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90056A - 无线通信系统以及用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系统以及用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90056A
CN109890056A CN201910188717.6A CN201910188717A CN109890056A CN 109890056 A CN109890056 A CN 109890056A CN 201910188717 A CN201910188717 A CN 201910188717A CN 109890056 A CN109890056 A CN 1098900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user equipment
data
deta bearer
admission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8871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90056B (zh
Inventor
覃忠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riority to CN20191018871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90056B/zh
Publication of CN1098900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900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900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900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26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agreed or negotiated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 H04W36/28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agreed or negotiated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involving a plurality of connections, e.g. multi-call or multi-bearer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27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for a plurality of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s, e.g. multi-call or multi-bearer end-to-end data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61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of neighbour cell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8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2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location or mobility data, e.g. speed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9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30Connection release
    • H04W76/34Selective release of ongoing connec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和用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方法,该无线通信系统包括:第一基站;第二基站;第三基站;以及用户设备,其中,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通过不同的载波与用户设备进行无线数据连接,并且其中,触发节点在判断满足第二基站向用户设备提供的业务转移至第三基站的预定转移条件的情况下触发转移过程,以使得用户设备释放与第二基站间的无线数据连接,建立与第三基站的无线数据连接,从而由第一基站和第三基站通过不同的载波与用户设备进行无线数据连接,其中,原始由第二基站提供的业务的至少一部分被转移至第三基站。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能够保证用户设备获得优化的服务质量同时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系统以及用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方法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3年11月22日、发明名称为“无线通信系统以及用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方法”以及申请号为201310597066.9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无线通信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以及用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用户设备通过不同的载波同时与多个基站进行无线数据连接的技术已经在行业内进行广泛地讨论。然而,特定场景下的解决方案并没有出台。
发明内容
在下文中给出了关于本公开的简要概述,以便提供关于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但是,应当理解,这个概述并不是关于本公开的穷举性概述。它并不是意图用来确定本公开的关键性部分或重要部分,也不是意图用来限定本公开的范围。其目的仅仅是以简化的形式给出关于本公开的某些概念,以此作为稍后给出的更详细描述的前序。
因此,鉴于以上情形,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以及用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方法,其能够实现在多个基站通过不同的载波同时与用户设备进行无线数据连接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如果满足特定条件,则触发用户设备将与其中一些基站之间的数据承载(radio bearer)中的部分或全部转移至其它基站。这样,能够保证用户设备从基站获得理想的服务质量,并且有效地提高了上下行数据的传输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其包括:第一基站;第二基站;第三基站;以及用户设备,其中,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通过不同的载波与用户设备进行无线数据连接,并且其中,触发节点在判断满足第二基站向用户设备提供的业务转移至第三基站的预定转移条件的情况下触发转移过程,以使得用户设备释放与第二基站间的无线数据连接,建立与第三基站的无线数据连接,从而由第一基站和第三基站通过不同的载波与用户设备进行无线数据连接,其中,原始由第二基站提供的业务的至少一部分被转移至第三基站。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转移过程还可使得原始由第二基站提供的业务的一部分被转移至第一基站。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触发节点可以是第一基站或第二基站。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触发节点在根据所接收的关于第二基站的服务载波的移动性测量结果而判断满足预定转移条件的情况下,向第三基站发出转移请求,第三基站根据转移请求而执行第一接纳控制并且向第一基站和/或第二基站发出转移响应以通知第一接纳控制的结果,其中,该转移响应包括以下内容至少之一:第三基站能够针对用户设备的哪部分数据承载进行通信、第三基站同步接入所需的专用前导码、用户设备与第三基站通信的载波的系统信息、以及用于建立用户设备与第三基站之间的通信的控制面协议的配置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如果第一接纳控制的结果表示第三基站不能接纳用户设备与第二基站之间的全部数据承载,则根据第三基站发出的转移响应或者经由第二基站向第一基站转发的第三基站发出的转移响应,第一基站根据第一接纳控制的结果而执行第二接纳控制并且将第二接纳控制的结果通知给第二基站。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第一基站或第二基站在获知第一接纳控制或第二接纳控制的最终结果之后,根据最终结果和第三基站的反馈信息向用户设备发出通知消息以通知用户设备进行转移过程,该通知消息包括以下内容至少之一:第一基站能够针对用户设备的哪部分数据承载进行通信、第三基站能够针对用户设备的哪部分数据承载进行通信、第三基站同步接入所需的专用前导码、用户设备与第三基站通信的载波的系统信息、以及用于建立用户设备与第三基站之间的通信的控制面协议的配置信息,并且用户设备在收到通知消息后释放不能被第一基站和第三基站接纳的数据承载,同时释放与第二基站的无线数据连接并执行对第三基站的同步接入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如果第一、第二和第三基站的数据在转移过程触发之前和完成之后均是直接从核心网路由而来的,则第二基站根据第一接纳控制的结果而执行数据前转(data forwarding)操作以将第三基站可接纳的第一数据承载的数据前转至第三基站,以及还根据第二接纳控制的结果而执行数据前转操作以将第一基站可接纳的第二数据承载的数据前转至第一基站,并由第一基站或第二基站通知核心网将与第二数据承载对应的路由切换至第一基站。
优选地,如果用户设备与第三基站的同步接入成功,则第三基站通知核心网将与第一数据承载对应的路由切换至第三基站;否则,如果用户设备与第三基站的同步接入失败,则用户设备通知第一基站,第一基站在经过第三接纳控制之后通知第二基站和第三基站,以使得第一数据承载中的第一基站可接纳的第三数据承载的数据被前转至第一基站,并且第一基站通知核心网将与第三数据承载对应的路由切换至第一基站并释放与第一数据承载中的第一基站不能接纳的数据承载对应的核心网承载,同时通知用户设备释放第一数据承载中的第一基站不能接纳的数据承载。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如果第二基站的数据是从第一基站前转而来的,则第一基站在完成对第一接纳控制的确认或完成第二接纳控制之后,停止向第二基站转发数据,以及第二基站根据第一接纳控制的结果而执行数据前转操作以将第三基站可接纳的第一数据承载的数据前转至第三基站,以及还根据第二接纳控制的结果而执行数据前转操作以将第一基站可接纳的第二数据承载的数据前转至第一基站。
优选地,第一基站在完成对第一接纳控制的确认后,执行数据前转操作以将第一数据承载的数据前转至第三基站,或者第一基站在接收到用户设备与第三基站同步接入成功的消息之后执行数据前转操作以将第一数据承载的数据前转至第三基站。
此外,优选地,如果用户设备与第三基站的同步接入失败,则用户设备通知第一基站,第一基站停止向第三基站转发数据,并且在第一基站完成第三接纳控制后通知第二基站和第三基站,以使得第一数据承载中的第一基站可接纳的第三数据承载的数据被前转至第一基站并且第一数据承载中的第一基站不能接纳的数据承载被释放,同时通知用户设备释放第一数据承载中的第一基站不能接纳的数据承载。
此外,优选地,如果第三基站的数据在转移过程触发完成之后是由核心网直接路由而来的并且用户设备与第三基站的同步接入成功,则第三基站还通知核心网修改与第三基站可接纳的第一数据承载对应的核心网承载,以使得第一数据承载的数据被直接路由至第三基站。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如果第一基站的数据是通过第二基站前转而来的,则第二基站根据第一接纳控制的结果而执行数据前转操作以将第三基站可接纳的第一数据承载的数据前转至第三基站,以及根据第二接纳控制的结果而执行数据前转操作以将第一基站可接纳的第二数据承载的数据前转至第一基站。
优选地,如果用户设备与第三基站同步接入成功,则第三基站触发核心网执行路由切换以将从核心网发往第二基站的数据直接路由至第三基站,完成路由切换后第三基站开始向第一基站转发经由第一基站传输的下行承载的数据,并且第二基站在完成数据前转操作之后释放与用户设备及其业务相关的信息。
此外,优选地,如果用户设备与第三基站同步接入失败,则用户设备通知第一基站,第一基站在经过第三接纳控制之后通知第二基站和第三基站,以使得经由第二基站向第一基站转发第一数据承载中的第一基站可接纳的第三数据承载的数据以及第一基站的原有业务的数据,同时通知用户设备,并且第二基站在得知该失败之后停止向第三基站转发数据。
此外,优选地,如果用户设备与第三基站同步接入失败,则在第一基站完成第三接纳控制后,由第一基站或第二基站通知核心网将经由第二基站前转至第一基站的数据对应的路由切换至第一基站并释放与第一数据承载中的第一基站不能接纳的数据承载对应的核心网承载,同时通知用户设备释放第一数据承载中的第一基站不能接纳的数据承载。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方法,无线通信系统包括第一基站、第二基站、第三基站和用户设备,其中,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通过不同的载波与用户设备进行无线数据连接,该方法包括:判断步骤,用于由触发节点判断是否满足第二基站向用户设备提供的业务转移至第三基站的预定转移条件;以及触发步骤,用于在判断满足预定转移条件的情况下,触发转移过程,以使得用户设备释放与第二基站间的无线数据连接,建立与第三基站的无线数据连接,从而并由第一基站和第三基站通过不同的载波与用户设备进行无线数据连接,其中,使得原始由第二基站提供的业务的至少一部分被转移至第三基站。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包括机器可读的程序代码,当在信息处理设备上执行程序代码时,该程序代码使得信息处理设备执行以下步骤:判断步骤,用于由触发节点判断是否满足第二基站向用户设备提供的业务转移至第三基站的预定转移条件;以及触发步骤,用于在判断满足预定转移条件的情况下,触发转移过程,以使得用户设备释放与第二基站间的无线数据连接,建立与第三基站的无线数据连接,从而由第一基站和第三基站通过不同的载波与用户设备进行无线数据连接,其中,使得原始由第二基站提供的业务的至少一部分被转移至第三基站,其中,第一基站、第二基站、第三基站和用户设备包括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并且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通过不同的载波与用户设备进行无线数据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再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包括机器可执行的指令,当在信息处理设备上执行指令时,该指令使得信息处理设备执行以下步骤:判断步骤,用于由触发节点判断是否满足预定转移条件;以及触发步骤,用于在判断满足第二基站向用户设备提供的业务转移至第三基站的预定转移条件的情况下,触发转移过程,以使得用户设备释放与第二基站间的无线数据连接,建立与第三基站的无线数据连接,从而由第一基站和第三基站通过不同的载波与用户设备进行无线数据连接,其中,使得原始由第二基站提供的业务的至少一部分被转移至第三基站,其中,第一基站、第二基站、第三基站和用户设备包括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并且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通过不同的载波与用户设备进行无线数据连接。
在下面的说明书部分中给出本公开实施例的其它方面,其中,详细说明用于充分地公开本公开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而不对其施加限定。
附图说明
本公开可以通过参考下文中结合附图所给出的详细描述而得到更好的理解,其中在所有附图中使用了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来表示相同或者相似的部件。所述附图连同下面的详细说明一起包含在本说明书中并形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用来进一步举例说明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和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和优点。其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示意框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由第一基站作为触发节点来触发转移过程的示例场景的示意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由第二基站作为触发节点来触发转移过程的示例场景的示意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第一、第二和第三基站的数据在转移过程触发之前和完成之后均是直接从核心网路由而来并且用户设备与第三基站的同步接入成功的情况下的示例场景的示意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第二基站的数据是直接来自核心网并且用户设备与第三基站的同步接入失败的情况下的示例场景的示意图;
图6A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第二基站和第三基站的数据是通过第一基站前转而来并且用户设备与第三基站的同步接入成功的情况下的示例场景的示意图;
图6B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第二基站和第三基站的数据是通过第一基站前转而来并且用户设备与第三基站的同步接入成功的情况下的另一示例场景的示意图;
图6C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第二基站的数据是通过第一基站前转而来、而第三基站的数据在转移过程触发完成之后由核心网直接路由而来并且用户设备与第三基站的同步接入成功的情况下的示例场景的示意图;
图7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第二基站的数据是通过第一基站前转而来并且用户设备与第三基站的同步接入失败的情况下的示例场景的示意图;
图8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第一基站的数据是通过第二基站前转而来并且用户设备与第三基站的同步接入成功的情况下的示例场景的示意图;
图9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第一基站的数据是通过第二基站前转而来并且用户设备与第三基站的同步接入失败的情况下的示例场景的示意图;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作为连接保持节点的第一基站的功能配置示例的框图;
图1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作为连接保持节点的第一基站的功能配置示例的框图;
图1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作为连接转移源节点的第二基站的功能配置示例的框图;
图1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作为连接转移源节点的第二基站的功能配置示例的框图;
图1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作为连接转移目标节点的第三基站的功能配置示例的框图;
图1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户设备的功能配置示例的框图;
图16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方法的过程示例的流程图;以及
图17是示出作为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可采用的信息处理设备的个人计算机的示例结构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示范性实施例进行描述。为了清楚和简明起见,在说明书中并未描述实际实施方式的所有特征。然而,应该了解,在开发任何这种实际实施例的过程中必须做出很多特定于实施方式的决定,以便实现开发人员的具体目标,例如,符合与系统及业务相关的那些限制条件,并且这些限制条件可能会随着实施方式的不同而有所改变。此外,还应该了解,虽然开发工作有可能是非常复杂和费时的,但对得益于本公开内容的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这种开发工作仅仅是例行的任务。
在此,还需要说明的一点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公开,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根据本公开的方案密切相关的设备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与本公开关系不大的其它细节。
下面将参照图1至图17来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首先,将参照图1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示例。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示意框图。
如图1所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100可包括第一基站102、第二基站104、第三基站106和用户设备108。其中,第一基站102和第二基站104通过不同的载波与用户设备108进行无线数据连接,并且触发节点在判断满足第二基站104向用户设备108提供的业务转移至第三基站106的预定转移条件的情况下触发转移过程,以使得用户设备108释放与第二基站104间的无线数据连接,建立与第三基站106的无线数据连接,从而由第一基站102和第三基站106通过不同的载波与用户设备108进行无线数据连接,其中,原始由第二基站104提供的业务的至少一部分被转移至第三基站106。
第二基站104向用户设备108提供的业务转移至第三基站106的预定转移条件包括以下因素中的一个或多个:第三基站106比第二基站104的服务质量高出预定阈值;第三基站106的服务质量高于预定阈值;以及第二基站104的服务质量低于第一预定阈值且第三基站106的服务质量高于第二预定阈值;等等。应理解,上述预定转移条件是在假设已从第一基站102和第二基站104中确定了要转移的对象的情况下而描述的。
另一方面,当通过不同的载波与用户设备进行无线数据连接的两个基站同时满足预定转移条件时,在未确定先转移哪个基站(即分为两步进行转移的过程中,哪一个基站是第一基站102,哪一个基站是第二基站104,哪一个基站是第三基站106)的情况下,作为一个可选的例子,上述预定转移条件还可包括例如其中一个基站比另一基站的服务质量高。
优选地,当从上述两个基站中确定要转移的对象时,需要将关于这两个基站的服务载波的测量结果报告给触发节点,然后触发节点将基于基站类型(例如,主节点/从节点,宏基站/低功率节点,等等)、信道质量或者负载状况等等来确定首先要开始对于哪个基站的转移过程。作为一个可选的例子,如果一个基站的信道质量低于预定阈值并且接近失败而另一个基站正好在寻找更好的邻居,则将信道质量最差的基站确定为要转移的对象,并且首先开始对于该基站的转移过程。作为另一个可选的例子,如果两个基站具有大致相同的信道质量,则将具有较重负载的基站确定为要转移的对象,并且首先开始对于该基站的转移过程。
此外,优选地,在原始由第二基站104提供的业务无法全部被转移至第三基站106的情况下,转移过程还使得原始由第二基站104提供的业务的一部分被转移至第一基站102。应理解,尽管图1中仅示出了一个第一基站102,但是第一基站102的数量并不限于此,而是可以是包括多个第一基站的一组基站,例如联合处理(Joint Processing,JP)技术中的多个协作基站,从而在上述转移过程中,原始由第二基站104提供的业务的一部分也可以被转移至该组基站中的一个或多个第一基站。此外,在该情况下,以小区为单位来衡量多个第一基站的服务质量,例如,在协作多点传输的情况下,可将多个基站协作的载波视为一个小区来衡量多个协作基站的服务质量。
此外,可以理解,在上述转移过程中,由于第一基站102始终保持与用户设备之间的无线数据连接,第二基站104提供的业务被转移,并且原始由第二基站104提供的业务的至少一部分被转移至第三基站106,因此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基站102也可被称为连接保持节点,第二基站104也可被称为连接转移源节点,并且第三基站106也可被称为连接转移目标节点。而上述触发节点是用户设备108当前所连接到的一个服务节点,例如可以是连接保持节点第一基站102,也可以是连接转移源节点第二基站104。
此外,还应理解,这里所采用的术语“第一”、“第二”和“第三”仅是为了进行区分以便于描述而不构成限制,例如,在第一基站102符合连接转移源节点或连接转移目标节点的特征时,当然也可以是连接转移源节点或连接转移目标节点,这同样适用于第二基站104和第三基站106。
具体地,触发节点在根据所接收的关于至少第二基站104以及可选的第一基站102和第三基站106的服务载波的移动性测量结果而判断满足预定转移条件的情况下,向第三基站106发出包含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的相关信息的转移请求,第三基站106根据转移请求而执行第一接纳控制(first admission control)并且发出转移响应以通知第一接纳控制的结果,其中第三基站106可以向触发节点直接返回转移响应,也可以向用户设备108所连接的另一服务节点发出转移响应。
优选地,该转移响应可包括第三基站106能够针对用户设备108的哪部分数据承载进行通信、第三基站106同步接入所需的专用前导码、用户设备108与第三基站106通信的载波的系统信息、以及用于建立用户设备108与第三基站106之间的通信的控制面协议的配置信息。
优选地,如果第一接纳控制的结果表示第三基站106不能接纳用户设备108与第二基站104之间的全部数据承载,则根据第三基站106的转移响应(直接自第三基站106接收的转移响应或者经由第二基站104向第一基站102转发的第三基站106的转移响应),第一基站102根据第一接纳控制的结果而执行第二接纳控制并且将第二接纳控制的结果通知给第二基站104。
此外,优选地,第一基站102或第二基站104在获知第一接纳控制或第二接纳控制的最终结果之后,根据最终结果和第三基站106的转移响应向用户设备108发出通知消息以通知用户设备108进行转移过程,该通知消息包括以下内容至少之一:第一基站102能够针对用户设备的哪部分数据承载进行通信、第三基站106能够针对用户设备108的哪部分数据承载进行通信、第三基站106同步接入所需的专用前导码、用户设备108与第三基站106通信的载波的系统信息、以及用于建立用户设备108与第三基站106之间的通信的控制面协议的配置信息。并且用户设备108在收到通知消息后释放不能被第一基站102和第三基站106接纳的数据承载,释放与第二基站104的无线数据连接,并执行对第三基站106的同步接入操作。
此外,优选地,上述触发节点可以是第一基站102或第二基站104。
下面将参照图2和图3描述第一基站102和第二基站104分别作为触发节点的情况下的转移过程的场景示例。图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由第一基站作为触发节点来触发转移过程的示例场景的示意图,并且图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由第二基站作为触发节点来触发转移过程的示例场景的示意图。
如图2所示,在第一基站102作为触发节点的情况下,用户设备108可将该移动性测量结果发送给第二基站104,然后由第二基站104将该移动性测量结果转发给第一基站102,如图2中的实线箭头所示,以作为第一基站102触发转移过程的参考。此例的优点在于,减少对现有标准(用户设备直接向服务基站上报该服务基站的移动性载波测量结果)的修改。此外,用户设备108还可以以例如“测量报告”向第一基站102发送关于第二基站104的服务载波(至少包含主载波)的移动性测量结果,如图2中的虚线箭头所示。此例的优点在于用户设备108可以直接向第一基站102发送关于第二基站104服务载波的测量报告,从而节约了第二基站104与第一基站102之间的信息交互。
接下来,第一基站102可在根据所接收的移动性测量结果的信息判断满足上述预定转移条件之后,以例如“转移请求”向第三基站106发出转移请求,然后第三基站106根据转移请求而执行第一接纳控制,并且以例如“转移响应”向第一基站102发出对转移请求的响应从而将第一接纳控制的结果通知给第一基站102,该第一接纳控制的结果表示第三基站106是否可以接纳用户设备108与第二基站104之间的全部数据承载或者可以接受哪部分数据承载。
此后,由第一基站102或第三基站106以例如“转移通知”将上述第一接纳控制的结果通知给第二基站104,并且由第一基站102或第二基站104根据该结果和第三基站106的转移响应、以例如“转移确认”通知用户设备108进行转移过程,已在上文描述了该通知消息“转移确认”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优选地,如果第三基站106所执行的第一接纳控制的结果表示第三基站106不能接纳用户设备108与第二基站104之间的全部数据承载,则第一基站102可根据所接收的“转移响应”中包含的第一接纳控制结果而执行第二接纳控制,如图2中的虚线框所示。可以理解,通过由第一基站102执行第二接纳控制以将第三基站106不能接纳的数据承载的至少一部分转移到第一基站102,可以进一步保证用户设备108获得良好的服务质量。当然,这仅是优选示例而非限制,也可以在第一接纳控制之后直接通知用户设备108释放第三基站106不能接纳的业务而不执行第一基站102的第二接纳控制。经过第一接纳控制和/或第二接纳控制的判断后,第二基站104释放原来通过第二基站104进行传输的、第三基站106和第一基站102不能接纳的无线数据承载,并通知核心网释放与该无线数据承载对应的核心网承载。
应理解,在该情况下,可由第一基站102在执行了第二接纳控制之后以例如“转移通知”向第二基站104通知关于第一接纳控制和第二接纳控制的最终结果,然后由第一基站102或第二基站104根据该最终结果以例如“转移确认”通知用户设备108,从而可以将第三基站106可接纳的数据承载转移至第三基站并且将第一基站102可接纳的数据承载转移至第一基站102。
用户设备108在接收到上述“转移确认”通知消息之后,释放不能被第一基站102和第三基站106接纳的业务,释放与第二基站104的无线数据连接,并执行对第三基站106的同步接入操作。
以上参照图2详细描述了在第一基站102作为触发节点的情况下的转移过程的基本信令流程,接下来将参照图3详细描述由第二基站104作为触发节点的情况下的转移过程的场景示例。
如图3所示,由于此时的触发节点是第二基站104,因此用户设备108只需向第二基站104通知其载波移动性测量结果,并且第二基站104在根据该测量结果判断满足预定转移条件后向第三基站106发出转移请求以触发转移过程。然后第三基站106在执行第一接纳控制之后向第二基站104发出对转移请求的响应消息“转移响应”以向第二基站104通知第一接纳控制的结果。接下来,可以由第二基站104或第三基站106将该结果通知给第一基站102,并且第二基站104根据所接收的“转移响应”而以“转移确认”向用户设备108发出通知消息。
优选地,与图2描述的情况类似,第一基站102也可以根据所接收的第一接纳控制的结果而执行第二接纳控制,具体地,当第二基站104接收到的第三基站106的“转移响应”表明第三基站106无法接纳用户设备108与第二基站104之间的全部数据承载时,第二基站104针对第三基站106无法接纳的数据承载向第一基站102发出“转移请求”,第一基站102根据该“转移请求”执行第二接纳控制,并以例如“转移响应”将接纳控制的最终结果通知给第二基站104,此后第二基站104根据该最终结果向用户设备108发出通知。在此例中,第一基站发出的“转移响应”包括第一基站102能够针对用户设备108的哪部分数据承载进行通信。
根据图2和图3的比较可以看出,这两种情况下的转移过程的场景类似,区别仅在于作为触发节点的基站不同,从而导致某些信令的收发节点和时刻不同。因此,在图3中未详细描述的部分可参考图2,在此不再重复描述。
以上参照图2和图3详细描述了不同情况下的转移过程的基本信令交互的场景示例,以下将参照图4至图9详细描述在转移过程的基本信令交互之后,在不同情况下各个网络节点之间的数据前转(data forwarding)和路由切换(path switch)的场景示例。
图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第一、第二和第三基站的数据在转移过程触发之前和完成之后均是直接从核心网路由而来并且用户设备与第三基站的同步接入成功的情况下的示例场景的示意图。
具体地,如果第一基站102、第二基站104和第三基站106的数据在转移过程触发之前和完成之后均是直接从核心网路由而来,则第二基站104根据所接收的第一接纳控制的结果而执行数据前转操作以将第三基站106可接纳的第一数据承载的数据前转至第三基站106,以及还根据第二接纳控制的结果而执行数据前转操作以将第一基站102可接纳的第二数据承载的数据前转至第一基站102,并由第一基站102或第二基站104通知核心网将与第二数据承载对应的路由切换至第一基站102。
应理解,如果第一接纳控制的结果表示第三基站106能够接纳全部数据承载,则仅需向第三基站106前转被其接纳的第一数据承载的数据,否则还需要同时向第一基站102前转被其接纳的第二数据承载的数据。
在数据前转操作之后,如图4所示,如果用户设备108对第三基站106的同步接入成功,则第三基站106通知核心网将与第一数据承载对应的路由切换至第三基站106。具体地,第三基站106可向移动性管理实体(MME)发出例如“路由切换请求”,移动性管理实体在接收到该请求之后向网关发出例如“修改承载请求”,网关在接收到该请求之后执行切换下行路由操作,从而使得第三基站106可接纳的第一数据承载的数据被直接路由至第三基站106,向第二基站104发送结束标志以告知经过第二基站104转发至第三基站106的最后一个数据包的编号。此后,网关向移动性管理实体发出例如“修改承载响应”,同时移动性管理实体在接收到该响应之后向第三基站106发出例如“路由切换确认”作为对路由切换请求的确认,以通知核心网端的路由切换操作完成。然后,第三基站106可通知第二基站104释放相关的用户设备信息,第二基站104在接收到该通知之后可释放与用户设备108及其业务相关的资源。
否则,如图5所示,如果用户设备108对第三基站106的同步接入失败,则用户设备108将通知第一基站102,第一基站102执行第三接纳控制,对第一数据承载进行接纳控制,在经过第三接纳控制之后通知第二基站104和第三基站106,以通知同步接入失败并且使得第一数据承载中第一基站102可接纳的第三数据承载的数据被前转至第一基站102,并且第一基站102还通知核心网将与第三数据承载对应的路由切换至第一基站102,同时,第一基站102通知用户设备108哪些数据可以通过第一基站102的载波进行传输以及哪些数据需要释放,并且通知第二基站104和第三基站106哪些无线数据承载需要释放,并通知核心网释放与该无线数据承载对应的核心网承载。
应指出,在同步接入失败的情况下,如图5所示,由于除了此时由第一基站102通知移动性管理实体之外,涉及核心网端的具体路由切换操作与以上参照图4所描述的过程类似,因此在此不再重复其说明。
从以上参照图4和图5进行的描述可以看出,对于根据第一基站102执行的第二接纳控制的结果而确定的第二数据承载,无论用户设备108对第三基站106的同步接入是否成功,都通知核心网将与其对应的路由切换至第一基站102,而对于根据第三基站106执行的第一接纳控制的结果而确定的第一数据承载,如果用户设备108对第三基站106的同步接入成功,才通知核心网将与第一数据承载对应的路由切换至第三基站106,而如果同步接入失败,则由第一基站102针对第一数据承载执行第三接纳控制,并且通知核心网将与根据第三接纳控制的结果而确定的第三数据承载对应的路由切换至第一基站102,也就是说,对于原始由第二基站104提供的与第二数据承载和第三数据承载对应的业务,此时由第一基站102提供该部分业务。此外,在同步接入失败的情况下,还需要通知用户设备108第三数据业务承载需要转到第一基站102进行传输,并且释放第一基站102经过第三接纳控制不能接受的数据承载。
接下来,将参照图6A、图6B、图6C和图7描述在第二基站104的数据是经由第一基站102前转而来的情况下的示例场景。其中,图6A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第二基站和第三基站的数据是通过第一基站前转而来并且用户设备与第三基站的同步接入成功的情况下的示例场景的示意图,图6B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第二基站和第三基站的数据是提供第一基站前转而来并且用户设备与第三基站的同步接入成功的情况下的另一示例场景的示意图,图6C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第二基站的数据是通过第一基站前转而来、而第三基站的数据在转移过程触发完成之后由核心网直接路由而来并且用户设备与第三基站的同步接入成功的情况下的示例场景的示意图,并且图7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第二基站的数据是提供第一基站前转而来并且用户设备与第三基站的同步接入失败的情况下的另一示例场景的示意图。
具体地,如果第二基站104和第三基站106的数据是从第一基站102前转而来的,则第一基站102在完成对第一接纳控制的确认或完成第二接纳控制之后,停止向第二基站104转发数据,以及第二基站104根据第一接纳控制的结果而执行数据前转操作以将第三基站106可接纳的第一数据承载的数据前转至第三基站106,以及还根据第二接纳控制的结果而执行数据前转操作以将第一基站102可接纳的第二数据承载的数据前转至第一基站102。
由于此时第二基站104的数据是从第一基站102前转而来的,因此第一基站102也需要向第三基站106执行数据前转操作,第一基站102可以在完成对第一接纳控制的确认后,与第二基站104同时执行数据前转操作以将第一数据承载的数据前转至第三基站106,而不管用户设备108与第三基站106的同步接入是否成功,如图6A所示。替选地,第一基站102也可以在获知用户设备108与第三基站106的同步接入成功之后才执行数据前转操作,如图6B所示,这更适合于第一基站102和第二基站104同时为一个数据承载传输业务的情形。
此外,第二基站104在完成数据前转操作之后自动释放与用户设备108的业务相关的资源。
特别地,如果第一接纳控制的结果表明第三基站106不能接纳全部数据承载,则在针对被第三基站106接纳的第一数据承载执行数据前转操作的同时,第一基站102除了停止继续向第二基站104转发数据外,第二基站104还需要将被第一基站102接纳的第二数据承载的数据转移回第一基站102进行传输。
替选地,如图6C所示,如果第二基站104的数据是从第一基站102前转而来的,而第三基站106的数据在转移过程触发完成之后是由核心网直接路由而来的,则在用户设备108对第三基站106的同步接入成功的情况下,除了以上参照图6A和图6B所描述的处理过程之外,还涉及核心网端的操作,即,第三基站106需要通知核心网修改与第三基站106可接纳的第一数据承载对应的核心网承载。具体地,在用户设备108与第三基站106的同步接入成功之后,第三基站106还向移动性管理实体发出例如“路由切换请求”,移动性管理实体在接收到该请求之后向网关发出例如“修改承载请求”,网关在收到该请求之后执行切换下行路由操作,从而将第三基站106可接纳的第一数据承载的数据直接路由至第三基站106,并向第一基站102发送结束标志以告知经过第一基站转发至第三基站106的最后一个数据包的编号,此后网关向移动性管理实体发出例如“修改承载响应”,并且移动性管理实体在收到该响应之后,向第三基站106发出例如“路由切换确认”作为对“路由切换请求”的确认,从而通知第三基站106核心网端的路由切换操作完成。
然而,如果用户设备108对第三基站106的同步接入失败,如图7所示,与参照图5描述的场景类似,用户设备108首先通知第一基站102,第一基站102在接收到该通知之后停止向第三基站106转发数据,并且第一基站102在执行第三接纳控制之后通知第二基站104和第三基站106,以通知同步接入失败并且使得第二基站104和第三基站106针对第一数据承载中第一基站102可接纳的第三数据承载而向其执行数据前转操作,以使得第一数据承载中的第一基站102可接纳的第三数据承载的数据被前转至第一基站102并且第一数据承载中的第一基站102不能接纳的数据承载被释放。同时,第一基站102通知用户设备108哪些数据可以通过第一基站102的载波进行传输以及哪些数据需要释放。
从以上参照图6A、图6B和图7的描述可以看出,由于在这些场景下由第一基站102负责向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其它基站转发数据,因此在同步接入操作成功和失败的情况下均不涉及核心网的路由切换操作。
此外,还应指出,尽管在图7中示出第一基站102和第二基站104同时向第三基站106执行数据前转操作,但是这仅是示例,并与图6B类似,第一基站102也可以先不向第三基站106执行数据前转操作,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制。
以下将参照图8和图9描述在第一基站的数据是通过第二基站前转而来的情况下的示例场景。图8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第一基站的数据是通过第二基站前转而来并且用户设备与第三基站的同步接入成功的情况下的示例场景的示意图,并且图9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在第一基站的数据是通过第二基站前转而来并且用户设备与第三基站的同步接入失败的情况下的示例场景的示意图。
具体地,如果第一基站102的数据是通过第二基站104前转而来的,则第二基站104根据第一接纳控制的结果而执行数据前转操作以将第三基站106可接纳的第一数据承载的数据前转至第三基站106,以及根据第二接纳控制的结果而执行数据前转操作以将第一基站102可接纳的第二数据承载的数据前转至第一基站102。
如果用户设备108对第三基站106的同步接入成功,则如图8所示,第三基站106触发核心网执行路由切换以将从核心网发往第二基站104的数据直接路由至第三基站106,完成路由切换后第三基站106开始向第一基站102转发经由第一基站102传输的下行承载的数据,并且第二基站104在完成数据前转操作之后释放与用户设备及其业务相关的信息。具体地,在同步接入成功之后,第三基站106向移动性管理实体发出例如“路由切换请求”,移动性管理实体在接收到该请求之后向网关发出例如“修改承载请求”,网关在收到该请求之后执行切换下行路由操作,从而将第三基站106可接纳的第一数据承载的数据直接路由至第三基站106,并向第二基站104发送结束标志,然后第二基站104将该结束标志转发至第一基站102以告知第一基站经过第二基站104转发的最后一个数据包的编号,此后网关向移动性管理实体发出例如“修改承载响应”,并且移动性管理实体在收到该响应之后,向第三基站106发出例如“路由切换确认”作为对“路由切换请求”的确认,从而通知第三基站106核心网端的路由切换操作完成。
从图8可以看出,在同步接入成功的情况下,第二基站104在收到由第一基站102传输的业务的结束标志之后转发给第一基站102,然后在收到由第三基站106和/或第一基站102发出的消息“用户设备信息释放”之后释放与用户设备108相关的所有资源。
否则,如果用户设备108对第三基站106的同步接入失败,则如图9所示,用户设备108通知第一基站102,第一基站102在经过第三接纳控制之后通知第二基站104和第三基站106,以通知同步接入失败以及使得第二基站104和第三基站106针对第一数据承载中第一基站102可接纳的第三数据承载向其执行数据前转操作,同时通知用户设备108哪些数据可以通过第一基站102的载波进行传输以及哪些数据需要释放。
优选地,在同步接入失败的情况下,可以仍通过第二基站104向第一基站102转发第一基站102所传输的业务的数据(即,第一基站102原有业务的数据、第二数据承载的数据以及第三数据承载的数据)。在该情况下,当需要在小基站之间进行切换时,由于总是存在一个锚点基站(例如,此处的第二基站104)负责数据转发,从而仅需要通知锚点基站进行数据转发的转移即可。
然而,替选地,也可以在第一基站102完成第三接纳控制之后,由第一基站102或第二基站104通知核心网针对被第一基站102接纳的所有数据承载的数据执行路由切换,以将经由第二基站104前转至第一基站102的数据对应的路由切换至第一基站102并释放与第一数据承载中的第一基站102不能接纳的数据承载对应的核心网承载,同时通知用户设备108释放第一数据承载中的第一基站102不能接纳的数据承载。
应指出,在同步接入失败的情况下,如图9所示,由于除了此时由第一基站102或第二基站104来通知移动性管理实体之外,涉及核心网的具体路由切换操作与以上参照图8描述的过程类似,因此在此不再重复其说明。
以上参照图4至图9描述了在各种情形下转移过程之后的数据前转和路由切换操作,但是应理解,附图及其相关描述仅为示例而非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发明的原理而对上述过程进行修改。例如,尽管以上以由第一基站102和第三基站106共同承担原始由第二基站104提供的业务的至少一部分,但是也可以由第三基站106单独地进行承担,而对于第三基站106无法接纳的业务,则通知用户设备108放弃该部分业务。此外,尽管在图4至图9中仅示出了第二基站104向第三基站106执行数据前转操作,但这仅是为了图示清楚而非限制,应理解,在第一基站102执行接纳控制的情况下,第二基站104同时也针对被第一基站102接纳的数据承载向第一基站102执行数据前转操作。
另外,还应指出,为了清楚的目的,在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公开密切相关的一些信令交互,而对于本领域公知的其它信令交互,在此则不再赘述。
根据以上给出的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可以理解,通过在满足预定转移条件的情况下执行上述转移过程,可以保证用户设备获得优化的服务质量,同时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以下将参照图10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作为连接保持节点的第一基站的功能配置的示例。图10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作为连接保持节点的第一基站的功能配置示例的框图。
如图10所示,根据该实施例的第一基站1000可包括测量结果接收单元1002、判断单元1004、转移请求发送单元1006和转移响应接收单元1008。下面将详细描述各个单元的功能配置的示例。
测量结果接收单元1002可被配置成在第一基站1000是用于触发上述转移过程的触发节点的情况下,接收来自用户设备或作为连接转移源节点的第二基站的、关于用户设备与第二基站之间的服务载波的移动性测量结果。
判断单元1004可被配置成基于测量结果接收单元1002所接收的移动性测量结果而判断是否满足第二基站向用户设备提供的业务转移至第三基站的预定转移条件。
转移请求发送单元1006可被配置成在判断单元1004判断满足预定转移条件的情况下,向作为连接转移目标节点的第三基站发送转移请求,以触发用户设备释放与第二基站间的无线数据连接,建立与第三基站的无线数据连接,从而由第一基站和第三基站通过不同的载波与用户设备进行无线数据连接,其中,使得原始由第二基站提供的业务的至少一部分被转移至第三基站。
转移响应接收单元1008可被配置成从第三基站接收转移响应,该转移响应可包括第三基站执行的接纳控制的结果。
优选地,第一基站1000还可包括第一接纳控制执行单元1010。第一接纳控制执行单元1010可被配置成在转移响应接收单元1008接收的转移响应中所包含的接纳控制结果表示第三基站不能接纳第二基站的全部数据承载的情况下,针对第三基站不能接纳的数据承载执行接纳控制,从而使得第一基站1000能够接纳的数据承载可以被转移至第一基站1000。
另外,可选地,第一基站1000还可包括通知单元1012。通知单元1012可被配置成向用户设备和/或第二基站通知第三基站执行的接纳控制的结果以及可选的第一基站执行的接纳控制的结果。
此外,可选地,第一基站1000还可包括数据前转单元1014。数据前转单元1014可被配置成在第二基站的数据是通过第一基站前转而来的情况下,对第三基站执行数据前转。优选地,数据前转单元1014可以在转移过程的基本信令交互完成之后与第二基站同时进行数据前转,或者也可以在接收到用户设备与第三基站的同步接入成功的消息之后才进行数据前转。
优选地,第一基站1000还可包括第二接纳控制执行单元1016。第二接纳控制执行单元1016可被配置成在用户设备与第三基站的同步接入失败的情况下,对原本应该由第三基站接纳的数据承载执行接纳控制,以使得第一基站可接纳的数据承载被转移至第一基站1000。
此外,优选地,第一基站1000还可包括核心网通知单元1018。核心网通知单元1018可被配置成在第二基站的数据是直接来自核心网的情况下,通知核心网将与第一基站接纳的数据承载对应的路由切换至第一基站。
应理解,以上参照图10描述的第一接纳控制执行单元1010、通知单元1012、数据前转单元1014、第二接纳控制执行单元1016和核心网通知单元1018均是可选的,在图10中以虚线框示出,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例如根据需要而对上述各个单元中的一个或多个进行组合,并且任意这样的组合都被认为落入本公开的范围内。
接下来,将参照图11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作为连接保持节点的第一基站的功能配置的示例。图1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作为连接保持节点的第一基站的功能配置示例的框图。其中,除了取代测量报告接收单元1002、转移请求发送单元1004、判断单元1006和转移响应接收单元1008而设置了接收单元1102之外,图11所示的第一基站1100与以上参照图10描述的第一基站1000的功能配置相同,因此将适当地省略描述。
接收单元1102可被配置成在由作为连接转移源节点的第二基站来触发上述转移过程的情况下,接收来自第二基站或作为连接转移目标节点的第三基站的关于转移过程的通知,该通知可包括第三基站执行的接纳控制的结果。
此外,对于图11中以虚线框示出的可选的第一接纳控制执行单元1104、通知单元1106、数据前转单元1108、第二接纳控制执行单元1110和核心网通知单元1112,其与以上参照图10描述的相应单元的功能配置相同,在此不再重复描述。
接下来,将参照图12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作为连接转移源节点的第二基站的功能配置示例的框图。图1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作为连接转移源节点的第二基站的功能配置示例的框图。
如图12所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第二基站1200可包括接收单元1202。接收单元1202可被配置成在由作为连接保持节点的第一基站来触发转移过程的情况下,接收来自第一基站或作为连接转移目标节点的第三基站的关于转移过程的通知,该通知可包括第三基站执行的接纳控制的结果以及可选的第一基站执行的接纳控制的结果。
可选地,第二基站1200还可包括用户设备通知单元1204。用户设备通知单元1204可被配置成向用户设备通知第三基站执行的接纳控制的结果以及可选的第一基站执行的接纳控制的结果。
可选地,第二基站1200还可包括数据前转单元1206。数据前转单元1206可被配置成向第三基站以及可选的第一基站执行数据前转操作,以将第三基站以及第一基站可接纳的数据承载的数据分别前转至第三基站和第一基站。
可选地,第二基站1200还可包括核心网通知单元1208。核心网通知单元1208可被配置成在第二基站的数据是直接来自核心网的情况下,通知核心网将与第一基站可接纳的数据承载对应的路由切换至第一基站。
接下来,将参照图13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作为连接转移源节点的第二基站的功能配置的示例。图1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作为连接转移源节点的第二基站的功能配置示例的框图。其中,除了取代图12所示的第二基站1200的接收单元1202而设置了测量结果接收单元1302、判断单元1304、转移请求发送单元1306和转移响应接收单元1308之外,图13所示的第二基站1300的功能配置与图12所示的第二基站1200的功能配置相同,因此将适当地省略描述。
测量结果接收单元1302可被配置成接收来自用户设备的、关于用户设备与第二基站之间的服务载波的移动性测量结果。
判断单元1304可被配置成根据测量结果接收单元1302所接收的移动性测量结果而判断是否满足第二基站向用户设备提供的业务转移至第三基站的预定转移条件。
转移请求发送单元1306可被配置成在判断单元1304判断满足预定转移条件的情况下,向作为连接转移目标节点的第三基站发送转移请求,以触发用户设备释放与第二基站间的无线数据连接,建立与第三基站的无线数据连接,从而由作为连接保持节点的第一基站和第三基站通过不同的载波与用户设备进行无线数据连接,其中,使得原始由第二基站提供的业务的至少一部分被转移至第三基站。
转移响应接收单元1308可被配置成从第三基站接收转移响应,该转移响应可包括第三基站执行的接纳控制的结果。
此外,优选地,第三基站1300还可包括转移确认接收单元1310。转移确认接收单元1310可被配置成接收从第一基站接收转移确认,该转移确认可包括第一基站执行的接纳控制的结果。
此外,对于图13中以虚线框示出的用户设备通知单元1312、数据前转单元1314和核心网通知单元1316,其功能配置与以上参照图12描述的用户设备通知单元1204、数据前转单元1206和核心网通知单元1208的功能配置相同,在此不再重复描述。
此外,应指出,与图10和图11所示的情况类似,在图12和图13中以虚线框示出的组成单元为可选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而对这些单元中的一个或多个进行组合,并且任意这样的组合都被认为落入本公开的范围内。
接下来,将参照图14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作为连接转移目标节点的第三基站的功能配置的示例。图1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作为连接转移目标节点的第三基站的功能配置示例的框图。
如图14所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第三基站1400可包括转移请求接收单元1402、接纳控制执行单元1404和转移响应发送单元1406。
转移请求接收单元1402可被配置成接收来自作为触发节点的、作为连接保持节点的第一基站或作为连接转移源节点的第二基站关于转移过程的转移请求,使得用户设备释放与第二基站间的无线数据连接,并且在用户设备与第三基站同步接入成功的情况下,由第一基站和第三基站通过不同的载波与用户设备进行无线数据连接,以使得原始由第二基站提供的业务的至少一部分被转移至第三基站。
接纳控制执行单元1404可被配置成根据转移请求接收单元1402所接收的转移请求而执行接纳控制,以确定第三基站可接纳的第二基站的数据承载。
转移响应发送单元1406可被配置成向作为转移过程的触发节点的第一基站或第二基站发送转移响应,该转移响应可包括第三基站执行的接纳控制的结果。
可选地,第三基站1400还可包括核心网通知单元1408。核心网通知单元1408可被配置成在第二基站的数据直接来自核心网或者第一基站的数据通过第二基站前转而来并且用户设备与第三基站的同步接入成功的情况下,通知核心网将与第三基站可接纳的数据承载对应的路由切换至第三基站。
此外,可选地,第三基站1400还可包括数据前转单元1410。数据前转单元1410可被配置成在用户设备与第三基站的同步接入失败的情况下,对第一基站执行数据前转,以将原本由第三基站接纳的数据承载中第一基站可接纳的数据承载的数据前转至第一基站。
应理解,图14中以虚线框示出的核心网通知单元1408和数据前转单元1410均是可选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而对这些单元中的一个或多个进行组合,并且任意这样的组合都被认为落入本公开的范围内。
接下来,将参照图15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户设备的功能配置的示例。图1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户设备的功能配置示例的框图。
如图15所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户设备1500可包括测量结果报告单元1502、第一通知接收单元1504和同步接入单元1506。
测量结果报告单元1502可被配置成将关于用户设备与作为连接转移源节点的第二基站之间的服务载波的移动性测量结果报告给第二基站以及可选的作为连接保持节点的第一基站,以作为触发节点用于判断是否满足第二基站向用户设备提供的业务转移至第三基站的预定转移条件的参考。
第一通知接收单元1504可被配置成接收来自第一基站或第二基站关于转移过程的通知,该通知可包括作为连接转移目标节点的第三基站执行的接纳控制的结果以及可选的第一基站执行的接纳控制的结果。
同步接入单元1506可被配置成根据转移通知接收单元1504所接收的通知,执行对第三基站的同步接入。
优选地,用户设备1500还可包括第二通知接收单元1508。第二通知接收单元1508可被配置成在用户设备对第三基站的同步接入失败的情况下,接收来自第一基站的通知,该通知包括关于用户设备的哪些数据可以通过第一基站的载波进行传输以及哪些数据需要释放的信息。
类似地,图15中以虚线框示出的第二通知接收单元1508也是可选的。
应理解,尽管以上参照图10至图15描述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第一基站、第二基站、第三基站和用户设备的功能配置的示例,但是应理解,这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公开的原理而对以上配置进行组合、子组合以及变更等。
接下来,将参照图16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方法的过程示例。图16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方法的过程示例的流程图。该无线通信系统可包括第一基站、第二基站、第三基站和用户设备,其中,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通过不同的载波与用户设备进行无线数据连接。
如图16所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方法1600可包括判断步骤S1602和触发步骤S1604。
在判断步骤S1602中,可由触发节点判断是否满足第二基站向用户设备提供的业务转移至第三基站的预定转移条件。该触发节点可以是作为连接保持节点的第一基站或作为连接转移源节点的第二基站。
接下来,在触发步骤S1604中,可在判断满足预定转移条件的情况下,触发转移过程,以使得用户设备释放与第二基站间的无线数据连接,建立与第三基站的无线数据连接,从而由第一基站和第三基站通过不同的载波与用户设备进行无线数据连接,其中,使得原始由第二基站提供的业务的至少一部分被转移至第三基站。
优选地,上述转移过程还使得原始由第二基站提供的业务的一部分被转移至第一基站。
此外,优选地,触发节点在根据所接收的关于第二基站的服务载波的移动性测量结果而判断满足预定转移条件的情况下,向第三基站发出转移请求,第三基站根据转移请求而执行第一接纳控制并且向触发节点发出转移响应以通知第一接纳控制的结果。
此外,优选地,如果第一接纳控制的结果表示第三基站不能接纳用户设备与第二基站之间的全部数据承载,则第一基站根据第一接纳控制的结果而执行第二接纳控制并且将第二接纳控制的结果通知给第二基站。
此外,优选地,第一基站或第二基站在获知第一接纳控制或第二接纳控制的最终结果之后,根据最终结果和第三基站的反馈信息向用户设备发出通知消息以通知用户设备进行转移过程,该通知消息包括以下内容至少之一:第一基站能够针对用户设备的哪部分数据承载进行通信、第三基站能够针对所述用户设备的哪部分数据承载进行通信、第三基站同步接入所需的专用前导码、用户设备与第三基站通信的载波的系统信息、以及用于建立用户设备与第三基站之间的通信的控制面协议的配置信息。此外,用户设备在收到通知消息后释放不能被第一基站和第三基站接纳的数据承载,同时释放与第二基站的无线数据连接并执行对第三基站的同步接入操作。
应理解,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方法是与以上描述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实施例相对应的,因此在此未详细描述的部分可参考先前相应位置的描述,在此不再重复进行描述。
此外,本公开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包括机器可读的程序代码,当在信息处理设备上执行程序代码时,该程序代码使得信息处理设备执行如上述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的用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判断步骤,用于由触发节点判断是否满足第二基站向用户设备提供的业务转移至第三基站的预定转移条件;以及触发步骤,用于在判断满足预定转移条件的情况下,触发转移过程,以使得用户设备释放与第二基站间的无线数据连接,建立与第三基站的无线数据连接,从而由第一基站和第三基站通过不同的载波与用户设备进行无线数据连接,其中,使得原始由第二基站提供的业务的至少一部分被转移至第三基站,其中,第一基站、第二基站、第三基站和用户设备包括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并且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通过不同的载波与用户设备进行无线数据连接。
此外,本公开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包括机器可执行的指令,当在信息处理设备上执行指令时,该指令使得信息处理设备执行如上述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的用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判断步骤,用于由触发节点判断是否满足第二基站向用户设备提供的业务转移至第三基站的预定转移条件;以及触发步骤,用于在判断满足预定转移条件的情况下,触发转移过程,以使得用户设备释放与第二基站间的无线数据连接,建立与第三基站的无线数据连接,从而由第一基站和第三基站通过不同的载波与用户设备进行无线数据连接,以使得原始由第二基站提供的业务的至少一部分被转移至第三基站,其中,第一基站、第二基站、第三基站和用户设备包括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并且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通过不同的载波与用户设备进行无线数据连接。
应理解,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中的机器可执行的指令还可以被执行以上描述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实施例相对应的方法,因此在此未详细描述的部分可参考先前相应位置的描述,在此不再重复进行描述。
相应地,用于承载上述存储有机器可读取的指令代码的程序产品的存储介质也包括在本发明的公开中。所述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软盘、光盘、磁光盘、存储卡、存储棒等等。
另外,还应该指出的是,上述系列处理和装置也可以通过软件和/或固件实现。在通过软件和/或固件实现的情况下,从存储介质或网络向具有专用硬件结构的计算机,例如图17所示的通用个人计算机1700安装构成该软件的程序,该计算机在安装有各种程序时,能够执行各种功能等等。
在图17中,中央处理单元(CPU)1701根据只读存储器(ROM)1702中存储的程序或从存储部分1708加载到随机存取存储器(RAM)1703的程序执行各种处理。在RAM 1703中,也根据需要存储当CPU 1701执行各种处理等等时所需的数据。
CPU 1701、ROM 1702和RAM 1703经由总线1704彼此连接。输入/输出接口1705也连接到总线1704。
下述部件连接到输入/输出接口1705:输入部分1706,包括键盘、鼠标等等;输出部分1707,包括显示器,比如阴极射线管(CRT)、液晶显示器(LCD)等等,和扬声器等等;存储部分1708,包括硬盘等等;和通信部分1709,包括网络接口卡比如LAN卡、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部分1709经由网络比如因特网执行通信处理。
根据需要,驱动器1710也连接到输入/输出接口1705。可拆卸介质1711比如磁盘、光盘、磁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等根据需要被安装在驱动器1710上,使得从中读出的计算机程序根据需要被安装到存储部分1708中。
在通过软件实现上述系列处理的情况下,从网络比如因特网或存储介质比如可拆卸介质1711安装构成软件的程序。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种存储介质不局限于图17所示的其中存储有程序、与设备相分离地分发以向用户提供程序的可拆卸介质1711。可拆卸介质1711的例子包含磁盘(包含软盘(注册商标))、光盘(包含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和数字通用盘(DVD))、磁光盘(包含迷你盘(MD)(注册商标))和半导体存储器。或者,存储介质可以是ROM 1702、存储部分1708中包含的硬盘等等,其中存有程序,并且与包含它们的设备一起被分发给用户。
还需要指出的是,执行上述系列处理的步骤可以自然地根据说明的顺序按时间顺序执行,但是并不需要一定根据时间顺序执行。某些步骤可以并行或彼此独立地执行。
虽然已经详细说明了本公开及其优点,但是应当理解在不脱离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改变、替代和变换。而且,本公开实施例的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Claims (20)

1.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包括:
第一基站;
第二基站;
第三基站;以及
用户设备,
其中,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通过不同的载波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无线数据连接,
并且其中,触发节点在判断满足所述第二基站向所述用户设备提供的业务转移至所述第三基站的预定转移条件的情况下触发转移过程,以使得所述用户设备释放与所述第二基站间的无线数据连接,建立与所述第三基站的无线数据连接,从而由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三基站通过不同的载波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无线数据连接,其中,原始由所述第二基站提供的业务的至少一部分被转移至所述第三基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中,所述转移过程还使得原始由所述第二基站提供的业务的一部分被转移至所述第一基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中,所述触发节点是所述第一基站或所述第二基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中,所述触发节点在根据所接收的关于所述第二基站的服务载波的移动性测量结果而判断满足所述预定转移条件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三基站发出转移请求,所述第三基站根据所述转移请求而执行第一接纳控制并且向所述第一基站和/或第二基站发出转移响应以通知所述第一接纳控制的结果,其中,所述转移响应包括以下内容至少之一:所述第三基站能够针对所述用户设备的哪部分数据承载进行通信、所述第三基站同步接入所需的专用前导码、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三基站通信的载波的系统信息、以及用于建立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三基站之间的通信的控制面协议的配置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中,如果所述第一接纳控制的结果表示所述第三基站不能接纳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二基站之间的全部数据承载,则根据所述第三基站发出的所述转移响应或者经由所述第二基站向所述第一基站转发的所述第三基站发出的所述转移响应,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第一接纳控制的结果而执行第二接纳控制并且将所述第二接纳控制的结果通知给所述第二基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基站或所述第二基站在获知所述第一接纳控制或所述第二接纳控制的最终结果之后,根据所述最终结果和所述第三基站的转移响应向所述用户设备发出通知消息以通知所述用户设备进行所述转移过程,所述通知消息包括以下内容至少之一:所述第一基站能够针对所述用户设备的哪部分数据承载进行通信、所述第三基站能够针对所述用户设备的哪部分数据承载进行通信、所述第三基站同步接入所需的专用前导码、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三基站通信的载波的系统信息、以及用于建立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三基站之间的通信的控制面协议的配置信息,以及
其中,所述用户设备在收到所述通知消息后释放不能被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三基站接纳的数据承载,同时释放与所述第二基站的无线数据连接并执行对所述第三基站的同步接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中,如果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基站的数据在所述转移过程触发之前和完成之后均是直接从核心网路由而来的,则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第一接纳控制的结果而执行数据前转操作以将所述第三基站可接纳的第一数据承载的数据前转至所述第三基站,以及还根据所述第二接纳控制的结果而执行数据前转操作以将所述第一基站可接纳的第二数据承载的数据前转至所述第一基站,并由所述第一基站或所述第二基站通知核心网将与所述第二数据承载对应的路由切换至所述第一基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中,如果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三基站的同步接入成功,则所述第三基站通知核心网将与所述第一数据承载对应的路由切换至所述第三基站,
否则,如果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三基站的同步接入失败,则所述用户设备通知所述第一基站,所述第一基站在经过第三接纳控制之后通知所述第二基站和所述第三基站,以使得所述第一数据承载中的所述第一基站可接纳的第三数据承载的数据被前转至所述第一基站,并且所述第一基站通知核心网将与所述第三数据承载对应的路由切换至所述第一基站并释放与所述第一数据承载中的所述第一基站不能接纳的数据承载对应的核心网承载,同时通知所述用户设备释放所述第一数据承载中的所述第一基站不能接纳的数据承载。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中,如果所述第二基站的数据是从所述第一基站前转而来的,则所述第一基站在完成对所述第一接纳控制的确认或完成所述第二接纳控制之后,停止向所述第二基站转发数据;以及
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第一接纳控制的结果而执行数据前转操作以将所述第三基站可接纳的第一数据承载的数据前转至所述第三基站,以及还根据所述第二接纳控制的结果而执行数据前转操作以将所述第一基站可接纳的第二数据承载的数据前转至所述第一基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基站在完成对所述第一接纳控制的确认后,执行数据前转操作以将所述第一数据承载的数据前转至所述第三基站,或者所述第一基站在接收到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三基站同步接入成功的消息之后执行数据前转操作以将所述第一数据承载的数据前转至所述第三基站,
并且其中,如果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三基站的同步接入失败,则所述用户设备通知所述第一基站,所述第一基站停止向所述第三基站转发数据,并且在所述第一基站完成第三接纳控制后通知所述第二基站和所述第三基站,以使得所述第一数据承载中的所述第一基站可接纳的第三数据承载的数据被前转至所述第一基站并且所述第一数据承载中的所述第一基站不能接纳的数据承载被释放,同时通知所述用户设备释放所述第一数据承载中的所述第一基站不能接纳的数据承载。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中,如果所述第三基站的数据在转移过程触发完成之后是由核心网直接路由而来的并且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三基站的同步接入成功,则所述第三基站还通知所述核心网修改与所述第三基站可接纳的第一数据承载对应的核心网承载,以使得所述第一数据承载的数据被直接路由至所述第三基站。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中,如果所述第一基站的数据是通过所述第二基站前转而来的,则所述第二基站根据所述第一接纳控制的结果而执行数据前转操作以将所述第三基站可接纳的第一数据承载的数据前转至所述第三基站,以及根据所述第二接纳控制的结果而执行数据前转操作以将所述第一基站可接纳的第二数据承载的数据前转至所述第一基站。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中,如果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三基站同步接入成功,则所述第三基站触发核心网执行路由切换以将从核心网发往所述第二基站的数据直接路由至所述第三基站,完成路由切换后所述第三基站开始向所述第一基站转发经由第一基站传输的下行承载的数据,并且所述第二基站在完成数据前转操作之后释放与所述用户设备及其业务相关的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中,如果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三基站同步接入失败,则所述用户设备通知所述第一基站,所述第一基站在经过第三接纳控制之后通知所述第二基站和所述第三基站,以使得经由所述第二基站向所述第一基站转发所述第一数据承载中的所述第一基站可接纳的第三数据承载的数据以及所述第一基站的原有业务的数据,同时通知所述用户设备,并且所述第二基站在得知所述同步接入失败之后停止向所述第三基站转发数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中,如果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三基站同步接入失败,则在所述第一基站完成所述第三接纳控制后,由所述第一基站或所述第二基站通知核心网将经由所述第二基站前转至所述第一基站的数据的路由切换至所述第一基站并释放与所述第一数据承载中的所述第一基站不能接纳的数据承载对应的核心网承载,同时通知所述用户设备释放所述第一数据承载中的所述第一基站不能接纳的数据承载。
16.一种用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方法,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包括第一基站、第二基站、第三基站和用户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通过不同的载波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无线数据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判断步骤,用于由触发节点判断是否满足所述第二基站向所述用户设备提供的业务转移至所述第三基站的预定转移条件;以及
触发步骤,用于在判断满足所述预定转移条件的情况下,触发转移过程,以使得所述用户设备释放与所述第二基站间的无线数据连接,建立与所述第三基站的无线数据连接,从而由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三基站通过不同的载波与所述用户设备进行无线数据连接,其中,原始由所述第二基站提供的业务的至少一部分被转移至所述第三基站。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转移过程还使得原始由所述第二基站提供的业务的一部分被转移至所述第一基站。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触发节点在根据所接收的关于所述第二基站的服务载波的移动性测量结果而判断满足所述预定转移条件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三基站发出转移请求,所述第三基站根据所述转移请求而执行第一接纳控制并且向所述第一基站和/或第二基站发出转移响应以通知所述第一接纳控制的结果,其中,所述转移响应包括以下内容至少之一:所述第三基站能够针对所述用户设备的哪部分数据承载进行通信、所述第三基站同步接入所需的专用前导码、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三基站通信的载波的系统信息、以及用于建立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三基站之间的通信的控制面协议的配置信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所述第一接纳控制的结果表示所述第三基站不能接纳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二基站之间的全部数据承载,则根据所述第三基站发出的所述转移响应或者经由所述第二基站向所述第一基站转发的所述第三基站发出的所述转移响应,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第一接纳控制的结果而执行第二接纳控制并且将所述第二接纳控制的结果通知给所述第二基站。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基站或所述第二基站在获知所述第一接纳控制或所述第二接纳控制的最终结果之后,根据所述最终结果和所述第三基站的转移响应向所述用户设备发出通知消息以通知所述用户设备进行所述转移过程,所述通知消息包括以下内容至少之一:所述第一基站能够针对所述用户设备的哪部分数据承载进行通信、所述第三基站能够针对所述用户设备的哪部分数据承载进行通信、所述第三基站同步接入所需的专用前导码、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三基站通信的载波的系统信息、以及用于建立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第三基站之间的通信的控制面协议的配置信息,以及
其中,所述用户设备在收到所述通知消息后释放不能被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三基站接纳的数据承载,同时释放与所述第二基站的无线数据连接并执行对所述第三基站的同步接入操作。
CN201910188717.6A 2013-11-22 2013-11-22 无线通信系统以及用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方法 Active CN1098900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88717.6A CN109890056B (zh) 2013-11-22 2013-11-22 无线通信系统以及用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88717.6A CN109890056B (zh) 2013-11-22 2013-11-22 无线通信系统以及用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方法
CN201310597066.9A CN104661324B (zh) 2013-11-22 2013-11-22 无线通信系统以及用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方法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597066.9A Division CN104661324B (zh) 2013-11-22 2013-11-22 无线通信系统以及用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90056A true CN109890056A (zh) 2019-06-14
CN109890056B CN109890056B (zh) 2021-12-28

Family

ID=53178979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597066.9A Active CN104661324B (zh) 2013-11-22 2013-11-22 无线通信系统以及用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方法
CN201710533164.4A Active CN107277874B (zh) 2013-11-22 2013-11-22 通信系统中的电子装置和通信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201910188717.6A Active CN109890056B (zh) 2013-11-22 2013-11-22 无线通信系统以及用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597066.9A Active CN104661324B (zh) 2013-11-22 2013-11-22 无线通信系统以及用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方法
CN201710533164.4A Active CN107277874B (zh) 2013-11-22 2013-11-22 通信系统中的电子装置和通信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3)

Country Link
US (2) US9717030B2 (zh)
EP (2) EP3001764B1 (zh)
JP (3) JP6107974B2 (zh)
KR (2) KR101749010B1 (zh)
CN (3) CN104661324B (zh)
AU (2) AU2014352364B2 (zh)
BR (1) BR112016008155B1 (zh)
CA (1) CA2930104C (zh)
ES (1) ES2712879T3 (zh)
MX (1) MX344416B (zh)
RU (3) RU2710863C2 (zh)
WO (1) WO2015074598A1 (zh)
ZA (1) ZA20150810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79370A1 (zh) * 2021-07-09 2023-01-1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接纳控制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529143A (en) * 2014-07-10 2016-02-17 Vodafone Ip Licensing Ltd Carrier aggregation mode selection
WO2017034269A1 (ko) * 2015-08-21 2017-03-02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EP3157299B1 (en) * 2015-10-16 2020-07-22 HTC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base station for handling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US10524173B2 (en) 2016-02-24 2019-12-31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to facilitate sharing bearer information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EP3240310B1 (en) * 2016-04-01 2020-10-07 HTC Corporation Connection transfer handling devices
WO2017176177A1 (en) * 2016-04-05 2017-10-1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Requesting migration of a service session
CN112261696A (zh) 2016-11-04 2021-01-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送结束标记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8282796B (zh) * 2017-01-05 2022-08-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链路管理的方法及装置、系统
CN109429285B (zh) * 2017-09-04 2021-03-30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网络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9803329B (zh) * 2017-11-16 2021-01-2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数据前转隧道确定方法、接入和移动性管理设备及基站
KR102408682B1 (ko) * 2017-12-20 2022-06-16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네트워크 라우팅 경로 설정 지원 장치 및 그 방법
TWI674808B (zh) * 2018-11-01 2019-10-11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 無線通訊系統及控制平面之管理之切換方法
CN112105092B (zh) * 2019-06-17 2024-03-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双连接重建立中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KR102317728B1 (ko) * 2019-10-30 2021-10-26 에스케이텔레콤 주식회사 세션의 복제를 제어하는 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을 수행하는 upf 노드
CN111145411A (zh) * 2019-12-16 2020-05-12 北京码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5g的智能小区门禁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1476987A (zh) * 2020-04-07 2020-07-31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用于收集智能设备运行信息的智能监测方法及系统
WO2023004594A1 (en) * 2021-07-27 2023-02-02 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Devices and method for configuration of a user device during small data transmission
US11632271B1 (en) 2022-02-24 2023-04-18 T-Mobile Usa, Inc. Location-based channel esti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113448A1 (en) * 2011-02-23 2012-08-30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Communication of data using independent downlink and uplink connections
CN102656930A (zh) * 2009-12-16 2012-09-05 索尼公司 切换方法、用户设备以及无线电通信系统
US20130235844A1 (en) * 2012-03-08 2013-09-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data loss during a serving cell change in a multi-flow hsdpa communication network

Family Cites Families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66171A (en) * 1995-03-15 1996-10-15 Finisar Corporation Multi-mode high speed network switch for node-to-node communication
KR100429533B1 (ko) * 2001-10-26 2004-05-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평면 구조를 가지는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핸드오프 방법
AR049931A1 (es) * 2004-06-21 2006-09-13 Qualcomm Inc Sistema de comunicacion inalambrico utilizando un valor de persistencia para reducir latencia en la solicitud de comunicacion grupal.
EP1765030A1 (en) * 2005-09-19 2007-03-21 Mitsubishi Electr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entre Europe B.V. Method for transferring the context of a mobile terminal in a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GB0616682D0 (en) * 2006-08-22 2006-10-04 Nec Corp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US8867484B2 (en) * 2007-03-21 2014-10-21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handover failure recovery
WO2008155623A2 (en) * 2007-06-18 2008-12-24 Nokia Corporation Centralized scheduling for multicasting in a wireless mesh network
US8451795B2 (en) * 2007-08-08 2013-05-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Handover in a wireless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system that avoid user data loss
CN101431780B (zh) * 2007-11-09 2010-12-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网络优化切换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1521869A (zh) * 2008-02-25 2009-09-0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更新用户设备位置信息的方法
US8654690B2 (en) * 2008-04-02 2014-02-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Switching carriers to join a multicast session with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ES2434695T3 (es) * 2008-10-20 2013-12-17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Gestión de QoS en LTE para una estación base de auto retroceso
EP2387269B1 (en) * 2009-02-02 2019-04-1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multi-carrier cell handover
EP2394464B1 (en) * 2009-02-05 2017-05-03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Method and device for data processing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8811350B2 (en) * 2009-03-13 2014-08-19 Lg Electronics Inc. Handover performed in consideration of uplink/downlink component carrier setup
CN101990174B (zh) * 2009-07-29 2016-06-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消息发送方法及通用无线分组业务服务支持节点
FR2962295A1 (fr) * 2010-06-30 2012-01-06 France Telecom Procede d'etablissement d'une liaison entre deux equipements de communication
US9743286B2 (en) * 2010-12-13 2017-08-22 Nec Corporation Gateway reloc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control device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JP5637219B2 (ja) * 2010-12-21 2014-12-10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方法及び無線基地局
US8737354B2 (en) * 2011-01-10 2014-05-27 Alcatel Lucent Method of data path switching during inter-radio access technology handover
CN103444219B (zh) 2011-03-25 2017-10-24 富士通株式会社 基站、通信系统以及通信方法
US20130089076A1 (en) * 2011-04-01 2013-04-11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Local / remote ip traffic access and selective ip traffic offload service continuity
WO2012139016A2 (en) * 2011-04-07 2012-10-11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ocal data caching
US9949171B2 (en) * 2011-05-20 2018-04-1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dvanced LMSD intersystem handoff
KR102362590B1 (ko) * 2011-07-12 2022-02-15 인터디지탈 패튼 홀딩스, 인크 다중 rat 액세스 모드 동작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MX2014001533A (es) * 2011-08-15 2014-02-27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Metodos y nodos para el manejo de las mediciones en un sistema de comunicacion inalambrico.
CN103139911B (zh) 2011-11-25 2016-10-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载波聚合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US9225449B2 (en) * 2012-05-11 2015-12-29 Intel Corporation Performing a handover in a heterogeneous wireless network
US9351205B2 (en) * 2012-05-11 2016-05-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Carrier aggregation capable mobile operation over single frequency
CN103428788B (zh) 2012-05-18 2016-12-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转发的方法、设备及通讯系统
CN103686708B (zh) * 2012-09-13 2018-01-1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密钥隔离方法及设备
CN110072261B (zh) * 2012-12-28 2021-10-15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无线电通信系统、无线电站、无线电终端和通信控制方法
CN103346981B (zh) * 2013-06-28 2016-08-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虚拟交换方法、相关装置和计算机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56930A (zh) * 2009-12-16 2012-09-05 索尼公司 切换方法、用户设备以及无线电通信系统
WO2012113448A1 (en) * 2011-02-23 2012-08-30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Communication of data using independent downlink and uplink connections
US20130235844A1 (en) * 2012-03-08 2013-09-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data loss during a serving cell change in a multi-flow hsdpa communication network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79370A1 (zh) * 2021-07-09 2023-01-1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接纳控制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61324B (zh) 2019-04-09
EP3001764A4 (en) 2016-11-16
RU2710863C2 (ru) 2020-01-14
EP3001764A1 (en) 2016-03-30
WO2015074598A1 (zh) 2015-05-28
CA2930104C (en) 2023-08-22
AU2016262685B2 (en) 2018-12-06
EP3001764B1 (en) 2019-01-02
US20170041849A1 (en) 2017-02-09
MX2015014679A (es) 2016-02-19
RU2016131669A (ru) 2018-12-07
KR20160043139A (ko) 2016-04-20
CN109890056B (zh) 2021-12-28
CN107277874B (zh) 2019-12-17
KR101749010B1 (ko) 2017-06-19
ES2712879T3 (es) 2019-05-16
AU2014352364B2 (en) 2016-09-29
JP2017135731A (ja) 2017-08-03
BR112016008155B1 (pt) 2023-04-25
CN107277874A (zh) 2017-10-20
JP6421833B2 (ja) 2018-11-14
JP6107974B2 (ja) 2017-04-05
AU2016262685A1 (en) 2016-12-15
RU2598320C1 (ru) 2016-09-20
CA2930104A1 (en) 2015-05-28
EP3474598A1 (en) 2019-04-24
US20150358886A1 (en) 2015-12-10
RU2016129696A3 (zh) 2019-10-31
US9843978B2 (en) 2017-12-12
US9717030B2 (en) 2017-07-25
CN104661324A (zh) 2015-05-27
KR101611498B1 (ko) 2016-04-11
RU2016129696A (ru) 2018-12-07
ZA201508105B (en) 2016-01-27
AU2014352364A1 (en) 2015-07-02
KR20150120493A (ko) 2015-10-27
JP2019024252A (ja) 2019-02-14
BR112016008155A2 (zh) 2017-08-01
MX344416B (es) 2016-12-15
JP6673426B2 (ja) 2020-03-25
JP2016510571A (ja) 2016-04-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61324B (zh) 无线通信系统以及用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方法
CN106664606A (zh) 准入控制和负载平衡
CN102340891B (zh) 多模终端业务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3748807B (zh) 使用升级版移动中继器的蜂窝通信系统和结合蜂窝通信系统使用的方法
CN109429284A (zh) 实例切换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2428680B (zh) 用于在多模式移动设备的无线切换期间节省资源的方法
CN107889080A (zh) 一种支持远端用户设备移动性的方法及装置
CN103220815B (zh) 一种基站间接口连接建立方法及装置
CN106664631A (zh) 无线接入技术间/内移动和用户平面分割测量配置
CN109413619A (zh) 信息发送、操作执行方法及装置、会话管理功能实体
CN109548009A (zh) 释放ip地址的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系统
CN109257784A (zh) 处理设备到设备通信的无线设备、网络节点及其方法
CN106231638A (zh) 用于管理基站之间的切换的方法和设备
CN109076404A (zh) 切换用户设备方法及设备
CN104641683B (zh) 无线链路故障的处理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8307458B (zh) 一种业务会话处理方法及核心网
CN108370516A (zh) 一种小区测量报告的方法及用户设备
CN103974429B (zh) 一种终端间的邻近通信的路径建立方法及设备
CN110149166A (zh) 传输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1472311A (zh) 一种语音业务切换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2740360A (zh) 一种小区负荷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4137580B (zh) 计费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917434B (zh) 一种家庭基站支持多小区场景下的接入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4363622B (zh) 小区切换方法和小区切换装置
CN107911566A (zh) 流量计费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