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94166B - 一种真菌毒素多指标检测微流控芯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真菌毒素多指标检测微流控芯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94166B
CN109894166B CN201910210995.7A CN201910210995A CN109894166B CN 109894166 B CN109894166 B CN 109894166B CN 201910210995 A CN201910210995 A CN 201910210995A CN 109894166 B CN109894166 B CN 10989416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channel layer
liquid
layer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1099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94166A (zh
Inventor
叶嘉明
金迪琼
高丽娟
虞峰
申炳阳
孔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Tinker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Tinker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Tinker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Tinker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1099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94166B/zh
Publication of CN1098941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941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941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941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真菌毒素多指标检测微流控芯片,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盖板层、第一通道层、第二通道层和底板层;其中,所述盖板层、所述第一通道层、所述第二通道层和所述底板层之间密封配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真菌毒素多指标检测微流控芯片,将微流控芯片与层析试纸条结合,满足多指标同时检测,反应后液体大多在芯片内部,比单独试纸条更卫生;液体通过离心进入下一级,且通过不同的离心转速保证不同时间进入不同液体,用户在加完待测液、清洗液后,交由离心检测仪器完成后续工作,而不需要等待时间并进行后续手动操作,提高自动化程度。

Description

一种真菌毒素多指标检测微流控芯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流控芯片检测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真菌毒素多指标检测微流控芯片。
背景技术
微流控芯片,是在芯片上对化学或生物样品进行操作和检测的一项新兴技术。微流控芯片可以把样品的制备、反应、分离和检测等操作单元集成到一张几平方厘米的芯片上,通过对微通道网络内流体的操纵和控制,自动完成分析过程。由于微流控芯片技术具有进样量小、集成度高、易实现自动化控制和高通量分析的特点,使得在微流控芯片上进行生化反应操作较常规的分析样品前处理更方便、快速、成本低廉。
真菌毒素是真菌在食品或饲料里生长所产生的代谢产物,能引起粮食作物的病害和产品的腐败变质,对人类和动物都有害。目前已知的真菌毒素有400多种,几乎可以污染所有的农作物。研究较为深入的对象集中在十几种对人类危害大的真菌毒素,它们一般同时具有毒性强和污染频率高的特点,包括黄曲霉毒素B1和M1、赭(棕)曲霉毒素A、杂色(柄)曲霉毒素、展青霉素、玉米赤霉烯酮、串珠镰刀菌素、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如T-2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呕吐毒素)、二乙酰镳草镰刀菌烯醇、伏马菌素等;目前层析试纸条是快速现场检测真菌毒素的一种方法。
层析试纸条,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食品安全、环境检测等领域。检测方法包括色度、荧光、磁检测等,取决于结合垫中的标记物,而如果定量检测,如荧光,需要在待测液反应结束后滴加清洗液,去除检测区域未结合标记物,减少干扰。常规操作中需要操作者在加入待测液反应等待一段时间后,手动加入清洗液,然后再用目视或者简单检测装置进行结果读取,自动化程度差,影响检测效率。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干净卫生、检测精准、操作简便的真菌毒素多指标检测微流控芯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真菌毒素多指标检测微流控芯片,将微流控芯片与层析试纸条结合,满足多指标同时检测,反应后液体大多在芯片内部,比单独试纸条更卫生;液体通过离心进入下一级,且通过不同的离心转速保证不同时间进入不同液体,用户在加完待测液、清洗液后,交由离心检测仪器完成后续工作,而不需要等待时间并进行后续手动操作,提高自动化程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真菌毒素多指标检测微流控芯片,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盖板层、第一通道层、第二通道层和底板层;其中,所述盖板层、所述第一通道层、所述第二通道层和所述底板层之间密封配合;
所述盖板层设置有可视窗、盖板层透气口、盖板层待测液进样孔、盖板层清洗液进样孔、盖板层待测液通气孔、盖板层清洗液通气孔、盖板层进样池通气孔、盖板层清洗液主通道内通气孔、盖板层待测液主通道内通气孔、盖板芯片固定孔;
所述第一通道层包括检测区通孔Ⅰ、检测区通孔Ⅱ、第一通道层待测液分液池、第一通道层清洗液分液池、第一通道层待测液进液通道、清洗液主通道、清洗液主通道通气孔、待测液主通道、待测液主通道通气孔、第一通道层进样池、进样池通气通道、第一通道层进样池通气孔、第一通道层待测液进样孔、第一通道层清洗液进样孔、第一通道层清洗液主通道内通气孔、第一通道层待测液主通道内通气孔、缓冲池Ⅰ、缓冲池Ⅱ、第一通道层芯片固定孔;
所述检测区通孔Ⅰ与所述盖板层透气口对应并连通;所述检测区通孔Ⅱ与所述可视窗对应设置;
所述第一通道层清洗液进样孔与所述盖板层清洗液进样孔对应并连通,所述清洗液主通道连通所述第一通道层清洗液进样孔和所述清洗液主通道通气孔,所述清洗液主通道上连通有若干个所述第一通道层清洗液分液池,并且两个所述第一通道层清洗液分液池之间的所述清洗液主通道上设置有所述第一通道层清洗液主通道内通气孔;第一通道层清洗液主通道内通气孔与所述盖板层清洗液主通道内通气孔对应设置;所述清洗液主通道通气孔与所述盖板层清洗液通气孔对应并连通;
所述第一通道层待测液进样孔与所述盖板层待测液进样孔对应并连通,所述待测液主通道连通所述第一通道层待测液进样孔和所述待测液主通道通气孔,所述待测液主通道上连通有若干个所述第一通道层待测液分液池,并且两个所述第一通道层待测液分液池之间的所述待测液主通道上设置有所述第一通道层待测液主通道内通气孔;第一通道层待测液主通道内通气孔与所述盖板层待测液主通道内通气孔对应设置;所述待测液主通道通气孔与所述盖板层待测液通气孔对应并连通;
所述第一通道层待测液进液通道连通所述第一通道层待测液分液池和所述第一通道层进样池,并且所述第一通道层待测液进液通道上连通有所述缓冲池Ⅰ;
所述进样池通气通道连通所述第一通道层进样池通气孔和所述第一通道层进样池,并且所述进样池通气通道上连通有所述缓冲池Ⅱ;所述第一通道层进样池通气孔与所述盖板层进样池通气孔对应设置;
所述第二通道层包括检测区通孔Ⅲ、检测区通孔Ⅳ、第二通道层待测液分液池、第二通道层清洗液分液池、第二通道层清洗液进液通道、第二通道层进样池、第二通道层芯片固定孔;
所述检测区通孔Ⅲ与所述检测区通孔Ⅰ对应设置;所述检测区通孔Ⅳ与所述检测区通孔Ⅱ对应设置;
所述第二通道层待测液分液池与第一通道层待测液分液池对应并连通;所述第二通道层清洗液分液池与所述第一通道层清洗液分液池对应并连通;第二通道层清洗液进液通道连通所述第二通道层进样池和所述第二通道层清洗液分液池;所述第二通道层清洗液进液通道上设置有缓冲池Ⅲ;
所述底板层设置有层析试纸条和底板芯片固定孔,其中所述层析试纸条由样品垫、硝酸纤维素膜、结合垫和吸收垫组成,其中所述硝酸纤维素膜位于中间,所述样品垫和所述吸收垫分别位于两端;所述结合垫位于所述样品垫与所述硝酸纤维素膜之间;
所述层析试纸条呈放射状设置有若干个,并且每个所述层析试纸条分别匹配设置有相应的所述第二通道层进样池、第二通道层待测液分液池、第二通道层清洗液分液池、第二通道层清洗液进液通道、第一通道层待测液分液池、第一通道层清洗液分液池、第一通道层待测液进液通道、第一通道层进样池、进样池通气通道、第一通道层进样池通气孔、缓冲池Ⅰ、缓冲池Ⅱ、所述检测区通孔Ⅰ、所述检测区通孔Ⅱ、所述检测区通孔Ⅲ和所述检测区通孔Ⅳ、所述可视窗、所述盖板层透气口;
所述层析试纸条的所述样品垫与所述第二通道层进样池对应设置,并且所述第二通道层进样池与所述底板层连通,所述第二通道层进样池中液体能够与所述样品垫接触,使所述第二通道层进样池中液体能够流到所述样品垫中,由层析作用逐步进入所述结合垫、所述硝酸纤维素膜、所述吸收垫,进行一系列反应;所述层析试纸条的所述硝酸纤维素膜与所述检测区通孔Ⅳ、所述检测区通孔Ⅱ、所述可视窗对应设置,通过所述可视窗和所述检测区通孔Ⅳ、所述检测区通孔Ⅱ可观察到所述层析试纸条反应状态;所述吸收垫与所述检测区通孔Ⅲ、所述检测区通孔Ⅰ、盖板层透气口对应设置,能够发生气体流动,平衡所述层析试纸条所在空间的气压,有助于层析作用。
优选地,在上述一种真菌毒素多指标检测微流控芯片中,所述可视窗为敞开式通孔;所述盖板层清洗液主通道内通气孔和所述盖板层待测液主通道内通气孔的外表面上黏附有可撕取封膜;在加液时用封膜或其他物件堵住,加完后去掉封膜,将芯片放入配套仪器离心,离心过程中裸露的所述盖板层清洗液主通道内通气孔和所述盖板层待测液主通道内通气孔可以保证离心进样效果更好。
优选地,在上述一种真菌毒素多指标检测微流控芯片中,所述第二通道层清洗液进液通道的形状包括但不仅限于波浪形,波浪形通道能够增加通道长度,还可以是折线形或锯齿形。
优选地,在上述一种真菌毒素多指标检测微流控芯片中,所述盖板芯片固定孔与所述第一通道层芯片固定孔、所述第二通道层芯片固定孔、所述底板芯片固定孔形状相同且重合设置,形成贯穿所述一种真菌毒素多指标检测微流控芯片的芯片固定孔。在离心过程中所述一种真菌毒素多指标检测微流控芯片通过所述芯片固定孔固定在离心检测仪上,所述一种真菌毒素多指标检测微流控芯片以所述芯片固定孔为圆心转动进行离心。
优选地,在上述一种真菌毒素多指标检测微流控芯片中,所述第一通道层清洗液分液池、所述第二通道层清洗液分液池、所述第一通道层待测液分液池、所述第二通道层待测液分液池均位于所述第二通道层进样池靠近所述芯片固定孔的一侧。
优选地,在上述一种真菌毒素多指标检测微流控芯片中,所述清洗液主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层清洗液分液池、所述待测液主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层待测液分液池、所述第二通道层进样池由近至远依次排布在所述芯片固定孔一侧。
优选地,在上述一种真菌毒素多指标检测微流控芯片中,所述一种真菌毒素多指标检测微流控芯片中液体的驱动力为离心力。
优选地,在上述一种真菌毒素多指标检测微流控芯片中,第二通道层待测液分液池、第二通道层清洗液分液池、第二通道层清洗液进液通道与所述底板层隔绝。
优选地,在上述一种真菌毒素多指标检测微流控芯片中,所述清洗液主通道、所述待测液主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层待测液进液通道、所述进样池通气通道为内置于所述第一通道层内的管道;所述第二通道层清洗液进液通道为内置于所述第二通道层内的管道。
优选地,在上述一种真菌毒素多指标检测微流控芯片中,所述层析试纸条呈放射状设置有六个,分别为黄曲霉毒素B1检测试纸、赭曲霉毒素A检测试纸、玉米赤霉烯酮检测试纸、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检测试纸、T-2毒素检测试纸、伏马菌素检测试纸。
加液时,使用封膜堵住所述盖板层清洗液主通道内通气孔和所述盖板层待测液主通道内通气孔,通过盖板层待测液进样孔、盖板层清洗液进样孔、第一通道层待测液进样孔、第一通道层清洗液进样孔将待测液和清洗液加至待测液主通道和清洗液主通道内,并通过待测液主通道通气孔和清洗液主通道通气孔进行排气;待测液通过待测液主通道流至第一通道层待测液分液池和第二通道层待测液分液池形成的半封闭腔室中,并逐个充满;清洗液通过清洗液主通道流至第一通道层清洗液分液池和第二通道层清洗液分液池形成的半封闭腔室中,并逐个充满;清洗液和待测液加注完毕后,去掉封膜。
缓冲池Ⅰ保证加待测液时,多个第一通道层待测液分液池和第二通道层待测液分液池形成的半封闭腔室中均充满液体,而液体不进入第一通道层进样池和第二通道层进样池形成的半封闭腔室内。
缓冲池Ⅱ保证离心时第一通道层进样池和第二通道层进样池形成的半封闭腔室中液体不会由进样池通气通道甩出到芯片外造成污染。
缓冲池Ⅲ使清洗液加样时保证液体不进入所述第二通道层进样池,而能够均匀分配到所述第二通道层清洗液分液池。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公开提供了一种真菌毒素多指标检测微流控芯片,将微流控芯片与层析试纸条结合,满足多指标同时检测,提高工作效率,反应后液体大多在芯片内部,比单独试纸条更卫生;液体通过离心进入下一级,且通过不同的离心转速保证不同时间进入不同液体,用户在加完待测液、清洗液后,交由离心检测仪器完成后续工作,而不需要等待时间并进行后续手动操作,提高自动化程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附图为本发明的三维爆炸图;
图2附图为盖板层结构图;
图3附图为第一通道层结构图;
图4附图为第二通道层结构图;
图5附图为底板层结构示意图;
图6附图为层析试纸条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真菌毒素多指标检测微流控芯片,将微流控芯片与层析试纸条结合,满足多指标同时检测,提高工作效率,反应后液体大多在芯片内部,比单独试纸条更卫生;液体通过离心进入下一级,且通过不同的离心转速保证不同时间进入不同液体,用户在加完待测液、清洗液后,交由离心检测仪器完成后续工作,而不需要等待时间并进行后续手动操作,提高自动化程度。
结合附图1-6,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真菌毒素多指标检测微流控芯片,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盖板层1、第一通道层2、第二通道层3和底板层4;其中,盖板层1、第一通道层2、第二通道层3和底板层4之间密封配合;
盖板层1设置有可视窗11、盖板层透气口12、盖板层待测液进样孔13、盖板层清洗液进样孔14、盖板层待测液通气孔15、盖板层清洗液通气孔16、盖板层进样池通气孔17、盖板层清洗液主通道内通气孔18、盖板层待测液主通道内通气孔19、盖板芯片固定孔110;
第一通道层2包括检测区通孔Ⅰ21、检测区通孔Ⅱ22、第一通道层待测液分液池23、第一通道层清洗液分液池24、第一通道层待测液进液通道25、清洗液主通道26、清洗液主通道通气孔27、待测液主通道28、待测液主通道通气孔29、第一通道层进样池210、进样池通气通道211、第一通道层进样池通气孔212、第一通道层待测液进样孔213、第一通道层清洗液进样孔214、第一通道层清洗液主通道内通气孔215、第一通道层待测液主通道内通气孔216、缓冲池Ⅰ217、缓冲池Ⅱ218、第一通道层芯片固定孔219;
检测区通孔Ⅰ21与盖板层透气口12对应并连通;检测区通孔Ⅱ22与可视窗11对应设置;
第一通道层清洗液进样孔214与盖板层清洗液进样孔14对应并连通,清洗液主通道26连通第一通道层清洗液进样孔214和清洗液主通道通气孔27,清洗液主通道26上连通有若干个第一通道层清洗液分液池24,并且两个第一通道层清洗液分液池24之间的清洗液主通道26上设置有第一通道层清洗液主通道内通气孔215;第一通道层清洗液主通道内通气孔215与盖板层清洗液主通道内通气孔18对应设置;清洗液主通道通气孔27与盖板层清洗液通气孔16对应并连通;
第一通道层待测液进样孔213与盖板层待测液进样孔13对应并连通,待测液主通道28连通第一通道层待测液进样孔213和待测液主通道通气孔29,待测液主通道28上连通有若干个第一通道层待测液分液池23,并且两个第一通道层待测液分液池23之间的待测液主通道28上设置有第一通道层待测液主通道内通气孔216;第一通道层待测液主通道内通气孔216与盖板层待测液主通道内通气孔19对应设置;待测液主通道通气孔29与盖板层待测液通气孔15对应并连通;
第一通道层待测液进液通道25连通第一通道层待测液分液池23和第一通道层进样池210,并且第一通道层待测液进液通道25上连通有缓冲池Ⅰ217;
进样池通气通道211连通第一通道层进样池通气孔212和第一通道层进样池210,并且进样池通气通道211上连通有缓冲池Ⅱ218;第一通道层进样池通气孔212与盖板层进样池通气孔17对应设置;
第二通道层3包括检测区通孔Ⅲ31、检测区通孔Ⅳ32、第二通道层待测液分液池33、第二通道层清洗液分液池34、第二通道层清洗液进液通道35、第二通道层进样池36、第二通道层芯片固定孔37;
检测区通孔Ⅲ31与检测区通孔Ⅰ21对应设置;检测区通孔Ⅳ32与检测区通孔Ⅱ22对应设置;
第二通道层待测液分液池33与第一通道层待测液分液池23对应并连通;第二通道层清洗液分液池34与第一通道层清洗液分液池24对应并连通;第二通道层清洗液进液通道35连通第二通道层进样池36和第二通道层清洗液分液池34;第二通道层清洗液进液通道35上设置有缓冲池Ⅲ38;
底板层4设置有层析试纸条41和底板芯片固定孔42,其中层析试纸条41由样品垫43、硝酸纤维素膜44、结合垫45和吸收垫46组成,其中硝酸纤维素膜44位于中间,样品垫43和吸收垫46分别位于两端;结合垫45位于样品垫43与硝酸纤维素膜44之间;
层析试纸条41呈放射状设置有若干个,并且每个层析试纸条41分别匹配设置有相应的第二通道层进样池36、第二通道层待测液分液池33、第二通道层清洗液分液池34、第二通道层清洗液进液通道35、第一通道层待测液分液池23、第一通道层清洗液分液池24、第一通道层待测液进液通道25、第一通道层进样池210、进样池通气通道211、第一通道层进样池通气孔212、缓冲池Ⅰ217、缓冲池Ⅱ218、检测区通孔Ⅰ21、检测区通孔Ⅱ22、检测区通孔Ⅲ31和检测区通孔Ⅳ32、可视窗11、盖板层透气口12;
层析试纸条41的样品垫43与第二通道层进样池36对应设置,并且第二通道层进样池36与底板层4连通,第二通道层进样池36中液体能够与样品垫43接触,使第二通道层进样池36中液体能够流到样品垫43中,由层析作用逐步进入结合垫45、硝酸纤维素膜44、吸收垫46,进行一系列反应;层析试纸条41的硝酸纤维素膜44与检测区通孔Ⅳ32、检测区通孔Ⅱ22、可视窗11对应设置,通过可视窗11和检测区通孔Ⅳ32、检测区通孔Ⅱ22可观察到层析试纸条41反应状态;吸收垫46与检测区通孔Ⅲ31、检测区通孔Ⅰ21、盖板层透气口12对应设置,能够发生气体流动,平衡层析试纸条41所在空间的气压,有助于层析作用。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可视窗11为敞开式通孔;盖板层清洗液主通道内通气孔18和盖板层待测液主通道内通气孔19的外表面上黏附有可撕取封膜;在加液时用封膜或其他物件堵住,加完后去掉封膜,将芯片放入配套仪器离心,离心过程中裸露的盖板层清洗液主通道内通气孔18和盖板层待测液主通道内通气孔19可以保证离心进样效果更好。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通道层清洗液进液通道35的形状包括但不仅限于波浪形,波浪形通道能够增加通道长度,还可以是折线形或锯齿形。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盖板芯片固定孔110与第一通道层芯片固定孔219、第二通道层芯片固定孔37、底板芯片固定孔42形状相同且重合设置,形成贯穿一种真菌毒素多指标检测微流控芯片的芯片固定孔。在离心过程中一种真菌毒素多指标检测微流控芯片通过芯片固定孔固定在离心检测仪上,一种真菌毒素多指标检测微流控芯片以芯片固定孔为圆心转动进行离心。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通道层清洗液分液池24、第二通道层清洗液分液池34、第一通道层待测液分液池23、第二通道层待测液分液池33均位于第二通道层进样池36靠近芯片固定孔的一侧。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清洗液主通道26、第二通道层清洗液分液池34、待测液主通道28、第二通道层待测液分液池33、第二通道层进样池36由近至远依次排布在芯片固定孔一侧。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一种真菌毒素多指标检测微流控芯片中液体的驱动力为离心力。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通道层待测液分液池33、第二通道层清洗液分液池34、第二通道层清洗液进液通道35与底板层4隔绝。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清洗液主通道26、待测液主通道28、第一通道层待测液进液通道25、进样池通气通道211为内置于第一通道层2内的管道;第二通道层清洗液进液通道35为内置于第二通道层3内的管道。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层析试纸条41呈放射状设置有六个,分别为黄曲霉毒素B1检测试纸、赭曲霉毒素A检测试纸、玉米赤霉烯酮检测试纸、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检测试纸、T-2毒素检测试纸、伏马菌素检测试纸。
加液时,使用封膜堵住盖板层清洗液主通道内通气孔18和盖板层待测液主通道内通气孔19,通过盖板层待测液进样孔13、盖板层清洗液进样孔14、第一通道层待测液进样孔213、第一通道层清洗液进样孔214将待测液和清洗液加至待测液主通道28和清洗液主通道26内,并通过待测液主通道通气孔29和清洗液主通道通气孔27进行排气;待测液通过待测液主通道28流至第一通道层待测液分液池23和第二通道层待测液分液池33形成的半封闭腔室中,并逐个充满;清洗液通过清洗液主通道26流至第一通道层清洗液分液池24和第二通道层清洗液分液池34形成的半封闭腔室中,并逐个充满;清洗液和待测液加注完毕后,去掉封膜。
缓冲池Ⅰ217保证加待测液时,多个第一通道层待测液分液池23和第二通道层待测液分液池33形成的半封闭腔室中均充满液体,而液体不进入第一通道层进样池210和第二通道层进样池36形成的半封闭腔室内。
缓冲池Ⅱ218保证离心时第一通道层进样池210和第二通道层进样池36形成的半封闭腔室中液体不会由进样池通气通道211甩出到芯片外造成污染。
一种真菌毒素多指标检测微流控芯片通过芯片固定孔固定在离心检测仪的旋转轴上,使一种真菌毒素多指标检测微流控芯片以芯片固定孔为圆心转动进行离心,液体流动过程如下:
(1)低转速离心,待测液从多个第一通道层待测液分液池23和第二通道层待测液分液池33形成的半封闭腔室中经第一通道层待测液进液通道25、缓冲池Ⅰ217进入第一通道层进样池210和第二通道层进样池36形成的半封闭腔室中;
(2)经离心检测仪低速作用后,静止,第一通道层进样池210和第二通道层进样池36形成的半封闭腔室内待测液接触层析试纸条41的样品垫43,由层析作用逐步进入结合垫45、硝酸纤维素膜44、吸收垫46,进行一系列反应,待测液与结合垫45中标记物进行反应,通过盖板层透气口12、检测区通孔Ⅰ21、检测区通孔Ⅲ31将层析试纸条41所在空间的气体排出,平衡气压;
(3)高速离心,清洗液从第一通道层清洗液分液池24和第二通道层清洗液分液池34形成的半封闭腔室中经第二通道层清洗液进液通道35进入第一通道层进样池210和第二通道层进样池36形成的半封闭腔室中;
(4)经离心检测仪高速作用后,静止,第一通道层进样池210和第二通道层进样池36形成的半封闭腔室内清洗液接触层析试纸条41的样品垫43由层析作用进入结合垫45、硝酸纤维素膜44、吸收垫46,将硝酸纤维素膜44上的残余未结合试剂洗除,避免结果读取时的干扰,通过盖板层透气口12、检测区通孔Ⅰ21、检测区通孔Ⅲ31将层析试纸条41所在空间的气体排出,平衡气压。
(5)通过检测区通孔Ⅱ22、检测区通孔Ⅳ32、可视窗11观察硝酸纤维素膜44上的反应结果。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真菌毒素多指标检测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盖板层、第一通道层、第二通道层和底板层;其中,所述盖板层、所述第一通道层、所述第二通道层和所述底板层之间密封配合;
所述盖板层设置有可视窗、盖板层透气口、盖板层待测液进样孔、盖板层清洗液进样孔、盖板层待测液通气孔、盖板层清洗液通气孔、盖板层进样池通气孔、盖板层清洗液主通道内通气孔、盖板层待测液主通道内通气孔、盖板芯片固定孔;
所述第一通道层包括检测区通孔Ⅰ、检测区通孔Ⅱ、第一通道层待测液分液池、第一通道层清洗液分液池、第一通道层待测液进液通道、清洗液主通道、清洗液主通道通气孔、待测液主通道、待测液主通道通气孔、第一通道层进样池、进样池通气通道、第一通道层进样池通气孔、第一通道层待测液进样孔、第一通道层清洗液进样孔、第一通道层清洗液主通道内通气孔、第一通道层待测液主通道内通气孔、缓冲池Ⅰ、缓冲池Ⅱ、第一通道层芯片固定孔;
所述检测区通孔Ⅰ与所述盖板层透气口对应并连通;所述检测区通孔Ⅱ与所述可视窗对应设置;
所述第一通道层清洗液进样孔与所述盖板层清洗液进样孔对应并连通,所述清洗液主通道连通所述第一通道层清洗液进样孔和所述清洗液主通道通气孔,所述清洗液主通道上连通有若干个所述第一通道层清洗液分液池,并且两个所述第一通道层清洗液分液池之间的所述清洗液主通道上设置有所述第一通道层清洗液主通道内通气孔;第一通道层清洗液主通道内通气孔与所述盖板层清洗液主通道内通气孔对应设置;所述清洗液主通道通气孔与所述盖板层清洗液通气孔对应并连通;
所述第一通道层待测液进样孔与所述盖板层待测液进样孔对应并连通,所述待测液主通道连通所述第一通道层待测液进样孔和所述待测液主通道通气孔,所述待测液主通道上连通有若干个所述第一通道层待测液分液池,并且两个所述第一通道层待测液分液池之间的所述待测液主通道上设置有所述第一通道层待测液主通道内通气孔;第一通道层待测液主通道内通气孔与所述盖板层待测液主通道内通气孔对应设置;所述待测液主通道通气孔与所述盖板层待测液通气孔对应并连通;
所述第一通道层待测液进液通道连通所述第一通道层待测液分液池和所述第一通道层进样池,并且所述第一通道层待测液进液通道上连通有所述缓冲池Ⅰ;
所述进样池通气通道连通所述第一通道层进样池通气孔和所述第一通道层进样池,并且所述进样池通气通道上连通有所述缓冲池Ⅱ;所述第一通道层进样池通气孔与所述盖板层进样池通气孔对应设置;
所述第二通道层包括检测区通孔Ⅲ、检测区通孔Ⅳ、第二通道层待测液分液池、第二通道层清洗液分液池、第二通道层清洗液进液通道、第二通道层进样池、第二通道层芯片固定孔;
所述检测区通孔Ⅲ与所述检测区通孔Ⅰ对应设置;所述检测区通孔Ⅳ与所述检测区通孔Ⅱ对应设置;
所述第二通道层待测液分液池与第一通道层待测液分液池对应并连通;所述第二通道层清洗液分液池与所述第一通道层清洗液分液池对应并连通;第二通道层清洗液进液通道连通所述第二通道层进样池和所述第二通道层清洗液分液池;所述第二通道层清洗液进液通道上设置有缓冲池Ⅲ;
所述底板层设置有层析试纸条和底板芯片固定孔,其中所述层析试纸条由样品垫、硝酸纤维素膜、结合垫和吸收垫组成,其中所述硝酸纤维素膜位于中间,所述样品垫和所述吸收垫分别位于两端;所述结合垫位于所述样品垫与所述硝酸纤维素膜之间;
所述层析试纸条呈放射状设置有若干个,并且每个所述层析试纸条分别匹配设置有相应的所述第二通道层进样池、第二通道层待测液分液池、第二通道层清洗液分液池、第二通道层清洗液进液通道、第一通道层待测液分液池、第一通道层清洗液分液池、第一通道层待测液进液通道、第一通道层进样池、进样池通气通道、第一通道层进样池通气孔、缓冲池Ⅰ、缓冲池Ⅱ、所述检测区通孔Ⅰ、所述检测区通孔Ⅱ、所述检测区通孔Ⅲ和所述检测区通孔Ⅳ、所述可视窗、所述盖板层透气口;
所述层析试纸条的所述样品垫与所述第二通道层进样池对应设置,并且所述第二通道层进样池与所述底板层连通,所述第二通道层进样池中液体能够与所述样品垫接触;所述层析试纸条的所述硝酸纤维素膜与所述检测区通孔Ⅳ、所述检测区通孔Ⅱ、所述可视窗对应设置;所述吸收垫与所述检测区通孔Ⅲ、所述检测区通孔Ⅰ、盖板层透气口对应设置;所述盖板芯片固定孔与所述第一通道层芯片固定孔、所述第二通道层芯片固定孔、所述底板芯片固定孔形状相同且重合设置,形成贯穿所述一种真菌毒素多指标检测微流控芯片的芯片固定孔;所述清洗液主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层清洗液分液池、所述待测液主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层待测液分液池、所述第二通道层进样池由近至远依次排布在所述芯片固定孔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菌毒素多指标检测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视窗为敞开式通孔;所述盖板层清洗液主通道内通气孔和所述盖板层待测液主通道内通气孔的外表面上黏附有可撕取封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菌毒素多指标检测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道层清洗液进液通道的形状包括但不仅限于波浪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菌毒素多指标检测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层清洗液分液池、所述第二通道层清洗液分液池、所述第一通道层待测液分液池、所述第二通道层待测液分液池均位于所述第二通道层进样池靠近所述芯片固定孔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菌毒素多指标检测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真菌毒素多指标检测微流控芯片中液体的驱动力为离心力。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菌毒素多指标检测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第二通道层待测液分液池、第二通道层清洗液分液池、第二通道层清洗液进液通道与所述底板层隔绝。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菌毒素多指标检测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液主通道、所述待测液主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层待测液进液通道、所述进样池通气通道为内置于所述第一通道层内的管道;所述第二通道层清洗液进液通道为内置于所述第二通道层内的管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菌毒素多指标检测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层析试纸条呈放射状设置有六个,分别为黄曲霉毒素B1检测试纸、赭曲霉毒素A检测试纸、玉米赤霉烯酮检测试纸、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检测试纸、T-2毒素检测试纸、伏马菌素检测试纸。
CN201910210995.7A 2019-03-14 2019-03-14 一种真菌毒素多指标检测微流控芯片 Active CN1098941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10995.7A CN109894166B (zh) 2019-03-14 2019-03-14 一种真菌毒素多指标检测微流控芯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10995.7A CN109894166B (zh) 2019-03-14 2019-03-14 一种真菌毒素多指标检测微流控芯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94166A CN109894166A (zh) 2019-06-18
CN109894166B true CN109894166B (zh) 2021-06-22

Family

ID=669527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10995.7A Active CN109894166B (zh) 2019-03-14 2019-03-14 一种真菌毒素多指标检测微流控芯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9416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468586B1 (ko) * 2019-04-18 2022-11-17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알데히드류 또는 케톤류의 검출 방법
CN111007246B (zh) 2019-11-15 2021-09-21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同步检测二乙酸镳草镰刀菌烯醇、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t-2毒素的时间分辨荧光试剂盒
CN110841735A (zh) * 2019-12-10 2020-02-28 四川省轻工业研究设计院 一种用于食品安全检测的组合式生物芯片
CN113522379B (zh) * 2020-04-20 2023-04-07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微墙阵列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微通道及其制备方法、微通道反应器及其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75226B (zh) * 2012-08-01 2015-03-01 Univ Feng Chia 利用分流結構進行生化檢測之裝置及其運作方法
CN103831140B (zh) * 2014-03-07 2015-12-30 博奥生物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多指标检测的微流控芯片
US9702871B1 (en) * 2014-11-18 2017-07-11 National Technology & Engineering Solutions Of Sandia,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components of a mixture including a valving scheme for competition assays
CN105964313B (zh) * 2016-01-22 2019-04-09 上海快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离心式多通道微流体芯片
CN106053859B (zh) * 2016-08-02 2018-07-10 杭州霆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离心式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微流控芯片
CN106680491A (zh) * 2016-12-14 2017-05-17 浙江农林大学 二联定性真菌毒素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及制备方法
CN109212201A (zh) * 2017-07-03 2019-01-15 杭州霆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血清中乙肝病毒五项检测的离心式微流控芯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94166A (zh) 2019-06-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94166B (zh) 一种真菌毒素多指标检测微流控芯片
EP1963855B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analytes in fluid samples
JP2937568B2 (ja) 自己計測式流体分析器具
WO2017210976A1 (zh) 一种尿液分析系统及其尿液分析方法
CA2955804C (en) Point of care analytical processing system
JP4707035B2 (ja) マイクロ流体装置における混合
US5089232A (en)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the concentration of gaseous and/or vaporous components of a gas mixture
EP3194965B1 (en) Lateral flow assay device
RU2363951C2 (ru) Микромеханические способы и устройства для проведения анализов
CN109765391B (zh) 一种多指标检测离心式试纸条芯片
CN108375559A (zh) 基于微流控芯片的心肌肌钙蛋白试剂盒及制备和检测方法
JP7183294B2 (ja) 多孔質膜センサ素子
JPH08507210A (ja) 診断アッセイにおける使い捨て装置
JP2015530601A (ja) マイクロ流体素子を用いるlal反応性物質試験方法及び装置
JPH07500910A (ja) 分析ロータの試料計量口
WO2011137039A1 (en) Sample analysis system and method of use
JP2010266453A (ja) 被検物をマイクロ流体デバイスの多チャネルに分割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US9463457B2 (en) Mechanical washing and measuring device for performing analyses
CN207254328U (zh) 组合式定量检测多生物标记物的微流控芯片及试剂盒
CN108051393B (zh) 一种全自动尿液检测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智能马桶
CN111774104A (zh) 微流控芯片及体外检测装置
Saad et al. Flow injection determination of peroxide value in edible oils using triiodide detector
WO2012173856A1 (en) Test device and methods of use
CN209680127U (zh) 一种多指标检测离心式微流控试纸芯片
EP3922983A2 (en) Improved low sample volume urinalysis assay strip, analytical kits, and methods of use related thereto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