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51885A - 无线信道频宽模式自动切换的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无线信道频宽模式自动切换的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51885A
CN109951885A CN201711391315.3A CN201711391315A CN109951885A CN 109951885 A CN109951885 A CN 109951885A CN 201711391315 A CN201711391315 A CN 201711391315A CN 109951885 A CN109951885 A CN 1099518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wireless
mode
channel bandwidth
bandwid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39131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51885B (zh
Inventor
吴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CL New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CL New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CL New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CL New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39131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51885B/zh
Publication of CN1099518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518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518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518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信道频宽模式自动切换的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在WIFI工作站STA连接上WIFI路由器或AP后,WIFI工作站通过本地相关WIFI驱动接口获取信道中心频率、信道频宽以及频宽偏移参数,根据信道及频宽参数,决定是否在辅助信道上发送探寻请求,并通过反馈的探寻响应包获得辅助信道上的热点分布情况,按需自动切换HT20和HT40工作模式,自适应不同环境,提高了数据传输性能,克服了应用延长、卡顿的现象。

Description

无线信道频宽模式自动切换的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信道频宽模式自动切换的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应用服务需求的提升,WIFI作为现在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无线传输技术,其软硬件性能及功能也在不断增强和提高。从标准最初的方案802.11开始,经历了802.11b、802.11g、802.11a、802.11n、802.11ac,一直到现在已经在市场上有一定程度应用的802.11ac 2.0方案,其硬件功能及性能标准和软件算法优化都在不停的跟随时代的步伐而不断向前发展。。
而作为最流行的标准方案802.11n,是几乎全部需要2.4G工作信道支持的智能设备上的标配技术。即使是支持5G标准802.11ac、802.11ac2.0的设备上,因为5G传输距离短以及信号衰减大的问题,都会结合802.11n技术为做2.4G信道支持。802.11n主要是结合物理层及其优化来充分提高WLAN(无线局域网)技术的吞吐量,采用HT20和HT40两种频宽工作模式。而HT40将两个20MHZ频宽的信道进行捆绑,从而获取高于2倍的20MHZ频宽的吞吐量。
因此,在2.4G热点较少的一般环境,HT40的优势将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一个蜂窝式无线覆盖区域或者2.4G热点较多的干扰环境,HT40不仅增加对其他WIFI热点的干扰,自身的传输也将受到很大的影响。正因为在复杂干扰环境的冲突干扰因素,现有WIFI路由器或者AP在强制HT40模式下,必须用户自己配置使用,不能自适应HT20模式或HT40模式。若WIFI路由器或者AP始终在HT40模式下工作,并且当前处于热点密集的干扰环境,将导致WIFI传输的性能变差和应用延迟、卡顿的问题。
因此,现有技术有待于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无线信道频宽模式自动切换的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旨在根据主动探测辅助信道的WIFI热点分布情况自动切换HT20模式或HT40模式,自适应不同环境,提高了数据传输性能,克服了应用延长、卡顿的现象。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无线信道频宽模式自动切换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智能终端扫描周围所有无线接入点并成功连接第一无线接入点;
所述智能终端获取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点的主信道阈值、信道频宽
模式以及频宽偏移阈值并保存;
当所述智能终端的信道频宽模式为第二信道频宽模式时,按照预设算法计算得到辅助信道阈值后每隔预设时间在辅助信道上向其他无线接入点发送探寻请求包;
当其他无线接入点在所述辅助信道上有成功连接的终端,则接收所述探寻请求包后向所述智能终端发送探寻响应包;
当所述智能终端接收到所述探寻响应包后控制第二信道频宽模式切换为第一信道频宽模式。
所述的无线信道频宽模式自动切换的方法,其中,所述信道频宽模式包括第一信道频宽模式和第二信道频宽模式;所述第一信道频宽模式为20MHZ,所述第二信道频宽模式为40MHZ。
所述的无线信道频宽模式自动切换的方法,其中,所述预设算法为辅助信道阈值=主信道阈值+4*频宽偏移阈值。
所述的无线信道频宽模式自动切换的方法,其中,所述预设时间为10s。
所述的无线信道频宽模式自动切换的方法,其中,所述信道频宽模式为第一信道频宽模式时,则保持当前模式。
所述的无线信道频宽模式自动切换的方法,其中,所述当所述智能终端接收到所述探寻响应包后控制第二信道频宽模式切换为第一信道频宽模式还包括:
解析所述探寻响应包,获取对应的其他无线接入点的无线属性参数信息。
所述的无线信道频宽模式自动切换的方法,其中,所述无线属性参数包括SSID网络名称、信道阈值、频宽模式以及频宽偏移阈值。
所述的无线信道频宽模式自动切换的方法,其中,所述当其他无线接入点在所述辅助信道上没有成功连接的终端,则不接收所述探寻请求包。
一种移动终端,其中,包括WIFI驱动接口,处理器,以及与所述处理器连接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无线信道频宽模式自动切换程序,所述无线信道频宽模式自动切换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用于实现所述的无线信道频宽模式自动切换的方法。
一种存储介质,其中,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无线信道频宽模式自动切换程序,所述无线信道频宽模式自动切换程序被处理器执行用于实现所述无线信道频宽模式自动切换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信道频宽模式自动切换的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智能终端扫描周围所有无线接入点并成功连接第一无线接入点;所述智能终端通过WIFI驱动接口获取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点的主信道阈值、信道频宽模式以及频宽偏移阈值并保存;当所述智能终端的信道频宽模式为第二信道频宽模式时,按照预设算法计算得到辅助信道阈值后每隔预设时间在辅助信道上向其他无线接入点发送探寻请求包;当其他无线接入点在所述辅助信道上有成功连接的终端,则接收所述探寻请求包后向所述智能终端发送探寻响应包;当所述智能终端接收到所述探寻响应包后控制第二信道频宽模式切换为第一信道频宽模式。本发明旨在根据主动探测辅助信道的WIFI热点分布情况自动切换HT20模式或HT40模式,自适应不同环境,提高数据传输性能,解决在WIFI热点密集分布的复杂情况下,HT40固定频宽模式下导致传输性能差及应用卡顿的问题,方便用户。
附图说明
图1是道路车流2车道变4车道关系图。
图2是2.4G每个信道占用20MHZ频宽的分布图。
图3是本发明无线信道频宽模式自动切换的方法的较佳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无线信道频宽模式自动切换的方法的具体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移动终端较佳实施例功能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对本发明的术语作详细的说明。
WIFI路由器,通过WIFI无线路由器把有线网络信号和移动网络信号转换成无线信号,仅支持相关电脑,手机,Pad等。比如家里的ADSL(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Line,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小区宽带等,只要接一个WIFI路由器,就可以实现WIFI设备的无线上网,俗称“无线路由器”,也有人叫它为无线信号发射器,需要配合无线网卡等终端设备同时使用。WIFI是一种无线联网的技术,一种可以将个人电脑、手持设备(如PDA(掌上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以无线方式互相连接的技术。以往是通过网线连接电脑,现是通过无线路由器,那么在这个无线路由器的电波覆盖的有效范围都可以采用WIFI连接方式进行联网,如果无线路由器连接了一条ADSL线路或者别的上网线路,则又被称为“热点”。WIFI路由器产品支持的主流协议标准为IEEE(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802.11n。
AP(Access Point,无线访问节点、会话点或存取桥接器)的作用是将各个无线网络客户端连接到一起,然后将无线网络接入以太网,可以是功率放大器、AP路由器、消费类AP,而无线AP功能是把有线网络转换为无线网络。无线AP接入点(即热点)支持2.4GHZ频段的无线应用,敏感度符合802.11n 标准,并采用双路射频输出,每一路最大输出600毫瓦,可通过无线分布移动终端(点对点和点对多点桥接)实现在大面积无线覆盖。
IEEE 802.11n是在802.11g和802.11a之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技术,最大的特点是速率提升,理论速率最高可达600Mbps,一般传输速度可达300Mbps。其使用2.4GHZ频段(频率范围为2.400GHZ~2.4835GHZ)和5GHZ频段(频率范围为5.745GHZ ~ 5.825GHZ),IEEE802.11n标准的核心是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多入多出)和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技术相结合形成MIMO-OFDM技术,也就作HT-OFDM,从而提高了无线传输质量,也使传输速率得到极大提升。IEEE802.11n可向下兼容802.11b、802.11g,比如TP-Link 、TL-WR740N ,便有这些功能。802.11n主要是结合物理层及其优化来充分提高WLAN技术的吞吐量(throughput,单位时间内成功地传送数据的数量,以比特/秒或字节/秒表示)。
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多入多出)技术在发送端和接收端采用多天线和多通道,创造多个并行空间信道,在不增加带宽的情况下利用空间复用技术,在独立的并行信道上同时传输多路数据流,提高信道的容量,同时也可以提高信道的可靠性,降低误码率,但其缺点是频率选择性深衰落。而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即正交频分复用技术,是一种无线环境下的高速传输技术,可以将频率选择性衰落(无线信道的频率响应曲线大多是非平坦的)转化为平坦衰落,在每个子信道上进行窄带传输,使得信号带宽小于信道的相关带宽,从而减小多径衰落的影响,同时也提高了频谱利用率。MIMO-OFDM技术是MIMO和OFDM两种技术结合而形成的新技术,通过在OFDM移动终端中采用阵列天线实现空间分集,提高了信号质量,很好的解决了无线宽带通信移动终端中信道多径衰落和带宽效率的问题。
频宽(即频段带宽),是指信号所占用的频谱的度量,用于标识传输信号所占有的频率宽度,其由传输信号的最高频率和最低频率决定,两者之差就是带宽值,单位是HZ。信号的传输速率就是一种与空间和时间都相关的物理量,定义为单位时间内在信道上传输的数据量。为了合理使用频谱资源,国际电信联盟为每种通信移动终端都规定了频率范围,这种频率范围又称为频段,而频段的频谱宽度又被称之为工作带宽。例如GSM的工作带宽为25MHZ。802.11n有两种频宽模式:HT20和HT40。HT20使用的是20MHZ频宽,HT40使用的是40MHZ频宽。HT40将两个20MHZ频宽的信道进行捆绑,以获取高于2倍的20MHZ频宽的吞吐量。
频宽偏移(frequency offset),俗称频偏,频偏是调频波里的特有现象,是指固定的调频波频率向两侧的偏移,即调频波频率摆动的幅度,一般指最大频偏,它影响调频波的频谱带宽。一般说来,调制指数直接影响移频波频谱的形状与带宽,调制指数m=最大频偏/调制低频的频率,调制指数越大,移频波频谱的带宽越宽。而最大频偏是调制指数的一个决定因素。
信道也称作“频段(Channel)”,其是以无线信号作为传输媒体的数据信号传送通道。无线宽带路由器可在许多信道上运行。位于邻近范围内的各种无线网络设备是位于不同信道上,否则会产生信号干扰。802.11b/g的无线网络标准中提供有13个信道,但只提供了三个不互相重叠的信道如信道1,6,11(13),而一般路由器的无线信道,默认是6或自动(按需选择)。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中HT20模式与HT40模式的区别,用一具体实施例加以说明:
请参阅图1,图1表示道路车流2车道变4车道关系图。HT20模式采用的是20MHZ频宽,而HT40模式采用的是40MHZ频宽,在图1中,信道相当于车道,带宽相当于车道宽度,20MHZ相当于2车道,40MHZ相当于4车道,可知HT40相当于将两个20MHZ频宽的信道进行捆绑,宽度越宽,同时能跑的数据就越多,也就提高了传输的速度,当然就获取了甚至高于2倍的20MHZ频宽的吞吐量。但是无线网的“车道”是大家共享的,道路总的宽度固定,当车道增加时(2车道变4车道),自然容纳的车辆数据也就多了。正因行驶的车辆多了,也就更容易发生撞车现象,一旦撞车,整体的行驶速度就会慢下来,甚至比在窄路上(2车道)行驶还要慢。也就是说,在WIFI热点密集分布的复杂干扰环境下,HT40模式受到的干扰(撞车概率)比HT20模式下受到的干扰要大的多,也就使得其传输性能变差,容易出现应用卡顿现象。
请参阅图2,图2表示2.4G每个信道占用20MHZ频宽的分布图。IEEE 802.11n标准工作在2.4G频段,频率范围为2.400—2.4835GHZ,可用宽带为83.5M,但不同国家能够使用的信道不一样。中国2.4G支持1-13个信道,欧洲支持1-13信道,美国支持1-11信道,日本支持1-14信道。图2中每个信道带宽为22MHZ,即信道最高频率与最低频率差值(20MHZ是有效宽带,2MHZ是隔离带),每一个信道对应一个中心频率,相邻信道的中心频点间隔5MHZ,比如信道1的中心频率为2.412GHZ,信道2的中心频率为2.417GHZ,信道3的中心频率为2.427GHZ,依此类推。从图2中看,相邻的多个信道存在频率重叠,比如信道1与信道2、信道3、信道4以及信道5有频率重叠,信道7与信道3、信道4、信道5、信道6、信道8、信道9以及信道10有频率重叠,而在整个频段中只有3个一组互不干扰的信道,如信道1、6、11(或信道2、7、12;信道3、8、13;信道4、9、14)。因此,在热点密集环境下,将受到周围较大干扰。
表1为我国每个信道进行HT40扩展后的信道占用分布表,其中,Primary channel表示主信道,2nd channel表示辅助信道,主信道与辅助信道捆绑为40MHZ,Center为中心信道,即捆绑后中心信道,Blocks表示频率重叠信道区,40MHZ above表示高于40MHZ传输速率,40MHZ below表示低于40MHZ传输速率。例如信20MHZ信道1,频率覆盖区为信道1-3,20MHZ信道5,频率覆盖区为信道3-7,将信道1和信道5捆绑后达到40MHZ,捆绑后中心信道为信道3,频率覆盖区为信道1-7。可知,捆绑后扩大了干扰覆盖区,加大数据传输干扰。
表1
实施例一
本发明结合上述表1,提供了一种无线信道频宽模式自动切换的方法。请参阅图3,图3是本发明无线信道频宽模式自动切换的方法的较佳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一种无线信道频宽模式自动切换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智能终端扫描周围所有无线接入点并成功连接第一无线接入点。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智能终端指的是在STA模式下连接的各类终端中的一个,也可称为WIFI工作站(STA),也可成为是客户端,比如掌上电脑,手机,平板等,所有的STA只有通过AP(无线接入点)或无线路由器成功连接后才可进行通信,当然互相进行无线通信的STA就组成一个BSS(Basic Service Set,基本服务集)网。一旦某一STA移出该网覆盖范围,则将不能与该网中的其他成员进行通信。
进一步地,所述智能终端成功连接第一无线接入点进行通信前需要经过三个阶段才能够无线访问:(1)扫描:扫描周围所有无线接入点AP1,AP2…,STA会在每一个可用信道上进行搜索,发出Probe Request帧,寻找与STA所属有相同SSID(即服务集的标识,在同一BSS网内的所有STA和AP必须具有相同的SSID,否则无法进行通信,比如TP_Link_1201)的AP,若找不到相同SSID的AP,则一直扫描下去;(2)认证:当STA找到与其有相同SSID的AP,在SSID匹配的AP中,根据收到的AP信号强度,选择一个信号最强的AP或者按需所选,通过该AP分配的IP地址进行认证;(3)连接:当AP向STA反馈认证响应信息,身份认证获得通过后,则STA向AP发送连接请求,而 AP 向STA返回成功连接响应时,此时STA成功连接AP,能够进行数据传输了,而成功连接的AP称为第一无线接入点。
步骤S20,所述智能终端通过WIFI驱动接口获取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点的主信道阈值、信道频宽模式以及频宽偏移阈值并保存。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所述智能终端成功连接第一无线接入点后,通过WIFI驱动接口获取成功连接第一无线接入点属性信息,即主信道阈值Primary channel,比如信道6、信道频宽Bandwidth模式,比如第一信道频宽模式20MHZ或第二信道频宽模式40MHZ以及频宽偏移Offset阈值,也就是通过登录AP所分配的IP地址后通过无线设置可获取上述WIFI属性信息,比如802.11n/a_ht40plus,6。其中,所述频宽偏移阈值固定为正1或负1,对应表示捆绑的两个信道是向上加的叠加plus或是向下减的叠加minus。
进一步地,将获取的第一接入点的上述WIFI属性信息存储在存储器中,当然也可以是其他存储介质。
步骤S30,当所述智能终端的信道频宽模式为第二信道频宽模式时,按照预设算法计算得到辅助信道阈值后每隔预设时间内在辅助信道上向其他无线接入点发送探寻请求包。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所连接的AP进行数据传输采用的是第二信道频宽模式时,即HT40、40MHZ,则按照预设算法计算得到辅助信道阈值。其中,所述预设算法为辅助信道阈值=主信道阈值+4*频宽偏移阈值。例如,步骤S20中的“802.11n/a_ht40plus,6”计算得到辅助信道阈值为10(6+4*1),或“802.11n/a_ht40minus,7”计算得到辅助信道阈值为3(7-4*1)。结合表1,“802.11n/a_ht40plus,620MHZ”表示20MHZ主信道6与辅助信道10捆绑成40MHZ,中心信道8,覆盖频率区为信道4-12,对应表1中40MHZ above栏。表1中above表示加,below表示减。
进一步地,每隔预设时间内(比如10s,可按需设置),根据计算得到的辅助信道阈值参数为依据,在辅助信道上向其他无线接入点发送探寻请求包Probe request,也就是在同一个辅助信道上扫描其他无线接入点,发送探寻请求包,寻找与所述辅助信道阈值相同的信道对应的其他无线接入点。例如在20MHZ的辅助信道6上扫描,向其他无线接入点发送探寻请求包。
当然,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也可按照轮询次数,比如10次,进行发送探寻请求包。
需要说明的是,当所连接的AP进行数据传输采用的是第一信道频宽模式时,即HT20、20MHZ,则保持当前模式不变,不进行任何修改,表明当前工作AP已经被强制设置或自适应为HT20模式。
步骤S40,当其他无线接入点在所述辅助信道上有成功连接的终端,则接收所述探寻请求包后向所述智能终端发送探寻响应包。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无线网的信道是大家共享的,同一信道可能一个或者多个AP或者WIFI路由器所占用,也就是说,无线接入点成功连接的终端可以以同一信道进行传输。所述当其他无线接入点在所述辅助信道上有成功连接的终端,即第一接入点的辅助信道与其他无线接入点的主信道是同一信道传输,此时产生冲突重叠,发出响应,即接收所述探寻请求包后向所述智能终端发送探寻响应包,告知所述智能终端,在所述辅助信道上有其他无线接入点占用同一信道,冲突重叠。例如,上述事例中计算得到辅助信道为6,在辅助信道6以20MHZ进行扫描其他接入点,当扫描查找到有其他接入点的信道阈值也为6时,则响应辅助信道6发出的探寻请求包。
当然,在辅助信道上扫描探寻过程中,其他接入点所采用的模式也可以是HT40模式,获取相关信息以同样的上述算法公式计算得到一个辅助信道阈值,那么只要其主信道或辅助信道与步骤S30中辅助信道值相同,则发送探寻响应包。
进一步地,所述当其他无线接入点在所述辅助信道上没有成功连接的终端,则不接收所述探寻请求包,也就不发送探寻响应包。
需要说明的是,只要无线接入点AP接收了探寻请求包,就一定会反馈探寻响应包,这也就能判断当前模式下是否有冲突重叠,即是否有其他热点干扰,影响传输性能。
步骤S50,当所述智能终端接收到所述探寻响应包后控制第二信道频宽模式切换为第一信道频宽模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智能终端STA接收到所述探寻响应包后,解析所述探寻响应包,获取对应的其他无线接入点的无线属性参数信息,比如SSID网络名称、信道阈值、频宽模式以及频宽偏移阈值。这样也能够快速统计对应的接入点的分布情况,并根据统计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一旦所述智能终端STA接收到所述探寻响应包(即有冲突重叠),则将当前的第二信道频宽模式HT40切换为第一信道频宽模式HT20,使得所述智能终端在热点密集区,也能进行快速传输,降低其他热点干扰,避免应用卡顿现象。即使AP使用的是HT40模式,但所述智能终端仍然以HT20进行数据传输。通过自适应切换方式,解决了手动设置带来的不便和麻烦。
为了更好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一个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介绍,如图4所示,图4为本发明无线信道频宽模式自动切换的方法的具体实施例的流程图:
步骤S100,WIFI工作站STA扫描周围所有无线接入点并成功连接第一无线接入点AP,执行步骤S200;
步骤S200,通过WIFI驱动接口获取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点的主信道阈值、信道频宽模式以及频宽偏移阈值并保存,然后执行步骤S300;
步骤S300,判断当前的信道频率模式是否为HT40,若是则执行步骤S400,若否则执行步骤S800;
步骤S400,根据获取的主信道阈值、频宽偏移阈值按照算法公式得到HT40的辅助信道值后每隔一定时间在20MHZ的辅助信道上发送探寻请求包,然后执行步骤S500;
步骤S500,判断其他无线接入点在所述辅助信道上是否有成功连接的终端,即是否是同一信道,若是则执行步骤S600,若否则执行步骤S800;
步骤S600,当有时,即是为同一信道,则对应的其他无线接入点接收所述探寻请求包后向WIFI工作站STA发送探寻响应包,然后执行步骤S700;
步骤S700,当WIFI工作站STA接收到所述探寻响应包后控制当前模式HT40切换为HT20,以HT20传输数据;
步骤S800,结束。
当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无线信道频宽模式自动切换的方法的程序来指令相关硬件(如处理器等)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中,所述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存储器、磁碟、光盘等。
实施例二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可以为手机(或者平板)等智能设备,其中,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包括处理器10,WIFI驱动接口(图中未标示)、以及与所述处理器10连接的存储器20。
所述存储器20存储有无线信道频宽模式自动切换程序,所述无线信道频宽模式自动切换程序被所述处理器10执行用于实现所述的无线信道频宽模式自动切换的方法;具体如上所述。
所述处理器10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是一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Unit, CPU),微处理器或其他数据处理芯片,用于运行所述存储器20中存储的程序代码或处理数据,例如执行无线信道频宽模式自动切换程序等
实施例三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无线信道频宽模式自动切换的方法的程序,所述无线信道频宽模式自动切换的方法的程序被处理器10执行时用于实现所述无线信道频宽模式自动切换的方法;具体如上所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信道频宽模式自动切换的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智能终端扫描周围所有无线接入点并成功连接第一无线接入点;所述智能终端通过WIFI驱动接口获取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点的主信道阈值、信道频宽模式以及频宽偏移阈值并保存;当所述智能终端的信道频宽模式为第二信道频宽模式时,按照预设算法计算得到辅助信道阈值后每隔预设时间内在辅助信道上向其他无线接入点发送探寻请求包;当其他无线接入点在所述辅助信道上有成功连接的终端,则接收所述探寻请求包后向所述智能终端发送探寻响应包;当所述智能终端接收到所述探寻响应包后控制第二信道频宽模式切换为第一信道频宽模式。本发明旨在根据主动探测辅助信道的WIFI热点分布情况自动切换HT20模式或HT40模式,解决在WIFI热点密集分布的复杂情况下,HT40固定频宽模式下导致传输性能差及应用卡顿的问题,方便用户。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无线信道频宽模式自动切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
线信道频宽模式自动切换的方法包括:
智能终端扫描周围所有无线接入点并成功连接第一接入点;
所述智能终端通过WIFI驱动接口获取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点的主信道阈值、信道频宽模式以及频宽偏移阈值并保存;
当所述智能终端的信道频宽模式为第二信道频宽模式时,按照预设算法计算得到辅助信道阈值后每隔预设时间在辅助信道上向其他无线接入点发送探寻请求包;
当其他无线接入点在所述辅助信道上有成功连接的终端,则接收所述探寻请求包后向所述智能终端发送探寻响应包;
当所述智能终端接收到所述探寻响应包后控制第二信道频宽模式切换为第一信道频宽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信道频宽模式自动切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频宽模式包括第一信道频宽模式和第二信道频宽模式;所述第一信道频宽模式为20MHZ,所述第二信道频宽模式为40MHZ。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信道频宽模式自动切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算法为辅助信道阈值=主信道阈值+4*频宽偏移阈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信道频宽模式自动切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时间为10s。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信道频宽模式自动切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频宽模式为第一信道频宽模式时,则保持当前模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信道频宽模式自动切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智能终端接收到所述探寻响应包后控制第二信道频宽模式切换为第一信道频宽模式还包括:
解析所述探寻响应包,获取对应的其他无线接入点的无线属性参数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信道频宽模式自动切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属性参数包括SSID网络名称、信道阈值、频宽模式以及频宽偏移阈值。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信道频宽模式自动切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其他无线接入点在所述辅助信道上没有成功连接的终端,则不接收所述探寻请求包。
9.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WIFI驱动接口,处理器,以及与所述处理器连接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无线信道频宽模式自动切换程序,所述无线信道频宽模式自动切换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无线信道频宽模式自动切换的方法。
10.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无线信道频宽模式自动切换程序,所述无线信道频宽模式自动切换程序被处理器执行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无线信道频宽模式自动切换的方法。
CN201711391315.3A 2017-12-21 2017-12-21 无线信道频宽模式自动切换的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099518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91315.3A CN109951885B (zh) 2017-12-21 2017-12-21 无线信道频宽模式自动切换的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91315.3A CN109951885B (zh) 2017-12-21 2017-12-21 无线信道频宽模式自动切换的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51885A true CN109951885A (zh) 2019-06-28
CN109951885B CN109951885B (zh) 2021-06-15

Family

ID=670046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391315.3A Active CN109951885B (zh) 2017-12-21 2017-12-21 无线信道频宽模式自动切换的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951885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45555A (zh) * 2019-09-09 2019-12-0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wifi连接建立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5996433A (zh) * 2023-03-22 2023-04-21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资源调整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45917B2 (en) * 2003-09-08 2007-07-17 Research Foundation Of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System and method for IP handoff
US20080188225A1 (en) * 2007-02-07 2008-08-07 Lg Electronics Inc. Performing handover and network connec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2010283503A (ja) * 2009-06-03 2010-12-16 Alps Electric Co Ltd 無線通信機器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CN102422674A (zh) * 2009-05-08 2012-04-18 索尼公司 通信装置和通信方法、计算机程序以及通信系统
CN102769854A (zh) * 2011-05-05 2012-11-07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一种超高速wlan网络的传输方法
CN103269502A (zh) * 2013-04-27 2013-08-28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速率自动调整的方法及装置
CN103686869A (zh) * 2012-09-18 2014-03-26 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频宽选择方法
CN104735799A (zh) * 2013-12-24 2015-06-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选择方法及装置
CN105188102A (zh) * 2015-09-24 2015-12-23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信道自动选择方法及系统
CN105208614A (zh) * 2015-10-19 2015-12-30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信道自动切换装置及其自动切换方法
CN105208512A (zh) * 2015-08-28 2015-12-30 深圳Tcl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建立无线连接的参数设置方法及装置
CN105636082A (zh) * 2016-03-25 2016-06-0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获取信道信息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WO2016183914A1 (zh) * 2015-05-18 2016-11-24 乐鑫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物联网设备的兼容配置方法及系统
CN106465202A (zh) * 2014-04-07 2017-02-22 汤姆逊许可公司 在移动通信网络中控制切换的方法和实现该方法的装置和系统
CN107466090A (zh) * 2013-05-23 2017-12-12 Kddi株式会社 利用指针信号在可用信道中进行通信的接入点、无线终端、存储介质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45917B2 (en) * 2003-09-08 2007-07-17 Research Foundation Of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System and method for IP handoff
US20080188225A1 (en) * 2007-02-07 2008-08-07 Lg Electronics Inc. Performing handover and network connec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422674A (zh) * 2009-05-08 2012-04-18 索尼公司 通信装置和通信方法、计算机程序以及通信系统
JP2010283503A (ja) * 2009-06-03 2010-12-16 Alps Electric Co Ltd 無線通信機器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CN102769854A (zh) * 2011-05-05 2012-11-07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一种超高速wlan网络的传输方法
CN103686869A (zh) * 2012-09-18 2014-03-26 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频宽选择方法
CN103269502A (zh) * 2013-04-27 2013-08-28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速率自动调整的方法及装置
CN107466090A (zh) * 2013-05-23 2017-12-12 Kddi株式会社 利用指针信号在可用信道中进行通信的接入点、无线终端、存储介质和方法
CN104735799A (zh) * 2013-12-24 2015-06-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选择方法及装置
CN106465202A (zh) * 2014-04-07 2017-02-22 汤姆逊许可公司 在移动通信网络中控制切换的方法和实现该方法的装置和系统
WO2016183914A1 (zh) * 2015-05-18 2016-11-24 乐鑫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物联网设备的兼容配置方法及系统
CN105208512A (zh) * 2015-08-28 2015-12-30 深圳Tcl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建立无线连接的参数设置方法及装置
CN105188102A (zh) * 2015-09-24 2015-12-23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信道自动选择方法及系统
CN105208614A (zh) * 2015-10-19 2015-12-30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信道自动切换装置及其自动切换方法
CN105636082A (zh) * 2016-03-25 2016-06-0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获取信道信息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S. DE BEER; F.N. IGBOAMALU; A. SHERI; H.C. FERREIRA; A.J. HAN: "Contactless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s at 2.45GHz", 《 2016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S AND ITS APPLICATIONS (ISPLC)》 *
张招亮; 陈海明; 黄庭培; 崔莉; 赵泽: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一种抗无线局域网干扰的信道分配机制", 《计算机学报》 *
王煜炜; 刘敏; 房秉毅: "异构无线网络垂直切换技术综述", 《通信学报》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45555A (zh) * 2019-09-09 2019-12-0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wifi连接建立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5996433A (zh) * 2023-03-22 2023-04-21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资源调整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996433B (zh) * 2023-03-22 2023-06-20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资源调整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51885B (zh) 2021-06-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245008B2 (ja) Ap選択情報提供方法
AU2005285274B2 (en) Implementing a smart antenna in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Sun et al. Wi-Fi could be much more
CN102428683B (zh) 用于处理多播帧的方法和装置
CA2575084C (en) Method and network device for enabling mimo station and siso station to coexist in wireless network without data collision
JP2021523625A (ja) Wlanにおけるパンクチャリングされた動作チャネル
CN102946265B (zh) 宽带无线网络中用于切换天线和信道分配的方法和系统
CN102422690B (zh) 分配无线电资源的方法
US20160255660A1 (en) Station and wireless link configuration method therefor
US10159060B2 (en) Coordinated basic set (BSS) communication with different modulation coding scheme (MCS) per link
US9992765B2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a frame in a wireless LA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same
US20080316981A1 (en) Modulation coding schemes for control frame transmission under 802.11n
CA2880984A1 (en) Scann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wireless lan
US9544836B2 (en) Scann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10560165B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method of controlling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apparatus, and wireless terminal apparatus
CN108702631A (zh) 射频谱带调和
CN105981452A (zh) 用于在无线局域网中发送帧的方法和设备
US11706824B2 (en) Local area network client participation in a network slice
US20180092078A1 (en) Multiple access point channel coding transmission technique for cell-edge throughput enhancement
CN109067436A (zh) 一种后向兼容的无线局域网多ap协同通信方法
KR20150054625A (ko) 스테이션 및 액세스 포인트와 스테이션 간의 접속 설정 방법
CN116887295A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9951885A (zh) 无线信道频宽模式自动切换的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2422557B (zh) 无线通信终端
US11350343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