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73674B - 电器的匹配方法、匹配系统与加热平台 - Google Patents

电器的匹配方法、匹配系统与加热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73674B
CN109873674B CN201711271198.7A CN201711271198A CN109873674B CN 109873674 B CN109873674 B CN 109873674B CN 201711271198 A CN201711271198 A CN 201711271198A CN 109873674 B CN109873674 B CN 1098736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module
state
communication
matching
working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27119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73674A (zh
Inventor
肖小龙
陈振新
汪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27119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73674B/zh
Publication of CN1098736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736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736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736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器的匹配方法,用于多个电器的通信模块间的匹配,包括:随机设置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其中,工作状态包括接收状态和发送状态;搜索与第一通信模块相匹配的第二通信模块;识别第二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判断第二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与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是否相同;当判断结果为否时,将第一通信模块与第二通信模块相连接;当判断结果为是时,匹配失败,返回随机设置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使第一通信模块与第二通信模块自动连接,并自动确定第一通信模块与第二通信模块之间的主从关系,从而实现不同电器间通信的自动建立、主从关系的自动确定以及不同电器之间数据的通信。

Description

电器的匹配方法、匹配系统与加热平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器的匹配方法、一种电器的匹配系统、一种计算机设备、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一种加热平台。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市面上多平台加热存在功率及主从平台设定需求,常规解决方案有:有线通信连接方式和无线电通信连接方式两种。有线通信连接方式通过数据线把不同平台的加热器连接在一起,该方法使用场景局限性大,数据传输慢;而无线电通信连接方式由于使用环境中其余电器的无线遥控等电磁干扰的存在,传输信号容易收到影响,且存在成本高、功耗大,EMC辐射大等问题,使其能满足的使用环境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电器的匹配方法。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种电器的匹配系统。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出一种计算机设备。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出一种加热平台。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器的匹配方法,用于多个电器的通信模块间的匹配,包括:随机设置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其中,工作状态包括接收状态和发送状态;搜索与第一通信模块相匹配的第二通信模块;识别第二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判断第二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与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是否相同;当判断结果为否时,将第一通信模块与第二通信模块相连接;当判断结果为是时,匹配失败,返回随机设置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
在该技术方案中,随机设置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为接收状态或为发送状态,此时搜索范围内与第一通信模块匹配的第二通信模块,搜索到匹配的第二通信模块后,识别第二通信模块的通信状态,并判断第二通信模块的通信状态与第一模块的通信状态是否相同;当判断结果为否,即在第一通信模块为发送状态时,搜索到的第二通信模块为接收状态;或在第一通信模块为接收状态时,搜索到的第二通信模块为发送状态,则将第一通信模块与第二通信模块相连接,实现了电器间的自动连接和主从关系的自动确定;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即在第一通信模块为发送状态时,搜索到的第二通信模块也为发送状态;或在第一通信模块为接收状态时,搜索到的第二通信模块同为接收状态,则判断匹配失败,重新返回随机设置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该方案通过随机设置当前电器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并寻找可与其形成连接的,工作状态与第一通信模块不同的第二通信模块,使第一通信模块与第二通信模块自动连接,并自动确定第一通信模块与第二通信模块之间的主从关系,从而实现不同电器间通信的自动建立、主从关系的自动确定以及不同电器之间数据的通信,由于通信建立不需要初始化设定主从机,可以解决多平台主从机匹配问题,进而实现主机控制从机解决多平台功率分配问题。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电器的匹配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随机设置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具体为:随机生成第一数值;判断第一数值是否大于第一阈值;当判断结果为是时,设置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为接收状态和发送状态中的一种工作状态;当判断结果为否时,设置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为接收状态和发送状态中的另一种工作状态。
在该技术方案中,系统随机生成第一数值,并将第一数值与预先设定的第一阈值做比较,当第一数值大于第一阈值时,系统设置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为发送状态或接收状态中的一种;如果第一数值不大于第一阈值,则设置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为发送状态或接收状态中的另一种。通过生成随机数的第一数值,对比第一数值是否大于第一阈值,根据对比结果将第一通信模块设置为相应的工作状态,可以在实现随机设置第一通信模块工作状态的同时,增加随机的结果数量,增加随机性,并减少多次输出相同结果而被系统误判为BUG的可能,提高了系统稳定性和随机结果的随机性,进而提高电器间通信匹配的连接效率,增加产品竞争力。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将第一通信模块与第二通信模块相连接之后,电器的匹配方法还包括:将第一通信模块与第二通信模块中工作状态为发送状态的通信模块设置为主通信模块;搜索多个电器的通信模块中其余通信模块;识别其余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将主通信模块与工作状态为接收状态的其余通信模块相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第一通信模块与第二通信模块建立连接后,将第一通信模块与第二通信模块中工作状态处于发送状态的一方设置为主通信模块,另一方为从通信模块,自动确定了第一通信模块与第二通信模块之间的主从关系,并使主通信模块搜索多个电器中其余电器的通信模块,识别这些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并自动与当前工作状态为接收状态的其余通信模块相连接,由于每个其余通信模块都自动设置其工作状态,并在匹配失败后重新设置工作状态,最终可使所有待连接的其余通信模块都作为从通信模块与主通信模块相连接,实现多个电器间通信的自动连接,并自动确定多个电器间通信的主从关系,进而实现不同电器间的数据通信。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匹配失败与返回随机设置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之间,电器的匹配方法还包括:计算匹配失败的次数;判断次数是否大于第二阈值;当判断结果为否时,返回随机设置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当判断结果为是时,将第一通信模块设置为接收状态,并向操作者发出提示,显示预设错误代码。
在该技术方案中,若第一通信模块与第二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相同,则视为匹配失败,计算匹配失败的次数,由于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是随机设置的,两个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为相同,即匹配失败的概率会随着随机设置的次数的增加而不断降低,但不会降低至0,也就是虽然概率很低,但也可能存在多次随机设置后仍然工作状态相同,无法匹配的状态,所以设置第二阈值,在匹配失败后比较计算的失败此时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二阈值,如果失败次数没有大于第二阈值,则继续返回随机设置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的步骤,如果失败次数大于第二阈值,则将第一通信模块设置为接收状态,并向操作者发出提示,显示预设错误代码,提示操作者当前电器无法匹配通信是由于小概率事件,而并非是硬件故障,避免操作者误以为电器硬件故障,且由于留有错误代码,为日后维修人员维护设备提供了依据,进而提高用户满意度,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随机设置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之前,电器的匹配方法还包括:接收来自操作者的启动指令;判断第一通信模块是否处于匹配状态;当判断结果为是时,随机设置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当判断结果为否时,设置第一通信模块为接收状态。
在该技术方案中,系统首先接收来自操作者的启动指令,在依照指令启动系统后,判断第一通信模块是否处于匹配状态,如果第一通信模块处于匹配状态,则判断操作者需要将当前电器与其他电器建立连接,随机设置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并进行之后的步骤;如果判断第一通信模块并未处于匹配状态,则判断当前电器非操作者正在操作的电器,将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设置为接收状态,等待主通信模块的连接,以此实现不同电器间通信的自动建立、主从关系的自动确定以及不同电器之间的数据通信。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器的匹配系统,用于多个电器的通信模块间的匹配,包括:第一设置单元、第一搜索单元、第一识别单元和第一判断单元;第一设置单元用于随机设置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其中,工作状态包括接收状态和发送状态;第一搜索单元用于搜索与第一通信模块相匹配的第二通信模块;第一识别单元用于识别第二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第二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与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是否相同;当判断结果为否时,将第一通信模块与第二通信模块相连接;当判断结果为是时,匹配失败,返回随机设置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设置单元随机设置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为接收状态或为发送状态,此时第一搜索单元搜索范围内与第一通信模块匹配的第二通信模块,搜索到匹配的第二通信模块后,第一识别单元识别第二通信模块的通信状态,第一判断单元判断第二通信模块的通信状态与第一模块的通信状态是否相同;当判断结果为否,即在第一通信模块为发送状态时,搜索到的第二通信模块为接收状态;或在第一通信模块为接收状态时,搜索到的第二通信模块为发送状态,则将第一通信模块与第二通信模块相连接,实现了电器间的自动连接和主从关系的自动确定;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即在第一通信模块为发送状态时,搜索到的第二通信模块也为发送状态;或在第一通信模块为接收状态时,搜索到的第二通信模块同为接收状态,则判断匹配失败,重新返回第一设置单元随机设置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通过第一设置单元随机设置当前电器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并寻找可与其形成连接的,工作状态与第一通信模块不同的第二通信模块,使第一通信模块与第二通信模块自动连接,并自动确定第一通信模块与第二通信模块之间的主从关系,从而实现不同电器间通信的自动建立、主从关系的自动确定以及不同电器间数据通信的技术效果,由于通信建立不需要初始化设定主从机,可以解决多平台主从机匹配问题,进而实现主机控制从机解决多平台功率分配问题。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设置单元具体为:生成单元和第二判断单元;生成单元用于随机生成第一数值;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第一数值是否大于第一阈值;当判断结果为是时,设置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为接收状态和发送状态中的一种工作状态;当判断结果为否时,设置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为接收状态和发送状态中的另一种工作状态。
在该技术方案中,生成单元随机生成第一数值,第二判断单元判断第一数值是否大于第一阈值,当第一数值大于第一阈值时,系统设置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为发送状态或接收状态中的一种;如果第一数值不大于第一阈值,则设置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为发送状态或接收状态中的另一种。通过生成随机数的第一数值,判断第一数值是否大于第一阈值,根据判断结果将第一通信模块设置为相应的工作状态,可以在实现随机设置第一通信模块工作状态的同时,增加随机的结果数量,增加随机性,并减少多次输出相同结果而被系统误判为BUG的可能,提高了系统稳定性和随机结果的随机性,进而提高电器间通信匹配的连接效率,增加产品竞争力。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电器的匹配系统还包括:第二设置单元、第二搜索单元、第二识别单元和匹配单元;第二设置单元用于将第一通信模块与第二通信模块中工作状态为发送状态的通信模块设置为主通信模块;第二搜索单元用于搜索多个电器的通信模块中其余通信模块;第二识别单元用于识别其余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匹配单元用于将主通信模块与工作状态为接收状态的其余通信模块相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第一通信模块与第二通信模块建立连接后,第二设置单元将第一通信模块与第二通信模块中工作状态处于发送状态的一方设置为主通信模块,另一方为从通信模块,自动确定了第一通信模块与第二通信模块之间的主从关系,第二搜索单元搜索多个电器中其余电器的通信模块,通过第二识别单元识别这些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匹配单元使主通信模块自动与当前工作状态为接收状态的其余通信模块相连接,由于每个其余通信模块都自动设置其工作状态,并在匹配失败后重新设置工作状态,最终可使所有待连接的其余通信模块都作为从通信模块与主通信模块相连接,实现多个电器间通信的自动连接,并自动确定多个电器间通信的主从关系,进而实现不同电器间的数据通信。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电器的匹配系统还包括:计数单元和第三判断单元;计数单元用于计算匹配失败的次数;第三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次数是否大于第二阈值;当判断结果为否时,返回随机设置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当判断结果为是时,将第一通信模块设置为接收状态,并向操作者发出提示,显示预设错误代码。
在该技术方案中,若第一通信模块与第二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相同,则视为匹配失败,计数单元计算匹配失败的次数,由于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是随机设置的,两个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为相同,即匹配失败的概率会随着随机设置的次数的增加而不断降低,但不会降低至0,也就是虽然概率很低,但也可能存在多次随机设置后仍然工作状态相同,无法匹配的状态,所以设置第二阈值,第三判断单元在匹配失败后判断计算的失败此时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二阈值,如果失败次数没有大于第二阈值,则生成单元继续生成第一数值,随机设置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如果第三判断单元判断失败次数大于第二阈值,则将第一通信模块设置为接收状态,并向操作者发出提示,显示预设错误代码,提示操作者当前电器无法匹配通信是由于小概率事件,而并非是硬件故障,避免操作者误以为电器硬件故障,且由于留有错误代码,为日后维修人员维护设备提供了依据,进而提高用户满意度,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电器的匹配系统还包括:接收单元和第四判断单元;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操作者的启动指令;第四判断单元用于判断第一通信模块是否处于匹配状态;当判断结果为是时,随机设置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当判断结果为否时,设置第一通信模块为接收状态。
在该技术方案中,首先接收单元接收来自操作者的启动指令,在依照指令启动系统后,第四判断单元判断第一通信模块是否处于匹配状态,如果第一通信模块处于匹配状态,则认为操作者需要将当前电器与其他电器建立连接,随机设置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并进行之后的步骤;如果第四判断单元判断第一通信模块并未处于匹配状态,则认为当前电器非操作者正在操作的电器,将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设置为接收状态,等待主通信模块的连接,以此实现不同电器间通信的自动建立、主从关系的自动确定以及不同电器之间的数据通信。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电器的匹配方法,因此,该计算机设备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电器的匹配方法的全部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电器的匹配方法,因此,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电器的匹配方法的全部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加热平台,包括通信模块与控制模块;控制模块与通信模块相连接;制模块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电器的匹配系统,因此,该加热平台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电器的匹配方法的全部有益效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加热平台还包括底座、面板与加热模块;面板与底座相连接;加热模块设置于面板与底座之间,与控制模块相连接,加热模块设置有加热部件,加热部件用于加热放置在面板上的器具。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信模块与控制模块相连,可以使控制模块直接控制通信模块,从而实现不同电器间通信的自动建立、主从关系的自动确定以及不同电器之间数据的通信。
在该技术方案中,面板与底座连接,用于承载被加热的器具;底座与面板连接后内部形成腔体,加热模块、控制模块与通信模块设置与面板与底座之间的腔体内,加热模块与控制模块相连接,并设置有加热部件,用以在控制模块的控制下,以一定功率工作,加热放置在面板上的器具,实现加热平台的加热功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通信模块为红外通信模块。
在该技术方案中,设置通信模块为红外通信模块,加热平台间通信不需要线材,避免因线材长度和走线问题带来的用场景局限性大,数据传输慢等问题,同时红外通信不受电磁干扰,成本低廉,功耗小,且无EMC辐射,可以使加热平台低成本高效率的实现不同加热平台间通信的自动建立、主从关系的自动确定以及不同加热平台之间数据的通信。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器的匹配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电器的匹配方法的流程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电器的匹配方法的流程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电器的匹配方法的流程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电器的匹配方法的流程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器的匹配系统的框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电器的匹配系统的框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电器的匹配系统的框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电器的匹配系统的框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电器的匹配系统的框图;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加热平台的结构图;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加热平台的连接框图;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加热平台的框图;
图1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加热平台的框图;
其中,图11和图12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1加热平台,110通信模块,111控制模块,112底座,113面板,114加热模块,12第一加热平台,120第一红外通信模块,122第一控制模块,124第一加热模块,13第二加热平台,130第二红外通信模块,132第二控制模块,134第二加热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14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所述电器的匹配方法、电器的匹配系统、计算机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加热平台。
如图1所示,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电器的匹配方法用于多个电器的通信模块间的匹配,电器的匹配方法包括:S101,随机设置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其中,工作状态包括接收状态和发送状态;S102,搜索与第一通信模块相匹配的第二通信模块;S103,识别第二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S104,判断第二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与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是否相同;S105,当判断结果为否时,将第一通信模块与第二通信模块相连接;当判断结果为是时,匹配失败,返回随机设置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
在该实施例中,随机设置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为接收状态或为发送状态,此时搜索范围内与第一通信模块匹配的第二通信模块,搜索到匹配的第二通信模块后,识别第二通信模块的通信状态,并判断第二通信模块的通信状态与第一模块的通信状态是否相同;当判断结果为否,即在第一通信模块为发送状态时,搜索到的第二通信模块为接收状态;或在第一通信模块为接收状态时,搜索到的第二通信模块为发送状态,则将第一通信模块与第二通信模块相连接,实现了电器间的自动连接和主从关系的自动确定;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即在第一通信模块为发送状态时,搜索到的第二通信模块也为发送状态;或在第一通信模块为接收状态时,搜索到的第二通信模块同为接收状态,则判断匹配失败,重新返回随机设置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该方案通过随机设置当前电器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并寻找可与其形成连接的,工作状态与第一通信模块不同的第二通信模块,使第一通信模块与第二通信模块自动连接,并自动确定第一通信模块与第二通信模块之间的主从关系。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电器的匹配方法包括:S201,随机生成第一数值;S202,判断第一数值是否大于第一阈值;S203,当判断结果为是时,设置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为接收状态和发送状态中的一种工作状态;S204,当判断结果为否时,设置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为接收状态和发送状态中的另一种工作状态;S205,搜索与第一通信模块相匹配的第二通信模块;S206,识别第二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S207,判断第二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与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是否相同,S208,将第一通信模块与第二通信模块相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随机设置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为接收状态或为发送状态,此时搜索范围内与第一通信模块匹配的第二通信模块,搜索到匹配的第二通信模块后,识别第二通信模块的通信状态,并判断第二通信模块的通信状态与第一模块的通信状态是否相同;当判断结果为否,即在第一通信模块为发送状态时,搜索到的第二通信模块为接收状态;或在第一通信模块为接收状态时,搜索到的第二通信模块为发送状态,则将第一通信模块与第二通信模块相连接,实现了电器间的自动连接和主从关系的自动确定;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即在第一通信模块为发送状态时,搜索到的第二通信模块也为发送状态;或在第一通信模块为接收状态时,搜索到的第二通信模块同为接收状态,则判断匹配失败,重新返回随机设置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该方案通过随机设置当前电器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并寻找可与其形成连接的,工作状态与第一通信模块不同的第二通信模块,使第一通信模块与第二通信模块自动连接,并自动确定第一通信模块与第二通信模块之间的主从关系。
系统随机生成第一数值,并将第一数值与预先设定的第一阈值做比较,当第一数值大于第一阈值时,系统设置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为发送状态或接收状态中的一种;如果第一数值不大于第一阈值,则设置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为另一种;举例来说,随机生成第一数值的范围为0至255,第一阈值为127,当生成的第一数值为128,即大于第一阈值的127时,设置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为发送状态,当生成的第一数值为64,即不大于第一阈值的127时,设置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为接收状态。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电器的匹配方法包括:S301,随机设置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S302,搜索与第一通信模块相匹配的第二通信模块;S303,识别第二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S304,判断第二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与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是否相同;判断结果是否,则,S305,将第一通信模块与第二通信模块相连接;S306,将第一通信模块与第二通信模块中工作状态为发送状态的通信模块设置为主通信模块;S307,搜索多个电器的通信模块中其余通信模块;S308,识别其余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S309,将主通信模块与工作状态为接收状态的其余通信模块相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随机设置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为接收状态或为发送状态,此时搜索范围内与第一通信模块匹配的第二通信模块,搜索到匹配的第二通信模块后,识别第二通信模块的通信状态,并判断第二通信模块的通信状态与第一模块的通信状态是否相同;当判断结果为否,即在第一通信模块为发送状态时,搜索到的第二通信模块为接收状态;或在第一通信模块为接收状态时,搜索到的第二通信模块为发送状态,则将第一通信模块与第二通信模块相连接,实现了电器间的自动连接和主从关系的自动确定;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即在第一通信模块为发送状态时,搜索到的第二通信模块也为发送状态;或在第一通信模块为接收状态时,搜索到的第二通信模块同为接收状态,则判断匹配失败,重新返回随机设置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该方案通过随机设置当前电器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并寻找可与其形成连接的,工作状态与第一通信模块不同的第二通信模块,使第一通信模块与第二通信模块自动连接,并自动确定第一通信模块与第二通信模块之间的主从关系。
系统随机生成第一数值,并将第一数值与预先设定的第一阈值做比较,当第一数值大于第一阈值时,系统设置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为发送状态或接收状态中的一种;如果第一数值不大于第一阈值,则设置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为发送状态或接收状态中的另一种。
在第一通信模块与第二通信模块建立连接后,将第一通信模块与第二通信模块中工作状态处于发送状态的一方设置为主通信模块,另一方为从通信模块,自动确定了第一通信模块与第二通信模块之间的主从关系,并使主通信模块搜索多个电器中其余电器的通信模块,识别这些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并自动与当前工作状态为接收状态的其余通信模块相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电器的匹配方法包括:S401,随机设置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S402,搜索与第一通信模块相匹配的第二通信模块;S403,识别第二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S404,判断第二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与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是否相同;当判断结果为否时,S408,将第一通信模块与第二通信模块相连接;当判断结果为是时,S405,计算匹配失败的次数;S406,判断次数是否大于第二阈值,当判断结果为是时;S407,将第一模块设置为接收状态,并向操作者发出提示,显示预设错误代码。
在该实施例中,随机设置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为接收状态或为发送状态,此时搜索范围内与第一通信模块匹配的第二通信模块,搜索到匹配的第二通信模块后,识别第二通信模块的通信状态,并判断第二通信模块的通信状态与第一模块的通信状态是否相同;当判断结果为否,即在第一通信模块为发送状态时,搜索到的第二通信模块为接收状态;或在第一通信模块为接收状态时,搜索到的第二通信模块为发送状态,则将第一通信模块与第二通信模块相连接,实现了电器间的自动连接和主从关系的自动确定;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即在第一通信模块为发送状态时,搜索到的第二通信模块也为发送状态;或在第一通信模块为接收状态时,搜索到的第二通信模块同为接收状态,则判断匹配失败,重新返回随机设置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该方案通过随机设置当前电器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并寻找可与其形成连接的,工作状态与第一通信模块不同的第二通信模块,使第一通信模块与第二通信模块自动连接,并自动确定第一通信模块与第二通信模块之间的主从关系。
系统随机生成第一数值,并将第一数值与预先设定的第一阈值做比较,当第一数值大于第一阈值时,系统设置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为发送状态或接收状态中的一种;如果第一数值不大于第一阈值,则设置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为另一种;在第一通信模块与第二通信模块建立连接后,将第一通信模块与第二通信模块中工作状态处于发送状态的一方设置为主通信模块,另一方为从通信模块,自动确定了第一通信模块与第二通信模块之间的主从关系,并使主通信模块搜索多个电器中其余电器的通信模块,识别这些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并自动与当前工作状态为接收状态的其余通信模块相连接。
若第一通信模块与第二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相同,则视为匹配失败,计算匹配失败的次数,由于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是随机设置的,两个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为相同,即匹配失败的概率会随着随机设置的次数的增加而不断降低,但不会降低至0,也就是虽然概率很低,但也可能存在多次随机设置后仍然工作状态相同,无法匹配的状态,所以设置第二阈值,在匹配失败后比较计算的失败此时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二阈值,如果失败次数没有大于第二阈值,则继续返回随机设置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的步骤,如果失败次数大于第二阈值,则将第一通信模块设置为接收状态,并向操作者发出提示,显示预设错误代码。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电器的匹配方法包括:S501,接收来自操作者的启动指令;S502,判断第一通信模块是否处于匹配状态;当判断结果为否时,S503,设置第一通信模块为接收状态。当判断结果为是时,S504,随机设置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S505,搜索与第一通信模块相匹配的第二通信模块;S506,识别第二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S507,判断第二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与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是否相同;当判断结果为否时,S508,将第一通信模块与第二通信模块相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随机设置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为接收状态或为发送状态,此时搜索范围内与第一通信模块匹配的第二通信模块,搜索到匹配的第二通信模块后,识别第二通信模块的通信状态,并判断第二通信模块的通信状态与第一模块的通信状态是否相同;当判断结果为否,即在第一通信模块为发送状态时,搜索到的第二通信模块为接收状态;或在第一通信模块为接收状态时,搜索到的第二通信模块为发送状态,则将第一通信模块与第二通信模块相连接,实现了电器间的自动连接和主从关系的自动确定;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即在第一通信模块为发送状态时,搜索到的第二通信模块也为发送状态;或在第一通信模块为接收状态时,搜索到的第二通信模块同为接收状态,则判断匹配失败,重新返回随机设置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该方案通过随机设置当前电器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并寻找可与其形成连接的,工作状态与第一通信模块不同的第二通信模块,使第一通信模块与第二通信模块自动连接,并自动确定第一通信模块与第二通信模块之间的主从关系。
系统随机生成第一数值,并将第一数值与预先设定的第一阈值做比较,当第一数值大于第一阈值时,系统设置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为发送状态或接收状态中的一种;如果第一数值不大于第一阈值,则设置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为发送状态或接收状态中的另一种;在第一通信模块与第二通信模块建立连接后,将第一通信模块与第二通信模块中工作状态处于发送状态的一方设置为主通信模块,另一方为从通信模块,自动确定了第一通信模块与第二通信模块之间的主从关系,并使主通信模块搜索多个电器中其余电器的通信模块,识别这些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并自动与当前工作状态为接收状态的其余通信模块相连接。
若第一通信模块与第二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相同,则视为匹配失败,计算匹配失败的次数,由于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是随机设置的,两个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为相同,即匹配失败的概率会随着随机设置的次数的增加而不断降低,但不会降低至0,也就是虽然概率很低,但也可能存在多次随机设置后仍然工作状态相同,无法匹配的状态,所以设置第二阈值,在匹配失败后比较计算的失败此时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二阈值,如果失败次数没有大于第二阈值,则继续返回随机设置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的步骤,如果失败次数大于第二阈值,则将第一通信模块设置为接收状态,并向操作者发出提示,显示预设错误代码。
系统首先接收来自操作者的启动指令,在依照指令启动系统后,判断第一通信模块是否处于匹配状态,如果第一通信模块处于匹配状态,则判断操作者需要将当前电器与其他电器建立连接,随机设置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并进行之后的步骤;如果判断第一通信模块并未处于匹配状态,则判断当前电器非操作者正在操作的电器,将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设置为接收状态,等待主通信模块的连接,以此实现不同电器间通信的自动建立、主从关系的自动确定以及不同电器之间的数据通信。
如图6所示,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电器的匹配系统6,用于多个电器的通信模块间的匹配,包括:第一设置单元60、第一搜索单元61、第一识别单元62和第一判断单元63;第一设置单元60用于随机设置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其中,工作状态包括接收状态和发送状态;第一搜索单元61用于搜索与第一通信模块相匹配的第二通信模块;第一识别单元62用于识别第二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第一判断单元63用于判断第二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与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是否相同;当判断结果为否时,将第一通信模块与第二通信模块相连接;当判断结果为是时,匹配失败,返回随机设置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设置单元60随机设置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为接收状态或为发送状态,此时第一搜索单元61搜索范围内与第一通信模块匹配的第二通信模块,搜索到匹配的第二通信模块后,第一识别单元62识别第二通信模块的通信状态,第一判断单元63判断第二通信模块的通信状态与第一模块的通信状态是否相同;当判断结果为否,即在第一通信模块为发送状态时,搜索到的第二通信模块为接收状态;或在第一通信模块为接收状态时,搜索到的第二通信模块为发送状态,则将第一通信模块与第二通信模块相连接,实现了电器间的自动连接和主从关系的自动确定;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即在第一通信模块为发送状态时,搜索到的第二通信模块也为发送状态;或在第一通信模块为接收状态时,搜索到的第二通信模块同为接收状态,则判断匹配失败,重新返回第一设置单元60随机设置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通过第一设置单元60随机设置当前电器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并寻找可与其形成连接的,工作状态与第一通信模块不同的第二通信模块,使第一通信模块与第二通信模块自动连接,并自动确定第一通信模块与第二通信模块之间的主从关系。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7所示,第一设置单元60具体为:生成单元601和第二判断单元602;生成单元601用于随机生成第一数值;第二判断单元602用于判断第一数值是否大于第一阈值;当判断结果为是时,设置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为接收状态和发送状态中的一种工作状态;当判断结果为否时,设置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为接收状态和发送状态中的另一种工作状态。
在该实施例中,生成单元601随机生成第一数值,第二判断单元602判断第一数值是否大于第一阈值,当第一数值大于第一阈值时,系统设置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为发送状态或接收状态中的一种;如果第一数值不大于第一阈值,则设置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为发送状态或接收状态中的另一种;举例来说,生成单元601随机生成第一数值的范围为0至255,设置第一阈值为127,当生成的第一数值为128,即大于第一阈值的127时,设置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为发送状态,当生成的第一数值为64,即不大于第一阈值的127时,设置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为接收状态。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电器的匹配系统7包括:第一设置单元70、第一搜索单元71、第一识别单元72、第一判断单元73、第二设置单元74、第二搜索单元75、第二识别单元76和匹配单元77;第二设置单元74用于将第一通信模块与第二通信模块中工作状态为发送状态的通信模块设置为主通信模块;第二搜索单元75用于搜索多个电器的通信模块中其余通信模块;第二识别单元76用于识别其余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匹配单元77用于将主通信模块与工作状态为接收状态的其余通信模块相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设置单元70随机设置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为接收状态或为发送状态,此时第一搜索单元71搜索范围内与第一通信模块匹配的第二通信模块,搜索到匹配的第二通信模块后,第一识别单元72识别第二通信模块的通信状态,第一判断单元73判断第二通信模块的通信状态与第一模块的通信状态是否相同;当判断结果为否,即在第一通信模块为发送状态时,搜索到的第二通信模块为接收状态;或在第一通信模块为接收状态时,搜索到的第二通信模块为发送状态,则将第一通信模块与第二通信模块相连接,实现了电器间的自动连接和主从关系的自动确定;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即在第一通信模块为发送状态时,搜索到的第二通信模块也为发送状态;或在第一通信模块为接收状态时,搜索到的第二通信模块同为接收状态,则判断匹配失败,重新返回第一设置单元70随机设置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通过第一设置单元70随机设置当前电器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并寻找可与其形成连接的,工作状态与第一通信模块不同的第二通信模块,使第一通信模块与第二通信模块自动连接,并自动确定第一通信模块与第二通信模块之间的主从关系。
生成单元随机生成第一数值,第二判断单元判断第一数值是否大于第一阈值,当第一数值大于第一阈值时,系统设置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为发送状态或接收状态中的一种;如果第一数值不大于第一阈值,则设置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为发送状态或接收状态中的另一种;在第一通信模块与第二通信模块建立连接后,第二设置单元74将第一通信模块与第二通信模块中工作状态处于发送状态的一方设置为主通信模块,另一方为从通信模块,自动确定了第一通信模块与第二通信模块之间的主从关系,第二搜索单元75搜索多个电器中其余电器的通信模块,通过第二识别单元76识别这些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匹配单元77使主通信模块自动与当前工作状态为接收状态的其余通信模块相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电器的匹配系统8包括:第一设置单元80、第一搜索单元81、第一识别单元82、第一判断单元83、计数单元84和第三判断单元85;计数单元84用于计算匹配失败的次数;第三判断单元85用于判断次数是否大于第二阈值;当判断结果为否时,返回随机设置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当判断结果为是时,将第一通信模块设置为接收状态,并向操作者发出提示,显示预设错误代码。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设置单元80随机设置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为接收状态或为发送状态,此时第一搜索单元81搜索范围内与第一通信模块匹配的第二通信模块,搜索到匹配的第二通信模块后,第一识别单元82识别第二通信模块的通信状态,第一判断单元83判断第二通信模块的通信状态与第一模块的通信状态是否相同;当判断结果为否,即在第一通信模块为发送状态时,搜索到的第二通信模块为接收状态;或在第一通信模块为接收状态时,搜索到的第二通信模块为发送状态,则将第一通信模块与第二通信模块相连接,实现了电器间的自动连接和主从关系的自动确定;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即在第一通信模块为发送状态时,搜索到的第二通信模块也为发送状态;或在第一通信模块为接收状态时,搜索到的第二通信模块同为接收状态,则判断匹配失败,重新返回第一设置单元80随机设置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通过第一设置单元80随机设置当前电器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并寻找可与其形成连接的,工作状态与第一通信模块不同的第二通信模块,使第一通信模块与第二通信模块自动连接,并自动确定第一通信模块与第二通信模块之间的主从关系。
生成单元随机生成第一数值,第二判断单元判断第一数值是否大于第一阈值,当第一数值大于第一阈值时,系统设置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为发送状态或接收状态中的一种;如果第一数值不大于第一阈值,则设置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为另一种在第一通信模块与第二通信模块建立连接后,第二设置单元将第一通信模块与第二通信模块中工作状态处于发送状态的一方设置为主通信模块,另一方为从通信模块,自动确定了第一通信模块与第二通信模块之间的主从关系,第二搜索单元搜索多个电器中其余电器的通信模块,通过第二识别单元识别这些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匹配单元使主通信模块自动与当前工作状态为接收状态的其余通信模块相连接。
若第一通信模块与第二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相同,则视为匹配失败,计数单元84计算匹配失败的次数,由于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是随机设置的,两个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为相同,即匹配失败的概率会随着随机设置的次数的增加而不断降低,但不会降低至0,也就是虽然概率很低,但也可能存在多次随机设置后仍然工作状态相同,无法匹配的状态,所以设置第二阈值,第三判断单元85在匹配失败后判断计算的失败此时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二阈值,如果失败次数没有大于第二阈值,则生成单元继续生成第一数值,随机设置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如果第三判断单元85判断失败次数大于第二阈值,则将第一通信模块设置为接收状态,并向操作者发出提示,显示预设错误代码。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电器的匹配系统9包括:第一设置单元90、第一搜索单元91、第一识别单元92、第一判断单元93、接收单元94和第四判断单元95;接收单元94用于接收来自操作者的启动指令;第四判断单元95用于判断第一通信模块是否处于匹配状态;当判断结果为是时,随机设置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当判断结果为否时,设置第一通信模块为接收状态。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设置单元90随机设置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为接收状态或为发送状态,此时第一搜索单元91搜索范围内与第一通信模块匹配的第二通信模块,搜索到匹配的第二通信模块后,第一识别单元92识别第二通信模块的通信状态,第一判断单元93判断第二通信模块的通信状态与第一模块的通信状态是否相同;当判断结果为否,即在第一通信模块为发送状态时,搜索到的第二通信模块为接收状态;或在第一通信模块为接收状态时,搜索到的第二通信模块为发送状态,则将第一通信模块与第二通信模块相连接,实现了电器间的自动连接和主从关系的自动确定;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即在第一通信模块为发送状态时,搜索到的第二通信模块也为发送状态;或在第一通信模块为接收状态时,搜索到的第二通信模块同为接收状态,则判断匹配失败,重新返回第一设置单元90随机设置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通过第一设置单元90随机设置当前电器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并寻找可与其形成连接的,工作状态与第一通信模块不同的第二通信模块,使第一通信模块与第二通信模块自动连接,并自动确定第一通信模块与第二通信模块之间的主从关系。
生成单元随机生成第一数值,第二判断单元判断第一数值是否大于第一阈值,当第一数值大于第一阈值时,系统设置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为发送状态或接收状态中的一种;如果第一数值不大于第一阈值,则设置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为另一种;在第一通信模块与第二通信模块建立连接后,第二设置单元将第一通信模块与第二通信模块中工作状态处于发送状态的一方设置为主通信模块,另一方为从通信模块,自动确定了第一通信模块与第二通信模块之间的主从关系,第二搜索单元搜索多个电器中其余电器的通信模块,通过第二识别单元识别这些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匹配单元使主通信模块自动与当前工作状态为接收状态的其余通信模块相连接。
若第一通信模块与第二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相同,则视为匹配失败,计数单元计算匹配失败的次数,由于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是随机设置的,两个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为相同,即匹配失败的概率会随着随机设置的次数的增加而不断降低,但不会降低至0,也就是虽然概率很低,但也可能存在多次随机设置后仍然工作状态相同,无法匹配的状态,所以设置第二阈值,第三判断单元在匹配失败后判断计算的失败此时是否大于预设的第二阈值,如果失败次数没有大于第二阈值,则生成单元继续生成第一数值,随机设置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如果第三判断单元判断失败次数大于第二阈值,则将第一通信模块设置为接收状态,并向操作者发出提示,显示预设错误代码。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电器的匹配方法,因此,该计算机设备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电器的匹配方法的全部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电器的匹配方法,因此,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电器的匹配方法的全部有益效果。
如图11至图13所示,本发明的第五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加热平台11,包括通信模块110与控制模块111;控制模块111与通信模块110相连接;制模块111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电器的匹配系统,因此,该加热平台11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电器的匹配方法的全部有益效果。
在该实施例中,通信模块110与控制模块11相连,可以使控制模块111直接控制通信模块110,从而实现不同电器间通信的自动建立、主从关系的自动确定以及不同电器之间数据的通信。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1和14所示,加热平台11还包括底座112、面板113与加热模块114;面板113与底座112相连接;加热模块114设置于面板113与底座112之间,与控制模块111相连接,加热模块114设置有加热部件,加热部件用于加热放置在面板上的器具。
在该实施例中,面板113与底座112连接,用于承载被加热的器具;底座112与面板113连接后内部形成腔体,加热模块114、控制模块111与通信模块110设置与面板113与底座112之间的腔体内,加热模块114与控制模块111相连接,并设置有加热部件,用以在控制模块111的控制下,以一定功率工作,加热放置在面板113上的器具,实现加热平台的加热功能。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1至图14所示,通信模块110为红外通信模块。
设置通信模块110为红外通信模块,加热平台间通信不需要线材,避免因线材长度和走线问题带来的用场景局限性大,数据传输慢等问题,同时红外通信不受电磁干扰,成本低廉,功耗小,且无EMC辐射,可以使加热平台低成本高效率的实现不同加热平台间通信的自动建立、主从关系的自动确定以及不同加热平台之间数据的通信。
另外,如图11和图13所示,红外通信模块可相对设置于加热平台两侧,与控制模块相连接,当多个加热平台并列摆放时,如图13所示,第一加热平台12的第一加热模块124、第一红外通信模块120与第一控制模块122相连,第二加热平台13的第二加热模块134、第二红外通信模块130与第二控制模块132相连,第一加热平台12和第二加热平台13并列摆放,此时第一红外通信模块120与第二红外通信模块130呈对射状态,彼此间可以自动建立红外通信连接,而不需要做额外设置,增加了多个加热平台之间通信的灵活性,提升了用户体验,增加了产品竞争力。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发明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电器的匹配方法,用于多个电器的通信模块间的匹配,其特征在于,电器的匹配方法包括:
随机设置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
其中,所述工作状态包括接收状态和发送状态;
搜索与所述第一通信模块相匹配的第二通信模块;
识别所述第二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
判断所述第二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与所述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是否相同;
当判断结果为否时,将所述第一通信模块与所述第二通信模块相连接;
当判断结果为是时,匹配失败,返回所述随机设置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器的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随机设置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具体为:
随机生成第一数值;
判断所述第一数值是否大于第一阈值;
当判断结果为是时,设置所述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为接收状态和发送状态中的一种工作状态;
当判断结果为否时,设置所述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为接收状态和发送状态中的另一种工作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器的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所述第一通信模块与所述第二通信模块相连接之后,所述电器的匹配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第一通信模块与所述第二通信模块中工作状态为发送状态的通信模块设置为主通信模块;
搜索所述多个电器的通信模块中其余通信模块;
识别所述其余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
将所述主通信模块与工作状态为接收状态的所述其余通信模块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器的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匹配失败与所述返回所述随机设置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之间,所述电器的匹配方法还包括:
计算所述匹配失败的次数;
判断所述次数是否大于第二阈值;
当判断结果为否时,返回所述随机设置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
当判断结果为是时,将所述第一通信模块设置为接收状态,并向操作者发出提示,显示预设错误代码。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器的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随机设置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之前,所述电器的匹配方法还包括:
接收来自操作者的启动指令;
判断所述第一通信模块是否处于匹配状态;
当判断结果为是时,随机设置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
当判断结果为否时,设置所述第一通信模块为接收状态。
6.一种电器的匹配系统,用于多个电器的通信模块间的匹配,其特征在于,电器的匹配系统包括:
第一设置单元,用于随机设置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
其中,所述工作状态包括接收状态和发送状态;
第一搜索单元,用于搜索与所述第一通信模块相匹配的第二通信模块;
第一识别单元,用于识别所述第二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二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与所述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是否相同;
当判断结果为否时,将所述第一通信模块与所述第二通信模块相连接;
当判断结果为是时,匹配失败,返回所述随机设置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器的匹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置单元具体为:
生成单元,用于随机生成第一数值;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数值是否大于第一阈值;
当判断结果为是时,设置所述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为接收状态和发送状态中的一种工作状态;
当判断结果为否时,设置所述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为接收状态和发送状态中的另一种工作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器的匹配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设置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通信模块与所述第二通信模块中工作状态为发送状态的通信模块设置为主通信模块;
第二搜索单元,用于搜索所述多个电器的通信模块中其余通信模块;
第二识别单元,用于识别所述其余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
匹配单元,用于将所述主通信模块与工作状态为接收状态的所述其余通信模块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器的匹配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计数单元,用于计算所述匹配失败的次数;
第三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次数是否大于第二阈值;
当判断结果为否时,返回所述随机设置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
当判断结果为是时,将所述第一通信模块设置为接收状态,并向操作者发出提示,显示预设错误代码。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器的匹配系统,还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操作者的启动指令;
第四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通信模块是否处于匹配状态;
当判断结果为是时,随机设置第一通信模块的工作状态;
当判断结果为否时,设置所述第一通信模块为接收状态。
11.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器的匹配方法。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器的匹配方法。
13.一种加热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信模块;
控制模块,与所述通信模块相连接;
所述控制模块包括如权利要求6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器的匹配系统。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加热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底座;
面板,与所述底座相连接;
加热模块,设置于所述面板与所述底座之间,与所述控制模块相连接,所述加热模块设置有加热部件,所述加热部件用于加热放置在所述面板上的器具。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加热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模块为红外通信模块。
CN201711271198.7A 2017-12-05 2017-12-05 电器的匹配方法、匹配系统与加热平台 Active CN1098736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71198.7A CN109873674B (zh) 2017-12-05 2017-12-05 电器的匹配方法、匹配系统与加热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71198.7A CN109873674B (zh) 2017-12-05 2017-12-05 电器的匹配方法、匹配系统与加热平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73674A CN109873674A (zh) 2019-06-11
CN109873674B true CN109873674B (zh) 2021-11-16

Family

ID=669166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271198.7A Active CN109873674B (zh) 2017-12-05 2017-12-05 电器的匹配方法、匹配系统与加热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73674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28669A (zh) * 2004-07-30 2006-02-01 索尼计算机娱乐公司 通信终端装置、用于确立通信的方法
CN105811596A (zh) * 2014-12-31 2016-07-27 青岛众海汇智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电能无线传输系统的配对方法及供电设备
CN106681953A (zh) * 2016-12-09 2017-05-17 杰发科技(合肥)有限公司 使用i2c总线与主机连接的从机及其通信方法
CN107071755A (zh) * 2017-03-03 2017-08-18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一种降低碰撞概率的定向无中心自组网邻居发现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54302B2 (ja) * 2010-11-19 2013-08-07 株式会社東芝 無線通信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28669A (zh) * 2004-07-30 2006-02-01 索尼计算机娱乐公司 通信终端装置、用于确立通信的方法
CN105811596A (zh) * 2014-12-31 2016-07-27 青岛众海汇智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电能无线传输系统的配对方法及供电设备
CN106681953A (zh) * 2016-12-09 2017-05-17 杰发科技(合肥)有限公司 使用i2c总线与主机连接的从机及其通信方法
CN107071755A (zh) * 2017-03-03 2017-08-18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一种降低碰撞概率的定向无中心自组网邻居发现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73674A (zh) 2019-06-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73748B (zh) 智能家居系统及其监控方法
US9685822B2 (en) Management apparatus and management method f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CN102792555B (zh) 无线功率充电方法和装置
CN108012312B (zh) 被寻呼装置、寻呼装置及方法
US20140028449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ing personal electronic device to wirelessly link remote diagnostic site to a home appliance for troubleshooting
US20070174382A1 (en) Home code setting method for home network system
CN103941664A (zh) 用户终端与家电控制装置绑定的方法及系统
CN112073471A (zh) 设备的控制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0488619B (zh) 家电设备的信息交互系统和家电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
JP6414278B1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障害原因推定プログラム
CN112152887A (zh) 家电设备的配网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992673A (zh) 遥控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7421064B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空调器、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7529125B (zh) 蓝牙设备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03544823B (zh) 射频遥控器的配对方法、装置及家用电器
JP2012022626A (ja) 機器制御装置、機器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機器制御方法
CN109873674B (zh) 电器的匹配方法、匹配系统与加热平台
CN108303905B (zh) 一种家居设备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JP2012129916A (ja) 通信装置
CN107942701A (zh) 基于物联网的家电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8616971A (zh) 协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无线传感网络的通信系统及方法
CN111308900A (zh) 一种智能电器及控制方法、存储介质
CN110136424B (zh) 一种设备控制的方法及设备
CN106105253A (zh) 控制器、控制系统以及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8376346B (zh) 用户用电行为分析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