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75989A - 3-羟基丁酸及其衍生物在制备防治结肠炎、结肠癌的产品中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3-羟基丁酸及其衍生物在制备防治结肠炎、结肠癌的产品中的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75989A
CN109875989A CN201910160165.8A CN201910160165A CN109875989A CN 109875989 A CN109875989 A CN 109875989A CN 201910160165 A CN201910160165 A CN 201910160165A CN 109875989 A CN109875989 A CN 1098759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duct
hydroxybutyrate
derivative
dss
mou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6016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国强
张书杰
李子华
张雨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inghua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inghu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016016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75989A/zh
Publication of CN1098759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7598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cyclic And Carbocyclic Compounds In Medicinal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3‑羟基丁酸及其衍生物在制备防治结肠炎和结肠癌的产品中的应用。3‑羟基丁酸及其衍生物容易被人体吸收,安全剂量高,没有显著的毒副作用。3‑羟基丁酸可以有效抵抗肠道慢性的炎症,非常合适作为慢性炎症导致的癌症患者作为长期服用的辅助性药物。我们的实验结果也表明,口服给药100mg/kg/day的3‑羟基丁酸可以有效抵抗DSS诱导的小鼠肠炎的发生,以及显著减少结肠肿瘤的发生。

Description

3-羟基丁酸及其衍生物在制备防治结肠炎、结肠癌的产品中 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具体涉及3-羟基丁酸及其衍生物在制备防治结肠炎、结肠癌的产品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结直肠癌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常见的恶性肿瘤,全球发病率位居第三位,死亡率位于第二位,我国的结肠癌死亡率也处于恶性肿瘤的第五位,严重危害着国民的身体健康。结肠癌的发生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通常从最开始的结肠息肉,在环境和基因的共同作用下进一步恶化,最终发展到恶性癌症,一般需要10-20年的时间。早期的结肠癌可以通过内窥镜检测发现,此时如果及时治疗,有较好的预后,然而一旦发展到中晚期,只能通过手术和化疗合用的治疗方式,患者切除直肠后生活质量低下,同时还得面临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给患者造成巨大的心里压力。所以发展出副作用小的早期预防和治疗药物显得尤为重要。
慢性的炎症在结肠癌的发展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如果能在此时进行治疗,可以有效阻断癌症的发展。近年来有关肠道菌群的研究表明,在结肠癌的发病过程中,肠道菌也参与其中,异常的肠道菌造成长期的慢性炎症,加速了癌症的转变,同时对于已经病变的组织,某些类群的肠道菌可以显著促进肿瘤的发展,另外也有文献表明,肠道益生菌(乳酸菌,双歧杆菌,嗜粘蛋白-艾克曼菌)的使用可以显著改善肠道微环境,起到抑制慢性炎症的发生的作用,可以有效降低肠道肿瘤的发生发展。
结肠癌的早期预防越来越受到关注,目前用于结肠癌预防的药物有阿司匹林,环氧合酶抑制剂,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目的都是抑制慢性炎症,从而抑制肿瘤的发生。当然这些药物的长期使用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之处,现有的抗炎药物一般都会造成胃肠运动减弱,消化道出血以及肝肾损伤,同时可能还会对心血管系统产生较大的威胁,因此探索新的无毒副作用的有效药物是结肠癌治疗的当务之急。
3-羟基丁酸是人体的代谢产物,是人体在饥饿和剧烈运动情况下肝脏利用脂肪酸产生的化合物,作为替代葡萄糖的能量来源。近年来随着3-羟基丁酸的研究的越来越深入,发现其不仅仅可以作为能量分子,还可以发挥重要的信号分子。3-羟基丁酸可以通过激活细胞膜表面的GPR109A受体发挥抗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J Hepatol.2018 Sep;69(3):687-696.),另外,3-羟基丁酸还可以有效改善高血压(Cell Rep.2018 Oct 16;25(3):677-689.)。此外,3-羟基丁酸也可以改善神经变性疾病、癫痫、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
但是3-羟基丁酸防治结肠炎、结肠癌的应用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之一是提供3-羟基丁酸及其衍生物的新的药物用途。
本发明所提供的3-羟基丁酸及其衍生物的药物新用途为3-羟基丁酸及其衍生物在制备下述产品中的应用:
1)预防和/或治疗结肠炎、肠炎的产品;
2)预防和/或治疗下消化道肿瘤的产品;
3)调整肠道菌群结构的产品。
所述产品具体可为药物或保健品。
所述下消化道肿瘤可为结肠肿瘤、回肠肿瘤、直肠肿瘤;具体可为结肠肿瘤。
所述调整肠道菌群结构的产品为能够稳定肠道有益菌的产品。
所述3-羟基丁酸及其衍生物,其结构式如下述式I或式II所示:
式I和式II中的R1均为H、不同链长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如C1-C20、C1-C10、C1-C6或C1-C3的直链或支链烷基)、不同链长的直链或支链烷氧基(如C1-C20、C1-C10、C1-C6或C1-C3的直链或支链烷氧基)、环烷基(如C3-C6的环烷基)或芳基;
式I中的R2为H、不同链长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如C1-C20、C1-C10、C1-C6或C1-C3的直链或支链烷基)、环烷基(如C3-C6的环烷基)或芳基;
式II中的R2为无毒金属离子(如钠、钾或钙等),式II中n值根据金属离子的价态确定。
所述3-羟基丁酸及其衍生物可以是D型或L型的,也可以是D型和L型的混合物。
具体可为:3-羟基丁酸(3-hydroxybutyric acid或3-HB)甲酯、3-羟基丁酸(3-HB)乙酯、3-羟基丁酸(3-HB)(包括其钠盐、钾盐、钙盐等)、3-羟基己酸 (3-hydroxyhexanoicacid或3-HHx)甲酯、3-羟基己酸(3-HHx)乙酯、3-羟基己酸 (3-HHx)(包括其钠盐、钾盐、钙盐等)。
本发明中所述3-羟基丁酸及其衍生物可通过各类聚羟基脂肪酸PHA的水解和醇解等多种方法得到,经过蒸馏纯化,通过GC分析确认纯度极高,没有双键等危害细胞生长的副产物(Chen GQ,Wu Q.Microbial Production and Applications of ChiralHydroxyalkanoates.Appl Microbiol Biotechnol,67(2005)592-599)。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预防和/或治疗结肠炎、肠炎,预防和/或治疗下消化道肿瘤的产品。
所述产品具体可为药物或保健品。
本发明所提供的预防和/或治疗结肠炎、肠炎,预防和/或治疗下消化道肿瘤的产品,其活性成分为本发明中所述的3-羟基丁酸及其衍生物,所述产品可通过注射、喷射、滴鼻、滴眼、渗透、吸收、物理或化学介导的方法导入机体如肌肉、皮内、皮下、静脉、粘膜组织;或是被其他物质混合或包裹后导入机体。
需要的时候,在上述产品中还可以加入一种或多种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所述载体包括药学领域常规的稀释剂、赋形剂、填充剂、粘合剂、湿润剂、崩解剂、吸收促进剂、表面活性剂、吸附载体、润滑剂等。
以3-羟基丁酸及其衍生物为活性成分制备的预防和/或治疗结肠炎、肠炎以及预防和/或治疗下消化道肿瘤的产品可以制成注射液、片剂、粉剂、颗粒剂、胶囊、口服液等多种形式。上述各种剂型的药物均可以按照药学领域的常规方法制备。
本发明公开了3-羟基丁酸及其衍生物在制备防治结肠炎、肠炎以及防治下消化道肿瘤的药物或保健品中的应用。3-羟基丁酸及其衍生物容易被人体吸收,安全剂量高,没有显著的毒副作用。慢性的炎症是诱导肿瘤发生的元凶,3-羟基丁酸可以有效抵抗肠道慢性的炎症,非常合适作为慢性炎症导致的癌症患者作为长期服用的辅助性药物。我们的实验结果也表明,口服给药100mg/kg/day的3-羟基丁酸可以有效抵抗DSS诱导的小鼠肠炎的发生,以及显著减少结肠肿瘤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表示实施例1中对照组、DSS模型组、DSS+3-羟基丁酸高剂量组、DSS+3-羟基丁酸低剂量组的小鼠体重的变化。
图2表示实施例1中对照组、DSS模型组、DSS+3-羟基丁酸高剂量组、DSS+3-羟基小鼠结肠长度的变化。
图3表示对照组、DSS模型组、DSS+3-羟基丁酸高剂量组、DSS+3-羟基丁酸低剂量组的小鼠结肠病理切片。
图4表示实施例2中3-羟基丁酸对LPS刺激小鼠腹膜巨噬细胞分泌炎性因子的影响作用。
图5表示实施例1中小鼠肠道菌群的构成。
图6表示实施例1中小鼠肠道菌丰度。
图7表示实施例1中3-羟基丁酸减少结肠肿瘤的发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试剂、生物材料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实施例1、3-羟基丁酸抑制结肠炎的发生
取40只C57雌性小鼠,随机分成4组:给水对照组,DSS模型组,DSS+3-羟基丁酸高剂量组,DSS+3-羟基丁酸低剂量组。模型组小鼠给予2%的DSS进行造模,连续8天。此期间每天进行一次的3-羟基丁酸灌胃,低剂量组为100mg/kg,高剂量组为200mg/kg。之后取血并处死小鼠,评价肠炎发生水平。
统计与数据分析:数值采用mean±SD。统计比较采用Student's t-test,P值小于0.05为显著差异。
图1表示对照组、DSS模型组、DSS+3-羟基丁酸高剂量组,DSS+3-羟基丁酸低剂量组的小鼠体重的变化。
由图1可知,小鼠在给予DSS之后,出现了体重下降,而不同剂量的药物处理,均可以有效抑制体重下降,给药后小鼠状态良好,更接近正常鼠。
实验结果表明:药物显著改善DSS造成的小鼠体重下降。
图2表示对照组、DSS模型组、DSS+3-羟基丁酸高剂量组,DSS+3-羟基丁酸低剂量组的小鼠结肠长度的变化。
由图2可知,给药DSS的造模组,结肠长度相较于正常鼠长度变短,同时模型组肠道颜色较深,是由于大量的出血造成,而给药药物处理后,长度变长,同时也未见明显出血,可见该药物可以有效保护肠道健康状况。
实验结果表明:3-羟基丁酸能抑制DSS造成的肠道长度降低,同时改善肠道出血。
图3表示对照组、DSS模型组、DSS+3-羟基丁酸高剂量组、DSS+3-羟基丁酸低剂量组的小鼠结肠病理切片。
由图3可知,肠道的病理切片表明,正常的小鼠有大量的肠道褶皱,充斥着整个肠道,而DSS模型组肠道褶皱萎缩,同时可见红色的血细胞,不同剂量给药组出现了显著的改善,几乎回复的正常小鼠水平。
实验结果:改善肠道病理状态。
结论:3-羟基丁酸可以有效改善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主要是通过保护肠道粘膜组织,抑制肠道出血,降低肠道炎症水平,从而起到抑制肠道炎症发生的作用。
实施例2、3-羟基丁酸对LPS刺激小鼠腹膜巨噬细胞分泌炎性因子的影响作用
(1)实验材料
实验细胞株:腹膜巨噬细胞
实验试剂:3-羟基丁酸(纯度大于99%,sigma),配成1mol/L的母液,再以 DMEM/1640培养基稀释成相应浓度;脂多糖(Escherichia coli,0111:B4,LPS)购自 sigma公司。
实验材料:mIL-6,mMCP-1的引物定于;Genstar,PrimeScriptTM RT reagent Kitwith gDNA Eraser(Perfect Real Time),Code No.RR047A;Genstar,Premix Ex TaqTMII(Tli RNaseH Plus),
(2)实验方法
提前4天腹腔注射4%巯乙基淀粉肉汤2ml/只小鼠,引颈处死小鼠后,腹腔注入5mlPBS,轻柔小鼠腹部,用注射器吸出腹腔液体,收集细胞,将细胞接种于六孔培养板,每孔106个细胞,用DMEM+10%FBS培养基,在37℃、CO2培养箱中培养过夜细胞完全贴壁后,细胞分为对照组,LPS刺激组,LPS+3-羟基丁酸500μmol/L、1mmol/L、 2mmol/L三个浓度组。首先,在LPS+3-羟基丁酸三个浓度组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3- 羟基丁酸预孵育3h,然后与LPS组同时加入LPS(终浓度为100ng/L)溶液,37℃、5% CO2饱和湿度条件下刺激腹膜巨噬细胞细胞3h,之后用Trizol提取总RNA。分别加入1ml Trizol,室温静置5min,7500rpm×10min 4℃离心,小心吸取上清,加入200μL氯仿,剧烈振荡15s,静置5min,12000rpm×10min 4℃离心,吸取上次水相400μL 至另一个无RNA酶的离心管中,同时加入等体积的异丙醇,室温放置10min,12000rpm ×10min 4℃离心10min,弃掉上清,加入75%乙醇1mL,12000rpm×10min4℃离心5min,并且重复一次,弃掉上清,快速晾干,50μL无RNA酶水将沉淀溶解,取2μL 样品溶于48μL RNase-Free H2O中,测定RNA浓度。
反转录
1×反应体系如下:
反应条件为37℃5min
合成第一链cDNA
Realtime PCR,1×反应体系如下:
图4表示3-羟基丁酸对LPS刺激小鼠腹膜巨噬细胞分泌炎性因子的影响作用。
实验结果表明:3-羟基丁酸可以有效抑制LPS诱导的IL-6和MCP-1的升高,说明3-羟基丁酸可以抑制炎症反应。这也从细胞层面解释了3-羟基丁酸抗肠炎的机理,肠道炎症发生时伴随着大量的肠道巨噬细胞的浸润,如果可以抑制巨噬细胞的炎性反应,就可以保护肠道炎症的发生。
实验结论:3-羟基丁酸可以有效抑制巨噬细胞的炎症反应。
实施例3、3-羟基丁酸可以有效稳定小鼠肠道有益菌群,降低肠道炎症
对实施例1中的小鼠进行粪便取样,粪便样本进行16S rDNA高通量二代测序分析。
3-羟基丁酸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分析流程:基因组DNA质检→引物设计并合成→PCR扩增和产物纯化→PCR产物定量和均一化→Illumina高通量测序分析。
(1)基因组DNA抽提和质检:利用Thermo NanoDrop 2000紫外微量分光光度计和1%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总DNA质检。
(2)引物设计并合成
16S rDNA扩增选择区域为V3-V4区,使用的通用引物为F341和R806。在通用引物的5’端加上适合HiSeq2500PE250测序的。index序列和接头序列,完成特异性引物的设计。
forward primer(5'-3'):ACTCCTACGGGRSGCAGCAG(F341)
reverse primer(5'-3'):GGACTACVVGGGTATCTAATC(R806)
(3)PCR扩增和产物纯化
以稀释后的基因组DNA为模板,使用KAPA HiFi Hotstart ReadyMix PCR kit高保真酶进行PCR,确保扩增的准确性和高效性。用2%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PCR产物,并用AxyPrep DNA凝胶回收试剂盒(AXYGEN公司)切胶回收PCR产物。回收后,利用ThermoNanoDrop 2000紫外微量分光光度计和2%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文库质检。
(4)PCR产物定量和均一化
文库质检合格后,使用Qubit进行文库定量,并根据每个样品的数据量要求,进行相应比例的混合。
(5)Illumina测序使用Illumina HiSeq PE250进行上机测序。
(6)生物信息分析流程
对原始数据进行QC之后,用Usearch软件对数据进行去嵌合体和聚类的操作,Usearch聚类时,先将Reads按照丰度从大到小排序,通过97%相似度的标准聚类,得到 OTU(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每个OTU被认为可代表一个物种。接下来对每个样品的Reads进行随机抽平处理,并提取对应的OTU序列。然后使用Qiime软件,做Alpha 多样性指数的稀释曲线,根据稀释曲线,选择合理的抽平参数,利用Qiime软件对得到的抽平后的OTU进行分析,首先从OTU中分别提取一条Read作为代表序列,使用RDP方法,将该代表序列与16S数据库比对,从而对每个OTU进行物种分类。归类后,根据每个OTU 中序列的条数,从而得到OTU丰度表,最后根据该OTU丰度表进行后续分析,结果如图5 和图6。
图5表示表示小鼠肠道菌群的构成。
图6表示小鼠肠道菌丰度。
由结果可知,正常鼠经过单独的3-HB预处理后未见明显的菌群改变,当小鼠给予DSS处理后菌群发生异常,有益菌显著减少,有害菌群丰度上升(Escherichia coli) 而此时当3-羟基丁酸存在时,可以有效稳定益生菌(Lactobacillus)。
结论:3-羟基丁酸可以有效稳定正常小鼠的菌群稳态,从而通过稳定健康的肠道菌组成而起到降低肠炎的作用。
实施例4、3-羟基丁酸减少结肠炎相关结肠肿瘤的发生
(1)实验材料:实验材料同实施例1
实验试剂:3-羟基丁酸(sigma),氧化偶氮甲烷(AOM)购自Sigma公司,葡聚糖硫酸钠(DSS)购自MP Biomedicals公司
实验动物:C57雌性小鼠,8周龄,体重18-20g,购自北京维通利华。
(2)实验方法:
结肠癌造模方法(即AOM/DSS给药方案):腹腔注射AOM工作液(AOM用量为10mg/kg小鼠体重),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AOM给药一周后,持续一周以饮水方式给予25mg/ml DSS溶液,每只鼠保证每天饮入5ml DSS溶液,DSS溶液给予结束后,连续正常饮水14天,给予DSS溶液和水的步骤为一个循环,连续进行三个循环。
取40只C57雌性小鼠,随机分为2组:AOM/DSS模型组(20只),AOM/DSS+3- 羟基丁酸(100mg/kg)。
小鼠第8天开始实施AOM/DSS给药方案;AOM/DSS+3-羟基丁酸组:小鼠每天灌胃给予3-羟基丁酸溶液,第8天开始实施AOM/DSS给药方案;第70天处死小鼠,评价肿瘤的发展水平。实验结束取出小鼠的结肠,统计肿瘤个数。结果如图7所示。
图7为3-羟基丁酸减少结肠肿瘤的发生。
实验结论:3-羟基丁酸可以有效降低AOM/DSS诱导的肿瘤的发生,说明其可以作为一种肿瘤防治的潜在的安全无毒的药物。

Claims (10)

1.3-羟基丁酸及其衍生物在制备如下产品中的应用:
1)预防和/或治疗结肠炎、肠炎的产品;
2)预防和/或治疗下消化道肿瘤的产品;
3)调整肠道菌群结构的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3-羟基丁酸及其衍生物,其结构式如式I或式II所示:
式I和式II中的R1均为H、不同链长的直链或支链烷基、不同链长的直链或支链烷氧基、环烷基或芳基;
式I中的R2为H、不同链长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环烷基或芳基;
式II中的R2为无毒金属离子,式II中n值根据金属离子的价态确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3-羟基丁酸及其衍生物为D型或L型,或D型和L型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3-羟基丁酸及其衍生物为:3-羟基丁酸甲酯、3-羟基丁酸乙酯、3-羟基丁酸或其盐、3-羟基己酸甲酯、3-羟基己酸乙酯、3-羟基己酸或其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为药物或保健品;
所述下消化道肿瘤为结肠肿瘤、回肠肿瘤、直肠肿瘤;
所述调整肠道菌群结构的产品为能够稳定肠道有益菌的产品。
6.一种预防和/或治疗结肠炎、肠炎的产品,其活性成分为3-羟基丁酸及其衍生物。
7.一种预防和/或治疗下消化道肿瘤的产品,其活性成分为3-羟基丁酸及其衍生物。
8.一种调整肠道菌群结构的产品,其活性成分为3-羟基丁酸及其衍生物。
9.根据权利要求6、7或8所述的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为药物或保健品。
10.根据权利要求6、7或8所述的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可制成多种剂型,包括注射液、片剂、粉剂、颗粒剂、胶囊、口服液。
CN201910160165.8A 2019-03-04 2019-03-04 3-羟基丁酸及其衍生物在制备防治结肠炎、结肠癌的产品中的应用 Pending CN10987598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60165.8A CN109875989A (zh) 2019-03-04 2019-03-04 3-羟基丁酸及其衍生物在制备防治结肠炎、结肠癌的产品中的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60165.8A CN109875989A (zh) 2019-03-04 2019-03-04 3-羟基丁酸及其衍生物在制备防治结肠炎、结肠癌的产品中的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75989A true CN109875989A (zh) 2019-06-14

Family

ID=669304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60165.8A Pending CN109875989A (zh) 2019-03-04 2019-03-04 3-羟基丁酸及其衍生物在制备防治结肠炎、结肠癌的产品中的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75989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04140A (zh) * 2020-03-05 2020-06-19 清华大学 产(r)-3-羟基丁酸的重组肠道菌及其构建方法
CN112826814A (zh) * 2020-12-22 2021-05-25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3-羟基丁酸或其衍生物或可产生该物质的细菌组合物在治疗放射性肠损伤上的应用
CN113398109A (zh) * 2021-06-22 2021-09-17 谈高 一种预防或治疗炎性肠病的酮体混合物及其应用
CN115835787A (zh) * 2020-06-19 2023-03-21 雀巢产品有限公司 用以改善胃肠屏障的包含3-羟基丁酸的营养组合物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84554A (zh) * 2017-08-29 2018-02-13 上海市儿科医学研究所 丁酸类化合物在制备防治nec药物中的应用
WO2018055388A1 (en) * 2016-09-21 2018-03-29 Chain Biotechnology Limited Compositions and uses thereof for treating inflammatory diseases and probiotic composition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55388A1 (en) * 2016-09-21 2018-03-29 Chain Biotechnology Limited Compositions and uses thereof for treating inflammatory diseases and probiotic compositions
CN107684554A (zh) * 2017-08-29 2018-02-13 上海市儿科医学研究所 丁酸类化合物在制备防治nec药物中的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LINETTE E.M. WILLEMSEN ET AL: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support epithelial barrier integrity and reduce IL-4 mediated permeability in vitro", 《EUROPEAN JOURNAL OF NUTRITION》 *
YUI KADOCHI ET AL: "Remodeling of energy metabolism by a ketone body and medium‑chain fatty acid suppressed the proliferation of CT26 mouse colon cancer cells", 《ONCOLOGY LETTERS》 *
沈洪 等: "《溃疡性结肠炎》", 30 November 2012, 东南大学出版社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04140A (zh) * 2020-03-05 2020-06-19 清华大学 产(r)-3-羟基丁酸的重组肠道菌及其构建方法
CN115835787A (zh) * 2020-06-19 2023-03-21 雀巢产品有限公司 用以改善胃肠屏障的包含3-羟基丁酸的营养组合物
CN112826814A (zh) * 2020-12-22 2021-05-25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3-羟基丁酸或其衍生物或可产生该物质的细菌组合物在治疗放射性肠损伤上的应用
WO2022134306A1 (zh) * 2020-12-22 2022-06-30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3-羟基丁酸或其衍生物或可产生该物质的细菌组合物在治疗放射性肠损伤上的应用
CN113398109A (zh) * 2021-06-22 2021-09-17 谈高 一种预防或治疗炎性肠病的酮体混合物及其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75989A (zh) 3-羟基丁酸及其衍生物在制备防治结肠炎、结肠癌的产品中的应用
Burgueño et al. Epithelial TLR4 signaling activates DUOX2 to induce microbiota-driven tumorigenesis
CN1189560C (zh) 具有精氨酸脱亚氨酶的细菌的用途以及含有该细菌的组合物
Francescone et al. Microbiome, inflammation, and cancer
CN113862193B (zh) 一株嗜黏蛋白阿克曼氏菌及其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Pękala et al. Kocuria rhizophila and Micrococcus luteus as emerging opportunist pathogens in brown trout (Salmo trutta Linnaeus, 1758) and rainbow trout (Oncorhynchus mykiss Walbaum, 1792)
US20190390284A1 (en) Nano-vesicles derived from genus cupriavidus bacteria and use thereof
Ma et al. Dietary supplementation with microalgae enhances the zebrafish growth performance by modulating immune status and gut microbiota
Cheng et al. Blueberry malvidin-3-galactoside modulated gut microbial dysbiosis and microbial TCA cycle KEGG pathway disrupted in a liver cancer model induced by HepG2 cells
Wang et al. Nurturing and modulating gut microbiota with jujube powder to enhance anti-PD-L1 efficiency against murine colon cancer
KR102110993B1 (ko) 클레브시엘라 아에로제네스(Klebsiella aerogenes) 균주를 유효성분으로 포함하는 암 진단, 예방 또는 치료용 조성물
Zeng et al. The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probiotic supplements for psoriasi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and preclinical trials
CN111588726A (zh) 2′-岩藻糖基乳糖调节宿主肠道菌群及增强肠屏障的应用
CN115975880A (zh) 一株发酵粘液乳杆菌cyq09及其应用
CN116410887A (zh) 毛螺菌科微生物菌株、预防或治疗代谢类疾病的药物及应用
Li et al.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L1 on Aeromonas hydrophila and its mechanism
Sun et al. Involvement of gut microbiota in the development of psoriasis vulgaris
Xu et al. Prospect of bacteria for tum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CN105769928A (zh) 丁酸梭状芽孢杆菌在防治或辅助治疗高血糖制剂中的应用
Ye et al. Transcriptional analysis for cholesterol-lowering effects of marine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Lp10 isolated from kelp
Wu et al. Modified dietary fiber from soybean dregs by fermentation alleviated constipation in mice
Ma et al. Influence of flax seeds on the gut microbiota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constipation
TW201808314A (zh) 改善困難梭狀桿菌感染症狀的發酵乳酸桿菌gmnl-296組合物及方法
Ray et al. Probiotic Bifidobacterium species: potential beneficial effects in diarrheal disorders. Focus on “Probiotic Bifidobacterium species stimulate human SLC26A3 gene function and expression in 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s”
Leng et al. Protective Effect of Ganoderma lucidum Spore Powder on Acute Liver Injury in Mice and its Regulation of Gut Microbiot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61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