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82534B - 一种隔振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隔振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82534B
CN109882534B CN201910245376.1A CN201910245376A CN109882534B CN 109882534 B CN109882534 B CN 109882534B CN 201910245376 A CN201910245376 A CN 201910245376A CN 109882534 B CN109882534 B CN 10988253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bration isolation
sleeve
axial
radial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4537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82534A (zh
Inventor
杨强
董万元
段宇星
赵苗苗
苏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Asric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AVIC Aircraft Strength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Xi'an Asric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AVIC Aircraft Strength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Asric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AVIC Aircraft Strength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Xi'an Asric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4537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82534B/zh
Publication of CN1098825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825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825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825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隔振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隔振器,包括:安装芯;轴向隔振组件,具有轴向隔振腔,安装芯贯穿轴向隔振腔设置,安装芯能够相对于轴向隔振组件沿轴向运动,轴向隔振组件限制安装芯沿径向运动;径向隔振组件,具有径向隔振腔、与径向隔振腔连通的隔振通孔;轴向隔振组件设置在径向隔振腔内,安装芯的一端自隔振通孔伸出,安装芯与隔振通孔间隙配合;轴向隔振组件其能够相对于径向隔振组件沿径向运动,径向隔振组件限制轴向隔振组件轴向运动。

Description

一种隔振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隔振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隔振器。
背景技术
机载光电平台是航空侦侦察的主要设备,其用以获得高质量的图像,隔振器被设计用以减少机体传递至机载光电平台的振动,其与机载光电平台通过安装芯连接,在当前的隔振器中,安装芯除了能够发生轴向及径向的运动外,还会发生偏转运动,产生角位移,研究表明安装芯的角位移严重影响了机载光电平台的成像品质。
因此,希望有一种技术方案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隔振器,以克服或减轻上述至少一方面给的缺陷。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隔振器,包括:
安装芯;
轴向隔振组件,具有轴向隔振腔,安装芯贯穿轴向隔振腔设置,安装芯能够相对于轴向隔振组件沿轴向运动,轴向隔振组件限制安装芯沿径向运动;
径向隔振组件,具有径向隔振腔、与径向隔振腔连通的隔振通孔;轴向隔振组件设置在径向隔振腔内,安装芯的一端自隔振通孔伸出,安装芯与隔振通孔间隙配合;轴向隔振组件其能够相对于径向隔振组件沿径向运动,径向隔振组件限制轴向隔振组件轴向运动。
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轴向隔振组件包括:
第一套筒;
第二套筒,其开口端与第一套筒的开口端连接;第一套筒与第二套筒之间形成轴向隔振腔;安装芯沿轴向贯穿轴向隔振腔,且与第一套筒的封堵端及第二套筒的封堵端滑动连接;安装芯外壁具有外环凸出,外环凸出沿径向将轴向隔振腔分割为第一轴向隔振腔与第二轴向隔振腔;
第一弹性垫,设置在第一轴向隔振腔中;
第二弹性垫,设置在第二轴向隔振腔中。
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第一弹性垫及第二弹性垫均为金属橡胶网垫。
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径向隔振组件包括:
第三套筒,其封堵端上开设隔振通孔;
垫板,设置在第三套筒的开口端,与第三套筒之间形成径向隔振腔;第一套筒的封堵端及第二套筒的封堵端与径向隔振腔内壁滑动连接;第一套筒及第二套筒的外壁与径向隔振腔内壁之间具有环形缝隙;
内部弹性垫,设置在环形缝隙中。
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内部弹性垫为金属橡胶网垫。
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安装芯自隔振通孔伸出的一端为隔振端,其另一端为自由端;
第一套筒的封堵端与第三套筒的封堵端滑动连接;
第二套筒的封堵端与垫板滑动连接;
垫板上开设有让位通孔,自由端向让位通孔方向延伸。
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垫板能够相对于第三套筒沿轴向运动,从而使第二套筒相对于第一套筒沿轴向运动,以沿轴向压缩或释放第一弹性垫及第二弹性垫。
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第二套筒的开口端套设在第一套筒的开口端。
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第二套筒的内壁具有内凸出,第一套筒开口端的端面朝向内凸出;
第一套筒的外壁具有外凸出,第二套筒开口端的端面朝向外凸出。
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第一套筒的外壁具有第一凸出;
第二套筒的外壁具有第二凸出;
内部弹性垫包括:
第一内被弹性垫,位于第一凸出与第二套筒的端面之间;
第二内被弹性垫,位于第二凸出与垫板之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隔振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垫板的A向视图;
其中:
1-安装芯;2-第一套筒;3-第二套筒;4-第一弹性垫;5-第二弹性垫;6-第三套筒;7-垫板;8-第一内部弹性垫;9-第二内部弹性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申请,而非对该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1至图2对本申请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隔振器,包括:
安装芯1;
轴向隔振组件,具有轴向隔振腔,安装芯1贯穿轴向隔振腔设置,安装芯1能够相对于轴向隔振组件沿轴向运动,轴向隔振组件限制安装芯1沿径向运动;
径向隔振组件,具有径向隔振腔、与径向隔振腔连通的隔振通孔;轴向隔振组件设置在径向隔振腔内,安装芯1的一端自隔振通孔伸出,安装芯1与隔振通孔间隙配合;轴向隔振组件其能够相对于径向隔振组件沿径向运动,径向隔振组件限制轴向隔振组件轴向运动。
对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安装芯1与被减阵件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可以是机载光电平台,安装芯1将其承受的力分解为轴向力及径向力,轴向力使安装芯1在轴向隔振组件的轴向隔振腔内沿轴向运动,径向力使安装芯1及轴向隔振组件在径向隔振组件的径向隔振腔内沿径向运动,即安装芯1将其承受的振动解耦成在轴向隔振腔内的轴向振动及径向隔振腔内的径向振动,以实现减振;且轴向隔振组件限制安装芯1沿径向运动,径向隔振组件限制轴向隔振组件轴向运动以此避免安装芯1发生偏转运动,产生角位移。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轴向隔振组件包括:
第一套筒2;
第二套筒3,其开口端与第一套筒2的开口端连接;第一套筒2与第二套筒3之间形成轴向隔振腔;安装芯1沿轴向贯穿轴向隔振腔,且与第一套筒2的封堵端及第二套筒3的封堵端滑动连接;安装芯1外壁具有外环凸出,外环凸出沿径向将轴向隔振腔分割为第一轴向隔振腔与第二轴向隔振腔;
第一弹性垫4,设置在第一轴向隔振腔中;
第二弹性垫5,设置在第二轴向隔振腔中。
对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安装芯1承受的轴向力使其沿轴向运动,安装芯1上的外环凸出压缩第一弹性垫4或第二弹性垫5,以实现安装芯1的轴向减振;此外,安装芯1沿轴向贯穿轴向隔振腔,其一端自第一套筒2的封堵端伸出,另一端自第二套筒3的另一端伸出,且安装芯1与第一套筒2的封堵端及第二套筒3的封堵端滑动连接,以此保证安装芯1在轴向隔振腔内仅可沿轴向运动。
对于上述实施例,更进一步地是,可设置外环凸出与轴向隔振腔内壁滑动连接,以进一步保证安装芯1在轴向隔振腔内仅可沿轴向运动。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弹性垫4及第二弹性垫5均为金属橡胶网垫。
对于上述实施例,其中的金属橡胶网垫受轴向力被压缩,金属橡胶丝间产生相对滑动,消耗其承受的能量,以耗散振动、冲击,抑制共振峰值。
金属橡胶网垫具有较大的刚度,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且其可在模具中冲压成型,对应不同的工况,不同的载荷,可通过改变金属橡胶的规格型号及密度来适配。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径向隔振组件包括:
第三套筒6,其封堵端上开设隔振通孔;
垫板7,设置在第三套筒6的开口端,与第三套筒之间形成径向隔振腔;第一套筒2的封堵端及第二套筒3的封堵端与径向隔振腔内壁滑动连接;第一套筒2及第二套筒3的外壁与径向隔振腔内壁之间具有环形缝隙;
内部弹性垫,设置在环形缝隙中。
对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轴向隔振组件设置在由第三套筒6及垫板7之间形成的径向隔振腔内,第一套筒2的封堵端及第二套筒3的封堵端与径向隔振腔内壁滑动连接,限制了轴向隔振组件的轴向运动,安装芯1承受的径向力,使其带动轴向隔振组件沿径向运动,第一套筒2及第二套筒3沿径向挤压内部弹性垫,内部弹性垫被压缩,以实现安装芯1的径向减振。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内部弹性垫为金属橡胶网垫,其作用原理可参照第一弹性垫4及第二弹性垫5的作用原理。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安装芯1自隔振通孔伸出的一端为隔振端,其另一端为自由端;
第一套筒2的封堵端与第三套筒6的封堵端滑动连接;
第二套筒3的封堵端与垫板7滑动连接;
垫板7上开设有让位通孔,自由端向让位通孔方向延伸。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垫板7能够相对于第三套筒6沿轴向运动,从而使第二套筒3相对于第一套筒2沿轴向运动,以沿轴向压缩或释放第一弹性垫4及第二弹性垫5。
对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设置垫板7能够相对于第三套筒6沿轴向运动,以带动使第二套筒3与第一套筒2沿轴向压缩或释放第一弹性垫4及第二弹性垫5,从而使第一弹性垫4及第二弹性垫5处于不同的预压缩状态,以对应于不同的应用工况。
对于上述实施例例,可进一步设置垫板7与第三套筒6的开口端内部通过螺纹配合连接,且在垫板7上开设多个旋转孔,以便于转动垫板7,使垫板7沿第三套筒6轴向运动。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二套筒3的开口端套设在第一套筒2的开口端,即设置第一套筒2与第二套筒3采用搭接的方式配合连接,可以此有效保证第一套筒2与第二套筒3轴向运动的同步性。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二套筒3的内壁具有内凸出,第一套筒2开口端的端面朝向内凸出;第一套筒2的外壁具有外凸出,第二套筒3开口端的端面朝向外凸出,以此能够限制第一套筒2与第二套筒3向对运动的限度。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套筒2的外壁具有第一凸出;
第二套筒3的外壁具有第二凸出;
内部弹性垫包括:
第一内被弹性垫8,位于第一凸出与第二套筒3的端面之间;
第二内被弹性垫9,位于第二凸出与垫板7之间。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安装芯1内部中空,且隔振端内部开设内螺纹,以便于与被减振件连接;以及在第三套筒6开口端的外周设置安装边,且安装边上开设安装孔,以便于隔振器的安装固定。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申请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隔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芯(1);
轴向隔振组件,具有轴向隔振腔,所述安装芯(1)贯穿所述轴向隔振腔设置,所述安装芯(1)能够相对于所述轴向隔振组件沿轴向运动,所述轴向隔振组件限制所述安装芯(1)沿径向运动;
径向隔振组件,具有径向隔振腔、与所述径向隔振腔连通的隔振通孔;所述轴向隔振组件设置在所述径向隔振腔内,所述安装芯(1)的一端自所述隔振通孔伸出,所述安装芯(1)与所述隔振通孔间隙配合;所述轴向隔振组件其能够相对于所述径向隔振组件沿径向运动,所述径向隔振组件限制所述轴向隔振组件轴向运动;
所述轴向隔振组件包括:
第一套筒(2);
第二套筒(3),其开口端与所述第一套筒(2)的开口端连接;所述第一套筒(2)与所述第二套筒(3)之间形成所述轴向隔振腔;所述安装芯(1)沿轴向贯穿所述轴向隔振腔,且与所述第一套筒(2)的封堵端及所述第二套筒(3)的封堵端滑动连接;所述安装芯(1)外壁具有外环凸出,所述外环凸出沿径向将所述轴向隔振腔分割为第一轴向隔振腔与第二轴向隔振腔;
第一弹性垫(4),设置在所述第一轴向隔振腔中;
第二弹性垫(5),设置在所述第二轴向隔振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弹性垫(4)及所述第二弹性垫(5)均为金属橡胶网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径向隔振组件包括:
第三套筒(6),其封堵端上开设所述隔振通孔;
垫板(7),设置在所述第三套筒(6)的开口端,与所述第三套筒之间形成所述径向隔振腔;所述第一套筒(2)的封堵端及所述第二套筒(3)的封堵端与所述径向隔振腔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套筒(2)及所述第二套筒(3)的外壁与所述径向隔振腔内壁之间具有环形缝隙;
内部弹性垫,设置在所述环形缝隙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隔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部弹性垫为金属橡胶网垫。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隔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芯(1)自所述隔振通孔伸出的一端为隔振端,其另一端为自由端;
所述第一套筒(2)的封堵端与所述第三套筒(6)的封堵端滑动连接;
所述第二套筒(3)的封堵端与所述垫板(7)滑动连接;
所述垫板(7)上开设有让位通孔,所述自由端向所述让位通孔方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隔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垫板(7)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三套筒(6)沿轴向运动,从而使所述第二套筒(3)相对于所述第一套筒(2)沿轴向运动,以沿轴向压缩或释放所述第一弹性垫(4)及所述第二弹性垫(5)。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隔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套筒(3)的开口端套设在所述第一套筒(2)的开口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隔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套筒(3)的内壁具有内凸出,所述第一套筒(2)开口端的端面朝向所述内凸出;
所述第一套筒(2)的外壁具有外凸出,所述第二套筒(3)开口端的端面朝向所述外凸出。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隔振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套筒(2)的外壁具有第一凸出;
所述第二套筒(3)的外壁具有第二凸出;
所述内部弹性垫包括:
第一内部弹性垫(8),位于所述第一凸出与所述第二套筒(3)的端面之间;
第二内部弹性垫(9),位于所述第二凸出与所述垫板(7)之间。
CN201910245376.1A 2019-03-28 2019-03-28 一种隔振器 Active CN1098825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45376.1A CN109882534B (zh) 2019-03-28 2019-03-28 一种隔振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45376.1A CN109882534B (zh) 2019-03-28 2019-03-28 一种隔振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82534A CN109882534A (zh) 2019-06-14
CN109882534B true CN109882534B (zh) 2020-10-09

Family

ID=669350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45376.1A Active CN109882534B (zh) 2019-03-28 2019-03-28 一种隔振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8253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07447B (zh) * 2021-02-22 2023-05-23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一种核动力管道减振吊架
CN112984220B (zh) * 2021-02-22 2022-11-15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一种核动力管道减隔振吊架
CN112963622B (zh) * 2021-02-22 2022-11-15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一种高阻尼核动力管道减隔振支架
CN113007450B (zh) * 2021-02-22 2023-06-27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一种载荷可调的核动力管道减振支架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739411U (zh) * 2009-12-23 2011-02-09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一种双向独立刚度金属丝网隔振器
CN202176651U (zh) * 2011-08-18 2012-03-28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一种侧挂式隔振器
CN203130885U (zh) * 2013-01-25 2013-08-14 河南省宏远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起重机缓冲器
CN104696410A (zh) * 2013-12-06 2015-06-10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一种可调式隔振器
CN204533325U (zh) * 2015-03-31 2015-08-05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一种金属丝网隔振器
CN106678239A (zh) * 2015-11-10 2017-05-17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一种橡胶与金属丝网组合的复合结构隔振器
KR20180068810A (ko) * 2016-12-14 2018-06-22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차량용 부시장치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739411U (zh) * 2009-12-23 2011-02-09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一种双向独立刚度金属丝网隔振器
CN202176651U (zh) * 2011-08-18 2012-03-28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一种侧挂式隔振器
CN203130885U (zh) * 2013-01-25 2013-08-14 河南省宏远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起重机缓冲器
CN104696410A (zh) * 2013-12-06 2015-06-10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一种可调式隔振器
CN204533325U (zh) * 2015-03-31 2015-08-05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一种金属丝网隔振器
CN106678239A (zh) * 2015-11-10 2017-05-17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一种橡胶与金属丝网组合的复合结构隔振器
KR20180068810A (ko) * 2016-12-14 2018-06-22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차량용 부시장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82534A (zh) 2019-06-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82534B (zh) 一种隔振器
US20190186577A1 (en) Vibration damper
EP2725130B1 (en) Shock absorber having an improved friction element
CN104781093B (zh) 颠簸减振器
CN104329408B (zh) 减振垫及冰箱
KR20040077234A (ko) 냉장고 압축기용 방진고무
CN103765008A (zh) 板簧和具有板簧的压缩机
CN107199870A (zh) 用于紧固发动机机架的结构
US10274036B2 (en) Energy management jounce bumper assembly
CN105162277A (zh) 减震电机外壳
JP5264400B2 (ja) 防振装置
CN211550374U (zh) 减振结构、压缩机组件以及具有其的制冷系统
US9618073B2 (en) Shock absorber having an improved friction element
CN106032829B (zh) 隔振垫以及包括该隔振垫的压缩机系统
CN204967510U (zh) 减震电机外壳
CN110388407A (zh) 减振结构、压缩机组件以及具有其的制冷系统
CN202937712U (zh) 一种径向橡胶减震器
CN110332268B (zh) 一种刚度自适应隔振器
CN211958922U (zh) 一种用于开关磁阻电机的外壳体
CN108488315B (zh) 一种自动化生产设备减震底座
CN109236943B (zh) 一种减振连接结构及具有其的飞机
CN114738438B (zh) 一种隔振缓冲装置
CN111765202A (zh) 一种机械设备减震器
CN215072821U (zh) 喇叭组件及智能交互设备
CN215110233U (zh) 一种u型结构刚度减震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