模型管理装置的处理电路的情况的示例的图。
图15是表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监视系统的结构例的图。
图16是表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结构信息收集部生成存储于结构信息存储部的结构信息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7是表示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监视系统的结构例的图。
图18是表示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编辑部接收用户的操作来编辑数据模型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9是表示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监视系统的结构例的图。
图20是表示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监视信息收集部收集监视信息时针对监视信息存储部及通知部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21是表示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通知部向显示数据生成部输出监视信息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22是表示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显示数据生成部生成用于利用与数据模型相应的结构来显示监视信息的显示数据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23是表示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用于对显示数据存储部所具有的显示数据进行保持的第四表格的示例的图。
图24是表示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监视系统的结构例的图。
图25是表示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结构信息输入部从用户接收机器ID的输入并传递给整合部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26是表示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结构信息提取部根据数据模型存储部中的数据模型来再构筑结构信息的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监视系统、数据模型管理装置以及显示数据生成方法。另外,本发明并不由本实施方式所限定。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监视系统5的结构例的图。监视系统5包括数据中心1、监视机器2、监视终端3。监视系统5中,数据中心1及监视机器2经由网络4相连接。数据中心1能够经由网络4与多个监视机器2进行连接。另外,监视机器2能够与多个监视终端3进行连接。
监视终端3例如具有对监视对象的温度、电压、电流、施加于监视对象的压力、水位等进行测量的传感器功能,将对监视对象进行监视的结果即监视信息发送至监视机器2。监视机器2从监视终端3收集监视终端3的监视结果即监视信息,并经由网络4发送至数据中心1。网络4是能够与多个机器进行通信的网络,例如是因特网或内部网等。
对数据中心1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数据中心1包括监视装置11、显示装置12、数据模型管理装置13、结构信息管理装置14。
监视装置11收集并保持监视终端3的监视结果即监视信息。监视装置11包括监视信息收集部111、监视信息存储部112。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监视信息存储部112所具有的第一表格的示例的图。第一表格是用于保持各个监视终端3的监视信息的表格。第一表格中设定有用于识别由各个监视终端3监视、即测量得到的监视项目的监视信息ID,由各个监视终端3测量得到的监视信息即测量值,以及测量所述监视信息即测量值时的测量时刻的项目。监视信息ID是能够确定对监视信息ID所示的监视项目进行监视的监视终端3的识别信息。监视信息收集部111从监视机器2收集到的各个监视终端3的监视信息中包含了图2所示的监视信息ID、测量值、以及测量时刻的信息。监视信息存储部112是用于存储监视信息的存储部。
监视信息收集部111若经由网络4从监视机器2收集到各个监视终端3的监视信息,则将所收集到的监视信息存储于监视信息存储部112,具体而言,将监视信息中所包含的监视信息ID、测量值及测量时刻的信息写入监视信息存储部112所具有的第一表格中。监视信息存储部112保持由监视信息收集部111收集到的各个监视终端3的监视信息。
显示装置12获取显示数据并进行显示监视信息的控制。显示装置12包括显示数据获取部121、显示部122。显示数据获取部121从数据模型管理装置13获取由后述的数据模型管理装置13所生成的监视信息的显示数据,并基于显示数据来进行在显示部122中显示监视信息的控制。显示部122是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等显示器。
结构信息管理装置14保持与监视系统5相连接的监视终端3的信息即结构信息。结构信息管理装置14包括结构信息输入部141、结构信息存储部142。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监视信息存储部142所具有的第二表格的示例的图。第二表格是用于保持各个监视终端3的工作状况的信息即结构信息的表格。第二表格中设定有用于识别各个监视终端3的机器ID,表示监视终端3的工作状况的状态,以及最后确认表示监视终端3的工作状况的状态的时刻、即最新确认时刻的项目。对于监视终端3的工作状况,结构信息输入部141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来生成结构信息,并存储于结构信息存储部142。结构信息存储部142是用于存储结构信息的存储部。
数据模型管理装置13是显示数据生成装置,该显示数据生成装置使用将监视信息与结构信息进行对应后得到的信息即数据模型,来生成显示监视信息时的数据即显示数据。数据模型管理装置13包括结构信息监视部131、整合部132、数据模型存储部133、显示数据生成部134。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数据模型存储部133所具有的第三表格的示例的图。第三表格是用于保持将监视信息与结构信息对应起来后得到的信息即数据模型的表格。第三表格中设定有用于识别由后述的整合部132的处理来赋予的监视机器2的监视机器ID、监视信息ID、机器ID,表示开始运用由机器ID所示的监视终端3的时刻的运用开始时刻,以及表示结束运用由机器ID所示的监视终端3的时刻的运用结束时刻的项目。利用每个机器ID的运用开始时刻及运用结束时刻,来表示机器即监视终端3的更换履历。数据模型存储部133是用于存储数据模型的存储部。如图4所示,数据模型存储部133中所存储的数据模型是将图2所示的监视信息与图3所示的结构信息对应起来后得到的信息。数据模型管理装置13自动地变更存储于数据模型存储部133的数据模型,并用最新的状态来保持监视系统5中所包含的监视机器2及监视终端3的连接关系的信息。
接着,对数据模型管理装置13生成显示监视信息时的数据即显示数据的动作进行说明。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数据模型管理装置13的显示数据的生成处理的流程图。首先,在数据模型管理装置13中,结构信息监视部131参照结构信息管理装置14的结构信息存储部142,监视结构信息存储部142所保持的信息、即连接至监视系统5的监视终端3的信息即结构信息(步骤S1)。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结构信息监视部131监视结构信息存储部142的处理的流程图。结构信息监视部131确认结构信息管理装置14中的结构信息存储部142的结构信息(步骤S11),确认是否发生变化、即确认是否有被更新后的信息(步骤S12)。有变化的情况、即有被更新后的信息的情况例如是指如下情况:前一次确认时由处于“工作中”的机器ID所示出的监视终端3的状态变为“停止”,追加由前一次确认时没有的机器ID所示出的监视装置3来作为“工作中”。在没有变化的情况下(步骤S12:否),结构信息监视部131返回步骤S11,继续确认结构信息存储部142的结构信息。
在具有变化的情况下(步骤S12:是),结构信息监视部131向整合部132通知结构信息存储部142的结构信息(步骤S13)。结构信息监视部131可以向整合部132通知结构信息存储部142所保持的所有结构信息,也可以仅向整合部132通知结构信息存储部142所保持的结构信息中具有变化的部分的结构信息。结构信息监视部131在步骤S13的处理之后,返回步骤S11,继续确认结构信息存储部142的结构信息。另外,结构信息监视部131可以周期地实施步骤S11所示的处理,也可以在每个规定的时刻实施。
返回图5的流程图,在结构信息存储部142的结构信息中存在变化的情况下,若整合部132从结构信息监视部131接收到结构信息的变化的通知,则对保持于数据模型存储部133的数据模型进行变更(步骤S2)。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整合部132变更数据模型的处理的流程图。整合部132若从结构信息监视部131接收到结构信息的变化的通知,则从数据模型存储部133检索结构信息中与具有变化的机器ID相关联的数据模型(步骤S21)。在没有与数据模型存储部133相当的数据模型的情况下(步骤S22:否),整合部132自动地分配成为数据模型的键值的监视机器ID(步骤S23),并新生成数据模型(步骤S24)。与“步骤S22:否”相对应的情况例如是指新追加了监视机器2及监视终端3的情况。整合部132将新生成的数据模型存储于数据模型存储部133(步骤S29)。
在存在与数据模型存储部133相当的数据模型的情况下(步骤S22:是),整合部132从结构信息的变更内容中提取出监视终端3的追加、删除、变更等替换关系(步骤S25)。与“步骤S22:是”相当的情况例如是指对监视终端3进行了更换的情况。在从结构信息监视部131通知了所有结构信息的情况下,整合部132可以从前一次接收到通知时的结构信息与本次接收到通知时的结构信息之间的差分中提取出替换关系。整合部132从监视信息存储部112获取与替换关系相对应的监视机器2所收集的监视信息(步骤S26)。与替换关系相对应的监视机器2是指在图4所示的数据模型中,在追加、删除、更换等替换关系中与任意监视终端3的机器ID相对应的监视机器2。
整合部132将具有变化的结构信息与监视信息对应起来并生成结构信息变更后的数据模型(步骤S27),将结构信息变更前的数据模型更新为结构信息变更后的数据模型(步骤S28)。由于监视信息ID是能够确定进行了监视的监视终端3的识别信息,因此,整合部132能够使用图2的监视信息中所包含的监视信息ID、以及图3的结构信息中所包含的机器ID,将具有变化的结构信息与监视信息对应起来。整合部132将更新后的数据模型存储于数据模型存储部133(步骤S29)。
在图4所示的数据模型中示出了如下情况:与监视机器ID“PC001”的监视机器2相连接,且对监视信息ID“sig0001”、“sig00032”及“sig0003”的监视项目进行监视的机器ID“eqp001”的监视终端3的工作变为停止,替换机器ID“eqp001”的监视终端3并将机器ID“eqp002”及“eqp003”的监视终端3设为作为工作中来追加。此外,还示出了如下情况:将机器ID“eqp002”的监视终端3替换成机器ID“eqp001”的监视终端3,并对监视信息ID“sig0001”及“sig0002”的监视项目进行监视,将机器ID“eqp003”的监视终端3替换成机器ID“eqp001”的监视终端3,并对监视信息ID“sig0003”的监视项目进行监视。
返回图5的流程图,若从显示装置12接收到表示显示监视信息的意思的通知,则显示数据生成部134基于数据模型来生成显示监视信息时的数据即显示数据,并将所生成的显示数据输出至显示装置12(步骤S3)。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显示数据生成部134生成利用与数据模型相应的结构来显示监视信息的显示数据的处理的流程图。若从显示装置12的显示数据获取部121接收到表示显示监视信息的意思的通知,则显示数据生成部134从数据模型存储部133获取与所显示的监视信息相关联的数据模型(步骤S31)。对于从显示数据获取部121通知得到的监视终端3的监视信息,显示数据生成部134从监视信息存储部112获取与机器ID相对应的监视信息(步骤S32)。具体而言,显示数据生成部134从监视信息存储部112中获取关于与机器ID相对应的监视信息ID的测量值及测量时刻。
在所获取到的数据模型中存在监视终端3的更换履历的情况下(步骤S33:是),对于某个监视信息ID,显示数据生成部134在步骤S32中从监视信息存储部112中获取与多个机器ID相对应的监视信息,因此,使用与多个机器ID相对应的监视信息来生成显示数据(步骤S34)。“步骤S33:是”的情况是指在图4的数据模型中,将机器ID“eqp001”的监视终端3更换为机器ID“eqp002”及“eqp003”的监视终端3的情况。显示数据生成部134例如在监视某个监视信息ID的监视项目的监视终端因故障等理由而被更换的情况下,在生成关于以时间序列连续的监视信息的显示数据时,使用更换前的监视终端3的测量值与更换后的监视终端3的测量值来生成显示数据。显示数据生成部134将所生成的显示数据输出至显示数据获取部121(步骤S36)。
在所获取的数据模型中不存在监视终端3的更换履历的情况下(步骤S33:否),对于某个监视信息ID,显示数据生成部134在步骤S32中从监视信息存储部112中获取与1个机器ID相对应的监视信息,因此,使用与1个机器ID相对应的监视信息来生成显示数据(步骤S35)。“步骤S33:否”的情况是指在图4的数据模型中并未像机器ID“eqp004”的监视终端3那样进行更换的情况。显示数据生成部134将所生成的显示数据输出至显示数据获取部121(步骤S36)。
另外,步骤S34及步骤S35中,对于生成关于1个监视信息ID的显示数据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作为一个示例,显示数据生成部134也能够生成关于多个监视信息ID的显示数据。在此情况下,显示数据生成部134对每个由来自显示数据获取部121的通知所指定的监视信息ID进行图8所示的流程图的处理,但也可以并行地对各个监视信息ID进行处理。
显示装置12中,若从显示数据生成部134获取显示数据,则显示数据获取部121进行在显示部122中对由显示数据所示的监视信息进行显示的控制。
此处,对显示数据生成部134所生成的显示数据所示的监视信息的显示内容进行说明。图9是表示与由实施方式1的显示装置12所显示的电力系统的监视信息相关的显示画面的第一示例的图。显示数据生成部134使用最新的监视信息来生成多个监视信息,在图9的示例中生成表示每个功率线的电压、电流及功率量的显示数据。显示装置12使用由显示数据生成部134所生成的显示数据,来进行图9所示的显示画面中的显示。
图10是表示与由实施方式1的显示装置12所显示的电力系统的监视信息相关的显示画面的第二示例的图。显示数据生成部134使用对于某个功率线的电压的过去的监视信息,用图表形式来生成表示电压因时间的变化推移的显示数据。显示装置12使用由显示数据生成部134所生成的显示数据,来进行图10所示的显示画面中的显示。
图11是表示与由实施方式1的显示装置12所显示的电力系统的监视信息相关的显示画面的第三示例的图。显示数据生成部134使用对于某个功率线的电压、电流及功率量的过去的监视信息,用图表形式来生成表示电压因时刻的变化推移的显示数据。显示装置12使用由显示数据生成部134所生成的显示数据,来进行图11所示的显示画面中的显示。
在替换对相关的监视信息进行监视的监视终端3的情况下,显示数据生成部134能够通过确认数据模型存储部133的数据模型来确定替换时刻。因此,显示数据生成部134如图11所示,可以改变替换了监视终端3之后、这里为时刻t4以后的测量值的背景色,来生成显示数据。
在替换了监视终端3的情况下,相对于替换前的监视终端3提高了替换后的监视终端3的功能,其结果是,在替换后的监视终端3中,相比于替换前的监视终端3,考虑实现了测量精度的提高、短周期中的测量等。在此情况下,如图10、图11所示那样,在表示因时刻而发生的变化的显示中,在替换前后以同样的方式进行显示的情况较容易比较测量值的变化。因此,在监视终端3具有替换的情况下,对于替换后的监视终端3的监视信息,显示数据生成部134也能够以与替换前的监视终端3相同的测量精度、相同的时间间隔来生成显示数据。
另外,监视系统5的监视对象并不限于电力系统,也能够适用于其它设备。图12是表示与由实施方式1的显示装置12所显示的水处理系统的配管的监视信息相关的显示画面的示例的图。与图9相同地,显示数据生成部134使用最新的监视信息来生成多个监视信息,在图12的示例中生成表示每个配管的水压的显示数据。显示装置12使用显示数据生成部134所生成的显示数据,来进行图12所示的显示画面中的显示。此外,虽然省略了图示,但与图10、图11相同地,显示数据生成部134也可以生成表示测量值因时刻而变化的显示数据。
接着,对于数据中心1的数据模型管理装置13的硬件结构进行说明。数据模型管理装置13中,利用存储器来实现数据模型存储部133。结构信息监视部131、整合部132及显示数据生成部134由接口电路及处理电路来实现。即,数据模型管理装置13具有处理电路,该处理电路用于监视结构信息管理装置14的结构信息,变更数据模型,并生成显示监视信息时的数据即显示数据。处理电路可以是专用硬件,也可以是执行存储于存储器的程序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及存储器。
图13是表示用CPU及存储器来构成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数据模型管理装置13的处理电路的情况的示例的图。上述接口电路是图13的接口电路91。此外,上述存储器由图13的存储器93来实现,但也可以设为与实现处理电路的存储器93不同的存储器。在由CPU92及存储器93来构成处理电路的情况下,结构信息监视部131、整合部132及显示数据生成部134的功能由软件、固件、或软件与固件的组合来实现。软件或固件以程序的形式来表述,并储存于存储器93。处理电路中,通过CPU92读取存储于存储器93的程序并执行,从而实现各部分的功能。即,数据模型管理装置13具有存储器93,该存储器93用于存储在由处理电路执行时最终执行如下步骤的程序、即:对结构信息管理装置14的结构信息进行监视的步骤;变更数据模型的步骤;以及生成显示数据的步骤。此外,这些程序也可以说是使计算机执行结构信息监视部131、整合部132和显示数据生成部134的步骤和方法的程序。此处,CPU92可以是处理装置、运算装置、微处理器、微机、处理器或者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数字信号处理器)等。另外,存储器93例如相当于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闪存、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 EPROM: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注册商标)等非易失性或易失性的半导体存储器、磁盘、软盘、光盘、压缩光盘、迷你盘、DVD(DigitalVersatile Disk:数字通用盘)等。
图14是表示用专用硬件来构成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数据模型管理装置13的处理电路的情况的示例的图。在处理电路为专用硬件的情况下,图14所示的处理电路94例如相当于单一电路、复合电路、编程处理器、并联编程处理器、ASIC(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它们的组合。结构信息监视部131、整合部132及显示数据生成部134的各部分的各个可以分别由处理电路94来实现,也可以汇总各部分的功能并由处理电路94来实现。
另外,对于结构信息监视部131、整合部132和显示数据生成部134各自的功能,可以由专用硬件实现其中一部分,并由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一部分。由此,处理电路可以利用专用的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上述各功能。
对于数据中心1的监视装置11及结构信息管理装置14,也能够利用与数据模型管理装置13相同的硬件结构来实现。对于显示装置12,在图13的示例中追加用于实现显示部122的显示器来实现,在图14的示例中追加显示器并删除存储器93来实现。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数据中心1中,数据模型管理装置13监视结构信息管理装置14的结构信息,在结构信息具有变化的情况下,自动地对结构信息与监视终端3的监视结果即监视信息的对应信息、即数据模型进行变更。由此,数据模型管理装置13能够在不依赖于结构信息的情况下不间断地检索并浏览过去的监视信息,因此,能够减轻管理者等用户的操作负担,此外,能够提高运用监视系统5的操作者等用户的监视信息的浏览性。
如图4所示的数据模型的示例那样,例如,在由于与更换前的监视终端3相同的机型已停产而利用不同机型的多台结构来实现与更换前的监视终端3相同的功能的情况下,用户无需进行操作,能够由数据模型管理装置13自动地关联监视终端3的更换前后的监视信息。另外,在数据模型管理装置13中,在基于从配电监视控制系统所收集的电力信息来进行电力需求预测的情况下,运用监视系统5的操作者等用户能够浏览监视信息的履历,而无需根据过去的监视终端3、监视机器2的更换记录来再构建监视信息。
实施方式2.
实施方式1中,用户从结构信息输入部141输入了结构信息。实施方式2中,数据中心自动收集并生成结构信息。
图15是表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监视系统5a的结构例的图。监视系统5a相对于监视系统5,将数据中心1替换成了数据中心1a。数据中心1a相对于数据中心1,将结构信息管理装置14替换成了结构信息管理装置14a。
结构信息管理装置14a包括结构信息收集部143、结构信息存储部142。结构信息收集部143从与监视终端3相连接的监视机器2经由网络4来收集与监视系统5a相连接的监视终端3的工作状况的信息,并生成存储于结构信息存储部142的结构信息,或者更新为最新的状态。结构信息存储部142中所存储的结构信息与实施方式1相同。
图16是表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结构信息收集部143生成存储于结构信息存储部142的结构信息的处理的流程图。结构信息收集部143经由网络4,从所连接的监视机器2获取监视终端3的状态的信息、即工作状况的信息(步骤S41)。结构信息收集部143例如可以根据在网络4中从监视机器2流向监视信息收集部111的监视信息的内容来获取监视终端3的工作状况的信息,也可以在定期地从监视终端3发送表示正在工作的信号的情况下,基于该信号来获取监视终端3的工作状况的信息。关于所获取到的监视终端3的状态的信息,结构信息收集部143检索结构信息存储部142的结构信息(步骤S42)。
在与所获取到的监视终端3相当的结构信息已存在于结构信息存储部142的情况下(步骤S43:是),结构信息收集部143基于所获取的监视终端3的工作状况,更新结构信息的状态及最新确认时刻(步骤S44)。另外,关于状态,在与前一次相同时,结构信息收集部143可以不进行更新。
在结构信息存储部142中没有与所获取到的监视终端3相对应的结构信息的情况下(步骤S43:否),结构信息收集部143新生成关于所获取到的监视终端3的结构信息(步骤S45)。结构信息收集部143生成结构信息,该结构信息具体由表示新的监视终端3的机器ID、由该机器ID所示的监视终端3的状态、以及所确认的时刻即最新确认时刻来构成。
结构信息收集部143将更新后或新生成的结构信息存储于结构信息存储部142(步骤S46)。结构信息收集部143在更新的情况下,对图4所示的结构信息更新所对应的机器ID的部分信息,在重新存储的情况下,在图4所示的结构信息的下侧追加所对应的机器ID的信息。结构信息收集部143在步骤S46的处理之后,返回步骤S41,反复执行上述处理。另外,结构信息收集部143可以周期地实施步骤S41所示的处理,也可以在每个规定的时刻实施。
在数据中心1a中,数据模型管理装置13、监视装置11以及显示装置12的动作与实施方式1相同。
结构信息管理装置14a的硬件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由图13、图14所示的结构来实现。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数据中心1a中,结构信息管理装置14a自动地收集监视终端3的工作状态,自动地更新结构信息存储部142的结构信息。由此,结构信息管理装置14a能够将结构信息存储部142的结构信息维持为最新的状态,而与用户的操作无关。
实施方式3.
实施方式1、2中,整合部132自动地对存储于数据模型存储部133的数据模型的内容进行更新。实施方式3中,使用户能够编辑数据模型的内容。在实施方式1、2中均可适用,但作为一个示例,以实施方式1的结构为例进行说明。
图17是表示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监视系统5b的结构例的图。监视系统5b相对于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1的监视系统5,将数据中心1替换成了数据中心1b。数据中心1b相对于数据中心1,将数据模型管理装置13替换成了数据模型管理装置13b。
数据模型管理装置13b是对数据模型管理装置13追加编辑部135后而得到的。编辑部135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并根据所输入的编辑内容,对存储于数据模型存储部133的数据模型的内容进行编辑、即进行变更。例如,在数据模型的内容未处于最新的状态的情况下,在数据模型的内容中包含有错误等的情况下,用户使用编辑部135来编辑数据模型的内容。
图18是表示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编辑部135接收用户的操作来编辑数据模型的处理的流程图。编辑部135从用户接收数据模型的编辑内容的输入(步骤S51)。在编辑对象的数据模型已经存在于数据模型存储部133的情况下(步骤S52:是),编辑部135根据所输入的编辑内容来更新数据模型(步骤S55)。编辑部135将更新后的数据模型存储到数据模型存储部133(步骤S56)。
在数据模型存储部133中没有编辑对象的数据模型的情况下(步骤S52:否),编辑部确认所输入的编辑内容是否是足以用于新追加数据模型的信息量(步骤S53)。在所输入的编辑内容不足够的情况下(步骤S53:否),编辑部135返回步骤S51继续接收编辑内容。在所输入的编辑内容足够的情况下(步骤S53:是),编辑部135生成空的数据模型(步骤S54),并根据所输入的编辑内容来写入空的数据模型,即根据所输入的编辑内容来更新数据模型(步骤S55)。编辑部135将更新后的数据模型存储于数据模型存储部133(步骤S56)。
在数据中心1b中,监视装置11、显示装置12以及结构信息管理装置14的动作与实施方式1相同。
对于数据模型管理装置13b的硬件结构,通过对图13、图14所示的结构追加接收来自用户的编辑内容的鼠标、键盘等输入部来实现。
如以上述所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数据中心1b中,数据模型管理装置13b能够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并随时追加、变更数据模型。由此,除了监视系统5b中监视终端3等的结构发生变化的情况以外,用户能够使数据模型管理装置13b变更机器彼此的意义性。
实施方式4.
在实施方式1至3中,显示数据生成部134在从显示装置12的显示数据获取部121接收到通知之后,生成了显示数据。在实施方式4中对如下情况进行说明:显示数据生成部生成显示数据,而与来自显示数据获取部121的通知无关。在实施方式1至3中均可适用,但作为一个示例,以实施方式1的结构为例进行说明。
图19是表示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监视系统5c的结构例的图。监视系统5c相对于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1的监视系统5,将数据中心1替换成了数据中心1c。数据中心1c相对于数据中心1,将监视装置11替换成了监视装置11c,并将数据模型管理装置13替换成了数据模型管理装置13c。
对监视装置11c的结构及动作进行说明。监视装置11c相对于监视装置11,将监视信息收集部111替换为了监视信息收集部111c,还追加了通知部113。监视信息收集部111c除了监视信息收集部111的功能以外,还在将所收集的监视信息存储于监视信息存储部112之后,将已存储了监视信息的情况通知给通知部113。通知部113从监视信息存储部112获取监视信息,并输出至显示数据生成部134c。
图20是表示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监视信息收集部111c收集监视信息时针对监视信息存储部112及通知部113的处理的流程图。若从监视机器2获取监视信息(步骤S61),则监视信息收集部111c确认监视信息是否正常(步骤S62)。在因通信错误等导致无法正确地获取监视信息的情况下(步骤S62:否),监视信息收集部111c结束处理。在能够正确地获取监视信息的情况下(步骤S62:是),监视信息收集部111c将所获取到的监视信息存储于监视信息存储部112(步骤S63),并且将监视信息存储部112中已存储有监视信息的情况通知给通知部113(步骤S64)。监视信息收集部111c在每次从监视机器2获取监视信息时,进行图20所示的流程图的处理。
图21是表示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通知部113向显示数据生成部134c输出监视信息的处理的流程图。若从监视信息收集部111c接收到已存储有监视信息的通知,则通知部113从监视信息存储部112获取对象的监视信息(步骤S71),并将所获取到的监视信息输出至显示数据生成部134c(步骤S72)。
接着,对数据模型管理装置13c的结构及动作进行说明。数据模型管理装置13c相对于数据模型管理装置13,将显示数据生成部134替换成了显示数据生成部134c,并且追加了显示数据存储部136。若从监视装置11c的通知部113获取监视信息,则显示数据生成部134c生成显示数据,并将所生成的显示数据存储于显示数据存储部136。显示数据存储部136是用于存储显示数据的存储部。
图22是表示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显示数据生成部134c生成用于利用与数据模型相应的结构来显示监视信息的显示数据的处理的流程图。首先,显示数据生成部134c从监视装置11c的通知部113获取监视信息(步骤S37)。显示数据生成部134c生成与从通知部113获取到的监视信息相对应的显示数据,但生成显示数据的处理本身与实施方式1中所说明的图8的流程图的步骤S31至步骤S35的处理相同。显示数据生成部134c将所生成的显示数据存储于显示数据存储部136(步骤S38)。另外,显示数据生成部134c可以仅从通知部113接收表示已收集了监视信息的意思的通知,也可以与实施方式1等同样地,从监视信息存储部112获取监视信息。
图23是表示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用于对显示数据存储部136所具有的显示数据进行保持的第四表格的示例的图。第四表格中设定有监视机器ID、监视信息ID、测量值及测量时刻的项目。另外,图23中示出了简单的监视信息的示例,但作为一个示例,实际存储于显示数据存储部136的显示数据如实施方式1中所说明的那样,是显示装置12能够显示图9至图12所示那样的显示内容的显示数据。
在数据中心1c中,显示装置12以及结构信息管理装置14的动作与实施方式1相同。
监视装置11c及数据模型管理装置13c的硬件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由图13、图14所示的结构来实现。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数据中心1c中,数据模型管理装置13c不接收来自显示装置12的通知来生成显示数据,而是在收集到监视信息的定时来生成并存储显示数据。由此,在有多个显示装置12的情况下,数据模型管理装置13c在从多个显示装置12发来显示相同的监视信息的通知时,无需反复执行显示数据的生成处理,能够降低显示数据的生成处理的负担。另外,与在接收到显示装置12的通知之后生成显示数据的实施方式1至3相比,数据模型管理装置13c预先生成显示数据,由此能够缩短到将显示数据输出至显示装置12为止的时间。
实施方式5.
实施方式1等中,相对于原本具有监视装置11、显示装置12及结构信息管理装置14的监视系统,通过追加数据模型管理装置13,从而能使用数据模型来生成显示数据。然而,在简单的监视系统中,并不具备结构信息管理装置14。实施方式5中,对如下情况进行说明:在不具备结构信息管理装置14的监视系统中,使用数据模型来生成显示数据。
图24是表示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监视系统5d的结构例的图。监视系统5d相对于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1的监视系统5,将数据中心1替换成了数据中心1d。数据中心1d相对于数据中心1,删除了结构信息管理装置14,并将数据模型管理装置13替换成了数据模型管理装置13d。数据模型管理装置13d使用数据模型来生成显示监视信息时的数据即显示数据,上述数据模型是与连接至监视系统5d的监视终端3的信息即结构信息相对应的信息。
数据模型管理装置13d相对于数据模型管理装置13,删除了结构信息监视部131,并追加了结构信息输入部137及结构信息提取部138。结构信息输入部137从用户接收机器ID的输入,生成结构信息。结构信息提取部138从数据模型存储部133中提取出与由结构信息输入部137接收到的机器ID相应的数据模型。
图25是表示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结构信息输入部137从用户接收机器ID的输入并传递给整合部132的处理的流程图。若从用户接收机器ID的输入(步骤S81),则结构信息输入部137将机器ID的信息传递至结构信息提取部138,并从结构信息提取部138中获取结构信息(步骤S82)。另外,在后文中阐述如下处理:结构信息提取部138从结构信息输入部137接过机器ID,并向结构信息输入部137输出结构信息。结构信息输入部137从结构信息提取部138中获取结构信息,并确认结构信息中是否有空的项目(步骤S83)。
在结构信息的项目不为空的情况下(步骤S83:是),结构信息输入部137对用户提示基于当前存储于数据模型存储部133的内容的结构信息(步骤S84)。在结构信息的项目为空的情况下(步骤S83:否),结构信息输入部137省略步骤S84的处理。结构信息输入部137接收由用户对结构信息的各个项目所进行的输入(步骤S85)。在针对所输入的各个项目的内容不足够的情况下(步骤S86:否),结构信息输入部137返回步骤S85,继续接收针对各个项目的内容。在针对所输入的各个项目的内容足够的情况下(步骤S86:是),结构信息输入部137根据输入内容来更新结构信息(步骤S87)。结构信息输入部137将更新后的结构信息传递至整合部132(步骤S88)。
图26是表示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结构信息提取部138根据数据模型存储部133中的数据模型来再构筑结构信息的处理的流程图。若从结构信息输入部137接收到机器ID,则结构信息提取部138从数据模型存储部133中获取与所接收到的机器ID相应的数据模型(步骤S91)。结构信息提取部138生成空的结构信息(步骤S92)。
在具有数据模型、即步骤S91中能够从数据模型存储部133中获取数据模型的情况下(步骤S93:是),结构信息提取部138在结构信息中设定所获取到的数据模型的内容(步骤S94)。对于数据模型中没有的状态项目,结构信息提取部138根据基于数据模型内的运用开始时刻及运用结束时刻的更换履历来进行判定并补正,从而进行设定(步骤S95)。在不具有数据模型、即步骤S91中无法从数据模型存储部133获取中数据模型的情况下(步骤S93:否),结构信息提取部138省略步骤S94及步骤S95的处理。结构信息提取部138向请求源即结构信息输入部137输出所生成的结构信息(步骤S96)。
数据模型管理装置13d中,整合部132及显示数据生成部134的动作与实施方式1相同。另外,在数据中心1d中,监视装置11以及显示装置12的动作与实施方式1相同。
对于数据模型管理装置13d的硬件结构,通过对图13、图14所示的结构追加接收来自用户的结构信息的输入内容的鼠标、键盘等输入部来实现。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数据中心1d中,数据模型管理装置13d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生成实施方式1的结构信息管理装置14已保持的结构信息。由此,即使在没有收集结构信息的装置的情况下,数据中心1d也可以通过由用户实施结构信息的设定,从而用监视系统5d来生成使用了数据模型的显示数据。另外,数据中心1d中,能够实现无需结构信息管理装置14的廉价的结构。
上述实施方式所示的结构是本发明的内容的一个示例,能够与其它公知技术进行组合,也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对结构的一部分进行省略、变更。
标号说明
1、1a、1b、1c、1d数据中心,2监视机器,3监视终端,4网络,5、5a、5b、5c、5d监视系统,11、11c监视装置,12显示装置,13、13b、13c、13d数据模型管理装置,14、14a结构信息管理装置,111、111c监视信息收集部,112监视信息存储部,113通知部,121显示数据获取部,122显示部,131结构信息监视部,132整合部,133数据模型存储部,134、134c显示数据生成部,135编辑部,136显示数据存储部,137、141结构信息输入部,138结构信息提取部,142结构信息存储部,143结构信息收集部。

Claims (16)

1.一种监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监视装置,该监视装置收集并保持监视终端所得出的监视结果、即监视信息;
结构信息管理装置,该结构信息管理装置对连接至监视系统的所述监视终端的信息、即结构信息进行保持;
数据模型管理装置,该数据模型管理装置使用将所述监视信息与所述结构信息对应起来后得到的信息即数据模型,来生成显示所述监视信息时的数据即显示数据;以及
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获取所述显示数据,并进行显示所述监视信息的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模型管理装置包括:
结构信息监视部,该结构信息监视部对所述结构信息管理装置所保持的所述结构信息进行监视;
整合部,该整合部在所述结构信息具有变化的情况下,对所述数据模型进行变更;以及
显示数据生成部,该显示数据生成部基于所述数据模型来生成所述显示数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监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模型管理装置具备:
编辑部,该编辑部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对所述数据模型的内容进行编辑。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监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模型管理装置具备保持所述显示数据的显示数据存储部,
若从所述监视装置获取所述监视信息,则所述显示数据生成部生成所述显示数据,并将所生成的所述显示数据存储于所述显示数据存储部。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监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结构信息管理装置包括:
结构信息输入部,该结构信息输入部对于所述监视终端的工作状况,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生成所述结构信息;以及
结构信息存储部,该结构信息存储部存储所述结构信息。
6.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监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结构信息管理装置包括:
结构信息输入部,该结构信息输入部收集所述监视终端的工作状况,生成所述结构信息;以及
结构信息存储部,该结构信息存储部存储所述结构信息。
7.一种监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监视装置,该监视装置收集并保持监视终端所得出的监视结果、即监视信息;
数据模型管理装置,该数据模型管理装置使用将所述监视信息、与连接至监视系统的所述监视终端的信息即结构信息对应起来后得到的信息即数据模型,来生成显示所述监视信息时的数据即显示数据;以及
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获取所述显示数据,并进行显示所述监视信息的控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监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模型管理装置包括:
结构信息输入部,该结构信息输入部对于所述监视终端的工作状况,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生成所述结构信息;以及
整合部,该整合部在所述结构信息具有变化的情况下,对所述数据模型进行变更;以及
显示数据生成部,该显示数据生成部基于所述数据模型来生成所述显示数据。
9.一种数据模型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结构信息监视部,该结构信息监视部对连接至监视系统的监视终端的信息、即结构信息进行监视;
整合部,该整合部在所述结构信息具有变化的情况下,对将所述监视终端所得出的监视结果即监视信息与所述结构信息对应起来后得到的信息、即数据模型进行变更;以及
显示数据生成部,该显示数据生成部基于所述数据模型来生成显示所述监视信息时的数据、即显示数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数据模型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编辑部,该编辑部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对所述数据模型的内容进行编辑。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数据模型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保持所述显示数据的显示数据存储部,
若从收集所述监视信息的监视装置获取所述监视信息,则所述显示数据生成部生成所述显示数据,并将所生成的所述显示数据存储于所述显示数据存储部。
12.一种数据模型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结构信息输入部,该结构信息输入部对于连接至监视系统的监视终端的工作状况,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生成连接至所述监视系统的所述监视终端的信息、即结构信息;
整合部,该整合部在所述结构信息具有变化的情况下,对将所述监视终端所得出的监视结果即监视信息与所述结构信息对应起来后得到的信息、即数据模型进行变更;以及
显示数据生成部,该显示数据生成部基于所述数据模型来生成显示所述监视信息时的数据、即显示数据。
13.一种显示数据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监视步骤,该监视步骤中,结构信息监视部对连接至监视系统的监视终端的信息、即结构信息进行监视;
变更步骤,该变更步骤中,整合部在所述结构信息具有变化的情况下,对将所述监视终端所得出的监视结果即监视信息与所述结构信息对应起来后得到的信息、即数据模型进行变更;以及
显示数据生成步骤,该显示数据生成步骤中,显示数据生成部基于所述数据模型来生成显示所述监视信息时的数据、即显示数据。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数据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含编辑步骤,该编辑步骤中,编辑部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对所述数据模型的内容进行编辑。
15.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显示数据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显示数据生成步骤中,若从收集所述监视信息的监视装置获取所述监视信息,则所述显示数据生成部生成所述显示数据,并将所生成的所述显示数据存储于显示数据存储部。
16.一种显示数据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结构信息生成步骤,该结构信息生成步骤中,结构信息输入部对于连接至监视系统的监视终端的工作状况,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生成连接至所述监视系统的所述监视终端的信息、即结构信息;
变更步骤,该变更步骤中,整合部在所述结构信息具有变化的情况下,对将所述监视终端所得出的监视结果即监视信息与所述结构信息对应起来后得到的信息、即数据模型进行变更;以及
显示数据生成步骤,该显示数据生成步骤中,显示数据生成部基于所述数据模型来生成显示所述监视信息时的数据、即显示数据。
CN201780071586.2A 2016-11-25 2017-01-26 监视系统、数据模型管理装置及显示数据生成方法 Active CN10996418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228684 2016-11-25
JP2016-228684 2016-11-25
PCT/JP2017/002829 WO2018096694A1 (ja) 2016-11-25 2017-01-26 監視システム、データモデル管理装置および表示データ生成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64183A true CN109964183A (zh) 2019-07-02
CN109964183B CN109964183B (zh) 2022-02-22

Family

ID=597203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71586.2A Active CN109964183B (zh) 2016-11-25 2017-01-26 监视系统、数据模型管理装置及显示数据生成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189006B1 (zh)
CN (1) CN10996418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604454B2 (en) 2020-01-23 2023-03-1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Data processing apparatus,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15436A (ja) * 2003-10-03 2005-04-28 Hitachi Industrial Equipment Systems Co Ltd 監視システム及び監視装置と監視端末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ソフトウエア
JP2008009861A (ja) * 2006-06-30 2008-01-1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システム構成管理方式
CN101320270A (zh) * 2007-06-07 2008-12-10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设备监视装置以及设备的运行监视方法
CN101978702A (zh) * 2008-03-18 2011-02-16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远程监控系统
CN102298365A (zh) * 2011-05-17 2011-12-28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自动识别管理航天测控地面站设备变化的方法
JP2012174179A (ja) * 2011-02-24 2012-09-1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監視制御システム向け動作定義生成装置
CN103823402A (zh) * 2012-11-16 2014-05-28 迪吉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可编程显示器及控制系统
US20170010857A1 (en) * 2015-04-09 2017-01-12 Sonos, Inc. Wearable Device Zone Group Control
CN107207023A (zh) * 2015-01-20 2017-09-26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软件生成装置
CN109656201A (zh) * 2017-10-11 2019-04-19 阿自倍尔株式会社 现场设备
CN110140030A (zh) * 2016-10-31 2019-08-16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提供传感器数据收集和传感器配置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15436A (ja) * 2003-10-03 2005-04-28 Hitachi Industrial Equipment Systems Co Ltd 監視システム及び監視装置と監視端末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ソフトウエア
JP2008009861A (ja) * 2006-06-30 2008-01-1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システム構成管理方式
CN101320270A (zh) * 2007-06-07 2008-12-10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设备监视装置以及设备的运行监视方法
CN101978702A (zh) * 2008-03-18 2011-02-16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远程监控系统
JP2012174179A (ja) * 2011-02-24 2012-09-1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監視制御システム向け動作定義生成装置
CN102298365A (zh) * 2011-05-17 2011-12-28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自动识别管理航天测控地面站设备变化的方法
CN103823402A (zh) * 2012-11-16 2014-05-28 迪吉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可编程显示器及控制系统
CN107207023A (zh) * 2015-01-20 2017-09-26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软件生成装置
US20170010857A1 (en) * 2015-04-09 2017-01-12 Sonos, Inc. Wearable Device Zone Group Control
CN110140030A (zh) * 2016-10-31 2019-08-16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提供传感器数据收集和传感器配置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09656201A (zh) * 2017-10-11 2019-04-19 阿自倍尔株式会社 现场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64183B (zh) 2022-02-22
JP6189006B1 (ja) 2017-08-30
JPWO2018096694A1 (ja) 2018-1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12829A (zh) 一种资源配置的预测方法及设备
CN106095408B (zh) 一种数据监控和代码自动生成与部署的系统及方法
CA2845059C (en) Test script generation system
CN107656749A (zh) 一种设备版本管控方法及装置
CN103765469B (zh) 动态设备管理系统
CN107766448A (zh) 基于规则的卫星遥测数据分析系统
CN106228306A (zh) 基于建模配置的业务流程展示方法和业务流程展示装置
CN106934507A (zh) 一种针对油田石化领域的新型巡检系统和方法
CN104599195B (zh) 电力营销系统的用电设备信息展示方法和系统
CN109964183A (zh) 监视系统、数据模型管理装置及显示数据生成方法
CN107272613B (zh) 一种应用于木工行业的新工艺过程控制系统
CN110689259A (zh) 电力系统计量数字化检测管理系统
CN205792639U (zh) 基于农村电网故障快速检测及复电系统
CN107527148A (zh) 电网智慧工地管控平台的工地项目管理系统
CN103279555B (zh) 基于业务系统的pi点自动维护方法及装置
CN103809973B (zh) 图控界面设计系统及其图控界面设计操作方法
WO2018096694A1 (ja) 監視システム、データモデル管理装置および表示データ生成方法
CN106707930A (zh) 一种连铸钢包上台管理系统与方法
CN114764641B (zh) 基于安全验证的两票管理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介质
CN107612144B (zh) 变电站设备重要性检测系统和方法
CN109558956A (zh) 计量设备的掉线估算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JP2022084328A (ja) 電力需要予測システム及び電力需要予測方法
CN110620674A (zh) 一种监控系统的配置方法及计算机设备
CN103093397A (zh) 一种处理风电场运行数据的系统及方法
KR101668652B1 (ko) 스마트 워터 그리드 기반 정보 관리 방법 및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