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43943A - 聚酯薄膜综丝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聚酯薄膜综丝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43943A
CN109943943A CN201910215516.0A CN201910215516A CN109943943A CN 109943943 A CN109943943 A CN 109943943A CN 201910215516 A CN201910215516 A CN 201910215516A CN 109943943 A CN109943943 A CN 1099439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ester film
horizontal
surface layer
preparation
sandwich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1551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茹正伟
宋文君
戴抗帝
符雄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Film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Film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Film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Film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to CN20191021551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43943A/zh
Publication of CN1099439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4394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Shaping By String And By Release Of Stress In Plastics And The Like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酯薄膜综丝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表层组分:将干燥后的PETG、抗粘连母料和色母料粉碎后混合制得表层组分母粒颗粒备用;(2)制备芯层组分:将干燥后的半消光聚酯切片、色母料和柔软剂粉碎后混合制得芯层组分母粒颗粒备用;(3)表层、芯层复合:分别将所述芯层组分母粒颗粒和所述表层组分母粒颗粒熔融并挤出,挤出后的芯层厚片的上下层均具有挤出的表层厚片,所述芯层厚片和位于所述芯层厚片两侧的两层所述表层厚片组成了复合厚片,将所述复合厚片处理得到三层的聚酯薄膜。该聚酯薄膜综丝的制备方法具有制备方法简单,操作方便,制得的聚酯薄膜综丝耐磨性能好。

Description

聚酯薄膜综丝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综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酯薄膜综丝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纺织技术领域,经常使用综丝,通常采用不锈钢制作的综丝,具有表面光滑、耐磨等优点,但是也存在很多缺点,例如重量大、对机器损耗大灯缺点,采用塑料综丝带体不锈钢综丝,具有重量轻、不易生锈以及对机器的损耗小等缺点。
现有的塑料综丝的制备方法受设备冷却系统的影响,市场上综丝用聚酯薄膜品质不稳定,在冲压成型时易产生毛刺和开裂现象,由于PET结晶度影响成品性能,结晶度太高则易毛刺和开裂,结晶度太低则挺度不够,具有操作复杂,加工成本高,制备得到的塑料综丝具有耐磨性、硬度以及使用效率不能满足生产工艺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聚酯薄膜综丝的制备方法,该聚酯薄膜综丝的制备方法操作方便,降低生产成本。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聚酯薄膜综丝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表层组分:将干燥后的PETG、抗粘连母料和色母料粉碎后混合制得表层组分母粒颗粒备用;(2)制备芯层组分:将干燥后的半消光聚酯切片、色母料和柔软剂粉碎后混合制得芯层组分母粒颗粒备用;(3)表层、芯层复合:分别将所述芯层组分母粒颗粒和所述表层组分母粒颗粒熔融并挤出,挤出后的芯层厚片的上下层均具有挤出的表层厚片,所述芯层厚片和位于所述芯层厚片两侧的两层所述表层厚片组成了复合厚片,将所述复合厚片处理得到三层的聚酯薄膜。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聚酯薄膜综丝的制备方法,首先制备表层组分,然后制备芯层组分,最后将表层与芯层复合,操作方便,便于加工生产,制备得到的三层聚脂薄膜具有高耐磨性、高机械强度等优点。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步骤(3)中将所述复合厚片经过铸片、双向拉伸、热定形以及收卷,制得厚度为200μm-500μm的所述聚酯薄膜。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步骤(1)中将粉碎后的混合物料经过高速混合后通过挤出机挤出,制得所述表层组分母粒颗粒。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步骤(2)中将粉碎后的混合物料经过高速混合后通过挤出机挤出,制得所述芯层组分母粒颗粒。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步骤(3)中,将所述芯层组分母粒颗粒送入一挤出机内熔融,将所述表层组分母粒颗粒送入又一挤出机内熔融。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表层的厚度为所述聚酯薄膜的厚度的12%-18%。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表层的厚度为所述聚酯薄膜的厚度的14%-16%。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步骤(3)中的双向拉伸步骤包括:纵向拉伸工序,所述纵向拉伸工序的纵向拉伸倍数为2.1倍-3.5倍,未延伸的所述复合厚片依次经过多段纵拉伸,多段所述纵拉伸的温度依次为63℃-71℃、68℃-72℃、70℃-73℃、67℃-71℃、73℃-76℃、72℃-75℃、60℃-70℃、73℃-78℃、77℃-81℃、16℃-21℃、16℃-21℃、20℃-23℃、32℃-37℃和32℃-37℃;上远红外加热工序,所述上远红外加热工序设于所述纵向拉伸工序的上方,所述上远红外加热工序设有多段上远红外加热加热区域,加热功率依次为50%-56%、58%-67%和58%-67%;下远红外加热工序,所述下远红外加热工序设于所述纵向拉伸工序的下方,所述下远红外加热工序设有多段下远红外加热加热区域,加热功率依次为40%-49%、43%-49%和41%-45%。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步骤(3)中的双向拉伸步骤包括:横向拉伸工序,未延伸的所述复合厚片依次经过多段横拉伸,多段所述横拉伸的温度依次为110℃-113℃、112℃-115℃、112℃-115℃、120℃-126℃、126℃-129℃、131℃-134℃、180℃-187℃、191℃-197℃、191℃-197℃、155℃-165℃、75℃-83℃和26℃-33℃;横拉缓冲段,所述横端缓冲段设于所述横向拉伸工序的前端;横拉冷却段,所述横拉冷却段设于所述横向拉伸工序的后端,所述横拉冷却段依次设有:第一横拉冷却段,所述第一横拉冷却段的温度为55℃-65℃;第二横拉冷却段,所述第二横拉冷却段的温度为55℃-65℃。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述横拉缓冲段依次设有:第一横拉缓冲段,所述第一横拉缓冲段的温度为117℃-123℃;第二横拉缓冲段,所述第二横拉缓冲段的温度为70℃-85℃;第三横拉缓冲段,所述第三横拉缓冲段的温度为53℃-65℃。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聚酯薄膜综丝的制备方法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聚酯薄膜综丝的制备方法1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附图具体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聚酯薄膜综丝的制备方法100。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聚酯薄膜综丝的制备方法100,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表层组分;(2)制备芯层组分和(3)表层、芯层复合。
具体而言,所述步骤(1)包括将干燥后的PETG、抗粘连母料和色母料粉碎后混合制得表层组分母粒颗粒备用;所述步骤(2)包括将干燥后的半消光聚酯切片、色母料和柔软剂粉碎后混合制得芯层组分母粒颗粒备用;所述步骤(3)包括分别将所述芯层组分母粒颗粒和所述表层组分母粒颗粒熔融并挤出,挤出后的芯层厚片的上下层均具有挤出的表层厚片,所述芯层厚片和位于所述芯层厚片两侧的两层所述表层厚片组成了复合厚片,将所述复合厚片处理得到三层的聚酯薄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步骤(3)中将所述复合厚片经过铸片、双向拉伸、热定形以及收卷,制得厚度为200μm-500μm的所述聚酯薄膜。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1)中将粉碎后的混合物料经过高速混合后通过挤出机挤出,制得所述表层组分母粒颗粒。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步骤(2)中将粉碎后的混合物料经过高速混合后通过挤出机挤出,制得所述芯层组分母粒颗粒。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步骤(3)中,将所述芯层组分母粒颗粒送入一挤出机内熔融,将所述表层组分母粒颗粒送入又一挤出机内熔融。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表层的厚度为所述聚酯薄膜的厚度的12%-18%。
进一步地,所述表层的厚度为所述聚酯薄膜的厚度的14%-16%。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步骤(3)中的双向拉伸步骤包括:纵向拉伸工序、上远红外加热工序和下远红外加热工序。
具体地,纵向拉伸工序中所述纵向拉伸工序的纵向拉伸倍数为2.1倍-3.5倍,未延伸的所述复合厚片依次经过多段纵拉伸,多段所述纵拉伸的温度依次为63℃-71℃、68℃-72℃、70℃-73℃、67℃-71℃、73℃-76℃、72℃-75℃、60℃-70℃、73℃-78℃、77℃-81℃、16℃-21℃、16℃-21℃、20℃-23℃、32℃-37℃和32℃-37℃;所述上远红外加热工序设于所述纵向拉伸工序的上方,所述上远红外加热工序设有多段上远红外加热加热区域,加热功率依次为50%-56%、58%-67%和58%-67%;所述下远红外加热工序设于所述纵向拉伸工序的下方,所述下远红外加热工序设有多段下远红外加热加热区域,加热功率依次为40%-49%、43%-49%和41%-45%。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步骤(3)中的双向拉伸步骤包括:横向拉伸工序,横拉缓冲段和横拉冷却段。
具体地,未延伸的所述复合厚片依次经过多段横拉伸,多段所述横拉伸的温度依次为110℃-113℃、112℃-115℃、112℃-115℃、120℃-126℃、126℃-129℃、131℃-134℃、180℃-187℃、191℃-197℃、191℃-197℃、155℃-165℃、75℃-83℃和26℃-33℃,所述横端缓冲段设于所述横向拉伸工序的前端,所述横拉冷却段设于所述横向拉伸工序的后端,所述横拉冷却段依次设有第一横拉冷却段和第二横拉冷却段,所述第一横拉冷却段的温度为55℃-65℃,所述第二横拉冷却段的温度为55℃-65℃。
可选地,所述横拉缓冲段依次设有:第一横拉缓冲段、第二横拉缓冲段和第三横拉缓冲段。
具体地,所述第一横拉缓冲段的温度为117℃-123℃,所述第二横拉缓冲段的温度为70℃-85℃,所述第三横拉缓冲段的温度为53℃-65℃。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聚酯薄膜综丝的制备方法100进行具体说明。
首先,将干燥后的PETG、抗粘连母料和色母料粉碎后混合制得表层组分母粒颗粒备用;然后,将干燥后的半消光聚酯切片、色母料和柔软剂粉碎后混合制得芯层组分母粒颗粒备用;最后,分别将所述芯层组分母粒颗粒和所述表层组分母粒颗粒熔融并挤出,总挤出量为2500kg/h-2800kg/h,挤出后的芯层厚片的上下层均具有挤出的表层厚片,所述芯层厚片和位于所述芯层厚片两侧的两层所述表层厚片组成了复合厚片,将所述复合厚片经过铸片、双向拉伸、热定形以及收卷处理得到三层的聚酯薄膜,所述表层的厚度为所述聚酯薄膜的厚度的15%,制备得到的聚酯薄膜综丝的厚度为400μm,经过测试,该聚酯薄膜综丝的动摩擦系数书0.24。
其中,双向拉伸步骤包括纵向拉伸工序、上远红外加热工序、下远红外加热工序、横向拉伸工序,横拉缓冲段和横拉冷却段。
具体地,所述纵向拉伸工序的纵向拉伸倍数为2.85-2.95倍,未延伸的所述复合厚片依次经过多段纵拉伸,多段所述纵拉伸的温度依次为67℃-69℃、70℃-72℃、70℃-72.6℃、68℃-70℃、74.5℃-76℃、73℃-74.5℃、60℃-65℃、75℃-78℃、77℃-80℃、19℃-21℃、18℃-21℃、22℃-23℃、34℃-37℃和34℃-37℃,所述上远红外加热工序设于所述纵向拉伸工序的上方,所述上远红外加热工序设有三段上远红外加热加热区域,加热功率依次为55%、59%和65%,所述下远红外加热工序设于所述纵向拉伸工序的下方,所述下远红外加热工序设有三段下远红外加热加热区域,加热功率依次为48%、45%和43%,横向拉伸工序中未延伸的所述复合厚片依次经过十二段横拉伸,所述横拉伸的温度依次为110℃-112℃、113℃-115℃、112℃-114℃、125℃-126℃、126℃-129℃、132℃-134℃、180℃-187℃、191℃-197℃、191℃-197℃、157℃-165℃、75℃-81℃和27℃-33℃,所述横端缓冲段设于所述横向拉伸工序的前端,所述横拉冷却段设于所述横向拉伸工序的后端,所述横拉冷却段依次设有第一横拉冷却段和第二横拉冷却段,所述第一横拉冷却段的温度为60℃,所述第二横拉冷却段的温度为62℃,所述横拉缓冲段依次设有第一横拉缓冲段、第二横拉缓冲段和第三横拉缓冲段,其中所述第一横拉缓冲段的温度为120℃,所述第二横拉缓冲段的温度为82℃,所述第三横拉缓冲段的温度为60℃。
总而言之,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聚酯薄膜综丝的制备方法100能够生产出符合生产工艺要求的不同厚度的聚酯薄膜综丝,具有结晶度好,柔软性佳,硬度高、耐磨性能好等优点,可以用做高档绝缘垫片等市场。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聚酯薄膜综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表层组分:
将干燥后的PETG、抗粘连母料和色母料粉碎后混合制得表层组分母粒颗粒备用;
(2)制备芯层组分:
将干燥后的半消光聚酯切片、色母料和柔软剂粉碎后混合制得芯层组分母粒颗粒备用;
(3)表层、芯层复合:
分别将所述芯层组分母粒颗粒和所述表层组分母粒颗粒熔融并挤出,挤出后的芯层厚片的上下层均具有挤出的表层厚片,所述芯层厚片和位于所述芯层厚片两侧的两层所述表层厚片组成了复合厚片,将所述复合厚片处理得到三层的聚酯薄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薄膜综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将所述复合厚片经过铸片、双向拉伸、热定形以及收卷,制得厚度为200μm-500μm的所述聚酯薄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薄膜综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将粉碎后的混合物料经过高速混合后通过挤出机挤出,制得所述表层组分母粒颗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薄膜综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将粉碎后的混合物料经过高速混合后通过挤出机挤出,制得所述芯层组分母粒颗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薄膜综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将所述芯层组分母粒颗粒送入一挤出机内熔融,将所述表层组分母粒颗粒送入又一挤出机内熔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薄膜综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层的厚度为所述聚酯薄膜的厚度的12%-18%。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酯薄膜综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层的厚度为所述聚酯薄膜的厚度的14%-1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薄膜综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双向拉伸步骤包括:
纵向拉伸工序,所述纵向拉伸工序的纵向拉伸倍数为2.1倍-3.5倍,未延伸的所述复合厚片依次经过多段纵拉伸,多段所述纵拉伸的温度依次为63℃-71℃、68℃-72℃、70℃-73℃、67℃-71℃、73℃-76℃、72℃-75℃、60℃-70℃、73℃-78℃、77℃-81℃、16℃-21℃、16℃-21℃、20℃-23℃、32℃-37℃和32℃-37℃;
上远红外加热工序,所述上远红外加热工序设于所述纵向拉伸工序的上方,所述上远红外加热工序设有多段上远红外加热加热区域,加热功率依次为50%-56%、58%-67%和58%-67%;
下远红外加热工序,所述下远红外加热工序设于所述纵向拉伸工序的下方,所述下远红外加热工序设有多段下远红外加热加热区域,加热功率依次为40%-49%、43%-49%和41%-4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聚酯薄膜综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双向拉伸步骤包括:
横向拉伸工序,未延伸的所述复合厚片依次经过多段横拉伸,多段所述横拉伸的温度依次为110℃-113℃、112℃-115℃、112℃-115℃、120℃-126℃、126℃-129℃、131℃-134℃、180℃-187℃、191℃-197℃、191℃-197℃、155℃-165℃、75℃-83℃和26℃-33℃;
横拉缓冲段,所述横端缓冲段设于所述横向拉伸工序的前端;
横拉冷却段,所述横拉冷却段设于所述横向拉伸工序的后端,所述横拉冷却段依次设有:
第一横拉冷却段,所述第一横拉冷却段的温度为55℃-65℃;
第二横拉冷却段,所述第二横拉冷却段的温度为55℃-65℃。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聚酯薄膜综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拉缓冲段依次设有:
第一横拉缓冲段,所述第一横拉缓冲段的温度为117℃-123℃;
第二横拉缓冲段,所述第二横拉缓冲段的温度为70℃-85℃;
第三横拉缓冲段,所述第三横拉缓冲段的温度为53℃-65℃。
CN201910215516.0A 2019-03-21 2019-03-21 聚酯薄膜综丝的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994394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15516.0A CN109943943A (zh) 2019-03-21 2019-03-21 聚酯薄膜综丝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15516.0A CN109943943A (zh) 2019-03-21 2019-03-21 聚酯薄膜综丝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43943A true CN109943943A (zh) 2019-06-28

Family

ID=670109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15516.0A Pending CN109943943A (zh) 2019-03-21 2019-03-21 聚酯薄膜综丝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943943A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781A (zh) * 1995-10-02 1997-09-10 东丽株式会社 容易成型用双向拉伸聚酯薄膜
CN101942727A (zh) * 2010-07-09 2011-01-12 江苏裕兴薄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聚酯薄膜综丝及其制备方法
CN202412840U (zh) * 2012-02-08 2012-09-05 宁波长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综丝用聚酯薄膜及其塑料综丝
KR20140117752A (ko) * 2013-03-26 2014-10-08 네젠텍주식회사 직기용 종광
CN105313313A (zh) * 2014-07-09 2016-02-10 上海紫东薄膜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度pet薄膜拉伸方法
EP3067448A1 (de) * 2011-03-28 2016-09-14 Groz-Beckert K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weblitze
CN106313827A (zh) * 2015-07-01 2017-01-11 江苏裕兴薄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抗冲击改性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26640A (zh) * 2016-12-19 2017-05-10 常州百佳薄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聚酯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15923A (zh) * 2017-12-14 2018-06-05 爱思开希(江苏)尖端塑料有限公司 一种双向拉伸聚酯薄膜的纵向拉伸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781A (zh) * 1995-10-02 1997-09-10 东丽株式会社 容易成型用双向拉伸聚酯薄膜
CN101942727A (zh) * 2010-07-09 2011-01-12 江苏裕兴薄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聚酯薄膜综丝及其制备方法
EP3067448A1 (de) * 2011-03-28 2016-09-14 Groz-Beckert K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weblitze
CN202412840U (zh) * 2012-02-08 2012-09-05 宁波长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综丝用聚酯薄膜及其塑料综丝
KR20140117752A (ko) * 2013-03-26 2014-10-08 네젠텍주식회사 직기용 종광
CN105313313A (zh) * 2014-07-09 2016-02-10 上海紫东薄膜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度pet薄膜拉伸方法
CN106313827A (zh) * 2015-07-01 2017-01-11 江苏裕兴薄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抗冲击改性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26640A (zh) * 2016-12-19 2017-05-10 常州百佳薄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聚酯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15923A (zh) * 2017-12-14 2018-06-05 爱思开希(江苏)尖端塑料有限公司 一种双向拉伸聚酯薄膜的纵向拉伸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丁浩: "《塑料工业实用手册》", 31 August 2000,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吴卫光等: "《装饰材料与工艺》", 31 January 2019,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
朱炤男: "《聚丙烯塑料的应用与改性》", 31 January 1982, 轻工业出版社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24591B2 (en) Method of forming hockey blade with wrapped, stitched core
EP2012999B1 (d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behälters aus kunststoff, vorformling zur herstellung eines kunststoffbehälters sowie kunststoffbehälter
CN101538393A (zh) 高弹耐磨运动地板面材及其制备方法
EP0345450A1 (de) Kunststoffbehälter für Flüssigkeiten oder Gase
EP3708335A1 (en) Filament, structural body,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CN101927133A (zh) 高通量滤材及其制造方法及用其制作的自吸式医用口罩
JP2014004797A (ja) 成形用複合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9943943A (zh) 聚酯薄膜综丝的制备方法
KR20140099517A (ko) 장섬유 강화 열가소성 수지 프리폼 및 이것을 이용한 섬유 강화 수지 성형체
CN102387909A (zh) 用于制造高刚性的、混合的连续型材的方法以及高刚性的、混合的连续型材
US5618598A (en) Strong flexible pre-inpregnation of fiber reinforced thermoplastic resin free from a void in matrix
DE19625797B4 (d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Rads
CN106003747B (zh) 一种双向拉伸的聚酯纤维多孔膜的制备方法
JP6037438B2 (ja) 合成樹脂製コイルの製造方法
JPH0586967B2 (zh)
EP3092112A1 (de) Faserverbundwerkstoff und verfahren zu dessen herstellung
CN109825922A (zh) 聚酯薄膜综丝
CN106916440A (zh) 一种连续纤维增强树脂筋及其制备方法
JP6338864B2 (ja) 延伸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CN106042353B (zh) 蓄电池pe隔板的辊压系统
CN108441978A (zh) 大直径高强度聚丙烯单丝及其制备方法
CN202543402U (zh) 一种7d涤纶poy纺制装置
CN116262991B (zh) 一种c形复合纤维、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EP3820734B1 (d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sitzbezugs für einen fahrzeugsitz gebildet aus einem formstrickteil
JP2646027B2 (ja) 成形材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