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50439A - 建立导体和电池模块的电触点之间连接的方法及电池模块 - Google Patents

建立导体和电池模块的电触点之间连接的方法及电池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50439A
CN109950439A CN201811558571.1A CN201811558571A CN109950439A CN 109950439 A CN109950439 A CN 109950439A CN 201811558571 A CN201811558571 A CN 201811558571A CN 109950439 A CN109950439 A CN 1099504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contact
conductor
shell
opening
battery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5857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50439B (zh
Inventor
A.莱姆克
B.格勒格
M.克林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olkswagen AG
Original Assignee
Volkswagen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olkswagen AG filed Critical Volkswagen AG
Publication of CN1099504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504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504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504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28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 H01R4/38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utilising a clamping member acted on by screw or nu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02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14Methods for interconnecting adjacent batteries or cells
    • H01M50/517Methods for interconnecting adjacent batteries or cells by fixing means, e.g. screws, rivets or bolt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建立在导体和电池模块的电触点之间的连接的方法,其中电池模块具有带有用于导体的引入开口的壳体且其中在壳体内在经由用于导体的引入开口待到达的区域中布置有电触点且其中电触点直接或间接与至少一个布置在壳体中的电池单格的电极相连接,其中方法包括如下方法步骤:a)定位覆盖电触点的绝缘元件或验证预定位的绝缘元件覆盖电触点,b)将导体通过引入开口引入到壳体中直到理论位置中,c)将绝缘元件从电触点移开,d)将导体和电触点通过操纵固定器件相连接。本发明此外还涉及一种电池模块。

Description

建立导体和电池模块的电触点之间连接的方法及电池模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建立在导体和电池模块的电触点之间的连接的方法以及一种电池模块。在此,电池模块例如是机动车的驱动能量储存器、也就是说是如下能量储存器,经由其(同样或仅)提供用于机动车的电驱动能量。
背景技术
从文件DE 10 2010 056 262 A1已知一种用于电池单格(Batteriezelle,有时也称为电池单元)的电气电极(elektrischen Pol)的覆盖设备。覆盖设备借助于形状配合或摩擦配合固定地安装在电极处。覆盖设备由不导电的材料构成且可无损坏地从电极取下。通过覆盖设备应阻止在于电池单格处工作的情形中产生短路,且电极与12.5mm或更大的直径的对象的触碰得到阻止。
从文件DE 196 06 448 A1中已知一种带有用于机动车的线缆端部件的固定装置的电池线缆夹具。为了固定和持久的连接,两个圆锥形地构造的接触面借助于可解开的压靠连接(Pressverbindung)压靠在一起且然后粘接。为了按需要解开压靠连接,设置有以雷管(Sprengkapsel)的形式的辅助驱动器,其施加反冲力。电池模块未详细地被示出,但是被描述。不参考触碰保护(Berührschutz)。
从文件DE 38 21 861 C1中已知一种带有电池壳体的电池,其中电池的电极被向外引导穿过电池壳体。电池为用于机动车的起动器电池(Starterbatterie)。在电池壳体内部固定地集成有电线缆插接连接(Kabelsteckverbindung)的插头或衬套。分散的联接线缆可借助于插接连接与电池相连接。
发明内容
本发明基于如下任务,提供一种用于建立在导体和电池模块的电触点之间的连接的方法以及一种电池模块供使用,它们实现了在较高工作安全的情形中的简单的处理,尤其在固定和解开导体期间在触碰保护方面。
该任务的解决方案根据本发明以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实现。本发明的另外的实际的实施方式和优点结合从属权利要求来描述。
一种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涉及在导体和电池模块的电触点之间的连接的建立。尤其,该方法涉及电池模块,其用作用于机动车的驱动能量储存器。为了形成驱动能量储存器,通常彼此连接大量电池模块。电池模块在此尤其具有直到120V的电压。通过多个这样的电池模块的连接在一起,可提供大于120V的电压、尤其至少200V、至少300V或至少400V的电压。连接在一起的电池模块的电压经常完全处于200V至400V的范围中或同样在400V至800V的范围中。对于在各个电池模块处的工作,尤其当所述电池模块应与其他的电池模块连接在一起时,由于较高的电压且由于如下事实,即电池模块不是“可断开”的电压源,在工作安全和触碰保护方面遵循特别的预防措施。
适用于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执行的电池模块具有带有用于导体的引入开口的壳体,且在壳体内在经由用于导体的引入开口待到达的区域中布置有电触点。该电触点直接或间接与至少一个布置在壳体中的电池单格的电极相连接。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如下方法步骤:
a) 定位覆盖电触点的绝缘元件或验证预定位的绝缘元件覆盖电触点,
b) 将导体穿过引入开口引入到壳体中直到理论位置中,
c) 将绝缘元件从电触点移开,
d) 通过操纵固定器件连接导体和电触点。
在正确执行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情形中,足够的工作安全在工作在电池模块处的情形中尤其如下得到保证:借助于覆盖电触点的绝缘元件,电触点与导体或另一(尤其导电的)的对象的不希望的和/或不符合操作规程的、不期望的触碰可靠地得到阻止。当导体根据步骤b)已到达其理论位置时,那么绝缘元件才应根据步骤c)对此移开。如稍后还详细地阐释的那样,引入开口在移开绝缘元件的情形中优选地通过导体本身或其绝缘套尽最大可能地或完全地封闭且由此不再可接近。尤其,引入开口如此程度地封闭,以至于不可能的是,以手指进入到达到引入开口中。
在导体和电触点之间的导电连接的建立因此在移开绝缘元件后才以特别可靠的方式和形式实现,因为在该时间点引入开口已经不可接近。当导体的另一端部应与另一构件相连接或已经相连接时,则这尤其是重要的。当导体的两个端部在理论位置中时,才通过移开绝缘元件实现电连接的建立。绝缘元件的定位和移开是确保简单的且同时较高的工作安全的措施,以便可靠地避免导体与电触点的提前的不符合操作规程的电连接。借助于定位在电触点上的绝缘元件同样阻止,可能的不符合操作规程地引入到引入开口中的对象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的手指(例如在汽车制造商的生产线处的装配力)提前触碰电触点,这不被期望且相应的人员的安全可遭受危险。利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可由于提高的安全尽最大可能取消昂贵的工作安全措施,尤其取消抗电压的工作服装、起绝缘作用的工具和/或专门设计的工作室。
在导体和电触点之间的连接优选地借助于螺旋连接实现。在该情况中,固定器件可尤其单件式地构造为螺纹紧固件。在该情况中优选的是,螺纹紧固件头与螺纹紧固件轴、尤其与轴端部电绝缘。这可例如通过在轴端部的区域中施覆起绝缘作用的覆层实现或但是通过完全构造由不导电的材料构成的、如例如由塑料构成的螺纹紧固件实现。
备选地,多件式的布置可用作固定器件,其由多个功能上彼此耦联的元件构成。在下面还更详细地探讨对此的细节。
不取决于具体的设计方案,螺旋连接(尤其相对于纯粹的夹持或插接连接)实现了在导体和电触点之间的可靠的且持久地可靠的连接。尤其,导体从壳体中的自发解开(Sich-Lösen)或不希望的拉出的危险在螺旋连接的情况中明显地减低,因为在螺旋夹持连接的情况中夹持力可明显地高于在插接连接的情形中或因为在螺旋形状配合连接的情况中导体(例如由于螺纹紧固件的穿过导体的布置)形状配合地相对于电触点固定。
同样参考如下,通过借助于旋紧生成的连接以较高的夹持力在许多情况中相比在插接或不同设计的夹持连接的情况中可建立在电触点和导体之间的可更好地导电的连接,在其中通常出现较低的夹持力。
用于导体的引入开口优选地如此构造,使得引入开口的开口宽度为小于12.5mm。在此引入开口横向于引入开口的延伸方向(也就是说横向于引入方向)的最大延伸称为开口宽度。在圆形的引入开口的情形中,开口宽度例如通过直径限定,在四角形的引入开口的情形中通过最长的对角线限定。尤其,引入开口如此构造,使得人员不能够意外地以手指进入到达到引入开口中且在那里触碰电触点。引入开口优选地如此构造,使得手指、尤其经常用于工作安全的“检验手指(Prüffinger)”不可引入到壳体的引入开口中。通过引入开口的如上文描述的设计方案进一步提高工作安全。
在导体和电触点之间的已经建立的连接的解开或分开优选地类似于方法步骤a)至d)以相反的顺序进行,通过执行相应的“对应活动(Gegentätigkeit)”。也就是说,首先固定器件在第一方法步骤中被操纵,以便解开导体和电触点的连接。紧接着,在第二方法步骤中绝缘元件如此定位,使得其至少在重要的区域中覆盖电触点。在第三方法步骤中,导体通过引入开口从壳体中引出。优选地,绝缘元件然后(理想地直到建立与导体的新的连接)保留在电触点上。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安全可进一步提高,当导体具有绝缘套且导体如此远地引入到壳体中以便到达理论位置,以至于至少在引入开口外侧存在绝缘套时。因此意味着,绝缘套通过以下方式用作封闭元件,即绝缘套的外部尺寸和外部几何结构至少在部分区段中基本上与引入开口的外部尺寸一致,从而,当导体位于理论位置中时,绝缘套封闭引入开口。
优选地,导体的绝缘套在理论位置中完全地封闭引入开口,从而可靠地避免到壳体中的抓握或此时布置在壳体内的导体或暴露的未由绝缘套包封的导体端部和电触点的触碰。足够的是,绝缘套在外侧封闭引入开口。优选地,绝缘套在引入开口的区域中轻微地由渐缩的轮廓挤压在一起,从而出现一定的密封效果。
在一种特别简单的实施方式中,引入开口可通过绝缘套仅如此封闭,以至于开口以直到12.5mm的开口宽度保留。
导体尤其在至少一个导体端部处具有径向地相对于导体纵向方向延伸的卡锁鼻部。导体那么可如此远地引入到壳体中,直到卡锁鼻部在移开绝缘元件后从后面抓握电触点,以便可如此促使尤其重力引起的和/或形状引起的形状配合的预固定。卡锁鼻部在该情况中在其借助于固定器件的固定前提供相对于导体的拉出或滑出的预止动功能(Vor-Sicherungsfunktion)供使用。相应的卡锁鼻部也可如此构造,以至于其将导体力配合地且/或形状配合地相对于电触点固定在理论位置中。
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一种实际的实施方式中,绝缘元件在步骤a)中经由单独的绝缘元件开口引入到壳体中且/或绝缘元件在步骤c)中经由单独的绝缘元件开口从壳体中引出。单独当前意味着,绝缘元件开口除了引入开口以外构造为在壳体中的单独的开口。就此而言,绝缘元件开口是与引入开口间隔开的开口。经由相应的绝缘元件开口,绝缘元件可以以简单的方式在引入导体直到理论位置后从电触点移开且部分地或完全地从壳体中引出。在导体和电触点之间的连接的解开的情形中,绝缘元件也可经由单独的绝缘元件开口有针对性地如此(又)引入到壳体中,以至于其在引入期间可靠地运动到遮盖电触点的位置中。换而言之表述成,经由单独的绝缘元件引入可被“引导”,尤其当绝缘元件是扁平的元件且绝缘元件开口匹配于绝缘元件的横截面形状和横截面大小时。
本发明也涉及一种带有壳体的电池模块。尤其,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模块,其可用于或用于结合如上文描述的方法。指出如下,全部的随着方法公开的特征同样结合电池模块应适用为公开。同样,所有在下面结合电池模块描述的优点和性质应同样结合根据本发明的方法适用为公开。
根据本发明的电池模块的壳体具有用于导体的引入开口,且在壳体内布置有电触点,其直接或间接与至少一个布置在壳体中的电池单格的电极相连接。用于引入导体的引入开口具有小于12.5mm的开口宽度。在此,引入开口的最大横向延伸视作为引入开口的开口宽度。此外设置有固定器件,其实现如下,将导体相对于电触点经由固定区段固定。在此,设置有与固定区段不同的操纵区段,其相对于固定区段电绝缘。尤其,这样的区段视作为操纵区段,其可从壳体的外侧出来接近且经由其固定器件被操纵,例如,螺纹紧固件头,其为了操纵固定器件必须借助于螺丝刀(Schraubendreher)转动。固定区段构造且设置用于将导体或导体端部相对于电触点固定。
根据本发明的电池模块因此已经具有多个结构上的细节,借助于其工作安全在触碰保护方面被改善。一方面,通过带有小于12.5mm的开口宽度的引入开口的设计降低了如下风险,即,人员以手指接合到引入开口中且如此触碰电触点。此外,通过较小的开口宽度减低了带有电触点的对象、如例如螺丝起子(Schraubenzieher)的不期望的引入的风险。
通过处于与电触点的连接中的操纵元件的固定区段与相对于固定区段绝缘的操纵区段的功能分离,此外技术上保证了,从人员或由人员使用的工具直到电触点经由固定元件的“路径”的直接起传导作用的连接不发生。操纵区段就此而言仅不导电地(经由固定区段)与导体或电触点相连接。通过上文阐释的、简单的结构上的措施,工作安全在触碰保护方面相对于已知的电池模块明显改善,尤其如此,使得在工作保护方面可取消成本集中的和/或时间集中的安全措施。
在根据本发明的电池模块的一种实际的实施方式中,固定器件单件式地构造。尤其,螺纹紧固件可用作固定器件,尤其如下螺纹紧固件,其完全地或至少部分地由不导电的或电绝缘材料构造。这具有如下优点,在借助于螺纹紧固件建立在导体和电触点之间的连接的情形中不可产生从由人员使用的工具或人员本身至电触点或导体的导电的连接。
对此备选地,固定器件也可多件式地构造为组件。这样的组件尤其包括螺纹紧固件和借助于螺纹紧固件间接或直接操纵的夹持元件。在此,优选地在螺纹紧固件处设置有操纵区段,且在夹持元件处设置有固定区段,利用其导体相对于电触点固定、尤其夹紧。
夹持元件优选地或者本身完全地由不导电或电绝缘材料制造,且/或夹持元件至少部分地具有电绝缘材料,例如通过其(至少在部分区段中)以电绝缘材料覆层或部分地由该材料形成。
尤其,形状稳定的板适用作夹持元件,其通过螺纹紧固件的转动在电触点的方向上运动且如此将导体或导体端部压靠到电触点处。
为了促使导体在壳体中的附加的固定,其尤其在导体和电触点之间的连接的建立和/或解开的情形中是有用的,在固定区段处可构造有用于导体相对于电触点的形状配合的固定的突出部。尤其,这样的突出部对此如此构造,以至于其在建立的连接的情形中接合到构造在导体中的开口中且如此形状配合地抵抗导体的拉出。
如上文已经阐释的,固定器件在一种实际的实施方式中本身由电绝缘材料构造且/或至少部分地设有电绝缘材料。尤其,固定区段由电绝缘材料构造,或固定区段设有这样的材料,从而固定区段就此而言作为在操纵区段和导体或电触点之间的绝缘元件作用或使用。作为对于电绝缘材料的示例尤其参考塑料,其不含有导电的附加材料、如例如碳纤维。
作为用于提高工作安全的另外的措施,在壳体中在另一实际的实施方式中如此布置或可布置有绝缘元件,使得其覆盖电触点。如此,不取决于引入开口的开口宽度的大小可阻止在覆盖的触点的情形中在以工具或人员的手指的无意的侵入的情形中可产生电触点的不期望的直接的触碰。当电触点用于两个电池模块的连接时,则电触点以绝缘元件的覆盖尤其是有利的。因为当电导体以其第一导体端部引入到第一电池模块中时,借助于绝缘元件可靠地阻止至电触点的导电的连接。电导体的第二导体端部的触碰在该时间点还是没有危险的,因为在导体处不存在电势。当同样第二导体端部通过第二电池模块的引入开口可被引入且由此两个导体端部布置在相应的壳体内时,在两个电池模块中才移开绝缘元件。如此可靠地避免尤其通过人员引起的无意的短路以及不期望的电流。
绝缘元件在一种实际的实施方式中构造为形状稳定的板。这样的绝缘元件可简单地制造且通过形状稳定性容易地从壳体中引出且引入到其中。这样的形状稳定的绝缘元件特别适用于经由匹配于板的横截面大小的、缝口式的开口从壳体中的引入和引出,因为如此经由缝口式的开口可进行板到在导体和电触点之间的中间空间中的精确的引导,尤其当开口具有足够的深度时。
在另一实际的实施方式中,绝缘元件是非形状稳定的、柔性的且尤其弯曲弹性的元件。在该情况中,绝缘元件也可柔性地随着需要弯曲的方向变化被引导穿过壳体。
当绝缘元件与至少一个封闭元件相连接时,可得出功能上的优点。这样的连接可例如通过绝缘元件与封闭元件的单件式的构造实现或通过两个元件的单独的制造和这些元件的间接或直接的连接。当绝缘元件在符合规定的使用的情形中不应完全地从壳体中移开,而是始终至少部分地保留在壳体处或中时,那么与封闭元件的组合尤其是有利的。封闭元件那么可用于封闭固定器件开口,经由其固定器件被引入到壳体中且/或经由其固定器件被操作。备选地,封闭元件或另一封闭元件可设置用于封闭绝缘元件开口。
在一种实际的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封闭元件以封闭盖的形式构造,其构造成对应于待封闭的开口且借助于其该开口或者可完全地封闭或者可至少被使得不可接近。
当至少一个封闭元件与绝缘元件单件式地构造时,得出一种特别简单的且成本适宜的制造。当封闭元件用于完全地封闭开口时,可靠地避免污染物到壳体中的侵入以及同样非常薄的工具的不期望的引入。
为了可以以简单的方式将绝缘元件引入到壳体中或从壳体中引出,尤其在固定器件处和/或在电触点处和/或在壳体中在区域中(在其上绝缘元件为了覆盖电触点在电触点的方向上被引导)构造有斜边(Fase)、半径和/或其余的引入轮廓。相应的斜边、半径和/或其他的引入轮廓在此优选地本身如此构造在电触点处和/或在固定区段处(且尤其在夹持元件处)且/或在绝缘元件处,使得其根据引入斜面(Einführschräge)的类型简化绝缘元件为了覆盖电触点到狭窄的间隙中的定位或引入。这样的斜边、半径和/或其他的引入轮廓的构造可不仅结合形状稳定的而且结合刚性地构造的绝缘元件是有利的。
为了引入和引出柔性构造的绝缘元件有利的是,半径或其他的偏转轮廓构造在壳体本身中,更确切地说尤其在如下区域中,在其中绝缘元件在充分利用其弯曲弹性的情况下尤其为了覆盖电触点应在电触点的方向上偏转。合适地构造的半径或其他的偏转轮廓优选地如此设计,以至于绝缘元件对此偏离且偏转,尤其在电触点的方向上。
在电池模块的另一实际的实施方式中,壳体具有用于引入绝缘元件的单独的绝缘元件开口。因此,绝缘元件也可在引入导体后(且尤其在封闭穿过绝缘套的引入开口后)引入或引出到壳体中。绝缘元件开口尤其在壳体的另一侧上构造为引入开口。在该情况中,不同的工具可从壳体的多个侧出来被使用,尤其可降低对于错误操作的风险,尤其当两个开口具有类似的形状和大小时,且如此可避免带有较高的可能性的开口的混淆。
引入开口和绝缘开口在另一实际的实施方式中构造在壳体的相同的侧上,从而所有方法步骤可从一侧出来被执行。当开口由于其尺寸不可混淆且/或(例如出于结构空间技术上的原因)仅壳体的一侧可良好地接近时,则这尤其是有利的。
当附加地还设置有用于带入固定器件的单独的固定器件开口时,其可或者与绝缘元件开口一起构造在壳体的不相应于引入开口的侧的一侧上。所有三个开口但是同样可所有在不同的侧上或所有在相同的侧上构造。
根据壳体的形状且取决于相应的结构空间情况,与之相应地,电池模块可匹配于相应的要求。
附图说明
随后结合图纸描述本发明的另外的实际的实施方式。其中:
图1以截面图以示意图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根据本发明的电池模块,
图2示出了在子步骤A-F中的例如来自图1的电池模块的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方法步骤的示意图,
图3根据来自图1的箭头III以透视图示出了带有壳体的电池模块的另一实施方式,
图4根据在图1中的线IV-IV以透视性截面图示出了来自图3的壳体的实施方式,
图5类似于来自图1的箭头III以透视图示出了带有壳体的电池模块的另一实施方式,
图6类似于在图1中的线IV-IV以示意性截面图示出了来自图5的壳体的实施方式,
图7类似于来自图1的箭头III以透视图示出了电池模块的另一实施方式。
参考符号列表
10 电池模块
12 导体
14 壳体
16 引入开口
18 电触点
20 绝缘元件
22 固定器件
24 固定区段
26 夹持元件
28 绝缘套
30 导体端部
32 卡锁鼻部
34 绝缘元件开口
36 固定器件开口
38 封闭元件
40 封闭元件
42 元件
44 螺纹紧固件
46 操纵区段。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呈现了电池模块10和导体12。电池模块10包括仅局部地呈现的壳体14,其具有引入开口16。当前是在横截面上矩形的引入开口16的对角线的引入开口16的开口宽度w(参看图3)小于12.5mm。人员因此不可以以其手指接合到引入开口16中。相同的适用于所谓的“检验手指”,其用于已知的安全测试。在壳体14内布置有电触点18,其直接或间接与布置在壳体14中的电池单格的电极(未呈现)相连接。电触点18在图1的视图中以由不导电的材料构成的板式地构造的绝缘元件20覆盖。
在图1中同样呈现了可操纵的、多件式地构造的固定器件22的一部分。示出的部分是以夹持元件26的形式的固定区段24。夹持元件26在此构造为形状稳定的板。结合图3至图7还详细地探讨固定器件22。
在图1中仅示出了导体12的右侧端部。导体12具有绝缘套28,其在其长度的大部分上包围导体12。在导体12的在图2中呈现的右侧端部的区域中未设置有绝缘套28,从而在此暴露的导体端部30为了接触电触点18从绝缘套28中伸出。在导体端部30的自由端部处构造有径向地相对导体12的延伸方向延伸的卡锁鼻部32。
首先,在结合图3至图7探讨电池模块10的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前,结合图2阐释了一种用于在导体12和电池模块10的电触点18之间建立连接的方法。
在图2A中呈现了初始情况,其相应于来自图1的视图且在其中导体12还布置在壳体14外部,也就是说还不具有至电触点18的连接。绝缘元件20在上侧定位在电触点18上且在面向导体12的侧上将该电触点完全地覆盖。
在图2B中,导体12通过引入开口16引入到壳体14中直到理论位置中。在该理论位置中,导体12的绝缘套28完全地从外部封闭引入开口16。当保证左侧的第二导体端部(未呈现)同样已占据设置的理论位置时,在下一步骤中(参看图2C)绝缘元件20从电触点18移开。这在此经由进入到页平面(Blattebene)中或从其中出来的侧向上的开口实现。为此,在下面结合图4和图6还更详细地参考。
在移开绝缘元件20之后,固定器件22经由未呈现的操纵区段(例如螺纹紧固件)如此操纵,使得用作固定区段24的夹持元件26在电触点18的方向上使导体端部30运动且导体端部30如在图2D中示出的那样挤压抵靠电触点18且如此夹紧。导体12和电触点18此时相连接。在图2D中示出的状态中此外卡锁鼻部32如此相对于电触点18布置,使得卡锁鼻部32从后部抓握电触点18的右侧端部且如此抵抗导体12从引入开口16中的拉出。
图2E和2F示出了,可如何又解开连接,其中对此首先将夹持元件26从导体12解开,由此导体端部30向上从电触点18解开。在下一步骤中,绝缘元件20又安置在电触点18上,从而其布置在电触点18和导体端部30之间。之前若有可能还部分地存在的在导体端部30和电触点18之间的电连接然后可靠地分离,且导体12可与之相应地无电势地从引入开口16中引出。
在下面描述了电池模块的另外的实施方式。对于上文已经描述的相同的或至少功能相同的元件,在下面应用与在图1和2中相同的参考符号。
在图3和图4中呈现了根据本发明的电池模块10的另一实施方式。图3类似于来自图1的箭头III以透视图示出了壳体14的外侧。在图4中以垂直于在图1中的电池模块10的截面平面穿过绝缘元件20的截面示出壳体14。
在图3中可良好识别出用于引入导体12的引入开口16。如上文已经提及的,引入开口16具有小于12.5mm的开口宽度w,在此其为约10mm。此外,与引入开口16分隔的绝缘元件开口34和单独的固定器件开口36构造在壳体14中,其中固定器件开口36和绝缘元件开口34二者相比引入开口16构造在壳体14的另一侧上(即在上侧上),该引入开口16构造在侧壁的区域中。
在图3和4中示出的实施方式中,绝缘元件20柔性地且弯曲弹性地构造。其可向上经由绝缘元件开口34从壳体14引出且同样从上面引入到壳体14中。
为了完整性指出如下,在图3中绝缘元件20未完全地遮盖电触点18。因此在绝缘元件20的下方端部的左侧同样可识别出电触点18。通过绝缘元件20的另外的引入,然而可能的是,绝缘元件20如此远地引入到壳体14中,以至于电触点18在上侧完全地由绝缘元件20覆盖。
绝缘元件20在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具有两个封闭元件38,40,借助于其固定器件开口36和绝缘元件开口34在绝缘元件20的完全拉出的状态中可封闭。在引入导体12直至到理论位置中后且借助于封闭元件38,40,引入开口16、固定器件开口36和绝缘元件开口34如此完全地封闭且相对于污染和工具的不符合操作规程的引入被保护。
为了简化绝缘元件20的引入和绝缘元件20在电触点18上的定位,在壳体14中在如下区域中布置有带有半径的单独地制造的元件42,在该区域上绝缘元件20为了覆盖电触点18在电触点18的方向上被引导。
在图4中同样示意性地呈现了固定器件22。固定器件22当前多件式地构造为组件且包括带有经由固定器件开口36可接近的操纵区段46的螺纹紧固件44。螺纹紧固件44当前通过固定器件开口36引入到壳体14中。通过操纵螺纹紧固件44、也就是说通过旋入螺纹紧固件44促使用作固定区段24的夹持元件26在导体端部30和电触点18的方向上运动(参看图2D)。固定区段24或夹持元件26当前由不导电的材料如此构造,使得螺纹紧固件44或操纵区段46仅间接与电触点18或导体端部30发生相互作用且由此相对于固定区段24电绝缘。操纵区段46的触碰可因此以标准工具进行,其不必满足对于触碰保护的特别的要求。备选地,夹持元件26可在相对导体端部30指向的面上设有电绝缘材料。
在图5和图6中呈现了电池模块10的另一实施方式。在图5中同样从类似于来自图1的箭头III的视角从外部呈现了壳体14。在图4中示出了垂直于在图1中的截面图的截面。在下面基本上探讨与之前描述的实施方式的区别。
同样,在图5和6中示出的实施方式具有单独的固定器件开口36和单独的绝缘元件开口34。当前,引入开口16、固定器件开口36和绝缘元件开口34分别构造在壳体14的三个不同的侧上。在该情况中,在各个开口16,34,36之间的间距特别大,从而存在用于作用的工具的许多空间。
固定器件22的操纵类似于结合图4阐释的过程实现。绝缘元件20在该实施方式中构造为刚性的、弯曲刚性的板且经由绝缘元件开口34纯粹水平地或侧向上从壳体14引出。绝缘元件开口34在该情况中具有开口宽度i,其小于12.5mm。在根据图5和6的实施方式中,绝缘元件20与之相应地不保留在壳体14中且同样保持成不与其相连接。
在图7中呈现了电池模块10的另一实施方式,其中在该实施方式中引入开口16、固定器件开口36和绝缘元件开口34所有构造在壳体14的相同的侧上。在该情况中,电池模块10的壳体14必须为仅从一侧可接近的,经由其可执行所有方法步骤。为了将导体端部30与固定区段24固定,在该情况中实现螺旋运动例如通过两个楔形地构造的元件(未呈现)的偏转。绝缘元件20在该实施方式中朝向侧从壳体14拉出或引入到其中。
本发明的在本描述中、在图纸中以及在权利要求中公开的特征可不仅单个地而且以任意的组合对于本发明的以其不同的实施方式的实现而言是重要的。本发明可在权利要求的范畴中且在考虑主管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的情况下变化。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建立在导体(12)和电池模块(10)的电触点(18)之间的连接的方法,其中所述电池模块(10)具有带有用于所述导体(12)的引入开口(16)的壳体(14)且其中在所述壳体(14)内在经由用于所述导体(12)的引入开口(16)待到达的区域中布置有所述电触点(18)且其中所述电触点(18)直接或间接与至少一个布置在所述壳体(14)中的电池单格的电极相连接,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方法步骤:
a) 定位覆盖所述电触点(18)的绝缘元件(20)或验证预定位的绝缘元件(20)覆盖所述电触点(18),
b) 将所述导体(12)穿过所述引入开口(16)引入到所述壳体(14)中直到理论位置中,
c) 将所述绝缘元件(20)从所述电触点(18)移开,
d) 将所述导体(12)与所述电触点(18)通过操纵固定器件(22)相连接。
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12)具有绝缘套(28)且所述导体(12)如此远地引入到所述壳体(14)中,以便到达所述理论位置,以至于至少在所述引入开口(16)外侧存在所述绝缘套(28)。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元件(20)在步骤a)中经由单独的绝缘元件开口(34)引入到所述壳体(14)中且/或在步骤c)中经由单独的绝缘元件开口(34)从所述壳体(14)中引出。
4.一种带有壳体(14)的电池模块,其具有用于导体(12)的引入开口(16),其中在所述壳体(14)内布置有电触点(18)且其中所述电触点(18)直接或间接与至少一个布置在所述壳体(14)中的电池单格的电极相连接,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入开口(16)具有小于12.5mm的开口宽度(w)且设置有固定器件(22),该固定器件实现如下,将所述导体(12)相对于所述电触点(18)经由固定区段(24)固定,其中设置有与所述固定区段(24)不同的操纵区段(46),该操纵区段相对于所述固定区段(24)电绝缘。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器件(22)单件式地或多件式地构造为组件。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器件(22)由电绝缘材料构造且/或至少部分地设有电绝缘材料。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14)中布置有绝缘元件(20)。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元件(20)与至少一个封闭元件(38,40)相连接。
9.根据前述两项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器件(22)处且/或在所述电触点(18)处且/或在所述壳体(14)中在其上所述绝缘元件(20)为了覆盖所述电触点(18)在所述电触点(18)的方向上被引导的区域中构造有斜边、半径和/或其他的引入轮廓。
10.根据前述两项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4)具有用于引入所述绝缘元件(20)的单独的绝缘元件开口(34)。
CN201811558571.1A 2017-12-19 2018-12-19 建立导体和电池模块的电触点之间连接的方法及电池模块 Active CN10995043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7223225.0A DE102017223225A1 (de) 2017-12-19 2017-12-19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Verbindung zwischen einem Leiter und einem elektrischen Kontakt eines Batteriemoduls sowie Batteriemodul
DE102017223225.0 2017-12-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50439A true CN109950439A (zh) 2019-06-28
CN109950439B CN109950439B (zh) 2022-06-07

Family

ID=666745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58571.1A Active CN109950439B (zh) 2017-12-19 2018-12-19 建立导体和电池模块的电触点之间连接的方法及电池模块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9950439B (zh)
DE (1) DE10201722322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22130596A1 (de) 2022-11-18 2024-05-23 Man Truck & Bus Se Vorrichtung zum elektrischen Verbinden von mehreren elektrischen Leitern
DE102022130592A1 (de) 2022-11-18 2024-05-23 Man Truck & Bus Se Vorrichtung zum elektrischen Verbinden von mehreren elektrischen Leitern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71395A1 (en) * 2001-05-17 2002-11-21 Vb Autobatterie Gmbh Electrical rechargeable battery
CN101958427A (zh) * 2009-07-16 2011-01-26 三星Sdi株式会社 可充电电池
DE102011122311A1 (de) * 2011-12-23 2012-06-28 Daimler Ag Batterieeinrichtung für einen Kraftwagen und Verfahren zur Montage einer Batterieeinrichtung an einem Kraftwagen
CN103606637A (zh) * 2013-11-30 2014-02-26 东莞市金源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车用锂电池
JP2014197514A (ja) * 2013-03-29 2014-10-16 株式会社Gsユアサ 蓄電装置
US20150214531A1 (en) * 2014-01-27 2015-07-30 Uer Technology (Shenzhen) Limited Battery device and battery pack
US20170110705A1 (en) * 2014-07-18 2017-04-20 Yazaki Corporation Bus bar modul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bus bar module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52447C (de) * 1925-10-27 1927-11-11 Robert Bosch Akt Ges Ein- oder mehrzelliges Batteriegefaess mit einem Deckel
GB1340915A (en) * 1971-03-17 1973-12-19 Oldham International Ltd Electric storage batteries
DE3821861C1 (zh) 1988-06-29 1989-09-21 Accumulatorenwerke Hoppecke Carl Zoellner & Sohn Gmbh & Co Kg, 5790 Brilon, De
DE19606448A1 (de) 1996-02-21 1997-08-28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 Batterie-Kabelklemme für Fahrzeuge
JP2001345092A (ja) * 2000-05-31 2001-12-14 Yazaki Corp バッテリ用ターミナルの接続構造
DE102010056262B4 (de) 2010-12-24 2017-10-26 Audi Ag Abdeckeinrichtung für einen elektrischen Pol einer Batteriezelle, Batteriezelle und Verfahren zum Abdecken eines Pols einer Batteriezelle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71395A1 (en) * 2001-05-17 2002-11-21 Vb Autobatterie Gmbh Electrical rechargeable battery
CN101958427A (zh) * 2009-07-16 2011-01-26 三星Sdi株式会社 可充电电池
DE102011122311A1 (de) * 2011-12-23 2012-06-28 Daimler Ag Batterieeinrichtung für einen Kraftwagen und Verfahren zur Montage einer Batterieeinrichtung an einem Kraftwagen
JP2014197514A (ja) * 2013-03-29 2014-10-16 株式会社Gsユアサ 蓄電装置
CN103606637A (zh) * 2013-11-30 2014-02-26 东莞市金源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车用锂电池
US20150214531A1 (en) * 2014-01-27 2015-07-30 Uer Technology (Shenzhen) Limited Battery device and battery pack
US20170110705A1 (en) * 2014-07-18 2017-04-20 Yazaki Corporation Bus bar modul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bus bar modul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7223225A1 (de) 2019-06-19
CN109950439B (zh) 2022-06-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48027B (zh) 快速连接电力连接器隔离系统
EP0221304B1 (de) Kommutatormotor in geschlossener Bauart
JP5973881B2 (ja) コネクタの接続構造
KR101104002B1 (ko) 고전압배터리의 고전압 안전장치
CN109950439A (zh) 建立导体和电池模块的电触点之间连接的方法及电池模块
US10476180B2 (en) Connector for the connection of two electrical conductors
JP5673491B2 (ja) 電池配線モジュール
JP6024989B2 (ja) コネクタ
EP3032654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and connection arrangement
CN108293308B (zh) 外壳的闭合结构
JP6575821B2 (ja) 機器用コネクタ装置
DE102010041918A1 (de) Statoranordnung umfassend einen Klemmenblock für eine elektrische Maschine
EP2976930B1 (de) Steuergerät für ein kraftfahrzeug mit einer berührschutzabdeckung
EP2612400B1 (en) Busbar module and power supply unit including same busbar module
EP3107137A1 (en) Wiring module and electrical storage module
JP6521066B2 (ja) コネクタ
AT523766B1 (de) Berührschutz für ein Prüfkabel
EP3244492B1 (en) Connection set
WO2021079934A1 (ja) 蓄電装置
WO2017064773A1 (ja) 接続構造及び接続部保護部材
JP6068884B2 (ja) 電池パックの端子部保護カバー
DE102008034865A1 (de) Batteriezelle und Batterie mit mehreren Batteriezellen
EP3046186B1 (en) Assembly for connecting two electrical conductors
CN205452695U (zh) 一种自锁端子及电器插件
CN109980141A (zh) 电池组壳体以及带有这样的电池组壳体的机动车和充电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