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86572B - 基于bim模型的协同策略生成方法及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基于bim模型的协同策略生成方法及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886572B CN109886572B CN201910117977.4A CN201910117977A CN109886572B CN 109886572 B CN109886572 B CN 109886572B CN 201910117977 A CN201910117977 A CN 201910117977A CN 109886572 B CN109886572 B CN 10988657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evices
- bim
- equipment
- connection
- description inform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模型的协同策略生成方法及终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读取预存的BIM模型,并提取所述BIM模型包含的各设备的描述信息,所述描述信息包括各设备的形状描述信息;根据所述描述信息确定各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并根据所述连接关系生成所述BIM模型对应的建筑系统的协同策略。本发明通过由BIM模型获取的设备描述信息确实各设备的连接关系,并根据连接关系自动生成协同策略,这样可以避免人工配置不同设备之间的协同动作,从而降低了人工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BIM模型的协同策略生成方法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在建筑弱电系统建设中,不同设备之间的协同动作定义是人工手动完成的,当一个建筑中的设备数据量达到一定规模的时候,人工配置不同设备之间的协同动作效率低下而且技术含量低,造成工程周期的延长和成本的增加。
因而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BIM模型的协同策略生成方法及终端设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BIM模型的协同策略生成方法,其包括:
读取预存的BIM模型,并提取所述BIM模型包含的各设备的描述信息,其中,所述描述信息包括各设备的形状描述信息;
根据所述描述信息确定各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并根据所述连接关系生成所述BIM模型对应的建筑系统的协同策略。
所述基于BIM模型的协同策略生成方法,其中,所述读取预存的BIM模型,并提取所述BIM模型包含的各设备的描述信息具体包括:
获取预存的BIM模型,其中,所述BIM模型为采用BIM软件生成;
读取所述BIM模型包含的所有设备,并提取各设备的描述信息,其中,所述描述信息包括各设备的形状描述信息。
所述基于BIM模型的协同策略生成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描述信息确定各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并根据所述连接关系生成所述BIM模型对应的建筑系统的协同策略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描述信息确定各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
获取各设备的设备类型,并根据获取到设备类型确定各设备之间的逻辑关系;
根据所述连接关系以及逻辑关系生成所述BIM模型对应的建筑系统的协同策略,其中,所述协同策略为协同动作策略。
所述基于BIM模型的协同策略生成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描述信息确定各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具体包括:
对于BIM模型中的任意两个设备,分别获取各设备的形状描述信息中携带顶点信息;
根据所述两个设备对应的顶点信息计算所述两个设备在空间中的相交性;
根据所述相交性确定两个设备的连接关系,以确定各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
所述基于BIM模型的协同策略生成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相交性确定两个设备的连接关系,以确定各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相交性确定两个设备的连接关系,并根据获取到所有连接关系生成连接关系表;
根据所述连接关系表以及各设备的设备类型确定各设备之间的连接传递关系;并对各设备之间的连接传递关系进行过滤以得到各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
所述基于BIM模型的协同策略生成方法,其中,所述获取各设备的设备类型,并根据获取到设备类型确定各设备之间的逻辑关系具体包括:
获取各设备的设备类型,并根据获取到的各设备的设备类型确定各设备之间的相关性;
根据所述相关性确定各设备之间的逻辑关系,其中,所述逻辑关系为主动设备与被动设备之间关系。
所述基于BIM模型的协同策略生成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连接关系以及逻辑关系生成所述BIM模型对应的建筑系统的协同策略具体包括:
对于每个设备,根据所述逻辑关系提取其对应的所有第一设备;
根据所述连接关系在提取到的所有第一设备中选取具有连接关系的第二设备,并根据选取到所有第二设备生成所述设备的协同策略。
所述基于BIM模型的协同策略生成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BIM模型包含的设备发生故障时,根据所述协同策略确定所述设备对应的所有设备,并控制所述设备对应的所有设备关闭。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上任一所述的基于BIM模型的协同策略生成方法中的步骤。
一种终端设备,其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通信总线;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可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可读程序;
所述通信总线实现处理器和存储器之间的连接通信;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可读程序时实现如上任一所述的基于BIM模型的协同策略生成方法中的步骤。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BIM模型的协同策略生成方法及终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读取预存的BIM模型,并提取所述BIM模型包含的各设备的描述信息,所述描述信息包括各设备的形状描述信息;根据所述描述信息确定各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并根据所述连接关系生成所述BIM模型对应的建筑系统的协同策略。本发明通过由BIM模型获取的设备描述信息确实各设备的连接关系,并根据连接关系自动生成协同策略,这样可以避免人工配置不同设备之间的协同动作,从而降低了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基于BIM模型的协同策略生成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基于BIM模型的协同策略生成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10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基于BIM模型的协同策略生成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20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BIM模型的协同策略生成方法及终端设备,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元件被“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其他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此外,这里使用的“连接”或“耦接”可以包括无线连接或无线耦接。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全部或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被特定定义,否则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发明内容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BIM模型的协同策略生成方法及终端设备,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S10、读取预存的BIM模型,并提取所述BIM模型包含的各设备的描述信息,其中,所述描述信息包括各设备的形状描述信息。
具体地,所述BIM模型为建筑信息化模型,其英文全称是Building InformationModeling,所述BIM模型是一个完备的信息模型,能够将工程项目在全生命周期中各个不同阶段的工程信息、过程和资源集成在一个模型中,方便的被工程各参与方使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BIM模型是通过BIM软件为实际建筑系统生成的模型,例如,所述BIM模型为某建筑的弱电系统的BIM模型。所述BIM模型中包括建筑系统中各设备的形状描述和坐标的相关数据,并且在BIM模型中各设备的形状描述采用曲面三角形化的顶点信息来描述。
示例性的,如图2所示,所述读取预存的BIM模型,并提取所述BIM模型包含的各设备的描述信息具体可以包括:
S11、获取预存的BIM模型,其中,所述BIM模型为采用BIM软件生成;
S12、读取所述BIM模型包含的所有设备,并提取各设备的描述信息,其中,所述描述信息包括各设备的形状描述信息。
具体地,所述描述信息包括各设备的形状描述信息,其中,所述形状描述信息为曲面三角形化的顶点信息。所述顶点信息可以采用顶点坐标数据的形式,也可以是矢量的形式。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顶点信息采用顶点坐标数据的形式。也就是说,在所述BIM模型中,各设备对应一个曲面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顶点坐标数据,这样根据所述各设备的描述信息可以计算各设备之间的相交性。
S20、根据所述描述信息确定各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并根据所述连接关系生成所述BIM模型对应的建筑系统的协同策略。
具体地,所述连接关系指的是各设备在空间上的位置关系,即各设备在空间上是否连接。所述协同策略为协同动作策略,也就是说,根据所述连接关系确定各设备的协同动作关系。例如,在建筑弱电系统中,当漏水感应器检测到漏水时,可以根据协同策略确定漏水感应器对应的所有阀门,并协同关闭其对应的所有阀门以停止漏水。
进一步,在生成协同策略时,在获取各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后,需要获取各设备之间的相关属性,所述相关属性包括主动设备和被动设备。所述主动设备是当被动设备发生故障时,需要协同关闭的设备,以通过关闭主动设备来停止该故障。所述相关属性可以根据设备之间的逻辑关系来确定,也就是说,在生成协同策略时,需要获取各设备之间的逻辑关系,以便于确定主动设备和被动设备。相应的,如图3所示,所述根据所述描述信息确定各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并根据所述连接关系生成所述BIM模型对应的建筑系统的协同策略具体包括:
S21、根据所述描述信息确定各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
S22、获取各设备的设备类型,并根据获取到设备类型确定各设备之间的逻辑关系;
S23、根据所述连接关系以及逻辑关系生成所述BIM模型对应的建筑系统的协同策略,其中,所述协同策略为协同动作策略。
具体地,在所述步骤S21中,所述连接关系是根据各设备的描述信息计算得到,也就是说,对于任意两个设备,根据两个设备的描述信息来计算这两个设备在空间上的相交性,当这两个设备相交时,所述两个设备存在连接关系,依次遍历BIM模型中的所有设备,从而得到各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相应的,所述根据所述描述信息确定各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具体包括:
S211、对于BIM模型中的任意两个设备,分别获取各设备的形状描述信息中携带顶点信息;
S212、根据所述两个设备对应的顶点信息计算所述两个设备在空间中的相交性;
S213、根据所述相交性确定两个设备的连接关系,以确定各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
具体地,所述顶点信息为所述BIM模型对所述设备对应的三角形的顶点坐标数据,每个顶点信息包括三个顶点坐标数据。根据两个设备对应的三个顶点坐标数据可以计算所述两个设备在空间中是否相交,如果空间上相交,说明这两个设备在物理上连接在一起的,从而根据两个设备之间的相交性可以确定两个设备在物理的连接关系。在获取到两个设备的连接关系后,从而步骤S211-S213的步骤,可以获取到BIM模型中所有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
示例性地,所述根据所述相交性确定两个设备的连接关系,以确定各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相交性确定两个设备的连接关系,并根据获取到所有连接关系生成连接关系表;
根据所述连接关系表以及各设备的设备类型确定各设备之间的连接传递关系,并对各设备之间的连接传递关系进行过滤以得到各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
具体地,所述连接关系表用于记录各设备之间连接关系的表格,并且所述连接关系表中每一条目内容为设备之间的连接对。例如,假设L表示漏水传感器,P表示管道,V表示阀门,所述连接关系表中的中的条目内容可以表示为:V1-P1、P1-P2、P2-P3、P2-P4、P3-L1、P4-L2。而对于连接关系表中,各连接关系之间可传递关系,而为了便于快速确定主动设备与被动设备的连接关系,根据所述连接关系表确定各设备之间的连接传递关系,并对连接传递关系进行过滤以得到设备之间的直接连接关系。例如,以上述连接关系表为例,遍历连接关系表中的每一个条目,任一条目的前面部分的设备类型为控制设备,通过该条目后面设备(后面设备的设备类型为连接设备)到连接关系表中找到其对于连接设备,依次类推得到各设备之间的连接传递关系,如,V1-P1-P2-P3-L1,V1-P1-P2-P4-L2。此外,在获取到连接传递关系后,将两个之间的传递关系去除以得到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例如,对于连接传递关系V1-P1-P2-P3-L1,将V1和L1之间的传递设备P1、P2、P3去除,得到连接关系V1-L1。
进一步,在所述步骤S22中,所述逻辑关系指的是各设备之间相关性,所述逻辑关系可以根据各设备的设备类型来确定。例如,设备类型为阀门的设备和设备类型为管道的设备之间的逻辑关系为管道为被动设备,阀门为主动设备。也就是说,所述管道与阀门之间的逻辑关系为阀门控制管道。相应的,所述获取各设备的设备类型,并根据获取到设备类型确定各设备之间的逻辑关系具体包括:获取各设备的设备类型,并根据获取到的各设备的设备类型确定各设备之间的相关性;根据所述相关性确定各设备之间的逻辑关系,其中,所述逻辑关系为主动设备与被动设备之间关系。
进一步,在所述步骤S23中,所述协同策略包括若干子协同策略,每个子协同策略对应一个被动设备,即每个被动设备对应一个子协同策略,根据其对应的子协同策略可以获取其关联的所有主动设备。相应的,所述根据所述连接关系以及逻辑关系生成所述BIM模型对应的建筑系统的协同策略具体包括:
对于每个设备,根据所述逻辑关系提取其对应的所有第一设备;
根据所述连接关系在提取到的所有第一设备中选取具有连接关系的第二设备,并根据选取到所有第二设备生成所述设备的协同策略。
具体地,所述设备优选为被动设备,对于每个被动设备根据逻辑关系可以提取到至少一个主动设备,在提取到主动设备之后,确定被动设备与主动设备直接的连接关系,当存在连接关系时,所述主动设备为所述被动设备具有协同动作的主动设备,当未存在连接关系时,所述主动设备不是所述被动设备具有协同动作的主动设备,依次对与所述被动设备对应的被动设备连接关系进行确定,以得到所述被动设备对应的所有主动设备,以得到所述被动设备对应的协同策略。当然,对应每个主动设备可以确定其对应的所有具有连接关系的被动设备,这样当主动设备被关闭时,可以确定相应被关闭的所有被动设备,便于用户了解建筑系统的运行状况。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S30、当所述BIM模型包含的设备发生故障时,根据所述协同策略确定所述设备对应的所有设备,并控制所述设备对应的所有设备关闭。
具体地,当部分发生故障时,可以确定去除所述故障需要的关闭的所有设备,并控制需要关闭的所有设备关闭,这样可以快速停止故障。例如,当漏水点L2发生漏水报警时,根据L2对应的协同策略可以知道其对应的主动设备为阀门L1,此时可以控制阀门L1关闭。再如,一栋楼里有100个漏水点,分别接到20个阀门上,那么可以每个漏水点与阀门的协同策略来确定每个漏水点发生漏水时需要关闭的阀门,提高了故障排除的效果,降低了故障带来的不良影响。
基于上述基于BIM模型的协同策略生成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上任一所述的基于BIM模型的协同策略生成方法中的步骤。
基于上述基于BIM模型的协同策略生成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如图4所示,其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processor)20;显示屏21;以及存储器(memory)22,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s Interface)23和总线24。其中,处理器20、显示屏21、存储器22和通信接口23可以通过总线24完成相互间的通信。显示屏21设置为显示初始设置模式中预设的用户引导界面。通信接口23可以传输信息。处理器20可以调用存储器22中的逻辑指令,以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
此外,上述的存储器22中的逻辑指令可以通过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存储器22作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设置为存储软件程序、计算机可执行程序,如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或模块。处理器2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22中的软件程序、指令或模块,从而执行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
存储器22可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终端设备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22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多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也可以是暂态存储介质。
此外,上述存储介质以及终端设备中的多条指令处理器加载并执行的具体过程在上述方法中已经详细说明,在这里就不再一一陈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8)
1.一种基于BIM模型的协同策略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读取预存的BIM模型,并提取所述BIM模型包含的各设备的描述信息,其中,所述描述信息包括各设备的形状描述信息;
根据所述描述信息确定各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并根据所述连接关系生成所述BIM模型对应的建筑系统的协同策略;
依次遍历所述BIM模型中的所有设备,获取各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
所述根据所述描述信息确定各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并根据所述连接关系生成所述BIM模型对应的建筑系统的协同策略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描述信息确定各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
获取各设备的设备类型,并根据获取到设备类型确定各设备之间的逻辑关系;
根据所述连接关系以及逻辑关系生成所述BIM模型对应的建筑系统的协同策略,其中,所述协同策略为协同动作策略;
所述根据所述描述信息确定各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具体包括:
对于BIM模型中的任意两个设备,分别获取各设备的形状描述信息中携带顶点信息;
根据所述两个设备对应的顶点信息计算所述两个设备在空间中的相交性;
根据所述相交性确定两个设备的连接关系,以确定各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BIM模型的协同策略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读取预存的BIM模型,并提取所述BIM模型包含的各设备的描述信息具体包括:
获取预存的BIM模型,其中,所述BIM模型为采用BIM软件生成;
读取所述BIM模型包含的所有设备,并提取各设备的描述信息,其中,所述描述信息包括各设备的形状描述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BIM模型的协同策略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相交性确定两个设备的连接关系,以确定各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相交性确定两个设备的连接关系,并根据获取到所有连接关系生成连接关系表;
根据所述连接关系表以及各设备的设备类型确定各设备之间的连接传递关系,并对各设备之间的连接传递关系进行过滤以得到各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BIM模型的协同策略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各设备的设备类型,并根据获取到设备类型确定各设备之间的逻辑关系具体包括:
获取各设备的设备类型,并根据获取到的各设备的设备类型确定各设备之间的相关性;
根据所述相关性确定各设备之间的逻辑关系,其中,所述逻辑关系为主动设备与被动设备之间关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BIM模型的协同策略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连接关系以及逻辑关系生成所述BIM模型对应的建筑系统的协同策略具体包括:
对于每个设备,根据所述逻辑关系提取其对应的所有第一设备;
根据所述连接关系在提取到的所有第一设备中选取具有连接关系的第二设备,并根据选取到所有第二设备生成所述设备的协同策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BIM模型的协同策略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BIM模型包含的设备发生故障时,根据所述协同策略确定所述设备对应的所有设备,并控制所述设备对应的所有设备关闭。
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BIM模型的协同策略生成方法中的步骤。
8.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通信总线;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可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可读程序;
所述通信总线实现处理器和存储器之间的连接通信;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可读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BIM模型的协同策略生成方法中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117977.4A CN109886572B (zh) | 2019-02-15 | 2019-02-15 | 基于bim模型的协同策略生成方法及终端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117977.4A CN109886572B (zh) | 2019-02-15 | 2019-02-15 | 基于bim模型的协同策略生成方法及终端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886572A CN109886572A (zh) | 2019-06-14 |
CN109886572B true CN109886572B (zh) | 2023-04-18 |
Family
ID=669282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117977.4A Active CN109886572B (zh) | 2019-02-15 | 2019-02-15 | 基于bim模型的协同策略生成方法及终端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886572B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108580B (zh) * | 2018-02-06 | 2020-10-27 | 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机电系统逻辑关系的生成方法、装置及建筑信息模型 |
-
2019
- 2019-02-15 CN CN201910117977.4A patent/CN109886572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886572A (zh) | 2019-06-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1863425B1 (ko) | 워크스페이스들을 디스플레이하기 위한 다수의 디스플레이들 | |
CN103049375B (zh) | 一种摄像头在线调试方法 | |
CN108389151B (zh) | 一种过度绘制的评估方法和系统 | |
CN104991767B (zh)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N112130951A (zh) | 基于ai的rpa流程生成端的流程生成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09886572B (zh) | 基于bim模型的协同策略生成方法及终端设备 | |
CN111142478A (zh) | 一种控制系统人机画面和控制逻辑集成组态方法 | |
EP2911045A1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switching of virtual navigation bar | |
CN110009100B (zh) | 自定义算子的计算方法及相关产品 | |
CN112988540B (zh) | 图元替换方法、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 |
WO2016119432A1 (zh) | 控制应用访问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3365685A (zh) | 一种基于android超级权限方法和装置 | |
CN113505861B (zh) | 基于元学习和记忆网络的图像分类方法及系统 | |
CN115934069A (zh) | 一种可视化程序编写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1858016A (zh) | 计算作业处理方法、系统、移动设备及加速设备 | |
CN104615349A (zh) |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N115145381A (zh) | 一种远程重置bmc芯片的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设备 | |
CN114553859A (zh) | 一种bmc配置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US20210192098A1 (en) | Anti-constraint configuration and enforcement for 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models | |
CN109445877B (zh) | 一种检测游戏服务器多线程使用同一虚拟机的方法 | |
CN112463228A (zh) | 一种存储池混合部署的方法和设备 | |
CN112331011A (zh) | 培训环境管理系统、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
US20210232386A1 (en) | Project visualizations | |
US20210334074A1 (en) | System for providing softwar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method for providing softwar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 |
CN118426773B (zh) | 一种管路类软件界面的生成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