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50959A - 电子设备及充电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及充电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50959A
CN109950959A CN201910230779.9A CN201910230779A CN109950959A CN 109950959 A CN109950959 A CN 109950959A CN 201910230779 A CN201910230779 A CN 201910230779A CN 109950959 A CN109950959 A CN 1099509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charging
charge
charging
carrier frequency
batt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3077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50959B (zh
Inventor
佟宇飞
刘和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3077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50959B/zh
Publication of CN1099509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509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509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509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及充电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无线充电接收器,用于接收以第一载波频率传输的无线充电信号转换为第一充电信号;第一通信模组,与所述无线充电接收器有线连接,并与无线充电发射器无线连接,至少用于基于第二载波频率进行所述无线充电接收器和所述无线充电接收器之间的控制无线充电的通信,其中,所述第一载波频率和第二载波频率不同;电池,与所述无线充电接收器有线连接,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充电信号进充电。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及充电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及充电方法。
背景技术
无线充电技术在电子设备的充电过程中,可以不再使用线缆等进行充电,从而实现了充电时摆脱了线材对电子设备的空间束缚。
但是现有技术的无线充电,通常具有以下两种问题:
一是:无线充电效率不高;
二是:动态响应速率慢。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及充电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无线充电接收器,用于接收以第一载波频率传输的无线充电信号转换为第一充电信号;
第一通信模组,与所述无线充电接收器有线连接,并与无线充电发射器无线连接,至少用于基于第二载波频率进行所述无线充电接收器和所述无线充电接收器之间的控制无线充电的通信,其中,所述第一载波频率和第二载波频率不同;
电池,与所述无线充电接收器有线连接,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充电信号进充电。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一类变压电路,与所述无线充电接收器的第一输出接口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一充电信号进行电压转换;
所述电池,与所述第一类变压电路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类变压电路变压后的充电信号。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第一类变压电路包括:
一级或多级级联的充电泵。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电池管理单元;用于在第一充电模式时,接收第N级充电泵输出的信号,并向所述电池供电;其中,所述电池管理单元的输入端至少连接在第N级充电泵和第M级充电泵的中间,所述电池管理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池连接;
其中,M和N均为正整数,M大于N。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第M级充电泵与所述电池管理单元并联;
或者,
所述第M级充电泵及级联在所述第M级充电泵以后的充电泵与所述电池管理单元级联。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无线充电接收器还包括:第二输出接口;
所述电池管理单元的输入端还与所述第二输出接口连接,用于在第二充电模式时,接收所述无线充电接收器通过所述第二输出接口输出的第二充电信号,并基于所述第三充电信号向所述电池供电。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二类变压电路,所述第二类变压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无线充电接收器的第三输出接口连接,用于在第三充电模式时,从所述第三输出接口获得第三充电信号并将对所述第三充电信号进行变压;
其中,所述第二类变压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类变压电路的至少一级充电泵连接;与所述第二类变压电路连接的至少一级充电泵将所述第二类变压电路输出的充电信号继续进行变压,并将变压后的充电信号提供给所述电池。
基于上述方案,第一充电模式的充电功率大于第二充电模式的充电功率;
第三充电模式的充电功率大于第二充电模式的充电功率;
第一充电模式的充电功率大于第三充电模式的充电功率。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无线充电接收器,与所述第一通信模组直连;
或者,
所述无线充电接收器,通过处理模组与所述第一通信模组连接。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第一通信模组包括蓝牙通信模组。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第一通信模组,至少用于基于第二载波频率进行所述无线充电接收器和所述无线充电接收器之间的控制无线充电的交互以下信息的至少其中之一:
无线充电协议的信息;
充电模式的协商信息;
采用第一充电模式进行无线充电的授权信息;
当前的实际充电状态信息;
期望充电状态信息;
充电调整指令。
一种充电方法,包括:
利用第一载波频率进行无线充电;
利用不同于所述第一载波频率的第二载波频率进行无线充电接收器和无线充电发射器之间的信息交互。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当前基于第一载波频率的无线充电的实际充电状态信息;
所述利用不同于所述第一载波频率的第二载波频率进行无线充电接收器和无线充电发射器之间的信息交互,包括:
基于实际充电状态信息,利用所述第二载波频率向无线充电发射器发送预定信息,其中,所述预定信息,用于供所述无线充电发射器调整无线充电的充电参数。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无线充电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充电模式的授权信息,其中,所述授权信息,用于触发所述无线充电发射器基于所述授权信息以第一充电模式对应的充电参数发射无线充电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进行无线充电时,无线充电使用的载波频率为第一载波频率;而无线充电过程中通信使用的载波频率为第二载波频率;第一载波频率和第二载波频率不同,如此实现了无线充电过程中的带外通信,减少了因为使用相同频率在充电的同时并进行通信,相互干涉导致的充电效率低及动态响应速率慢的现象,提升了充电速率和效率,和/或提升了无线充电的动态响应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阐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无线充电接收器101,用于接收以第一载波频率传输的无线充电信号转换为第一充电信号;
第一通信模组102,与所述无线充电接收器101有线连接,并与无线充电发射器无线连接,至少用于基于第二载波频率进行所述无线充电接收器101和所述无线充电接收器101之间的控制无线充电的通信,其中,所述第一载波频率和第二载波频率不同;通过该第一通信模组102实现与无线充电发射器的带外通信。
电池103,与所述无线充电接收器101有线连接,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充电信号进充电。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包含了无线充电接收器101,该无线充电接收器101可以用于接收无线载波传输的无线充电信号,与此同时,该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一通信模组102,该第一通信模组102与无线充电接收器101之间是有线连接的,例如,线缆连接,或者,基于印刷电路板(PCB)上的金属层形成的传输线路进行连接。
该第一通信模组102可以与无线充电发射器无线连接,至少可用于交互无线充电过程中的各种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无线充电所使用的是第一载波频率;而第一通信模组102与无线充电发射器之间使用的第二载波频率,这两个载波频率不同,说明是采用了不同的载波频段进行无线充电和通信。如此,所述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和无线通信由于没有共用一个载波频率,不会互相干涉,不会为了在无线充电的同时要承载需要通信的数据,牺牲掉充电效率;且不会因为使用同样一个频率既进行无线充电,又进行数据传输,使得在进行动态响应调整时,无法及时完成无线充电的控制数据传输,导致动态响应速度慢的现象。
故本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电接收器101与无线充电发射器之间通过第一载波频率进行充电,而第一通信模组102与无线充电发射器之间利用第二载波频率进行通信,可以使得在无线充电过程中不用为了进行数据传输而牺牲掉充电效率,也减少了因为通信过程中需要维持充电导致的动态响应慢的现象,具有充电效率高及动向响应速率快的特点。
所述电池103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并联的电池包,这些电池包可以用于进行存储电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一类变压电路104,与所述无线充电接收器101的第一输出接口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一充电信号进行电压转换;
所述电池103,与所述第一类变压电路104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类变压电路104变压后的充电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减少无线充电过程充电电路上器件自身消耗的电能,可能输出的高电压低电流的充电信号,但是这种高电压低电流的充电信号可能超出了电池103的额定电压,若直接用于向所述电池103,可能会导致电池103损毁或者是电池103使用寿命变短的现象。
故在本实施例中,引入了第一类变压电路104对所述无线充电接收器101输出的第一充电信号进行电压转换。具体如,所述第一类变压电路104对所述第一充电信号进行降压处理,得到降压后的充电信号再提供给所述电池103。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类变压电路104包括:
一级或多级级联的充电泵。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类变压电路104包括的是一级或多级级联的充电泵形成的,所述充电泵是利用电容实现电压转换的,具有自身的能耗小的特点,从而用于充电的电压转换可以提升充电效率。
本实施例中,利用充电泵形成的第一类变压电路104相对于降压式(Buck)电路,不会产生降压式电路的工作电压受限的问题,且利用充电泵进行电压转换,相对于使用线圈进行电压转换,减少了线圈自身较大电阻所产生的功耗,同样也可以提升充电效率;如此一来,本申请的电子设备充电相关的结构的参数都可以更加灵活的设置,且具有充电效率高的特点。
在还有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电池103管理单元;用于在第一充电模式时,接收第N级充电泵输出的信号,并向所述电池103供电;其中,所述电池103管理单元的输入端至少连接在第N级充电泵和第M级充电泵的中间,所述电池103管理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池103连接;
其中,M和N均为正整数,M大于N。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类变压电路104包括至少M级充电泵。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电池103管理单元(Power Management Unit,PMU),该电池103管理单元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其输入端连接在第N级充电泵和第M级充电泵之间,如此,第N级充电泵的输出信号可以同时灌入到充电管理单元和所述第M级充电泵内;相当于,电池103管理单元至少与所述第M级充电泵并联在所述第N级充电泵的后端。
在本实施例中,电池103管理单元的输出端也连接到电池103,如此,PMU也可以利用自身内部的充电结构进行电压转换等对电池103进行充电。
具体如,所述第M级充电泵与所述电池103管理单元并联;或者,所述第M级充电泵及级联在所述第M级充电泵以后的充电泵与所述电池103管理单元级联。
例如,若第M级充电泵为第一类变压电路104的最后一级充电泵,则所述电池103管理单元直接仅与所述第M级充电泵并联。再例如,若第M级充电泵并非第一类变压电路104中最后一级充电泵,则电池103管理单元与第M级充电泵及其以后的充电泵并联。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类变压电路104可包括:两级充电泵;这两级充电泵的电压变换参数可以相同或不同。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类变压电路104包括两级充电泵,第一级充电泵和第二级充电泵的电压变换参数相同,例如,所述电压变换参数包括但不限于降压比。例如,所述减压比可为2:1、3:1或4:1。
在本实施例中,直接利用第一类变压电路104向电池103进行充电的充电模式称之为第一充电模式,而利用电池103管理单元向电池103充电的充电模式称之为第二充电模式。
第一充电模式和第二充电模式对电池103进行充电的充电参数不同,该充电参数不同可以体现在充电功率不同、充电信号的信号值不同。此处的信号值包括但不限于充电电压和/或充电电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无线充电接收器101还包括:第二输出接口;
所述电池103管理单元的输入端还与所述第二输出接口连接,用于在第二充电模式时,接收所述无线充电接收器101通过所述第二输出接口输出的第二充电信号,并基于所述第三充电信号向所述电池103供电。
此处的第二输出接口不同于前述的第一输出接口。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池103管理单元的输入端还与所述第二输出接口连接,如此,电源管理单元也可以直接从无线充电接收器101接收充电信号,并基于该充电信号向电池103提供电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无线充电接收器101的第一输出接口和第二输出接口输出的充电信号的信号参数不同,例如,电压不同或功率不同。
可选地,所述第一输出接口输出的充电信号的电压高于所述第二输出接口输出的充电信号的电压。如此,电池103管理单元可以直接从第二输出接口接收所述低电压的充电信号,并基于该低电压并未经过第一类变压电路104进行降压的充电信号向电池103提供电能,以对电池103进行充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二类变压电路105,其中,所述第二类变压电路105的输入端与所述无线充电接收器101的第三输出接口连接,用于在第三充电模式时,从所述第三输出接口获得第三充电信号并将对所述第三充电信号进行变压;
其中,所述第二类变压电路105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类变压电路104的至少一级充电泵连接;与所述第二类变压电路105连接的至少一级充电泵将所述第二类变压电路105输出的充电信号继续进行变压,并将变压后的充电信号提供给所述电池103。
此处的所述第二类变压电路105不同于所述第一类变压电路104,此处的第二类变压电路105可为降压式变换电路,即Buck电路。该Buck电路可为相关技术中电子设备就包含的降压电路,本实施例中提供的电子设备包括了第一类变压电路104,同时兼容第二类变压电路105,从而具有与现有技术兼容性强的特点。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类变压电路105的输入端,直接与无线从点接收器的第三输出接口连接,该第三输出接口可以独立于前述第一输出接口和/或第二输出接口。在一些实施例中,此处的第三输出接口和前述第一输出接口可以共用同一个物理接口。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类变压器参与变压,但是还同时至少与第一类变压电路104的一级充电泵连接。
如此,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池103可以利用PMU进行充电,也可以利用第一类充电电路进行充电,还可以利用第二类变压电路105和至少一级充电泵进行充电。如此,该电子设备对电池103充电至少具有三种充电路径,这三种充电路径对应了至少三种充电模式。在本实施例中,利用第二类变压电路105和第一类变压电路104中的至少一级充电泵对电池103进行充电的模式为第三充电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充电模式的充电功率大于第二充电模式的充电功率;和/或,
第三充电模式的充电功率大于第二充电模式的充电功率;和/或,
第一充电模式的充电功率大于第三充电模式的充电功率。
例如,所述第一充电模式的充电功率可为15-25W之间,具体如,该充电功率可为18-20W之间,是一种高功率的快充模式,能够大大降低电池103的充电时间。
再例如,所述第二充电模式可为扩展充电(Extended Power Profile,EPP)模式;在该充电模式下充电功率可在5W到30W之间浮动,但是实际的工业产品可能就在5W到10W之间浮动。再例如,所述第三充电模式的充电功率可为不大于5W的原始充电模式,这种充电模式的充电速率和效率都比较低。
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三充电模式可为基准功率(Baseline Power Profile,BPP)。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无线充电接收器101,与所述第一通信模组102直连;
或者,所述无线充电接收器101,通过处理模组106与所述第一通信模组102连接。
若无线充充电接收器与第一通信模组102直连,则所述第一通信模组102上需要增设与无线充电接收器101连接的直连接口,或者,所述第一通信模组102当前的充电接口需要复用给无线充电接收器101进行通信。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无线充电接收器101是通过处理模组106与第一通信模组102连接,此处,所述处理模组106为所述无线充电接收器101和所述第一通信模组102的中间转发模组。
例如,在所述电子设备内设置有应用处理器或微处理器等,该处理模组106可以通过总线分别与所述第一通信模组102和所述无线充电接收器101连接,如此,第一通信模组102将信息传输给处理模组106,处理模组106可以通过总线传输给无线充电接收器101,使得无线充电接收器101可以通过处理器和第一通信模组102与无线充电发射器进行信息交互,例如,交互无线充电的各种控制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信模组102包括蓝牙通信模组。
蓝牙通信模组具有通信效率高、通信质量好的特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信模组102还可包括:WiFi直连模组或红外通信模组等,具体实现时不局限于所述蓝牙通信模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信模组102,至少用于基于第二载波频率进行所述无线充电接收器101和所述无线充电接收器101之间的控制无线充电的交互以下信息的至少其中之一:
无线充电协议的信息;
充电模式的协商信息;
采用第一充电模式进行无线充电的授权信息;
当前的实际充电状态信息;
期望充电状态信息;
充电调整指令。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信模组102用于交互的信息,无线充电协议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无线充电协议的标识信息,例如,版本号;类型等,如此,在支持多种无线充电协议的无线充电过程中,实现了无线充电协议的选择指定。
充电模式的协商信息,该协商信息包括:充电参数的协商信息,例如,充电功率的协商信息。
实际的充电状态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指示是否充电正常的指示信息;
指示是否充电异常的指示信息;
实际充电功率;
实际充电电压;
实际充电电流。
期望充电状态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期望的充电功率;
期望的充电电压;
期望的充电电流。
由于无线充电一定程度上取决与当前所在的充电环境。若充电环境影响了无线充电信号的传输,从而会使得原本按照期望的充电参数提供的充电信号达到无线充电接收器101时产生衰减等,从而不符合期望值。如此实际充电状态信息和期望充电状态信息的交互,可以及时的进行调整。
充电调整指令,可以指示如何进行充电调整,例如,指示需要进行调整的第一种调整指令,指示如何进行调整的第二种调整指令。
总之,通过充电调整指令的传输,会使得无线充电达到预期的充电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有的电子设备仅支持部分充电模式,例如,仅支持第三充电模式,或者,仅支持第三充电模式和第二充电模式。若需要使用高充电功率的充电模式,需要进行授权验证,否则可以能会因为随机使用高充电功率的充电模式导致电池103和充电电路被损毁的问题,故为了确保充电安全性,会无线充电接收器101还会通过第一通信模组102与所述无线充电发射器之间交互授权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授权信息可包括:使用特定充电模式(例如,第一充电模式)的充电的授权信息,也可以是是否接受充电的授权信息等。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方法,包括:
步骤S110:利用第一载波频率进行无线充电;
步骤S120:利用不同于所述第一载波频率的第二载波频率进行无线充电接收器和无线充电发射器之间的信息交互。
本实施例中该电子设备的充电方法,会检测出当前基于第一载波频率进行充电的实际充电状况信息,然后利用第二载波频率向无线充电发射器发送所述预定信息。如此,实现了无线充电使用的载波频率和通信的载波频率的分离,减少了通信和充电使用同一个载波频率导致的相互干扰问题,提升了无线充电效率及动态响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检测当前基于第一载波频率的无线充电的实际充电状态信息;
所述步骤S120可包括:基于实际充电状态信息,利用所述第二载波频率向无线充电发射器发送预定信息,其中,所述预定信息,用于供所述无线充电发射器调整无线充电的充电参数。
如此,通过各种传感器,例如,电池充电电路中连接的采样电阻等采集实际充电状态信息,并利用所述第二载波频率传输给所述无线充电发射器,或者基于该实际充电状态信息生成其他信息作为预定信息,发送给所述无线充电发射器。该预定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各种充电参数。
该充电参数包括但不限以下至少之一:
充电功率;
充电电压;
充电电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无线充电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充电模式的授权信息,其中,所述授权信息,用于触发所述无线充电发射器基于所述授权信息以第一充电模式对应的充电参数发射无线充电信号。
以下结合上述任意实施例提供一个具体示例:
本示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可如图3所示,包括:
无线充电接收器;
两级充电泵,每一级充电泵的降压比为:2:1;
Buck电路;
PMU;
作为第一通信模组的BLE。
电池,分别与第二级充电泵及PMU充电。
PMU与无线充电接收器之间建立有连接,无线充电接收器将充电信号通过IDO-OUT引脚,可以输入到PMU的CHG-IN引脚。
与此同时,无线充电接收器通过RECT-OUT输出较大电压的充电信号;一条传输路径通过降压比为2:1的两级降压之后输入到电池;一条传输路径是上通过Buck电路一次降压之后,再利用第二级降压比为2:1的充电泵的减压之后向电池供电。此外,无线充电接收器通过RECT-OUT输出的电压通过第一级降压比为2:1的充电泵降压之后,在通过PMU的引脚CHG-IN输入到PMU,由PMU进一步处理之后,再从电池的引脚VBAT输入到电池中对电池充电。
在本示例中所述第一通信某组可为蓝牙通信模组;第一通信模组与无线充电接收器之间可以通过总线进行连接,该总线可包括集成电路(IIC)总线和串行外设接口(SPI)。
在图3中RECT-OUT引脚输出的电压为18V,通过降压比为2:1的充电泵加压之后,电压变成了9V。
在具体实现时,所述RECT-OUT引脚输出的电压不限于18V。
应用定制软件实现无线充电发射器和无线充电接收器101(该无线充电接收器101包括接收集成电路(IC)通过带外通信替代带内通信方案。此处的带外通信就是指无线充电使用的载波频率和通信使用的载波频率不同。
采用带外通信,可以支持N:1充电泵(charge pump)或级联代替原有的BUCK电路。
在本示例中,整流(Rectifier)电压调节应用带外通信,可以实现不用BUCK隔离,也能实现电压随负载快速响应;不用BUCK,应用高效的charge pump替代;即可实现高压低电流的高功率模式;没有带内通信的包损失,效率更高;不受BUCK工作电压限制,线圈电压根据系统功率和charge pump比例决定。
以下提供分别提供三种充电模式的相关信息:
第一充电模式,18~20W:电压RECT_OUT设置在18V,采用带外通信跟TX交换数据,快速调节功率能力,这样可以使能两级Charge Pump,达到高效的到电池103转换效率96%,高于之前的15W的93%,及同样功率下带内通信的88%效率;
第二充电模式,标准EPP:常规发射器使用带内通信,应用BUCK,加上#2chargepump实现PMU和Charge Pump的并联充电。
第三充电模式:BPP:使能低压差线性稳压器(Low Dropout Regulator,LDO),标准的5V充电。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无线充电接收器,用于接收以第一载波频率传输的无线充电信号转换为第一充电信号;
第一通信模组,与所述无线充电接收器有线连接,并与无线充电发射器无线连接,至少用于基于第二载波频率进行所述无线充电接收器和所述无线充电接收器之间的控制无线充电的通信,其中,所述第一载波频率和第二载波频率不同;
电池,与所述无线充电接收器有线连接,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充电信号进充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一类变压电路,与所述无线充电接收器的第一输出接口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一充电信号进行电压转换;
所述电池,与所述第一类变压电路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类变压电路变压后的充电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第一类变压电路包括:
一级或多级级联的充电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电池管理单元;用于在第一充电模式时,接收第N级充电泵输出的信号,并向所述电池供电;其中,所述电池管理单元的输入端至少连接在第N级充电泵和第M级充电泵的中间,所述电池管理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池连接;
其中,M和N均为正整数,M大于N。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所述第M级充电泵与所述电池管理单元并联;
或者,
所述第M级充电泵及级联在所述第M级充电泵以后的充电泵与所述电池管理单元级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无线充电接收器还包括:第二输出接口;
所述电池管理单元的输入端还与所述第二输出接口连接,用于在第二充电模式时,接收所述无线充电接收器通过所述第二输出接口输出的第二充电信号,并基于所述第三充电信号向所述电池供电。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二类变压电路,所述第二类变压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无线充电接收器的第三输出接口连接,用于在第三充电模式时,从所述第三输出接口获得第三充电信号并将对所述第三充电信号进行变压;
其中,所述第二类变压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类变压电路的至少一级充电泵连接;与所述第二类变压电路连接的至少一级充电泵将所述第二类变压电路输出的充电信号继续进行变压,并将变压后的充电信号提供给所述电池。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第一充电模式的充电功率大于第二充电模式的充电功率;
第三充电模式的充电功率大于第二充电模式的充电功率;
第一充电模式的充电功率大于第三充电模式的充电功率;
其中,所述无线充电接收器,与所述第一通信模组直连;或者,所述无线充电接收器,通过处理模组与所述第一通信模组连接;
和/或,
所述第一通信模组包括蓝牙通信模组;
和/或,
所述第一通信模组,至少用于基于第二载波频率进行所述无线充电接收器和所述无线充电接收器之间的控制无线充电的交互以下信息的至少其中之一:
无线充电协议的信息;
充电模式的协商信息;
采用第一充电模式进行无线充电的授权信息;
当前的实际充电状态信息;
期望充电状态信息;
充电调整指令。
9.一种充电方法,包括:
利用第一载波频率进行无线充电;
利用不同于所述第一载波频率的第二载波频率进行无线充电接收器和无线充电发射器之间的信息交互。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当前基于第一载波频率的无线充电的实际充电状态信息;
所述利用不同于所述第一载波频率的第二载波频率进行无线充电接收器和无线充电发射器之间的信息交互,包括:
基于实际充电状态信息,利用所述第二载波频率向无线充电发射器发送预定信息,其中,所述预定信息,用于供所述无线充电发射器调整无线充电的充电参数;
和/或,
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无线充电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充电模式的授权信息,其中,所述授权信息,用于触发所述无线充电发射器基于所述授权信息以第一充电模式对应的充电参数发射无线充电信号。
CN201910230779.9A 2019-03-26 2019-03-26 电子设备及充电方法 Active CN1099509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30779.9A CN109950959B (zh) 2019-03-26 2019-03-26 电子设备及充电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30779.9A CN109950959B (zh) 2019-03-26 2019-03-26 电子设备及充电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50959A true CN109950959A (zh) 2019-06-28
CN109950959B CN109950959B (zh) 2021-11-16

Family

ID=670116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30779.9A Active CN109950959B (zh) 2019-03-26 2019-03-26 电子设备及充电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950959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05552A (zh) * 2019-09-02 2019-11-2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和无线充电方法
CN110518707A (zh) * 2019-08-14 2019-11-2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发射端设备、接收端设备及无线充电方法
JP2022550050A (ja) * 2019-09-25 2022-11-30 オナー デバイス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高出力高速充電をサポートする電池モジュール、充電モジュールおよび電子デバイス
WO2023040549A1 (zh) * 2021-09-18 2023-03-2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的接收端设备以及无线充电方法
CN116317057A (zh) * 2023-05-12 2023-06-23 合肥联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255996A1 (en) * 2010-01-26 2015-09-10 C/O Sony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CN105641808A (zh) * 2015-12-31 2016-06-08 苏州景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可在充电同时进行程控的无线充电器及植入式神经刺激器
CN109121446A (zh) * 2016-03-29 2019-01-01 佳能株式会社 电力传送装置、电力接收装置、控制方法和程序
CN109168326A (zh) * 2016-04-27 2019-01-08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电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255996A1 (en) * 2010-01-26 2015-09-10 C/O Sony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CN105641808A (zh) * 2015-12-31 2016-06-08 苏州景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可在充电同时进行程控的无线充电器及植入式神经刺激器
CN109121446A (zh) * 2016-03-29 2019-01-01 佳能株式会社 电力传送装置、电力接收装置、控制方法和程序
CN109168326A (zh) * 2016-04-27 2019-01-08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电源装置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18707A (zh) * 2019-08-14 2019-11-2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发射端设备、接收端设备及无线充电方法
CN110518707B (zh) * 2019-08-14 2022-01-2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发射端设备、接收端设备及无线充电方法
CN110505552A (zh) * 2019-09-02 2019-11-2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和无线充电方法
JP2022550050A (ja) * 2019-09-25 2022-11-30 オナー デバイス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高出力高速充電をサポートする電池モジュール、充電モジュールおよび電子デバイス
JP7369283B2 (ja) 2019-09-25 2023-10-25 オナー デバイス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高出力高速充電をサポートする電池モジュール、充電モジュールおよび電子デバイス
WO2023040549A1 (zh) * 2021-09-18 2023-03-2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的接收端设备以及无线充电方法
CN116317057A (zh) * 2023-05-12 2023-06-23 合肥联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6317057B (zh) * 2023-05-12 2023-09-19 合肥联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50959B (zh) 2021-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50959A (zh) 电子设备及充电方法
KR101701712B1 (ko) 무선으로 전력을 전송하기 위한 방법들, 전송 장치들 및 전송 제어 시스템
CN105607511B (zh) 基于evse的能量自动化、管理和保护系统与方法
KR101857469B1 (ko) 복수의 충전기를 통한 전기차 충전 방법 및 장치
JP4429377B2 (ja) アダプタ
CN102882241B (zh) 移动设备的无线充电
US9735835B2 (en) Power transfer architecture with charging history
CN103457362B (zh) 无线充电的发送装置、无线充电系统及无线充电控制方法
CN201369587Y (zh) 帮助进行电气设备之间的电力和信息传送的装置
CN105453379B (zh) 感应式充电系统的功率管理
CN104348236B (zh) 无线充电装置和方法
CN104769812A (zh) 用于在磁谐振无线电力发送系统中的无线电力发送器的通信和电力控制的方法
CN108124498A (zh) 均衡电路、待充电设备和充电控制方法
US20160268845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Wireless Power
CN104094500A (zh) 无线电力发送器、无线电力接收器及其控制方法
KR102233848B1 (ko) 배터리 교환용 충전 스테이션 및 그 스테이션의 제조방법
US20160187963A1 (en) Power delivery information over data interface
CN107086672A (zh) 用于对设备充电的系统和方法
CN108885504A (zh) 包括无线电力传输装置的鼠标垫以及鼠标
CN108988511A (zh) 一种高效无线充电方法及无线充电装置
CN106300690A (zh) 一种无线充电方法、设备及终端
CN108521840A (zh) 无线电力传输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CN110536201A (zh) 一种无线充电蓝牙耳机
US20210316631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harging Electric Vehicles
CN116470659A (zh) 车载无线充电器及无线充电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