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92417A - 一种用于茶叶萎凋室的循环气流系统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茶叶萎凋室的循环气流系统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92417A
CN109892417A CN201910269482.3A CN201910269482A CN109892417A CN 109892417 A CN109892417 A CN 109892417A CN 201910269482 A CN201910269482 A CN 201910269482A CN 109892417 A CN109892417 A CN 1098924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put end
input terminal
circuit
connect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6948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正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1026948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92417A/zh
Publication of CN1098924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9241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Tea And Coffe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茶叶萎凋室的循环气流系统及其循环方法,系统包括萎凋房,萎凋房中设有电路控制装置和循环装置,循环装置根据电路控制装置的控制命令进行启动/停止,循环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空气循环装置、至少一个第二空气循环装置和至少一个第三空气循环装置;第一空气循环装置设置在萎凋房内部的顶面上,第二空气循环装置设置在萎凋房内部的一侧面上,第三空气循环装置设置在萎凋房内部的另一侧面上,第二空气循环装置和第三空气循环装置设置在相对的侧面上,且第二空气循环装置在Z轴方向上的高度值低于第三空气循环装置在Z轴方向上的高度值;其效果是:最大程度上实现真实有效的模拟自然风环境,最大限度的保持住了茶叶的口感。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茶叶萎凋室的循环气流系统及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茶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用于茶叶萎凋室的循环气流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茶叶加工使用模式利用天然的晾晒、使用可控加热的方式以及使用风力对茶叶直吹等进行蒸发水汽。
天然的晾晒由于气候的不确定性以及操作过程的需要使用大量的人力,方式较为原始低效。而在在此技术上模拟使用热风力的方式对茶叶萎凋的进行加速的方法较为普遍,而采用热风力直吹的方式,存在下列缺陷:1、由于萎凋室内空气流动不科学所以风速及风流密度不均匀;2、由于热水汽排出,热能及茶香气也带走,所以耗能大、成品茶香气不足浓度不高;3、由于模拟加温的过程的中或多或少的会对茶叶内部的一些微量元素进行了破坏,影响茶叶的原始口感。因此,这种方式加工出来的茶叶会比自然风干的口感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模拟自然风环境的一种用于茶叶萎凋室的循环气流系统及其方法。
第一方面:一种用于茶叶萎凋室的循环气流系统,包括萎凋房,所述萎凋房中设有电路控制装置和用于实现循环气流的循环装置,所述循环装置根据所述电路控制装置的控制命令进行启动/停止,所述循环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空气循环装置、至少一个第二空气循环装置和至少一个第三空气循环装置;所述第一空气循环装置设置在所述萎凋房内部的顶面上,所述第二空气循环装置设置在所述萎凋房内部的一侧面上,所述第三空气循环装置设置在所述萎凋房内部的另一侧面上,所述第二空气循环装置和第三空气循环装置设置在相对的侧面上,且所述第二空气循环装置在Z轴方向上的高度值低于所述第三空气循环装置在Z轴方向上的高度值。
优选的,所述第二空气循环装置在Z轴方向上的高度值为第三空气循环装置在Z轴方向上高度值的一半。
优选的,所述电路控制装置包括脉冲信号发生器、脉冲分配器和编码器,所述脉冲信号发生器与所述脉冲分配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脉冲分配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编码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编码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循环装置连接。
优选的,所述编码器包括多个输入端、多个输出端和多个信号分配电路,多个所述输入端与多个所述输出端之间均对应连接有所述信号分配电路,多个输入端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第三输入端、第四输入端、第五输入端、第六输入端、第七输入端和第八输入端,多个输出端包括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第三输出端、第四输出端、第五输出端和第六输出端,多个信号分配电路包括第一信号分配电路、第二信号分配电路、第三信号分配电路、第四信号分配电路、第五信号分配电路、第六信号分配电路、第七信号分配电路和第八信号分配电路。
优选的,多个所述输入端与多个所述输出端之间均对应连接有所述信号分配电路具体包括:
所述编码器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一信号分配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信号分配电路的输出端均分别与所述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第五输出端和第六输出端连接;
所述编码器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二信号分配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信号分配电路的输出端均分别与所述第三输出端、第四输出端、第五输出端和第六输出端连接;
所述编码器的第三输入端与所述第三信号分配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信号分配电路的输出端均分别与所述第一输出端、第三输出端和第五输出端连接;
所述编码器的第四输入端与所述第四信号分配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信号分配电路的输出端均分别与所述第二输出端、第四输出端和第六输出端连接;
所述编码器的第五输入端与所述第五信号分配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五信号分配电路的输出端均分别与所述第二输出端、第四输出端和第五输出端连接;
所述编码器的第六输入端与所述第六信号分配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六信号分配电路的输出端均分别与所述第一输出端、第三输出端和第六输出端连接;
所述编码器的第七输入端与所述第七信号分配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七信号分配电路的输出端均分别与所述第二输出端、第三输出端和第六输出端连接;
所述编码器的第八输入端与所述第八信号分配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八信号分配电路的输出端均分别与所述第一输出端、第四输出端和第五输出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空气循环装置、第二空气循环装置和第三空气循环装置的数量均分别为两个,都采用风扇,且各循环装置中两者中心点的连接线与Y轴平行,两者中心点的距离大于所述风扇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一种用于茶叶萎凋室的循环气流系统,还包括除湿器,所述除湿器设置在所述萎凋房内部的底面上。
第二方面:一种用于茶叶萎凋室的循环气流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用于茶叶萎凋室的循环气流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利用脉冲信号发生器产生脉冲信号;
脉冲分配器根据所述脉冲信号输出电信号;
编码器根据所述电信号产生分配信号,并通过信号分配电路将所述分配信号分配至编码器对应的输出端;
循环装置根据所述编码器对应的输出端的信号进行动作以在萎凋房中产生循环气流。
优选的,编码器根据所述电信号产生分配信号,并将所述分配信号分配至编码器对应的输出端具体包括:
所述编码器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一信号分配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信号分配电路的输出端均分别与所述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第五输出端和第六输出端连接;
所述编码器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二信号分配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信号分配电路的输出端均分别与所述第三输出端、第四输出端、第五输出端和第六输出端连接;
所述编码器的第三输入端与所述第三信号分配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信号分配电路的输出端均分别与所述第一输出端、第三输出端和第五输出端连接;
所述编码器的第四输入端与所述第四信号分配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信号分配电路的输出端均分别与所述第二输出端、第四输出端和第六输出端连接;
所述编码器的第五输入端与所述第五信号分配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五信号分配电路的输出端均分别与所述第二输出端、第四输出端和第五输出端连接;
所述编码器的第六输入端与所述第六信号分配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六信号分配电路的输出端均分别与所述第一输出端、第三输出端和第六输出端连接;
所述编码器的第七输入端与所述第七信号分配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七信号分配电路的输出端均分别与所述第二输出端、第三输出端和第六输出端连接;
所述编码器的第八输入端与所述第八信号分配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八信号分配电路的输出端均分别与所述第一输出端、第四输出端和第五输出端连接。
优选的,在到达启动条件时,启动所述除湿器工作,所述启动条件为萎凋房中的湿度值超过设定的阈值。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茶叶萎凋室的循环气流系统及其方法,通过在萎凋室是特定位置处设置对应的循环装置,工作时,最大程度上实现真实有效的模拟自然风环境,有效的消除了传统茶叶加工过程中的由于单向或双向风力循环导致的茶叶水分蒸发不充分影响茶叶的品质的缺陷,最大限度的保持住了茶叶的口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萎凋房内各风扇的位置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一路继电器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茶叶萎凋室的循环气流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这里的描述不意味着对应于实施例中陈述的具体实例的所有主题都在权利要求中引用了。
参照图1所示,一种用于茶叶萎凋室的循环气流系统,包括萎凋房,所述萎凋房中设有电路控制装置和用于实现循环气流的循环装置,所述循环装置根据所述电路控制装置的控制命令进行启动/停止,所述循环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空气循环装置、至少一个第二空气循环装置和至少一个第三空气循环装置;所述第一空气循环装置设置在所述萎凋房内部的顶面上,所述第二空气循环装置设置在所述萎凋房内部的一侧面上,所述第三空气循环装置设置在所述萎凋房内部的另一侧面上,所述第二空气循环装置和第三空气循环装置设置在相对的侧面上,且所述第二空气循环装置在Z轴方向上的高度值低于所述第三空气循环装置在Z轴方向上的高度值。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萎凋房整体呈矩形结构,所述萎凋房内部的底面上设置有除湿器,且在所述底面的中间位置处设有用于放置茶叶的摊晾框架装置,在本实施例中,以所述萎凋房的长、宽、高建立坐标系,长为X轴,宽为Y轴,高为Z轴,该萎凋房为封闭结构,本实施例,以长7.5m,宽4.2m,高2.4m为例就行举例说明,应用时,所述第一空气循环装置、第二空气循环装置和第三空气循环装置均采用风扇,所述第一空气循环装置、第二空气循环装置和第三空气循环装置的数量均为两个,也就是所述萎凋房中设有6个风扇,为了便于说明以A、B、C、D、E、F进行代替,并将萎凋房的长、宽、高各分为三等分,这里每个风扇的结构相同,其风扇扇叶的半径为0.24m,这6个风扇在所述萎凋房的具体位置分别为:
D.(0、1.4、0.8)(即在左侧墙体上,房屋宽的三分之一处位置,房屋高的三分之一处位置);
C.(0、2.8、0.8)(即在左侧墙体上,房屋宽的三分之二处位置,房屋高的三分之一处位置);
F.(7.5、1.4、1.6)(即在右侧墙体上,房屋宽的三分之一处位置,房屋高的三分之二处位置);
E.(7.5、2.8、1.6)(即在右侧墙体上,房屋宽的三分之二处位置,房屋高的三分之二处位置);
B.(0.24、1.4、2.4)(即在墙体顶部,长度距左侧墙体0.24,房屋宽的三分之一处位置);
A.(0.24、2.8、2.4)(即在墙体顶部,长度距左侧墙体0.24,房屋宽的三分之二处位置)。
所述除湿器的坐标为G.(7.5、2.1、0),图上只是示意图。从上述数据可知,所述第一空气循环装置,(即A和B),同时所述第二空气循环装置(即C和D)在Z轴方向上的高度值为第三空气循环装置(即E和F)在Z轴方向上高度值的一半,通过这样高低错落的设置,便于形成对流,更好地模拟出自然风,同时可以看出,第一空气循环装置的两个风扇,两者中心点的连接线与Y轴平行,两者中心点的距离大于所述风扇的直径;第二空气循环装置的两个风扇,两者中心点的连接线与Y轴平行,两者中心点的距离大于所述风扇的直径;第三空气循环装置的两个风扇,两者中心点的连接线与Y轴平行,两者中心点的距离大于所述风扇的直径;同时所述除湿器设置在所述第三空气循环装置所在面底部的中间位置,所述除湿器的进气口朝向所述萎凋房的左侧墙体,所述除湿器的出气口朝向所述萎凋房的顶面,这样设置可更好的除去萎凋房中茶叶所产生的湿气,同时利用除湿器的工作,在萎凋房中采用压力差,加快了循环气流的流通速度,进而提高整个过程的工作效率。萎凋房中还设有摊晾框架装置,所述摊晾框架装置为多层结构,且各层之间的间距为20厘米,应用时,也可采用其它值。
通过上述方案,在萎凋房中通过设有的循环装置所带动的气流涡轮循环进行加工除湿,最大程度上实现真实有效的模拟自然风环境,有效的消除了传统茶叶加工过程中的由于单向或双向风力循环导致的茶叶水分蒸发不充分影响茶叶的品质的缺陷,最大限度的保持住了茶叶的口感。
进一步地,参考图2、图3所示,所述电路控制装置包括脉冲信号发生器、脉冲分配器和编码器,所述脉冲信号发生器与所述脉冲分配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脉冲分配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编码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编码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循环装置连接。
具体地,所述编码器包括多个输入端、多个输出端和多个信号分配电路,多个所述输入端与多个所述输出端之间均对应连接有所述信号分配电路,多个输入端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第三输入端、第四输入端、第五输入端、第六输入端、第七输入端和第八输入端,多个输出端包括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第三输出端、第四输出端、第五输出端和第六输出端(各输出端在图2中分别用数字1至6表示),多个信号分配电路包括第一信号分配电路、第二信号分配电路、第三信号分配电路、第四信号分配电路、第五信号分配电路、第六信号分配电路、第七信号分配电路和第八信号分配电路。
从图2可以看出,多个所述输入端与多个所述输出端之间均对应连接有所述信号分配电路具体包括:
所述编码器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一信号分配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信号分配电路的输出端均分别与所述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第五输出端和第六输出端连接;
所述编码器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二信号分配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信号分配电路的输出端均分别与所述第三输出端、第四输出端、第五输出端和第六输出端连接;
所述编码器的第三输入端与所述第三信号分配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信号分配电路的输出端均分别与所述第一输出端、第三输出端和第五输出端连接;
所述编码器的第四输入端与所述第四信号分配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信号分配电路的输出端均分别与所述第二输出端、第四输出端和第六输出端连接;
所述编码器的第五输入端与所述第五信号分配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五信号分配电路的输出端均分别与所述第二输出端、第四输出端和第五输出端连接;
所述编码器的第六输入端与所述第六信号分配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六信号分配电路的输出端均分别与所述第一输出端、第三输出端和第六输出端连接;
所述编码器的第七输入端与所述第七信号分配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七信号分配电路的输出端均分别与所述第二输出端、第三输出端和第六输出端连接;
所述编码器的第八输入端与所述第八信号分配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八信号分配电路的输出端均分别与所述第一输出端、第四输出端和第五输出端连接。
所述编码器的多个输出端与多个所述风扇之间,通过多路继电器驱动电路连接,多路所述继电器驱动电路的结构相同,从图3可以看出,每一路继电器驱动电路均包括三极管和继电器,所述编码器的各输出端输出有用于控制所述三极管通/断的驱动信号,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继电器线圈电源的一端连接,所述继电器线圈电源的另一端与电源VCC连接,所述继电器常开触点的一端与市电的一端连接,所述继电器常开触点的另一端与所述风扇连接,风扇电源的两端一端接市电的火线,另一端接市电的零线。参考图3所示,RL1为继电器,NO表示其常开触点,这里以其中一路继电器驱动电路进行说明,其它路的结构与其相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上述的连接方式,运行时,可利用相应的风扇形成一个循环涡轮气流,需要说明的是,脉冲信号发生器采用NE555实现,脉冲分配器采用CD4017,CD4017产生的脉冲输出顺序为引脚的3、2、4、7、10、1、5、6,需要说明的是,这里以第一信号分配电路为例进行说明,CD4017的第3引脚输出时,触发Q1导通(Q1的基极即为编码器的第一输入端),集电极的与发射极接通,将电源VCC通过四个二极管(各二极管阳极的公共端即为该分配电路的输入端),生成四个输出信号(即电信号),也就是作为该分配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编码器的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第五输出端和第六输出端连接,对应的输出端通过与其连接的继电器驱动电路驱动对应的风扇转动,即A、B、E和F这四个风扇转动;同理,CD4017的第2引脚输出时,第二信号分配电路工作,接通C、D、E和F这四个风扇转动;CD4017的第4引脚输出时,第三信号分配电路工作,接通A、C和E这三个风扇转动;后续的不再一一赘述,一个周期结束后,继续循环,使得产生的每个循环涡轮气流的形状和水平角度都不同,模拟出自然风环境,循环的气流具体不同层次,风流密度均匀,具有更好的萎凋效果;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还有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包括交流电源和直流电源,交流电源即市电,直流电源为市电通过变压器和7808模块,将市电转换为8V做为电源VCC。
参考图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茶叶萎凋室的循环气流方法,应用于上述所述的一种用于茶叶萎凋室的循环气流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S101,利用脉冲信号发生器产生脉冲信号。
具体地,采用NE555及其外围电路,产生脉冲信号,应用时,根据需要产生特定工作频率的脉冲信号。
S102,脉冲分配器根据所述脉冲信号输出电信号。
具体地,脉冲分配器CD4017根据时钟输入端的脉冲信号进行译码输出,CD4017产生的输出顺序为引脚的3、2、4、7、10、1、5、6,在此不再赘述。
S103,编码器根据所述电信号产生分配信号,并通过信号分配电路将所述分配信号分配至编码器对应的输出端。
具体地,所述编码器包括多个输入端、多个输出端和多个信号分配电路,多个所述输入端与多个所述输出端之间均对应连接有所述信号分配电路,多个输入端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第三输入端、第四输入端、第五输入端、第六输入端、第七输入端和第八输入端,多个输出端包括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第三输出端、第四输出端、第五输出端和第六输出端(各输出端在图2中分别用数字1至6表示),多个信号分配电路包括第一信号分配电路、第二信号分配电路、第三信号分配电路、第四信号分配电路、第五信号分配电路、第六信号分配电路、第七信号分配电路和第八信号分配电路;
所述编码器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一信号分配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信号分配电路的输出端均分别与所述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第五输出端和第六输出端连接;
所述编码器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二信号分配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信号分配电路的输出端均分别与所述第三输出端、第四输出端、第五输出端和第六输出端连接;
所述编码器的第三输入端与所述第三信号分配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信号分配电路的输出端均分别与所述第一输出端、第三输出端和第五输出端连接;
所述编码器的第四输入端与所述第四信号分配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信号分配电路的输出端均分别与所述第二输出端、第四输出端和第六输出端连接;
所述编码器的第五输入端与所述第五信号分配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五信号分配电路的输出端均分别与所述第二输出端、第四输出端和第五输出端连接;
所述编码器的第六输入端与所述第六信号分配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六信号分配电路的输出端均分别与所述第一输出端、第三输出端和第六输出端连接;
所述编码器的第七输入端与所述第七信号分配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七信号分配电路的输出端均分别与所述第二输出端、第三输出端和第六输出端连接;
所述编码器的第八输入端与所述第八信号分配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八信号分配电路的输出端均分别与所述第一输出端、第四输出端和第五输出端连接。
S104,循环装置根据所述编码器对应的输出端的信号进行动作以在萎凋房中产生循环气流。
具体地,循环装置即为前文所述的A、B、C、D、E、F这6个风扇,以第一信号分配电路为例进行说明,CD4017的第3引脚输出时,触发Q1导通,集电极的与发射极接通,将电源VCC通过四个二极管,生成四个输出信号(即电信号),也就是作为该分配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编码器的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第五输出端和第六输出端连接,对应的输出端通过与其连接的继电器驱动电路驱动对应的风扇转动(继电器驱动电路前文已进行了详细描述,在此不再赘述),即A、B、E和F这四个风扇转动;同理,CD4017的第2引脚输出时,第二信号分配电路工作,接通C、D、E和F这四个风扇转动;CD4017的第4引脚输出时,第三信号分配电路工作,接通A、C和E这三个风扇转动;后续的不再一一赘述,使得产生的每个循环涡轮气流的形状和水平角度都不同,模拟出自然风环境。
进一步地,在到达启动条件时,启动所述除湿器工作,所述启动条件为萎凋房中的湿度值超过设定的阈值。通过这样设置,可加快循环气流的流通速度,进而提高整个循环过程的工作效率,所述阈值可设定湿度值为百分之七十,应用时,可进行设置,在此不做限制。
在应用时,所述方法还包括:对循环装置进行初始化启动。
具体地,首先按顺序依次启动一个第一空气循环装置、一个第二空气循环装置和一个第三空气循环装置;
然后再按顺序依次启动另一个第一空气循环装置、另一个第二空气循环装置、另一个第三空气循环装置和除湿器,以形成逆时针旋转的循环气流。通过上述方法,利用快速有效的在萎凋房中形成循环气流,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并运行一定的时间,也就是说该步骤结束后,按上述所述的方法步骤进行执行。
在应用时,所述方案还包括,除湿器运行时间超过设定值后,加大所述循环装置的运行功率。
具体地,除湿器长时间运行,说明萎凋室中存在的湿度值仍然较大,因此通过加大循环装置的运行功率,提高风扇的转速来加大循环的速度。优选的方式为:加大第一空气循环装置和第二空气循环装置中任一风扇的运行功率。或者,关闭萎凋房内部左侧面的至少一个第二空气循环装置(即风扇),通过关闭左侧的风扇,导致左侧下部分由左往右的推力减小,带有水汽的空气会朝着右侧中间的除湿器方向流动,进而实现快速除湿。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发明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茶叶萎凋室的循环气流系统,包括萎凋房,其特征在于,所述萎凋房中设有电路控制装置和用于实现循环气流的循环装置,所述循环装置根据所述电路控制装置的控制命令进行启动/停止,所述循环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空气循环装置、至少一个第二空气循环装置和至少一个第三空气循环装置;所述第一空气循环装置设置在所述萎凋房内部的顶面上,所述第二空气循环装置设置在所述萎凋房内部的一侧面上,所述第三空气循环装置设置在所述萎凋房内部的另一侧面上,所述第二空气循环装置和第三空气循环装置设置在相对的侧面上,且所述第二空气循环装置在Z轴方向上的高度值低于所述第三空气循环装置在Z轴方向上的高度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茶叶萎凋室的循环气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空气循环装置在Z轴方向上的高度值为第三空气循环装置在Z轴方向上高度值的一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茶叶萎凋室的循环气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控制装置包括脉冲信号发生器、脉冲分配器和编码器,所述脉冲信号发生器与所述脉冲分配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脉冲分配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编码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编码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循环装置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茶叶萎凋室的循环气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器包括多个输入端、多个输出端和多个信号分配电路,多个所述输入端与多个所述输出端之间均对应连接有所述信号分配电路,多个输入端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第三输入端、第四输入端、第五输入端、第六输入端、第七输入端和第八输入端,多个输出端包括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第三输出端、第四输出端、第五输出端和第六输出端,多个信号分配电路包括第一信号分配电路、第二信号分配电路、第三信号分配电路、第四信号分配电路、第五信号分配电路、第六信号分配电路、第七信号分配电路和第八信号分配电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茶叶萎凋室的循环气流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输入端与多个所述输出端之间均对应连接有所述信号分配电路具体包括:
所述编码器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一信号分配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信号分配电路的输出端均分别与所述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第五输出端和第六输出端连接;
所述编码器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二信号分配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信号分配电路的输出端均分别与所述第三输出端、第四输出端、第五输出端和第六输出端连接;
所述编码器的第三输入端与所述第三信号分配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信号分配电路的输出端均分别与所述第一输出端、第三输出端和第五输出端连接;
所述编码器的第四输入端与所述第四信号分配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信号分配电路的输出端均分别与所述第二输出端、第四输出端和第六输出端连接;
所述编码器的第五输入端与所述第五信号分配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五信号分配电路的输出端均分别与所述第二输出端、第四输出端和第五输出端连接;
所述编码器的第六输入端与所述第六信号分配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六信号分配电路的输出端均分别与所述第一输出端、第三输出端和第六输出端连接;
所述编码器的第七输入端与所述第七信号分配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七信号分配电路的输出端均分别与所述第二输出端、第三输出端和第六输出端连接;
所述编码器的第八输入端与所述第八信号分配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八信号分配电路的输出端均分别与所述第一输出端、第四输出端和第五输出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所述的一种用于茶叶萎凋室的循环气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气循环装置、第二空气循环装置和第三空气循环装置的数量均分别为两个,都采用风扇,且各循环装置中两者中心点的连接线与Y轴平行,两者中心点的距离大于所述风扇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茶叶萎凋室的循环气流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除湿器,所述除湿器设置在所述萎凋房内部的底面上。
8.一种用于茶叶萎凋室的循环气流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茶叶萎凋室的循环气流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利用脉冲信号发生器产生脉冲信号;
脉冲分配器根据所述脉冲信号输出电信号;
编码器根据所述电信号产生分配信号,并通过信号分配电路将所述分配信号分配至编码器对应的输出端;
循环装置根据所述编码器对应的输出端的信号进行动作以在萎凋房中产生循环气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茶叶萎凋室的循环气流方法,其特征在于,编码器根据所述电信号产生分配信号,并将所述分配信号分配至编码器对应的输出端具体包括:
所述编码器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一信号分配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信号分配电路的输出端均分别与所述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第五输出端和第六输出端连接;
所述编码器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二信号分配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信号分配电路的输出端均分别与所述第三输出端、第四输出端、第五输出端和第六输出端连接;
所述编码器的第三输入端与所述第三信号分配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信号分配电路的输出端均分别与所述第一输出端、第三输出端和第五输出端连接;
所述编码器的第四输入端与所述第四信号分配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信号分配电路的输出端均分别与所述第二输出端、第四输出端和第六输出端连接;
所述编码器的第五输入端与所述第五信号分配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五信号分配电路的输出端均分别与所述第二输出端、第四输出端和第五输出端连接;
所述编码器的第六输入端与所述第六信号分配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六信号分配电路的输出端均分别与所述第一输出端、第三输出端和第六输出端连接;
所述编码器的第七输入端与所述第七信号分配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七信号分配电路的输出端均分别与所述第二输出端、第三输出端和第六输出端连接;
所述编码器的第八输入端与所述第八信号分配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八信号分配电路的输出端均分别与所述第一输出端、第四输出端和第五输出端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茶叶萎凋室的循环气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到达启动条件时,启动所述除湿器工作,所述启动条件为萎凋房中的湿度值超过设定的阈值。
CN201910269482.3A 2019-04-04 2019-04-04 一种用于茶叶萎凋室的循环气流系统及其方法 Pending CN10989241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69482.3A CN109892417A (zh) 2019-04-04 2019-04-04 一种用于茶叶萎凋室的循环气流系统及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69482.3A CN109892417A (zh) 2019-04-04 2019-04-04 一种用于茶叶萎凋室的循环气流系统及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92417A true CN109892417A (zh) 2019-06-18

Family

ID=669545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69482.3A Pending CN109892417A (zh) 2019-04-04 2019-04-04 一种用于茶叶萎凋室的循环气流系统及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92417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700332U (zh) * 2010-03-02 2011-01-12 肖茂 茶叶仿自然同步萎凋机
CN104186724A (zh) * 2014-08-13 2014-12-10 保山昌宁红茶业集团有限公司 茶叶萎凋系统
CN204466793U (zh) * 2015-02-12 2015-07-15 成都奥特光波科技有限公司 茶叶萎凋加工装置
CN206165693U (zh) * 2016-08-19 2017-05-17 福建品品香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茶叶萎凋室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700332U (zh) * 2010-03-02 2011-01-12 肖茂 茶叶仿自然同步萎凋机
CN104186724A (zh) * 2014-08-13 2014-12-10 保山昌宁红茶业集团有限公司 茶叶萎凋系统
CN204466793U (zh) * 2015-02-12 2015-07-15 成都奥特光波科技有限公司 茶叶萎凋加工装置
CN206165693U (zh) * 2016-08-19 2017-05-17 福建品品香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茶叶萎凋室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976709U (zh) 食用菌烘干设备
Campen et al. Greenhouse cooling and heat recovery using fine wire heat exchangers in a closed pot plant greenhouse: design of an energy producing greenhouse
CN207313982U (zh) 一种智能离子净化晾衣架
CN109892417A (zh) 一种用于茶叶萎凋室的循环气流系统及其方法
CN206365210U (zh) 一种数据机房散热装置
CN108413717A (zh) 一种空调冷凝器焊接工序预处理方法
CN209558556U (zh) 一种全热交换新风除湿机
CN109708439A (zh) 一种离子风复合膜全热换热器的干燥系统
CN204513709U (zh) 一种溶液式全热回收机组
JP2001353398A (ja) 乾燥装置
CN107120752B (zh) 一种集中式与分布式分级加湿的新风系统
CN210299314U (zh) 一种新型茶叶萎凋室
Nasif et al. Seasonal weather conditions effect on energy consumption and CO2 emission for air conditioning systems coupled with enthalpy energy recovery heat exchanger
CN108088001A (zh) 一种双风道除盐雾新风转轮除湿系统
CN210226766U (zh) 一种用于茶叶萎凋室的循环系统
CN106871339A (zh) 一种手术室四季温湿度控制系统
CN203893628U (zh) 乳胶床垫生产线上的烘干系统
CN204854186U (zh) 一种智能化绿色恒热站烘干设备房
Shen et al.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of a CO2/H2O capture-based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N101737891A (zh) 一种湿膜加湿方法及其加湿装置
CN208269523U (zh) 烘干房及烘干加工厂
CN204176813U (zh) 一种组合式恒温恒湿系统
CN207147098U (zh) 一种简易试管风干箱
CN205093551U (zh) 紫菜节能干燥装置
CN107367002B (zh) 一种空气冷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