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45392B - 运行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运行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45392B
CN109945392B CN201910254590.3A CN201910254590A CN109945392B CN 109945392 B CN109945392 B CN 109945392B CN 201910254590 A CN201910254590 A CN 201910254590A CN 109945392 B CN109945392 B CN 10994539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umidification
humidity
air
target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5459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45392A (zh
Inventor
蔡国健
杜顺开
李丰
安明波
徐浩
刘旭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5459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45392B/zh
Publication of CN1099453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453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453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453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运行控制方法、运行控制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运行控制方法包括:响应于加湿控制指令,触发采集室外空气指数;若检测到所述室外空气指数满足预设加湿条件,则控制启动新风模式,以引入新风加湿。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实现室内加湿功能的同时,实现将新鲜空气引入室内,从而有利于提升用户的舒适度,并且采用新风加湿不需要开启专门用于加湿的加湿模块,从而在新风加湿满足加湿需求时,减少其他加湿模块的消耗。

Description

运行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运行控制方法、一种运行控制装置、一种空调器和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用户要求的标准不断提高,空调器上集成的功能也越来越多样化,比如通过增加新风功能,将室外空气引入室内,以提升用户体感的舒适性,另外还通过增加加湿功能,在具有加湿需求时,执行加湿操作,由于加湿功能与新风功能目前还处于相对独立控制状态,在室外空气的湿度比较高时,仍控制空调器上的加湿装置执行加湿操作,一方面,会导致空调器的能耗增加,另一方面,也会降低加湿装置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行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运行控制方法,适用于空调器,所述运行控制方法包括:响应于加湿控制指令,触发采集室外空气指数;若检测到所述室外空气指数满足预设加湿条件,则控制启动新风模式,以引入新风加湿。
在本方案中,新风模式用于室外空气通过净化引入室内,以使用户能够呼吸新鲜空气,根据加湿控制指令,触发对室外空气指数的检测,满足预设加湿条件,则控制启动新风模式运行,在需要对室内空气加湿时,先检测室外空气是否满足预设加湿条件,例如室外空气的湿度大于室内空气的湿度,此时启动新风模式,将室外的高湿度的空气引入室内增加室内空气的湿度,以使新风加湿具有高优先级,利用新风模式实现对室内空气的加湿,一方面,在实现室内加湿功能的同时,实现将新鲜空气引入室内,从而有利于提升用户的舒适度,另一方面,采用新风加湿不需要开启专门用于加湿的加湿模块,从而在新风加湿满足加湿需求时,减少其他加湿模块的消耗,再一方面,在通过新风加湿满足加湿需求时,不开启其它加湿模块,也有利于降低空调器的整体能耗。
其中,室外空气指数可以由室外空气的湿度、温度、空气中污染物的含量等等组成,本方案并不限定具体的空气指数以及具体的预设加湿条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地的需求设定室外空气指数满足预设加湿条件。
另外,加湿控制指令可以为由接收到用户指令的遥控设备发送获取,也可以为对室内空气湿度的自检测方式自动生成,比如在检测到室内空气湿度下降至某一阈值时,自动生成加湿控制指令。
其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预设加湿条件可以为用户根据自己的喜好设定的阈值,也可以为空调器生产商在出厂前根据适宜人体健康的标准设定的阈值。
上述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若检测到所述室外空气指数满足预设加湿条件,则控制启动新风模式,以引入新风加湿,具体包括:若检测到所述室外空气湿度与所述室内空气湿度之间的差值大于预设湿度差阈值,则控制启动所述新风模式,其中,所述预设湿度差阈值大于或等于0。
在本方案中,作为一种最简单且可靠的实现方式,通过检测室外空气湿度与室内空气湿度之间的相对关系,确定是否开启新风模式,其中,采用预设湿度差阈值表征新风模式下的加湿能力,若第一预设湿度差阈值等于0,则表明只要室外空气湿度大于室内空气湿度,就可以开启新风加湿,若第一预设湿度差阈值大于0,则表明室内外具有更大的湿度差,从而基于该检测方式,确保加湿量的合理性,以减小对室内加热的影响。
上述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空调器设置有引入新风的新风风道,所述新风风道对应设置有风机若检测到所述室外空气指数满足预设加湿条件,则控制启动新风模式,具体还包括:采集室内空气湿度,以计算所述加湿控制指令中携带的目标湿度与所述室内空气湿度之间的第二差值;根据所述第二差值确定所述风机的转速,以由所述风机驱动向室内导入新风,其中,所述第二差值与所述风机的转速正相关。
在本方案中,根据加湿控制指令确定目标湿度,以根据目标湿度与当前的室内空气湿度之间的第二差值确定加湿量的大小,第二差值越大,所需要的加湿量也越大,此时通过提高新风风道内风机的转速,提升加湿效率,以减小到达目标湿度的耗时,第二差值越小,所需要的加湿量也越小,此时可以减小新风风道内风机的转速,以在满足加湿需求的同时,防止电能消耗,并有利于减小噪音。
上述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空调器设置有湿膜加湿模块与超声波加湿模块,所述运行控制方法还包括:若检测到所述目标湿度与所述室外空气湿度之间的第三差值大于第二预设湿度差阈值,则根据所述第三差值控制所述湿膜加湿模块和/或所述超声波加湿模块运行,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湿度差阈值大于或等于0。
在本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二预设湿度差阈值来衡量单纯采用新风加湿是否能够满足加湿需求,从而在检测到单纯采用新风加湿无法满足加湿需求时,触发启动其它的加湿模块,以在新风加湿具有更高的优先级的前提下,满足制热需求,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其中,空调器可以为立式空调器,在立式空调器的顶部设置超声波加湿模块,在立式空调器的底部设置湿膜加湿模块。
上述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三差值控制所述湿膜加湿模块和/或所述超声波加湿模块运行,具体包括:根据所述第三差值确定待加湿量;若检测到所述待加湿量大于或等于第一加湿量阈值,并小于或等于第二加湿量阈值,则控制开启所述湿膜加湿模块加湿;若检测所述待加湿量大于所述第二加湿量阈值,并小于或等于第三加湿量阈值,则控制开启所述超声波加湿模块加湿;若检测到所述待加湿量大于所述第三加湿量阈值,则同时开启所述湿膜加湿模块与所述超声波加湿模块。
在本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一加湿量阈值与第二加湿量阈值来划分为多个阈值区间,每个阈值区间对应阈值加湿模式,以通过检测待加湿量所属的阈值区间,确定对应的加湿模式,而加湿模式除了上述的新风加湿,还包括新风加湿+湿膜加湿、新风加湿+超声波加湿、以及新风加湿+湿膜加湿+超声波加湿等,每种加湿模式对应不同的加湿效率,以满足不同加湿量的需求,从而达到提升空调器加湿效率的目的。
具体地,空调器同时设有湿膜加湿模块与超声波加湿模块,其中湿膜加湿模块产生的蒸汽能够随着制热气流同时导出,使用寿命长但湿膜加湿模块加湿量相对小,超声波加湿模块具有体积小、加湿强度大、耗电量小及雾粒小而均匀的优点但是超声波加湿模块的使用寿命相对较短,本方案使湿膜加湿模块与超声波加湿模块配合使用,例如在白天的时候可以采用加湿量大的超声波加湿模块运行,在夜晚的时候采用无噪音的湿膜加湿模块运行,或者在加湿需求相对小的时候采用湿膜加湿模块,加湿需求相对大的时候采用超声波加湿模块或采用超声波加湿模块与湿膜加湿模块共同工作,这样有效的综合湿膜加湿模块与超声波加湿模块各自的优点,湿膜加湿模块与超声波加湿模块搭配使用,加湿效果更好,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另外,超声波加湿模块具有多个雾化片,在控制超声波加湿模块运行时,通过调节雾化片的开启数量和/或振荡频率,调节超声波加湿模块的加湿效率。
上述技术方案中,可选地,所述室外空气指数还包括空气质量指数,所述新风风道还对应设置有净化模块,所述若检测到所述室外空气指数满足预设加湿条件,则控制启动新风模式,以引入新风加湿,具体还包括:在控制启动所述新风模式后,控制所述净化模块对引入的新风执行净化操作,以提升所述空气质量指数;控制所述风机运行,以将净化后的新风引入室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启动新风模式加湿后,通过对应的新风模块中的净化模块对引入的室外空气执行净化操作,以在空气质量指数不达标的情况下,对室外空气进行净化,以保证引入室内的空气质量,在净化操作完成后,通过风机将具有一定湿度的新风引入室内,以实现新风加湿功能,在满足室内加湿需求的同时,也能够给用户提供质量更高的新鲜空气,从而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上述技术方案中,可选地,还包括:若检测到所述第一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湿度差阈值,则不启动所述新风模式,并且确定所述加湿控制指令携带的目标湿度所属的目标湿度范围;确定与所述目标湿度范围匹配的目标温度范围,以根据所述目标湿度范围确定匹配的加湿模块,并根据所述目标温度确定匹配的压缩机运行频率以及风机转速,以实现舒适制热功能,其中,所述加湿模块包括湿膜加湿模块和/或超声波加湿模块。
在本方案中,在检测到室外空气指数不满足预设加湿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基于室内空气循环的前提下,采用舒适制热模式控制空调器运行,以在不引入新风的时候,仍然能够提升制热过程中用户体验的舒适感,具体地,通过预设多个目标湿度范围,并与多个目标温度范围逐一关联匹配,以控制空调器在对应的目标湿度范围与目标温度范围内运行,实现舒适制热效果。
其中,也可以在获取到制热控制指令的前提下,自动匹配对应的加湿操作的目标湿度范围。
另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通常情况下加湿操作可以单独开启,或与制热操作同时开启,以防止空调器制热造成的室内湿度过低,但是也不排除在一些极端场合下加湿操作与制冷操作同时开启。
上述技术方案中,可选地,在响应于加湿控制指令,触发采集室外空气指数前,还包括:将目标温度范围为[26℃,27℃]与目标湿度范围为[50%,60%]建立匹配关联关系,并确定为所述舒适制热功能的高档位;将目标温度范围为(24℃,26℃)与目标湿度范围为(40%,50%)建立匹配关联关系,并确定为所述舒适制热功能的中档位;将目标温度范围为[23℃,24℃]与目标湿度范围为[30%,40%]建立匹配关联关系,并确定为所述舒适制热功能的低档位。
在本方案中,通过设定具体的高档位、中档位及抵挡位,以及对应的目标温度范围及目标湿度范围,这样给用户提供了具体的选择范围,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档位,进而能够实现一键操作实现舒适制热模式下档位的选择,简化了用户的操作步骤。
上述技术方案中,可选地,还包括:若所述空调器根据所述高档位运行,则自运行时刻起,并经过指定时长后,检测室内温度与室内湿度是否达到所述高档位对应的所述目标温度范围与所述目标湿度范围,若达到所述目标温度范围与所述目标湿度范围,则切换至所述中档位运行;若所述空调器根据所述中档位运行,则自运行时刻起,经过所述指定时长后,检测室内温度与室内湿度是否处于所述中档位对应的所述目标温度范围与所述目标湿度范围,若达到所述目标温度范围与所述目标湿度范围,则切换至所述低档位运行,其中,在所述高档位中,所述压缩机高频运行并采用湿膜加湿模块加湿,在所述中档位中,所述压缩机中频运行并采用超声波加湿模块加湿,在所述低档位中,所述压缩机低频运行并采用超声波加湿模块与湿膜加湿模块同步加湿。
具体地,如果接受到用户选择的30%≤目标湿度≤40%,22℃≤目标温度≤24℃的低舒适制热模式,压缩机以低频运行,加湿方式采用低输出的湿膜方案;如果接受到用户选择的40%<目标湿度<50%,24℃<目标温度<26℃模式,压缩机以中频运行,加湿采用较大加湿量的超声波方案,运行t分钟,再次检测是否满足40%<目标湿度<50%,24℃<目标温度<26℃条件,如果均满足,空调进入30%≤目标湿度≤40%,22℃≤目标温度≤24℃模式并以压缩机以低频运行,加湿方式采用低输出的湿膜方案,如果不满足仍按40%<目标湿度<50%,24℃<目标温度<26℃模式,此时压缩机仍以中频运行,加湿采用较大加湿量的超声波方案运行,如果用户先择50%≤目标湿度≤60%,26℃≤目标温度≤27℃模式,压缩机以高频运行,保证最大制热量的输出,同时湿膜与超声波加湿同时开启,d分钟后检测是否满足50%≤目标湿度≤60%,26℃≤目标温度≤27℃,如果满足,此时按40%<目标湿度<50%,24℃<目标温度<26℃运行,压缩机仍以中频运行,加湿采用较大加湿量的超声波方案运行,如果不满足仍按50%≤目标湿度≤60%,26℃≤目标温度≤27℃模式,压缩机仍以高频运行,保证最大制热量的输出,同时湿膜与超声波加湿同时开启。
在本方案中,档位包括高档位、中档位与低档位,当空调器以选定的档位运行一段时间后,室内的温度及湿度已经达到了用户的需求时,控制空调器降低一个档位运行,使室内维持在用户选定的目标温度范围及目标湿度范围内,一方面避免始终以一个档位运行而造成室内的温度及湿度过高引起用户不适,另一方面可以在确保室内温度及湿度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降低空调器的运行功率,减小空调器的能耗,提高空调器的经济适用性。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运行控制装置,适用于空调器,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能够实现:响应于加湿控制指令,触发采集室外空气指数;若检测到所述室外空气指数满足预设加湿条件,则控制启动新风模式,以引入新风加湿。
在本方案中,新风模式用于室外空气通过净化引入室内,以使用户能够呼吸新鲜空气,根据加湿控制指令,触发对室外空气指数的检测,满足预设加湿条件,则控制启动新风模式运行,在需要对室内空气加湿时,先检测室外空气是否满足预设加湿条件,例如室外空气的湿度大于室内空气的湿度,此时启动新风模式,将室外的高湿度的空气引入室内增加室内空气的湿度,以使新风加湿具有高优先级,利用新风模式实现对室内空气的加湿,一方面,在实现室内加湿功能的同时,实现将新鲜空气引入室内,从而有利于提升用户的舒适度,另一方面,采用新风加湿不需要开启专门用于加湿的加湿模块,从而在新风加湿满足加湿需求时,减少其他加湿模块的消耗。
其中,室外空气指数可以由室外空气的湿度、温度、空气中污染物的含量等等组成,本方案并不限定具体的空气指数以及具体的预设加湿条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地的需求设定室外空气指数满足预设加湿条件。
另外,加湿控制指令可以为由接收到用户指令的遥控设备发送获取,也可以为对室内空气湿度的自检测方式自动生成,比如在检测到室内空气湿度下降至某一阈值时,自动生成加湿控制指令。
其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预设加湿条件可以为用户根据自己的喜好设定的阈值,也可以为空调器生产商在出厂前根据适宜人体健康的标准设定的阈值。
上述技术方案中,可选地,处理器,具体用于:若检测到所述室外空气湿度与所述室内空气湿度之间的差值大于预设湿度差阈值,则控制启动所述新风模式,其中,所述预设湿度差阈值大于或等于0。
在本方案中,作为一种最简单且可靠的实现方式,通过检测室外空气湿度与室内空气湿度之间的相对关系,确定是否开启新风模式,其中,采用预设湿度差阈值表征新风模式下的加湿能力,若第一预设湿度差阈值等于0,则表明只要室外空气湿度大于室内空气湿度,就可以开启新风加湿,若第一预设湿度差阈值大于0,则表明室内外具有更大的湿度差,从而基于该检测方式,以确保室内空气湿度持续增加。
上述技术方案中,可选地,处理器,具体用于:采集室内空气湿度,以计算所述加湿控制指令中携带的目标湿度与所述室内空气湿度之间的第二差值;根据所述第二差值确定所述风机的转速,以由所述风机驱动向室内导入新风,其中,所述第二差值与所述风机的转速正相关。
在本方案中,根据加湿控制指令确定目标湿度,以根据目标湿度与当前的室内空气湿度之间的第二差值确定加湿量的大小,第二差值越大,所需要的加湿量也越大,此时通过提高新风风道内风机的转速,提升加湿效率,以减小到达目标湿度的耗时,第二差值越小,所需要的加湿量也越小,此时可以减小新风风道内风机的转速,以在满足加湿需求的同时,防止电能消耗,并有利于减小噪音。
上述技术方案中,可选地,处理器,具体用于:若检测到所述目标湿度与所述室外空气湿度之间的第三差值大于第二预设湿度差阈值,则根据所述第三差值控制所述湿膜加湿模块和/或所述超声波加湿模块运行,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湿度差阈值大于或等于0。
在本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二预设湿度差阈值来衡量单纯采用新风加湿是否能够满足加湿需求,从而在检测到单纯采用新风加湿无法满足加湿需求时,触发启动其它的加湿模块,以在新风加湿具有更高的优先级的前提下,满足制热需求,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其中,空调器可以为立式空调器,在立式空调器的顶部设置超声波加湿模块,在立式空调器的底部设置湿膜加湿模块。
上述技术方案中,可选地,处理器,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三差值确定待加湿量;若检测到所述待加湿量大于或等于第一加湿量阈值,并小于或等于第二加湿量阈值,则控制开启所述湿膜加湿模块加湿;若检测所述待加湿量大于所述第二加湿量阈值,并小于或等于第三加湿量阈值,则控制开启所述超声波加湿模块加湿;若检测到所述待加湿量大于所述第三加湿量阈值,则同时开启所述湿膜加湿模块与所述超声波加湿模块。
在本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一加湿量阈值与第二加湿量阈值来划分为多个阈值区间,每个阈值区间对应阈值加湿模式,以通过检测待加湿量所属的阈值区间,确定对应的加湿模式,而加湿模式除了上述的新风加湿,还包括新风加湿+湿膜加湿、新风加湿+超声波加湿、以及新风加湿+湿膜加湿+超声波加湿等,每种加湿模式对应不同的加湿效率,以满足不同加湿量的需求,从而达到提升空调器加湿效率的目的。
具体地,空调器同时设有湿膜加湿模块与超声波加湿模块,其中湿膜加湿模块产生的蒸汽能够随着制热气流同时导出,使用寿命长但湿膜加湿模块加湿量相对小,超声波加湿模块具有体积小、加湿强度大、耗电量小及雾粒小而均匀的优点但是超声波加湿模块的使用寿命相对较短,本方案使湿膜加湿模块与超声波加湿模块配合使用,例如在白天的时候可以采用加湿量大的超声波加湿模块运行,在夜晚的时候采用无噪音的湿膜加湿模块运行,或者在加湿需求相对小的时候采用湿膜加湿模块,加湿需求相对大的时候采用超声波加湿模块或采用超声波加湿模块与湿膜加湿模块共同工作,这样有效的综合湿膜加湿模块与超声波加湿模块各自的优点,湿膜加湿模块与超声波加湿模块搭配使用,加湿效果更好,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另外,超声波加湿模块具有多个雾化片,在控制超声波加湿模块运行时,通过调节雾化片的开启数量和/或振荡频率,调节超声波加湿模块的加湿效率。
上述技术方案中,可选地,处理器,具体用于:若检测到所述第一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湿度差阈值,则不启动所述新风模式,并且确定所述加湿控制指令携带的目标湿度所属的目标湿度范围;确定与所述目标湿度范围匹配的目标温度范围,以根据所述目标湿度范围确定匹配的加湿模块,并根据所述目标温度确定匹配的压缩机运行频率以及风机转速,以实现舒适制热功能,其中,所述加湿模块包括湿膜加湿模块和/或超声波加湿模块。
在本方案中,在检测到室外空气指数不满足预设加湿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基于室内空气循环的前提下,采用舒适制热模式控制空调器运行,以在不引入新风的时候,仍然能够提升制热过程中用户体验的舒适感,具体地,通过预设多个目标湿度范围,并与多个目标温度范围逐一关联匹配,以控制空调器在对应的目标湿度范围与目标温度范围内运行,实现舒适制热效果。
其中,也可以在获取到制热控制指令的前提下,自动匹配对应的加湿操作的目标湿度范围。
另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通常情况下加湿操作可以单独开启,或与制热操作同时开启,以防止空调器制热造成的室内湿度过低,但是也不排除在一些极端场合下加湿操作与制冷操作同时开启。
上述技术方案中,可选地,处理器,具体用于:将目标温度范围为[26℃,27℃]与目标湿度范围为[50%,60%]建立匹配关联关系,并确定为所述舒适制热功能的高档位;将目标温度范围为(24℃,26℃)与目标湿度范围为(40%,50%)建立匹配关联关系,并确定为所述舒适制热功能的中档位;将目标温度范围为[23℃,24℃]与目标湿度范围为[30%,40%]建立匹配关联关系,并确定为所述舒适制热功能的低档位。
在本方案中,通过设定具体的高档位、中档位及抵挡位,以及对应的目标温度范围及目标湿度范围,这样给用户提供了具体的选择范围,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档位,进而能够实现一键操作实现舒适制热模式下档位的选择,简化了用户的操作步骤。
上述技术方案中,可选地,处理器,具体用于:若所述空调器根据所述高档位运行,则自运行时刻起,并经过指定时长后,检测室内温度与室内湿度是否达到所述高档位对应的所述目标温度范围与所述目标湿度范围,若达到所述目标温度范围与所述目标湿度范围,则切换至所述中档位运行;若所述空调器根据所述中档位运行,则自运行时刻起,经过所述指定时长后,检测室内温度与室内湿度是否处于所述中档位对应的所述目标温度范围与所述目标湿度范围,若达到所述目标温度范围与所述目标湿度范围,则切换至所述低档位运行,其中,在所述高档位中,所述压缩机高频运行并采用湿膜加湿模块加湿,在所述中档位中,所述压缩机中频运行并采用超声波加湿模块加湿,在所述低档位中,所述压缩机低频运行并采用超声波加湿模块与湿膜加湿模块同步加湿。
具体地,如果接受到用户选择的30%≤目标湿度≤40%,22℃≤目标温度≤24℃的低舒适制热模式,压缩机以低频运行,加湿方式采用低输出的湿膜方案;如果接受到用户选择的40%<目标湿度<50%,24℃<目标温度<26℃模式,压缩机以中频运行,加湿采用较大加湿量的超声波方案,运行t分钟,再次检测是否满足40%<目标湿度<50%,24℃<目标温度<26℃条件,如果均满足,空调进入30%≤目标湿度≤40%,22℃≤目标温度≤24℃模式并以压缩机以低频运行,加湿方式采用低输出的湿膜方案,如果不满足仍按40%<目标湿度<50%,24℃<目标温度<26℃模式,此时压缩机仍以中频运行,加湿采用较大加湿量的超声波方案运行,如果用户先择50%≤目标湿度≤60%,26℃≤目标温度≤27℃模式,压缩机以高频运行,保证最大制热量的输出,同时湿膜与超声波加湿同时开启,d分钟后检测是否满足50%≤目标湿度≤60%,26℃≤目标温度≤27℃,如果满足,此时按40%<目标湿度<50%,24℃<目标温度<26℃运行,压缩机仍以中频运行,加湿采用较大加湿量的超声波方案运行,如果不满足仍按50%≤目标湿度≤60%,26℃≤目标温度≤27℃模式,压缩机仍以高频运行,保证最大制热量的输出,同时湿膜与超声波加湿同时开启。
在本方案中,档位包括高档位、中档位与低档位,当空调器以选定的档位运行一段时间后,室内的温度及湿度已经达到了用户的需求时,控制空调器降低一个档位运行,使室内维持在用户选定的目标温度范围及目标湿度范围内,一方面避免始终以一个档位运行而造成室内的温度及湿度过高引起用户不适,另一方面可以在确保室内温度及湿度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降低空调器的运行功率,减小空调器的能耗,提高空调器的经济适用性。
本发明第三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的运行控制装置。
其中,空调器可以为立式空调器,在立式空调器的顶部设置超声波加湿模块,在立式空调器的底部设置湿膜加湿模块。
本发明第四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运行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运行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运行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的运行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运行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运行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运行控制装置的示意框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示意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运行控制方法,适用于空调器,所述运行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102:响应于加湿控制指令,触发采集室外空气指数;
步骤104:若检测到所述室外空气指数满足预设加湿条件,则控制启动新风模式,以引入新风加湿。
在本实施例中,新风模式用于室外空气通过净化引入室内,以使用户能够呼吸新鲜空气,根据加湿控制指令,触发对室外空气指数的检测,满足预设加湿条件,则控制启动新风模式运行,在需要对室内空气加湿时,先检测室外空气是否满足预设加湿条件,例如室外空气的湿度大于室内空气的湿度,此时启动新风模式,将室外的高湿度的空气引入室内增加室内空气的湿度,以使新风加湿具有高优先级,利用新风模式实现对室内空气的加湿,一方面,在实现室内加湿功能的同时,实现将新鲜空气引入室内,从而有利于提升用户的舒适度,另一方面,采用新风加湿不需要开启专门用于加湿的加湿模块,从而在新风加湿满足加湿需求时,减少其他加湿模块的消耗。
其中,室外空气指数可以由室外空气的湿度、温度、空气中污染物的含量等等组成,本实施例并不限定具体的空气指数以及具体的预设加湿条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地的需求设定室外空气指数满足预设加湿条件。
另外,加湿控制指令可以为由接收到用户指令的遥控设备发送获取,也可以为对室内空气湿度的自检测方式自动生成,比如在检测到室内空气湿度下降至某一阈值时,自动生成加湿控制指令。
其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预设加湿条件可以为用户根据自己的喜好设定的阈值,也可以为空调器生产商在出厂前根据适宜人体健康的标准设定的阈值。
如图2所示,检测室外空气指数是否满足预设加湿条件,具体包括:
步骤202,若检测到所述室外空气湿度与所述室内空气湿度之间的第一差值大于第一预设湿度差阈值,则控制启动所述新风模式;
步骤204,若检测到室外空气湿度不满足目标湿度,则控制湿膜加湿模块和/或超声加湿模块运行。
上述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若检测到所述室外空气指数满足预设加湿条件,则控制启动新风模式,以引入新风加湿,具体包括:若检测到所述室外空气湿度与所述室内空气湿度之间的差值大于预设湿度差阈值,则控制启动所述新风模式,其中,所述预设湿度差阈值大于或等于0。
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一种最简单且可靠的实现方式,通过检测室外空气湿度与室内空气湿度之间的相对关系,确定是否开启新风模式,其中,采用预设湿度差阈值表征新风模式下的加湿能力,若第一预设湿度差阈值等于0,则表明只要室外空气湿度大于室内空气湿度,就可以开启新风加湿,若第一预设湿度差阈值大于0,则表明室内外具有更大的湿度差,从而基于该检测方式,确保加湿量的合理性,以减小对室内加热的影响。
上述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空调器设置有引入新风的新风风道,所述新风风道对应设置有风机若检测到所述室外空气指数满足预设加湿条件,则控制启动新风模式,如图3所示,步骤202具体还包括:
步骤2022,采集室内空气湿度,以计算所述加湿控制指令中携带的目标湿度与所述室内空气湿度之间的第二差值;
步骤2024,根据所述第二差值确定所述风机的转速,以由所述风机驱动向室内导入新风,其中,所述第二差值与所述风机的转速正相关。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加湿控制指令确定目标湿度,以根据目标湿度与当前的室内空气湿度之间的第二差值确定加湿量的大小,第二差值越大,所需要的加湿量也越大,此时通过提高新风风道内风机的转速,提升加湿效率,以减小到达目标湿度的耗时,第二差值越小,所需要的加湿量也越小,此时可以减小新风风道内风机的转速,以在满足加湿需求的同时,防止电能消耗,并有利于减小噪音。
上述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空调器设置有湿膜加湿模块与超声波加湿模块,如图4所示,步骤202具体还包括:
步骤2026,若检测到所述目标湿度与所述室外空气湿度之间的第三差值大于第二预设湿度差阈值,则根据所述第三差值确定待加湿量,以控制所述湿膜加湿模块和/或所述超声波加湿模块运行,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湿度差阈值大于或等于0。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二预设湿度差阈值来衡量单纯采用新风加湿是否能够满足加湿需求,从而在检测到单纯采用新风加湿无法满足加湿需求时,触发启动其它的加湿模块,以在新风加湿具有更高的优先级的前提下,满足制热需求,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其中,空调器可以为立式空调器,在立式空调器的顶部设置超声波加湿模块,在立式空调器的底部设置湿膜加湿模块。
上述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三差值控制所述湿膜加湿模块和/或所述超声波加湿模块运行,具体包括:根据所述第三差值确定待加湿量;以及
步骤2028,若检测到所述待加湿量大于或等于第一加湿量阈值,并小于或等于第二加湿量阈值,则控制开启所述湿膜加湿模块加湿;
步骤2030,若检测所述待加湿量大于所述第二加湿量阈值,并小于或等于第三加湿量阈值,则控制开启所述超声波加湿模块加湿;
步骤2032,若检测到所述待加湿量大于所述第三加湿量阈值,则同时开启所述湿膜加湿模块与所述超声波加湿模块。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加湿量阈值与第二加湿量阈值来划分为多个阈值区间,每个阈值区间对应阈值加湿模式,以通过检测待加湿量所属的阈值区间,确定对应的加湿模式,而加湿模式除了上述的新风加湿,还包括新风加湿+湿膜加湿、新风加湿+超声波加湿、以及新风加湿+湿膜加湿+超声波加湿等,每种加湿模式对应不同的加湿效率,以满足不同加湿量的需求,从而达到提升空调器加湿效率的目的。
具体地,空调器同时设有湿膜加湿模块与超声波加湿模块,其中湿膜加湿模块产生的蒸汽能够随着制热气流同时导出,使用寿命长但湿膜加湿模块加湿量相对小,超声波加湿模块具有体积小、加湿强度大、耗电量小及雾粒小而均匀的优点但是超声波加湿模块的使用寿命相对较短,本实施例使湿膜加湿模块与超声波加湿模块配合使用,例如在白天的时候可以采用加湿量大的超声波加湿模块运行,在夜晚的时候采用无噪音的湿膜加湿模块运行,或者在加湿需求相对小的时候采用湿膜加湿模块,加湿需求相对大的时候采用超声波加湿模块或采用超声波加湿模块与湿膜加湿模块共同工作,这样有效的综合湿膜加湿模块与超声波加湿模块各自的优点,湿膜加湿模块与超声波加湿模块搭配使用,加湿效果更好,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另外,超声波加湿模块具有多个雾化片,在控制超声波加湿模块运行时,通过调节雾化片的开启数量和/或振荡频率,调节超声波加湿模块的加湿效率。
上述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室外空气指数还包括空气质量指数,所述新风风道还对应设置有净化模块,所述若检测到所述室外空气指数满足预设加湿条件,则控制启动新风模式,以引入新风加湿,具体还包括:在控制启动所述新风模式后,控制所述净化模块对引入的新风执行净化操作,以提升所述空气质量指数;控制所述风机运行,以将净化后的新风引入室内。
在该实施例中,在启动新风模式加湿后,通过对应的新风模块中的净化模块对引入的室外空气执行净化操作,以在空气质量指数不达标的情况下,对室外空气进行净化,以保证引入室内的空气质量,在净化操作完成后,通过风机将具有一定湿度的新风引入室内,以实现新风加湿功能,在满足室内加湿需求的同时,也能够给用户提供质量更高的新鲜空气,从而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上述实施例中,可选地,如图5所示,步骤204具体包括:
步骤2042,若检测到所述第一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湿度差阈值,则不启动所述新风模式,并且确定所述加湿控制指令携带的目标湿度所属的目标湿度范围;
步骤2044,确定与所述目标湿度范围匹配的目标温度范围,以根据所述目标湿度范围确定匹配的加湿模块,并根据所述目标温度确定匹配的压缩机运行频率以及风机转速,以实现舒适制热功能,其中,所述加湿模块包括湿膜加湿模块和/或超声波加湿模块。
在本实施例中,在检测到室外空气指数不满足预设加湿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基于室内空气循环的前提下,采用舒适制热模式控制空调器运行,以在不引入新风的时候,仍然能够提升制热过程中用户体验的舒适感,具体地,通过预设多个目标湿度范围,并与多个目标温度范围逐一关联匹配,以控制空调器在对应的目标湿度范围与目标温度范围内运行,实现舒适制热效果。
其中,也可以在获取到制热控制指令的前提下,自动匹配对应的加湿操作的目标湿度范围。
另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通常情况下加湿操作可以单独开启,或与制热操作同时开启,以防止空调器制热造成的室内湿度过低,但是也不排除在一些极端场合下加湿操作与制冷操作同时开启。
上述实施例中,可选地,在响应于加湿控制指令,触发采集室外空气指数前,还包括:将目标温度范围为[26℃,27℃]与目标湿度范围为[50%,60%]建立匹配关联关系,并确定为所述舒适制热功能的高档位;将目标温度范围为(24℃,26℃)与目标湿度范围为(40%,50%)建立匹配关联关系,并确定为所述舒适制热功能的中档位;将目标温度范围为[23℃,24℃]与目标湿度范围为[30%,40%]建立匹配关联关系,并确定为所述舒适制热功能的低档位。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定具体的高档位、中档位及抵挡位,以及对应的目标温度范围及目标湿度范围,这样给用户提供了具体的选择范围,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档位,进而能够实现一键操作实现舒适制热模式下档位的选择,简化了用户的操作步骤。
上述实施例中,可选地,步骤204具体还包括:
步骤2046,若所述空调器根据所述高档位运行,则自运行时刻起,并经过指定时长后,检测室内温度与室内湿度是否达到所述高档位对应的所述目标温度范围与所述目标湿度范围;
步骤2048,若“否”,则维持高档位运行;
步骤2050,若“是”,则切换至所述中档位运行;
步骤2052,若所述空调器根据所述中档位运行,则自运行时刻起,经过所述指定时长后,检测室内温度与室内湿度是否处于所述中档位对应的所述目标温度范围与所述目标湿度范围;
步骤2054,若“否”,则维持中档位运行;
步骤2056,若“是”,则切换至所述低档位运行,
步骤2058,若一直以低档位运行,则维持低档位不变。
其中,在所述高档位中,所述压缩机高频运行并采用湿膜加湿模块加湿,在所述中档位中,所述压缩机中频运行并采用超声波加湿模块加湿,在所述低档位中,所述压缩机低频运行并采用超声波加湿模块与湿膜加湿模块同步加湿。
具体地,如果接受到用户选择的30%≤目标湿度≤40%,22℃≤目标温度≤24℃的低舒适制热模式,压缩机以低频运行,加湿方式采用低输出的湿膜方案;如果接受到用户选择的40%<目标湿度<50%,24℃<目标温度<26℃模式,压缩机以中频运行,加湿采用较大加湿量的超声波方案,运行t分钟,再次检测是否满足40%<目标湿度<50%,24℃<目标温度<26℃条件,如果均满足,空调进入30%≤目标湿度≤40%,22℃≤目标温度≤24℃模式并以压缩机以低频运行,加湿方式采用低输出的湿膜方案,如果不满足仍按40%<目标湿度<50%,24℃<目标温度<26℃模式,此时压缩机仍以中频运行,加湿采用较大加湿量的超声波方案运行,如果用户先择50%≤目标湿度≤60%,26℃≤目标温度≤27℃模式,压缩机以高频运行,保证最大制热量的输出,同时湿膜与超声波加湿同时开启,d分钟后检测是否满足50%≤目标湿度≤60%,26℃≤目标温度≤27℃,如果满足,此时按40%<目标湿度<50%,24℃<目标温度<26℃运行,压缩机仍以中频运行,加湿采用较大加湿量的超声波方案运行,如果不满足仍按50%≤目标湿度≤60%,26℃≤目标温度≤27℃模式,压缩机仍以高频运行,保证最大制热量的输出,同时湿膜与超声波加湿同时开启。
在本实施例中,档位包括高档位、中档位与低档位,当空调器以选定的档位运行一段时间后,室内的温度及湿度已经达到了用户的需求时,控制空调器降低一个档位运行,使室内维持在用户选定的目标温度范围及目标湿度范围内,一方面避免始终以一个档位运行而造成室内的温度及湿度过高引起用户不适,另一方面可以在确保室内温度及湿度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降低空调器的运行功率,减小空调器的能耗,提高空调器的经济适用性。
如图6所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运行控制装60,该装置包括:存储器604和处理器602;存储器604,用于存储程序代码;处理器602,用于调用程序代码执行:响应于加湿控制指令,触发采集室外空气指数;若检测到所述室外空气指数满足预设加湿条件,则控制启动新风模式,以引入新风加湿。
在本实施例中,新风模式用于室外空气通过净化引入室内,以使用户能够呼吸新鲜空气,根据加湿控制指令,触发对室外空气指数的检测,满足预设加湿条件,则控制启动新风模式运行,在需要对室内空气加湿时,先检测室外空气是否满足预设加湿条件,例如室外空气的湿度大于室内空气的湿度,此时启动新风模式,将室外的高湿度的空气引入室内增加室内空气的湿度,以使新风加湿具有高优先级,利用新风模式实现对室内空气的加湿,一方面,在实现室内加湿功能的同时,实现将新鲜空气引入室内,从而有利于提升用户的舒适度,另一方面,采用新风加湿不需要开启专门用于加湿的加湿模块,从而在新风加湿满足加湿需求时,减少其他加湿模块的消耗。
其中,室外空气指数可以由室外空气的湿度、温度、空气中污染物的含量等等组成,本实施例并不限定具体的空气指数以及具体的预设加湿条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地的需求设定室外空气指数满足预设加湿条件。
另外,加湿控制指令可以为由接收到用户指令的遥控设备发送获取,也可以为对室内空气湿度的自检测方式自动生成,比如在检测到室内空气湿度下降至某一阈值时,自动生成加湿控制指令。
其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预设加湿条件可以为用户根据自己的喜好设定的阈值,也可以为空调器生产商在出厂前根据适宜人体健康的标准设定的阈值。
上述实施例中,可选地,处理器602,具体用于:若检测到所述室外空气湿度与所述室内空气湿度之间的差值大于预设湿度差阈值,则控制启动所述新风模式,其中,所述预设湿度差阈值大于或等于0。
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一种最简单且可靠的实现方式,通过检测室外空气湿度与室内空气湿度之间的相对关系,确定是否开启新风模式,其中,采用预设湿度差阈值表征新风模式下的加湿能力,若第一预设湿度差阈值等于0,则表明只要室外空气湿度大于室内空气湿度,就可以开启新风加湿,若第一预设湿度差阈值大于0,则表明室内外具有更大的湿度差,从而基于该检测方式,以确保室内空气湿度持续增加。
上述实施例中,可选地,处理器602,具体用于:采集室内空气湿度,以计算所述加湿控制指令中携带的目标湿度与所述室内空气湿度之间的第二差值;根据所述第二差值确定所述风机的转速,以由所述风机驱动向室内导入新风,其中,所述第二差值与所述风机的转速正相关。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加湿控制指令确定目标湿度,以根据目标湿度与当前的室内空气湿度之间的第二差值确定加湿量的大小,第二差值越大,所需要的加湿量也越大,此时通过提高新风风道内风机的转速,提升加湿效率,以减小到达目标湿度的耗时,第二差值越小,所需要的加湿量也越小,此时可以减小新风风道内风机的转速,以在满足加湿需求的同时,防止电能消耗,并有利于减小噪音。
上述实施例中,可选地,处理器602,具体用于:若检测到所述目标湿度与所述室外空气湿度之间的第三差值大于第二预设湿度差阈值,则根据所述第三差值控制所述湿膜加湿模块和/或所述超声波加湿模块运行,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湿度差阈值大于或等于0。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二预设湿度差阈值来衡量单纯采用新风加湿是否能够满足加湿需求,从而在检测到单纯采用新风加湿无法满足加湿需求时,触发启动其它的加湿模块,以在新风加湿具有更高的优先级的前提下,满足制热需求,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其中,空调器可以为立式空调器,在立式空调器的顶部设置超声波加湿模块,在立式空调器的底部设置湿膜加湿模块。
上述实施例中,可选地,处理器602,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三差值确定待加湿量;若检测到所述待加湿量大于或等于第一加湿量阈值,并小于或等于第二加湿量阈值,则控制开启所述湿膜加湿模块加湿;若检测所述待加湿量大于所述第二加湿量阈值,并小于或等于第三加湿量阈值,则控制开启所述超声波加湿模块加湿;若检测到所述待加湿量大于所述第三加湿量阈值,则同时开启所述湿膜加湿模块与所述超声波加湿模块。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加湿量阈值与第二加湿量阈值来划分为多个阈值区间,每个阈值区间对应阈值加湿模式,以通过检测待加湿量所属的阈值区间,确定对应的加湿模式,而加湿模式除了上述的新风加湿,还包括新风加湿+湿膜加湿、新风加湿+超声波加湿、以及新风加湿+湿膜加湿+超声波加湿等,每种加湿模式对应不同的加湿效率,以满足不同加湿量的需求,从而达到提升空调器加湿效率的目的。
具体地,空调器同时设有湿膜加湿模块与超声波加湿模块,其中湿膜加湿模块产生的蒸汽能够随着制热气流同时导出,使用寿命长但湿膜加湿模块加湿量相对小,超声波加湿模块具有体积小、加湿强度大、耗电量小及雾粒小而均匀的优点但是超声波加湿模块的使用寿命相对较短,本实施例使湿膜加湿模块与超声波加湿模块配合使用,例如在白天的时候可以采用加湿量大的超声波加湿模块运行,在夜晚的时候采用无噪音的湿膜加湿模块运行,或者在加湿需求相对小的时候采用湿膜加湿模块,加湿需求相对大的时候采用超声波加湿模块或采用超声波加湿模块与湿膜加湿模块共同工作,这样有效的综合湿膜加湿模块与超声波加湿模块各自的优点,湿膜加湿模块与超声波加湿模块搭配使用,加湿效果更好,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另外,超声波加湿模块具有多个雾化片,在控制超声波加湿模块运行时,通过调节雾化片的开启数量和/或振荡频率,调节超声波加湿模块的加湿效率。
上述实施例中,可选地,处理器602,具体用于:若检测到所述第一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湿度差阈值,则不启动所述新风模式,并且确定所述加湿控制指令携带的目标湿度所属的目标湿度范围;确定与所述目标湿度范围匹配的目标温度范围,以根据所述目标湿度范围确定匹配的加湿模块,并根据所述目标温度确定匹配的压缩机运行频率以及风机转速,以实现舒适制热功能,其中,所述加湿模块包括湿膜加湿模块和/或超声波加湿模块。
在本实施例中,在检测到室外空气指数不满足预设加湿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基于室内空气循环的前提下,采用舒适制热模式控制空调器运行,以在不引入新风的时候,仍然能够提升制热过程中用户体验的舒适感,具体地,通过预设多个目标湿度范围,并与多个目标温度范围逐一关联匹配,以控制空调器在对应的目标湿度范围与目标温度范围内运行,实现舒适制热效果。
其中,也可以在获取到制热控制指令的前提下,自动匹配对应的加湿操作的目标湿度范围。
另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通常情况下加湿操作可以单独开启,或与制热操作同时开启,以防止空调器制热造成的室内湿度过低,但是也不排除在一些极端场合下加湿操作与制冷操作同时开启。
上述实施例中,可选地,处理器602,具体用于:将目标温度范围为[26℃,27℃]与目标湿度范围为[60%,60%]建立匹配关联关系,并确定为所述舒适制热功能的高档位;将目标温度范围为(24℃,26℃)与目标湿度范围为(40%,60%)建立匹配关联关系,并确定为所述舒适制热功能的中档位;将目标温度范围为[23℃,24℃]与目标湿度范围为[30%,40%]建立匹配关联关系,并确定为所述舒适制热功能的低档位。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定具体的高档位、中档位及抵挡位,以及对应的目标温度范围及目标湿度范围,这样给用户提供了具体的选择范围,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档位,进而能够实现一键操作实现舒适制热模式下档位的选择,简化了用户的操作步骤。
上述实施例中,可选地,处理器602,具体用于:若所述空调器根据所述高档位运行,则自运行时刻起,并经过指定时长后,检测室内温度与室内湿度是否达到所述高档位对应的所述目标温度范围与所述目标湿度范围,若达到所述目标温度范围与所述目标湿度范围,则切换至所述中档位运行;若所述空调器根据所述中档位运行,则自运行时刻起,经过所述指定时长后,检测室内温度与室内湿度是否处于所述中档位对应的所述目标温度范围与所述目标湿度范围,若达到所述目标温度范围与所述目标湿度范围,则切换至所述低档位运行,其中,在所述高档位中,所述压缩机高频运行并采用湿膜加湿模块加湿,在所述中档位中,所述压缩机中频运行并采用超声波加湿模块加湿,在所述低档位中,所述压缩机低频运行并采用超声波加湿模块与湿膜加湿模块同步加湿。
具体地,如果接受到用户选择的30%≤目标湿度≤40%,22℃≤目标温度≤24℃的低舒适制热模式,压缩机以低频运行,加湿方式采用低输出的湿膜方案;如果接受到用户选择的40%<目标湿度<60%,24℃<目标温度<26℃模式,压缩机以中频运行,加湿采用较大加湿量的超声波方案,运行t分钟,再次检测是否满足40%<目标湿度<60%,24℃<目标温度<26℃条件,如果均满足,空调进入30%≤目标湿度≤40%,22℃≤目标温度≤24℃模式并以压缩机以低频运行,加湿方式采用低输出的湿膜方案,如果不满足仍按40%<目标湿度<60%,24℃<目标温度<26℃模式,此时压缩机仍以中频运行,加湿采用较大加湿量的超声波方案运行,如果用户先择60%≤目标湿度≤60%,26℃≤目标温度≤27℃模式,压缩机以高频运行,保证最大制热量的输出,同时湿膜与超声波加湿同时开启,d分钟后检测是否满足60%≤目标湿度≤60%,26℃≤目标温度≤27℃,如果满足,此时按40%<目标湿度<60%,24℃<目标温度<26℃运行,压缩机仍以中频运行,加湿采用较大加湿量的超声波方案运行,如果不满足仍按60%≤目标湿度≤60%,26℃≤目标温度≤27℃模式,压缩机仍以高频运行,保证最大制热量的输出,同时湿膜与超声波加湿同时开启。
在本实施例中,档位包括高档位、中档位与低档位,当空调器以选定的档位运行一段时间后,室内的温度及湿度已经达到了用户的需求时,控制空调器降低一个档位运行,使室内维持在用户选定的目标温度范围及目标湿度范围内,一方面避免始终以一个档位运行而造成室内的温度及湿度过高引起用户不适,另一方面可以在确保室内温度及湿度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降低空调器的运行功率,减小空调器的能耗,提高空调器的经济适用性。
如图7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空调器70,包括: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运行控制装置60。
其中,空调器70可以为立式空调器,在立式空调器的顶部设置超声波加湿模块702,在立式空调器的底部设置湿膜加湿模块704。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运行控制方法的步骤。
综上,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运行控制方法、一种运行控制装置、一种空调器和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响应于加湿控制指令,触发采集室外空气指数;若检测到所述室外空气指数满足预设加湿条件,则控制启动新风模式,以引入新风加湿,从而在需要对室内空气加湿时,先检测室外空气是否满足预设加湿条件,例如室外空气的湿度大于室内空气的湿度,此时启动新风模式,将室外的高湿度的空气引入室内增加室内空气的湿度,以使新风加湿具有高优先级,利用新风模式实现对室内空气的加湿,一方面,在实现室内加湿功能的同时,实现将新鲜空气引入室内,从而有利于提升用户的舒适度,另一方面,采用新风加湿不需要开启专门用于加湿的加湿模块,从而在新风加湿满足加湿需求时,减少其他加湿模块的消耗。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应当注意的是,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部件或步骤。位于部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部件。本发明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部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1)

1.一种运行控制方法,适用于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控制方法包括:
响应于加湿控制指令,触发采集室外空气指数;
若检测到所述室外空气指数满足预设加湿条件,则控制启动新风模式,以引入新风加湿;
若检测到室外空气湿度与室内空气湿度之间的第一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湿度差阈值,则不启动所述新风模式,并且确定所述加湿控制指令携带的目标湿度所属的目标湿度范围;
确定与所述目标湿度范围匹配的目标温度范围,以根据所述目标湿度范围确定匹配的加湿模块,以及根据所述目标温度确定匹配的压缩机运行频率以及风机转速,以实现舒适制热功能;
若所述空调器根据高档位运行,则自运行时刻起,并经过指定时长后,检测室内温度与室内湿度是否达到所述高档位对应的所述目标温度范围与所述目标湿度范围,若达到所述目标温度范围与所述目标湿度范围,则切换至中档位运行;
若所述空调器根据所述中档位运行,则自运行时刻起,经过所述指定时长后,检测室内温度与室内湿度是否处于所述中档位对应的所述目标温度范围与所述目标湿度范围,若达到所述目标温度范围与所述目标湿度范围,则切换至低档位运行;
其中,所述加湿模块包括湿膜加湿模块和超声波加湿模块;
所述超声波加湿模块具有多个雾化片;
所述室外空气指数包括空气质量指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空气指数包括所述室外空气湿度,所述若检测到所述室外空气指数满足预设加湿条件,则控制启动新风模式,以引入新风加湿,具体包括:
若检测到所述室外空气湿度与所述室内空气湿度之间的第一差值大于第一预设湿度差阈值,则控制启动所述新风模式,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湿度差阈值大于或等于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设置有引入新风的新风风道,所述新风风道对应设置有风机,若检测到所述室外空气指数满足预设加湿条件,则控制启动新风模式,具体还包括:
采集室内空气湿度,以计算所述加湿控制指令中携带的目标湿度与所述室内空气湿度之间的第二差值;
根据所述第二差值确定所述风机的转速,以由所述风机驱动向室内导入新风,其中,所述第二差值与所述风机的转速正相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设置有湿膜加湿模块与超声波加湿模块,所述运行控制方法还包括:
若检测到所述目标湿度与所述室外空气湿度之间的第三差值大于第二预设湿度差阈值,则根据所述第三差值控制所述湿膜加湿模块和/或所述超声波加湿模块运行,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湿度差阈值大于或等于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三差值控制所述湿膜加湿模块和/或所述超声波加湿模块运行,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第三差值确定待加湿量;
若检测到所述待加湿量小于或等于第一加湿量阈值,则控制开启所述湿膜加湿模块加湿;
若检测所述待加湿量大于所述第一加湿量阈值,并小于或等于第二加湿量阈值,超声波加湿模块则控制开启所述超声波加湿模块加湿;
若检测到所述待加湿量大于所述第二加湿量阈值,则同时开启所述湿膜加湿模块与所述超声波加湿模块。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风道还对应设置有净化模块,所述若检测到所述室外空气指数满足预设加湿条件,则控制启动新风模式,以引入新风加湿,具体还包括:
在控制启动所述新风模式后,控制所述净化模块对引入的新风执行净化操作,以提升所述空气质量指数;
控制所述风机运行,以将净化后的新风引入室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响应于加湿控制指令,触发采集室外空气指数前,还包括:
将目标温度范围为[26℃,27℃]与目标湿度范围为[50%,60%]建立匹配关联关系,并确定为所述舒适制热功能的所述高档位;
将目标温度范围为(24℃,26℃)与目标湿度范围为(40%,50%)建立匹配关联关系,并确定为所述舒适制热功能的所述中档位;
将目标温度范围为[22℃,24℃] 与目标湿度范围为[30%,40%]建立匹配关联关系,并确定为所述舒适制热功能的所述低档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高档位中,所述压缩机高频运行并采用超声波加湿模块与湿膜加湿模块同步加湿,在所述中档位中,所述压缩机中频运行并采用超声波加湿模块加湿, 在所述低档位中,所述压缩机低频运行并采用湿膜加湿模块加湿。
9.一种运行控制装置,适用于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能够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运行控制方法限定的步骤。
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运行控制装置。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运行控制方法的步骤。
CN201910254590.3A 2019-03-31 2019-03-31 运行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099453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54590.3A CN109945392B (zh) 2019-03-31 2019-03-31 运行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54590.3A CN109945392B (zh) 2019-03-31 2019-03-31 运行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45392A CN109945392A (zh) 2019-06-28
CN109945392B true CN109945392B (zh) 2022-02-18

Family

ID=670132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54590.3A Active CN109945392B (zh) 2019-03-31 2019-03-31 运行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94539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77139A (zh) * 2019-09-30 2021-03-30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气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12524779A (zh) * 2020-11-24 2021-03-19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湿度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及存储介质
CN114608155B (zh) * 2020-12-04 2024-05-24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控制方法、装置、系统、空调、介质及产品
CN112611092B (zh) * 2021-01-20 2022-04-12 广东恩胜科技有限公司 室内空气循环调配方法、系统、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5013945A (zh) * 2021-03-05 2022-09-06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CN113483469B (zh) * 2021-05-26 2022-10-11 广州丹特怡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环境控制一体机免费制冷自动控制方法
CN113669800B (zh) * 2021-08-30 2022-09-2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户外空调的控制方法、户外空调
CN114294771B (zh) * 2021-12-30 2023-10-13 海信(广东)空调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114704938A (zh) * 2022-02-18 2022-07-05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水洗装置控制方法、控制设备、水洗空调及介质
CN114704875B (zh) * 2022-03-11 2023-09-08 海信(广东)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4754469A (zh) * 2022-03-30 2022-07-15 海尔(深圳)研发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控制新风机的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78003A (zh) * 2012-07-09 2012-11-14 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室内空气加湿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7328033A (zh) * 2017-08-22 2017-11-07 珠海晖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湿度自动控制温度的方法与设备
CN108253592A (zh) * 2018-01-11 2018-07-0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家用电器系统的控制方法和家用电器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42820B2 (ja) * 2000-11-17 2007-07-11 高砂熱学工業株式会社 空調用加湿方法
CN106288170A (zh) * 2016-08-11 2017-01-0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空调器
CN107883544A (zh) * 2017-11-10 2018-04-0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控制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移动空调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78003A (zh) * 2012-07-09 2012-11-14 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室内空气加湿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7328033A (zh) * 2017-08-22 2017-11-07 珠海晖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湿度自动控制温度的方法与设备
CN108253592A (zh) * 2018-01-11 2018-07-0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家用电器系统的控制方法和家用电器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45392A (zh) 2019-06-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45392B (zh) 运行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883537B (zh) 新风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332374B (zh) 空调器及其新风控制方法、装置
CN110631218B (zh) 用于空气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7883532B (zh) 新风机与空调联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631220B (zh) 用于空气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7883531B (zh) 新风机与空调联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762790B (zh) 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0715426B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
CN109945451B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空调器
CN102880208A (zh) 温湿度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091265B (zh) 用于空气调节设备控制的方法和空气调节设备
WO2021077682A1 (zh) 用于家用电器的加湿方法、控制装置及家用电器
CN110631219B (zh) 用于空气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3623798A (zh) 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186137A (zh) 加湿设备及其加湿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477785B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CN110762803A (zh) 一种新风除湿机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3280492A (zh) 空调及其睡眠模式的控制方法、控制系统
CN112413735A (zh) 一种新风空调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新风空调
CN114838488A (zh) 用于智能家电联动控制的方法及装置、空调、存储介质
CN112944560A (zh) 新风换气系统及其冬季夜间的换气控制方法、控制装置
CN112611047A (zh) 冬季夜间的新风换气方法、存储介质、控制装置
CN110715356A (zh) 用于家用电器的加湿方法、控制装置及家用电器
CN110715427B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