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59115A - 加湿控制方法、空气调节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加湿控制方法、空气调节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59115A
CN109959115A CN201910254593.7A CN201910254593A CN109959115A CN 109959115 A CN109959115 A CN 109959115A CN 201910254593 A CN201910254593 A CN 201910254593A CN 109959115 A CN109959115 A CN 1099591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parameter
humidification
air conditioning
humidif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5459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59115B (zh
Inventor
蔡国健
李丰
杜顺开
安明波
刘旭阳
徐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5459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59115B/zh
Publication of CN1099591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591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591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591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32Responding to malfunctions or emergenci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8Electrical aspects, e.g. circu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20Humid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加湿控制方法、空气调节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加湿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空气调节设备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确定环境温度与目标温度的差值;根据差值与温差阈值的关系,确定空气调节设备的多个环境参数中优先控制的环境参数;根据优先控制的环境参数确定空气调节设备中加湿装置的加湿参数以及制热装置的制热参数;在第一时间内控制加湿装置以加湿参数运行,且控制制热装置以制热参数运行。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空气调节设备在第一时间内对需优选处理的环境参数通过加湿装置或制热装置进行调节,并将加湿装置或制热装置中的另一个对环境进行辅助控制,从而减少加湿功能和制热功能之间产生的相互影响。

Description

加湿控制方法、空气调节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加湿控制方法、一种空气调节设备和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用户对居住环境的需求逐渐提高,空调已经成为日常必不可少的家电设备,在空调处于制热工况下,常常由于室内湿度较低,而使得用户居住并不舒适,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增加了对室内空气进行加湿的功能,然而现有空调在制热过程中由于加湿功能的作用,使得制热效果以及加湿效果相互影响,湿度和温度提升效果均不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湿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调节设备。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加湿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空气调节设备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确定环境温度与目标温度的差值;根据差值与温差阈值的关系,确定空气调节设备的多个环境参数中优先控制的环境参数;根据优先控制的环境参数确定空气调节设备中加湿装置的加湿参数以及制热装置的制热参数;在第一时间内控制加湿装置以加湿参数运行,且控制制热装置以制热参数运行。
根据本发明的加湿控制方法,先通过对空气调节设备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进行对比判断,从而确定出当前需要优选控制的目标环境参数,进而根据目标环境参数调整空气调节设备的运行参数,以减少加湿和制热之间的相互干扰。具体地,先确定获取到的环境温度与目标温度的差值,通过确定差值与预先设定好的温差阈值的关系,可在多个环境参数中确定出需要优先控制的环境参数,而后根据优先控制的环境参数分别确定出加湿装置的加湿参数以及制热装置的制热参数,并在第一时间内分别控制加湿装置和制热装置运行,以通过空气调节设备在第一时间内对需优选处理的环境参数通过加湿装置或制热装置进行调节,并将加湿装置或制热装置中的另一个对环境进行辅助控制,从而减少加湿功能和制热功能之间产生的相互影响,以减少降低工作效率的可能性。
需要说明的是,优先控制的环境参数可以为湿度参数,还可以为温度参数。
其中,目标温度可以为出厂设定的默认值,或是用户根据自己使用环境确定的设定值。
可以理解地,加湿装置包括但不限于水箱、超声波振荡片、湿膜等用于加湿的设备,制热装置包括但不限于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风机等用于制热的设备。
其中,空气调节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同时具有制热和加湿功能的设备,例如具有加湿功能的空调器,或是具有制热功能的加湿机。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根据差值与温差阈值的关系,确定空气调节设备的多个环境参数中优先控制的环境参数,具体包括:判断差值是否小于温差阈值,生成第一判断结果;若第一判断结果为是,则确定优先控制的环境参数为环境湿度;若第一判断结果为否,则确定优先控制的环境参数为环境温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差值与温差阈值的关系为大小关系,在确定优先控制的环境参数时,先判断差值与温差阈值的大小关系,当判断出差值小于温差阈值时,可以理解地,当前的环境温度与设定的目标温度的偏差较小,此时将环境湿度作为优先控制的环境参数,即优先满足对环境湿度的需求,同时兼顾对环境温度的调整,以较高的加湿效率以及较低的制热效率运行,同样地,当判断出差值大于或等于温差阈值时,当前的环境温度与设定的目标温度的偏差较大,此时将环境温度作为优先控制的环境参数,即有限满足对环境温度的需求,同时兼顾对环境湿度的调整,以较高的制热效率以及较低的加湿效率运行。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环境温度和环境湿度可以通过设于空气调节设备上的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采集得到,还可以通过与空气调节设备信号连接并可传输温度数据和湿度数据的其它设备得到,甚至可以通过连接网络对所处地区的温度数据和湿度数据查询得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根据优先控制的环境参数确定空气调节设备中加湿装置的加湿参数以及制热装置的制热参数,具体包括:确定环境湿度与湿度阈值的关系;在环境湿度小于湿度阈值时,确定空气调节设备用于低速制热的第一制热参数;在环境湿度小于湿度阈值时,确定空气调节设备的至少一个加湿装置以及每个加湿装置的第一加湿参数。
在该技术方案中,优先控制的环境参数为环境湿度时,先确定环境湿度与湿度阈值的大小关系,在环境湿度小于湿度阈值时,可确定当前的环境湿度较低,此时通过确定第一加湿参数,可使得至少一个加湿装置正常加湿,同时通过确定第一制热参数,以在空气调节设备运行时使其处于低速制热状态,即使得制热装置的制热效率处于较低的状态,从而减少在加湿过程中由于制热对加湿效果的负面影响,特别地,在一些环境湿度较低的地区,例如北方地区,冬天较为干燥,此时通过采用本发明的加湿控制方法,在加湿时减缓制热效率,即采用低速制热的第一运行参数,可有效抑制制热对加湿产生的影响,以提高加湿效率,同时也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损失。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第一时间内控制加湿装置以加湿参数运行,且控制制热装置以制热参数运行,具体包括:在第一时间内控制制热装置中的压缩机以第一频率运行,且控制制热装置中的风机以第一转速运行,以实现空气调节设备的低速制热;在第一时间内控制所有加湿装置根据对应的第一加湿参数加湿运行。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优先控制的环境参数为环境湿度的情况下,在控制加湿装置和制热装置在第一时间内运行时,通过控制空气调节设备低速运行,同时控制所有加湿装置根据对应的第一加湿参数运行,从而可减少在加湿过程中由于制热对加湿效果的负面影响,以提高加湿效率。可以理解地,由于需要实现低速制热,因此制热装置中的压缩机运行的第一频率为低频,风机运行的第一转速为低速,从而通过降低两种制热装置的制热效率实现低速制热。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多个第一加湿参数与多个加湿装置一一对应,第一加湿参数可以为加湿装置的驱动源的运行功率,还可以为加湿装置的运行时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第一判断结果为否时,根据优先控制的环境参数确定空气调节设备中加湿装置的加湿参数以及制热装置的制热参数,具体包括:确定环境温度与温度阈值的关系;在环境温度小于温度阈值时,确定空气调节设备用于正常制热的第二制热参数;在环境温度小于温度阈值时,确定空气调节设备用于低挡加湿的第二加湿参数。
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第一判断结果为否,可以理解地,优先控制的环境参数为环境温度时,在制热时,先获取到空气调节设备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以根据环境温度和温度阈值的大小关系,控制空气调节设备低挡加湿且正常制热运行。具体地,在环境温度小于温度阈值时,此时认为当前所处环境的温度较低,通过确定在第一时间内的第一运行参数,以在空气调节设备运行时在一定时间内使其处于低挡加湿且正常制热的状态,从而在一定时间内加强制热的优先级,减少在刚开始制热的过程中由于加湿对制热效果产生的负面影响。
可以理解地,由于第二加湿参数对应于低挡加湿,第一加湿参数对应于正常加湿,可以理解地,在加湿参数为湿膜的风机和/或转轮转速、超声波振荡片的工作数量和/或工作频率时,第二加湿参数的数值均小于第一加湿参数的数值。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第一时间内控制加湿装置以加湿参数运行,且控制制热装置以制热参数运行,具体包括:在第一时间内控制制热装置中的压缩机以第二频率运行,且控制制热装置中的风机以第二转速运行,以实现空气调节设备的正常制热;在第一时间内控制空气调节设备的多个加湿装置中的一个根据第二加湿参数运行。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优先控制的环境参数为环境温度的情况下,此时优先调整环境温度,故而通过控制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为第二频率,风机的运行转速为第二转速,以控制空气调节设备的正常制热,从而较之第一频率和第一转速的运行,制热效率更高,同时通过在所有加湿装置中选择一个根据第二加湿参数运行,从而减少在制热过程中由于加湿对制热效果的负面影响,以提高制热效率。
可以理解地,由于第一转速和第一频率对应于低速制热,第二转速和第二频率对应于正常制热,可以理解地,第一转速小于第二转速,且第一频率小于第二频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空气调节设备运行第一时间后,加湿控制方法还包括:确定空气调节设备所处环境的环境湿度和环境温度;获取模式选择指令,并确定模式选择指令对应的湿度范围和温度范围;判断环境湿度是否处于湿度范围内,生成第二判断结果;判断环境温度是否处于温度范围内,生成第三判断结果;根据第二判断结果和第三判断结果调整加湿装置的加湿效率以及制热装置的制热效率。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空气调节设备根据加湿参数以及制热参数运行第一时间后,确定所处环境的环境湿度和环境温度,根据此前获取的模式选择指令确定对应的湿度范围和温度范围,通过分别判断环境温度与温度范围的关系以及环境湿度与湿度范围的关系,生成第二判断结果和第三判断结果,以便于通过第二判断结果调整加湿装置的加湿效率,同时也通过第三判断结果调整制热装置的制热效率,从而通过对加湿效率和制热效率的统筹调整,以减少相互之间的影响,从而可有效提高达到目标湿度和目标温度的速度,提高工作效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根据第二判断结果和第三判断结果调整加湿装置的加湿效率以及制热装置的制热效率,具体包括:若第二判断结果为是,且第三判断结果为是,则降低加湿装置的加湿效率,且降低制热装置的制热效率;若第二判断结果为否,和/或第三判断结果为否,则提高加湿装置的加湿效率,且提高制热装置的制热效率。
在该技术方案中,根据第二判断结果和第三判断结果调整加湿效率和制热效率,具体地,在第二判断结果和第三判断结果均为是时,可以理解地,当前湿度以及温度均处于接收到的模式选择指令对应的范围中,此时仅需要维持当前的湿度和温度即可,故而降低加湿装置和加湿效率,同时降低制热装置的制热效率,以保证湿度和温度的动态平衡,在第二判断结果和/或第三判断结果为否时,即仅第一判断结果为否、仅第三判断结果为否或者第二判断结果和第三判断结果均为否时,仍需对加湿效率和/或制热效率予以调整。
可以理解地,在运行第一时间后,若湿度仍不处于接收到的模式选择指令对应的湿度范围中,则需提高加湿效率,同样地,若温度仍不处于接收到的模式选择指令对应的温度范围中,则需提高制热效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加湿装置具体包括湿膜和超声波装置,加湿控制方法还包括:在第一时间内若通过超声波振荡片实现加湿,则降低加湿装置的加湿效率具体包括:减少控制超声波振荡片的工作数量和/或工作频率;和/或开启湿膜对应的风机和/或转轮,且停止超声波振荡片的运行。
在该技术方案中,加湿装置具体包括湿膜和超声波振荡片,在第一时间内如果通过超声波振荡片实现加湿,则降低加湿装置的加湿效率通过减少超声波振荡片的工作数量和/或工作频率实现,或者由于湿膜的加湿量较之超声波振荡片的加湿量较小,可以直接停止超声波振荡片的运行,转而通过开启湿膜对应的风机和/或转轮,向湿膜吹风以采用加湿量较低的方式实现加湿效率的降低。
可以理解地,降低加湿效率包括:仅减少控制超声波振荡片的工作数量、仅开启湿膜对应的风机,且停止超声波振荡片的运行、减少控制超声波振荡片的工作数量,同时开启湿膜对应的风机,且停止超声波振荡片的运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降低制热装置的制热效率具体包括:降低空气调节设备的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和/或降低空气调节设备的风机的转速。
在该技术方案中,降低制热装置的制热效率通过降低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以及风机的转速实现,可以理解的,风机的转速影响进出风量,在转速降低时,换热量也随之降低。具体地,在降低制热装置的制热效率时,可仅降低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还可仅降低风机的转速,还可以同时降低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和风机的转速,可以理解地,当单一降低压缩机的运行频率或降低风机的转速时,其制热效率较之同时降低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以及风机的转速的制热效率更低。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确定加湿装置的运行时间;在运行时间大于时间阈值时,向目标终端发送用于提示装置更换的提示信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确定加湿装置的运行时间,在运行时间大于预先设定的时间阈值时,认为当前的加湿装置已临近使用寿命的极限,通过向目标终端发送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加湿装置需要更换,避免通过无效的加湿装置实现加湿,影响空气调节。
具体地,提示装置更换可以将加湿装置整个更换,或将加湿装置中的耗材进行替换,例如湿膜或超声波振荡片。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空气调节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处理器执行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技术方案的加湿控制方法。
根据本技术方案的空气调节设备,通过控制处理器执行存储于存储器上的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技术方案中任一加湿控制方法,从而具有了上述技术方案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第三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包括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技术方案的加湿控制方法。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上述计算机程序时可实现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的加湿控制方法,从而具有了上述技术方案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加湿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加湿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的加湿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的加湿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的加湿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6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空气调节设备,10处理器,12存储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6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提出的一个实施例的加湿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100:获取空气调节设备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
步骤S102:确定环境温度与目标温度的差值;
步骤S104:根据差值与温差阈值的关系,确定空气调节设备的多个环境参数中优先控制的环境参数;
步骤S106:根据优先控制的环境参数确定空气调节设备中加湿装置的加湿参数以及制热装置的制热参数;
步骤S108:在第一时间内控制加湿装置以加湿参数运行,且控制制热装置以制热参数运行。
在该实施例中,先通过对空气调节设备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进行对比判断,从而确定出当前需要优选控制的目标环境参数,进而根据目标环境参数调整空气调节设备的运行参数,以减少加湿和制热之间的相互干扰。具体地,通过步骤S100以及步骤S102,确定获取到的环境温度与目标温度的差值,再通过步骤S104,确定差值与预先设定好的温差阈值的关系,可在多个环境参数中确定出需要优先控制的环境参数,而后通过步骤S106,根据优先控制的环境参数分别确定出加湿装置的加湿参数以及制热装置的制热参数,并通过步骤S108,在第一时间内分别控制加湿装置和制热装置运行,以通过空气调节设备在第一时间内对需优选处理的环境参数通过加湿装置或制热装置进行调节,并将加湿装置或制热装置中的另一个对环境进行辅助控制,从而减少加湿功能和制热功能之间产生的相互影响,以减少降低工作效率的可能性。
需要说明的是,优先控制的环境参数可以为湿度参数,还可以为温度参数。
其中,目标温度可以为出厂设定的默认值,或是用户根据自己使用环境确定的设定值。
可以理解地,加湿装置包括但不限于水箱、超声波振荡片、湿膜等用于加湿的设备,制热装置包括但不限于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风机等用于制热的设备。
其中,空气调节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同时具有制热和加湿功能的设备,例如具有加湿功能的空调器,或是具有制热功能的加湿机。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提出的一个实施例的加湿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200:获取空气调节设备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
步骤S202:确定环境温度与目标温度的差值;
步骤S204:判断差值是否小于温差阈值,生成第一判断结果;
步骤S206:若第一判断结果为是,则确定优先控制的环境参数为环境湿度;
步骤S208:确定环境湿度与湿度阈值的关系;
步骤S210:在环境湿度小于湿度阈值时,确定空气调节设备用于低速制热的第一制热参数,并确定空气调节设备的至少一个加湿装置以及每个加湿装置的第一加湿参数。
步骤S212:在第一时间内控制制热装置中的压缩机以第一频率运行,且控制制热装置中的风机以第一转速运行,以实现空气调节设备的低速制热;
步骤S214:在第一时间内控制所有加湿装置根据对应的第一加湿参数加湿运行。
在该实施例中,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在步骤S208中差值与温差阈值的关系为大小关系,在确定优先控制的环境参数时,先通过步骤S208,判断差值与温差阈值的大小关系,当通过步骤S210,判断出差值小于温差阈值时,可以理解地,当前的环境温度与设定的目标温度的偏差较小,此时将环境湿度作为优先控制的环境参数,即优先满足对环境湿度的需求,同时兼顾对环境温度的调整,以较高的加湿效率以及较低的制热效率运行,同样地,当判断出差值大于或等于温差阈值时,当前的环境温度与设定的目标温度的偏差较大,此时将环境温度作为优先控制的环境参数,即有限满足对环境温度的需求,同时兼顾对环境湿度的调整,以较高的制热效率以及较低的加湿效率运行。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环境温度和环境湿度可以通过设于空气调节设备上的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采集得到,还可以通过与空气调节设备信号连接并可传输温度数据和湿度数据的其它设备得到,甚至可以通过连接网络对所处地区的温度数据和湿度数据查询得到。
此外,通过步骤S212,优先控制的环境参数为环境湿度时,先确定环境湿度与湿度阈值的大小关系,在环境湿度小于湿度阈值时,可确定当前的环境湿度较低,此时通过确定第一加湿参数,可使得至少一个加湿装置正常加湿,同时通过确定第一制热参数,以在空气调节设备运行时使其处于低速制热状态,即使得制热装置的制热效率处于较低的状态,从而减少在加湿过程中由于制热对加湿效果的负面影响,特别地,在一些环境湿度较低的地区,例如北方地区,冬天较为干燥,此时通过采用本发明的加湿控制方法,在加湿时减缓制热效率,即采用低速制热的第一运行参数,可有效抑制制热对加湿产生的影响,以提高加湿效率,同时也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损失。
同样地,通过步骤S214,在优先控制的环境参数为环境湿度的情况下,在控制加湿装置和制热装置在第一时间内运行时,通过控制空气调节设备低速运行,同时控制所有加湿装置根据对应的第一加湿参数运行,从而可减少在加湿过程中由于制热对加湿效果的负面影响,以提高加湿效率。可以理解地,由于需要实现低速制热,因此制热装置中的压缩机运行的第一频率为低频,风机运行的第一转速为低速,从而通过降低两种制热装置的制热效率实现低速制热。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多个第一加湿参数与多个加湿装置一一对应,第一加湿参数可以为加湿装置的驱动源的运行功率,还可以为加湿装置的运行时间。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提出的一个实施例的加湿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300:获取空气调节设备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
步骤S302:确定环境温度与目标温度的差值;
步骤S304:判断差值是否小于温差阈值,生成第一判断结果;
步骤S306:若第一判断结果为否,则确定优先控制的环境参数为环境温度。
步骤S308:确定环境温度与温度阈值的关系;
步骤S310:在环境温度小于温度阈值时,确定空气调节设备用于正常制热的第二制热参数,并确定空气调节设备用于低挡加湿的第二加湿参数;
步骤S312:在第一时间内控制所述制热装置中的压缩机以第二频率运行,且控制所述制热装置中的风机以第二转速运行,以实现所述空气调节设备的正常制热;
步骤S314:在第一时间内控制所述空气调节设备的多个加湿装置中的一个根据所述第二加湿参数运行。
在该实施例中,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差值与温差阈值的关系为大小关系,在确定优先控制的环境参数时,先判断差值与温差阈值的大小关系,当判断出差值小于温差阈值时,可以理解地,当前的环境温度与设定的目标温度的偏差较小,此时将环境湿度作为优先控制的环境参数,即优先满足对环境湿度的需求,同时兼顾对环境温度的调整,以较高的加湿效率以及较低的制热效率运行,同样地,当判断出差值大于或等于温差阈值时,当前的环境温度与设定的目标温度的偏差较大,此时将环境温度作为优先控制的环境参数,即有限满足对环境温度的需求,同时兼顾对环境湿度的调整,以较高的制热效率以及较低的加湿效率运行。
可以理解地,由于第二加湿参数对应于低挡加湿,第一加湿参数对应于正常加湿,可以理解地,在加湿参数为湿膜的风机和/或转轮转速、超声波振荡片的工作数量和/或工作频率时,第二加湿参数的数值均小于第一加湿参数的数值。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环境温度和环境湿度可以通过设于空气调节设备上的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采集得到,还可以通过与空气调节设备信号连接并可传输温度数据和湿度数据的其它设备得到,甚至可以通过连接网络对所处地区的温度数据和湿度数据查询得到。
此外,由于第一判断结果为否,可以理解地,优先控制的环境参数为环境温度时,在制热时,先获取到空气调节设备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以根据环境温度和温度阈值的大小关系,控制空气调节设备低挡加湿且正常制热运行。具体地,通过步骤S310,在环境温度小于温度阈值时,此时认为当前所处环境的温度较低,通过确定在第一时间内的第一运行参数,以在空气调节设备运行时在一定时间内使其处于低挡加湿且正常制热的状态,从而在一定时间内加强制热的优先级,减少在刚开始制热的过程中由于加湿对制热效果产生的负面影响。
还需说明地,通过步骤S312,在优先控制的环境参数为环境温度的情况下,此时优先调整环境温度,故而通过控制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为第二频率,风机的运行转速为第二转速,以控制空气调节设备的正常制热,从而较之第一频率和第一转速的运行,制热效率更高,同时通过步骤S314,在所有加湿装置中选择一个根据第二加湿参数运行,从而减少在制热过程中由于加湿对制热效果的负面影响,以提高制热效率。
可以理解地,由于第一转速和第一频率对应于低速制热,第二转速和第二频率对应于正常制热,可以理解地,第一转速小于第二转速,且第一频率小于第二频率。
实施例4
如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提出的一个实施例的加湿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400:获取空气调节设备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
步骤S402:确定环境温度与目标温度的差值;
步骤S404:根据差值与温差阈值的关系,确定空气调节设备的多个环境参数中优先控制的环境参数;
步骤S406:根据优先控制的环境参数确定空气调节设备中加湿装置的加湿参数以及制热装置的制热参数;
步骤S408:在第一时间内控制加湿装置以加湿参数运行,且控制制热装置以制热参数运行;
步骤S410:在空气调节设备运行第一时间后,确定空气调节设备所处环境的环境湿度和环境温度;
步骤S412:获取模式选择指令,并确定模式选择指令对应的湿度范围和温度范围;
步骤S414:判断环境湿度是否处于湿度范围内,生成第二判断结果;判断环境温度是否处于温度范围内,生成第三判断结果;
步骤S416:若第二判断结果为是,且第三判断结果为是,则减少控制超声波振荡片的工作数量和/或工作频率,和/或开启湿膜对应的风机和/或转轮,且停止超声波振荡片的运行,且降低制热装置的制热效率;
步骤S418:若第二判断结果为否,和/或第三判断结果为否,则提高加湿装置的加湿效率,且提高制热装置的制热效率。
在该实施例中,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通过步骤S410,在空气调节设备根据加湿参数以及制热参数运行第一时间后,确定所处环境的环境湿度和环境温度,通过步骤S412,根据此前获取的模式选择指令确定对应的湿度范围和温度范围,通过步骤S414,分别判断环境温度与温度范围的关系以及环境湿度与湿度范围的关系,生成第二判断结果和第三判断结果,以便于通过第二判断结果调整加湿装置的加湿效率,同时也通过第三判断结果调整制热装置的制热效率,从而通过对加湿效率和制热效率的统筹调整,以减少相互之间的影响,从而可有效提高达到目标湿度和目标温度的速度,提高工作效率。
此外,根据第二判断结果和第三判断结果调整加湿效率和制热效率,具体地,在第二判断结果和第三判断结果均为是时,通过步骤S416,可以理解地,当前湿度以及温度均处于接收到的模式选择指令对应的范围中,此时仅需要维持当前的湿度和温度即可,故而降低加湿装置和加湿效率,同时降低制热装置的制热效率,以保证湿度和温度的动态平衡,在第二判断结果和/或第三判断结果为否时,通过步骤S418,即仅第一判断结果为否、仅第三判断结果为否或者第二判断结果和第三判断结果均为否时,此时环境湿度或环境温度未达到目标范围内,故而仍需对加湿效率和/或制热效率提高。
可以理解地,在运行第一时间后,若湿度仍不处于接收到的模式选择指令对应的湿度范围中,则需提高加湿效率,同样地,若温度仍不处于接收到的模式选择指令对应的温度范围中,则需提高制热效率。
其中,加湿装置具体包括湿膜和超声波振荡片,在第一时间内如果通过超声波振荡片实现加湿,则降低加湿装置的加湿效率通过减少超声波振荡片的工作数量实现,或者由于湿膜的加湿量较之超声波振荡片的加湿量较小,可以直接停止超声波振荡片的运行,转而通过开启湿膜对应的风机,向湿膜吹风以采用加湿量较低的方式实现加湿效率的降低。
可以理解地,降低加湿效率包括:仅减少控制超声波振荡片的工作数量、仅开启湿膜对应的风机,且停止超声波振荡片的运行、减少控制超声波振荡片的工作数量和/或工作频率,同时开启湿膜对应的风机和/或转轮,且停止超声波振荡片的运行。
在上述实施例中,降低制热装置的制热效率具体包括:降低空气调节设备的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和/或降低空气调节设备的风机的转速。
在该实施例中,降低制热装置的制热效率通过降低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以及风机的转速实现,可以理解的,风机的转速影响进出风量,在转速降低时,换热量也随之降低。具体地,在降低制热装置的制热效率时,可仅降低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还可仅降低风机的转速,还可以同时降低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和风机的转速,可以理解地,当单一降低压缩机的运行频率或降低风机的转速时,其制热效率较之同时降低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以及风机的转速的制热效率更低。
实施例5
如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提出的一个实施例的加湿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500:获取空气调节设备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
步骤S502:确定环境温度与目标温度的差值;
步骤S504:根据差值与温差阈值的关系,确定空气调节设备的多个环境参数中优先控制的环境参数;
步骤S506:根据优先控制的环境参数确定空气调节设备中加湿装置的加湿参数以及制热装置的制热参数;
步骤S508:在第一时间内控制加湿装置以加湿参数运行,且控制制热装置以制热参数运行。
步骤S510:确定加湿装置的运行时间;
步骤S512:在运行时间大于时间阈值时,向目标终端发送用于提示装置更换的提示信息。
在该实施例中,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通过步骤S510,确定加湿装置的运行时间,再通过步骤S512,在运行时间大于预先设定的时间阈值时,认为当前的加湿装置已临近使用寿命的极限,通过向目标终端发送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加湿装置需要更换,避免通过无效的加湿装置实现加湿,影响空气调节。
其中,目标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投影仪、智能电视等具有信息接收的智能设备。
实施例6
如图6所示,根据本发明提出的一个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设备1,包括:处理器10和存储器12,其中,处理器10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2上并可在处理器1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技术方案的加湿控制方法。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控制处理器10执行存储于存储器12上的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的加湿控制方法,从而具有了上述技术方案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空气调节设备1包括但不限于同时具有制热和加湿功能的设备,例如具有加湿功能的空调器,或是具有制热功能的加湿机。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实施例的散热系统的运行方法。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上述计算机程序时可实现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的加湿控制方法,从而具有了上述技术方案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申请提出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加湿控制方法,用于具有加湿功能的空调器,根据接收到的指令开启制热和加湿功能,此时如果检测到目标温度与当前温度的温差值较小(即差值小于温差阈值),采用将目标湿度作为优先控制目标的控制方法,兼顾制热控制的模式,如果检测到目标温度与当前温度的温差值较大(即差值不小于温差阈值),采用将目标温度作为优先控制目标的控制方法,兼顾加湿控制的模式。在空调按照上述方式运行20分钟后,检测房间内的湿度和温度,并确定模式选择指令对应的湿度范围和温度范围,例如40%《湿度《50%,24℃《温度《25℃,若检测的温度和湿度不在上述范围内,则控制增加超声波振荡片的数量、以及湿膜对应的风机的转速,同时增加压缩机的频率。
在空调按照上述逻辑运行时,一直统计超声波模块的运行时间,在运行时间超过20小时后,则直接向预先绑定的手机发送提示信息。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空气调节设备在第一时间内对需优选处理的环境参数通过加湿装置或制热装置进行调节,并将加湿装置或制热装置中的另一个对环境进行辅助控制,从而减少加湿功能和制热功能之间产生的相互影响,以降低工作效率的可能性。
在本发明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加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空气调节设备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
确定所述环境温度与目标温度的差值;
根据所述差值与温差阈值的关系,确定所述空气调节设备的多个环境参数中优先控制的环境参数;
根据所述优先控制的环境参数确定所述空气调节设备中加湿装置的加湿参数以及制热装置的制热参数;
在第一时间内控制所述加湿装置以所述加湿参数运行,且控制所述制热装置以所述制热参数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差值与温差阈值的关系,确定所述空气调节设备的多个环境参数中优先控制的环境参数,具体包括:
判断所述差值是否小于所述温差阈值,生成第一判断结果;
若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则确定所述优先控制的环境参数为环境湿度;
若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否,则确定所述优先控制的环境参数为环境温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所述根据所述优先控制的环境参数确定所述空气调节设备中加湿装置的加湿参数以及制热装置的制热参数,具体包括:
确定所述环境湿度与湿度阈值的关系;
在所述环境湿度小于所述湿度阈值时,确定所述空气调节设备用于低速制热的第一制热参数;
在所述环境湿度小于所述湿度阈值时,确定所述空气调节设备的至少一个加湿装置以及每个所述加湿装置的第一加湿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第一时间内控制所述加湿装置以所述加湿参数运行,且控制所述制热装置以所述制热参数运行,具体包括:
在第一时间内控制所述制热装置中的压缩机以第一频率运行,且控制所述制热装置中的风机以第一转速运行,以实现所述空气调节设备的低速制热;
在第一时间内控制所有所述加湿装置根据对应的第一加湿参数加湿运行。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否时,所述根据所述优先控制的环境参数确定所述空气调节设备中加湿装置的加湿参数以及制热装置的制热参数,具体包括:
确定所述环境温度与温度阈值的关系;
在所述环境温度小于所述温度阈值时,确定所述空气调节设备用于正常制热的第二制热参数;
在所述环境温度小于所述温度阈值时,确定所述空气调节设备用于低挡加湿的第二加湿参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第一时间内控制所述加湿装置以所述加湿参数运行,且控制所述制热装置以所述制热参数运行,具体包括:
在第一时间内控制所述制热装置中的压缩机以第二频率运行,且控制所述制热装置中的风机以第二转速运行,以实现所述空气调节设备的正常制热;
在第一时间内控制所述空气调节设备的多个加湿装置中的一个根据所述第二加湿参数运行。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加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空气调节设备运行所述第一时间后,所述加湿控制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空气调节设备所处环境的环境湿度和环境温度;
获取模式选择指令,并确定所述模式选择指令对应的湿度范围和温度范围;
判断所述环境湿度是否处于所述湿度范围内,生成第二判断结果;
判断所述环境温度是否处于所述温度范围内,生成第三判断结果;
根据所述第二判断结果和所述第三判断结果调整所述加湿装置的加湿效率以及所述制热装置的制热效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判断结果和所述第三判断结果调整所述加湿装置的加湿效率以及所述制热装置的制热效率,具体包括:
若所述第二判断结果为是,且所述第三判断结果为是,则降低所述加湿装置的加湿效率,且降低所述制热装置的制热效率;
若所述第二判断结果为否,和/或所述第三判断结果为否,则提高所述加湿装置的加湿效率,且提高所述制热装置的制热效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加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装置具体包括湿膜和超声波装置,所述加湿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时间内若通过所述超声波装置的超声波振荡片实现加湿,则所述降低所述加湿装置的加湿效率具体包括:
减少控制所述超声波振荡片的工作数量和/或工作频率;和/或
开启所述湿膜对应的风机和/或转轮,且停止所述超声波振荡片的运行。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加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降低所述制热装置的制热效率具体包括:
降低所述空气调节设备的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和/或
降低所述空气调节设备的风机的转速。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确定所述加湿装置的运行时间;
在所述运行时间大于时间阈值时,向目标终端发送用于提示装置更换的提示信息。
12.一种空气调节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和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加湿控制方法。
1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加湿控制方法。
CN201910254593.7A 2019-03-31 2019-03-31 加湿控制方法、空气调节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099591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54593.7A CN109959115B (zh) 2019-03-31 2019-03-31 加湿控制方法、空气调节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54593.7A CN109959115B (zh) 2019-03-31 2019-03-31 加湿控制方法、空气调节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59115A true CN109959115A (zh) 2019-07-02
CN109959115B CN109959115B (zh) 2021-03-02

Family

ID=670254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54593.7A Active CN109959115B (zh) 2019-03-31 2019-03-31 加湿控制方法、空气调节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959115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97151A (zh) * 2020-03-30 2020-07-10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气调节设备及其控制方法与装置
CN113342084A (zh) * 2021-06-15 2021-09-03 深圳市欧瑞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温控设备的智能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484783A (zh) * 2020-11-11 2022-05-13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55362A1 (en) * 2004-01-20 2005-07-21 Carrier Corporation Determination of maximum allowable humidity in indoor space to avoid condensation inside building envelope
CN105135627A (zh) * 2015-09-24 2015-12-0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CN106247552A (zh) * 2016-08-12 2016-12-21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用于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
CN107490158A (zh) * 2017-09-30 2017-12-1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与装置
CN108489031A (zh) * 2018-03-20 2018-09-04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空调机组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55362A1 (en) * 2004-01-20 2005-07-21 Carrier Corporation Determination of maximum allowable humidity in indoor space to avoid condensation inside building envelope
CN105135627A (zh) * 2015-09-24 2015-12-0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CN106247552A (zh) * 2016-08-12 2016-12-21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用于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
CN107490158A (zh) * 2017-09-30 2017-12-1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与装置
CN108489031A (zh) * 2018-03-20 2018-09-04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空调机组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97151A (zh) * 2020-03-30 2020-07-10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气调节设备及其控制方法与装置
CN111397151B (zh) * 2020-03-30 2022-06-2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气调节设备及其控制方法与装置
CN114484783A (zh) * 2020-11-11 2022-05-13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3342084A (zh) * 2021-06-15 2021-09-03 深圳市欧瑞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温控设备的智能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342084B (zh) * 2021-06-15 2023-10-31 深圳市欧瑞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温控设备的智能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59115B (zh) 2021-03-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59113A (zh) 加湿控制方法、空气调节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959115A (zh) 加湿控制方法、空气调节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764497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726567B (zh) 新风机的控制方法及系统、新风机及多联机空调系统
CN114484606B (zh) 一种新风空调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03994540B (zh) 车辆用空气调节装置
CN113531801B (zh) 多联式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09373536A (zh) 空调器的控制装置、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07421079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CN113669854B (zh) 空调除菌方法、空调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959112B (zh) 加湿控制方法、空气调节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128854A (zh) 空调系统和控制方法
JP6819807B2 (ja) 空調システム、機械学習装置及び機械学習方法
CN114963426A (zh) 一种空调器恒温除湿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空调器
CN111594983A (zh) 一种结霜控制装置、方法及空调器
CN105066365A (zh) 空调射频遥控控制方法
CN107504629B (zh) 一种多联式空调干衣机及其控制方法
CN207094911U (zh) 加湿空调
WO2020218219A1 (ja) 空調システム、機械学習装置及び機械学習方法
CN105202693A (zh) 一种空调射频遥控控制方法
CN109959111A (zh) 加湿控制方法、空气调节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1703248B2 (en) Proactive system control using humidity prediction
CN114251751B (zh) 一种空调扇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
CN114963429A (zh) 一种空调器除湿控制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空调器
CN105091244A (zh) 一种空调蓝牙遥控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