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98973A - 风雨密百叶窗 - Google Patents

风雨密百叶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98973A
CN109898973A CN201910171993.1A CN201910171993A CN109898973A CN 109898973 A CN109898973 A CN 109898973A CN 201910171993 A CN201910171993 A CN 201910171993A CN 109898973 A CN109898973 A CN 1098989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ntology
cabin
water
fixedly connected
connect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7199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98973B (zh
Inventor
张虎
李海滨
周迓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xi Shipyar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xi Shipyar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xi Shipyard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xi Shipyar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7199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98973B/zh
Publication of CN1098989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989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989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989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pecific Sea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For Doors And Windows (AREA)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雨密百叶窗,包括设置在舱壁舱口处的百叶窗本体,本体上固定连接呈网状结构的网框,网框面向舱外侧设置,本体上由上至下间隔设置若干个转动连接在本体上的叶片,叶片靠近舱内设置,本体上滑动设有连杆,连杆位于叶片其舱内一侧,连杆上间隔设置若干个与叶片位置对应的顶块,连杆通过驱动机构与手轮连杆机构相连,驱动机构及手轮连杆机构设置在本体上。本发明根据船舶航线及船舶航线气候特点,新加装“NORTH SEA GRID”型的百叶窗雨水分离格栅使用在轮机舱的百叶窗上,既满足船东相关要求,又方便操作、可关闭。

Description

风雨密百叶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雨密百叶窗。
背景技术
船舶通风系统就是使用机械或者依靠空气自然流通为船舶舱室进行通风换气的管系,船舶通风系统分为机械通风和自然通风两种。机械通风主要由轴流风机、通风管道、布风器组成。人们对船舶内部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般来说,船舱位于船舶内部,需要将外部空气从设置在甲板上的通风管路通入船舱内,以维护船舱内的空气循环,提高环境质量。自然通风主要利用船舶本身的开孔(门、窗、舱口、通风斗)和自然通风管道组成。风雨密性是无门风雨密百叶窗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它能够体现其在风浪情况下能不使水透入舱室内的密性。在轮机舱上使用的百叶窗有时要求更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风雨密百叶窗,既满足船东相关要求,又方便操作、可关闭,起到极高的风雨密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风雨密百叶窗,包括设置在舱壁舱口处的百叶窗本体,本体上固定连接呈网状结构的网框,网框面向舱外侧设置,本体上由上至下间隔设置若干个转动连接在本体上的叶片,叶片靠近舱内设置,本体上滑动设有连杆,连杆位于叶片其舱内一侧,连杆上间隔设置若干个与叶片位置对应的顶块,连杆通过驱动机构与手轮连杆机构相连,驱动机构及手轮连杆机构设置在本体上。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本体通过法兰固定连接在舱壁上;本体上还固定连接雨水分离器,雨水分离器设置在网框与叶片之间;手轮连杆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舱壁上的固定座,固定座与本体设有间距,固定座上转动设置手轮,手轮连杆的一端与手轮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本体与本体内设置的主动锥齿轮固定连接,手轮连杆的旋转轴线与手轮的旋转轴线共线,本体内固定设置锥齿轮箱,主动锥齿轮转动设置在锥齿轮箱内,与主动锥齿轮啮合设有从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其轮轴与驱动机构的输入轴固定连接,驱动机构内设置齿轮组,齿轮组的主动齿轮固定设置在输入轴上,与齿轮组的输出齿轮啮合设有齿条,齿条与连杆固定相连;连杆下端固定设置集水盘,集水盘位于连杆其面向舱内的侧面上。根据船舶航线及船舶航线气候特点,新加装“NORTH SEA GRID”型的百叶窗雨水分离格栅使用在轮机舱的百叶窗上,既满足船东相关要求,又方便操作、可关闭。雨水分离器为“NORTH SEA GRID”型的百叶窗雨水分离格栅,具体结构为:包括若干根横截面呈人字形的格栅板间隔构成,格栅板固定连接在顶板及底板之间。
其动作过程如下:在风雨来临时,由于手轮连杆长度设置得较长,操作人员可以在距离百叶窗较远处操作,转动手轮,手轮连杆转动,带动主动锥齿轮转动,由此从动锥齿轮转动,带动齿轮组转动,使得输出齿轮转动,因此带动齿条向上移动,这样带动连杆向上运动,顶块抵压叶片转动使得百叶窗其百叶的叶片闭合,起到关闭百叶窗的作用;在风雨停后则反向转动手轮,实现与上述过程相反的动作过程即可实现百叶窗的打开。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网框上设有若干根水平设置的挡水条,挡水条间隔设置,每根挡水条表面包覆设置毛线层,网框上还设有两根竖直设置的导流条,两根导流条位于网框的左右边缘处,导流条与挡水条交叉相连。导流条起到引导水流的作用,采用表面光滑的材质,比如不锈钢等。毛线层增加了挡水条保留水分的能力,利用毛条等物质利用其毛细现象多截留水分。以往的思路都是如何避免风雨进入舱内,这里基于逆向思维如此设计,将外界的风雨充分利用,用于在舱内过于干燥时利用收集的雨水,减少舱内水源的消耗。改变以往的惯性思维,打破技术壁垒,改防堵为引导利用,构思巧妙。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导流条下端设置储水盒,与储水盒连接设置水管,水管的一端位于储水盒内,另一端与通风管道相连,水管位于通风管道的端部固定连接微孔板,位于通风管道外的水管上连通有气管,气管的另一端与气泵相连。通风管道内设置雨滴传感器,一旦感受到水滴从微孔板处落下即向控制器传送信息,控制器接收到信息后则驱动气泵动作,这样使得后续再进入的雨水在压缩空气的作用下迅速进入到微孔板处并最终呈水汽状态进入到通风管道,再配合通风的循环使得舱内的湿度能够增加。为更好地实现本方案,还可以将与气泵相连的气管直接设置在通风管道内、微孔板的一侧(并且在水管上设置水泵),这样压缩空气从气管喷出后作用在从微孔板落下的雨滴上,使得雨滴尽量分散雾化。在有风雨时,大部分的雨滴由于毛线层的毛细作用截留在了挡水条上,然后经由导流条的作用逐渐被引导落入储水盒内,然后经水泵的作用向微孔板传输收集的雨水。
另一种技术方案为,导流条下端设置储水盒,与储水盒连接设置水管,水管的一端位于储水盒内,另一端与积水收集桶相连,积水收集桶上还设置出水管,出水管上设置水泵,出水管一端与积水收集桶相连通、另一端位于通风管道内,位于通风管道内的出水管端部固定连接微孔板。不仅可以在网框上设置导流条与挡水条,还可以在本体其面向舱内的一侧也设置类似的结构,即在本体的内外侧均设置网框,加强挡水及将挡住的水滴引流至储水盒内的能力,最大化避免水滴进入舱室内破坏舱室内部环境。当舱内环境过于干燥(比如冬天空调开的时间长了之后)时,则启动水泵将收集的雨水传输至通风管道内,同时启动气泵,使得进入到通风管道内的水滴尽量分散呈雾化状,以最佳的状态增加舱内的湿度。这样能够实现舱内需要加湿时才加湿,更符合实际的舱内环境调节情况。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舱壁上固定设置驱动电机与减速机,驱动电机与减速机相连,减速机的输出轴与手轮的轮轴固定相连,驱动电机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与雨滴传感器电连接,雨滴传感器设置在靠近网框的本体上。一旦雨滴传感器感受到雨滴,则给控制器发出信号,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动作,这样手轮被驱动了旋转,实现有风雨时百叶窗自动关闭。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手轮连杆上绕设扭簧,扭簧的一端固定在手轮连杆的表面,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挡板上,挡板固定连接在舱壁上,手轮抵靠在第一合页片上,第一合页片与第二合页片的合页轴上绕设扭簧,第二合页片固定连接在舱壁上;网框其构成网的线上包覆设置毛线层,网框上其两侧边缘处固定设置导流柱,导流柱下设置通水管,通水管的下端与驱动包相连通,驱动包的一端固定在舱壁上,驱动包采用弹性材质制成且紧邻第一合页片设置,通水管位于驱动包的部分为螺旋软管,且螺旋软管的下端设有与螺旋软管一体设置的水平风翼,驱动包的内部设置碳酸铝粉末。螺旋软管采用弹性材料且其内壁贴设铝箔或其他光滑材料,保证水滴流入的通畅。驱动包还可以抵靠在滑板上,滑板滑动设置在舱壁上且滑板正对第一合页片,这样驱动包由于水滴落入后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后驱动包变大以推动滑板使得第一合页片转动后手轮失去阻挡,这样手轮由于扭簧的作用而转动,由此带动叶片转动以实现自动关闭百叶窗,实现雨水打不进来。更为优选的方案是,驱动包设置在舱壁内,合页改成挡块,挡块通过弹簧与舱壁相连,驱动包外表面通过绳子与挡块相连(绳子穿过舱壁),驱动包变大后带动挡块克服弹簧弹力向舱壁靠近,这样手轮不再受挡块阻挡而自动旋转,由此带动叶片转动以实现自动关闭百叶窗,实现雨水打不进来。这样的设置无需传感器等电子元件,并且反应灵敏,一有雨滴从百叶窗经过立刻关闭百叶窗,关闭动作迅速并且同样实现自动关闭;动作过程为:海上风雨来临时,百叶窗上的网框上的毛线层捕捉到雨滴,雨滴顺着导流柱进入到通水管并最终落入驱动包内,驱动包内的碳酸铝粉末遇水后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驱动包由此变大,驱动包变大后带动挡块克服弹簧弹力向舱壁靠近,这样手轮不再受挡块阻挡而自动旋转(手轮轮轴由于扭簧的扭力得到释放),由此带动叶片转动以实现自动关闭百叶窗,实现雨水打不进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本体其靠近舱内侧固定设有导风筒,导风筒其尺寸从舱外至舱内方向逐渐减小,导风筒的小尺寸端还固定设有若干个送风管,送风管辐射状排列且送风管与导风筒相连通;舱内设置湿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与警铃电连接。这样设置使得在有风雨时充分利用本身的风能,使得进入到舱内的雨滴几乎成雾状,以增加舱内的湿度,导风筒尺寸的逐渐变化是利用了伯努利远原理,使得进入到舱内的雨滴伴随着风其速度得到增加,再通过送风管甚至可以在送风管的端部设置微孔板使得从送风管端部喷出的是水汽而非水滴,舱内的湿度传感器则在到达设定湿度后向控制器发出信号,控制器接收到信号后警铃受控制器控制后发出警报提醒舱内人员可以关闭百叶窗。送风管及导风筒设置不仅可以充分利用风雨本身的风能,还能在关闭百叶窗这一过程中也能将这一过程中的雨水充分利用以形成水汽进入舱内。
本发明还提供的技术方案是:风雨密百叶窗,包括设置在舱壁舱口处的百叶窗本体,本体上固定连接呈网状结构的网框,网框面向舱外侧设置,本体上由上至下至少设置两段防雨帘布,防雨帘布设置在位于网框其靠近舱内的一侧,本体上转动设置卷绕防雨帘布的转轴,防雨帘布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转轴上、另一端固定连接两根连接绳,两根连接绳分别位于防雨帘布的两边缘处,本体上还设置连接绳的定滑轮,连接绳的另一端挂设拉手;防雨帘布上设置若干排通风口,每一排通风口间隔设有若干个圆孔,且越靠近本体上方的圆孔其孔径越大,越靠近本体上方的通风口其排列越密;防雨帘布在纵向截面的形状呈直角梯形且直角梯形其倾斜的腰设置在上方且腰的倾斜方向为向舱内倾斜。本体上设置的定滑轮还可以改成转动轴,连接绳从转动轴上绕过,转动轴上与连接绳绕设位置对应的地方设置环形凹槽用于连接绳绕设在环形凹槽上,转动轴上绕设扭簧,扭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转动轴上,扭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本体上,转动轴上还固定设置卡柱,卡柱与转动轴垂直设置,卡柱被挡板挡住(卡柱抵靠挡板设置),挡板滑动设置在槽钢状的限位部内,限位部固定连接在本体上,限位部内还设置与本体连接的弹簧,弹簧的另一端抵靠在挡板上,本体上设置绳子穿过的孔,绳子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挡板上、另一端绕设在减速机的输出轴上,减速机与驱动电机相连,驱动电机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与雨滴传感器电连接,雨滴传感器设置在本体的网框上。这样当雨滴传感器感应到雨滴后,雨滴传感器给控制器发出信号,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动作,因此减速机动作,这样使得绳子收缩,挡板克服弹簧弹力向本体靠近,至一定距离时挡板不再抵靠卡柱,扭簧的扭力得到释放,因此转动轴转动,带动连接绳拉动防雨帘布上升(为更好实现本发明目的,可以将连接绳换成皮带,与皮带配合的两个皮带轮一个皮带轮的轮轴与转动轴固定连接,另一个皮带轮轮轴与转轴固定连接),起到自动关闭本通风窗的作用。这样的设置改变了固有风雨密的思维方式,不再用转动的叶片实现窗子的密闭,而是通过防雨帘布这一简单的形式,但是却是为上升的方式实现防雨帘布的关闭,这一好处在于能够充分利用风雨本身的能量,最大化减少在关闭时对风雨其速度的削弱,并且由上至下通风口越来越稀、越来越少的设置也是为了最大化减少在关闭时对风雨其速度的削弱,这样使得关闭过程对风雨风能的削弱最低(防雨帘布横截面梯形的形状设置也是为了减少对雨滴速度的削弱),在本体其舱内侧再设置如前述的导风筒和送风管,配合向上拉的关闭方式可以加强风雨到送风管末端的速度,这样送风管端部再设置微孔板可以实现进入到舱内的雨滴变成水汽,以增加舱内的湿度。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根据船舶航线及船舶航线气候特点,新加装“NORTH SEA GRID”型的百叶窗雨水分离格栅使用在轮机舱的百叶窗上,既满足船东相关要求,又方便操作、可关闭;导流条起到引导水流的作用,采用表面光滑的材质,比如不锈钢等。毛线层增加了挡水条保留水分的能力,利用毛条等物质利用其毛细现象多截留水分。基于逆向思维如此设计,将外界的风雨充分利用,用于在舱内过于干燥时利用收集的雨水,减少舱内水源的消耗。改变以往的惯性思维,打破技术壁垒,改防堵为引导利用,构思巧妙。不仅可以在网框上设置导流条与挡水条,还可以在本体其面向舱内的一侧也设置类似的结构,即在本体的内外侧均设置网框,加强挡水及将挡住的水滴引流至储水盒内的能力,最大化避免水滴进入舱室内破坏舱室内部环境。能够实现舱内需要加湿时才加湿,更符合实际的舱内环境调节情况。无需传感器等电子元件,并且反应灵敏,一有雨滴从百叶窗经过立刻关闭百叶窗,关闭动作迅速并且同样实现自动关闭;在有风雨时充分利用本身的风能,使得进入到舱内的雨滴几乎成雾状,以增加舱内的湿度;送风管及导风筒设置不仅可以充分利用风雨本身的风能,还能在关闭百叶窗这一过程中也能将这一过程中的雨水充分利用以形成水汽进入舱内。改变了固有风雨密的思维方式,不再用转动的叶片实现窗子的密闭,而是通过防雨帘布这一简单的形式,但是却是为上升的方式实现防雨帘布的关闭,这一好处在于能够充分利用风雨本身的能量,最大化减少在关闭时对风雨其速度的削弱,并且由上至下通风口越来越稀、越来越少的设置也是为了最大化减少在关闭时对风雨其速度的削弱,这样使得关闭过程对风雨风能的削弱最低,在本体其舱内侧再设置如前述的导风筒和送风管,配合向上拉的关闭方式可以加强风雨到送风管末端的速度,这样送风管端部再设置微孔板可以实现进入到舱内的雨滴变成水汽,以增加舱内的湿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风雨密百叶窗实施例一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仰视图;
图3是图1的左视图;
图4是图3的上部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3的中部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是图4中I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部分示意图;
图8是图7中挡水条部分的侧视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三的部分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四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五的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网框的部分侧视图;
图13是图12中部分构成网框的线的示意图;
图14是图11中挡块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15是图14中通水管其位于驱动包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六的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七的示意图;
图18是图17中挡板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19是图17中转动轴部分的侧视图;
图20是图17中防雨帘布的侧视图;
图21是图20的侧视图;
图22是图3中雨水分离器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中:1、本体;2、主动锥齿轮;3、雨水分离器;4、网框;5、叶片;6、连杆;7、驱动机构;8、手轮连杆;9、固定座;10、手轮;11、双头螺柱;12、法兰;13、垫;14、复板;15、舱壁;16、顶块;17、从动锥齿轮;18、集水盘;19、挡水条;20、毛线层;21、导流条;22、储水盒;23、通风管道;24、气管;25、气泵;26、积水收集桶;27、驱动电机;28、控制器;29、雨滴传感器;30、扭簧;31、挡块;32、矩形壳体;33、弹簧;34、驱动包;35、绳子;36、导流柱;37、通水管;38、水平风翼;39、导风筒;40、送风管;41、湿度传感器;42、警铃;43、防雨帘布;44、转轴;45、连接绳;46、转动轴;47、第一齿轮;48、第二齿轮;49、卡柱;50、挡板;51、限位部;52、通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6、图22所示,本发明是一种风雨密百叶窗,包括设置在舱壁15舱口处的百叶窗本体1,本体1上固定连接呈网状结构的网框4,网框4面向舱外侧设置,本体1上由上至下间隔设置若干个转动连接在本体1上的叶片5,叶片5靠近舱内设置,本体1上滑动设有连杆6,连杆6位于叶片5其舱内一侧,连杆6上间隔设置若干个与叶片5位置对应的顶块16,连杆6通过驱动机构7与手轮连杆8机构相连,驱动机构7及手轮连杆8机构设置在本体1上。本体1通过法兰12固定连接在舱壁15上;本体1上还固定连接雨水分离器3,雨水分离器3设置在网框4与叶片5之间;手轮连杆8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舱壁15上的固定座9,固定座9与本体1设有间距,固定座9上转动设置手轮10,手轮连杆8的一端与手轮10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本体1与本体1内设置的主动锥齿轮2固定连接,手轮连杆8的旋转轴线与手轮10的旋转轴线共线,本体1内固定设置锥齿轮箱,主动锥齿轮2转动设置在锥齿轮箱内,与主动锥齿轮2啮合设有从动锥齿轮17,从动锥齿轮17其轮轴与驱动机构7的输入轴固定连接,驱动机构7内设置齿轮组,齿轮组的主动齿轮固定设置在输入轴上,与齿轮组的输出齿轮啮合设有齿条,齿条与连杆6固定相连;连杆6下端固定设置集水盘18,集水盘18位于连杆6其面向舱内的侧面上。法兰12与舱壁15之间还依次设置有垫13和复板14,双头螺柱11穿过法兰12、垫13和复板14后将本体1与舱壁15固定连接在一起。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的不同在于,如图7、图8所示(为便于图示,图7仅示出了一根挡水条且未示出毛线层),网框4上设有若干根水平设置的挡水条19,挡水条19间隔设置,每根挡水条19表面包覆设置毛线层20,网框4上还设有两根竖直设置的导流条21,两根导流条21位于网框4的左右边缘处,导流条21与挡水条19交叉相连。导流条21下端设置储水盒22,与储水盒22连接设置水管,水管的一端位于储水盒22内,另一端与通风管道23相连,水管位于通风管道23的端部固定连接微孔板,另外还在通风管道23内设置气管24,气管24与气泵25相连,气管24的出风口位于微孔板的一侧,水管上设置水泵。
实施例三:
与实施例二的不同在于,如图9所示(为便于图示,图9仅示出了一根挡水条),导流条21下端设置储水盒22,与储水盒22连接设置水管,水管的一端位于储水盒22内,另一端与积水收集桶26相连,积水收集桶26上还设置出水管,出水管上设置水泵,出水管一端与积水收集桶26相连通、另一端位于通风管道23内,位于通风管道23内的出水管端部固定连接微孔板。
实施例四:
与实施例一的不同在于,如图10所示,舱壁15上固定设置驱动电机27与减速机,驱动电机27与减速机相连,减速机的输出轴与手轮10的轮轴固定相连,驱动电机27与控制器28电连接,控制器28与雨滴传感器29电连接,雨滴传感器29设置在靠近网框4的本体1上。
实施例五:
与实施例一的不同在于,如图11至图15所示,手轮连杆8上绕设扭簧30,扭簧30的一端固定在手轮连杆8的表面,另一端抵靠在挡块31上,挡块31滑动设置在矩形壳体32内,矩形壳体32固定连接在舱壁15上,挡块31通过弹簧33与舱壁15相连,弹簧33设置在矩形壳体32内,驱动包34设置在舱壁15内,驱动包34固定连接在舱壁15上,驱动包34外表面通过绳子35与挡块31相连(绳子35穿过舱壁15);网框4其构成网的线上包覆设置毛线层20,网框4上其两侧边缘处固定设置导流柱36,导流柱36下设置通水管37,通水管37的下端与驱动包34相连通,驱动包34的一端固定在舱壁15上,驱动包34采用弹性材质制成,通水管37位于驱动包34的部分为螺旋软管,且螺旋软管的下端设有与螺旋软管一体设置的水平风翼38,驱动包34的内部设置碳酸铝粉末。
实施例六:
与实施例一的不同在于,如图16所示,本体1其靠近舱内侧固定设有导风筒39,导风筒39其尺寸从舱外至舱内方向逐渐减小,导风筒39的小尺寸端还固定设有若干个送风管40,送风管40辐射状排列且送风管40与导风筒39相连通;舱内设置湿度传感器41,湿度传感器41与控制器28电连接,控制器28与警铃42电连接。
实施例七:
如图17至图21所示(为便于图示,图17仅示出一个防雨帘布其传动结构部分的示意图,下方的防雨帘布其扭簧、转轴等则未示出),风雨密百叶窗,包括设置在舱壁15舱口处的百叶窗本体1,本体1上固定连接呈网状结构的网框4,网框4面向舱外侧设置,本体1上由上至下至少设置两段防雨帘布43,防雨帘布43设置在位于网框4其靠近舱内的一侧,本体1上转动设置卷绕防雨帘布43的转轴44,防雨帘布4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转轴44上、另一端固定连接两根连接绳45,两根连接绳45分别位于防雨帘布43的两边缘处,本体1上还设置转动轴46,转动轴46位于转轴44上方,转动轴46的端部固定连接齿轮轴,齿轮轴上固定设置第一齿轮47,与第一齿轮47啮合有第二齿轮48,第二齿轮48的轮轴突出第二齿轮48设置,连接绳45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防雨帘布43上,连接绳4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且绕设在第二齿轮48其轮轴的突出部分上;转动轴46上绕设扭簧30,扭簧30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转动轴46上,扭簧3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本体1上,转动轴46上还固定设置卡柱49,卡柱49与转动轴46垂直设置,卡柱49被挡板50挡住(卡柱49抵靠挡板50设置),挡板50滑动设置在槽钢状的限位部51内,限位部51固定连接在本体1上,限位部51内还设置与本体1连接的弹簧33,弹簧33的另一端抵靠在挡板50上,本体1上设置绳子35穿过的孔,绳子35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挡板50上、另一端绕设在减速机的输出轴上,减速机与驱动电机27相连,驱动电机27与控制器28电连接,控制器28与雨滴传感器29电连接,雨滴传感器29设置在本体1的网框4上;防雨帘布43上设置若干排通风口52,每一排通风口52间隔设有若干个圆孔,且越靠近本体1上方的圆孔其孔径越大,越靠近本体1上方的通风口52其排列越密;防雨帘布43在纵向截面的形状呈直角梯形且直角梯形其倾斜的腰设置在上方且腰的倾斜方向为向舱内倾斜。为便于防雨帘布在上升到顶端后保持关闭的状态,可在本体上部设置弹性卡板卡住防雨帘布,为此,防雨帘布的端部需固定设置金属材质的端帽;或者本体上部设置磁性部件,防雨帘布的端部需固定设置磁性部件或铁磁性部件。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风雨密百叶窗,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舱壁舱口处的百叶窗本体,本体上固定连接呈网状结构的网框,网框面向舱外侧设置,本体上由上至下间隔设置若干个转动连接在本体上的叶片,叶片靠近舱内设置,本体上滑动设有连杆,连杆位于叶片其舱内一侧,连杆上间隔设置若干个与叶片位置对应的顶块,连杆通过驱动机构与手轮连杆机构相连,驱动机构及手轮连杆机构设置在本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雨密百叶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通过法兰固定连接在舱壁上;本体上还固定连接雨水分离器,雨水分离器设置在网框与叶片之间;手轮连杆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舱壁上的固定座,固定座与本体设有间距,固定座上转动设置手轮,手轮连杆的一端与手轮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本体与本体内设置的主动锥齿轮固定连接,手轮连杆的旋转轴线与手轮的旋转轴线共线,本体内固定设置锥齿轮箱,主动锥齿轮转动设置在锥齿轮箱内,与主动锥齿轮啮合设有从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其轮轴与驱动机构的输入轴固定连接,驱动机构内设置齿轮组,齿轮组的主动齿轮固定设置在输入轴上,与齿轮组的输出齿轮啮合设有齿条,齿条与连杆固定相连;连杆下端固定设置集水盘,集水盘位于连杆其面向舱内的侧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雨密百叶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框上设有若干根水平设置的挡水条,挡水条间隔设置,每根挡水条表面包覆设置毛线层,网框上还设有两根竖直设置的导流条,两根导流条位于网框的左右边缘处,导流条与挡水条交叉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雨密百叶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条下端设置储水盒,与储水盒连接设置水管,水管的一端位于储水盒内,另一端与通风管道相连,水管位于通风管道的端部固定连接微孔板,位于通风管道外的水管上连通有气管,气管的另一端与气泵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雨密百叶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条下端设置储水盒,与储水盒连接设置水管,水管的一端位于储水盒内,另一端与积水收集桶相连,积水收集桶上还设置出水管,出水管上设置水泵,出水管一端与积水收集桶相连通、另一端位于通风管道内,位于通风管道内的出水管端部固定连接微孔板。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雨密百叶窗,其特征在于,舱壁上固定设置驱动电机与减速机,驱动电机与减速机相连,减速机的输出轴与手轮的轮轴固定相连,驱动电机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与雨滴传感器电连接,雨滴传感器设置在靠近网框的本体上。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雨密百叶窗,其特征在于,手轮连杆上绕设扭簧,扭簧的一端固定在手轮连杆的表面,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挡板上,挡板固定连接在舱壁上,手轮抵靠在第一合页片上,第一合页片与第二合页片的合页轴上绕设扭簧,第二合页片固定连接在舱壁上;网框其构成网的线上包覆设置毛线层,网框上其两侧边缘处固定设置导流柱,导流柱下设置通水管,通水管的下端与驱动包相连通,驱动包的一端固定在舱壁上,驱动包采用弹性材质制成且紧邻第一合页片设置,通水管位于驱动包的部分为螺旋软管,且螺旋软管的下端设有与螺旋软管一体设置的水平风翼,驱动包的内部设置碳酸铝粉末。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雨密百叶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其靠近舱内侧固定设有导风筒,导风筒其尺寸从舱外至舱内方向逐渐减小,导风筒的小尺寸端还固定设有若干个送风管,送风管辐射状排列且送风管与导风筒相连通;舱内设置湿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与警铃电连接。
9.风雨密百叶窗,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舱壁舱口处的百叶窗本体,本体上固定连接呈网状结构的网框,网框面向舱外侧设置,本体上由上至下至少设置两段防雨帘布,防雨帘布设置在位于网框其靠近舱内的一侧,本体上转动设置卷绕防雨帘布的转轴,防雨帘布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转轴上、另一端固定连接两根连接绳,两根连接绳分别位于防雨帘布的两边缘处,本体上还设置连接绳的定滑轮,连接绳的另一端挂设拉手;防雨帘布上设置若干排通风口,每一排通风口间隔设有若干个圆孔,且越靠近本体上方的圆孔其孔径越大,越靠近本体上方的通风口其排列越密;防雨帘布在纵向截面的形状呈直角梯形且直角梯形其倾斜的腰设置在上方且腰的倾斜方向为向舱内倾斜。
CN201910171993.1A 2019-03-07 2019-03-07 风雨密百叶窗 Active CN1098989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71993.1A CN109898973B (zh) 2019-03-07 2019-03-07 风雨密百叶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71993.1A CN109898973B (zh) 2019-03-07 2019-03-07 风雨密百叶窗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98973A true CN109898973A (zh) 2019-06-18
CN109898973B CN109898973B (zh) 2024-03-19

Family

ID=669467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71993.1A Active CN109898973B (zh) 2019-03-07 2019-03-07 风雨密百叶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98973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35588A (zh) * 2019-10-28 2020-01-31 常熟市海鑫船舶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船舶的百叶窗叶片
CN116968912A (zh) * 2023-09-20 2023-10-31 泰州市海陵区海华船舶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双向可调百叶风栅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30006954U (ko) * 2012-05-24 2013-12-04 대우조선해양 주식회사 라멜라 각도 자동조절 기능을 구비한 루버
CN205314862U (zh) * 2016-01-22 2016-06-15 江苏丰源船舶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无门风雨密百叶窗
KR101704428B1 (ko) * 2015-09-24 2017-02-09 엠티코리아(주) 선박용 해치 환기장치
CN207106794U (zh) * 2017-06-30 2018-03-16 常熟市海鑫船舶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气动无门风雨密百叶窗
CN209990405U (zh) * 2019-03-07 2020-01-24 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 风雨密百叶窗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30006954U (ko) * 2012-05-24 2013-12-04 대우조선해양 주식회사 라멜라 각도 자동조절 기능을 구비한 루버
KR101704428B1 (ko) * 2015-09-24 2017-02-09 엠티코리아(주) 선박용 해치 환기장치
CN205314862U (zh) * 2016-01-22 2016-06-15 江苏丰源船舶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无门风雨密百叶窗
CN207106794U (zh) * 2017-06-30 2018-03-16 常熟市海鑫船舶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气动无门风雨密百叶窗
CN209990405U (zh) * 2019-03-07 2020-01-24 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 风雨密百叶窗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35588A (zh) * 2019-10-28 2020-01-31 常熟市海鑫船舶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船舶的百叶窗叶片
CN116968912A (zh) * 2023-09-20 2023-10-31 泰州市海陵区海华船舶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双向可调百叶风栅
CN116968912B (zh) * 2023-09-20 2023-12-08 泰州市海陵区海华船舶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双向可调百叶风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98973B (zh) 2024-03-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716804B1 (ja) 通信機械室用放熱通風システム
CN109898973A (zh) 风雨密百叶窗
CN209990405U (zh) 风雨密百叶窗
US4730552A (en) Vent assembly
CN206984289U (zh) 一种船舱用通风筒
CN103129731A (zh) 带有水雾分离器的通风筒装置
CN109209164A (zh) 一种智能楼宇
CN112389620A (zh) 一种海洋工程生活舱干燥通风装置
CN113551322B (zh) 一种海洋工程船舶用除湿装置
CN202345907U (zh) 带有水雾分离器的通风筒装置
CN111829130B (zh) 一种办公楼用新风系统
US3706271A (en) Inlet control
CN111186550A (zh) 一种船用防水进风装置及其自动控制系统
CN100585287C (zh) 从公寓楼中的干衣机排气的结构
CN202561947U (zh) 电控双层百叶隔音降噪幕墙通风器
CN206755408U (zh) 一种具有出风口遮蔽结构的空调外机
CN208364019U (zh) 一种活动型消声百叶窗
CN206110411U (zh) 一种单元幕墙机械通风器系统
CN214046914U (zh) 一种用于广西灵芝生态高效种植的大棚
CN202382376U (zh) 一种与通风换气装置配套连接的导风管
US20210325052A1 (en) Fresh air assembly and air conditioner
CN210127765U (zh) 一种驱蚊窗台
JP3142989U (ja) ハウス換気装置
CN217711553U (zh) 一种抽屉式不上人屋面检修孔盖板装置
CN220823754U (zh) 一种反季节大棚通风调控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