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70776A - 用于光学模块的电磁干扰排放减少 - Google Patents

用于光学模块的电磁干扰排放减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70776A
CN109870776A CN201811464118.4A CN201811464118A CN109870776A CN 109870776 A CN109870776 A CN 109870776A CN 201811464118 A CN201811464118 A CN 201811464118A CN 109870776 A CN109870776 A CN 1098707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module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ptical
diameter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46411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70776B (zh
Inventor
J.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ng Pr Business LLC
Lumentum Operations LLC
Original Assignee
Lang Pr Business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ng Pr Business LLC filed Critical Lang Pr Business LLC
Publication of CN1098707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707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707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707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42Coupling light guides with opto-electronic elements
    • G02B6/4201Packages, e.g. shape, construction, internal or external details
    • G02B6/4274Electrical aspects
    • G02B6/4277Protection against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EMI], e.g. shielding mea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42Coupling light guides with opto-electronic elements
    • G02B6/4292Coupling light guides with opto-electronic elements the light guide being disconnectable from the opto-electronic element, e.g. mutually self align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PWAVEGUIDES; RESONATORS, LINES, OR OTHER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1/00Auxiliary devices
    • H01P1/16Auxiliary devices for mode selection, e.g. mode suppression or mode promotion; for mode conversion
    • H01P1/162Auxiliary devices for mode selection, e.g. mode suppression or mode promotion; for mode conversion absorbing spurious or unwanted modes of propaga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PWAVEGUIDES; RESONATORS, LINES, OR OTHER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1/00Auxiliary devices
    • H01P1/20Frequency-selective devices, e.g. filters
    • H01P1/201Filters for transverse electromagnetic waves
    • H01P1/202Coaxial filt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PWAVEGUIDES; RESONATORS, LINES, OR OTHER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1/00Auxiliary devices
    • H01P1/20Frequency-selective devices, e.g. filters
    • H01P1/207Hollow waveguide filt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Optical Couplings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一种光学模块可以包括具有接收部的光学子组件。接收部可以具有第一直径。光学模块可以包括具有圆形开口的壳体,用于接收该接收部。圆形开口可以具有第二直径。第一直径和第二直径可以大小设置为降低从光学模块而来的截止频率下的电磁干扰。截止频率可以通过光学模块的至少一个部件的数据速率限定。

Description

用于光学模块的电磁干扰排放减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装置。更具体地,本发明的一些方面涉及用于光学模块的电磁干扰排放(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emission)的减少,例如光学模块包括至少一个光学子组件(例如光发射子组件(transmit optical subassembly:TOSA),光接收子组件(receive optical subassembly:ROSA)、和/或诸如此类)。
背景技术
光通信系统可以包括一组光学模块,使得光在光纤上通信。例如,第一光学模块可以包括用于提供光束的光发射子组件(TOSA),且第二光学模块可以包括用于接收光束的光接收子组件(ROSA)。以此方式,第一光学模块可以向第二光学模块传递信息。在一些情况下,单个光学模块可以包括多个光学子组件。例如,第一光学模块可以包括第一TOSA和第一ROSA,且可以称为光发射-接收子组件(transmit-receive optical subassembly:TROSA),且第二光学模块可以包括第二TOSA和第二ROSA。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光学模块可以向第二光学模块提供第一光束,且第二光学模块可以接收第一光束和向第一光学模块提供第二光束。以此方式,第一光学模块可以与第二光学模块通信,且第二光学模块可以与第一光学模块通信。
光学子组件(例如光发射子组件或光接收子组件)可以包括在光学子组件的端部擦的接收部。接收部可以使得光学子组件耦合到另一部件(例如光纤)、耦合到另一光学装置、耦合到电装置(例如通信控制器)、和/或诸如此类。光学模块可以包括壳体以承装一个或多个光学子组件,且壳体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开口,使得一个或多个光学子组件的一个或多个接收部,耦合到壳体以外的一个或多个其他部件。电磁干扰可以通过光学子组件经接收部发出。壳体中的开口可以配置基于圆形波导模型、矩形波导模型、多边形波导模型、和/或诸如此类,以通过接收部抑制电磁干扰的排放。
发明内容
根据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一种光学模块可以包括具有接收部的光学子组件。接收部可以具有第一直径。光学模块可以包括具有圆形开口的壳体,用于接收该接收部。圆形开口可以具有第二直径。第一直径和第二直径可以大小设置为降低从光学模块而来的截止频率下的电磁干扰。截止频率可以通过光学模块的至少一个部件的数据速率限定。
根据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光学模块可以包括光耦合到第一光纤的第一光学子组件。光学模块可以包括光耦合到第二光纤的第二光学子组件。光学模块可以包括具有多个圆形开口的壳体。光学模块可以包括与壳体和第一光学子组件关联的第一电磁干扰过滤器。光学模块可以包括与壳体和第二光学子组件关联的第二电磁干扰过滤器。多个圆形开口可以包括用于接收第一电磁干扰过滤器的第一圆形开口和接收第二电磁干扰过滤器的第二圆形开口。第一电磁干扰过滤器的第一长度可以不同于第二电磁干扰过滤器的第二长度,以在第一光学子组件和第二光学子组件之间造成特定相位偏移。该特定相位偏移可以使得来自第一光学子组件的第一电磁干扰与来自第二光学子组件的第二电磁干扰相消干涉,使得在特定波长下从光学模块而来的净电磁干扰小于临界量。
根据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方法可以包括确定用于光学模块的截止频率。方法可以包括基于用于光学模块的截止频率和用于电磁干扰的同轴模型来确定用于光学模块壳体的第一直径和用于光学模块的光学子组件的第二直径。第一直径和第二直径可以被选择为使得通过光学模块发出的电磁干扰在截止频率以上。方法可以包括制造光学模块,使得光学模块壳体包括具有第一直径的至少一个开口,以接收具有第二直径的光学子组件接收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文所述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概况图;
图2A-2D是本文所述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3A-3C是本文所述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4A和4B是本文所述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和
图5是用于配置本文所述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示例性过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以下详细描述参照了附随的附图。相同附图标记在不同附图中可以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件。
光通信系统可以包括具有至少一个光学子组件的光学模块。例如,光学模块可以包括用于承装至少一个光学子组件的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光学子组件。壳体可以包括开口,使得光学子组件例如耦合到光纤,以提供光束(例如用于光发射子组件(TOSA))、接收光束(例如用于光接收子组件(ROSA))、和/或诸如此类。一些光学模块(其可以被称为光发射-接收子组件(TROSA))可以包括用于提供光束的TOSA和用于接收光束的ROSA。
光学子组件可以配置为接地(ground),以让与光学模块的电路关联的无线射频信号电绝缘。然而,在一些情况下,用于光学模块壳体的地路径(ground path)会不足以使得光学模块和其一个或多个光学子组件接地。另外或替换地,之间接地路径会造成过多的成本、制造复杂度、成形因素、和/或诸如此类。结果,一个或多个光学子组件会变为用于让高频噪声离开光学模块(例如与大于临界频率的噪声)的信号路径。在这种情况下电磁干扰会经由光学模块壳体的开口和设置在光学模块壳体的开口中的接收部而离开光学模块壳体。从光学模块泄漏的这种电磁干扰(EMI)会让光学模块和/或光通信系统中的其他部件的性能变差,且会无法满足光通信系统的一个或多个性能标准。
本文所述的一些实施方式,为光学模块提供电磁干扰排放阻挡。例如,光学模块可以包括具有开口的壳体和具有接收部的光学子组件,开口具有第一直径,接收部设置在开口中,其中接收部具有第二直径。在这种情况下,第一直径和第二直径可以被选择为在光学模块的截止频率下降低电磁干扰。另外或替换地,壳体可以包括用于接收一组光学子组件的一组接收部的一组开口,且该一组开口可以设置为使得在与该一组光学子组件关联的电磁干扰排放之间造成特定的相位偏移。在这种情况下特定的相位偏移可以使得关联于第一光学子组件的第一电磁干扰相消地与关联于第二光学子组件的电磁干扰干涉,以使得从光学模块而来的净电磁干扰排放减少到小于临界量。以此方式,光学模块可以配置具有减少的电磁干扰排放,由此改善光通信系统的性能,使得光通信系统满足一个或多个性能标准,和/或诸如此类。
图1是本文所述的示例性实施方式100的概况图。图1以剖视图和侧视图显示了光学模块105的示例性实施方式100。
进一步如图1所示,光学模块105可以包括一组壳体开口110和一组光学子组件120的一组接收部115。例如,壳体开口110可以是光学模块105的壳体中的圆形开口,其配置为接收具有光学子组件120的具有圆形截面的接收部1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光学子组件120可以是光发射子组件、光接收子组件、和/或诸如此类。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壳体开口110可以关联于第一直径125,且接收部115可以关联于小于第一直径125的第二直径130。例如,接收部115可以设置到壳体开口110中,这会在壳体开口110和接收部115之间造成间隙135。例如,壳体开口110可以接收该接收部115,该接收部具有将壳体开口110的表面与接收部115分离的空气隙或电介质材料间隙。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接收部115可以沿接收部115的轴向长度在多个位置处关联于多个直径。例如,如侧视图所示,接收部115可以关联于多个直径结构,使得接收部115的第一部分(例如具有直径130)设置为与壳体开口110轴向对准,且使得接收部115的一部分140-1和一部分140-2分别在壳体开口110的结构145的前方和后方,以夹着结构145。以此方式,部分140-1和部分140-2可以保持光学子组件120和接收部115在光学模块105的壳体中的轴向位置。
以此方式,光学模块105可以相对于另一类型的光学模块基于接收部115和壳体开口110的直径而发射减少的电磁干扰,所述直径大小设置为过滤等于和大于截止频率的电磁干扰。
如上所述,图1是仅作为例子提供的。其他例子也是可以的,且可以与针对图1所述的有所不同。
图2A-2D是光学模块205的示例性实施方式200。
光学模块205可以包括光发射子组件(TOSA)210和光接收子组件(ROSA)215。光发射子组件210和光接收子组件215每一个可以设置在壳体220中。壳体220可以包封光发射子组件210,光接收子组件215,部件225,和/或诸如此类。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部件225可以包括驱动器、调制器、处理器、开关、和/或另一类型的电部件、光学部件或电光部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光发射子组件210和光接收子组件215每一个可以包括接收部230。例如,接收部230可以从光发射子组件210延伸通过壳体220中的开口,以将光发射子组件210耦合到壳体220以外的另一部件,例如光纤、光学装置、另一光学模块、和/或诸如此类。类似地,接收部230可以从光接收子组件215延伸通过壳体220中的开口,以将光接收子组件215耦合到壳体220以外的另一部件,例如光纤、光学装置、另一光学模块、和/或诸如此类。
如图2B所示,且在剖视图AA中,壳体220可以包括用于接收一接收部230的开口23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接收部230的表面和壳体220的表面(其形成开口235)可以通过间隙240分离。例如,接收部230和壳体220可以被空气隙分离。另外或替换地,接收部230和壳体220可以通过另一材料分离,例如另一类型的气体、固体材料间隙和/或诸如此类。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电磁场(E场)可以从光学子组件(例如光接收子组件215)的中心和壳体220的开口径向延伸。例如,电磁场可以从光接收子组件215的接收部的表面沿所有径向方向等同地径向延伸。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形成电磁场的电磁干扰可以处于横向电磁模(transverseelectromagnetic mode)或准横向电磁模。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从光发射子组件210径向延伸的第一电磁场可以与从光接收子组件215径向延伸的第二电磁场不同。例如,光接收子组件215和光发射子组件210的接收部的电磁干扰过滤器的偏移位置、尺寸和/或长度可以造成按特定相位偏移而偏移的相应电磁场。在这种情况下,接收部的电磁干扰过滤器可以是设置在开口235中的接收部的一些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对于180度相位偏移,相应电磁场可以进行相消的干涉,以降低从光学模块205而来的净电磁干扰排放。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净电磁干扰排放可以是来自光学模块205的远场电磁干扰排放,且可以由于相位偏移、壳体220中的开口、接收部的尺寸设置、和/或诸如此类而小于临界量。例如,净电磁干扰排放在例如3米(m)的测量距离处可以小于75分贝微伏每米(dBμV/m),小于60dBμV/m,小于55dBμV/m,小于50dBμV/m,小于45dBμV/m,和/或诸如此类。
如图2C所示,开口235可以关联于厚度245,其可以大于临界值,以实现临界水平的信号衰减,以降低电磁干扰泄漏。例如,壳体220的一部分可以形成圆形开口235且可以为开口235提供厚度24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接收部230、开口235和间隙240可以与具体直径关联。例如,接收部230可以关联于圆形截面和直径250,开口235可以关联于圆形截面和直径255,且间隙240可以关联于通过开口235和接收部230限定的环形截面且可以关联于代表开口235和接收部230之间间隔的厚度260。以此方式,基于厚度245、直径250、直径255、和厚度260,离开光学模块205的电磁干扰量可以相对于其他形状的开口和构造减少,由此改善光学模块205的性能,而不需要光学模块205为光学子组件210和215提供接地。
如图2D所示,光学子组件210和光学子组件215的相应电磁干扰过滤器可以偏移,以使得分别来自光学子组件210和光学子组件215的电磁干扰排放具有相位偏移。例如,光学子组件215的第一接收部230可以相对于光学子组件210的第二接收部230’按偏移量265偏移。偏移量265可以代表接收部230所插入的开口235的厚度相对于接收部230’所插入的开口235’的厚度之间差异。在这种情况下,偏移量265可以配置为在相应电磁干扰排放之间造成180度的相位偏移,由此实现从光学子组件215而来的第一电磁干扰相消地与从光学子组件210而来的第二电磁干扰干涉。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改变光学子组件210/215的电磁干扰过滤器的相对长度、壳体220的开口230/230’的相对厚度、光学子组件210/215的相对定位和/或电磁干扰过滤器、和/或诸如此类来配置让光学子组件210/215和/或其电磁干扰过滤器偏移的偏移量26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偏移量265可以基于截止频率配置为半波长厚度。例如,对于25.78GHz、28.085GHz和50.00GH的截止频率,偏移量265可以分别配置为5.82mm、5.35mm、和3.00mm。
以此方式,光学模块205的净电磁干扰排放减少为小于临界量,例如小于100dBμV/m,小于75dBμV/m,小于50dBμV/m,和/或诸如此类。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偏移量265可以配置为基于关联于光学模块205的峰值电磁干扰排放配置为半波长厚度。例如,偏移量265可以配置为峰值电磁干扰排放频率的半波长,由此在峰值电磁干扰排放频率的波长下抑制电磁干扰。
如上所述,图2A-2D仅仅是作为例子提供的。其他例子也是可以的,且可以与针对图2A-2D所述的有所不同。
图3A-3C是用于配置光学模块的同轴模型(coaxial model)的示例性实施方式300的示意图。
如图3A所示,同轴模型可以被开发为用于计算电磁干扰排放。如所示的,同轴模型可以使用同轴截面和厚度t代表作为内导体的、光学子组件的接收部和作为外导体的、光学子组件的壳体中的开口。例如,壳体开口表面305可以围绕接收部表面310。在这种情况下,同轴模型可以涉及一个或多个参数,例如接收部表面310和壳体开口表面305之间间隙的介电常数∈(其代表设置在间隙中的介质(例如空气)的电容率)、参数μ(其代表介质的透磁率)、v0(其代表施加在内导体处的电压)、和/或诸如此类。例如,在间隙为空气隙时介电常数可以为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截止频率可以通过光学模块的至少一个部件(例如光学模块的至少一个光学子组件)的数据速率限定,且可以基于光学模块的一组几何参数进行计算。例如,截止频率可以基于以下等式确定:
其中fc代表截止频率,a代表(例如接收部的)内半径,且b代表(例如开口的)外半径。在这种情况下,对于直径2.92毫米(mm)的接收部和所配置的25.78千兆赫(GHz)的截止频率,用于开口的外径可以确定为4.49mm,以针对具有特定一组尺寸的100吉比特以太网(GbE)的光学模块实现所配置的截止频率。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数据速率可以大于临界值,例如大于50吉比特每秒(Gbps),100Gbps,200Gbps,400Gbps,和/或诸如此类。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数据速率可以是单个光学子组件的数据速率,多个光学子组件的净数据速率,和/或诸如此类。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截止频率可以小于具体临界值,例如小于35GHz,小于30GHz,小于25GHz,和/或诸如此类。
如图3B所示,且如表格320所示,基于同轴模型,可以针对一组内导体直径和外导体直径确定截止频率。例如,为了保持接收部所耦合的其他光学装置的兼容性,接收部的内导体直径可以保持为等于接收部所耦合的另一光学装置的直径(例如2.92mm,2.50mm,和/或诸如此类)。在这种情况下,基于所配置的截止频率(例如25.78GHz,28.05GHz,和/或诸如此类),用于开口外导体直径的尺寸可以配置和选择为用于制造(例如4.49mm,3.89mm,和/或诸如此类)。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内导体直径可以关联于具体直径范围,例如2.0mm到3.0mm(包括端点),且外导体直径可以关联于另一较大直径范围,例如3.0mm到5.0mm(包括端点),以实现配置的截止频率。
如图3C所示,且如表格340所示,基于同轴模型,可以针对一组电磁干扰过滤器长度t确定截止频率。例如,随干涉过滤器长度增加,如本文所述的,通过增加光学模块壳体(其包括圆形开口并接收圆形接收部)的壳体壁的厚度,增加对电磁干扰的吸收。用于同轴模型的吸收因子可以基于以下等式计算:
其中λc代表截止波长,fc代表截止频率,且f代表将用于计算吸收因子的频率。在这种情况下,对于275.99的吸收因子,11.64mm的波长、25.788GHz的频率、和30.00GHz的截止频率、1.00mm、3.00mm、和5.00mm的厚度分别对应于3.80dB、8.57dB和10.79dB的吸收率。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壳体壁可以关联于具体厚度范围,以实现电磁干扰排放的配置衰减,例如0.5mm到7.5mm(包括端点值在内)、1mm到5mm(包括端点值在内)、2.5mm到3.5mm(包括端点值在内)和/或诸如此类的范围。基于根据同轴模型的结果配置光学模块,截止频率可以被确定为实现小于临界值的电磁干扰排放。
如上所述,图3A-3C仅仅是作为例子提供的。其他例子也是可以的,且可以与针对图3A-3C所述的有所不同。
图4A和4B是光学模块的示例性实施方式400的示意图。
如图4A所示,光学模块405包括一组光学子组件410-1和410-2和壳体415。
如图4B所示,光学子组件410-1包括接收部,具有与壳体415的开口的多个部分对准的多个直径。例如,在420,具有圆形截面的壳体415的第一部分可以对准接收部的第一部分。类似地,在425、430和435,壳体415的一些部分可以对准具有不同横截面的接收部的一些部分。共同地,壳体在430和420处可以夹着在425处的接收部。以此方式,使用通过壳体中的开口和接收部形成的电磁干扰过滤器,接收部可机械地固定到壳体,由此避免对壳体的专用附接件的需要。制造期间,可以基于耦合到另一装置而设置一个或多个参数。例如,可以基于用于光学子组件和/或与之耦合的部件的设计来固定直径440-1。然而,直径440-2可以在壳体制造期间变化,以实现配置的截止频率。类似地,通过直径形成的电磁干扰过滤器的厚度445可以在制造期间变化,以实现配置的衰减值。
如上所述,图4A和4B仅仅是作为例子提供的。其他例子也是可以的且可以与针对图4A和4B所述的有所不同。
图5是用于配置光学模块的示例性过程500的流程图。
如图5所示,过程500可以包括确定用于光学模块的截止频率(图块510)。例如,控制器可以确定用于光学模块的截止频率。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控制器可以基于一组标准确定截止频率。例如,控制器可以基于设计要求、期望运行频率、和/或诸如此类确定截止频率。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控制器可以执行电磁干扰扫描,以确定截止频率。例如,控制器可以确定用于光学模块的至少一个部件(例如用于光学子组件)的峰值电磁干扰排放频率,且可以确定截止频率,使得截止频率大于峰值电磁干扰排放频率。以此方式,截止频率可以被选择为在峰值电磁干扰排放频率下抑制电磁干扰排放。另外或替换地,控制器可以确定用于峰值电磁干扰排放频率的半波长值。在这种情况下,控制器可以使得光学模块被制造为具有光学模块的光学子组件的电磁干扰过滤器的偏移,使得该偏移造成相消干涉,以在峰值电磁干扰排放频率下抑制与光学子组件关联的电磁干扰排放。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控制器可以基于光学模块的部件(例如光学子组件)的最高数据速率的二次谐波频率确定截止频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控制器可以是一处理器,其执行被非瞬时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存储器和/或存储部件)存储的软件指令。计算机可读介质在本文限定为非瞬时存储装置。存储装置包括在单个物理存储装置中的存储空间或经多个物理存储装置架设的存储空间。另外或替换地,硬连线电路可以代替软件指令使用或与软件指令组合以执行本文所述的一个或多个过程。由此,本文所述的实施方式并不限于硬件电路和软件的任何特定组合。
进一步如图5所示,过程500可以包括基于用于光学模块的截止频率和用于电磁干扰的同轴模型来确定用于光学模块壳体的第一直径和用于光学模块的光学子组件的第二直径(图块520)。例如,控制器可以确定第一直径和第二直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控制器可以基于电磁干扰排放的同轴模型确定用于光学模块的截止频率。例如,控制器可以基于对应于第一直径和第二直径的截止频率并使用同轴模型来确定用于圆形截面接收部的第一直径和用于圆形开口的第二直径,以接收圆形截面接收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控制器可以确定与光学模块有关的一个或多个其他参数。例如,控制器可以确定用于光学模块的光学子组件的接收部的多个直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控制器可以确定圆形开口的厚度,以接收该接收部。例如,控制器可以对包括圆形开口的壳体壁的壳体壁厚度进行配置,以将电磁干扰排放的衰减量配置为小于临界值。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控制器可以确定一组设计标准,用于造成光学模块的光学子组件之间的相位偏移。例如,控制器可以确定对光学子组件的相应接收部的相应电磁干扰过滤器位置的偏移,相应电磁干扰过滤器厚度方面的偏移,和/或诸如此类。在这种情况下,偏移可以是用于峰值电磁干扰排放频率的半波长偏移,以在峰值电磁干扰排放频率下造成光学子组件的相应电磁干扰排放之间的相消干涉。
进一步如图5所示,过程500可以包括制造光学模块,使得光学模块壳体包括具有第一直径的至少一个开口,以接收具有第二直径的光学子组件接收部(图块530)。例如,控制器可以提供一组设计参数,以实现光学模块的制造。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控制器可以与制造装置通信,以使得制造装置基于该组设计参数制造光学模块,例如为具有用于光学模块壳体的圆形开口的特定直径,具有用于光学模块的光学子组件的接收部的特定直径,具有特定壳体壁厚度,具有电磁干扰过滤器之间的特定偏移,和/或诸如此类。
虽然图5显示了过程500的示例性图块,但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与图5所示的图块相比,过程500可以包括额外的图块、更少的图块、不同的图块或不同布置的图块。另外或替换地,过程500中的两个或更多图块可以并行执行。
以此方式,基于使用圆形壳体开口以接收圆形接收部,相对于用于设计光学模块的其他技术,光学模块可以与降低的电磁干扰排放关联。而且,可以通过将光学模块制造为在由第一光学子组件(例如光发射子组件)和第二光学子组件(例如光接收子组件)造成的电磁干扰排放之间具有相位偏移而实现相消干涉。在这种情况下,相消干涉可以来自第一和第二光学子组件的电磁干扰排放,且可以实现光学模块的净电磁干扰排放的降低。
前文内容提供了展示和描述,但是目的不是要将实施方式穷尽或限制为所公开的确切形式。可以在上述内容的启发下或从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过程中做出改变和修改。
本文所述的一些实施方式与临界值有关。如在本文使用的,满足临界值可以是指大于临界值、多于临界值、高于临界值、大于或等于临界值、小于临界值、少于临界值、低于临界值、小于或等于临界值、等于临界值等的情况。
即使特征的具体组合记载于权利要求中和/或公开在说明书中,这些组合的目的也不是限制本发明的可能实施方式。事实上,许多这些特征可以以权利要求中未具体记载和/或说明书中未具体公开的各种方式组合。虽然每一个从属权利要求可以直接从属于一个权利要求,但是可行实施方式的公开包括与权利要求书中每个其他权利要求组合的每个从属权利要求。
本文使用的元件、动作或指令都不应被理解为是关键或必不可少的,除非另有描述。还有,如本文使用的,冠词“一”目的是包括一个或多个项目,且可以与“一个或多个”替换使用。进而,如本文使用的,术语“组”应是包括一个或多个项目(例如相关项目,非相关项目,相关项目和非相关项目的组合等),且可以与“一个或多个”替换使用。在指仅一个项目的情况下,使用术语“一个”或相似用语。还有,如本文使用的,术语“具有”、“包括”、“包含”等应是开放性的术语。进一步地,短语“基于”应是“至少部分地基于”,除非另有说明。

Claims (20)

1.一种光学模块,包括:
光学子组件,具有接收部,
该接收部具有第一直径;和
壳体,具有用于接收该接收部的圆形开口,
该圆形开口具有第二直径,
其中第一直径和第二直径大小设置为降低来自光学模块的截止频率下的电磁干扰,且
其中截止频率通过光学模块的至少一个部件的数据速率限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模块,进一步包括:
具有另一接收部的另一光学子组件,该另一接收部具有第三直径,
其中壳体包括具有第四直径的另一圆形开口,以接收该另一接收部,其中第三直径和第四直径大小设置为以在截止频率下降低电磁干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模块,其中光学子组件是光发射子组件(TOSA)或光接收子组件(ROSA)。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模块,其中电磁干扰在一特定距离处小于临界值,且
其中临界值为以下中的至少一个:
100分贝微伏每米(dBμV/m),
75dBμV/m,
60dBμV/m,
55dBμV/m,
50dBμV/m,或
45dBμV/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模块,其中截止频率小于临界值,且
其中临界值为以下中的至少一个:
35千兆赫(GHz)
30GHz,
28.05GHz,
25.78GHz,或
25GHz。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模块,其中第一直径为包括端点值在内的2.0毫米(mm)到3.0mm的范围,且
其中第二直径为包括端点值在内的3.0mm到5.0mm的范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模块,其中包括圆形开口的壳体的壳体壁关联于一特定厚度,其大小设置为用于特定衰减值,且
其中特定厚度为以下范围中的至少一个:
0.5mm毫米(mm)到7.5mm且包括端点值,
1mm到5mm且包括端点值,
2.5mm到3.5mm且包括端点值。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模块,其中圆形开口包括多个直径,且
其中壳体壁的包括圆形开口且具有多个直径中的至少一个的那部分配置为将接收部保持设置在圆形开口中。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模块,其中接收部和圆形开口之间的间隙含有空气、气体或电介质材料。
10.一种光学模块,包括:
第一光学子组件,用于光耦合到第一光纤;
第二光学子组件,用于光耦合到第二光纤;
壳体,具有多个圆形开口;
第一电磁干扰过滤器,关联于壳体和第一光学子组件;和
第二电磁干扰过滤器,关联于壳体和第二光学子组件,
其中多个圆形开口包括用于接收第一电磁干扰过滤器的第一圆形开口和接收第二电磁干扰过滤器的第二圆形开口,
其中第一电磁干扰过滤器的第一长度不同于第二电磁干扰过滤器的第二长度,以在第一光学子组件和第二光学子组件之间造成特定相位偏移,且
其中该特定相位偏移使得来自第一光学子组件的第一电磁干扰与来自第二光学子组件的第二电磁干扰相消干涉,使得在该特定波长下从光学模块而来的净电磁干扰小于临界量。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学模块,其中特定相位偏移为180度相位偏移。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学模块,其中第一光学子组件和第二光学子组件偏移的距离为与用于该特定波长的半波长对应的距离。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学模块,其中数据速率大于临界值,且
其中临界值为以下中的至少一个:
50吉比特每秒(Gbps),
100Gbps,
200Gbps,或
400Gbps。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学模块,其中该特定波长为用于第一电磁干扰和第二电磁干扰的峰值波长。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学模块,其中第一电磁干扰过滤器包括具有第一直径的第一接收部,该第一直径被选择为使得第一直径和第一圆形开口的第二直径大小设置为降低第一电磁干扰排放,且
其中第二电磁干扰过滤器包括具有第三直径的第二接收部,该第三直径被选择使得第三直径和第二圆形开口的第四直径大小设置为降低第二电磁干扰排放。
16.一种方法,包括:
确定用于光学模块的截止频率;
基于用于光学模块的截止频率和用于电磁干扰的同轴模型来确定用于光学模块壳体的第一直径和用于光学模块的光学子组件的第二直径,
其中第一直径和第二直径被选择为使得通过光学模块发出的电磁干扰在截止频率以上;和
制造光学模块,使得光学模块壳体包括具有第一直径的至少一个开口,以接收具有第二直径的光学子组件接收部。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执行光学子组件的电磁干扰扫描,以确定峰值电磁干扰排放频率;和
其中确定截止频率包括:
确定截止频率使得截止频率大于峰值电磁干扰排放频率。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执行光学子组件的电磁干扰扫描,以确定峰值电磁干扰排放频率;和
其中制造光学模块包括:
制造光学模块使得壳体将光学子组件的第一电磁干扰过滤器设置为相对于另一光学子组件的第二电磁干扰过滤器偏移,且偏移量为用于峰值电磁干扰排放频率的半波长,
其中偏移配置为使得,对于峰值电磁干扰排放频率,从光学子组件排放的第一电磁干扰与从另一光学子组件排放的第二电磁干扰相消干涉。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截止频率包括:
基于光学子组件的最高数据速率的二次谐波频率确定截止频率。
20.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确定用于降低通过光学模块排放的电磁干扰的衰减值;
基于衰减值确定用于壳体的壳体壁的厚度,
其中壳体壁对应于壳体的包括至少一个开口的那部分;和
其中制造光学模块包括:
制造光学模块使得壳体壁具有经确定的厚度。
CN201811464118.4A 2017-12-04 2018-12-03 用于光学模块的电磁干扰排放减少 Active CN10987077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762594174P 2017-12-04 2017-12-04
US62/594,174 2017-12-04
US16/011,361 2018-06-18
US16/011,361 US10830971B2 (en) 2017-12-04 2018-06-18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emission reduction for optical module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70776A true CN109870776A (zh) 2019-06-11
CN109870776B CN109870776B (zh) 2021-10-22

Family

ID=666579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464118.4A Active CN109870776B (zh) 2017-12-04 2018-12-03 用于光学模块的电磁干扰排放减少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0830971B2 (zh)
CN (1) CN109870776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56802A1 (en) * 2002-02-15 2003-08-21 Chris Togami Optical module with simplex port cap EMI shield
US7845862B2 (en) * 2006-12-19 2010-12-07 Finisar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s device
CN102023349A (zh) * 2009-09-16 2011-04-20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具有高emi限值的光收发器
CN104765108A (zh) * 2010-12-14 2015-07-08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光收发器
CN206274709U (zh) * 2016-12-02 2017-06-23 东莞铭普光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屏蔽光模块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06582B1 (en) * 1999-01-22 2001-03-27 Stratos Lightwave, Inc. EMI reduction for optical subassembly
US6856769B1 (en) * 2000-10-24 2005-02-15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Optical transceiver modul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56802A1 (en) * 2002-02-15 2003-08-21 Chris Togami Optical module with simplex port cap EMI shield
US7845862B2 (en) * 2006-12-19 2010-12-07 Finisar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s device
CN102023349A (zh) * 2009-09-16 2011-04-20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具有高emi限值的光收发器
CN104765108A (zh) * 2010-12-14 2015-07-08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光收发器
CN206274709U (zh) * 2016-12-02 2017-06-23 东莞铭普光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屏蔽光模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70776B (zh) 2021-10-22
US20190170954A1 (en) 2019-06-06
US10830971B2 (en) 2020-1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14737B (zh) 增强混合式抵消网络和双工器中的隔离和阻抗匹配
US10845553B2 (en) Multichannel RF feedthroughs
JP4624150B2 (ja) 一体型にインサート成形された光ファイバトランシーバの電磁障害シールド
CN107210510A (zh) 介质谐振器及滤波器
US9899716B1 (en) Waveguide E-plane filter
US20140320239A1 (en) Multi-mode bandpass filter
RU2497242C2 (ru) Многополос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соединения и разделения передачи и приема с широкой частотной полосой типа омт для сверхвысокочастотных телекоммуникационных антенн
CN104900951B (zh) 介质滤波器和通信设备
WO2015198667A1 (ja) 光送受信器
CN104267462B (zh) 环形腔结构太赫兹波光子晶体滤波器
CN109870776A (zh) 用于光学模块的电磁干扰排放减少
US20160336917A1 (en) Resonance device and filter including the same
JP3895331B2 (ja) To−can構造の光モジュール
KR20120137479A (ko) 광섬유 필터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12563693A (zh) 介质滤波器
US20080298750A1 (en)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shield for an optical subassembly
CN109061803A (zh) 一种光纤滤波器
JP5762070B2 (ja) バンドパスフィルタ
JP4384620B2 (ja) 誘電体導波管帯域阻止フィルタ
US7489214B2 (en) Low-pass filter
KR101974967B1 (ko) 이어폰
JP2014085513A (ja) 光トランシーバ
JP2018194723A (ja) 光コネクタ
CN107689540B (zh) 光放大器及该光放大器的制造方法
KR20160117041A (ko) 스텝 임피던스 접지 회로 스터브와 개방 스터브를 이용한 초광대역 통과 필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