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41058A - 车用空调控制器 - Google Patents

车用空调控制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41058A
CN109941058A CN201711384086.2A CN201711384086A CN109941058A CN 109941058 A CN109941058 A CN 109941058A CN 201711384086 A CN201711384086 A CN 201711384086A CN 109941058 A CN109941058 A CN 1099410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guide
light
guide section
knob
light sou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38408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Fuerda Smar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anhua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anhua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anhua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38408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41058A/zh
Publication of CN1099410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4105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Abstract

一种车用空调控制器,该车用空调控制器包括控制面板、导光件和电路板,电路板设置光源,光源发出的光通过导光件传输到控制面板,导光件为一体成型的结构,导光件包括导光部和连接部,导光部沿导光件的轴向长度大于连接部沿导光件的轴向长度,连接部沿导光件的周向设置于相邻导光部之间并将导光部连接为一体的结构,将导光件的多个导光部通过连接部连接为一体成型的整体结构,有利于减少装配工时,简化导光件的装配过程,降低导光件装配时的生产成本和时间成本,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车用空调控制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用空调控制器。
【背景技术】
汽车空调控制器主要用于输出和显示相应的调节和控制信号,汽车空调控制器包括控制面板、电路板和导光件,电路板上设置光源,导光件可用于将光源发出的光传输到控制面板,使控制面板呈现出相应的光效果。控制面板上的某一零部件需要同时呈现两种及以上不同颜色的光来显示不同的工作状态。目前常用的方法是,根据该零部件实际需要呈现的光的颜色个数分别设置对应数量的导光件,并将这些导光件共同装配于该零部件的外圈,各导光件之间相互独立,每一个导光件对应一种颜色的指示光,在装配时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对导光件进行逐个安装,从而使装配工时延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用空调控制器,能够节省旋钮导光件的装配工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用空调控制器,所述车用空调控制器包括控制面板、导光件以及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置光源,所述导光件将所述光源发出的光传输到所述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件一体成形,所述导光件包括至少两个导光部和连接部,所述导光部沿所述导光件的轴向的长度大于等于所述连接部的沿所述导光件的轴向的长度,至少部分所述导光部露出所述控制面板设置;沿所述导光件的周向,所述连接部设置于相邻设置的所述导光部之间,所述导光部通过所述连接部连为一体。
车用空调控制器的导光件至少包括两个导光部和连接部,通过连接部沿导光件的周向将相邻导光部连为一体,导光件一体成型,能够使导光件在不同的导光部能够同时呈现出不同颜色的光效果,简化导光件的装配工序,提高导光件的装配效率,节省导光件的装配工时,进而有利于降低导光件装配时的人工成本和时间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车用空调控制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车用空调控制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旋钮和电路板组件的一种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旋钮、旋钮导光件和编码器的一种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容纳部的一种主视等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容纳部的一种正视等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7是一种车用空调控制器的容纳部与旋钮导光件组件的剖面的方向示意图;
图8是图7中容纳部与旋钮导光件组件的A-A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7中容纳部与旋钮导光件组件的B-B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7中容纳部与旋钮导光件组件的C-C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中旋钮导光件的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正视等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旋钮导光件的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背视等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旋钮导光件的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背视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旋钮导光件的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旋钮导光件的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2中导电橡胶的一种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图2中导电橡胶与电路板组件的一种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8是图1中旋钮导光件的第三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9是图1中旋钮导光件的第四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在汽车空调领域,控制器是用来控制和调节车内空气环境的装置,控制器包括控制器外壳和电路板,控制器外壳包括控制面板与后盖,控制器外壳形成有安装腔,电路板装配于安装腔内,电路板上设置有光源,电路板设置电子元器件的表面覆盖有防护层。控制器的部分输入和显示功能通过控制面板来实现,比如输入功能通过旋钮和/或按键实现,显示功能通过电路板上的光源和导光件实现,控制器通过导光件将光源发出的光传输到控制面板,从而使控制面板呈现出光效果,达到不同工作状态下照明和/或显示的目的,满足用户的视觉体验。下面以旋钮的导光件为例,对本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参见图1和图2,图1是一种车用空调控制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一种车用空调控制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控制器包括控制器外壳和电路板7,控制器外壳包括控制面板1和后盖2,控制器外壳形成有安装腔,安装腔内安装有电路板7,定义电路板7设置有电子元器件的表面为电路板7的上表面,电路板7的上表面朝向控制面板1,电路板7的上表面通常设置有显示屏、光源和信号转换器等电子元器件,电路板7的上表面覆盖有防护层。控制器外壳能够对安装腔内的各零部件起到一个初步的保护作用,电路板7用于对控制器的开关状态和功能参数进行控制和调节,防护层为遮光材料,本实施例中防护层采用导电橡胶,当然,也可以是其他的具有相似功能的材料,导电橡胶6主要用于保护电路板7上的各电子元器件,能够起到防水防尘的作用,同时能够消除通断电时各电子元器件之间产生的静电和电磁干扰,保证电路板7的工作性能,延长电路板7的使用寿命。控制器还包括旋钮4、按键10,散热片11以及显示板12,按键10,散热片11以及显示板12均装配于控制面板1:旋钮4主要用于空调系统运行参数的调节;按键10主要用于运行状态的开启和关闭以及功能选择;散热片11为镂空结构,镂空结构能够直接使安装腔与外界相连通,有利于促进安装腔内部各零部件的散热,同时能够促进电路板7上的电子元器件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与外界空气之间的热交换,从而延长电路板7的使用寿命并保证电路板7工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显示板12为透光材料,主要用来呈现显示屏上显示的实时工作状态及运行参数,以方便用户根据显示数据及时调整空调系统的运行参数,提高用户体验度。
结合参见图3和图4,图3是图1中旋钮和电路板组件的一种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旋钮、旋钮导光件和编码器的一种爆炸结构示意图。控制面板1设置有容纳部3,旋钮导光件5容纳于容纳部3,旋钮4穿过旋钮导光件5的内圈并露出于控制面板1。旋钮导光件5的部分上端面露出于控制面板1;旋钮4包括旋钮部和按键部,旋钮部包括旋钮外壳42和装饰环43,按键部包括按键帽部40和按键滑块部41,旋钮部套接于按键部的外圈,旋钮部能够沿按键部的外周向旋转,从而实现旋钮的周向旋转,按键部能够使旋钮具有按键的开关功能。本技术方案中,旋钮4只具有周向旋转时的调节功能,没有按键的开关功能,当然也可以适用于同时具有按键功能的旋钮结构,此处不再赘述。
电路板7包括信号转换器,信号转换器与旋钮4卡接,从而使旋钮4与电路板7电连接,信号转换器能够将旋钮4周向旋转的角位移转换为相应的电信号并输出,实现旋钮4的调节作用。本实施例中,信号转换器采用编码器8,当然也可以是电位器等其他具有类似功能的信号转换装置。编码器8焊接于电路板7,编码器8包括基座80、定子81和转子82,基座80与定子81是固定的,转子82位于基座80和定子81之间,转子82可沿定子81外圈和基座80内圈周向旋转,旋钮4带动转子82旋转,转子82将旋转的角位移传输给基座80,并由基座80将该角位移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传输给电路板7。
转子82和定子81均为圆环结构,旋钮外壳42套于转子82的外圈并与转子82卡接,旋钮外壳42套接于转子82的外圈时,旋钮外壳42与基座80之间不直接接触,从而使旋钮外壳42能够带动转子82一起旋转,保证旋钮外壳4的旋转角位移与转子82的旋转角位移一致;装饰环43与旋钮外壳42卡接并随旋钮4露出于控制面板1,装饰环43能够使控制面板1的表面更加美观;按键帽部40与按键滑块部41卡接,按键滑块部41的外周面设置有接触部和卡接部,旋钮外壳42的内壁设置有限位部,定子81内壁设置凹槽,接触部与凹槽卡接,使按键部能够固定于定子81内壁,卡接部与限位部卡接,旋钮外壳42能够对按键部进行限位;按键帽部40与按键滑块部41卡接,旋钮部套接于按键部的外圈,按键部与定子81内圈卡接,旋钮部与转子82外圈卡接,旋钮部同时能够对按键部进行限位,旋钮4与编码器8卡接,旋钮4与编码器8一起固定于电路板7,并随电路板7装配于安装腔内。旋钮导光件5容纳于容纳部3,相对于控制面板1固定设置,旋钮4穿过容纳部3内容纳的旋钮导光件5的内圈并露出于控制面板1。旋钮4与控制面板1均由遮光材料制成,能够避免旋钮4周圈不同颜色光之间发生窜光现象。
结合参见图5、图6、图7、图8、图9和图10,图5是图1中容纳部的一种主视等轴侧结构示意图,图6是容纳部的一种正视等轴侧结构示意图,图7是一种车用空调控制器的容纳部与旋钮导光件组件的剖面的方向示意图,图8是图7中容纳部与旋钮导光件组件的A-A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7中容纳部与旋钮导光件组件的B-B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7中容纳部与旋钮导光件组件的C-C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容纳部3设置于控制面板1,容纳部3为圆形结构,旋钮导光件5容纳于容纳部3。容纳部3的内壁设置有导向槽30、台阶部31、卡扣32以及凸台33。导向槽30、台阶部31、卡扣32以及凸台33都用来对旋钮导光件5进行固定和限位:导向槽30沿容纳部3的内壁间隔分布,导向槽30主要用于与旋钮导光件5配合,能够对旋钮导光件5的安装方向进行限定,导向槽30的个数和位置与旋钮导光件5的结构对应设置,导向槽30能够有效减少旋钮导光件5的错装和反装,提高旋钮导光件5的装配效率;沿容纳部3的内壁的轴向设置凸台33,同时沿容纳部3内壁的周向设置台阶部31,凸台33和台阶部31均用于对旋钮导光件5的限位,凸台33沿台阶部31的两边对称设置,位于导向槽30的上方,凸台33能够与旋钮导光件5的导光部51的侧壁直接接触,主要用于对旋钮导光件5的周向限位,台阶部31能够与旋钮导光件5的连接部52的上端面直接接触,主要用于对旋钮导光件5的轴向限位,由于台阶部31位于连接部52的上方,台阶部31的口径小于旋钮导光件5的口径,台阶部31能够防止光源发出的光沿连接部52向上传输,对连接部52起到很好的挡光作用,保证控制面板1表面呈现出良好的光效果;卡扣32主要用来对旋钮导光件5的位置进行固定,卡扣32穿过旋钮导光件5的连接孔50,使旋钮导光件5的外周面能够贴合于容纳部3的内壁并压紧,减小旋钮导光件5在容纳部3内部的晃动,保证旋钮导光件5与容纳部3连接的可靠性同时减小光传输过程中的漏光现象。
下面对旋钮导光件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介绍:
具体实施方式一
结合参见图11、图12、图13以及图14,图11是图1中旋钮导光件的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正视等轴侧结构示意图,图12是旋钮导光件的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背视等轴侧结构示意图,图13是旋钮导光件的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背视结构示意图,图14是旋钮导光件的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右视结构示意图。旋钮导光件5包括连接孔50、导光部51、连接部52以及导向筋53,导光部51和连接部52材料相同,导光部51包括第一导光部511和第二导光部512,连接部52包括第一连接部521和第二连接部522,第一导光部511与第二导光部512结构相似且均为圆弧结构,分别用于传输光源发出的不同颜色的光。连接部52设置于第一导光部511和第二导光部512之间,连接部52沿导光件5的周向设置,连接部52主要用于连接第一导光部511和第二导光部512,从而使旋钮导光件5一体成型,第一连接部521与第二连接部522之间由导光部51隔开,第一导光部511与第二导光部512之间由连接部52隔开,第一导光部511与第二导光部512之间的最小间隔距离为1mm,在这个间隔距离范围内,能够保证第一导光部511和第二导光部512传输的光之间不会发生窜光现象。
导光部51的径向厚度大于连接部52的径向厚度,导光部51的径向厚度大于等于连接部52径向厚度的2倍,导光部51沿旋钮导光件5的轴向长度大于连接部52沿旋钮导光件5的轴向长度,导光部51包括上端面和下端面,定义导光部51露出,于控制面板1的端面为上端面,与导光部51的上端面对应的位置为导光部51的下端面,旋钮导光件5的上端面露出于控制面板1以便于旋钮4表面的光效果呈现,连接部52的上端面与台阶部31相抵接,导光部51与连接部52的连接处为台阶状,导光部51的外周面与连接部52的外周面的连接处呈台阶状,导光部51的侧壁与连接部52的上端面的连接处呈台阶状,从而使光源发出的光在导光部51与连接部52传输时的折射路径不同,保证光能够始终沿导光部51传输,避免了光在导光部51和连接部52之间发生窜光的现象,减小了光在传输过程中的杂散损失。
导光部51的下端面设置有折射结构,该折射结构布满导光部51的下端面设置,并形成非光滑面区域55,连接部52的下端面未作处理,形成光滑面区域56,由于第一导光部511和第二导光部512间隔设置,非光滑面区域55之间间隔设置,非光滑面区域55被光滑面区域56隔开。在导光部51的下端面设置折射结构能够使光在进入导光部51时发生漫反射,从而保证光源发出的光通过非光滑面区域55后在导光部51中能够均匀传输,提高了光在传播过程中的均匀性和一致性,减少因光点过度集中在导光部51的某一区域产生亮斑而在导光部51的其它位置产生黑斑的现象。
旋钮导光件5的外周面设置导向筋53,连接部52设置连接孔50,连接孔50与导向筋53设置于不同位置,从而使旋钮导光件5能够承受更大的作用力而不易损坏;导向筋53与导向槽30间隙配合,导向筋53插入导向槽30并与导向槽30形配,使旋钮导光件5能够沿容纳部3的内壁上下滑动,同时在上下限位处设置相应的限位结构对旋钮导光件5进行限位,防止旋钮导光件5从容纳部3的内壁脱落;卡扣32穿过连接孔50,使旋钮导光件5的外周面与容纳部3的内壁抵接并压紧,保证旋钮导光件5与容纳部3之间连接的可靠性。为便于卡扣32的位置设计,一般将连接孔50设置于第一导光部511和第二导光部512的中心位置,即第一导光部511和第二导光部512相对于连接孔50对称设置。
结合参见图16和图17,图16是图2中导电橡胶的一种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7是图2中导电橡胶与电路板组件的一种俯视结构示意图。防护层主要用于对电路板7及位于其上表面的电子元器件进行保护,同时消除电路板7通断电时各电子元器件之间产生的静电和电磁干扰,保证电路板7的电气性能和可靠性。本实施例中,采用导电橡胶作为防护层,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的能够满足相同需求的材料,导电橡胶6设置弹性开关60、安装孔62、导光孔63以及导光槽64等结构,导电橡胶6覆盖于电路板7的上表面,装配于控制面板1和电路板7之间。导电橡胶6能够防止外界的水分和灰尘等杂质颗粒进入电路板7从而影响电路板7的正常工作,减小外界杂质对电路板7上各电子元器件的使用性能及电路板7寿命的影响;弹性开关60用于配合按键10实现控制器相关功能或电路的开关状态,按键10按下,弹性开关60内部的导电片与电路板7的电路接触,电路导通;再次按下按键10,弹性开关60内的导电片与电路板7的电路分离,电路断开;导电橡胶6与编码器8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安装孔62,装配时,基座80穿过安装孔62,使导电橡胶6能够贴合于电路板7的表面。
旋钮4与电路板7电连接,旋钮导光件5套接于旋钮4的外周面,且旋钮导光件5与控制面板1固定连接。电路板7设置光源,光源包括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发出光的颜色不同。第一光源的位置与第一导光部511的位置对应设置,第二光源的位置与第二导光部512的位置对应设置,第一导光部511与第二导光部512间隔设置是为了更好地传输不同颜色的光。光源还包括按键光源,按键光源的位置与导光孔63的位置对应设置,按键光源用于按键10的光显示效果,由于按键10不需要同时呈现出不同颜色的光效果,导光孔63和弹性开关60的位置与按键10的位置对应设置,按键光源发出的光穿过导光孔63传输到控制面板1;安装孔62的周向设置有与非光滑面区域55相对应的导光槽64,导光槽64与安装孔62之间设置挡光橡胶板,挡光橡胶板具有一定的高度,能够有效防止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发出的光沿基座80的外周面的轴向漏光,同时能够避免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发出的光之间发生窜光现象。导光槽64包括第一导光槽和第二导光槽,第一导光槽与电路板7对应的位置设置第一光源,第二导光槽与电路板7对应的位置设置第二光源,第一导光槽与第二导光槽沿安装孔62的周向均匀分布且间隔设置。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发出的光沿导光槽64和挡光橡胶板到达旋钮导光件5的非光滑面区域55并通过导光部51传输到控制面板1,从而保证旋钮4的外周圈能够同时显示不同颜色的光。由于旋钮4和控制面板1均由不透光材料制成,光源发出的光只能沿旋钮导光件5的导光部51传输,从而减少光源发出的光在传输过程中的光损失。
具体实施方式二
在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导向筋53的延伸方向是相互平行的,这是根据容纳部3内部导向槽30的结构分布设计的,导向筋53的设置也可以是别的形式,参见图15,图15是旋钮导光件的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在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导向筋53的延伸方向沿旋钮导光件5的径向,这种设计方案能够简化导向筋53的模具设计,使旋钮导光件5的出模过程更加容易,导向筋53的具体位置和个数需要根据实际旋钮容纳部3的内部结构来设计,本实施方式的其余部分的结构特征与连接方式均与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相同,导向筋53的设置应根据实际控制面板1的按键和旋钮的个数和分布情况进行选择,此处不再一一列举。
具体实施方式三
参见图18,图18是图1中旋钮导光件的第三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俯视结构示意图。旋钮导光件5包括连接孔50、导光部51、连接部52以及导向筋53,导光部51和连接部52材料相同,导光部51包括第一导光部511、第二导光部512和第三导光部513,连接部52包括第一连接部521、第二连接部522和第三连接部523,第一导光部511、第二导光部512和第三导光部513结构相似且均为圆弧结构,分别用于传输光源发出的不同颜色的光。连接部52设置于第一导光部511、第二导光部512和第三导光部513之间,连接部52沿导光件5的周向设置,连接部52主要用于连接第一导光部511、第二导光部512和第三连接部513,从而使旋钮导光件5一体成型,第一连接部521、第二连接部522以及第三连接部523之间分别由导光部51隔开,第一导光部511、第二导光部512和第三导光部513之间分别由连接部52隔开,第一导光部511、第二导光部512和第三导光部513之间的最小间隔距离为1mm,在这个间隔距离范围内,能够保证第一导光部511、第二导光部512以及第三导光部513传输的光之间不会发生窜光现象。
导光部51的径向厚度大于连接部52的径向厚度,导光部51的径向厚度大于等于连接部52径向厚度的2倍,导光部51沿旋钮导光件5的轴向长度大于连接部52沿旋钮导光件5的轴向长度,导光部51包括上端面和下端面,定义导光部51露出于控制面板1的端面为上端面,与导光部51的上端面对应的位置为导光部51的下端面,旋钮导光件5的上端面露出于控制面板1以便于旋钮4表面的光效果呈现,连接部52的上端面与台阶部31相抵接,导光部51与连接部52的连接处为台阶状,导光部51的外周面与连接部52的外周面的连接处呈台阶状,导光部51的侧壁与连接部52的上端面的连接处呈台阶状,从而使光源发出的光在导光部51与连接部52传输时的折射路径不同,保证光能够始终沿导光部51传输,避免了光在导光部51和连接部52之间发生窜光的现象,减小了光在传输过程中的杂散损失。
导光部51的下端面设置有折射结构,该折射结构布满导光部51的下端面设置,并形成非光滑面区域55,连接部52的下端面未作处理,形成光滑面区域56,由于第一导光部511、第二导光部512和第三导光部513之间间隔设置,非光滑面区域55之间间隔设置,非光滑面区域55被光滑面区域56隔开。在导光部51的下端面设置折射结构能够使光在进入导光部51时发生漫反射,从而保证光源发出的光通过非光滑面区域55后在导光部51中能够均匀传输,提高了光在传播过程中的均匀性和一致性,减少因光点过度集中在导光部51的某一区域产生亮斑而在导光部51的其它位置产生黑斑的现象。
旋钮导光件5的外周面设置导向筋53,连接部52设置连接孔50,连接孔50与导向筋53设置于不同位置,从而使旋钮导光件5能够承受更大的作用力而不易损坏;导向筋53与导向槽30间隙配合,导向筋53插入导向槽30并与导向槽30形配,使旋钮导光件5能够沿容纳部3的内壁上下滑动,同时在上下限位处设置相应的限位结构对旋钮导光件5进行限位,防止旋钮导光件5从容纳部3的内壁脱落;卡扣32穿过连接孔50,使旋钮导光件5的外周面与容纳部3的内壁抵接并压紧,保证旋钮导光件5与容纳部3之间连接的可靠性。为便于卡扣32的位置设计,一般将连接孔50设置于相邻导光部的中心位置,即相邻导光部相对于连接孔50对称设置。
防护层主要用于对电路板7及位于其上表面的电子元器件进行保护,同时消除电路板7通断电时各电子元器件之间产生的静电和电磁干扰,保证电路板7的电气性能和可靠性。本实施例中,采用导电橡胶作为防护层,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的能够满足相同需求的材料,导电橡胶6设置弹性开关60、安装孔62、导光孔63以及导光槽64等结构,导电橡胶6覆盖于电路板7的上表面,装配于控制面板1和电路板7之间。导电橡胶6能够防止外界的水分和灰尘等杂质颗粒进入电路板7从而影响电路板7的正常工作,减小外界杂质对电路板7上各电子元器件的使用性能及电路板7寿命的影响;弹性开关60用于配合按键10实现控制器相关功能或电路的开关状态,按键10按下,弹性开关60内部的导电片与电路板7的电路接触,电路导通;再次按下按键10,弹性开关60内的导电片与电路板7的电路分离,电路断开;导电橡胶6与编码器8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安装孔62,装配时,基座80穿过安装孔62,使导电橡胶6能够贴合于电路板7的表面。
旋钮4与电路板7电连接,旋钮导光件5套接于旋钮4的外周面,且旋钮导光件5与控制面板1固定连接。电路板7设置光源,光源包括第一光源、第二光源和第三光源,第一光源、第二光源和第三光源发出光的颜色不同。第一光源的位置与第一导光部511的位置对应设置,第二光源的位置与第二导光部512的位置对应设置,第三光源的位置与第三导光部513的位置对应设置,第一导光部511、第二导光部512和第三导光部513之间间隔设置是为了更好地传输不同颜色的光。光源还包括按键光源,按键光源的位置与导光孔63的位置对应设置,按键光源用于按键10的光显示效果,由于按键10不需要同时呈现出不同颜色的光效果,导光孔63和弹性开关60的位置与按键10的位置对应设置,按键光源发出的光穿过导光孔63传输到控制面板1;安装孔62的周向设置有与非光滑面区域55相对应的导光槽64,导光槽64与安装孔62之间设置挡光橡胶板,挡光橡胶板具有一定的高度,能够有效防止第一光源、第二光源和第三光源发出的光沿基座80的外周面的轴向漏光,同时能够避免第一光源、第二光源和第三光源发出的光之间发生窜光现象。导光槽64包括第一导光槽、第二导光槽和第三导光槽,第一导光槽与电路板7对应的位置设置第一光源,第二导光槽与电路板7对应的位置设置第二光源,第三导光槽与电路板7对应的位置设置第三光源,第一导光槽、第二导光槽和第三导光槽沿安装孔62的周向均匀分布且间隔设置。第一光源、第二光源和第三光源发出的光沿导光槽64和挡光橡胶板到达旋钮导光件5的非光滑面区域55并通过导光部51传输到控制面板1,从而保证旋钮4的外周圈能够同时显示不同颜色的光。由于旋钮4和控制面板1均由不透光材料制成,光源发出的光只能沿旋钮导光件5的导光部51传输,从而减少光源发出的光在传输过程中的光损失。
具体实施方式四
参见图19,图19是图1中旋钮导光件的第四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俯视结构示意图。旋钮导光件5包括连接孔50、导光部51、连接部52以及导向筋53,导光部51和连接部52材料相同,导光部51包括第一导光部511、第二导光部512、第三导光部513和第四导光部514,连接部52包括第一连接部521、第二连接部522、第三连接部523和第四连接部524,第一导光部511、第二导光部512、第三导光部513和第四导光部514结构相似且均为圆弧结构,分别用于传输光源发出的不同颜色的光。连接部52设置于第一导光部511、第二导光部512、第三导光部513以及第四导光部514之间,连接部52沿导光件5的周向设置,连接部52主要用于连接第一导光部511、第二导光部512、第三连接部513以及第四连接部514,从而旋钮导光件5一体成型,第一连接部521、第二连接部522、第三连接部523和第四连接部524之间分别由导光部51隔开,第一导光部511、第二导光部512、第三导光部513和第四导光部514之间分别由连接部52隔开,第一导光部511、第二导光部512、第三导光部513和第四导光部514之间的最小间隔距离为1mm,在这个间隔距离范围内,能够保证第一导光部511、第二导光部512、第三导光部513和第四导光部514传输的光之间不会发生窜光现象。
导光部51的径向厚度大于连接部52的径向厚度,导光部51的径向厚度大于等于连接部52径向厚度的2倍,导光部51沿旋钮导光件5的轴向长度大于连接部52沿旋钮导光件5的轴向长度,导光部51包括上端面和下端面,定义导光部51露出,于控制面板1的端面为上端面,与导光部51的上端面对应的位置为导光部51的下端面,旋钮导光件5的上端面露出于控制面板1以便于旋钮4表面的光效果呈现,连接部52的上端面与台阶部31相抵接,导光部51与连接部52的连接处为台阶状,导光部51的外周面与连接部52的外周面的连接处呈台阶状,导光部51的侧壁与连接部52的上端面的连接处呈台阶状,从而使光源发出的光在导光部51与连接部52传输时的折射路径不同,保证光能够始终沿导光部51传输,避免了光在导光部51和连接部52之间发生窜光的现象,减小了光在传输过程中的杂散损失。
导光部51的下端面设置有折射结构,该折射结构布满导光部51的下端面设置,并形成非光滑面区域55,连接部52的下端面未作处理,形成光滑面区域56,由于第一导光部511、第二导光部512、第三导光部513以及第四导光部514之间间隔设置,非光滑面区域55之间间隔设置,非光滑面区域55被光滑面区域56隔开。在导光部51的下端面设置折射结构能够使光在进入导光部51时发生漫反射,从而保证光源发出的光通过非光滑面区域55后在导光部51中能够均匀传输,提高了光在传播过程中的均匀性和一致性,减少因光点过度集中在导光部51的某一区域产生亮斑而在导光部51的其它位置产生黑斑的现象。
旋钮导光件5的外周面设置导向筋53,连接部52设置连接孔50,连接孔50与导向筋53设置于不同位置,从而使旋钮导光件5能够承受更大的作用力而不易损坏;导向筋53与导向槽30间隙配合,导向筋53插入导向槽30并与导向槽30形配,使旋钮导光件5能够沿容纳部3的内壁上下滑动,同时在上下限位处设置相应的限位结构对旋钮导光件5进行限位,防止旋钮导光件5从容纳部3的内壁脱落;卡扣32穿过连接孔50,使旋钮导光件5的外周面与容纳部3的内壁抵接并压紧,保证旋钮导光件5与容纳部3之间连接的可靠性。为便于卡扣32的位置设计,一般将连接孔50设置于相邻导光部的中心位置,即相邻导光部相对于连接孔50对称设置。
防护层主要用于对电路板7及位于其上表面的电子元器件进行保护,同时消除电路板7通断电时各电子元器件之间产生的静电和电磁干扰,保证电路板7的电气性能和可靠性。本实施例中,采用导电橡胶作为防护层,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的能够满足相同需求的材料,导电橡胶6设置弹性开关60、安装孔62、导光孔63以及导光槽64等结构,导电橡胶6覆盖于电路板7的上表面,装配于控制面板1和电路板7之间。导电橡胶6能够防止外界的水分和灰尘等杂质颗粒进入电路板7从而影响电路板7的正常工作,减小外界杂质对电路板7上各电子元器件的使用性能及电路板7寿命的影响;弹性开关60用于配合按键10实现控制器相关功能或电路的开关状态,按键10按下,弹性开关60内部的导电片与电路板7的电路接触,电路导通;再次按下按键10,弹性开关60内的导电片与电路板7的电路分离,电路断开;导电橡胶6与编码器8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安装孔62,装配时,基座80穿过安装孔62,使导电橡胶6能够贴合于电路板7的表面。
旋钮4与电路板7电连接,旋钮导光件5套接于旋钮4的外周面,且旋钮导光件5与控制面板1固定连接。电路板7设置光源,光源包括第一光源、第二光源、第三光源和第四光源,第一光源、第二光源、第三光源以及第四光源发出光的颜色不同。第一光源的位置与第一导光部511的位置对应设置,第二光源的位置与第二导光部512的位置对应设置,第三光源的位置与第三导光部513的位置对应设置,第四光源的位置与第四导光部514的位置对应设置,第一导光部511、第二导光部512、第三导光部513和第四导光部514之间间隔设置是为了更好地传输不同颜色的光。光源还包括按键光源,按键光源的位置与导光孔63的位置对应设置,按键光源用于按键10的光显示效果,由于按键10不需要同时呈现出不同颜色的光效果,导光孔63和弹性开关60的位置与按键10的位置对应设置,按键光源发出的光穿过导光孔63传输到控制面板1;安装孔62的周向设置有与非光滑面区域55相对应的导光槽64,导光槽64与安装孔62之间设置挡光橡胶板,挡光橡胶板具有一定的高度,能够有效防止第一光源、第二光源、第三光源以及第四光源发出的光沿基座80的外周面的轴向漏光,同时能够避免第一光源、第二光源、第三光源和第四光源发出的光之间发生窜光现象。导光槽64包括第一导光槽、第二导光槽、第三导光槽和第四导光槽,第一导光槽与电路板7对应的位置设置第一光源,第二导光槽与电路板7对应的位置设置第二光源,第三导光槽与电路板7对应的位置设置第三光源,第四导光槽与电路板7对应的位置设置第四光源,第一导光槽、第二导光槽、第三导光槽和第四导光槽沿安装孔62的周向均匀分布且间隔设置。第一光源、第二光源、第三光源和第四光源发出的光沿导光槽64和挡光橡胶板到达旋钮导光件5的非光滑面区域55并通过导光部51传输到控制面板1,从而保证旋钮4的外周圈能够同时显示不同颜色的光。由于旋钮4和控制面板1均由不透光材料制成,光源发出的光只能沿旋钮导光件5的导光部51传输,从而减少光源发出的光在传输过程中的光损失。
另外,导电橡胶6与电路板7的接触面还设置固定部,电路板7与固定部对应的位置设置容纳孔,固定部穿过容纳孔并与容纳孔的侧壁卡接,从而防止导电橡胶6在电路板7的表面发生晃动,使导电橡胶6卡接于电路板7表面。导电橡胶6覆盖于电路板7的上表面,能够对电路板7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旋钮4通过编码器8卡接于电路板7上表面,导电橡胶6与电路板7组件装配完成后,将电路板7安装于安装腔内,旋钮导光件5卡接于容纳部3的内壁,旋钮4穿过旋钮导光件5的内圈并露出于控制面板1,导光部的上端露出于控制面板1,以便于旋钮4的外圈能够同时呈现出不同颜色的光效果,将后盖2与控制面板1卡接在一起,即可完成控制器的装配。车用空调控制的装配顺序并不是固定的,可以根据实际的装配过程选择各零部件的组装顺序。
非光滑面区域55与光滑面区域56间隔设置,导光部51与连接部52间隔设置,非光滑面区域55和导光部51用于传输光源发出的光,折射结构能够保证旋钮光源发出的光在导光部51中传输的均匀性和一致性,减小因光线过度集中而在导光部51的上端面产生亮斑,在其他部分产生黑斑的现象。多个导光部通过连接部连接成型为一体的整体结构的设计方案,能够减少旋钮导光件在显示多种颜色的光时需要装配的单个导光件的个数,从而减少了装配旋钮导光件所需的工时,降低了时间成本;一体成型的旋钮导光件只需设计一个防错结构即可,简化设计方案,提高生产和装配效率,从而降低了设计成本和生产成本。此外,不同的导光部主要用来传输不同颜色的光。因此,不同旋钮导光件所包含的导光部的个数并不是固定的,根据旋钮实际需要显示的光的颜色个数来确定。相应的,非光滑面区域的个数也需要根据旋钮实际所需呈现的光的颜色的个数来确定。
在本实施例中,导光件的个数是根据旋钮实际需要呈现的光的颜色的数量来决定的,由于旋钮需呈现的光的颜色数量不同,导光件的导光部的数量与对应位置的旋钮光源的个数保持一致,在实际使用时,根据旋钮实际需要呈现的光的颜色个数,选择需要成型的导光部的个数,同时在导光部的下端面位置设置折射结构,折射结构的位置和数量、导光槽的位置和数量以及导光部的位置和数量都由光源的位置和个数来决定。此外,导光部的径向厚度大于连接部的径向厚度,导光部沿导光件的轴向长度大于连接部沿导光件的轴向长度,导光部与连接部的连接处呈台阶状,导光部与连接部成型为圆环结构,导光部上端面露出于控制面板,下端面与连接部一体成型,导光部与导光部之间、连接部与连接部之间间隔设置,导光部下端面的非光滑面区域与连接部下端面的光滑面区域依次设置,从而保证不同颜色的光在传输过程中互不干扰,使控制面板能够实现良好的光呈现效果,提高用户体验度。同时,本发明提供的导光件不仅适用于旋钮结构,凡是需要同时呈现多种颜色的光效果的结构均可使用,旋钮也可以不具备按键功能,导光件的形状也不仅限于圆形,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合和要求来设计导光件的具体形状和所需导光部的个数,导光部下端面的折射结构可以使齿形折射,也可以是磨砂或圆环形折射结构,此处不再一一列举。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限制本发明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仍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车用空调控制器,所述车用空调控制器包括控制面板、导光件以及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置光源,所述导光件将所述光源发出的光传输到所述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件一体成形,所述导光件包括至少两个导光部和连接部,所述导光部沿所述导光件的轴向的长度大于等于所述连接部的沿所述导光件的轴向的长度,至少部分所述导光部露出所述控制面板设置;沿所述导光件的周向,所述连接部设置于相邻设置的所述导光部之间,所述导光部通过所述连接部连为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空调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导光件径向,所述导光部的径向厚度大于所述连接部的径向厚度,所述导光部与所述连接部的连接处呈台阶状,所述导光部的径向厚度大于等于所述连接部径向厚度的2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用空调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部包括上端面和下端面,所述上端面露出所述控制面板的表面,所述下端面与所述上端面相对设置,所述下端面成形有折射结构,所述折射结构布满所述下端面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用空调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件和所述控制面板卡接设置,所述导光件的外周面设置导向筋,所述连接部设置连接孔;所述控制面板设置容纳部,所述导光件容纳于所述容纳部;所述容纳部的内壁设置导向槽和卡扣,所述导向筋插入所述导向槽并与所述导向槽形配;所述卡扣穿过所述连接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用空调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部还包括台阶部,在所述连接部安装处,所述台阶部的口径小于所述导光件的口径,所述台阶部与所述连接部的上端面抵接,所述导光件的外周面与所述容纳部的内壁相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车用空调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部包括第一导光部和第二导光部,所述第一导光部与所述第二导光部间隔设置,所述连接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导光部和所述第二导光部之间,所述第一导光部与所述第二导光部之间的间距大于等于1m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用空调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包括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所述第一光源与所述第二光源发出的光的颜色不同,所述第一导光部的位置与所述第一光源的位置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导光部的位置与所述第二光源的位置对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用空调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用空调控制器还包括防护层,所述防护层设置于所述电路板的设置有电子元器件的表面,所述防护层为遮光材料,所述防护层设置导光槽,所述导光槽包括第一导光槽和第二导光槽,所述第一导光槽与所述第一光源的位置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导光槽与所述第二光源的位置对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车用空调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用空调控制器还包括旋钮,所述旋钮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导光件套设于所述旋钮外周,所述导光件相对于所述控制面板固定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用空调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部还包括第三导光部,所述光源包括第三光源,所述第三光源的颜色与所述第一、第二光源的颜色均不同,所述第三导光部的位置与所述第三光源的位置对应设置,所述导光槽包括第三导光槽,所述第三导光槽与所述第三光源的位置对应设置。
CN201711384086.2A 2017-12-20 2017-12-20 车用空调控制器 Pending CN10994105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84086.2A CN109941058A (zh) 2017-12-20 2017-12-20 车用空调控制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84086.2A CN109941058A (zh) 2017-12-20 2017-12-20 车用空调控制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41058A true CN109941058A (zh) 2019-06-28

Family

ID=670049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384086.2A Pending CN109941058A (zh) 2017-12-20 2017-12-20 车用空调控制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941058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76513A (zh) * 2008-06-20 2011-05-25 法雷奥热系统公司 在机动车控制面板上实现控制功能的控制设备和相应的控制面板
CN102637546A (zh) * 2012-03-30 2012-08-15 延锋伟世通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带导光环的多向按键旋钮结构
KR20140001439A (ko) * 2012-06-27 2014-01-07 한라비스테온공조 주식회사 차량용 공조장치의 콘트롤러
KR20140001438A (ko) * 2012-06-27 2014-01-07 한라비스테온공조 주식회사 차량용 공조장치의 콘트롤러
CN105627191A (zh) * 2014-08-22 2016-06-01 佰鸿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模块
CN205941382U (zh) * 2016-08-08 2017-02-08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雾滴测试仪及雾滴测试系统
CN106597623A (zh) * 2015-10-16 2017-04-26 青岛海尔滚筒洗衣机有限公司 电脑板导光装置、组装方法及洗衣机
KR20170091301A (ko) * 2016-02-01 2017-08-09 주식회사 제이에스테크 노브 인디케이터용 조명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76513A (zh) * 2008-06-20 2011-05-25 法雷奥热系统公司 在机动车控制面板上实现控制功能的控制设备和相应的控制面板
CN102637546A (zh) * 2012-03-30 2012-08-15 延锋伟世通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带导光环的多向按键旋钮结构
KR20140001439A (ko) * 2012-06-27 2014-01-07 한라비스테온공조 주식회사 차량용 공조장치의 콘트롤러
KR20140001438A (ko) * 2012-06-27 2014-01-07 한라비스테온공조 주식회사 차량용 공조장치의 콘트롤러
CN105627191A (zh) * 2014-08-22 2016-06-01 佰鸿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模块
CN106597623A (zh) * 2015-10-16 2017-04-26 青岛海尔滚筒洗衣机有限公司 电脑板导光装置、组装方法及洗衣机
KR20170091301A (ko) * 2016-02-01 2017-08-09 주식회사 제이에스테크 노브 인디케이터용 조명 장치
CN205941382U (zh) * 2016-08-08 2017-02-08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雾滴测试仪及雾滴测试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518728B1 (en) Operating device of air conditioner for vehicle
EP1518727B1 (en) Operating device of vehicle air conditioner
CN109799670B (zh) 终端设备
JP5793267B1 (ja) Led照明装置
CN109941058A (zh) 车用空调控制器
JP5793271B1 (ja) Led照明装置
CN106451829B (zh) 一种电机
US20160048153A1 (en) Modular system of an operating device
JP5793264B1 (ja) Led照明装置
CN115812126A (zh) 风扇壳体、马达单元和移动体
JP5795115B1 (ja) Led照明装置
CN208204907U (zh) 一种灯具主体、面环及照明装置
CN221009827U (zh) 一种移动充电源
JP2016021369A (ja) Led照明装置
CN221061519U (zh) 光照仪器
CN216693742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
CN216556897U (zh) 一种新型太阳能风扇灯
CN211399481U (zh) 墙角灯及建筑结构
CN217283660U (zh) 一种线控器及空调
CN216589222U (zh) 一种风扇灯
JP5793269B1 (ja) Led照明装置
CN219105991U (zh) 一种旋钮开关
CN220915649U (zh) 伺服驱动器和伺服系统
CN115164120B (zh) 立体线形氛围灯结构
CN214425771U (zh) 灯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120

Address after: 315321 Zhang Xin Nan Road, Xiaolin Town, Cixi City, Ningbo, Zhejiang

Applicant after: NINGBO FUERDA SMARTECH Co.,Ltd.

Address before: 310018 No.301, No.12 street, H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Zhejiang Sanhua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No. 1493-1569, Xiaolin Avenue, Xiaolin Town, Cixi City,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NINGBO FUERDA SMARTECH Co.,Ltd.

Address before: 315321 Zhang Xin Nan Road, Xiaolin Town, Cixi City, Ningbo, Zhejiang

Applicant before: NINGBO FUERDA SMARTECH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62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