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08112B - 一种不过敏的橡胶膏贴膏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不过敏的橡胶膏贴膏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08112B
CN109908112B CN201910321151.XA CN201910321151A CN109908112B CN 109908112 B CN109908112 B CN 109908112B CN 201910321151 A CN201910321151 A CN 201910321151A CN 109908112 B CN109908112 B CN 10990811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plaster
rubber
polyisobutylene
prepar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2115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08112A (zh
Inventor
伏莹
任志福
高文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er Mongolia Horqin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ner Mongolia Horqin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er Mongolia Horqin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ner Mongolia Horqin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32115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08112B/zh
Publication of CN1099081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081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081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081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过敏的橡胶膏贴膏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膏药制剂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的橡胶膏贴膏,包括以下重量份的药材:透骨草1‑7份、川附子5‑14份、白附子5‑13份、制草乌5‑13份、制川乌5‑13份、天南星5‑15份、鸡血藤5‑13份、薄荷脑2‑10份、樟脑1‑8份和冰片2‑10份。发明提供的不过敏的橡胶膏贴膏使用高分子人工橡胶代替了天然橡胶,有效的解决了过敏问题,通过控制贴膏中的主药成分的种类和含量,以及对辅料成分进行改进,使制得的橡胶膏贴膏具有较高的透皮吸收率,可以使药物有效成分较快的吸收,提高治疗效果,同时使贴膏具有较高的粘结性能和较高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不过敏的橡胶膏贴膏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膏药制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不过敏的橡胶膏贴膏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外用贴膏经皮肤发挥作用的贴膏药疗法是中医临床常用的外治方法之一,中医外用贴膏是运用中药归经原则,充分调动药物互相协调为用的效能,组成多味药物的复方,以发挥药物的良好效果。由于膏药直接敷贴于体表,通过渗透入皮肤,内传经络、脏腑,起到调气血、通经络、散寒湿,消肿痛等作用。
外用贴膏将药物无胶质物质涂布于弹力布或非弹力布上制成外用贴膏剂胶布,在胶面上复合一层瓦楞膜或剥离纸而制成的外用贴膏剂成品,使用时将外用贴膏剂与瓦楞膜或剥离纸分离,然后将外用贴膏剂胶布对准身体病患部位,贴服于皮肤表面贴膏中的药物直接贴敷于体表的穴位上,贴于体表的贴膏刺激神经末梢,通过反射,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达到消肿,消炎和镇痛的目的。同时药物在患处通过皮肤渗透达皮下组织,在局部产生药物浓度的相对优势,从而发挥较强的药理作用。此外,因贴膏中有些刺激性强的药物,强刺激通过神经反射,可以调节肌体功能促进抗体形成,提高人体免疫力。药物穿通皮肤及黏膜后,经过血管或淋巴管进入体循环,也可产生全身性药物作用。
通常的外用贴膏剂在贴敷于皮肤,特别是贴敷于关节部位,如膝盖、肘部等剧烈活动部位时会出现贴敷不牢固、脱落和透气性不好的问题,影响疗效。例如现有的贴膏存在以下不足:1、部分贴膏针对性差,药效不理想;2、贴膏透皮吸收率低,见效慢,用药周期长;3、贴膏中有效成分易挥发造成药效降低;4、贴膏厚度不够,粘结性差,使贴膏容易受潮;5、各配料在贴膏中分散不均造成贴膏品质不一;5、贴膏透气性差,透气性不好,容易引起皮肤瘙痒及加剧皮肤过敏。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贴膏弹性和透气性不好的问题,中国专利申请201810852712.4中公开了一种能够提高弹性和透气性的外用贴膏剂,包括贴膏剂胶布和保护膜,外用贴膏剂胶布上加工有多行切口组合,每行切口组合均由多个切口组成;与外用贴膏剂胶布周边相邻的所有切口均不与外用贴膏剂胶布周边连通;外用贴膏剂胶布周边向内2~10mm的区域内不加工切口。该贴膏剂敷于膝盖、肘部等突出部位时,运动过程中切口被拉开,由于相邻两排切口组合中的切口错位设置,切口被拉开的外用贴膏剂胶布成为网状结构,使得外用贴膏剂胶布能够伸缩,外用贴膏剂胶布熨帖于膝盖、肘部等突出部位,避免了外用贴膏剂翘起、贴敷不牢的现象,增强贴膏剂的使用效果,该申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贴膏的弹性和透气性不好的问题,但是贴膏有切口会加速药物有效成分的挥发造成药效降低,并且该申请没有涉及贴膏的透皮性问题和粘度问题。
又如,中国专利申请201210334527.9公开了一种防伪型透气打孔贴膏,具有药贴基片,在药贴基片的涂药面上覆盖有透明防护膜,其特征是:在药贴基片上打有多个大、小两种不同孔径的透气孔,其中小透气孔是纵横成排、成列等间距布置,大透气孔呈图案形状布置;本发明透气性好,减少患者的皮肤过敏现象,同时具有防伪功能,广泛用于各种风湿痛、筋骨痛等疾病的治疗。同样该发明公开的贴膏没有涉及贴膏的透皮性问题和粘度问题。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有待于开发一种既可以有效防止过敏现象,又可以提高贴膏透皮吸收率,同时还可以提高贴膏粘结性能的贴膏。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使用高分子人工橡胶代替了天然橡胶制备了一种不过敏的橡胶膏贴膏,本发明通过控制贴膏中的主药成分的种类和含量,以及对辅料成分进行改进,使制得的橡胶膏贴膏可以有效的防止过敏,并且具有较高的透皮吸收率,可以使药物有效成分较快的吸收,提高治疗效果,同时具有较高的粘结性能,使该贴膏可以反复使用粘度不会降低。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过敏的橡胶膏贴膏,包括以下重量份的药材:
Figure BDA0002034403350000021
优选地,所述的不过敏的橡胶膏贴膏,包括以下重量份的药材:
Figure BDA0002034403350000022
Figure BDA0002034403350000031
再优选地,所述的不过敏的橡胶膏贴膏,包括以下重量份的药材:
Figure BDA0002034403350000032
再优选地,所述的不过敏的橡胶膏贴膏,包括以下重量份的药材:
Figure BDA0002034403350000033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案中,所述的不过敏的橡胶膏贴膏,包括以下重量份的药材:
Figure BDA0002034403350000034
在一些更优选地实施方案中,所述的天南星与透骨草的重量份数比为2-6.5:1;优选为2.5-6:1;再优选为3-5.5:1;进一步有优选为3.5-5:1。
在另一些更优选地实施方案中,所述的川附子与白附子重量份数比为1.5-2.6:1;优选为1.7-2.4:1;在优选为2-2.2:1。
在另一些更优选地实施方案中,所述的制草乌与制川乌重量份数比为1.5-2.6:1;优选为1.7-2.4:1;在优选为2-2.2:1。
所述的不过敏的橡胶膏贴膏中还含有聚异丁烯B12、聚异丁烯B100、聚异丁烯V1500和羊毛脂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所述的聚异丁烯B12、聚异丁烯B100、聚异丁烯V1500和羊毛脂的重量份数比为2.5-3:1:1:0.5-1;优选为2.8-3:1:1:0.8-1;再优选为2.5:1:1:0.5。
进一步,本发明所述的橡胶膏贴膏中主要原料药的功能:
透骨草:甘、辛,温;入肺、肝二经;主要功效为: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活血止痛、解毒化疹。
川附子: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主要功效:回阳救逆,补血助阳,散寒止痛。
白附子:味辛,性温;归胃,肝经;主要功效:祛风痰,定惊搐,解毒散结,止痛。
制草乌:味辛、苦,性热;心、肝、肾、脾经;主要功效: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止痛。
制川乌:味辛、苦,性热;心、肝、肾、脾经;主要功效: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关节冷痛,寒疝作痛及麻醉止痛。
天南星:主要功效:能解毒消肿、祛风定惊、化痰散结;主治面神经麻痹、半身不遂、小儿惊风、破伤风、癫癎;外用治疗疮肿毒、毒蛇咬伤、灭蝇蛆。
鸡血藤:主要功效:有补肝肾、益精壮阳,止泻的功能。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所述的不过敏的橡胶膏贴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配方用量的透骨草、川附子、白附子、制草乌、制川乌、天南星和鸡血藤粉碎,用食醋浸泡,然后煎煮提取3次,过滤,合并煎煮液,即得到提取液,;
(2)将步骤(1)中得到的提取液,进行浓缩、醇沉,减压回收乙醇,后再次浓缩,制得稠膏A;
(3)将步骤(2)中制得的稠膏A加入由聚异丁烯B12、聚异丁烯B100、聚异丁烯V1500和羊毛脂制成的胶浆中,混合均匀,得到稠膏B;
(4)向步骤(3)中制得的稠膏B中加入配方用量的薄荷脑、冰片和樟脑,搅匀,制成涂料,涂膏,切片,即制得不过敏的橡胶膏贴膏。
上述步骤(1)中所述的粉碎后的粒径为850±29μm,所述的浸泡时间为12-24小时,所述煎煮时加入食醋的量为高出药材面2-5cm,所述的煎煮温度为煎煮温度为100-120℃,时间为第一次煎煮3小时,第二次为2小时,第三次为1小时。
上述步骤(2)中所述的浓缩,第一次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1.3(55-60℃);优选为1.1、1.2或1.3;再优选为1.3;再次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1.3(55-60℃);优选为1.1、1.2或1.3;再优选为1.3;所述的醇沉的过程中,加入乙醇的体积份数为80%,加入乙醇的量为药材总量的2-3倍。
上述步骤(2)中所述的稠膏A与胶浆的重量比为1:26-30;优选为1:26-29;再优选为1:26-28,进一步优选为1:26-27,更进一步优选为1:26。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提供的不过敏的橡胶膏贴膏用高分子人工橡胶代替了天然橡胶,有效的解决了过敏问题。
(2)本发明通过控制贴膏中的主药成分的种类和含量,以及对辅料成分进行改进,使制得的橡胶膏贴膏具有较高的透皮吸收率,可以使药物有效成分较快的吸收,提高治疗效果。
(3)本发明通过控制贴膏中的主药和辅料,使制得的橡胶膏贴膏同时具有较高的粘结性能,使该贴膏可以反复使用粘度不会降低。
(4)本发明通过控制药物成分中天南星与透骨草的重量比以及川附子与白附子的重量比使制备的贴膏具有较高的稳定性,长期放置药物有效成分不会流失。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不过敏的橡胶膏贴膏
包括以下重量份的药材:
Figure BDA0002034403350000051
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配方用量的透骨草、川附子、白附子、制草乌、制川乌、天南星和鸡血藤粉碎至850μm±29μm,用食醋浸泡18小时,然后煎煮提取3次,煎煮时加入食醋的量为高出药材面2cm,所述的煎煮温度为煎煮温度为100℃,时间为第一次煎煮3小时,第二次为2小时,第三次为1小时,过滤,合并煎煮液,即得到提取液,;
(2)将步骤(1)中得到的提取液,进行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用体积份数为80%,药材总量的3倍的乙醇进行醇沉,减压回收乙醇,后再次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制得稠膏A;
(3)将步骤(2)中制得的稠膏A加入26倍量的由聚异丁烯B12、聚异丁烯B100、聚异丁烯V1500和羊毛脂制成的胶浆中,混合均匀,得到稠膏B;
(4)向步骤(3)中制得的稠膏B中加入配方用量的薄荷脑、冰片和樟脑,搅匀,制成涂料,涂膏,切片,即制得不过敏的橡胶膏贴膏;
所述的聚异丁烯B12、聚异丁烯B100、聚异丁烯V1500和羊毛脂的重量份数比为3:1:1:0.5。
实施例2一种不过敏的橡胶膏贴膏
包括以下重量份的药材:
Figure BDA0002034403350000061
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配方用量的透骨草、川附子、白附子、制草乌、制川乌、天南星和鸡血藤粉碎至850μm±29μm,用食醋浸泡18小时,然后煎煮提取3次,煎煮时加入食醋的量为高出药材面3cm,所述的煎煮温度为煎煮温度为110℃,时间为第一次煎煮3小时,第二次为2小时,第三次为1小时,过滤,合并煎煮液,即得到提取液,;
(2)将步骤(1)中得到的提取液,进行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用体积份数为80%,药材总量的3倍的乙醇进行醇沉,减压回收乙醇,后再次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制得稠膏A;
(3)将步骤(2)中制得的稠膏A加入27倍量的由聚异丁烯B12、聚异丁烯B100、聚异丁烯V1500和羊毛脂制成的胶浆中,混合均匀,得到稠膏B;
(4)向步骤(3)中制得的稠膏B中加入配方用量的薄荷脑、冰片和樟脑,搅匀,制成涂料,涂膏,切片,即制得不过敏的橡胶膏贴膏;
所述的聚异丁烯B12、聚异丁烯B100、聚异丁烯V1500和羊毛脂的重量份数比为2.8:1:1:0.8。
实施例3一种不过敏的橡胶膏贴膏
包括以下重量份的药材:
Figure BDA0002034403350000062
Figure BDA0002034403350000071
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配方用量的透骨草、川附子、白附子、制草乌、制川乌、天南星和鸡血藤粉碎至850μm±29μm,用食醋浸泡18小时,然后煎煮提取3次,煎煮时加入食醋的量为高出药材面5cm,所述的煎煮温度为煎煮温度为120℃,时间为第一次煎煮3小时,第二次为2小时,第三次为1小时,过滤,合并煎煮液,即得到提取液,;
(2)将步骤(1)中得到的提取液,进行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用体积份数为80%,药材总量的2倍的乙醇进行醇沉,减压回收乙醇,后再次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制得稠膏A;
(3)将步骤(2)中制得的稠膏A加入26倍量的由聚异丁烯B12、聚异丁烯B100、聚异丁烯V1500和羊毛脂制成的胶浆中,混合均匀,得到稠膏B;
(4)向步骤(3)中制得的稠膏B中加入配方用量的薄荷脑、冰片和樟脑,搅匀,制成涂料,涂膏,切片,即制得不过敏的橡胶膏贴膏;
所述的聚异丁烯B12、聚异丁烯B100、聚异丁烯V1500和羊毛脂的重量份数比为2.6:1:1:0.6。
实施例4一种不过敏的橡胶膏贴膏
包括以下重量份的药材:
Figure BDA0002034403350000072
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配方用量的透骨草、川附子、白附子、制草乌、制川乌、天南星和鸡血藤粉碎至850μm±29μm,用食醋浸泡18小时,然后煎煮提取3次,煎煮时加入食醋的量为高出药材面4cm,所述的煎煮温度为煎煮温度为110℃,时间为第一次煎煮3小时,第二次为2小时,第三次为1小时,过滤,合并煎煮液,即得到提取液,;
(2)将步骤(1)中得到的提取液,进行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用体积份数为80%,药材总量的2倍的乙醇进行醇沉,减压回收乙醇,后再次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制得稠膏A;
(3)将步骤(2)中制得的稠膏A加入30倍量的由聚异丁烯B12、聚异丁烯B100、聚异丁烯V1500和羊毛脂制成的胶浆中,混合均匀,得到稠膏B;
(4)向步骤(3)中制得的稠膏B中加入配方用量的薄荷脑、冰片和樟脑,搅匀,制成涂料,涂膏,切片,即制得不过敏的橡胶膏贴膏;
所述的聚异丁烯B12、聚异丁烯B100、聚异丁烯V1500和羊毛脂的重量份数比为2.7:1:1:0.9。
实施例5一种不过敏的橡胶膏贴膏
包括以下重量份的药材:
Figure BDA0002034403350000081
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配方用量的透骨草、川附子、白附子、制草乌、制川乌、天南星和鸡血藤粉碎至850μm±29μm,用食醋浸泡18小时,然后煎煮提取3次,煎煮时加入食醋的量为高出药材面5cm,所述的煎煮温度为煎煮温度为100℃,时间为第一次煎煮3小时,第二次为2小时,第三次为1小时,过滤,合并煎煮液,即得到提取液,;
(2)将步骤(1)中得到的提取液,进行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用体积份数为80%,药材总量的3倍的乙醇进行醇沉,减压回收乙醇,后再次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制得稠膏A;
(3)将步骤(2)中制得的稠膏A加入26倍量的由聚异丁烯B12、聚异丁烯B100、聚异丁烯V1500和羊毛脂制成的胶浆中,混合均匀,得到稠膏B;
(4)向步骤(3)中制得的稠膏B中加入配方用量的薄荷脑、冰片和樟脑,搅匀,制成涂料,涂膏,切片,即制得不过敏的橡胶膏贴膏;
所述的聚异丁烯B12、聚异丁烯B100、聚异丁烯V1500和羊毛脂的重量份数比为2.5:1:1:0.5。
实施例6一种不过敏的橡胶膏贴膏
包括以下重量份的药材:
Figure BDA0002034403350000091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5。
实施例7一种不过敏的橡胶膏贴膏
包括以下重量份的药材:
Figure BDA0002034403350000092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5。
对比例1
与实施例5的区别在于:所述的天南星与透骨草的重量份数比为1.5:1,即天南草8.4份,透骨草5.6份;其他操作与步骤与实施例5相同。
对比例2
与实施例5的区别在于:所述的天南星与透骨草的重量份数比为9:1,即天南草12.6份,透骨草1.4份;其他操作与步骤与实施例5相同。
对比例3
与实施例5的区别在于:所述的川附子与白附子重量份数比为1:1,所述的制草乌与制川乌重量份数比为1:1;即川附子7.5份,白附子7.5份,制草乌7.5份,制川乌7.5份;其他操作与步骤与实施例5相同。
对比例4
与实施例5的区别在于:所述的川附子与白附子重量份数比为4:1,所述的制草乌与制川乌重量份数比为4:1,即川附子12份,白附子3份,制草乌12份,制川乌3份;其他操作与步骤与实施例5相同。
对比例5
与对比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的聚异丁烯B12、聚异丁烯B100、聚异丁烯V1500和羊毛脂的重量份数比为1:2:2:5;其他操作与步骤与对比例1相同。
对比例6
与对比例3的区别在于:所述的聚异丁烯B12、聚异丁烯B100、聚异丁烯V1500和羊毛脂的重量份数比为5:1:1:0.1;其他操作与步骤与对比例1相同。
对比例7
与实施例5的区别在于:橡胶膏贴膏组分中不含聚异丁烯B12、聚异丁烯B100、聚异丁烯V1500和羊毛脂;而是含有橡胶、松香、羊毛脂和椰子油制成胶浆;其他组分、操作以及步骤与实施例5相同。
对比例8
与实施例5的区别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稠膏A与胶浆的重量比为1:35;其他操作与步骤与实施例5相同。
对比例9
与实施例5的区别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稠膏A与胶浆的重量比为1:20;其他操作与步骤与实施例5相同。
试验例
1、稳定性试验
(1)长期稳定性试验
根据实施例1-7以及对比例1-6公开的配方以及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相应药物,分别制备3组,对其进行长期实验,实验条件为温度25±2℃,相对湿度为60±10%,放置36个月,检测药物有效成分冰片的含量,以每片中龙脑(C10H18O)的含量计算,每100cm2不得少于10.0mg,检测实施例1-7及对比例1-6制备的100cm2贴膏中龙脑的含量变化。
表1实施例1-7制备的不过敏的橡胶膏贴膏的长期稳定性检测
Figure BDA0002034403350000101
Figure BDA0002034403350000111
表2实施例5与对比例1-6制备的不过敏的橡胶膏贴膏的长期稳定性检测
Figure BDA0002034403350000112
Figure BDA0002034403350000121
根据上表1和表2的检测数据可以明显看出,本发明实施例制备的贴膏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贴膏放置36个月后龙脑(C10H18O)的含量降低率为17%左右,实施例5为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经过检测发现放置36个月后龙脑(C10H18O)的含量降低率为15%左右,明显优于其他实施例,而对比例中各种原料的比例明显不在本发明公开的范围内,制备的贴膏放置36个月后龙脑(C10H18O)的含量降低率为35%左右,明显高于实施例贴膏中龙脑(C10H18O)含量的降低率,由此可知是由使用本发明公开的配比范围的组分制备的贴膏才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满足行业内对贴膏的要求。
(2)加速实验
根据实施例1-7公开的配方以及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相应药物,分别制备3组,对其进行加速实验,实验条件为温度40±2℃,相对湿度为75±5%,放置6个月,检测药物有效成分冰片的含量,以每片中龙脑(C10H18O)的含量计算,每100cm2不得少于10.0mg。
表3实施例1-7制备的不过敏的橡胶膏贴膏的加速实验检测
Figure BDA0002034403350000122
Figure BDA0002034403350000131
2、过敏现象实验
实验方法:取豚鼠分为9组,每组5只:阴性对照(空白)组、阳性对照(DNCB1%)组及实施例1-7和对比例1、3、5-9制备的不过敏的橡胶膏贴膏实验组。实验前先将豚鼠背部左侧部位脱毛,面积约为3×3cm2,用于致敏涂敷。Buehler试验在第0,6-8和13-15天用封闭片局部给药以诱导,在第27-28天在未给药的肋腹部贴6小时以局部激发。去除封闭片24和48小时后读取结果。如果结果难以判定,一周后再次激发,可采用原来的对照组或新的对照组。可采用剪、刮或脱毛的手段去除给药部位的毛发。采用水或适当溶剂去除受试物,以不改变已经存在的皮肤反应和表皮的完整性为宜。在致敏后1和24小时及激发后24和48小时观察皮肤红斑、水肿和其他异常反应,按表4对红斑和水肿进行评分。并根据皮肤致敏性评价标准(见表4和表5)进行致敏性评价。
表4皮肤过敏反应评分标准
刺激反应 分值
红斑
无红斑 0
轻度可见红斑 1
中度红斑 2
炎症红斑 3
水肿性红斑 4
水肿
无水肿 0
轻度水肿 1
中度水肿 2
严重水肿 3
最高总分值 7
表5皮肤过敏性评价标准
过敏发生反应率(%) 分级 过敏反应强度
0-8 弱致敏
9-28 轻度致敏
29-64 中度致敏
65-80 强致敏
81-100 极强致敏
检测结果
表6
Figure BDA0002034403350000141
Figure BDA0002034403350000151
由上表6的检测发现实施例1-7制备的贴膏组豚鼠过敏反应红斑现象均为0分,水肿现象均为0分,皮肤过敏性均为弱致敏,即未见皮肤过敏反应,过敏发生率均为0,因此可知本发明制备的橡胶膏贴膏为不过敏贴膏;而对比例中通过调整各中组分的含量以及质量比,以及胶浆中各成分的比例以及含量,制备的贴膏都有一定程度的致敏性,因此可知本发明实施例制备的贴膏为不过敏贴膏。
3、透皮吸收率实验
实验方法:用猪皮做试验,检查药物粘贴后的透过率,主要查樟脑、薄荷脑、冰片等挥发性成分的透过率(以投入量的百分比计),然后用液相色谱仪检测透过的药物的含量。
表7透过率检测结果
Figure BDA0002034403350000152
Figure BDA0002034403350000161
根据上表7中的检测数据可以看出本发明制备的不过敏贴膏中药物有的组分以及含量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贴膏中药物的透过率,本发明实施例1-7制备的不过敏贴膏从整体看贴膏中药物的透过率在5-6小时最高,大约在透过量的20%-40%左右;而改变药物中辅料成分的质量比,或直接改变要去辅料成分的含量会明显影响药物有效成分的透过率,使透过率仅有8-10%左右,明显影响药物有效成分的透过,进而影响药效。
4、粘结性能
持黏力测定
具体检测方法:
将本发明实施例5制备的不过敏贴膏粘贴于实验板表面,垂直放置,沿贴膏的长度方向悬挂一规定质量的砝码,记录贴膏滑移至脱落的时间或在一定时间内位移的距离。
实验装置:
试验架,由可调节水平的底座和悬挂、固定试验板的支架组成。试验架应使悬挂在支架上的试验板的工作面保持竖直方向;
试验板,为厚1.5-2.0mm、宽125mm、长125mm的不锈钢板,试验面粗糙度不应大于0.4μm;
压辊,为用橡胶包覆的钢轴,重2000g;
加载板,材质、尺寸及表面要求同试验板。
测试方法:
试验前,将本发明实施例5制备的不过敏贴膏粘于18-25℃、相对湿度40-70%条件下放置2小时以上,用蘸有无水乙醇的擦拭材料擦洗试验板和加载板,用干净的无尘布仔细擦干,反复3次以上,直至试验板和加载板表面经目测达到干净位置,取3片贴膏,分别将贴膏平行于板的纵向黏贴在紧挨着的试验板和加载板中部,用压辊在贴膏上来回滚压3次,贴膏在板上黏贴后在室温放置20分钟,固定于试验架,记录此使起始的位置或时间。
结果判断:
本试验使用500g的砝码,30分钟内位移不得超过2.5mm,若脱落算不合格。
经检测发现使用500g的砝码,30分钟内贴膏的移动位移为1.2mm,因此本发明制备的不过敏贴膏具有优异的粘结性能。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8)

1.一种不过敏的橡胶膏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橡胶膏贴膏,包括以下重量份的药材:
透骨草1-7份 川附子5-14份 白附子5-13份
制草乌5-13份 制川乌5-13份 天南星5-15份
鸡血藤5-13份 薄荷脑2-10份 樟脑1-8份
冰片2-10份;
所述的天南星与透骨草的重量份数比为2-6.5:1;
所述的橡胶膏贴膏中还含有重量份数比为2.5-3:1:1:0.5-1的聚异丁烯B12、聚异丁烯B100、聚异丁烯V1500和羊毛脂;
所述的不过敏的橡胶膏贴膏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配方用量的透骨草、川附子、白附子、制草乌、制川乌、天南星和鸡血藤粉碎,用食醋浸泡,然后煎煮提取,过滤,合并煎煮液,即得到提取液;
(2)将步骤(1)中得到的提取液,进行浓缩、醇沉,减压回收乙醇,后再次浓缩,制得稠膏A;
(3)将步骤(2)中制得的稠膏A加入由聚异丁烯B12、聚异丁烯B100、聚异丁烯V1500和羊毛脂制成的胶浆中,混合均匀,得到稠膏B;
(4)向步骤(3)中制得的稠膏B中加入配方用量的薄荷脑、冰片和樟脑,搅匀,制成涂料,涂膏,切片,即制得不过敏的橡胶膏贴膏;
步骤(3)中所述的稠膏A与胶浆的重量比为1:26-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胶膏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橡胶膏贴膏,包括以下重量份的药材:
透骨草2-6份 川附子7-10份 白附子8-10份
制草乌8-10份 制川乌8-10份 天南星8-12份
鸡血藤8-10份 薄荷脑5-7份 樟脑3-5份
冰片5-7份;
所述的天南星与透骨草的重量份数比为3-6:1;
所述的橡胶膏贴膏中还含有重量份数比为2.8-3:1:1:0.8-1的聚异丁烯B12、聚异丁烯B100、聚异丁烯V1500和羊毛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胶膏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不过敏的橡胶膏贴膏,包括以下重量份的药材:
透骨草2份 川附子9份 白附子6份
制草乌9份 制川乌6份 天南星12份
鸡血藤9份 薄荷脑6份 樟脑4份
冰片6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胶膏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天南星与透骨草的重量份数比为3-4: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胶膏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川附子与白附子重量份数比为1.5-2.6: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胶膏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草乌与制川乌重量份数比为1.5-2.6: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胶膏贴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异丁烯B12、聚异丁烯B100、聚异丁烯V1500和羊毛脂的重量份数比为2.5:1:1:0.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胶膏贴膏,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浓缩,第一次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1.3;再次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1.3;所述的醇沉的过程中,加入乙醇的体积份数为80%,加入乙醇的量为药材总量的2-3倍。
CN201910321151.XA 2019-04-19 2019-04-19 一种不过敏的橡胶膏贴膏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99081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21151.XA CN109908112B (zh) 2019-04-19 2019-04-19 一种不过敏的橡胶膏贴膏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21151.XA CN109908112B (zh) 2019-04-19 2019-04-19 一种不过敏的橡胶膏贴膏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08112A CN109908112A (zh) 2019-06-21
CN109908112B true CN109908112B (zh) 2022-04-19

Family

ID=669779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21151.XA Active CN109908112B (zh) 2019-04-19 2019-04-19 一种不过敏的橡胶膏贴膏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90811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50178B (zh) * 2021-09-28 2022-10-14 珠海博御中医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植物来源辅助睡眠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80129A (zh) * 2003-06-13 2004-03-10 桂林天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中药贴膏基质、使用该基质的中药贴膏及它们的制备方法
JP2009297152A (ja) * 2008-06-11 2009-12-24 Oji Paper Co Ltd 皮膚用粘着剤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粘着シート
CN102670624A (zh) * 2011-03-14 2012-09-19 福建省医学科学研究院 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43674A (zh) * 2012-07-19 2012-10-24 重庆陪都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复方追风膏贴膏剂
CN108451934A (zh) * 2017-07-19 2018-08-28 北京泰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罗替高汀的透皮贴剂及其制备方法
JP2019055928A (ja) * 2017-09-22 2019-04-11 帝國製薬株式会社 貼付剤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74079A (zh) * 2008-04-18 2008-10-01 湖北中医学院 狗皮贴膏及其制备工艺
CN103739448B (zh) * 2014-02-01 2016-08-10 闻永举 由樟脑及其还原产物、冰片制备高纯度龙脑的方法
CN105663501A (zh) * 2015-12-28 2016-06-15 内蒙古科尔沁药业有限公司 蒙药透骨祛痛膏
CN105963664A (zh) * 2016-06-27 2016-09-28 东阿阿胶阿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消炎镇痛膏药组合物及贴膏剂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80129A (zh) * 2003-06-13 2004-03-10 桂林天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中药贴膏基质、使用该基质的中药贴膏及它们的制备方法
JP2009297152A (ja) * 2008-06-11 2009-12-24 Oji Paper Co Ltd 皮膚用粘着剤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粘着シート
CN102670624A (zh) * 2011-03-14 2012-09-19 福建省医学科学研究院 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43674A (zh) * 2012-07-19 2012-10-24 重庆陪都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复方追风膏贴膏剂
CN108451934A (zh) * 2017-07-19 2018-08-28 北京泰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罗替高汀的透皮贴剂及其制备方法
JP2019055928A (ja) * 2017-09-22 2019-04-11 帝國製薬株式会社 貼付剤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气相色谱法测定透骨灵橡胶膏半成品中樟脑含量;伏莹,等;《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231;第15卷(第53期);第27-28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08112A (zh) 2019-06-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57970B (zh) 一种外用跌打药膏
CN103566305B (zh) 接骨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63664A (zh) 一种消炎镇痛膏药组合物及贴膏剂
CN106822326B (zh) 中药贴剂颈痛贴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9908112B (zh) 一种不过敏的橡胶膏贴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51734A (zh) 活血止痛巴布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45578B (zh) 治疗烧烫伤、褥疮、带状疱疹外用酊剂及制备方法
CN109758514A (zh) 一种用于止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827150A (zh) 一种治疗风湿疾病的外用乳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9966364A (zh) 一种治疗皮肤创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5381912A (zh) 一种降低癌性疼痛的外用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5518127A (zh) 一种抑菌抗炎消肿止痒乳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14652808A (zh) 一种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中药凝胶膏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507712B (zh) 一种外用治疗关节炎的白头翁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53431B (zh) 防治鼻炎的药物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和制剂
WO2018090345A1 (zh) 一种预防及治疗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3274444A (zh) 一种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贴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11658716A (zh) 一种水凝胶磁疗中药贴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88368B (zh) 一种用于治疗外伤止血或顽固性溃疡的中药
CN102133293B (zh) 一种治疗鼻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34667A (zh) 一种治疗烧烫伤的组合物及其喷雾剂的制备方法
CN112089795A (zh) 一种用于缓解视疲劳及治疗近视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0731992A (zh) 一种麻痹膏及其制备方法和制备的麻痹贴
CN110123976A (zh) 一种治疗痔疮用傣药涂抹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16173168B (zh) 一种祛风散寒、舒筋活血、消肿止痛缓释凝胶膏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