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78891B - 一种撬开式防伪瓶盖及其防伪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撬开式防伪瓶盖及其防伪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78891B
CN109878891B CN201910298002.6A CN201910298002A CN109878891B CN 109878891 B CN109878891 B CN 109878891B CN 201910298002 A CN201910298002 A CN 201910298002A CN 109878891 B CN109878891 B CN 10987889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le
sleeve
stainless steel
bottle body
steel in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9800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78891A (zh
Inventor
项月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ngcheng Shenda Pack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ngcheng Shenda Pack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ngcheng Shenda Pack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ngcheng Shenda Pack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29800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78891B/zh
Publication of CN1098788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788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788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788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撬开式防伪瓶盖及其防伪方法,该瓶盖包括上盖、组合套、倒酒器、塞子、不锈钢内盖以及塑料圈。组合套安装在瓶体上,上盖套在组合套上,组合套连接上盖的部分开设多个开口孔。不锈钢内盖盖在瓶体的瓶口上,且抵在塞子上,并具有限位倒酒器的内环。不锈钢内盖的内壁上设置均倒挂在沟槽中的多个倒钩。塑料圈设置在不锈钢内盖与瓶体之间,塑料圈上开设多个窗口,窗口与开口孔位于组合套的同一径向上。在撬开瓶盖的过程中,瓶嘴会脱离瓶体的剩余部分,无法被不法分子回收利用,从源头上避免造假的发生。不锈钢内盖具有较强的刚性,不易变形和碎裂,能够防止不法分子从盖面钻孔,避免从钻孔倒入假酒等造假物,防止造假事故的发生。

Description

一种撬开式防伪瓶盖及其防伪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瓶盖技术领域的一种瓶盖,尤其涉及一种撬开式防伪瓶盖,还涉及一种瓶盖防伪方法。
背景技术
瓶盖作为瓶子的密封件,其能起到多方面的作用。瓶盖能够作为瓶子的装饰件,以提高瓶子的美观性,瓶盖还可以作为瓶子的信息载体,比如在瓶盖上设置防伪码、信息码等,进而标识瓶子的信息,以减少造假的发生。瓶盖是食品与饮包装重要的一环,也是消费者最先与产品接触的地方。因此,瓶盖广泛地应用在瓶装产品上,同时为食品,饮业,酒,化工业,制药业的上游产业,是瓶容器包装之关键性产品。
但是,现有的瓶盖,尤其是酒瓶盖,其在开启后会与瓶体脱离。这样,造假人员就可以回收剩下的瓶体,并通过重新安装新的瓶盖以进行造假,而造假的成本低,造成大量的假冒产品,从而威胁了消费者的食品安全,同时也为正规企业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和负面影响。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撬开式防伪瓶盖及其防伪方法,解决了现有的瓶盖在开启后,瓶体能够被回收并进行造假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撬开式防伪瓶盖,其盖在瓶体上,其包括:
上盖;
组合套,其安装在所述瓶体上;所述瓶体的瓶嘴外壁上自上而下依次开设均呈环形的沟槽和撬槽;上盖的底端套在组合套的顶端上;组合套连接上盖的部分开设多个开口孔;
倒酒器,其穿过所述瓶体的瓶口,并安装在所述瓶体中;
塞子,其设置在组合套内,且塞在倒酒器上;
不锈钢内盖,其盖在所述瓶体的瓶口上,且抵在塞子上,并具有限位倒酒器的内环;不锈钢内盖的内壁上设置均倒挂在所述沟槽中的多个倒钩;以及
塑料圈,其设置在不锈钢内盖与所述瓶体之间,以限位不锈钢内盖和所述瓶体;塑料圈的长度大于不锈钢内盖的长度,塑料圈上开设分别与多个开口孔对应的多个窗口,每个窗口与对应的开口孔位于组合套的同一径向上;
其中,在外力作用件依次穿过开口孔、窗口并抵在所述撬槽中时,所述瓶体的瓶嘴能受所述外力作用件的撬动力而脱离所述瓶体的剩余部分,使塞子和倒酒器外露于组合套外。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撬开式防伪瓶盖还包括:
下外套,其套在组合套上,并与上盖相抵。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不锈钢内盖的底端抵在组合套的顶端上,塑料圈的底端贴在组合套的内壁上。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不锈钢内盖的顶壁上开设多个注塑孔,塑料圈和内环之间的空间与注塑孔连通。
进一步地,上盖的内壁上设置内螺纹,上盖的外壁上开设凹槽;
组合套包括套体、外螺纹、多个外凸起以及多个内凸起;套体套在所述瓶体上;外螺纹设置在套体的顶端上,并与内螺纹相配合;外凸起固定在套体的外壁上,并卡在下外套的内壁上,使组合套与下外套相固定;内凸起固定套体的内壁上,并卡在所述瓶体上,使组合套与所述瓶体相固定。
再进一步地,下外套包括壳体、定位条、卡齿、与多个外凸起分别对应的多个卡槽结构;壳体套在套体上;定位条固定在壳体的顶端上,并限位在凹槽中;卡齿固定在壳体的内壁上,并卡在套体上;每个外凸起卡在对应的卡槽结构中,使组合套与下外套相固定。
再进一步地,套体、外螺纹、多个外凸起以及多个内凸起均一体成型,壳体、定位条、卡齿以及多个卡槽结构均一体成型。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撬开式防伪瓶盖还包括:
压紧垫,其相对两端分别与不锈钢内盖、塞子紧贴。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上盖的顶面设置信息码一,上盖的顶壁上设置信息码二。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瓶盖防伪方法,其应用于上述任意所述的撬开式防伪瓶盖中,所述防伪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先将塑料圈固定在不锈钢内盖中,再将不锈钢内盖固定在瓶体的瓶嘴上,以抵在塞子上,并使倒酒器的顶端限位在内环中,形成对塞子和倒酒器密封的封闭结构;
依次通过开口孔、窗口,形成从组合套外至所述瓶体的瓶嘴处的通道;
将外力作用件通过所述通道并抵在所述撬槽中,通过所述外力作用件撬动所述瓶体的瓶嘴,使塞子和倒酒器外露于组合套外。
本发明的撬开式防伪瓶盖及其防伪方法,该瓶盖的倒酒器插在瓶体中,而塞子塞在倒酒器上,防止瓶体中的液体从倒酒器溢出,而不锈钢内盖能够将瓶体的瓶口封住,同时使塞子紧压倒酒器,避免塞子与倒酒器之间密封不严而导致的液体泄漏。不锈钢内盖具有较强的刚性,不易变形和碎裂。这样,不锈钢内盖就能够防止不法分子从盖面钻孔,避免从钻孔倒入假酒等造假物而使消费者无法区分真假品,防止造假事故的发生。在本发明中,使用人员可以先拧开上盖,这样开口孔就会暴露在外,然后将外力作用件(如螺丝刀、钥匙等)穿过开口孔后抵在瓶体的瓶嘴上,再下压外力作用件,而这时瓶体的瓶嘴会在外力的作用下脱离瓶体的剩余部分,使得塞子和倒酒器外露于组合套外,最后就可以将塞子拔下,倒出瓶体中的液体。在本发明中,塑料圈可以防止不锈钢内盖相对瓶体产生偏移,一方面使得不锈钢内盖牢牢地固定在瓶口上,另一方面可以防止人为从瓶嘴和不锈钢内盖之间的缝隙将不锈钢内盖撬出,起到防伪的效果。同时,不锈钢内盖和塑料圈还能够起到防护的作用,这样在撬开瓶盖的过程中,就可以避免发生由于瓶嘴爆裂飞散而伤人的事故,保证了瓶盖使用的安全性。而且,在本发明中,由于在撬开瓶盖的过程中,瓶嘴会脱离瓶体的剩余部分,此时瓶体已经碎裂损坏,不能够被不法分子回收利用,进而从源头上避免造假的发生,保障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同时相应提高了正规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产品口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撬开式防伪瓶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撬开式防伪瓶盖的上盖的半剖图;
图3为图1中的撬开式防伪瓶盖的组合套的半剖图;
图4为图1中的撬开式防伪瓶盖的倒酒器的半剖图;
图5为图1中的撬开式防伪瓶盖的塞子的半剖图;
图6为图1中的撬开式防伪瓶盖的不锈钢内盖的半剖图;
图7为图1中的撬开式防伪瓶盖的塑料圈的半剖图;
图8为图1中的撬开式防伪瓶盖的下外套的半剖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撬开式防伪瓶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撬开式防伪瓶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4的撬开式防伪瓶盖的不锈钢内盖的结构示意图。
符号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8,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撬开式防伪瓶盖,其包括上盖1、组合套4、倒酒器7、塞子6、不锈钢内盖2以及塑料圈3,还可包括下外套5。该撬开式防伪瓶盖盖在瓶体上,而瓶体可以为酒瓶的瓶体,也可以为其他饮料产品的瓶体,还可以是装其他液体的瓶体。其中,瓶体的瓶嘴外壁上自上而下依次开设沟槽和撬槽,沟槽和撬槽均呈环形,并且同轴设置。
请继续参阅图2,上盖1为球头盖,而在其他实施例中,上盖1可以为其他的上盖体,具体可以根据瓶体的实际需要进行设定。在本实施例中,上盖1包括盖体11以及内螺纹12。盖体11可以盖在瓶体上,内螺纹12设置在盖体11的内壁上,即在上盖1的内壁上设置内螺纹12。盖体11底端的外壁上开设凹槽13,凹槽13可呈矩形,也可呈其他形状,但是必须与盖体11的最底端齐平。上盖1可采用塑料制成,并可为现有的瓶盖的顶部部分。
请继续参阅图3,组合套4安装在瓶体上,上盖1的底端套在组合套4的顶端上。并且,组合套4连接上盖1的部分开设多个开口孔42。在本实施例中,组合套4包括套体40、外螺纹41、多个外凸起43以及多个内凸起44。套体40套在瓶体上,且顶端位于上盖1的底端中。外螺纹41设置在套体40的顶端上,并与上盖1的内螺纹12相配合。这样,上盖1和组合套4就可以通过内螺纹12和外螺纹41配合而螺纹连接。外凸起43固定在套体40的外壁上,内凸起44固定套体40的内壁上,并卡在瓶体上,使组合套4与瓶体相固定。
请继续参阅图4,倒酒器7穿过瓶体的瓶口,并安装在瓶体中。在具体安装时,倒酒器7的底端直接固定在瓶体的内壁上,并且外露于瓶嘴外。倒酒器7可采用塑料制成,并且倒酒器7上设置多道环形凸起71,这些环形凸起71可以与瓶体的内壁相卡,一方面可以使瓶体和倒酒器7固定,另一方面还能够起到密封的作用,避免液体直接从瓶体与倒酒器7之间的缝隙漏出。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倒酒器7还可采用其他结构,甚至采用现有的瓶盖的倒酒器。
请继续参阅图5,塞子6设置在组合套4内,且塞在倒酒器7上。在本实施例中,塞子6就是现有的瓶盖的瓶塞,其能够紧塞在倒酒器7的顶端上,防止瓶体中的液体从倒酒器7中漏出来。塞子6可倒酒器7配对设置,并且均可采用相同的材料,如透明塑料。塞子6的顶端具有外延,并且外延的外径大于倒酒器7的顶端的直径。这样,在使用人员需要将塞子6取下时,使用人员只需要通过塞子6的外延将塞子6取出即可,省时省力。
请继续参阅图6,不锈钢内盖2盖在瓶体的瓶口上,并抵在塞子6上,以产生塞子6相对倒酒器7的下压力。不锈钢内盖2具有较强的刚性,不易变形和碎裂。这样,不锈钢内盖2就能够防止不法分子从盖面钻孔,避免从钻孔倒入假酒等造假物而欺骗消费者,防止造假事故的发生。同时,若用户想要取出瓶体中的液体,则必须先将不锈钢内盖2整体取出才可。不锈钢内盖2具有内环23,内环23能够限位倒酒器7,即倒酒器7的顶端限位在内环23中。不锈钢内盖2的内壁上设置倒钩21,倒钩21的数量为多个,并且多个倒钩21倒挂在沟槽中,以实现不锈钢内盖2与瓶体之间的连接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不锈钢内盖2的外壁上设置多条齿纹22,从而增加拿取的摩擦力,以便于使用人员拿取。不锈钢内盖2能够将瓶体的瓶口封住,同时由于塞子6紧压倒酒器7,避免塞子6与倒酒器7之间密封不严而导致的液体泄漏。而且,不锈钢内盖2将塞子6与倒酒器7直接盖住,使用人员只有将不锈钢内盖2取出才能接触到塞子6与倒酒器7。这样,在取出瓶体内的液体时,就需要先将不锈钢内盖2与瓶体的瓶身部分分开才行,从而破坏了不锈钢内盖,可以起到从而起到防伪的作用。
请继续参阅图7,塑料圈3设置在不锈钢内盖2与瓶体之间,以限位不锈钢内盖2和瓶体。塑料圈3的长度大于不锈钢内盖2的长度,即塑料圈3的底端能够伸出不锈钢内盖2,以便于不锈钢内盖2和塑料圈3整体与其他结构进行连接。塑料圈3上开设多个窗口32,多个窗口32分别与多个开口孔42对应。每个窗口32与对应的开口孔42位于组合套4的同一径向上,这样就形成了一条从组合套4至撬槽的通道,以便于外力作用件(可为钥匙、螺丝刀等)插入。
塑料圈3上可开设多个卡孔31,卡孔31与倒钩21一一对应,倒钩21穿过对应的卡孔31后卡在瓶体的瓶嘴上。在本实施例中,塑料圈3为塑料结构,以便于安装,当然,塑料圈3也可以与不锈钢内盖2一体成型。塑料圈3一方面增加了不锈钢内盖2与瓶体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使得不锈钢内盖2和瓶体的位置相对固定,另一方面可以防止人为从不锈钢内盖2和瓶体之间的缝隙将不锈钢内盖2撬出,起到防伪的效果。并且,不锈钢内盖2和塑料圈3能够充分将瓶体的瓶嘴部分罩住,这样在撬开瓶盖的过程中,就可以避免发生由于瓶嘴爆裂飞散而伤人的事故,保证了瓶盖使用的安全性。其中,不锈钢内盖2和塑料圈3可以采用焊接、卡接等方式进行固定,并形成一体结构,以便于直接安装到瓶体的瓶嘴上。
其中,在外力作用件依次穿过开口孔42、窗口32抵在撬槽中时,瓶体的瓶嘴能受外力作用件的撬动力而脱离瓶体的剩余部分,使塞子6和倒酒器7外露于组合套4外。这样,使用人员就可以先拧开上盖,这样开口孔就会暴露在外,然后将外力作用件穿过开口孔42、窗口32后抵在瓶体的瓶嘴上,再下压外力作用件,而这时瓶体的瓶嘴会在外力的作用下脱离瓶体的剩余部分,使得塞子6和倒酒器7外露于组合套外,最后就可以将塞子6拔下,倒出瓶体中的液体。在上述使用过程中,由于塑料圈3和不锈钢内盖2将瓶嘴包裹,这样在撬开瓶盖的过程中,就可以避免由于瓶嘴爆裂飞散而伤人,保证了使用的安全性。而且,在本发明中,由于在撬开瓶盖的过程中,瓶嘴会脱离瓶体的剩余部分,此时瓶体已经碎裂损坏,不能够被不法分子回收利用,进而从源头上避免造假的发生,保障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同时相应提高了正规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产品口碑。
请继续参阅图8,下外套5套在组合套4上,并与上盖1相抵。下外套5的外表面可以设置与瓶体相关的产品信息,如产品名称、广告语等,实现瓶盖的装饰作用。在一些实施例中,下外套5可以与组合套4一体成型,并且顶端作为上盖1旋转的限位结构。下外套5可以采用塑料或者金属材料制成,也可以为表面设置涂层的外套。在本实施例中,下外套5包括壳体51、定位条52、卡齿53以及卡槽结构54。壳体51套在套体40上,定位条52固定在壳体51的顶端上,并限位在上盖1的凹槽13中。这样,使用人员旋转上盖1时,定位条52就会在凹槽13的作用下而损坏,或者脱离壳体51,或者弯折,可以避免下外套5的再次使用。卡齿53固定在壳体51的内壁上,并卡在套体40上,可以实现下外套5与组合套4之间的限位作用。每个外凸起43卡在对应的卡槽结构54中,使组合套4与下外套5相固定。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套体40、外螺纹41、多个外凸起43以及多个内凸起44均一体成型,壳体51、定位条52、卡齿53以及多个卡槽结构54均一体成型。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这些结构也可分别单独设置,并通过焊接、熔接等方式进行连接。
综上所述,相较于现有的瓶盖,本实施例的撬开式防伪瓶盖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施例的撬开式防伪瓶盖,其倒酒器7插在瓶体中,而塞子6塞在倒酒器7上,防止瓶体中的液体从倒酒器溢出,而不锈钢内盖2能够将瓶体的瓶口封住,同时使塞子6紧压倒酒器7,避免塞子6与倒酒器7之间密封不严而导致的液体泄漏。不锈钢内盖2具有较强的刚性,不易变形和碎裂。这样,不锈钢内盖2就能够防止不法分子从盖面钻孔,避免从钻孔倒入假酒等造假物而使消费者无法区分真假品,防止造假事故的发生。在本实施例中,使用人员可以先拧开上盖1,这样开口孔42就会暴露在外,然后将外力作用件(如螺丝刀、钥匙等)穿过开口孔42后抵在瓶体的瓶嘴上,再下压外力作用件,而这时瓶体的瓶嘴会在外力的作用下脱离瓶体的剩余部分,使得塞子6和倒酒器7外露于组合套4外,最后就可以将塞子6拔下,倒出瓶体中的液体。
在本实施例中,塑料圈3可以防止不锈钢内盖2相对瓶体产生偏移,一方面使得不锈钢内盖2牢牢地固定在瓶口上,另一方面可以防止人为从瓶嘴和不锈钢内盖2之间的缝隙将不锈钢内盖2撬出,起到防伪的效果。同时,不锈钢内盖2和塑料圈3还能够起到防护的作用,这样在撬开瓶盖的过程中,就可以避免发生由于瓶嘴爆裂飞散而伤人的事故,保证了瓶盖使用的安全性。而且,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在撬开瓶盖的过程中,瓶嘴会脱离瓶体的剩余部分,此时瓶体已经碎裂损坏,不能够被不法分子回收利用,进而从源头上避免造假的发生,保障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同时相应提高了正规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产品口碑。
实施例2
请参阅图9,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撬开式防伪瓶盖,其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增加了压紧垫8与不锈钢内盖2、塞子6紧贴。其中,压紧垫8设置在不锈钢内盖2与塞子6之间,并且相对两端分别。压紧垫8可采用弹性材料制成,如橡胶材料,并且在瓶盖未开启时,压紧垫8呈压缩状态。这样,当瓶盖在运输时,压紧垫8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可以防止塞子6脱离倒酒器7,从而提高塞子6和倒酒器7连接的稳定性。压紧垫8可为圆形,也可为方形,其实际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以充分接触塞子6与不锈钢内盖2,并起到最佳的减震作用。当然,压紧垫8除了起到减震的作用,还能够增加不锈钢内盖2对塞子6的下压效果,使得塞子6对倒酒器7的作用力更大。
实施例3
请参阅图10,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撬开式防伪瓶盖,其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增加了信息码一和信息码二,信息码一设置在上盖1的顶面上,而信息码二设置在上盖1的顶壁上。其中,信息码一和信息码二分别代表不同的信息,如瓶装信息、抽兑奖信息等。瓶装信息可包括内容物的生产日期、生产地址等信息,而抽兑奖信息可包含抽奖报名信息、兑奖识别信息等信息。信息码一和信息码二可以均为二维码,可以方便使用人员进行扫码识别。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信息码一和信息码二可以直接涂覆在上盖1上,也可以作为上盖1的部分结构,还可以通过信息码载体9设置在上盖1上。信息码载体9呈圆形,并且信息码一和信息码二可设置在信息码承载片9的中间位置。信息码承载片9可采用纸片、塑料片等结构,其可直接嵌在上盖1中,也可以通过胶粘等方式安装在上盖1上。
实施例4
请参阅图1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撬开式防伪瓶盖,其与实施例1的防伪瓶盖相似,区别在于不锈钢内盖2的顶壁上开设多个注塑孔24。其中,塑料圈3和内环23之间的空间与注塑孔24连通,这样,安装人员就可以直接通过注塑孔24向不锈钢内盖2中注塑,能够使得不锈钢内盖2与瓶体之间连接得更加稳定。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注塑孔24还可以直接与塞子6上部空间连通,这样就可以将塑料注入到塞子6上,使得塞子6充分抵压在倒酒器7上,保证瓶盖的密封性。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瓶盖防伪方法,其应用于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以及实施例4中任意一种撬开式防伪瓶盖中,防伪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塑料圈3固定在不锈钢内盖2中,并将不锈钢内盖2固定在瓶体的瓶嘴上,以形成对塞子6和倒酒器7密封的封闭结构;
2、通过开口孔42形成从组合套4外至瓶体的瓶嘴处的通道;
3、将外力作用件通过通道并抵在瓶体的瓶嘴上,通过外力作用件撬动瓶体的瓶嘴,使塞子6和倒酒器7外露于组合套4外。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撬开式防伪瓶盖,其盖在瓶体上,其包括:
上盖(1);
组合套(4),其安装在所述瓶体上;上盖(1)的底端套在组合套(4)的顶端上;
倒酒器(7),其穿过所述瓶体的瓶口,并安装在所述瓶体中;
塞子(6),其设置在组合套(4)内,且塞在倒酒器(7)上;
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的瓶嘴外壁上自上而下依次开设均呈环形的沟槽和撬槽;组合套(4)连接上盖(1)的部分开设多个开口孔(42);所述撬开式防伪瓶盖还包括:
不锈钢内盖(2),其盖在所述瓶体的瓶口上,且抵在塞子(6)上,并具有限位倒酒器(7)的内环(23);不锈钢内盖(2)的内壁上设置均倒挂在所述沟槽中的多个倒钩(21);以及
塑料圈(3),其设置在不锈钢内盖(2)与所述瓶体之间,以限位不锈钢内盖(2)和所述瓶体;塑料圈(3)的长度大于不锈钢内盖(2)的长度,塑料圈(3)上开设分别与多个开口孔(42)对应的多个窗口(32),每个窗口(32)与对应的开口孔(42)位于组合套(4)的同一径向上;
其中,在外力作用件依次穿过开口孔(42)、窗口(32)并抵在所述撬槽中时,所述瓶体的瓶嘴能受所述外力作用件的撬动力而脱离所述瓶体的剩余部分,使塞子(6)和倒酒器(7)外露于组合套(4)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撬开式防伪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撬开式防伪瓶盖还包括:
下外套(5),其套在组合套(4)上,并与上盖(1)相抵。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撬开式防伪瓶盖,其特征在于,不锈钢内盖(2)的底端抵在组合套(4)的顶端上,塑料圈(3)的底端贴在组合套(4)的内壁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撬开式防伪瓶盖,其特征在于,不锈钢内盖(2)的顶壁上开设多个注塑孔(24),塑料圈(3)和内环(23)之间的空间与注塑孔(24)连通。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撬开式防伪瓶盖,其特征在于,上盖(1)的内壁上设置内螺纹(12),上盖(1)的外壁上开设凹槽(13);
组合套(4)包括套体(40)、外螺纹(41)、多个外凸起(43)以及多个内凸起(44);套体(40)套在所述瓶体上;外螺纹(41)设置在套体(40)的顶端上,并与内螺纹(12)相配合;外凸起(43)固定在套体(40)的外壁上,并卡在下外套(5)的内壁上,使组合套(4)与下外套(5)相固定;内凸起(44)固定套体(40)的内壁上,并卡在所述瓶体上,使组合套(4)与所述瓶体相固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撬开式防伪瓶盖,其特征在于,下外套(5)包括壳体(51)、定位条(52)、卡齿(53)、与多个外凸起(43)分别对应的多个卡槽结构(54);壳体(51)套在套体(40)上;定位条(52)固定在壳体(51)的顶端上,并限位在凹槽(13)中;卡齿(53)固定在壳体(51)的内壁上,并卡在套体(40)上;每个外凸起(43)卡在对应的卡槽结构(54)中,使组合套(4)与下外套(5)相固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撬开式防伪瓶盖,其特征在于,套体(40)、外螺纹(41)、多个外凸起(43)以及多个内凸起(44)均一体成型,壳体(51)、定位条(52)、卡齿(53)以及多个卡槽结构(54)均一体成型。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撬开式防伪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撬开式防伪瓶盖还包括:
压紧垫(8),其相对两端分别与不锈钢内盖(2)、塞子(6)紧贴。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撬开式防伪瓶盖,其特征在于,上盖(1)的顶面设置信息码一,上盖(1)的顶壁上设置信息码二。
10.一种瓶盖防伪方法,其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撬开式防伪瓶盖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伪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先将塑料圈(3)固定在不锈钢内盖(2)中,再将不锈钢内盖(2)固定在瓶体的瓶嘴上,以抵在塞子(6)上,并使倒酒器(7)的顶端限位在内环(23)中,形成对塞子(6)和倒酒器(7)密封的封闭结构;
依次通过开口孔(42)、窗口(32),形成从组合套(4)外至所述瓶体的瓶嘴处的通道;
将外力作用件通过所述通道并抵在所述撬槽中,通过所述外力作用件撬动所述瓶体的瓶嘴,使塞子(6)和倒酒器(7)外露于组合套(4)外。
CN201910298002.6A 2019-04-15 2019-04-15 一种撬开式防伪瓶盖及其防伪方法 Active CN1098788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98002.6A CN109878891B (zh) 2019-04-15 2019-04-15 一种撬开式防伪瓶盖及其防伪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98002.6A CN109878891B (zh) 2019-04-15 2019-04-15 一种撬开式防伪瓶盖及其防伪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78891A CN109878891A (zh) 2019-06-14
CN109878891B true CN109878891B (zh) 2024-01-26

Family

ID=669372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98002.6A Active CN109878891B (zh) 2019-04-15 2019-04-15 一种撬开式防伪瓶盖及其防伪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7889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50936B (zh) * 2020-11-25 2022-09-20 桐城市申达包装有限公司 一种开启自损式的防伪瓶盖及具有该瓶盖的瓶子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97379A (zh) * 2009-03-10 2009-08-05 泉州梅洋塑膠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防伪密封包装盒的改进结构
CN102069945A (zh) * 2010-12-28 2011-05-25 深圳市金冠防伪瓶盖有限公司 一种瓶盖的防伪方法、瓶盖及包括该瓶盖的包装容器瓶
CN102069946A (zh) * 2010-12-28 2011-05-25 深圳市金冠防伪瓶盖有限公司 一种瓶盖、瓶盖的防伪方法及包括该瓶盖的包装容器瓶
CN102673873A (zh) * 2012-05-25 2012-09-19 宜兴市金鱼陶瓷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压盖式防伪瓶口
KR20130011554A (ko) * 2011-07-22 2013-01-30 이팔형 위조 방지용 마개
CN203410800U (zh) * 2013-06-29 2014-01-29 山东省郓城县烟郓金属彩印有限公司 一种扭断撬开式防伪瓶盖
WO2014139352A1 (zh) * 2013-03-12 2014-09-18 Cai Lingming 一种安全防伪酒瓶及瓶盖的结构
CN209757981U (zh) * 2019-04-15 2019-12-10 桐城市申达包装有限公司 一种撬开式防伪瓶盖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97379A (zh) * 2009-03-10 2009-08-05 泉州梅洋塑膠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防伪密封包装盒的改进结构
CN102069945A (zh) * 2010-12-28 2011-05-25 深圳市金冠防伪瓶盖有限公司 一种瓶盖的防伪方法、瓶盖及包括该瓶盖的包装容器瓶
CN102069946A (zh) * 2010-12-28 2011-05-25 深圳市金冠防伪瓶盖有限公司 一种瓶盖、瓶盖的防伪方法及包括该瓶盖的包装容器瓶
KR20130011554A (ko) * 2011-07-22 2013-01-30 이팔형 위조 방지용 마개
CN102673873A (zh) * 2012-05-25 2012-09-19 宜兴市金鱼陶瓷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压盖式防伪瓶口
WO2014139352A1 (zh) * 2013-03-12 2014-09-18 Cai Lingming 一种安全防伪酒瓶及瓶盖的结构
CN203410800U (zh) * 2013-06-29 2014-01-29 山东省郓城县烟郓金属彩印有限公司 一种扭断撬开式防伪瓶盖
CN209757981U (zh) * 2019-04-15 2019-12-10 桐城市申达包装有限公司 一种撬开式防伪瓶盖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78891A (zh) 2019-06-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68539B2 (en) Beverage container authenticity and provenance devices and methods
US20050035081A1 (en) Tamper resistant beverage bottle
KR960703776A (ko) 조작 방지용 링을 구비한 밀폐 캡(closure cap with anti-tamper ring)
CN109502176B (zh) 开盖自毁式防伪瓶盖
WO2004067387A3 (en) Liquid container closure assembly
CN109878891B (zh) 一种撬开式防伪瓶盖及其防伪方法
CN209757981U (zh) 一种撬开式防伪瓶盖
EA009265B1 (ru) Укупороч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CN214609090U (zh) 一种防伪酒瓶盖及装配有所述防伪酒瓶盖的酒瓶
WO2014124653A1 (ru) Укупороч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бутылки (варианты)
US20050077263A1 (en) Bottle stopper
RU2142883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укупорки емкостей
RU125558U1 (ru) Укупороч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RU159788U1 (ru) Укупороч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контейнера
CN211443402U (zh) 一种防伪结构
CN218199803U (zh) 分体式防伪、防拔脱瓶盖
CN108820539B (zh) 一种防伪瓶盖及其防伪方法
US844543A (en) Incased receptacle.
CN216187536U (zh) 一种具有开瓶信息管理功能的nfc瓶盖
CN2144624Y (zh) 防假酒瓶
KR20120092781A (ko) 재사용 방지 용기 및 뚜껑
RU223949U1 (ru) Укупорочное средство
KR0173547B1 (ko) 위조방지용 병마개
CN110902137A (zh) 一种防伪结构
WO2023181078A1 (en) Two-part closure for a contain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