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88619B - 家电设备的信息交互系统和家电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 - Google Patents

家电设备的信息交互系统和家电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88619B
CN110488619B CN201910690419.7A CN201910690419A CN110488619B CN 110488619 B CN110488619 B CN 110488619B CN 201910690419 A CN201910690419 A CN 201910690419A CN 110488619 B CN110488619 B CN 11048861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household appliance
household
interactive display
appli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9041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88619A (zh
Inventor
李可峰
许仁
王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talink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Maxford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talink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Maxford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talink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Maxford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Vitalink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9041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88619B/zh
Publication of CN1104886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886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886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886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5/00Systems controlled by a computer
    • G05B15/02Systems controlled by a computer electric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2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pri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47Interaction techniques to control parameter settings, e.g. interaction with sliders or dia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CTRANSMISSION SYSTEMS FOR MEASURED VALUES, CONTROL OR SIMILAR SIGNALS
    • G08C17/00Arrangement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wireless electrical link
    • G08C17/02Arrangement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wireless electrical link using a radio link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家电设备的信息交互系统和家电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所述系统包括:交互显示端,以及与交互显示端连接的家电设备控制端;家电设备控制端,用于生成家电设备的主控制界面,向交互显示端发送主控制界面,主控制界面中包括至少一个家电设备的控制组件;在接收到交互显示端发送第一触控信息时,根据第一触控信息确定待控制的家电设备,并生成待控制的家电设备的控制指令;向待控制的家电设备发送控制指令;交互显示端,用于接收家电设备控制端发送的主控制界面并进行显示;以及,在检测到作用在主控制界面的控制组件的触控事件时,向家电设备控制端发送第一触控信息。该系统可实现对家电设备的控制,提高家电设备的控制效率。

Description

家电设备的信息交互系统和家电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家电设备的信息交互系统和家电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消费型电子产品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智能家电设备出现,例如智能电视、智能冰箱等,对于智能家电设备的控制操作,往往都是通过其提供的镶嵌在家电设备上的触控显示屏进行控制操作,或者通过遥控器进行遥控操作,在对不同智能家电设备的控制操作往往需要更换不同的控制设备(触控显示屏或遥控器)进行控制操作,控制效率较低,需要耗费较多人力。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家电设备的信息交互系统和家电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
一种家电设备的信息交互系统,包括交互显示端,以及与所述交互显示端连接的家电设备控制端;所述家电设备控制端还用于连接多个家电设备;
所述家电设备控制端,用于生成所述多个家电设备中的至少一个家电设备的主控制界面,向所述交互显示端发送所述主控制界面,所述主控制界面中包括所述至少一个家电设备的控制组件;在接收到交互显示端发送第一触控信息时,根据所述第一触控信息确定待控制的家电设备,并生成所述待控制的家电设备的控制指令;向所述待控制的家电设备发送所述控制指令;
所述交互显示端,用于接收所述家电设备控制端发送的所述主控制界面并进行显示;以及,在检测到作用在所述主控制界面的控制组件的触控事件时,向所述家电设备控制端发送第一触控信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家电设备控制端,还用于接收所述家电设备返回的第一状态数据;根据所述第一状态数据生成所述家电设备的状态界面;向所述交互显示端发送所述状态界面;
所述交互显示端,还用于对所述家电设备控制端发送的所述状态界面进行显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交互显示端,还用于在检测到作用在所述主控制界面的控制组件以外的触控事件时,发送第二触控信息至所述家电设备控制端;以及,对所述家电设备控制端发送的详细控制界面进行显示;
所述家电设备控制端,还用于在接收到交互显示端发送的第二触控信息时,根据所述第二触控信息确定待控制的家电设备,并向所述家电设备发送状态数据请求信息;以及,在接收到所述家电设备返回的第二状态数据后,根据所述第二状态数据以及控制组件生成所述家电设备的详细控制界面;向所述交互显示端发送所述详细控制界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交互显示端包括触控显示电路,以及连接所述触控显示电路的无线通信电路;所述第一触控信息或所述第二触控信息包括触控坐标;
所述触控显示电路通过所述无线通信电路接收不同目标界面,所述目标界面包括主控制界面、状态界面或详细控制界面;在检测到触控事件时,生成所述触控事件对应的触控坐标,将所述触控坐标通过无线通信电路发送至所述家电设备控制端;
所述家电设备控制端根据所述触控坐标确定待控制的家电设备以及控制指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交互显示端还包括与无线通信电路连接的指纹特征识别电路;
所述指纹特征识别电路,用于获取指纹特征信息,并通过无线通信电路将所述指纹特征信息发送至家电设备控制端;
所述家电设备控制端,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指纹特征信息后,对所述指纹特征信息进行匹配,并根据匹配结果将主控制界面发送至所述交互显示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交互显示端的数量为多个;各所述交互显示端均与所述家电设备控制端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家电设备控制端的数量为多个;各所述家电设备控制端均与所述交互显示端连接;
所述交互显示端与各所述家电设备控制端连接成功时,接收各所述家电设备控制端发送的主控制界面,对各所述家电设备的主控制界面进行分屏显示。
上述家电设备的信息交互系统,交互显示端在与家电设备控制端连接后,对主控制界面进行显示,在检测到触控事件时发送相应的触控信息至家电设备控制端,由家电设备控制端根据触控信息确定待控制的家电设备以及相应的控制指令,从而将控制指令发送至待控制的家电设备,实现对家电设备的控制,对不同的家电设备的控制无需更换控制设备,提高家电设备的控制效率。
一种家电设备的控制方法,适用于上述家电设备的信息交互系统中的家电设备控制端,所述方法包括:
生成所述多个家电设备中的至少一个家电设备的主控制界面,向所述交互显示端发送所述主控制界面,其中,所述主控制界面包括所述至少一个家电设备的控制组件;
在接收到交互显示端发送第一触控信息时,根据所述第一触控信息确定待控制的家电设备,并生成所述待控制的家电设备的控制指令;
向所述待控制的家电设备发送所述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用于指示所述家电设备执行控制指令指示的操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在接收到交互显示端发送第一触控信息时,根据所述第一触控信息确定待控制的家电设备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接收到交互显示端发送的第二触控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触控信息确定待控制的家电设备,并向所述家电设备发送状态数据请求信息;其中,所述状态数据请求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家电设备返回第二状态数据;
在接收到所述家电设备返回的第二状态数据后,根据所述第二状态数据以及控制组件生成所述家电设备的详细控制界面;
向所述交互显示端发送所述详细控制界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向所述待控制的家电设备发送所述控制指令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接收所述家电设备执行控制指令指示的操作后返回的第一状态数据;
根据所述第一状态数据生成所述家电设备的状态界面;
向所述交互显示端发送所述状态界面。
一种家电设备的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控制界面发送模块,用于生成所述多个家电设备中的至少一个家电设备的主控制界面,向所述交互显示端发送所述主控制界面,其中,所述主控制界面包括所述至少一个家电设备的控制组件;
控制指令生成模块,用于在接收到交互显示端发送第一触控信息时,根据所述第一触控信息确定待控制的家电设备,并生成所述待控制的家电设备的控制指令;
控制指令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待控制的家电设备发送所述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用于指示所述家电设备执行控制指令指示的操作。
一种家电设备控制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生成所述多个家电设备中的至少一个家电设备的主控制界面,向所述交互显示端发送所述主控制界面,其中,所述主控制界面包括所述至少一个家电设备的控制组件;
在接收到交互显示端发送第一触控信息时,根据所述第一触控信息确定待控制的家电设备,并生成所述待控制的家电设备的控制指令;
向所述待控制的家电设备发送所述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用于指示所述家电设备执行控制指令指示的操作。
上述家电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以及家电设备控制端,在与交互显示端连接后,将主控制界面发送至交互显示端进行显示,在接收到交互显示端发送的第一触控信息后,根据第一触控信息确定待控制的家电设备以及相应的控制指令,从而将控制指令发送至待控制的家电设备,通过端获取不同家电设备的控制组件的触控信息,实现对家电设备的控制,对不同的家电设备的控制无需更换控制设备,在交互显示端操作时也无需多余的切换,提高家电设备的控制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家电设备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主控制界面的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状态界面的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详细控制界面的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交互显示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另一种交互显示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家电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家电设备的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9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提供了一种家电设备的控制系统,包括交互显示端120,以及与交互显示端120连接的家电设备控制端110;家电设备控制端还用于连接多个家电设备;家电设备控制端110,用于生成多个家电设备中的至少一个家电设备的主控制界面,向交互显示端发送主控制界面,主控制界面中包括至少一个家电设备的控制组件;在接收到交互显示端发送第一触控信息时,根据第一触控信息确定待控制的家电设备,并生成待控制的家电设备的控制指令;向待控制的家电设备发送控制指令;交互显示端120,用于接收家电设备控制端发送的主控制界面并进行显示;以及,在检测到作用在主控制界面的控制组件的触控事件时,向家电设备控制端发送第一触控信息。
具体的,家电设备控制端110与家电设备的连接关系可以是一对多的,也就是说一个家电设备控制端110与多个家电设备连接,交互显示端120通过家电设备控制端110实现与多个家电设备互连;当家电设备控制端110与家电设备连接成功时,家电设备控制端110获取各个家电设备的配置信息,并根据各个配置信息生成各家电设备对应控制组件,从而生成不同家电设备的控制界面,并将多个控制界面拼接为一个主控制界面,如图2所示,图2中包括由多个家电设备的控制界面210拼接而成的主控制界面,每个控制界面210中包括家电设备对应的控制组件211,每个控制组件211用于调节对应家电设备的参数;当用户触控交互显示端显示的主控制界面上的控制组件时,交互显示端发送第一触控信息至家电设备控制端110,由家电设备控制端110生成控制指令发送至对应的家电设备中,控制家电设备进行控制指令指示的操作。
上述家电设备的控制系统,交互显示端在与家电设备控制端连接后,对主控制界面进行显示,在检测到触控事件时发送相应的触控信息至家电设备控制端,由家电设备控制端根据触控信息确定待控制的家电设备以及相应的控制指令,从而将控制指令发送至待控制的家电设备,实现对家电设备的控制,对不同的家电设备的控制无需更换控制设备,在交互显示端操作时也无需多余的页面切换,提高家电设备的控制效率。此外,由于交互显示端可以仅仅用于显示不同的界面,对于触控信息的处理都交给家电设备控制端,一方面能够提高触控信息的处理效率,另一方面有利于交互显示端体积的轻薄化。
可选的,在一个实施例中,交互显示端的数量为多个;各交互显示端均与家电设备控制端连接,实现多个交互显示端与家电设备控制端进行信息交互。具体的,交互显示端具有各自独立的身份代码,与家电设备控制端连接时交互显示端利用身份信息与家电设备控制端进行配对,在后续发送触控信息时,触控信息中可包含交互显示端的身份信息,用于标识发送该触控信息的交互显示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家电设备控制端的数量为多个;各家电设备控制端均与交互显示端连接;交互显示端与各家电设备控制端连接成功时,接收各家电设备控制端发送的主控制界面,对各家电设备的主控制界面进行分屏显示。
本实施例中,家电设备与家电设备控制端的连接关系可以是一一对应连接的,此时一个交互显示端与多个家电设备控制端连接,实现交互显示端与多个家电设备互连。当家电设备与家电设备控制端连接成功时,家电设备控制端获取对应家电设备的配置信息,并根据配置信息生成该家电设备的控制组件,从而生成对应家电设备的主控制界面,然后将家电设备的主控制界面发送至交互显示端,由交互显示端对多个家电设备的主控制界面进行分屏显示,在后续进行信息交互过程中,通过触发不同家电设备的主控制界面的控制组件,实现对不同家电设备的控制,对不同的家电设备的控制无需更换控制设备,在交互显示端操作时也无需进行多余的切换,提高家电设备的控制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家电设备控制端,还用于接收家电设备返回的第一状态数据;根据第一状态数据生成家电设备的状态界面;向交互显示端发送状态界面;交互显示端,还用于对家电设备控制端发送的状态界面进行显示。
本实施例中,第一状态数据是指家电设备在执行控制指令指示的操作后的状态信息;家电设备控制端接收到家电设备返回的第一状态数据后,根据第一状态数据生成一个用于展示家电设备当前状态信息的状态界面,并将状态界面发送给交互显示端,交互显示端通过触控屏展示状态界面,使得用户获知家电设备的当前状态信息。
例如,以调节空调制冷温度为例,对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说明,其中,家电设备为空调设备,家电设备控制端将温度下降的控制指令发送给空调设备后,空调设备的制冷温度下降至25摄氏度,空调设备将制冷温度为25摄氏度这一当前状态数据发送至家电设备控制端,使得家电设备控制端根据该当前状态数据生成状态界面,其中状态界面如图3所示,该状态界面显示温度25摄氏度这一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交互显示端,还用于在检测到作用在主控制界面的控制组件以外的触控事件时,发送第二触控信息至家电设备控制端;以及,对家电设备控制端发送的详细控制界面进行显示;家电设备控制端,还用于在接收到交互显示端发送第二触控信息时,根据第二触控信息确定待控制的家电设备,并向家电设备发送状态数据请求信息;以及,在接收到家电设备返回的第二状态数据后,根据第二状态数据以及控制组件生成家电设备的详细控制界面;向交互显示端发送详细控制界面。
本实施例中,当用户触控主控制界面除控制组件以外的位置,则触发相应的触控事件,并将第二触控对应的第二触控信息发送至家电设备控制端;家电设备控制端根据接收到的第二触控信息,确定待控制的家电设备,并生成该家电设备的状态数据请求信息,将该状态数据请求信息发送至待控制的家电设备中,使得家电设备返回第二状态数据;家电设备控制端接收到第二状态数据后,根据该第二状态数据以及控制组件生成该家电设备对应的详细控制界面,并将该详细控制界面返回至交互显示端,使得交互显示端展示详细控制界面。此时,交互显示端的触控屏只展示某一家电设备的状态数据以及控制组件,使得用户能够清晰获取待控制的家电设备的运行状态以及控制组件;如图4所示,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详细控制界面的示意图。
进一步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当交互显示端显示详细控制界面或状态界面,可以在预设时间到达后,家电设备控制端重新发送主控制界面至交互显示端,使得交互显示端重新显示主界面,使得交互显示端返回主界面;还可以设置特定的手势动作,当交互显示端识别到作用在触控屏上的手势动作,生成返回主界面的触控事件,并将返回主界面的触控事件对应的触控信息发送至家电设备控制端中,家电设备控制端根据该返回主界面的触控信息发送主控制界面至交互显示端,使得交互显示端通过触控屏显示该主界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提供了一种交互显示端的结构示意图,交互显示端120包括触控显示电路121,以及连接触控显示电路121的无线通信电路122;第一触控信息或第二触控信息包括触控坐标;触控显示电路121通过无线通信电路122接收不同目标界面,目标界面包括主控制界面、状态界面或详细控制界面;在检测到触控事件时,生成触控事件对应的触控坐标,将触控坐标通过无线通信电路122发送至家电设备控制端110;家电设备控制端110根据触控坐标确定待控制的家电设备以及控制指令。
在本实施例中,交互显示端包括触控显示电路以及无线通信电路,可以仅仅用于接收不同的界面、显示界面以及发送触控信息,对于触控信息的处理都交给家电设备控制端,一方面能够提高触控信息的处理效率,另一方面有利于交互显示端体积的轻薄化。
进一步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交互显示端还包括第一玻璃盖板、第二玻璃盖板以及框架;无线通信电路嵌设于框架内;触控显示电路设置于第一玻璃盖板与第二玻璃盖板之间,第一玻璃盖板与第二玻璃盖板为触控显示电路提供物理防护,并把第一玻璃盖板以及第二玻璃盖板组合在框架上面。
具体的,可以利用光学胶将第一玻璃盖板、第二玻璃盖板分别贴附在触控显示电路两侧。第一玻璃盖板和第二玻璃盖板可根据实际需求选取合适的材料来制备,例如,可选用但不限于机强化玻璃(包括钠钙玻璃、高铝玻璃、硼玻璃、微晶玻璃等)、蓝宝石玻璃、有机树脂类玻璃等。
为了适用不同的应用场景,可根据不同应用场景选用不同厚度的玻璃盖板。具体的,选用厚度在0.01毫米至0.2毫米以内柔性的第一玻璃盖板和和第二玻璃盖板、厚度在0.001毫米至0.2毫米的光学胶,与可触控柔性OLED的触控显示电路组合,配合相应的框体材料,可使得交互显示端具备柔性结构,实现将交互显示端制备为可卷绕收放的显示屏形式;选用厚度在0.1毫米至3毫米以内的第一玻璃盖板和和第二玻璃盖板、厚度在0.001毫米至1毫米的光学胶,与触控显示电路组合,配合相应的框体材料,使得交互显示端具备一定结构强度的结构特性以及轻薄的特性,实现将交互显示端制备为平板显示屏的形式;选用厚度在3毫米至20毫米以内的第一玻璃盖板和和第二玻璃盖板、厚度在0.001毫米至8毫米的光学胶,与触控显示电路组合,配合相应的框体材料,可使得交互显示端具备建筑结构强度的结构特性,可实现将交互显示端制备为智能茶几、智能隔墙等不同形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提供了另一种交互显示端的结构示意图,交互显示端120还包括与无线通信电路122连接的指纹特征识别电路123;指纹特征识别电路123,用于获取指纹特征信息,并通过无线通信电路122将指纹特征信息发送至家电设备控制端110;家电设备控制端110,还用于在接收到指纹特征信息后,对指纹特征信息进行匹配,并根据匹配结果向交互显示端120发送主控制界面。
本实施例中,指纹特征识别电路获取用户的指纹特征信息,并将指纹特征信息通过无线通信电路发送至家电设备控制端中,由家电设备控制端对获得的指纹特征信息与预先存储的指纹特征信息进行对比,当对比一致时,指纹特征信息匹配成功,家电设备控制端将主控制界面发送至交互显示端,实现指定用户才能进入主控制界面进行家电设备的控制,有效提高家电设备控制的安全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提供了一种家电设备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
步骤S710:生成多个家电设备中的至少一个家电设备的主控制界面,向交互显示端发送主控制界面,其中,主控制界面包括至少一个家电设备的控制组件。
步骤S720:在接收到交互显示端发送第一触控信息时,根据第一触控信息确定待控制的家电设备,并生成待控制的家电设备的控制指令;
步骤S730:向待控制的家电设备发送控制指令,控制指令用于指示家电设备执行控制指令指示的操作。
上述家电设备的控制方法,家电设备控制端与交互显示端连接后,将主控制界面发送至交互显示端进行显示,在接收到交互显示端发送的第一触控信息后,根据第一触控信息确定待控制的家电设备以及相应的控制指令,从而将控制指令发送至待控制的家电设备,通过与家电设备控制端获取不同家电设备的控制组件的触控信息,实现对家电设备的控制,对不同的家电设备的控制无需更换控制设备,在交互显示端操作时也无需多余的切换,提高家电设备的控制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接收到交互显示端发送第一触控信息时,根据第一触控信息确定待控制的家电设备的步骤之前,还包括:接收到交互显示端发送的第二触控信息;根据第二触控信息确定待控制的家电设备,并向家电设备发送状态数据请求信息;其中,状态数据请求信息用于指示家电设备返回第二状态数据;在接收到家电设备返回的第二状态数据后,根据第二状态数据以及控制组件生成家电设备的详细控制界面;向交互显示端发送详细控制界面。
本实施例中,当用户触控交互显示端显示的主控制界面除控制组件以外的位置,触发相应的触控事件,交互显示端将该触控事件对应的第二触控信息发送至家电设备控制端;家电设备控制端根据接收到的第二触控信息,确定待控制的家电设备,并生成该家电设备的状态数据请求信息,将该状态数据请求信息发送至待控制的家电设备中,使得家电设备返回第二状态数据;家电设备控制端接收到第二状态数据后,根据该第二状态数据以及控制组件生成该家电设备对应的详细控制界面,并将该详细控制界面返回至交互显示端,使得交互显示端展示详细控制界面。此时,交互显示端的触控屏只展示某一家电设备的状态数据以及控制组件,使得用户能够清晰获取待控制的家电设备的运行状态以及控制组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向待控制的家电设备发送控制指令的步骤之后,还包括:接收家电设备执行控制指令指示的操作后返回的第一状态数据;根据第一状态数据生成家电设备的状态界面;向交互显示端发送状态界面。
本实施例中,第一状态数据是指家电设备在执行控制指令指示的操作后的状态信息;家电设备控制端接收到家电设备返回的第一状态数据后,根据第一状态数据生成一个用于展示家电设备当前状态信息的状态界面,并将状态界面发送给交互显示端,交互显示端展示状态界面,使得用户获知家电设备的当前状态信息。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7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图7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提供了一种家电设备的控制装置,包括:控制界面发送模块810、控制指令生成模块820,和控制指令发送模块830,其中:
控制界面发送模块810,用于生成多个家电设备中的至少一个家电设备的主控制界面,向交互显示端发送主控制界面,其中,主控制界面包括至少一个家电设备的控制组件;
控制指令生成模块820,用于在接收到交互显示端发送第一触控信息时,根据第一触控信息确定待控制的家电设备,并生成待控制的家电设备的控制指令;
控制指令发送模块830,用于向待控制的家电设备发送控制指令,控制指令用于指示家电设备执行控制指令指示的操作。
关于家电设备的控制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家电设备的控制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家电设备的控制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服务器,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9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网络接口和数据库。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数据库用于存储交互显示端的数据。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家电设备的控制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9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该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生成多个家电设备中的至少一个家电设备的主控制界面,向交互显示端发送主控制界面,其中,主控制界面包括至少一个家电设备的控制组件;
在接收到交互显示端发送第一触控信息时,根据第一触控信息确定待控制的家电设备,并生成待控制的家电设备的控制指令;
向待控制的家电设备发送控制指令,控制指令用于指示家电设备执行控制指令指示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接收到交互显示端发送的第二触控信息;根据第二触控信息确定待控制的家电设备,并向家电设备发送状态数据请求信息;其中,状态数据请求信息用于指示家电设备返回第二状态数据;在接收到家电设备返回的第二状态数据后,根据第二状态数据以及控制组件生成家电设备的详细控制界面;向交互显示端发送详细控制界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接收家电设备执行控制指令指示的操作后返回的第一状态数据;根据第一状态数据生成家电设备的状态界面;向交互显示端发送状态界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生成多个家电设备中的至少一个家电设备的主控制界面,向交互显示端发送主控制界面,其中,主控制界面包括至少一个家电设备的控制组件;
在接收到交互显示端发送第一触控信息时,根据第一触控信息确定待控制的家电设备,并生成待控制的家电设备的控制指令;
向待控制的家电设备发送控制指令,控制指令用于指示家电设备执行控制指令指示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接收到交互显示端发送的第二触控信息;根据第二触控信息确定待控制的家电设备,并向家电设备发送状态数据请求信息;其中,状态数据请求信息用于指示家电设备返回第二状态数据;在接收到家电设备返回的第二状态数据后,根据第二状态数据以及控制组件生成家电设备的详细控制界面;向交互显示端发送详细控制界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接收家电设备执行控制指令指示的操作后返回的第一状态数据;根据第一状态数据生成家电设备的状态界面;向交互显示端发送状态界面。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1)

1.一种家电设备的信息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交互显示端,以及与所述交互显示端连接的家电设备控制端;所述家电设备控制端还用于连接多个家电设备;
所述家电设备控制端,用于生成所述多个家电设备中的至少一个家电设备分别对应的控制界面,并将所述控制界面拼接为主控制界面,向所述交互显示端发送所述主控制界面,每个控制界面中包括家电设备对应的控制组件,每个控制组件用于调节对应家电设备的参数;在接收到交互显示端发送第一触控信息时,根据所述第一触控信息确定待控制的家电设备,并生成所述待控制的家电设备的控制指令;向所述待控制的家电设备发送所述控制指令;
所述交互显示端,用于接收所述家电设备控制端发送的所述主控制界面并进行显示;以及,在检测到作用在所述主控制界面的控制组件的触控事件时,向所述家电设备控制端发送第一触控信息;
所述交互显示端,还用于在检测到作用在所述主控制界面的控制组件以外的触控事件时,发送第二触控信息至所述家电设备控制端;以及,对所述家电设备控制端发送的详细控制界面进行显示;
所述家电设备控制端,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交互显示端发送的第二触控信息时,根据所述第二触控信息确定待控制的家电设备,并向所述家电设备发送状态数据请求信息;以及,在接收到所述家电设备返回的第二状态数据后,根据所述第二状态数据以及控制组件生成所述家电设备的详细控制界面;向所述交互显示端发送所述详细控制界面;
所述交互显示端,还用于当预设时间到达后或当识别到作用在所述交互显示端的触控屏上的手势操作时,所述交互显示端重新显示所述主控制界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电设备的信息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家电设备控制端,还用于接收所述家电设备返回的第一状态数据;根据所述第一状态数据生成所述家电设备的状态界面;向所述交互显示端发送所述状态界面;
所述交互显示端,还用于对所述家电设备控制端发送的所述状态界面进行显示。
3.根据权利要求1至2任一所述的家电设备的信息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交互显示端包括触控显示电路,以及连接所述触控显示电路的无线通信电路;所述第一触控信息或所述第二触控信息包括触控坐标;
所述触控显示电路通过所述无线通信电路接收不同目标界面,所述目标界面包括主控制界面、状态界面或详细控制界面;在检测到触控事件时,生成所述触控事件对应的触控坐标,将所述触控坐标通过无线通信电路发送至所述家电设备控制端;
所述家电设备控制端根据所述触控坐标确定待控制的家电设备以及控制指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家电设备的信息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交互显示端还包括与无线通信电路连接的指纹特征识别电路;
所述指纹特征识别电路,用于获取指纹特征信息,并通过无线通信电路将所述指纹特征信息发送至家电设备控制端;
所述家电设备控制端,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指纹特征信息后,对所述指纹特征信息进行匹配,并根据匹配结果将主控制界面发送至所述交互显示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电设备的信息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交互显示端的数量为多个;各所述交互显示端均与所述家电设备控制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电设备的信息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家电设备控制端的数量为多个;各所述家电设备控制端均与所述交互显示端连接;
所述交互显示端与各所述家电设备控制端连接成功时,接收各所述家电设备控制端发送的主控制界面,对各所述家电设备的主控制界面进行分屏显示。
7.一种家电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适用于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家电设备的信息交互系统中的家电设备控制端,所述方法包括:
生成所述多个家电设备中的至少一个家电设备的主控制界面,向所述交互显示端发送所述主控制界面,其中,所述主控制界面包括所述至少一个家电设备的控制组件;
在接收到交互显示端发送第一触控信息时,根据所述第一触控信息确定待控制的家电设备,并生成所述待控制的家电设备的控制指令;
向所述待控制的家电设备发送所述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用于指示所述家电设备执行控制指令指示的操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家电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接收到交互显示端发送第一触控信息时,根据所述第一触控信息确定待控制的家电设备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接收到交互显示端发送的第二触控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触控信息确定待控制的家电设备,并向所述家电设备发送状态数据请求信息;其中,所述状态数据请求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家电设备返回第二状态数据;
在接收到所述家电设备返回的第二状态数据后,根据所述第二状态数据以及控制组件生成所述家电设备的详细控制界面;
向所述交互显示端发送所述详细控制界面。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家电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待控制的家电设备发送所述控制指令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接收所述家电设备执行控制指令指示的操作后返回的第一状态数据;
根据所述第一状态数据生成所述家电设备的状态界面;
向所述交互显示端发送所述状态界面。
10.一种家电设备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控制界面发送模块,用于生成多个家电设备中的至少一个家电设备的分别对应的控制界面,并将所述控制界面拼接为主控制界面,向交互显示端发送所述主控制界面,其中,每个控制界面包括家电设备对应的控制组件,每个控制组件用于调节对应家电设备的参数;
控制指令生成模块,用于在接收到交互显示端发送第一触控信息时,根据所述第一触控信息确定待控制的家电设备,并生成所述待控制的家电设备的控制指令;
控制指令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待控制的家电设备发送所述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用于指示所述家电设备执行控制指令指示的操作;
家电设备控制端,用于在接收到所述交互显示端发送的第二触控信息时,根据所述第二触控信息确定待控制的家电设备,并向所述家电设备发送状态数据请求信息;以及,在接收到所述家电设备返回的第二状态数据后,根据所述第二状态数据以及控制组件生成所述家电设备的详细控制界面;向所述交互显示端发送所述详细控制界面;其中,所述交互显示端,用于在检测到作用在所述主控制界面的控制组件以外的触控事件时,发送第二触控信息至所述家电设备控制端;以及,对所述家电设备控制端发送的详细控制界面进行显示;所述交互显示端,还用于当预设时间到达后或当识别到作用在所述交互显示端的触控屏上的手势操作时,所述交互显示端重新显示所述主控制界面。
11.一种家电设备控制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1910690419.7A 2019-07-29 2019-07-29 家电设备的信息交互系统和家电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 Active CN1104886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90419.7A CN110488619B (zh) 2019-07-29 2019-07-29 家电设备的信息交互系统和家电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90419.7A CN110488619B (zh) 2019-07-29 2019-07-29 家电设备的信息交互系统和家电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88619A CN110488619A (zh) 2019-11-22
CN110488619B true CN110488619B (zh) 2023-04-07

Family

ID=685487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90419.7A Active CN110488619B (zh) 2019-07-29 2019-07-29 家电设备的信息交互系统和家电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8861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26870A (zh) * 2019-12-30 2021-07-16 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参数设置方法、智能冰箱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314441B (zh) * 2020-01-21 2022-10-11 维达力实业(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多区域控制的终端控制方法、装置和终端
CN111290695B (zh) * 2020-01-21 2021-12-14 维达力实业(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优先级控制的终端控制方法、装置和终端
CN111309226B (zh) * 2020-01-21 2023-11-28 维达力实业(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通信质量的终端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和计算机设备
CN114006972A (zh) * 2020-09-18 2022-02-01 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341738A (zh) * 2021-05-24 2021-09-03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用于家电设备控制的方法及装置、设备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97291A (zh) * 2018-07-12 2018-11-27 四川虹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家电的控制方法、移动端以及控制系统
CN109474692A (zh) * 2018-12-03 2019-03-15 四川虹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家电远程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6536C (zh) * 2002-09-29 2004-11-1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家庭网络中的家电控制系统和方法
EP1636658B1 (en) * 2003-05-09 2009-04-15 Intellipack, Inc. Operational control system and system for remote control of a foam dispenser
CN103390127B (zh) * 2013-07-18 2016-03-0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应用程序操作界面退出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5739460B (zh) * 2014-12-12 2018-11-09 青岛海尔智能家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生成物联家电的控制界面的方法和装置
CN105786459A (zh) * 2014-12-24 2016-07-20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系统及控制被动装置的方法
CN106033218B (zh) * 2015-03-19 2018-07-17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家用电器的控制系统和方法
CN106354023A (zh) * 2015-07-15 2017-01-2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控制终端设备的方法、移动终端及系统
CN106597860A (zh) * 2015-10-19 2017-04-26 上海澜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家用电器控制系统及其控制装置、构建方法与控制方法
CN106842969A (zh) * 2017-02-13 2017-06-13 浙江风向标科技有限公司 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993031A (zh) * 2017-03-23 2017-07-2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多设备控制界面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7817929A (zh) * 2017-09-27 2018-03-2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智能设备的快捷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8427534B (zh) * 2018-03-23 2020-11-24 北京硬壳科技有限公司 控制屏幕返回桌面的方法和装置
CN109085807A (zh) * 2018-08-10 2018-12-25 深圳市中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9521683B (zh) * 2018-11-02 2022-11-1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局域网内家电设备的控制方法、遥控器及控制终端
CN109739399B (zh) * 2018-11-23 2021-08-20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图标选择控制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884913A (zh) * 2019-03-26 2019-06-14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洗涤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分体式家电设备的控制方法、智能操控设备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97291A (zh) * 2018-07-12 2018-11-27 四川虹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家电的控制方法、移动端以及控制系统
CN109474692A (zh) * 2018-12-03 2019-03-15 四川虹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家电远程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88619A (zh) 2019-1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88619B (zh) 家电设备的信息交互系统和家电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
CN103164938B (zh) 一种设备之间配对的方法、遥控器及被控设备
CN108319151B (zh) 家电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系统、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8833223B (zh) 家电设备控制方法、装置、遥控器、终端、服务器及介质
CN108833222B (zh) 家电设备控制方法、装置、遥控器、终端、服务器及介质
CN109373543B (zh) 一拖多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909629B (zh) 人脸识别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117039B (zh) 一种显示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0830966B (zh) 一种物联网设备的绑定方法及物联网系统
US20210156584A1 (en) Data Sending Method, Multi-Connected System,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US20220417052A1 (en) Network configuration terminal, network configuration method for home appliance,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03453615A (zh) 射频控制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421064B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空调器、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5739321A (zh) 一种基于knx总线的语音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4160717A (zh) 家庭电气设备的动作设定系统
CN111158246A (zh) 一种智能家电控制系统、装置、方法、介质和设备
CN103716161A (zh) 能够通过互联网远程控制的智能设备的服务器认证方法及基于该方法的认证装置
CN109099554A (zh) 一种空调集中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974232B (zh) 空调器系统的快捷控制方法、终端、空调器系统及介质
EP2869500A1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11308903A (zh) 家电设备的控制方法、空调器系统、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04146585A (zh) 烹饪系统
CN112383903A (zh) 蓝牙对码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3126870A (zh) 参数设置方法、智能冰箱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6850358B (zh) 智能电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