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63291A - 一种覆盖范围自适应调整的方法和基站 - Google Patents

一种覆盖范围自适应调整的方法和基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63291A
CN109963291A CN201711433975.3A CN201711433975A CN109963291A CN 109963291 A CN109963291 A CN 109963291A CN 201711433975 A CN201711433975 A CN 201711433975A CN 109963291 A CN109963291 A CN 1099632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area
carrier
wave
user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43397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63291B (zh
Inventor
许乐飞
瞿水华
吕赞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Group Guangdo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Group Guangdo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Group Guangdo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43397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63291B/zh
Publication of CN1099632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632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632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632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24Cell structures
    • H04W16/28Cell structures using beam stee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6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the resource being in the space domain, e.g. bea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覆盖范围自适应调整的方法和基站。所述方法包括:接收预设时间段内多个用户终端发送的多个上行信号;根据预先存储的、第一载波对应的多个波束加权值,将各上行信号分别映射至各波束加权值对应的波束区域,获得各上行信号在各波束区域内的波束信号;获取波束信号的信号强度,并根据信号强度获取预设时间段内各波束区域的波束信号总能量;获取预设时间段内各波束区域的邻区干扰噪声信号功率;根据各波束区域对应的波束信号总能量以及邻区干扰噪声信号功率,确定第一载波对应的目标波束加权值,根据目标波束加权值调整第一载波的覆盖范围。所述基站用于执行上述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及基站提高了天线系统的覆盖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覆盖范围自适应调整的方法和基站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覆盖范围自适应调整的方法和基站。
背景技术
随着4G用户总量的快速增长和高清语音、视频业务的快速普及,未来网络流量的爆发式增长和有限的频谱资源之间的矛盾将愈加突出。Massive-MIMO技术引入空域3D波束赋形的能力,利用空分复用技术,可支持多达十几层的时频资源复用,将频谱效率提升5-6倍,已成为有效缓解流量激增和频谱受限之间矛盾的关键技术。
现有技术条件下,TDD LTE 8T8R系统通过仅支持典型的水平65度、垂直6度、3dB波宽的广播覆盖,且通常是根据站点位置、站高、覆盖地形、MR数据等确定天线指向、下倾、发射功率等基本参数,并且同一扇区同频段的多个载波通常使用相同的覆盖参数。然而,Massive系统在水平维度和垂直维度设置更多的天线通路,典型的64T64R Massive系统的结构如图1所示,整个天线系统包括水平设置的8列双极化天线101,每列所述双极化天线由8行天线阵子102构成,每列每个极化方向的天线阵子102在垂直维度有4个TRx通路驱动103。虽然Massive系统提供的灵活、多样化广播覆盖波形,适合不同的应用场景,但是网络覆盖范围中的用户终端通常分布不均匀,且用户终端热点区域通常会随时间发生变化,若在Massive系统部署中,如果仍然采用现有的广播覆盖规划方法,不能充分利用多天线空分复用能力,且不能动态适配用户终端热点区域,影响Massive系统的覆盖性能。
因此,如何提出一种方法来进一步提高天线系统的覆盖性能是目前业界亟待解决的需要课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覆盖范围自适应调整的方法和基站。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覆盖范围自适应调整的方法,包括:
接收预设时间段内多个用户终端发送的多个上行信号;
根据预先存储的、第一载波对应的多个波束加权值,将各所述上行信号分别映射至各所述波束加权值对应的波束区域,获得各所述上行信号在各所述波束区域内的波束信号;
获取所述波束信号的信号强度,并根据所述信号强度获取所述预设时间段内各所述波束区域的波束信号总能量;获取所述预设时间段内各所述波束区域的邻区干扰噪声信号功率;
根据各所述波束区域对应的所述波束信号总能量以及所述邻区干扰噪声信号功率,确定所述第一载波对应的目标波束加权值,并根据所述目标波束加权值调整所述第一载波的覆盖范围。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包括处理器和收发器,其中:
所述处理器,用于接收预设时间段内多个用户终端发送的多个上行信号;根据预先存储的、第一载波对应的多个波束加权值,将各所述上行信号分别映射至各所述波束加权值对应的波束区域,获得各所述上行信号在各所述波束区域内的波束信号;获取所述波束信号的信号强度,并根据所述信号强度获取所述预设时间段内各所述波束区域的波束信号总能量;获取所述预设时间段内各所述波束区域的邻区干扰噪声信号功率;根据各所述波束区域对应的所述波束信号总能量以及所述邻区干扰噪声信号功率,确定所述第一载波对应的目标波束加权值,并根据所述目标波束加权值调整所述第一载波的覆盖范围;
所述收发器,用于接收预设时间段内多个用户终端发送的多个上行信号,以及获取所述波束信号的信号强度。
又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总线,其中:
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通过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所述处理器可以调用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方法的步骤。
再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覆盖范围自适应调整的方法和基站,通过根据预先存储的、第一载波对应的多个波束加权值,将预设时间段内接收到的多个用户终端发送的多个上行信号分别映射至各所述波束加权值对应的波束区域,获得各所述上行信号在各所述波束区域内的波束信号,并根据获取到的所述预设时间段内各所述波束区域的波束信号总能量和邻区干扰噪声信号功率,确定所述第一载波对应的目标波束加权值,从而根据目标波束加权值调整所述第一载波的覆盖范围,提高了天线的覆盖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64T64R Massive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覆盖范围自适应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宽波束水平极化波束覆盖波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窄波束水平极化波束覆盖波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实体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覆盖范围自适应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覆盖范围自适应调整方法,包括:
S101、接收预设时间段内多个用户终端发送的多个上行信号;
具体地,基站接收预设时间段内多个用户终端发送的多个上行信号,所述上行信号包括上行Sounding信号和PUSCH信号,还可以包括其他上行信号;所述预设时间段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和调整,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S102、根据预先存储的、第一载波对应的多个波束加权值,将各所述上行信号分别映射至各所述波束加权值对应的波束区域,获得各所述上行信号在各所述波束区域内的信号强度;
具体地,所述基站根据预先存储的、第一载波对应的多个波束加权值,将各所述上行信号分别映射至各所述波束加权值对应的波束区域,获得各所述上行信号在各所述波束区域内的波束强度。其中,所述第一载波设计为窄波束覆盖,用于实现用户终端热点区域的覆盖;所述波束加权值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载波对应的各波束区域的水平极化波束指向和垂直极化波束指向。
S103、获取所述波束信号的信号强度,根据所述信号强度获取所述预设时间段内各所述波束区域的波束信号总能量;
具体地,所述基站获取所述各上行信号在各所述波束区域内的波束信号的信号强度,并根据所述信号强度获取各所述用户终端对应的归属波束区域,根据所述用户终端对应的归属波束区域确定各所述波束区域对应的归属用户终端的数量,将各所述波束区域对应的所有归属用户终端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波束信号总能量,作为所述各所述波束区域的波束信号总能量。
S104、获取所述预设时间段内各所述波束区域的邻区干扰噪声信号功率;具体地,所述基站将各波束区域对应的信号总功率除去所述归属用户终端的信号功率,获得各所述波束区域对应的邻区干扰噪声信号功率,。应当说明的是,所述邻区干扰噪声信号功率可以指示各所述波束区域的邻区用户数量,所述邻区干扰噪声信号功率越高,其邻区用户的数量越多。
S105、根据各所述波束区域对应的所述波束信号总能量以及所述邻区干扰噪声信号功率,确定所述第一载波对应的目标波束加权值,并根据所述目标波束加权值调整第一载波的覆盖范围。
具体地,所述基站将各所述波束区域对应的波束信号总能量以及所述邻区干扰噪声信号功率按照不同的权重,计算各所述波束区域对应的波束特征值,并根据所述波束特征值确定所述第一载波对应的目标波束加权值,并根据所述目标波束加权值调整所述第一载波的覆盖范围。
例如,针对Massive系统支持多载波的情况下,每个载波使用不同的广播覆盖参数,以中国移动LTE D频段60MHz宽带为例,在典型的非高楼场景,包括三种载波(载波P1、载波P2和载波P3),其中载波P1使用宽波束(例如水平65度),实现典型的3扇区广播覆盖,其波束的水平覆盖波形如图3所示;载波P2或载波P3使用窄波束(例如水平25度),实现多扇区(例如6扇区)组网覆盖,其波束的水平覆盖波形如图4所示。根据图3和图4可知,由于载波P2或载波P3的广播覆盖波束变窄,因此广播波束增益会提升2dBi;同时异频6扇区组网减少了不同广播覆盖波束间互干扰,载波P2或载波P3的控制信道信噪比可以改善3dB以上,因此,将载波P1设置为宽波束,用于网络的基础覆盖;将载波P2或载波P3设计为窄波束,用于实现用户终端热点区域的覆盖,可以达到更好的覆盖性能。
本发明实施例就是在上述场景下,根据用户终端热点区域的实际情况,动态调整使用所述窄波束覆盖的载波(载波P2或载波P3,即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载波)的波束加权值,从而降低PDCCH信道的聚集级别,间接的提升PDCCH信道容量,提高热点区域的用户终端的广播覆盖信号质量,提高天线的整体覆盖性能,具体过程如下:
以64T64R Massive系统为例,所述基站将所述4T64R Massive系统的覆盖范围划分为预设的32个波束区域,每一个波束区域对应一个波束加权值,基站接收预设时间段内多个用户终端发送的多个上行信号,并将各所述上行信号分别映射至各所述波束加权值对应的波束区域,获得各所述上行信号在32个波束区域内的波束信号。所述基站分别获取每一个所述上行信号在32个所述波束区域内的波束信号的信号强度,并根据所述信号强度获取各所述用户终端对应的归属波束区域,则所述用户终端即为所述波束区域的归属用户终端。所述基站确定各所述波束区域对应的归属用户终端的数量,将各所述波束区域对应的所有归属用户终端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波束信号总能量,作为所述各所述波束区域的波束信号总能量。所述基站将各波束区域对应的干扰噪声信号总功率除去所述归属用户终端的干扰噪声信号功率,获得各所述波束区域对应的邻区干扰噪声信号功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覆盖范围自适应调整的方法和基站,通过根据预先存储的、第一载波对应的多个波束加权值,将预设时间段内接收到的多个用户终端发送的多个上行信号分别映射至各所述波束加权值对应的波束区域,获得各所述上行信号在各波束区域内的波束信号,并根据获取到的所述预设时间段内各波束区域的波束信号总能量和邻区干扰噪声信号功率,确定所述第一载波对应的目标波束加权值,从而根据目标波束加权值调整所述第一载波的覆盖范围,提高了天线的覆盖性能。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第一载波对应的天线系统的覆盖区域范围划分为多个波束区域,每个波束区域对应一个波束加权值,所述波束加权值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载波对应的各波束区域的水平极化波束指向和垂直极化波束指向。
具体地,所述基站将天线系统的整个覆盖区域的3D空间,分别在水平极化方向和垂直极化方向分别划分为多个波束指向,获得多个水平极化波束指向和垂直极化波束指向组合形成多个波束区域,作为第一载波(窄波束覆盖的载波)对应的多个所述波束区域,每个所述波束区域对应一个波束加权值,所述波束加权值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载波对应的各波束区域的水平极化波束指向和垂直极化波束指向。
例如,以64T64R Massive系统为例,所述基站可以将3D空间划分为8个水平极化方向上的波束指向,如表1所示;以及4个垂直极化方向上的波束指向,如表2所示;8个水平极化方向的波束指向和4个垂直极化方向的波束指向两两组合,形成32个所述波束区域,各所述波束区域的波束加权值可以表示为:
其中,dH为相邻天线单元水平间距,dV为相邻天线单元垂直间距,λ为入射波波长,θ为入射波离阵面水平法线的偏离角,即水平极化波束指向,φ为入射波离阵面垂直法线的偏离角,即垂直极化波束指向。
表1
水平极化波束指向
-7.5度
-55度
-37.5度
-22.5度
7.5度
22.5度
37.5度
55度
表2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信号强度获取所述预设时间段内各所述波束区域的波束信号总能量,包括:
根据各所述用户终端的上行信号在各所述波束区域内波束信号的信号强度,确定各所述用户终端对应的归属波束区域,并确定所述用户终端为所述归属波束区域的归属用户终端;
获取各所述波束区域对应的所有归属用户终端的信号能量总和,作为所述各波束区域的波束信号总能量。
具体地,所述基站根据各所述用户终端的上行信号在各所述波束区域内波束信号的信号强度,确定各所述用户终端对应的归属波束区域,则所述用户终端为归属波束区域的归属用户终端,获取各所述波束区域对应的所有归属用户终端的信号能量总和,作为所述各波束区域的波束信号总能量。其中,各所述用户终端对应的归属波束区域为各用户终端的上行信号对应的波束信号的信号强度最大的波束区域;所述归属用户终端的信号能量总和包括所述归属用户终端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所占用的时频资源的总和;所述信号能量总和较大的波束区域为用户终端热点区域。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基站还可以根据各用户终端的业务量大小,将所述用户终端的上行信号按照一定的权重抽取一部分上行信号作为样本(业务量越大的用户终端抽取的样本数量越多,反之,抽取的样本数量越少),根据抽取的样本确定各用户终端的归属波束区域,并计算各波束区域对应的归属用户终端的信号能量总和,作为所述各波束区域的波束信号总能量,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波束信号的信号强度包括垂直极化波束信号的信号强度和水平极化波束信号的信号强度;相应地,根据各所述用户终端的上行信号在各所述波束区域内波束信号的信号强度,确定各所述用户终端对应的归属波束区域,包括:
获取各所述用户终端的上行信号在各所述波束区域内的垂直极化波束信号的信号强度最大值;
获取各所述用户终端的上行信号在各所述波束区域内的水平极化波束信号的信号强度最大值;
根据各所述用户终端对应的垂直极化波束信号的信号强度最大值和水平极化波束信号的信号强度最大值,确定所述各所述用户终端对应的归属波束区域。
具体地,所述基站获取各所述用户终端的上行信号在各所述波束区域内的垂直极化波束信号的信号强度最大值,同时获取各所述用户终端的上行信号在各所述波束区域内的水平极化波束信号的信号强度最大值,然后,所述基站根据所述垂直极化波束信号的信号强度最大值确定归属垂直极化波束指向,并根据水平极化波束信号的信号强度最大值确定归属水平极化波束指向,根据所述归属垂直极化波束指向和归属水平极化波束指向,确定归属波束加权值,根据所述归属波束加权值确定各所述用户终端对应的归属波束区域。
例如,以其中一个用户终端A为例进行说明,所述基站将所述用户终端A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上行信号,分别映射在32个波束区域,获得32个波束信号,每个所述波束信号均包括垂直极化方向上的波束信号和水平极化方向上的波束信号,所述基站获取各所述波束信号的垂直极化方向上的波束信号的信号强度和水平极化方向上的波束信号的信号强度,选取所述垂直极化方向上的波束信号的信号强度最大值对应的垂直极化波束指向作为所述用户终端A的归属垂直极化波束指向,选取所述水平极化方向上的波束信号的信号强度最大值对应的水平极化波束指向作为所述用户终端A的归属水平极化波束指向,根据所述归属垂直极化波束指向和所述归属水平极化波束指向,确定所述归属波束加权值,根据所述归属波束加权值确定所述用户终端A对应的归属波束区域。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根据各所述波束区域对应的波束信号总能量以及邻区干扰噪声信号功率,确定所述第一载波对应的目标波束加权值,包括:
根据公式:SV=k1×S+k2×NI,计算各所述波束区域对应的波束特征值;其中,SV为所述波束特征值,S为所述波束信号总能量,NI为所述邻区干扰噪声信号功率,k1为所述波束信号总能量的权重,k2为所述邻区干扰噪声信号功率的权重;
将所述波束特征值最大的波束区域对应的波束加权值作为所述第一载波对应的所述目标波束加权值。
具体地,所述基站根据公式:SV=k1×S+k2×NI,计算各所述波束区域对应的波束特征值;其中,SV为所述波束特征值,S为所述波束信号总能量,NI为所述邻区干扰噪声信号功率,k1为所述波束信号总能量的权重,k2为所述邻区干扰噪声信号功率的权重。所述基站选取所述波束特征值最大的波束区域对应的波束加权值作为所述第一载波对应的所述目标波束加权值。其中,所述波束信号总能量的权重k1和所述邻区干扰噪声信号功率的权重k2是根据实际需求确定的,若实际需要侧重对热点用户终端的覆盖优化调整,则设计k1>k2;若实际需要侧重减小邻区干扰,则设计k2>k1,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波速特征值大于预设门限值的多个波束区域作为候选波束区域;
根据所述多个候选波束区域的波束加权值,确定所述第一载波对应的所述目标波束加权值。
具体地,所述基站还可以获取所述波速特征值大于预设门限值的多个波束区域作为候选波束区域,将所述候选波束区域按照其水平极化波束指向和垂直极化波束指向组成多个簇,并根据所述多个簇的中心指向位置确定目标波束区域的波束指向(垂直极化波束指向和水平极化波束指向),在所述预先存储的多个波束加权值中选择波束指向与所述目标波束区域的波束指向最接近的一个,作为所述目标波束加权值。其中,所述预设门限值可以设置为2,也可以设置为其他数值,根据可以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在上述各实施例中,所述目标波束加权值对应的波束区域为目标波束区域,所述目标波束区域为窄波束覆盖区域;相应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归属波束区域为目标波束区域,且同时处于第二载波的覆盖区域范围内的用户终端作为候选用户终端;其中,所述第二载波覆盖区域为宽波束覆盖区域;
获取所述目标波束区域对应的所述第一载波的第一负荷,以及所述宽波束覆盖区域对应的第二载波的第二负荷;
根据所述候选用户终端、所述第一负荷和所述第二负荷,在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载波之间进行负载均衡。
具体地,所述基站获取所述归属波束区域为所述目标波束区域,且同时处于宽波束覆盖区域范围内的用户终端作为候选用户终端,也就是宽波束与窄波束同覆盖区域内的用户终端。然后,基站获取所述目标波束区域对应的所述第一载波的第一负荷,以及所述宽波束覆盖区域对应的第二载波的第二负荷,若判断获知所述第一负荷不小于预设负荷阈值,则在所述候选用户终端中选取若干个用户终端接入所述第二载波对应的网络信号;若判断获知所述第一负荷小于所述预设负荷阈值,则在所述候选用户终端中选取若干个用户终端接入所述第一载波对应的网络信号。其中,所述预设负荷阈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设置,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覆盖范围自适应调整的方法和基站,通过根据预先存储的、用于窄波束覆盖的载波对应的多个波束加权值,将预设时间段内接收到的多个用户终端发送的多个上行信号分别映射至各所述波束加权值对应的波束区域,获得各所述上行信号在各所述波束区域内的波束信号,并根据获取到的所述预设时间段内各所述波束区域的波束信号总能量和邻区干扰噪声信号功率,确定所述载波对应的目标波束加权值,从而根据目标波束加权值调整所述载波的覆盖范围,同时在窄波束覆盖与宽波束覆盖的载波之间进行负载均衡,提高了天线的覆盖性能。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包括:处理器201和收发器202,其中:
处理器201用于接收预设时间段内多个用户终端发送的多个上行信号;根据预先存储的、第一载波对应的多个波束加权值,将各所述上行信号分别映射至各所述波束加权值对应的波束区域,获得各所述上行信号在各所述波束区域内的波束信号;获取所述波束信号的信号强度,并根据所述信号强度获取所述预设时间段内各所述波束区域的波束信号总能量;获取所述预设时间段内各所述波束区域的邻区干扰噪声信号功率;根据各所述波束区域对应的所述波束信号总能量以及所述邻区干扰噪声信号功率,确定所述第一载波对应的目标波束加权值,并根据所述目标波束加权值调整所述第一载波的覆盖范围;
收发器202用于接收预设时间段内多个用户终端发送的多个上行信号,以及接收所述波束信号的信号强度。
可选的,处理器201还用于将所述第一载波对应的天线系统的覆盖区域范围划分为多个波束区域,每个波束区域对应一个波束加权值,所述波束加权值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载波对应的各波束区域的水平极化波束指向和垂直极化波束指向。
可选的,处理器201还用于根据各所述用户终端的上行信号在各所述波束区域内波束信号的所述信号强度,确定各所述用户终端对应的归属波束区域,并确定所述用户终端为所述归属波束区域的归属用户终端;获取各所述波束区域对应的所有归属用户终端的信号能量总和,作为所述各波束区域的波束信号总能量。
可选的,处理器201还用于获取各所述用户终端的上行信号在各所述波束区域内的垂直极化波束信号的信号强度最大值;获取各所述用户终端的上行信号在各所述波束区域内的水平极化波束信号的信号强度最大值;根据各所述用户终端对应的垂直极化波束信号的信号强度最大值和水平极化波束信号的信号强度最大值,确定所述各所述用户终端对应的归属波束区域。
可选的,处理器201还用于根据公式:SV=k1×S+k2×NI,计算各所述波束区域对应的波束特征值;其中,SV为所述波束特征值,S为所述波束信号总能量,NI为所述邻区干扰噪声信号功率,k1为所述波束信号总能量的权重,k2为所述邻区干扰噪声信号功率的权重;将所述波束特征值最大的波束区域对应的波束加权值作为所述第一载波对应的所述目标波束加权值。
可选的,处理器201还用于获取所述波速特征值大于预设门限值的多个波束区域作为候选波束区域;根据所述多个候选波束区域的波束加权值,确定所述第一载波对应的所述目标波束加权值。
可选的,处理器201还用于获取所述归属波束区域为所述目标波束区域,且同时处于第二载波的覆盖区域范围内的用户终端作为候选用户终端;其中,所述第二载波覆盖区域为所述宽波束覆盖区域;获取所述目标波束区域对应的所述第一载波的第一负荷,以及所述宽波束覆盖区域对应的第二载波的第二负荷;根据所述候选用户终端、所述第一负荷和所述第二负荷,在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载波之间进行负载均衡。
本发明提供的基站的实施例具体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处理流程,其功能在此不再赘述,可以参照上述方法实施例的详细描述。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实体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processor)301、存储器(memory)302和总线303,其中,处理器301,存储器302通过总线303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处理器301可以调用存储器302中的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例如包括:接收预设时间段内多个用户终端发送的多个上行信号;根据预先存储的、第一载波对应的多个波束加权值,将各所述上行信号分别映射至各所述波束加权值对应的波束区域,获得各所述上行信号在各所述波束区域内的波束信号;获取所述波束信号的信号强度,并根据所述信号强度获取所述预设时间段内各所述波束区域的波束信号总能量;获取所述预设时间段内各所述波束区域的邻区干扰噪声信号功率;根据各所述波束区域对应的所述波束信号总能量以及所述邻区干扰噪声信号功率,确定所述第一载波对应的目标波束加权值,并根据所述目标波束加权值调整所述第一载波的覆盖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在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计算机能够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例如包括:接收预设时间段内多个用户终端发送的多个上行信号;根据预先存储的、第一载波对应的多个波束加权值,将各所述上行信号分别映射至各所述波束加权值对应的波束区域,获得各所述上行信号在各所述波束区域内的波束信号;获取所述波束信号的信号强度,并根据所述信号强度获取所述预设时间段内各所述波束区域的波束信号总能量;获取所述预设时间段内各所述波束区域的邻区干扰噪声信号功率;根据各所述波束区域对应的所述波束信号总能量以及所述邻区干扰噪声信号功率,确定所述第一载波对应的目标波束加权值,并根据所述目标波束加权值调整所述第一载波的覆盖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使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例如包括:接收预设时间段内多个用户终端发送的多个上行信号;根据预先存储的、第一载波对应的多个波束加权值,将各所述上行信号分别映射至各所述波束加权值对应的波束区域,获得各所述上行信号在各所述波束区域内的波束信号;获取所述波束信号的信号强度,并根据所述信号强度获取所述预设时间段内各所述波束区域的波束信号总能量;获取所述预设时间段内各所述波束区域的邻区干扰噪声信号功率;根据各所述波束区域对应的所述波束信号总能量以及所述邻区干扰噪声信号功率,确定所述第一载波对应的目标波束加权值,并根据所述目标波束加权值调整所述第一载波的覆盖范围。
此外,上述的存储器302中的逻辑指令可以通过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描述的基站的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覆盖范围自适应调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预设时间段内多个用户终端发送的多个上行信号;
根据预先存储的、第一载波对应的多个波束加权值,将各所述上行信号分别映射至各所述波束加权值对应的波束区域,获得上行信号在各所述波束区域内的波束信号;
获取所述波束信号的信号强度,根据所述信号强度获取所述预设时间段内各所述波束区域的波束信号总能量,并获取所述预设时间段内各所述波束区域的邻区干扰噪声信号功率;
根据各所述波束区域对应的所述波束信号总能量以及所述邻区干扰噪声信号功率,确定所述第一载波对应的目标波束加权值,并根据所述目标波束加权值调整所述第一载波的覆盖范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第一载波对应的天线系统的覆盖区域范围划分为多个波束区域,每个波束区域对应一个波束加权值,所述波束加权值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载波对应的各波束区域的水平极化波束指向和垂直极化波束指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信号强度获取预设时间段内各所述波束区域的波束信号总能量,包括:
根据各所述用户终端的上行信号在各所述波束区域内波束信号的信号强度,确定各所述用户终端对应的归属波束区域,并确定所述用户终端为所述归属波束区域的归属用户终端;
获取各所述波束区域对应的所有归属用户终端的信号能量总和,作为各波束区域的波束信号总能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波束信号的信号强度包括垂直极化波束信号的信号强度和水平极化波束信号的信号强度;相应地,所述根据各所述用户终端的上行信号在各所述波束区域内波束信号的信号强度,确定各所述用户终端对应的归属波束区域,包括:
获取各所述用户终端的上行信号在各所述波束区域内的垂直极化波束信号的信号强度最大值;
获取各所述用户终端的上行信号在各所述波束区域内的水平极化波束信号的信号强度最大值;
根据各所述用户终端对应的垂直极化波束信号的信号强度最大值和水平极化波束信号的信号强度最大值,确定各所述用户终端对应的归属波束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各所述波束区域对应的波束信号总能量以及邻区干扰噪声信号功率,确定所述第一载波对应的目标波束加权值,包括:
根据公式:SV=k1×S+k2×NI,计算各所述波束区域对应的波束特征值;其中,SV为所述波束特征值,S为所述波束信号总能量,NI为所述邻区干扰噪声信号功率,k1为所述波束信号总能量的权重,k2为所述邻区干扰噪声信号功率的权重,且k1+k2=1;
将所述波束特征值最大的波束区域对应的波束加权值作为所述第一载波对应的目标波束加权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波速特征值大于预设门限值的多个波束区域作为候选波束区域;
根据所述多个候选波束区域的波束加权值,确定所述第一载波对应的所述目标波束加权值。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波束加权值对应的波束区域为目标波束区域,所述目标波束区域为窄波束覆盖区域;相应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归属波束区域为所述目标波束区域,且同时处于第二载波的覆盖区域范围内的用户终端作为候选用户终端;其中,所述第二载波覆盖区域为所述宽波束覆盖区域;
获取所述目标波束区域对应的第一载波的第一负荷,以及所述宽波束覆盖区域对应的第二载波的第二负荷;
根据所述候选用户终端、所述第一负荷和所述第二负荷,在所述第一载波和所述第二载波之间进行负载均衡。
8.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收发器,其中:
所述处理器,用于接收预设时间段内多个用户终端发送的多个上行信号;根据预先存储的、第一载波对应的多个波束加权值,将各所述上行信号分别映射至各所述波束加权值对应的波束区域,获得各所述上行信号在各所述波束区域内的波束信号;获取所述波束信号的信号强度,并根据信号强度获取所述预设时间段内各所述波束区域的波束信号总能量;获取所述预设时间段内各所述波束区域的邻区干扰噪声信号功率;根据各所述波束区域对应的所述波束信号总能量以及所述邻区干扰噪声信号功率,确定所述第一载波对应的目标波束加权值,并根据所述目标波束加权值调整所述第一载波的覆盖范围;
所述收发器,用于接收预设时间段内多个用户终端发送的多个上行信号,以及接收所述波束信号的信号强度。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总线,其中:
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通过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所述处理器可以调用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以执行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1711433975.3A 2017-12-26 2017-12-26 一种覆盖范围自适应调整的方法和基站 Active CN1099632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33975.3A CN109963291B (zh) 2017-12-26 2017-12-26 一种覆盖范围自适应调整的方法和基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33975.3A CN109963291B (zh) 2017-12-26 2017-12-26 一种覆盖范围自适应调整的方法和基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63291A true CN109963291A (zh) 2019-07-02
CN109963291B CN109963291B (zh) 2021-09-28

Family

ID=670221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433975.3A Active CN109963291B (zh) 2017-12-26 2017-12-26 一种覆盖范围自适应调整的方法和基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963291B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10698A (zh) * 2019-11-29 2020-04-14 深圳前海达闼云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控制信号辐射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130631A (zh) * 2019-12-30 2020-05-08 北京华力创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卫星终端在实网环境下波束自适应选择方法和系统
CN112367698A (zh) * 2020-12-01 2021-02-1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节能方法及装置
CN112804705A (zh) * 2020-12-30 2021-05-14 深圳市微网力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WiFi设备波束方向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3015204A (zh) * 2019-12-20 2021-06-2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陕西有限公司 网络小区负载均衡方法及装置
CN113109631A (zh) * 2021-03-11 2021-07-1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辐射检测区域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3271549A (zh) * 2020-02-17 2021-08-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权值的发送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4079488A (zh) * 2020-08-10 2022-02-2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安徽有限公司 静态波束权值动态调整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501338A (zh) * 2020-10-23 2022-05-1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广播波束权值配置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7641409A (zh) * 2024-01-26 2024-03-01 深圳市迈腾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WiFi6路由器基于AI模型的数据传输优化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24586A (zh) * 2009-06-10 2010-12-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用户波束成形的方法和基站
US20150334726A1 (en) * 2012-10-17 2015-11-19 Southeast University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utilizing a large-scale antenna array
CN106850009A (zh) * 2015-11-30 2017-06-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通信波束的方法及对应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24586A (zh) * 2009-06-10 2010-12-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用户波束成形的方法和基站
US20150334726A1 (en) * 2012-10-17 2015-11-19 Southeast University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utilizing a large-scale antenna array
CN106850009A (zh) * 2015-11-30 2017-06-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通信波束的方法及对应装置

Cited B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10698A (zh) * 2019-11-29 2020-04-14 深圳前海达闼云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控制信号辐射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010698B (zh) * 2019-11-29 2022-08-19 达闼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信号辐射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3015204B (zh) * 2019-12-20 2024-03-2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陕西有限公司 网络小区负载均衡方法及装置
CN113015204A (zh) * 2019-12-20 2021-06-2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陕西有限公司 网络小区负载均衡方法及装置
CN111130631B (zh) * 2019-12-30 2022-08-02 北京华力创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卫星终端在实网环境下波束自适应选择方法和系统
CN111130631A (zh) * 2019-12-30 2020-05-08 北京华力创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卫星终端在实网环境下波束自适应选择方法和系统
CN113271549B (zh) * 2020-02-17 2024-04-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权值的发送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3271549A (zh) * 2020-02-17 2021-08-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权值的发送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4079488B (zh) * 2020-08-10 2022-09-2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安徽有限公司 静态波束权值动态调整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079488A (zh) * 2020-08-10 2022-02-2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安徽有限公司 静态波束权值动态调整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501338A (zh) * 2020-10-23 2022-05-1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广播波束权值配置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4501338B (zh) * 2020-10-23 2023-08-1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广播波束权值配置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367698B (zh) * 2020-12-01 2022-07-2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节能方法及装置
CN112367698A (zh) * 2020-12-01 2021-02-1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节能方法及装置
CN112804705A (zh) * 2020-12-30 2021-05-14 深圳市微网力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WiFi设备波束方向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3109631A (zh) * 2021-03-11 2021-07-1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辐射检测区域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7641409A (zh) * 2024-01-26 2024-03-01 深圳市迈腾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WiFi6路由器基于AI模型的数据传输优化方法
CN117641409B (zh) * 2024-01-26 2024-04-12 深圳市迈腾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WiFi6路由器基于AI模型的数据传输优化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63291B (zh) 2021-09-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63291A (zh) 一种覆盖范围自适应调整的方法和基站
AU2022221565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electing cel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5375959B (zh) 3d-mimo系统中基于波束形状匹配的分布式干扰协调方法
KR102318225B1 (ko) 랜덤 액세스 처리 방법 및 그 장치
CN111246494B (zh) Massive MIMO天线波束优化方法及装置
CN108293194B (zh) 自适应波束成形扫描
CN105307258B (zh) 一种调整导频参考信号发射功率的方法及基站
KR20180098085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부하 분산을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US10321334B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adjusting antenna beamforming settings
EP2524533A2 (en) A ue initiated frequency partitioning based comp scheme for downlink cellular communications
KR101495198B1 (ko) 가상의 다중입력 다중출력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09587706B (zh) 一种小区覆盖方向自适应调整方法和装置
Jeong et al. Cochannel interference reduction in dynamic-TDD fixed wireless applications, using time slot allocation algorithms
EP2974068B1 (en) A method in a network node and a network node for controlling communication between a radio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50138992A1 (en) Base station antenna beam forming based jamming detection and mitigation
CN107431937B (zh) 自适应天线系统的自适应扇区配置
CN113424459A (zh) 用于设备通信的波束管理方法和装置
CN111385039B (zh) 一种小区广播波束参数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03826233B (zh) 融合组网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10855586B (zh) 导频信号传输方法
EP3817488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2788612B (zh) 一种波束处理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Fuhl et al. Capacity increase in cellular PCS by smart antennas
CN107040935B (zh) 一种减少垂直扇区分裂后产生新干扰的自适应方法
CN113473484B (zh) 调整小区覆盖范围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