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51258B - 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51258B
CN109951258B CN201910301189.0A CN201910301189A CN109951258B CN 109951258 B CN109951258 B CN 109951258B CN 201910301189 A CN201910301189 A CN 201910301189A CN 109951258 B CN109951258 B CN 10995125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bundling size
uplink
bundling
map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0118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51258A (zh
Inventor
H·徐
W·陈
T·姬
P·盖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099512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512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512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512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6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format
    • H04L1/0007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format by modifying the frame l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54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 H04L1/000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by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modulation sche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9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channel c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2001/125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return chann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2Indication of how the channel is divid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Package Frames And Binding Band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针对机器类型通信的增强型传输时间区间集束设计。本公开的诸方面提供了用于针对机器类型通信MTC的增强型传输时间区间TTI集束设计的技术。一种方法包括:确定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信道至一个或多个固定集束大小的映射,其中该一个或多个固定集束大小中的每一者指示应在其上传送一信道的传输时间区间TTI的数量(502),以及基于该映射来处理该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信道的传输(504)。

Description

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4年4月4日的题为“针对机器类型通信的增强型传输时间区间集束设计”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201480019273.9的分案申请。
根据35 U.S.C.§119的优先权要求
本申请要求于2013年4月5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序列号61/809,184的权益,其通过引用整体纳入于此。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某些方面一般涉及无线通信,更具体地涉及用于针对机器类型通信(MTC)的增强型传输时间区间(TTI)集束设计的技术。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系统被广泛部署以提供诸如语音、数据等等各种类型的通信内容。这些系统可以是能够通过共享可用系统资源(例如,带宽和发射功率)来支持与多个用户的通信的多址系统。此类多址系统的示例包括码分多址(CDMA)系统、时分多址(TDMA)系统、频分多址(FDMA)系统、第三代伙伴项目(3GPP)长期演进(LTE)/高级LTE系统、以及正交频分多址(OFDMA)系统。
一般而言,无线多址通信系统能同时支持多个无线终端的通信。每个终端经由前向和反向链路上的传输与一个或多个基站通信。前向链路(或即下行链路)是指从基站至终端的通信链路,而反向链路(或即上行链路)是指从终端至基站的通信链路。这种通信链路可经由单输入单输出、多输入单输出或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来建立。
无线通信网络可包括能支持数个无线设备通信的数个基站。无线设备包括用户装备(UE)和远程设备。UE可以是在人类的直接控制下操作的设备。UE的一些示例包括蜂窝电话、智能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无线调制解调器、手持式设备、膝上型计算机、平板设备、上网本、智能本、超级本等。远程设备可以是在没有人类的直接控制下操作的设备。远程设备的一些示例包括传感器、计量仪、监视器、位置标签等。远程设备可以与基站、另一远程设备、或其他某个实体通信。机器类型通信(MTC)指代在该通信的至少一端上涉及至少一个远程设备的通信。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某些方面一般涉及无线通信,更具体地涉及用于针对机器类型通信(MTC)的增强型传输时间区间(TTI)集束设计的技术。
本公开的某些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由无线设备进行无线通信的方法、相应的装置和程序产品。该方法一般包括:确定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信道至一个或多个固定集束大小的映射,其中该一个或多个固定集束大小中的每一者指示应在其上传送信道的传输时间区间(TTI)的数量,以及基于该映射来处理该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信道的传输。
在各方面,相应的设备一般包括:用于确定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信道至一个或多个固定集束大小的映射的装置,其中该一个或多个固定集束大小中的每一者指示应在其上传送信道的传输时间区间(TTI)的数量,以及用于基于该映射来处理该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信道的传输的装置。
在各方面,相应的装置一般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其被配置成确定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信道至一个或多个固定集束大小的映射,其中该一个或多个固定集束大小中的每一者指示应在其上传送信道的传输时间区间(TTI)的数量;以及基于该映射来处理该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信道的传输。该装置一般还包括与该至少一个处理器耦合的存储器。
在各方面,相应的计算机程序一般包括其上存储有指令的计算机可读介质,这些指令可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以用于:确定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信道至一个或多个固定集束大小的映射,其中该一个或多个固定集束大小中的每一者指示应在其上传送信道的传输时间区间(TTI)的数量;以及基于该映射来处理该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信道的传输。
本公开的某些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由无线设备进行无线通信的方法、相应的装置和程序产品。该方法一般包括:确定对规定要被用于至少一个信道的传输的传输时间区间(TTI)的数量的集束大小的持久调度(PS)指派,在一个或多个TTI中传送该至少一个信道,以及响应于接收到接收方设备成功接收到该至少一个信道的指示而在达到由该集束大小规定的TTI数量之前终止该至少一个信道的传输。
本公开的某些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由无线设备进行无线通信的方法、相应的装置和程序产品。该方法一般包括:接收对规定要被用于至少一个信道的传输的传输时间区间(TTI)的数量的集束大小的持久调度(PS)指派的指示,在一个或多个TTI中接收该至少一个信道,以及如果成功接收到该至少一个信道,则传送在达到由该集束大小规定的TTI数量之前终止该至少一个信道的传输的指示。
本公开的某些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由无线设备进行无线通信的方法、相应的装置和程序产品。该方法一般包括确定对用于传送至少一个信道的固定数量的资源块(RB)的持久调度(PS)指派,以及在传送该至少一个信道时调整调制和编码方案(MCS)、速率、或发射功率中的至少一者。
本公开的某些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由无线设备进行无线通信的方法、相应的装置和程序产品。该方法一般包括:确定对用于传送至少一个信道的固定数量的资源块(RB)的持久调度(PS)指派,以及处理该至少一个信道的传输,其中在传送该至少一个信道时可以调整调制和编码方案(MCS)、速率、或发射功率中的至少一者。
提供了包括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程序产品、以及处理系统的众多其他方面。
附图说明
为了能详细理解本公开的以上陈述的特征所用的方式,可参照各方面来对以上简要概述的内容进行更具体的描述,其中一些方面在附图中解说。然而应该注意,附图仅解说了本公开的某些典型方面,故不应被认为限定其范围,因为本描述可允许有其他等同有效的方面。
图1是概念地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无线通信网络的示例的框图。
图2示出了概念地解说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无线通信网络中基站与用户装备(UE)处于通信中的示例的框图。
图3是概念地解说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无线通信网络中的帧结构的示例的框图。
图4是概念性地解说具有正常循环前缀的两个示例性子帧格式的框图。
图5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可由无线设备执行的用于增强型上行链路覆盖的示例操作。
图6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可由无线设备执行的用于增强型上行链路覆盖的示例操作。
图7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可由无线设备执行的用于增强型上行链路覆盖的示例操作。
图8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可由无线设备执行的用于增强型上行链路覆盖的示例操作。
图9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可由无线设备执行的用于增强型上行链路覆盖的示例操作。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的某些方面提供了用于针对机器类型通信(MTC)的增强型传输时间区间(TTI)集束设计的技术。TTI集束大小可由一对一或一对多映射来固定。针对信道的集束大小可基于用于由另一信道发信令通知的集束大小来确定。持久调度也可被用于传送信道,其中调制和编码方案(MCS)、速率、或发射功率可针对该信道的传输来被调整。
本文描述的技术可用于各种无线通信网络,诸如CDMA、TDMA、FDMA、OFDMA、SC-FDMA及其他网络。术语“网络”和“系统”常可互换地使用。CDMA网络可以实现诸如通用地面无线电接入(UTRA)、cdma2000等无线电技术。UTRA包括宽带CDMA(WCDMA)、时分同步CDMA(TD-SCDMA)和CDMA的其他变体。cdma2000涵盖IS-2000、IS-95和IS-856标准。TDMA网络可实现诸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之类的无线电技术。OFDMA网络可实现诸如演进UTRA(E-UTRA)、超移动宽带(UMB)、IEEE 802.11(Wi-Fi)、IEEE 802.16(WiMAX)、IEEE 802.20、
Figure GDA0003177025520000051
等的无线电技术。UTRA和E-UTRA是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的部分。频分双工(FDD)和时分双工(TDD)两种形式的3GPP长期演进(LTE)及高级LTE(LTE-A)是UMTS的使用E-UTRA的新版本,其在下行链路上采用OFDMA而在上行链路上采用SC-FDMA。UTRA、E-UTRA、UMTS、LTE、LTE-A和GSM在来自名为“第3代伙伴项目”(3GPP)的组织的文献中描述。cdma2000和UMB在来自名为“第3代伙伴项目2”(3GPP2)的组织的文献中描述。本文描述的技术可被用于以上所提及的无线网络和无线电技术以及其他无线网络和无线电技术。为了清楚起见,以下针对LTE/高级LTE来描述这些技术的某些方面,并且在以下大部分描述中使用LTE/高级LTE术语。
示例无线通信系统
图1示出了无线通信网络100,其可以是LTE网络或者其他某个无线网络。无线网络100可包括数个演进B节点(eNB)110和其他网络实体。eNB是与用户装备(UE)通信的实体并且也可被称为基站、B节点、接入点等。每个eNB可为特定地理区域提供通信覆盖。在3GPP中,术语“蜂窝小区”取决于使用该术语的上下文可指eNB的覆盖区域和/或服务该覆盖区域的eNB子系统。
eNB可提供对宏蜂窝小区、微微蜂窝小区、毫微微蜂窝小区、和/或其他类型的蜂窝小区的通信覆盖。宏蜂窝小区可覆盖相对较大的地理区域(例如,半径为数千米),并且可允许不受限地由具有服务订阅的UE接入。微微蜂窝小区可覆盖相对较小的地理区域并且可允许无约束地由具有服务订阅的UE接入。毫微微蜂窝小区可覆盖相对较小的地理区域(例如,住宅)并且可允许有约束地由与该毫微微蜂窝小区有关联的UE(例如,封闭订户群(CSG)中的UE)接入。用于宏蜂窝小区的eNB可被称为宏eNB。用于微微蜂窝小区的eNB可被称为微微eNB。用于毫微微蜂窝小区的eNB可被称为毫微微eNB或家用eNB(HeNB)。在图1中所示的示例中,eNB 110a可以是用于宏蜂窝小区102a的宏eNB,eNB 110b可以是用于微微蜂窝小区102b的微微eNB,并且eNB 110c可以是用于毫微微蜂窝小区102c的毫微微eNB。一eNB可支持一个或多个(例如,三个)蜂窝小区。术语“eNB”、“基站”和“蜂窝小区”可在本文中可互换地使用。
无线网络100还可包括中继站。中继站是能接收来自上游站(例如,eNB或UE)的数据的传输并向下游站(例如,UE或eNB)发送该数据的传输的实体。中继站也可以是能为其他UE中继传输的UE。在图1中所示的示例中,中继站110d可与宏eNB 110a和UE 120d通信以促成eNB 110a与UE 120d之间的通信。中继站也可被称为中继eNB、中继基站、中继等。
无线网络100可以是包括不同类型的eNB(例如,宏eNB、微微eNB、毫微微eNB、中继eNB等)的异构网络。这些不同类型的eNB可具有不同发射功率电平、不同覆盖区域,并对无线网络100中的干扰产生不同影响。例如,宏eNB可具有高发射功率电平(例如,5到40瓦),而微微eNB、毫微微eNB和中继eNB可具有较低发射功率电平(例如,0.1到2瓦)。
网络控制器130可耦合至一组eNB并可提供对这些eNB的协调和控制。网络控制器130可以经由回程与各eNB通信。这些eNB还可以彼此例如经由无线或有线回程直接或间接地通信。
UE 120(例如,120a、120b、120c等)可分散遍及无线网络100,并且每个UE可以是驻定或移动的。UE还可以指接入终端、终端、移动站、订户单元、站等。UE可以是蜂窝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无线调制解调器、无线通信设备、手持式设备、膝上型计算机、无绳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LL)站、平板、智能电话、上网本、智能本、超级本等等。
图2示出了可以是图1中的各基站/eNB之一和各UE之一的基站/eNB 110和UE 120的设计的框图。基站110可装备有T个天线234a到234t,并且UE 120可装备有R个天线252a到252r,其中一般而言,T≥1并且R≥1。
在基站110处,发射处理器220可从数据源212接收给一个或多个UE的数据,基于从每个UE接收的CQI来选择针对该UE的一种或多种调制及编码方案(MCS),基于为每个UE选择的(诸)MCS来处理(例如,编码和调制)给该UE的数据,并提供给所有UE的数据码元。发射处理器220还可以处理系统信息(例如,针对SRPI等)和控制数据/信息(例如,CQI请求、准予、上层信令等),并提供开销码元和控制码元。处理器220还可以生成参考信号(例如,CRS)和同步信号(例如,PSS和SSS)的参考码元。发射(TX)多输入多输出(MIMO)处理器230可在适用的情况下对数据码元、控制码元、开销码元、和/或参考码元执行空间处理(例如,预编码),并且可将T个输出码元流提供给T个调制器(MOD)232a到232t。每个调制器232可处理各自的输出码元流(例如,针对OFDM等)以获得输出采样流。每个调制器232可进一步处理(例如,转换至模拟、放大、滤波、及上变频)该输出采样流以获得下行链路信号。来自调制器232a至232t的T个下行链路信号可分别经由T个天线234a至234t被传送。
在UE 120处,天线252a到252r可接收来自基站110和/或其他基站的下行链路信号并且可分别向解调器(DEMOD)254a到254r提供收到信号。每个解调器254可调理(例如,滤波、放大、下变频、及数字化)其收到信号以获得输入采样。每个解调器254可进一步处理输入采样(例如,针对OFDM等)以获得收到码元。MIMO检测器256可获得来自所有R个解调器254a到254r的收到码元,在适用的情况下对这些收到码元执行MIMO检测,并且提供检出码元。接收处理器258可以处理(例如,解调和解码)这些检出码元,将UE 120的经解码数据提供给数据阱260,并且将经解码的控制信息和系统信息提供给控制器/处理器280。信道处理器可以确定RSRP、RSSI、RSRQ、CQI等。
在上行链路上,在UE 120处,发射处理器264可接收并处理来自数据源262的数据和来自控制器/处理器280的控制信息(例如,针对包括RSRP、RSSI、RSRQ、CQI等的报告)。处理器264还可生成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的参考码元。来自发射处理器264的码元可在适用的场合由TX MIMO处理器266预编码,进一步由调制器254a到254r处理(例如,用于SC-FDM、OFDM等),并且向基站110发射。在基站110处,来自UE 120以及其他UE的上行链路信号可由天线234接收,由解调器232处理,在适用的情况下由MIMO检测器236检测,并由接收处理器238进一步处理以获得经解码的由UE 120发送的数据和控制信息。处理器238可将经解码数据提供给数据阱239并将经解码控制信息提供给控制器/处理器240。基站110可包括通信单元244并且经由通信单元244与网络控制器130通信。网络控制器130可包括通信单元294、控制器/处理器290、以及存储器292。
控制器/处理器240和280可以分别指导基站110和UE 120处的操作。处理器240和/或基站110处的其他处理器和模块、和/或处理器280和/或UE 120处的其他处理器和模块可以执行或指导本文描述的技术的各过程。存储器242和282可分别存储供基站110和UE 120用的数据和程序代码。调度器246可调度UE以进行下行链路和/或上行链路上的数据传输。
当向UE 120传送数据时,基站110可被配置成至少部分地基于数据分配大小来确定集束大小,并预编码所确定集束大小的经集束毗连资源块中的数据,其中每个集束中的诸资源块是以共用预编码矩阵来进行预编码的。也就是说,资源块中的参考信号(诸如,UE-RS)和/或数据可以是使用相同预编码器来预编码的。用于这些经集束RB的每个RB中的UE-RS的功率电平也可以是相同的。
UE 120可被配置成执行互补的处理以解码从基站110传送的数据。例如,UE 120可被配置成基于从基站以毗连资源块(RB)的集束形式传送而来的收到数据的数据分配大小来确定集束大小,其中每个集束中的诸资源块中的至少一个参考信号是以共用预编码矩阵来预编码的;基于所确定的集束大小和从基站传送的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RS)来估计至少一个经预编码信道,并使用所估计的经预编码信道来解码收到集束。
图3示出了LTE中用于FDD的示例性帧结构300。用于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中每一者的传输时间线可被划分成以无线电帧为单位。每个无线电帧可具有预定历时(例如10毫秒(ms)),并且可被划分成具有索引0至9的10个子帧。每个子帧可包括两个时隙。每个无线电帧可因此包括具有索引0至19的20个时隙。每个时隙可包括L个码元周期,例如,对于正常循环前缀(如图2中所示)为7个码元周期,或者对于扩展循环前缀为6个码元周期。每个子帧中的这2L个码元周期可被指派索引0至2L-1。
在LTE中,eNB可在下行链路上在用于该eNB所支持的每个蜂窝小区的系统带宽的中心1.08MHz中传送主同步信号(PSS)和副同步信号(SSS)。PSS和SSS可以在具有正常循环前缀的每个无线电帧的子帧0和5中分别在码元周期6和5中传送,如图3中所示。PSS和SSS可被UE用于蜂窝小区搜索和捕获。eNB可跨用于该eNB所支持的每个蜂窝小区的系统带宽来传送因蜂窝小区而异的参考信号(CRS)。CRS可在每个子帧的某些码元周期中传送,并且可被UE用于执行信道估计、信道质量测量、和/或其他功能。eNB还可在某些无线电帧的时隙1中的码元周期0到3中传送物理广播信道(PBCH)。PBCH可携带一些系统信息。eNB可在某些子帧中传送其他系统信息,诸如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上的系统信息块(SIB)。eNB可在子帧的头B个码元周期中在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上传送控制信息/数据,其中B可以是可针对每个子帧配置的。eNB可在每个子帧的其余码元周期中在PDSCH上传送话务数据和/或其他数据。
图4示出了具有正常循环前缀的两个示例性子帧格式410和420。可用时频资源可被划分成资源块。每个资源块可覆盖一个时隙中的12个副载波并且可包括数个资源元素。每个资源元素可覆盖一个码元周期中的一个副载波,并且可被用于发送一个调制码元,该调制码元可以是实数值或复数值。
子帧格式410可对两个天线使用。CRS可在码元周期0、4、7和11中从天线0和1发射。参考信号是发射机和接收机先验已知的信号,并且也可被称为导频。CRS是因蜂窝小区而异的参考信号,例如是基于蜂窝小区身份(ID)生成的。在图4中,对于具有标记Ra的给定资源元素,可在该资源元素上从天线a发射调制码元,并且可以在该资源元素上不从其他天线发射任何调制码元。子帧格式420可与四个天线联用。CRS可在码元周期0、4、7和11中从天线0和1发射以及在码元周期1和8中从天线2和3发射。对于子帧格式410和420两者,CRS可在均匀间隔的副载波上传送,这些副载波可以基于蜂窝小区ID来确定。CRS可取决于其蜂窝小区ID在相同或不同的副载波上传送。对于子帧格式410和420两者,未被用于CRS的资源元素可被用于传送数据(例如,话务数据、控制数据、和/或其他数据)。
LTE中的PSS、SSS、CRS和PBCH在公众可获取的题为“Evolved Universal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Physical Channels and Modulation(演进型通用地面无线电接入(E-UTRA);物理信道和调制)”的3GPP TS 36.211中作了描述。
为在LTE中实现FDD,可将交织结构用于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中的每一者。例如,可定义具有索引0到的Q股交织,其中Q可等于4、6、8、10或其他某个值。每股交织可包括间隔开Q个帧的子帧。具体而言,交织q可包括子帧q、q+Q、q+2Q等,其中q∈{0,...,Q-1}。
无线网络可支持用于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上的数据传输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对于HARQ,发射机(例如,eNB)可发送分组的一个或多个传输直至该分组被接收机(例如,UE)正确解码或是遭遇到其他某个终止条件。对于同步HARQ,该分组的所有传输可在单股交织的各子帧中发送。对于异步HARQ,该分组的每个传输可在任何子帧中发送。
UE可能位于多个eNB的覆盖范围内。可选择这些eNB之一来服务该UE。服务eNB可基于各种准则(诸如,收到信号强度、收到信号质量、路径损耗等)来选择。收到信号质量可由信噪干扰比(SINR)、或参考信号收到质量(RSRQ)或其他某个度量来量化。UE可能在强势干扰情景中工作,在此类干扰情景中UE可能会观察到来自一个或多个干扰eNB的严重干扰。
针对MTC的示例增强型TTI集束设计
传统LTE设计的焦点在于改进频谱效率、无所不在的覆盖、以及增强的服务质量(QoS)支持等。目前的LTE系统DL和上行链路UL链路预算是针对高端设备(诸如最先进的智能电话和平板)的覆盖来设计的。然而,同样需要支持低成本低速率设备。例如,对于MTC,可以减小最大带宽,可以使用单个接收射频(RF)链,可以降低峰值速率,可以减小发射功率,以及可以执行半双工操作。
除了低成本以外,可能增加链路预算要求,例如,20dB覆盖增强以覆盖地下室中的设备。为了满足这一覆盖增加,已经提出了大的TTI集束以达成20dB链路预算增益。例如,可以使用具有大的集束大小的针对下行链路(例如,物理广播信道(PBCH)、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和增强型PDCCH、物理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指示符信道(PHICH)、和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和上行链路(例如,随机接入信道(RACH)、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和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信道两者传输时间区间(TTI)集束。
然而,有了大的TTI集束大小,功耗和系统效率是考虑因素,特别是对于针对DL和UL两者均支持大集束的UE而言。例如,UE可能需要支持64个的集束以获得PDCCH准予,随后用128个的PUSCH集束来传送,随后用16个的集束来接收DL ACK等。
在某些系统中(例如,长期演进(LTE)第8发行版)、TTI(例如,子帧)集束可在每用户装备(UE)基础上配置。子帧集束操作由较高层所提供的ttiBundling参数来配置。通常,TTI集束是通过在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中在多个TTI上从UE向基站发送数据来执行的――集束不应用于其他上行链路信号/话务(例如,上行链路控制信息)。
集束大小被固定在4个TTI(子帧),即,PUSCH在四个连贯子帧中传送并且相同的HARQ过程号在这些经集束子帧中的每一个子帧中被使用。资源分配大小被约束成不超过3个资源块(RB)。调制阶数被设置成2(正交相移键控(QPSK))。每个集束被当做单个资源,例如,单个准予和单个HARQ确收(ACK)被用于每个集束。
TTI集束通常被用于低速话务。例如,如果网际协议上语音(VoIP)分组由于低上行链路链路预算而不能在单个TTI中被传送,则可以应用层2(L2)分段。例如,VoIP分组可被分段为在四个连贯TTI中传送的四个无线电链路控制(RLC)协议数据单元(PDU)。2-3个HARQ重传可被作为目标以达成充分覆盖。
然而,常规办法可能是低效的。每个附加分段引入了一个字节的RLC、一个字节的媒体接入控制(MAC)、以及3个字节的L1循环冗余校验(CRC)开销。假定33个字节RLC服务数据单元(SDU)大小,这可折合例如15%的开销。在4个分段的情形,存在45%的附加L1/L2开销。
常规办法的另一缺点是每个分段的HARQ传输/重传可能要求PDCCH上的准予,从而消耗了显著的PDCCH资源。另外,每个HARQ传输或重传之后跟随有PHICH上的HARQ反馈。假定NACK/ACK差错率为10-3,则大量HARQ反馈信号导致高分组丢失概率。例如,如果发送了12个HARQ反馈信号,则HARQ反馈差错率可能是在1.2*10-2数量级。10-2以上的分组丢失率对于VoIP话务而言是不可接受的。
每TTI集束只使用单个上行链路准予和单个PHICH信号将是有利的。L1和L2开销可被最小化,因为不要求L2分段。对于中数据速率PUSCH和UL VoIP的覆盖改善也是期望的,其对中数据速率PUSCH和UL VoIP两者具有1dB的最小增益。
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如何提高大集束20dB覆盖的效率(例如,对于插入到插座中的设备)。一个问题是如何针对其中要求不同集束大小的不同用户条件来适配于信道状况,而非始终使用最差情形。要解决的另一问题是要使用什么PHICH集束大小,例如,如果UE使用具有集束大小128的PUSCH则要使用什么PHICH集束大小。
本文提供了为部署在难以达到的位置(诸如地下室)中的设备以大集束和低功率来增强MTC操作的各种办法。本文提供了用于使用集束大小映射、固定集束大小、和集束大小的信令通知来确定集束大小的具有大集束大小的增强型TTI集束的技术和装置。本文还提供了用于具有大集束大小的持久调度和提前终止的技术。
本公开的某些方面提供了用于针对机器类型通信(MTC)的增强型传输时间区间(TTI)集束设计的技术。TTI集束大小可由一对一或一对多映射来固定。针对信道的集束大小可基于用于由另一信道发信令通知的集束大小来确定(或规定)。持久调度也可被用于传送信道,其中调制和编码方案(MCS)、速率、或发射功率可针对信道传输来调整。
对于严重覆盖受限的UE而言,所有DL信道的链路预算增强可能是期望的。根据某些方面,集束大小的固定集可被应用于所有信道。在各方面,可以有一对一映射而没有任何盲解码或附加信令。替换地,可能有具有有限的一组可能性的一对多映射,其由盲检测或信令来进一步缩选。
根据某些方面,可在规范中定义用于DL和UL信道的集束大小的组合。替换地,可在一对一或一对多映射中信令通知用于DL和UL信道的集束大小。例如,PBCH可以具有为64的固定集束大小,系统信息块(SIB)可以具有为128的固定集束大小,RACH可以具有为16的固定集束大小,而消息3可以具有为64的固定集束大小。另外,PUSCH可以具有为128的固定集束大小,PHICH可以具有为32的固定集束大小,而PDCCH可以具有为32的固定集束大小。替换地,PUSCH可以具有为16的固定集束大小,PHICH可以具有为4的固定集束大小,而PDCCH可以具有为4的固定集束大小。在另一替换方案中,PUSCH可以具有为64的固定集束大小,PHICH可以具有为4或8的固定集束大小,而PDCCH可以具有为2或4的固定集束大小。
根据某些方面,一旦UE从(诸)第一信道捕获了系统,则该UE可以知道其他信道的其余参数或有限参数集。例如,PBCH/SIB/ePDCCH可以具有固定的集束大小映射。在这一情形中,UE可以发现PBCH具有为8的集束大小,由此该UE可以知道SIB具有为16的集束大小,而ePDCCH具有聚集等级8和集束大小8。在另一情形中,UE可以发现PBCH具有为16的集束大小,由此该UE可以知道SIB具有为32的集束大小,而ePDCCH具有聚集等级8和集束大小16。
在各方面,对于RACH而言,RACH的集束大小可在PBCH/SIB中被信令通知,或被直接映射至PBCH/SIB的TTI集束大小。例如,基于主同步信号(PSS)/副同步信号(SSS)/PBCH/SIB的集束大小,可以确定RACH消息1、3、5的集束大小。
根据某些方面,一个信道的集束大小可基于不同信道的集束大小来确定。在各方面,UE可基于UL信道的所指派集束大小来确定DL信道的集束大小。例如,基于PUSCH传输的所指派集束大小,UE可以确定动态PDCCH或PHICH的集束大小。在各方面,UE可基于DL信道的所指派集束大小来确定UL信道的集束大小。例如,基于ePDCCH/PDCCH的所指派集束大小,UE可以确定PUCCH ACK的集束大小。
可以使用持久指派以减少因经集束PDCCH/ePDCCH指派所导致的开销。然而,持久调度的一个缺陷是它不能适配于信道变动和有效载荷大小改变。根据某些方面,大的集束大小可经由持久调度来指派并且可以允许分组的提前终止。在UL上,可向UE发信令通知以用N的TTI集束大小来传送,但为该UE提供多个PHICH资源以在其完成整个TTI集束之前进行监视。这可以避免动态准予改变并且PHICH可以具有少得多的开销并且更容易进行功率推升。替换地,可以指令UE来监视动态PDCCH准予以指示提前终止和新传输两者。在各方面,该指令可在规范中或经由信令来指示。
作为示例,PUSCH传输可针对为128的TTI集束大小来被持久调度,但是允许UE在为64或96的TTI处提前终止。因此,如果eNB提前解码,则其能发信令通知UE停止在其余TTI上传送。PHICH可仍旧映射至物理资源块(PRB)。另外,PHICH可被集束或功率推升以实现链路预算改进。
根据某些方面,PS可具有固定RB大小。调制和编码方案(MCS)/速率可基于UL有效载荷大小在有限集内被适配,或者可被链接至功率控制和提前终止。这可以提供PDCCH/ePDCCH开销和功率节省。在UL上,这可以是全速率/半速率的UE速率选择或eNB盲解码等。
根据某些方面,如果支持提前终止,则UE可以用最大功率来发射并且依赖于提前终止来适配于信道和干扰状况。如果不支持提前终止,则UE可以根据所选取的传输块(TB)大小来自动调整发射功率,并保持相同的经集束TTI传输。根据某些方面,在DL上,eNB可以在持久指派(UE可以盲解码)内提供多个速率并允许该UE传送PHICH以实现提前终止。
图5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用于无线通信的示例操作500。操作500例如可由无线设备来执行。操作500可在502处通过确定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例如,PUSCH、RACH消息1、RACH消息3)或下行链路(例如,PDCCH、PBCH、PHICH、SIB)信道至一个或多个固定集束大小的映射来开始,其中每个集束大小指示信道应该在其上被传送的传输时间区间(TTI)的数目。在各方面,该映射可以是信道至单个固定集束大小的一对一映射或者信道至潜在可能集束大小集合的一对多映射。
在504,无线设备基于该映射来处理该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信道的传输。例如,该设备可以根据该映射来传送和/或接收该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信道。根据某些方面,无线设备可以经由盲检测确定来自该集合的所使用的实际集束大小。在各方面,无线设备可以接收指示来自该集合的一个或多个集束大小的信令。
在各方面,用于一个信道的集束大小可以规定用于一个或多个其他信道的集束大小。例如,用于该一个或多个其他信道中的每个其他信道的集束大小可与这一个信道的集束大小数成比例。替换地,用于上行链路信道的集束大小可以规定用于一个或多个下行链路信道的集束大小,或者用于该下行链路信道的集束大小可以规定用于该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信道的集束大小。
在各方面,用于RACH的集束大小可在PBCH或SIB中来发信令通知。替换地,用于RACH的集束大小可被映射至PBCH或SIB的集束大小。在各方面,消息1(RACH)、消息2(RACH响应)、消息3、或消息4的集束大小可被映射至PSS、SSS、PBCH或SIB中的至少一者的集束大小。在各方面,一RACH消息的集束大小是基于一不同的RACH消息的集束大小来确定的。例如,RACH消息2的集束大小是基于RACH消息1或RACH消息3的集束大小来确定的。
图6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用于无线通信的示例操作600。操作600例如可由无线设备来执行。操作600可在602处通过确定对规定要被用于至少一个信道的传输的传输时间区间(TTI)的数量的集束大小的持久调度(PS)指派开始。
在604,无线设备在一个或多个TTI中传送该至少一个信道。
在606,无线设备响应于接收到接收方设备成功接收到该至少一个信道的指示(例如,经由PDCCH准予或PHICH)而在达到由集束大小规定的TTI数量之前终止该至少一个信道的传输。
图7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用于无线通信的示例操作700。操作700例如可由无线设备来执行。操作700可在702处通过接收对规定要被用于至少一个信道的传输的传输时间区间(TTI)的数量的集束大小的持久调度(PS)指派的指示来开始。
在704,无线设备在一个或多个TTI中接收该至少一个信道。
在706,如果成功接收到该至少一个信道,则无线设备传送在达到由集束大小规定的TTI数量之前终止该至少一个信道的传输的指示(例如,经由PDCCH准予、ePDCCH、PHICH、或PDCCH、ePDCCH或PHICH的经集束版本)。
图8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用于无线通信的示例操作800。操作800例如可由无线设备来执行。操作800可在802处通过确定对用于传送至少一个信道的固定数量的资源块(RB)的持久调度(PS)指派(例如,指示TTI的集束大小)来开始。
在804,无线设备在传送该至少一个信道时调整调制和编码方案(MCS)、速率、或发射功率中的至少一者。例如,无线设备可以基于该信道的有效载荷大小来调整MCS、速率或发射功率。在各方面,无线设备可以在MCS或速率的有限集之间进行调整。根据某些方面,无线设备可以响应于接收到接收方设备成功接收到该至少一个信道的指示而在达到由集束大小规定的TTI数量之前终止该至少一个信道的传输。在各方面,该至少一个信道是上行链路信道并且该调整包括以UE所选的速率来传送该上行链路信道。
图9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用于无线通信的示例操作900。操作900例如可由无线设备来执行。操作900可在902处通过确定对要传送至少一个信道的固定数量的资源块(RB)的持久调度(PS)指派(例如,指示TTI的集束大小)来开始。
在904,无线设备处理(例如,盲检测以确定经调整速率)该至少一个信道的传输,其中调制和编码方案(MCS)、速率、或发射功率中的至少一者可在传送该至少一个信道时来调整。例如,无线设备可以基于该信道的有效载荷大小来调整MCS、速率或发射功率。在各方面,无线设备可以在MCS或速率的有限集之间进行调整。在各方面,无线设备可以接收指示PS指派内可用的速率集的信令。
根据某些方面,无线设备可以响应于接收到接收方设备成功接收到该至少一个信道的指示而在达到由集束大小规定的TTI数量之前终止该至少一个信道的传输。在各方面,该至少一个信道是上行链路信道并且该调整包括以UE所选的速率来传送该上行链路信道。
术语“或”旨在表示包含性“或”而非排他性“或”。即,除非另外指明或从上下文能清楚地看出,否则短语例如“X采用A或B”旨在表示任何自然的可兼排列。即,例如短语“X采用A或B”得到以下任何实例的满足:X采用A;X采用B;或X采用A和B两者。另外,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冠词“一”和“某”一般应当被解释成表示“一个或多个”,除非另外声明或者可从上下文中清楚看出是指单数形式。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引述一列项目中的“至少一个”的短语是指这些项目的任何组合,包括单个成员。作为示例,“a、b或c中的至少一个”旨在涵盖:a、b、c、a-b、a-c、b-c和a-b-c。
以上所描述的方法的各种操作可由能够执行相应功能的任何合适的装置来执行。这些装置可包括各种硬件和/或软件/固件组件和/或模块,包括但不限于电路、专用集成电路(ASIC)、或处理器。一般而言,在附图中解说操作的场合,那些操作可由任何合适的相应配对装置加功能组件来执行。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信息和信号可使用各种不同技术和技艺中的任何一种来表示。例如,贯穿上面说明始终可能被述及的数据、指令、命令、信息、信号、比特(位)、码元、和码片可由电压、电流、电磁波、磁场或磁粒子、光场或光粒子、或其组合来表示。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进一步领会,结合本文的公开所描述的各种解说性逻辑框、模块、电路、和算法步骤可被实现为电子硬件、软件/固件、或者其组合。为清楚地解说硬件与软件/固件的这一可互换性,各种解说性组件、框、模块、电路、和步骤在上面是以其功能性的形式作一般化描述的。这样的功能性是实现成硬件/固件还是软件取决于具体应用和加诸整体系统上的设计约束。技术人员可针对每种特定应用以不同方式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性,但此类实现决策不应被解读为致使脱离本发明的范围。
结合本文的公开所描述的各种解说性逻辑框、模块、以及电路可用设计成执行本文中描述的功能的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的门或晶体管逻辑、分立的硬件组件、或其任何组合来实现或执行。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但在替换方案中,处理器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状态机。处理器还可以被实现为计算设备的组合,例如DSP与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与DSP核心协同的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或任何其他此类配置。
结合本文公开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直接在硬件中、在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固件模块中、或在其组合中实施。软件/固件模块可驻留在RAM存储器、闪存、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PCM(相变存储器)、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盘、CD-ROM、或本领域中所知的任何其他形式的存储介质中。示例性存储介质耦合到处理器以使得该处理器能从/向该存储介质读写信息。替换性地,存储介质可以被整合到处理器。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驻留在ASIC中。ASIC可驻留在用户终端中。在替换方案中,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作为分立组件驻留在用户终端中。
在一个或多个示例性设计中,所描述的功能可以在硬件、软件/固件、或其组合中实现。如果在软件/固件中实现,则各功能可以作为一条或多条指令或代码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藉其进行传送。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两者,包括促成计算机程序从一地向另一地转移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可被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可用介质。作为示例而非限定,这样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RAM、ROM、EEPROM、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盘存储或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能被用来携带或存储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程序代码手段且能被通用或专用计算机、或者通用或专用处理器访问的任何其他介质。任何连接也被正当地称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如果软件/固件是使用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绞线、数字订户线(DSL)、或诸如红外、无线电、以及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从web网站、服务器、或其它远程源传送而来,则该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绞线、DSL、或诸如红外、无线电、以及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就被包括在介质的定义之中。如本文中所使用的盘(disk)和碟(disc)包括压缩碟(CD)、激光碟、光碟、数字多用碟(DVD)、软盘和蓝光碟,其中盘(disk)往往以磁的方式再现数据而碟(disc)用激光以光学方式再现数据。上述的组合应当也被包括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范围内。
提供对本公开的先前描述是为使得本领域任何技术人员皆能够制作或使用本公开。对本公开的各种修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都将是显而易见的,且本文中所定义的普适原理可被应用到其他变型而不会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由此,本公开并非旨在被限定于本文中所描述的示例和设计,而是应被授予与本文中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征一致的最广义的范围。

Claims (28)

1.一种用于由无线设备进行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
确定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信道至一个或多个固定集束大小的映射,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固定集束大小中的每一者指示传输时间区间TTI的数量,所述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信道上的传输应在所述TTI上传送并且其中用于一个或多个其他信道的集束大小基于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信道中的一者的集束大小来确定;以及
基于所述映射来处理所述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信道上的一个或多个传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一个或多个下行链路信道的集束大小基于用于上行链路信道的集束大小来确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信道的集束大小基于用于下行链路信道的集束大小来确定。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系统信息块SIB和增强型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的集束大小基于用于物理广播信道PBCH的集束大小来确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随机接入信道RACH的集束大小是在物理广播信道PBCH或系统信息块SIB的至少一者中发信令通知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随机接入信道RACH的集束大小被映射至物理广播信道PBCH或系统信息块SIB中的至少一者的集束大小。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映射包括随机接入信道RACH消息1、RACH响应消息2、消息3、或消息4中的至少一者的集束大小至主同步信号PSS、副同步信号SSS、物理广播信道PBCH、或系统信息块SIB中的至少一者的集束大小的映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第一RACH消息的集束大小基于一不同的RACH消息的集束大小。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信道包括:
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随机接入信道RACH消息1、或RACH消息3中的至少一者。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信号包括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物理广播信道PBCH、物理HARQ指示符信道PHICH或系统信息块SIB中的至少一者。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包括基于所指派的用于上行链路信道的集束大小来标识用于下行链路信道的集束大小。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包括基于所指派的用于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的集束大小来标识用于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或物理HARQ指示符信道PHICH中的至少一者的集束大小。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包括基于用于下行链路信道的集束大小来标识用于上行链路信道的集束大小。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包括基于用于增强型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或PDCCH的集束大小来标识用于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确收ACK的集束大小。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包括根据所述映射来传送所述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信道。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包括接收根据所述映射来传送的所述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信道。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映射包括针对至少一个信道的该信道至单个固定集束大小的一对一映射。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映射包括针对至少一个信道的该信道至潜在可能集束大小集的一对多映射。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经由盲检测确定来自所述潜在可能集束大小集的所使用的实际集束大小。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接收指示来自所述潜在可能集束大小集的一个或多个集束大小的信令。
21.一种用于由无线设备进行无线通信的设备,包括:
用于确定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信道至一个或多个固定集束大小的映射的装置,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固定集束大小中的每一者指示传输时间区间TTI的数量,所述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信道上的传输应在所述TTI上传送并且其中用于一个或多个其他信道的集束大小基于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信道中的一者的集束大小来确定;以及
用于基于所述映射来处理所述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信道上的一个或多个传输的装置。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用于随机接入信道RACH的集束大小在物理广播信道PBCH或系统信息块SIB的至少一者中发信令通知。
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用于随机接入信道RACH的集束大小被映射至用于物理广播信道PBCH或系统信息块SIB中的至少一者的集束大小。
24.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包括基于所指派的用于上行链路信道的集束大小来标识用于下行链路信道的集束大小。
25.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映射包括针对至少一个信道的该信道至单个固定集束大小的一对一映射。
26.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映射包括针对至少一个信道的该信道至潜在可能集束大小集的一对多映射。
27.一种用于由无线设备进行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其被配置成:
确定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信道至一个或多个固定集束大小的映射,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固定集束大小中的每一者指示传输时间区间TTI的数量,所述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信道上的传输应在所述TTI上传送并且其中用于一个或多个其他信道的集束大小基于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信道中的一者的集束大小来确定;以及
基于所述映射来处理所述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信道上的一个或多个传输;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耦合的存储器。
28.一种其上存储有指令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指令能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以:
确定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信道至一个或多个固定集束大小的映射,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固定集束大小中的每一者指示传输时间区间TTI的数量,所述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信道上的传输应在所述TTI上传送并且其中用于一个或多个其他信道的集束大小基于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信道中的一者的集束大小来确定;以及
基于所述映射来处理所述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信道上的一个或多个传输。
CN201910301189.0A 2013-04-05 2014-04-04 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995125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361809184P 2013-04-05 2013-04-05
US61/809,184 2013-04-05
US14/244,752 2014-04-03
US14/244,752 US10305626B2 (en) 2013-04-05 2014-04-03 Enhanced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bundling design f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s
CN201480019273.9A CN105122710B (zh) 2013-04-05 2014-04-04 针对机器类型通信的增强型传输时间区间集束设计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19273.9A Division CN105122710B (zh) 2013-04-05 2014-04-04 针对机器类型通信的增强型传输时间区间集束设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51258A CN109951258A (zh) 2019-06-28
CN109951258B true CN109951258B (zh) 2021-11-19

Family

ID=5165439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19273.9A Active CN105122710B (zh) 2013-04-05 2014-04-04 针对机器类型通信的增强型传输时间区间集束设计
CN201910301189.0A Active CN109951258B (zh) 2013-04-05 2014-04-04 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19273.9A Active CN105122710B (zh) 2013-04-05 2014-04-04 针对机器类型通信的增强型传输时间区间集束设计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3) US10305626B2 (zh)
EP (1) EP2982070B1 (zh)
JP (3) JP6441309B2 (zh)
KR (2) KR102280353B1 (zh)
CN (2) CN105122710B (zh)
ES (1) ES2637408T3 (zh)
HU (1) HUE035279T2 (zh)
WO (1) WO2014165757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305626B2 (en) * 2013-04-05 2019-05-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Enhanced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bundling design f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s
GB2515257A (en) * 2013-04-15 2014-12-24 Sony Corp Tele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nd methods
EP3515133B1 (en) * 2013-04-15 2023-11-08 Sony Group Corporation Tele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WO2015012491A1 (ko) 2013-07-26 2015-01-2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Mtc 기기의 송수신 방법
US9949257B2 (en) 2014-07-18 2018-04-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source management for UEs under coverage enhancement
US10868591B2 (en) * 2015-01-21 2020-12-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Spatial and frequency diversity design f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s (MTC)
US10652003B2 (en) * 2015-01-22 2020-05-12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HARQ design for high performance wireless backhaul
US10555345B2 (en) 2015-01-30 2020-02-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and broadcast prioritization f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s (MTC)
US10348468B2 (en) 2015-02-04 2019-07-0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EP3254488B1 (en) * 2015-02-06 2021-07-07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enodb and user equipment
EP3793294A1 (en) * 2015-03-06 2021-03-17 NEC Corporation Configuration for short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CN107534460B (zh) 2015-03-06 2020-06-09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配置用于mtc ue的帧结构和频率跳变的方法和装置
US9918344B2 (en) 2015-04-09 2018-03-13 Intel IP Corporation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for enhanced coverage support
US9681395B2 (en) 2015-11-13 2017-06-13 Apple Inc. Radio link monitoring for link-budget-limited devices
CN108886427B (zh) * 2016-02-05 2021-07-06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在通信系统中选择传输块大小的设备和方法
CN107105502B (zh) * 2016-02-19 2019-12-1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持续调度资源的分配及使用其传输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CN109565794B (zh) * 2016-07-06 2023-08-04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调度多个tti束传送的方法和网络节点
EP3277042B1 (en) * 2016-07-28 2022-05-25 ASUSTek Computer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msg3 transmission of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8084634A1 (ko) * 2016-11-04 2018-05-1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harq 피드백을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10492913B (zh) 2017-01-06 2020-09-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和装置
US10959223B2 (en) * 2017-05-25 2021-03-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bundling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s
EP3544363B1 (en) * 2018-03-19 2022-09-21 Deutsche Telekom AG Techniques for multipath bundling and determining wi-fi connections for multipath bundling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087274A2 (en) * 2010-01-12 2011-07-2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ccessing random access channe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2043524A1 (ja) * 2010-10-01 2012-04-0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
CN102413576A (zh) * 2011-12-21 2012-04-1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pdcch发送、接收方法及设备
CN102612852A (zh) * 2010-03-31 2012-07-25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竞争式传送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13113A (zh) * 2006-07-06 2009-08-19 夏普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移动站装置及随机访问方法
US8929282B2 (en) * 2008-11-06 2015-01-06 Htc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TI bundling transmiss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KR101746537B1 (ko) * 2009-04-21 2017-06-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 신호 송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EP2265077B1 (en) 2009-06-18 2012-03-21 Panasonic Corporation Enhanced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
US20110222491A1 (en) 2010-03-09 2011-09-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nding control information with enhanced coverage in a wireless network
EP2945452A1 (en) 2010-08-13 2015-11-18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In-device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WO2012063368A1 (ja) 2010-11-12 2012-05-18 富士通株式会社 基地局、移動局、制御方法、設定方法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KR101875611B1 (ko) * 2010-11-22 2018-07-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하향링크 전송에 대한 확인응답의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JP6000275B2 (ja) * 2011-11-07 2016-09-28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送信方法および受信方法
US9504033B2 (en) * 2012-01-06 2016-11-2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channels related to uplink bundling
TWI646812B (zh) * 2012-01-24 2019-01-01 內數位專利控股公司 無線傳輸/接收單元、在無線傳輸/接收單元中實施的方法以及網路節點
EP2635082A1 (en) * 2012-02-29 2013-09-04 Panasonic Corporation Dynamic subframe bundling
US9526091B2 (en) 2012-03-16 2016-12-20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ordination of self-optimization functions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20140133471A1 (en) * 2012-03-20 2014-05-15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devices relating to mimo communications
WO2013168850A1 (ko) * 2012-05-09 2013-11-14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불연속 수신을 제어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WO2013169164A1 (en) 2012-05-11 2013-11-14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 control of tti bundling sizes
US8792462B2 (en) * 2012-06-11 2014-07-29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Radio base station and method for switching TTI bundling
US9398612B2 (en) * 2012-10-22 2016-07-19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ignaling for random access in time division duplexed (TDD) systems with traffic adaptation
US9900876B2 (en) * 2013-01-18 2018-02-20 Avago Technologies General Ip (Singapore) Pte. Ltd. Repetition transmission for downlink control signal
US10305626B2 (en) 2013-04-05 2019-05-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Enhanced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bundling design f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s
US20150109997A1 (en) * 2013-10-21 2015-04-23 Alexander Sirotki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interfacing between a cellular manager and a wlan access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087274A2 (en) * 2010-01-12 2011-07-2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ccessing random access channe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612852A (zh) * 2010-03-31 2012-07-25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竞争式传送方法
WO2012043524A1 (ja) * 2010-10-01 2012-04-0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
CN102413576A (zh) * 2011-12-21 2012-04-1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pdcch发送、接收方法及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ell Acquisition and Reference Signals for Coverage Limiting MTC UEs;LG Electronics;《3GPP TSG RAN WG1#72 R1-130263》;20130118;全文 *
Coverage enhancement techniques for MTC;Qualcomm Incorporated;《3GPP TSG-RAN WG1#71 R1-125120》;20121116;全文 *
Text Proposal on Coverage Enhancement for a MTC UE;LG Electronics;《3GPP TSG RAN WG1 #72 R1-130264》;20130201;全文 *
机器通信与网络演进;中兴;《中兴官网 https://www.zte.com.cn/china/about/magazine/zte-communications/2010/4/cn_620/187838》;20100728;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22710B (zh) 2019-04-30
KR20210010658A (ko) 2021-01-27
JP7191924B2 (ja) 2022-12-19
ES2637408T3 (es) 2017-10-13
US10892846B2 (en) 2021-01-12
HUE035279T2 (en) 2018-05-02
EP2982070A2 (en) 2016-02-10
US10305626B2 (en) 2019-05-28
JP6441309B2 (ja) 2018-12-19
US20190253180A1 (en) 2019-08-15
KR102208286B1 (ko) 2021-01-26
JP6808703B2 (ja) 2021-01-06
JP2021061603A (ja) 2021-04-15
US20140301302A1 (en) 2014-10-09
US20210105085A1 (en) 2021-04-08
EP2982070B1 (en) 2017-05-24
KR20150140335A (ko) 2015-12-15
WO2014165757A3 (en) 2014-12-18
JP2016518773A (ja) 2016-06-23
WO2014165757A2 (en) 2014-10-09
JP2019075790A (ja) 2019-05-16
KR102280353B1 (ko) 2021-07-21
CN109951258A (zh) 2019-06-28
CN105122710A (zh) 2015-1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92846B2 (en) Enhanced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bundling design f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s
US20210345079A1 (en) Control-less operation for coverage limited machine-type-communications
US10555286B2 (en)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UCI) transmission with bundling considerations
CN109286974B (zh) 具有覆盖增强的上行链路信道设计
US9735942B2 (en) 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 (PBCH) coverage enhancements f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s (MTC)
EP3028530B1 (en) Connected mode design with bundling considerations
JP2013537735A (ja) 制限されたデューティ・サイクルfdd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