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52593A - 生物体认证装置以及生物体认证程序 - Google Patents

生物体认证装置以及生物体认证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52593A
CN109952593A CN201780066443.2A CN201780066443A CN109952593A CN 109952593 A CN109952593 A CN 109952593A CN 201780066443 A CN201780066443 A CN 201780066443A CN 109952593 A CN109952593 A CN 1099525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avigational
organism
certification
image
organism authent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6644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能势孝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99525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5259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60Static or dynamic means for assisting the user to position a body part for biometric acquisition
    • G06V40/63Static or dynamic means for assisting the user to position a body part for biometric acquisition by static gui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60Static or dynamic means for assisting the user to position a body part for biometric acquisition
    • G06V40/67Static or dynamic means for assisting the user to position a body part for biometric acquisition by interactive indications to the us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00General purpose image data process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6Human faces, e.g. facial parts, sketches or expressions
    • G06V40/161Detection; Localisation; Normalisation
    • G06V40/166Detection; Localisation; Normalisation using acquisition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8Eye characteristics, e.g. of the iris
    • G06V40/19Sensors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Image Input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 Collating Specific Patterns (AREA)

Abstract

提高生物体认证时的使用性。生物体认证装置(100)具备:拍摄部(101),其拍摄生物体的一部分作为生物体认证用图像;显示部(107),其显示为了拍摄所述生物体认证用图像而使所述生物体的一部分与拍摄部(101)对位的引导图像;及控制部(110),其使用所述生物体认证用图像实施认证,控制部(110)基于与根据所述认证的结果进行动作的应用程序对应的认证精度以及与所述拍摄有关的拍摄环境信息中的至少任意一者,使多个所述引导图像中的任意一者显示于显示部(107),在多个所述引导图像中至少包含第一引导图像以及第二引导图像,所述第二引导图像是在与由第一引导图像的对位的情况相比所述生物体的一部分与所述拍摄部的距离变短那样的位置,使所述生物体的一部分与所述拍摄部对位的引导图像。

Description

生物体认证装置以及生物体认证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涉及一种生物体认证装置以及生物体认证程序。
背景技术
已知有在识别由照相机拍摄到的人物的面部来实施认证的面部认证系统中,为了使照相机中拍摄的面部的大小成为适于识别的规定的大小而输出通过语音、图像的引导的方法。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通过显示确定面部位置的模版,并将由拍摄部拍摄到的认证对象者的面部的图像重叠显示于模版上,从而进行引导的方法。
在智能电话等便携式终端中,针对电子结算、终端的锁定解除等,使用利用了照相机的眼白认证、面部认证等生物体认证技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件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日本特开2012-133477号公报(2012年7月12日公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由于便携式终端在各种环境下被利用,因此例如有在黑暗的场所需要高精度的认证的情况。因此,在现有技术中,在便携式终端安装了生物体认证技术的情况下,为了在周围黑暗的情况下也不使识别精度下降,在认证时,用户必须将面部靠近照相机,以便照相机将用户的面部拍摄得较大。这利用了在将照相机靠近被摄体而拍摄,则获得更精细的图像这样的照相机的通常的性质。不过,将面部靠近照相机的姿势,与用户通常操作便携式终端时的姿势大不相同。因此,在便携式终端中安装有现有的生物体认证技术的情况下,用户在每次认证时,为了将面部靠近照相机而必须改变姿势。其结果为,存在有损使用性这样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是鉴于所述的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可实现相比以往提高了生物体认证时的使用性的生物体认证装置等。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所述的课题,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生物体认证装置构成为,具备:拍摄部,其拍摄生物体的一部分作为生物体认证用图像;显示部,其显示为了拍摄所述生物体认证用图像而使所述生物体的一部分与所述拍摄部对位的引导图像;及控制部,其使用所述生物体认证用图像实施认证,所述控制部基于与根据所述认证的结果进行动作的应用程序对应的认证精度以及与所述拍摄有关的拍摄环境信息中的至少任意一者,使多个所述引导图像中的任意一者显示于所述显示部,在多个所述引导图像中至少包含第一引导图像以及第二引导图像,所述第二引导图像是在与由第一引导图像的对位的情况相比所述生物体的一部分与所述拍摄部的距离变短那样的位置,使所述生物体的一部分与所述拍摄部对位的引导图像。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用户仅在需要时改变保持姿势即可,因此可起到相比以往提高了生物体认证时的使用性这样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生物体认证装置的功能的构成的框图。
图2为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生物体认证装置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3为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生物体认证装置的输出图像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4为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生物体认证装置的功能的构成的框图。
图5为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生物体认证装置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6为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生物体认证装置的功能的构成的框图。
图7为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生物体认证装置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8为例示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生物体认证装置的结构的硬件框图。
图9为示出表示照度范围、成为可认证的眼睛的宽度的像素数、显示的引导图像的尺寸的关联的比较图表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10为示出表示认证精度、成为可认证的眼睛的宽度的像素数、显示的引导图像的尺寸的关联的比较图表的一个示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具体地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生物体认证装置100。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生物体认证装置100的功能的构成的框图。生物体认证装置100为使用拍摄到认证部位即生物体的一部分的生物体认证用图像实施生物体认证(以下,有时仅记载为认证)的生物体认证装置,并具备拍摄部101、显示部107、存储部108以及控制部110。
控制部110统一控制生物体认证装置100。在生物体认证装置100中,控制部110作为图像取得部102、照度计算部103、认证用图像尺寸确定部104、引导图像选择部105以及生物体认证部106发挥功能。图像取得部102使拍摄部101拍摄用于照度值计算的照度计算用图像。照度计算部103从所述照度计算用图像计算出照度值。认证用图像尺寸确定部104对认证的可否进行判定,更详细而言对是否能够拍摄可认证的精细程度的生物体认证用图像进行判定。此外,认证用图像尺寸确定部104对可认证的图像尺寸(占生物体认证用图像的认证部位的尺寸)进行确定。引导图像选择部105使与所述图像尺寸对应的引导图像显示于显示部107。生物体认证部106使用拍摄到的生物体认证用图像实施认证。另外,对于这些各部执行的处理的详情将在下文中叙述。
显示部107显示图像。作为显示部107,例如能够利用液晶显示器(LCD)、有机EL显示器(OLED)等显示装置。此外,拍摄部101拍摄图像,还能够拍摄动态图像以及静态图像中的任意一者。另外,拍摄部101也可以仅能够拍摄静态图像。拍摄部101拍摄到的图像存储于存储部108。作为拍摄部101,例如能够利用照相机等。
(1)生物体认证装置100的概要
生物体认证装置100在拍摄部101保持通常姿势(第一保持姿势)时,执行判定可认证的精细程度的生物体认证用图像的拍摄的可否的步骤。并且,生物体认证装置100根据所述判定步骤中的判定结果,从尺寸不同的引导图像之中选择一个引导图像,使选择了的所述引导图像显示于显示部107。具体而言,生物体认证装置100在所述判定步骤中判定为可拍摄的情况下,执行用于以通常姿势使认证部位与拍摄部101对位的引导图像(称作“第一引导图像”)显示的步骤。另一方面,生物体认证装置100在所述判定步骤中判定为不可拍摄的情况下,执行用于以认证部位与拍摄部101的距离比通常姿势短的特殊姿势(第二保持姿势),使认证部位与拍摄部101对位的引导图像(称作“第二引导图像”)显示的步骤。可认证的精细程度的生物体认证用图像的拍摄的可否,基于与根据认证的结果进行动作的应用程序对应的认证精度以及与拍摄有关的拍摄环境信息中的至少任意一者来判定即可。
详情将在下文中叙述,所述第二引导图像的尺寸比所述第一引导图像大。“尺寸”是指,占显示部107所显示的显示画面的区域的尺寸。所述“生物体认证用图像”为由拍摄部101拍摄到的图像,至少包含认证部位图像。所述“认证部位”是指,用于生物体认证的用户的身体的一部分。
根据生物体认证装置100,在能够以通常姿势实施认证的情况下,能够根据第一引导图像,保持该姿势进行对位并拍摄生物体认证用图像,从而实施认证。另一方面,在无法以通常姿势实施认证的情况下,用户能够根据第二引导图像,在改变为特殊姿势的基础上进行对位并拍摄生物体认证用图像,从而实施认证。由此,用户仅在需要时以特殊姿势实施认证即可,因此能够将特殊姿势的认证抑制在最小限度。其结果为,能够抑制因改变保持姿势而引起的使用性的下降,并且能够实施可靠性高的认证处理。
作为生物体认证装置100能够利用的终端装置,并不特别限定,但例如能够将智能电话等便携式终端用作生物体认证装置100。在将便携式终端的那样的、用于生物体认证以外的目的(例如,浏览器、游戏等)的装置,用作生物体认证装置100的情况下,用户无需像现有技术那样,在每次认证时改变保持姿势。因此,生物体认证动作以外的便携式终端的操作动作与生物体认证动作之间的连续性得以提高。因此,在将便携式终端的那样的、用于生物体认证以外的目的的装置,用作生物体认证装置100的情况下,生物体认证时的使用性的提高效果更加显著。
(2)生物体认证处理的一个示例
以下参照图1以及图2说明生物体认证装置100中的生物体认证处理的一个示例。图2为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生物体认证装置100的处理的流程图。
作为生物体认证技术,例如已知有眼白认证、面部认证、虹膜认证等,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作为生物体认证技术的一个示例对实施眼白认证的情况进行说明。在此,所述“眼白认证”是指,从处于眼睛的眼白部分的静脉提取特征点实施认证的技术(参考资料:互联网<http://techable.jp/archives/17318>[平成28年9月29日检索])。用于认证的眼睛的图像越高精细化,则静脉的信息量越会增加,因此能够确保高认证精度。因此,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用于生物体认证的用户的身体的一部分(认证部位)为用户的眼睛,所述“生物体认证用图像”为,由拍摄部101拍摄到的、包含眼睛的部分的图像。
此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如下示例:基于与拍摄有关的拍摄环境信息判定可认证的精细程度的生物体认证用图像的拍摄的可否。所述“与拍摄有关的拍摄环境信息”是指,表示实施用于生物体认证的拍摄的环境的信息,例如是基于照度的信息等。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作为所述“与拍摄有关的拍摄环境信息”,说明由从照度计算用图像计算出的照度的值进行判定的示例。另外,所述“照度计算用图像”为,以通常姿势保持拍摄部101时由拍摄部101拍摄到的、包含认证部位的图像。此外,所述“照度”为认证部位或认证部位附近的照度。例如,如果认证部位为用户的眼睛,则所述照度也可以是用户的面颊以及其周边部位的照度。由于在这样的部位不易被眼镜等遮挡,因此易于测量比较准确的照度。
此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作为生物体认证装置100的具体例,针对使用智能电话的情况进行说明。智能电话具备:朝内照相机,拍摄观看显示画面的用户;朝外照相机,拍摄其相反侧,上述的拍摄部101相当于朝内照相机。朝内照相机即拍摄部101的拍摄范围内的图像能够显示于显示部107,因此用户能够以显示部107显示有认证部位(眼睛)的方式,使生物体认证装置100与认证部位对位并进行拍摄。
此外,在生物体认证装置100为智能电话的情况下,所述“通常姿势”是指,用户通过浏览器,游戏等通常利用生物体认证装置100时的姿势且用户在利用生物体认证装置100上最自然的姿势。所述“通常姿势”还能够基于生物体认证装置100的拍摄部101与认证部位(第一实施方式中为用户的眼睛)之间的距离进行说明。在通常姿势的情况下,生物体认证装置100的拍摄部101与认证部位(眼睛)之间的距离大概为20cm程度~40cm程度。在以这样的通常姿势使用生物体认证装置100的拍摄部101来拍摄用户的面部的情况下,通常获得包含大致面部整体的生物体认证用图像。另外,通常姿势只要是与生物体认证装置100的外形尺寸、用途等对应的、用户自然地保持生物体认证装置100的姿势即可,也可以是与所述姿势不同的姿势。
此外,在生物体认证装置100为智能电话的情况下,所述“特殊姿势”是指,以比通常姿势靠近认证部位(眼睛)的状态保持生物体认证装置100的用户的姿势。用户在生物体认证装置100的通常的使用时基本不采取特殊姿势,而在认证时根据需要采取特殊姿势。
如图2所示,首先,在步骤S101中,图像取得部102使拍摄部101拍摄用于照度值计算的照度计算用图像。在此,用户以通常姿势保持生物体认证装置100。因此,生物体认证装置100所具备的拍摄部101也以通常姿势被保持。由拍摄部101拍摄到的照度计算用图像存储于存储部108。
接下来,在步骤S102中,照度计算部103由图像取得部102取得了的照度计算用图像计算出照度值。由照度计算部103从照度计算用图像检测的所述“照度值”是,用于判定是否能够拍摄可认证的精细程度的生物体认证用图像的指标。例如,所述照度值为认证部位的表面的单位面积在单位时间接收的光的能量(单位:勒克斯(lx))。
照度计算部103通过将照度计算用图像的图像信息向照度信息转换而计算出照度值。作为从照度计算用图像的图像信息向照度信息的转换方法,例如可列举出作为图像形式而将通常利用的YUV形式的Y值(亮度值)转换为照度的示例。但是,通常照相机以使拍摄图像成为最佳的亮度的方式,调整亮度的增益、曝光时间。例如,照相机能够以将在稍微黑暗的场所拍摄到的图像成为与明亮的场所同等的亮度的方式调整。因此,在步骤S102中,实施还考虑到亮度的增益、曝光时间等的照度转换。也就是说,在S102中,计算出调整照度计算用图像的亮度前的照度。另外,智能电话大多内置有光传感器(未图示)。由光传感器检测的照度是智能电话的光传感器部分的照度,而不是认证部位的照度。因此,也可以将其作为认证部位的周边照度进行处理,使用该周边照度对由照度计算部103计算出了的照度信息进行补充。照度计算部103计算出了的照度值与照度计算用图像进行关联地存储于存储部108。此外,还能够将由光传感器检测的照度作为与拍摄有关的拍摄环境信息进行处理,能够从由光传感器检测的照度值判定可认证的精细程度的生物体认证用图像的拍摄的可否。
接下来,在步骤S103中,认证用图像尺寸确定部104判定以通常姿势的认证是否可能。具体而言,认证用图像尺寸确定部104判定在步骤S102中照度计算部103计算出了的照度值,在该照度值所示的照度条件下,使用以通常姿势拍摄到的生物体认证用图像是否可能认证。本例中的认证为,在明亮的环境下(被认为利用频率高的住宅客厅、办公室等环境下)以通常姿势可认证。另一方面,由于在暗处无法从拍摄图像获得针对认证的充分信息,因此成为不可认证。
步骤S103的判定也可以参照表示照度值、以需要的精度的认证的可否的对应关系的比较图表来实施。这样的比较图表能够以如下方式制成:在各种照度环境下,改变拍摄部101与认证部位的距离并且实施生物体认证用图像的拍摄,利用拍摄到的生物体认证用图像实际确认认证可否。例如,比较图表也可以按照照度范围(例如0~10lux、10lux~30lux等),表示成为可认证的眼睛的宽度的图像尺寸(占生物体认证用图像的眼睛的部分的尺寸)的下限的图表。该下限在照度低的情况下变大,在照度高的情况下变小。另外,对于眼睛的大小、认证可否存在个人差等,因此优选以由多个人的眼睛的大小的测量值求得平均的眼睛的大小以及认证可否,从而制成比较图表。比较图表例如预先存储于存储部108即可。
图9为示出表示照度范围、成为可认证的眼睛的宽度的像素数、引导图像的尺寸的关联的比较图表的一个示例的图。例如,在图9的比较图表例中,限定了0lux以上且未满10lux、10lux以上且未满30lux、以及30lux以上且未满100lux的照度范围。并且,这些照度范围均为引导图像的尺寸成为“单眼”的范围。也就是说,针对这些的照度范围,将以双眼进入拍摄范围那样的通常姿势的拍摄无法认证的情况示出于图9的比较图表。因此,如果步骤S102中所计算出的照度值包含于例如0lux以上且未满10lux的范围,则认证用图像尺寸确定部104也可以判定为无法实施通常姿势的认证。
另一方面,对于100lux以上的照度范围,引导图像的尺寸为“双眼”。也就是说,针对这些的照度范围,将以双眼进入拍摄范围那样的通常姿势的拍摄能够实施认证的情况示出于图9的比较图表。由此,如果步骤S102中所计算出的照度值包含于100lux以上的范围,则认证用图像尺寸确定部104也可以判定为能够实施通常姿势的认证。
在步骤S103中,在认证用图像尺寸确定部104判定为能够实施认证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04。在步骤S104中,认证用图像尺寸确定部104对在通常姿势的认证所需的图像尺寸进行确定。另外,“图像尺寸”是指,认证部位即眼睛的部分占生物体认证用图像的范围,例如也可以以像素单位示出该范围。该图像尺寸能够根据上述的比较图表进行特定。例如,在图9的比较图表中,对于100lux以上的照度范围,与成为下限的眼睛的宽度的像素数200像素建立关联的情况下,为了以眼睛的宽度200像素以上实施拍摄,而将认证所需的眼睛的图像尺寸确定为例如宽度250×高度125像素。该图像尺寸也可以是,在生物体认证用图像中收纳有用户的双眼的程度的尺寸(即,能够以通常姿势实施拍摄的图像尺寸)。
另一方面,在步骤S103中,在认证用图像尺寸确定部104判定为无法认证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05。在步骤S105中,认证用图像尺寸确定部104对在特殊姿势的认证所需的图像尺寸进行确定。例如,在图9的比较图表中,对于未满10lux的照度范围,与成为下限的眼睛的宽度的像素数750像素建立关联的情况下,为了以眼睛的宽度750像素以上实施拍摄,而将认证所需的图像尺寸确定为例如宽度800×高度400像素。该图像尺寸也可以是,在生物体认证用图像中仅收纳有用户的单眼的程度的尺寸(即,以特殊姿势能够拍摄的图像尺寸)。
如图9所示,针对在特殊姿势的认证所需的未满100lux的照度范围,还能够阶段性地设定照度范围(例如,0lux以上、未满10lux、10lux以上、未满30lux、以及30lux以上、未满100lux等),按照照度范围,将成为可认证的眼睛的宽度的图像尺寸(例如,眼睛的宽度的像素数)的下限建立关联,根据照度阶段性地确定认证所需的图像尺寸。由此,能够根据照度阶段性地设定判定为在通常姿势无法实施认证的情况的拍摄部101与认证部位之间的距离。因此,例如在与能够在通常姿势实施认证的照度相比照度稍微不足那样的情况下,还能够使与通常姿势的情况下的距离相比,拍摄部101与认证部位之间的距离稍稍靠近即可那样的尺寸的引导图像显示,另一方面,在暗处的情况下,还能够使拍摄部101与认证部位之间的距离尽量靠近那样的尺寸的引导图像显示。
接下来,在步骤S106中,引导图像选择部105根据步骤S104或步骤S105中认证用图像尺寸确定部104确定了的图像尺寸,从大小不同的引导图像之中选择一个引导图像,使选择了的引导图像显示于显示部107。
图3为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生物体认证装置100的输出图像的一个示例的图。图3的(a)为表示显示有用于以通常姿势使认证部位与拍摄部101对位的引导图像(第一引导图像)404的输出图像,(b)为表示显示有用于以特殊姿势使认证部位与拍摄部101对位的引导图像(第二引导图像)405的输出图像。
在从步骤S104进入步骤S106的情况下,引导图像选择部105选择图3的(a)所示的引导图像404,使选择了的引导图像404显示于显示部107。
另一方面,在从步骤S105进入步骤S106的情况下,引导图像选择部105选择图3的(b)所示的引导图像405,使选择了的引导图像405显示于显示部107。引导图像404和引导图像405均为表示用户的眼睛的外形的椭圆形的图像,引导图像405的椭圆的尺寸大。更详细而言,引导图像404的椭圆的尺寸对应于认证用图像尺寸确定部104在步骤S104中确定了的图像尺寸。此外,引导图像405的椭圆的尺寸对应于认证用图像尺寸确定部104在步骤S105中确定了的图像尺寸。引导图像404包含与双眼的各个对应的椭圆,以可拍摄双眼的程度将拍摄部101与眼睛分离,即催促以通常姿势拍摄认证用图像。另一方面,引导图像405为催促与引导图像404相比而将眼睛拍摄得较大(以使拍摄部101与眼睛接近的特殊姿势拍摄认证用图像)的图像。
如图3所示,引导图像404或引导图像405能够重叠显示于显示部107所显示的认证用预览图像402上。认证用预览图像402为拍摄部101拍摄了的图像且用于使用户确认拍摄部101的拍摄对象的图像。由此,在后段的步骤S107中,用户为了使认证部位与拍摄部101对位,而易于一边目视确认于显示部107所显示的认证用预览图像402和与其重叠显示的引导图像404或引导图像405,一边调整拍摄部101与认证部位之间的距离。
在此,已知照相机具有以下的通常的特性:
(i)照相机靠近被摄体进行拍摄,可获得被摄体的更详细的信息(在该情况下,焦点可确保恒定以上。也可以利用自聚焦功能等);
(ii)明亮的一方可获得被摄体的更详细的信息。
在判定为能够实施在通常姿势的认证的情况下显示的引导图像404为,用于保持通常姿势使认证部位与拍摄部101对位的图像。另一方面,在判定无法实施在通常姿势的认证的情况下显示的引导图像405为,用于以特殊姿势使认证部位与拍摄部101对位的图像。因此,在引导图像405中用于供用户对准眼睛的区域比引导图像404的该区域大。也就是说,在使用引导图像405进行对位的情况下,用户使认证部位与拍摄部101接近,从而在认证用预览图像402中认证部位被拍摄得更大。也就是说,在照度不足的状况下,利用所述(i)的特性取得认证所需的精细程度的生物体认证用图像。此外,显示有认证用预览图像402的显示部107为光源,在使认证部位与拍摄部101接近时,由于显示部107也靠近认证部位,增加认证部位的照度。因此,也会同时利用所述(ii)的特性。
用于以特殊姿势使认证部位与拍摄部101对位的引导图像的种类,并不限定于引导图像405(第二引导图像)的一个种类。如上所述,能够根据照度,阶段性地(n阶段;n为1以上的自然数)确定在特殊姿势的认证所需的图像尺寸。因此,也可以根据认证用图像尺寸确定部104确定了的图像尺寸,将用于以特殊姿势使认证部位与拍摄部101对位的引导图像的种类设为n种类(n为1以上的自然数)以上。即,在用于以特殊姿势使认证部位与拍摄部101对位的多个引导图像中,至少包含第二引导图像即可,所述第二引导图像是在与由第一引导图像的对位的情况相比认证部位与拍摄部101的距离变短那样的位置,使认证部位与拍摄部101对位的引导图像。而且,在多个引导图像中,也可以包含第三引导图像、第四引导图像、…、第n引导图像,所述第三引导图像、第四引导图像、…、第n引导图像是在与由第二引导图像的对位的情况相比认证部位与拍摄部101的距离阶段性地(n阶段;n为1以上的自然数)变短那样的位置,使认证部位与拍摄部101对位的引导图像。
此外,引导图像的尺寸也可以基于拍摄环境信息无阶段地变更。在该情况下,在显示的引导图像中,至少包含第一引导图像和第二引导图像,所述第二引导图像是在与由第一引导图像的对位的情况相比使认证部位与拍摄部101的距离变短那样的位置进行对位。
接下来,在步骤S107中,引导图像选择部105在将重叠显示选择了的引导图像404或引导图像405的认证用预览图像402显示于显示部107的状态下,使拍摄部101拍摄生物体认证用图像。并且,生物体认证部106从所拍摄了的生物体认证用图像对眼睛的部分进行检测。另外,用户在引导图像404或引导图像405的眼睛的部分与拍摄于认证用预览图像402的自己的眼睛对位的状态下,拍摄生物体认证用图像。因此,也可以将生物体认证用图像中的、与引导图像404或引导图像405的眼睛的部分对应的区域作为眼睛的部分进行检测。
接下来,在步骤S108中,生物体认证部106通过在步骤S106中检测到的眼睛的部分与预先登录的用户的眼睛的图像进行对照,来实施认证处理。具体而言,从检测到的眼睛的部分的眼白部分的静脉中提取特征点。并且,通过将提取到的特征点与预先登录的用户的眼睛的图像中的眼白部分的特征点进行对照来实施认证。在对照成功的情况下,作为认证成功而结束处理,在对照失败的情况下,作为认证失败而结束处理。
如上所述,根据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生物体认证装置100,用户在明亮的场所拍摄生物体认证用图像的情况下,无需使用户的身体的认证部位靠近照相机。由此,用户仅在需要时(具体而言,在黑暗的场所拍摄生物体认证用图像的情况)使认证部位靠近照相机即可,因此无需像现有技术那样,在每次认证时,从通常操作便携式终端时的姿势大幅改变姿势。其结果为,能够抑制因每次认证时使姿势变化而引起的使用性的下降,并且能够实施可靠性高的认证处理。
(3)生物体认证装置100的变形例
存储部108、显示部107以及拍摄部101也可以是外设于生物体认证装置100的、独立于生物体认证装置100的单独的装置。但是,为了用户能够一边目视确认显示部107所显示的拍摄图像和与其重叠显示的引导图像一边将拍摄部101与认证部位对位,而优选拍摄部101与显示部107配置为可实现上述动作的位置关系。
(生物体认证技术的变形例)
针对照度条件,即使面部认证、虹膜认证等也想到了相同的状况,在生物体认证装置100中,在作为生物体认证技术的其他例中替代眼白认证而实施了面部认证、虹膜认证等的情况下,也可获得与实施眼白认证的情况同样的效果。在作为生物体认证技术的其他例中替代眼白认证而实施面部认证的情况下,认证部位为用户的面部整体,在实施虹膜认证的情况下,认证部位为用户的虹膜。
(眼白认证的变形例)
在生物体认证装置100中实施眼白认证的情况下,即使是双眼的对照、仅右眼的对照、仅左眼的对照中的任意一者也能够实施认证。
(引导图像的形状以及引导图像尺寸的变形例)
在生物体认证装置100中,引导图像选择部105所显示的引导图像并不限定于图3所示的那样的引导图像404或405。如果是能够拍摄与照度范围建立关联的成为可认证的眼睛的宽度的图像尺寸的下限以上的图像尺寸的图像那样的引导图像,则能够适当变更尺寸以及形状。
此外,在图9中,示出了在特殊姿势的认证所需的未满100lux的照度的情况下,根据照度阶段性地确定认证所需的图像尺寸的示例。不过,将比较图表中的照度范围分为(i)能够实施在通常姿势的认证的100lux以上、以及(ii)在特殊姿势的认证所需的小于100lux(即,0lux以上且未满100lux)这两种,对于所述(ii)的照度范围,还能够与成为下限的眼睛的宽度的像素数750像素建立关联。
(引导图像的显示方法的变形例)
在图3中,示出将认证用预览图像402仅显示于显示部107的一部分的区域的示例,但将认证用预览图像402显示于显示部107的区域的大小并不限定于此。例如,还能够在显示部107的显示区域整体显示认证用预览图像402。此外,在图3中,示出将认证用预览图像402显示于显示部107的显示区域的上方中央部的示例,但显示认证用预览图像402的位置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在显示部107的显示区域的下方部分显示认证用预览图像402,针对显示部107的横向的位置,也可以在朝向图3的显示部107而比中央靠右或靠左的位置显示认证用预览图像402。从取得用户的视线朝向了正面的生物体认证用图像的观点出发,认证用预览图像402优选为,例如以仅显示认证部位和其周围的图像的方式而相等地尽量缩小显示面积,且显示于接近拍摄部101的位置。由此,能够防止观看认证用预览图像402的用户的视线方向从拍摄部101的位置大幅偏移,因此能够取得用户的视线朝向正面的生物体认证用图像。
〔第二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具体地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生物体认证装置200。另外,对与所述实施方式中已说明的构成同样的构成标注同一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第三实施方式中也是相同的。
图4为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生物体认证装置200的功能的构成的框图。生物体认证装置200为使用拍摄到了认证部位即生物体的一部分的生物体认证用图像实施认证的生物体认证装置,并具备拍摄部101、显示部107、存储部108以及控制部110。
生物体认证装置200在控制部110包含认证精度取得部109而不包含照度计算部103这一点,成为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生物体认证装置100的区别点。对于与认证精度取得部109有关的处理的详情将在下文中叙述。
以下参照图5说明生物体认证装置200中的生物体认证处理的一个示例。图5为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生物体认证装置200的处理的流程图。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从应用程序期望的认证精度判定可认证的精细程度的生物体认证用图像的拍摄的可否的示例。
另外,应用程序为在生物体认证装置200中进行动作的应用程序软件,并根据生物体认证的结果进行动作。在此,作为所述应用程序的一个示例,列举管理生物体认证装置200的锁定的应用程序(以下,锁定应用程序)、具备保护特定的个人信息(例如,与电话薄、日记等个人有关的信息)的功能的应用程序(例如,电话薄应用程序、日记应用程序等。以下,称作个人信息保护应用程序)、用于实施银行的结算的应用程序(以下,称作结算应用程序)进行说明。锁定应用程序在生物体认证成功的情况下,解除生物体认证装置200的动作锁定,将生物体认证装置200设为用户能够操作的状态。个人信息保护应用程序在生物体认证成功的情况下,解除对特定的信息的保护,成为能够进行信息的阅览的状态。结算应用程序在生物体认证成功的情况下,执行结算处理。结算应用程序与金钱等交易有直接关系,因此与锁定应用程序、个人信息保护应用程序相比要求的认证精度较高。
如图5所示,首先,在步骤S201中,认证精度取得部109取得要执行的应用程序所需的认证精度。该认证精度按照应用程序预先设定即可,由此,认证精度取得部109通过对根据认证结果进行动作的应用程序是什么程序进行特定,从而能够对其应用程序所需的认证精度进行特定。认证精度也可以,例如以高、中、低等的方式,利用阶段性所示的信息表示求得的认证精度的高度。在此,说明将结算应用程序的认证精度设为“高”,将个人信息保护应用程序的认证精度设为“中”,将锁定应用程序的认证精度设为“低”。但是,按照应用程序确定的认证精度并不限定于此。还能够根据用户的意图,适当设定按照应用程序确定的认证精度。
接下来,在步骤S202中,图像取得部102使拍摄部101拍摄用于认证的可否的判定的判定用图像。在此,用户以通常姿势保持生物体认证装置100。因此,生物体认证装置100所具备的拍摄部101也以通常姿势被保持。由拍摄部101拍摄的判定用图像存储于存储部108。
接下来,在步骤S203中,认证用图像尺寸确定部104对在步骤S201所取得了的认证精度是否能够实施在通常姿势的认证(是否能够拍摄以通常姿势实施认证的精细程度的生物体认证用图像)进行判定。具体而言,认证用图像尺寸确定部104使用在步骤S202取得了的判定用图像,对是否能够实施被要求的精度的认证进行判定。
步骤S203的判定也可以参照表示认证精度、在需要的精度的认证的可否的对应关系的比较图表来实施。这样的比较图表能够通过如下方式制成:在恒定的照度环境下,针对各种认证精度,改变拍摄部101与认证部位的距离并且实施生物体认证用图像的拍摄,通过拍摄到的生物体认证用图像实际确认认证可否。例如,比较图表也可以是,按照认证精度表示了成为可认证的眼睛的图像尺寸的下限的图表。其下限在认证精度高的情况下变大,在认证精度低的情况下变小。另外,由于对于眼睛的大小、认证可否存在个人差等,因此优选从多个人的眼睛的大小的测量值求得平均的眼睛的大小以及认证可否,从而制成比较图表。比较图表例如预先存储于存储部108即可。
图10为示出表示认证精度、成为可认证的眼睛的宽度的像素数、显示的引导图像的尺寸的关联的比较图表的一个示例的图。例如,在图10的比较图表中,在低认证精度、高认证精度等受到限定的情况下,在步骤S201取得的认证精度为“低”的话,则认证用图像尺寸确定部104也可以判定为能实施在通常姿势的认证。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201取得的认证精度为“高”的话,则也可以判定为无法实施通常姿势的认证。由此,即使认证部位的周围的照度相同,结算应用程序判定为无法认证,锁定应用程序判定为能够认证。
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示出使用在恒定的照度环境下制成了的比较图表的示例,也能够通过在各种照度环境下分别制成比较图表,从而附加照度条件。对此,将在第三实施方式中进行叙述。
在步骤S203中,在认证用图像尺寸确定部104判定为能够认证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204。在步骤S204中,认证用图像尺寸确定部104对在通常姿势的认证所需的图像尺寸进行确定。该图像尺寸能够从上述的比较图表进行特定。例如,在比较图表中,对于认证精度“低”与200像素建立关联的情况下,为了以眼睛的宽度200像素以上进行拍摄,而将认证所需的眼睛的图像尺寸确定为例如宽度250×高度125像素。该图像尺寸也可以是,在生物体认证用图像中收纳有用户的双眼的程度的尺寸(即,能够以通常姿势拍摄的图像尺寸)。
另一方面,在步骤S203中,在认证用图像尺寸确定部104判定为无法认证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205。步骤S205中,认证用图像尺寸确定部104对在特殊姿势的认证所需的图像尺寸进行确定。例如,在图10的比较图表中,对于认证精度“高”与600像素建立关联的情况下,为了以眼睛的宽度600像素以上实施拍摄,而将认证所需的图像尺寸确定为例如宽度650×高度325像素。该图像尺寸也可以是,在生物体认证用图像中仅收纳有用户的单眼的程度的尺寸(即,能够以特殊姿势拍摄的图像尺寸)。
如图10所示,能够针对在特殊姿势的认证需要的“低”以外的认证精度,阶段性地设定认证精度(例如“中”、“高”等),按照各认证精度,将成为可认证的眼睛的宽度的图像尺寸(例如,眼睛的宽度的像素数)的下限建立关联,根据认证精度阶段性地确定认证所需的图像尺寸。由此,能够根据认证精度阶段性地设定判定为无法实施在通常姿势的认证的情况下的拍摄部101与认证部位之间的距离,因此例如在要求比能够实施在通常姿势的认证的认证精度稍高的认证精度(例如,认证精度“中”)那样的情况下,能够显示与通常姿势的情况的距离相比将拍摄部101与认证部位之间的距离稍稍靠近即可那样的尺寸的引导图像,另一方面,在要求银行结算那样的更高的认证精度的情况下,能够显示使拍摄部101与认证部位之间的距离尽量靠近那样的尺寸的引导图像。
针对步骤S206~步骤S208的处理,如所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作为步骤S106~步骤S108进行说明那样。
如上所述,根据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生物体认证装置200,用户在执行不要求高认证精度的应用程序的情况下,使用户的身体的认证部位无需靠近照相机。由此,用户仅在需要时(具体而言,执行要求高认证精度的应用程序的情况)将认证部位靠近照相机即可,因此无需像现有技术那样,在每次认证时,从通常操作便携式终端时的姿势大幅改变姿势。其结果为,能够抑制因每次认证时使姿势变化而引起的使用性的下降,并且能够以应用程序期望的认证精度实施认证处理。
(3)生物体认证装置200的变形例
所述“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生物体认证装置100的变形例也能够应用于生物体认证装置200。
(引导图像的尺寸的变形例)
在图10中,示出了根据认证精度阶段性地确定认证所需的图像尺寸的示例。不过,还能够将比较图表中的认证精度分为(i)能够实施在通常姿势的认证的认证精度“低”、(ii)在特殊姿势的认证需要的认证精度“高”这两种,能够对于所述(ii)的认证精度,将与成为下限的眼睛的宽度的像素数600像素建立关联。
〔第三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具体地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生物体认证装置300。
图6为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生物体认证装置300的功能的构成的框图。生物体认证装置300为使用拍摄到认证部位即生物体的一部分的生物体认证用图像实施认证的生物体认证装置,并具备拍摄部101、显示部107、存储部108以及控制部110。
生物体认证装置300在控制部110包含照度计算部103以及认证精度取得部109这双方这一点,成为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生物体认证装置100以及第二实施方式的生物体认证装置200的区别点。
以下参照图7说明生物体认证装置300中的生物体认证处理的一个示例。图7为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生物体认证装置300的处理的流程图。在第三实施方式中,说明附加了可认证的精细程度的生物体认证用图像的拍摄的可否、从应用程序所要求的认证精度以及照度计算用图像计算出了的照度值(与拍摄有关的拍摄环境信息)这双方进行判定的示例。
生物体认证装置300中的生物体认证处理相当于将第一实施方式的生物体认证装置100中的生物体认证处理与第二实施方式的生物体认证装置200中的生物体认证处理组合而成的处理。
如图7所示,首先,在步骤S301中,认证精度取得部109取得执行的应用程序所需的认证精度。针对步骤S301的处理,如所述“第二实施方式”中作为步骤S201进行说明那样。
接下来,在步骤S302中,图像取得部102使拍摄部101拍摄用于照度计算的照度计算用图像。针对步骤S302的处理,如所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作为步骤S101进行说明那样。
接下来,在步骤S303中,照度计算部103从图像取得部102取得了的照度计算用图像计算出认证部位的照度值。针对步骤S303的处理,如所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作为步骤S102进行说明那样。
接下来,在步骤S304中,认证用图像尺寸确定部104判定在步骤S301所取得了的认证精度是否能够实施在通常姿势的认证(是否能够拍摄能够实施应用程序所要求的精度的认证的精细程度的生物体认证用图像)。针对步骤S304的处理,如所述“第二实施方式”中作为步骤S203进行说明那样。
在步骤S304中,在认证用图像尺寸确定部104判定为能够认证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305。另一方面,在步骤S304中,在认证用图像尺寸确定部104判定为无法认证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307。
在步骤S305中,在步骤S303照度计算部103计算出了的照度值且该照度值所示的照度条件下,判定是否能够使用以通常姿势拍摄到的生物体认证用图像实施认证。也就是说,从照度值这样的观点,判定是否能够拍摄能够以通常姿势实施认证的精细程度的生物体认证用图像。针对步骤S305的处理,如所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作为步骤S103进行说明那样。
在步骤S305中,在认证用图像尺寸确定部104判定为能够认证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306。另一方面,在步骤S305中,在认证用图像尺寸确定部104判定为无法认证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307。
在步骤S304以及步骤S305中,在认证用图像尺寸确定部104判定为能够认证并进入步骤S306的情况下,在步骤S306中,认证用图像尺寸确定部104对在通常姿势的认证所需的图像尺寸进行确定。针对步骤S306的处理,如所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作为步骤S104进行说明那样。
另一方面,在步骤S304或步骤S305中,在认证用图像尺寸确定部104判定为无法认证的情况下,在步骤S307中,认证用图像尺寸确定部104对在特殊姿势的认证所需的图像尺寸进行确定。针对步骤S307的处理,如所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作为步骤S105以及所述“第二实施方式”中作为步骤S205进行说明那样。
针对步骤S308~步骤S310的处理,如所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作为步骤S106~步骤S108进行说明那样。
如上所述,根据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生物体认证装置300,用户在执行未要求高认证精度的应用程序的情况且在明亮的场所拍摄生物体认证用图像的情况下,使用户的身体的认证部位无需靠近照相机。由此,用户仅在需要时(具体而言,在执行未要求高认证精度的应用程序的情况下但在黑暗的场所拍摄生物体认证用图像的情况下、或执行要求高认证精度的应用程序的情况下)将认证部位靠近照相机即可,因此无需像现有技术那样,在每次认证时,从通常操作便携式终端时的姿势大幅改变姿势。其结果为,能够抑制因在每次认证时使姿势变化而引起的使用性的下降,并且能够以应用程序期望的认证精度实施认证处理。
(3)生物体认证装置300的变形例
所述“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生物体认证装置100的变形例以及所述“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生物体认证装置200的变形例也能够应用于生物体认证装置300。
(步骤S304以及步骤S305的顺序的变形例)
说明了在实施了步骤304(基于认证精度的判定步骤)后实施步骤S305(基于照度的判定步骤)的示例,但还能够先实施步骤305(基于照度的判定步骤),再基于其判定结果实施步骤S304(基于认证精度的判定步骤)。
〔硬件构成例〕
所述说明的生物体认证装置100也可以,例如具备图8那样的硬件构成。图8为表示生物体认证装置100的硬件构成的一个示例的框图。图8的生物体认证装置100为具备经由总线206相互连接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201、输入部202、输出部203、ROM(ReadOnly Memory)204、以及RAM(Random Access Memory)205的计算机。输入部202中包含拍摄部101,输出部203中包含显示部107。RAM205中存储有拍摄部101拍摄到的图像、照度计算部103计算出的照度值等。此外,ROM中存储有比较图表等。而且,ROM204中存储有用于使生物体认证装置100动作的各种程序。并且,CPU201通过将ROM204所存储的所述程序在RAM205上展开来执行该程序所包含的命令,从而实现控制部110的各功能,由此计算机作为生物体认证装置100发挥功能。另外,记录有程序等信息的记录介质只要是计算机可读取的“非临时性的有形的介质”即可,例如也可以是磁带、磁盘、卡、半导体存储器、可编程逻辑电路等。
此外,所述程序也可以从生物体认证装置100的外部取得,在该情况下,也可以经由任意的传输介质(通信网络、广播波等)取得。并且,本发明即使是所述程序通过电子传输而被具体化的、埋入于载波的数据信号的方式也可实现。而且,生物体认证装置100的控制块(控制部110所包含的各部)还能够通过形成于集成电路(IC芯片)等的逻辑电路(硬件)来实现。针对生物体认证装置200以及300也是相同的。
〔总结〕
本发明的方式1所涉及的生物体认证装置(100、200、300)构成为,具备:拍摄部(101),其拍摄生物体的一部分作为生物体认证用图像;显示部(107),其显示为了所述生物体认证用图像的拍摄而使所述生物体的一部分与所述拍摄部(101)对位的引导图像;及控制部(110),其使用所述生物体认证用图像实施认证,所述控制部(110)基于与根据所述认证的结果进行动作的应用程序对应的认证精度以及与所述拍摄有关的拍摄环境信息的至少任一个,将多个所述引导图像中的任一个显示于所述显示部,在多个所述引导图像中至少包含第一引导图像以及第二引导图像(引导图像405),第二引导图像是在与由第一引导图像(引导图像404)的对位的情况相比所述生物体的一部分与所述拍摄部(101)的距离变短那样的位置,使所述生物体的一部分与所述拍摄部(101)对位的引导图像。
根据所述的结构,用户在能够以通常姿势实施认证的情况下,能够根据第一引导图像,保持该姿势进行对位并拍摄生物体认证用图像,从而实施认证。另一方面,在无法以通常姿势实施认证的情况下,用户能够根据第二引导图像,在改变特殊姿势的基础上进行对位并拍摄生物体认证用图像,从而实施认证。由此,用户仅在需要时改变保持姿势即可,因此能够相比以往提高生物体认证时的使用性。
本发明的方式2所涉及的生物体认证装置(100、200、300)也可以构成为,在所述的方式1中,所述拍摄环境信息为基于所述拍摄部(101)拍摄到的图像所包含的所述生物体的一部分或其周围的照度的信息。
根据所述的结构,将基于所述拍摄部拍摄到的图像所包含的所述生物体的一部分或其周围的照度的信息作为所述拍摄环境信息。由于拍摄到的图像中反映拍摄环境,能够显示与拍摄环境对应的适当的引导图像。
本发明的方式3所涉及的生物体认证装置(100、200、300)也可以构成为,在所述的方式1或2中,还具备测量周围的照度的光传感器,所述拍摄环境信息为基于光传感器的测量结果的信息。
根据所述的结构,将由光传感器检测到的照度作为所述拍摄环境信息。由光传感器检测到的照度为表示拍摄环境的信息,因此能够显示与拍摄环境对应的适当的引导图像。
本发明的方式4所涉及的生物体认证装置(100、300)也可以构成为,在所述的方式1至3中任一方式中,所述控制部(110)基于与根据所述认证的结果进行动作的应用程序对应的认证精度、和与所述拍摄有关的拍摄环境信息,将多个所述引导图像中的任意一者显示于显示部(107)。
根据所述的结构,根据执行的应用程序所要求的认证精度以及与拍摄有关的拍摄环境信息,仅在需要时改变特殊姿势的基础上进行对位并拍摄生物体认证用图像,来实施认证即可。由此,用户仅在需要时改变保持姿势即可,因此能够相比以往提高生物体认证时的使用性。
本发明的方式5所涉及的控制程序为,用于使计算机作为所述方式1所记载的控制部(110)发挥功能的生物体认证程序。根据该结构,可起到与方式1同样的效果。
本发明的方式6所涉及的生物体认证方法构成为,包含:拍摄工序,使拍摄部拍摄生物体的一部分作为生物体认证用图像;引导图像显示工序,基于与根据认证的结果进行动作的应用程序对应的认证精度以及与所述拍摄有关的拍摄环境信息中的至少任意一者,将多个引导图像的任意一者显示于显示部;及认证工序,使用所述生物体认证用图像实施认证,在多个所述引导图像至少包含第一引导图像以及第二引导图像,第二引导图像是在与由第一引导图像的对位的情况相比所述生物体的一部分与所述拍摄部的距离变短那样的位置使所述生物体的一部分与所述拍摄部对位的引导图像。根据该结构,可起到与方式1同样的效果。
本发明的各方式所涉及的生物体认证装置也可以通过计算机来实现,在该情况下,通过使计算机执行所述各步骤来以计算机实现所述生物体认证装置的生物体认证程序、以及记录有该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也包含于本发明的范畴。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各实施方式,在权利要求所示的范围内能够实施各种变更,通过对不同的实施方式分别公开的技术手段进行适当组合而获得的实施方式也包含于本发明的技术的范围。而且,对各实施方式分别公开的技术手段进行组合,能够形成新的技术特征。
符号说明
100、200、300:生物体认证装置
101:拍摄部
107:显示部
110:控制部
404:引导图像(第一引导图像)
405:引导图像(第二引导图像)

Claims (6)

1.一种生物体认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拍摄部,其拍摄生物体的一部分作为生物体认证用图像;
显示部,其显示为了拍摄所述生物体认证用图像而使所述生物体的一部分与所述拍摄部对位的引导图像;及
控制部,其使用所述生物体认证用图像实施认证;其中
所述控制部基于与根据所述认证的结果进行动作的应用程序对应的认证精度以及与所述拍摄有关的拍摄环境信息的至少任一个,将多个所述引导图像中的任一个显示于所述显示部;
在多个所述引导图像中至少包含第一引导图像以及第二引导图像,所述第二引导图像是在与由第一引导图像的对位的情况相比所述生物体的一部分与所述拍摄部的距离变短那样的位置使所述生物体的一部分与所述拍摄部对位的引导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体认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拍摄环境信息为基于所述拍摄部拍摄到的图像所包含的所述生物体的一部分或其周围的照度的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物体认证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测量周围的照度的光传感器;
所述拍摄环境信息为基于光传感器的测量结果的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生物体认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基于与根据所述认证的结果进行动作的应用程序对应的认证精度和与所述拍摄有关的拍摄环境信息,将多个所述引导图像的任一个显示于显示部。
5.一种生物体认证程序,其特征在于,用于使计算机作为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部发挥功能。
6.一种生物体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
拍摄工序,使拍摄部拍摄生物体的一部分作为生物体认证用图像;
引导图像显示工序,基于与根据认证的结果进行动作的应用程序对应的认证精度以及与所述拍摄有关的拍摄环境信息中的至少任一个,将多个引导图像中的任一个显示于显示部;及
认证工序,使用所述生物体认证用图像实施认证;
在多个所述引导图像中至少包含第一引导图像以及第二引导图像,所述第二引导图像是在与由第一引导图像的对位的情况相比所述生物体的一部分与所述拍摄部的距离变短那样的位置使所述生物体的一部分与所述拍摄部对位的引导图像。
CN201780066443.2A 2016-11-18 2017-08-09 生物体认证装置以及生物体认证程序 Pending CN10995259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225455 2016-11-18
JP2016-225455 2016-11-18
PCT/JP2017/028938 WO2018092367A1 (ja) 2016-11-18 2017-08-09 生体認証装置、および生体認証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52593A true CN109952593A (zh) 2019-06-28

Family

ID=621454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66443.2A Pending CN109952593A (zh) 2016-11-18 2017-08-09 生物体认证装置以及生物体认证程序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90332877A1 (zh)
JP (1) JP6683833B2 (zh)
CN (1) CN109952593A (zh)
WO (1) WO2018092367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95934A (zh) * 2019-08-13 2021-02-2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认证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498545B1 (ko) * 2018-02-23 2023-02-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생체 인증과 관련된 객체의 표시에 따라 생체 인증을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전자 장치
JP7269897B2 (ja) * 2020-02-20 2023-05-09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データ登録装置、生体認証装置、およびデータ登録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85101A (zh) * 2005-06-01 2008-05-2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眼睛图像拍摄装置及使用此眼睛图像拍摄装置的认证装置
CN105528573A (zh) * 2014-10-15 2016-04-2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户终端设备及其虹膜识别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28386B2 (ja) * 1999-03-08 2005-12-21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アイリス認識装置
JP2003108983A (ja) * 2001-09-28 2003-04-1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目画像撮像装置及び虹彩認証装置並びに虹彩認証機能付き携帯端末装置
JP2005149370A (ja) * 2003-11-19 2005-06-0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画像撮影装置、個人認証装置及び画像撮影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85101A (zh) * 2005-06-01 2008-05-2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眼睛图像拍摄装置及使用此眼睛图像拍摄装置的认证装置
US20090278658A1 (en) * 2005-06-01 2009-11-1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Eye image taking device and authentication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105528573A (zh) * 2014-10-15 2016-04-2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户终端设备及其虹膜识别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95934A (zh) * 2019-08-13 2021-02-2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认证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90332877A1 (en) 2019-10-31
JPWO2018092367A1 (ja) 2019-10-10
JP6683833B2 (ja) 2020-04-22
WO2018092367A1 (ja) 2018-05-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52663B2 (en) Using facial data for device authentication or subject identification
CN108664783B (zh) 基于虹膜识别的识别方法和支持该方法的电子设备
KR101596298B1 (ko) 스마트폰을 활용한 비접촉식 지문인식방법
CN108351960B (zh) 具有经改进虹膜识别的电子设备及其方法
WO2014084249A1 (ja) 顔認証装置、認証方法とそのプログラム、情報機器
US20070113099A1 (en) Authentication apparatus and portable terminal
JP2005310157A (ja) バイオメトリック・データ・カード及びそれを利用してユーザを認証するための方法
CN104205804A (zh) 图像处理装置、拍摄装置、程序以及图像处理方法
CN106027905B (zh) 一种用于天空对焦的方法和移动终端
KR20150077646A (ko) 이미지 처리 장치 및 방법
CN109194882A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756336B2 (en) Iris authentication device, iris authentication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CN109952593A (zh) 生物体认证装置以及生物体认证程序
KR20210038644A (ko) 생체 인증 시스템, 생체 인증 방법 및 프로그램
CN108140114A (zh) 虹膜识别
US20240112495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hrominance-based face liveness detection
US11509815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image having human object and providing indicator indicating a ratio for the human object
CN106255973A (zh) 电子设备及用于控制其访问权的方法
US20210117708A1 (en) Method for obtaining face data and electronic device therefor
CN113906730B (zh) 获得皮肤图像的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4869319A (zh) 影像处理方法及影像处理装置
CN111027374B (zh) 一种图像识别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3591526A (zh) 人脸活体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210006733A1 (en) Method for acquiring image corresponding to infrared rays by using camera module comprising lens capable of absorbing light in visible light band and electronic device implementing same
CN111699495B (zh) 反欺骗面部id感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