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02441B - 一种基于kano模型原理的车辆性能指标权重分配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kano模型原理的车辆性能指标权重分配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02441B
CN109902441B CN201910239835.5A CN201910239835A CN109902441B CN 109902441 B CN109902441 B CN 109902441B CN 201910239835 A CN201910239835 A CN 201910239835A CN 109902441 B CN109902441 B CN 10990244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rformance index
vehicle
evaluation
performance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3983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02441A (zh
Inventor
王伟
吕满意
李论
冯勇
张保军
杨晓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W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AW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W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FAW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191023983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02441B/zh
Publication of CN1099024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024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024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024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KANO模型原理的车辆性能指标权重分配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市场用户性能指标评价获取系统,用于来源于市场的用户评价分析与获取,得到用户对车辆性能指标真实的认识情况;研发人员对标车型评价获取系统,用于来源于研发人员的对标车型车辆性能指标评价分析与获取,得到研发人员对对标车型性能指标的评价情况;车辆性能指标权重计算系统,用于将用户与研发人员的评价结果相结合,得到正向开发过程中车辆各个性能指标的权重计算结果。本发明将KANO模型引入车辆性能管控领域,将来源于市场调查的用户语言与专业研发人员的工程语言相结合,建立全新的二维体系,对性能指标进行评价并提出车辆性能指标权重分配的定量分析方法。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KANO模型原理的车辆性能指标权重分配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基于KANO模型原理的车辆性能指标权重分配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国内自主汽车产业初期主要以逆向开发手段进行新产品的研发设计,虽然短期取得较快发展,但是逆向开发流程形不成产品平台系列和完整的开发、验证、质量控制体系,产品更新滞后,缺乏市场响应能力,没有针对顾客需求进行有目的的改进创新导致缺乏竞争力,进而使产品很快被市场淘汰出局。因此,由逆向开发向正向开发转换是自主品牌做大、做强的必然要求和趋势。正向开发流程一般包括如下步骤:顾客需求调查、行业发展现状、市场竞争水平;确定目标客户及其需求,制定产品规划;产品或平台定义;有目的的开发满足顾客需求甚至适当超越顾客需求的产品或平台,提高整体竞争力。
用户需求调研分析是车辆正向开发流程的关键部分,用户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是来自市场的最真实“声音”,是全新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起点,也是现有产品改进和创新的突破口。通过市场调研对用户需求信息进行系统的收集、整理、纪录和分析,确定用户对新的产品性能是否有需求,或者对某项性能需求的关注、紧迫程度,总结出科学可靠的市场调研报告,为企业对新开发车型在性能指标权重的分配提供数据支撑,进而建立完善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正向车辆开发流程。车辆性能指标的权重分配原则要从市场调查的顾客需求权重出发,从而使整车性能的改善和提高方向与用户真实需求挂钩,事半功倍。
为了更好的分析市场调查获取的用户需求结果,进而将其应用于整车性能指标分配当中,引入KANO模型中对质量要素进行分类的原理。日本质量专家KANO博士建立的KANO模型,基于双因素理论的启发,将在产品和服务中与用户需求相对应的典型产品和服务的特征或因素,称为一个质量要素,并明确地提出质量要素可以划归为魅力质量、期望质量、基本质量、冷漠质量、逆反质量。这样就解决了由用户需求映射而来的质量要素的分类问题。而对于各个质量属性的分类方法和标准,尤其是各个质量属性在整个产品中的权重定量分析方面,KANO模型没有进行研究,进而推广到车辆性能指标的权重分配上也无法进行定量分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利用KANO模型本身对质量要素的分类理念的基础上,应用于整车性能指标的分类方法,将KANO模型引入车辆性能管控领域,将来源于市场调查的用户语言与专业研发人员的工程语言相结合,建立全新的二维体系,对性能指标进行评价并提出车辆性能指标权重分配的基于KANO模型原理的车辆性能指标权重分配系统及方法,解决了KANO模型在定量分析方面应用的局限性。
本发明技术方案结合附图说明如下:
一种基于KANO模型原理的车辆性能指标权重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市场用户性能指标评价获取系统、研发人员对标车型评价获取系统和车辆性能指标权重计算系统;
所述的市场用户性能指标评价获取系统,用于来源于市场的用户评价分析与获取,得到用户对车辆性能指标真实的认识情况;
所述的研发人员对标车型评价获取系统,用于来源于研发人员的对标车型车辆性能指标评价分析与获取,得到研发人员对对标车型性能指标的评价情况;
所述的车辆性能指标权重计算系统,用于将用户与研发人员的评价结果相结合,得到正向开发过程中车辆各个性能指标的权重计算结果,用于指导车辆设计开发;
所述的市场用户性能指标评价获取系统包括市场用户性能指标重要度评价模块、市场用户对标车型性能指标评价模块;
所述的市场用户性能指标重要度评价模块,用于调查用户对某项性能指标在重要程度上的评价,得到性能指标的原始重要度数据;
所述的市场用户对标车型性能指标评价模块,用于调查用户对所要开发车型的对标车辆的性能指标进行评价,得到对标车型性能指标在顾客角度的满意度水平;
所述的研发人员对标车型评价获取系统包括研发人员对标车性能指标评价模块;
所述的研发人员对标车性能指标评价模块,用于获取专业研发人员对所选对标车性能指标的满意度水平;
所述的车辆性能指标权重计算系统包括用户感知因子计算模块、车辆性能指标权重调整因子计算模块、数据检验参数模块、关注区识别模块、车辆性能指标权重分配计算模块;
所述的用户感知因子计算模块,用于表示针对于某一项性能指标,用户对现有被调查对标车满意度的原始水平;
所述的车辆性能指标权重调整因子计算模块,用于计算车辆性能指标权重调整因子;
所述的数据检验参数模块,用于判断市场用户对标车型性能指标评价模块、技术人员对标车型商品性评价模块所得数据的合理性和正确性,得到数据精确程度;
所述的关注区识别模块,用于将用户与专业研发人员评价极低的性能指标进行特别关注,有利于错误数据的剔除和对个别性能的改进;
所述的车辆性能指标权重分配计算模块,用于将原始重要度数据与车辆性能指标权重调整系数结合,得到车辆性能指标归一化处理后的权重分配结果。
所述的市场用户性能指标重要度评价模块中,某位用户对某一项性能指标的重要度评价分成十个等级,分别用1-10的得分表示重要度的逐渐增强,所有用户对该项车辆性能指标的重要度评价平均值即为该项性能指标的初始重要度I0
所述的市场用户对标车型性能指标评价模块中,某位市场用户对对标车型某一项性能指标表现水平的满意度分成十个等级,分别用1-10的得分表示评价的逐渐提升,所有用户对对标车型某一项车辆性能指标的满意度平均值即为市场用户对该对标车型在该项性能指标表现满意度的评价值C。
所述的研发人员对标车性能指标评价模块中,研发人员对某一辆对标车型的某一项性能指标表现水平的满意度分成十个等级,分别用1-10的得分表示满意度的逐渐提升,所有研发人员对对标车型某一项车辆性能指标表现水平的满意度平均值即为专业研发人员对该对标车型在该项性能指标表现满意度的评价值T。
所述的关注区识别模块中,当出现某项性能指标通过市场用户对标车型性能指标评价模块获得的用户满意度水平和研发人员对标车性能指标评价模块获得的研发人员满意度水平都极低时,该数据落入关注区当中予以处理;造成数据落入关注区的原因有两种:一是数据错误,调查结果本身出现不准确的情况,需要剔除该数据或者进行再次调查;二是性能本身存在的问题,顾客与专业技术人员都不满意,需要对落入该区域内的性能进行关注,集中力量予以解决问题,关注区的大小由实际数据分布情况确定。
所述的基于KANO模型原理的车辆性能指标权重分配模型的车辆性能指标权重计算系统中,将每一辆对标车型的市场用户对该对标车型在该项性能指标表现满意度的评价值C与专业研发人员对该对标车型在该项性能指标表现满意度的评价值T作为1组数据,对于某一项性能指标的用户感知因子p、车辆性能指标权重调整因子k和数据检验参数R2的计算是通过将不少于3组用户对市场用户对该对标车型在该项性能指标表现满意度的评价值C与研发人员对对标车商品性满意度评价T进行幂函数拟合求得,公式如下(1):
C=pTk (1)
其中,上式拟合的决定系数即为数据检验参数R2的值,取值范围为0<R2<1,越接近于1表示数据拟合的精确度越高。
所述的基于KANO模型原理的车辆性能指标权重分配模型的车辆性能指标权重分配计算模块中,某项性能指标的最终重要度I的计算公式如下(2):
I=I0·k (2)
其中,I0为所有用户对该项车辆性能指标的重要度评分的平均值即为该项性能指标的初始重要度值;
所述的车辆性能指标权重分配计算模块中,性能指标的权重值Wi由所有的性能指标的最终重要度I进行归一化处理后得到,计算公式如下(3):
Figure BDA0002009320910000041
一种基于KANO模型原理的车辆性能指标权重分配系统的分配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市场用户性能指标评价获取系统的市场用户性能指标重要度评价模块和市场用户对标车型性能指标评价模块通过市场问卷调研的方式获取所需输入值,被调查的市场用户应为待研发车辆的目标客户,所有用户对该项车辆性能指标的重要度评分的平均值即为该项性能指标的初始重要度值I0;所有用户对对标车型某一项车辆性能指标的满意度平均分值即为市场用户对该对标车型在该项性能指标表现满意度的评价值C;
步骤二、研发人员对标车型评价获取系统的研发人员对标车性能指标评价模块,由车辆开发流程中的《对标车型商品性评价报告》中获取,或者由专业研发人员填写调查问卷;所述的专业研发人员为待研发车型项目负责动、静态商品性评价工作人员,对标车辆数量不应少于3辆;所有研发人员对某辆对标车某一项车辆性能指标表现水平的满意度平均值即为专业研发人员对该对标车型在该项性能指标表现满意度的评价值;
步骤三、车辆性能指标权重计算系统的用户感知因子计算模块、车辆性能指标权重调整因子计算模块、据检验参数模块、车辆性能指标权重分配计算模块;用户感知因子计算模块、车辆性能指标权重调整因子计算模块、据检验参数模块、车辆性能指标权重分配计算模块的计算值由公式(1)、(2)、(3)获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KANO模型原理的整车性能指标的分类方法,将KANO模型引入车辆性能管控领域,将来源于市场调查的用户语言与专业研发人员的工程语言相结合,建立全新的二维体系,对车辆性能指标进行评价并提出其权重分配,解决了KANO模型在定量分析方面应用的局限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系统应用流程图
图2为KANO模型原理图
图3为市场用户、专业研发人员满意度二维体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参阅图1、图2、图3,一种基于KANO模型原理的车辆性能指标权重分配系统,包括市场用户性能指标评价获取系统,该系统包括市场用户性能指标评价获取系统、研发人员对标车型评价获取系统和车辆性能指标权重计算系统;
所述的市场用户性能指标评价获取系统,用于来源于市场的用户评价分析与获取,得到用户对车辆性能指标真实的认识情况;
所述的研发人员对标车型评价获取系统,用于来源于研发人员的对标车型车辆性能指标评价分析与获取,得到研发人员对对标车型性能指标的评价情况;
所述的车辆性能指标权重计算系统,用于将用户与研发人员的评价结果相结合,得到正向开发过程中车辆各个性能指标的权重计算结果,用于指导车辆设计开发;
所述的市场用户性能指标评价获取系统包括市场用户性能指标重要度评价模块、市场用户对标车型性能指标评价模块;
所述的市场用户性能指标重要度评价模块,用于调查用户对某项性能指标在重要程度上的评价,得到性能指标的原始重要度数据;
所述的市场用户对标车型性能指标评价模块,用于调查用户对所要开发车型的对标车辆的性能指标进行评价,得到对标车型性能指标在顾客角度的满意度水平;
所述的研发人员对标车型评价获取系统包括研发人员对标车性能指标评价模块;
所述的研发人员对标车性能指标评价模块,用于获取专业研发人员对所选对标车性能指标的满意度水平;
所述的车辆性能指标权重计算系统包括用户感知因子计算模块、车辆性能指标权重调整因子计算模块、数据检验参数模块、关注区识别模块、车辆性能指标权重分配计算模块;
所述的用户感知因子计算模块,用于表示针对于某一项性能指标,用户对现有被调查对标车满意度的原始水平;
所述的车辆性能指标权重调整因子计算模块,用于计算车辆性能指标权重调整因子;
所述的数据检验参数模块,用于判断市场用户对标车型性能指标评价模块、技术人员对标车型商品性评价模块所得数据的合理性和正确性,得到数据精确程度;
所述的关注区识别模块,用于将用户与专业研发人员评价极低的性能指标进行特别关注,有利于错误数据的剔除和对个别性能的改进;
所述的车辆性能指标权重分配计算模块,用于将原始重要度数据与车辆性能指标权重调整系数结合,得到车辆性能指标归一化处理后的权重分配结果。
所述的市场用户性能指标重要度评价模块中,某位用户对某一项性能指标的重要度评价分成十个等级,分别用1-10的得分表示重要度的逐渐增强,所有用户对该项车辆性能指标的重要度评价平均值即为该项性能指标的初始重要度I0
所述的市场用户对标车型性能指标评价模块中,某位市场用户对对标车型某一项性能指标表现水平的满意度分成十个等级,分别用1-10的得分表示评价的逐渐提升,所有用户对对标车型某一项车辆性能指标的满意度平均值即为市场用户对该对标车型在该项性能指标表现满意度的评价值C。
所述的研发人员对标车性能指标评价模块中,研发人员对某一辆对标车型的某一项性能指标表现水平的满意度分成十个等级,分别用1-10的得分表示满意度的逐渐提升,所有研发人员对对标车型某一项车辆性能指标表现水平的满意度平均值即为专业研发人员对该对标车型在该项性能指标表现满意度的评价值T。
所述的关注区识别模块中,当出现某项性能指标通过市场用户对标车型性能指标评价模块获得的用户满意度水平和研发人员对标车性能指标评价模块获得的研发人员满意度水平都极低时,该数据落入关注区当中予以处理;造成数据落入关注区的原因有两种:一是数据错误,调查结果本身出现不准确的情况,需要剔除该数据或者进行再次调查;二是性能本身存在的问题,顾客与专业技术人员都不满意,需要对落入该区域内的性能进行关注,集中力量予以解决问题,关注区的大小由实际数据分布情况确定。
所述的基于KANO模型原理的车辆性能指标权重分配模型的车辆性能指标权重计算系统中,将每一辆对标车型的市场用户对该对标车型在该项性能指标表现满意度的评价值C与专业研发人员对该对标车型在该项性能指标表现满意度的评价值T作为1组数据,对于某一项性能指标的用户感知因子p、车辆性能指标权重调整因子k和数据检验参数R2的计算是通过将不少于3组用户对市场用户对该对标车型在该项性能指标表现满意度的评价值C与研发人员对对标车商品性满意度评价T进行幂函数拟合求得,公式如下(1):
C=pTk (1)
其中,上式拟合的决定系数即为数据检验参数R2的值,取值范围为0<R2<1,越接近于1表示数据拟合的精确度越高。
所述的基于KANO模型原理的车辆性能指标权重分配模型的车辆性能指标权重分配计算模块中,某项性能指标的最终重要度I的计算公式如下(2):
I=I0·k (2)
其中,I0为所有用户对该项车辆性能指标的重要度评分的平均值即为该项性能指标的初始重要度值;
所述的车辆性能指标权重分配计算模块中,性能指标的权重值Wi由所有的性能指标的最终重要度I进行归一化处理后得到,计算公式如下(3):
Figure BDA0002009320910000061
一种基于KANO模型原理的车辆性能指标权重分配系统的分配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应用市场用户性能指标评价获取系统,获取用户对某项性能指标在重要程度上的评价及对标车型性能指标在顾客角度的满意度水平。针对于即将上市的车型X,委托专业调查公司做前期市场调研。问卷当中涉及对该项指标的重要度调查和对对标车在该项指标的满意度水平调查,问卷形式如表1所示。问卷数量为100份,故落实到最后数据统计表上的数值为100份问卷在某一项性能指标上的平均值,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Figure BDA0002009320910000071
表1用户市场调研问卷结果统计表
步骤二、应用研发人员对标车型评价获取系统,获取研发人员的对标车型车辆性能指标评价值。该值可由车辆开发流程中的《对标车型商品性评价报告》中获取或者由表2所示形式调查问卷获取。本例中采用表2所示调查问卷获取,问卷数量为涉及到的相关研发人员数量,这里取10,故落实到最后数据统计表上的数值为10位研发人员调查问卷结果的平均值,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
Figure BDA0002009320910000072
表2研发人员调研问卷结果统计表
步骤三、应用车辆性能指标权重计算系统,获取车辆各个性能指标的权重计算结果,用于指导车辆设计开发。调查问卷数据统计如表3所示:
Figure BDA0002009320910000073
Figure BDA0002009320910000081
表3问卷数据统计表
将每一辆对标车型的用户评价值C与技术人员评价值T作为1组数据,通过将5组数据进行幂函数拟合求得:某一项性能指标的用户感知因子p、车辆性能指标权重调整因子k和数据检验参数R2,数据计算结果如表4所示。通过观察,各个拟合结果的R2值均接近于1,表示拟合结果收敛良好,数据无异常。
Figure BDA0002009320910000082
表4幂指数拟合求得的p、k、R2值统计表
根据已获得的信息,依据公式(2)、(3)可最终计算出本算例涉及的车辆性能指标权重分配结果,如表5所示:
Figure BDA0002009320910000083
Figure BDA0002009320910000091
表5用户性能指标权重分配统计表
以上结果综合了市场用户和研发人员对车辆性能指标的评价认识,对比于单纯来源于市场用户的调查结果更具贴近工程实际,而对比于单纯来源于研发工程师的设计理念更贴近市场用户需求。该结果应用于车辆正向开发过程中的性能指标制定与平衡,是车辆开发初期重要的指标输入。

Claims (8)

1.一种基于KANO模型原理的车辆性能指标权重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市场用户性能指标评价获取系统、研发人员对标车型评价获取系统和车辆性能指标权重计算系统;
所述的市场用户性能指标评价获取系统,用于来源于市场的用户评价分析与获取,得到用户对车辆性能指标真实的认识情况;
所述的研发人员对标车型评价获取系统,用于来源于研发人员的对标车型车辆性能指标评价分析与获取,得到研发人员对对标车型性能指标的评价情况;
所述的车辆性能指标权重计算系统,用于将用户与研发人员的评价结果相结合,得到正向开发过程中车辆各个性能指标的权重计算结果,用于指导车辆设计开发;
所述的市场用户性能指标评价获取系统包括市场用户性能指标重要度评价模块、市场用户对标车型性能指标评价模块;
所述的市场用户性能指标重要度评价模块,用于调查用户对某项性能指标在重要程度上的评价,得到性能指标的原始重要度数据;
所述的市场用户对标车型性能指标评价模块,用于调查用户对所要开发车型的对标车辆的性能指标进行评价,得到对标车型性能指标在顾客角度的满意度水平;
所述的研发人员对标车型评价获取系统包括研发人员对标车性能指标评价模块;
所述的研发人员对标车性能指标评价模块,用于获取专业研发人员对所选对标车性能指标的满意度水平;
所述的车辆性能指标权重计算系统包括用户感知因子计算模块、车辆性能指标权重调整因子计算模块、数据检验参数模块、关注区识别模块、车辆性能指标权重分配计算模块;
所述的用户感知因子计算模块,用于表示针对于某一项性能指标,用户对现有被调查对标车满意度的原始水平;
所述的车辆性能指标权重调整因子计算模块,用于计算车辆性能指标权重调整因子;
所述的数据检验参数模块,用于判断市场用户对标车型性能指标评价模块、技术人员对标车型商品性评价模块所得数据的合理性和正确性,得到数据精确程度;
所述的关注区识别模块,用于将用户与专业研发人员评价极低的性能指标进行特别关注,有利于错误数据的剔除和对个别性能的改进;
所述的车辆性能指标权重分配计算模块,用于将原始重要度数据与车辆性能指标权重调整系数结合,得到车辆性能指标归一化处理后的权重分配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KANO模型原理的车辆性能指标权重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市场用户性能指标重要度评价模块中,某位用户对某一项性能指标的重要度评价分成十个等级,分别用1-10的得分表示重要度的逐渐增强,所有用户对该项性能指标的重要度评价平均值即为该项性能指标的初始重要度I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KANO模型原理的车辆性能指标权重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市场用户对标车型性能指标评价模块中,某位市场用户对对标车型某一项性能指标表现水平的满意度分成十个等级,分别用1-10的得分表示评价的逐渐提升,所有用户对对标车型某一项车辆性能指标的满意度平均值即为市场用户对该对标车型在该项性能指标表现满意度的评价值C。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KANO模型原理的车辆性能指标权重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研发人员对标车性能指标评价模块中,研发人员对某一辆对标车型的某一项性能指标表现水平的满意度分成十个等级,分别用1-10的得分表示满意度的逐渐提升,所有研发人员对对标车型某一项车辆性能指标表现水平的满意度平均值即为专业研发人员对该对标车型在该项性能指标表现满意度的评价值T。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KANO模型原理的车辆性能指标权重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关注区识别模块中,当出现某项性能指标通过市场用户对标车型性能指标评价模块获得的用户满意度水平和研发人员对标车性能指标评价模块获得的研发人员满意度水平都极低时,数据落入关注区当中予以处理;造成数据落入关注区的原因有两种:一是数据错误,调查结果本身出现不准确的情况,需要剔除该数据或者进行再次调查;二是性能本身存在的问题,顾客与专业技术人员都不满意,需要对落入该关注区内的性能进行关注,集中力量予以解决问题,关注区的大小由实际数据分布情况确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KANO模型原理的车辆性能指标权重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于KANO模型原理的车辆性能指标权重分配模型的车辆性能指标权重计算系统中,将每一辆对标车型的市场用户对该对标车型在该项性能指标表现满意度的评价值C与专业研发人员对该对标车型在该项性能指标表现满意度的评价值T作为1组数据,对于某一项性能指标的用户感知因子p、车辆性能指标权重调整因子k和数据检验参数R2的计算是通过将不少于3组用户对市场用户对该对标车型在该项性能指标表现满意度的评价值C与研发人员对对标车商品性满意度评价T进行幂函数拟合求得,公式如下(1):
C=pTk (1)
其中,上式拟合的决定系数即为数据检验参数R2的值,取值范围为0<R2<1,越接近于1表示数据拟合的精确度越高。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KANO模型原理的车辆性能指标权重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于KANO模型原理的车辆性能指标权重分配模型的车辆性能指标权重分配计算模块中,某项性能指标的最终重要度I的计算公式如下(2):
I=I0·k (2)
其中,I0为所有用户对该项性能指标的重要度评分的平均值即为该项性能指标的初始重要度值;
所述的车辆性能指标权重分配计算模块中,性能指标的权重值Wi由所有的性能指标的最终重要度I进行归一化处理后得到,计算公式如下(3):
Figure FDA000363989253000003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KANO模型原理的车辆性能指标权重分配系统的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市场用户性能指标评价获取系统的市场用户性能指标重要度评价模块和市场用户对标车型性能指标评价模块通过市场问卷调研的方式获取所需输入值,被调查的市场用户应为待研发车辆的目标客户,所有用户对该项车辆性能指标的重要度评分的平均值即为该项性能指标的初始重要度值I0;所有用户对对标车型某一项车辆性能指标的满意度平均分值即为市场用户对该对标车型在该项性能指标表现满意度的评价值C;
步骤二、研发人员对标车型评价获取系统的研发人员对标车性能指标评价模块,由车辆开发流程中的《对标车型商品性评价报告》中获取,或者由专业研发人员填写调查问卷;所述的专业研发人员为待研发车型项目负责动、静态商品性评价工作人员,对标车辆数量不应少于3辆;所有研发人员对某辆对标车某一项车辆性能指标表现水平的满意度平均值即为专业研发人员对该对标车型在该项性能指标表现满意度的评价值;
步骤三、车辆性能指标权重计算系统的用户感知因子计算模块、车辆性能指标权重调整因子计算模块、据检验参数模块、车辆性能指标权重分配计算模块;用户感知因子计算模块、车辆性能指标权重调整因子计算模块、据检验参数模块、车辆性能指标权重分配计算模块的计算值由公式(1)、(2)、(3)获得。
CN201910239835.5A 2019-03-27 2019-03-27 一种基于kano模型原理的车辆性能指标权重分配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099024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39835.5A CN109902441B (zh) 2019-03-27 2019-03-27 一种基于kano模型原理的车辆性能指标权重分配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39835.5A CN109902441B (zh) 2019-03-27 2019-03-27 一种基于kano模型原理的车辆性能指标权重分配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02441A CN109902441A (zh) 2019-06-18
CN109902441B true CN109902441B (zh) 2022-07-22

Family

ID=669530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39835.5A Active CN109902441B (zh) 2019-03-27 2019-03-27 一种基于kano模型原理的车辆性能指标权重分配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90244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48084B (zh) * 2019-06-26 2022-08-19 西南交通大学 面向多主体客户的地铁车辆技术指标动态权重获取系统及方法
CN112712224A (zh) * 2019-10-25 2021-04-27 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 顾客为导向的产品质量管理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
CN112667969A (zh) * 2020-12-24 2021-04-16 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商品性评分计算方法
CN112581029A (zh) * 2020-12-29 2021-03-30 淮阴工学院 一种amt换挡品质评价方法
CN113570249A (zh) * 2021-07-29 2021-10-29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整车声品质评价方法、装置、评价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836410B (zh) * 2021-09-22 2024-03-15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声品质评估方法、装置、评估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331568B (zh) * 2022-03-04 2022-06-17 中汽信息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基于车联网的商用车细分市场识别方法、设备和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86481B2 (en) * 2007-11-30 2011-12-27 Caterpillar Inc. Method for performing a market analysis
CN101436219A (zh) * 2008-11-28 2009-05-20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层次分解的汽车产品开发系统优化方法
CN105138853B (zh) * 2015-09-15 2017-08-25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车内噪声开发目标的迭代分解方法
CN106549813A (zh) * 2015-09-16 2017-03-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性能的评估方法及系统
CN106100883A (zh) * 2016-03-12 2016-11-09 浙江工商大学 一种云服务评价方法及装置
CN107341332A (zh) * 2017-03-10 2017-11-10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车用电机驱动系统的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CN107016570A (zh) * 2017-03-30 2017-08-04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客户声音voc的产品评分方法和装置
CN107506888B (zh) * 2017-07-07 2020-10-20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一种通用的在线服务平台定制化评估方法和系统
CN108764685A (zh) * 2018-05-21 2018-11-06 北京交通大学 轨道交通列控系统的运营服务质量评价方法
CN108875270B (zh) * 2018-07-09 2022-06-28 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新能源汽车基础参数的计算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02441A (zh) 2019-06-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02441B (zh) 一种基于kano模型原理的车辆性能指标权重分配系统及方法
CN102725772A (zh) 专利评分和分类
Kaminskyi et al. Methods of statistical research for information managers
CN108830645A (zh) 一种访客流失预测方法及系统
CN112488496A (zh) 一种财务指标预测方法及装置
CN114298547A (zh) 用户忠诚度的评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283673A (zh) 一种模型性能衰减评价方法、模型训练方法及装置
CN113919932A (zh) 一种基于贷款申请评分模型的客户评分偏移检测方法
CN113052633A (zh) 车辆残值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4546841B (zh) 基于云计算的软件质量评估方法
CN112464409A (zh) 车辆性能参数设定方法及装置
CN109359047B (zh) 一种基于系统特征状态的软件测试充分性度量方法
CN117132383A (zh) 一种信贷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6051053A (zh) 一种科技项目申报流程精细化管理系统
CN114625781A (zh) 一种基于商品住房价值的批量评估方法
KR20130142353A (ko) 거래처 모니터링 시스템
CN114066207A (zh) 一种主观客观结合的绩效考核方法及系统
CN113537759A (zh) 一种基于权重自适应的用户体验度量模型
CN113870020A (zh) 一种逾期风险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5222085A (zh) 基于噪声评价的噪声分析优化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8986554B (zh) 一种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空域扇区拥挤程度动态识别方法
US11169975B2 (en) Recognition quality management
Pandey et al. Attribute-Wise Value of Information in Engineering Systems: A Simulation-Based Study
CN114218996A (zh) 券商客户账号类别的识别方法、异常账号预警方法及系统
Ramesh et al. Top-Down Benchmarking Approach for Estimating Cost of Concep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