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63336B - 用户设备、基站和相关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户设备、基站和相关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63336B
CN109963336B CN201711414552.7A CN201711414552A CN109963336B CN 109963336 B CN109963336 B CN 109963336B CN 201711414552 A CN201711414552 A CN 201711414552A CN 109963336 B CN109963336 B CN 10996333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carriers
allocation
pusch
prb
resou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41455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63336A (zh
Inventor
刘仁茂
罗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G Innovation Co Ltd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G Innovation Co Ltd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G Innovation Co Ltd,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FG Innov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41455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63336B/zh
Priority to US16/954,617 priority patent/US11736262B2/en
Priority to RU2020121173A priority patent/RU2020121173A/ru
Priority to PCT/CN2018/122610 priority patent/WO2019120280A1/zh
Priority to EP18893067.1A priority patent/EP3731582A4/en
Publication of CN1099633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633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633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633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6Indication of changes in allocation
    • H04L5/0098Signalling of the activation or deactivation of component carriers, subcarriers or frequency ban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8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repeating transmission, e.g. Verdan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4Indication of how sub-channels of the path are allocat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04L5/0051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of dedicated pilots, i.e. pilots destined for a single user or termin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由基站执行的方法,包括:生成指示当用户设备(UE)采用子物理资源块分配为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分配资源时一个传输块只映射到一个资源单元还是映射到一个以上的资源单元的配置信息;以及向所述UE发送所述配置信息。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相应的基站,以及一种UE和由UE执行的相应方法。

Description

用户设备、基站和相关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公开涉及一种用户设备、基站和相关方法。
背景技术
2017年3月,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RAN#75次全会上,一个关于机器类通信(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MTC)更进一步增强的新的工作项目(参见非专利文献1:RP-170732:New WID on Even furtherenhanced MTC for LTE)获得批准。该研究项目的目标之一是支持子物理资源块(sub-PRB)的资源分配方式(即支持小于一个PRB的资源分配),以提高MTC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频谱效率。
2018年11月,在美国里诺举行的3GPP RAN1#91次会议达成以下共识:对于sub-PRB分配,将支持6子载波、3子载波和2子载波的分配,并且支持将一个传输块映射到最大值为[2或4]个资源单元(Resource Unit:RU)上。除此之外,还支持将一个传输块只映射到一个资源单元上。那么,如何在系统中实现以上共识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由基站执行的方法,包括:生成指示当用户设备UE采用子物理资源块分配为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分配资源时一个传输块只映射到一个资源单元还是映射到一个以上的资源单元的配置信息;以及向所述UE发送所述配置信息。
在实施例中,所述配置信息是系统信息、广播信令、物理层信令、媒体接入控制信令和/或UE特定的无线资源控制信令。
在实施例中,所述子物理资源块分配包括6子载波的分配、3子载波的分配和2子载波的分配。
在实施例中,对于覆盖增强模式A,在一个窄带上的所有6个物理资源块RPB都支持6子载波的分配,并且在所述窄带上只有4个PRB支持3子载波的分配和2子载波的分配,或者对于覆盖增强模式B,在一个窄带上的所有6个PRB都支持3子载波的分配和2子载波的分配,并且在所述窄带上只有4个PRB支持6子载波的分配。
在实施例中,当采用2子载波的分配时,2子载波的分配是3子载波的分配中所分配的3个子载波中的连续2个子载波,所述3个子载波中哪2个子载波用于2子载波的分配由所述配置信息来指示。
在实施例中,当采用2子载波的分配时,所述一个资源单元被定义为3子载波*4子帧,并且传输块的大小由3GPP TS 36.213V13.7.0中所述的方法确定,且0<=ITBS<=10,NPRB=2。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指令;其中,所述指令在由所述处理器运行时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由用户设备UE执行的方法,包括:从基站接收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指示当所述UE采用子物理资源块分配为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分配资源时一个传输块只映射到一个资源单元还是映射到一个以上的资源单元;从所述基站接收用于调度所述PUSCH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以及根据所述配置信息和所述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PUSCH。
在实施例中,所述配置信息是系统信息、广播信令、物理层信令、媒体接入控制信令和/或无线资源控制信令。
根据本公开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UE,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指令;其中,所述指令在由所述处理器运行时执行上述第三方面所述的方法。
附图说明
通过下文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上述和其它特征将会变得更加明显,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基站中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基站的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基站的另一框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用户设备中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用户设备的框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用户设备的另一框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个窄带中4PRB的分组的示意框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个窄带中2PRB的分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公开进行详细阐述。应当注意,本公开不应局限于下文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另外,为了简便起见,省略了对与本公开没有直接关联的公知技术的详细描述,以防止对本公开的理解造成混淆。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由基站执行的方法100的流程图。该方法100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110,基站生成指示当用户设备(UE)采用子物理资源块分配为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分配资源时一个传输块只映射到一个资源单元还是映射到一个以上的资源单元的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可以是系统信息、广播信令、物理层信令、媒体接入控制信令(MAC:MediaAccess Control)和/或UE特定的无线资源控制(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信令。
在步骤S120,基站向UE发送所述配置信息。
此外,方法100还可以包括:基站向UE发送用于调度PUSCH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所述DCI指示PUSCH的重复发送次数和用于发送PUSCH的第一个上行子帧的绝对子帧号。
与上述方法100相对应,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基站。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基站200的框图。如图2所示,该基站包括处理器210和存储器220。处理器210例如可以包括微处理器、微控制器、嵌入式处理器等。存储器220例如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硬盘驱动器(HDD)、非易失性存储器(如闪速存储器)、或其他存储器等。存储器220上存储有程序指令。该指令在由处理器210运行时,可以执行本公开详细描述的由基站执行的上述方法。
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基站300的框图。如图所示,基站300包括配置单元310、发送单元320和接收单元330。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基站300还可以包括实现其功能所必需的其他功能单元,如各种处理器、存储器、射频信号处理单元、基带信号处理单元和其它物理下行信道发射处理单元等等。然而为了简便,省略了这些公知元件的详细描述。
配置单元310通过例如物理层信令和/或媒体接入控制信令和/或无线资源控制信令等的配置信息来指示或配置当UE采用sub-PRB方式为PUSCH分配资源时,一个传输块只映射到一个资源单元还是可以映射到一个以上的资源单元。发送单元320利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和/或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向UE发送例如物理层信令和/或MAC信令和/或RRC信令等的配置信息。接收单元330根据所述配置信息和用于调度所述PUSCH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接收PUSCH。
图4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由用户设备执行的方法400的流程图。该方法400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410,UE从基站接收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指示当所述UE采用子物理资源块分配为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分配资源时一个传输块只映射到一个资源单元还是映射到一个以上的资源单元。
在步骤S420,UE从基站接收用于调度PUSCH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
在步骤S430,UE根据配置信息和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向基站发送PUSCH。
图5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UE 500的框图。如图5所示,该用户设备500包括处理器510和存储器520。处理器510例如可以包括微处理器、微控制器、嵌入式处理器等。存储器520例如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硬盘驱动器(HDD)、非易失性存储器(如闪速存储器)、或其他存储器等。存储器520上存储有程序指令。该指令在由处理器510运行时,可以执行本公开详细描述的由UE执行的上述方法。
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用户设备UE 600的框图。如图6所示,UE 600包括确定单元610、接收单元620和发送单元630。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UE 600还可以包括实现其功能所必需的其他功能单元,如各种处理器、存储器、射频信号处理单元、基带信号处理单元和其它物理上行信道发射处理单元等等。然而为了简便,省略了这些公知元件的详细描述。
确定单元610从所接收到的例如物理层信令和/或MAC信令和/或RRC信令等的配置信息中提取eNB发来的关于UE采用sub-PRB方式为PUSCH分配资源时,一个传输块只映射到一个资源单元还是可以映射到一个以上的资源单元的信息。接收单元620通过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和/或物理下行共享信道接收eNB发来的例如物理层信令和/或MAC信令和/或RRC信令等的配置信息。此外,接收单元620还通过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和/或物理下行共享信道接收eNB发来的用于调度所述PUSCH的DCI信息,所述DCI信息指示PUSCH的重复发送次数和用于发送PUSCH的第一个上行子帧的绝对子帧号。发送单元630根据确定单元610所提取的信息和用于调度所述PUSCH的DCI信息发送PUSCH。
以下给出一些示例来更详细地说明上述方法100、基站200和300、方法400和UE500和600的技术方案。
以下实施例可以单独实施。
sub-PRB分配的传输块至资源单元的映射
在现有的3GPP有关MTC的标准规范中,PUSCH的最小资源分配单位是一个物理资源块(PRB)。处于RRC链接状态的MTC UE支持2种覆盖增强模式:覆盖增强模式A(CE mode A)和覆盖增强模式B(CE mode B)。CE mode A用于信道状态好,不需要覆盖增强或需要较小的覆盖增强,或者说不需要重复发送或重复发送次数很小的的UE;CE mode B用于信道状态较差,需要较大或很大的覆盖增强,或者说需要重复发送次数较大或很大的UE。eNB采用重复发送PUSCH的方式来增大PUSCH的覆盖范围。具体实现方式如下:eNB通过RRC信令配置PUSCH的重复发送次数的最大值,针对每一个可配置的重复发送次数的最大值定义了一个PUSCH重复发送次数集。对于CE mode A的UE,一个PUSCH重复发送次数集中有4个值,而对于CEmode B的UE,一个PUSCH重复发送次数集中有8个值。UE通过RRC信令得到PUSCH的重复发送次数的最大值,由该最大值可以知道PUSCH的重复发送次数集。再由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可以得到本次PUSCH发送所采用的重复发送次数
在现有的MTC系统中,定义了一个参数Nacc,Nacc是指时域上连续的绝对子帧数,在这些子帧上发送的PUSCH采用相同的扰码序列和/或相同的冗余版本。该参数是一个固定的取值。对于FDD系统,Nacc=4,对于TDD系统,Nacc=5。
MTC UE通过DCI可以得到本次发送PUSCH的重复发送次数和第一个用于PUSCH发送的上行子帧的绝对子帧号。从而可以知道本次PUSCH重复发送所需跨越的总的绝对子帧数/>一个相同的扰码序列作用于Nacc个连续的绝对子帧中的每一个用于PUSCH发送的子帧上的PUSCH。冗余版本的确定是将本次PUSCH重复发送所跨越的总的绝对子帧数/>分成若干组Nacc个连续的绝对子帧,4个PUSCH的冗余版本RV0、RV1、RV2和RV3按RV0、RV2、RV3、RV1的顺序从第一组Nacc个连续的绝对子帧开始循环作用于上述的若干组Nacc个连续的绝对子帧,直到最后一组结束。在同一组的Nacc个连续的绝对子帧中可用于PUSCH发送的每一个子帧上的PUSCH采用相同的冗余版本。
现有的MTC UE的最小资源分配单位为一个PRB,即在频域上占有12个子载波大小的频宽,现有LTE的子载波间隔为15kHz,一个PRB的物理带宽为180kHz。当UE信道状态差时,要使PUSCH达到所需的接收质量,可以采用的方法包括:增大UE的发送功率或增大PUSCH的重复发送次数等。而UE的发送功率有一个极限,或者有一个最大发射功率。对于信道状态较差或覆盖情况不好的MTC UE,现有LTE系统已采用最大功率发送。另一方面,相同的功率作用于不同的频率带宽上,其接收信号的强度或信号的接收质量也不同。频率带宽越大,其接收质量越差。而且,对于需要覆盖增强大的同一个UE,发送相同大小的数据包,采用较小的频率带宽发送比采用较大的频率带宽发送所消耗的时频资源更少。而在现有的LTE系统中,MTC UE的PUSCH的最小分配带宽为一个PRB,为了取得更好的频谱效率,有必要采用小于一个PRB的频率带宽来发送处于较差的信道状态的UE。也就是采用PUSCH的资源分配的最小单位应小于12个子载波,即需要进行sub-PRB增强(sub-PRB enhancement)。Sub-PRB增强功能是指在现有的LTE系统中对处于CE mode B和/或CE mode A的UE进行功能增强,以支持小于一个PRB或小于12个子载波的PUSCH和/或PUCCH(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资源分配或配置。例如,可分配的子载波数为1、3、4、6和12等,即可以被12整除,其分配的若干个子载波在频域上是连续的子载波。备选地,其分配的若干个子载波也可以是在一个PRB内的不连续的子载波。
在3GPP Rel-13 NB-IoT规范中,资源单元用来描述PUSCH至资源元素(ResourceElement,RE)的映射,一个资源单元定义为时域上个连续的单载波-频分多址接入(Single Carrier-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SC-FDMA)符号以及频域上/>个连续的子载波。其中,/>和/>如表1所示,其中/>是针对PUSCH的符号个数,/>是针对PUSCH的时隙个数。
表1支持的和/>的组合
对于Rel-15MTC sub-PRB分配而言,只支持15kHz的子载波间隔,不支持3.75kHz的子载波间隔。并且,3GPP RAN1已同意sub-PRB的速率匹配是基于资源单元来实现的,即sub-PRB传输块映射到一个或多个资源单元上。而Rel-15MTC的一个资源单元定义为时域上个连续的单载波-频分多址接入(Single Carrier-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 Access,SC-FDMA)符号以及频域上/>个连续的子载波,其中/>是针对PUSCH的子帧个数。其中,/>3或2。当/>时,/>当/>时,/>当/>时,/>或6。
2017年11月,在美国里诺举行的3GPP RAN1#91次会议达成以下共识:对于sub-PRB分配,支持将一个传输块映射到最大值为[2或4]个资源单元上。此外,还支持将一个传输块只映射到一个资源单元上。对于支持将一个传输块只映射到一个资源单元上,可以省去下行控制信息中的资源分配域(Resource Assignment filed),该域用来指示本次PUSCH调度所用到的资源单元个数。因此,如果只支持将一个传输块映射到一个资源单元上,其DCI的开销较少。对于支持将一个传输块映射到一个以上的资源单元上,在下行控制信息中需要有资源分配域,该域用来指示本次PUSCH调度所用到的资源单元个数。因此,如果支持将一个传输块映射到一个以上的资源单元上,其DCI的开销较大。
目前,3GPP RAN1已同意,以上2种传输块的映射方式都支持。对于支持将一个传输块只映射到一个资源单元上,系统实现简单,开销少。可以应用于数据量小,或者说传输块较小的场合,例如,智能仪表等应用场合。在这种应用场合中,传输块较小,没有必要将一个传输块映射到一个以上的资源单元,而只需映射到一个资源单元即可。对于支持将一个传输块映射到一个以上资源单元上,系统实现较复杂,开销大。可以应用于数据量大,或者说传输块较大的场合,例如,智能穿戴设备等应用场合。在这种应用场合中,传输块较大,有必要将一个传输块映射到一个以上的资源单元。因此,可以根据用户设备的应用场景,通过UE特定的RRC信令配置一个传输块是映射到一个以上的资源单元上还是只映射到一个资源单元上。备选地,可以通过系统信息或广播信令或物理层信令或媒体接入控制(MAC)信令配置一个传输块是映射到一个以上的资源单元上还是只映射到一个资源单元上。备选地,通过UE特定的RRC信令或系统信息或广播信令或物理层信令或媒体接入控制(MAC)信令配置一个传输块可以映射到的资源单元的最大个数。通过所配置的一个传输块可以映射到的资源单元的最大个数可以得知一个传输块是映射到一个以上的资源单元上还是只映射到一个资源单元上。例如,可以用1比特的配置信息来指示一个传输块可以映射到的资源单元的最大个数为1或其它整数值(2或4等)。例如,当该比特为0时,表示一个传输块只映射到一个资源单元上;当该比特为1时,表示一个传输块只映射到最大2个资源单元上,或最大4个资源单元上,或最大为其它整数值个资源单元上。备选地,通过UE特定的RRC信令或系统信息或广播信令或物理层信令或媒体接入控制(MAC)信令配置某一特定参数(例如,传输块的大小等),由所配置的特定参数可以得知一个传输块是映射到一个以上的资源单元上还是只映射到一个资源单元上。
sub-PRB分配的物理资源块和子载波的指示
在现有的3GPP有关MTC的标准规范中,PUSCH的最小资源分配单位是一个物理资源块(PRB)。处于RRC链接状态的MTC UE支持2种覆盖增强模式:覆盖增强模式A(CE mode A)和覆盖增强模式B(CE mode B)。CE mode A用于信道状态好,不需要覆盖增强或需要较小的覆盖增强,或者说不需要重复发送或重复发送次数很小的的UE;CE mode B用于信道状态较差,需要较大或很大的覆盖增强,或者说需要重复发送次数较大或很大的UE。eNB采用重复发送PUSCH的方式来增大PUSCH的覆盖范围。具体实现方式如下:eNB通过RRC信令配置PUSCH的重复发送次数的最大值,针对每一个可配置的重复发送次数的最大值定义了一个PUSCH重复发送次数集。对于CE mode A的UE,一个PUSCH重复发送次数集中有4个值,而对于CEmode B的UE,一个PUSCH重复发送次数集中有8个值。UE通过RRC信令得到PUSCH的重复发送次数的最大值,由该最大值可以知道PUSCH的重复发送次数集。再由DCI可以得到本次PUSCH发送所采用的重复发送次数
在现有的MTC系统中,定义了一个参数Nacc,Nacc是指时域上连续的绝对子帧数,在这些子帧上发送的PUSCH采用相同的扰码序列和/或相同的冗余版本。该参数是一个固定的取值。对于FDD系统,Nacc=4,对于TDD系统,Nacc=5。
MTC UE通过DCI可以得到本次发送PUSCH的重复发送次数和第一个用于PUSCH发送的上行子帧的绝对子帧号。从而可以知道本次PUSCH重复发送所需跨越的总的绝对子帧数/>一个相同的扰码序列作用于Nacc个连续的绝对子帧中的每一个用于PUSCH发送的子帧上的PUSCH。冗余版本的确定是将本次PUSCH重复发送所跨越的总的绝对子帧数/>分成若干组Nacc个连续的绝对子帧,4个PUSCH的冗余版本RV0、RV1、RV2和RV3按RV0、RV2、RV3、RV1的顺序从第一组Nacc个连续的绝对子帧开始循环作用于上述的若干组Nacc个连续的绝对子帧,直到最后一组结束。在同一组的Nacc个连续的绝对子帧中可用于PUSCH发送的每一个子帧上的PUSCH采用相同的冗余版本。
现有的MTC UE的最小资源分配单位为一个PRB,即在频域上占有12个子载波大小的频宽,现有LTE的子载波间隔为15kHz,一个PRB的物理带宽为180kHz。当UE信道状态差时,要使PUSCH达到所需的接收质量,可采用的方法有:需要增大UE的发送功率或增大PUSCH的重复发送次数等。而UE的发送功率有一个极限,或者有一个最大发射功率。对于信道状态较差或覆盖情况不好的MTC UE,现有LTE系统已采用最大功率发送。另一方面,相同的功率作用于不同的频率带宽上,其接收信号的强度或信号的接收质量也不同。频率带宽越大,其接收质量越差。而且,对于需要覆盖增强大的同一个UE,发送相同大小的数据包,采用较小的频率带宽发送比采用大的频率带宽发送所消耗的时频资源更少。而在现有的LTE系统中,MTC UE的PUSCH的最小分配带宽为一个PRB,为了取得更好的频谱效率,有必要采用小于一个PRB的频率带宽来发送处于信道状态差的UE。也就是采用PUSCH的资源分配的最小单位应小于12个子载波,即需要进行sub-PRB增强(sub-PRB enhancement)。Sub-PRB增强功能是指在现有的LTE系统中对处于CE mode B和/或CE mode A的UE进行功能增强,以支持小于一个PRB或小于12个子载波的PUSCH和/或PUCCH(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资源分配或配置。例如,可分配的子载波数为1、3、4、6和12等,即可以被12整除,其分配的若干个子载波在频域上是连续的子载波。备选地,其分配的若干个子载波也可以是在一个PRB内的不连续的子载波。
在3GPP Rel-13 NB-IoT规范中,资源单元用来描述PUSCH至资源元素(ResourceElement,RE)的映射,一个资源单元定义为时域上个连续的单载波-频分多址接入(Single Carrier-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SC-FDMA)符号以及频域上/>个连续的子载波。其中,/>和/>如表1所示。
对于3GPP Rel-15MTC sub-PRB分配而言,只支持15kHz的子载波间隔,不支持3.75kHz的子载波间隔。并且,3GPP RAN1已同意sub-PRB的速率匹配是基于资源单元来实现的,即sub-PRB的传输块映射到一个或多个资源单元上。
2017年11月,在美国里诺举行的3GPP RAN1#91次会议达成以下共识:对于sub-PRB分配,支持6子载波、3子载波和2子载波的分配。其中,2子载波的分配是以3子载波为准,即2子载波的分配是3子载波分配中所分配的3个子载波中的连续2个子载波,剩余的1个子载波可以不用或用于其它用途。
Rel-15MTC的一个资源单元定义为时域上个连续的单载波-频分多址接入(Single Carrier-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SC-FDMA)符号以及频域上个连续的子载波。其中,/>3或2。当/>时,/>当/>时,当/>时,/> 或6。
2017年10月,在布拉格举行的3GPP RAN1#90bis次会议上,已同意在DCI格式中需要支持sub-PRB分配和现有的PRB分配。
在3GPP Rel-13MTC的规范中,对于CE mode A,DCI格式6-0A用于PUSCH的调度。在格式6-0A中,有一个资源块分配域:其中,/>提供窄带(窄带的宽度为6个连续的PRBs)索引号,即系统带宽中窄带的位置,5bits提供在该窄带中的资源分配情况,采用上行资源分配类型0。如上所述,在Rel-15的DCI格式6-0A中,既要包含现有的PRB分配,还要包含sub-PRB的分配。现有PRB的分配采用上行资源分配类型0,由此,在一个窄带中共有21种可能,每种可能指示在窄带中的一种资源分配情况。Sub-PRB分配只应用于PUSCH,不应用于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在现有MTC DCI格式设计中,为了减少MTC物理下行控制信道(MPDCCH)的盲检次数,调度PUSCH的DCI格式6-0A和调度PDSCH的DCI格式6-1A共用相同的DCI大小。因此,在设计Rel-15sub-PRB的DCI格式6-0A时,应尽可能避免DCI比特数的增加。Sub-PRB分配需要支持6子载波、3子载波和2子载波的分配。其中,6子载波、3子载波和2子载波是一个PRB中的连续分配的子载波。一个PRB有12个子载波,因此,在一个PRB中,6子载波的分配有2种可能,3子载波有4种可能。如上所述,2子载波的分配是以3子载波为准,即2子载波的分配是3子载波分配中所分配的3个子载波中的连续2个子载波。这样,2子载波的分配也有4种可能。所以,在一个PRB中,要支持6子载波、3子载波和2子载波的分配,共有10种可能。由此,在一个窄带中将有60种可能,在加上一个窄带中现有PRB的分配(21种可能),共有81种可能,需要7比特的才能完全指示出来。为了减少DCI的开销,可以用6比特来指示现有PRB的分配以及sub-PRB的分配。6比特可以指示64种可能,因此,需要对sub-PRB的子载波分配进行优化。对于CE mode A而言,其信道状况比较好,应该尽可能多地支持6子载波的分配,而可以较少地支持3子载波和2子载波的分配。例如,可以支持一个窄带中所有6个PRB都支持6子载波的分配,有12种可能。而只支持在一个窄带中有4个PRB支持3子载波和2子载波的分配,共有32种可能。再加上现有PRB分配的21种可能,将有65种可能,多出一种可能。可以将一个窄带中支持6子载波分配的6个PRB中的最后一个PRB只支持一种可能,即可以支持最后一个PRB的前6个子载波(或后6个子载波),而不支持除最后一个PRB的后6个子载波(或前6个子载波)。这样,刚好为64种可能。备选地,可以将一个窄带中支持6子载波分配的6个PRB中的任意有一个PRB只支持一种可能,其它5个PRB支持2种可能,即可以支持6个PRB中的任意有一个PRB的前6个子载波(或后6个子载波),而不支持除该PRB的后6个子载波(或前6个子载波)。这样,刚好为64种可能。
为减少小区间的干扰,可以将一个窄带中的6个PRB分成三组连续的4个PRB,如图7所示。由小区身份号(cell ID)来确定具体用窄带中的哪4个PRB,即组号=(cell ID mod3),例如图7中的G0、G1和G2。
备选地,可以支持一个窄带中所有6个PRB都支持6子载波和3子载波的分配,有36种可能。而只支持在一个窄带中有2个PRB支持2子载波的分配,并且,2个PRB中有一个PRB只支持3种可能,即该PRB中的最后一种可能不用;备选地,该PRB中的4种可能中的任意一种可能不用,则有7种可能。再加上现有PRB分配的21种可能,共有64种可能,刚好可以用6比特来指示。为减少小区间的干扰,可以将一个窄带中的6个PRB分成三组连续的2个PRB,如图8所示。由小区身份号(cell ID)来确定具体用窄带中的哪2个PRB,即组号=(cell ID mod 3),例如图8中的G0、G1和G2。
在3GPP Rel-13MTC的规范中,对于CE mode B,DCI格式6-0B用于PUSCH的调度。在格式6-0B中,有一个资源块分配域:其中,/>提供窄带(窄带的宽度为6个连续的PRBs)索引号,即系统带宽中窄带的位置,3bits提供在该窄带中的资源分配情况,如表2。
表2
如上所述,在Rel-15的DCI格式6-0B中,既要包含现有的PRB分配,还要包含sub-PRB的分配。现有PRB的分配有8种可能,每种可能指示在窄带中的一种资源分配情况。Sub-PRB分配只应用于PUSCH,不应用于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在现有MTC DCI格式设计中,为了减少MPDCCH的盲检次数,调度PUSCH的格式6-0B和调度PDSCH的格式6-1B共用相同的DCI大小。因此,在设计Rel-15sub-PRB的DCI格式6-0B时,应尽可能避免DCI比特数的增加。Sub-PRB分配需要支持6子载波、3子载波和2子载波的分配。其中,6子载波、3子载波和2子载波是一个PRB中的连续分配的子载波。一个PRB有12个子载波,因此,在一个PRB中,6子载波的分配有2种可能,3子载波有4种可能。如上所述,2子载波的分配是以3子载波为准,即2子载波的分配是3子载波分配中所分配的3个子载波中的连续2个子载波。这样,2子载波的分配也有4种可能。所以,在一个PRB中,要支持6子载波、3子载波和2子载波的分配,共有10种可能。由此,在一个窄带中将有60种可能,在加上一个窄带中现有PRB的分配(8种可能),共有68种可能,需要7比特的才能完全指示出来。为了减少DCI的开销,可以用6比特来指示现有PRB的分配以及sub-PRB的分配。6比特可以指示64种可能,因此,需要对sub-PRB的子载波分配进行优化。对于CE mode B而言,其信道状况比较差,应该尽可能多地支持3子载波和2子载波的分配,而可以较少地支持6子载波的分配。例如,可以支持一个窄带中所有6个PRB都支持3子载波和2子载波的分配,有48种可能。而只支持在一个窄带中有4个PRB支持6子载波的分配,共有8种可能。再加上现有PRB分配的8种可能,共有64种可能。
为减少小区间的干扰,可以将一个窄带中的6个PRB分成三组连续的4个PRB,如图7所示。由小区身份号(cell ID)来确定具体用窄带中的哪4个PRB,即组号=(cell ID mod3),例如图7中的G0、G1和G2。
sub-PRB分配为6子载波、3子载波和2子载波时,其资源单元和传输块大小的确定
在现有的3GPP有关MTC的标准规范中,PUSCH的最小资源分配单位是一个物理资源块(PRB)。处于RRC链接状态的MTC UE支持2种覆盖增强模式:覆盖增强模式A(CE mode A)和覆盖增强模式B(CE mode B)。CE mode A用于信道状态好,不需要覆盖增强或需要较小的覆盖增强,或者说不需要重复发送或重复发送次数很小的的UE;CE mode B用于信道状态较差,需要较大或很大的覆盖增强,或者说需要重复发送次数较大或很大的UE。eNB采用重复发送PUSCH的方式来增大PUSCH的覆盖范围。具体实现方式如下:eNB通过RRC信令配置PUSCH的重复发送次数的最大值,针对每一个可配置的重复发送次数的最大值定义了一个PUSCH重复发送次数集。对于CE mode A的UE,一个PUSCH重复发送次数集中有4个值,而对于CEmode B的UE,一个PUSCH重复发送次数集中有8个值。UE通过RRC信令得到PUSCH的重复发送次数的最大值,由该最大值可以知道PUSCH的重复发送次数集。再由DCI可以得到本次PUSCH发送所采用的重复发送次数
现有的MTC系统中,定义了一个参数Nacc,Nacc是指时域上连续的绝对子帧数,在这些子帧上发送的PUSCH采用相同的扰码序列和/或相同的冗余版本。该参数是一个固定的取值。对于FDD系统,Nacc=4,对于TDD系统,Nacc=5。
MTC UE通过DCI可以得到本次发送PUSCH的重复发送次数和第一个用于PUSCH发送的上行子帧的绝对子帧号。从而可以知道本次PUSCH重复发送所需跨越的总的绝对子帧数/>一个相同的扰码序列作用于Nacc个连续的绝对子帧中的每一个用于PUSCH发送的子帧上的PUSCH。冗余版本的确定是将本次PUSCH重复发送所跨越的总的绝对子帧数/>分成若干组Nacc个连续的绝对子帧,4个PUSCH的冗余版本RV0、RV1、RV2和RV3按RV0、RV2、RV3、RV1的顺序从第一组Nacc个连续的绝对子帧开始循环作用于上述的若干组Nacc个连续的绝对子帧,直到最后一组结束。在同一组的Nacc个连续的绝对子帧中可用于PUSCH发送的每一个子帧上的PUSCH采用相同的冗余版本。
现有的MTC UE的最小资源分配单位为一个PRB,即在频域上占有12个子载波大小的频宽,现有LTE的子载波间隔为15kHz,一个PRB的物理带宽为180kHz。当UE信道状态差时,要使PUSCH达到所需的接收质量,可采用的方法有:需要增大UE的发送功率或增大PUSCH的重复发送次数等。而UE的发送功率有一个极限,或者有一个最大发射功率。对于信道状态较差或覆盖情况不好的MTC UE,现有LTE系统已采用最大功率发送。另一方面,相同的功率作用于不同的频率带宽上,其接收信号的强度或信号的接收质量也不同。频率带宽越大,其接收质量越差。而且,对于需要覆盖增强大的同一个UE,发送相同大小的数据包,采用较小的频率带宽发送比采用大的频率带宽发送所消耗的时频资源更少。而在现有的LTE系统中,MTC UE的PUSCH的最小分配带宽为一个PRB,为了取得更好的频谱效率,有必要采用小于一个PRB的频率带宽来发送处于信道状态差的UE。也就是采用PUSCH的资源分配的最小单位应小于12个子载波,即需要进行sub-PRB增强(sub-PRB enhancement)。Sub-PRB增强功能是指在现有的LTE系统中对处于CE mode B和/或CE mode A的UE进行功能增强,以支持小于一个PRB或小于12个子载波的PUSCH和/或PUCCH(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资源分配或配置。例如,可分配的子载波数为1、3、4、6和12等,即可以被12整除,其分配的若干个子载波在频域上是连续的子载波。备选地,其分配的若干个子载波也可以是在一个PRB内的不连续的子载波。
在3GPP Rel-13NB-IoT规范中,资源单元用来描述PUSCH至资源元素(ResourceElement,RE)的映射,一个资源单元定义为时域上个连续的单载波-频分多址接入(Single Carrier-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SC-FDMA)符号以及频域上/>个连续的子载波。其中,/>和/>如表1所示。
对于Rel-15MTC sub-PRB分配而言,只支持15kHz的子载波间隔,不支持3.75kHz的子载波间隔。并且,3GPP RAN1已同意sub-PRB的速率匹配是基于资源单元来实现的,即sub-PRB的传输块映射到一个或多个资源单元上。
2017年11月,在美国里诺举行的3GPP RAN1#91次会议达成以下共识:对于sub-PRB分配,支持将一个传输块映射到最大值为[2或4]个资源单元(Resource Unit:RU)上。此外,还支持将一个传输块只映射到一个资源单元上。对于支持将一个传输块只映射到一个资源单元上,可以省去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中的资源分配域(Resource Assignment filed),该域用来指示本次PUSCH调度所用到的资源单元个数。因此,如果只支持将一个传输块映射到一个资源单元上,其DCI的开销较少。对于支持将一个传输块映射到一个以上的资源单元上,在下行控制信息中需要有资源分配域,该域用来指示本次PUSCH调度所用到的资源单元个数。因此,如果支持将一个传输块映射到一个以上的资源单元上,其DCI的开销较大。此外,2017年11月在美国里诺举行的3GPP RAN1#91次会议还达成以下共识:对于sub-PRB分配,支持6子载波、3子载波和2子载波的分配。其中,2子载波的分配是以3子载波为准,即2子载波的分配是3子载波分配中所分配的3个子载波中的连续2个子载波,剩余的1个子载波可以不用或用于其它用途。具体是3个子载波中的哪2个子载波用于2子载波的分配可以是预先定义的,或是固定的。备选地,可以通过UE特定的RRC信令或系统信息或广播信令或物理层信令或媒体接入控制(MAC)信令配置所述3个子载波中哪2个子载波用于2子载波的分配。备选地,可以通过小区身份号(Cell ID)或/和其它参数来确定所述3个子载波中哪2个子载波用于2子载波的分配,例如,将所述3个子载波分成2个或3个子载波组,每组中含有2个子载波,再有Cell ID确定哪个子载波组用于2子载波的分配。例如,子载波组号=(Cell ID mod 2(或3))。
Rel-15MTC的一个资源单元可以定义为时域上个连续的单载波-频分多址接入(Single Carrier-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SC-FDMA)符号以及频域上/>个连续的子载波。其中,/>3或2。当/>时,/>时,/>而当/>时,/>有2种选择:1.采用与3子载波分配相同的资源单元定义,即一个资源单元=3子载波*4子帧,此时,/>2.单独为2子载波分配定义资源单元,例如,可以将2子载波分配的资源单元定义为2子载波*6子帧,此时,/>
在Rel-13MTC规范中(见非专利文献2:3GPP TS 36.213V13.7.0(2017-09)),对于带宽减小低复杂度/覆盖增强(Bandwidth reduced Low complexity/CoverageEnhancement,BL/CE)的用户设备,其调制阶数由表3(即非专利文献2中的表8.6.1-2)来确定。对于CE mode A的用户设备,调制阶数的索引号和传输块索引号直接由表3确定;对于CEmode B的用户设备,不希望接收到一个DCI格式6-0B,其指示的调制阶数IMCS>10,即对于CEmode B的用户设备,其调制阶数不会大于10。
表3PUSCH的调制和传输块索引表
对于CE mode A的用户设备,需要根据IMCS和表3得到传输块索引号ITBS,再根据非专利文献2中所述的获取传输块大小的方法来确定传输块的大小,该方法记载在非专利文献2中的7.1.7.2.1小节中。
对于CE mode B的用户设备,需要根据IMCS和表3得到传输块索引号ITBS,再根据非专利文献2中所述的获取传输块大小的方法来确定传输块的大小。其中,0<=ITBS<=10,而且,当DCI格式6-0B中的资源分配域为‘110’或‘111’时,NPRB=6,其它情况,NPRB=3,其中NPRB表示PRB的个数。
针对一个传输块只映射到一个资源单元的情况,对sub-PRB的6子载波和3子载波分配,可以采用与CE mode B类似的方式,即其DCI格式中的IMCS不大于10,用户设备根据IMCS和表3得到传输块索引号ITBS,再根据非专利文献2中所述的获取传输块大小的方法来确定传输块的大小。其中,0<=ITBS<=10,而且NPRB=3。而对现有的PRB分配方式,根据用户设备所处的CE模式不同,分别采用现有的CE mode A或CE mode B的处理方式来获得其传输块的大小。
针对一个传输块可以映射到一个以上资源单元的情况,对sub-PRB的6子载波和3子载波分配,根据用户设备所处的CE模式,分别采用现有的CE mode A或CE mode B的处理方式来获得其传输块的大小。所不同之处是用所分配的资源单元数(NRU)代替非专利文献2中7.1.7.2.1小节的物理资源块数NPRB
对于sub-PRB的2子载波分配情况,如上所述,2子载波的分配是以3子载波的分配为准,即2子载波的分配是3子载波分配中所分配的3个子载波中的连续2个子载波,剩余的1个子载波可以不用或用于其它用途。因此,有2种可能的方式来定义2子载波分配的资源单元:方式1、采用与3子载波分配相同的资源单元定义,即一个资源单元=3子载波*4子帧;方式2、单独为2子载波分配定义资源单元,例如,可以将2子载波分配的资源单元定义为2子载波*6子帧。
针对一个传输块只映射到一个资源单元的情况,对sub-PRB的2子载波分配,可以采用与CE mode B类似的方式,即其DCI格式中的IMCS不大于10,用户设备根据IMCS和表3得到传输块索引号ITBS,再根据非专利文献2中所述的获取传输块大小的方法来确定传输块的大小。其中,0<=ITBS<=10,而NPRB值需要根据2子载波分配的资源单元的定义方式来确定。如果采用方式1来定义2子载波分配的资源单元,则NPRB=2;如果采用方式2来定义2子载波分配的资源单元,则NPRB=3。而对现有的PRB分配方式,根据用户设备所处的CE模式不同,分别采用现有的CE mode A或CE mode B的处理方式来获得其传输块的大小。
针对一个传输块可以映射到一个以上资源单元的情况,对sub-PRB的2子载波分配的上述2种资源单元的定义方式,可以根据用户设备所处的CE模式,分别采用现有的CEmode A或CE mode B的处理方式来获得其传输块的大小。所不同之处是用所分配的资源单元数(NRU)代替非专利文献2中7.1.7.2.1小节的物理资源块数NPRB
备选地,针对一个传输块可以映射到一个以上资源单元的情况,对sub-PRB的2子载波分配的资源单元定义方式1,可以根据用户设备所处的CE模式,分别采用现有的CEmode A或CE mode B的处理方式来获得其传输块的大小。所不同之处是用所分配的资源单元数(NRU)代替非专利文献2中7.1.7.2.1小节的物理资源块数NPRB。而对sub-PRB的2子载波分配的资源单元定义方式2,可以根据用户设备所处的CE模式,分别采用现有的CE mode A或CE mode B的处理方式来获得其传输块的大小。所不同之处是:除了用所分配的资源单元数(NRU)代替非专利文献2中7.1.7.2.1小节的物理资源块数NPRB外,还需要重新为2子载波分配的情况设计非专利文献2中7.1.7.2.1小节的传输块大小表。如表4,即非专利文献2中的表7.1.7.2.1-1为现有用来确定Rel-13MTC传输块大小的表格。表5为重新设计的2子载波分配的传输块大小表(以一个传输块映射到最大为4个资源单元为例)。表5中的数值仅做参考,也可以是其它数值。
表4传输块大小表
表5 2子载波分配的传输块大小表
运行在根据本发明的设备上的程序可以是通过控制中央处理单元(CPU)来使计算机实现本发明的实施例功能的程序。该程序或由该程序处理的信息可以临时存储在易失性存储器(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硬盘驱动器(HDD)、非易失性存储器(如闪速存储器)、或其他存储器系统中。
用于实现本发明各实施例功能的程序可以记录在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上。可以通过使计算机系统读取记录在所述记录介质上的程序并执行这些程序来实现相应的功能。此处的所谓“计算机系统”可以是嵌入在该设备中的计算机系统,可以包括操作系统或硬件(如外围设备)。“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可以是半导体记录介质、光学记录介质、磁性记录介质、短时动态存储程序的记录介质、或计算机可读的任何其他记录介质。
用在上述实施例中的设备的各种特征或功能模块可以通过电路(例如,单片或多片集成电路)来实现或执行。设计用于执行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功能的电路可以包括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的门或晶体管逻辑、分立的硬件组件、或上述器件的任意组合。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现有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状态机。上述电路可以是数字电路,也可以是模拟电路。因半导体技术的进步而出现了替代现有集成电路的新的集成电路技术的情况下,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也可以使用这些新的集成电路技术来实现。
此外,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尽管已经描述了所述实施例的各种示例,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安装在室内或室外的固定或非移动电子设备可以用作终端设备或通信设备,如AV设备、厨房设备、清洁设备、空调、办公设备、自动贩售机、以及其他家用电器等。
如上,已经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是,具体的结构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本发明也包括不偏离本发明主旨的任何设计改动。另外,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对本发明进行多种改动,通过适当地组合不同实施例所公开的技术手段所得到的实施例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此外,上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具有相同效果的组件可以相互替代。

Claims (4)

1.一种用户设备UE,包括:
处理器,被配置和/或编程为:
通过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接收指示,所述指示指示用于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的物理资源块PRB内的3个连续子载波的集合;以及
通过根据Cell ID mod 2的计算,确定所指示的3个连续子载波的集合中的用于PUSCH传输的2个子载波。
2.一种基站,包括:
处理器,被配置和/或编程为:
产生指示,所述指示指示用于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的物理资源块PRB内的3个连续子载波的集合;以及
通过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向用户设备UE发送指示,所述指示使所述UE通过根据CellID mod 2的计算来确定所指示的3个连续子载波的集合中的用于PUSCH传输的2个子载波。
3.一种由用户设备UE执行的方法,包括:
通过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接收指示,所述指示指示用于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的物理资源块PRB内的3个连续子载波的集合;以及
通过根据Cell ID mod 2的计算,确定所指示的3个连续子载波的集合中的用于PUSCH传输的2个子载波。
4.一种由基站执行的方法,包括:
产生指示,所述指示指示用于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的物理资源块PRB内的3个连续子载波的集合;以及
通过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向用户设备UE发送指示,所述指示使所述UE通过根据CellID mod 2的计算来确定所指示的3个连续子载波的集合中的用于PUSCH传输的2个子载波。
CN201711414552.7A 2017-12-22 2017-12-22 用户设备、基站和相关方法 Active CN1099633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14552.7A CN109963336B (zh) 2017-12-22 2017-12-22 用户设备、基站和相关方法
US16/954,617 US11736262B2 (en) 2017-12-22 2018-12-21 User equipment, base station, and related method
RU2020121173A RU2020121173A (ru) 2017-12-22 2018-12-21 Оборудование пользователя, базовая станция и соответствующий способ
PCT/CN2018/122610 WO2019120280A1 (zh) 2017-12-22 2018-12-21 用户设备、基站和相关方法
EP18893067.1A EP3731582A4 (en) 2017-12-22 2018-12-21 USER EQUIPMENT, BASE STATION, AND ASSOCIATED PROCES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14552.7A CN109963336B (zh) 2017-12-22 2017-12-22 用户设备、基站和相关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63336A CN109963336A (zh) 2019-07-02
CN109963336B true CN109963336B (zh) 2023-08-01

Family

ID=669926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414552.7A Active CN109963336B (zh) 2017-12-22 2017-12-22 用户设备、基站和相关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736262B2 (zh)
EP (1) EP3731582A4 (zh)
CN (1) CN109963336B (zh)
RU (1) RU2020121173A (zh)
WO (1) WO201912028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56505A1 (en) 2018-02-08 2019-08-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physical channels, user equipment therefor,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for relay transmission
WO2021031047A1 (zh) * 2019-08-16 2021-02-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物理上行共享信道的方法及装置
CN116848912A (zh) * 2021-01-22 2023-10-03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终端、基站以及通信方法
WO2022157952A1 (ja) * 2021-01-22 2022-07-28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端末、基地局、および、通信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46134A (zh) * 2011-12-29 2012-07-0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基于增强phich传输反馈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6961736A (zh) * 2016-01-08 2017-07-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装置
WO2017123286A1 (en) * 2016-01-11 2017-07-20 Intel IP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ot control channel
EP3209039A1 (en) * 2013-08-08 2017-08-23 INTEL Corporation Signaling for proximity services and d2d discovery in an lte network
CN107113147A (zh) * 2014-12-31 2017-08-29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分配资源的方法和设备
CN107439047A (zh) * 2015-04-06 2017-12-05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基于共享资源发送和接收信号的方法及其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086044A1 (en) * 2013-12-10 2015-06-18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Group-based resource element mapping for radio transmission of data
EP3718274A4 (en) * 2017-11-17 2021-11-03 Nokia Technologies Oy PROCESS FOR ALLOCATING RESOURCES FOR UPRIGHT SUB-PRB LINK TRANSMISSION
EP4014674B1 (en) * 2020-08-03 2023-05-24 Ofinno, LLC Methods, apparatuses and system for uplink resource configuration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46134A (zh) * 2011-12-29 2012-07-0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基于增强phich传输反馈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EP3209039A1 (en) * 2013-08-08 2017-08-23 INTEL Corporation Signaling for proximity services and d2d discovery in an lte network
CN107113147A (zh) * 2014-12-31 2017-08-29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分配资源的方法和设备
CN107439047A (zh) * 2015-04-06 2017-12-05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基于共享资源发送和接收信号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06961736A (zh) * 2016-01-08 2017-07-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装置
WO2017123286A1 (en) * 2016-01-11 2017-07-20 Intel IP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ot control channel

Non-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RP-150583Further LTE Physical Layer Enhancements for MTC".3GPP TSG RAN meeting #68.2015,全文. *
"RP-172660 SR for Even further enhanced MTC for LTE".3GPP TSG RAN meeting #78.2017,全文. *
Intel Corporation. "R1-1720044Design of sub-PRB PUSCH for efeMTC".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91.2017,全文. *
MCC Support. " R1-1719301Final Report of 3GPP TSG RAN WG1 #90bis v1.0.0".3GPP tsg_ran\WG1_RL1.2017,全文. *
Nokia. "R1-1714007On resource allocation in frequency domain for PDSCH and PUSCH in NR ".3GPP TSG RAN WG1 #90.2017,全文. *
Nokia. "R1-1720131Design of PUSCH Sub-PRB Allocation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91.2017,全文. *
Samsung. "R1-1720263 Discussion on sub-PRB allocation for eFeMTC".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91 .2017,全文. *
Sierra Wireless. "R1-1720155 Sub-PRB Design Analysis".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91.2017,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731582A4 (en) 2021-09-29
RU2020121173A (ru) 2022-01-24
WO2019120280A1 (zh) 2019-06-27
US11736262B2 (en) 2023-08-22
US20230086990A1 (en) 2023-03-23
EP3731582A1 (en) 2020-10-28
CN109963336A (zh) 2019-07-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449974B2 (ja) ダウンリンク制御情報伝送方法
CN108633024B (zh) 用户设备、基站和相关方法
RU2685223C1 (ru) Выделение радиоресурсов в узкополосной системе связи
US20230292296A1 (en) Integrated circuit
US11489709B2 (en) Base station apparatus, terminal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integrated circuit
WO2016070415A1 (en) Methods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CN109587797B (zh) 无线通信方法和设备
CN107197521B (zh) 物理共享信道参数的确定机制以及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09963336B (zh) 用户设备、基站和相关方法
CN105451155B (zh) 一种信道和信号传输方法及相应的终端、基站
US11652596B2 (en) Method executed by user equipment, and user equipment
EP3852476A1 (en) Terminal device
EP3641390A1 (en) Base station device, terminal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therefor
JP2020519109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リソースのバインディング及びマッピングを制御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JP2021535638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方法、及び端末デバイスにおける方法
CN110832804B (zh) 用于短传输时间间隔的搜索空间和配置
JP2019091956A (ja) 基地局装置、端末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GB2558586A (en) Resource block waveform transmission structures for uplink communications
WO2016182039A1 (ja)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WO2019192592A1 (zh) 由用户设备执行的方法以及用户设备
WO2019096216A1 (zh) Ack/nack资源分配方法以及相应的用户设备和基站
WO2016182040A1 (ja)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727

Address after: No.1, Takumicho, Sakai Ward, Sakai City, Osaka Prefecture, Japan

Applicant after: Sharp Corp.

Applicant after: FG Innov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Japan's Osaka City. The area of Sakai Sakai Cho 1 GA 590-8522

Applicant before: Sharp Corp.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