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08867A - 一种用磺化生物炭强化去除水体氨氮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磺化生物炭强化去除水体氨氮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08867A
CN109908867A CN201910306302.4A CN201910306302A CN109908867A CN 109908867 A CN109908867 A CN 109908867A CN 201910306302 A CN201910306302 A CN 201910306302A CN 109908867 A CN109908867 A CN 1099088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coal
sulfonation
reed
ammonia nitrogen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0630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明
宋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Jilia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Jilia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Jilia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hina Jilia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030630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08867A/zh
Publication of CN1099088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0886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Solid-Sorbent Or Filter-Aiding Compositions (AREA)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磺化生物炭强化去除水体氨氮的方法,涉及水处理领域。磺化生物炭的制备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将芦苇秸秆烘干磨碎过筛,在氮气氛围下绝氧热解制得芦苇生物炭;在浓硫酸加热的条件下磺化处理,将经磺化处理后的生物炭用去离子沸水洗至中性,之后放入烘箱中烘干即制备得到磺化生物炭。本方法制得的磺化生物炭显著提高了吸附性能。本发明使收割后的芦苇秸秆重新回收利用,以废治废,可用于污染水体的修复。

Description

一种用磺化生物炭强化去除水体氨氮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了用一种新型处理水中氨氮的炭材料强化水体中氨氮去除的方法,属于水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人类活动的加剧,大量生活、农业废水被排放出来,其中富含氮、磷等的营养物质释放到水体当中去,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水体富营养化最常见的影响是藻类等水生植物的过度生长,消耗水中的氧气,导致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缺氧死亡。氨氮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目前从水中去除氨氮的方法有很多,主要有生物脱氮法、氨吹脱法、折点氯化法、化学沉淀法、吸附法等。生物脱氮法占地面积达,低温时效率低。吹脱法工艺简单但能耗大,有二次污染。折点氯化法处理效果稳定但运行费用高,副产物也会造成二次污染。化学沉淀法虽能较好去除氨氮并且实现资源回收,但沉淀试剂用量较大,从而处理成本高。与其他处理方法相比,吸附法处理氨氮废水具有低成本、高效性、稳定性、易操作等优点,是处理氨氮废水的理想方法。可用作吸附剂的材料有沸石、离子交换树脂、膨润土、生物炭等,生物炭作为水中处理氨氮的吸附剂,来源广泛、易于集中处理、低成本、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基本不会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生物炭是生物有机材料(生物质)在缺氧或绝氧环境中,经高温热裂解后生成的固态产物。生物炭的主要成分是C、H、O、N、S、灰分及少量微量元素,其特点是比表面积和孔隙发达,表面带有大量负电荷,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在水处理和土壤修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制备技术得到的生物炭对去除水体中氨氮的研究很少,且大多数研究中去除吸附效果不佳,鲜有高效的用于去除水中氨氮的生物炭材料。
芦苇作为一种挺水植物,是人工湿地中常见的用于生态修复的植物,但是在秋冬季湿地中芦苇收割后难以处理,可能会造成资源的浪费甚至是二次污染。因此,对收割的芦苇进一步进行资源化利用,基于芦苇制备成生物炭用于水体氨氮吸附,以废治废,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磺化生物炭强化去除水体氨氮的方法,其能够显著提升对水中氨氮的吸附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芦苇秸秆切短至4~5cm,干燥、粉碎,得到芦苇粉末,过筛。
步骤2:将步骤1中的得到的芦苇粉末在氮气氛围下绝氧热解得到芦苇生物炭,其中热解温度为300~700℃,热解时间为1~2.4h,恒温时间为1~2h。
所述步骤2:芦苇粉末热解制备芦苇生物炭时,热解温度优选为300℃,热解时间优选为1h,热解恒温时间优选为1h。
步骤3:将步骤2制备的芦苇生物炭加入浓硫酸中浸泡并使用磁力搅拌磺化处理,其中浓硫酸的质量分数为98%,磺化处理参数为:固液比(g/mL)1:15,温度150℃,处理时间12~15h。
步骤4:将步骤3中磺化处理后的芦苇生物炭用去离子沸水洗至中性,之后放入烘箱中烘干备用。
本发明的磺化生物炭即由上述方法制备得到。
将按上述方法制备的磺化生物炭加入待处理水中即可强化去除水体氨氮。如接触时间24h,固液比为1:1000时(0.02g/20mL),芦苇生物炭对5mg/L的氨氮吸附去除率为11.28%,磺化生物炭对其吸附去除率为64.73%,1:400时(0.05g/20mL),改性前后对氨氮的吸附去除率分别为25.91%和80.0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通过对芦苇生物炭磺化处理,在生物炭的表面负载了官能团,通过对比经过和未经过磺化处理的芦苇生物炭的傅里叶红外光谱图可以表明:图中3411.52cm-1处的吸收峰为O-H伸缩振动峰,1597.59cm-1处的吸收峰为C=C伸缩振动峰。1181.11cm-1处出现S=O的伸缩振动峰,此吸收峰为-SO3H伸缩振动峰,该峰的出现表明-SO3H成功地负载到了碳材料上;分析两种生物炭的元素组成: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C含量的增加,但H含量出现完全相反的趋势。而生物炭磺化可以降低生物炭中C和H的含量,这意味着可以促进官能团的热解,有利于生物炭吸附量的增加,提高了生物炭的吸附性能,实验证实也的确如此。
本发明基于芦苇在秋冬季要收割并难处理的事实,利用芦苇为原材料制备成生物炭,并经过磺化处理,制备成磺化生物炭用于水体中氨氮吸附,既解决了芦苇收割后的处理难题,也可用于受污染水体的修复,以废治废。
附图说明
图1是未经磺化处理和经磺化处理的芦苇秸秆制备的生物碳的傅里叶红外光谱图;
图2是未经磺化处理(a)和经磺化处理(b)的芦苇秸秆制备的生物炭EDS能谱分析图;
图3是未经磺化处理和经磺化处理的芦苇秸秆制备的生物炭对氨氮的吸附性能试验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步骤1:将芦苇秸秆切短至4~5cm,干燥、粉碎,得到芦苇粉末,过筛。
步骤2:将步骤1中的得到的芦苇粉末在氮气氛围下绝氧热解得到芦苇生物炭,其中热解温度为300~700℃,热解时间为1~2.4h,恒温时间为1~2h。
所述步骤2:芦苇粉末热解制备芦苇生物炭时,热解温度优选为300℃,热解时间优选为1h,热解恒温时间优选为1h。
步骤3:将步骤2制备的芦苇生物炭加入浓硫酸中浸泡并使用磁力搅拌磺化处理,其中浓硫酸的质量分数为98%,磺化处理参数为:固液比(g/mL)1:15,温度150℃,处理时间12~15h。
步骤4:将步骤3中磺化处理后的芦苇生物炭用去离子沸水洗至中性,之后放入烘箱中烘干备用。
将按上述方法制备的磺化生物炭加入待处理水中即可强化去除水体氨氮。如接触时间24h,固液比为1:1000时(0.02g/20mL),芦苇生物炭对5mg/L的氨氮吸附去除率为11.28%,磺化生物炭对其吸附去除率为64.73%,1:400时(0.05g/20mL),改性前后对氨氮的吸附去除率分别为25.91%和80.02%。
为了说明本发明制备得到的磺化生物炭的性质,本发明分别按本方法制备得到芦苇生物炭,同时按磺化处理制备得到磺化生物炭,然后对两种生物炭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上述制备过程除了有无磺化处理步骤外,其他步骤相同。磺化处理步骤中,浓硫酸的质量分数为98%,磺化处理温度为150℃,固液比(g/mL)为1:15,磺化处理时间为12h。
采用元素分析、X射线能谱分析(EDS)、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对经磺化处理和未处理制备的生物碳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下表为生物炭的元素组成分析表。
元素组成
如上表所示,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C含量的增加,但H含量出现完全相反的趋势。而生物炭磺化可以降低生物炭中C和H的含量,这意味着可以促进官能团的热解,有利于生物炭吸附量的增加,提高了生物炭的吸附性能。
对比经磺化处理和未处理制备的生物炭的FTIR(见图1)分析表明:图中3411.52cm-1处的吸收峰为O-H伸缩振动峰,1597.59cm-1处的吸收峰为C=C伸缩振动峰。1181.11cm-1处出现S=O的伸缩振动峰,此吸收峰为-SO3H伸缩振动峰,该峰的出现表明-SO3H成功地负载到了碳材料上。
对比未经磺化处理(a)和经磺化处理(b)的芦苇秸秆制备的生物炭EDS能谱分析图(见图2)分析表明:经磺化处理的生物炭出现明显的S峰,与FTIR吻合。
为进一步验证磺化处理后制备的生物炭的吸附效果,发明人按照下述步骤进行了吸附试验。
试验步骤:称取经磺化处理和未磺化处理的芦苇生物炭和磺化生物炭各0.02g,加入到22ml样品瓶中,加入20ml氨氮溶液,其中氨氮溶液的浓度为1mg/L、2mg/L、3mg/L、4mg/L、5mg/L、7mg/L、9mg/L、11mg/L、13mg/L、15mg/L。放入恒温振荡器中,温度设定为25℃,转速为150rpm,振荡24h后取水样,测定氨氮浓度,计算出磺化生物炭和芦苇生物炭的吸附量。
本发明中磺化生物炭和芦苇生物炭的吸附量按下式计算:
其中C0和Ce为氨氮的初始浓度和吸附平衡后的剩余浓度(mg/L),V为氨氮溶液的体积(L),M为生物炭的投加量(g)。
实施例:分别称取经磺化处理和未磺化处理的300℃、500℃、700℃芦苇生物炭和磺化生物炭各0.02g,加入到22ml样品瓶中,加入20ml氨氮溶液,其中氨氮溶液的浓度为1mg/L、2mg/L、3mg/L、4mg/L、5mg/L、7mg/L、9mg/L、11mg/L、13mg/L、15mg/L。放入恒温振荡器中,温度设定为25℃,转速为150rpm,振荡24h后取水样,测定氨氮浓度,计算出磺化生物炭和芦苇生物炭的吸附量。试验结果如图3所示,300℃、500℃、700℃磺化生物炭吸附量分别为5.19mg/g,4.20mg/g,4.74mg/g,未经处理的300℃、500℃、700℃芦苇生物炭的吸附量为1.92mg/g,1.09mg/g,1.30mg/g。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4)

1.一种磺化生物炭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芦苇秸秆切短至4~5cm,干燥、粉碎,得到芦苇粉末,过筛;
步骤2:将步骤1中的得到的芦苇粉末在氮气氛围下绝氧热解得到芦苇生物炭,其中热解温度为300~700°C,热解时间为1~2.4h,恒温时间为1~2h;
步骤3:将步骤2制备的芦苇生物炭加入浓硫酸中浸泡并使用磁力搅拌磺化处理,其中浓硫酸的质量分数为98%,磺化处理参数为:固液比(g/mL)1:15,温度150°C,处理时间12~15h;
步骤4:将步骤3中磺化处理后的芦苇生物炭用去离子沸水洗至中性,之后放入烘箱中烘干即制备得到磺化生物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磺化生物炭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芦苇粉末热解制备芦苇生物炭时,热解温度优选为300°C,热解时间优选为1h,热解恒温时间优选为1h。
3.一种磺化生物炭,其特征在于: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方法制备得到。
4.一种强化去除水体氨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权利要求3所述的磺化生物炭加入待处理水中即可强化氨氮吸附处理;如接触时间24h,固液比为1:1000时(0.02g/20mL),芦苇生物炭对5 mg/L的氨氮吸附去除率为11.28%,磺化生物炭对其吸附去除率为64.73%,1:400时(0.05g/20mL),改性前后对氨氮的吸附去除率分别为25.91%和80.02%。
CN201910306302.4A 2019-04-17 2019-04-17 一种用磺化生物炭强化去除水体氨氮的方法 Pending CN10990886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06302.4A CN109908867A (zh) 2019-04-17 2019-04-17 一种用磺化生物炭强化去除水体氨氮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06302.4A CN109908867A (zh) 2019-04-17 2019-04-17 一种用磺化生物炭强化去除水体氨氮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08867A true CN109908867A (zh) 2019-06-21

Family

ID=669775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06302.4A Pending CN109908867A (zh) 2019-04-17 2019-04-17 一种用磺化生物炭强化去除水体氨氮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908867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73673A (zh) * 2020-05-19 2020-08-25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磺酸化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3617332A (zh) * 2021-08-27 2021-11-09 郑子渝洋 一种用于处理重金属废液的磺化生物炭
WO2022079043A1 (en) 2020-10-12 2022-04-21 Mezt B.V. Process to separate an aqueous feed
CN115254018A (zh) * 2022-07-18 2022-11-01 宁夏大学 利用工业固废与湿地生物质制备的生物炭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01721A (zh) * 2010-10-25 2011-04-06 湘潭大学 一种处理氨氮废水的方法
CN103316632A (zh) * 2013-06-04 2013-09-25 重庆大学 一种芦竹生物炭、制备方法及强化氨氮吸附的方法
CN104707566A (zh) * 2015-02-17 2015-06-17 中国海洋大学 一种生物炭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170091A (zh) * 2015-10-22 2015-12-23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铁改性芦苇生物炭的制备及其在处理含磷废水上的应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01721A (zh) * 2010-10-25 2011-04-06 湘潭大学 一种处理氨氮废水的方法
CN103316632A (zh) * 2013-06-04 2013-09-25 重庆大学 一种芦竹生物炭、制备方法及强化氨氮吸附的方法
CN104707566A (zh) * 2015-02-17 2015-06-17 中国海洋大学 一种生物炭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170091A (zh) * 2015-10-22 2015-12-23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铁改性芦苇生物炭的制备及其在处理含磷废水上的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HIBI A. TAKAYA ET AL.: "Biomass-Derived Carbonaceous Adsorbents for Trapping Ammonia", 《AGRICULTURE》 *
左昊等: "硫酸改性小麦秸秆生物炭对氨氮吸附特性研究", 《应用化工》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73673A (zh) * 2020-05-19 2020-08-25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磺酸化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WO2022079043A1 (en) 2020-10-12 2022-04-21 Mezt B.V. Process to separate an aqueous feed
NL2029389A (en) 2020-10-12 2022-06-03 Mezt B V Process to separate an aqueous feed
CN113617332A (zh) * 2021-08-27 2021-11-09 郑子渝洋 一种用于处理重金属废液的磺化生物炭
CN115254018A (zh) * 2022-07-18 2022-11-01 宁夏大学 利用工业固废与湿地生物质制备的生物炭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08867A (zh) 一种用磺化生物炭强化去除水体氨氮的方法
CN110270310B (zh) 一种同步高效回收养殖场废液中氮和磷养分的富镁生物炭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Reddy et al. Biosorption of Ni (II) from aqueous phase by Moringa oleifera bark, a low cost biosorbent
CN103316632B (zh) 一种芦竹生物炭、制备方法及强化氨氮吸附的方法
US11642649B2 (en) Method for preparing biochar from phosphoric acid-modified Enteromorpha prolifera, and use of biochar in removal of cadmium
CN109603749B (zh) 一种改性稻草秸秆生物炭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6824102B (zh) 一种高效吸附重金属离子Cd2+的溶解性有机质浸渍生物炭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012589B (zh) 一种选择性吸附Cr(VI)的尿素改性生物炭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方法
CN104587958A (zh) 负载铁氧化物的复合生物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5170091A (zh) 铁改性芦苇生物炭的制备及其在处理含磷废水上的应用
CN106315742B (zh) 腐殖酸钠/生物炭磁性复合材料去除废水中六价铬的方法
CN108144581B (zh) 碱改性猪粪生物炭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678626B (zh) 用于汞污染农田修复的土壤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1346603A (zh) 一种磷酸改性花生壳生物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9174026A (zh) 一种复合型微藻生物吸附剂微球及其吸附废水中铬的方法
CN107670637A (zh) 一种高效去除重金属铅和镉平菇菌渣生物炭吸附剂的制备方法
CN109173999A (zh) 一种生物炭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9574235A (zh) 利用微藻同时处理含磷废水和含汞废水的方法
CN110142026A (zh) 吸附水体中镉的碱木质素基生物炭高效吸附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9621895A (zh) 一种利用改性水生植物生物炭除水体中氮磷的方法
CN112844311A (zh) 一种黄菖蒲凹凸棒土复合粉末改性重金属吸附剂
Mery Adsorption of Cd (II) By Carbon Prepared From Peels And Stems of Kepok Banana (Musa Paradisiaca Formatypica)
CN107619341A (zh) 一种基于贝壳的炭基肥制备方法和制备系统
Chen et al. Effects of different loading rates and types of biochar on passivations of Cu and Zn via swine manure composting
CN113019323B (zh) 超声活化生物炭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62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