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06569A - 用于针对新无线电接入技术配置同步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针对新无线电接入技术配置同步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06569A
CN109906569A CN201780061059.3A CN201780061059A CN109906569A CN 109906569 A CN109906569 A CN 109906569A CN 201780061059 A CN201780061059 A CN 201780061059A CN 109906569 A CN109906569 A CN 1099065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ndwidth
portions
synchronization signal
synchronization
base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6105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06569B (zh
Inventor
金起台
崔宇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T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T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T Corp filed Critical KT Corp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KR2017/010811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8062893A1/ko
Publication of CN1099065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065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065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065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04J11/0069Cell search, i.e. determining cell identity [cell-ID]
    • H04J11/0073Acquisition of primary synchronisation channel, e.g. detection of cell-ID within cell-ID gro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04J11/0069Cell search, i.e. determining cell identity [cell-I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04J11/0069Cell search, i.e. determining cell identity [cell-ID]
    • H04J11/0076Acquisition of secondary synchronisation channel, e.g. detection of cell-ID gro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04J11/0069Cell search, i.e. determining cell identity [cell-ID]
    • H04J11/0079Acquisition of downlink reference signals, e.g. detection of cell-I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2211/00Orthogonal 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 H04J2211/003Orthogonal 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within particular systems or standards
    • H04J2211/005Long term evolution [L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用于在NR系统中配置和传送同步信号的方法和设备,该方法和设备能够配置和传送对于一个或多个带宽部分中的同步信号被基本传送的带宽部分之外的带宽部分是可配置的的同步信号,所述一个或多个带宽部分通过将NR系统的整个带宽划分为一个或多个带宽而形成。因此,可以在NR系统的灵活帧结构中支持同步信号的性能改善和终端的有效率的同步获取。

Description

用于针对新无线电接入技术配置同步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用于针对新的无线通信系统配置和传送新的同步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最近,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批准了“关于新无线电接入技术的研究”,其是对下一代/5G无线电接入技术进行研究的研究项目。在关于新无线电接入技术的研究的基础上,无线电接入网络工作组1(RAN WG1)已在讨论新无线电(NR)的帧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波形、多址接入方法等。
NR需要被设计为不仅提供与长期演进(LTE)/LTE-高级相比改进的数据传输速率,而且还满足具体和特定使用场景中所需的各种要求。
作为示例,提出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大规模机器类型通信(mMTC)以及超可靠和低延迟通信(URLLC)作为NR的代表性使用场景。为了满足各个场景的要求,与LTE/LTE-高级相比,需要将其设计为灵活的帧结构。
由于每个使用场景对数据率、延迟、覆盖等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因此越来越需要基于彼此不同的参数集(numerology)(例如,子载波间隔(SCS)、子帧、传输时间间隔(TTI)等)有效率地对无线电资源单元进行多路复用以便有效率地满足每种使用场景的要求的技术。
同时,用户设备需要小区搜索过程以接入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小区。小区搜索过程包括同步过程,其包含用户设备可以确定时间/频率参数的一系列动作。通过同步过程,用户设备可以解调下行链路信号并在适当的时间传送上行链路信号。
典型的LTE/LTE-高级系统的小区搜索过程包括初始同步和新的小区识别。另外,在小区搜索过程的先前阶段中,用户设备可以检测从基站传送的这种同步信号。
用户设备必然需要这种小区搜索过程和同步信号检测以连接到无线通信系统。由于与LTE/LTE-高级系统相比,NR被设计为具有灵活的帧结构,因此需要一种能够配置和传送同步信号以便针对NR系统执行小区搜索过程和同步信号检测的新技术。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公开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在NR系统中配置和传送同步信号的方法,以及用于在NR系统的灵活帧结构中配置和传送同步信号的特定技术。
技术方案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针对新无线电接入技术配置同步信号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配置要在整个带宽内传送的一个或多个同步信号;并且通过所述整个带宽传送所配置的一个或多个同步信号。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针对新无线电接入技术配置同步信号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接收整个带宽内的一个或多个同步信号;并且使用接收到的一个或多个同步信号执行时间和频率同步。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控制器,其被配置为配置要在整个带宽内传送的一个或多个同步信号;以及发射机,其被配置为通过所述整个带宽传送所配置的一个或多个同步信号。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包括:接收机,其被配置为接收在整个带宽内传送的一个或多个同步信号;以及控制器,其被配置为使用接收到的一个或多个同步信号执行时间和频率同步。
发明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可以提供能够配置和传送适合于NR系统的帧结构的一个或多个新的同步信号的技术。由此,可以支持一个或多个同步信号的性能改善以及用户设备的有效率的同步获取。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在用于连接到无线通信系统的小区搜索过程的每个步骤处获得的信息的图。
图2是示出了频分双工(FDD)中的主同步信号(PSS)和辅同步信号(secondarysynchronization signal,SSS)的帧结构的图。
图3是示出了时分双工(TDD)中的主同步信号(PSS)和辅同步信号(SSS)的帧结构的图。
图4是示出了FDD小区中的频率-时间域中的主同步信号(PSS)和辅同步信号(SSS)的帧结构的图。
图5是示出了辅同步信号的序列映射的图。
图6示出了基于TDM的混合参数集中的资源块结构。
图7是示出了用于使用CRS端口0导出频率偏移的序列相关性的概念图。
图8是示出了可在参考参数集频带中配置的同步信号的概念的图(FDM情况)。
图9是示出了使用不同参数集的同步信号对准的概念的图(FDM情况)。
图10和图11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的针对新无线电接入技术配置同步信号的方法的示例性过程的流程图。
图12和图13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的针对新无线电接入技术配置同步信号的方法的另一示例性过程的流程图。
图14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的基站的框图。
图15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的用户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在向每个附图中的元件添加附图标记时,如果可能的话,相同的元件将由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尽管它们被示出在不同的附图中。另外,在本公开的以下描述中,并入在本文中的已知功能和配置的详细描述将在确定该描述可能使本公开的主题反而不清楚时被省略。
基站或小区通常是指与用户设备通信的站。基站或小区被定义为通用术语,包括但不限于所有各种覆盖区域,诸如节点B、演进型节点B(eNB)、g节点B(gNB)、低功率节点(LPN)、扇区、站点、各种类型的天线、基站收发机系统(BTS)、接入点、点(例如,传送点、接收点或收发点)、中继节点、兆小区、宏小区、微小区、微微小区、毫微微小区、远程无线电端(RRH)、无线电单元(RU)和小小区。
上述各种小区由基站控制,因此基站可以被分为两个类别。1)基站可以指代提供与无线电区域相关联的兆小区、宏小区、微小区、微微小区、毫微微小区和小小区的装置,或者2)基站可以指代无线电区域本身。前一基站可以指代提供任何无线电区域的所有装置,其由相同的实体控制,或者其交互以彼此协作地配置无线电区域。根据建立无线电区域的方法,基站的示例可以是点、传送/接收点、传送点、接收点等。后一基站可以是从用户设备角度或邻近基站角度用于接收或传送信号的无线电区域本身。
在本公开中,小区可以是指从传送/接收点传送的信号的覆盖、具有从传送点或传送/接收点传送的信号的覆盖的分量载波、或者传送/接收点本身。
本公开的用户设备和基站是执行用于体现本说明书中描述的技术和技术精神的传送/接收的两个实体。UE和BS被定义为通用术语,并且不限于特定术语或词语。
上行链路(UL)是指从用户设备到基站的数据传送/接收,并且下行链路(DL)是指从基站到用户设备的数据传送/接收。
UL传送和DL传送可以通过利用以下来执行:i)通过不同时隙执行传送的时分双工(TDD)技术,ii)通过不同频率执行传送的频分双工(FDD)技术,或ii)频分双工(FDD)和时分双工(TDD)的混合技术。
此外,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通过基于单载波或载波对配置UL和DL来指定标准。
UL和DL通过诸如物理DL控制信道(PDCCH)、物理UL控制信道(PUCCH)等的一个或多个控制信道来传送控制信息,并通过诸如物理DL共享信道(PDSCH)、物理UL共享信道(PUSCH)等的一个或多个数据信道来传送数据。
DL可以表示从多个传送/接收点到用户设备的通信或通信路径,并且UL可以表示从用户设备到多个传送/接收点的通信或通信路径。此时,在DL中,发射机可以是多个传送/接收点的一部分,并且接收机可以是用户设备的一部分。在UL中,发射机可以是用户设备的一部分,并且接收机可以是多个传送/接收点的一部分。
在下文中,可以将通过诸如PUCCH、PUSCH、PDCCH或PDSCH的信道的信号的传送和接收描述为PUCCH、PUSCH、PDCCH或PDSCH的传送和接收。
同时,下面描述的较高层信令包含传送包含RRC参数的RRC信息的无线电资源控制(RRC)信令。
基站执行到用户设备的DL传送。基站可以传送物理DL控制信道,以用于传送:ⅰ)DL控制信息,诸如接收作为针对单播传送的主物理信道的DL数据信道所需的调度;以及ⅱ)用于通过UL数据信道传送的调度批准信息。在下文中,将以传送/接收对应信道的这种方式来描述通过每个信道传送/接收信号。
多址接入技术中的任何一个可以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并因此不对它们施加限制。各种多址接入技术(诸如时分多址接入(TDMA)、频分多址接入(FDMA)、CDMA、正交频分多址接入(OFDMA)、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OFDM-TDMA、OFDM-FDMA、OFDM-CDMA等)可以用在无线通信系统中。NOMA包括稀疏码多址接入(SCMA)、低成本扩展(LDS)等。
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可以应用于以下中的资源分配:i)从GSM、WCDMA和HSPA演进为LTE/LTE-高级和IMT-2020的异步无线通信,ii)演进为CDMA、CDMA-2000和UMB的同步无线通信。
本公开的机器类型通信(MTC)终端可以指支持低成本(或低复杂度)的终端、支持覆盖增强的终端等。作为另一示例,本公开的MTC终端可以指被定义为用于支持低成本(或低复杂度)和/或覆盖增强的预定类别的终端。
换句话说,在本公开中,MTC终端可以指3GPP版本13中新定义的低成本(或低复杂度)用户设备(UE)类别/类型,并且执行基于LTE的MTC相关操作。在本公开中,MTC终端可以指在3GPP版本12中或之前定义的UE类别/类型,其支持与典型的LTE覆盖相比增强的覆盖或者支持低功率消耗,或者可以指版本13中新定义的低成本(或低复杂度)UE类别/类型。MTC终端可以指版本14中定义的进一步增强的MTC终端。
本公开的窄带物联网(NB-IoT)终端是指支持蜂窝IoT的无线电接入的终端。NB-IoT技术旨在改进的室内覆盖、对大规模低速度终端的支持、低延迟灵敏度、非常低的终端成本、低功率消耗以及优化的网络架构。
提出了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大规模机器类型通信(mMTC)以及超可靠和低延迟通信(URLLC)作为用于在3GPP中对其进行了讨论的NR的代表性使用场景。
频率、帧、子帧、资源、资源块(RB)、区域、带、子带、控制信道、数据信道、同步信号、各种参考信号、各种信号以及与本公开的NR相关联的各种消息可以被解释为在过去或现在使用或者可以被解释为在将来使用的各种含义。
[传统同步:PSS/SSS]
图1是示出了在用于连接到无线通信系统的小区搜索过程的每个步骤处获得的信息的图。
参考图1,要求UE执行小区搜索过程以便附接到LTE/LTE-高级小区。小区搜索过程包括同步过程,其包含UE可以确定时间/频率参数的一系列动作。通过同步过程,UE可以解调DL信号并在适当的时间传送UL信号。
典型的LTE/LTE-高级系统的小区搜索过程包括初始同步和新的小区识别。
初始同步在于对为了使UE首先检测LTE/LTE-高级小区并且然后驻留(camp)在该小区上所需的所有信息进行解码,并且当UE通电或从服务小区断开时执行该初始同步。
在UE已经附接到LTE/LTE-高级小区的状态下,在UE检测新的邻近小区的过程中执行新的小区识别,并且UE报告与新的小区有关的测量结果以执行到服务小区的切换。
每或每个小区中的eNB传送初始同步:其两个物理信道,即主同步信号(PSS)和辅同步信号(SSS),并且UE在小区搜索过程(初始同步、新小区识别)之前检测PSS和SSS。
当UE检测到PSS和SSS信号时,不仅可以执行时间和频率同步,而且UE可以识别物理小区ID(PCID)和循环前缀(CP)长度,并且获得关于对应小区使用FDD技术和TDD技术中的哪一个的信息。
*初始同步:当检测到同步信号时,UE可以基于检测到的结果来解码物理广播信道(PBCH)并然后获得系统信息(诸如DL系统带宽等)。
*新小区识别:在不解码PBCH的情况下,UE基于参考信号(RS)测量新检测到的小区的信号质量,并将测量结果报告给服务小区(LTE/LTE-高级被设计为使得能够在不解码PBCH的情况下测量/接收RSRP。)
每10ms的无线电帧传送两次同步信号,并且取决于UE是被连接到FDD小区还是TDD小区,PSS和SSS具有不同的结构。
图2示出了FDD中的PSS和SSS的帧结构,并且图3示出了TDD中的PSS和SSS的帧结构。
参考图2和图3,在FDD小区中,PSS位于10ms的无线电帧的第一符号和第十一符号中的每一个的最后OFDM符号中。根据循环前缀(CP)的长度,时隙由6或7个OFDM符号组成,并且由于PSS位于时隙的最后一个符号中,因此无论CP的长度如何,UE都可以获得关于时隙边界定时的信息。
SSS位于PSS之前的符号中,并且假设无线电信道特性在比OFDM符号的长度更长的时间内是恒定的,则可以基于PSS相干地检测SSS。
在TDD小区中,PSS位于第三时隙和第十三时隙中的每一个的第三OFDM符号中,并且SSS位于相对于PSS的三个OFDM符号之前。在这种情况下,假设信道的相干时间足够长于四个OFDM符号,则可以相干地检测SSS。
根据在对应小区中所选择的CP的长度来改变SSS的精确位置。由于UE在检测到小区时并不预先知道CP的长度,因此UE可以针对正常CP和扩展CP中的每一个识别并检测两个可能的SSS位置。当搜索所有FDD小区和TDD小区时,UE有必要检查总共四个可能的SSS位置。
特定小区中的PSS在所有帧中是相同的,而每个无线电帧中的两个SSS的序列彼此不同。因此,UE可以使用关于SSS的信息来识别10ms的无线电帧边界。
图4示出了FDD小区的频率-时间域中的PSS和SSS的帧结构。
参考图4,频域中的PSS和SSS被映射到中心6个资源块(RB)的子载波。
RB的数量根据系统带宽在6至110范围内,并且由于PSS和SSS被映射到中心6个RB,因此UE可以以相同的方法检测PSS和SSS,而不管来自eNB的信号的带宽如何。由于PSS和SSS中的每一个是由62个符号组成的序列,因此它被映射到位于DC子载波周围的中心62个子载波,并且不使用DC子载波。
因此,6个RB中的4个RB中的所有资源元素(RE)被使用,而位于该侧上的2个RB中的7个RE被使用并且5个RE不被使用。UE使用大小为64的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来检测PSS和SSS,其中采样率与使用72个子载波的情况相比较低。
UE可以使用PSS和SSS的特定序列来获得物理层小区ID。LTE/LTE-高级具有被划分为168个组的总共504个唯一的物理层小区ID,并且每个组由三个小区ID组成,其被分配给由相同eNB控制的小区。每个组由SSS序列标识,并且因此需要总共168个SSS序列来标识每个组。
PSS使用Zadoff-Chu(ZC)序列。除了PSS之外,ZC序列还用于随机接入前导码(random access preamble)和上行链路参考信号中。
在LTE/LTE-高级中使用与每个小区组的三个物理层ID相对应的三个ZC PSS。
图5示出了SSS序列映射。
参考图5,SSS基于M序列,该M序列是由n个移位寄存器生成的具有2n-1的长度的序列。以这样的方式生成每个SSS序列:在频域中,生成具有31的长度的两个BPSK调制的同步码SSC1和SSC2,并且然后通过交织方案交替插入它们,导致生成单个SSS序列。用于生成SSC1和SSC2的两个码可以通过对具有31的长度的M序列进行不同循环移位来生成。
在这种情况下,循环移位索引由物理层小区ID组的函数确定。SSC2由通过SSC1的索引的函数确定的序列进行加扰,并且由通过PSS的函数确定的码进行再次加扰。
[5G NR(新无线电)]
最近,3GPP已经批准了“关于新无线电接入技术的研究”,其是关于下一代/5G无线电接入技术的研究项目。在关于新无线电接入技术的研究的基础上,无线电接入网络工作组1已在讨论新无线电(NR)的帧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波形、多址接入方法等。
NR需要被设计为不仅提供与LTE/LTE-高级相比改进的数据传输速率,而且还满足具体和特定使用场景中所需的各种要求。
特别地,提出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大规模机器类型通信(mMTC)以及超可靠和低延迟通信(URLLC)作为NR的代表性使用场景。为了满足各个场景的要求,与LTE/LTE-高级相比,需要将其设计为灵活的帧结构。
具体地,eMBB、mMTC、URLLC被认为是已在3GPP中讨论的NR的代表性使用场景。由于每个使用场景对数据率、延迟、覆盖等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因此越来越需要基于彼此不同的参数集(例如,子载波间隔(SCS)、子帧、传输时间间隔(TTI)等)有效率地多路复用无线电资源单元的技术作为用于通过NR系统中建立的频带来有效率地满足每种使用场景的要求的方法。
例如,与典型的LTE/LTE-高级一样,越来越需要通过一个NR频带支持基于15kHz子载波间隔的1ms子帧(或0.5ms时隙)结构、基于30kHz子载波间隔的0.5ms子帧(或0.25ms时隙)结构以及基于60kHz子载波间隔的0.25ms子帧(或0.125ms时隙)结构。
另外,正在进行针对以下的技术的讨论:i)配置由X个OFDM符号组成的子帧(例如,X=14或7,或者任何其他自然数)或由Y个OFDM符号组成的符号(例如,Y=14或7,或者任何其他自然数)作为参数集结构(例如,子载波间隔)中的时域中的资源分配单元(例如,时域中的调度单元),或者ii)定义由Z个OFDM符号(即,满足Z<Y且Z<X的任何自然数)组成的微时隙,其具有比子帧或时隙更小的粒度(granularity)。
图6是示出了基于TDM的混合参数集中的资源块结构的图。
如上所述,通过NR载波支持多个参数集,并且对于每个参数集的2n*15kHz的子载波间隔,定义每个参数集的子载波被映射在频域中以嵌套方式的15kHz的子载波间隔的那些的子集/超集上。
另外,在通过以TDM方式对对应的参数集进行多路复用来配置帧结构的情况下,通过对应的NR载波在频率轴上用作资源分配单元的RB被定义为针对以嵌套方式的基于15kHz的RB网格的RB的子集/超集,如图6所示。
在这种情况下,在每个参数集中组成一个RB的子载波的数量被确定为具有12或16中的一个,而不管对应的参数集如何。
同时,不存在适合于NR相关帧结构的新的同步信号设计方法。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提出了能够支持NR的各种参数集的新的同步信号设计方法。
图7是示出了用于使用CRS端口0导出频率偏移的序列相关性的概念图。
典型的同步信号(例如,LTE/LTE-高级的PSS/SSS)被分配给中心6个RB并且然后被传送。
基本上,UE可以通过仅检测对应的RB来实现同步。
然而,这种方法不提供特定的同步功能,诸如实际的相位误差。此功能留给实施区域,并且当前,使用CSR的一个或多个端口来估计对应的残余频率偏移(或相位误差)。
例如,当CRS(公共参考信号)端口0的整个序列的数量是NRS时,对应所映射的两个接收序列之间的相关性被如下表示。
Rl(j)表示在‘第l个符号’中由UE接收的‘第j个’接收信号。
另外,Ds表示两个连续OFDM符号之间的距离。
ρ表示考虑到CP的长度的归一化的OFDM单元长度,并且被如下表示。
ρ=Ne/N
Ne=N+NCP
这里,用于由UE最终获得频率偏移的公式如下给出为。
这里,其具有的范围。
使用上述方法,UE i)实现同步,其中基于中心6个RB的PSS/SSS补偿初始频率偏移,ii)通过PBCH获得关于整个传输带的信息,并且然后iii)使用CRS端口估计另外的频率偏移。
这可以成为用于将同步精确地配置到整个频带的参考信号,这是因为CRS被分配给整个频带并且然后被传送,而不管配置LTE/LTE-高级系统的频带如何。此外,由于RS密度高于其他参考信号的密度,因此CRS可以提供更精确的同步获取性能。
类似于传统的PSS/SSS,预期同步信号将在NR(即下一代无线电接入系统)中的一些有限的窄带上传送。这是因为可以具有有利于支持灵活参数集和减少信号开销的结构。在NR中,实际上考虑设计一种避免诸如CRS的大的系统损失的系统。
另外,为了将每个参数集的复杂度保持在最小,可配置的同步结构可以提供传输周期的数量或传输周期的传输数量上的优势。
因此,本公开提出了设计能够更有效地支持上述环境中的频率偏移的同步信号的方法。
实施例1.除了参考参数集频带的同步信号传输频带之外,在附加频带上分配可配 置的同步信号。
在该提议中,基本上假设相同参数集的灵活带变化。
换句话说,基本上假设将同步信号分配给特定窄带。相反,假设参考参数集频带的大小根据特定配置而改变。类似地,在典型的LTE/LTE-高级中,仅在中心6个RB上传送PSS/SSS的同步信号,并且通过将整个频带(例如,6个RB(1.4MHz频带)、15个RB(3MHz频段)、25个RB(5MHz频段)、50个RB(10MHz频段)、75个RB(15MHz频段)和100个RB(20MHz频段))配置为单个PSS/SSS来支持同步。然而,为了实现精确同步,UE需要在预定时间段在与典型CRS相同的位置处传送的参考信号的协助。相反,在NR中,假设这种结构被最小化,如果NR的同步信号也在中心'X'个RB上传送,则需要在其余频带上实现精确同步。
因此,在该提议中,提供了一种用于传送附加同步信号的结构,该附加同步信号用于提供适合于改变参考频带的大小以便UE实现精确同步的同步获取质量。在中心'X'个RB上传送的同步信号用于实现针对UE的初始接入的同步,并且在其余频带上分配的附加同步信号增强了同步实现的质量。
附加分配和传送的同步信号可以由gNB/eNB附加配置(RRC信令),并且包括传送的周期、同步信号的类型、传输数量等。基本上,假设附加传送的同步信号是'Y'个RB,但是如果X=Y,则可以重复传送相同长度的同步信号。无论多个参数集是基于TDM方案、FDM方案还是FDM/TDM方案,都可以应用所提出的方法。
实施例1-1在除除了参考频带以外的一个或多个参数集频带中的一个或多个初始 同步信号传输位置之外的附加频带中分配可配置的同步信号。
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在该提议中,如果分配了等于或大于预定大小的频带,则可以以可配置的方式将附加同步信号配置到除参考参数集之外的其余参数集频带。
实施例1-2除一个或多个初始同步信号传输位置之外附加传送的一个或多个同步 信号的传输周期可以彼此不同或者与针对初始接入的同步信号的周期不同。
基本上,基于针对初始接入的对应固定位置传送每个参数集的同步信号,并且其周期也是恒定的。然而,附加分配的一个或多个同步信号的周期可以彼此不同或者与针对初始接入的同步信号的周期不同。
例如,如果在'tX'个周期中传送针对初始接入的同步信号,则可以在'N×tX'个周期中配置附加同步信号并且然后将其传送。例如,如果它被配置为具有N=2,则当参考同步信号被传送两次时,附加同步信号仅被传送一次。
实施例1-3除一个或多个初始同步信号传输位置之外的附加传送的一个或多个同 步信号的一个或多个传输位置或一个或多个资源(时间-频率)可以在预定模式的周期中进 行配置。
基本上,基于针对初始接入的对应固定位置传送每个参数集的同步信号。然而,如在实施例1-2中,一个或多个附加同步信号可以彼此不同地传送或者与针对初始接入的同步信号的周期不同,并且传输位置也可以具有预定模式。
例如,可以配置要通过一个或多个预定频带上的不同资源以预定周期传送的一个或多个同步信号,如在跳频(frequency hopping)中那样。
实施例2.在基于FDM的多参数集多路复用的情况下,将同步信号对准在特定位置 上。
实施例2-1对准参考参数集的同步信号传输位置。
根据该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在基于FDM配置不同参数集时对准同步信号的方法,如图9所示。
也就是说,当所有同步信号被对准在特定位置上时,使用对应的同步信号来估计频率偏移是容易的。换句话说,由于接收到同时对应的同步信号越多,相干时间越短,因此可以获得更精确的同步信号样本并使用对应的值实现更精确的同步。
在每个参数集上传送的一个或多个同步信号可以具有相同的长度,但是根据参数集,被占用的频带的大小可以是不同的。
优选地,将同步信号的对准位置配置为位于子帧/符号周期/微时隙/时隙等的边界的最后符号或起始符号上。然而,根据情况,如果传送点重合或者在子帧/符号周期/微时隙/时隙的中间区域上存在对准点,则这些可以用作同步信号的对准位置。
与FDM相同的原理不能应用于随后的TDM方法,这是因为取决于基于TDM的参数集传输周期的配置,不同参数集的传输周期是不同的。
考虑到这种情况,为了对准同步信号的位置,提出了一种以相同的时间间隔传送同步信号的方法。也就是说,尽管针对每个参数集的同步信号的传输时间点可能不同,但是可以在特定的多个基础上配置同步信号的传输周期。
【表1】
基于TDM的同步信号传输位置的对准的示例
在本公开中,提供了用于在3GPP LTE/LTE-高级系统中针对NR配置和传送新的同步信号的方法。这些方法使得能够改善同步信号的性能并且使得UE能够有效率地实现同步。
图10和图11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的针对新无线电接入技术配置同步信号的方法的示例性过程的流程图。
参考图10,基站可以通过将系统的整个带宽划分为一个或多个部分来生成一个或多个带宽部分(S1000)。
也就是说,上述实施例中的类型0参数集、类型1参数集、类型2参数集等可以是通过划分整个系统带宽而生成的带宽部分。
基站可以半静态地用信号向UE发送关于所生成的一个或多个带宽部分的配置信息。作为一个示例,基站可以通过RRC信令用信号向UE发送一个或多个带宽部分的配置。
基站可以配置要通过一个或多个带宽部分之中作为参考带宽部分的第一带宽部分传送的同步信号或同步信号块。这里,第一带宽部分表示在通过划分整个系统带宽而生成的带宽部分之中的必然通过其传送同步信号的带宽部分,并且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表示参考参数集或类型0参数集。
基站通过第一带宽部分将在第一带宽部分上配置的同步信号传送到UE(S1010)。
基站可以在除第一带宽部分之外的第二带宽部分上配置同步信号。第一带宽部分和第二带宽部分的带宽可以大于通过其传送同步信号的块的带宽。
另外,基站可以不在第二带宽部分上配置同步信号。
也就是说,基站可以通过将整个系统带宽划分为一个或多个带宽部分来生成一个或多个带宽部分,并且在除了同步信号必然通过其传送的第一带宽部分之外的第二带宽部分上配置可配置的同步信号。
另外,基站可以配置在第一带宽部分上配置的同步信号的周期以及在第二带宽部分上配置的同步信号的周期,它们彼此不同。
另外,基站可以配置要在除了通过其传送在第一带宽部分上配置的同步信号的带宽之外的带宽上传送的附加同步信号。也就是说,基本上,当通过其传送同步信号的第一带宽部分的带宽超过预定水平时,基站可以配置附加同步信号,允许UE检测一个或多个同步信号。
基站将针对第二带宽部分配置的同步信号传送到UE(S1020)。
因此,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NR系统中的基站可以基本上在除了通过其传送同步信号的带宽部分之外的带宽部分上附加地配置可配置的同步信号。另外,基本上,基站可以在通过其传送同步信号的带宽部分中的除了通过其传送同步信号的频带之外的频带上配置附加同步信号。
因此,可以配置适合于NR系统的灵活帧结构的同步信号,并传送所配置的同步信号。
参考图11,UE从基站接收关于一个或多个带宽部分的配置的信息(S1100)。
基站可以通过将整个系统带宽划分为一个或多个部分来生成一个或多个带宽部分,并且允许UE通过半静态信令识别关于一个或多个带宽部分的配置的信息。
UE接收由基站生成的一个或多个带宽部分之中的第一带宽部分传送的同步信号(S1110)。
第一带宽部分基本上是通过其传送同步信号的频带,并且因此UE可以通过从基站接收到的关于带宽部分的配置的信息来识别第一带宽部分,并且通过第一带宽部分接收同步信号。
UE可以接收通过除第一带宽部分之外的第二带宽部分传送的同步信号(S1120)。
另外,UE可以不通过第二带宽部分接收同步信号。
也就是说,UE基本上通过通过其传送同步信号的第一带宽部分来接收同步信号,并且可以通过除第一带宽部分之外的第二带宽部分接收同步信号或不通过除第一带宽部分之外的第二带宽部分接收同步信号。
因此,UE可以如在NR系统中那样有效地获得灵活帧结构中的同步信号。
另外,在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基站和/或UE可以在无需将整个带宽划分为一个或多个带宽部分的情况下在整个带宽中配置一个或多个同步信号,并且然后传送所配置的一个或多个同步信号。
图12和图13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的针对新无线电接入技术配置同步信号的方法的另一示例性过程的流程图。
参考图12,基站可以配置要在整个系统带宽内传送的一个或多个同步信号(S1200)。
也就是说,基站可以配置要在整个系统带宽内传送的一个或多个同步信号,并且针对整个带宽配置多个同步信号,而不管将整个带宽划分为一个或多个带宽部分。
基站通过整个带宽将所配置的一个或多个同步信号传送到UE(S1210)。
因此,基站可以i)在整个带宽内配置一个或多个同步信号,传送所配置的一个或多个同步信号,或者ii)针对通过将整个带宽划分为一个或多个带宽部分而获得的每个带宽部分配置同步信号。
参考图13,UE可以从基站接收针对整个带宽配置的一个或多个同步信号(S1300)。
UE可以接收通过整个带宽(例如,宽带)配置的一个或多个同步信号。
UE可以使用通过整个带宽从基站接收到的一个或多个同步信号来执行时间和频率同步,并识别小区ID等。
因此,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在新无线通信系统的灵活帧结构中,可以传送和接收i)在整个带宽内传送的一个或多个同步信号,或者ii)针对通过划分整个带宽而生成的一个或多个带宽部分配置的同步信号。
图14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的基站1400的框图。
参考图14,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的基站1400包括控制器1410、发射机1420和接收机1430。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控制器1410被配置为控制基站1400的整体操作,以用于在除了参考频带之外的频带中的除至少一个初始同步信号传输位置之外的附加频带上分配可配置的同步信号。另外,控制器1410被配置为控制基站1400的整体操作,以用于配置要在整个带宽中传送的一个或多个同步信号。
发射机1420和接收机1430用于向UE传送和从UE接收执行上述本公开所必需的信号、消息和数据。
图15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的UE 1500的框图。
参考图15,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的UE 1500包括接收机1510、控制器1520和发射机1530。
接收机1510通过对应的信号从基站接收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以及数据、消息。
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控制器1520被配置为控制UE 1500的整体操作,以用于在除了参考频带之外的频带中的除至少一个初始同步信号传输位置之外的附加频带上接收可配置的同步信号。另外,控制器1520被配置为控制UE 1500的整体操作,以用于接收在整个带宽中传送的一个或多个同步信号。
发射机1530通过对应的信道将上行链路控制信息以及数据、消息传送到基站。
为了简化描述,已经省略了与上述实施例相关的标准化规范或标准文档,但其构成本公开的一部分。因此,应该理解的是,将标准化规范的内容和标准文档的一部分并入详细描述和权利要求中被包括在本公开的范围内。
附录
[1]爱立信,华为,“New SI proposal Study on Latency reduction techniquesfor LTE”,RP-150465,中国上海,2015年3月9日至12日。
[2]R2-155008,“TR 36.881v0.4.0on Study on Latency reduction techniquesfor LTE”,爱立信(报告员)
[3]R1-160927,“TR 36.881-v0.5.0on Study on Latency reductiontechniques for LTE”,爱立信(报告员)
尽管已经出于说明性目的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的是,可以在不脱离如随附权利要求中公开的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进行各种修改、添加和替代。因此,已经出于非限制目的但为了描述实施例而描述了本公开的示例性方面,因此,本公开的范围不应该限于这样的实施例。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应基于以下权利要求来解释,并且在其等同物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构思应被解释为被包括在本公开的范围内。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如果可适用,本申请要求根据35U.S.C§119(a)在韩国于2016年9月30日提交的专利申请号10-2016-0127093以及于2017年9月26日提交的专利申请号10-2017-0124195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另外,该非临时申请基于韩国专利申请以相同的理由在美国以外的国家要求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Claims (17)

1.一种针对新无线电接入技术配置同步信号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配置要在整个带宽内传送的一个或多个同步信号;并且
通过所述整个带宽传送所配置的一个或多个同步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通过将所述整个带宽分成一个或多个部分来生成一个或多个带宽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生成的一个或多个带宽部分上配置所述一个或多个同步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配置要通过所述一个或多个带宽部分中的第一带宽部分传送的同步信号;并且
不在除了所述第一带宽部分之外的一个或多个第二带宽部分上配置同步信号,或者在至少一个第二带宽部分上配置同步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4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带宽部分的带宽和所述第二带宽部分的带宽等于或大于通过其传送所述一个或多个同步信号的块的带宽。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半静态方式向用户设备用信号发送所述一个或多个带宽部分的生成。
7.一种针对新无线电接入技术配置同步信号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在整个带宽内传送的一个或多个同步信号;并且
使用接收到的一个或多个同步信号执行时间和频率同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在通过将所述整个带宽划分为一个或多个部分而生成的一个或多个带宽部分上接收所述一个或多个同步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一个或多个带宽部分中的第一带宽部分接收同步信号;并且
不在除了所述第一带宽部分之外的一个或多个第二带宽部分上接收同步信号,或者在至少一个第二带宽部分上接收同步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带宽部分的带宽和所述第二带宽部分的带宽等于或大于通过其传送所述一个或多个同步信号的块的带宽。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半静态方式向用户设备用信号发送所述一个或多个带宽部分的生成。
12.一种针对新无线电接入技术配置同步信号的基站,所述基站包括:
控制器,其被配置为配置要在整个带宽内传送的一个或多个同步信号;以及
发射机,其被配置为通过所述整个带宽传送所配置的一个或多个同步信号。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控制器通过将所述整个带宽分成一个或多个部分来生成一个或多个带宽部分。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控制器在所生成的一个或多个带宽部分上配置同步信号。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控制器配置要通过所述一个或多个带宽部分中的第一带宽部分传送的同步信号;并且不在除了所述第一带宽部分之外的一个或多个第二带宽部分上配置同步信号,或者在至少一个第二带宽部分上配置同步信号。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第一带宽部分的带宽和所述第二带宽部分的带宽等于或大于通过其传送所述一个或多个同步信号的块的带宽。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以半静态方式向用户设备用信号发送所述一个或多个带宽部分的生成。
CN201780061059.3A 2016-09-30 2017-09-28 用于针对新无线电接入技术配置同步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Active CN10990656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160127093 2016-09-30
KR10-2016-0127093 2016-09-30
KR1020170124195A KR20180036565A (ko) 2016-09-30 2017-09-26 새로운 무선 접속 기술을 위한 동기 신호 설정 방법 및 장치
KR10-2017-0124195 2017-09-26
PCT/KR2017/010811 WO2018062893A1 (ko) 2016-09-30 2017-09-28 새로운 무선 접속 기술을 위한 동기 신호 설정 방법 및 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06569A true CN109906569A (zh) 2019-06-18
CN109906569B CN109906569B (zh) 2021-05-11

Family

ID=619781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61059.3A Active CN109906569B (zh) 2016-09-30 2017-09-28 用于针对新无线电接入技术配置同步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363548B2 (zh)
EP (1) EP3522405B1 (zh)
KR (1) KR20180036565A (zh)
CN (1) CN10990656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46996A (zh) * 2019-07-23 2019-12-0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直连通信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156672B1 (ko) 2016-10-07 2020-09-17 주식회사 케이티 새로운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주파수 오프셋 추정을 위한 참조 신호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WO2018066899A1 (ko) 2016-10-07 2018-04-12 주식회사 케이티 새로운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주파수 오프셋 추정을 위한 참조 신호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10797842B2 (en) * 2017-04-14 2020-10-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plexing broadcast channels with synchronization signals in new radio
CN110662286B (zh) 2018-06-29 2020-11-10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同步源的确定方法及终端
CN115023908A (zh) * 2019-12-02 2022-09-06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高频无线通信网络的小区搜索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040015A1 (en) * 2008-08-13 2010-02-1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Using a synchronization channel to send quick paging signals
CN101741459A (zh) * 2008-11-20 2010-06-16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间同步方法及一种基站
CN104812053A (zh) * 2014-01-24 2015-07-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D2d通信同步信道的传输方法及系统、发送端及接收端
US20150296467A1 (en) * 2012-11-04 2015-10-1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synchronizing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57341B2 (en) 2005-12-09 2011-06-07 Neocific, Inc. Frequency correction in a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 system
MY154923A (en) 2006-11-01 2015-08-28 Qualcomm Inc Reference signal design for cell search in an orthogon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780688B2 (en) * 2009-04-27 2014-07-1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apparatu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622230B2 (en) * 2012-05-17 2017-04-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Narrow band partitioning and efficient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low cost user equipments
CN107567698B (zh) * 2015-05-08 2021-04-13 苹果公司 可配置同步信号和信道设计的设备和方法
JP6757323B2 (ja) * 2015-09-01 2020-09-16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WO2017188664A1 (ko) * 2016-04-25 2017-11-02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디스커버리 신호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그리고 디스커버리 신호를 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KR102329949B1 (ko) * 2016-07-05 2021-11-23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뉴머롤러지를 이용한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그리고 뉴머롤러지를 이용한 스케줄링 방법 및 장치
KR20190035765A (ko) * 2016-07-26 2019-04-03 광동 오포 모바일 텔레커뮤니케이션즈 코포레이션 리미티드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정보 전송 기기
US10805893B2 (en) * 2016-08-19 2020-10-1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universal synchronization signals for new radio
WO2018062771A1 (en) * 2016-09-29 2018-04-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multiple servic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019584B2 (en) 2017-03-14 2021-05-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User equipment operation in bandwidth narrower than synchronization signal bandwidth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040015A1 (en) * 2008-08-13 2010-02-1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Using a synchronization channel to send quick paging signals
CN101741459A (zh) * 2008-11-20 2010-06-16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间同步方法及一种基站
US20150296467A1 (en) * 2012-11-04 2015-10-1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synchronizing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CN104812053A (zh) * 2014-01-24 2015-07-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D2d通信同步信道的传输方法及系统、发送端及接收端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AMSUNG: "3GPP TSG RAN WG1 #86,R1-166744", 《3GPP TSG RAN WG1 #86》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46996A (zh) * 2019-07-23 2019-12-0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直连通信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522405A4 (en) 2020-06-03
EP3522405B1 (en) 2023-10-11
US20190239175A1 (en) 2019-08-01
EP3522405A1 (en) 2019-08-07
KR20180036565A (ko) 2018-04-09
US11363548B2 (en) 2022-06-14
CN109906569B (zh) 2021-05-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52263B (zh) 用於喚醒信號傳輸的技術和裝置
CN109906569A (zh) 用于针对新无线电接入技术配置同步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CN109644076A (zh) 在无线蜂窝通信系统中用于码块索引插入的方法和设备
JP2022517974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上りリンク制御チャネルの送信装置及び方法
CN103379072B (zh)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9257821B (zh) 用于基于信道状态指示符-基准信号的波束管理的装置和方法
WO2017039397A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동기 신호를 송수신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09391458B (zh) 用于在新无线电中多路复用dmrs和数据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9417529A (zh) 在支持多个副载波间隔的小区中配置和检测循环前缀长度的方法和装置
US1156995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reference signal for frequency offset estimation in new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99697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reference signal for frequency offset estimation in new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9511162A (zh) 用于在新无线电中控制dmrs的传输功率的装置和方法
CN109586880B (zh) 用于在新无线电中发送跟踪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KR102114096B1 (ko) 차세대 무선망에서 하향 링크 제어 채널을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그 장치
KR20180034169A (ko)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프레임 구조 및 이를 이용한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04144031B (zh) 一种下行控制信令传输方法及装置
KR102305472B1 (ko) 차세대 무선망에서 dmrs와 데이터를 멀티플렉싱하는 방법 및 그 장치
ES2965435T3 (es) Método y dispositivo para configurar la señal de sincronización para la nueva tecnología de acceso de radio
KR20190013636A (ko) 차세대 무선망에서 부가 dmrs를 설정하는 방법 및 그 장치
KR102198015B1 (ko) 차세대 무선망에서 dmrs의 전송 전력을 제어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KR20180131427A (ko) 차세대 무선망에서 dmrs 포트를 할당 및 다중화하는 방법 및 그 장치
KR20190040702A (ko) 차세대 무선망에서 위상 추정 참조 신호 설계 방법 및 장치
CN109417422A (zh) 在新无线接入网络中发送/接收用于终端的同步信号和系统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KR20190038277A (ko) 차세대 무선망에서 trs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KR20200026414A (ko) 비면허 대역의 차세대 무선망에서 Sub-PRB 기반 interlacing과 자원 할당 방법 및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